后现代主义课程

合集下载

后现代主义对幼儿园课程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对幼儿园课程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对幼儿园课程的影响一、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后被神学家和社会学家开始经常使用的一个词。

起初出现于二、三十年代,用于表达“要有必要意识到思想和行动需超越启蒙时代范畴”。

后现代主义认为对给定的一个文本、表征和符号有无限多层面的解释可能性。

这样,字面意思和传统解释就要让位给作者意图和读者反映。

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倡导平等对话与理解、强调开放与创造、否定中心与等级、重视差异与多元化、注重培养人的探索创新精神。

后现代主义课程观便是在这些哲学思想和思维方式的影响下产生的,对我国课程的实践具有显著的指导意义。

二、代表人物及核心观点1、多尔的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小威廉姆E·多尔提出了后现代课程设计的“4R”标准,即Rich(丰富性)、Recursive(回归性)、Relational(关联性)和Rigorous(严密性)。

多尔在对诸多有后现代先兆理论广泛而特别关照的基础上,提出了他自己的课程乌托邦,即“没有人拥有真理而每个人都有权利要求被理解”,这一课程理想之中教师是领导者,但只是学习者社区之中一个平等的成员。

在这一社区之中隐喻比逻辑更能引发对话。

关于教育目标、课程组织、教学过程和评价的新观念也将出现,它将是开放的、灵活的,侧重过程而非成果。

多尔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实际上是一种转变性课程观,它强调系统的开放性、自组织性、创造性,注重课程过程,强调不确定性,重视师生互动及对话,因而具有开放性、不确定性及互动性的特点。

这些主张无疑为课程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2、斯拉特瑞的后现代课程编制理论后现代主义课程研究的主题是实现“概念重建”,在此过程中,人们引入了解释学、浑沌理论等大量理论范式。

“重建”后的课程概念往往晦涩难懂,针对此种状况,斯拉特瑞极力运用通俗叙事方式表达后现代主义课程并注重课程在学校情境中的具体实践,主要涉及否定“元叙述”和“二元论”、博采众家之长(个人经验的相互联系)、不同话语在学校团体中的确认和采用、揭示意义层。

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及其流派

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及其流派

摘要:后现代主义课程观是后现代主义思潮在课程领域的产物。

通过探讨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的产生背景、基本内涵与特征,选取三个典型的课程理论流派--车里霍尔姆斯的后结构主义课程理论、多尔的建构性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卡普拉的生态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以挖掘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的精髓,提出对其进行批判吸收,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流派一、产生背景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50、60年代出现于西方世界的一种社会文化思潮,原指以背离和抵制某些古典主义特别是现代设计风格为特征的建筑学倾向,后来其影响渗透到西方社会的每个文化角落,如文学、艺术、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美学、自然科学等领域。

1984年,法国哲学家利奥塔发表《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标志着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形成。

该文辩证地反思和审视现代主义,主张以综合、多元的方式建构新的哲学文化。

后现代主义对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课程专家将后现代主义思想引入课程领域进行研究。

由于现代主义课程和学校教育已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在教育领域涌现出大量试图重构教育的后现代主义理论,促使当代课程理论随之转向后现代主义。

80年代,美国课程研究领域运用后现代主义对西方现代课程理论流派及其课程理论,如要素主义、结构主义、永恒主义、保守主义,尤其是以泰勒原理为核心的传统主义等,进行了系统的批判和反思,以新的理论视野和价值观理解课程本质,构建新的课程概念体系[1]。

二、基本内涵与特征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指在后现代主义语境下,以批评、克服和摆脱现代课程的弊端为目标,建构一种新的课程范式的课程理论。

它源于利奥塔的后设叙事观、德里达的文本建构观以及福柯的知识权力观等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是后现代主义在课程领域的产物。

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丰富多彩,各个流派的分歧较大,但往往又具有一些共同的基本特征。

它们反对课程编制的预设,即传统课程过分的计划性、教条性,倡导关注情境需要和变化,从强调累积知识转向个人发现和创造知识,承认和尊重价值观的多元化,不再以权威的观点控制课程,提倡开放性和灵活性的课程。

后现代课程设计

后现代课程设计

后现代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后现代主义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在课程设计中的应用。

2. 学生能分析并比较现代与后现代课程设计的差异,了解各自的优势与不足。

3. 学生能掌握后现代课程设计的原则和策略,并将其运用到实际教学活动中。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运用后现代课程设计方法进行课程创新的能力。

2. 学生能够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课程方案。

3. 学生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现有课程进行评价和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2. 学生尊重个体差异,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具备人文关怀。

3. 学生具备创新意识,敢于挑战传统,勇于探索和实践。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学科教学论范畴,旨在帮助教师掌握后现代课程设计方法,提升课程创新能力和教学质量。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为具有一定教育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的教师,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要求:1. 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实际,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 采用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 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成果。

二、教学内容1. 后现代主义理论概述:介绍后现代主义的基本概念、主要观点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影响。

教材章节:第一章 后现代主义与教育2. 后现代课程设计理念:分析后现代课程设计的原则、特点及其与传统课程设计的区别。

教材章节:第二章 后现代课程设计的理念与实践3. 后现代课程设计方法:讲解后现代课程设计的策略、步骤,以及如何将其应用于实际教学。

教材章节:第三章 后现代课程设计的策略与方法4. 后现代课程设计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后现代课程设计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和讨论。

教材章节:第四章 后现代课程设计案例解析5. 学科课程创新实践:结合各学科特点,引导学生运用后现代课程设计方法进行课程创新实践。

教材章节:第五章 学科课程创新实践6. 课程评价与优化:介绍后现代课程评价方法,指导学生如何对课程进行评价和优化。

后现代课程设计三s

后现代课程设计三s

后现代课程设计三s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后现代课程设计的基本理论,能够运用三S(结构、情景、学生)模型进行课程设计。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了解后现代课程设计的基本概念,理解三S模型的内涵和应用;技能目标包括能够独立完成三S模型的课程设计,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提高学生对课程设计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后现代课程设计理论、三S模型及其应用。

具体安排如下:1.后现代课程设计理论:介绍后现代主义教育观,分析后现代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三S模型:讲解三S模型的结构、情景和学生三个要素,阐述各要素在课程设计中的作用和关系。

3.三S模型应用: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三S模型进行课程设计,提高课程的质量。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后现代课程设计理论和三S模型的基本概念,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三S模型进行课程设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经验,促进学生的互动和交流。

4.实验法:让学生参与课程设计的实践环节,亲身体验并反思,提高学生的课程设计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后现代课程设计教材,为学生提供理论基础。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学术著作和论文,供学生深入研究和参考。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教学视频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提供必要的实验设备,让学生能够进行课程设计的实践操作。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全过程的评价方式,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课堂表现。

后现代主义课程论

后现代主义课程论

后现代主义课程论一、何谓后现代何谓后现代?这也许是我们探讨后现代主义课程首先需要回答和思考的问题。

什么是后现代?这个问题我也说不清楚。

同学们可能会说,说不清楚你在这讲什么“后现代”?嗯,对了,这就是后现代。

什么是后现代?后现代主义者也说不清楚,这就是后现代。

什么是后现代?你说什么是后现代什么就是后现代!你说后现代是什么就是什么。

这就是后现代!困惑吧?迷惘吧?不解吧?矛盾吧?抽象吧?有人说后现代是一个“幽灵”,有人说后现代是一个“空洞而万能的概念”,人们对后现代的理解和看法是多元的和不确定的。

但以后看似矛盾与抽象的话语却恰恰道出了后现代的主要特征。

在后现代视野中,允许对后现代不甚理解的人谈论后现代、评价后现代,甚至讲授后现代,这恰恰体现了后现代者特别是建设性后现代者的“理解”与“宽容”。

后现代主义者也不能界定自身则说明后现代主义者并不致力建立一套明晰的理论,而是致力于对“现代”进行反思、质疑与解构,后现代不是某种具有确定性的学术理论,而更多地表现为一种价值观、思维方式和文化态度。

后现代是“包容”的,所以后现代是多元的。

你说后现代是什么就是什么,体现了后现代者倡导的“平等”、“对话”、“尊重”的理念,后现代者反对权威,倡导开放、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与对话,强调尊重他人,尊重任何一个平常人哪所是平庸的见解。

虽然后现代是一个具有不确定性和多元性的概念,但并非一个“幽灵”,神秘而不能把握。

也非一个“空洞而万能的概念”,一个概念的大容器,容纳一切,品种不限,良莠并储。

后现代作为一个概念是可以理解和把握的。

后现代作为一个词汇在19世纪末就已经有人使用,但它被广泛地引入文化领域却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

梳理众多对后现代的不同认识,我们可以发现,“后现代”这一概念可以从两个不同的维度来理解。

第一,后现代作为一个历史分期。

后现代作为一个分期全称为“后现代社会”,是指20世纪60年代以后至今并还将延续下去的一个历史时期,即人们一般所谓的“信息社会”、“后工业社会”。

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课程

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课程

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课程观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启动和推动,“后现代主义”一词进入了广大教师和教育研究工作者的视野。

不过,什么是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发生发展的历史轨迹,后现代主义的主要观点,后现代主义对课程改革的启示等问题,都还需要做进一步的梳理和分析。

一、后现代主义的界定⒈难以捉摸的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的含义众说纷纭,没有一个简单而公认的描述。

◆“一个幽灵,后现代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

”法国的《世界报》于1981年模仿《共产党宣言》首句句式向读者宣布这个消息。

◆多尔在他的《后现代现代课程观·中文版序》中说,“我们正不可改变、无以逆转地步入一个新的时代,一个后现代的时代。

这个时代尚且过新,无法界定自身,或者说界定的概念过于狭隘,无以表达后现代性。

”⒉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之比较。

理解和把握后现代主义,必须把它置于与现代主义的关系中去考察。

有三种观点:◆“后”现代主义,是时代分期的一个概念,即“现代”之后进入“后现代”,两者有时间顺序上的前后相继关系。

◆“非”现代主义,也可称反现代主义,与现代相对立、相对抗,与现代主义的理论和文化实践、现代的意识形态和艺术风格彻底决裂,反其道而行之。

◆“超”现代主义,即“高度现代化”,是一种发展了的、更加完善的现代化,是现代主义的新面孔和新发展。

⒊后现代主义是一种反思性、批判性文化思潮。

后现代主义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80年代达到鼎盛,是西方学术界的热点和主流,是对西方现代社会的批判与反思,也是对西方近现代哲学的批判和继承,是在批判和反省西方社会、哲学、科技和理性中形成的一股文化思潮。

著名的代表人物有德里达、利奥塔、福柯、罗蒂、詹姆逊、哈贝马斯等。

二、后现代主义的产生与发展⒈后现代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科技和理性陷入恶性发展。

在两次大战中,被现代科技武器灭绝的生命达到7000多万。

◆人沦落为理性和机器的奴隶。

管理和生产的高度机械化、科学化,社会生产和管理成了庞大、严密和无情的机器体系,人成了这个庞大机器的一个部件。

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研究

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研究

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研究一、概述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作为一种深刻影响教育领域的思潮,源自20世纪后半叶的哲学、社会学和文化研究领域的后现代主义转向。

它拒绝传统现代主义的绝对性、普遍性和统一性,强调课程的多元性、相对性和情境性。

在后现代主义视角下,课程不再被视为固定的、先验的知识体系,而是被视为一种开放的、动态的、持续生成的过程。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的核心观点、研究方法及其对教育实践的影响,以期为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和启示。

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的核心观点在于其对课程知识观、课程价值观和课程实施观的重新诠释。

它质疑传统课程理论的知识客观性,认为知识是主观的、文化的、历史的,而非绝对的、普遍的。

在价值观方面,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强调多元性和差异性,反对一元化的课程价值取向,尊重不同文化、不同群体的课程需求。

在实施观上,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倡导参与性、建构性的课程实施方式,鼓励师生共同参与课程的创造和解释过程。

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的研究方法具有鲜明的跨学科性和实践性。

它借鉴哲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多学科的理论资源,采用质性研究、行动研究等方法,深入探究课程与社会、文化、历史等复杂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这种研究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课程的本质和功能,为教育实践提供更为丰富和深入的理论指导。

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对教育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挑战了传统课程理论的局限性,为教育者提供了新的课程理念和实践策略。

在教育实践中,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鼓励教育者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多元需求,创造开放、包容、富有创造性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同时,它也提醒教育者要关注课程与社会、文化等外部环境的联系,实现课程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思潮,为我们理解课程的本质和功能提供了新的视角。

通过深入探讨其核心观点、研究方法及其对教育实践的影响,我们有望为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提供新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研究

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研究

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研究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揭示隐藏在日常教学中的矛盾与冲突当我们在教育的舞台上审视后现代主义这一思潮时,不得不其对课程理论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教育的本质和目的。

本文将通过定义、背景介绍、理论阐释、分析解读和结论,逐步展开对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的探讨。

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主要课程的动态性、关联性和两极性。

它强调课程并非静态的、固定的,而是处于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

同时,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还主张课程与现实世界密切相关,是人们在特定文化背景下进行社会实践的一种形式。

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产生于20世纪末,当时的教育界正面临着许多挑战。

传统的课程理论无法满足人们对教育的多元化需求,也无法解决教学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应运而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反思教育现状、探索教育未来可能性的平台。

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的主要观点包括去中心化、去权威、去二元对立和去确定性。

它提倡在教学中消除中心,尊重多元观点的存在;否定权威,鼓励平等对话与批判性思维;否定二元对立,相互依存与非线性关系;否定确定性,重视不确定性、随机性和创新性。

在实践中,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推动教学实践创新: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鼓励教师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运用项目式学习、协作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促进教育公平: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倡导平等对话和多元参与,这有助于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实现教育公平。

培养批判性思维: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加深对文化多元化的理解: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强调课程的关联性和动态性,这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文化多元化的理解,培养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然而,在实践中,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后现代主义课程

后现代主义课程

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后现代主义是一个涉及领域相当广泛、内部观点歧义杂陈、影响波及整个世界的一种反思和批判现代主义的学术思潮。

自十八世纪启蒙运动以来所定型的现代主义精神,渗透于人类日常与非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创造了许多“现代性的神话”,譬如中心性、基础性、唯一性、精确性、直线性、对立性、独霸性等,而这些神话又借助“科学”的光环获得了不可动摇的神圣性与合法性。

后现代主义思想家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复杂的思维方式和宽阔的理论视野对现代主义所崇奉的“宏大叙事”给予了无情的解构、批判与超越。

现代主义内在地具有全球同质化的倾向,由于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批判与反思,因而它不可避免地具有了全球的性质。

后现代消解中心,揭露“中心意识”的垄断性、封闭性和排他性,以开放的观点重新认识边缘的价值,强调边缘而非中心对创新价值的历史贡献;后现代质疑神圣,揭露“二元哲学”的控制性、直线性和权力性,以非线性的观点重新认识多元的价值,强调认可和尊重“他者的他者性”和“多元对话”对世界共存文明的意义;后现代反对统整,揭露“宏大叙事”的虚假性、矛盾性和特殊性,以过程的观点重新认识复杂的价值,强调事物“不确定性”和“撒播状态”的流动、转变特征。

20世纪7 0年代以来,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家运用后现代精神对课程领域的现代主义进行了无情地批判,诸如新马克思主义、概念重建主义、女性主义、多元文化主义、政治理论主义、后结构主义课程观等,都可以划归到后现代主义的阵营之下。

其中,“多元文化主义”和“过程转变主义”课程观典型地展示了全球化的取向。

多元文化主义课程观源于多元文化教育,它认为全球化的课程既不是全球普世性的课程,也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它是开放的、多元的和多样的。

全球化表征的是世界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表征的是一种结构,各种文化只有在关系中才能确证自己的存在,才更加有活力,所以全球化课程只有多元化才能真正地体现全球性。

由于在全球的课程势力中,第三世界或文化弱势国家处于边缘地位,所以后现代主义对边缘性课程给予了足够的重视,譬如女性文化课程、民族文化课程等在后现代主义者的视野中都是有待发现的、富有独特内在价值的课程存在。

后现代主义课程论的主要观点

后现代主义课程论的主要观点

后现代主义课程论的主要观点1. 后现代主义课程论:什么是它?1.1 那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哎呀,后现代主义课程论这个词听起来好像挺高深莫测的样子,它到底想说点啥呢?大家别慌,今天咱们就来揭开这个神秘面纱!俗话说得好,“那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你让我瞧不破、摸不着头脑,到底这后现代主义课程论葫芦里卖的啥药呢?嗯,且听我慢慢儿道来。

后现代主义课程论嘛,简单点儿说,就是对课程设计和教育理念的一种新思潮,一种新观点。

它在上个世纪的60年代开始发酵,然后像涌浪一样扑面而来。

这真是一场教育界的革命,就跟《红楼梦》里说的,“为咱们这一班学子擦亮了写照”。

那这个后现代主义课程论究竟有啥特点呢?别心急嘛,有些事儿得慢慢聊。

它和传统的教育理念可是俩个冤家哦,一点儿也不招人喜欢。

传统教育发展了这么多年,后现代主义来了一句,“咱们不一样!”仿佛是小鲜肉遇到了大妈,嗡嗡地搅动教育圈。

1.2 后现代主义课程论:“我行我素”当然,我得急了个呼呼!后现代主义课程论冲着教育体制一顿猛砸,说你过时了,out了!嗯,后现代主义吃定你了!按照这个理论,课程设计得跟着学生的兴趣走。

咱们不再硬挤着小朋友去学些他们一点儿兴趣都没有的知识点,那真是累不说,还不会发展他们的兴趣和能力。

好似《西游记》里的孙悟空,跟你完全不一样。

不管面对什么困难,他说,“我行我素,吃定你不过是短时间的事”。

可见,咱们的课程要做到“我行我素”,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

这后现代主义课程论真得十分强调个体差异。

就像是牛郎见了织女,一见倾心,一对眉目传情。

咋说呢,就是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需求和能力,咱们得量体裁衣。

别叫他们往一个“标准”里去凑,那就跟让范冰冰搞成黄晓明一样,怪不得别人要嫌弃!2. 后现代主义课程论:咱们从头说起2.1 “狗屎运”不是每个人都有再蹦迪一下,咱们来研究研究后现代主义课程论的诞生。

话说,上个世纪60年代,西方国家都兴起了一股叛逆的思潮,就像是美剧《傲骨贤妻》里的艾丽丝,剪了个短发,敢爱敢恨,天下无敌。

后现代主义课程论

后现代主义课程论

后现代主义课程论一、何谓后现代何谓后现代?这也许是我们探讨后现代主义课程首先需要回答和思考的问题。

什么是后现代?这个问题我也说不清楚。

同学们可能会说,说不清楚你在这讲什么“后现代”?嗯,对了,这就是后现代。

什么是后现代?后现代主义者也说不清楚,这就是后现代。

什么是后现代?你说什么是后现代什么就是后现代!你说后现代是什么就是什么。

这就是后现代!困惑吧?迷惘吧?不解吧?矛盾吧?抽象吧?有人说后现代是一个“幽灵”,有人说后现代是一个“空洞而万能的概念”,人们对后现代的理解和看法是多元的和不确定的。

但以后看似矛盾与抽象的话语却恰恰道出了后现代的主要特征。

在后现代视野中,允许对后现代不甚理解的人谈论后现代、评价后现代,甚至讲授后现代,这恰恰体现了后现代者特别是建设性后现代者的“理解”与“宽容”。

后现代主义者也不能界定自身则说明后现代主义者并不致力建立一套明晰的理论,而是致力于对“现代”进行反思、质疑与解构,后现代不是某种具有确定性的学术理论,而更多地表现为一种价值观、思维方式和文化态度。

后现代是“包容”的,所以后现代是多元的。

你说后现代是什么就是什么,体现了后现代者倡导的“平等”、“对话”、“尊重”的理念,后现代者反对权威,倡导开放、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与对话,强调尊重他人,尊重任何一个平常人哪所是平庸的见解。

虽然后现代是一个具有不确定性和多元性的概念,但并非一个“幽灵”,神秘而不能把握。

也非一个“空洞而万能的概念”,一个概念的大容器,容纳一切,品种不限,良莠并储。

后现代作为一个概念是可以理解和把握的。

后现代作为一个词汇在19世纪末就已经有人使用,但它被广泛地引入文化领域却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

梳理众多对后现代的不同认识,我们可以发现,“后现代”这一概念可以从两个不同的维度来理解。

第一,后现代作为一个历史分期。

后现代作为一个分期全称为“后现代社会”,是指20世纪60年代以后至今并还将延续下去的一个历史时期,即人们一般所谓的“信息社会”、“后工业社会”。

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浅析

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浅析

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浅析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20世纪后半叶开始广为流行于西方社会的一种哲学和文化思潮,它基于对现代主义的深刻反思、解构与批判,更加崇尚多元性和差异性,为教育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观点。

多尔则将后现代主义引入课程领域,对课程做出了新的解释。

一、关于课程的界定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是建立在对现代主义课程的深刻反思和批判基础上的。

现代课程以西方逻辑中心主义、理性主义为导向,以学科知识为中心进行课程编制,是一种封闭性的课程体系,突出了确定性、科学性等特点,却牺牲了教育生活、教育活动现场的丰富多变性,忽略了人作为一个有权利的主体的个体差异性,扼杀了人的创造性。

拉尔夫·泰勒(R.W.Tyler)的课程模式作为课程编制的“主导范式”,是现代课程的典型代表,对课程的开发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提出了其课程设计的四个基本原理:(1)学校应该达到哪些目标?(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3)怎样才能有效的组织这些教育经验?(4)怎么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是否得以实现?[1]多尔认为,泰勒的目标模式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缺陷性。

[2]第一,课程目标的“预成论”。

泰勒的目标模式是一种典型的“目的—手段”范式,在这种模式中,目标是预先设定的,它往往是被提升而超越或外在于教育过程本身的,从而使得课程目标与学习经验相脱离。

第二,课程评价片面化,狭隘化。

泰勒模式的课程评价所涉及的仅仅是课程实施成功与否,是否完成了预设的目标,而不是涉及目标的适应性问题,使得课程评价与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脱离开来。

在此基础上,多尔提出了课程的四个基本标准(4R)[3]:丰富性(richness)、循环性(recursion)、关联性(relation)和严密性(rigor)。

丰富性是指课程的深度、课程意义的层次以及课程的多种可能性与解释,课程内在的疑问性、干扰性和可能性。

不仅要使课程具有丰富性,还要赋予课程以存在意义。

阐述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的基本理念及其启示

阐述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的基本理念及其启示

阐述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的基本理念及其启示1 后现代主义的课程观基本理念后现代主义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在80年代达到鼎盛,是西方学术界的热点和主流。

20世纪90年代,我国学者开始借鉴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观念来思考我国教育领域的各种问题。

“每一种课程定义都隐含着某种哲学假设和价值取向,隐含着某种意识形态以及对教育的某种信念,从而标明了这种课程最关注哪些方面。

”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对传统的课程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批判和反思,同时也以新的课程理论观念来阐释课程的本质。

后现代主义课程观认为课程是预先设定的目标或计划,是由一系列材料所组成的静态文本,是文化传承的工具,也是学习者自己主动建构的过程,是学习者运用自己的头脑形成对事物或现象的解释和理解的过程,是探索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建构和创造文化的过程。

多尔是以后现代主义视角分析教育问题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在吸收皮亚杰的生物学观点、杜威的经验认识论和对以“泰勒原理”为典型的现代主义课程模式批判的基础上,在其著作《后现代课程观》中用课程的“4R”标准取代传统的“3R(读、写、算)”标准。

所谓的“4R”,是指丰富性(richness)——课程的深度、意义的层次、多重可能性或多重解释;回归性(recursion)——课程并没有起点的终点,任何课程活动的终结都意味着一个新的开始;关联性(recursion)——课程结构的内在联系,以及课程之外的文化或宇宙观的联系;严密性(rigor)——它与诠释性和不确定性联系在一起,即有目的地寻找各种可能的选择方案。

多尔的课程理论具有建构性特征,课程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识的发展过程,世界的知识不是固定在那里等待被发现的,而是通过我们的反思行为得以不断地扩展和生成。

2 教材及幼儿园教材教材是课程的物化形式,不仅是师生展开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工具,而且也具有向学生传递人类文化和经验的功能。

传统的教材体系可以说也很完整,内容也很丰富,框架结构也很有逻辑性,语言文字表达和叙述方法也很严谨。

后现代主义课程目标观研究

后现代主义课程目标观研究

后现代主义课程目标观研究
近几年后现代主义课程的发展,很多学校和大学都把它作为一门基础课程来开设。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的角度,分析该课程的研究焦点。

首先,后现代主义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思想尊重、多元文化、审美情趣以及文字写作能力。

这也是该学科的主要教学目标。

课程教育目标倾向于用文学、历史和当代政治经济等方式,培养学生理解把握现代社会变化的能力,使他们能够更深刻地弄清当下时代的主要观点、问题以及背景。

其次,该课程还将重点关注学生对全球化、多样性以及信息技术等现代社会变革的认知。

这些事件将激发学生的理解力,使他们具有积极的眼光,去实现全球性的发展,而不是因多样性反而停留在原地。

此外,该课程还将着眼于提高学生社会参与的能力,反思不断变迁的社会概念,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和创新能力,激发对社会现状的理解,开发全球化视野,为学生提供应对多样化社会文化需求的变革性决策力。

最终,希望通过这门课程,让学生能够有能力在现代社会中发挥作用,从而实现自我发展和扩大视野。

总之,后现代主义课程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尊重,思考审美情趣,尊重信息和技术,理解全球环境,激发改变社会现状的文字创作,进而实现自身发展以及提高社会参与能力,从而更好地完成任务和挑战,服务社会发展。

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的梳理

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的梳理

前现代时期指公元前1000—公元1450年之间。
现代时期指公元1450—1960年之间, 后现代时期指1960年到第三个千年。 ——【P.Slattery,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the postmodern era. NewYork.Garland,1995】
后结构主义课程观
后结构主义课程观——车里霍尔姆斯《权力与批判: 教育的后现代结构性思考》



1.对当前课程话语的后结构性思考。对泰勒原理,施瓦 布的‚实践四‛和布鲁姆的分类学进行了后结构分析和 批判。 2.课程:一项社会工程。课程是学生有机会学习的东西。 课程与教育管理,教育密切相关,这些活动既提供了学 习机会,也提供了学习的限制。课程不是一个孤立的领 域,它是更广大的社会的一部分,是一项社会工程。事 实上的课程内容所反映的是拥有权力的眼前利益。课程 既需要有建构,也需要解构。 3.后结构的,批判的课程策略。(1)描述历史发展,政治 实践和课程理论与实践的关系。(2)权力领先于课程话语, 所以要分析课程维护了谁的权益,又剥夺了谁的权力。 (3)要仔细理解和分析课程话语。(4)探讨占统治地位和受 重视地范畴是什么。(5)对‚学生有机会学习的东西‛形 成多种解释。(6)根据其他学科的变化和发展来检查课程 的建议和需要等。



反对形而上学的普遍性观点,认为 知识是主观的,临时的和不确定的, 实用主义 后现代主义批判现代主义哲学,也在现代主义 知识的意义在于解决实际问题。 中寻找出路 语言的用途和意义具有多样性
二、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之哲学比较
后 现 代 批 判 主 义 哲 学
存在主义
海德格尔提倡审视单一性和具体性, 萨特‘存在先于本质’.人的意义要靠 自我实现。强调特殊性

第七章后现代主义第一讲精品PPT课件

第七章后现代主义第一讲精品PPT课件
设计要人性、绿色、环保。
范畴 哲学的 历史的 思想的 方法的 设计语言 艺术风格
现代主义设计 理性主义
工业革命为基础 强调功能、技术
标准化、高效率 功能决定形式 构成主义、抽象主义
后现代主义设计 浪漫主义、个人主义 后工业社会为基础
强调人在技术的主导地位 遵循人性、个性化
多元化、模糊化、文脉性 波普艺术、行为艺术
大教堂(1970)
尼迈耶尔 博物馆(2002)
陆军总司 令部1968)
《曲线时代》: “吸引我的是大自 然和人体的曲线。 我从可爱祖国蜿蜒 的群山和江河、天 际浮动的云彩、少 女优美的体态里找 到了曲线的美丽所 在”。
波普艺术代表着20世纪60年代工业设计追求形式上的异化及娱乐化的表现主义倾 向。“波普”是一场广泛的艺术运动,反映了战后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的社会与 文化价值观,力图表现自我,追求标新立异的心理。
1957年,由汉密尔顿对波普艺术作了“通俗、短暂、消费得起、风趣、性感、噱 头、迷人、能大批量生产”的定语
小结:后现代主义并非一种特定的风格,而是旨在超越现代主义所进行的一系列 尝试。在某种情境中,这意味着复活那被现代主义摈弃的艺术风格,而在另一种 情境中,它又意味着反对客体艺术或包括你自己在内的东西。
工业时代:是以特定时空条件下的大规模生产(和标准化)为特征的。
后工业时代(信息时代):是计算机的时代。它虽然也是规模经济时代,但已不 像工业时代那样受制于时空条件,人们可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从事生产,而产品 (不仅仅是信息)可在瞬间完成在全球范围内的流通。
事件:1972年现代主义建筑的消失
1.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特征 (1)反对设计单一化,主张设计形式多样化。 (2)反对理性主义,关注人性。主张以游戏的心态设计。 (3)强调形态的隐喻、符号和文化的历史,注重设计的人文含义。设计大量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后现代主义是一个涉及领域相当广泛、内部观点歧义杂陈、影响波及整个世界的一种反思和批判现代主义的学术思潮。

自十八世纪启蒙运动以来所定型的现代主义精神,渗透于人类日常与非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创造了许多“现代性的神话”,譬如中心性、基础性、唯一性、精确性、直线性、对立性、独霸性等,而这些神话又借助“科学”的光环获得了不可动摇的神圣性与合法性。

后现代主义思想家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复杂的思维方式和宽阔的理论视野对现代主义所崇奉的“宏大叙事”给予了无情的解构、批判与超越。

现代主义内在地具有全球同质化的倾向,由于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批判与反思,因而它不可避免地具有了全球的性质。

后现代消解中心,揭露“中心意识”的垄断性、封闭性和排他性,以开放的观点重新认识边缘的价值,强调边缘而非中心对创新价值的历史贡献;后现代质疑神圣,揭露“二元哲学”的控制性、直线性和权力性,以非线性的观点重新认识多元的价值,强调认可和尊重“他者的他者性”和“多元对话”对世界共存文明的意义;后现代反对统整,揭露“宏大叙事”的虚假性、矛盾性和特殊性,以过程的观点重新认识复杂的价值,强调事物“不确定性”和“撒播状态”的流动、转变特征。

20世纪70年代以来,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家运用后现代精神对课程领域的现代主义进行了无情地批判,诸如新马克思主义、概念重建主义、女性主义、多元文化主义、政治理论主义、后结构主义课程观等,都可以划归到后现代主义的阵营之下。

其中,“多元文化主义”和“过程转变主义”课程观典型地展示了全球化的取向。

多元文化主义课程观源于多元文化教育,它认为全球化的课程既不是全球普世性的课程,也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它是开放的、多元的和多样的。

全球化表征的是世界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表征的是一种结构,各种文化只有在关系中才能确证自己的存在,才更加有活力,所以全球化课程只有多元化才能真正地体现全球性。

由于在全球的课程势力中,第三世界或文化弱势国家处于边缘地位,所以后现代主义对边缘性课程给予了足够的重视,譬如女性文化课程、民族文化课程等在后现代主义者的视野中都是有待发现的、富有独特内在价值的课程存在。

文化多元主义课程哲学不仅批判强势文化国家课程的理论、政策和结构的中心性、霸权性和宰制性,强调各民族国家特别是文化弱势国家课程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而且还积极倡导“文化间主义”和“跨文化主义”的课程建设,主张在不同文化的课程之间建立起理解和宽容的精神,尊重并欣赏不同民族的语言、文化、哲学和思维方式,铲除夜郎自大式的中心论诉求。

譬如国际理解课程、和平课程、世界文明史课程和国际问题分析课程等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后现代主义者的追求。

过程转变主义的后现代课程观是一种重视过程和经验的开放式的课程观。

1975年,美国后现代主义教育理论家威廉·派纳(发表的《旅程:走向再概念化》一文,引发了课程概念重建运动,强调课程是一种活动,是内心世界的旅行,是个体在自己经验基础上的“奔跑”。

[4](P396-414)在二十年后的《理解课程》一书中,他又进一步指出课程是一个具有高度象征性的概念,它内在地具有历史、政治、人种、性别、现象学、自传、美学、神学和国际化的意义。

为了显现课程的丰富性,体现它与参与者及其所生活世界的联系,他又把课程实施视为一种复杂的对话过程。

[5](P847-848)在他看来,“对话”是开放的、富有个人经历的交谈,其基础是尊重每一个谈话者的声音,而不是求得一个声音;期待不同形式的讲话,而不是教科书式的讲话;注重不同参与者之间的理解,而不是相互宰制。

小威廉姆·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论由于具有开放性、非线性、转变性、复杂性和生命性的特征,因此也蕴含了丰富的全球性精神,譬如他主张在人类不可避免和无以逆转地步入后现代时代的时候,应当把科学的理性与逻辑、故事的想象力与文化,以及精神的感觉与创造性这3S结合起来,这种思想对从个体心灵深处救治世界的分裂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再譬如他关于后现代课程的旅程性、复杂性、宇观性、会话性与社区性5C标准,简直就可以直接作为全球化课程的组织原则;又譬如他关于后现代课程观的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和严密性4R原则,对全球化课程的建构也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多尔把课程内在的疑问性、干扰性和可能性视为过程转变性课程的本质,强调了生态观、全球观和宇宙观的课程内涵,这显然是对现代主义一元、封闭课程观的挑战,是对全球多元、对话课程观的有力支持。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后现代主义课程观探析xx作为一种思想观念的后现代思潮,正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

在西方,运用后现代主义思想考察各种学术领域,然后归纳出一套全新理论的现象时有所见。

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伴随着后现代主义哲学和文化思潮对学校课程论的影响不断扩大而产生的。

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对各种传统课程理论,尤其对被视为现代主义课程典范的“泰勒原理”进行了系统的批判和反思,并且以新的课程理论视角和价值观念阐释课程的本质,对建构新课程理论体系、深化课程改革具有现实的意义。

一、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的理论渊源后现代主义的产生是与“现代性”的讨论相关的。

现代性思想迷恋理性和科学的作用,深信科学技术能够征服自然,它认为将科学技术应用于社会改革,就能控制和改善人类的状况。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在感受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同时,也惊异地发现科学是一把双刃剑,它同时也创造出了毁灭人类自身的力量。

两次世界大战的自相残杀,地球环境的持续恶化,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灾害频繁,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增添了人们的担忧。

同时人类社会自身的邪教、恐怖活动等危害现象猖獗,各种反主流文化的盛行,科学主义以及它所倡导的价值观不断受到人们的审视,在对现代性成果的失望和绝望中,现代性正日益趋向崩溃。

后现代主义在对现代性进行多方位反思的过程中得以崛起和演化,并形成和发展为一种广泛流行并声势逐渐浩大的思想流派。

后现代主义并非对现代主义的全盘否定,而是对现代性思想既否定承传又批判创新的哲学和社会文化思潮,它既不是现有社会的一种存在状态,也不是对新的社会类型的概括,而是更多的表现为一种哲学和思想文化方式。

后现代主义有众多派别,观点各异,但本质上有共同之处。

后现代主义主张向统一性开战,张扬差异性和相对性,它强调解构、摧毁和颠覆,使以往人类的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精神大厦得以崩塌;它反对真理和权威,认为世界是异质的、不确定的、无序的、多变的。

对传统理论、思想、观念,后现代主义采取的是决裂和反思的鲜明态度,它以逆向思维分析方法批判、否定或超越现代化条件下所形成的社会理论基础和价值取向。

后现代主义的蓬勃兴起使它的触角伸向几乎所有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它在教育领域扎根后不久就孕育出崭新的后现代主义教育研究方法。

教育领域的后现代主义学者把后现代主义引入教育领域,并以两种形式出现,一是提出后现代教育的概念,陈述了后现代主义观点下知识价值的新变化及对学校教育的影响;二是用后现代主义的思想观点进行教育理论的研究。

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对现有的教育领域认识论基础作出了批判和否定。

现代主义教育学者认为现代教育受科学确定性驱使,从教育内容到教育方法,从教育制度、教育结构的安排到各种各样的教育计划,教育依靠科学已经“证明”或“测试”的知识,并以此为基础,现代教育的思想与实践已经到了难舍难分的地步,后现代主义对此作了破坏性的否定。

后现代的教育学者根据其对后现代主义主题的理解,并运用“解构”概念,阐述自己的主张,在教育目的上,他们是反文本的,主张从优势文化决定的解释中解放出来,培养认可多元文化的具有批判能力的公民。

同时他们认为教育最重要的目标就是促进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了解,建立各种社会责任感。

其次,还应该建立一个以生态为本的教育理论,培养学生个人的道德意识以及对自然、土地的伦理概念。

此外,他们还强调对次要群体的意见加以重视,把家庭中的平和、安定及各社会成员之间的和平相处扩大到整个社会乃至国家,从而避免相互利益的冲突,使整个社会充满和谐。

后现代主义教育学者,对教育研湖南教育!""#年第!!期究方法提出了一些见解,他们强调差异性,反对权威和同一性,寻求各种“不同的声音”。

他们认为,“受过教育的人”不等同于受过以学科为中心的通过特殊教育结构控制而获得文凭的人,任何一个人在不同程度上都是一个受过教育的人,在他们看来,现代性的教育方式倾向于英才教育而排斥大众教育,而后现代教育有不同层次水平,应有各种各样的人共同分享。

这些学者还强调研究范式的转换,反对“逻各斯中心主义”观念,而以语言范式取代以往的意识范式,不再集中于认识主体和意识内容,而转向语言学的讨论,讨论主体群之间的活动及关系,化解差异性受压抑的现象。

在后现代主义思想的指导和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及其研究范式的演变中,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应运而生。

二、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分析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秉承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基本立场,对传统的课程理论提出挑战,并从对泰勒原理的质疑与改造中打开了建构后现代课程理论的突破口。

泰勒的课程原理是围绕四个问题展示的:(1)学校应该达到哪些目标?(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3)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4)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针对这四个问题,泰勒提出了课程编制过程中的四个步骤或阶段:确定教育目标。

选择学习经验。

组织学习经验。

评价结果。

后现代主义教育学者对泰勒原理的批判是从其哲学观开始的,在哲学观上,他们反对泰勒原理的哲学基础──理性的科学实证主义,并试图代之以非理性主义。

在知识观上,他们反对泰勒原理所包含的封闭的、普遍的、等级化的、中立化的、抗拒变革的知识观,强调开放的、变革的、情绪化的、价值化的知识观。

在此基础上,后现代主义学者对泰勒原理的具体过程又作出深刻的批评,他们认为,泰勒课程编制过程的直线性性质使得课程目标与实施和评价方法脱离开来,而且目标的设计往往被提升超越于或外在于教育过程本身。

对于泰勒原理的选择和组织学习经验,后现代主义者也给予了无情的解构。

在他们看来,泰勒原理体现了一种外在的控制观,即把教师的控制作为扭转局面的外在强加力,由此确定了教师的外在权威角色。

他们主张,控制和权威是内在养成的而不是外在强加的,教师的角色应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师不要求学生接受教师的权威,而是要求保持对权威的怀疑,与教师共同探究。

后现代主义者还反对泰勒的知识旁观者理论,即假定学生与知识之间是旁观者,知识被假定在那里,而学生则是准备按照传递的方式接受知识的人,这种理论支持是一种逻辑的、分析的、科学的思想方式。

在课堂则是追求一种分析的、说明的教学方式以获得精确性。

但另一种互为补充的方式──隐喻的、描述的、存在主义的方式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是对话和建构的基础,作为教师应该把这种相互作用引入课程建构之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