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关于小学教育的文献综述
关于小学教育的文献综述
小学教育包括许多方面,也可以包含不同学科领域的学习。
本文摘
要主要回顾了独特且重要的小学教育领域:学生发展、学习环境、教
育政策、课堂管理和教学方法等。
首先,讨论学生发展。
小学期间,学生们有一定的发展空间,有自己
的兴趣和特长。
针对儿童的社会发展、情感发展、认知发展和身体发
展等,学校或者教师需要为其编写课程,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
其次,要考虑学习环境的安全问题。
学校应该加强管理制度,搭建适
合孩子们学习的和谐环境,让孩子们在此安全、快乐的学习和成长。
第三,讨论教育政策。
良好政策实施可以提高幼儿教育的效率和质量,同时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平等和充分的发展机会。
最后,讨论课堂管理和教学方法。
包括老师的教育与管理,增加学生
的参与度,以及新技术的运用等等,它们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支撑,
也对孩子们有用的终身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小学时期是孩子们成长比较重要的一段时期,与此有关的学习、发展、环境、政策和教学方法等等,学校和教师务必充分重视、积极
关注,以保证孩子们乐于学习,安全发展。
文献综述范例[整理版]
文献综述,是指就某一时间内,作者针对某一专题,对大量原始研究论文中的数据、资料和主要观点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提炼而写成的论文。
综述属三次文献,专题性强,涉及范围较小,具有一定的深度和时间性,能反映出这一专题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较高的情报学价值。
文献综述是在确定了选题后,在对选题所涉及的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广泛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对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包括主要学术观点、前人研究成果和研究水平、争论焦点、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原因等)、新水平、新动态、新技术和新发现、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文献综述[1]和评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研究思路而写成的一种不同于毕业论文的文体。
它要求作者既要对所查阅资料的主要观点进行综合整理、陈述,还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和相应的评价,而不仅仅是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堆砌”。
,,,检索和阅读文献是撰写综述的重要前提工作。
一篇综述的质量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对本题相关的最新文献的掌握程度。
如果没有做好文献检索和阅读工作,就去撰写综述,是决不会写出高水平的综述的。
好的文献综述,不但可以为下一步的学位论文写作奠定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提供某种延伸的契机,而且能表明写作者对既有研究文献的归纳分析和梳理整合的综合能力,从而有助于提高对学位论文水平的总体评价。
编辑本段相关格式,,,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
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文献综述研究的方法和结果,而文献综述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
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
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作。
前言,,,前言要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写作的目的、必要性、有关概念的定义,综述的范围,阐述有关问题的现状和动态,以及目前对主要问题争论的焦点等。
《深度教学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2100字
深度教学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只有较少学者对深度教学进行了研究,他们大多数从学生角度出发研究了深度学习,进而探讨了深度教学。
深度学习与深度教学密切相关、相互依存,所以在这简单叙述一下国外有关深度学习的研究。
2000年,学者Entwistle 通过问卷法和访谈法,发现学生普遍存在三种不同类型的学习模式,且分别对应三种学习层次;其中,机械练习对应着浅层学习,意义学习对应着深层学习,成就驱动对应着策略学习;而且,其通过调查和访谈的基础,开始研究如何通过教学和评价来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提出在教学中要构建知识框架体系、联系生活实际、注重学生的新旧认知冲突与联系、学生的反思评价过程在实践中完成等(Entwistle.N,2000)。
国外对于深度教学的研究,从本质上来说是应对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研究。
2019年,学者Mehdi DavariTorshiz 和MostafaBahraman 研究了关于同伴对深度教育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伙伴之间进行合作学习更能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两位学者强调了合作学习对深度教学的重要性。
(Mehdi DavariTorshizi,2019)我们可以看到国外深度教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深度学习到应对深度学习策略——深度教学的研究阶段。
但是关于深度教学与地理学业成就的相关性分析并没有过学者进行研究。
2国内研究现状有学者专门研究了中学地理深度教学的概念,焦孟娟、荆延德认为中学地理深度教学以地理核心内容为载体,旨在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在挖掘教材内容、分析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整合地理知识,完善深度探究的教学主题,通过精心设计情境问题,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获取地理知识,树立运用地理思维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10]。
冯虎、刘丹强调中学地理深度教学是以建构主义、认知心理学和情境教学理论为基础,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创造一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地理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研究、科学探索、体验思维的训练,为学生学习地理创造深刻情感体验的教学[11]。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在确定了选题后,在对选题所涉及的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广泛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对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包括主要学术观点、前人研究成果和研究水平、争论焦点、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原因等)、新水平、新动态、新技术和新发现、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和评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研究思路而写成的一种不同于毕业论文的文体。
它要求作者既要对所查阅资料的主要观点进行综合整理、陈述,还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和相应的评价,而不仅仅是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堆砌”。
检索和阅读文献是撰写综述的重要前提工作。
一篇综述的质量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对本题相关的最新文献的掌握程度。
如果没有做好文献检索和阅读工作,就去撰写综述,是决不会写出高水平的综述的。
好的文献综述,不但可以为下一步的学位论文写作奠定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提供某种延伸的契机,而且能表明写本综述的作者对既有研究文献的归纳分析和梳理整合的综合能力,从而有助于提高对学位论文水平的总体评价。
在《怎样做文献综述——六步走向成功》中,劳伦斯·马奇和布伦达·麦克伊沃提出了文献综述的六步模型,将文献综述的过程分为六步:选择主题、文献搜索、展开论证、文献研究、文献批评和综述撰写。
文献综述根据研究的目的不同,可分为基本文献综述和高级文献综述两种。
基本文献综述是对有关研究课题的现有知识进行总结和评价,以陈述现有知识的状况;高级文献综述则是在选择研究兴趣和主题之后,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确立研究论题,再提出进一步的研究,从而建立一个研究项目。
高级文献综述是确立原创性研究问题的基础,也是对一个研究问题进行探索的基础。
编辑本段相关格式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
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文献综述研究的方法和结果,而文献综述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
教师专业化研究文献综述
教师专业化研究文献综述本文将全面深入地探讨国外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化发展研究,综述相关文献并总结现有成果。
教师教育者专业化发展研究背景和意义教师教育者专业化发展研究旨在提高教师教育质量,培养更多具有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的教师,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教师教育者专业化发展的研究和实践对于教师个人职业发展、学校教育质量以及整个社会的教育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国外教师教育者专业化发展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研究者们对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化发展过程、影响因素、政策支持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究。
然而,在现有的研究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对教师教育者专业化发展的标准不够明确,实证研究不足等。
教师教育者专业化发展研究旨在培养具备专业化水平和能力的教师教育者,其实质是提高教师教育质量。
在现有的研究中,研究者们普遍认为,教师教育者专业化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发展、专业道德和态度的发展、专业自主权的发展等。
然而,在实践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对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化发展标准不够明确,缺乏统一的认识;教师教育者专业发展的途径和方式单一,缺乏多样性;教师教育者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缺乏针对性等。
国外教师教育者专业化发展的政策支持与推进措施各国政府和教育机构都意识到教师教育者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性,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加大投入力度,推动教师教育者专业化发展。
例如,美国政府设立专门基金,鼓励教师教育者参与专业发展计划;英国政府推出“教学卓越框架”,通过评价和奖励机制,提高教师教育者的专业水平;日本政府制定“教师教育者能力提高计划”,针对不同阶段的教师教育者进行培训和指导等。
国外教师教育者专业化发展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研究者们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如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实证研究等,对教师教育者专业化发展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
这些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教师教育者专业化发展的标准与评估方法;教师教育者专业化发展的影响因素与机制;教师教育者专业化发展的途径与策略等。
《教师核心教学能力研究文献综述》2700字
教师核心教学能力研究文献综述目录一、核心素养相关研究 (1)二、教师教学能力相关研究 (2)三、课堂教学能力相关研究 (2)四、关于核心教学能力的研究 (3)参考文献 (4)一、核心素养相关研究2014年3月30日,教育部正式印发《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我国“核心素养”也破土而出,继而学界越来越关注对“核心素养”的研究。
整理核心素养相关文献,发现对核心素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核心素养内涵、框架和核心素养的培养方面。
在中国,不同研究者对核心素养有不同的定义:褚宏启(2018)认为核心素养是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
窦桂梅(2019)认为核心素养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帮助个体实现自我、成功生活与融入社会的最关键、最重要的知识、能力与态度。
钟启泉(2018)认为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借助学校教育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素养与能力。
蔡清田(2018)认为“核心素养”是可学习、可教学、可评量的关键必要素养。
由于我国对核心素养的研究比较晚,所以在初期探索核心素养时,我国基本上是翻译外来的理论。
2013年5月16日,我国核心素养研究随着“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研究”正式启动,拉开了帷幕。
学者蔡清田、陈伯璋、褚宏启等人(2016)在台湾开展以核心素养为依据的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课程改革后,对核心素养进行了深入的探索研究。
2016年9月13日,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我国也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核心素养体系。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总体框架明确指出了未来教育要培养怎样的人,在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方面,相关文献主要集中结合课程改革和具体学科来培养核心素养。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以五大素养作为学校的核心素养,创建了适合受教育发展的“1+X课程”,旨在通过课程的改革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众多学者从学科视角提出了核心素养的培养。
朱小蔓(2016)认为,分科教学与课程整合共促学生素养发展;教育改革没有唯一的价值尺度,学生的发展是其核心。
文献综述范文及定义 4300字
三一文库()〔文献综述范文及定义 4300字〕文献综述,是指就某一时间内,针对某一专题,对大量原始研究论文中的数据、资料和主要观点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提炼而写成的论文。
综述属三次文献,专题性强,涉及范围较小,具有一定的深度和时间性,能反映出这一专题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较高的情报学价值。
基本解释文献综述是在确定了选题后,在对选题所涉及的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广泛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对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包括主要学术观点、前人研究成果和研究水平、争论焦点、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原因等)、新水平、新动态、新技术和新发现、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文献综述和评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研究思路而写成的一种不同于毕业论文的文体。
它要求既要对所查阅资料的主要观点进行综合整理、陈述,还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和相应的评价,而不仅仅是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堆砌”。
检索和阅读文献是撰写综述的重要前提工作。
一篇综述的质量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本题相关的最新文献的掌握程度。
如果没有做好文献检索和阅读工作,就去撰写综述,是决不会写出高水平的综述的。
好的文献综述,不但可以为下一步的学位论文写作奠定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提供某种延伸的契机,而且能表明写对既有研究文献的归纳分析和梳理整合的综合能力,从而有助于提高对学位论文水平的总体评价。
相关格式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
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 [1]文献综述研究的方法和结果,而文献综述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
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
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作。
前言前言要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写作的目的、必要性、有关概念的定义,综述的范围,阐述有关问题的现状和动态,以及目前对主要问题争论的焦点等。
课堂管理文献综述
课堂管理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行为、学习等方面进行规划、组织和控制的过程。
它包括教师在课堂上的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综述是一种研究方法,通过梳理、整合、总结已有的文献资料,对某一个领域进行深入研究,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在进行课堂管理文献综述时,可以搜集有关课堂管理的文献资料,通过对这些文献的分析、比较和总结,对课堂管理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深入研究。
课堂管理文献综述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课堂管理的最新发展动态,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同时,通过对课堂管理文献的综述,也可以为有关课堂管理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研究综述的几个基本问题及范例
研究综述的几个基本问题及范例●研究综述的几个基本问题研究综述,又叫文献综述.对综述的理解和表述主要有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综述,就是根据需要,把收集到的反映某一时期、某一学科、某一专业或某项课题、某项研究在某一时期内的研究发展状况、研究成果的材料进行系统全面的归纳、整理、分析、研究而写成的综合叙述。
它的特点是“述而不评”,即不加评论地综合介绍已取得的某一专业、学科、课题、专项研究的实际情况或研究成果,属于三次文献。
另一种认为:综述,是对大量文献经过阅读、思考后,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再把这些看法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就是综述。
它不仅仅是对文献的综合概括,而且在表述过程中加进了自己的评论、观点和见解.综述的信息量大、覆盖面广,能真实地反映某一学科、专业、课题项目研究的整体状况,参考利用价值高,特别有助于研究人员开拓视野,把握关键,做好选题,避免重复,节省时间,利用线索,深入研究。
一、综述的类型综述一般有以下几种:综合性综述。
是指根据某一学科、某一专业、某一问题、某个会议等文献材料情况作出综合性的叙述。
如某一学术会议的综述,就是根据某一学术会议的大会发言材料、上交的论文材料,以及讨论情况而写成的综合性报告。
专题性综述。
是指对某项课题或某项研究的研究状况或研究成果的系统阐述。
如撰写某项课题研究的综述,可在全面系统地介绍该课题的研究背景,主要解决的问题,研究过程的方式、方法,当前研究的进展情况,或已取得的成就,在社会产生的影响,以及人们对该项成果的各种意见和看法等如实叙述出来。
文摘性综述.是根据某一学科、某一专业、某一问题、某项研究在某段时间发表的文献信息内容,用少量文字摘录出来,然后按一定的顺序进行综合排列和叙述。
文摘性综述要求逐一标注所引用的文献。
二、综述的基本内容、结构与写法1、综述的基本内容一般来说,综述要包括以下内容:标题、综述的主要问题、原因、目的、使用对象、收集资料的范围、主题内容,文献材料的主要观点、成就、各种看法、发展趋势、基本结论、附录、作者等.2、综述的基本结构与写法(1)标题。
小学课堂有效管理策略研究
小学课堂有效管理策略研究一、本文概述《小学课堂有效管理策略研究》一文旨在探讨和研究小学课堂管理的有效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课堂管理对于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态度以及心理发展都处在关键时期。
因此,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出发,深入分析当前小学课堂管理面临的挑战,探索有效的管理策略,以期为广大小学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在理论层面,本文将梳理国内外关于课堂管理的研究成果,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的特点,构建适合小学课堂的管理理论框架。
在实践层面,本文将通过案例分析、问卷调查等方法,深入了解小学课堂管理的实际情况,总结提炼出有效的管理策略,并探讨这些策略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丰富和完善课堂管理理论,还能为小学教育工作者提供实用的管理方法和技巧,促进小学课堂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进一步提高小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文献综述在小学教育领域,课堂管理一直被视为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
近年来,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小学课堂管理策略也在不断地演变和发展。
早期的课堂管理研究主要关注教师的权威性和课堂纪律的维护。
这种观点认为,教师应该通过严格的纪律和惩罚措施来维持课堂的秩序。
然而,随着教育心理学和儿童发展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单一的惩罚性管理并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甚至可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随后,更多的研究开始关注课堂管理的多元化和人性化。
例如,一些研究者提出了“积极课堂管理”的理念,强调通过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来提升课堂管理的效果。
还有一些研究者关注到了教师在课堂管理中的角色转变,提倡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和合作者,而非单纯的纪律执行者。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一些新兴的课堂管理策略也逐渐崭露头角。
例如,利用大数据和技术进行课堂行为分析,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加精准和个性化的管理策略。
分层教育教学的实践与研究的文献综述
“分层教育教学的实践与研究”的文献综述教学方法的研究是教学研究中不可豁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从人类有教学活动开始,随之也就有了教学方法的创造和应用。
在千百年的教学实践活动中,人们创造和总结出难以记数的各种教学方法。
“分层教学”理论就是众多教学方法中比较受青睐的一种教学方法。
近些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分层教学”一越成为国内外教学方法研究实践的热点之一。
一、分层教学理论产生的背景及研究现状分层次教学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知识、智力、能力等各个方面的优势能得到充分发展,从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种个性化基础教育模式。
分层次教学包括差异分层、异步分层、分类分层、班内分层等多种理论,这些理论的研究实践有利于教师提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从而加速各层次学生的发展;也有利于学生间的合作与竞争,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因此,在把兴国重任系于科教,素质教育成为国内教育者们探索新方向的时代,分层次教学模式也就更为国内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实践者们所重视。
分层次教学模式有着漫长的演变历史、丰富的变化形态,以及更趋个性化和科学化的理论及实践现状。
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美国和德国就开始了普遍采用能力分班(组)分层教学形式,此后,如文纳特制、道尔顿制等个别化分层教学形式亦纷纷出现。
从20世纪60、70年代至今,国外对分层教学思想传播十分广泛,并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个别化分层教学,近些年已经成为西方教育改革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
个别化分层教学包括个别规定教学、个别指导教育、按需学习计划、非指导性教学等,其中“掌握学习”是目前美国中小学最常用的一种分层教学方法之一。
除西方之外,日韩也在分层教学实践上有所建树,如1996年,韩国提出实现教育个性化的主张,以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采取不同标准的教育课程。
国内关于分层教学的思想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其中孔子就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早承认学生个性差异的教育家。
他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即主张“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目录基本解释相关格式1. 题目2. 摘要和关键词3. 引言部分4. 主题部分5. 参考文献相关要点注意事项相关观点相关范文展开基本解释相关格式1. 题目2. 摘要和关键词3. 引言部分4. 主题部分5. 参考文献相关要点注意事项相关观点相关范文展开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指就某一时间内,作者针对某一专题,对大量原始研究论文中的数据、资料和主要观点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提炼而写成的论文。
综述属三次文献,专题性强,涉及范围较小,具有一定的深度和时间性,能反映出这一专题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较高的情报学价值。
基本解释文献综述是在确定了选题后,在对选题所涉及的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广泛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对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包括主要学术观点、前人研究成果和研究水平、争论焦点、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原因等)、新水平、新动态、新技术和新发现、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和评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研究思路而写成的一种不同于毕业论文的文体。
它要求作者既要对所查阅资料的主要观点进行综合整理、陈述,还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和相应的评价,而不仅仅是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堆砌”。
检索和阅读文献是撰写综述的重要前提工作。
一篇综述的质量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对本题相关的最新文献的掌握程度。
如果没有做好文献检索和阅读工作,就去撰写综述,是决不会写出高水平的综述的。
好的文献综述,不但可以为下一步的学位论文写作奠定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提供某种延伸的契机,而且能表明写本综述的作者对既有研究文献的归纳分析和梳理整合的综合能力,从而有助于提高对学位论文水平的总体评价。
在《怎样做文献综述——六步走向成功》中,劳伦斯·马奇和布伦达·麦克伊沃提出了文献综述的六步模型,将文献综述的过程分为六步:选择主题、文献搜索、展开论证、文献研究、文献批评和综述撰写。
国内研究生教学质量评价的文献综述
2020.06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提高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质量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必须全面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
”[1]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人数逐年增长。
根据教育部的统计数据,2002年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为16.43万人,到2018年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达到76.25万人[2],增长4.64倍。
逐渐庞大的研究生规模对于高等教育质量无疑是个挑战。
教学质量是教育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质量评价是当前我国高校重要的教学管理方式。
所谓的教学质量评价,是指利用教育评价的理论和技术对教学过程及其结果是否达到一定的质量要求做出的价值判断。
[3]对研究生教学质量评价进行研究,对于提高研究生教学质量、促进研究生培养机制的完善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研究生教学质量评价的现状进行澄清,可以更加直观地反映出当前我国研究生教学质量评价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成效,并基于此设计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从而完善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切实提高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
由此可见,对研究生教学质量评价进行研究,对改进高校教学效果、完善教学管理工作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均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解当前国内有关研究生教学质量评价的研究现状,拟从研究生教学质量评价的现状、指标(内容)和具体实施三个方面对相关研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为后续研究提供思路。
一、关于研究生教学质量评价实施现状的研究研究生教学质量评价对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为学界公认,但多数研究者认为其在组织和实施、指标体系和具体内容、评价结果和评价主体方面存在许多问题。
在评价的组织和实施方面,有关研究表明我国的研究生教学评价组织机构不健全、实施细则不完备、评价文件尚未常态化。
[4]在评价的指标体系和具体内容国内研究生教学质量评价的文献综述王鹏娟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摘要:研究生教学质量评价对高校人才培养、教学质量改进和教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课题申报书文献综述撰写4例及点评
案例
1989年12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 《儿童权益公约》,
1997年10月国家教委关于《积极推进 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的 通知中再一次强调了对中小学生进行 “心理健康教育”。
199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 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 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指导. .”
02
心理健康运动的发起人是美国 的C.比尔斯。
03
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强调“自我 实现”;
案例
01
费勒姆提出了“新人型理论”;
02
奥尔特提出了“成熟者的理论”. .
03
美国是最早开设心理辅导的国家,. .将“心理辅导” 定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
案例
前苏联教育部1984 年颁布“苏联普通学 校心理辅导条例”;
04
案例4:《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行动研究》
Chapter
案例
01
与本课题研究相似的课题
02
该类课题已有研究成果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培养的途径研究 策略
03
形成小学数学思维训练五步操作程序:引导-创设情境、激发思维;探究-直 观操作、深化思维;发现-分析归纳、强化思维;内化-巧设练习、扩展思维 ;拓宽-质疑问难、系统思维。
02
现代教学模式——“学生中心论”。 这类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建构 主义学习理论,主张从教学思想、教 学设计、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管理等方 面均以学生为中心。
03
优势互补教学模式——“主导——主 体论”。这类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 导,以学生为主体,兼取行为主义和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之长并弃其之短。
正文
03
教育类文献综述范文模板
教育类文献综述范文模板第一篇:教育类文献综述教育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智慧的荟萃。
随着人们对知识含量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教育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综述教育类文献。
一、教育发展的历史教育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逐渐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在古代,教育主要是在家庭和宗教机构中进行的,而且通常只面向少数人群,如贵族、士兵和祭司等。
到了现代,随着教育的大众化和全球化,教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发展。
二、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全部智力,包括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和谐能力。
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领导能力。
三、教育的方法教育方法包括传统的讲授、互动式教学、项目式学习、实践教育等。
而最近提出的新型教育教学方法是“反转课堂”和“混合式学习”,它们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四、教育的改革教育改革是各国都在积极进行的,它的目的是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使之更符合社会的需要和人民的需求。
教育改革的重点包括课程改革、教师培训、教育技术和学校管理等。
而关于中国的教育改革,最近有不少研究成果,它们对于中国的教育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意义。
总之,教育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进程,需要所有人的共同努力,我们应该大力推进教育领域的研究和实践,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第二篇:教育类文献综述教育是一个人从身体和心灵两方面全面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人在社会各个层面中适应和融入的过程。
作为时代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始终在不停地变革和前进。
本文将从以下方面来综述教育类文献。
一、教育的类型教育根据不同的标准和分类方法,可以分为基础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多个类型。
每个类型的教育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目标。
教育研究方法文献综述
0引言通过对国内外与教学环境有关的文献检索,对我国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环境进行研究。
研究主要集中于教学环境的概念、影响英语课堂教学环境的因素、英语课堂教学环境存在的问题以及课堂教学环境改善的策略等几个方面。
以引起人们对农村英语教学的充分关注,使农村英语教学这一普遍性的社会课题得到有关部门和专家的重视,制定出切实有效的办法和措施,进而促进农村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
1 教学环境和英语教学环境的概念关于教学环境研究的理论思想可以追溯到勒温(Lewin) 的场理论和莫里(Murray)的需要-压力理论(Need-Press theory)。
勒温认为:“凡属科学的心理学都必须讨论整个情景,即人和环境的状态。
人的行为是由个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决定的,即 B = f (P ,E) ,其中B 代表行为,P 代表人,E 代表环境。
这里的环境并非客观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而是指一个人的“心理环境”,它包括了对个体行为有影响的一切事实”[1]。
莫瑞的需要-压力理论也强调行为是个体与其所处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但与勒温不同的是,莫瑞把个体因素( P) 称为需要,把环境因素( E) 称为压力。
莫瑞的理论认为,需要是指为个体行为提供方向和动力的组织倾向,压力是支持或阻碍个体表达或满足需要的外部环境。
需要与压力是两个相互补充但不一定是相互支持的概念,它们之间可以说是一种同型关系,比如一个人有合群的需要,他就会最大程度的利用能建立亲密友好关系的机会,而合作的环境本身又会优化这些机会。
但是并不能认为有高合群需要的人在任何环境下都会表现出同样的行为,同样也不能认为高合群压力的环境会使每一个人表现出合群行为。
在莫瑞的理论的基础上,斯腾(Stern) 在1920 年提出了个人与环境的适合理论(person-environment congruence theory) ,认为个人需要与环境压力的积极作用一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张正东、杜培俸指出:“外语立体教学法的环境是能稳定教学结构、制约教学运作、促进个体发展的教育条件和环境因素”“环境就是外语教学赖以进行的实际”[2]。
二级学院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综述
WORLD \ 公关世界 127二级学院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综述文/易世志摘要:随着高校教学管理权下放,二级学院承担了更大的责任。
论文首先综述二级学院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包括管理理念陈旧、服务职能不明确、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教学管理信息化不高、教学管理评价反馈机制不完善。
然后围绕存在的问题对二级学院教学管理改进策略的研究进行综述,包括转变教学管理理念、明确教学管理权责、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增强教学管理团队、加速教学管理信息化进程、建立教学管理反馈体系等,旨在为二级学院提高教学管理效率提供借鉴。
关键词:二级学院,教学管理,问题,对策随着高校实行二级管理体制并进行教学管理权下放,二级学院承担了更大的责任,如何提升二级学院教学管理效率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国内已有部分学者探讨了二级学院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策略,笔者拟对这些研究进行文献综述,为二级学院提高教学管理效率提供借鉴。
一、二级学院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研究综述1.管理理念陈旧教学管理理念陈旧限制了二级教学管理体制的正常运行及作用发挥。
学院教学管理人员仍习惯于一级管理体制时被管理的状态,缺乏创新管理意识,二级教学管理流于形式。
[1]同时,受传统教育管理理念影响,部分教学管理人员依然有官本位思想,总认为自己是管理者,高高在上,缺乏服务意识。
部分学校对教学管理工作重视不足,地位尴尬,日常工作仅是简单琐事,未充分发挥对学校整体服务职能。
教学管理人员因工作量大无法全身心研究管理方法、做教学计划、了解学生,对学生职业规划与学习指导不足,学生对专业认识不清,目标不明,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2] 2.服务职能不明确校院二级教学管理权责利分配不平衡、界限不清晰,该下放的未真正下放,学院教学管理潜力没完全激活;或者管理权完全下放但却失去了对学院的监控,二级管理体制形同虚设。
管理人员对学院在教学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认识不足,对所在部门职责分工不清,思想难统一;错误地认为教学是教务处的事,学院只要做好上传下达就完事,通常是事不关己,能推则推,而如果有名有利则会争相插手,造成部门协调不畅,教学管理混乱。
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文献论文
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文献综述摘要近年来,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越来越成为政府、学术界和社会大众关心的热点话题,讨论该问题的调查报告、研究和评论也越来越多。
从定义、重要性、问题与对策以及当前研究之不足几个方面,对近年来针对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存在问题以及解决对策的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
关键词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对策缺陷随着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深化,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当前高校的重要工作。
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推动教学管理信息化、促进教学管理现代化、为教育教学提供优质服务是各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改革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由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加入了对高校管理信息化的研究及探讨。
研究视角大体上分为计算机技术层面的分析,与对教学管理信息化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的探讨。
一、背景介绍及研究意义教学管理信息化即: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运用信息管理理论与信息管理方法,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技术,充分考虑教育教学的内外因素,组织和配置教学信息资源,开发教学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信息化教学管理的过程。
由于教学信息的特殊性和时代对高校教学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需要一种高效、快速、有序的管理手段来适应高校教学管理的要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同样地,在高校教学管理领域,信息化的实现程度关系到学校整体实力的构建。
莫勤德等人认为有利于提高教学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有利于教学管理的规范化;有利于教学资源的有效管理,增强教学资源的共享度。
余清厦认为教学管理信息化是网络时代大众教育的要求。
朱川曲、谢东海等认为,提高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不仅有助于更全面地培养学生,还有助于教学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
二、问题与对策(一)问题1.体制系统。
单纯的网络信息平台的建设和管理软件的使用并不等同于教学管理信息化,提高教学管理效率与水平的效果也不一定显著。
很多高校引用了先进的管理软件,却仍停留在落后的管理水平上。
穆桐认为这主要是对于教学管理信息化的认识和理解有所偏差。
论小学英语教学策略的文献综述
论小学英语教学策略的文献综述引言:小学英语教学是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和能力的重要阶段。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英语教育在小学阶段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旨在综述相关文献,总结小学英语教学策略的现状和影响因素,并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
一、小学英语教学策略的现状1.以游戏为核心的教学法:尤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利用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互动性已被广泛采用。
该策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语言技能的发展。
(Jin Li, 2024)2.多媒体辅助教学: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视听的方式,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英语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Wenning, 2024)3.任务驱动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方法通过为学生提供实际应用场景,引导学生完成具体任务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技能。
这种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积极参与和合作,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Guo Jie, 2024)二、影响小学英语教学策略的因素1.学生特点:小学生年龄较小,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有限。
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能力和认知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Zhang Lianxing, 2024)2.教师角色:教师是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关键因素之一、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因此,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技巧和专业知识,并根据学生的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
(Wang Yajuan, 2024)3.教学资源: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多媒体设备和其他教学辅助材料。
教学资源的质量和使用方式对教学效果有直接的影响。
因此,学校和教师应注重教学资源的投入和管理,以提供有利于教学的环境。
(Zhang Xiaofen, 2024)三、未来研究的方向1.个性化教学策略:不同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因此采用个性化教学策略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作者:陈毓秀韦一文
来源:《读书文摘(下半月)》2017年第02期
当前,教学管理作为学校管理核心的部分,教学管理的水平高低和效果效率高低直接影响民办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对提升学校的竞争力和社会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对教学管理体系的研究
张利庆(2003)认为:加强教学管理是为了适应21世纪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要,应该建立在有效的教学管理机制基础上规范教学管理,根据办学的特点实行有效的举措,在教风、学风、考风以及教学管理队伍等方面上利用有效的教学管理手段和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加快教学管理体系的完善,提高教学管理水平,进而使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更深一层的提高。
刘洪宇、张蕾等(2005)指出:在高校教学管理中,达到规范教学管理必须要遵循全面质量管理的原则,管理者要构建探索构建创造性工作的教学管理体系,并能将新建的教学管理体现高效能地灵活运转,以实现更高效能和高质量的教学管理,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李珍、张长海(2009)认为:为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是我国高等院校教学管理体系的宗旨,提高教学质量更是最主要的核心工作,教学管理体系的研究主要三个方面的研究,即教学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评估管理体系。
二、对教学管理体制的研究
匡水发(2002)认为:高职教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必须要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上认识教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之间的管理,要根据他们两者的管理关系上找准适合发展的有效契合点,以构建完善的教学管理体制,促进教学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王成福、李瑞东(2006)认为: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的改革与探索要根据高职院校自身的发展特点作出明确的规划,应从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职责出发,选择适应学校发展的二级教学管理体制运行教学管理。
陈远宏(2010)在“二级管理模式下高职院校优化系教学管理体制的探讨”一文中认为: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在向院系二级管理转变的过程中,明显地暴露了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二级教学部门并没有充分建立完整可实行的教学管理体制,精细化的教学管理工作
并没有得到充分进行,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优化院系二级的教学管理体制,加快对教学管理体制的改革,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从文献中发现,西方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比较健全,西方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体制相对于我国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还是比较成熟和先进。
美国高校教学管理立足于市场,根据市场竞争进行教学管理,这促使美国高校要对竞争的环境和对手进行考虑,所以美国高校采用企业管理的思维和理念开展教学管理工作。
美国高职院校主要采取集中管理和地方管理两种模式的教学管理体制,在管理体制执行过程中高度发挥民主的作用,使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充分融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德国高职院校主要实行“双元制”的教学管理体制。
澳大利亚高职院校采取“研办分离”的教学管理体制,即是在教育专家委员会的指导下对教学管理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指导和监控,促进有效教学的实施。
三、对教学管理模式的研究
刘禄生、潘建中(2005)认为:高职院校要发展,必须要进行管理改革和创新,教学管理作为学校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对教学管理进行改革是必然的,对教学管理进行改革要从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和实践着手,探索教学质量监控机制构建完善的途径,实行两条双向线教学和管理,充分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监控,从而达到教学管理的优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候慧姝、贺巧利(2015)在“高职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改革初探”一文中指出:大部分高职院校采用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重点分析了高职院校实施学分制教学管理的必要性和意义,提出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的优点。
刘水清(2016)中认为:随着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逐增,高职教育经过发展已经成为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要输送基地,当前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模式已经远远不适应生产力的对人才培养的需求,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结合社会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改革和创新现行的教学管理模式,培养处更多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以提高学校的社会地位。
国外的高等院校教学管理具有一定的发展历史,在这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三种主流的教学管理模式逐渐在形成,以欧洲和美洲国家作为国外的高等院校教学管理主要范例。
第一种教学管理模式主要是以英国大学为代表的社团式教学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根据历史传统整合和管理人們的行为促进高校的组织文化及组织工作人员的共同价值观的发展;第二种教学管理模式代表主要是德国和法国的大学,这两个国家的教学管理模式表现为科层制教学管理模式,这种模式能协调高校内部成员间的关系,促进彼此之间的合作在于依靠管理制度理论进行管理;第三种教学管理模式是市场式的教学管理模式,以美国为代表,这种模式管理教学主要依据市场竞争的需要,以市场为导向的形式将教学面向市场,这种模式与第二种科层制教学管理模式有一定的优越性。
四、对教学质量监控方面的研究
刘彬让(2004)在“高等学校教学过程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中指出:教学质量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的核心,构建教学过程质量管理体系对于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具有极为重要的积极意义,教学过程的管理也是整个管理工作的核心,应该注重教学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和实践。
王小春(2008)在“质量监控是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指出:教学管理的核心指标是对教学质量进行实时监控,质量监控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必须全面对学校教学管理过程的各个环节分层次监控,而质量监控的有效实施就一定要有健全的信息收集反馈途径和处理体制。
刘朝晖等人(2012)认为:高职院校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在于教学质量的提高,高职院校虽然对现行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进行了积极的改革和探索,但其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高职院校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结合学校实际发展去构建和完善高职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对教学管理存在问题的研究
张勇(2015)在“大學教学管理的现状及创新途径探讨”一文中:指出了影响我国大学教学管理发展的因素主要有教学管理观念落后、教学管理队伍建设落后、教学考核与评价方式不利于调动教师积极性等方面原因。
林小娟(2013)在“当前民办高校教学管理面临的困境及改革创新的路径”认为民办高校教学管理面临的困境,主要是师资力量不足、生源质量堪忧、课程结构体系不够科学、教学定位不够准确等问题导致的。
庞云祥(2015)在“基于创新视角的高校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指出了站在创新的视角下,高校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还是比较多,主要是高校教学管理机制僵化、高校教学管理手段落后、高校教学管理内容老套。
六、对教学管理对策的研究
宫小明(2007)在其硕士学位论文“普通高校教学管理问题研究”中对高校目前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他认为要改善高校教学管理当前存在的问题,就要构建科学有效的教学管理体系,该体系必须是在学校自身特点基础上形成的,是可操作实施的,并且要建立一定的保障机制,高等教育的全面协调发展才能得以实现,才能促进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
闵媛媛(2011)在其硕士学位论文“民办高校的教学管理及其创新研究”阐述了我国民办高等学院教学管理的体制存在的问题,并全面分析了导致我国民办高校教学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进一步深入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提出“建立合理化的教学管理模式、优化民办高校
专业和相关课程的设置、加强我国民办高校的教风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合理化建设、深化民办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等对策。
吕游(2012)在“我国高职教学管理现状的分析及对策”认为要提出完善教学管理水平,就要“推行分级教学管理、强化管理队伍建设、建设管理队伍制度、实现多样化管理、在高职院校成立职业培训基地、加快教学管理的校园网络化工程的建设”五点对策,这些对策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崔丽英(2013)在“民办高校有效教学管理初探”阐述了对教学管理理念的理解,探讨了民办高校有效教学管理的路径,提出了“转变观念,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建章立制,实现管理规范化”“用理论指导实践,推进管理全员化”“制定流程,实现管理全程化”“信息化与文化共建,实现管理全因素化”五条路径。
综述所述,教学与管理是教学管理的有机结合,既是一个完整的管理周期,又是一个复杂的管理系统。
各学校都是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管理方法和模式,都获得了成功的经验,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刘禄生,潘建中.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江西教育科研,2005,09:42-43.
[2]刘朝晖,李法春,许统德.高职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探讨[J].职教论坛,2012,02:14-15+18.
[3]曹俊明.西方五国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特点及启示[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1:20-24.
[4]崔丽英.民办高校有效教学管理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13,28:71-7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度校级质量工程项目“基于教、学、管三位一体的民办高职院校教学管理运行研究”、2016年广东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基于教、学、管三位一体的民办高职院校教学管理运行研究”(GDGZ16Y126)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