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朝关系溯源
朝鲜战争与中朝关系的变化
朝鲜战争与中朝关系的变化朝鲜战争是20世纪50年代初至1953年间朝鲜半岛发生的一场重大冲突,也是冷战期间涉及的一场代表性战争。
这场战争对于中朝两国的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引起了中朝关系的演变与调整。
一、战前期:中朝援助及合作亲密在战争爆发前,中朝两国关系的主要特点是亲密的援助与合作。
朝鲜战争爆发之初,朝鲜人民军遭受到联合国军队的强大攻击,战局非常严峻。
面对形势的危急,中共中央决定援助朝鲜,出动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
中朝两国建立了抗美援朝的共同阵线,展开了全面的军事合作。
在战争过程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奋勇作战,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参战不仅帮助朝鲜军队保卫了祖国的领土,还增强了中朝两国的军事合作关系。
这场战争中,中朝两国官兵并肩作战,培养了深厚的战争友谊,在战后持续发展。
二、战后期:中朝关系转变及冷却朝鲜战争结束后,中朝两国的关系开始发生变化。
1953年签署的《朝中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两国关系的稳定和发展,但由于各种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内外因素的影响,中朝关系逐渐冷却。
在国际上,中国和苏联的矛盾日益加深,两国之间的关系产生波动。
苏联曾试图干涉中朝关系,影响两国之间的友好合作。
此外,在国内方面,朝鲜的建设和经济发展进程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制约,进一步加深了中朝关系的复杂性。
三、改革开放:中朝关系再度升温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使得中国的国内外政策发生重大转变,也为中朝关系的调整提供了新的契机。
中国开始呼吁和平与稳定发展,倡导经济全球化,并积极地与国际社会展开合作。
中国对外开放的态度也为中朝关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在这一背景下,中朝两国逐步调整了彼此的关系。
中国对朝鲜实行积极的邻国政策,帮助朝鲜实现和平与稳定的发展,同时朝鲜也通过与中国的积极合作加强了自身的经济建设。
中朝关系逐渐回暖,两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逐渐增加。
四、当前情况:中朝关系的稳定与发展当前,中朝两国的关系相对稳定,并且在某些领域有着较为密切的合作。
国际关系视角下的中国古代中朝关系
国际关系视角下的中国古代中朝关系中国和朝鲜历史上的渊源自古以来,中国和朝鲜半岛就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中国的西周时期,朝鲜半岛属于中国的一个属国。
在汉代,中国一直对朝鲜半岛进行统治和管理。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朝之间的关系多次发生了变化。
但是,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中朝之间的互动都是邦交好友的典范。
中国和朝鲜在历史上进行了很多文化、经济上的交流,这些交流也对中朝之间的关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汉代时,中朝之间就进行了大规模的文化交流,当时中国许多思想家和文人都到朝鲜半岛求学。
其中,李陵和儒生徐干等人就是著名的例子。
在唐朝时,中朝之间的文化交流更是达到了顶峰。
朝鲜高丽王朝与唐朝进行了大规模的官方交往,这使得中朝之间的文化影响更加深远。
中朝之间的关系在明朝时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中朝之间的关系在明朝时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此时期,随着中国的国力逐渐衰落,中朝之间的关系开始呈现出紧张的态势。
明朝时期,中国的统治者经常对朝鲜进行贸易和其他方面的压制,这也导致中朝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
朝鲜王朝为了保护本国的独立和自主,开始寻求其他大国的保护。
在中国国内不稳定时期,朝鲜王朝开始向其他大国求助。
其首选的大国就是明朝的宿敌——明朝之外最强大的国家——满洲。
这导致了中朝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恶化。
中国在1876年的甲午战争中战败给了日本,这导致了中国对外政策的改变。
中国开始往往集中力量进行内部变革,而忽视外交。
在这样的情况下,中朝之间的关系也开始放缓。
改革开放之后,中朝关系得到了重启在中国创立改革开放政策后,中朝之间的关系出现了重要的变化。
中国开始更加关注中朝之间的联系。
此时期,中国与朝鲜进行了大规模的经济合作。
这促进了中朝之间的发展。
此时期,中国向朝鲜提供大量的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源支持,也引发了中朝之间的文化交流。
今天,中朝之间的联系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所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
中国一直关注中朝之间的关系,并希望推动朝鲜半岛和平稳定,更好地保护东北亚的安全和稳定。
形势与政策论文-中朝关系及展望
中朝关系及展望中国和包括今天南北两个朝鲜在内的整个朝鲜的关系,源远流长。
远的不说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更和朝鲜密切相关。
让我们中国人痛彻心脾的中日甲午战争,就是从日本侵夺朝鲜开始的。
结果,应朝鲜政府之请出兵朝鲜的清朝军队,在平壤不明不白地让借机侵入朝鲜的日军占了上风,之后清军的北洋水师又在海战中全军覆没。
软弱的中国清朝政府不仅损兵折将,还要赔日本银子,还被迫割让了台湾。
此后的朝鲜和中国,先后都投入了抗击日本侵略的斗争。
斗争了几十年,终于打到日本投降了,朝鲜半岛却分成了两半。
是谁分的?不是朝鲜人,也不是韩国人,是一个美国人。
他随随便便这么一划,就出来了这条三八线。
虽然当时仅仅是作为苏美军队的临时受降分界线,但后来却在复杂的国际政治博弈的格局中变成了朝鲜半岛南北分治的政治分界线。
而这个格局,显然是三八线两边的朝鲜人都很难以接受的。
虽然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在1948年先后成立,使得朝鲜半岛出现了两个政权,但是南北双方都想完成半岛上同一民族的统一大业--甚至不惜诉武力,摩擦不断,最终酿成了内战。
虽然南北双方矛盾尖锐对立,但在完成民族统一的意愿上是具有同一性的:都不甘于充当强权政治棋盘上的棋子,都要对强者决定弱者命运的国际强权政治实行反抗和挑战!1949年新中国成立,北朝鲜是最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多的几个国家之一。
不到一年之后,就爆发了朝鲜战争。
这场原本属于朝鲜民族内战的战争因美国军队率先介入而转化成为一场有20个国家和地区军队卷入的国际局部战争,而且因美国军队兵临鸭绿江边危及了新中国的安全,迫使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援朝,成为这场国际局部战争中冲突的一方。
抗美援朝中我们耳熟能详的是"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
金日成也是我这个年龄的中国人最早知道的外国领导人之一。
我听说在我们棉布供应紧缺的时候,朝鲜的维尼纶帮助了我们。
那时候,朝鲜是我们的"哥们儿",而韩国是敌视我们的。
80年代以来明清时期中朝关系研究综述
80年代以来明清时期中朝关系研究综述80年代以来明清时期中朝关系研究综述明清时期,是中国和朝鲜两国关系发展史上的⼀个重要历史时期。
作为东亚地区⼭⽔相连的两个国家,虽然在各⾃王朝更迭之际因为相互关的重新调整⽽发⽣过⽭盾或者武装冲突。
但是,在两国⼈民的推动和制约下,和平交往,互相⽀持,共同发展始终在两国关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在长达500多年的时间⾥,不只两国政府间的关系⼀直⼗分密切。
⽽且,⽽且各种形式的经济⽂化交流也⽇益⼴泛和深⼊。
尤其值得⼤为赞扬的是为了维护两国独⽴,这⼀时期中朝两国政府合⼈民还并肩进⾏了两次抗击⽇本侵略的战争。
所有这些,不但对中朝两国社会发展的进程起到了重要作⽤,⽽且也对东亚地区和世界历史的发展发⽣了重要的影响。
对于之⼀时期中朝两国之间历史关系的研究,可以使两国⼈民能汲取历史经验教训,珍视两国传统友谊,增进感情,推动两国经济、⽂化交流及在世界事务中进⼀步加强合作。
本⽂就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对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中朝关系研究的⼀个简单综述,由于有关明清时期中朝关系研究的成果浩如烟海,⽽且零碎分散,虽经竭⼒搜集,但条件与学识所限不可能⾯⾯俱到。
敬请⽼师原谅(⼀)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成果我所了解的这⼀时期的中朝关系研究的成果中关于明清时期中朝关系有关的第⼀部著作就是王其榘对于古代史料加以搜集整理编纂的《明实录邻国朝鲜篇》这是⼀部资料整理的书。
他把明实录中凡是与朝鲜有关的史料搜集起来,并且分门别类加以综合。
使得本来分散的资料⽚断得以形成系统的中朝关系史料集。
这本书的资料价值很⾼。
所以王其榘⼜在该书完成4年后⼜出版了《清实录邻国朝鲜篇》。
使得整个明清时期中国的最⾼层与朝鲜的往来最宝贵的史料得以便于发现和利⽤。
也可以说它解决了明清中朝关系研究当中⼀个最基本的史料搜集的步骤。
也是在这⼀时期云南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也出版了⼀本《朝鲜⽂献选辑清实录中朝关系史料摘编》但是属于选录其内容上不及王的著作。
中国与朝鲜历史关系
中国与朝鲜历史关系中韩建交之后,中朝关系呈现出从传统的血盟关系走向一般国家关系之势。
而1999年6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以下称朝鲜)金永南常任委员长访华以后,中朝关系再次向友好关系飞跃发展,其明显标志是两国首脑的互访。
下面一起看下。
近期中韩关系恶化,中朝关系微妙,突然想了解一下中国与朝鲜半岛的历史关系到底如何,现将相关资料整理如下:公元前3世纪末,朝鲜在历史上第一次被司马迁的《史记》所记载,商纣的兄弟箕子在商灭亡后成为朝鲜北部国君,周朝承认其国,史称箕子朝鲜。
从此中朝开始了长达2300多年的邻邦历史。
从周到南北朝的700年间,朝鲜与中国基本是相安无事。
611614年,隋炀帝三伐高丽,动用113万军队,三战三败,损失惨重,国力耗尽,激起全国大起义。
618年后,唐朝与朝鲜境内的新罗结盟灭百济和高句丽,唐朝意图控制朝鲜,派薛仁貴建安东都护府。
由于朝鲜人民反抗唐军被迫撤退。
新罗最终统一朝鲜半岛,与唐结成友好关系。
公元918 年新兴地主高句丽人王建推翻了新罗王朝建立高句丽国,高句丽国相当于现在的朝鲜和韩国再加上部分我国吉林和辽宁的部分地区。
宋元时期,当时的高丽王朝被蒙古征服并臣服于元朝,高句丽国的几代国王或被元朝使臣控制,或成为元朝皇帝的驸马,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元朝附属国。
970年北宋建立后延续中朝友好,直到993年高丽王国被辽国击败,被迫断绝和宋朝关系,向辽国称臣,1127年又被迫臣服金国,1231年蒙古灭亡高丽并建立行省,朝鲜在历史上第一次亡国。
14世纪元朝末年,高丽第31代恭愍王看到明灭元,攻占元大都后,遂决定弃元归明,亲率使节到南京面朝洪武帝朱元璋,并恭贺登基大典。
当时朱元璋斥其重佛轻儒并令其改过,同时赐名曰:朝鲜并赐金印,此为朝鲜由来,朝鲜的意思就是很少朝觐的藩国。
后明永乐帝朱棣迁都北京,赐朝鲜王李姓,后称为李氏朝鲜或李氏王朝。
1368年元朝覆灭后,都统使李成桂发动政变,自立为王,改国号为朝鲜,并建立了与明朝的友邦关系。
中朝关系史
宋和高丽的关系一、北宋与高丽短暂的藩属关系960年,北宋王朝建立962年,朝鲜高丽第一个官方使节向北宋“呈现方物”,开启了中朝之间的通商贸易往来963年,高丽使用北宋年号963-993年,高丽朝宋8次,北宋册封高丽国王8次993年,契丹大军攻破高丽蓬山郡,向南推进。
这是契丹第一次伐高丽。
994年6月,高丽遣元郁如宋乞师,以击契丹。
宋太宗拒发大兵。
高丽不满与北宋断交二、高丽脱宋臣辽942年10月,契丹使节团至高丽,但太祖王建以其灭渤海而流放契丹使节30人于海岛。
943年4月,王建亲授《训要十条》993年,辽太守萧逊宁来高丽。
目的-1 割地2 修聘994年,高丽告始行契丹“统和”年号,辽帮高丽赶女真,夺兴华六城。
从995年起,高丽与北宋脱离宗藩关系,除民间有商贸往来,政府间往来停止。
三、高丽与北宋交往逐渐频繁1010年,契丹伐高丽1014年7月高丽使节团至北宋,入贡并求归附。
1016年,高丽复行北宋“大中祥符”年号1017 1019 1020年高丽连续遣使朝宋,直到与辽恢复关系北宋的态度-1 国家利益角度正确2 东亚大陆角度正确否则混乱1022年4月,高丽复行契丹年号随着高丽与辽关系的稳定,高丽与北宋的交往也越来越频繁,三国互相往来。
1073年始,高丽渐渐派使臣朝宋四、因金之事,宋与高丽断交1126年,金灭辽后,对北宋展开军事攻击7月,北宋遣使高丽,请高丽出兵支援,高丽仁宗以国家残敝不奉诏委婉拒绝北宋1136年,宋派商人往高丽,传话高丽国王,打算派使臣到高丽,准备与高丽商议借道伐金之事,遭高丽反对,不敢图金之事。
至此,宋与高丽断交长达20余年。
元和高丽的关系一、元朝建立前与高丽的关系( 友好-断交-关系重新缓和)1216年,契丹金山、金始两王子为蒙古追击,遣鹅儿乞奴引兵数万,渡鸭绿江与高丽战,准备逃入半岛。
金骚扰高丽。
1218年8月,契丹人耶律喊舍在高丽建立“大辽国”12月,蒙古成吉思汗遣元帅哈真与蒲鲜万奴共约3万兵渡江讨契丹,耶律喊舍自缢而死。
形势与政策作业——论中朝关系
形势与政策文法学院经济1201王子俊20120172论中朝关系一、朝鲜简介今天的朝鲜全称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8年9月,是位于亚洲东部朝鲜半岛北部的社会主义国家。
二、历史上的中朝关系(一)、中国古代与朝鲜半岛的关系从周到南北朝的700年间,朝鲜与中国基本是相安无事。
611—614年,隋炀帝三伐高丽,动用113万军队,三战三败,损失惨重,国力耗尽,激起全国大起义。
618年后,唐朝与朝鲜境内的新罗结盟灭百济和高句丽,新罗最终统一朝鲜半岛,与唐结成友好关系。
14世纪元朝末年,高丽看到明灭元,攻占元大都后,遂决定弃元归明。
1368年元朝覆灭后,都统使李成桂发动政变,自立为王,改国号为朝鲜,并建立了与明朝的友邦关系。
1591年日本丰臣秀吉派兵20万侵入朝鲜,一度占领平壤。
中国明朝皇帝万历派10万军援朝,历经8年最终击溃日军,保存了朝鲜山河,中朝友谊在历史上达到了顶峰。
1618年朝鲜出兵袭扰后金配合明军的作战,后金为扫除后患于1636年攻占朝鲜,国王投降,成为清朝的属国,但不出一兵一卒参与对明作战,与清朝的宗主关系一直延续到中日甲午战争前。
(二)、近现代中国与朝鲜关系1894年甲午战争清朝战败。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结束中朝宗藩关系,中国承认朝鲜独立,朝鲜沦为日本的“保护国”。
二战后,根据波茨坦协议成立朝鲜国,1945年朝鲜被美苏人为分裂,南北部成为两个不同意识形态的独立国家。
(三)、建国后中国与朝鲜关系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同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1951年7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朝鲜方面与联合国军的美国代表开始停战谈判,经过多次谈判,终于在1953年7月27日签署《朝鲜停战协定》。
1958年10月胜利撤离朝鲜,1961年7月,中朝两国签署《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中国由此成为朝鲜最坚定的盟友,进入1960年代后期,中朝关系有所降温,主要原因是中共与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哥”苏联逐渐分道扬镳。
中朝关系aa
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以与朝鲜国关系为例1949年10月6日中朝建交,朝鲜成为同新中国最早建交的国家之一。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
在美军越过三八线北进,战火烧至鸭绿江边境,中国人民面临战争威胁后,应朝方要求,中国派出志愿军入朝参战。
停战后,中国积极援助了朝战后经济恢复建设。
1953年11月,双方签订经济文化合作协定。
1961年7月11日,两国签署《中朝友好合作条约》一、政治关系及高层互访中朝两国一直保持着传统的友好合作关系,两国党和国家领导人经常往来。
朝鲜领导人金日成生前曾数十次访问中国,中国领导人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等也先后多次访问朝鲜。
1990年以来,江泽民总书记、李鹏总理、杨尚昆主席和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胡锦涛为团长、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迟浩田为副团长的中国党政代表团、以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罗干为团长的中国友好代表团、唐家璇外长相继访问朝鲜。
金日成主席、延亨默总理、朝鲜国家副主席李钟玉、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委员、总参谋长崔光及副总理洪成南、金润赫、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金永南、白南舜外相分别访华,金正日总书记接连二次访华。
1999年6月,以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金永南为团长的朝鲜国家代表团对我国进行了正式友好访问。
同年10月,中朝双方共同纪念了中朝建交50周年,唐家璇外长应白南舜外相邀请对朝进行了友好访问并参加朝方纪念活动。
2000年3月5日,朝鲜劳动党总书记金正日访问了中国驻朝使馆。
5月29~31日,应江泽民总书记邀请,金正日总书记对中国进行了非正式访问。
10月9日,江泽民主席应邀出席朝驻华使馆举行的建党五十五周年纪念宴会。
10月25日,朝在平壤举行18万人的大型群众集会,隆重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金正日总书记率朝党政军主要领导人出席。
以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迟浩田为团长的中国高级军事代表团对朝进行正式友好访问并参加朝方纪念活动。
朝鲜问题及中朝关系回顾
朝鲜问题及中朝关系回顾(一)■土立方~earththree近期东北亚乃至全世界,最受关注的新闻之一,莫过是北朝鲜前领导人金正日的去世。
对于当前的世界格局和价值观念,一位领导人的去世能引起如此的国际影响力,已属十分罕见。
金正日的逝世带来广泛的国际聚焦,和这个家族对朝鲜绝对的控制力,以及朝鲜半岛问题对东北亚安全格局的影响,都密不可分。
在朝鲜问题的所有历史观点中,无论曾经或现在,也无论哪一国哪一方,与此关系最错综复杂和交织纠结的,(除朝韩自身外)都当属中国(大陆)。
而中国(大陆)对朝鲜问题的报道宣传,从1950年至今,也有若干版本和不同视角。
故本文依所有确定之历史事实,分三篇对朝鲜问题及中朝关系做一综合回顾,以期重新客观的审视历史。
上篇:金氏家族与“北朝鲜”谈论朝鲜问题,无论是当前的朝核问题,还是半岛局势;无论是朝鲜战争还是半岛现状的形成;更无论是中美俄(苏)影响还是东北亚安全;……,都不可回避的要谈到一个家庭——朝鲜的第一家庭,金氏家族。
一、朝鲜半岛之历史背景朝鲜半岛分割为南北两部,并非是久远的历史。
当代朝鲜分割现状,是二战后美苏瓜分亚洲势力范围的直接产物。
关于朝鲜民族的起源,现有数个版本,且无明确定论。
主要有——·依传统的朝鲜历史,朝鲜民族为中国商周时代的移民与原半岛上的土著居民组成,现在大部为中国移民后裔。
此说法现为最正统,史料证据也最多,史称“箕子朝鲜”学说;·而步入21世纪后,随着朝鲜民族主义情绪的上扬,传统的“箕子朝鲜说”目前正被朝鲜半岛社会所质疑。
正取而代之“箕子朝鲜说”的,是现韩国官方采纳的,基于神话传说的“檀君古朝鲜”学说;无论哪种起源学说,无可争议的朝鲜历史是:公元918年建立“高丽王朝”,并于公元936年统一朝鲜半岛(之前半岛有“54国”“12国”“朝鲜三国时代”和“后三国时代”等)。
公元1392年,由高丽武将李成桂簒夺高丽王位,经明太祖朱元璋圈定新国号为“朝鲜”。
元末明初中朝关系演变研究
元末明初中朝关系演变研究元末明初,是中朝间所谓“典型朝贡关系”逐渐形成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里,中原王朝经历了元明鼎革的大变局,朝鲜半岛政权也实现了由王氏高丽向李氏朝鲜的“易姓革命”,双方的政治关系随之多次变动,甚至在宗藩与敌国之间徘徊,直到近半个世纪之后才渐趋稳定。
如此复杂的过程背后隐含着多重的因素,除了元明两朝实力消长这个基本因素外,元朝与高丽宗藩传统的遗留影响,明朝对半岛政权从疆域问题出发做出的战略考量,以及高丽·朝鲜内部政治环境导致的王权对事大政策的依赖,都是左右两国对彼此政策的重要因素。
本文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
其中正文部分分为四章:第一章论述至正十六年(1356)高丽恭愍王发动反元政变之前的元丽关系,首先梳理元丽宗藩体系建立的过程,分析此过程中高丽王权的变化和高丽在元世祖战略布局中地位的变化,并对基于这些前提确立的征东行省、驸马国王体制的内容加以考察,包括其对高丽国王政治地位的影响,以及其中固有的使王权弱化和不稳定化的特质。
针对一些个案,如高丽内政改革挫败、恭愍王即位问题、赵日新之乱等,具体分析元丽关系体制对高丽政权的消极影响,即元丽关系瓦解的内在因素。
第二章以元末变局之中,包括元朝朝廷在内的中原各势力与高丽外交关系变化为主要考察对象。
这种变化起始于至正十六年的恭愍王反元政变,经过高丽与元朝朝廷政治关系数次反复,与中原群雄私自交往,以及明朝-高丽初建朝贡关系等几个阶段,最后因明朝势力进入辽东地区,明丽关系亦在明-北元开始对峙的局面中发生动摇。
整个过程中高丽内部政治格局的演变与其外交策略的变化相互影响,特别是恭愍王王权提振改革的失败,以及都堂武臣集团的兴起,与下一阶段明丽关系的走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因此也是本章论述的重点。
第三章主要论述洪武七年(1374)以后的洪武时期明朝与半岛政权关系的演变。
论述遵循两个基本脉络:一是明朝在辽东与北元对峙的战略局势的变化,二是高丽王权状况的变化。
探讨中朝关系的历史与现实
探讨中朝关系的历史与现实中朝关系自建交以来,经历了许多改变,对两国以及地区稳定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回顾中朝关系的历史,并探讨当前的现实情况。
中朝两国建交于1949年,此后双边关系经历了起伏。
在冷战时期,中朝结成了亲密的同盟关系,对抗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
中朝关系达到了顶峰,中国对朝鲜提供了大量的援助和支持。
然而,随着苏联解体和中国对市场经济的转型,中朝关系逐渐降温。
直到21世纪初,中朝关系再次回暖。
中国成为朝鲜的最大经济合作伙伴和援助国。
中国是朝鲜的主要粮食供应国和最重要的贸易伙伴。
同时,中国对朝鲜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和能源援助。
对朝鲜来说,中国是其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
然而,中朝关系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朝鲜核问题。
朝鲜的核计划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和担忧。
中国作为地区大国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一直致力于推动通过对话和谈判解决朝鲜核问题,并为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作出了不懈努力。
其次是中朝经济合作的不平衡。
尽管中国对朝鲜提供了大量的援助和支持,但朝鲜经济的持续困境和制裁给中朝贸易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此外,朝鲜领导层的封闭和保守也对中国企业在朝鲜的投资和经营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最后是中朝边境地区的安全问题。
由于地理接壤和历史文化关系,中朝边境地区一直是中朝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朝鲜的军事挑衅和边境安全威胁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安全压力和挑战。
中国一直积极采取措施维护边境地区的稳定与安全。
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中朝关系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中国正在追求"一带一路"倡议,而朝鲜也希望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和经济合作。
中朝两国可以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经济合作,并探索新的合作领域,如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业和金融服务等。
另外,中朝两国可以继续加强人文交流和教育合作,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推动文化交流,加强教育合作,有助于深化中朝友好关系,为两国长期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中朝关系及朝核危机讲义课件(PPT 51页)
4、21世纪中朝关系
——时好时坏
二、朝核问题的由来
1、朝鲜发展核武器的轨迹 2、朝鲜发展核武器的原因
尾页 目录页 课程简介
二、朝核武器问题的由来
1、朝鲜发展核武器的轨迹
1956—1994
1994—2003
2003—2012
第一次朝核危机
第二次朝核危机
兆瓦的石墨反应堆。
1、朝鲜发展核武器的原因
1)国家安全的保障
• 冷战结束后,朝韩紧密对话,并于1991年承认对 方的合法地位。
1、朝鲜发展核武器的原因
1)国家安全的保障
• 冷战结束后,朝韩紧密对话,并于1991年承认对 方的合法地位。
冷战结束,美国失去驻军、插手亚洲的借口, 而朝核问题成为美国介入东亚的切入点。
• 朝鲜:2002年朝鲜经济改革,2002日本首相访朝,2002年 9月,朝鲜南北铁路连接工程启动.主权得到扩展.
• 美国:控制东北亚事务主导权,防止脱美主导,协调美日 对朝政策,统一日朝.南北改善关系的步伐.打击不同价 值观和社会制度的朝鲜.
六方会谈
二、朝核发展核武器的原因
2、朝鲜发展核武器的原因 1)国家安全的保障
Loading
专题一:中朝关系与朝核危机
朝鲜宁边核设施的卫星照片
目录
中朝关系 与
朝核危机
一、中朝关系历史回顾 二、朝核的问题的由来
三、中国应对朝核问题的策略
一、中朝关系历史回顾
1、中苏结盟时期的中朝关系(1949-1958) 2、中苏交恶下的中朝关系(1958-1978) 3、冷战结束之前后的中朝关系(1979-2000) 4、21世纪中朝关系
1、朝鲜发展核武器的原因
中朝关系
中朝关系的历史回顾
中朝关系四个阶段
冷战结束前后的 中朝关系
中苏结盟时期的 中朝关系一 Nhomakorabea二
三
四
中苏恶交时期的 中朝关系
21世纪的中朝关 系
中朝关系的历史回顾
中苏结盟时期 的中朝关系
同志+兄弟
中朝友好往来
· 1953年金日成访华 · 《中朝经济与我国合作协定》 · 1957年《中朝科学技术合作协定》 · 1958年《中朝长期贸易协定》、《关于中国向朝鲜提供 两项贷款的协定》 · 1958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全部撤出朝鲜
冷淡,甚至是停滞 不前
中朝关系的历史回顾 朝鲜想通过核 武及导弹技术 来增强其外交 自主性
中朝关系的历史回顾
21世纪的中朝 关系
稳重向好
· 2012年4月20日至24日,朝鲜领导人金永日率领朝鲜劳动党代 表团访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会见。 · 2012年7月30日至8月3日,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王家瑞率 代表团对朝鲜进行友好访问,朝鲜劳动党第一书记、国防委员会第 一委员长金正恩会见。 · 2013年5月24日至28日,朝鲜劳动党第一书记金正恩特使、朝 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常委崔龙海访问中国。 ·2017年8月14日,为执行联合国安理会第2371号决议,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海关总 署对涉及朝鲜进出口贸易的部分产品采取了管理措施。
谢谢观看
THANKS FOR WATCHING
美朝关系逐渐缓和
改变
金特会的开展,表明了朝美关系 有所缓和。 2018年9月6日,韩联社消息, 金正恩承诺实现半岛无核化。
中朝关系的未来展望
·实现半岛无核化 ·朝鲜发展战略的调整 ·朝韩、朝美关系改善
中国与朝鲜的关系
中国与朝鲜的关系摘要关键词正文:中朝自古以来就是唇齿相依的友好邻邦。
5世纪以前,中国与朝鲜半岛国家的交往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周秦时期与箕氏朝鲜的交往,两汉时期与卫氏朝鲜的交往和“汉四郡”的设置,魏晋南北朝时期与朝鲜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之间的交往。
其中箕氏入朝鲜的传说,“汉四郡”时期创立的光辉灿烂的乐浪汉文化及其对“三韩”的影响,高句丽、百济和新罗三国与中国魏晋南北朝各政权展开的政治外交,无疑是这一时期中国与朝鲜半岛国家交往的重要事件。
自1910年被日本吞并后,朝鲜半岛人民开始了长达30多年的独立复国运动有的学者将其称为韩国独立运动。
“朝鲜”与“韩国”是同一个国家在不同历史阶段上的不同称谓,在二战结束前并无特别政治意义。
在日本殖民统治时期,朝鲜半岛的爱国者们纷纷组成政党和武装团体进行反日斗争。
他们的名称有的冠以“大韩”,有的称为“朝鲜”。
所以,在1910年至1945年8月,“朝鲜”与“韩国”的两种称谓是混用的。
朝鲜半岛分裂后,朝鲜、韩国分别与北方、南方两个政权相对应,具有特定意义。
由于日本殖民统治者防范严密,以及地理上和中国邻近等原因,朝鲜民族主义者和爱国志士长期把中国作为独立复国运动的基地。
1919年4月10日,朝鲜独立党人在上海建立韩国临时政府,领导国内及海外的独立运动。
上海在朝鲜半岛独立运动史上具有重要地位,1945年9月,韩国临时政府领导人金九在即将凯旋归国之际把上海称为“韩国独立运动的海外发祥地”。
参见石源华:《韩国独立运动与中国(1919~1945)》,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第590页。
当时的中国也是遭受列强侵略奴役的国家,中国人民也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并在为自己的民族独立进行奋斗。
共同的命运遭遇把中朝两国紧紧地联结在一起,两国人民相互支持,并肩作战,打败了日本侵略者。
中国人民对朝鲜人民的支援,除对朝鲜国内人民反日斗争的积极声援外,主要表现在对中国境内朝鲜革命者反日独立运动的支持。
从并肩抗日到抗美援朝——中朝关系.
从并肩抗日到抗美援朝——以东北革命根据地为中心的中朝关系近代史研究》2012年6期●薛衔天摘要:中朝关系源远流长。
新中国与朝鲜的友好关系是在中国东北地区培育起来的。
九一八事变后,中朝抗联战士共同打击日本关东军,鲜血流在一起,中朝友谊关系从此肇端。
抗战胜利后,以金日成为首的朝鲜抗联战士回国建立了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留在中国东北的朝鲜抗联战士与华北朝鲜义勇军在东北建立了3个朝鲜师,与东北民主联军共同打击国民党军队;朝鲜则成为东北民主联军“隐蔽的后方”,对东北革命根据地提供了全面的支援。
东北根据地与朝鲜这一特殊关系奠定了中朝两国友好关系的基础。
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帮助朝鲜人民军抗击美国侵略者,是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时期中朝人民在东北并肩作战的逻辑发展。
中国东北地区与朝鲜有800公里的共同边界,唇齿相依,彼此友好往来,源远流长。
九一八事变后,朝鲜抗日战士加入东北抗日联军,与东北人民共同抗击日本关东军,东北遂成为中朝友谊的发源地。
在解放战争期间,朝鲜成为东北民主联军的“隐蔽后方”,对东北革命根据地提供了全面支援,3个朝鲜师参加了解放东北的战斗。
解放战争期间所形成的东北革命根据地与朝鲜的相互关系,奠定了中朝友好关系的基础。
朝鲜战争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是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时期中朝人民并肩作战的逻辑发展。
对抗联历史已经有大量论著问世①,但对在共产国际直接指导下的这支抗日武装退到苏联和回国等重大活动的阐述,所有论著都没有使用苏联方面的档案,从而出现一些重要错漏;对解放战争期间东北革命根据地与朝鲜的关系,尚缺乏全面论述②,只是对3个朝鲜师回国问题有了较系统的研究。
③至于将抗联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的中朝关系和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这三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结合在一起进行系统研究的论著,尚未见到。
本文试以东北革命根据地与朝鲜的关系为中心,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利用苏联国防部有关档案,对这一问题做进一步论述。
朝鲜人民参加抗联,与东北人民并肩打击日本关东军1910年日本吞并朝鲜,在汉城设立总督府,对朝鲜全境实行野蛮的殖民统治。
解密中朝关系
解密中朝关系解密六⼗年来中朝关系导语中朝关系在官⽅的宣传中向来被称为是“唇齿相依、休戚与共……⽤鲜⾎凝成的友谊”,⽆论对朝鲜是喜是厌还是恨,在国⼈的眼中,中朝⼀直被看做牢不可破的盟友关系。
中朝之间的“友谊”真的像我们认为的这般亲密⽆间么?恐怕事实并⾮如此。
⼀、朝战结束后,中朝之间并未始终处于蜜⽉期1、为了弥合战争期间的中朝⽭盾,50年代中期中国给了朝鲜⼤量援助帮其重建其实,早在朝鲜战争期间,中朝领导⼈在军事指挥权、越过三⼋线后是否南进、停战谈判签字的时机等重⼤问题上出现了⼀系列的分歧和冲突,因此,朝战期间及战争结束时,中朝关系并不好。
⽐如1955年苏联副外长库尔久科夫在关于朝鲜和中朝关系的报告中称:“中国⼈民志愿军司令部坐落在离平壤⼏⼗公⾥的地⽅,朝鲜领导同志极少去那⾥,仅仅进⾏过⼏次会晤。
……在平壤战争展览馆的12个战功展览厅中,只给了中国志愿军战⼠⼀个,⽽其余的展览厅中,只宣传朝鲜⼈民军的作战,根本没有关于志愿军的内容。
……中国同志对朝鲜⼈的⾏为很不满(尽管没有公开表达过):中国政府在1952年召回驻朝鲜⼤使后,⼀直到1955年1⽉份没有再派新⼤使。
在朝鲜驻北京⼤使馆举⾏的招待会上,⼗分显眼的是,周恩来同志⼏乎没有同朝鲜代表交谈过。
”也就是说,朝鲜对志愿军并不像国⼈想象的那般信任和感激。
为了重新赢得朝鲜领导⼈的⽀持和信任,战争⼀结束,中国便开始⼤规模援助朝鲜进⾏战后重建。
中国的援助⼒度⾮常⼤:(1)、1953年⾦⽇成访华期间与中国签订了《中朝经济及⽂化合作协定》,中⽅明确表⽰“将1950年6⽉25⽇朝鲜战争爆发时起,截⽌1953年12⽉31⽇这⼀时期中国政府援助朝鲜的⼀切物资和⽤费,均⽆偿地赠送给朝鲜政府。
同时为了更进⼀步援助朝鲜,中华⼈民共和国政府决定于1954⾄1957年4年内,再拨⼈民币8万亿元(旧币,折合⼈民币新币8亿元),⽆偿地赠送给朝鲜,作为恢复国民经济之费⽤”。
同时规定,在1954-1956三年内,中国⾃费收养22735名朝鲜难民⼉童,并赡养负责教育这些⼉童的7186名朝鲜公民及其家庭成员。
中朝关系发展史
中朝关系发展史中朝关系那可就像一部超有趣的长篇连续剧,充满了各种精彩情节。
从很久很久以前说起,中朝就像是两个住在隔壁的好伙伴。
朝鲜就像一个朝气蓬勃的小老弟,而中国呢,像个温和又靠谱的老大哥。
在抗美援朝战争的时候,这就像是两个小伙伴面对恶霸时的并肩作战。
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那阵仗就像是超级英雄组队去拯救世界。
朝鲜的土地上,到处是中朝战士携手对抗强敌的英勇画面,子弹在空中飞就像一群疯狂的小蜜蜂,可咱们的战士就像抓蜜蜂的高手,毫不畏惧。
战争结束后,中朝关系就像是两个经历过生死考验的朋友,友谊更加坚不可摧。
中国在朝鲜的建设中那可是帮了大忙,就像一个智慧的长者给小老弟出谋划策,还时不时送上各种“大礼包”,从物资到技术,那援助就像流水一样源源不断。
朝鲜呢,也像个乖巧的小弟,对中国大哥的帮助感恩戴德。
再看文化交流方面,那简直是一场欢乐的大派对。
朝鲜的歌舞就像灵动的精灵,飘到了中国的舞台上。
中国的电影、书籍也像一阵温暖的春风吹进了朝鲜。
感觉就像两个朋友在互相分享自己最得意的宝贝,还都觉得对方的宝贝特别酷。
经济上呢,双方的合作就像两个厨师合作做菜。
中国提供各种食材(资源、市场等),朝鲜也拿出自己的特色调料(独特的产品、劳动力等),然后共同做出美味的菜肴(经济成果)。
虽然过程中可能偶尔有个小火候没掌握好的时候,但总体上那香味还是飘散得老远老远。
在国际舞台上,中朝就像两个默契的相声演员。
一方说话的时候,另一方就像在旁边敲着快板附和,互相支持。
当有国家想要欺负朝鲜这个小老弟的时候,中国大哥就会站出来,像个威严的大狮子吼一吼,那些想使坏的家伙就只能灰溜溜地跑掉。
中朝关系发展到现在,依然像一艘坚固的大船,稳稳地航行在友谊的海洋里。
不管世界的风浪有多大,这两个好朋友都紧紧地靠在一起,随时准备共同面对挑战。
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书写着,每一页都充满着欢笑、汗水和浓浓的情谊,未来也必定会继续书写出更多妙趣横生的篇章。
中朝关系史
中朝关系史1. 概述中朝关系是指中国与朝鲜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互动和交流。
两国地理相邻,历史上有着密切的联系。
本文将从古代到现代,概述中朝关系的发展历程。
2. 古代中朝关系2.1 两国早期交流中朝两国在古代就有着早期的交流。
据史书记载,公元前2世纪末,中国汉朝与朝鲜发生了密切的交往,这段时期被称为汉朝与朝鲜的“威信交往”。
2.2 三国时期的对朝政策在三国时期,当时的中国三国之一的魏国政权与三韩(高句丽、百济、新罗)有着频繁的交流,其中与百济和新罗的关系最为密切。
此时的中国文化和政治制度对朝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3 高句丽与中国的联姻在唐朝时期,中国与高句丽(朝鲜半岛北部的古代国家)之间有着密切的政治联姻关系。
唐朝的皇帝与高句丽的公主通过政治婚姻来加强两国之间的关系,并通过经济和军事帮助来支持高句丽的发展。
3. 近代中朝关系3.1 19世纪的朝鲜半岛在19世纪,朝鲜半岛成为了列强争夺的焦点。
中国和日本都试图通过在朝鲜半岛的影响力来扩大自己的领土。
当时的中国清朝与朝鲜王朝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但在日本的干预下,朝鲜逐渐成为了日本的殖民地。
3.2 中朝关系的复苏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朝鲜半岛被分隔成两个国家:南朝鲜和北朝鲜。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为中朝关系的复苏创造了条件。
中朝两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并逐渐增加了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合作。
3.3 中朝关系的发展中朝关系在20世纪后半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两国在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文化等多个领域进行了密切的合作。
中国在朝鲜半岛问题上发挥着重要的调停作用,并对朝鲜提供了经济援助。
4. 当代中朝关系4.1 朝核问题与中朝关系朝鲜的核武器开发引发了国际社会的担忧,朝核问题成为中朝关系的重要议题。
中国一直致力于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朝鲜半岛的核问题,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4.2 中朝经济合作中朝两国在经济领域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
中国是朝鲜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援助国,为朝鲜提供了经济援助和开发支持。
中朝关系
1992年“中韩建交”对朝鲜是一个非常 大的打击。 2006年10月9日,朝鲜无视国际社会的普 遍反对,“悍然”实施核试验,中国政府 对此表示坚决反对。2009年北京6月13日消 息,制裁朝鲜的1874号决议在联合国安理 会顺利通过。
中国曾一度建议朝鲜走改革开放的道路, 但金正日顽固地认为他们目前的困境并不 是“不开放”造成的。 现在在网上搜索到“朝鲜”这两个字时, 其下的大多数词句都是什么呢?大家知道 吗?
中朝关系的演变过程
关系变化的原因及对策
中朝关系的演变过程
•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 10月6日,朝鲜与中国建立 了外交关系。二国都是信 仰共产主义的马列主义政 党执政。 • 1958年2月,周总理第一次 正式率团访问朝鲜。
• 1961年7月,金日成访华, 中朝两国签署友好合作互 助条约,周总理与金日成 分别代表本国政府签字。 1963年秋天,金日成访问 中国东北地区,考察工厂 企业。
中朝关系为什么 有如此变化?
一、朝鲜看中国
意识形态的变化 中国改革开放的代价 中国的外交和军事 中韩建交
二、中国对朝鲜
朝鲜的危险程度正在一点点的升级
中国周边环境复杂,且目前正处于全 面爆发期。
经济危机过后,中国的投资潮开始涌 现
综上所述,中朝关 系的深刻变化主要是 中国的心态产生了根 本性的变化,而现实 的中国又产生了许多 的问题。 因此,中朝关系微 妙,甚至有恶化的可 能,关键是看中方最 终如何处理,希望中 国能够选择科学的中 朝关系,而不是相反。
1969年中国国庆20周年,金日成派 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 长崔庸健来北京,祝贺中国国庆。 根据毛主席的指示,周总理于1970 年4月对朝鲜进行了回访。那次访 问,消除了由于国际共产主义的分 裂造成的不少误解,使中朝关系朝 着正常轨道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朝关系溯源作者:沈志华 | 发表时间:2014.07.07刊发于总2067期《中国经营报》[先锋话题]版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跟朝鲜两国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在绝大多数中国人印象中,1949年以来的中朝关系与中苏关系有很大区别:中苏关系泾渭分明,前十年,苏联老大哥一切都好,报纸上连篇累牍的歌颂报道,后面的一二十年,中苏交恶,苏联一切都坏;而中朝关系60年来都是“鲜血凝结成的友谊”,除了友谊,从来看不见有别的说法。
现在,我们国家的对朝政策陷入尴尬,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在研究和应对周边复杂的国际关系时,只能有一种声音,说好就一切都好,一旦发生意外,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过去大约十年,我都在搜集中国、苏联、朝鲜还有东欧各国的有关档案,做现代中朝关系的研究,正着手写一本书,主要关注1919~1976年之间的这段往事。
共产国际扶植早期朝共现代中朝关系要追根溯源,必须搞清楚,俄国十月革命以后到二次大战之前,朝鲜共产党及其与中共关系的来龙去脉。
现在人们一般都知道朝鲜劳动党,不知道有朝鲜共产党,金日成的传记中也不提朝共,因为当年朝共解散的时候,他还没入党。
1910年8月22日,日本通过强签《日韩合并条约》,兼并朝鲜,此后大量朝鲜人向日本、俄国、中国等周边国家移民。
到日本的朝鲜移民比较老实,多是打工挣钱去了,很少参与政治运动。
最活跃的是到俄国(后来是苏联)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的这帮移民,到中国的移民也活跃起来了。
1917年俄国闹十月革命,革命浪潮把这些朝鲜移民席卷进来了,纷纷各自成立共产党组织。
1919年3月,发生了两件大事:第一件是“三一运动”,30多名朝鲜独立运动人士在汉城公开发表“独立宣言”,遭到日本驻朝鲜总督府强力镇压,但此举激发声势更浩大的朝鲜独立浪潮;第二件是列宁在莫斯科成立共产国际。
本来列宁要在欧洲各国发动革命,但德国基尔水兵起义、匈牙利革命、进攻波兰等一系列革命暴动最后全失败了,列宁眼光不得不转向东方的落后国家,认为那里才是世界革命成功的希望所在。
在此战略方针下,共产国际成立,以大力扶持东方各国的革命运动,包括倡导建立中共和朝共,而一开始对朝共更为重视,因为朝共第一拨人马就在苏联境内活动。
早期朝共有一个毛病,喜欢拉山头、分派别,到1920年前后,成立了不下20个朝鲜人的共产主义组织,几乎遍地都是。
后来渐渐形成两股势力:在中国黑龙江以北的苏联境内,以贝加尔湖为界,一西一东,东边以赤塔为基地的是朝共“赤塔派”,得到俄共(布)远东局的支持;西边是以伊尔库茨克为基地,得到俄共(布)西伯利亚局的支持。
在中国上海还有一拨朝共人士,称为“上海派”,因为共产国际远东局就设在上海。
后来,上海派与赤塔派联合,成为“上海-赤塔派”。
但按共产国际的章程要求,各国共产党要加入,必须先成立一个统一的具有代表性的党,不能大家都抢。
问题是,共产国际内部也分派别,对那些在本地区成立起来的朝共组织,知根知底,关系密切,自然更为信任。
在远东地区的朝共党员,大多数没有加入苏联国籍,他们也搞革命,也信仰马列主义,但内心里更倾向于以争取朝鲜独立自由为主要奋斗目标,这就是后来势力很大的“赤塔派”,他们跟朝共“上海派”联系较为紧密。
“上海派”早期最有名的领导人是李东辉,他见过列宁和托洛茨基,不但最早发起组织社会党,还组织创建了共产党,后者是第一个得到共产国际承认的朝共组织。
最奇特的是,他跟著名的朝鲜民族主义活动家李承晚关系不错,1919年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在上海成立,李承晚是总统,李东辉是总理。
这种做法很像当年中国的国共合作,列宁对此特别欣赏,共产国际远东局也很支持。
朝共中的“伊尔库茨克派”,主要在苏联西伯利亚地区活动,他们大都是已加入苏联国籍的朝鲜人,他们的政治主张与俄共(布)更一致,等于俄共(布)的朝人支部,得到共产国际西伯利亚局支持。
1920~1924年之间,共产国际远东局跟西伯利亚局两方来回争斗,分别支持“赤塔派”和“伊尔库茨克派”,争相合并朝共其他规模较小的组织派别,向上级互相告状,斥责另一方是特务。
西伯利亚局的朝共人员到远东去,被远东局的人关押审判,反过来也一样,闹不清楚谁真谁假。
他们又都拥有自己的武装,互相对立,甚至发生大规模流血冲突,1921年6月一次争斗就杀了400多人。
这下只好由共产国际出面善后了。
1922年12月,共产国际解散了这两个朝共组织,成立朝鲜局,专门处理此类争斗。
但是也不行,因为共产国际内部也闹分裂了。
共产国际本来就是个各国共产党联合的组织,里面有各国的共产党人,本来哪国的人归哪国管,现在索性不要朝鲜人,让片山潜(日共)和维经斯基(俄国人)来主持朝鲜局。
然而,1923年1月举行的朝鲜民族代表大会还是分为两派(上海派支持的“改造派”和伊尔库茨克派支持的“创造派”),朝鲜局分裂了,李东辉宣布退出朝鲜局。
笔墨官司打到列宁和托洛茨基那儿。
最后的结果是,共产国际决定,一概不承认上面这些派别是共产党。
按照共产国际的建党原则:一国一党,而且组织要在本国活动发展,如果长期待在外国,必须加入当地的共产党。
换言之,朝共要回到朝鲜境内建党去。
于是,共产国际朝鲜局总部迁到了海参崴,然后到中国东北(满洲),再陆续往朝鲜境内派人去活动。
1925年4月,第一届朝共中央成立,把国内几派人联合起来,有“火曜派”“北风会”等,开始表现还挺红火的,向莫斯科共产国际打报告,共产国际听了很高兴,马上大笔拨钱支持。
当时朝鲜在日本殖民占领下,日本警察管得很严,共产国际支援的钱还没运回去,朝鲜境内的朝共组织就被日本人破获了,前后只存在了6个月。
之后另一派的一拨新人又成立朝共中央和组织。
但这个更短命,4个月后就让日本人破获了。
以后又有“汉城派”“马列(ML)派”相继掌权。
朝共组织短命的原因,除了日本警察确实搜捕很严厉外,根源还在朝共内部不同派别之间互相告密、拆台,为了本派利益和名分,不惜出卖政治对手。
这样来回折腾,1925~1928三年多里,朝共中央连续换了四届人马,其中第三届中央,光书记就换了五个。
民族主义者发起的韩国临时政府那批人,内部分歧、派性斗争也很厉害,好几个重要人物遭到暗杀,都是朝鲜民族主义者干的。
中共与朝共的渊源到了1928年,内外交困之下,朝鲜境内的共产主义力量几乎不复存在,当时有句玩笑话说,朝共中央开会都在监狱里开,因为所有中央委员都抓进去了。
少数侥幸逃脱的人,跑到了莫斯科还互相指责、告密,不知谁真谁假,共产国际也没办法派人实地调查。
1928年12月10日,共产国际再度做出决议,对以前的朝共中央和组织一概不予承认,要从头再建,这时候他们想起了中共。
朝共在苏联建不成,在朝鲜也建不成,只有中国的东北(满洲)仍有机会,那里革命力量还是很大的,20世纪20年代前后,满洲全境的朝鲜移民不下几十万,其中不乏革命青年和共产主义者。
于是共产国际决议,希望中共帮助朝鲜建党。
在此之前,中共与朝共并没什么联系。
有的研究称,中朝两党之间早就形成了亲密的关系,我不这么看。
有种说法是,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就在上海陈独秀的家里,会见过朝共领导人,但此说没有明确出处,也没讲清楚,中共与朝共两党领导人是否直接见过面开过会。
还有一说,称李东辉、朴镇淳等朝共早期领导人见过陈独秀李大钊,但只是风言风语,没有证据,找不到注释,无法坐实。
目前唯一能确定的,是朴镇淳从莫斯科到中国来时,共产国际给了他一笔钱,其中一部分交到中共手里。
过去这件事没弄清楚,给了多少钱?给谁了?是日元还是银元?都不知道。
我查到共产国际有两个报告专门提到此事:朝鲜人在苏联先后得到过两笔钱,第一笔400万纸卢布,不值钱,刚出发不久,在伊尔库茨克让当地俄国人截留了一半,到北京又让远东共和国(1920年4月成立,名义上独立,实际受苏俄控制,作为苏俄与进占海参崴等地的日本之间的缓冲地带,1922年11月并入苏联)驻华代表截了一半,真正到上海时仅剩下总数的四分之一;第二次给了40万金卢布,很值钱,由不同的人分着带,有的人路上失踪了,携带的现金也不知去向,最后到上海换成中国大洋,总共有25万多大洋,那时候可是一大笔钱了,可见共产国际真的是全力支持朝共。
上述报告里说,那25万多大洋,有1万零500大洋给了陈独秀,2万大洋给了日共,其他的钱都是朝共自己的。
当时有传言说朝共领导人李东辉用这笔钱在上海买了大房子,他的秘书金立用来娶了小老婆,李东辉为此专门两次写报告向共产国际汇报。
但还有两点疑问,报告里未能解释清楚:第一,那1万零500大洋是共产国际委托转给中共的,还是朝共主动给的?我的判断是共产国际指令给的;第二,这笔钱交给陈独秀了吗?我找了很多材料,都没有相关线索,只有后来王若飞在延安时曾提到过此事。
这是建党初期朝共与中共的唯一联系。
1925年以后,有一部分朝共人士转移到中国境内,因为逃避拘捕逃到了上海,成立朝共海外局,但他们未获朝共国内中央的承认,因此共产国际规定不能在朝鲜境外成立组织。
这帮人处境很尴尬,私下商量,要不咱们直接参加中共算了。
正好中共江苏省委成立法南(上海法租界和南市地区)支委,接收了他们,成立“中共上海韩人支部”,他们平时独立活动,存在时间不长,1932年前后就解散了。
当时有一个明显的现象,就是有大量朝鲜人直接参加了中共,这拨人日后很有名。
比如武亭,保定军官军校毕业,1925年加入中共,参加过广州起义,到江西苏区后进入中央红军作战部,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担任八路军总部参谋,后来任朝鲜义勇军司令员。
他特别得到中共高层重视,跟彭德怀关系极好,朝鲜战争期间,出任朝鲜人民军军长、炮兵司令官等职。
还有杨林,云南讲武堂毕业,曾任黄埔军校教官,后投奔江西苏区,任红十五军团师参谋长,长征到达陕北后不久在一次战斗中牺牲了。
当时加入中共的还有金山、李铁夫等人。
金山1929年曾任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长,李铁夫则是1936年的中共天津市委书记,接受刘少奇主持的中共北方局领导。
熟悉中共党史的人都知道,30年代早期有批判“铁夫路线”的记载,其实他是朝鲜人。
但这些人跟朝共没什么关系,那个时候中共也不太在乎党员的国籍,直到“二战”结束以后才有相关的规定。
以前共产国际本来就不讲国籍,大家都是兄弟。
总而言之,直到1928年底之前,中朝两个共产党之间没什么特别关系,然后事情突然就发生了变化。
首度“融合”从1929年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再到“二战”结束,是中朝两个共产党关系的第二阶段,其间发生的事也挺有意思,可扼要说一下。
1927年4月,中国的国共两党合作公开破裂,中共党员在关内尤其是上海等大城市待不住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开会分析,认为东北这地方不错,群众革命情绪高涨。
东北的中国本地老百姓老实一点,朝鲜人很不安分,点个火就着。
而1927年到1929年期间,中共在满洲的党员总共只有一二百人,分十几个支部,不少支部都是“光棍书记”,他们常向上级汇报,要充分利用当地的朝鲜共产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