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2017年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合集下载

同济大学桥梁工程专业考研

同济大学桥梁工程专业考研

同济大学桥梁工程专业考研

桥梁系在李国豪教授最初建立的传统研究方向:桥梁空间分析和桥梁稳左与振动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向新兴边缘学科转移,目前已形成了覆盖而较大的研究领域,主要研究方向有:桥梁抗震、桥梁抗风、桥梁汁算机辅助设计及专家系统、桥梁健康监测及状态评估、桥梁空间分析及大跨度桥梁、预应力混凝土桥梁、钢与组合结构桥梁、桥梁施工技术与工程控制。

桥梁抗震

研究抗役规程(主要包括现有规范的修改,超大跨桥梁结构抗震指南以及重大工程安全性、耐久性设置标准等):结构或构件的破坏模式、延性性能:桥梁减丧、隔箴及结构控制研究:考虑各种复杂因素的大跨桥梁空间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桥梁抗震CAD系统,大跨桥梁结构的动力特性及振型耦合:现有桥梁的抗震评估与加固技术。

七十年代末开始结合1976年厲山大地箴进行桥梁抗震研究,先后承担和完成了20多项重要科研项目。主要有:“斜张桥抗风和抗震研究”(城乡部重点科研项目)子项目、“大跨度桥梁非线性稳立分析及抗震抗风设计方法研究”(交通部“七五”重点项目)子项目、“公路工程抗丧设计规范专题研究”(交通部项目,编写组副组长)、“城市高架桥装配新结构的研究及模型试验”(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子项目一“橡胶支座连续梁桥非线性地箴反应分析”、博士点基金项目等及上海测港大桥、天津永和斜张桥、九江长江大桥、广东九江大桥、上海南浦大桥、杨浦大桥、徐浦大桥、内环髙架桥、杭州钱江三桥、广东汕头海湾大桥、江阴长江公路大桥、广东虎门大桥等我国绝大部分大跨度桥梁的抗鳶研究项目。近年来,年均承担科研与咨询项目经费100多万元。该方向先后获国家“七五”攻关项目集体荣誉奖、建设部科技二等奖、交通部科技二等奖等。该方向目前已成为国内桥梁抗爲的研究中心。现学术带头人为范立础教授(博士导师)。

同济大学2017招生导师名单

同济大学2017招生导师名单
同济大学2017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信息表
招生院系:(010)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招生专业:(081300)建筑学
教师姓名 蔡永洁 蔡镇钰 常青 陈易 陈泳 戴复东 戴仕炳 范蕊 郝洛西 胡滨 黄一如 李斌 李立 李麟学 李翔宁 李浈 李振宇 刘刚 刘少瑜 卢永毅 梅青 尼尔里奇 彭怒 钱锋 沙永杰 沈迪 宋德萱 孙澄宇 孙彤宇 谭洪卫 汤朔宁 涂慧君 汪孝安 王崇杰 王方戟 王红军 王骏阳 王凯 王鲁民 王澍 王桢栋 魏敦山 吴长福
注:如教师电子信箱为空,请咨询相关招生院系。
第1页
同济大学2017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信息表
招生院系:(010)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招生专业:(083300)城乡规划学
教师姓名 常青 仇保兴 戴慎志 杜晓帆 耿慧志 侯丽 黄建中 黄怡 刘冰 栾峰 钮心毅 潘海啸 彭震伟 邵甬 沈清基 宋小冬 孙施文 汤宇卿 唐子来 田莉 童明 王德 王兰 王伟强 吴志强 伍江 象伟宁 谢俊民 杨贵庆 于一凡 张兵 张立 张尚武 张松 赵民 郑时龄 周俭 朱介鸣 朱若霖 朱玮 卓健 邹德慈
yguiqing@163.com 96016@tongji.edu.cn
10080@tongji.edu.cn zhshangwu@tongji.edu.cn zhangs515@126.com tjup@sh163.net shilingzheng@126.com zhouj@tongji.edu.cn jmzhu@hotmail.com

同济大学招生简章

同济大学招生简章

同济大学2017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我校2017年拟面向全国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940名左右,含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生专项计划4名左右,对口支援西部高校定向培养博士生专项计划12名左右,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博士生专项计划20名左右。上述招生计划以教育部最终下达为准。

2017年博士生招生方式有普通招考(含资格审核制)、硕博连读和直接攻博。

根据教育部要求,从2017年起将博士研究生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类。全日制研究生是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年限内,全脱产在校学习的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一般应适当延长基本修业年限)内,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研究生。我校招收的工程博士按非全日制学习方式培养,其他招收的博士生按全日制学习方式培养。

一、普通招考(含资格审核制)招生方式

(一)报考条件

⒈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祖国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⒉考生的学位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⑴获得硕士学位(含专业硕士学位)者(在境外获得的硕士学位须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

⑵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2017年9月1日前取得硕士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

关于下达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授予单位名单的通知

关于下达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授予单位名单的通知

关于下达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授予单位名单的通知

日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了《关于下达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授予单位名单的通知》(学位【2011】72号文件)。

工程博士是国家为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完善我国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将高层次的人才培养与国家重大需求相结合的一种新型专业学位,通过对工程博士的培养,使其具备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进行工程技术创新以及规划和组织实施工程技术研究开发工作的能力。

今年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工程博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并成立了全国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咨询专家组,为确保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对申报高校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确定首批试点单位仅面向“985”高校并且申报单位须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

目前全国已批准开展的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涉及:电子与信息、生物与医药、先进制造和能源与环保四个领域。

名单如下:

1、北京大学(“电子与信息”和“生物与医药”领域)

2、清华大学(“电子与信息”、“先进制造”和“能源与环保”领域)

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与信息”和“先进制造”领域)

4、北京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和“先进制造”领域)

5、天津大学(“先进制造”和“能源与环保”领域)

6、吉林大学(“先进制造”和“能源与环保”领域)

7、哈尔滨工业大学(“先进制造”和“能源与环保”领域)

8、复旦大学(“电子与信息”和“生物与医药”领域

9、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和“能源与环保”领域

10、上海交通大学(“先进制造”和“电子与信息”领域

11、东南大学(“电子与信息”和“先进制造”)

工程博士招生简章

工程博士招生简章

2013年攻读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培养目标

为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完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我校自2012年起开始招收攻读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造就工程技术方面的领军人才,使其具有相关工程技术领域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备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进行工程技术创新以及规划和组织实施工程技术研究开发工作的能力,在推动产业发展和工程技术进步方面作出创造性成果。

二、学制与招生计划

实行弹性学制,学制4-5年,原则上不超过7年。2013年计划招收20名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三、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优秀工程技术人员;

3.入学前,一般应已获得硕士学位;

4.具有多年以上的工程实践经验;

5.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我校规定的体检标准。

6.并具有以下条件:(具有一项或多项)

(1)担任产品、项目、工程技改总工程师、总设计师、总研发师等技术工程骨干,并在工作中成绩突出;

(2)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过2篇以上高水平学术论文;

(3)以第一权利人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专利2项以上;

(4)获得过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一般应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或相当职称);

(5)经专家组考核认定具有发展潜质的优秀人员。

四、招生领域及研究方向

五、报名

我校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采取资格审核制。报名分网上报名、提交材料、资格审核三个阶段,具体要求如下:

1.网上报名

登录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主页(网址为:h t t p://y z b.n w p u.e d u.c n/),进入网上报名系统。按网上报名系统说明录入本人各项真实信息,下载报名相关表格。(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同济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同济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建设管理系2011年博士培养方案

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学门类)

(2011年7月修订)

一、适用学科、专业: 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工学门类)

本一级学科不设二级学科,此方案适用于建设项目管理、房地产经济与管理研究方向,授工学学位。

二、学制年限

直博生和提前攻博生4-5年,普博生一般为3年,在职博士生可适当延长。

三、培养计划制定的主要原则与内容

博士生的培养计划包括课程学习计划和论文工作计划两部分。课程学习计划由:(1)公共必修课程;(2)学科专业要求的必修和限选课;(3)必修环节等组成。对外校及本校其他专业考入的博士生还需制定补修课程的具体内容及进度安排。课程学习计划一般在入学三周内在导师指导下完成,论文工作计划在博士生进行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时完成。

培养计划应考虑学科发展趋势的需要及研究生的具体情况,并使计划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充分的综合平衡:(1)管理科学的基础理论;(2)适当宽度和深度的建设与房地产管理专业知识;(3)一定的工程管理实践、计量经济模型计算、设计能力;(4)科学研究工作各主要环节所需的能力;(5)必要的相邻学科知识。

四、培养环节

博士生培养包括课程学习,资格考试,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论文工作,最终学术报告,论文答辩等环节。

1、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

博士生应在导师指导下查阅文献资料,深入调查研究,确定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具体课题,并尽早完成选题报告。选题报告应包括选题背景、文献综述、选题及其意义、研究目的、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工作特色及难点、预期成果及可能的创新点、论文工作计划等。文献综述应阅读不少于30篇与学位论文有关,且反映所研究内容最新状况的文献,其中50%应为外文文献。选题报告会应在二级(或一级)学科范围内相对集中、公开地进行,并以博士生导师为主的不少于3名教授(含导师)参加,并吸收有关教师和研究生参加。跨学科的论文选题应聘请相关学科的导师参加。若学位论文课题有重大变动,应重新作选题报告,以保证课题的前沿性和创新性。评审通过的选题报告,应以书面形式交系研究生业务办备案。

雷常教育:带你了解工程博士

雷常教育:带你了解工程博士

雷常教育:带你了解工程博士

有不少想要读博的同学可能会对工程博士感到疑惑:工程博士是什么?工程博士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才能报考?今天,我们一起讨论一下“工程博士”这个话题。

一、工程博士的定义

工程博士专业学位英文名称为"Doctor of Engineering",英文缩写为D.Eng或者Eng.D,是与传统哲学博士学位(Ph.D)相对应的专业博士学位。

工程博士培养是以实践创新为导向,培养具备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进行工程技术创新以及组织实施高水平工程技术项目等能力的专业型领军人才;是为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满足国家重大工程和项目对高层次专业型工程技术人才的需要而设立的一类博士学位,与工学博士学位属于同一层次。

中国的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是由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权的高等学校与企业联合组建工程博士教育中心进行培养,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由高等学校授予。

二、主要的领域以及报考专业

机械、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土木水利、交通运输、生物

与医药。

四、工程博士与工学博士的区别

工程博士相对已有的工学博士,属于同一层次、同一水平的我国国民教育最高学位,但与工学博士侧重于培养高层次学术型创新人才不同,工程博士侧重于

培养具有实践创新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旨在为工业和产业界培养工程技术领军人才。

相对于工学博士按学科点进行培养、有比较系统的学科背景而言,工程博士则是按工程领域进行培养,往往具有较宽泛的专业背景和较强的学科交叉特点。

因此,在我国开展工程博士培养是一件全新的事物,无论在招生、培养、学位授予及日常管理等方面均需要进行探索实践。

同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

同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

同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

同济研〔2016〕72 号

(2017年6月修订,适用2017级)

为加强对博士研究生(以下简称博士生)培养工作的过程管理,不断完善培养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研究生培养及管理的相关文件以及《同济大学授予学位工作细则》,在总结我校多年来培养博士生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修订本规定。

一、培养目标

科学家及行业精英。

具有坚定的理想与信念、良好的政治素养和社会责任感,遵纪守法,诚信公正,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合作精神和敬业精神,身心健康。

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能独立地、创造性地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具有国际视野,能熟练地进行国际学术交流,具有良好的协调能力与领导能力。

二、学制及修读年限

统一招考博士生、硕博连读生(博士阶段)学制为3年,直接攻博研究生学制为4.5年或5年,最长修读年限为6年。

三、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是培养博士生的基本教学文件,其主要内容为:学科、专业简介、培养目标、研究方向、学制和学习年限、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必修环节、学位论文工作等方面的内容。培养方案应拓展博士生在本学科和相关学科上应掌握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突出独立从事本学科创造性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培养方案由各学科专业委员会根据研究生院有关文件要求修订,方案中应设置跨院系课程或跨学科门类课程,并积极创造条件推动学科交叉的培养。培养方案由学科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讨论通过,报研究生院审核备案后实施。

四、培养计划

博士生在入学后二周内,在导师的指导下,根据本学科培养方案,结合研究方向和博士生的个人特点,制定个人培养计划,经指导教师审核同意,输入到研究生信息系统,在线打印一式三份并由导师签字确认,其中一份由研究生本人保管,一份交研究生导师,一份留院系存档。

同济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新生奖学金评定细则

同济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新生奖学金评定细则

同济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

博士研究生新生奖学金评定细则

(2017年修订)

根据《关于评选2017年博士研究生新生国家奖学金和同济大学优秀博士新生奖学金的通知》,本着公开、公平、公正、择优和依法依章的原则,结合化学学科特点,特制定本细则。

一、评审组织

1. 学院成立研究生奖学金评审委员会,负责评定细则制定、申请组织、初步评审以及本单位公示期间的异议裁决等工作。委员会由学院研究生工作分管副院长担任主任,学院党政联席(扩大)会成员为委员。委员会下设秘书处(设在学生工作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为秘书。

2. 学院设立研究生奖学金与优秀成果展示答辩委员会(简称“答辩委员会”),负责对部分需要通过答辩考核的奖学金或研究生优秀成果展示答辩会的组织与评审工作。由学院研究生工作分管副院长担任主任,学生工作分管副书记参与,同时由评审委员会秘书处邀请各研究方向教授代表和博士、硕士研究生各一名担任委员。

3. 研究生奖学金评审过程全程接受学院纪委的监督和检查。

二、奖项及参评对象

博士研究生新生奖学金分为博士研究生新生国家奖学金和同济大学优秀新生博士奖学金两个类别,参评对象为评奖当年入学的非定向学术性博士、非定向专业学位博士和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研

究生(非在职)。对于当年入学的硕博连读生、直接攻博和普通招考的博士生分别制定评选标准。

奖励额度:博士研究生新生国家奖学金3万元/人,优秀新生博士奖学金5000元/人。

三、评奖条件

(一)基本条件: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全国首批25个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授予培养单位

全国首批25个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授予培养单位

获批单位名单(共计25个):

1、北京大学(“电子与信息”和“生物与医药”领域)

2、清华大学(“电子与信息”、“先进制造”和“能源与环保”领域)

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与信息”和“先进制造”领域)

4、北京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和“先进制造”领域)

5、天津大学(“先进制造”和“能源与环保”领域)

6、吉林大学(“先进制造”和“能源与环保”领域)

7、哈尔滨工业大学(“先进制造”和“能源与环保”领域)

8、复旦大学(“电子与信息”和“生物与医药”领域)

9、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和“能源与环保”领域)

10、上海交通大学(“先进制造”和“电子与信息”领域)

11、东南大学(“电子与信息”和“先进制造”)

12、浙江大学(“电子与信息”和“能源与环保”领域)

1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与信息”和“能源与环保”领域)

14、山东大学(“先进制造”和“生物与医药”领域)

15、中国海洋大学(能源与环保”领域)

16、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和“先进制造”)

17、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和“能源与环保”领域)

18、中南大学(“先进制造”和“生物与医药”领域)

19、四川大学(“电子与信息”和“生物与医药”领域)

20、重庆大学(“先进制造”和“能源与环保”领域)

21、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领域)

22、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和“先进制造”领域)

23、西北工业大学(“电子与信息”和“先进制造”领域)

24、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子与信息”领域)

25、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电子与信息”和“能源与环保”领域)

2017年同济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2017年同济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同济大学2017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章程

一、培养目标

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能够引领可持续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的行业精英以及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社会栋梁。

二、报考条件

根据教育部要求,从2017年起将硕士研究生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类。

全日制研究生是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年限内,全脱产在校学习的研究生。

非全日制研究生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一般应适当延长基本修业年限)内,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研究生。

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的设置,我校硕士研究生分为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两种类型,二者属于“同一层次、不同类别”,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专业代码第三位为“5”。

(一)学术型研究生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2017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同济博士招生简章2024

同济博士招生简章2024

同济博士招生简章2024范本

一、招生专业及计划

同济大学2024年招收全日制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和计划详见《同济大学202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二、招生对象及条件

1. 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品学兼优,身心健康。

2. 已获得硕士学位或具有同等学力的人员。

3. 具有较强的学术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具备攻读博士学位的基本素质。

4. 符合报考专业的学术要求。

三、报名方式及时间

1. 网上报名: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登录同济大学研究生招生网进行网上报名,并按照系统提示完成相关操作。

2. 报名时间:预计为XXXX年X月X日至X月X日,具体时间以同济大学研究生招生网公布为准。

四、考试科目及形式

1. 初试:笔试,包括外国语和专业课。考试时间为XXXX年X月X日至X月X日,具体时间和地点以准考证为准。

2. 复试:面试,主要测试考生的学术素养、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复试时间预计为XXXX年X月X日至X月X日,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五、录取原则及政策

1. 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根据考生的初试成绩、复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进行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2. 同济大学将优先录取来自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的优秀考生。

3. 同济大学将优先录取具有海外留学背景或国际合作经历的优秀考生。

4. 同济大学将优先录取具有突出科研成果或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的考生。

5. 同济大学将优先录取具有优秀导师推荐的考生。

六、学费及奖助政策

1. 学费: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学费标准为每学年人民币30,000元。

同济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一览表

同济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一览表

同济大学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

--------------------------------------------------------------------------------------

一、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我校有权授予学科型博士硕士学位的时间

第 1批:1981.11 第2批:1984.01 第3批:1986.07

第 4批:1990.10 第5批:1993.12 第6批: 1996.06

第 7批: 1998.06 第8批: 2000.12 第9批: 2003.07

第10批:2006.01

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我校有权授予学科型博士硕士学位的学科专业

1. 博士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7个;

2.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33个;

3. 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点78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点210个;

4. 有学位授权的一级学科51个。

三、我校自主设置的有权授予学科型学位的学科专业(国务院学位办备案)

1. 自主设置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点16个;

2. 自主设置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点10个。

四、国务院学位办批准我校有权授予专业学位类别

五、国务院学位办批准我校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济大学2017年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培养目标

为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完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设置工程博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是造就工程技术方面的领军人才。工程博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具有相关工程技术领域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备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进行工程技术创新以及规划和组织实施工程技术研究开发工作的能力;在推动产业发展和工程技术进步方面做出创造性成果。

二、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祖国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有关的优秀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3.取得硕士学位6年(从取得硕士学位日期到2017年9月1日,下同)或6年以上;

4.具有多年工程实践经验;

5.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标准;

6.具有科研或技术成绩或成果(任意一项或多项)

1)工程技术领域骨干,并在工作中成绩突出;

2)以第一权利人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专利或软件著作权2项及以上;

3)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高水平文章2篇及以上,其中被EI或SCI检索1篇;

4)专家综合考核组认定具有发展潜质的优秀人才。

三、招生领域及开展学院

1.招生领域:1)能源与环保;2)电子与信息。

2.开展单位:1)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土木工程学院;3)汽车学院;4)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5)软件学院。

四、招考方式

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采用我校博士生招生资格审核制方式进行。具体办法如下:

1、网上报名

登陆同济大学研究生招生系统(网上报名和交纳报名考试费时间:2016年11月21日至2017年3月31日),如实填写报名信息(考试方式选择“工程博士”)、上传报名照片,报考专业应选择“电子与信息”或“能源与环保”,确认提交后交纳报名考试费(报名考试费:250元),打印“同济大学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名登记表”。报名时报考类别应选择“定向就业”,备注中须注明“报考工程博士,报考导师:***教授”。

上传的报名照片必须为标准证件近照, JPG格式,150×200像素,大小30K以内,白色或浅蓝色背景。照片尺寸修改请参照图片处理帮助。该报名照片将用作准考证、录取通知书、入学后学籍管理、档案材料以及在校证件等用途,请认真准备。如因照片模糊、年限较长或其他不合要求的因素,造成考生不能参加考试的情况,由考生本人负责。

请通过报名系统在线支付报名考试费。重要提示:缴费前请仔细考虑,考生成功缴纳报名费后,不能退费!

2、提交材料

1)申请材料内容

(1)《同济大学2017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名登记表》1份(网上报名成功后下载,用A4纸打印);

(2)工程实践经历(从事过的工程项目名称和在项目中主要承担的工作)和承担国家重大专项或与国家重大专项有关工作的证明文件;

(3)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和本科阶段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

(4)硕士和本科期间成绩单原件(复印件须加盖考生档案所在管理部门公章);

(5)科研成果(含已取得的专利)、公开发表的学术性论文或专著等复印件(论文复印件应包括期刊封面、目录及正文第一页,如论文被SCI、EI检索,需提供相应检索证明原件);

(6)获奖证书复印件各1份;

(7)两位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同行专家签名并密封的推荐书(具体格式可从网上下载,用A4纸打印);

(8)外语水平成绩证明复印件1份;

(9)硕士学位论文全文;

(10)考生自我评价和攻博期间的科学研究计划书。

2)申请人必须保证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不得伪造有关证明。一经发现作伪并核实,将取消其考试资格、录取资格或取消学籍,且5年内不接受其报考。申请材料请用A4纸并按以上顺序装订成册,于2017年3月31日前寄(送)到同济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处(地址: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瑞安楼512室,邮编:200092)。

3、审核过程

1)研究生院收到考生申请材料后,组织以校内专家为组长,由校内、外校、企业和研发单位5-7位同行专家组成综合考核专家组,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初审,并将审核结果通知有关院系,把初审合格的材料转给有关院系。

2)院系工程博士生招生工作小组对初审合格申请人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提出审核意见,经学校研究生复试录取领导小组审核同意后,资格审核合格的申请者直接参加综合考核(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3)资格审核合格的申请者在综合考核前须到研究生院招生处进行资格复审,提交申请材料原件,资格复审不合格者不能参加综合考核,一经发现申请材料作伪,将取消考试资格。

4)综合考核采用面试和笔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5)考生通过综合考核,经学校研究生复试录取领导小组审核通过后,进行政审,政审合格后,录取为同济大学秋季入学工程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学习方式为非全日制。

6)学制3年,最长修读年限为6年。

7)录取前本人须与我校和所在单位签订三方培养协议。在学期间,人事关系、档案及工资、福利、户籍和医疗等关系保留在原单位。毕业后仍在原单位工作,即定向就业博士研究生。该类学生不参加学业奖学金、助学金和优秀奖学金的评定,不可申请办理国家助学贷款,在学期间不纳入上海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且就读期间不能转变为非定向就业博士研究生。

五、培养和学位

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将以重大专项为载体,由高校和企业专家组成的导师团队进行指导,根据培养对象的特点和培养目标要求设计课程体系,实现个性化的培养。

整个培养过程分为课程学习、研发实践和学位论文三大部分:

1)课程学习中强调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知识面拓宽和国际化能力等几个方面内容。

2)研发实践方面以与国内外企业、机构建立的研究平台为依托,以重大专项课题为解决的问题或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