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的临床应用
阿司匹林的临床药理学作用
阿司匹林的临床药理学作用标签:阿司匹林;药理学;不良反应阿司匹林,化学名为乙酰水杨酸。
应用于临床已有80多年的历史,是非选择性环加氧酶抑制剂,具有较强的解热镇痛作用,广泛用于抗感染、抗风湿。
小剂量的阿司匹林主要抑制血小板中环加氧酶1(COX-1),减少血栓素A2(TXA2)的生成,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和短暂性缺血发作,如脑血栓、冠心病、心肌梗死、偏头痛,人工心脏瓣膜或其他手术后的血栓形成及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
本文就阿司匹林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等的进展进行阐述。
1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1.1解热、镇痛与抗感染作用阿司匹林的解热、镇痛与抗感染机制是[1]:①通过对体温调节中枢的作用及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使体温下降。
②镇痛作用是由于抑制痛觉刺激的脉冲发生,抑制致痛物质活性,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等外周作用及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中枢性作用。
③抗感染作用是通过抑制炎症组织中的前列腺素合成而产生。
阿司匹林常与其他解热镇痛药配成复方用于治疗慢性钝痛以及感冒发热等。
抗感染、抗风湿作用较强,可使急性风湿热患者的关节红、肿及剧痛缓解。
1.2抗凝、防治中风及心肌梗死现已证实TXA2是花生四烯酸在环氧化酶作用下转化而成的,TXA2是强大的血小板释放及聚集的诱导剂,它可直接诱发血小板释放ADP进一步加强血小板的聚集过程,而前列环素(PGI2)是一个强力血管扩张剂和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研究发现,阿司匹林在血小板中干扰花生四烯酸转化为TXA2所需剂量大约是抑制花生四烯酸转化为PGI2剂量的1/10,这有利于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抑制TXA2的产生而对PGI2的合成不发生影响。
小剂量阿司匹林能使前列腺素的合成酶(环加氧酶)活性中心的丝氨酸乙酰化而失活,因而减少血小板中TXA2的生成,有抗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的作用。
临床上已经广泛用于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1.3降低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高血清脂蛋白-a(Lp-a)是血管疾病的一个危险因素。
2024药理学阿司匹林
药理学阿司匹林contents•阿司匹林概述•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目录•阿司匹林的临床应用•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阿司匹林的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01阿司匹林概述定义阿司匹林(Aspirin),又称乙酰水杨酸,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属于非甾体抗炎药,具有抗炎、镇痛、解热、抗风湿、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
性质阿司匹林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或微带醋酸臭,味微酸,易溶于乙醇,在乙醚、氯仿中溶解,在水或无水乙醚中微溶;在氢氧化钠溶液或碳酸钠溶液中溶解,但同时分解。
03临床应用与推广20世纪初,阿司匹林开始广泛应用于临床,逐渐成为全球使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
01早期发现阿司匹林的发现源于柳树皮提取物中的水杨酸,具有解热镇痛作用。
02合成与改进19世纪末,德国化学家通过合成方法得到阿司匹林,并发现其比水杨酸更具疗效且副作用较小。
阿司匹林的主要用途解热镇痛阿司匹林可用于感冒、流感等引起的发热、头痛、牙痛、关节痛、肌肉痛等症状的缓解。
抗炎抗风湿阿司匹林可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炎症性疾病,减轻关节肿胀和疼痛。
抑制血小板聚集阿司匹林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如心肌梗死、脑卒中等。
此外,阿司匹林还可用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心房颤动等疾病的治疗。
02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作用抑制血小板聚集阿司匹林通过不可逆地抑制血小板环氧化酶,减少血栓素A2(TXA2)的生成,从而抑制血小板的聚集。
预防血栓形成阿司匹林抗血小板作用有助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中的血栓形成,降低心肌梗死、脑卒中等风险。
镇痛机制阿司匹林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降低局部痛觉感受器对缓激肽等致痛物质的敏感性,从而发挥镇痛作用。
适用范围阿司匹林主要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牙痛、关节痛、肌肉痛等。
抗炎机制阿司匹林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红肿、热痛等症状。
适用范围阿司匹林可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炎症性疾病。
阿司匹林临床应用
出血发生率(95%CI)
出血类型 氯吡格雷组(%) 阿司匹林+埃 两组差值
P值
索美拉唑组
(%)
复发性溃疡出
8.6
0.7
7.9
0.001
血
(4.1~13.1) (0~2.0) (3.0~12.4)
下消化道出血
4.6
4.6
0.0
0.98
(1.3~7.9) (1.3~8.0) (﹣4.6~4.6)
结论:
Schrőr K指出,阿司匹林一级预防在男 性中降低心梗危险,女性中降低缺血性 中风危险,美国心脏学会建议用75~ 160mg/d,有胃肠道反应加用质子泵抑 制剂(PPI)。
(中国医学论。 5.呼吸系统:哮喘、肺水肿、鼻息肉。 6.泌尿系统:肾功能不全。
7.内分泌系统/代谢: 小剂量可抑制血浆皮质激素浓度,升高胰岛 素浓度。 中~大剂量可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 大剂量可抑制胆固醇浓度。 抑制胶原酶延缓创伤愈合。
8.过敏反应
(药物临床信息参考.四川科技出版社.2004,Vol 2:992~994.)
5. 联合用药:
阿司匹林和抗凝药联合应用显著增加颅 内出血率。 A Kins在美国卒中学会第30届卒中会议 报道(2005):
应用希美拉群(Ximelagatran,新的凝 血酶抑制剂)或华法林和阿司匹林合用 的结果,认为联合用药并不比单用抗凝 剂效果更好,并且脑出血明显增加,前 者为2.5%→3.8%,后者为2.9%→5.01 %。
(BMJ, 2005, 330: 1306)
4. 阿司匹林的剂量与出血的关系:
192036例
剂量
小 <110mg 中 100~200mg 大 >200mg
出血率 (胃、 中风) 3.72% 11.31%
阿司匹林临床使用药学解读继续教育
阿司匹林临床使用药学解读继续教育摘要:I.引言- 阿司匹林的背景和临床使用情况II.阿司匹林的药理学特点- 作用机制- 药效学特点- 药动学特点III.阿司匹林的临床应用- 常见适应症- 联合用药- 禁忌症与注意事项IV.阿司匹林的药物相互作用- 主要相互作用- 典型病例分析V.阿司匹林的副作用与处理方法- 常见副作用- 副作用的预防与处理VI.阿司匹林的临床使用药学解读- 药物选用- 用药监护- 患者教育VII.结论- 阿司匹林在临床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正文:阿司匹林(Aspirin)是一种历史悠久的非处方药,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它的化学名称为乙酰水杨酸,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血小板聚集等多种药理作用。
本文将围绕阿司匹林的临床使用药学进行解读,以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掌握该药物的特点和应用方法。
阿司匹林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从而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进而发挥解热、镇痛作用。
同时,它还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阿司匹林的药效学特点表现为解热、镇痛作用强而持久,抗炎作用较弱。
在药动学方面,阿司匹林口服后迅速吸收,生物利用度高达90%,分布广泛,大部分与血浆蛋白结合,少量经肝脏代谢,约95% 以原型药物经肾脏排泄。
阿司匹林在临床应用中,主要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关节痛、牙痛等;抗炎、抗风湿,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以及抗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在联合用药方面,阿司匹林常与抗炎药、抗生素、抗凝药等联用,以增强疗效。
需要注意的是,阿司匹林对某些人群具有禁忌,如孕妇、哺乳期妇女、哮喘患者、过敏体质等。
在使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反应,避免过敏等副作用的发生。
阿司匹林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亦值得关注。
例如,与抗凝药联用可能增强抗凝效果,增加出血风险;与利尿药联用可能导致水杨酸盐潴留,加重肾脏负担。
在实际临床中,医务人员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权衡利弊,合理选用药物。
阿司匹林的主要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阿司匹林的主要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摘要】阿司匹林是一种解热镇痛药,临床应用非常早,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阿司匹林的新用途不断被发现,对阿司匹林的药理学特性重新认识和评价非常重要,从而对阿司匹林在临床上得到正确有效的使用,减少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阿司匹林;药理学;注意事项【中图分类号】R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7-0032-01阿司匹林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是临床上处方量最大的常用药物,该药物主要治疗发热、头痛、关节痛、风湿病等,同时该药物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抗肿瘤等均有良好的作用[1],具临床资料显示,阿司匹林用于抗血栓以来,减少了约为25%的心血管时间发生的几率,是一种效果明显且具有多重作用的药物。
但随着阿司匹林使用的增多,出现的不良反应也逐步增加,常见的有胃肠道副反应、阿司匹林过敏等,因此,临床上使用阿司匹林时,需要用药人员对阿司匹林的药理学特性有充分认识,降低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从而增加药物效果达到疗效。
1.药理学特性阿司匹林又名乙酰水杨酸,为一种白色结晶性粉末,味酸,遇水微溶解,阿司匹林呈弱酸性,溶于氢氧化钠或碳酸钠中,同时发生分解,阿司匹林的解热止痛作用强于水杨酸钠,且临床不良反应较少。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阿司匹林在临床上的用途不断增多,研究发现,阿司匹林能够对血小板中血栓素的合成进行抑制,起到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
2.临床应用2.1 解热镇痛阿司匹林的解热镇痛作用是临床上常用的范畴,其镇痛的作用机制主要为通过对引起化学性刺激的物质产生抑制作用,缓解短期内的疼痛,如阿司匹林对偏头痛急性发作期的效果显著,在出现偏头痛早期服药,能够更好的达到控制效果;解热的作用机制是通过调控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使血管发生扩张,从而使汗液的排放量增加,达到降低体温的作用。
阿司匹林具有消炎作用,但消炎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可能对溶解酶的释放产生抑制作用来达到消炎的效果。
阿司匹林临床应用
8(4):323—324. 2 王祥 群.阿 司匹林 防治 白内障研究 的现状
及展望 [J].国外医 学 ·眼科 学分册 ,1997。 21(4):211—216. 3 陈 新 谦 ,金 有 豫 ,汤 光 .新 编 药 物 学 [M ].北 京 :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2003.
预 防糖 尿 病 视 网 膜 病 变 最 近 研 究 者 报 告 ,栩 埘 低 浓 度 的 阿
林 【J『预 防糖尿 病性 视 网膜病 鼠模 型 的 微血 管 病 。哈 佛 医 学 院 的 Mara I ̄renzi 博 士 说 :在 我 们 能 够 建 议 人 们 使 用 阿 司 匹 林 预 防 糖 尿 病 性 视 网膜 病 之 fii『,我们 需 要 史好的弄清最低有效剂 量 ,以及 药物 靶向 视 网 膜 血 管 的 过 程 。
司匹林 和降低胆固醇的药 物 “斯塔 丁”并 用 ,可降低结肠癌 的危险 。该研究 中心 对 1.5万名心脏病 患者进行 r 3次研 究 ,所 获 得 的 数 据 表 明 ,这 两 种 常 用 药 同 时 使 用 ,能 杀 死 早 期 的 癌 细 胞 ,医 学 专 家 对 1000名 结 肠 癌 的 患 者 进 行 研 究 ,发 现 他 们服 用 阿 司 匹 林 后 的 发 病 率 下 降 了
匹林 作 为 心 血 管疾 病 一 级 预 防 ,包 括 年 龄 >40岁或 有 下述 任一 危 险因 素者 (心 血 管疾病家族史 、高血压 、吸烟 、血脂异 常或 蛋 白尿 )。对 下 述 糖 尿病 患 者 使 用 阿 司 匹林作为心血管疾病二级预 防 ,合并 心肌 梗死 、血管旁路术 、卒 巾/qIA、外周血 管疾
阿 司 匹 林 可 防 妊 娠 毒 血 症 芬 兰有 研 究 发 现 ,让 可 能 出 现 妊 娠 血
阿司匹林临床应用
抗血小板聚集
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 ,降低血液黏度,预防血栓形 成,从而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生
率。
预防血栓形成
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预 防血栓形成,从而减少心肌梗死的 发生。
降低心肌耗氧量
阿司匹林可以降低心肌耗氧量,改 善心肌缺血症状,预防心肌梗死的 发生。
03
阿司匹林在神经系统疾病 治疗中的应用
02
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预 防中的作用
阿司匹林在冠心病一级预防中的作用
01
02
03
抗血小板聚集
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血小板 聚集,降低血液黏度,预 防血栓形成。
抗炎作用
阿司匹林可以抑制炎症反 应,减轻血管内膜损伤, 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
抗氧化作用
阿司匹林能够清除自由基 ,保护血管内皮细胞,预 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基于阿司匹林的联合治疗方案探索
联合用药
个体化治疗方案
阿司匹林可以与其它药物联合使用,以增强 药效或降低副作用。例如,与氯吡格雷联合 使用可增强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可能会制定个体 化的治疗方案,调整阿司匹林的剂量和使用
时间,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THANK YOU
感谢观看
阿司匹林在癫痫治疗中的应用
总结词
阿司匹林在癫痫治疗中具有一定的疗效,能够减少癫痫发作频率和强度,但并非所有患者都适用。
详细描述
阿司匹林在癫痫治疗中具有一定的疗效,主要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来实现。前列腺素是一种能够引 起神经元放电的物质,因此阿司匹林能够减少癫痫发作频率和强度。然而,并非所有患者都适用阿司 匹林治疗,部分患者可能对该药物产生耐药性或不良反应。
险。
胃溃疡
阿司匹林的临床应用
阿司匹林的临床应用阿司匹林的临床应用尽管阿司匹林已经在市场上存在了很长时间,但其临床应用范围仍然十分广泛。
阿司匹林是一种非常常见的非处方药,其主要成分为水杨酸乙酯,可以用于多种治疗目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阿司匹林的临床应用,并提供相关信息供参考。
一、阿司匹林的抗炎作用阿司匹林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可用于治疗一系列炎症相关疾病,如关节炎、痛风、风湿病等。
其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来发挥其抗炎作用,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
二、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阿司匹林还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中风等。
它通过抑制血小板膜上的血小板活化因子的产生来降低血小板的聚集能力。
三、阿司匹林的镇痛作用阿司匹林的镇痛作用使其成为一种常用的药物,可缓解头痛、牙痛、肌肉酸痛等疼痛症状。
它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来减轻疼痛感。
四、阿司匹林的抗热作用由于其抗炎作用,阿司匹林也可用于降低体温,对于发热病人来说具有一定的疗效。
五、阿司匹林的抗血栓作用阿司匹林还被广泛应用于预防血栓形成,并减少慢性心脏病患者的心脏病发作风险。
其抗血栓作用可通过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血管内皮细胞的凝血因子合成来实现。
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为临床研究报告及相关病例数据。
如需查阅,请与相关医院或临床研究机构联系。
法律名词及注释:1、非处方药:指不需要医生处方即可购买的药物。
2、抗炎作用:指减轻或抑制炎症反应的药物作用。
3、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指减弱血小板之间的结合,防止血栓形成的药物作用。
4、镇痛作用:指缓解疼痛感觉的药物作用。
5、抗热作用:指降低体温、缓解发热症状的药物作用。
6、抗血栓作用:指减少血栓形成的药物作用,降低心脏病发作风险。
阿司匹林的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指南
阿司匹林的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指南阿司匹林在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会( 一 ) 阿司匹林用于缺血性心血管病高危人群一级预防的建议建议下列高危人群应用阿司匹林 (75~100 mg/d) 进行一级预防 :1. 患有高血压但血压控制满意 (<150/90 mmHg), 同时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①年龄在 50 岁以上。
②具有靶器官损害 , 包括血浆肌酐中度增高。
③糖尿病。
2. 患有 2 型糖尿病 ,40 岁以上 , 同时有心血管危险因素者 :①有早发冠心病家族史。
②吸烟。
③高血压。
④超重与肥胖 , 尤其腹型肥胖。
⑤白蛋白尿。
⑥血脂异常。
3. 10 年缺血性心血管病风险≥10% 的人群或合并下述三项及以上危险因素者 :①血脂紊乱。
②吸烟。
③肥胖。
④≥50 岁。
⑤早发 CVD 家族史 ( 男 <55 岁、女 <65 岁发病史 ) 。
( 二 ) 在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应用阿司匹林治疗的建议1. 适合于阿司匹林单药应用的情况(1)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 : 建议口服阿司匹林 100 mg/d(75~150 mg/d), 长期应用。
对阿司匹林不能耐受或过敏者 , 建议选用氯吡格雷 75 mg/d 作为替代治疗。
(2) 既往心肌梗死史 (ST 段抬高和不抬高的 AMI 后 ): 建议口服阿司匹林 100 mg/d(75~150 mg/d) 长期服用。
对阿司匹林不能耐受或过敏者 , 建议选用氯吡格雷 75 mg/d 作为替代治疗。
(3) 冠状动脉搭桥术 : 建议术前不必停用阿司匹林 , 术后 24 小时开始口服阿司匹林 100 mg/d(75~150 mg/d), 长期应用。
(4) 外周血管疾病 : 慢性肢体缺血患者无论是否接受介入治疗 , 颈动脉狭窄患者无论是否接受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 建议长期服用阿司匹林 100 mg/d(75~150 mg/d) 。
对阿司匹林不能耐受或过敏者 , 可选用氯吡格雷 75 mg/d 替代治疗。
阿司匹林的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阿司匹林的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阿司匹林(Aspirin,ASP),又称乙酰水杨酸(acetylsalicylicacid,ASA),是常用的历史悠久的非甾体类抗炎药,也是非选择性环氧化酶抑制药,具有较强的解热镇痛、抗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广泛用于抗炎、抗风湿、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阿司匹林在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预防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改善老年痴呆症状等方面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但随着应用的增多,出现了大量不良反应如胃肠道症状、过敏反应、阿司匹林哮喘、瑞氏综合征、水杨酸反应、心脏毒性、肝脏毒性、肾脏毒性以及大疙性表皮松解型药疹、听力损害、习惯性和成瘾性、眩晕、鼻炎、涎腺肿大、诱发痛风、致畸等不良反应。
因此在服用阿司匹林时应选择合适的剂量、选择适宜的剂型、正确地服药时间、避免同时服用增加胃酸的药物及应该同时服用胃粘膜保护剂等即可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标签:阿司匹林;临床应用;不良反应;注意事项1 临床应用1.1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阿司匹林能够通过乙酰化血小板的环氧化酶,进而阻止凝血素的生成,以达到阻止动脉病变的目的,并能减慢β 细胞的功能退化进度,从而控制糖尿病的进展。
无症状性糖尿病动脉疾病进展预防(POP)研究、日本的阿司匹林一级预防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JPAD)研究及阿司匹林在无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的应用(AAA)试验结果均表明阿司匹林作为二级预防可以有效的降低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发生风险[1]。
长期高血糖可使血小板处于高度激活状态,引起血小板功能异常。
主要表现在:①血小板粘附功能增强;②血小板聚集功能亢进;③血小板释放反应增强;④血小板促激活性增高参与血栓形成。
1.2预防心肌梗死阿司匹林在心肌梗死一级预防方面拥有大量的循证医学证据,被誉为”防治心脑血管事件的基石”,很多国家的临床诊疗指南都推荐其用于一级预防。
在男性当中,阿司匹林可使首次心肌梗死风险降低44%,首次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下降66%[2]。
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药物名称】中文通用名称:阿司匹林英文通用名称:Aspirin其它名称:安可春、巴米尔、拜阿司匹灵、伯基、博尔心、醋柳酸、东青、力爽、塞宁、司尔利、协美达、延先、乙酰水杨酸、益欣雪、Acetard、Acetylsalicylic、Acetylsalicylic Acid、Acidum Acetylsalicylicum、Adiro、ASA、Aspirinum、Astrix、Bamyl、Bayaspirin、Cemirit、Colfarit、Ecotrin、Feprazoni【临床应用】临床可用于下列情况:1.镇痛、解热:可缓解轻度或中度疼痛,如头痛、牙痛、神经痛、肌肉痛及痛经等。
也用于感冒和流感等的退热。
本药仅能缓解症状,不能治疗引起疼痛和发热的病因,故需同时应用其它药物对病因进行治疗。
2.抗炎、抗风湿:本药为治疗风湿热的常用药物,用药后能解热,使关节症状好转并使血沉下降,但不能消除风湿热的基本病理改变,也不能治疗和预防心脏损害及其它并发症。
3.关节炎:除风湿性关节炎外,本药也可用于改善类风湿关节炎的症状,但须同时进行病因治疗。
此外,本药还可缓解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性关节炎、幼年型关节炎的症状及其它非风湿性炎症的骨骼肌疼痛,但近年来这些疾病已很少应用本药。
4.抗血栓:本药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可防止血栓形成,临床上用于预防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死、心房颤动、动脉粥样硬化等导致的血栓形成以及人工心脏瓣膜、动静脉瘘或其它手术后的血栓形成。
也可用于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5.可用于治疗胆道蛔虫症。
6.可治疗由于X线照射或放疗而引起的腹泻。
7.儿科用于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川崎病)的治疗。
8.粉末外用可治足癣。
【药理】1.药效学本药为非甾体抗炎药。
具有如下作用:(1)镇痛作用: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及缓激肽、组胺等的合成,产生镇痛作用。
属于外周性镇痛药,但不能排除中枢镇痛(可能作用于下视丘)的可能性。
临床使用阿司匹林的分析
相互作用机制
阿司匹林与NSAIDs竞争胃肠道黏膜的COX-1受体,减少内源 性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增加胃肠道黏膜损伤和出血的风险 。
阿司匹林与华法林的相互作用
增强抗凝作用
阿司匹林与华法林合用,会增强抗凝作用,增加出血风险。
帕金森病预防
阿司匹林可降低帕金森病 风险,可能与抑制炎症反 应和氧化应激有关。
04
阿司匹林的副作用及风险
胃肠道反应
消化不良
阿司匹林会刺激胃肠道黏膜,导致消化不良、胃部不适、恶心等症状。
胃溃疡
长期大量使用阿司匹林可能会引起胃溃疡,严重时出现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等 。
出血风险
皮肤出血
阿司匹林可能导致皮肤出现瘀点、紫癜等出血表现。
。
联合用药研究
探索阿司匹林与其他药物联合 应用的可能性,提高治疗效果
并降低不良反应风险。
安全性评估
对长期使用阿司匹林的安全性 进行评估,以便及时发现并处 理潜在的不良反应和风险。
THANKS
02
阿司匹林的药理学作用
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作用
抑制花生四烯酸环氧化酶
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血小板花生四烯酸环氧化酶,减少血栓烷素A2的生成,从而抑 制血小板聚集和释放。
抑制血小板聚集
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减少血小板在血管壁上的粘附和聚集,降 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阿司匹林的抗炎作用
抑制炎症介质
相互作用机制
阿司匹林与其他心血管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涉及多种机制,包括药效学相互作用、药物代谢和药物动力学等方面。这 些相互作用可能对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产生影响,因此在使用时应密切关注。
阿司匹林临床新用途及药物相互作用分析
阿司匹林临床新用途及药物相互作用分析阿司匹林是一种镇痛、解热、抗炎的药物。
但是在临床中发现,它不仅具有镇痛抗炎的作用,还可以对冠状动脉、老年痴呆等疾病进行防治。
并且它在与其他药物共同使用时,会产生相互作用,本文主要是对于这些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以期在今后的临床医学中更好地使用阿司匹林。
1 阿司匹林的新用途1.1对于老年痴呆的作用有研究发现,老年痴呆之所以会不断恶化,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枢系统的炎症问题。
因此,要想使得老年痴呆患者的病情不再继续恶化,让患者按时服用该药物,这样,可以使得老年痴呆患者的病情进行有效的遏制[1]。
1.2对于由抗生素所导致的听力障碍所产生的作用有研究发现,当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时,这些抗生素会进入人体,与人体中含有的铁元素结合形成自由基。
这种自由基的分子很不稳定,对于各种细胞都会进行损害,包括内耳中的各种细胞[2]。
当内耳的毛细胞受到损害的时候,内耳的探测声音的功能就会丧失,导致听力的丧失。
通过对一些动物进行实验表明,将阿司匹林进行分解之后,它会变为水杨酸盐,从而对于自由基的形成造成阻碍,进而使得听力丧失的状况不会实现。
1.3对于脚癣的作用用牙膏与阿司匹林融合,并将其搅拌成糊状,对于脚癣的治疗具有很好的作用。
这是因为牙膏有很好的抗菌效用,而阿司匹林对于真菌也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因而将这两者结合在一起,对于脚癣的治疗具有很好的效果[3]。
1.4对于卵巢癌、肠癌的作用有研究表明,定期连续服用阿司匹林的女性与没有服用阿司匹林的女性相比,她们患有卵巢癌的风险要小得多。
而在定期连续服用阿司匹林的人群中,发生肠癌的比例要比未服用的人小得多。
1.5对于白内障的作用有研究表明,长期连续服用阿司匹林的人群发生白内障的概率要比未服用人群发生白内障的概率小得多。
这是因为阿司匹林可以对血糖进行降低,同时可以导致多种反应,使得患白内障的概率降低。
1.6对于因糖尿病导致的心脏病的作用一般来说,凝血素可以使得血小板发生凝聚作用。
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临床治疗中的药理作用与效果评估
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临床治疗中的药理作用与效果评估阿司匹林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的非处方药。
它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并具有明显的药理作用和效果。
本文将对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临床治疗中的药理作用和效果进行评估。
首先,阿司匹林的主要药理作用是通过抑制羧酸酶的活性来抑制血小板聚集。
它能够通过阻断血小板的聚集和血栓的形成,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和再发。
这是因为阿司匹林能够抑制血小板释放的血小板活化因子和血栓素A2的合成,从而导致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流动力学改善,血栓形成风险降低。
其次,阿司匹林还具有抗炎作用。
它可以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合成和释放,减轻血管壁的炎症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从而起到保护心脑血管健康的作用。
此外,阿司匹林还具有降低血小板活性的作用,减少血小板与血管内壁的黏附和聚集,降低血小板聚集率,改善血管的通透性和微循环,提高心脑血流供应。
在临床应用中,阿司匹林被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对于高风险患者,例如有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的人群,阿司匹林的应用可以明显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此外,阿司匹林还被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肌梗死、脑血栓等急性病情的处理,以减少心肌损伤和脑组织缺血。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阿司匹林在治疗中也存在一些副作用和禁忌症。
副作用包括胃肠道反应、出血倾向等,而禁忌症包括溃疡病、血小板减少、严重的肝肾功能损害等。
因此,在应用阿司匹林时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判断,并遵循医生的建议。
总的来说,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临床治疗中具有明显的药理作用和效果,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事件。
然而,患者在使用阿司匹林时应严格遵循医嘱,注意副作用和禁忌症,并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
同时,对于使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定期进行血小板功能监测,评估治疗效果,保证用药的安全和有效性。
临床应用
阿司匹林临床应用有哪些?核心提示:阿司匹林是应用最广泛的解热镇痛药和抗炎药,是第一个用于临床的抗血小板聚集药。
阿司匹林具有较强的解热镇痛作用,广泛用于抗炎、抗风湿。
小剂量的阿司匹林可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病和短暂性缺血性疾病的发作,如脑血栓、冠心病、心肌梗死、人工心脏瓣膜或其他手术后的血栓形成及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
随着阿司匹林临床应用研究的不断深入,新的药理作用也不断发现。
笔者现将近年发现的新用途分别叙述,供医护人员在临床使用时参考。
1防治糖尿病及并发症在Ⅱ型糖尿病病人中由含淀粉的多肽组成的含淀粉沉淀有细胞毒素作用,并有明显的引起β-细胞功能退化作用,而阿司匹林可以作为维持β-细胞功能的药物而减慢β-细胞功能退化进度。
同时,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体内凝血素的分泌量明显增多,从而增加了血小板的凝集作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可阻止凝血素在体内合成,从而降低血小板的凝集作用。
有资料显示,服用阿司匹林的男性,心脏病的发病率减少44%,而患糖尿病的男性,其心脏病的发病率下降更为明显。
因此,成年的糖尿病患者应长期服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以减少患心脏病的危险。
2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阿司匹林对偏头痛急性发作期的治疗效果较好,阿司匹林对前列腺素血栓烷A2合成有阻断作用,并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小板因子的分泌而起作用。
在偏头痛早期使用,可有效缓解轻、中度疼痛。
阿司匹林在头痛发作时口服0.3 g/d,如效果不理想可每8 h口服0.3 g,在偏头痛前期或出现头痛先兆时用药,可制止或明显减少头痛发作,早期用药效果最好。
3抗肿瘤作用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阿司匹林具有抗肿瘤作用,其机制是抑制了COX2的作用,从而抑制了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免疫细胞化学显示,阿司匹林是浓度依赖性降低细胞中COX2,VEGF 蛋白的表达,提示阿司匹林对肿瘤的血管生成起抑制作用,其机制是通过抑制COX2的表达,从而下调VEGF等血管生成相关因子而起作用[3]。
另有研究资料指出,定时服用阿司匹林的人群,结肠、直肠癌发生率或死亡率降低40%~50%,连续6个月每周服用3次阿司匹林的妇女与没有服用阿司匹林的妇女相比,前者发生上皮卵巢癌的风险减少40%。
临床药理学理论指导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及应用
临床药理学理论指导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及应用临床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动物和人体内的作用机制、药效学以及其临床应用的学科。
阿司匹林是一种非常常用的非处方药,也是一种水杨酸类药物。
它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和抗炎作用,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预防及治疗心血管疾病。
阿司匹林的主要药理作用是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来达到抗凝血的效果。
阿司匹林通过抑制环氧合酶(COX)活性来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
前列腺素是一种强烈的促血小板聚集的物质,抑制它的合成就能减轻血小板聚集,从而预防心血管疾病。
此外,阿司匹林还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它能抑制炎症介质的合成,减轻炎症反应。
这也是为什么阿司匹林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等炎症性疾病的原因之一阿司匹林的临床应用非常广泛。
首先,阿司匹林可用于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心血管疾病是目前全球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阿司匹林作为常用的预防性药物,可将血小板聚集抑制在一定范围内,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其次,阿司匹林还可用于治疗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
心绞痛是冠心病的主要症状之一,阿司匹林通过减少血小板聚集,降低冠状动脉血栓的形成,缓解心绞痛症状。
而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严重并发症,阿司匹林可以在患者发作急性心肌梗死的72小时内使用,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的风险。
此外,阿司匹林还可用于预防部分癌症的发生。
临床研究表明,长期使用阿司匹林可以降低结直肠癌、食管癌和胃癌等消化系统肿瘤的风险。
这种抗癌的作用可能与阿司匹林的抗炎机制有关。
对于阿司匹林的应用,需要注意患者的个体差异以及用药的安全性。
阿司匹林有一定的副作用,如胃肠道不适、胃出血等,并且个体之间对阿司匹林的敏感性有差异,因此在应用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权衡和选择。
总之,阿司匹林作为一种常用的非处方药,其药理作用主要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炎作用来发挥,其临床应用广泛,包括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以及一部分癌症的预防。
但在使用时需要注意用药的安全性和个体差异。
临床药理学理论指导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及应用
临床药理学理论指导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及应用
阿司匹林是一种常用的抗炎和抗凝血药物,是一种非甾体类抗炎及抗凝血药物,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小板膜蛋白的合成、阻断细胞因子等反应。
它的主要作用是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炎症反应以及抗凝血作用。
阿司匹林常用用于治疗炎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感染性疾病、肾脏炎、胆管炎、支气管炎和消化道疾病等。
它还可以用于治疗心脏病,如心肌梗死、心绞痛、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等,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形成。
除此之外,阿司匹林还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肿瘤、糖尿病和并发症、哮喘等疾病。
从药理学角度看,阿司匹林具有抗炎和抗凝血的功能。
阿司匹林可以抑制细胞因子及血小板聚集,主要是通过抑制受体的活性,抑制其信号通路,从而抑制炎症反应的产生,同时抑制凝血因子,从而实现其对抗凝血作用。
阿司匹林用于抗凝血,应用范围很广,包括:发生心脏血栓栓塞症、肝硬化伴血管痉挛性脑病、瑞贝卡综合征、血管性脑血栓症、喉癌术后循环血栓症、脑血管病及植入式心脏起搏器介入术后、霍乱病人和其他禁忌药的搭配等。
至于抗炎,阿司匹林常用于治疗慢性炎性疾病。
阿司匹林的临床新用途及不良反应
阿司匹林的临床新用途及不良反应阿司匹林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药物,自1899年以来一直被广泛用于镇痛、抗炎和抗血小板治疗。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阿司匹林的临床应用已不再局限于这些传统领域。
本文将探讨阿司匹林的临床新用途及不良反应,以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这一药物。
肿瘤预防:研究表明,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扩散,降低癌症发病率。
一项基于超过名受试者的研究发现,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以降低结直肠癌、食管癌和胃癌等消化系统肿瘤的发病率。
心血管保护:阿司匹林通过抗血小板作用,可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根据一项涉及名受试者的研究,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以使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发生率降低25%。
糖尿病防治:阿司匹林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血糖控制,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
一项为期12年的研究发现,服用阿司匹林可以将糖尿病的发病风险降低18%。
胃肠道反应:阿司匹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包括胃痛、恶心、呕吐等。
这些症状通常在服药初期出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缓解。
出血倾向: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能导致出血倾向增加。
虽然这种风险相对较低,但仍需注意。
如有出血迹象,应立即就医。
肾功能损害:部分研究表明,阿司匹林可能会影响肾功能,加重肾病患者的病情。
但对于大多数健康人来说,阿司匹林对肾功能的负面影响并不明显。
精准医疗:随着精准医疗技术的发展,阿司匹林的使用将更加个性化。
基于基因和表型特征,针对不同患者制定最合适的用药方案,以提高疗效并减少不良反应。
新型制剂:目前,新型阿司匹林制剂的研究正在进行中。
这些新制剂可能具有更好的生物利用度、更长的半衰期和更少的不良反应,为患者提供更多选择。
联合治疗:未来阿司匹林可能会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以治疗多种疾病。
例如,将阿司匹林与抗肿瘤药物、抗炎药物或降糖药物联合使用,可提高疗效并降低不良反应。
阿司匹林作为一种经典药物,在镇痛、抗炎、抗血小板等领域仍具有广泛应用。
然而,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其临床新用途不断被发现,如肿瘤预防、心血管保护和糖尿病防治等。
阿司匹林的临床多用途
阿司匹林的临床多用途阿司匹林为最常用的解热镇痛药,抗炎抗风湿作用较强,尚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在临床应用已有百年的历史,由于本药用途广泛,新的药理作用不断被发现,临床应用范围也在逐渐扩大。
下面将阿司匹林的临床用途阐述如下。
1 预防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证实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及急性期治疗中有明确的疗效,从而使得阿司匹林成为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基础用药[1]。
阿司匹林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与血小板的环氧化酶活性位点丝氨酸产生共价键性乙酰化而使该酶受到抑制,从而阻断花生四烯酸通过环氧化酶途径转变为前列腺素环内过氧化物,进而减少血栓素的形成。
低浓度阿司匹林能不可逆的抑制血小板环氧化酶,减少血小板中血栓素的合成,而影响血小板的聚集及抗血栓形成,达到抗凝作用。
高浓度阿司匹林能直接抑制血管壁中合成酶,减少了前列环素的合成。
在心脑血管疾病中,血小板的聚集又是动脉血栓形成的最主要的原因,因此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病的二级预防中,对预防再发心肌梗死、脑卒中和心血管疾病死亡有明显效果。
对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既往有心肌梗死史、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外周血管疾病等患者,都有积极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2 防治白内障每日口服小剂量的肠溶阿司匹林,可延缓和预防老年性白内障的形成,根据国外学者研究观察,对于患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后,其白内障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未服用阿司匹林的人群。
这可能与阿司匹林降血糖、降低血浆色氨酸和对丙醛活性的抑制作用有关,从而使阿司匹林能抑制晶状体蛋白变性,预防和延缓白内障的形成[2]。
3 防治老年痴呆症美国学者研究发现,通过按时的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例如:心脏病及关节病患者,其大大减低了患老年痴呆的几率。
阿司匹林对老年痴呆有改善智能损害并延缓其症状发展作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每日60-100毫克)对老年痴呆症有防治作用[3]。
由于中枢炎症其加重了老年痴呆症, 阿司匹林能够防治本病的炎症过程, 研究发现阿司匹林不但可延缓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减退,对老年健忘症患者也有疗效。
阿司匹林防治老年痴呆的临床应用
老年痴呆症(AD )特指发生于高级神经功能活动可持续性障碍,患者记忆能力、思维能力以及空间认知能力均受到严重损害。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各类老年性疾病患者数量增长较快,其中AD 患者数量也在逐年增长,对于老年人生命健康与生活质量都会形成严重威胁[1]。
本文主要研究使用阿司匹林防治老年痴呆的临床效果,特选取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详细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神经内科于2017年5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定义为两组,一般组中男性患者:女性患者=19:16,年龄范围为65至84岁,平均年龄为(72.5±2.8)岁,病程为(6~32)个月,平均病程为(21.5±5.7)个月;实验组中男性患者:女性患者=20:15,年龄范围为66至85岁,平均年龄为(72.7±2.9)岁,病程为(6~34)个月,平均病程为(21.6±5.9)个月。
两组患者在性别比例、年龄以及病程方面显著差异(P>0.05),具有同期比较价值。
所有患者家属均已提前了解研究方案,同意接受治疗。
本研究已通过科室与伦理委员会审批,下发有正式通知书。
1.2方法一般组患者使用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在此用药基础上加入阿司匹林药物进行治疗。
一般组患者分别于早餐、中餐以及晚餐后半小时服用尼莫地平(贵州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1092507,10mg/片)20mg,每日口服三次,使用温水送服。
实验组患者常规西药用法用量同上,加入拜阿司匹林(H2013034086978271002231Bayer Vital GmbH ),每日一次,早餐前口服,每次服用100mg,使用温水送服。
1.3观察指标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计算总治疗有效率(治疗有效率=治疗显效人数+治疗有效人数/总人数×100.00%)。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患者各项症状基本消失,有自主思考能力,认知能力也恢复正常,回答问题时逻辑清晰,有生活自理能力;有效:患者各项症状大部分消失,有一定自主思考能力,认知能力部分恢复正常,回答问题时逻辑基本清晰,反应稍有迟钝,有一定生活自理能力;无效:患者各项症状均为有显著改善现象,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回到问题时逻辑混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1
2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比较(珋
x ʃs )组别例数排痰量(ml /d )SpO 2
咳嗽减轻时间(d )
呼吸困难减轻时间(d )啰音消失或减轻时间(d )
FVC (L )
FEV 1(L )
PEF (L )治疗组
406.11ʃ2.36*94.58ʃ1.472.68ʃ0.46*2.0ʃ0.4*
3.19ʃ0.45*2.61ʃ0.11*67.13ʃ6.09*
2.32ʃ0.26*
对照组
40
9.97ʃ2.21
93.45ʃ4.365.12ʃ0.503.6ʃ0.55.51ʃ0.50
2.11ʃ0.0163.88ʃ4.01
2.17ʃ0.20
注:与对照组比较,
*
P <0.01的痰液,并且能使支气管平滑肌舒张,改善肺通气状况,从而有
效地提高SpO 2,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2]。
震动排痰机的另一优势是对坐位、卧位、侧卧或仰卧患者均能进行排痰,具有易操
作、力度均匀、频率稳定等特点[3]
,且能松弛肌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患者感到轻松、舒适,易于接受,临床应用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可减轻护理人员工作强度,有利于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4]。
本资料显示:治疗后比较咳嗽减轻时间、呼吸困难减轻、肺部啰音消失或减少消失、肺功能等指标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提示AECOPD 患者在基础治疗上加用震动排痰仪排痰治疗临床症状、体征迅速改善,有利于缩短病程,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表明高渗盐水雾化配合震动排痰仪排痰
效果明显优于单纯使用药物治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17.2郭玉军,游宝英.美国G5振动排痰机的工作原理及主要功能[J ].医疗装备,
2005,12(6):59.3曾嘉涛,王晓波,张俊,等.机械排痰法与传统扣击排痰法排痰效果的比较[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26(4B ):12-16.4
张慧菁.G5震动排痰机辅助治疗支气管扩张感染加重期37例效果观察与护理[
J ].齐鲁护理杂志,2008,19(5):23-24.(收稿日期:2011-05-15)
·用药经验·
阿司匹林的临床应用
丁鲜艳
作者单位:226000
江苏省南通市结核病防治院内科
【关键词】阿司匹林;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 971+.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3296(2011)07B -0028-01阿司匹林的最基本作用是解热、镇痛与抗风湿。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阿司匹林在其他方面亦被广泛应用,现报道如下。
1心血管方面的作用
阿司匹林是第一个应用于临床的抗血小板聚集药,被广泛
用于心血管栓塞性疾病的防治。
临床分析表明,
阿司匹林用于心血管疾病高危患者,可使多类心脑血管疾病事件降低[1]。
脑梗死患者小剂量(75 300mg )应用阿司匹林,能完全抑
制血小板的聚集,改善缺血区的血液循环。
腔隙性梗塞积极控
制高血压的同时,
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可预防复发[2]。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长期服用阿司匹林50 300mg /d ,可使缺血性中
风的发病率减少22%。
高血压患者,年龄>50岁或合并高脂血症、糖尿病者,口服阿司匹林可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心肌梗死后若无禁忌,应长期服用阿司匹林。
冠心病者长期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可能有预防心肌梗死或再梗死的作用。
心房
纤颤的患者存在附壁栓子脱落的危险,应长期小剂量口服阿司匹林[3]。
2对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治作用
2型糖尿患者的B 细胞功能减退及体内凝血素分泌增多,是诱发动脉病变的基础,而小剂量的阿司匹林通过乙酰化血小板的环氧化酶,可阻止凝血素的生成。
有资料表明,服用阿司匹林的男性的心脏病发病率减少44%,而患糖尿病的男性,其心脏病的发病率下降更为明显。
因此,成年糖尿病患者应长期
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以减少患心脏病的风险。
3抗肿瘤作用
阿司匹林具有抑制环氧化酶2(COX 2)的作用,可抑制肿瘤的生长、转移,长期服用阿司匹林150 300mg /d ,可有效预防大肠癌的发生。
4治疗偏头痛的急性发作
阿司匹林可阻断前列腺素血栓烷A 2的合成,抑制血小板
因子的分泌和聚集[4]。
另外,还有文献报道阿司匹林可治疗ACEI 类药物引起的干咳;可预防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对内耳的损伤;可预防白内障及老年痴呆等[5]。
综上所述,阿司匹林这一百年老药的用途
非常广泛,
当然,亦应严格掌握适应症与禁忌症,尽量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阿司匹林在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05)[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6,34(3):281.2白音.阿司匹林临床研究进展[J ].赤峰医学院学报,2005,21(3):38.
3孙媛媛.阿司匹林的临床新用途[J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0):1166.
4申卫东,耿德勤,沈霞.美多心安与阿司匹林联用治疗偏头痛疗效分析[J ]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5,5(2):142-143.5
侯熙德.神经病学[
M ].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13.(收稿日期:2011-05-12)
·
82·临床合理用药2011年7月第4卷第7B 期Chin J of 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 ,July 2011,Vol.4No.7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