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讲 操作实践-小学奥数
小学奥数第29讲--实践与实际操作(含解题思路)
29、实践与实际操作[最短路线]例1 一只蚂蚁要从A处出发,经粘合在一块木板上的正方体(如图5.74)的表面爬到B处。
请你在图上画出最短的路线(看得见的画实线,看不见的画虚线),有几条就画几条。
(1990年“新苗杯”小学数学竞赛试题)讲析:可将正方体的几个面,按正视位置的前面—上面展开,前面—右面展开,左面—后面展开,左边—上面展开,其展开图都是由两个正方形面组成的长方形(如图5.75所示)。
根据两点之间直线段最短的原理,故最短路线为每个长方形对角线,它们共有四条,如图5.76所示。
例2 请你在图5.77(3)、(4)、(5)上画出三种与图(2)不一样的设计图,使它们折起来后,都成为图(1)所示的长方形盒子(粗线和各棱交于棱的中点)。
(第四届《从小爱数学》邀请赛试题)讲析:解题的关键,是要分清实线与虚线,然后思考它们是按什么方式展开的。
不难想象,其答案如图(3)、(4)、(5)所示。
[切分图形]例1 请将图5.78分成面积相等,形状相同,且每一块中都含有“数学竞赛”字样的四块图形。
(“新苗杯”小学数学竞赛试题)讲析:从条件看,所分成的每一块图中,必须有四个小正方形,且只有五种(如图5.79)。
根据图中汉字的具体位置,可发现图5.79中图(1)、图(2)明显不合,图(3)、图(4)也不能分成。
于是只剩以下图(5)。
进一步搜索,便可得到答案。
答案如图5.80所示。
例2 在一正方形纸上画两个三角形,最多可以把这个正方形分成________块,画三个三角形,最多可以把这个正方形分成________块;画四个三角形,最多可以把这个正方形分成_________块。
(1990年市小学数学竞赛试题)讲析:可先找出规律。
在正方形纸上,画一个三角形,依次画三条边时,增加了(1+1+1)块,最多可把它分成4块;画二个三角形,依次画三条边时,增加了(3+3+3)块,共13块;画三个三角形,依次画三条边时,增加了(5+5+5)块,共28块,如图5.81所示。
小学奥数六年级第39周牛吃草问题
第三十九周“牛吃草”问题专题简析:牛吃草问题是牛顿问题,因牛顿提出而得名的。
“一堆草可供10头牛吃3天,供6头牛吃几天?”这题很简单,用3×10÷6=5(天),如果把“一堆草”换成“一片正在生长的草地”,问题就不那么简单了。
因为草每天走在生长,草的数量在不断变化。
这类工作总量不固定(均匀变化)的问题就是“牛吃草”问题。
解答这类题的关键是要想办法从变化中找到不变的量。
牧场上原有的草是不变的,新长出的草虽然在变化,因为是匀速生长,所以每天新长出的草是不变的。
正确计算草地上原有的草及每天长出的草,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例1:一片青草地,每天都匀速长出青草,这片青草可供27头牛吃6周或23头牛吃9周,那么这片草地可供21头牛吃几周?这片草地上的草的数量每天都在变化,解题的关键应找到不变量——即原来的草的数量。
因为总草量可以分成两部分:原有的草与新长出的草。
新长出的草虽然在变,但应注意到是匀速生长,因而这片草地每天新长出的草的数量也是不变的。
假设1头牛一周吃的草的数量为1份,那么27头牛6周需要吃27×6=162(份),此时新草与原有的草均被吃完;23头牛9周需吃23×9=207(份),此时新草与原有的草也均被吃完。
而162份是原有的草的数量与6周新长出的草的数量的总和;207份是原有的草的数量与9周新长出的草的数量的总和,因此每周新长出的草的份数为:(207-162)÷(9-6)=15(份),所以,原有草的数量为:162-15×6=72(份)。
这片草地每周新长草15份相当于可安排15头牛专吃新长出来的草,于是这片草地可供21 头牛吃72÷(21-15)=12(周)练习11、一片草地,每天都匀速长出青草,如果可供24头牛吃6天,20头牛吃10天,那么可供19头牛吃几天?2、牧场上一片草地,每天牧草都匀速生长,这片牧草可供10头牛吃20天,或者可供15头牛吃10天,问可供25头牛吃几天?3、牧场上的青草每天都在匀速生长,这片青草可供27头牛吃6周或23头牛吃9周,那么这片草地可供21头牛吃几周?例2:由于天气逐渐冷起来,牧场上的草不仅不长大,反而以固定速度在减少。
奥数——操作问题
操作问题知识要点实践操作题是给出一种操作方法,要求按此方法去做一件事,当然有两种可能性:一是操作不成功,即按此操作方法不能完成这件事情,这得举出反例说明理由;二是操作能成功,要给出具体的操作方法。
操作题是开放性的题目,具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应该在深刻理解题意,认真分析思考的基础上,进行探索性解题。
典例解析及同步练习典例1有10枚棋子摆成下图,至少移动几枚棋子可以将图形倒过来?解析:要求移动最少的棋子,就要找到两个图形中共有的部分,然后将其余棋子移动,两个图形中共有的部分如图。
因此只要将左图最下行的两枚线外棋子放到右图最上行线外的两边,将左图第一行的一枚棋子放到右图最下面一行就可以了。
举一反三训练1、你能将一个正方形切四刀然后拼成5个正方形吗?试试看?2、有10只茶杯,杯口都朝上(用↑表示)摆在桌上。
每次操作将其中任意3只茶杯同时翻转(杯口朝上的翻成杯口朝下的,杯口朝下的翻成杯口朝上)。
至少需要几次这样的操作,才能使这10只杯子全部变成杯口朝下(用↓表示)?请用↑和↓表示几次操作的过程。
原来情况:↑↑↑↑↑↑↑↑↑↑3、有20枚棋子。
在桌上摆成十字形,图中的棋子二甲摆成了很多正方形,至少拿掉几枚棋子后,就一个正方形也摆不成了?拿掉棋子后的图形是怎样的?4、王强画了一幅9块正方体搭成的立方图。
却被明明用橡皮擦去一部分。
你能使这幅图复原吗?典例2 有9个表面完全相同的零件,其中8个是一等品,只有一个是次品较轻。
现在有一架天平,最少几次就可保证将次品找到?怎么称?解析:将9个零件分成三堆,一次将两堆分别放在天平两边,轻的一堆有次品,如果一样重,则次品在剩下的一堆。
再将其中有次品的一堆中那3个零件中的两个分别放在天平的两边,轻的那个是次品,如果一样重,剩下的那个是次品。
所以最少称两次就可保证将次品找到。
举一反三训练1、有27个小球,其中26个球重量相等,1个球较轻,现在有一架天平,最少称几次可以保证找出轻球?2、有12棵树苗要栽成6行,每行栽4棵,你会栽吗?请画出示意图。
四年级奥数举一反三第三十九周 盈亏问题-推荐
第三十九周盈亏问题专题简析:在日常生活中常有这样的问题:一定数量的物品分给一定数量的人,每人多一些,物品就不够;每人少一些,物品就有余。
盈亏问题就是在已知盈亏的情况下来确定物品总数和参加分配的人数。
解答盈亏问题的关键是弄清盈、亏与两次分得差的关系。
盈亏问题的数量关系是:(1)(盈+亏)÷两次分配差=份数(大盈-小盈)÷两次分配差=份数(大亏-小亏)÷两次分配差=份数(2)每次分得的数量×份数+盈=总数量每次分得的数量×份数-亏=总数量例1:一个植树小组植树。
如果每人栽5棵,还剩14棵;如果每人栽7棵,就缺4棵。
这个植树小组有多少人?一共有多少棵树?由题意可知,植树的人数和树的棵数是不变的。
比较两种分配方案,结果相差14+4=18棵,即第一种方案的结果比第二种多18棵。
这是因为两种分配方案每人植树的棵数相差7-5=2棵。
所以植树小组有18÷2=9人,一共有5×9+14=59棵树。
练习一1,幼儿园把一些积木分给小朋友,如果每人分2个,则剩下20个;如果每人分3个,则差40个。
幼儿园有多少个小朋友?一共有多少个积木?2,某校安排宿舍,如果每间6人,则16人没有床位;如果每间8人,则多出10个床位。
问宿舍多少间?学生多少人?3,有一个班的同学去划船,他们算了一下,如果增加一条船,正好每条船坐6人;如果减少一条船,正好每条船坐9人。
问:这个班共有多少学生?例2:学校将一批铅笔奖给三好学生。
如果每人奖9支,则缺45支;如果每人奖7支,则缺7支。
三好学生有多少人?铅笔有多少支?分析与解答:这是两亏的问题。
由题意可知:三好学生人数和铅笔支数是不变的。
比较两种分配方案,结果相差45-7=38支。
这是因为两种分配方案每人得到的铅笔相差9-7=2支。
所以,三好学生有38÷2=19人,铅笔有9×19-45=126支。
练习二1,将月季花插入一些花瓶中。
三年级全册奥数教程
11×21=231
21×31=651
31×41=1271
41×51=2091
51×31=
61×21=
71×31=
5、有一组数列3,5,7,11,13,15,17。
(1)如果其中缺少一个数,这个数是几?应补在何处?
(2)如果其中多一个数,这个数是几?为什么?
【专题精析】
(2)6○18○3○7○2=12;
(3)6○12○5○15○4=7;
【专题精析】
添加运算符号的题目中数字如果比较多,结果数据较大,用逆推法就比较难解,可以考虑用“凑数法”来解,但如何解呢?
【例题精讲】
在下面的算式只能够适当的地方添上运算符号,使等式成立。
66666666666666=1992
方法小结:
【例题精讲】
数列(1,3,7),(2,6,14),(3,9,21),……的每一项都是由3个数组成,问这个数组的第76项内的三个数是多少?
方方法小结:
【基础练习】
1、一个数组的每一项都是由三个数组成,它们依次是(1,5,9),(2,10,18),(3,15,27)……问:第93个数组内的三个数是多少?
数一数、右图中有多少个长方形?
方法小结:
【基础练习】
1、数一数,图中有多少个长方形?
2、数一数,图中有多少个正方形?
3、数一数,下图中有多少个长方形?
【拓展提高】
1、 数一数,图中有多少个正方形?
2、 数一数,图中有多少个正方形?
3、数一数,图中有多少个正方形?
4、数一数,图中有多少个长方形?
5、 (1)数一数,图中有多少个带△的长方形
1、先找规律,再填数。
四年级奥数举一反三第三十九周 盈亏问题【优质】
第三十九周盈亏问题专题简析:在日常生活中常有这样的问题:一定数量的物品分给一定数量的人,每人多一些,物品就不够;每人少一些,物品就有余。
盈亏问题就是在已知盈亏的情况下来确定物品总数和参加分配的人数。
解答盈亏问题的关键是弄清盈、亏与两次分得差的关系。
盈亏问题的数量关系是:(1)(盈+亏)÷两次分配差=份数(大盈-小盈)÷两次分配差=份数(大亏-小亏)÷两次分配差=份数(2)每次分得的数量×份数+盈=总数量每次分得的数量×份数-亏=总数量例1:一个植树小组植树。
如果每人栽5棵,还剩14棵;如果每人栽7棵,就缺4棵。
这个植树小组有多少人?一共有多少棵树?由题意可知,植树的人数和树的棵数是不变的。
比较两种分配方案,结果相差14+4=18棵,即第一种方案的结果比第二种多18棵。
这是因为两种分配方案每人植树的棵数相差7-5=2棵。
所以植树小组有18÷2=9人,一共有5×9+14=59棵树。
练习一1,幼儿园把一些积木分给小朋友,如果每人分2个,则剩下20个;如果每人分3个,则差40个。
幼儿园有多少个小朋友?一共有多少个积木?2,某校安排宿舍,如果每间6人,则16人没有床位;如果每间8人,则多出10个床位。
问宿舍多少间?学生多少人?3,有一个班的同学去划船,他们算了一下,如果增加一条船,正好每条船坐6人;如果减少一条船,正好每条船坐9人。
问:这个班共有多少学生?例2:学校将一批铅笔奖给三好学生。
如果每人奖9支,则缺45支;如果每人奖7支,则缺7支。
三好学生有多少人?铅笔有多少支?分析与解答:这是两亏的问题。
由题意可知:三好学生人数和铅笔支数是不变的。
比较两种分配方案,结果相差45-7=38支。
这是因为两种分配方案每人得到的铅笔相差9-7=2支。
所以,三好学生有38÷2=19人,铅笔有9×19-45=126支。
练习二1,将月季花插入一些花瓶中。
《小学奥数》小学三年级奥数讲义之精讲精练第39讲 抽屉原理含答案
第39讲抽屉原理一、专题简析:把12个苹果放到11个抽屉中去,那么,至少有一个抽屉中放有两个苹果,这个事实的正确性是非常明显的。
把它进一步推广,就可以得到数学里重要的抽屉原理。
用抽屉原理解决问题,小朋友一定要注意哪些是“抽屉”,哪些是“苹果”,并且要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制造抽屉,巧妙地加以应用,这样看上去十分复杂,甚至无从下手的题目才能顺利地解答。
二、精讲精练例1:敬老院买来许多苹果、橘子和梨,每位老人任意选两个,那么,至少应有几位老人才能保证必有两位或两位以上老人所选的水果相同?练习一1、学校图书室买来许多故事书、科技书和连环画,每个同学任意选两本。
那么,至少应有几个同学,才能保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同学所选的书相同?2、布袋中有红、黄、橙三种颜色的木块若干块,每个小朋友任意摸两块木块。
那么,至少有多少个小朋友,才能保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小朋友所选的木块相同?例2 :幼儿园大班有41个小朋友,老师至少拿几件玩具随便分给大家,才能保证至少有一个小朋友能得两件玩具?练习二1、小明家有5口人,小明妈妈至少要买几个苹果分给大家,才能保证至少有一人能得两个苹果?2、某学校共有15个班级,体育室至少要买几个排球分给各班,才能保证至少有一个班能得两个排球?例3:盒子里混装着5个白色球和4个红色球,要想保证一次能拿出两个同颜色的球,至少要拿出多少个球?练习三1、箱子里装着6个苹果和8个梨,要保证一次能拿出两个同样的水果,至少要拿出多少个水果?2、书箱里混装着3本故事书和5本科技书,要保证一次能拿出两本同样的书,至少要拿出多少本书?例4:一个布袋里装有红、黄、蓝袜子各5只,问一次至少取出多少只,才能保证每种颜色至少有一只?练习四1、抽屉里放着红、绿、黄三种颜色的球各3只,一次至少摸出多少只才能保证每种颜色至少有一只?2、书箱里放着4本故事书,3本连环画,2本文艺书。
一次至少取出多少本书,才能保证每种书至少有一本?例5:三(2)班有50个同学,在学雷锋活动中,每人单独做了些好事,他们共做好事155件。
操作问题、奥数
所谓操作问题,实际上是对某个事物按一定要求进行的一种变换,这种变换可以具体执行。
例如,对任意一个自然数,是奇数就加1,是偶数就除以2。
这就是一次操作,是可以具体执行的。
操作问题往往是求连续进行这种操作后可能得到的结果。
例1对于任意一个自然数n,当n为奇数时,加上121;当n为偶数时,除以2。
这算一次操作。
现在对231连续进行这种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是否可能出现100?为什么?讨论:同学们碰到这种题,可能会“具体操作”一下,得到这个过程还可以继续下去,虽然一直没有得到100,但也不能肯定得不到100。
当然,连续操作下去会发现,数字一旦重复出现后,这一过程就进入循环,这时就可以肯定不会出现100。
因为这一过程很长,所以这不是好方法。
解:因为231和121都是11的倍数,2不是11的倍数,所以在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数也应当是11的倍数。
100不是11的倍数,所以不可能出现。
由例1看出,操作问题不要一味地去“操作”,而要找到解决问题的窍门。
例2对任意两个不同的自然数,将其中较大的数换成这两数之差,称为一次变换。
如对18和42可进行这样的连续变换:18,42—→18,24—→18,6—→12,6—→6,6。
直到两数相同为止。
问:对12345和54321进行这样的连续变换,最后得到的两个相同的数是几?分析与解:如果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a,那么这两个数之差与这两个数中的任何一个的最大公约数也是a。
因此在每次变换的过程中,所得两数的最大公约数始终不变,所以最后得到的两个相同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因为12345和54321的最大公约数是3,所以最后得到的两个相同的数是3。
注:这个变换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求两数最大公约数的辗转相除法。
例3右图是一个圆盘,中心轴固定在黑板上。
开始时,圆盘上每个数字所对应的黑板处均写着0。
然后转动圆盘,每次可以转动90°的任意整数倍,圆盘上的四个数将分别正对着黑板上写数的位置,将圆盘上的数加到黑板上对应位置的数上。
小学奥数基础教程
小学奥数基础教程(总47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小学奥数基础教程(五年级)第1讲数字迷(一)第2讲数字谜(二)第3讲定义新运算(一)第4讲定义新运算(二)第5讲数的整除性(一)第6讲数的整除性(二)第7讲奇偶性(一)第8讲奇偶性(二)第9讲奇偶性(三)第10讲质数与合数第11讲分解质因数第12讲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一)第13讲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二)第14讲余数问题第15讲孙子问题与逐步约束法第16讲巧算24第17讲位置原则第18讲最大最小第19讲图形的分割与拼接第20讲多边形的面积第21讲用等量代换求面积第22 用割补法求面积第23讲列方程解应用题第24讲行程问题(一)第25讲行程问题(二)第26讲行程问题(三)第27讲逻辑问题(一)第28讲逻辑问题(二)第29讲抽屉原理(一)第30讲抽屉原理(二)第1讲数字谜(一)数字谜的内容在三年级和四年级都讲过,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不少方法。
例如用猜想、拼凑、排除、枚举等方法解题。
数字谜涉及的知识多,思考性强,所以很能锻炼我们的思维。
这两讲除了复习巩固学过的知识外,还要讲述数字谜的代数解法及小数的除法竖式问题。
例1 把+,-,×,÷四个运算符号,分别填入下面等式的○内,使等式成立(每个运算符号只准使用一次):(5○13○7)○(17○9)=12。
分析与解:因为运算结果是整数,在四则运算中只有除法运算可能出现分数,所以应首先确定“÷”的位置。
当“÷”在第一个○内时,因为除数是13,要想得到整数,只有第二个括号内是13的倍数,此时只有下面一种填法,不合题意。
(5÷13-7)×(17+9)。
当“÷”在第二或第四个○内时,运算结果不可能是整数。
当“÷”在第三个○内时,可得下面的填法:(5+13×7)÷(17-9)=12。
小学五年级奥数学习方法及练习题
小学五年级奥数学习方法及练习题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模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学习奥数要有一个计划,每个年级都有不同的内容,所以,我们一定要制定好计划,不要滞后,也不要超前,按照大纲进度学习适合自己的内容。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五年级奥数学习方法及练习题》,希望帮助到您。
小学五年级奥数学习方法1、由简单入手五年级是有余力进行额外学习的,但是如果之前没接触过奥数,那么还是从简单入手比较好。
一则让孩子通过简单问题逐渐熟悉奥数,一则培养孩子的奥数兴趣,避免接触难题打消学习积极性。
2、要迅速过渡五年级的学生是属于小学的高年级阶段,虽然是最初接触奥数,也不必按部就班的学。
应该辅助一定的练习对几种类型题和专题进行深入分析了理解,掌握专题的解题思路,做到以点概面,迅速过渡到高年级奥数的学习。
3、制定学习计划所谓系统学习,决不是拿过哪块来就学习哪块,必须要有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
通过一段时间简单的学习,家长应注意了解孩子的学习进度,帮助孩子制定一份大体的学习计划。
然后严格按照计划进行系统学习。
4、重视基础奥数是小升初的竞争资本之一。
其中大部分重点中学的奥数测试比较重视奥数的基础。
而杯赛也基本都是在奥数基础上进行的延伸。
所以不论是从小升初的角度?还是从提高自身能力的角度考虑,五年级学生都应该重视奥数基础部分。
5、量变到质变学习到一定阶段之后,也要注重孩子思维方法的培养了,不能总是停留在解题这个阶段。
要综合各个题型进行分析学习,通过知识的了解上升到方法的拓展,再到掌握方法举一反三,实现一个质的飞跃!小学五年级奥数练习题一1、加工一个零件,甲需要4小时,乙需要2.5小时,丙需要5小时。
四年级奥数第39讲-盈亏问题
第三十九周盈亏问题专题简析:在日常生活中常有这样的问题:一定数量的物品分给一定数量的人,每人多一些,物品就不够;每人少一些,物品就有余。
盈亏问题就是在已知盈亏的情况下来确定物品总数和参加分配的人数。
解答盈亏问题的关键是弄清盈、亏与两次分得差的关系。
盈亏问题的数量关系是:(1)(盈+亏)÷两次分配差=份数(大盈-小盈)÷两次分配差=份数(大亏-小亏)÷两次分配差=份数(2)每次分得的数量×份数+盈=总数量每次分得的数量×份数-亏=总数量例1:一个植树小组植树。
如果每人栽5棵,还剩14棵;如果每人栽7棵,就缺4棵。
这个植树小组有多少人?一共有多少棵树?由题意可知,植树的人数和树的棵数是不变的。
比较两种分配方案,结果相差14+4=18棵,即第一种方案的结果比第二种多18棵。
这是因为两种分配方案每人植树的棵数相差7-5=2棵。
所以植树小组有18÷2=9人,一共有5×9+14=59棵树。
练习一1,幼儿园把一些积木分给小朋友,如果每人分2个,则剩下20个;如果每人分3个,则差40个。
幼儿园有多少个小朋友?一共有多少个积木?2,某校安排宿舍,如果每间6人,则16人没有床位;如果每间8人,则多出10个床位。
问宿舍多少间?学生多少人?3,有一个班的同学去划船,他们算了一下,如果增加一条船,正好每条船坐6人;如果减少一条船,正好每条船坐9人。
问:这个班共有多少学生?例2:学校将一批铅笔奖给三好学生。
如果每人奖9支,则缺45支;如果每人奖7支,则缺7支。
三好学生有多少人?铅笔有多少支?分析与解答:这是两亏的问题。
由题意可知:三好学生人数和铅笔支数是不变的。
比较两种分配方案,结果相差45-7=38支。
这是因为两种分配方案每人得到的铅笔相差9-7=2支。
所以,三好学生有38÷2=19人,铅笔有9×19-45=126支。
练习二1,将月季花插入一些花瓶中。
从实践中学习四年级奥数习题集的案例分析与应用
从实践中学习四年级奥数习题集的案例分析与应用奥数(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作为一项重要的数学竞赛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四年级阶段,学生正处于数学基础扎实的关键时期,因此,通过实践学习四年级奥数习题集,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通过案例分析与应用的方式,探讨从实践中学习四年级奥数习题集的方法与效果。
一、选择适合的奥数习题集在进行四年级奥数习题集实践学习之前,首先需要选择一本适合的奥数习题集。
在选择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教材契合度:选择的奥数习题集应与学生所学的数学教材契合度高,题目类型与学校的数学教学内容一致,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
2. 题目难度:要根据学生的数学水平选择适当的难度,既要有一定的挑战性,又不能过于困难,以免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题目质量:奥数习题集应有较高的题目质量,避免出现错误或模糊不清的题目,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解答。
根据以上原则,我们选择了某出版社出版的《四年级奥数习题集》,这本习题集由专业的数学教育专家编写,题目设计合理,且与学校的数学教学内容相符。
二、实践案例分析在实践中学习四年级奥数习题集的过程中,笔者以小组形式指导学生进行习题解答和讨论,通过实例分析,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1. 案例一:解答几何题【案例描述】习题集中给出了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问题,要求计算其面积。
学生A 通过计算底边与高的积,并除以2得到了正确答案。
而学生B却在计算过程中出现了错误。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学生A和学生B的不同解题思路,可以发现学生B的错误出在没有正确计算底边的长度,导致最终答案出错。
这个案例提醒我们在解答几何题时,必须要仔细测量和计算各个参数的数值,避免出现低级错误。
【案例应用】在实践中,我们可以再给学生一些类似的几何题目,并指导他们进行计算和解答,引导他们重视几何问题中的数值计算,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细致性。
2. 案例二:解决逻辑思维题【案例描述】习题集中出现了一个关于猜字谜语的逻辑思维题,要求学生根据提示猜出一组数字。
举一反三-五年级奥数分册~第39讲 推理问题
第三十九周推理问题专题简析:解数学题,从已知条件到未知的结论,除了计算外,更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推理。
通常,我们把主要依靠推理来解的数学题称为推理问题。
推理问题中的条件繁杂交错,解题时必须根据事情的逻辑关系进行合情推理,仔细分析,寻找突破口,并且可以借助于图表,步步深入,这样才能使问题得到较快的解决。
例题1 有8个球编号是(1)——(8),其中有6个球一样重,另外两个球都轻1克。
为了找出这两个轻球,用天平称了3次,结果如下:第一次:(1)+(2)比(3)+(4)重;第二次:(5)+(6)比(7)+(8)轻;第三次:(1)+(3)+(5)与(2)+(4)+(8)一样重。
那么,两个轻球分别是几号?分析从第一次看,(3)、(4)两球中有一个轻;从第二次看,(5)、(6)两球中有一个轻;从第三次看,(1)、(3)、(5)中有一个轻,(2)、(4)、(8)中也有一个轻。
综合上面的分析可以推出,两个轻球的编号分别是(4)和(5)。
练习一1,甲、乙、丙、丁四个人中,乙不是最高,但他比甲和丁高,而甲不比丁高。
请说出他们各是几号。
2,某商品编号是一个三位数,现有五个三位数:874,756,123,364,925,其中每一个数与商品编号恰好在同一个数位上有一个相同数字。
这个商品的编号是多少?3,小王、小张、小李三人在一起,其中一位是工人、一位是战士、一位是大学生。
现在知道:小李比战士年龄大,小王和大学生不同岁,大学生比小张年龄小。
他们三人中,谁是工人?谁是战士?谁是大学生?例题2 一个正方体6个面上分别写着1、2、3、4、5、6。
根据下图摆放的三种情况,判断每个数字对面上的数字是几。
分析如果直接思考哪个数字的对面是几,有一定的困难。
我们可以这样想:这个数字的对面不会是几。
(1)从(A)、(B)两种摆法中可以看出:4的对面不会是2、5,也不会是1、6,那么,4对面一定是3;(2)从(B)、(C)两种摆法中可以看出:1的对面不会是4、6,也不会是2、3,那么,1的对面一定是5;(3)剩下2的对面一定是6。
小学奥数题库——操作与策略
【例1】 (全国华罗庚杯少年数学邀请赛)如图,将正方形纸片由下往上对折,再由左向右对折,称为完成一次操作.按上述规则完成五次操作以后,剪去所得小正方形的左下角.问:当展开这张正方形纸片后,一共有多少个小洞孔?【例2】向电脑输入汉字,每个页面最多可输入1677个五号字.现在页面中有1个五号字,将它复制后粘贴到该面上,就得到2个字;再将这2个字复制后粘贴到该页面,就得到4个字.每次复制和粘贴为1次操作,要使整个页面都排满五号字,至少需要操作次.【巩固】 (2002年《小学生数学报》邀请赛)一个特别的计算器,只有蓝、红、黄三个键.蓝键为“输入/删除”键(按它一下可输入一个数,再按它一下则将显示屏上的数删除).每按一个红键,则显示屏上的数变为原来的2倍;每按一下黄键,则显示屏上的数的末位自动消失.现在先按蓝键输入21.请你设计一个操作过程,要求:⑴操作过程中只能按红键和黄键;⑵按键次数不超过6次;⑶最后输出的数是3.【例3】 (2005年武汉“明星奥数挑战赛”)有依次排列的3个数:2,0,5,对任意相邻的两个数,都用右边的数减去左边的数,所得之差写在这两个数之间,可产生一个新数串:2,2-,0,5,5,这称为第一次操作,第二次同样的操作后也可产生一个新数串:2,4-,2,0,5,5,0,-,25.继续依次操作下去.问:从新数串2,0,5开始操作,第100次后产生的那个新数串的所有数之和是多少?【巩固】 (武汉“明星奥数挑战赛”)将两个不同的自然数中较大数换成这两个数之差,称为一次操作.如对18和42可连续进行这样的操作,则有:18,42→18,24→18,6→12,6→6,.直到两数相同为止.试给出和最小的两个四位数,按照以上操作,最后得到的相同的数是15.这两个四位数是与.【巩固】 (武汉“明星奥数挑战赛”)对任意两个不同的自然数,将其中较大数换成这两数之差,称为一次变换.如对18和42可作这样的连续变换:18,42→18,24→18,6→12,6→6,6直到两数相同为止.问:对1234和4321作这样的连续变换最后得到的两个相同的数是.【例4】黑板上写着一个形如777…77的数,每次擦掉一个末位数,把前面的数乘以3,然后再加上刚才擦掉的数字.对所得的新数继续这样操作下去,证明:最后必获得数7.【例5】 (2008年“北京奥校杯”解题能力展示活动)将1—13这13个自然数分别写在13张卡片上,再将这13张卡片按一定的顺序从左至右排好.然后进行如下操作:将从左数第一张和第二张依次放到最后,将第三张取出而这张卡片上的数是1;再将下面的两张依次放到最后并取出下一张,取出的卡片上面的数是2;继续将下面的两张依次放到最后并取出下一张,取出的卡片上面的数是3……如此进行下去,直到取出最后一张是13为止.则13张卡片最初从左到右的顺序为.【例6】 (2008年北京“数学解题能力展示”读者评选活动)在纸上写着一列自然数1,2,…,98,99.一次操作是指将这列数中最前面的三个数划去,然后把这三个数的和写在数列的最后面.例如第一次操作后得到4,5,…,98,99,6;而第二次操作后得到7,8,…,98,99,6,15.这样不断进行下去,最后将只剩下一个数,则最后剩下的数是.【巩固】 (第六届“迎春杯”决赛)在1,9,8,9后面写一串这样的数字:先计算原来这4个数的后两个之和8+9=17,取个位数字7写在1,9,8,9的后面成为1,9,8,9,7;再计算这5个数8,9,7,6,3. 继续这样求和,这样添写,成为数串1,9,8,9,7,6,3,9,2,1,3,4…那么这个数串的前398个数字的和是________.【例 7】 圆周上放有N 枚棋子,如图所示,B 点的那枚棋子紧邻A 点的棋子.小洪首先拿走B 点处的1枚棋子,然后沿顺时针方向每隔1枚拿走2枚棋子,这样连续转了10周,9次越过A .当将要第10次越过A 处棋子取走其他棋子时,小洪发现圆周上余下20多枚棋子.若N 是14的倍数,请精确算出圆周上现在还有多少枚棋子?【例 8】 (圣彼得堡数学奥林匹克)尤拉想出一个数,将它乘以13,删去乘积的末位数,将所得的数再乘以7,再删去乘积的末位数,最终得到的数为21.问:尤拉最初所想的是哪一个数?【巩固】 (2008年第二届两岸四地“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精英邀请赛)有足够多的盒子依次编号0,1,2,…,只有0号是黑盒,其余的都是白盒.开始时把10个球放入白盒中,允许进行这样的操作:如果k 号白盒中恰有k 个球,可将这k 个球取出,并给0号、1号、…,(1)k -号盒中各放1个.如果经过有限次这样的操作后,最终把10个球全放入黑盒中,那么4号盒中原有 个球.【例 9】 一个数列有如下规则:当数n 是奇数时,下一个数是1n +;当数n 是偶数时,下一个数是2n.如果这列数的第一个数是奇数,第四个数是11,则这列数的第一个数是 .【巩固】(2009年第七届“走进美妙的数学花园”初赛六年级)在信息时代信息安全十分重要,往往需要对信息进行加密,若按照“乘3加1取个位”的方式逐位加密,明码“16”加密之后的密码为“49”,若某个四位明码按照上述加密方式,经过两次加密得到的密码是“2445”,则明码是.【例10】(2005年武汉“明星奥数挑战赛”)设有25个标号筹码,其中每个筹码都标有从1到49中的一个不同的奇数,两个人轮流选取筹码.当一个人选取了标号为x的筹码时,另一个人必须选取标号为99x的最大奇因数的筹码.如果第一个被选取的筹码的编号为5,那么当游戏结束时还剩个筹码.【例11】(2008年北大附中“资优博雅杯”数学竞赛)一个盒子里有400枚棋子,其中黑色和白色的棋子各200枚,我们对这些棋子做如下操作:每次拿出2枚棋子,如果颜色相同,就补1枚黑色棋子回去;如果颜色不同,就补1枚白色的棋子回去.这样的操作,实际上就是每次都少了1枚棋子,那么,经过399次操作后,最后剩下的棋子是颜色(填黑或者白)【巩固】 (第四届“走美”试题)30粒珠子依8粒红色、2粒黑色、8粒红色、2粒黑色、 的次序串成一圈.一只蚱蜢从第2粒黑珠子起跳,每次跳过6粒珠子落在下一粒珠子上.这只蚱蜢至少要跳几次才能再次落在黑珠子上.【巩固】在黑板上写上1、2、3、4、……、2008,按下列规定进行“操怍”:每次擦去其中的任意两个数a和b,然后写上它们的差(大数减小数),直到黑板上剩下一个数为止.问黑板上剩下的数是奇数还是偶数?为什么?【例12】桌上有一堆石子共1001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十九讲 操作实践
告诉你本讲的重点、难点
动手实践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操作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数学问题之一,在操作实践中,
常见的有图形或几何体的分割、拼接等,掌握一些技巧可以使操作更快捷合理.
看老师画龙点晴,教给你解题诀窍
【例l 】将图中图形剪成两块,然后再将这两块拼成一个正方形.
分析与解 做这样的操作题,我们一般要先计算出图形的面积,帮助我们确定所拼正方形的边长,
我们很容易数出,面积是16,由此算出,拼成的正方形边长是4,但只允许剪成两块,因此必须用折
线来分割.
【例2】图中有5个圆,你能用一条直线把这五个圆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吗?
分析与解 我们可以把图形看成两部分.左下角的一个圆和剩下的四个圆,分别找出左下角圆的
圆心和右边四个圆的中心,连接两点,就把这五个圆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了.
【例3】 口袋中有99张小纸片,上面分别写着1到99.从袋里任意摸出若干张小纸片,然后算出
这些纸片上各数的和,再将这个和数的后两位数写在一张新纸片上放入袋中.经过若干次这样的操作
后,袋中还剩下1张纸片,这张纸片上的数是( ).
分析与解 看起来我们对每次操作是无法把握的,但是细心分析我们发现,如果摸出的纸片上各
数的和小于100时,把后两位写在新的纸片上放入袋中,只是改变了袋中纸片的个数.摸出纸片上各
数的和超过100时,去掉的是100的整数倍,因为1+2+3+...+99=4950,所以最后留下来的纸片上的
数是50.
【例4】黑板上写着8,9,10,11,12,13,14这七个数,每次任意擦去两个数,再写上这两个
数的和减1.例如,擦掉9和13,要写上21.经过几次后,黑板上就会只剩下一个数?这个数是几? 分析与解分析题意我们可以知道,每次操作会减少一个数,所剩的所有数之和减少1,现在一共有七
个数,要想最后剩一个数,要操作6次,所剩之数等于原来的七个数之和减6.
716141312111098=-++++++
答:经过六次后,黑板上就会只剩下一个数,这个数是71.
【例5】将40以内的质数从小到大排成一个数字串,依次完成以下五项工作叫做一次操作.
(1)将右边第一个数码移到数字串的最左边;
(2)从左到右两位一节组成若干个两位数;
(3)划去这些两位数中的合数;
(4)如果所剩的两位质数中有相同的,那么只保留左边的一个,其余的划去;
(5)所剩的两位质数,保持数码次序又组成一个新的数字串,
问:经过99次操作,所得的数字串是什么?
分析与解 像这样的操作问题,我们要有耐心,按规则一步步解决.
按要求写出40以内的质数排成的数字串是:,19232931372357111317
第一步操作后得到:71923293137235711131
第二步操作后得到:.71923293137235711131
第三步操作后得到:7111317113
第四步操作后得到:71113113
第五步操作后得到:71113113
以上五步是第一次操作的过程.
后面的每次操作后得到的数是: ,7111,1117,1171,1711,7111,371113
从第三次开始,每四次数字重复一次.
1144)299( =÷-
答:经过99次操作,所得的数字串是7111.
快来试一试你的身手吧!
1.下图是一个3×4的方格纸,请用四种不同的方法将它分割成完全相同的两部分,但要保持.每个小方格的完整.
2.如图,直线Z 上最多能找到多少个点,使它与A ,B-起组成等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在图中画出)
3.在一张长方形纸的纸片内有一个圆洞,画一条直线将纸片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
4.黑板上写着8,9,10,11,12,13,14这七个数,每次任意擦去两个数,再写上这两个数的和减
1.例如,擦掉9和13,要写上21.经过几次后,黑板上就会只剩下一个数?这个数是几?
通往初中名校的班车
1.用四个同样的不等腰的直角三角板拼出一个外面是正方形,里面有正方形孔的图形,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
2.-个正方形的鱼池,在它的四个角上有四棵大树,如何不移动这四棵大树而使鱼池的面积扩大l 倍?
3.有9棵树苗,现在要用这9棵树苗栽成10行,每行有3棵树苗,你试试.
4.将右下图分成大小、形状都相同的四块,并且每块带黑子和白子各一个,
答 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