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规划第五章

合集下载

小城镇规划原理第五讲

小城镇规划原理第五讲
-工程地质条件 -不受洪水威胁
-良好的卫生环境
-交通便利、供电可靠、 生产及废水处理方便 -近远期兼顾考虑 -靠近取水构筑物
2、给水管网的规划布置 (1)树状网
是将水厂泵站或水塔到用户的管线布置成树枝状,管 径随所供给用户数量的减少而逐渐变小。 特点:构造简单、管线总长度短,节省投资;但安全可靠性差。 适用:小城镇建设初期

Company Logo
2、环形放射式
优点:通达性较好;利于与现状及自然地形结合,易 于组织城镇的轴线系统和景观。 缺点:易造成中心区的交通拥挤和过度集聚;用地规 整性差。
适用于规模很大的小城镇。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2、道路横断面综合设计
(1)道路横断面的形式
一块板(单幅路):混合行驶, 车速较低,用地最节省,建设投资 较少。
二块板(双幅路):利于提高行 车速度,保证安全;利于照明和绿 化布置;建设投资介于一快板与三 块板之间。 三块板(三幅路):大大提高了 行车速度和交通安全;易于照明布 置;遮阳效果较好;利于居住生活 的安宁;建设投资用地最大,造价 较高,但便于分期修建,也利于地 下管线的分期敷设。
小城镇道路的路幅宽度可参考表P175页6-3选定。
(3)道路的横坡
横坡
是指以道路横断面为视角, 从道路中心或从一端到另一端 的坡度,用百分数来表示。
影响因素
路面的材料、道路组成部分 的宽度、当地降雨强度、道路 纵坡大小。 Nhomakorabea
Company Logo
(二)小城镇道路平面设计
基本要求
5、满足小城镇 景观的要求
3、充分结合地形、 地质条件

小城镇规划

小城镇规划

小城镇规划一、小城镇发展的有利条件沙溪镇和灵溪镇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好时机,主要表现在:中共中央已经把小城镇建设作为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五大战略之一,指出小城镇要合理布局,科学规划,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注意节约用地和保护环境,明确了今后小城镇建设发展的方向。

同时,小城镇规划建设工作已经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并从不同程度和不同角度上意识到,我市要实现现代化,只有城区现代化是不够的,其与周边小城镇的现代化息息相关,没有周边小城镇的现代化,我市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

加快小城镇建设,将成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要求大力发展小城镇,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一些原来布局在城市中的传统产业今后将主要向小城镇转移;随着农村产业的集约化经营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一些老的村镇企业及新建企业将会集中布局在小城镇;随着土地管理工作趋于严格,过去“遍地开花”式的企业布局方式将逐步改善;随着小城镇经济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涌入,这群人的户籍安置、转化政策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发展、第三产业的服务对象和居住人口的结构,并进一步扩大了小城镇住房与用地规模、基础设施配套等需求。

二、经调研,发现小城镇的规划建设及规划管理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城镇建设质量不高。

两镇依托320国道建设,在国道两侧各建一排两至三层高的门面房,造成“一条街两层皮,鸭舌帽子一样齐”。

背后的街区多是原有的耕田,是城?是村?概念模糊,发展模式不清晰。

(2)市政公共设施不完善,欠帐过多。

镇区没有完善的道路体系,公共服务设施也不完善,绿化水平低,缺乏公共绿地。

(3)规划管理中的有关小城镇建设的法规不健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

在小城镇建设中违法批地、违章建筑案例仍然存在。

(4)城镇体系建设的观念尚未确立,规划起点低,缺乏通盘考虑。

受本土观念的影响,规划的立足点在本镇域,建设与布局各自为政,很难使有限的资源发挥其最大效能。

(5)城镇规模偏小。

小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120612

小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120612

第一章概述展观,加快了城镇建设步伐•坚持新区建设与旧区改造相结合,2009年,投资4.1亿元, 新建混凝土道路13条,面积7.6万平方米,同步铺设了排污管道6632延长米、供水管道。

一、规划背景商都县属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位于乌兰察布市东部,属后山地区。

北部与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镶黄旗为邻,东北部与乌兰察布市化德县接壤,东部与河北省康保县、尚义县相连,南部与乌兰察布市兴和县衔接,西部与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后旗毗邻。

商都县区位优越,交通便捷。

地处冀、蒙交汇处,是连接京、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西部和北部以及东三省和蒙古的重要枢纽;是承接中国经济发展第三极“环渤海经济圈”辐射大西北的前沿地带。

集通铁路贯穿全境,呼满省际通道、商张、商集、商化、商土等级公路四通八达。

集通铁路及省际通道、商都一张北、商都一乌兰哈达、商都一土牧尔台、商都一化德五条公路干线穿过县城七台镇。

依据《商都县七台镇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城区规划总用地为28.54平方公里,建设用地为17.33平方公里,本次规划区位于七台镇城市建设用地及部分规划总用地范围内的12.76平方公里用地。

商都县有电力、重化工、农畜产品加工和矿产品四大主导产业。

农村经济发展势头正劲,第三产业蓬勃发展,以物流运输和商贸餐饮为重点的服务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社会事业不断进步,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得到不断加强。

2009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2亿元,同比增长16.3%;财政收入完成7088万元, 同比下降38.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5亿元,同比增长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249元,同比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54元,同比下降20.2%。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全县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对城镇规划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近年来,商都县在县委和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7900延长米、供热管道6000延长米;更新和栽植各类树木2.8万株,安装路灯332机,对街道两侧路林中毁坏枯死的树木进行了更换补植,新建道路全部实现了绿化亮化;在七台大街绿化带建防护栏4200延长米;完成了府前广场和文化公园广场改造任务;新建了华都、廉租房等住宅小区,实施了万福花园、新都佳苑等商住小区二期工程。

小城镇规划

小城镇规划

小城镇绿色发展实践
• 绿色产业:发展绿色产业,降低环境污染 • 绿色建筑:推广绿色建筑,提高建筑节能水平 • 绿色交通:发展绿色交通,降低交通污染
小城镇生态文明建设与规划
小城镇生态文明建设
• 生态制度: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 生态文化: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提高居民环保意识 • 生态经济:发展生态经济,实现绿色发展
小城镇发展的趋势
• 新型城镇化:注重质量和内涵的发展 • 产业集聚:推动产业向小城镇集中,提高产业竞争力 • 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小城镇规划的现状与挑战
小城镇规划的现状
• 规划体系:逐步形成完整的规划体系 • 规划实施:规划实施效果逐步显现 • 规划管理:规划管理体制逐步完善
小城镇规划面临的挑战
小城镇规划的方法
• 综合分析:全面了解小城镇发展空间布局:合理规划小城镇的空间结构和土地利用 • 实施措施: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和措施
小城镇规划的重要性与作用
小城镇规划的重要性
• 指导小城镇发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 促进小城镇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 保障小城镇居民生活质量和环境品质
空间优化策略
• 园区建设:推进产业园区建设,提高产业集聚度 • 基础设施:完善基础设施,提高产业配套能力 • 环境保护:加强环境保护,保障产业发展环境
小05城镇生态环境保护与绿
色发展
小城镇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与挑战
小城镇生态环境保护现状
• 环境质量:环境质量逐步改善,但仍有待提高 • 污染源:工业、农业、生活等污染源较多 • 治理措施:污染治理措施逐步加强,但效果有限
• 资源约束:土地、水资源等制约小城镇发展 • 人口流失:小城镇人口净流出,人才短缺 • 环境压力:小城镇生态环境恶化,污染治理任务重

小城镇规划(宜兴市周铁镇总体规划)PPT课件

小城镇规划(宜兴市周铁镇总体规划)PPT课件

中心等

电等网点
14
第二章 镇域规划
2.2.3 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1.根据周铁区位,积极推进“三个集中”,即农业向规模经营集中,工业 向园区集中,农民居住向城镇集中,实现城乡一体化,提高农村现代化 水平。
2.坚决贯彻执行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 大战略思想。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 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建设“和谐 社会”。
16
第二章 镇域规划
2.2.4 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周铁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坚持以邓小平同志建 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江总书记的“三个代表”、 十六大的“五个统筹”为方针,深化对宏观经济形势的认识, 全面贯彻市委提出的经济运行质量,着力稳定农业基础,巩 固提高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第三农业,保持经济持续、快速、 稳定增长,推动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把人们的生活水平、生 活质量、生活环境进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12
第二章 镇域规划
2.2 镇域社会经济规划
2.2.1 社会经济概况
• 2005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7.05亿元,人均国内生产 总值接近3万元。2005年,全镇完成工业应税销售总量 50. 6亿元,实现了工业经济总量两年翻一翻的惊人速度,在全 市跃居第四。工业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
13
第二章 镇域规划
5.加强改革力度,优化工业经济结构,高起点地调整产业结构,积极优化 产品结构。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积极创造宽松的投资环境, 积极扶持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发展,充分利用周铁充裕的民 间资本,努力培育,加强引导。
15
第二章 镇域规划
6、大力打造与城镇职能相适应的“滨湖现代服务业”。 7、深化对市场竞争新趋势的认识,确立市场导向、勇于竞争、培植优

城市规划设计第五章 镇区建设规划

城市规划设计第五章  镇区建设规划

5.1 小城镇用地分析 ; 二、小城镇用地条件评定与发展用地选择
小城镇用地条件构成
5.1 小城镇用地分析 ;
1 自然环境条件分析与评定 (1)自然环境条件分析
5.1 小城镇用地分析 ;
1) 工程地质条件
工程地质条件

力建



















2) 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 (1)水文条件 调查江河湖泊等地表水体的流量、流速、 水位、水质等。
→ 镇区西侧又与该地区中心城市(县级市) 的市区相连,发展空间较小。
5.1 小城镇用地分析 ► 实例 :
5.1 小城镇用地分析
三、镇区用地分类
小城镇镇区用地按土地使用的主要性 质分为9大类、30小类。
镇域用地是如何分类的? 问: 城市用地有是如何分类的?
城市用地分类与镇区用地分类 存在不同的原因?
5.1 小城镇用地分析
► 原则 :
→ 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有关城镇建 设、土地利用的方针政策,尽量少占农田、 不占保护耕地、节约用地;
→ 尽可能满足城镇各项设施在土地使用、工 程建设以及对外界环境方面的要求,充分考 虑现有条件的利用,考虑与现状的关系,考 虑规划的合理性和经济性;
5.1 小城镇用地分析
5.1 小城镇用地分析
3) 气候条件 太阳辐射、风象、气温、降水、湿度。
5.1 小城镇用地分析 4) 地形条件
5.1 小城镇用地分析
5.1 小城镇用地分析
(2) 小城镇用地的自然条件评定
▼ 含义
小城镇用地的自然条件评定是在调查分析 自然环境条件各要素的基础上,综合各项自然 环境条件的适用性和整备用地在工程技术上的 可能性与经济性,按照规划与建设的需要,对 用地的自然环境条件进行质量评价,以确定用 地的适用程度,为正确选择和合理组织小城镇 建设和发展用地提供依据。

双胜镇小城镇规划说明书

双胜镇小城镇规划说明书

双胜镇小城镇规划说明书(索引号:FKK-000-00-0200000-2008-003 文件编号:产生日期:2008-5-20 添加日期:2008-7-31)第一章总说明1 规划背景“小城镇建设”无疑是21 世纪中国城市发展的关键词之一。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城市的逐渐扩张,我国进入了一个中国城市化和城市高速发展的关键时期。

而小城镇的发展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自1998 年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小城镇,大战略”的方针后,党的十六大又进一步把“加快城镇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作为战略目标。

“建立和谐社会,达到全社会的和谐发展,是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一个新的重要思想。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的新命题,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社会更加和谐”这一思想。

加快统筹城乡发展的步伐,解决“三农” 问题,切实保护广大农民的利益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加快发展小城镇则是统筹城乡、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之一。

积极有序地发展小城镇,不仅是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需要,而且已成为我国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镇规划是建设城镇,管理城镇的依据,是保证城镇土地合理利用和开发、经济活动协调进行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城市经济和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

国家提出“小城镇、大战略”以来,各级政府、各部门都高度重视小城镇建设,出台有关政策措施,加大了工作力度,小城镇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

这是建设部关于围绕“三农”问题,加强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

因此,小城镇规划是当前工作的先行,做好小城镇规划是解决农村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的重点。

《赤峰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双胜镇为市域四级重点城镇之一,城镇职能为商贸集散职能为主。

小城镇总规文本

小城镇总规文本

请欣赏:《南岸区峡口镇小城镇规划》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进一步指导峡口镇未来的城镇建设和发展,实现峡口镇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根据《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及峡口镇社会经济年发展规划,编制峡口镇小城镇规划。

第二条在峡口镇行政辖区内进行建设活动的单位与个人,均应遵守、执行本规划。

第三条本规划的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村镇规划标准》3)《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含长生组团规划及茶园新区规划)4)《重庆市村镇规划编制办法》5)《重庆市南岸区三峡移民安置规划报告》6)《重庆市南岸区峡口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7)《南岸区峡口镇社会经济"十五"及2010年发展规划》第四条本规划的年限分为近期和远期,近期发展阶段为2000--2005年,远期为2006--2020年。

第五条本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分为镇域总体规划和集镇建设规划两部分。

镇域总体规划,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根据峡口镇的地理位置、自然特征、资源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进行村镇体系布局和城市化水平预测,并对镇域内主要基础设施提出规划意见。

集镇建设规划,规划控制面积约10平方公里,其中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对集镇发展目标、性质与规模、发展方向、空间布局形态、内外交通及道路交通系统、基础设施、环境保护与灾害防治等提供系统、完整的规划。

第六条本规划由规划文本、附件(说明书、基础资料等)和各种规划图纸组成,其中规划文本、规划图纸具有法律效力。

第七条本规划由南岸区峡口镇人民政府组织实施。

第二章规划目标与规划原则第八条规划目标发挥峡口镇区域中心作用,形成镇域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 促进社会进步和移民安置,发展旅游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及乡镇企业,以小城镇的建设带动全镇及周边地区的发展。

第九条规划原则1. 整体规划原则峡口镇规划服从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含长生组团规划及茶园新区规划),并考虑与农村移民规划(含三峡移民及广阳坝旅游区占地移民)及峡口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结合。

西和县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

西和县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

西和县长道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规划建立管理方法第一章总那么第一条为加强小城镇规划建立管理,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开展,根据?人民国城市规划法?、国务院?村庄和集镇规划建立管理条例?和建立部?建制镇规划建立管理方法?,结合全县实际,制定本方法。

第二条本方法所称小城镇是指本县行政区域的建制镇和其他集镇,但县政府驻地镇〔汉源镇〕除外。

本方法所称小城镇规划区,是指小城镇围因小城镇建立和开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小城镇规划区的具体围,由镇〔乡〕人民政府在编制的小城镇总体规划中规定。

第三条制定和实施小城镇规划,在小城镇规划区进展建立和房地产、市政公用设施、镇容环境卫生等管理,必须遵守本方法。

县城规划区的小城镇规划应服从县城的总体规划。

第四条县建立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县小城镇规划建立的组织指导工作。

第五条县建立行政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是:〔一〕指导镇〔乡〕规划建立管理工作,审核镇〔乡〕编制的小城镇规划,负责小城镇主要路段、临街建筑规划设计审批,并监视实施;〔二〕负责建筑市场、建筑队伍和个体工匠的管理;〔三〕负责对小城镇建立、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四〕依法查处违章建筑。

〔五〕负责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六条镇〔乡〕政府规划建立管理机构主要职责是:〔一〕负责编制小城镇的规划,并按照规划组织实施;〔二〕负责上级主管部门授权的建立工程工程的设计管理和施工管理:〔三〕负责上级主管部门授权的房地产管理;〔四〕负责小城镇镇容和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市政公用设施的维护与管理;〔五〕负责技术效劳和技术咨询;〔六〕负责建立统计、建立档案管理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七条小城镇规划建立管理应当坚持合理布局、节约用地的原那么,全面规划、正确引导、依靠群众、自力更生、因地制宜、量力而行、逐步建立,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

第八条县建立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需要在中心镇设置派出分支机构〔乡镇规划建立管理站〕,直接收理本镇〔乡〕的小城镇规划建立工作,为小城镇建立提供便捷、经常性的技术指导和技术效劳。

小城镇规划

小城镇规划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村镇规划法》3.《村镇规划编制办法》4.《河北省村镇规划技术规定》5.《永年县域城镇体系规划》6.《永年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7.《永年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8.《永年县国民经济统计资料》9.《邯郸市小城镇发展战略规划》10.《永年县域小城镇基础设施发展规划》11.《临洺关镇规划》第二条规划范围1.临洺关镇总体规划范围为:镇行政辖区32个村,镇域总面积82平方公里,总人口20万人。

2.临洺关镇区建设规划范围为:永年县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面积15.59km2。

第三条规划期限近期:2011~2015年;中期:2016~2020年;远期:2021~2030年。

第四条规划原则1.贯彻实施“小城镇,大战略”的指导思想,力求创新,着力吸那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临洺关镇得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

2.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推动小康社会的进程。

3.规划中结合临洺关镇的特点,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发挥小城镇接近自然的优势,以人为本,体现特色,使居民生活水平、生活环境大幅度提高。

4.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充分利用、有效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防止污染;实现农业、城市之间的良性循环,保护临洺关镇水土、绿化、动物等生态环境。

5.统筹兼顾,合理进行产业布局,开拓农村市场,搞活农产品流通,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

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循环型“绿色农业”;建立集中的工业小区,积极发展商业服务业,建立健全农业社会服务体系。

6.合理使用和节约土地,通过挖潜改造,提高土地节约化程度和土地使用效率。

7.合理利用原有的建筑和设施,节约建设资金,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多元化的经营模式。

8.充分考虑周边其他村镇和临洺关镇得相互影响,互利互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

9.以镇区建设为基础,带动全镇的发展。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同发展工业企业和农村服务业相结合,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的流动。

小城镇规划说明提纲

小城镇规划说明提纲

规划说明提纲前言第一篇基础现状篇第一章规划的意义、必要性及可行性(背景)第一节建设规划的意义第二节建设规划的必要性第三节建设规划的可行性第二章镇区概况及建设条件第一节镇区概况第二节建设条件第二篇规划总纲篇第三章上层规划概述及分析评价第一节上层规划概述第二节上层规划分析及评价第四章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总纲第一节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第二节规划依据第三节规划范围及期限第四节规划目标第五章镇区规划总体布局第一节规划构思及理念第二节规划总体布局及结构第三节镇区用地布局第四节镇区产业发展规划布局第五节镇区景观风貌规划布局第七章近期建设规划第三篇专项规划篇第八章镇区道路交通规划第九章镇区居住用地规划第十章镇区绿地系统规划第十一章镇区景观风貌规划第十二章镇区市政工程设施规划第十三章镇区公共设施规划第一节商业设施规划第二节文教设施规划第三节医疗设施规划第十四章镇区环卫设施规划第十五章镇区环境保护规划第十六章镇区平面定位及竖向规划第十七章镇区综合防灾规划第十八章土地利用协调规划第十九章居民社会调控规划第二十章经济引导规划(产业规划)第四篇建设规划篇第二十一章镇区居住小区规划第二十二章镇区中心规划第二十三章镇区集贸市场规划第二十四章镇区绿地与广场规划第二十五章镇区历史地段规划第二十六章镇区旧区改造规划第二十七章镇区街景规划第五篇效益分析篇第二十八章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第二十九章投资估算第三十章效益分析第六篇规划实施建议篇第三十一章规划实施建议。

城市规划之城乡区域规划PPT课件

城市规划之城乡区域规划PPT课件

城市是区域的缩影、中心和焦点
❖ 城市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 ❖ 城市从区域获取发展所需要的食物、原料、
燃料和劳动力,又要为区域提供产品和各种 服务。 ❖ 区域能够向城市提供多少食物、原料、燃料、 劳动力,区域又能够吸收多少城市的产品和 服务,城市与外界区域目标有什么样的交流 手段,就成了城市发展的基础。
❖ 3.1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城市经济基础理论认为,一个城市的全部 经济活动,根据其服务对象的不同,可以划 分为基本活动和非基本活动两部分。
经济活动的基本与非基本部分
1.基本活动:为本城市以外的需要服务的经济活动。 可分为: 离心型基本活动; 向心型基本活动;
2.非基本活动:为本城市的需要服务的经济部门。 可分为: 为了满足本市基本部分的生产所派生的需要; 为了满足本市居民正常生活所派生的需要;
50
1
5.4.1 城市功能(p193)
第五章 总体规划
功能指物质系统所具有的作用、能力和功效等。
5.5 城市主要组成要素的布局及原则
5.5.1 对外交通用地布局 5.5.2 5.5.4 工业用地布局 5.5.5 仓储用地布局 5.5.6 公共设施布局
5.6 城市总体布局方案评价
目 录
49
0
补充概念
城市用地: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赋予一定用途与功能的土地的总称
③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剧,使得中心控制功能越来越集中于 少数世界城市。
城市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 城市是社会生活与矛盾的集合体
①由于人口的密集,社会问题就呈现出集中发生的现象,并且 复杂多样。
②城市社会问题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不同的经济发 展阶段产生不同的社会问题。
③城市社会问题可以成为城市发展的桎梏,又反过来成为城市 发展的目标和现实动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并制定了《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组织条例》——中国第一 批由中央政府公布的文物保护政策性法规和第一个由国家设立的
专门保护和管理文物的机构,开始国家对文物实施保护与管理的
历史。

二、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历程 1949年后,新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建立经历了形成、 发展与完善三个历史阶段,即以文物保护为中心内容的单一体系 的形成阶段,增添历史文化名称保护为重要内容的双层次保护体 系发展阶段,以及中心转向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多层次保护体系的 成熟阶段。 1、以文物保护为中心内容的的单一体系 针对战争造成的大量文物被破坏及文物流失的现象,中央人民政 府从1950年开始通过颁布一系列有关法令、法规,设置中央和地 方管理机构,设置考古研究所等一系列举措,到60年代中期已初 步形成了中国文物保护制度。
一、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历程
2、《雅典宪章》(第一个获得公认的城市规划纲领性文件)
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 “有历史价值和建筑和地区”
“有历史价值的古建筑均应妥为保存,不可加以破坏。 (1)真能代表某时期的建筑物,可引起普遍兴趣,可以教育人民者; (2)保留其不妨害居民健康者; (3)在所有可能的条件下,将所有干路避免穿行古建区,并使交通 不增加拥挤,亦不使之妨碍城市有机的新发展; 在古建筑附近的贫民窟,如作有计划的清除后,即可改善附近住宅
普通级资源 等级 分值 一级旅游资源 30~44 二级旅游资源 45~59 三级旅游资源 60~74 优良级资源 四级旅游资源 75~89 五级旅游资源 ≥90分
三、旅游区总体规划 1、主要内容 ①对旅游区客源市场的需求总量、地域结构、消费结构等进行全面分析与预测; ②确定旅游区的范围,进行现状调查和分析,对旅游资源进行科学评价;
第五章 小城镇专项规划

1、掌握小城镇旅游资源规划的一般内容与工作步骤; 2、掌握小城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历程、内容与保护区的划分方法; 重点: 1、小城镇旅游资源调查与评定; 2、小城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保护区的划分;




第一节 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规划
一、旅游规划的主要任务及内容 1、旅游规划的主要任务 (1)历史任务


二、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历程 2、增添历史文化名称保护为重要内容的双层次保护体系 由20世纪70年代末进入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城市经济迅 猛发展,城市进入空前规模的开发建设阶段:新区建设、旧城更新以及 城市基础设施的改造等导致的历史文化及其环境,尤其是城市传统风貌 改变,使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进入到一个更为广泛也更为严峻的新 时期,所面临的保护问题渐渐从文物建筑转向整个历史传统城市。

1982年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公布,标志着名城保护制度的初创, 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也进入了它的第二个重要发展阶段,即增添历史 文化名称保护为重要内容的城市保护阶段。

二、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历程 3、重心转向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多层次体系
1996年6月,黄山屯溪会议:历史街区的保护已成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一环,
《古建筑加固和改善法》及1931年《古建筑加固和改善法修正
案》;1953年制定了保护历史性建筑物的《古建筑及古迹法》。
一、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历程
1、主要国家文物建筑立法情况 日本:1897年制定了《古神社寺庙保存法》;1919年制定了《古迹 名胜天然纪念物保存法》;1929年制定了《国宝保护法》;1952 年综合以上三个法令为《文物保护法》。 美国:1960年制定了《文物保护法》
一、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历程 4、《内罗毕建议》 1976年,华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历史地区的保护及其当代作用的 建议》 历史地段的保护包括“史前遗址、历史城镇、老城区、老村庄、老村落以 及相似的古迹群”; 拓展了“保护”的内涵:鉴定、防护、保存、修缮、再生; 五个观点: (1)历史环境是人类日常生活环境的一部分; (2)历史环境是过去存在的表现; (3)历史环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多样性; (4)历史环境能将文化、宗教、社会活动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最准确如实 地传给后人;
附件:规划说明书和基础资料
案例:平江梧桐山风景旅游区总体规划
第二节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一、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历程
1、主要国家文物建筑立法情况 法国:1840年,历史建筑管理局,《历史性建筑法案》;1913年, 颁布《历史古迹法》;不论公物或私产,一旦被历史建筑管理局 认定为历史性建筑就不得再拆毁,对它的维修费用将由政府资助 其一部分或全部;1930年颁布《遗址法》;1943年立法规定在历 史性建筑周围500米内改变环境面貌要得到专门批准;
(5)保护、保存历史环境与现代生活的统一,是城市规划、国土开发方 面的基本要素;
保护与城市规划开始走向结合。
一、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历程 5、《华盛顿宪章》 1987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华盛顿《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宪章》 确定了历史地段以及更大范围的历史城镇、城区的保护意义与作用、 保护原则与方法。 关于历史地区保护的内容,文件指出以下五点: (1)地段和街道的格局和空间形式; (2)建筑物和绿化、旷地的空间关系; (3)历史性建筑的内外面貌,包括体量、形式、风格、材料、色彩 及装饰等; (4)地段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包括自然和人工的环境关系; (5)地段在历史上的功能作用。 标志着城市保护已与城市规划紧密结合。
制区的外围可再划一道分界线,并对这里的环境提出进一步的保护控制要求,以 求得保护对象与现代建筑之间的合理空间与景观的过渡。

二、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 2、旅游资源调查 (3)步骤与方法 ①调查准备阶段 制定计划、资料收集、仪器和设备准备阶段 ②实地调查阶段
野外实地踏勘、访问座谈、问卷调查
③资料整理阶段 分类整体,形成调查报告和旅游资源分布现状图
二、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 3、旅游资源评价 评价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打分评价 旅游资源各等级分值范围一览表
一、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历程
1、主要国家文物建筑立法情况 英国:1877年由威廉· 莫里斯创建了古建筑保护协会;1882年颁布
《古迹保护法》,保护21项古迹,其中主要是遗址;1900年颁布
《古迹保护法修正案》,保护的内容扩大到宅邸、庄园、农舍、 桥梁等与历史事件有关或有关历史意义的建构筑物;1913年颁布
③确定旅游区的性质和形象;
④确定规划旅游区的功能分区和土地利用,提出规划期内的旅游容量; ⑤进行旅游区各项专项规划; ⑥研究并确定旅游区资源的保护范围和保护措施; ⑦提出旅游区近期建设规划,进行重点项目策划; ⑧对旅游区开发建设进行总体投资分析;
三、旅游区总体规划 2、成果要求 图纸:旅游区位图、综合现状图、旅游市场分析图、旅游资源评价图、总体 规划图、道路交通规划图、功能分区图等其他专业规划图、近期建设规 划图等
貌及环境;

(2)建设控制地带:为了保护文物本身的完整和安全所必须控制的周围地段,即 在绝对保护区以外划一道保护范围,一般视历史建筑、街区布局等具体情况而定, 用以控制文物古迹周围的环境,使这里的建设活动不对文物古迹造成干扰;

(3)环境协调区:对有重要价值或对环境要求十分严格的文物古迹,在其建设控
的生活环境,并保护该地区居民的健康。”
一、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历程
3、《威尼斯宪章》 又称《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1964年“国际文化财产保护与修
复中心”, 第二届历史古迹建筑师及技师国际会议,提出了文物古
迹保护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和方法。 文物古迹“不仅包括单个建筑物,而且包括能够从中找出一种独特的 文明、一种有意义的发展或一个历史事件见证的城市或乡村环境。 这不仅包括伟大的艺术作品,而且亦适用于随时光流逝而获得文化 意义的过去一些较为朴实的艺术品。”古迹的保护“包含着对一定 规模环境的保护”,不能与其所见证的历史和其产生的环境分离”。 还规定要保护文物建筑的全部,从平面、立面,到室内装饰、雕刻、 绘画,强调保护全部历史的信息,保存各个时代的叠加物,修复时 添加的部分必须保持整体的和谐一致,但又必须和原来的部分明显 地区别。禁止任何重建。
一、旅游规划的主要任务及内容 2、旅游规划的主要内容 (1)直接管理的约束性内容 ①旅游发展的目标与指标体系; ②旅游资源评价; ③劳动教育科技公共投资项目; ④安排容量规划与旅游流调解;
一、旅游规划的主要任务及内容 2、旅游规划的主要内容 (2)委托或联合管理的约束性内容 ①环境保护与生态保护规划 ②文化保护与社会发展规划 ③旅游区区划与调整土地利用关系 ④旅游市场维护与管理
吸引力 旅游者 生产 需求 资源 旅游企事业单位 利用 消费
①促使旅游系统的进化因素占据 主导地位; ②引导和控制旅游系统规避发展 旅游地 的风险; ③确保旅游系统有目的、符合规 律地发展;
旅游系统示意图
一、旅游规划的主要任务及内容 1、旅游规划的主要任务 (2)现实任务 ①合理配置旅游资源 ②提升旅游产品的质量 ③落实相关部门间的协作 ④保障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制度由此建立,标志着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建构完 成,标志着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向着完善和成熟阶段迈进。
三、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容 1、物质形态 (1)城市所根植的自然环境 (2)城市独特的形态 (3)城市的物质组成要素
三、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容 2、非物质形态 (1)语言、文字 (2)城市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所形成的精神风貌 (3)社会群体、政治形式和经济结构所产生的城市生态结构
三、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容 3、保护内容 (1)文物古迹的保护 (2)历史地段的保护 (3)古城风貌特色的保护与延续 (4)历史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1、文物古迹保护区的划定 (1)绝对保护区:列为国家、省、市级的文物古迹、建筑、园林等本身用地范围, 所有的建筑与环境均要按文物保护法的要求进行保护,不允许随意改变原状、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