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翻译
古汉语课文翻译
(曾点)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的才能不一样呀!”
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
(曾点)说:“暮春时节(天气和暖),春天的衣服已经穿着了。(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到沂河里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唱着歌走回家。”
齐湣王果然听到这一消息,君臣上下十分惊恐。于是连忙派太傅拿着千斤黄金,驾着两百匹马拉的绘有文采的车子,带上一把佩剑,并向孟尝君致书谢罪说:“由于我不好,遭到祖宗降下的灾祸,又被身边阿谀逢迎的臣下包围,所以得罪了您。我是不值得您帮助的,但希望您顾念齐国先王的宗庙,暂且回国都来治理国事吧。”冯谖又告诫孟尝君道:“希望你向齐王请求先王传下来的祭器,在薛建立宗庙。”(齐王果然照办。)宗庙建成后,冯谖回报孟尝君:“现在三个洞已经营造好,您可以高枕无忧了。”
孟子说:“自己织的吗?”
陈相说:“不,用粮食换的。”
孟子说:“许子为什么不自己织呢?”
陈相说:“对耕种有妨碍。”
孟子说:“许子用铁锅瓦甑做饭、用铁制农具耕种吗?”
陈相说:“对。”
孟子说:“是自己制造的吗?”
陈相说:“不,用粮食换的。”
陈相见到许行后非常高兴,完全放弃了他原来所学的东西而向许行学习。陈相来见孟子,转述许行的话说道:“滕国的国君,的确是贤德的君主;虽然这样,但他还是没真正认识圣人之道啊。贤君应和百姓一起耕作而取得食物,一面做饭,一面治理天下。现在,滕国有的是粮仓和收藏财物布帛的仓库,那么这就是使百姓困苦来养肥自己,哪里算得上贤呢!”
孟尝君在齐当了几十年相国,没有遭到纤芥之微那样(丝毫)的祸患,这都是冯谖计谋的结果啊!
许行
有个研究神农学说的人许行,从楚国来到滕国,走到门前禀告滕文公说:“远方的人,听说您实行仁政,愿意接受一处住所做您的百姓。”滕文公给了他住所。他的门徒几十人,都穿粗麻布的衣服,靠编鞋织席为生。陈良的门徒陈相,和他的弟弟陈辛,背了农具耒和耜从宋国来到滕国,对滕文公说:“听说您实行圣人的政治主张,这也算是圣人了,我们愿意做圣人的百姓。”
稽的文言文翻译
稽,古汉语词汇,有查考、考察、停留、等待、遵循、根据等含义。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稽”进行阐述,以期使读者对这一词汇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查考、考察《礼记·曲礼上》云:“稽古右文。
”郑玄注:“稽,考也。
”此处的“稽”即查考、考察之意。
如《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所述:“稽诸古,则莫之或先。
”意思是查考古代典籍,没有人能比得上。
二、停留、等待《史记·太史公自序》载:“稽首受教,不敢忘。
”此处的“稽”意为停留、等待。
表示太史公等待接受教诲,不敢忘记。
三、遵循、根据《论语·里仁》中,孔子曰:“君子之学也,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稽古右文,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这里的“稽”意为遵循、根据。
孔子强调君子学习要广泛涉猎,坚定信念,勤于提问,深入思考,这样才能掌握仁道。
而仁道正是遵循古圣先贤的教诲,根据古人的智慧。
四、根据、依据《左传·僖公二十五年》载:“稽诸古,则莫之或先。
”这里的“稽”意为根据、依据。
意思是查考古代典籍,没有人能比得上。
五、验证、核实《战国策·齐策二》中,苏秦对齐王说:“大王之国,西邻赵,南接楚,东有韩、魏,北临燕、赵,地大物博,人杰地灵。
大王欲成霸业,非稽核其实,不可妄动。
”此处的“稽”意为验证、核实。
苏秦建议齐王在行动之前,要核实实际情况,不可轻举妄动。
六、古代的礼仪、仪式《周礼·春官·大祝》载:“大祝掌六祝:一曰祠,二曰祭,三曰享,四曰烝,五曰尝,六曰祫。
凡国之大事,掌其礼仪。
”这里的“稽”指古代的礼仪、仪式。
大祝负责掌管国家的重大仪式,确保礼仪规范。
综上所述,“稽”这一词汇在古汉语中具有丰富的含义,涉及查考、考察、停留、等待、遵循、根据、验证、核实、礼仪等多个方面。
通过对“稽”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古汉语翻译
不龟手之药宋国有个人善于炮制防止冻裂的不龟(jun)手之药,他的家族靠着这个祖传秘方,世世代代以漂洗丝絮为业,始终勤勤恳恳,披星戴月,但由于收入菲薄,生活总是很贫困。
有位远道而来的客人,听说有不龟手之药的秘方,愿以百金求购。
这可是个大数目!不龟手之药的主人动心了。
但想到祖传的秘方要卖出去,也是件大事,于是集合全家族的成员共商转让之事。
大家七嘴八舌一番议论,最后总算统一了思想:祖祖辈辈以漂洗丝絮为生,收入太少,今天一旦出售药方,可以获取大笔金钱,何乐而不为?于是全体成员一致同意把药方卖出去。
客人得到秘方以后,立即奔赴吴国,对吴王说,今后将士在寒冬打仗,再也不用为冻手犯难了。
不久,越国大军压境,吴国告急,吴王委任此人统帅大军。
此时正值严冬,吴越两军又是进行水战。
由于吴军将士涂抹了不龟手之药,战斗力特别旺盛,因而大胜越军。
班师回朝后,吴王大喜过望,颁诏犒赏三军,同时将献药之人视为有特殊贡献的统帅,割地封赏嘉奖他。
同样是这个不龟手之药,宋国人世世代代用来漂洗丝絮,结果始终贫困交加;而吴国用来作战,则可以战胜敌国。
由此可见,同样一个事物,由于使用方法和对象不同,其结果和收效也会大不一样。
胠篋要防備翻箱倒櫃扒竊的盜賊,就一定要收緊口袋,把箱櫃門窗上鎖牢固,這是世俗所謂的明智之舉。
然而大盜來了,櫃子用背的、箱子用提的、口袋用擔的,快步離去,還唯恐你鎖的不牢固。
既然如此,所謂智者,他們的作法不就是為大盜積聚財物嗎?試論,世俗所謂智者,有不為大盜積聚財物的嗎?所謂聖人,有不為大盜守護財物的嗎?何以知道如此呢?以前齊國鄰里相望,雞鳴狗叫之聲相聞,漁網遍佈,農耕之地,方圓二千餘里,統括四境,所用來建立宗廟社稷,治理地方等的方法,何嘗不是效法聖人呢?可是,田成子弒君竊國。
所竊取的只是這個國家嗎?連同治理國家的聖知之法也一併竊取了。
所以,田成子雖有盜賊的名聲,而其處境卻跟堯舜一樣安穩,小國不敢指責,大國不敢征討,十二代享有齊國,這不就是竊取齊國,連同聖知之法一併竊取,用來守護他那盜賊之身嗎?再試論,世俗所謂最明智之人,有不為大盜積聚財物的嗎?所謂最聖明之人,有不為大盜守護財物的嗎?何以知道如此呢?從前龍逢被殺,比干被剖心,蒼弘被挖腹,伍子胥被殺,屍體棄江任其腐爛,如此四位賢人,也免不了殺身之禍。
古汉语单字翻译
古汉语单字翻译
古汉语中“单”字的翻译有以下的几种情况:
1、用作形容词,单:单一;单独。
例句——《信陵君窃符救赵》:“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
”
2、用作副词,单:仅仅,只。
例句——《水浒传》:“单单只剩得一个何观察。
”
3、用作形容词,单:孤单。
例句——《孔雀东南飞》:“儿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单。
”
4、用作形容词,单:薄弱;单薄。
例句——《卖炭翁》:“可怜身上衣正单。
”
5、用作名词,单:用一层布帛制的衣物。
例句——《孔雀东南飞》:“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
”
6、用作名词,单:记载事物的纸片、票据。
例句——《葫芦僧判断葫芦案》:“如今凡作地方官的都有一个私单。
”
7、用作形容词,单:通“殚”。
例句——《荀子.富国》:“事之以货宝,则货宝单而交不结。
”
8、用作形容词,单:奇数的。
9、单:在称数法中表示零位。
《水浒传》:“一百单八将。
”。
足复文言文翻译
足复,古汉语之中,多指足之恢复,亦或足之复原。
今译为现代汉语,多指身体之恢复健康,或事物之复原如初。
以下试以文言文译为现代汉语,以飨读者。
原文:足复,盖言足之病愈,身体之康健也。
昔者,人有足疾,痛楚难忍,求医问药,终日不辍。
医者诊之,曰:“此疾非一日之患,宜调养身体,静心养气,俾足自愈。
”患者从之,饮食调养,动静有度,不逾月,足疾果愈,身体亦康健如初。
翻译:足复,说的是脚病痊愈,身体恢复健康。
从前,有个人脚生疾病,痛苦难耐,求医问药,终日不停。
医生诊断后说:“这种病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治愈的,应该调养身体,静心养气,让脚自己恢复。
”患者听从医生的建议,调整饮食,适度活动,不到一个月,脚病果然痊愈,身体也恢复得和以前一样健康。
又曰:足复,亦言物之复原,如器物之损坏,经修补后,复如旧观。
昔有良匠,善修补器物,遇一古董壶,破损不堪,匠人视之,曰:“此壶虽破,尚可复。
”遂以巧手,细心修补,不数日,古董壶焕然一新,宛如初制。
翻译:足复,也说的是事物恢复原状,比如器物损坏了,经过修补后,又能恢复到原来的样子。
从前有个优秀的工匠,擅长修补器物,遇到一个古董壶,破损得厉害,工匠看了后说:“这个壶虽然破了,还可以修复。
”于是用巧手,细心修补,没过几天,古董壶就焕然一新,就像新的一样。
又曰:足复,尚有足之行走,复如往昔之意。
昔有老人,年迈体衰,行走不便,家人忧之。
一日,老人得良方,服用后,身体复健,足步如飞,家人欣喜若狂。
翻译:足复,还有脚能行走,恢复到以前的样子。
从前有个老人,年纪大了身体衰弱,走路不方便,家人都很担心。
有一天,老人得到了一个良方,服用后,身体恢复健康,走路又快又稳,家人都非常高兴。
总之,足复一词,在文言文中含义丰富,既有身体恢复健康之意,也有事物复原如初之意,更有行走自如之寓意。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以足复来形容一个人或事物的恢复状态,寓意着希望和美好。
高中古汉语高频实词翻译
高中古汉语高频实词翻译1. 笃行令名:力行其事,有美好的名声。
2. 慷慨:胸怀大志。
3. 造次:仓促。
4. 愠恚:愤怒。
5. 颜色:脸色。
6. 良牧:优秀的官吏7. 擢拔:提拔。
8. 超擢:跃级提拔。
9. 雅素:平时。
10. 供张:备办各种陈设器物。
11. 丰饶:12. 殷富:殷实富裕。
13. 乞令:请求命令。
14. 委曲:委婉。
15. 为政:处理政事。
16. 简易:(1)作风随便,平易近人(2)简略便易。
17. 劝课:鼓励督促。
18. 农桑:农业生产。
19. 闾阎:民间。
20. 下车:新官上任。
21. 摄饬:整顿,整理,整治。
22. 肃清:整顿。
23. 振纲纪:整治法纪。
24. 计吏:考核官员。
25. 功课:考核官员。
26. 窜徙:流放。
27. 边鄙:边远地区。
28. 案牍:公文。
29. 剖决:判决。
30. 婴城:环绕城墙。
31. 钞掠:通“抄掠”,抢劫。
32. 大体:重要原则。
33. 奈何:句首(为什么);句中(如何对待)句末:(怎么办)34. 委曲:委婉。
35. 祖饯:设宴饯行。
36. 登高自卑:从最低的官做起,登上高位。
37. 衔怨:怀恨埋怨。
38. 发奸擿伏:揭发间歇和隐藏的坏人坏事。
39. 剧贼:大强盗。
40. 交通:勾结串通。
41. 便道之官:直接取道赴任。
42. 便宜从事:见机行事。
43. 恃功傲物:倚仗功劳傲视别人。
44. 遗书:送信。
45. 肃然:庄重严肃。
46. 故时:以前。
47. 秩俸:俸禄。
48. 自存:养活自己。
49. 阿党:偏袒。
50. 论罪:定罪,判罪。
51. 闾里:民间。
52. 淫祀(祠):过多而不合礼法的祭祀。
53. 矜伐:自我夸耀。
54. 矜恤:同情救济。
55. 矜寡:孤苦老弱的人。
56. 矜严:庄重严肃。
57. 键户:关门。
58. 诮让:责备。
59. 庠序:学校。
60. 疾笃(病渐、病笃):病重。
61. 秩满:任期满。
62. 自是:从此。
63. 一切:一律。
古汉语复习重点语句翻译
古汉语复习重点语句翻译古汉语复习重点语句翻译于是荀首佐中军矣,故楚人许之。
于是:在这个时候。
佐:执掌。
二国治戎,臣不才,不胜其任,以为俘馘。
治戎:治理兵戎之事,指开战。
俘馘:偏义复词,偏义为俘。
馘,聝:取人首级,耳朵以记功。
执事不以衅鼓,使归即戮,君之惠也。
衅鼓:祭鼓。
即:接受。
二国图其社稷,而求纾其民,各惩其忿,以相宥也,两释累囚,以成其好。
纾:减轻人民负担。
惩:止,克制。
宥:原谅。
两释累囚:双方都释放战俘。
累囚:并列见义,俘虏。
臣不任受怨,君亦不任受德。
无怨无德,不知所报。
任,受并列见义:承受。
以君之灵,累臣得归骨于晋,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
之以:以之,之,代知英若不获命,而使嗣宗职,次及于事,而帅偏师,以脩封疆,虽遇执事,其弗敢违,其竭力致死,无有二心,以尽臣礼,所以报也。
嗣:承继。
宗职:宗子之事。
次:按次序。
偏师:非主力部队。
脩封疆:治理边疆范宣子亲数诸朝。
数:数落,责备。
我先君惠公有不腆之田,与女剖分而食之。
不腆之田:不多的丰厚的田地。
盖言语漏洩,则职女之由。
职女之由:主要由于你。
职:主。
女之由:由女,之,助词,宾语前置。
诘朝之事:参与朝政之事。
惠公蠲其大德,谓我诸戎是四岳之裔胄也,无是翦弃。
蠲:显示。
四岳四方部落首领。
裔胄:后代。
赐我南鄙之田,狐狸所居,豺狼所嗥。
南鄙:南边边远的地方。
嗥:号叫。
秦人窃与郑盟而舍舍戍焉,于是乎有肴之师。
舍:安置。
戍:戍守的人。
譬如捕鹿,晋人角之,诸戎掎之,与晋踣之,戎何以不免。
角:抓住角。
掎:拉住退。
踣:向前扑倒,使倒下。
与我诸戎相继于时,以从执政,犹肴志也,岂敢离逷?相继于时:不断地。
志:意愿。
令官之师旅,无乃实有所阙,以携诸侯,而罪我诸戎。
官:晋国执政。
阙:失误。
无乃:莫非。
携:携二心,使??生离心,使??叛离。
不与于会,亦无瞢焉。
瞢:忧虑。
宣子辞焉,使即事于会,成恺悌也。
辞:道歉。
恺悌:和易近人。
定王使单襄公聘于宋。
聘:专指国与国之间的邦交访问。
文言文翻译古汉语
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不忧。
生之谓性,死之谓命。
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
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
不为福先,不为祸始。
感而后应,理而后言。
己乎,己乎!天下莫能与汝争辩矣!【译文】古代的真人,他睡眠时不做梦,醒来时无忧无虑。
生下来就是他的本性,死去就是他的命运。
他活着的时候顺应自然,死去的时候万物都发生变化。
他安静时与阴气相合,动荡时与阳气相随。
不主动追求幸福,也不主动招致祸患。
受到外界影响才做出反应,理顺了才说话。
唉,唉!天下没有人能与你争辩了!《论语·为政》原文及翻译: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译文】孔子说:“用道德来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一样,它处在自己的位置上,所有的星星都围绕着它。
”《诗经·关雎》原文及翻译: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译文】关关和鸣的雎鸠,栖息在河中的小洲。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理想的对象。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捞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醒来睡去都想追求她。
追求却找不到,白天黑夜总思念她。
绵绵不断长又长,翻来覆去难入睡。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奏起琴瑟来亲近她。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孟子·梁惠王上》原文及翻译:孟子见梁惠王。
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乎?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夫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夫唯仁者,是以无敌于天下。
”【译文】孟子去见梁惠王。
王说:“老先生不远千里而来,也将有什么好处给我们国家吗?”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说‘利’呢?难道不是还有仁义吗?大王说:‘怎样使我国得利?’大夫说:‘怎样使我家得利?’士人和普通百姓说:‘怎样使我自己得利?’上上下下都只追求利益,国家就危险了。
师文言文翻译
原文:孔子见南子,子路不说。
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译文:孔子拜见南子,子路心中不悦。
孔子发誓说:“我所作所为若有所失,愿天厌弃我!”析义: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南子,鲁国权臣南宫敬叔之女,以美貌著称。
孔子拜见南子,实为当时社会风气使然,并非私欲。
子路,孔子弟子,名仲由,性格直率。
见孔子拜见南子,心中不悦,认为孔子有失身份。
孔子矢之,即发誓,表示自己所作所为若有所失,愿天厌弃自己。
此句反映了孔子对道德的重视,以及对子路的尊重。
再以一则文言文为例,试译之。
原文:昔孟母,择邻而处子,子不学,断机杼。
译文:昔日孟母,选择邻居而居住,孟子不学习,孟母便割断织布机。
析义:孟母,即孟轲之母,孟子,名轲,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
孟子小时,孟母为了使孟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选择邻居而居住。
孟子不学习,孟母便割断织布机,以示教育。
此句体现了孟母对孟子教育的重视,以及孟子在学习上的自觉性。
以下再以一则文言文为例,试译之。
原文: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译文:青色,来源于蓝草,却比蓝草更青;冰,由水凝结而成,却比水更寒冷。
析义:此句出自《荀子·劝学》,荀子,名况,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
此句比喻事物的发展变化,青色虽来源于蓝草,却更胜一筹;冰虽由水凝结而成,却比水更寒冷。
寓意着人要不断学习,追求进步,超越自己。
总之,师文言文翻译,既是对古汉语的传承,也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
在翻译过程中,我们要把握原文的意境,力求准确表达古人的思想感情。
同时,要注重对文言文的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领略师文言文的魅力,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妹文言文翻译
妹,古汉语之称谓,犹言“小妹”、“幼妹”也。
古时,兄妹间以兄妹相称,亲昵而敬重。
然妹之称,亦含有一丝娇憨之意,似是少女天真烂漫之写照。
以下试以文言文翻译,以见其风采。
原文:妹,吾家之幼女也。
幼时,吾与妹游于园中,共赏春花秋月,共度夏日炎炎。
妹之笑,如花绽放,美不胜收。
吾常戏称妹为“花间仙子”,妹亦笑而不怒,颇得吾心。
翻译:妹,吾家之小女也。
幼时,吾与妹游于园中,共赏春之花,秋之月,共度夏之炎炎。
妹之笑,若花之绽放,美不胜收。
吾常戏称妹为“花间之仙子”,妹亦笑而不怒,颇得吾心。
妹生性活泼,好动不羁。
每至黄昏,必与邻家小妹相约,共赴田野,追逐嬉戏。
归来时,衣衫褴褛,笑靥如花。
吾见之,心中欢喜,不禁赞叹:“妹之欢快,犹如春风拂面。
”翻译:妹性活泼,好动不羁。
每至黄昏,必与邻家小妹相约,共赴田野,追逐嬉戏。
归时,衣衫褴褛,笑靥如花。
吾见之,心中欢喜,不禁赞叹:“妹之欢快,犹如春风拂面。
”妹虽幼,然心思细腻,善解人意。
每有烦恼,必向吾倾诉,吾亦倾心聆听,为其排忧解难。
妹之称吾为“知己”,吾亦以妹为“心灵伴侣”。
翻译:妹虽幼,然心思细腻,善解人意。
每有烦恼,必向吾倾诉,吾亦倾心聆听,为其排忧解难。
妹之称吾为“知己”,吾亦以妹为“心灵伴侣”。
岁月如梭,转眼间,妹已长成亭亭玉立之少女。
吾与妹之情,愈加深厚。
妹之才情,亦日渐显露。
常以诗词歌赋,抒发心中之情。
吾常陪妹吟诗作对,共度美好时光。
翻译:岁月如梭,转眼间,妹已长成亭亭玉立之少女。
吾与妹之情,愈加深厚。
妹之才情,亦日渐显露。
常以诗词歌赋,抒发心中之情。
吾常陪妹吟诗作对,共度美好时光。
妹,吾家之幼女也。
幼时,吾与妹共度欢乐时光,长大后,妹之才情更加出众。
吾深感欣慰,愿妹在人生道路上,一路顺风,终成大器。
翻译:妹,吾家之幼女也。
幼时,吾与妹共度欢乐时光,长大后,妹之才情更加出众。
吾深感欣慰,愿妹在人生道路上,一路顺风,终成大器。
古汉课文翻译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吏,一般来说,在东汉以后,多指小官。
⏹在先秦和西汉时,“吏”和“官”的区别主要在于:⏹“吏”是指人,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官吏”,不管大官小官都叫“吏”。
⏹“官”主要是指处所,也就是官府。
⏹窃,自谦的表敬副词,常用的还有“忝、猥”等。
⏹臣受恩偏特,忝任师傅。
(《后汉书·杨赐传》)⏹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李密《陈情表》)⏹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
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
⏹士是战国时期的一个阶层。
⏹西、东:方位名词作状语。
⏹百里奚:人称五羖(黑色公羊)大夫。
⏹产,指出生。
现代汉语只说物产于某地,不能说人产于某地,古代汉语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孟子·滕文公上》“陈良,楚产也。
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
”⏹引进地点的介词“于”有时不出现。
这是秦汉文献一个普遍的特点。
⏹1)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于”不出现】西戎。
⏹2)快意【“于”不出现】当前,适观而已矣。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移、易:改易,改变。
⏹民以(之)殷盛,国以(之)富强,⏹殷盛:同义连用。
殷实兴旺。
⏹乐用:乐为所用。
乐于效力。
⏹《史记·李将军列传》:“(广)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亲服:亲附服从。
⏹举:攻克,占领。
《孟子·梁惠王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
”⏹治强:⏹治,太平、安定,治理得好。
⏹强:“强”之本字,强盛。
⏹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
⏹拔:攻取。
攻城拔寨。
三川:黄河、洛水、伊水。
⏹惠王攻巴蜀,目的是夺取那里的产粮地区,以解关中困难。
⏹包:囊括。
⏹从:“纵”之本字。
降在文言文翻译
降,古汉语词汇,意指从高处往低处落下。
此词在文言文中运用广泛,寓意丰富,既可指自然现象,亦可用以比喻人事变迁。
以下以几个实例,阐述“降”字在文言文中的翻译与应用。
一、自然现象1. 云雨降自天,润泽万物生。
(《诗经·小雅·雨无正》)翻译:云雨从天而降,滋润万物生长。
2. 雪花飘落,银装素裹。
(《唐·杜甫·北征》)翻译:雪花纷纷落下,大地银装素裹。
二、人事变迁1.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战国策·齐策二》)翻译:士人为了解自己的人而献身,女子为了取悦自己的人而修饰容貌。
2.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翻译:君子的恩惠,五代之后就会断绝。
三、道德品质1. 降尊而谦卑,以事其上。
(《礼记·中庸》)翻译:降低自己的身份,谦虚地对待上级。
2. 降志辱身,以求闻达。
(《史记·孔子世家》)翻译:降低自己的志向,屈辱自己的身份,以求名声显赫。
四、战争、政治1. 赵高降秦,以和氏璧为质。
(《史记·秦始皇本纪》)翻译:赵高向秦国投降,用和氏璧作为人质。
2. 唐太宗降诏,罢免宰相魏征。
(《旧唐书·太宗本纪》)翻译:唐太宗下诏,免去宰相魏征的职务。
五、其他1. 落叶归根,人生如梦。
(《唐·杜牧·秋夕》)翻译:落叶归根,人生如梦一般短暂。
2. 降福于民,泽被后世。
(《宋·苏轼·前赤壁赋》)翻译:给人民带来幸福,恩泽惠及后世。
综上所述,“降”字在文言文中的翻译与应用十分广泛。
它既可表达自然现象,也可比喻人事变迁;既可体现道德品质,也可描述战争、政治。
在阅读文言文时,准确把握“降”字的含义,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和思想。
文言文即时翻译
原文:昔者,孔子游于匡,匡人围之数匝,莫能出。
孔子惶恐,子贡请曰:“先生,吾闻匡人善射,可令弟子请射于匡人,以为解围之计。
”孔子曰:“善。
”子贡乃令弟子请射,匡人许之。
子贡请射,射之,中匡人无数。
匡人惧,遂解围而去。
译文:昔日,孔子周游列国,来到匡地。
匡地之人将孔子及其弟子团团围住,层层包围,孔子等人无法脱身。
孔子心中惶恐不安,他的弟子子贡建议说:“先生,我听说匡地之人擅长射箭,我们可让弟子们去请求他们射箭,以此作为解围的策略。
”孔子认为这个办法不错,便同意了。
子贡于是让弟子们去请求射箭,匡地之人同意了。
子贡亲自射箭,箭无虚发,射中了匡地人无数。
匡地之人感到害怕,于是解除了对孔子等人的包围,离开了。
文言文之美,在于其简洁凝练,意蕴深远。
如“昔者,孔子游于匡,匡人围之数匝,莫能出。
”这句话,用“昔者”点明时间,用“游于匡”交代地点,用“围之数匝”形容围困之严密,用“莫能出”表达困境之无奈,寥寥数语,却生动地描绘出一幅历史画面。
再如“孔子惶恐,子贡请曰:‘先生,吾闻匡人善射,可令弟子请射于匡人,以为解围之计。
’”这句话,通过“惶恐”和“请”字,传神地表现出孔子在困境中的情绪和子贡的机智。
然而,文言文之难,亦在于其晦涩难懂。
如“射之,中匡人无数。
”中的“中”,若非对古汉语有所了解,恐难以明其意。
故而,译之,使之易于理解,实为传承文化之重要途径。
以下,试将原文全文翻译如下:昔也,孔子游历匡地,匡地之人四面围之,数层包围,孔子等不得脱身。
孔子心惧,子贡进言:“先生,吾闻匡地之人善射,可令弟子们请求射箭,以为解围之策。
”孔子曰:“善。
”子贡即令弟子请射,匡人许之。
子贡亲自射箭,箭无虚发,射中匡地人无数。
匡人惧,遂解围而去。
此故事虽小,却蕴含着古人的智慧与谋略。
通过译之,让今人得以领略古文之美,亦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与发扬。
带拼音翻译文言文
带拼音翻译文言文带拼音翻译文言文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
下面一起来看看带拼音翻译论语文言文吧!欢迎阅读!带拼音翻译文言文原文第一到第九则为语录体,第十则为对话体。
这里所编的十则分别选自《学而》、《为政》、《里仁》、《述而》、《泰伯》、《子罕》和《卫灵公》。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
”(《为政》)5.子曰:“由,诲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
”(《为政》)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xǐng)也。
”(《里仁》)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hǎn)》)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第一则:学习方法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学而》)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地去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重点字词解释: (1)子:先生,指孔子。
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
《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在山东曲阜)人。
竟的文言文翻译
竟,古汉语之中,一音一字,其义繁多,或为终,或为穷,或为尽,或为极。
其在文中,或为动词,或为副词,或为形容词,其用法灵活,变化多端。
今以《说文解字》及《尔雅》为据,试为《竟》字作一翻译。
《说文解字》云:“竟,极也,终也。
”是以“竟”字之本义为极端,终了。
如:1. 竟日:整日,一整天。
译文:整日,终日。
2. 竟夜:整夜,一整夜。
译文:整夜,终夜。
3. 竟事:终事,完成某事。
译文:终事,完成某事。
《尔雅》云:“竟,尽也。
”是以“竟”字又有尽、穷之意。
如:1. 竟力:竭尽全力。
译文:竭尽全力。
2. 竟日不食:整日不吃。
译文:整日不吃。
3. 竟夜不寐:整夜不睡。
译文:整夜不睡。
《尔雅》又云:“竟,大也。
”是以“竟”字又有大、极之意。
如:1. 竟大:极大。
译文:极大。
2. 竟广:极广。
译文:极广。
3. 竟深:极深。
译文:极深。
《左传》中有“竟不知其所往”之句,意指竟不知往何处去。
此处“竟”字用作副词,表示出乎意料,意料之外。
如:1. 竟不知其所往:竟不知往何处去。
译文:竟不知往何处去。
2. 竟不识其人:竟不认识这个人。
译文:竟不认识这个人。
3. 竟不识其物:竟不认识这个物品。
译文:竟不认识这个物品。
《史记》中有“竟不能自免”之句,意指竟不能免于祸患。
此处“竟”字用作副词,表示结果出乎意料,意料之外。
如:1. 竟不能自免:竟不能免于祸患。
译文:竟不能免于祸患。
2. 竟不能自全:竟不能保全自己。
译文:竟不能保全自己。
3. 竟不能自保:竟不能保护自己。
译文:竟不能保护自己。
综上所述,“竟”字在文言文中的翻译,需根据具体语境而定。
若为动词,可译为“终”、“尽”、“极”等;若为副词,可译为“竟然”、“终究”、“终究”等。
以下为“竟”字文言文翻译示例:1. 竟日:整日,终日。
2. 竟夜:整夜,终夜。
3. 竟力:竭尽全力。
4. 竟不知其所往:竟不知往何处去。
5. 竟不能自免:竟不能免于祸患。
通过以上翻译,可见“竟”字在文言文中的丰富用法及含义。
古汉语翻译句式
文言固定句式例释1.无以,无从译为“没有用来……的办法”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跬步即是半步,走路时,抬一次脚为跬,抬两次脚为步,跬步形容很微小的距离,释义:没有一步步的走,不能够达到千里的路程;不积累小的河水,不能成为江海般广阔。
2.有以……,译为“有可以拿来(用来)……的”吾终当有以活汝。
(《中山狼传》)吾终当有以活汝——我总要想法子救你的命3.所以译为“用来……的”“……原因”“……的方法”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解除困惑的4.是故,是以译为“因此,所以”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即因此不论高贵,或是低贱,不论年纪长,或是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5.无所译为“没有……的”(人、物、事)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司马迁《鸿门宴》)财物没有什么被取走的,妇女没有谁被轻薄的。
6. 有所译为“有……的”。
(人、物、事)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
即我进入关中,极小的财物都不敢沾染。
7. 有……者译为“有个……人”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
即乡邑里有个叫成名的人,正在读书,准备应考,长时间考不取。
(操……业;从事……行业,意思是在读书;售,考取)。
8. 如何、奈何、若何译为“把……怎么办呢”“对……怎么样呢”,如果之间没有插入名词、代词和词组,则译为“怎么,怎么样,怎么办”。
有询问怎么处理的意思。
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赵王说,拿走我的和氏璧,不给我城池,怎么办呢?予,给奈何,怎么办9、如……何译为“对……怎么办”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如:“把。
怎么样”是一种固定格式翻译。
译成: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10、奈……何译成“把……怎么办”三老不来还,奈之何?三老去了那么久还不回来,怎么办?11、不亦……乎译为“不也是……吗”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译为:有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吗?12、庸……乎译为“哪管……呢”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译为:师:从师学习(名作动)我学习的是道理,哪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13、其……邪译为“难道……吗”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古汉语句子翻译
古汉语句子翻译句子翻译1、不远伊迩,薄送我畿。
不是远,而是近。
迩:近。
伊:表示肯定的语气。
2、燕尔新婚,不我屑以。
“不我屑以”即“不屑我矣”不以为我高洁了。
3、不念昔者,伊余来塈。
相当于“唯余是塈”、“唯塈余”:唯我是爱。
来:结构助词,伊:强调语气。
塈:爱。
4、哀我人斯,于何从禄。
即“哀我斯人,从于何禄”从:追求。
于何:从哪里。
5、有皇上帝,伊谁云憎。
“伊谁云憎”与“伊余来塈”句式相同。
6、瞻彼阪田,有菀其特。
看那山坡上的田,那些突出的苗非常茂盛。
有:形容词前加有,表示程度高。
菀:茂盛的样子。
特:指特出的苗。
7、终其永怀,又窘阴雨。
既已经长期的忧伤,又为阴郁所困窘。
终:既。
相当于“既………又………”句式。
8、二国图其社稷,而求纾其民,各惩其忿,以相宥也,两释累囚,以成其好。
纾:宽舒,使…….宽舒。
惩:止,克制。
宥:原谅。
两释累囚:双方都释放战俘。
9、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
之以:以之,之,代知英。
寡君把我作为杀戮的对象。
10、而使齐之封内尽东其亩。
东其亩:水渠道路皆为东西向。
封内:邦内。
11、五伯之霸也,勤而抚之,以役王命。
勤:为王室勤劳。
抚之:安抚诸侯。
役:服役。
12、而道路若塞,野场若弃。
若:通“乃”通“仍”仍然。
13、司马陈刍,工人展车。
献上牲口,展:提供(老师解释),查看。
14、收合余烬,背城借一。
借:通“藉”,依靠。
于城下决一死战。
15、东郭偃臣崔武子,棠公死,偃御武子以吊焉。
臣:做……的臣子。
御:为动用法,为…….御车,作……….16、见棠姜而美之。
美:意动,认为……..美。
17、尔以孥免,我将死。
以:率领。
孥:妻室子女。
免:避难。
18、君死,安归?君民者,岂以陵民?社稷是主。
归:归附,投靠。
君:作为……..的君主。
陵民:凌驾于人民之上。
社稷是主:主社稷,主持社稷。
君王死了,我投靠谁呢?作为民众君主,难道以君王的身份欺压民众吗?君主是主持社稷的人。
19、德厚之道,得贵士之力也。
道德崇厚之法,得力于尊重士人。
古汉语翻译
郑徐吾犯之妹美,公孙楚聘之矣,公孙黑又使强委禽焉。
犯惧,告子产。
子产曰:“是国无政,非子之患也。
唯所欲与。
”犯请于二子,请使女择焉。
皆许之,子皙盛饰入,布币而出。
子南戎服入。
左右射,超乘而出。
女自房观之,曰:“子皙信美矣,抑子南夫也。
夫夫妇妇,所谓顺也。
”适子南氏。
子皙怒,既而櫜甲以见子南,欲杀之而取其妻。
子南知之,执戈逐之。
及冲,击之以戈。
子皙伤而归,告大夫曰:“我好见之,不知其有异志也,故伤。
”翻译:郑国徐吾犯的妹妹很漂亮,公孙楚已经和她订了婚,公孙黑又硬派人送去聘礼。
徐吾犯害怕,告诉子产。
子产说:“这是国家政事混乱,不是您的忧患。
她愿意嫁给谁就嫁给谁。
”徐吾犯请求这二位,让女子自己选择。
他们都答应了。
公孙黑打扮得非常华丽,进来,陈设财礼然后出去了。
公孙楚穿着军服进来,左右开弓,一跃登车而去。
女子在房间内观看他们,说:“子皙确实是很美,不过子南是个真正的男子汉。
丈夫要像丈夫,妻子要像妻子,这就是所谓顺。
”徐女嫁给了公孙楚家。
公孙黑发怒,不久以后就把皮甲穿在外衣里而去见公孙楚,想要杀死他而占取他的妻子。
公孙楚知道他的企图,拿了戈追赶他,到达交叉路口,用戈敲击他。
公孙黑受伤回去,告诉大夫说:“我很友好地去见他,不知道他有别的想法,所以受了伤。
”若夫读书,则其不好之者固怠忽间断耳,无所成矣;其好之者又不免乎贪多而务广,往往未启其端,而遽已欲探其终,未究乎此,而乎(忽)已志在乎彼,是以虽复终日勤劳不得休息,而意绪匆匆,常若有所奔走迫逐,而无从容涵泳之乐,是又安能深信自得,常久不厌,以异于彼之怠忽间断而无所成者哉?孔子所谓“欲速则不达”,孟子所谓“进锐退速”,正谓此也。
诚能监(鉴)此而有以反之,则心潜于一,久而不移,而所读之书,文意接连,血脉通贯,自然渐渍浃洽,心与理会,而善之为劝者深,恶之为戒者切矣。
此循序致精,所以为读书之法也。
翻译:凡是读书必须先要熟读,让里面的话都好像出自于我的嘴。
进一步就仔细的思考,使它的意思好像都出自于我的心里所想的,然后可以有所心得。
行货文言文释义及翻译
行货,古汉语中指流通于市场之货物,即今之商品。
文言文中,行货一词常用于描述货物在市场上的流通、交易情况。
以下将就《行货》一词进行释义及翻译。
【原文】行货者,市井之中,流通之物也。
凡有市者,必有其行货。
行货之有,非一日之工,乃岁月之积累也。
【释义】行货者,即市场上流通的货物。
只要有市场存在,必然有行货的存在。
行货的积累,非一日之功,而是经过岁月的沉淀。
【翻译】The term "行货" refers to goods that circulate in the market, akin to today's commodities. Where there is a market, there must be goods in circulation. The accumulation of goods is not the result of a singleday's effort, but the accumulation over years.【原文】行货者,以质论价,以价定市。
凡物之贵,必有其因;物之贱,必有其故。
行货之贵,非徒以贵为贵,亦以其难得而贵也。
【释义】行货的定价,依据其质量来定,而市场价格的确定则由价格来决定。
任何贵重的物品,必有其贵重的原因;任何低价的物品,必有其低价的缘由。
行货之所以贵重,不仅仅是因为其价格高,还因为它难得。
【翻译】The pricing of goods in circulation is determined by their quality, and the market value is determined by the price. Any valuable item has its reasons for being valuable; any cheap item has its reasons for being cheap. The value of goods in circulation is not solely due to their high price, but also because they are scarce.【原文】行货之流通,犹如血脉之于人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之箪食与肉——给他准备一筐饭和肉。 箪:小圆筐,可以盛饭。这里是双宾语句。 “之”指灵辄,是动词“为”的近宾语,“箪 食与肉”是远宾语。
橐——一种口袋。 与——给。
既而——过后不久。 与(音yu去声)——参加。 介——甲,这里指甲士。 倒戟——等于说“倒戈”、“反戈”,指 拿着兵器,反过来为对方战斗。戟:古代的一 种兵器,形制与戈相似而别。 御——抵御。 公徒——灵公手下的人,指所伏甲士。
第二段
犹不改——还是不改。这句省略了主语灵 公。
骤——数,多次。 患——此处是憎恶的意思。 鉏(音chu阳平)麑(音ni阳平)——人 名,晋勇力之士。 贼——杀害。
“晨往”的主语不是晋灵公,而是鉏麑。 寝门——卧室的门。 辟——开。 盛(音cheng阳平)服——穿好朝服。 朝——上朝。 假寐——不脱冠衣睡觉打盹。
本段是孔子对赵盾的感慨。虽然孔子的处 世态度较圆滑,他也认为赵盾是个忠直之臣。
四、课文小结
本文通篇的中心人物是赵盾,写他的忠心、 正直。虽然文字不多,但他的形象非常丰满。 而且多是通过别人的行为和言语来反衬他光辉 的形象
然而从今天来看,我们更赞赏赵穿。晋灵 公残害百姓和臣子、祸害国家,赵穿做得正确。 赵盾也有时代局限性。
古汉语翻译
一、教学目标
学习本文运用衬托手法表彰、显扬赵盾的 忠诚和正直。联系所学的文字、语法知识正确 分析本文中出现的双宾语句、承前省略、古今 字、古今词义不同和通假字等情况。
二、解题
本文选自《左传·宣公二年》,题目是编 者后加的。
晋灵公,从其谥号“灵”可见,他不是一 个好国君。
不君——不行君道。君:名词用作动词。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篇文。大意是:没有谁没有一个向善的开始, 但很少有人能坚持到底。靡:否定性无定代词。 初:开始。鲜:少。克:能。
夫——发语词。 如是——照这样改过。
社稷——国家。社:土神。稷:谷神。古 代天子、诸侯得以祭土神、谷神。后来“社稷” 连用,指代国家、政权。
固——巩固。 社稷之固——“社稷”和“固”之间是主 谓关系。 惟——同“唯”。 赖——依赖。
本文刻画了在这样一个昏君当政的诸侯国 晋国,一批忠心报国的臣子形象,其中最主要 的人物是赵盾。他对国家忠诚;对于国君,他 既敢于提意见,又保护、尊敬,他希望国君能 改正错误,更好地治国。
本文通篇都在表彰、显扬赵盾的忠诚和正 直。
三、课文讲解与分析 第一段
这一段写随会、士季对晋灵公无君道的行 为进行和缓的进谏,他们极有口才。
又曰——指《诗经》又曰。 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诗经·大 雅·烝民》篇文。大意是:周宣王有了失足之 处,只有仲山甫来弥补。衮:天子之服,这里 指宣王。职:职责。阙:过失。仲山甫:周宣 王的大臣。 衮不废——喻可以保留君位。灵公承文、 襄之后,为周之上公,因此也可以说“衮” (参用刘文淇说)。暗含之义是说:君位难保。
不食三日——好几天没吃东西了。 食(音si去声)之——给他东西吃。食: 使动用法。 舍——同“捨”,这里指留下来。 宦——学习做事、谋生。“宦”和“学” 的区别:宦者学仕宦,学者寻经义。
近焉——指离母亲近了。焉:代词,相当 于“于是”。
请——请允许我。 以——介词,宾语“之”(指留下来的东 西)省略。 遗(音wei去声)——给。 尽——全都,这里用如动词,指全部吃掉。
及——到。 溜——即霤,房上流泻雨水的地方,即指 檐下。 所过——过错之处、错误。
稽(音qin上声)首——古礼九拜中最恭 敬的礼节。动作近似于后世的磕头;跪倒后, 头垂至手,行拜礼,然后双手合抱按地,头伏 在手前的地上,并稍作停留。稽:稽留。
人谁无过——人谁没有过错呢? 善莫大焉——没有任何善事比这(指能改 过)更大的了。焉:代词,相当于“于是”。
本段写晋灵公行为不符合君道被杀,赵盾 听说后返国。表现了赵盾对祖国的一片赤诚之 心。
第六段
良史——好史官。 书法——书写历史的法则。 不隐——不为任何人隐讳。 受恶——指蒙受弑君的恶名。 免——指免于受恶。杜预注:“越竟则君 臣之义绝,可以不讨贼”,当然也就可以不受 弑君的恶名了。 竟——通“境”,国境。
本段晋灵公和赵盾发生正面冲突,由于赵 盾识人、善于用人,所以获胜。暗示赵盾有才 干、知人善任。
第四段
田——同“畋”,打猎。 首山——又名首阳山,今山西永济县南。 舍于翳桑——杜预:在桑树荫下休息。王 引之:驻扎在翳桑之地。 灵辄——人名。 饿——严重的饥饿。 病——重病。问其病:问他出了什么问题, 不是问病开药。
五、练习
1、背诵全文。 2、请分门别类地总结本文中出现的双宾 语句、承前省略的各种情况、古今字的例子。
六、重点、难点
会正确分析双宾语句、承前省略的各种情 况,掌握古今字、古今词义的不同和通假字。
免之——使赵盾免于难。上古汉语“免” 单用,都指“免难、免祸、免罪、免刑、免死” 等。
对曰——有省略。意为报恩。 名——名字。 居——住处。 退——离开。 自亡——自己逃亡。此句主语省略,一说, 指灵辄逃亡;一说,指赵盾逃亡。案后说较长, 与下文他“未出山”相呼应。
本段写赵盾依靠灵辄得以死里逃生。表明 赵盾不但识人,而且随时爱人,终于得好报。
民之主——百姓的依靠,这里指卿大夫, 不是指君主。
不忠——不忠于国、不忠于民。 有一于此——在这两者(不忠、不信)之 中有一样。 触——撞。 槐——指鉏麑返回灵公处复命,撞死在其 庭槐。
本段写赵盾骤谏,招来杀身之祸。通过鉏 麑反衬赵盾的忠诚。但是鉏麑是愚忠。在这次 暗地较量中,忠义获胜。
第三段
不然——不是这样,不对。然:代词。 竟——同“境”,指晋国国境。 讨——讨伐。 贼——大逆不道的人,指赵穿。
乌呼——同“呜呼”,感叹词。 我之怀矣,自诒伊慼——大意是:由于过 于怀恋,结果自己给自己招来了忧苦。怀:怀 恋。诒:同“贻”,给。伊:指示代词,那、 那种。慼:忧。 其我之谓矣——说的就是我啊!其:语气 词。
诸——“之于”的合音。 畚——蒲、草之类编成的器物。 “杀之,寘诸畚”的主语不是“宰夫”。 载——等于说“持”。 朝(音chao阳平)——等于说“持”。
赵盾——人名,晋正卿,赵衰之字。下文 “宣子”是他的谥号。
士季——人名,即随会、晋大夫。 患——忧虑。 将谏——将要进谏。 入——纳,这里指接受谏言。
饮(音yin去声)——让赵盾喝酒。饮: 使动用法,让……饮,这是一个双宾语句。 “赵盾”是饮的近宾语,“酒”是远宾语。
伏甲——埋伏甲士。甲:铠甲,这里指武 士。
攻——杀。
其——代赵盾。 右——车右。古制一车三人,尊者居左, 御者居中,车右(又称“参乘”)居右,多为 勇力之士,战争时主要负责排除险阻,保护主 帅。 提弥明——人名。 趋登——快步登上堂。 爵——一种酒器。
遂扶以下——接着就扶着(赵盾)走下堂 去。一说,扶,或本作跣,言赵盾匆促下阶, 不及纳履,徒跣而走。
嗾(音sou上声)——嗾使狗时发出的声 音。
夫——指示代词,那个。 獒——猛犬。 搏——搏击。 明搏而杀之——提弥明徒手搏斗,杀了狗。 因为上国君堂不应带武器。
何为(阳平)——做什么,即有什么用? 斗且出——一边格斗,一边出去。主语为 赵盾。且:连词,边……边……。 死之——为赵盾而死。死:为……而死, 为动用法。
第五段
乙丑——九月二十七日。 赵穿——人名,晋大夫,赵盾族亲。 桃园——灵公园囿名。 山——指晋国边境处的山。 复——返回。
大史(音tai去声)——官名,主管记载国 家大事,此处指晋大史董狐。
书——写。 弑——古代臣杀君、子杀父叫弑。 赵盾弑其君——古代正统宗法思想重等级 观念,无是非观念,认为:君无道,可谏不可 杀。 以示于朝——把(所记的内容)在朝廷上 公布。
莫之继——没有谁继你之后(进谏)了。 莫:否定性无定代词,没有谁。之:代词,指 赵盾。因为在否定句中,所以置于动词“继” 的前面。
先——用如动词,在……之前先做……, 这里指先去进谏。
之——代词,这里指士季自己。
三进——三次向前走。刘文淇引沈钦韩说: “始而入门,既而当庭,及至升阶当霤,则三 进矣。”
晋灵公:名夷皋,公元前620年至公元前 607年在位,晋文公之孙,襄公之子。
不君——不行君道。君:名词用作动词。 厚敛——加重赋税。敛:收取赋税。 以:连词,相当于来。 彫:画,或本作雕。
台——古代建筑,以土堆成,四方而高。 此指宫廷之台。
弹(音tan阳平):用弹(音dan去声)丸 射人。
辟——同“避”。 宰夫——厨师。 胹(音er阳平)——烂熟。 蹯(音fan阳平)——足、掌通称。 孰——同“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