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解比例》导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解比例导学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解比例导学案

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第3课时解比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学会解比例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能力目标: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体现解比例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情感目标: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及情感、价值观的发展。

【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学会解比例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难点:体现解比例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过程】一、创境激疑,旧知铺垫1、什么叫做比例?2、什么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怎样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那么组成一个比例需要几项呢?3、比例有几种表示形式?二、合作探究,探索新知1、出示埃菲尔铁塔挂图2、出示例题(1)读题。

(2)从这道题里,你们获得了哪些信息?(3)在这信息里,关键理解哪里?(埃菲尔铁塔模型与埃菲尔铁塔的高度比是1:10)(4)这句话什么意思?(就是埃菲尔铁塔模型的高度:埃菲尔铁塔的高度=1:10)(板书)(5)还有一个条件是什么?(埃菲尔铁塔的高是320米)(6)我们把这个条件换到我们的这个关系中,就是(板书:埃菲尔铁塔的高度:320=1:10)(7)这道题怎么列比例式解答呢?请同学们想想,想出来的同学请举手。

(8)根据学生的反馈板书:“解:设埃菲尔铁塔模型的高度为x米”,把这个x代入这个数学模式中就组成了一个比例式(板书x:320=1:10)(9)这样在组成比例的四个项中,我们知道其中的几个项?还有几个项不知道?(10)不知道的这个项,我们来给它起个名字,好不好?叫做什么?(板书:未知项)(11)指着x:320=1:10,问:“这个未知项是多少呢?那怎么办?”谁上来做做? (指名板演)(12)为什么可以写成这样的等式呢?10x=320×1(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13)对了,把上面的比例式改写成下面这样一个等式,就是应用了比例的基本性质。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式改写成了一个等式,这个等式还是一个什么样的等式呀?(含有未知数的等式)(14)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第四单元_第03课时_解比例(教学设计)-【上好课】六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

第四单元_第03课时_解比例(教学设计)-【上好课】六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

第四单元_第03课时_ 解比例(教学设计)【上好课】六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始终坚信“教学相长”,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下面是我对第四单元第03课时“解比例”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的第3课时,即解比例。

比例是指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如a:b=c:d,解比例就是求解比例中的未知量。

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理解解比例的意义,学会解比例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解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解比例的概念,掌握解比例的方法。

2. 能够运用解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解比例的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2.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解比例的步骤,能够独立解比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练习本、尺子、圆规。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小明买水果”为例,设置情景,引导学生们思考如何求解比例。

2. 讲解例题:以一道典型的解比例题目为例,讲解解比例的步骤和方法。

3. 随堂练习:让学生们独立完成几道解比例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学生们分组讨论,分享解比例的心得和方法。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解比例的定义、解比例的步骤和方法。

七、作业设计1. 题目:小明有24元钱,他想买苹果和香蕉,苹果每千克6元,香蕉每千克4元,问小明最多能买多少千克的香蕉?2. 答案:设小明能买x千克的香蕉,则他能买244x千克的苹果。

根据解比例,有6(244x)=4x,解得x=9。

所以小明最多能买9千克的香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学设计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置,它是激发学生兴趣和引起学生思考的关键。

我通过设置小明买水果的情景,让学生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解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解比例导学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解比例导学案

第四单元比例第4课时解比例【学习目标】1. 理解什么叫解比例,掌握灵活解比例的方法,会解比例。

2.能够应用解比例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学习过程】一、知识铺垫1.想一想,什么叫做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解决什么问题?2.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一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①6:10和9:15 ②20:5和4:1 ③5:1和6:2二、自主探究1.自读课本例2并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题目中的条件我们可以知道:模型的高:实际塔高= :(2)设模型高x米,引导学生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比例x:320=1:10。

(3未知数的解。

小组讨论: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例改写为:(4)试着解出这个方程。

2.能不能用学过的方法检验一下?3. 小结:通过例2的学习,想一想,解比例的关键是什么?——根据 将比例式转化成已学过的简易方程,然后再解简易方程即可。

4.试一试:三、课堂达标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使比例式成立。

8:6=4.6:( ) 6.3:( )=5:9( ):45 =3:32 45:7.5=( ):232.解比例。

3.中午,太阳当头照。

小明身高1.5m,他的影子长0.5m。

一棵松树的影子长10m,它的高度是多少米呢?成为学生喜欢的教师你可以问问身边的教师,他们上学的时候是否曾经受到过积极教师的影响,很可能所有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事实上,有很多伟大的教师之所以投身这个行业,完全是由于小时候受到了教过自己的老师的影响。

除父母之外,教师是能够对孩子的人生产生最大影响的人了。

从5岁到18岁的这段日子里,很多学生和老师相处的时间甚至超过了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

教师有着重大影响力的同时也肩负着巨大的责任。

今天,我们就来回想一下自己曾经最喜欢的教师带给自己的影响。

请回忆一下你自己最喜欢的那位教师的故事。

他是谁?他有哪些优秀的特质?你为什么最喜欢他?那位教师是怎样对待你的?你和他在一起感觉如何?然后,请列举出你喜欢的教师所具备的五条特质,并在纸上记录下来。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 比例 第3课时解比例》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 比例 第3课时解比例》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比例第3课时解比例一、教学目标1.理解比例的概念。

2.能够独立解决有关比例的问题。

3.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深入理解比例的含义。

2.掌握比例的解题方法。

3.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1. 比例的概念比例是指两个或者更多量之间的量的比例关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各种比例关系,比如身高和体重的比例,速度和时间的比例等等。

2. 比例的解题方法解比例的方法一般分为直接比较法和配方法。

直接比较法是直接比较出相等的两个量。

配方法是通过等比式的处理,找到两个相等的量。

比例问题的解题思路: - 确定比例的两个对应量。

- 列出等比式。

- 计算缺失的数值。

四、教学过程1. 第一步:复习通过简单的例子复习比例的概念,让学生能够快速回忆起比例的特点。

2. 第二步:引入引入今天的主题,解比例,并解释比例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3. 第三步:示范老师通过几个典型的例子,演示如何解比例问题,并强调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4. 第四步:练习让学生自己动手解决一些比例问题,辅导学生解题的过程,纠正他们可能出现的错误。

5. 第五步:巩固通过课堂小测验或者作业,检查学生对比例解题的掌握情况,并及时纠正错误。

五、教学反思通过今天的教学,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解比例的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今后的教学中,需要继续巩固学生的对比例的理解,引导他们更好地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六、作业请同学们完成课堂练习题,并思考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应用比例解决问题。

七、拓展为了更好地理解比例,学生可以通过课外阅读相关教材,及时向老师提出问题。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掌握好比例解题的方法。

祝大家学习顺利!。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解比例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解比例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解比例教学设计
(总第课时)课题:解比例
个案修正
学习目标:
1.理解解比例的意义。
2.掌握解正比例的方法,学会解比例
学习重难点: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比例改写成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形式解比例。




设疑自探:复习引入:
同学们,我们已学习了比例的一些知识,谁来说说你已了解了比例的哪些知识?利用比例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利用比例的有关知识解比例。(板书课题:解比例)
拓展练习:
1.课本第42页做一做第1题,先说出做题方法,再学生演板。
2.第2题,读题后,说出1︰150怎么理解,再独立完成。
3.将4,5,6再配上一个数组成比例,这个数可以是多少?
板书设计:解比例
例2解:设这座模型的高是X米。
X︰320=1︰10……比例
↓转化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0X=320……方程
X=32
答:这座模型的高是32米。
反思与评价:
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请提出来。
预设:1.什么叫解比例?2.解比例的方法是什么?
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好,大多都是我们本节应该学习的知识,老师将大家提出的问题归纳、整理、补充为下面的自探提示,希望能为大家本节的学习提供帮助。请看自探要求: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42页的例2,先独立思考再讨论、交流:
1.通过读题,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2.题中的“1︰10”你是怎样理解的?如果设模型的高为X米,请你根据关系式列出比例式。
3.在X︰320=1︰10中,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分别是多少?利用比例的知识怎么求未知项?把你的方法和小组内同学进行交流。谁能说一下什么叫解比例?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比例导学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比例导学案

仁怀市实验小学“星光课堂”导学案六年级班学科:数学仁怀市实验小学“星光课堂”导学案六年级班学科:数学学:初学4、通过讨论能用字母表示比例的基本性质。

2、自主学习:预习数学书第41页。

初学:初学:自主学习感知目标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自主学习,选定1至2个目标自学或者选择自己想解决的问题自学。

要求读懂目标、读懂教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二导:以学定导·二学:群学二导:点拨讲解,升华目标。

1¡学生自主汇报在初学过程中学懂了什么?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2¡自主汇报有什么疑问?3¡学生自主汇报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4¡根据学生反馈,适时点拨讲解。

5¡请学生写首先出一个比例,然后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改写成一个乘法算式。

并在小组内讨论怎样用字母表示它们。

群学:四、合作探究、汇报展示1、小组讨论:用字母表示比例的基本性质。

2、请3至4个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全班互动交流。

三导:以效定导·三学:展学三导:五、查漏补缺,释疑解惑1、指出下面比例的内项与外项。

1、=2、5:2.5=10:5展学:六、达标训练,总结拓展1、数学书第41页做一做;2、练习八43页4、5、6、7题。

5、学生谈谈学会了什么。

6、课后作业布置:《家庭作业》相应的练习。

课后:教师三查:目标达成、学生状态、教学得失等仁怀市实验小学“星光课堂”导学案六年级班学科:数学以标定导·一学:初学1、仔细阅读教材42页第一段文字,理解什么叫解比例?2、复习比例的基本性质,学习教材例3学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3、学习教材例2,能综合运用比例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初学:初学:自主学习感知目标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自主学习,选定1至2个目标自学或者选择自己想解决的问题自学。

要求读懂目标、读懂教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二导:以学定导·二学:群学二导:点拨讲解,升华目标。

1¡学生自主汇报在初学过程中学懂了什么?发现什么?2¡自主汇报有什么疑问?3、根据学生反馈,适时点拨讲解。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4比例-解比例|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4比例-解比例|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4 比例-解比例|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案中的第4比例-解比例。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学习比例的概念,以及如何解比例。

比例是数学中的一种基本关系,它可以用来表示两个量之间的相对大小。

解比例则是指在已知比例中的三个量时,求出第四个量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并能够将比例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同学们掌握解比例的方法,难点则是理解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比例和解比例,我准备了一些图片和实际问题,以及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通过展示一些图片,比如两个同样长度的绳子,一个绕在苹果上,一个绕在橙子上,来引入比例的概念。

我会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这两个绳子的长度是否相等?为什么?2. 讲解:然后我会通过一些实际问题,比如甲车和乙车同时出发,甲车速度是乙车的两倍,问甲车和乙车同时到达目的地时,它们行驶的路程比例是多少?来讲解比例的定义和解比例的方法。

3. 练习:在讲解完比例和解比例的方法后,我会给同学们一些练习题,让同学们自己动手解比例。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比例的定义和解比例的方法。

我会用简洁的语言和清晰的图表,将比例的定义和解比例的方法展示在黑板上。

七、作业设计作业设计主要包括一些解比例的题目,比如已知两个数的比例和其中一个数,求另一个数。

我会给出详细的解答过程和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同学们对比例的概念和解比例的方法掌握得比较好,但在将比例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时,还有一些同学存在困难。

在课后,我会对这些同学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应用。

同时,我也会给同学们布置一些拓展延伸的题目,让他们能够将比例的知识运用到更广泛的问题中。

这就是我对于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中的第4比例-解比例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以及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详细介绍。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比例导学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比例导学案

仁怀市实验小学“星光课堂”导学案六年级班学科:数学学习内容比例的意义(第四单元第1课时) 时间20XX年3月主备陈甫个备共备六年级全体教师导学准备学案、课件导学步骤导学环节导学流程和内容个性化设计课前:定标试学课前定标一、单元定标: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2、使学生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够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会运用比例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能够运用比例知识,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4、能理解图形放大与缩小的原理,并能把简单的图形进行放大与缩小.二?课时定标:1?阅读教材理解什么叫做比例,能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成比例。

2?理解比与比例的区别和联系。

学标预习学习目标:1、阅读教材理解比什么叫做比例,能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成比例。

2、理解比与比例的区别和联系预习数学书第40页。

课中:三导三学课前展示展示比的相关知识一导:以标定导一导: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1、课件出示——40页教科书主题图。

2、学习目标:1、阅读理解什么叫做比例,能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成比例。

2、理解比与比例的区别和联系·一学:初学初学:二、自主学习,感知目标:1?自主学习:学习数学书第40页。

2?学生反馈自学情况,其余同学进行补充。

二导:以学定导·二学:群学二导:三?点拨讲解,升华目标教师根据学生反馈自学情况作补充讲解。

1?判断下面每组中的两个比能否可以组成比例。

(1)6:10和9:15 (2)5:20和1:42、写出一个比和一个比例,并在小组内讨论它们的区别和联系。

群学:四、合作探究、汇报展示1、小组讨论:比与比例的区别和联系。

2、请2至3个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全班互动交流。

三导:以效定导·三学:展学三导:五、查漏补缺,释疑解惑任意两个比能否组成一个比例展学:六、达标训练,总结拓展1、数学书第40页做一做第1、2题;2、练习八43页1、2、3题。

4.3解比例(导学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4.3解比例(导学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4.3解比例(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解比例的基本方法,能够灵活运用解比例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解比例的基本方法,能够灵活运用解比例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理解比例的意义,运用解比例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顾比例的意义,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导入(1)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解比例的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解比例的过程。

(2)引导学生总结解比例的基本方法,归纳解比例的步骤。

(3)教师讲解解比例的注意事项,帮助学生理解解比例的关键点。

3. 案例解析(1)教师呈现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解比例的方法。

(2)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完成案例的解析,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点评学生的解析过程,强调解比例的方法和关键步骤。

4. 实践演练(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解比例的方法。

(2)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练习题进行讲解,分析解题思路和方法。

(3)学生互相评价,总结解比例的技巧。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解比例的方法和关键步骤。

6.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解比例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反思教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五、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解比例的方法和关键步骤,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六、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作业等方式,了解学生对解比例方法的掌握程度,评价教学效果。

七、教学资源教材、教具、课件等教学资源要充分准备,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八、教学进度安排根据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确保学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

人教版6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比例导学案全集

人教版6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比例导学案全集

第四单元比例第1课时比例的意义【学习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组成比例的关键条件。

2.能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学习过程】一、知识铺垫1.什么叫做比?你能不能举个例子说一说什么叫做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2.你会分类么?试一试,能不能把下面几个比按照比值的不同分分类呢?2:3 4.5:2.7 10:6180:4 4:6 10:2二、自主探究(一)探究比例的意义1.看课本图完成下表。

选择其中两面国旗(例如操场和教室的国旗),请同学们分别写出它们长与宽的比,并求出比值。

即::=;:=小组讨论:根据求出的比值,和同桌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小结:因为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所以我们也可以写成一个等式:2.4∶1.6 = 60∶40像这样由组成的式子我们把它叫做比例。

2. 在图上这三面国旗的尺寸中,还能找出哪些比来组成比例?3.判断:2:3和6:4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4.比较:想一想,“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呢?三、课堂达标1.2.3.判断:①两个比可以组成一个比例。

()②比和比例都是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关系。

()③8:2 和1:4能组成比例。

()第四单元比例第2课时比例的基本性质【学习目标】1.理解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并尝试用字母表示。

2.学会应用比例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解决简单的问题。

【学习过程】一、知识铺垫1.什么叫比?比的基本性质是什么?2.什么叫比例?请你写出一个比例。

二、自主探究自学课本第41页并完成下面的部分。

(一)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1.写出下面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2.想一想:比例各部分的名称和什么有关?怎样记住它们?(二)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1.计算上面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和两个内项的积。

比较一下,你能发现什么?把你的发现写下来。

2.你能用字母表示你的发现吗?试一试。

三、课堂达标 1.独立练习: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解比例导学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解比例导学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3课时导学案【学习内容】解比例(课本42页)【学习目标】1.学会解比例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通过合作交流、尝试练习,提高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的能力。

【学习过程】一、知识链接1.说一说什么叫做比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做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判断下面每组中的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为什么?6 :3和8 :492 :31和154 :53 二、探究新知根据比例的( ),已知比例中的( ),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 )。

求比例中的( ),叫做( )。

例2: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高320米,北京的“世界公园”里有一座埃菲尔铁塔的模型,它的高度与原塔高度的比是1:10,这座模型高多少米?法国埃菲尔铁塔高度是:( ),北京“世界公园”里的模型高度与埃菲尔铁塔高度的比是( )。

为了能组成比例,我们把模型的高度设为( )米,得到的比例是: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内项之积是( ),外项之积是( )我会转化成方程:我会解这个方程:例3:解比例:= 5.25.1x 6这个比例的内项是( )和( ),外项是( )和( )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改写成的方程是:解这个比例(方程):三、知识应用(解比例)1. 21:31= 41:χ 0.8:4=χ:82.相同质量的水与冰的体积之比是9:10,一块体积是50dm ³的冰,化成水后的体积是多少?四、 梳理小结1.什么叫解比例?2.解比例的根据是什么?3.解比例的书写格式应注意什么?五、达标检测。

解比例:43:χ = 3:12 92 = x 8。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四单元导学案解比例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四单元导学案解比例
1.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完成练习题,并说明理由。
2.明确解比例的意义,建立知识间的联系,进入新课的学习。
1.列方程解答。
一个数的5倍减去15与0.6的积,差是56,求这个数。
解:设这个数为X。
5x-15×0.6=56
X=13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3∶5=36∶(60)
(48)∶12=4∶1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20分钟)
微课设计点
教师可围绕“解比例的依据和方法”设计微课。
解比例
教学设计表
学科:数学 年级:六年级 册次:下 学校: 教师:
课题
解比例(P42例2、例3)
课型
新授课
计划学时
1
教学内容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通过两道例题来呈现两种不同形式的比例,教学解比例的依据、方法和过程。例2由实际问题引入,让学生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列出方程,求出未知项。例3教学解分数形式的比例。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
2.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时,应该先把比例转化成“两个外项的积=两个内项的积”的形式,再解方程。
3.解分数形式的比例时,应遵循“十字相乘”的原则。
教师个人补充意见:
板书设计
培优作业
用2,3.6,4.5和x组成比例,并求出x的值。
(1)x和2同时为内项(或外项)。
承前启后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解方程→解比例→比例尺、用比例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理解解比例的意义,能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解比例。
2.能用比例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难点
重点:掌握解比例的方法。
难点:能正确运用比例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化解措施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第3课时解比例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第3课时解比例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第3课时解比例人教新课标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案的重要性。

本教案为我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第3课时,主题为解比例,人教新课标。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4单元的第3课时,即解比例。

在这一课时中,学生需要掌握比例的基本概念,能够解一般形式的简单比例问题,并能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比例的基本概念,掌握解比例的方法。

2. 能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能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在于理解比例的基本概念,以及如何运用比例解决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PPT课件,用于展示教学内容和例题。

2. 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和讲解。

3. 练习题,用于随堂练习和巩固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给学生展示一个实际问题:小明买了一支铅笔和一块橡皮,铅笔的价格是3元,橡皮的价格是2元,小明一共花了5元。

请问小明买的铅笔和橡皮的数量分别是多少?2. 例题讲解:我引导学生列出比例式:铅笔的价格/橡皮的价格 = 数量/数量。

即3/2 = 数量/数量。

通过解这个比例式,我们可以得到小明买的铅笔和橡皮的数量分别是2支和3块。

3. 随堂练习:我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要求他们根据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一瓶饮料和一包薯片的价格是4元,如果饮料的价格是3元,那么薯片的价格是多少?4. 小组合作: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他们共同解决一个实际问题:一家超市举行促销活动,买5瓶饮料送1瓶,买3包薯片送1包。

如果小明买了7瓶饮料和5包薯片,他一共花了多少钱?六、板书设计比例:铅笔的价格/橡皮的价格 = 数量/数量解比例:3/2 = 数量/数量数量 = 3/2 数量数量 = 2支数量 = 3/2 2数量 = 3块七、作业设计1. 小明买了一支铅笔和一块橡皮,铅笔的价格是4元,橡皮的价格是2元,小明一共花了6元。

六年级下数学教案-解比例-人教版

六年级下数学教案-解比例-人教版

标题:六年级下数学教案-解比例-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能够运用比例的性质和解比例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比例的基本性质和解比例的方法。

难点:运用比例的性质和解比例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比例的意义,说出比例的各部分名称。

(2)提出问题: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能否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解比例。

2. 探究新知(1)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① 出示例题:已知比例 3:4 = 9:x,求 x 的值。

②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发现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

③ 总结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

(2)解比例的方法① 出示例题:已知比例 2:3 = 4:x,求 x 的值。

② 引导学生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列出等式2x = 3 × 4。

③ 指导学生解方程,求出 x 的值。

④ 总结解比例的方法: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式转化成一般方程,然后根据解方程的方法解答。

3. 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 91 页的练习题。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比例的基本性质和解比例的方法。

5. 课后作业(1)完成教材第 92 页的练习题。

(2)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活动,使学生掌握了比例的基本性质和解比例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注意事项:1. 本教案适用于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

2.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难度和教学进度。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解比例教案范文(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解比例教案范文(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解比例教案范文(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解比例教案范文【第1篇】教学内容: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第四单元第55页——第56页的内容“比的应用”。

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比与分数的联系,已掌握简单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把比的知识应用于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的一个课例,掌握了按比分配的解题方法,不仅能有效地解决生活、工作中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问题,也为以后学习“比例”“比例尺”奠定了基础。

学情分析:对于按比分配问题学生在以往的学习生活过程中曾经遇到过,甚至解决过,每个学生都有一定体悟和经验,但是对于这种分配方法没有总结和比较过,没有一个系统的思维方式。

通过今天的学习,将学生的无序思维有序化、数学化、系统化,总结并内化成学生的一个巩固的规范的分配方法。

设计理念:《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为此,本课从学生地生活经验出发,把陌生枯燥地应用题与学生地熟悉地生活背景联系起来。

通过“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这三个阶段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建构地过程,体验策略地多样化,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意识,从而提高解决问题地能力。

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比的意义,通过计算解决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情合理的推理能力,旧知的迁移能力,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感受探索知识、合作学习的乐趣,体会比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收获积极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重点: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难点: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按比例分配的实际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若干。

教学时间安排:复习2分钟,导入3分钟,新授20分钟,巩固5分钟,小结3分钟,练习7分钟。

教学过程:一、课前组织复习旧知同学们,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什么是“比”,那么,如果我现在告诉你“某兴趣小组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比是5:4,从这组比中,你能推断出什么信息呢?”(课件出示题目)学生自由发言,预设推断如下:1、全班人数是9份,男生占其中的5份,女生占其中的4份。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比例导学案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比例导学案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比例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掌握比例的基本概念。

2.能够灵活运用比例进行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1.比例的定义和性质。

2.比例的计算方法。

3.实际问题中如何运用比例进行解决。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生活案例引入比例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比例的意义和应用场合。

2. 比例的定义和性质比例是指两个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比例的计算方法是比较两个量的相对大小关系。

3. 比例的计算方法3.1 基本比例比例的基本形式为a:b,表示两个量之间的比率关系。

3.2 比例的扩大和缩小当两个量的比例发生变化时,可以通过乘以相同的系数来扩大或缩小比例。

4. 实际问题中的比例运用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掌握如何应用比例进行解决,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四、练习与检测练习一1.甲乙两人的身高比例是3:4,已知乙的身高是160厘米,求甲的身高。

2.一个矩形的长和宽的比是5:3,如果长是15厘米,求矩形的宽。

练习二某班同学中男生和女生的比例是2:3,如果男生有30人,求女生的人数。

检测题1.一本书的原价是40元,现在打八折出售,打完折后的价格是多少?2.小明和小华的身高比是4:3,如果小明的身高是120厘米,求小华的身高。

五、课后作业1.完成练习题目。

2.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比例进行解决问题。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导学案的设计,学生能够初步掌握比例的基本概念和运用方法,但在实际解决问题时还存在一定困难。

需要进一步加强练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积极思考,掌握好比例的相关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比例
第4课时解比例
【学习目标】
1. 理解什么叫解比例,掌握灵活解比例的方法,会解比例。

2.能够应用解比例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铺垫
1.想一想,什么叫做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2.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一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①6:10和9:15 ②20:5和4:1 ③5:1和6:2
二、自主探究
1.自读课本例2并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题目中的条件我们可以知道:模型的高:实际塔高= :(2)设模型高x米,引导学生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比例x:320=1:10。

(3)想一想,如何把这个比例式变为已学过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并求出未知数的解。

比例的基本性质能不能帮到你?
小组讨论: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例改写为:
(4)试着解出这个方程。

2.能不能用学过的方法检验一下?
3.小结:
通过例2的学习,想一想,解比例的关键是什么?
——根据将比例式转化成已学过的简易方程,然后再解简易方程即可。

4.试一试:
三、课堂达标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使比例式成立。

8:6=4.6:() 6.3:()=5:9
():4
5
=3:
3
2
45:7.5=():
2
3
2.解比例。

3.中午,太阳当头照。

小明身高 1.5m,他的影子长0.5m。

一棵松树的影子长10m,它的高度是多少米呢?
第5课时正比例
【学习目标】
1. 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2.学会分析问题,能够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并
能根据正比例关系解决简单的问题。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铺垫
根据据下列中的两种量,怎样求第三种量?
(1)已知路程和时间(2)已知工作量和工作时间
(3)已知总价和数量
二、自主探究
1.自学课本第45页。

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有哪两种量?
(2)总价是怎样随着数量的变化而变化的?
(3)相应的总价与数量的比分别是多少?比值是多少?
2.用一个式子表示总价、数量和单价的关系:
3.填一填: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

4.用字母表示正比例关系:
5.自学课本第46页正比例图像,并思考课本上的问题。

三、课堂达标
1.回答下列问题。

2.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

(1)《小学生作文》的单价一定,总价和订阅的数量。

()
(2)小新跳高的高度和他的身高。

()
(3)小麦每公顷产量一定,小麦的公顷数和总产量。

()
(4)书的总页数一定,已看的页数和未看的页数。

()3. 一堆西瓜,西瓜的数量和总价如下表:
西瓜的数量与总价成比例关系吗?为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