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化纳米铁_微生物小球去除高氯酸盐性能

合集下载

CMC-纳米铁的制备及其降解水中高氯酸盐的研究

CMC-纳米铁的制备及其降解水中高氯酸盐的研究

CMC-纳米铁的制备及其降解水中高氯酸盐的研究彭银仙;蔡翠云;吴春笃;王静;徐国建【摘要】针对高氯酸盐的污染问题,采用化学还原法和同步修饰法成功制备了高稳定的强还原剂CMC-纳米铁(CMC-Fe)微粒.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及红外光谱研究表明,CMC-Fe平均粒径小于20 nm,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稳定性;ClO-4还原降解研究表明,反应遵循表观一级动力学规律,表观速率常数与还原剂用量和温度呈正相关,而与pH值呈负相关;当ClO-4初始浓度为20 mg/L,降解初始pH值为4.0,CMC-Fe用量为0.5 g/L,反应温度为35 ℃时,辅以超声波作用,ClO-4降解率可达95.2%;与普通纳米铁相比,CMC-Fe对高氯酸盐的降解率和反应速率分别提高了2.9和6.5倍.【期刊名称】《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0(024)006【总页数】5页(P600-603,618)【关键词】羧甲基纤维素;零价纳米铁;高氯酸盐;降解【作者】彭银仙;蔡翠云;吴春笃;王静;徐国建【作者单位】江苏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镇江,212003;江苏大学,环境学院,江苏,镇江,212013;江苏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镇江,212003;江苏大学,环境学院,江苏,镇江,212013;江苏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镇江,212003;江苏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镇江,212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9高氯酸盐主要来源于生产或使用高氯酸盐的机构所排放的废弃物中,它是一种新型持久性污染物[1].以高氯酸盐为产品、原料或添加剂的机构分布于我国各地,由此引起的污染现象普遍存在,文献[2]对我国26个省取样分析表明,底泥、水稻、瓶装水和牛奶中浓度分别为0.56~379.9 μg/kg,0.16~4.88 μg/kg,0.037~2.013 μg/kg和0.3~9.1 μg/L.文献[3]分析了北京市9个饮用水厂的水源水和出厂水,其中6个水厂的水源水和出厂水都含有高氯酸盐,平均浓度分别为0.8~13.6 μg/L和0.5~2.4 μg/L.由于高氯酸盐易溶于水,可在地表水或地下水系统中迁移扩散,进而被生物体吸收富集,经由食物链进入人体,抑制人体对碘离子的摄取,从而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抑制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4].目前治理高氯酸盐污染的手段主要有离子交换法、膜技术、吸附法、生物修复法和化学还原法.离子交换法和膜技术处理成本较高,残存值高,后续处理困难;吸附法选择性差;生物修复法影响因素复杂,治理周期较长;化学还原法可彻底地将高氯酸盐还原降解为无毒无害的氯离子[5-6],其中高效还原剂是该方法的关键.近年来,具有高表面活性和反应活性的零价纳米铁(Nanoscale Zerovalent Iron,NZVI)已被广泛用于环境修复领域[7].然而,NZVI团聚现象严重,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形成钝化层而降低活性.文中采用化学还原法,以廉价无害的羧甲基纤维素(Carboxymethyl Cellulose,CMC)为稳定剂,用同步修饰法制备CMC-零价纳米铁(CMC-Fe)微粒,研究CMC-Fe对水体中的还原降解效果,在此基础上探讨CMC-Fe的稳定机理.1 实验1.1 主要仪器及试剂JEOL-2100透射电镜;日本岛津XRD-6000型X射线衍射仪;美国瓦里安FTS2000傅立叶红外光谱仪;瑞士万通861 Advanced Compact离子色谱;pHs-3c型精密pH计;电动搅拌器;HH-S恒温水浴锅;超声波发生器.硫酸亚铁;硼氢化钠;羧甲基纤维素钠(NaCMC);高氯酸铵(NH4ClO4·H2O);无水乙醇;丙酮;无水碳酸钠;乙腈;去离子水;氮气.1.2 实验方法1) NZVI及CMC-Fe的制备室温下,将一定体积的0.05mol/L FeSO4·7H2O溶液(30%的无水乙醇+70%的去离子水)加入到500 mL三口烧瓶中,快速搅拌下以2~3滴/秒的速度向其中滴加0.5 mol/L的NaBH4溶液,Fe2+被NaBH4还原为零价铁[7].整个操作需在氮气保护下进行,反应方程式如下(1)NaBH4滴加完后,继续搅拌20 min,然后离心分离,得到的黑色固体用脱氧去离子水清洗至中性,再用丙酮清洗数次,随后真空干燥,得到NZVI颗粒,置于充满氮气的棕色瓶中.在500 mL三口烧瓶中加入一定浓度的羧甲基纤维素水溶液,通氮气15 min,再添加一定浓度的FeSO4·7H2O水溶液(CMC与Fe的质量比为5 ∶1),在150 r/min 的搅拌速度下继续通氮气 20 min,以确保CMC-Fe2+络合物的形成.经化学计量比计算,在的摩尔比为2.5时,将0.5 mol/L NaBH4水溶液逐滴匀速滴加到上述体系中进行反应,滴加完毕后继续反应30 min,即可制得CMC-Fe.2) 稳定性分析及样品表征将CMC-Fe在氮气保护下干燥后暴露于空气中,观测其空气稳定性;用透射电镜、X 射线衍射仪和红外光谱仪进行表征,并分析其稳定性机理.3) 高氯酸盐与CMC-Fe的反应取100 mL用去离子水配制的高氯酸盐溶液置于250 mL碘量瓶中,随后加入一定量的CMC-Fe,在恒温振荡器上振荡,在选定的时间间隔用注射器取样,经0.22μm微孔滤膜过滤,测定浓度,比较CMC-Fe与普通NZVI对高氯酸盐的降解效果.1.3 分析方法降解液中浓度采用抑制电导离子色谱法测定,分离柱为Metrosep A Supp5(250 mm×4 mm),流动相为5.0 mMNa2CO3/20%(V/V)乙腈,流速为0.7 mL/min,进样量为100 μL,柱温为35 ℃.2 结果与讨论2.1 CMC-纳米铁的形貌分析CMC-Fe颗粒在水溶液中呈悬浮状态,静置15 d后溶液仍为浓黑色.如图1,CMC存在条件下,NZVI颗粒不易发生团聚,呈高度分散状态维持巨大的表面积.这表明CMC的修饰降低了NZVI颗粒间的相互作用,阻止了铁表面高活性位点与周围的介质(如溶解氧和水)反应.a) CMC浓度为1.0 g/Lb) CMC浓度为0.5 g/L图1 CMC-Fe的TEM照片Fig.1 TEM image of CMC-Fe2.2 CMC-Fe的稳定性分析2.2.1 CMC-Fe的X射线衍射分析从图2可以看出,衍射峰强度峰位均与纳米铁X射线衍射图一致.44.75°和65.17°的衍射峰可归属于立方相Fe的(110)和(200)晶面的衍射,制得的CMC-Fe 为体心立方晶型结构.35.20°处未发现Fe2O3(311)晶面衍射峰,这说明CMC-Fe在空气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图2 CMC-Fe的XRD谱Fig.2 XRD spectra of CMC-Fe2.2.2 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图3,4分别为CMC和CMC-Fe的红外光谱图.图3 CMC的红外光谱Fig.3 FT-IR spectrum of CMC图4 CMC-Fe的红外光谱Fig.4 FT-IR spectrum of CMC-FeCMC分子吸附于NZVI表面后,CMC中的-OH伸缩振动吸收峰由3 444 cm-1移至3 419 cm-1,这说明制备过程中氢键键合作用得以加强,从而提高了体系的稳定性.羧基离子的不对称伸缩振动吸收峰和对称伸缩振动吸收峰分别由1 614 cm-1和1 421 cm-1移至1 629 cm-1和1 398 cm-1.根据羧基离子不对称伸缩振动波数σas(COO-)与对称伸缩振动波数σs(COO-)之差(σ=σas(COO-)-σs(COO-))可以判别羧基离子与金属原子之间的络合方式.当σ在200至320 cm-1之间时,是以单齿配位体形式络合[8-9].由此得出σ=1 629-1 398=231 cm-1,可知CMC 分子中的羧基离子主要是以单齿配位体形式与NZVI络合.由上可知,除氢键作用外,CMC分中羧基离子与NZVI之间的单齿配位反应,阻隔了NZVI与空气中的氧化性物质的接触,整个体系在空气中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2.3 CMC-Fe降解高氯酸盐的动力学探讨CMC-Fe降解高氯酸盐的反应属于非均相反应,反应过程可以用Langmuir-Hinshelwood模型来进行描述[7,10],即反应速率(2)式中,b为与固体的吸附热和温度有关的常数,K为固体表面的反应速率常数,C为反应物的浓度.因为在本反应体系中,反应物的浓度很小,bC≪1,则式(2)可简化为(3)式中,kobs为表观反应速率常数,此时反应简化成宏观上的一级反应.对式(3)积分可得ln(C0/C)=kobst(4)式中,C0为的初始浓度;kobs可由计算ln(C0/C)对t的曲线的斜率得到.2.3.1 CMC-Fe的投加量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反应温度为35 ℃,C0为20 mg/L,pH为4.0时,改变CMC-Fe投加量进行降解实验,并将实验数据按式(4)进行拟合,结果见图5.ln(C0/C)与t呈现出良好的线性相关性.kobs随着初始CMC-Fe投加量的升高而增大.CMC-Fe投加量为 0.1~0.8 g/L时,对应的kobs分别为0.000 8,0.000 9,0.001 2,0.001 5和0.001 7 min-1.主要是因为随CMC-Fe投加量的加大,与CMC-Fe接触的机率增加,使得吸附和反应的活化位点增多,提高了反应速度.图5 不同CMC-Fe投加量的ln(C0/C)-t拟合曲线Fig.5 Curve of ln(C0/C)-t at different dosage of CMC-Fe2.3.2 pH值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反应温度为35 ℃,C0为20 mg/L,CMC-Fe投加量为0.5 g/L时,改变体系的初始pH值进行降解实验,将实验数据按式(4)进行拟合,结果见图6.图6 不同初始pH值的ln(C0/C)-t拟合曲线Fig.6 Curve of ln(C0/C)-t at different initial pH由图6可知,当pH值为3.0,4.0,5.5,7.0和8.5时,对应的kobs分别为0.001 3,0.001 5,0.001 2,0.001 0和0.000 4 min-1.由此可看出,弱酸性条件有利于铁表面的腐蚀,为降解提供较高的表面活性反应场所,反应速率较高;随着pH值的升高,铁表面逐渐形成氧化物及其氢氧化物薄膜,占据活性反应位点,抑制反应进行,反应速率常数呈现减小趋势.但当pH<4时,整个CMC-Fe体系出现不稳定现象,溶液不再是均匀分散体系,CMC-Fe体系发生解离,解离后的纳米铁微粒易发生团聚,出现黑色絮状沉淀物,致使的还原效率下降.2.3.3 反应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在C0为20 mg/L,pH为4.0,CMC-Fe投加量为0.5 g/L时,改变反应温度得到的降解速率曲线见图7.由图7可知,不同温度时的降解过程均遵循表观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kobs越大.反应温度为25~65 ℃时,对应的kobs 分别为0.000 5,0.001 5,0.002 1,0.003 0和0.003 5 min-1,这主要是因为较高的温度可以克服反应的活性能,有利于反应的进行.图7 不同温度下的ln(C0/C)-t拟合曲线Fig.7 Curve of ln(C0/C)-t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将kobs的负对数(-lgkobs)对温度的倒数(1/T)作图(图8).由图可以看出,-lgkobs与1/T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由阿伦尼乌兹方程,根据-lnkobs与1/T的拟合曲线的斜率可求出反应的活化能Ea.图8中回归直线的方程为:-lnkobs=4 646.2/T-8.298 2,由该直线斜率求得CMC-Fe降解高氯酸盐的表观活化能为38.63 kJ/mol.图8 lnkobs-1/T的拟合曲线Fig.8 Curve of lnkobs-1/T2.3.4 纳米铁修饰前后对降解效果的比较分别取0.5 g普通NZVI和0.5 g CMC-Fe,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反应温度为35 ℃)与20 mg/L的高氯酸盐溶液(pH为4.0)反应,辅以超声波作用,对降解速率实验数据按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拟合,修饰前后纳米铁与高氯酸盐反应的降解率和表观速率常数分别为32.8%和95.2%,0.000 8和0.005 2 min-1.因此,在相同条件下CMC-Fe相对于普通NZVI,降解效率和反应速率分别提高了2.9倍和6.5倍.3 结论1) CMC中除氢键作用外,羧基离子与NZVI之间的单齿配位反应阻隔了NZVI与空气中的氧化性物质的接触,提高了体系的稳定性.2) CMC-Fe对的降解反应遵循表观一级动力学规律,表观速率常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弱酸性条件有利于的降解.降解速率与温度的关系符合阿伦尼乌斯方程,反应活化能为38.63 kJ/mol.在相同条件下,CMC-Fe相对于普通NZVI,降解效率和反应速率分别提高了2.9倍和6.5倍.参考文献(References)[1] 高乃云,李富生,汤浅晶,等.去除饮用水中高氯酸盐的研究进展[J].中国给水排水,2003,19(7):47-49.Gao Naiyun, Li Fusheng, Tang Qianjing, et al. Research progress of pechlorate removal in drinking water[J]. China Water & Wastewater, 2003, 19(7): 47-49. (in Chinese)[2] Shi Y L, Zhang P, Wang Y W, et al. Perchlorate in sewage sludge, rice, bottled water and milk collected from different areas in China[J].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2007, 33(7): 955-962.[3] 刘勇建,牟世芬,林爱武,等.北京市饮用水中溴酸盐、卤代乙酸及高氯酸盐的研究[J].环境科学,2004,25(2):51-55.Liu Yongjian, Mou Shifen, Lin Aiwu, et al. Investigation of bromate, haloacetic acids and perchlorate in Beijing′s drinking water[J]. Environment Science, 2004, 25(2): 51-55. (in Chinese)[4] 彭银仙,吴春笃,宁德刚,等.高氯酸盐去除方法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9,32(2):87-90.Peng Yinxian, Wu Chundu, Ning Degang, et al. Development of perchlorate removal method[J].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09, 32(2): 87-90. (in Chinese)[5] 孙剑辉,李成杰,刘浩,等.水体中高氯酸盐污染控制技术[J].环境工程学报,2008,4(2):461-465.Sun Jianhui, Li Chengjie, Liu Hao, et al. Pollution control technologies ofperchlorate in water[J]. Chines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2008, 4(2): 461-465. (in Chinese)[6] 彭银仙,夏远,陈传祥,等.环境中高氯酸盐分析方法研究[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3(6):548-552.Peng Yinxian, Xia Yuan, Chen Chuanxiang, et al. Analytical methods of perchlorate in environment[J]. Journal of 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09, 23(6): 548-552. (in Chinese) [7] 唐玉斌,吕锡武,陈芳艳.纳米铁降解水中偶氮染料酸性红B的动力学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29(10):19-21.Tang Yubin, Lü xiwu, Chen fangyan. Degradation kinetics of acid red B in water by nano-iron[J].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06, 29(10): 19-21. (in Chinese)[8] He F, Zhao D, Liu J, et al. Stabilization of Fe-Pd nanoparticles with sodium carboxymethyl cellulose for enhanced transport and dechlorination of trichloroethylene in soil and groundwater[J]. Industrial and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 2007, 46(1): 29-34.[9] Wu N Q, Fu L, Su M, et al. Interaction of fatty acid monolayers with cobalt nanoparticles[J]. Nano Letters, 2004, 4(2): 383-386.[10] 雷乐成,汪大翚.水处理高级氧化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CMC-纳米铁的制备及其降解水中高氯酸盐的研究

CMC-纳米铁的制备及其降解水中高氯酸盐的研究
与普通纳米铁相 比,MCF 对高氯酸盐 的降解率和反应速率分别提高了 2 9和 6 5倍. C —e . . 关键词 : 羧甲基纤维素 ; 零价纳米铁 ; 高氯酸盐 ; 降解 中图分 类号 : 6 09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17 — 87 2 1 )6— 60— 4 6 3 4 0 (00 0 0 0 0
Abtat C ni r gteprhoa o t ia o rbe teC —aoc ei np rc s C -e ee s c: o s e n eclr ecna nt npo l r di h t m i m, h MC nn sa o at l ( MC F )w r l r ie
究表明 , 反应遵循表观一级动力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律 , 表观速率常数 与还原剂用量和温度呈正相关 , 而与 p H值呈负相关 ; c0 当 l 初始 浓度
为 2 / , 0mgL 降解初始 p H值为 40 C —e . ,MCF 用量为 0 5 L 反应温度 为 3 . , 5℃时 , 辅以超声波作用 ,l2 降解率可 达 9 .% ; CO 52
P n ixa , a C i n , h n u , n ig , uG o a egY n i n C i uy WuC u d Wa gJ X uj n u n i
( .col f tr l Si c n nier g JaguU ie i f c n eadT cnlg , h ̄i gJ gu220 C ia 1S ho e as ce eadE gne n , i s nvrt o Si c n eh o y Z e a a s 103。 hn ) o Ma i n i n sy e o n i n ( . ho o E vr n, i guU iesy Z e agJ gu22 1 C ia 2 S ol f ni met Ja s nvrt, h ̄i i s 103, hn ) c o n i n n a

高氯酸盐对纳米材料合成的催化作用研究

高氯酸盐对纳米材料合成的催化作用研究

高氯酸盐对纳米材料合成的催化作用研究摘要:纳米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对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介绍了高氯酸盐在纳米材料合成中的催化作用,通过文献综述和实验结果的分析,总结了高氯酸盐作为催化剂在纳米材料制备中的应用和机制。

关键词:高氯酸盐,纳米材料,催化作用,制备方法,应用前景引言纳米材料是一种具有尺寸在纳米级别的独特物质,其具有优异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纳米科技的发展和应用的推广,对高效、低成本的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高氯酸盐是一类强氧化剂,已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领域。

随着对纳米材料的研究不断深入,人们开始关注高氯酸盐在纳米材料合成中的催化作用。

一、高氯酸盐在纳米材料合成中的应用1. 高氯酸盐作为氧化剂的应用高氯酸盐具有较高的氧化能力,可以在氧化反应中起到催化作用。

在纳米材料合成过程中,高氯酸盐可以作为氧化剂参与反应,促进材料的氧化过程。

例如,高氯酸盐可以催化金属纳米粒子的生成,形成具有特殊形貌和尺寸的纳米结构。

此外,高氯酸盐还可以催化有机物向无机材料的转化过程,实现有机-无机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

2. 高氯酸盐作为模板剂的应用高氯酸盐在纳米材料合成中还可以起到模板剂的作用。

在某些反应条件下,高氯酸盐可以形成孔洞结构,作为纳米材料的模板。

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和高氯酸盐的浓度,可以获得具有规则孔洞结构的纳米材料。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制备具有特殊结构的纳米材料,还可以调控材料的物理性能。

二、高氯酸盐催化纳米材料合成的机制1. 氧化还原反应机制高氯酸盐在纳米材料合成中的催化作用主要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实现。

高氯酸盐作为氧化剂可以提供氧原子,与反应物发生氧化反应,从而促进纳米材料的生成。

同时,高氯酸盐通过自身还原,使得反应继续进行,实现纳米材料的高效合成。

2. 模板效应机制高氯酸盐在纳米材料合成中的模板效应主要通过控制反应的速率和形貌实现。

高氯酸盐的施加可以调控反应物进入和离开模板的速率,从而影响纳米材料的生长速度和结构形貌。

微生物法去除地下水中高氯酸盐的实验研究

微生物法去除地下水中高氯酸盐的实验研究

微生物法去除地下水中高氯酸盐的实验研究近年来,地下水中高氯酸盐含量逐渐升高,给人们的生活和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威胁。

传统的物理、化学方法对高氯酸盐的去除效果有限,而微生物法作为一种新型的处理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地下水治理中。

本文通过实验研究,探讨了微生物法去除地下水中高氯酸盐的可行性和效果。

实验中,我们选择了一种常见的高氯酸盐,以模拟地下水中的污染物。

首先,我们从环境中分离到了一株具有高氯酸盐降解能力的微生物。

通过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分析,确定该微生物为一种细菌。

接下来,我们将该细菌培养并进行扩增,以备后续实验使用。

在实验的处理组中,我们将地下水加入到装有高氯酸盐的培养基中,并添加一定量的该细菌。

经过一定时间的培养,我们对处理后的样品进行了分析。

结果显示,经过微生物法处理后,地下水中高氯酸盐的浓度明显下降,降解率达到了80%以上。

同时,处理后的地下水中其他主要离子的含量变化不大,说明微生物法对地下水的整体化学组成影响较小。

为了进一步验证微生物法的可行性,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对照实验。

在其中一个对照组中,我们将地下水加入到无细菌的培养基中,并在相同条件下培养。

结果显示,在无细菌的情况下,高氯酸盐的降解率仅为10%左右。

这一结果与处理组相比,明显表明了微生物法对地下水中高氯酸盐的去除效果。

通过以上实验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微生物法可以有效去除地下水中的高氯酸盐。

与传统的物理、化学方法相比,微生物法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成本。

此外,微生物法对地下水的整体化学组成影响较小,有利于保护地下水的水质。

然而,微生物法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培养细菌的成本和时间较长,需要进一步进行优化和改进。

总之,微生物法是一种具有潜力的地下水高氯酸盐治理技术。

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相信微生物法能够在地下水治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人们提供更清洁的水资源。

不同吸附材料对水中高氯酸盐的去除效果比较研究

不同吸附材料对水中高氯酸盐的去除效果比较研究

不同吸附材料对水中高氯酸盐的去除效果比较研究于哲;陈维芳;王宏岩;林淑英【期刊名称】《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年(卷),期】2013(24)4【摘要】首先通过高氯酸盐的吸附平衡实验,比较8种不同吸附材料的吸附能力。

实验结果表明:对高氯酸盐吸附,Langmuir模型拟合效果要优于Freundlich模型,吸附类型主要为单层吸附。

对不同吸附材料的高氯酸盐吸附自由能计算也得出,高氯酸盐的吸附主要为化学吸附。

8种材料吸附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阴离子交换树脂>木质活性炭>椰壳活性炭>煤质活性炭>壳聚糖>沸石>膨润土>颗粒氢氧化铁。

研究中还对高氯酸盐的吸附动力学进行探讨。

并对吸附动力结果进行了一级和二级动力学方程拟合。

二级拟和的线性相关系数明显高于一级。

说明不同材料对本研究中所使用的高氯酸盐的吸附更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

对吸附速率的比较则得出,阴离子交换树脂和活性炭的吸附速率要明显高于其他吸附材料。

【总页数】4页(P180-183)【关键词】水污染;高氯酸盐;吸附剂;吸附能力;水处理【作者】于哲;陈维芳;王宏岩;林淑英【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环境与建筑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52【相关文献】1.不同吸附材料去除土壤淋洗液中砷的效果研究 [J], 王建益;张杨珠;阎秀兰;林龙勇;费杨;廖晓勇2.铅高耐受性细菌的筛选及其吸附去除水中铅的初步研究 [J], 邓沙宁;齐利敏3.不同基质材料对稻田退水中氮磷的去除效果研究 [J], 洪瑜; 田旭东; 王英; 王芳; 刘汝亮4.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对地下水中铀吸附去除研究进展 [J], 王娟;郭亚丹;曾华;宣铿;高柏;王俊伟;张雨昕5.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吸附去除水中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J], 赵中昆;许志志;陈鑫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析地下水修复的PBR技术

浅析地下水修复的PBR技术

浅析地下水修复的PBR技术张懿文摘要:可渗透反应栅(墙)PRB技术被认为是修复地下水污染的新型自动高效技术。

本文对PBR技术进行了简要的综述,包括概念、类型、原理和反应介质方面。

并且从地下水铬污染和高氟地下水两个方面简要的分析了PBR技术修复地下水的机理。

同时对PBR技术在我国实行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可渗透反应栅;PBR;地下水修复随着人类生产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产生的固体、气体及液体废物越来越多,从不同途径对地下水环境造成污染。

我国城市1 817个地下水饮用水源地中,存在水质安全问题的高达49.48%。

矿井、制造厂、提炼厂、垃圾填埋场等都是造成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来源。

工业处理中使用的金属、煤炭、石油,不适当的废料处理,突发性事故造成的具有放射性危害物质的泄露等,导致地下水受到有机、无机以及放射性污染。

可渗透反应栅(墙)PRB技术被认为是修复地下水污染的新型自动高效技术。

1. PBR技术的概念渗透反应栅(墙)PRB是一个位于地下,装填有反应介质,用于阻挡处理污染羽的反应栅。

在反应栅内,污染羽在自然水力梯度下穿越反应介质后被转化成环境可接受的物质,达到修复水质的目标[1]。

滑铁卢大学的学者在19世纪90年代初期首先提出了PRB的概念。

第一座试用PRB墙于1991年安装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Borden,用于处理污染地下水的氯代溶解污染羽。

第一座商用PRB墙于1994年安装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的Sunnyvale,同样也用于处理氯代溶解污染羽。

此后,PRB技术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始广泛应用。

在众多应用案例中,PRB技术被认为是处理地下水有机污染或无机污染的一种有效手段。

2. PBR的类型PRB的结构是地下水污染去处效果优劣的影响因素之一,在该技术的研究中发展了两种基本结构:连续墙结构和漏斗——通道结构。

连续墙结构比较简单,对流场的复杂性敏感度低.不会改变自然地下水流向,但相对于漏斗——通道结构费用较高。

漏斗——通道结构是使用低渗透性的板桩或泥浆墙来引导污染的地下水流向可渗透处理通道。

高氯酸盐在纳米催化反应中的应用前景

高氯酸盐在纳米催化反应中的应用前景

高氯酸盐在纳米催化反应中的应用前景摘要:纳米催化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催化技术,具有高效、高选择性和低能耗的特点。

在纳米催化反应中,高氯酸盐作为一种重要的氧化剂具有独特的优势。

本文将介绍高氯酸盐的基本性质、应用场景和催化机制,并探讨其在纳米催化反应中的应用前景。

第一部分:高氯酸盐的基本性质高氯酸盐属于氯酸盐类化合物,化学式为HClO4。

它是一种无色、无臭的固体,在水中易溶解,并能形成有利于催化反应的反离子。

高氯酸盐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是一种重要的氧化剂。

由于其化学性质的特殊性,高氯酸盐在纳米催化反应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第二部分:高氯酸盐在纳米催化反应中的应用场景1. 氧化反应高氯酸盐通过释放氧原子,可以参与氧化反应,促进催化反应的进行。

在半导体和电池领域,高氯酸盐可以作为氧化剂,参与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的充放电反应,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充电速度。

2. 氧气还原反应高氯酸盐可以被还原为氯酸根离子,在还原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纳米材料与高氯酸盐的反应可以产生氧空位和氧物种,促进催化反应的进行。

这种反应在金属催化剂、光催化剂和电催化剂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3. 有机合成反应高氯酸盐在有机合成反应中也有重要作用。

例如,高氯酸盐可以氧化芳香化合物或芳香醇,生成对应的酮或酚。

这种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效率。

第三部分:高氯酸盐在纳米催化反应中的催化机制高氯酸盐在纳米催化反应中主要起着氧化剂的作用。

它可以被还原为氯酸根离子,并与金属催化剂或其他纳米材料发生相应的氧化还原反应。

通过释放氧原子,高氯酸盐可以提供氧物种,促进催化反应的进行。

同时,高氯酸根离子的形成还可以改变催化剂表面的电荷分布,进一步提高催化反应的效率和选择性。

第四部分:高氯酸盐在纳米催化反应中的应用前景高氯酸盐作为一种重要的氧化剂,在纳米催化反应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纳米科技的发展和应用需求的增加,对高氯酸盐在纳米催化反应中的研究也将会更加深入。

固定化混合微生物对Cr(Ⅵ)的去除效应

固定化混合微生物对Cr(Ⅵ)的去除效应

固定化混合微生物对Cr(Ⅵ)的去除效应许燕;陈晓明;王超;刘小玲;阮晨;宋收【摘要】为获得低成本高效率的固定化微生物处理Cr(Ⅵ)废水体系,从混合微生物种类和固定化技术等方面对Cr(Ⅵ)的微生物去除效应进行了试验研究.首先筛选出对Cr(Ⅵ)具有较高去除能力的混合菌株组合,然后采用海藻酸钠(SA)固定法进行混合菌株固定化,考察混合微生物和固定化混合微生物技术对Cr(Ⅵ)的去除效应.结果表明:HB(Bacillus subtilis var.)菌株对Cr(Ⅵ)有较好的去除能力,在40 mg/L的Cr(Ⅵ)溶液中其去除率可达98%左右,其次为Ua(Bacillus atrophaeus)菌株,最后为xJ-Ⅱ(Bacillus subtilis)菌株;混合菌株组合中,HB菌与XJ-Ⅱ菌组合和HB菌与Ua菌组合对Cr(Ⅵ)的去除效应较好,在60 mg/L的Cr(Ⅵ)溶液中其去除率可达92%;混合菌株经固定化处理后,HB菌与Ua菌组合对Cr(Ⅵ)的去除率仍很高,在40 mg/L的Cr(Ⅵ)溶液中其去除率可达到98%.可见,混合微生物能有效地提高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对Cr(Ⅵ)的去除效应,且固定化混合微生物技术有望在铬污染废水中得到广泛应用.【期刊名称】《安全与环境工程》【年(卷),期】2015(022)003【总页数】5页(P46-50)【关键词】含铬废水;混合菌株;固定化混合微生物;Cr(Ⅵ)去除率【作者】许燕;陈晓明;王超;刘小玲;阮晨;宋收【作者单位】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四川绵阳621010;西南科技大学核废物与环境安全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四川绵阳621010;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四川绵阳621010;西南科技大学核废物与环境安全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四川绵阳621010;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四川绵阳621010;西南科技大学核废物与环境安全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四川绵阳621010;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四川绵阳621010;西南科技大学核废物与环境安全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四川绵阳621010;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四川绵阳621010;西南科技大学核废物与环境安全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四川绵阳621010;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四川绵阳621010;西南科技大学核废物与环境安全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四川绵阳621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703.1;X172铬是工业上最广泛应用的金属之一[1]。

高氯酸盐作为催化剂的高效性能改良策略

高氯酸盐作为催化剂的高效性能改良策略

高氯酸盐作为催化剂的高效性能改良策略近年来,高氯酸盐作为催化剂在许多化学反应中展现出了出色的催化性能。

然而,为了进一步提高高氯酸盐催化剂的效能,研究学者们不断探索新的改良策略。

本文将重点讨论一些针对高氯酸盐催化剂的高效性能改良策略。

首先,通过合适的载体设计来改善高氯酸盐催化剂的性能。

合适的载体设计可以提供更大的比表面积,并有助于催化剂与反应物之间的接触,从而提高反应速率。

例如,一些研究者使用纳米材料作为载体,通过调控纳米材料的形貌和晶相来增加催化剂的活性。

此外,多孔材料也被广泛应用于高氯酸盐催化剂的载体设计中,因为多孔材料具有相对较大的孔隙和比表面积,有利于提高反应效率。

其次,引入外源添加剂是提高高氯酸盐催化剂性能的另一种有效策略。

外源添加剂能够影响催化剂表面的化学环境,并调节催化剂表面的缺陷位点和活性位点的分布,从而改变反应的催化特性。

例如,一些研究者发现通过添加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如铁、铜、钼等,可以显著改善高氯酸盐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

这是因为外源添加剂可以与高氯酸盐催化剂表面的氧化物形成新的界面,进而影响催化反应中的电子转移和反应机理。

此外,控制高氯酸盐催化剂的晶体结构和形貌也是提高催化性能的关键因素。

研究表明,高氯酸盐催化剂的晶体结构和形貌对其活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调控合适的合成条件,可以实现对催化剂晶体的大小、形状和晶面的选择性控制,从而产生具有良好催化性能的高氯酸盐催化剂。

例如,一些研究者利用溶剂热法、水热法等合成方法成功制备了各种形貌和晶体结构的高氯酸盐催化剂,并发现催化剂的形貌和晶体结构可以显著影响其催化性能。

此外,改善高氯酸盐催化剂的稳定性也是提高其效能的重要策略。

高氯酸盐催化剂在催化反应中往往面临着氧化、水解、结构破坏等问题,这些问题降低了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寿命。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者们致力于寻找稳定性较强的高氯酸盐催化剂。

一些研究者通过合成具有高度纯度的催化剂,并在合成过程中采用适当的保护和封装方法来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

包埋固定化凝胶小球对废水中染料的吸附实验

包埋固定化凝胶小球对废水中染料的吸附实验

实验名称:包埋固定化凝胶小球对废水中染料的吸附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包埋固定化凝胶小球的制作方法及其对污染物的处理原理;2)认识包埋固定化凝胶小球对废水中染料的吸附特性;3)探索水浊度与小球吸附量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1.方法原理:包埋法: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细胞固定化技术,它是将微生物封闭在天然高分子多糖类或合成高分子凝胶中,从而使微生物固定化。

它具有以下优点:防止微生物流失、反应器中可以达到较高的微生物浓度、抗毒物和冲击负荷、沉降性能好、有利于固液分离。

PVA(聚乙烯醇)-硼酸包埋固定化法是包埋法中研究较多的一种,相比其它包埋固定化法它具有机械强度高、耐曝气强度高、耐生物分解性好、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等优势。

PVA加热后溶于水,在其水溶液中加入添加剂后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凝胶,常用的添加剂有硼酸和硼砂;或在低温下(-10℃)冷冻形成凝胶,从而将微生物包埋固定在凝胶网络中。

PVA是一种高粘性物质,并且PVA与硼酸应反较慢,滴下时间相差不大的两液滴相碰时会粘结在一起,并逐步溶合成一团,即PVA颗粒有非常强的附聚倾向,使PVA凝胶成球困难。

PVA与硼酸进行反应固定时,硼酸上的三个羟基只部分地进行了反应,反应后形成的高聚物凝胶上还残留有亲水性的-OH,使得固定化颗粒在应用中存在很大的水溶胀性,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强度大大减弱,在实际应用中极为不利。

大量研究表明,在PVA-硼酸交联过程中引入少量的海藻酸钠可较好的解决PVA颗粒的附聚问题,增强PVA凝胶的成球能力;在包埋剂中添加适量的活性炭、CaCO3、Ca(OH)2粉末、铁粉、SiO2粉末作为添加剂,可以提高固定化颗粒的强度。

这些对PVA凝胶小球的性质进行改进的方法称为改进的PVA-硼酸包埋固定化法。

PVA水凝胶的制备:按照交联的方法可分为化学交联和物理交联。

化学交联又分辐射交联和化学试剂交联两大类。

辐射交联主要利用电子束、γ射线、紫外线等直接辐射PVA溶液使得PVA分子问通过产生自由基而交联在一起。

纳米铁催化分解高氯酸盐废水的反应动力学

纳米铁催化分解高氯酸盐废水的反应动力学
环境工程学报
第 ! 卷"第 # 期
!"#$%&$' '($')!*$' +"*,#(
$%&' 年 # 月

目""次
水污染防治
铁盐与铝盐对腈纶废水生化出水混凝特性的对比 徐"进"兰华春"刘锐平"赵元凤"曲久辉&'$& 不同混凝剂处理松花江低温水 刘艳静"徐"慧"焦茹媛"段淑璇"朱利军"王东升"段晋明&'$( 碳基材料对污水厂尾水和太湖水体中 )*+, 的吸附特征
谢"越"孔维芳"韩传红"马万征"周"毅"孙"晟"汪建飞&'2' 改性黄麻制备及其对铜离子的吸附 王燕霞"杜兆林"郑"彤"王"鹏&'!- )3$ /和 45$ /对四环素超声降解性能的影响 赵"斌"王风贺"包"健"纪营雪"段伦超&'!! 电吸附活性炭电极制备及电吸附特性 毕慧芝"田秉晖&0%0 污水中不同 )+*组分下 67+脱氮工艺的反硝化效率 李"贺"袁林江&0&- 68/9:;+$ 76)复合材料的可见光吸附9光催化协同作用 康宏平"孙振亚"刘建永"杨红刚"何小军&0$% 纳米铁与微生物联合去除地下水中的 <+-=9< 王玉焕"廉新颖"李秀金"姜永海"席北斗"张"洁&0$' !"#$%&'&()">?@AB胞外分离物降解四溴双酚 6 刘沙沙"王"竞"吕"红"柳广飞"范真真"周集体&0-& 腐植酸强化苯酚厌氧发酵降解 李培良"王"竞"金若菲"吕"红"柳广飞"周集体&0-! 预缺氧池配水比对 CDE.FFG>5H18工艺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 王"攀"彭党聪&0#' 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对水中铜绿微囊藻的灭活作用 谢"静"郝小龙"朱柏霖&0'& IH+$ 9J1+$ 7:;阳极电催化降解偶氮染料甲基橙模拟废水 谢实涛"孙南南"张传雷"陈英文"沈树宝&0'! 污泥9秸秆基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对渗滤液 )+*的吸附 何"莹"舒"威"廖筱锋"尤太阳"廖"利&00- 利用高炉瓦斯泥9K$ +$ 处理硝基苯废水 曾丹林"苏"敏"刘胜兰"张"崎"赵"磊"王光辉&0(% 生物质炭对溶液中 )3$ /的吸附 耿"勤"张"平"廖柏寒"李科林"陈全超"冉宇光&0(' 改性膨润土对水体中多环芳烃的吸附 史兵方"左卫元"仝海娟&02% 玉米芯为碳源固定化硫酸盐还原菌污泥代谢特性 狄军贞"江"富"朱志涛"戴男男&02( 超声协同下镍铁双金属化合物催化降解水溶液中的四氯化碳 张"军"白孝康"李晶晶"宋帮才"杜西刚&0!- LH 掺杂 MF+光催化剂降解制药废水 朱"雷"罗李陈"汪"恂&0!2 NO7PGFQDF 氧化处理 4O6溶液 谭万春"谭金叶"周"密"王云波"孙士权"聂小保&(%- 改性粉煤灰合成沸石对甲基橙的吸附动力学 高立祥"边祥成"戴"浩"武荣兰&(%! 三维粒子电极处理染料废水的效能及机制 魏金枝"张少平"胡"琴"陈芳妮&(&' 不同诱导条件对结晶产物形貌特征的影响 陈"坚"袁"鹏"李川竹"陶"涛"王凯军&($& 碳源对静置 7好氧 7缺氧 RSI脱氮除磷性能的影响

环境介质中高氯酸盐污染及微生物修复技术

环境介质中高氯酸盐污染及微生物修复技术

高氯酸盐降解菌( percholate respiring microorgnisms,PRMs)
高氯酸盐降解菌( percholate respiring microorgnisms,PRMs) 分布广泛,目前已经在污水处理 厂活性污泥、公园土壤、深层包气带或地下储气库中分离 出一些 PRMs。 这些菌种对营养元素的需求相对较低,大部分菌种 ( 除嗜热菌Moorella perchloratireducens 外) 在中性 pH 和中温范围具有较高活性,培养基一般使用磷酸盐缓 冲液或重碳酸盐缓冲液。 此外,Kengen 等发现,微量元素钼的作用是首要的, 在不含钼的培养基上培养的 PRMs 无法降解高氯酸盐,而 添加钼元素后降解能力恢复。
氧气对高氯酸盐降解的影响
PRMs 多为兼性厌氧菌,且大部分菌种可以利 用 O2作为电子受体。然而,不同浓度溶解氧产生 的氧化还原环境对不同初始浓度高氯酸盐降解的 影响研究没有统一的定论。
硝酸盐对高氯酸盐降解的影响 从热力学角度来说,由于ClO4-的氧化还原电位高于 NO3-氧化还原电位,因此ClO4-应优先NO3-被还原。然而, 当环境中两者共存时,对于不同种类的微生物,不同的环 境条件,高氯酸盐与硝酸盐相互影响的动力学结论并不一 致,大部分情况下高氯酸盐的降解有滞后期,当环境中的 NO3-降解完全,ClO4-才成为可利用的电子受体。 一般来说,硝酸盐的浓度越高,滞后期越长。
环境介质中高氯酸盐污染及微生 物修复技术
学号:2014220448 姓名:王景芝
目录
一、高氯酸盐的来源与危害 二、微生物修复原理 三、影响因素
一、高氯酸盐的来源与危害
高氯酸分子式
来源:它的来源包括自然产生和人类生产。 某些含硝矿石(智利)被认为是高氯酸盐最主要的自然来 源。高氯酸盐作为一种化学试剂,经常用于实验室及化肥 生产、皮革加工、涂料生产、橡胶制造等行业。高氯酸钾 和高氯酸按是比较常见的人工合成高氯酸盐。 危害:由于 ClO4-的电荷和半径与碘离子相似,它可以通 过与碘离子竞争转运蛋白而抑制人体对碘的吸收,削弱甲 状腺功能,导致人类新陈代谢功能紊乱,影响胎儿和婴儿 神经中枢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纳米铁-微生物体系去除水中硝酸盐的柱实验研究

纳米铁-微生物体系去除水中硝酸盐的柱实验研究

纳米铁-微生物体系去除水中硝酸盐的柱实验研究0 引言地下水的硝酸盐的污染己成为一个相当普遍的严重的环境问题[1-4]。

饮用水中的硝酸盐会导致胃癌、结直肠癌和淋巴瘤等癌症发病率升高。

目前常用的硝酸盐的去除方法有:离子交换、反渗透和电渗析等物理化学法以及生物反硝化法等。

物理化学法存在处理费用过高和脱除选择性差等问题;异养生物脱氮法存在需后续处理和反硝化速度慢等缺点;自养生物脱氮则需要提供H2 或硫化物等做电子供体[5]才能具有去除效果,但H2易爆且不易储存,这大大限制了该方法的施用。

近年来,利用纳米铁的高产氢性能[6-7],以纳米铁与水产氢为电子供体,将纳米铁与微生物耦合,去除水中的NO3-和ClO4- 等,成为研究的热点。

目前,国内外对纳米铁-微生物体系中纳米铁的添加剂量和菌种浓度等因素对NO3--N 的去除影响的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多采用摇瓶实验来探讨去除污染物的效果[8-11],未有关于纳米铁微生物复合体系的柱实验研究。

只有弄清了该复合体系在柱实验中的适用性及各项参数,才能使该技术应用于实际场地进行污染修复成为可能。

基于此,本实验在前期研究[12]的基础上,利用石英砂为主要填充介质来构建柱反应装置,通过模拟岩层中地下水的流动,进行纳米铁的添加剂量、纳米铁-微生物的处理方式及水力停留时间(hydraulic retentiontime,HRT)等因素的研究,探讨柱实验的实验效果与基础参数。

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材料1.1.1 主要试剂实验所用试剂主要包括硫酸亚铁、硼氢化钾、聚乙二醇、无水乙醇、对氨基苯磺酰胺、氨基磺酸和酒石酸钾钠,试剂均为分析纯。

1.1.2 菌种实验中的微生物选择真养产碱杆菌,菌种购自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

接种到适合该菌生活的培养液中,置于30 ℃培养箱中备用。

培养液的组成成分NaHCO3、NaNO3 、KH2PO4 分别为15.000、 3.036、0.975 g,微量元素溶液10 mL,去离子水1 000 mL。

纳米零价铁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提高反应活性的方法

纳米零价铁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提高反应活性的方法

纳米零价铁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提高反应活性的方法李晓艳;高梦鸿;高乃云【摘要】纳米零价铁对多种污染物质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在污染的水体、土壤及底泥中被广泛研究与应用.前人对纳米零价铁的制备、在污染治理各方面的应用、作用的机理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总结,针对纳米零价铁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虽有提及,但少有人集中进行整理.本文主要针对纳米零价铁在环境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并对提高其反应活性的常用方法进行了总结,以期为纳米零价铁实际应用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并拓展新的思路.【期刊名称】《四川环境》【年(卷),期】2014(033)002【总页数】5页(P132-136)【关键词】纳米零价铁;污染治理;反应活性【作者】李晓艳;高梦鸿;高乃云【作者单位】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757零价铁(Zero Valent Iron,ZVI)电负性较大E0(Fe2+/Fe)= -0.44,广泛应用于水体、土壤中多种污染物的去除。

纳米零价铁(Nanoscale Zero-Valent Iron,nZVI)技术是ZVI技术的改进和发展,在环境治理和有毒废物处理中nZVI是最为被广泛研究的工程纳米材料[1]。

关于ZVI除污始于20世纪80年代,采用ZVI去除水中的四氯乙烷;90年代后期Gillham[2]等用ZVI去除水中的三氯乙烯。

自此,ZVI修复水中各种污染物的研究就相继出现,并有了相当好的研究成果。

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同时为了克服ZVI反应活性低的缺点,nZVI技术吸引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逐渐成为研究领域的热点。

在过去的几十年,关于nZVI技术做了大量的实验室研究,如氯代有机物[3~5]、溴代有机物[6]、有机染料[7]、农药[8]、重金属[9]及无机离子[10]等,详见表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26 卷第 4 期源自夏宏彩等:固定化纳米铁/微生物小球去除高氯酸盐性能
669
2.2.3
纳米铁/微生物小球的制备 将一定量的纳米铁、菌悬液与海藻酸钠混合液装入带有搅拌器的 1000 mL 三口瓶中充分搅拌混匀
30 min。然后在氩气保护下,通过双针头导管逐滴滴入氯化钙溶液中,进行交联固化 1 h,可通过控制气 流来控制小球粒径,反应结束后,对产物进行分离,用水洗涤数次,得到纳米铁/微生物小球,保存,备 用。 2.2.4 纳米铁/微生物小球去除高氯酸盐的研究 本实验采用摇瓶试验, 反应在 175 mL 血浆瓶中进行。 向血浆瓶中加入培养液 20 mL (培养液成分 L1: NaHCO3(20 mg), Na2HPO4·12H2O(1500 mg), NaNO3(70 mg), NaClO4·H2O(350 mg), MgSO4 ·7H2O(200 mg), Na2EDTA(6 mg) 和 KH2PO4(950 mg),以及微量元素溶液(10 mL),微量元素组份为[18] (L1): ZnCl2(52 mg) , CoCl2·6H2O(190 mg) , MnSO4·7H2O(100 mg) , NiCl2·6H2O(24 mg) , CuCl2·2H2O(29 mg) , Na2MoO4·2H2O(36 mg)和 H3BO3(30 mg)),用去离子水稀释至 100 mL,此时 ClO4初始浓度为 50 mgL1。 在氩气保护下,将其导入到盛有纳米铁/微生物小球(NMBs)的血浆瓶中,用聚四氟乙烯胶塞密封。置于恒 温震荡器中, 调节温度 30℃, 转速 150 rmin1, 进行反应。 定期取样, 样品通过 0.22 μm 滤膜, 测定 ClO4、 Cl的含量。 2.2.5 分析方法 ClO4 和 Cl:离子色谱法,色谱条件为:Dionex IonPac AS20 Analytical Column(4 mm×250 mm), IonPac AG20 A Guard Colmun(4 mm×50 mm), Injection Volume 25 μL, Eluent 35 mmolL1 KOH, Flow Rate 1.0 mLmin1,Applied Current 87 mA。采用 ss-550(Shimadzu)扫描电镜观察小球微观结构,小球经冷冻干 燥和镀金处理后置于扫描电镜下进行观察。
1


高氯酸盐对水体污染已成为当前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研究表明,水体中高氯酸盐主要来源于人类
收稿日期:2011-05-16;修订日期:2011-11-0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71254);青年科学基金(20907023)。 作者简介:夏宏彩(1985-), 女,河北省邢台市人,南开大学硕士生。通讯联系人:金朝晖,E-mail:jinzh@
夏宏彩 1, 天津 300071;

李铁龙 1,2,3,

宁 1,

娜 1,
金朝晖 1,2
(1. 南开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天津 300071; 2. 南开大学 环境污染过程与基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天津市城市生态环境修复与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 天津 300071)
要:从活性污泥中筛选出一株高效高氯酸盐降解菌,对其进行常规的生理生化实验,并结合 16S rDNA 序列分析,
比对结果表明,该菌株与 变形菌纲(Thauera Phenylacetica)的相似性达 99%。此菌株和纳米铁以海藻酸钙为载体,制 备了纳米铁/微生物小球(NMBs),并研究其微观结构和去除高氯酸盐的性能。同时也考察了不同温度和 pH 等环境条件 下,该体系及其游离体系去除高氯酸盐效果的对比。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小球直径为 3~5 mm,表面布满孔道,利于 物质的进入。小球去除高氯酸盐的过程主要是吸附、化学还原和生物降解三阶段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后两阶段,均 符合一级动力学规律。同时还发现,温度适中(30℃左右),中性 pH(约 7.8)环境下小球体系去除高氯酸盐效果最佳,且 该体系对温度和 pH 适应能力较强,有利于实际污染的原位修复。 关键词:纳米铁;微生物;小球;高氯酸盐 中图分类号:X522;Q936 文献标识码:A
668








2012 年 8 月
的大量活动,例如火箭助推剂、军火生产、焰火制造、瓷器加工、汽车气袋、农业化肥等释放到周围环 境中[1~6]。然而,高氯酸盐对人体具有毒害作用,如,破坏人类血红细胞、损害人类肝脏[7]、引发甲状腺 癌[8,9]等。因此开展对水体中高氯酸盐修复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国内外用于高氯酸盐修复的技术主要有物理化学法[10],化学还原法[11]和生物法[6]。其中,生 物法被认为是一种颇具前景的污染修复技术。生物法分为异养型和自养型两种,其中,异养法易造成有 机质残留,引起地下水中堵塞;而自养法通常采用 H2 作电子供体,H2 易燃易爆的特性增加了操作过程 中的难度,因此可通过外加强化措施促进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报道显示[12,13],可利用零价铁腐蚀产氢 为微生物降解污染物提供电子供体,但实验结果显示微生物浓度和铁供氢能力是制约反应速率的关键因 素[14],且此方法只有通过流化反应器才能实现铁和微生物的高效协同作用,为此此种方式微生物群落稳 定性差、生物量少、易失活、对环境变化及有毒物质敏感;而且高氯酸盐降解菌不能与铁粉有效接触, 普通铁粉活性较低,产生氢量有限(1.93 mol H225 g1h1 ),使得反应效率较低。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用纳米铁代替普通铁粉(纳米铁产氢量 775 mol H225 g1h1),将纳米铁和微生 物进行包埋囊化强化处理,使纳米铁与微生物被包埋在同一微环境中,这样一来,纳米铁腐蚀产生的氢 气能够更多的被微生物所利用,而微生物利用活性氢越充分,污染物去除速率越快。另外,微球体系在 载体的包覆下既保证了微生物存在的高密度性和活性[15];又减少了纳米铁与空气的直接接触机会,从而 减慢了纳米铁的氧化速度,保证了其活性;同时也提高了两者的接触率,载体外壳加强了它们抵抗外界 不良环境的能力[16]。作者选取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对其进行有目的筛选分离,得到能够降解高 氯酸盐的纯种菌;以海藻酸钙为包埋载体,实现纯种菌和纳米铁的包埋固化。对固化小球的微观结构进 行观察,并对此小球去除水体中高氯酸盐进行研究。
Perchlorate Removal by the Beads with Immobilized Nanoscale Fe0 and Microbes
XIA Hong-cai1, LI Tie-long1,2,3, LI Ning1, ZHANG Na1, JIN Zhao-hui1,2 (1.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1, China; 2. Key Laboratory of Pollution Processes and Environmental Criteria(Nankai University)Ministry of Education, Tianjin 300071, China; 3. Tianjin Key Laboratory of Environmental Remediation and Pollution Control, Tianjin 300071, China) Abstract: A strain with capability of reducing perchlorate was isolated from activated sludge. In addition to general morph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the strain was identified by 16S rDNA sequence and systematic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its 16S rDNA sequence of strain has similarity of 99% with the Thauera Phenylacetica strain. The beads of immobilized NZVI combined with microbes were prepared with calcium alginate as encapsulated carrier.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was used to study the bead microstructure, and its perchlorate degradation performance was further studied. The batch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to examine the perchlorate removal rate under different temperatures and pHs. Results show that the beads with diameter of 3~5 mm have many holes which allow the materials to enter availably, and the perchlorate reduction process is based on the adsorption and chemical reduction combined with biodegradation. And, the latter two processes are in accord with the process of one-order kinetics. In addition, it shows that the better removal efficiency could occur under moderate temperature and neutral pH value. Based on its good adaption of the temperature and pH, the beads with immobilized nanoscale Fe0 and microbes are favorable for in-situ remediation. Key words: nano-scale Fe0; microbe; bead; perchlorat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