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肝病诊疗中PT和凝血因子的应用
凝血特殊检测项目的临床应用
凝血特殊检测项目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用于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预防血栓性疾病和出血性疾病、指导手术前凝血功能障碍筛查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凝血特殊检测项目及其临床应用:1.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是检查外源性凝血因子的一种过筛试验,用于证实先天性或获得性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和凝血因子缺陷或抑制物的存在。
此外,它还可以用于监测口服抗凝剂的用量,是监测口服抗凝剂的首选指标。
还可作为肝脏合成蛋白质功能的检测。
2.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APTT是一种检查内源性凝血途径的试验,可以评估血液凝固的速度。
APTT正常参考值:20-40秒。
它主要用于检测凝血因子缺乏或异常,如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如急性DIC消耗性低凝期、原发性纤溶亢进、阻塞性黄疸、维生素K缺乏等)。
3. 国际标准化比率(INR):INR是用于评估抗凝治疗(如口服抗凝剂、肝素等)效果的重要指标。
正常参考值范围为0.8-1.5。
口服抗凝剂法华林用药维持范围2.0-4.0。
4. 血浆纤维蛋白原(Fbg):纤维蛋白原是凝血过程中的重要物质,其水平异常与多种疾病有关,如血栓性疾病、糖尿病、炎症等。
血浆纤维蛋白原检测可以用于评估纤维蛋白原水平,对于诊断和监测纤维蛋白原相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5. D-二聚体(D-Dimer):D-二聚体是一种特异性纤溶产物,其水平升高与血栓性疾病和纤溶亢进有关。
D-二聚体检测可以用于筛查和诊断血栓性疾病,如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等。
6. 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计数是评估血小板功能的重要指标,对于诊断和监测血小板减少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及评估血小板功能异常(如血小板无力症等)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凝血特殊检测项目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预防血栓性疾病和出血性疾病、指导手术前凝血功能障碍筛查等。
凝血四项的临床应用分析和体会
凝血四项的临床应用分析和体会凝血四项是一项常用的临床检查指标,用于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状态。
它由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和凝血酶原活动(PT-INR)组成。
这四个指标能够反映出患者的凝血系统是否正常,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对凝血四项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并分享个人的体会。
凝血酶原时间(PT)是观察凝血系统外源激活通路的一项指标,常用来检测患者的凝血功能状态。
在临床中,PT主要用于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凝血因子缺乏或异常,以及观察抗凝药物的疗效。
对于肝脏功能受损的患者来说,PT也是一个重要的评估指标,因为肝脏是凝血因子的合成和清除中心。
同时,PT也被广泛应用于评估凝血功能与出血风险之间的关系,对于手术前的准备和术后出血的风险评估有着重要的作用。
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是评估凝血系统内源激活通路的一个指标。
它主要用于检测患者是否存在凝血因子缺乏或异常,以及观察抗凝药物的疗效。
与PT相比,APTT更能够反映患者的内源凝血系统功能状态。
在一些特殊的疾病中,如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症或特发性凝血异常,APTT的检查对于准确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有着重要的意义。
此外,APTT也常用于评估患者的出血风险,利用它可以预测手术前和手术后的出血情况,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血小板计数是衡量患者凝血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血小板是凝血过程中最重要的细胞因子之一,它能够聚集在血管损伤的部位,引发血小板凝集和血栓形成。
因此,血小板计数的增高或减低都可能导致凝血功能的异常。
在临床中,通过血小板计数可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血小板减少症或血小板功能异常,进而指导相关的治疗措施。
尤其是在一些血液系统疾病、自身免疫病或感染性疾病中,血小板计数对于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凝血酶原活动(PT-INR)是用于评估抗凝治疗的重要指标。
它通过比较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来确定患者是否在抗凝治疗的目标范围内。
凝血功能四项报告解读
凝血功能四项报告解读
凝血功能四项报告是一种常规的血液检查项目,用于评估人体凝血系统的功能。
这四项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
化部分凝血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和凝血
酶时间(TT)。
下面是对这四项指标的解读:
1. 凝血酶原时间(PT):PT是衡量凝血因子活动水平的指标,它通常用于评估凝血系统中外源凝血途径的功能。
正常情况下,PT的值应在特定的范围内。
PT延长可能表示凝血因子活性降
低或缺乏,可能与肝功能异常、维生素K缺乏或出血性疾病
有关。
2. 活化部分凝血时间(APTT):APTT也是评估凝血因子活
性水平的指标,主要用于检测内源凝血途径的功能。
正常情况下,APTT的值应在特定的范围内。
延长的APTT可能与凝血
因子缺乏、纤维蛋白溶解增加或抗凝血物质增加有关,也可能与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或被海因斯-阿多森病引起。
3. 国际标准化比值(INR):INR是用于标准化PT结果的指标,它在监测抗凝治疗(例如华法林)时特别有用。
INR的正常范围因疾病和治疗而异。
INR增高可能与凝血活性降低有关,可能需要进一步评估和治疗。
4. 凝血酶时间(TT):TT用于评估凝血事件的速度。
延长的TT可能意味着凝血因子活性降低或受到抗凝剂的影响。
这可
能与出血性疾病、肝功能异常或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有关。
需要指出的是,解读凝血功能四项报告时,应结合病史、临床症状和其他相关检查结果来综合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
如果有任何异常指标,建议咨询医生以进一步评估和治疗。
血凝五项在常见肿瘤患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血凝五项在常见肿瘤患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血凝五项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以及血小板计数(PLT)等五个指标,是常见的肿瘤患者诊断中的重要检查项目。
本文将阐述血凝五项在常见肿瘤患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一、PT和APTTPT和APTT是评价凝血系统功能的指标。
PT主要反映凝血因子Ⅶ、Ⅹ、Ⅴ、Ⅱ、Ⅰ等的活动状态,而APTT则反映凝血因子Ⅻ、Ⅺ、Ⅸ、Ⅷ、Ⅹ、Ⅶ、Ⅵ、Ⅴ、Ⅳ、Ⅱ等的活动状态。
在肿瘤患者中,由于癌症细胞分泌血栓形成和纤溶系统激活的分子,酚红负荷测试(PHPT)可以显示出PT和APTT异常的比例。
PT和APTT延长在一些肿瘤患者身上被广泛发现,其中肝癌和胃癌患者是两种最常见的情况。
因此,PT和APTT是肿瘤患者血凝五项测试中最重要的两项。
二、FIBFIB是血浆中纤维蛋白原的测量指标,反映了肝功能的状况,也是体内凝血功能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在许多肿瘤中,纤维蛋白原水平通常升高,表明体内存在某些疾病因素,例如肝炎、肝硬化、甲状腺功能减退、抗磷脂综合症和恶性肿瘤等。
慢性疾病肿瘤患者FIB浓度通常升高,而急性疾病肿瘤患者FIB浓度通常下降,如严重出血、凝血因子的缺乏或凝血作用性药物的使用会导致FIB降低。
因此,肿瘤患者FIB的测量重要是治疗及恢复等方面。
三、D-DD-D在血液中表示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的组合物,是血栓形成标志的重要指标。
在肿瘤患者中,肿瘤细胞分泌的废物和分解产物会导致血小板减少和血栓形成,使肿瘤患者的D-D水平升高。
因此,肿瘤患者D-D的测量是非常重要的。
在肺癌、结直肠癌、卵巢癌、乳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中,D-D值均显著升高,可以作为肿瘤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四、PLTPLT是血小板的测量指标,是评价血液系统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肿瘤患者往往存在血小板减少的状况,这可能是由于某些治疗方法引起的。
对于化疗及手术等治疗过程中,因溶菌效应,凋亡和缺氧而导致的血小板下降常常是常见的现象。
4项凝血指标在肝病中的诊断意义
4项凝血指标在肝病中的诊断意义目的探讨4项凝血指标在肝病诊断、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运用STAGO-COMPACT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对170例不同类型肝病患者的4项凝血指标进行检测,其检测内容主要有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量(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等,对照组所选中的62例患者都没有心、肝、肾等器官上的病变,均来自于本院骨科住院患者。
结果患有急性肝炎患者、包含中、轻度在内的病毒性肝炎患者的4项凝血指标经检测后与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差异不显著,没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在重度肝炎、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中4项凝血指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
结论对4项凝血指标的检测可以直观反映患者的肝病程度、肝功能状况,还可以从不同角度准确客观的反应肝病患者的病程进度以及预后评估。
标签:4项凝血指标;肝病;诊断意义多数凝血因子如凝血原酶、纤维蛋白原等的合成主要是在肝脏中完成的,肝脏功能受损时,凝血因子的合成功能就会降低,从而出现出血现象。
据临床研究表明,大部分肝病患者在进行血液检查时,都会有一项或者多项凝血检查出现异常情况。
本研究将对我院的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重型肝炎、肝炎后部分肝硬化、肝损患者的PT、APTT、FIB、TT进行检测,同时与在我院骨科进行住院治疗的62例患者(心、肝、肾指数正常)进行对比参照分析,现将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自2012年11月~2013年12月以来我院收治的170例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其中男138例,女32例;年龄15~78岁,平均年龄36.7±20.8)岁。
按照200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诊断标准将患者分类为:急性肝炎53例,慢性轻度25例,慢性中度35例,慢性重度17例,重型肝炎11例,肝炎后肝硬化21例,肝损8例。
1.2方法1.21检测仪器采用法国STAGO公司生产的STAGO-COMPACT全自动血凝分析仪。
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在肝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在肝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发表时间:2019-02-22T11:02:29.170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18年第11期作者:陈春晖[导读] 凝血酶原时间测定是临床抗凝治疗的重要监测指标,规范化操作,可为肝病临床抗凝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正确指导用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加以重视。
黑龙江省加格达奇区人民医院 165000 【摘要】目的探究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在肝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抽选我院2014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60例进行PT测定的肝病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以60例患者PT测定报告作为依据,针对性给药进行抗凝血治疗后,显效37例,有效21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7%。
结论凝血酶原时间测定是临床抗凝治疗的重要监测指标,规范化操作,可为肝病临床抗凝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正确指导用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加以重视。
【关键词】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肝病;临床治疗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是指在缺乏血小板的血浆中加入过量的组织因子后,凝血酶原转化为凝血酶,导致血浆凝固所需的时间[1]。
凝血酶原时间是反映血浆中凝血因子Ⅰ、Ⅱ、Ⅴ、Ⅶ、Ⅹ活性的指标[2]。
凝血酶原时间测定是检查机体外源性凝血系统功能是否存在障碍的过筛试验。
现抽选我院收治的60例进行PT测定的肝病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以探究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在肝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抽选我院2014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60例进行PT测定的肝病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34~72岁,平均年龄(58.3±2.4)岁。
2检验流程2.1检验要求 2.1.1空腹取静脉血2.7ml,0.109mol/l枸橼酸钠抗凝,抗凝剂与全血比例1:9[3]。
2.1.2血浆标本4℃冰箱可保存不超过4小时。
pt和inr的关系公式
pt和inr的关系公式标题:PT和INR的关系公式概述:PT(凝血酶原时间)和INR(国际标准化比值)是两个常用的医学指标,用于评估血液的凝血功能。
本文将介绍PT和INR的关系公式,并解释其意义和应用。
一、PT和INR的定义PT是指血浆中凝血因子在外源性活化剂作用下形成凝血酶所需的时间。
INR是国际标准化比值,是一种标准化的PT值,用于消除不同实验室之间测试方法和试剂的差异。
二、PT和INR的关系PT和INR之间存在着一个数学关系,即:INR = (患者的PT值 / 正常对照的PT值)^ 国际标准化常数其中,国际标准化常数是一个由国际血液凝血与止血标准化委员会(ISTH)制定的常数,用于标准化不同试剂和仪器之间的PT值。
三、PT和INR的意义1. PT和INR的测定可以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帮助医生诊断和监测凝血系统的疾病和治疗效果。
2. PT和INR常用于调整口服抗凝药物(如华法林)的剂量,以维持患者的凝血功能在安全范围内。
3. PT和INR也用于评估肝功能的损害程度,因为肝脏是合成凝血因子的重要器官,肝功能异常会导致PT和INR的升高。
四、PT和INR的测试方法PT和INR的测定通常使用凝血时间法,即将患者的血浆与外源性活化剂(如凝血酵素)一起反应,记录血浆凝固的时间。
然后将患者的PT值与正常对照的PT值进行比较,计算出INR值。
五、PT和INR的临床应用1. PT和INR常用于诊断和监测凝血系统疾病,如凝血因子缺乏、血友病等。
2. PT和INR可用于评估抗凝治疗的效果,如华法林治疗。
3. PT和INR还可用于评估肝功能异常的程度,如肝硬化、肝炎等。
六、注意事项1. PT和INR的结果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抗凝药物的使用、血液采样的技术等,因此在解读结果时需要考虑这些因素。
2. PT和INR只是评估凝血功能的指标之一,还需结合临床症状、其他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综合评估。
3. PT和INR的正常范围因年龄、性别、孕期等因素而有所不同,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解读。
凝血常规各指标的临床意义
凝血常规各指标的临床意义凝血常规是一种常用的实验室检查,用于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状况以及检测凝血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
凝血常规可以分析和评估凝血因子的数量和活性水平,了解患者的凝血功能状况和出血倾向。
下面将详细介绍几个常见的凝血常规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1.凝血酶原时间(PT)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凝血酶原时间衡量外源凝血系统的功能,对于评估凝血因子Ⅰ、Ⅱ、Ⅴ、Ⅶ、Ⅹ以及纤维蛋白原的合成和激活状况非常重要。
PT主要用于检测肝脏疾病、凝血因子缺乏或异常、维生素K缺乏、肿瘤和静脉血栓等病理情况。
INR是一种标准化的PT值,常用于国际间的诊断和治疗准则,如学术机构推荐的抗凝治疗指南。
INR大于1.5可能表示凝血功能异常,而INR大于3可能表示严重凝血障碍。
2.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APTT用于评估内源凝血系统的功能,主要应用于评估凝血因子Ⅷ、Ⅸ、Ⅺ和Ⅻ的活性和合成。
APTT处于正常范围时,表示患者的内源凝血系统处于正常功能状态;而APTT延长可能表明凝血因子缺乏、功能异常或使用了影响凝血的药物等。
3.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原是血浆中的重要凝血因子,参与形成纤维蛋白聚集体,起到止血作用。
FIB水平的异常可以提示纤维蛋白聚集体形成和稳定性的改变,如纤维蛋白原缺乏或纤维蛋白聚集体不稳定,可能导致出血倾向或凝血异常。
4.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是体内最重要的止血成分,主要通过粘附在血管壁的损伤处以及聚集形成血小板栓来维持血管的完整性。
PLT的测量能够帮助评估患者的止血功能和血小板生成情况。
PLT过低可能导致出血倾向,而PLT过高可能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5.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时间是血浆中凝血酶形成和止血作用的指标之一、TT的延长可能表示凝血酶生成和功能异常,如可能存在凝血酶因子缺乏或异常。
以上仅是凝血常规中的数个常见指标的临床意义,实际上还有许多其他的凝血参数和指标如凝血酶原活动度、抗凝血因子、溶血试验等在特定情况下也有临床意义。
凝血五项指标解读
凝血五项指标解读凝血五项指标在临床医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对于许多检验人员和临床医生来说,正确解读这些指标并非易事。
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凝血五项指标(PT、APTT、TT、FBG和DD)的临床意义及其相互关系,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并运用这些指标。
一、PT(凝血酶原时间)PT主要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统的功能。
PT延长可能原因有:1.抗凝药物使用:如华法林、肝素等;2.维生素K缺乏:如梗阻性黄疸、营养不良等;3.凝血因子Ⅱ、Ⅴ、Ⅶ、Ⅹ缺乏:如先天性因子缺乏或肝病等;4.纤溶系统异常:如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
二、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主要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的功能。
APTT延长可能原因有:1.抗凝药物使用:如肝素、低分子量肝素等;2.凝血因子Ⅷ、Ⅸ、Ⅺ、Ⅻ缺乏:如先天性因子缺乏或疾病所致;3.纤溶系统异常:如DIC等;4.冷凝集素综合征、抗凝血酶Ⅲ缺乏等。
三、TT(凝血酶时间)TT主要反映纤维蛋白凝块的形成速度。
TT延长可能原因有:1.纤维蛋白原缺乏:如先天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DIC等;2.抗凝药物使用:如肝素、华法林等;3.纤溶系统异常:如DIC等。
四、FBG(纤维蛋白原)FBG是血液凝固的关键因子,其水平降低可能导致出血倾向。
FBG 降低可能原因有:1.先天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2.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3.严重肝病、肾病等;4.抗凝药物使用:如华法林、肝素等。
五、DD(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D是纤维蛋白凝块降解后产生的降解产物,其水平升高提示纤维蛋白凝块不稳定。
DD升高可能原因有:1.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2.严重创伤、手术后等;3.纤溶系统异常:如溶栓治疗等。
综上所述,凝血五项指标相互关联,共同反映了人体凝血系统的功能。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综合分析这些指标的异常情况,结合临床病史和症状,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此外,还需注意与其他检查指标的结合,如血小板、凝血酶原活动度等,以全面评估患者的凝血状态。
凝血4项的临床应用-文档资料
三、凝血酶时间(TT)检测
1.
检测原理 :检测纤维蛋白原在转化成 纤维蛋白中,是否存在异常的抗凝现象。 即在待检测的乏血小板血浆中直接加入凝 血酶,将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 从酶加入到血浆凝固的时间即TT。 2. 正常参考值 16—18秒。 3. 异常临界值 较对照值延长大于3秒。
TT检测反应原理
国际标准化比值----INR(2)
正常参考值 1.0±0.1。 在监控中的应用 目前国际上强调用INR来监测 口服抗凝剂的疗效并调整用药剂量。临床血栓 性疾病应用口服抗凝剂过程中,当INR<1.5时, 抗凝效果差;INR>3.0时,出血几率增加; INR>5.0时,出血几率急剧增加。 INR的允许范围一般为2.0~3.0(平均2.5 左右),既可保证治疗效果,也使出血风险维 持在较低水平。
溶栓治疗过程中,由于持续应用溶 栓剂使机体处于高纤溶状态,故Fbg较 治疗前明显下降,一般降至1.2—1.5g /L。于治疗开始数小时后,血浆 Fbg<1.0g/L,提示可能会发生出血, 此时可根据病情调整溶栓剂用量或Βιβλιοθήκη 当 补充纤维蛋白原。小结(1)
凝血4项在临床上主要用于协助诊断和监测溶栓和抗凝治疗。 1. 在诊断上: PT主要用于判断外源性凝血途径有无异常。 APTT主要用于判断内源性凝血途径是否存在异常, TT实际上就是检测凝血的冲刺阶段,即凝血酶引发纤维 蛋白交联这一过程是否顺利,这条通路是否通畅。主要 用于检测纤维蛋白原质量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存在纤溶 亢进。 Fbg实际上是反映凝血的原料是否足够,TT是反映质量, Fbg是反映数量。
APTT反应原理
激活剂(鞣花酸)
因子 Ⅻ 因子Ⅺ Ⅸ Ⅻa Ⅹa Ⅸa-Ca2+ Ⅷ-Ca2+ Ⅹ因子
凝血特殊检测项目的临床应用
凝血特殊检测项目的临床应用凝血系统在人体内起着维持血液凝固平衡的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某些特殊情况下的凝血异常可能导致出血或血栓等病理状态的出现,因此对凝血功能进行特殊检测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主要介绍凝血特殊检测项目的临床应用。
一、凝血酶原时间(PT)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PT和APTT是常规凝血检测项目,用于评估凝血系统的整体功能状态。
它们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中,可以对出血与血栓病变进行早期筛查。
PT主要评估凝血因子Ⅶ、Ⅹ、Ⅴ和Ⅱ的活性,APTT则主要评估凝血因子Ⅻ、Ⅺ、Ⅸ、Ⅷ、Ⅹ、Ⅴ和Ⅱ的活性。
这两个项目的指标异常可能提示凝血因子活性异常,帮助医生确定出血或血栓的病因。
此外,PT和APTT还被用于抗凝治疗监测,例如肝素治疗过程中的调整。
二、纤维蛋白原(FIB)测定FIB是评价血浆中纤维蛋白的合成和降解状态的指标,它反映了凝血系统的整体功能。
FIB测定广泛应用于临床上对出血和血栓疾病的早期筛查与诊断,如深静脉血栓形成、肝功能异常以及肿瘤患者的凝血功能评估等。
通过FIB测定结果,我们可以了解纤维蛋白原合成和储存状态,帮助医生判断凝血系统的整体活性。
三、凝血酶原活力测定凝血酶原活力测定主要用于评估凝血酶原因子的功能,一般检测凝血酶原因子Ⅱ(前凝血酶原)、Ⅴ、Ⅹ以及与之相关的辅助因子等。
凝血酶原活力测定广泛应用于血栓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过程中。
一些患者在手术或其他情况下会出现凝血活性异常,通过测定凝血酶原活力可以评估其血凝状态,指导抗凝治疗的进行。
四、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测定FDP是体内纤维蛋白降解过程中形成的产物,通过测定FDP水平可以评估纤维蛋白的降解状态。
FDP测定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深静脉血栓形成、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病情的诊断与监测。
正常情况下,FDP 的水平较低,而在血栓形成或出血性疾病时,FDP水平会升高。
因此,通过测定FDP水平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凝血功能的异常状态。
五、D-二聚体测定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降解的产物之一,其水平升高通常与凝血活性增强有关。
浅谈肝硬化患者检测凝血四项指标的临床应用
浅谈肝硬化患者检测凝血四项指标的临床应用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肝硬化患者检测凝血四项指标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利用美国贝克曼ACL9000型全自动血凝仪,采用凝固法对标本进行测定。
结果肝硬化患者的凝血四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PT、APTT、TT、均明显延长,FIB明显下降,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凝血四项指标可客观准确评价肝硬化的凝血功能状况,对临床的治疗及疗效观察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肝硬化;凝血四项;纤溶系统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value of four indexes of blood coagulation in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 Methods using the American Backman ACL9000 automatic blood coagulant,the specimens were determined by coagulation.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four indexes of blood coagulation in liver cirrhosis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long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levels of PT,APTT andTT were significantly prolonged,and FIB decreased significantly,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1). Conclusion the four indexes of coagulation can objectively and accurately evaluate the coagulation function of liver cirrhosis,and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clinical treatment and observation of curative effect. TheLiver cirrhosis;four blood clotting items;fibrinolysis system肝脏是许多凝血因子合成的重要器官,当肝细胞损伤时,由于凝血因子合成减少而发生凝血功能障碍,因此,肝硬化患者常存在凝血功能的改变。
凝血功能在临床中的应用
凝血功能在临床中的应用凝血功能是人体内一个非常重要的生理过程,它主要负责止血和维持血液在循环系统内的流动状态。
当受伤或发生血管损伤时,机体会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凝血反应来形成血栓,以封闭伤口,防止出血。
在临床医学中,凝血功能的检测对于评估病情、指导治疗以及预测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凝血功能检测的常见方法1. 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PT和APTT是两种常用的凝血功能检测方法,可以评估凝血的外源和内源途径。
PT主要用于评估凝血因子Ⅶ、Ⅹ、Ⅴ、Ⅱ和纤维蛋白原等因子的功能,而APTT则主要用于评估凝血因子Ⅷ、Ⅸ、Ⅺ、Ⅻ以及糖蛋白和负荷力蛋白等因子的功能。
2. 凝血酶凝时间(TT):TT是评估体内凝血蛋白原、凝血因子I、Ⅷ、ⅩIII、V、Ⅻ等因子的功能的一种常规方法。
在评估肝功能、凝血系统功能是否正常时,TT检测非常重要。
3. 纤维蛋白原测定(FIB):FIB是评估凝血系统纤维蛋白生成功能的指标,可用于评价凝血功能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判断体内纤维素样凝血的重要标志。
二、凝血功能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1. 指导临床治疗:凝血功能检测可以帮助医生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例如,对于出血性疾病、血栓性疾病等,通过凝血功能检测可以调整药物的使用剂量和疗程,减少出血风险或预防血栓形成。
2. 评估手术风险:在外科手术前进行凝血功能检测,可以评估手术患者出血风险,避免手术中出现严重的出血情况。
通过凝血功能检测,医生可以及时调整用药方案,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3. 预测疾病预后:某些疾病的预后与凝血功能状态密切相关,如肝病、肿瘤等。
通过定期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异常,提高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三、凝血功能检测中需注意的问题1. 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凝血功能检测方法,避免盲目检测造成资源浪费。
2. 对于有出血倾向或存在血栓形成风险的患者,在进行凝血功能检测时要慎重选择检测时间,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凝血四项的临床应用分析和体会
凝血四项的临床应用分析和体会在临床医学领域中,凝血四项是一项重要的检查指标,用于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
它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测定(FIB)。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测量,医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凝血状态,从而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凝血四项的临床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凝血四项可以帮助医生对患者的凝血功能进行评估。
通过测量PT和APTT,可以判断患者血液的凝血活性和凝血因子的功能情况。
如果这些指标异常,可能意味着患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比如凝血因子缺乏或活性异常。
这对于早期诊断一些凝血疾病,如出血性疾病和血栓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凝血四项在手术前的评估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进行大型手术前,医生通常会要求患者进行凝血四项检查,以了解其凝血功能的状况。
如果患者存在凝血功能异常,医生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如给予凝血因子替代治疗或调整手术方案。
这有助于减少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风险,并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此外,凝血四项还可以用于监测抗凝治疗的效果。
对于一些需要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如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和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定期检查凝血四项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抗凝治疗的效果。
如果患者的凝血功能正常,可能说明其抗凝治疗达到了预期效果。
反之,如果患者的凝血指标异常,可能需要调整抗凝药物的剂量或更换其他治疗方案。
最后,凝血四项还可以用于判断出血病因的可能性。
凝血因子功能异常或血浆中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低可能是导致出血的原因之一。
通过对凝血四项的测量,医生可以初步判断出血病因的可能性,然后进一步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通过实践经验,我深刻体会到凝血四项在临床中的重要性。
它们是临床医生评估患者凝血功能的重要依据,为医生提供了直观的信息,以指导临床工作。
然而,凝血四项也有其局限性。
它们只是反映了凝血系统某些方面的功能情况,对于一些特殊类型的凝血障碍可能不敏感。
凝血因子检测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凝血因子检测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价值肝脏是人体凝血因子合成和代谢的重要场所,血液中的各种凝血因子、抗凝蛋白(AT、PC和PS)、纤溶系统的纤溶酶原、α2-抗纤溶酶、凝血酶活化的纤溶抑制物(TAFI)、血栓调节蛋白(TM)和血小板活化颗粒等物质主要在肝脏内合成和代谢。
当肝功能受损时,多种凝血因子的合成会减少;凝血因子的检测对于不同类型肝脏疾严重程度的评估和预后判断、肝病与DIC鉴别诊断、肝病合并DIC诊断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相关内容进行简单综述。
一、肝病患者的出凝血变化特点肝病患者通常会出现血小板的数量降低和(或)功能缺陷,多种促凝因子(凝血因子II、V、VII、IX、X、XI)和抗凝蛋白(AT、PC 和PS)降低、纤溶蛋白(纤溶酶原、抗纤溶酶和TAFI)降低、凝血因子VIII、vWF、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升高。
虽然各种肝脏疾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出凝血紊乱,但对于不同的病因以及在疾病的不同阶段,可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表1)。
早期的观点认为这些变化的综合效应是使患者具有出血倾向,这与临床上常见到肝硬化病人发生出血的现象相一致;然而近年来的临床和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慢性肝病患者的出凝血功能更多的是处于一种低水平的再平衡状态(图1),患者的凝血酶生成能力较弱,但无出血表现。
这种平衡很容易被打破(如合并感染、创伤、胃肠道出血、肾功能损伤等),导致出现血栓形成或出血倾向。
表1 不同类型肝脏疾病的出凝血改变特征特征慢性肝损伤急性肝损伤慢性肝损伤急性进展期门静脉高压+++ -/+ +++合成功能受损/INR升高+ +++ +++血小板减少++ + +++系统性炎症+ +++ +++注:+++,主要特征,+ ~ ++,轻到中度常见特征;-/+ 不常见特征图1 肝病患者的出血与止血再平衡二、肝病患者的出凝血检测肝病患者可能进行的出凝血相关检查包括: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和FDP、凝血因子(VII、II、IX、X、VIII和V)、抗凝血酶(AT)、蛋白C(PC)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等。
简化版PT临床意义
简化版PT临床意义
PT在医学上的意思是凝血酶原时间,APTT在医学上是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人体的凝血功能非常重要,如果凝血功能异常,可能会导致血栓形成或出血不止,严重的可危及患者生命。
在临床上监测PT、APTT 数值,可作为临床一些抗凝药物使用的规范,如果测得数值偏高,说明抗凝药物的剂量需要减量,否则容易引起出血。
1、凝血酶原时间(PT):是人体凝血系统比较敏感的指标之一,在临床上如果延长时间超过3秒比较有意义,可以反映外源性凝血功能是否正常,延长一般见于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严重肝硬化、肝衰竭等疾病。
此外,使用肝素和华法林剂量过大也可能引起PT延长;
2、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在临床上主要是反映内源性凝血功能的一项指标。
APTT明显延长主要见于先天性或者获得性的凝血因子缺乏,如血友病、系统性红斑狼疮。
如果因为血栓使用抗凝药物的剂量异常,也会引起APTT明显延长。
如果测得数值偏低,考虑患者处于高凝状态,如深静脉血栓。
想要知道自己的PT和APTT是否正常,要明确其正常范围,PT正常范围是11-15秒,APTT的正常范围是30-42秒。
PT延长3秒以上临床意义较大,APTT延长10秒以上有较强的临床意义。
凝血六项各项检查的临床意义
凝血六项各项检查的临床意义凝血六项检查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检验项目,用于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
它包括了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和血小板计数(PLT)。
下面将逐个解析各项检查的临床意义:1.凝血酶原时间(PT):PT是凝血酶形成的时间,它反映了凝血系统中的外部凝血途径(经血管损伤及组织因子将凝血过程启动)。
其检测对肝脏功能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凝血因子减少或功能障碍可以导致PT延长。
此外,PT还用于监测使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治疗的患者,确保抗凝效果在治疗范围之内。
2.国际标准化比值(INR):INR是根据PT计算得出的一个标准化数值。
INR的主要临床应用为华法林(一种抗凝药物)治疗监测。
不同实验室之间PT结果的差异较大,为了使结果具有可比性,INR被引入使用,以保证不同试剂盒和实验室间的比较性。
3.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APTT反映了凝血系统的内部凝血途径的功能(包括活化因子以及凝血酶形成)。
APTT的检测广泛用于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状态。
APTT延长可能与凝血因子缺乏(如血友病)、抗凝药物使用或是血栓形成风险增加相关。
4.纤维蛋白原(FIB):FIB是凝血过程中重要的凝血因子之一,其检测可以反映凝血系统中纤维蛋白凝块形成的能力。
FIB检测可用于评估患者的纤维蛋白生成情况,对肝功能衰竭或凝血因子疾病等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5.凝血酶时间(TT):TT是血液凝固起始到形成凝血块的时间,检验血液凝固的最后阶段。
TT的延长可能与纤维蛋白原缺乏、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增加、抗凝药物的使用有关。
因此,TT的检测对于临床判断凝血功能状态以及评估抗凝药物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6.血小板计数(PLT):PLT是血液中的细小细胞,主要参与止血过程。
血小板在血管损伤时迅速聚集起来形成凝血栓,保护破损血管。
血小板计数用于评估血小板的数量变化,低血小板计数可能表明凝血功能障碍,易出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常认为 PT延长代 表凝 血 因子 Ⅱ、Ⅴ、Ⅶ、Ⅹ的 活性 低于 正常或抗凝物质 的存 在 。肝功 能轻度 受损 , PT仍可 正常 ,它仅 在肝实质细பைடு நூலகம்严 重损 害时 才明显延长 。仅以 PT判断肝 病患者 凝血功能异常和肝细胞损 伤程度是 不够的 ,如同 时测定 凝血因
测已成为现实 ,它在判断肝病病情方面将提供较 PT更早 、更准确的信息 。
【关键词 】肝病 ; PT;凝血因子
【中图分类号 】R575 【文献标示码 】A
1 PT在肝病中的临床应用 实验室报告 PT有四 种方式 :秒 、活动度 ( PTA ) 、率 ( PTR ) 、 国际标准 化 比 率 ( INR ) 。四 种 形 式 在 临 床 上 应 用 价 值 是 不 同的 。 PT主 要由 肝脏合成 的凝 血 因子 I、Ⅱ、Ⅴ、Ⅶ、Ⅹ的水 平决 定 ,它在肝病中的作用 尤为 重要 。急性 肝炎 PT异常率 为 10% ~15% ,慢性 肝炎 为 15% ~ 51% ,肝 硬 化为 71% ,重 型肝 炎为 90%。在 2000年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中 , PTA 是病 毒性肝炎患 者临床 分 期 的 指标 之 一 。慢 性 病毒 性 肝 炎 患 者 轻 度 PTA > 70%、中度 70% ~60%、重度 60% ~40%;肝硬化 代偿期 PTA > 60% 、失 代偿期 PTA < 60% ;重型 肝炎 PTA < 40% 。Child2Pugh 分级中 PT延长 1~4 s计 1分 、4~6 s计 2分 、> 6 s计 3分 ,结合 其它 4项指标 (白蛋白 、胆红素 、腹水 、脑病 ) 将肝病患者 肝功能 储备分为 A、B、C级 ;决定终末期肝病患者 病情 严重 程度及肝移 植先后顺序的 M ELD评分 ,公 式为 318 ×loge [胆 红素 (mg/ dl) ] 1112 ×loge ( INR ) 916 ×loge [肌 酐 (m g/dl) ] 614 ×(病因 :胆汁性 或酒精性 0;其它 1) , INR 是 3项指标之一 。我国第七届全国血 栓与止血会议制定的肝 病 D IC 诊断标 准中 包括 : PT延长 5s以 上或活化部分凝 血活 酶时间 (APTT) 延长 10 s以 上 ,因子 Ⅷ:活 性 < 50% (必备 条件 ) ; PT与 血小 板计 数常 用于 评价 进行 肝活 检与外科手术患者的出血 倾向 ,如血小板 < 50 ×109 /L、PT延长 超过正常 4 s是 肝活 检 、外科 手术 包括 肝移 植 的禁 忌证 。据报 道 :代偿期肝硬化 患 者如 果 PTA < 70%、血小 板 < 100 ×109 /L 同时门静脉宽度 > 13mm,则出 现食道静 脉曲 张的机 率大 ,属于 高危出血患者 ,应作 胃镜 检查 及相 关治 疗 。可见 PT在肝 病患 者的诊断与治疗 中起 着重 要作用 。 PT受 组织 凝血活酶来源不同 、仪器和操作技术 等多种因素 的影响 ,使结果在实 验室 内部 与实 验室 之间 存在 很大 的差 异 。 实验室报告 PT的 4种 形式 中 ,哪 一种 方式 是评 价肝 病患 者病 情的最 佳方 式 ? 目前 存在 争议的是 PTA 与 INR。W HO于 80年 代早期用 INR 将 PT标准化 。因为从人 和兔脑的不 同提取物所 测 PTR 的 Log值之间存在线性相关 ,因此需要 一个校正 系统将 PTR与 W HO标准相连 。为此 , 1份非常敏感的人脑提取物被指 定为第一国际参 考物 ( IRP) ,通过定 义规定 :第一份 IR P的国际 敏感化指数 ( IS I)为 110,将商业 组织 凝血 活酶的 敏感性 与 IR P 相比 ,得出其 IS I值 , INR = PTR1 IS I = PTR0110 ( PTR0代 表 IR P 所测的 PTR、PTR1代表商业组织凝血活酶测同一份血 浆的 PTR 值 ) , INR值排除 了试剂 来源 不同 对结 果所 带来 的差 异 。 INR / ISI已合理用于监测 口服 抗凝 治疗 的患 者 ,目前 INR 也用 于评 价终末期肝病患 者的 病情 ,但是否适合于肝病患者仍有争议 。
中外健康文摘 ·临床医师 2008年 7月第 5卷第 7期 W orld H ea lth D ige stM edica l Periodica l
临床报道
简析肝病诊疗中 PT和凝血因子的应用
■ 韩冬会
(贵州省道真县人民医院感 染科 563500)
【摘要 】PT(凝血酶原时间 )是反映肝脏合成功能 、储备功能 、病变严重程度及预后 的一个非 常重要的指 标 。目前凝血 因子的临床 检
子的 活性 ,可能更有价值 。大 多数研 究认为急 性肝炎 和慢性 肝 炎轻 度患者 ,凝血因子 Ⅱ活 性正常 或轻度 下降 ;慢性肝 炎中度 、 重度 和肝硬化患者 ,凝血 因子 Ⅱ活性 水平 明显 下降 ,说 明它 的 降低 程度与肝细胞 损害 程度 密切 相关 。有研 究认 为异 常凝 血 酶原 ( P IVKA2Ⅱ)可用 于原 发性 肝癌 的诊 断 ,部分 AFP 阴性 的 原发 性肝癌患者 P IVKA2Ⅱ阳性 ,还有研究认为小肝癌患者 P IV2 KA 2Ⅱ阳性率高于 AFP,它 还有 助于 原发 性肝 癌的 病情 变化 及 疗效 判断 ,在 临床 上应 联合 检测 AFP 与 P IVKA2Ⅱ。研究 显 示 凝血 因子 Ⅴ活性在肝功能失代偿 或严重 肝病时 才减少 ,故认 为 它是 判断肝病患者预后的良好 指标 。研 究显示 :对乙 酰氨基 酚 诱导 的需肝移植的暴发性肝功能衰 竭患者 ,凝 血因子 Ⅴ活性 < 20%时对 死亡的 阳性预 测值为 0149, < 10%时为 0157;而其 它 原因 诱导的需肝移植的暴发性肝功 能衰竭 患者 ,凝血 因子 Ⅴ活 性 < 20%时对死 亡的阳 性预测值 为 0185, < 10%时 为 1100,因 此认 为凝血因子 Ⅴ活 性是 判断 非对 乙酰 氨基 酚诱 导的 暴发 性 肝功 能衰竭患者预 后的 最佳 预测 指标 。邹正 升等 研究 认为 凝 血因 子 Ⅴ水平比 PTA更特异的反映重型肝 炎患者的 预后 ,两 者 联合 可能有助于更早更准确诊断 重型肝 炎 ,同 时指出 应加强 重 型肝 炎因子 Ⅴ的检测 及重视 因子 Ⅴ在作 为肝 衰竭 患者 行肝 移 植术 时的 主要 筛选 指标 的研 究 。凝血 因 子 Ⅴ活性 除用 于判 断 预后 外 ,还与血栓 的形成 密 切相 关 ,可作 为门 静脉 血栓 形成 的 预测 指标 。凝 血因子 Ⅶ的半 衰期 最短 ( 4~6h) ,血浆含 量较 低 ( 015~2m g/L ) ,故可作为肝病患者蛋白质合成功 能减退的早 期 诊断 指标 。肝 硬化 患者 凝血因子 Ⅶ活性 可明显 下降 ,凝血因 子 Ⅶ缺 乏可导致血小板活性的改变 ,结 合血小板 计数减 少使出 血 时间 延长 ,因此对 有创诊 断 与治 疗的 肝硬 化患 者 ,还应 该用 凝 血因 子 Ⅶ活性 进行 出 血危 险 度的 评 估 ,而 不 能仅 看 血小 板 计 数 。除诊 断之 外 ,重组凝血因子 Ⅶ可 以有效地 纠正肝 病患者 凝 血异 常 ,有利于有创性检查 的进行 。凝 血因子 Ⅷ不仅 由肝细 胞 产生 ,而且由窦内 皮细胞 与 库普 弗细 胞产 生 ,其它 组织 如肾 脏 也可 产生 。当 肝细胞合成功能减 退时 , 窦内皮 细胞及 库普弗 细 胞仍 维持凝血因子 Ⅷ的 合成 ;肝 脏清 除功 能减 退 ,内毒 素及 免 疫因 素刺激使它的合 成与释 放增 加 。范威 氏因子 (VW F)主 要 由肝 外合 成 ,肝硬 化患者 可 能由 于内 毒素 血症 ,血 管内 皮细 胞 功能 异常 ,使其释放增加 ; VW F分解 蛋白 酶对其分解 减少 ,也 使 其血 浆水平升高 。在大多数病毒 性肝炎 患者凝血 因子 Ⅷ活性 、 VW F均明显升 高 。但 肝病 合 并 D IC 者 ,由于 凝 血因 子大 量 消 耗 ,使凝血因子 Ⅷ活 性水 平降 低 ,故我 国 将凝血 因 子 Ⅷ活性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