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仲永》ppt课件02
合集下载
《伤仲永》参考课件2
![《伤仲永》参考课件2](https://img.taocdn.com/s3/m/5d79056848d7c1c708a1452e.png)
⒊受之天也 省略句,省略了介词,即“受 之(于)天”:从上天那里得到或上天 赋予的。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刻写好,诗 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 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 做客,有的人还花钱请仲永题诗。 3、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王安石
题目《伤仲永》的“伤”是什么意思?
本文用“伤”字点出作者的写作意图。 “伤”是哀伤,哀怜的意思,表达了作 者对方仲永这样的人才,“泯然众人” 的哀伤,惋惜之情。
王安石少怀大志,博学多思,随父宦游各地,目睹了 北宋“民劳财匮”,提出了一个完整的新的思想体系,对 后来学术思想产生较大影响,也为其改革奠定了基础。 王自22岁考中进士,踏入仕途。1069-1076年,王安 石两度为相。为改变北宋“积贫积若非”的政治局面,王 安石不顾守旧势力的反对和阻挠,发动和领导了一场社会 变革运动。史称“熙宁新法”。列宁称王为“中国十一世 纪的改革家”。 在文学方面,王安石的诗词瘦硬雄直,散文说理逻辑 严密,行文峭菝凌厉,给后人留下1540多首诗歌,800多 篇散文的丰富文化遗产。其诗文《泊船瓜洲》中“春风又 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堪为千古绝唱。《桂枝香 金陵怀古》一词写景言志为诗词名篇。散文《答司马谏议 书》《游褒禅山记》作为范文精选入中学课本。 现存著作有《临川集》,《临川集拾遗》,《周官新 义》,《宋说》等。
关系,即“人的天资”与“后天教育”的 关系? 假如你认为自己很聪明的话,读了文章 后,有什么感受和启发?
假如你认为自己不是很聪明,读了文章
后,又有什么感受和启发?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活到老,学到老。”
伤仲永PPT课件
![伤仲永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11bffc3d15abe23482f4db3.png)
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随先 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里见到他,(他已经) 十二三岁了。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 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又过了七年, (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问起方仲 永的情况,回答说:“(他已经)才能完全消 失,成为普通人了。” 王先生说: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天赋 的。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他最 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 的教育。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没 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平凡的人;那 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 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 怕都不能够吧?
道理:借事说理,这一段作者主要强调了后天学习对成 才的重要作用。
“利”:表现了其父贪求钱财、鼠目寸光的性 格特点。 “环谒”:概括了其父求财的可鄙行为。
“不使学”:暗示了仲永“泯然众人”的必然结 果。
这一段中,“受于天”指什么? “受于人”又指什么?
“受于天”是指人的先天条件好,有天赋。 “受于人”是指人的后天学习和所受到的教 育。
第二部分:( 3) 本段以议论为主,讲了两层意思 第一层:从“王子曰”到“不至也” 揭示了仲永才能泯灭的原因。-——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第二层:从“彼其”到文末 由仲永的事例引出天赋差的人如果 不“受之人”,结局将更可悲。劝诫人们学习
译文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 仲永长到五岁,不曾认识笔、墨、纸、砚, (有一天)忽然放声哭着要这些东西。父 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 (仲永)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 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 的人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 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写 好,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 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 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他 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仲永 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ຫໍສະໝຸດ 见闻结合,使叙事显得真实可信。
《伤仲永》课件.ppt
![《伤仲永》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f6378cd7551810a6f5248672.png)
伤仲永
王安石
2019-7-3
谢谢欣赏
1
作家作品简介
本文选用《临川先生文集》,作
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
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
文学家。做官后,向朝廷上万言书,
提出政治改革的主张。继而推行各项
政治革新,取得一定成就。但由于保
守派的强烈反对,他两次被害相。晚
年封为荆国公,谥号"文"。著有《王
2019-7-3
谢谢欣赏
11
第二部分:( 3)
本段以议论为主,讲了两层意思
第一层:从“王子曰”到“不至也” 揭示了仲永才能泯灭的原因。
第二层:从“彼其”到文末 由仲永引申出天赋差的人如果
不“受之人”,结局将更可悲。
这一段作者主要强调了后天努力
学习,接受教育对成才的重要作用。
2019-7-3
谢谢欣赏
6.“自是指物作诗立就”自从: 。是这: 。 就完:成。 7.“稍稍宾客其父”宾客: 名词用作动
词,意思是以宾客之礼相待。
2019-7-3
谢谢欣赏
4
8.“或以钱币丐之”或:有的人。 9.“父利其然也”利:
然: 这样。 10.“从先人还家”从:跟从。 11.“还自扬州”:从扬州回家。 12.“贤手材人远矣”贤:比……优秀。 13.“卒之为众人”卒:最终。 14.“且为众人”且:况且。 15.“固众人”固:本来。 16."得为众人而已耶?" 反问句。恐
形象具体地表现了仲永才思敏 捷,天资非凡。
2019-7-3
谢谢欣赏
10
分析“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 谒邑人,不使学”一句。
本句用极其凝炼的笔墨,揭示了仲 永才能衰竭,天资尽丧的原因。
王安石
2019-7-3
谢谢欣赏
1
作家作品简介
本文选用《临川先生文集》,作
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
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
文学家。做官后,向朝廷上万言书,
提出政治改革的主张。继而推行各项
政治革新,取得一定成就。但由于保
守派的强烈反对,他两次被害相。晚
年封为荆国公,谥号"文"。著有《王
2019-7-3
谢谢欣赏
11
第二部分:( 3)
本段以议论为主,讲了两层意思
第一层:从“王子曰”到“不至也” 揭示了仲永才能泯灭的原因。
第二层:从“彼其”到文末 由仲永引申出天赋差的人如果
不“受之人”,结局将更可悲。
这一段作者主要强调了后天努力
学习,接受教育对成才的重要作用。
2019-7-3
谢谢欣赏
6.“自是指物作诗立就”自从: 。是这: 。 就完:成。 7.“稍稍宾客其父”宾客: 名词用作动
词,意思是以宾客之礼相待。
2019-7-3
谢谢欣赏
4
8.“或以钱币丐之”或:有的人。 9.“父利其然也”利:
然: 这样。 10.“从先人还家”从:跟从。 11.“还自扬州”:从扬州回家。 12.“贤手材人远矣”贤:比……优秀。 13.“卒之为众人”卒:最终。 14.“且为众人”且:况且。 15.“固众人”固:本来。 16."得为众人而已耶?" 反问句。恐
形象具体地表现了仲永才思敏 捷,天资非凡。
2019-7-3
谢谢欣赏
10
分析“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 谒邑人,不使学”一句。
本句用极其凝炼的笔墨,揭示了仲 永才能衰竭,天资尽丧的原因。
《伤仲永》ppt课件
![《伤仲永》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53264ca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df.png)
影片亮点
• 浪漫至极的爱情故事,感人肺腑。 • 七八十年代上海的城市文化及人文风貌浓缩呈现。 • 伤仲永在外求学遭遇困境,以及在国外的生活场景都让人印象深刻。
评价和奖项
评价
• 豆瓣评分8.8,imdb评分8.3。 • 影片上映后数月,佳士得拍卖会上,这
支电影的照片及剪辑资料以高价出售。 • 由于故事非常感人,许多观众看完后被
主要角色
伤仲永(张国荣 饰)
故事男主角,坚强勇敢、聪明机智,深爱美好 的生活和草原上的马。
红妹(巩俐 饰)
故事女主角,倔强独立、敢于追求自己的爱情 和事业,内心深处渴望家庭和幸福。
吕文正(孙艺洲 饰)
故事中重要配角,电台主播,帮助伤仲永和红 妹解决难题。
红妹母亲(曹桂芬 饰)
故事中重要配角,是个智慧和善良并存的母亲。
剧情梗概
1
相遇
伤仲永在上海车站结识了红妹,两人因马而相遇,愉快地度过了一个美好的夜晚。
2
分离
伤仲永因病被迫与红妹分别,但他们深爱着对方,红妹动情凝望着离去的车站, 伤仲永抬头对天空身份的原因不能回国,直到红妹得知他的消息后来到美国 寻找他,两人终于再次相遇。
深深触动,感慨道“伟大的爱情,不应该 只是留给电影。
获奖状况
• 第十三届金马奖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 角提名。
• 1987年获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 最佳化妆奖等五项大奖。
• 1986年在第43届威尼斯电影节中获提名 金狮奖。
结尾和感言
看完电影的人们纷纷表示,不仅欣赏了这部电影的完美创作,同时也感受到了其中电影创作者的深爱, 传达的是对生活及其所包容的万物的深深情感,这正是电影的魅力所在。
《伤仲永》
《伤仲永》是一部讲述了一对男女在上海相遇相恋又分离的传奇爱情故事。
伤仲永课件2
![伤仲永课件2](https://img.taocdn.com/s3/m/8a61c728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d6.png)
从:跟从 以前听到的名声
6、“即书诗四句”
名词活用为动词,写。
7、“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名词活用为状语,每天。
8、“邑人奇之”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对……感到惊奇。
9、“稍稍宾客其父”
名词活用为动词,把……当宾客招待。
10、“父利其然也”
名词活用为动词,认为有利。
1、课文写了方仲永的才能发展 经历了哪个阶段?
作业布置: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 际,谈谈:你认为成才 的因素有哪些?
书具”“不使学”的必要铺垫,既衬托了方 仲永的非凡天资,又暗示了造成他命运的家 庭背景。 ②“啼”:
一个字生动地写出方仲永索求书具的儿童 情态。
③“忽”“即”“立”: 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
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
④“奇之”“宾客其父”“乞之”: 从旁衬托出方仲永的杰出才华
⑤“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刻画出方仲永父亲贪图小利、愚昧无知的形象
重点虚词:“其”
①并自为其名:
代词,自己的
②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代词,它,诗
③稍稍宾客其父: 代词,他的
④其受之天也:
代词,他
重点虚词三:“于”
①环谒于邑人: 到,介词 ②于舅家见之: 在,介词 ③贤于材人远矣:比,介词 ④受于人者不至:被,介词
一词多义
自: ①并自为其名
自己
②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从
2、方仲永由神童沦为平庸之辈 的原因是什么?
3、作者对于方仲永的变化是怎 样看的?
童年时期 少年时期 青年时期
才思敏捷 才思衰退 才思平庸
父利其然、 不使学
受于人者不至
赚钱工具 后天培养
作者认为方仲永最后“泯然 众人矣”的原因是“受人于不 至”,即没有进行后天的学习和 教育,并由此引发天赋不如方仲 永之人如果不注重后天教育,结 果将更不堪设想。
伤仲永完整 ppt课件
![伤仲永完整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cac1cb201f69e314232946a.png)
不能使其天赋用在学习上。从道理上
说,原因作者(议论)认为方仲永才
能衰退的原因是“其受于人者不至”,
即没有进行后天的正常学习和教育.
2020/12/12
21
(三)我们可以从仲永身上吸取哪些
教训?
人的智力发展存在着某些差异,但
这不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起决定作用
的因素是后天的教育和学习。青少年应
正确认识自己:天资好的,加上勤奋学
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
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恐怕连普通人还 不如罢了。
2020/12/12
14
动手做一做
㈠对文中的“之”“于”进行归 类㈡。从文中找出词类活用的词语。
2020/12/12
15
之
①忽啼求之:它,指书具,代词。 ②借旁近与之:他,指仲永,代词。 ③余闻之也久:这事。指仲永父“不 使学”、“环谒于邑人”,代词。 ④不能称前时之闻:的,助词。
曾经 书写工具
仲永长到五岁,不曾认识笔、墨、纸、砚,(有 一天)忽然放声哭着要这些东西。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
为其名。
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附近(人家)借来给他,
(仲永)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
2020/12/12
9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以……为:把……当作,养:赡养。 )
析题:
伤
❖ 本文用“伤”字点出作者的
写作意图。“伤”是哀伤, 哀怜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 方仲永这样的神童,“泯然 众人”的哀伤、惋惜之情。
2020/12/12
7
诵读课文 疏通文意
2020/12/12
8
疏通文意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伤仲永》PPT课件
![《伤仲永》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740766c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06.png)
受到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逐渐走向平庸
关键人物形象分析
• 成长过程中缺乏正确的引导和培养,导致才华埋没
关键人物形象分析
01
王安石
02
03
作为文章的作者,通过对方仲永的描写表达 了对人才的看法
倡导教育改革,注重人才的全面培养
04
展现了一位政治家的眼光和文学家的才华
优美语句欣赏与解读
“金溪民方仲永,世 隶耕。仲永生五年, 未尝识书具,忽啼求 之。”
02
解读:通过作者与仲永的再次相 遇,展现了仲永才华的衰退和成 长的困境。
03 主题思想探讨与价值体现
勤奋努力,不懈追求梦想
01
阐述方仲永天赋异禀却最终“泯然众人”的原因,强调 后天努力的重要性。
02
分析方仲永父亲的教育方式,提出正确的教育方法和态 度。
03
通过具体案例和数据,展示勤奋努力对于个人成长和成 功的影响。
天赋与后天努力关系思考
探讨天赋和后天努力在个人成长 中的不同作用。
分析不同领域中天赋与后天努力 的关系,如艺术、体育、科学等
。
提出如何发掘和培养天赋,以及 如何将天赋转化为实际能力的建
议。
当代青少年成长启示
将方仲永的故事与当代青少年 成长环境相结合,提出针对性 的启示和建议。
分析当代青少年面临的挑战和 机遇,探讨如何引导他们树立 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伤仲永解读与赏析 • 主题思想探讨与价值体现 • 艺术手法与写作特色剖析
目录
• 知识拓展:相关文化现象解读 • 跨学科融合:多学科视角解读《伤
仲永》
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
01
《伤仲永》创作背景
01
社会环境
北宋时期,社会矛盾尖锐,人才选拔制度存在严重弊端 。
关键人物形象分析
• 成长过程中缺乏正确的引导和培养,导致才华埋没
关键人物形象分析
01
王安石
02
03
作为文章的作者,通过对方仲永的描写表达 了对人才的看法
倡导教育改革,注重人才的全面培养
04
展现了一位政治家的眼光和文学家的才华
优美语句欣赏与解读
“金溪民方仲永,世 隶耕。仲永生五年, 未尝识书具,忽啼求 之。”
02
解读:通过作者与仲永的再次相 遇,展现了仲永才华的衰退和成 长的困境。
03 主题思想探讨与价值体现
勤奋努力,不懈追求梦想
01
阐述方仲永天赋异禀却最终“泯然众人”的原因,强调 后天努力的重要性。
02
分析方仲永父亲的教育方式,提出正确的教育方法和态 度。
03
通过具体案例和数据,展示勤奋努力对于个人成长和成 功的影响。
天赋与后天努力关系思考
探讨天赋和后天努力在个人成长 中的不同作用。
分析不同领域中天赋与后天努力 的关系,如艺术、体育、科学等
。
提出如何发掘和培养天赋,以及 如何将天赋转化为实际能力的建
议。
当代青少年成长启示
将方仲永的故事与当代青少年 成长环境相结合,提出针对性 的启示和建议。
分析当代青少年面临的挑战和 机遇,探讨如何引导他们树立 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伤仲永解读与赏析 • 主题思想探讨与价值体现 • 艺术手法与写作特色剖析
目录
• 知识拓展:相关文化现象解读 • 跨学科融合:多学科视角解读《伤
仲永》
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
01
《伤仲永》创作背景
01
社会环境
北宋时期,社会矛盾尖锐,人才选拔制度存在严重弊端 。
《伤仲永》完整版共32页PPT
![《伤仲永》完整版共32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4c9e9916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dd.png)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伤仲永》完整版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左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伤仲永》完整版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左
《伤仲永》ppt课件(精品)
![《伤仲永》ppt课件(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0e891c8933d4b14e85246858.png)
金溪民/方仲永,听世/隶读耕课。仲文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
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 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
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 /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pān)仲永
/环谒(yè)/于邑人,不使学。
文学家、政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伤”
的意思是 。
2、联系上下文,说明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其”字所指
代的内容。 (1)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
自己的
(2)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
(3)父利其然也。( )
这
(4)稍稍宾客其父。( ) 他,指方仲永
他的,指方仲永的
14
课堂检测
5、以下对上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二项是 ( ) A、上文寓理于事,通过方仲永5岁到20岁才能发展变化
亲贪图小利,目光短浅,不让他学习。(即 “父利其然也,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而“不使学”。
从道理上来说,原因是没有受到后天正 常的教育。(即:其受于人者不至)
内容图解
伤 叙事 仲 永
方仲永
父
幼年天资聪慧——指物作诗立就
少年才能衰退——不能称前时之闻 利其然 青年沦为庸人——泯然众人矣 不使学
议论:
自读课文
要求:根据课本注释读懂文意
一、解释下列词语 隶 尝 书具 异 旁近 其 以 意 一 是 就 其 观 奇 宾客 利 谒 于 使 之令称闻自复焉泯然 通 悟 受 贤 卒 彼其 夫 固 已 耶
5
自读课文
全
曾经一、解释下列词语
他的
对……感到诧异 对……感到惊奇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 把
精品 《伤仲永》ppt课件
![精品 《伤仲永》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846434fbe1e650e52ea9956.png)
• [例 ] • 1、“世隶耕” • 为什么特别交代 方仲永“世隶耕” ?
第一段为什么特别交代 方仲永“世隶耕” ? • “世隶耕”三字是对“未尝识书 具”、“不使学”的必要铺垫,既 衬托了方仲永的非凡天资,又暗示 了造成他命运的家庭背景
• 请同学们尝试着到文中发掘发掘,找找你 认为用得好的词语或段落进行赏析。
六、布置作业
• 1、课外收集关于学习、成才的格言警句, 最少五条。 • 2、课外搜集(图书馆、因特网)少年 天才或因勤奋而成才的(古今中外均 可)的故事,写出自己的心得,自办一份 手抄报,或与其他同学合作办一期墙报, 主题为“星光灿烂”,力求图文并茂。
七、推荐阅读
• 诸葛亮《诫子书》《诫外甥书》
语文
七年级
下册
伤 仲 永
复习
答问
领悟
赏析
归纳
扩展
伤 仲 永
王安石
作者————?
字———— ? 号————? 宋代——家——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读准下列加红色的字音 wéi 自为其名 yì 邑人奇之 pān 日扳仲永 yè 环谒于邑人 不能称前时之闻 chèn mǐn 泯然众人矣
解释加红色的词
世隶耕 未尝识书具 父异焉 借旁近与之 即书诗四句 自为其名 传一乡秀才
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 人”,原因是什么? • 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 谒于邑人”,贪图小利,目光短浅, 而“不使学”。 • 因为“其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 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
最后一段的议论讲了什么道理?
• 指出方仲永才能衰退是由于“受于 人者不至”,强调了后天教育的重 要。
• 文言文一般都很简洁,本文语言尤为精练。 文章前两段叙述方仲永由“指物作诗立就” 的神童到“泯然众人”的过程及原因,仅 用了158个字,没有一句多余的话,每一句 甚至每个字都有其丰富的表现力。
《伤仲永》课件.ppt
![《伤仲永》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7fa5e793dd3383c4ba4cd200.png)
2019-6-25
谢谢你的观看
11
第二部分:( 3)
本段以议论为主,讲了两层意思
第一层:从“王子曰”到“不至也” 揭示了仲永才能泯灭的原因。
第二层:从“彼其”到文末 由仲永引申出天赋差的人如果
不“受之人”,结局将更可悲。
这一段作者主要强调了后天努力
学习,接受教育对成才的重要作用。
2019-6-25
谢谢你的观看
12
这一段中,“受于天”指什么? “受于人”又指什么?
“受于天”是指人的先天条件好,即有天 赋。
“受于人”是指人的后天学习和所受到的教 育。
2019-6-25
谢谢你的观看
13
我们可以从仲永身上吸取哪些教训?
人的智力发展存在着某些差
异,但这不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后天的教育
分析本文
第一部分:(1-2)(以叙事为主) 简叙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
阶段。
第一阶段: 幼年作诗表现出非凡的
才华与天赋。 第二阶段: 十二三岁时才能大不如
先前。 第三阶段: 写成年之后的仲永才能
泯灭。
2019-6-25
谢谢你的观看
8
这三个阶段的叙述,有见有闻, 有详有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写仲永少时天资聪明,是以“闻”的形 2.写式仲。永十二三岁才思“不能称前时之闻”, 是以“见”的形式。 3.写仲永最终沦为平庸,又是以“闻”的形式。
见闻结合,使叙事显得真实可信。
1.课文详写第一阶段。铺陈仲永才能初露的 情形,暗示其前途无量,而其父贪利导致
他才能衰退。 2.后两个阶段略写,几笔点出其沦为平庸的
原因,引人深思。
这样详略处理,有力地突出了“伤”这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词,意思是以宾客之礼相待。
2013-8-12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友情提 供
8.“或以钱币丐之”或: 有的人。
2013-8-12
9.“父利其然也”利: 然:这样。 10.“从先人还家”从:跟从。 11.“还自扬州”: 从扬州回家。 12.“贤手材人远矣”贤: 比……优秀。 13.“卒之为众人”卒:最终。 14.“且为众人”且: 况且。 15.“固众人”固: 本来。 16."得为众人而已耶?" 反问句。恐 怕他连普通人还不如罢了。
伤 仲 永
王安石
2013-8-12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友情提 供
作家作品简介
2013-8-12
本文选用《临川先生文集》, 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 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 文学家。做官后,向朝廷上万言书, 提出政治改革的主张。继而推行各项 政治革新,取得一定成就。但由于保 守派的强烈反对,他两次被害相。晚 年封为荆国公,谥号"文"。著有《王 临川集》、《王文公文集》,他是唐 宋八大家之一。
补充课文注释
1.“世隶耕”隶: 属于。 2.“未尝识书具”尝: 曾经。 3.“父异焉”焉: 语气代词,代这件事。 4.“即书诗四句”书: 动词,写。 5.“并自为其名”自: 动词,题上。 自己。 为:
6.“自是指物作诗立就”自: 是: 从。 这。 就: 完成。 7.“稍稍宾客其父”宾客: 名词用作动
第二部分:( 3)
本段以议论为主,讲了两层意思
第一层:从“王子曰”到“不至也” 揭示了仲永才能泯灭的原因。 第二层:从“彼其”到文末 由仲永引申出天赋差的人如果 不“受之人”,结局将更可悲。
2013-8-12
这一段作者主要强调了后天努力 学习,接受教育对成才的重要作用。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友情提 供
友情提 供
分析本文 第一部分:(1-2)(以叙事为主)
简叙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 阶段。
第一阶段: 幼年作诗表现出非凡的
2013-8-12
才华与天赋。 第二阶段: 十二三岁时才能大不如 先前。 第三阶段: 写成年之后的仲永才能 泯灭。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友情提 供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友情提 供
题解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本文用“伤”字点出作者的 写作意图。“伤”是哀伤,痛惜 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方仲永这 样的人才,"泯然众人"的哀伤, 惋惜之情。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友情提 供
2013-8-12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友情提 供
译文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 仲永长到五岁,不曾认识笔、墨、纸、砚, (有一天)忽然放声哭着要这些东西。父 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 (仲永)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 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 的人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 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写 好,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 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 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他 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仲永 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分析“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 谒邑人,不使学”一句。 本句用极其凝炼的笔墨,揭示了仲 永才能衰竭,天资尽丧的原因。
“利”:表现了其父贪求钱财、鼠目寸光的性 格特点。 “环谒”:概括了其父求财的可鄙行为。
“不使学”:暗示了仲永“泯然众人”的必然结 果。
2013-8-12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友情提 供
这三个阶段的叙述,有见有闻, 有详有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写仲永少时天资聪明,是以“闻”的形 2.写仲永十二三岁才思“不能称前时之闻”, 式。 是以“见”的形式。 3.写仲永最终沦为平庸,又是以“闻”的形式。
见闻结合,使叙事显得真实可信。
1.课文详写第一阶段。铺陈仲永才能初露的 情形,暗示其前途无量,而其父贪利导致 他才能衰退。 2.后两个阶段略写,几笔点出其沦为平庸的 原因,引人深思。
2013-8-12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友情提 供
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随先 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里见到他,(他已经) 十二三岁了。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 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又过了七年, (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问起方仲 永的情况,回答说:“(他已经)才能完全消 失,成为普通人了。” 王先生说: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天赋 的。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他最 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 的教育。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没 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平凡的人;那 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 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 2013-8-12 怕都不能够吧?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友情提 供
2013-8-12
2013-8-12
这样详略处理,有力地突出了“伤”这一 主题。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友情提 供
文中“忽啼求之”、“即书诗四 句”、“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三句 中的几个副词对表达文意有何作用? 形象具体地表现了仲永才思敏 捷,天资非凡。
2013-8-12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友情提 供
这一段中,“受于天”指什么? “受于人”又指什么?
“受于天”是指人的先天条件好,即有天赋。 “受于人”是指人的后天学习和所受到的教 育。
2013-8-12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友情提 供
我们可以从仲永身上吸取哪些教训? 人的智力发展存在着某些 差异,但这不是起决定作用的因 素,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后天的 教育和学习。青少年应正确认识 自己:天资好的,加上勤奋学习, 可能成为栋梁之材;反之,即使 天资再好,如不学习,同样会碌 碌无为。另一方面,即使天资差 的人,如勤奋学习,也可以成为 有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