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老中医用药心得

合集下载

名中医治疗五十一种疾病的用药心得(经典)

名中医治疗五十一种疾病的用药心得(经典)

名中医治疗五十一种疾病的用药心得一、肝病1.旱莲草,早年治疗一慢性肝炎病人,阴虚体质,证见乏力,肢体困重,肝区隐痛,尿黄,舌苔微黄腻,给予补气,解毒,清利湿热药,效果不甚明显,10日后,又出现咽干,腰膝酸软,乏力依旧,此为利湿伤阴之象,因生地,麦冬之类对肝病属湿者实为不利,遂加旱莲草50克一味,想不到用药第2日,症状明显减轻,第3日,症状消失,此药的用与不用差别太大。

中药药理学认为,旱莲草可以保肝解毒。

而此药针对阴虚湿热病人,可以有效的解决矛盾问题。

既能养阴扶正,又能凉血解毒,且不助湿,成了我治疗湿热型肝炎的必用药。

2.白矾,通常情况,降酶退黄治疗比较容易,但也有顽固者,对于转氨酶持续不降的,我曾试过用白矾5G加入方药中,起解毒降酶之用,效果的确很显著,但此药需要中病即止,不宜久服,待转氨酶降至正常即可停用,一般不会反弹,这是我知道的降酶中药里,见效速度最快的药。

3.黄芪,慢肝病人多数都有乏力等气虚症状,所以黄芪在此处显得很重要,但我要提示的是它的剂量,一般用100到150G,4日内即可获效,如果剂量在60以下,时有不效者,且见效缓慢,更重要的是,它还可以扶正以祛邪,对于没有气虚症状的也很有必要用。

4.鳖甲,众所周知,鳖甲治疗肝硬化,2年前,笔者曾以此一味药治愈一个肝硬化腹水病人,后来做B超提示,肝回声均匀正常,西医们很是震惊,海藻等也可以软坚,但效果远不及鳖甲,且有明显扶正效果,其含动物胶,角蛋白等,不仅能抑制或逆转纤维化,还能增加血浆蛋白水平,改善体质,缺点是仅适用于阴虚体质的病人。

5.蒲公英,对于肝炎病人,有人喜欢用芩连等苦寒之品,有人喜欢用大黄泻下排毒,我个人认为,久服苦寒之品易伤脾,久服大黄泻下易伤正,对急性病暂用可以,但对长期服药不太适宜,久服药需要无毒低毒,寒热偏度不大比较合适,蒲公英为我的首选药,用于临床效果很是满意,其优点是安全无毒,其次还有桑寄生(抑制病毒效果显著,又能补肝肾),白花蛇舌草,甘草等,对湿热明显的病人,大剂量的蒲公英还可以致泻,使邪有出路,(暂用或加白术)。

关于老中医用药心得体会6篇

关于老中医用药心得体会6篇

关于老中医用药心得体会6篇关于老中医用药心得体会 (1) 复发性口疮1、胡黄连——口疮属心脾积热,见多处溃烂,灼热而痛,口臭便干,此药为我的首选,起泻火化浊之用,临证也可以用泻心汤加减,也可以加蒲公英清热解毒。

2、细辛——疮家圣药,起收湿疗疮之用,又能止痛,但不适合虚火引起的口疮。

3、肉桂——用于阴虚火旺,虚火上炎引起的口疮,可引火归元,此型口疮此愈彼起,反复发作,有阴虚体征,治疗时在养阴解毒基础上加肉桂收浮游之火是很必要的,一般我用5G,4、蜈蚣——曾治疗一例顽固口腔溃疡,局部溃烂严重,用清热敛疮等常规疗法效果不明显,后来我按毒瘀论治,在原方基础上加蜈蚣,皂角刺破瘀攻毒,很快的取得了效果,此药我也用来治疗臁疮,褥疮等。

5、黄芪——疮口久不愈合,遇劳加重,,伴脾虚之象,此类为黄芪特长,黄芪擅长托毒生肌,对虚弱而疮口不愈合的很适合,只是在剂量上要用重剂方可显效乳腺增生1,生麦芽——乳腺增生初期可能因情志所伤,引起肝气郁结而发病,久病也多因此加重或复发,生麦芽可以疏肝解郁,治疗肝气郁结,也可以抑制催乳素释放,从而达到治疗效果,肝郁较重加柴胡,生麦芽我一般用100G。

小了无效。

2,白芥子——肝郁日久,化热生痰凝淤,形成结节,又皮里膜外,非白芥子莫能达,此结节恰恰就在皮里膜外,而白芥子又擅长消痰散结,岂能舍而不用。

3,穿山甲——此病结节多属痰淤互结,祛瘀药里,功居首位的当属此药,通乳大家都知道,更何况破瘀节,因劳动用力过度牵拉而引起乳痛发作的,可按外伤加土鳖虫祛瘀疗伤。

4,白僵蚕——久病结节难消,应软坚散结,白僵蚕能化顽痰,散结节,通经络,与浙贝,海藻合用,对此病乳腺结块有消散作用。

5,鳖甲——鳖甲可以治疗肝纤维化,对此病也该有效,研细末吞服2月,复查,完全治愈。

6,二至配淫菟——这是4味药,旱莲草,女贞子,淫羊藿,菟丝子,前2药养阴,后2药助阳,合用调冲任,据病人的阴阳偏盛偏衰,调整双方剂量,阴虚重用养阴,阳虚重用助阳。

名医用药心得总结范文

名医用药心得总结范文

自古以来,中医学在中华民族的医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名医们凭借其深厚的医术功底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总结出许多宝贵的用药心得,为后世的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以下是对名医用药心得的总结:一、注重整体观念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脏腑、经络、气血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因此,在用药过程中,名医们注重整体观念,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地域等因素,综合运用中药进行治疗。

1. 辨证施治:名医们强调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辨证施治,针对病因、病机、病位、病势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治疗原则和用药方案。

2. 调和阴阳:中医学认为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基础。

名医们在用药过程中,注重调和阴阳,使人体恢复平衡状态。

二、重视药物配伍中药配伍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名医们在用药过程中,善于运用药物配伍,发挥药物的协同作用,提高疗效。

1. 相须配伍:将具有相似功效的药物配伍使用,增强药效。

2. 相使配伍:将具有协同作用的药物配伍使用,发挥药物互补优势。

3. 相畏配伍:将具有相互制约作用的药物配伍使用,减少药物副作用。

4. 相杀配伍:将具有解毒作用的药物配伍使用,降低药物毒性。

三、讲究用药剂量名医们在用药过程中,注重掌握药物剂量,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1. 个体化用药: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病情等因素,合理调整药物剂量。

2. 适时调整:在治疗过程中,根据病情变化,适时调整药物剂量。

3. 遵循药典规定:在用药过程中,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等相关规定,确保用药安全。

四、注重药物归经中药归经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名医们在用药过程中,注重药物归经,使药物发挥针对性强、疗效显著的特点。

1. 根据病位选药:根据疾病发生的部位,选择相应的归经药物进行治疗。

2. 根据病机选药:根据疾病发生的机理,选择相应的归经药物进行治疗。

总之,名医用药心得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我们应继承和发扬这些宝贵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医术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学习赵振兴老中医用药心得

学习赵振兴老中医用药心得

学习赵振兴老中医用药心得
张庆军病脉证治 2021-12-18 20:46
学习心得
1虎杖改善微循环,通大便,去湿热。

缓泻。

2虎杖,决明子,炒山楂降血脂。

3青风藤,海风藤,络石藤,鸡血藤治麻木。

4黄连,干姜,石榴皮,乌梅控制血糖。

5生何首乌丹参赤芍陈皮玫瑰花缩腹
6夏枯草黄芩炒山楂降压。

7仙鹤草乌药抗疲劳
8菟丝子巴戟天补骨脂五味子山药莲子芡实甘草对大便溏或者早晨里急有效。

9佛手,桑椹,枸杞降糖有效。

10黄芪,枸杞益母草肉苁蓉白茅根木蝴蝶冬瓜皮丹参治各种水肿11桑叶30克到60克治疗汗症。

12糖尿病夜间盗汗用当归六黄汤加减。

13口咽干燥,夜间加重的考虑引火汤。

熟地麦冬茯苓五味子巴戟天
14马齿苋20克解毒降糖
15血脂高可以用荷叶,刘寄奴,制何首乌。

16鬼针草可以降糖
17马齿苋翻白草可以调节血糖。

来源赵振兴。

名中医服药体会心得

名中医服药体会心得

名中医服药体会心得中药材包含植物药、小动物药和矿物质药三大类。

下边是我为大伙儿梳理的名中医服药体会心得,供你参照!名中医服药体会心得篇1 肝脏疾病1、旱莲草----能够护肝祛毒。

对于阴虚湿热患者。

既能滋阴牵正,又能散血祛毒,且不助湿,变成我医治湿热型肝炎病症的必服药。

2、白矾----用白矾5G添加方药中,起祛毒降酶的用处,实际效果确实很明显,但此药必须中病为止,不适合久服,待转氨酶降至一切正常就可以停止使用,一般不容易反跳,是奏效速率更快的药。

3、黄芩----牵正以扶正祛邪,用100到150G,4日内就可以获效,假如使用量在60下列,时有无效果者,且奏效迟缓,针对沒有气虚症状的也很必须用。

4、鳖甲----有显著牵正实际效果,其含动物胶,角蛋白等,不但能抑止或反转纤维化工艺,还能提升血浆蛋白水准,改进身体素质,缺陷是仅适用阴虚体质的患者。

5、蒲公英花---其优势是安全性无毒性,次之也有桑寄生(抑止病毒感染成效显著,又能补虚),白花蛇舌草,夏枯草等,对寒湿显著的患者,大使用量的蒲公英花还能够致泻,使邪有发展方向,(占用或加白术茯苓)。

6、蜂巢----有助阳,化湿浊,攻毒出门,阳虚症状的常见于慢肝,毒邪深伏于肝,与湿粉细砂,加上浩然正气不够,正虚邪恋而缠绵悱恻难愈,湿为邪气,易伤气血。

阳萎早泄1、高丽参----肥胖症,精力差等证见气血虚阳虚者,高丽参能够大补气补血,对阳痿症状也是有很显著的实际效果,我一般是在基本治疗效果看不出时才加,起绝技的用处,使用量在20到30.2、枸杞子----一能够补肾固精以起痿,二能够与补阳药相伍,遏制补阳药之燥烈。

枸杞子使用量到50之上,实际效果会很显著。

3、霪羊霍,对性事冷漠的患者,此药为优选。

用以临床医学,实际效果确实显著,若合乎脾肾虚,其使用量一般用20到50.此药就是我医治肾双虚的最常备药。

4、阳起石----为此药为主导,使用量做到70,佐以枸杞子防其燥烈,患者于服药第2日取得成功心室。

2024年老中医用药心得体会

2024年老中医用药心得体会

2024年老中医用药心得体会在2024年,老中医用药心得体会已经经验丰富,通过多年的临床经验和研究,他们对中药的应用和疗效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以下是他们的体会和心得,总结为____字:第一部分:中药治疗的优势和原理(____字)中药作为传统的治疗方法,其优势在于疗效持久、副作用小、调理全面等方面。

中药通过调理全身,调整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从而促进自身的康复和平衡。

中药的原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中药可以调理全身:中药通过草药的特定成分,可以影响整个人体的机能调节。

中药的复方用药可以包含不同的中草药,每个中草药都有特定的功能,通过它们共同作用,可以调节人体的各个系统和器官,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2. 中药调节阴阳平衡:中药学认为,人体的各种疾病都是由于阴阳失衡引起的。

中药可以通过草药的属性和功效,调整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例如,对于阳虚体质的人,中药可以选择具有温补作用的草药来调理;对于阴虚体质的人,可以选择具有滋阴作用的草药来治疗。

3. 中药促进自身康复:中药不同于西药的强效药物,它更加注重的是通过激发人体自身的自愈机能,达到康复的目的。

中药可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改善微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等,从而帮助人体自己调节和康复。

第二部分:老中医的用药经验(____字)老中医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了许多宝贵的用药经验。

以下是一些常见病症的用药经验和方剂推荐:1. 感冒和呼吸道感染:感冒和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老中医认为,感冒和呼吸道感染是由风邪入侵引起的。

中药的治疗重点是宣肺解表、祛风散寒。

常用的中药方剂有羌活胡葱汤、桂枝汤等。

2. 脾胃虚弱:脾胃虚弱是现代人常见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

老中医认为,脾胃虚弱主要是由于饮食不当、情志不畅等因素引起的。

中药的治疗重点是健脾和胃、理气和中。

常用的中药方剂有六君子汤、四君子汤等。

3. 睡眠问题:睡眠问题是近年来越来越普遍的健康问题,常见的问题包括失眠、多梦等。

名中医用药心得总结(精选3篇)

名中医用药心得总结(精选3篇)

名中医用药心得总结(精选3篇)名中医用药心得总结篇1类风湿性关节炎1,透骨草,风湿瘀毒等邪侵及关节,滞络损骨,邪伏于骨,根深蒂固,故用透骨草入骨搜邪,它祛风除湿,解毒止痛,甘温无毒,效果显著,为我治疗此病的必用药。

2,全蝎,白僵蚕,土鳖虫,邪留日久,必有痰瘀互结,致使病情顽固,全蝎祛风攻毒止痛,白僵蚕祛风化痰通络,土鳖虫活血破瘀疗伤,它们均属虫类,性善搜剔,能化胶结之痰瘀毒邪,从而使外观肿大的关节回缩,僵直变灵活,疼痛减轻或消失。

3,龟板,鹿角,肾藏精主骨,肝藏血主筋,肝肾不足,筋骨失精血濡养,加之风湿痰瘀等邪滞留关节,损伤尤重,最终可能导致关节骨质破坏而残疾,龟板,鹿角为血肉有情之品,大补精血,善健骨养筋,对骨端关节骨质空虚及滑膜增厚有良效,我一般用于此病的中晚期见关节损伤明显者。

4,蜂房,此病日久及肾,损伤督阳,临床所见大多有阳虚体征,见寒痹明显,蜂房不仅善于祛风,攻毒,止痛,还善于温肾助阳,与骨碎补,牛膝伍用,对防治关节畸变意义很大。

由于蜂房功能强大,又为此病的诸多症状所适用,故为我喜用之品。

5,木瓜,穿山龙,晨僵,活动不利,此2药效果不错,祛风除湿之品大多辛温燥烈,用之过久过多易伤津液,这对受伤的关节不利,对痰瘀的清除亦为不利,但此2药温而不燥,无伤津之弊,善于祛风湿通络,故选之,然木瓜效果虽好,需中病即止,因久服于齿骨不益。

此病不同于风湿,但也属痹症,按痹症的思路治疗即可,如寒痹用附子,热痹用豨莶草等。

此病病机及过程极其复杂多变,治疗时要根据邪实与本虚的利害关系权衡用药,也要兼顾其他兼证。

糖尿病(二型)1,黄芪,脾主转谷化精,输布津液,人过中年,脾气渐虚,运化失常,水谷不化精微,却游溢血中,或排出体外,故见血糖偏高,进食却见消瘦,脾虚升运无力,津液不能上承,故口渴,脾不摄精,水精下趋,故多尿。

黄芪补脾助升运,使水谷化精微,并输布周身,使水津能上承,从而血糖自降,津液布达,不治津而津自生,口渴得愈。

名老中医用药心得

名老中医用药心得

名老中医用药心得中医药历史悠久,经过千百年的实践积累,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名老中医是指在中医领域有着卓越贡献和丰富经验的医生,他们的用药心得往往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在我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我有幸学习到了一些名老中医的用药心得,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分享一些我所了解到的名老中医用药心得。

首先,名老中医强调辨证施治。

在中医理论中,辨证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中医认为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都是不同的,同样的病症可能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法。

因此,名老中医在用药时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施治,而不是一味地套用通用的处方。

这一点对于现代医学也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因为个体化治疗是现代医学发展的趋势。

其次,名老中医注重用药的安全性和疗效。

在中药治疗中,名老中医会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并严格控制药量和用药方法,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疗效。

在现代医学中,药物的安全性和疗效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因此我们可以借鉴名老中医的用药心得,加强药物的合理使用和监测。

另外,名老中医注重药食同源。

在中医理论中,药食同源是指药物和食物有着相似的药用价值,可以起到类似的治疗作用。

名老中医在用药时会根据患者的饮食习惯和体质特点,推荐一些具有药用价值的食物,以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这一点对于现代人来说也是非常有益的,因为药物治疗可能会产生一些副作用,而药食同源的方法可以减少药物的使用,降低治疗的风险。

最后,名老中医注重患者的生活方式和心理健康。

在中医理论中,患者的生活方式和心理健康对疾病的发生和治疗有着重要的影响。

名老中医在用药时会综合考虑患者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提出一些调整生活方式和心理健康的建议,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健康。

这一点对于现代医学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现代社会的生活压力和心理问题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

总之,名老中医用药心得是中医药宝贵的财富,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在现代医学中,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名老中医的用药心得,加强个体化治疗,注重药物的安全性和疗效,推崇药食同源的治疗方法,关注患者的生活方式和心理健康,以期更好地服务患者,提高治疗效果。

关于老中医用药心得体会6篇

关于老中医用药心得体会6篇

关于老中医用药心得体会6篇关于老中医用药心得体会 (1) 甲亢1,夏枯草,甲亢属肝郁化火的,夏枯草可以清肝火散郁结,颈前有结块的,它又能散结节,突眼症的,属肝旺,目为肝所主,它可清肝入目使之回窠,可见这是一个甲亢常用药。

肝风手抖的要用钩藤,白芍配伍。

2,鳖甲,甲亢以阴虚火旺为主症的,鳖甲可以清虚火,滋阴潜阳,纠正阴阳失调,另外鳖甲更善于软坚散结,对甲状腺肿大有良效。

3,龟板,甲亢一般是本虚标实,本虚里无不与阴虚密切相关,龟板是血肉有情之品,滋补力强,质重善潜降,亦可补心疗心悸,对阴虚诸症皆疗效显著,与鳖甲合用,其效果力压群雄,远非其他养阴药所能及。

4,黄芪,久病气阴两虚,又每因阳旺而加重,亢奋之阳因生化,温动的作用太过,势必耗气伤阴,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对于气虚症状,我用重剂黄芪(60以上),药理学认为,它可以改善甲状腺功能,从而降低T3T4水平,在养阴的基础上,我多用之。

5,白僵蚕,肝火(亦可是虚火)灼津为痰,结于颈前,此痰为老痰顽痰,不易祛除,白僵蚕属虫类药,力大善于搜剔,故选之,也常联用海浮石化老痰,同时此药也可以软坚散结,故为首选。

6,白芥子,颈前肿块用白芥子化痰散结无可厚非,但值得一提的是,药理学认为,它是通过抑制甲状腺功能来达到治疗效果的,正因如此,如果是缺碘引起的甲状腺肿大,用此药是不合适的,应引起注意。

西药治疗此病副作用很大,放射性131碘治疗和手术有时后果严重,中医药在这里有很大的优势,只要辩证准确,用药恰当,可以获得良好效果。

顺便提及一下,如果不是病情需要,尽量少用含碘中药,如海藻,昆布等,具体原因很复杂,篇幅关系,不作详解。

体质性低血压1,鹿角胶,此病多为先天禀赋不足,肾中精气亏乏,精不化气则元气不足,肝木缺乏肾水滋养则疏泄不及,升发无力,导致血压偏低,肝为阳脏,故以鹿角胶补精血,通督脉,振元阳,肾精得补则元气得生,肝木得补则疏泄升发得力,元阳得补则血压升高,为阴中求阳,需加熟地补阴。

沈绍功教授95味妙药笔记心得连载四

沈绍功教授95味妙药笔记心得连载四

沈绍功教授95味妙药笔记心得连载四当下社会生活总是太过忙碌,各种疾病也层出不穷,引起人们不少于常的忧虑。

作为一名资深中医药专家,沈绍功教授研制了95味妙药,可谓是“疾病丛林”中的“灵丹妙药”,在广大患者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作为沈绍功教授的忠实粉丝,今天我将分享心得,与大家一起探讨95味妙药的功效及使用技巧。

一、鸦胆子素鸦胆子素,又名曲酸,有着良好的降压、解毒、消炎和止痛功效,适用于风湿病、体寒、肾虚等病症。

在使用过程中,应慎用、因为它具有的发汗等功效可能会使体内津液耗竭、从而影响人体正常机能。

二、芦荟作为清热排毒的好帮手,芦荟可以有效缓解胃肠道不适,促进肠胃蠕动,还有很好的美容功效。

但它的使用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芦荟汁不宜饮用过多,否则会引起胃肠不适;在使用芦荟鲜汁或其制品时,应注意去除芦荟草药中的黄色液体,以免引起呕吐、腹泻等不适。

三、当归当归有温经活血的有效功效,可用于缓解气血虚弱、痛经、崩漏等妇科疾病。

但使用时应注意事项,长期大量使用会增加子宫肌瘤的风险,而过量服用有可能导致急性中毒性肝损伤的发生。

四、人参人参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人参皂苷和人参顶硷等,有改善机体免疫力的功效。

由于其具有一定的收缩血管的作用,因此在低血压、心律不齐、感冒等疾病用量应用适量、选择合适剂型及疗程时间。

五、甘草甘草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味味药材,它可以有非常多的药用价值,例如对于调和配方、增强免疫力或者作为咳嗽等症的辅助治疗之用。

然而,如大剂量使用,甘草还有导致水肿、高血压、高钾血症、低强度头痛等副作用。

华丽的语言绚烂的措辞,甚至有些科技惊人的内容,这些都是95味妙药的精华所在,它经过沈绍功教授精心研制,含有体内多种对人体有好处的物质,多年来始终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和信任。

综上所述,沈绍功教授95味妙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可以发挥很好的保健作用,但使用时需要注意其用量、疗程及注意事项。

我们都应该学习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从轻松、自然的生活方式中得到健康和幸福,希望大家在使用之前能够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确保不会给自己带来健康种种问题。

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大全(18篇)

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大全(18篇)

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大全(18篇)名老中医用药心得总结1,龟板,巴戟天,年过四十而阴气自半,肾阴不足,虚火炼液为痰,灼血成瘀,或因恼怒引动肝风,痰瘀风火互结,阻于脑脉,故而发病,龟板滋阴力胜,为治本之法;肾阳不足,气化无权,温动无力,血流滞缓成瘀,津液凝聚成痰,痰瘀阻于脑脉,巴戟天补肾阳,温而不燥,亦为治本之法,我通常2药合用,取其阴阳互根原理,阴虚者重用龟板,阳虚者重用巴戟天,此2药不腻,不助痰湿,故用之。

2,胆南星,半夏,阴虚之痰为热痰,我喜用胆南星清化之,阳虚之痰为寒痰,我喜用半夏温化之,也经常用白僵蚕,石菖蒲,白僵蚕善于祛风通络,石菖蒲善于开窍醒神,另外有的病人喜食肥甘厚味或饮食饥饱无常,使脾生痰,此痰的治疗还是健脾为好,总之,化痰药要根据病人的需求而定。

3,水蛭,地龙,活血药中的竣烈之品,擅治顽疾,用于重病,为防止后遗症的发生,故多选之,待大势已去,再去之,以当归,川芎,三七等善其后。

4,蜈蚣,全蝎,无论是急性期,还是后遗症期,此2药都可以治疗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口强语蹇等,此为常识,不作详解。

5,黄芪,久病多虚,脉络淤滞日久不愈多因气虚不运,所以在治疗中风后遗症时,我很重视补气以活血的理论,黄芪不仅能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还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对此病益处多多。

6,葛根,本品善升清以降浊,以前有一网友认为此药能升血压,其实不然,此药升的是清阳,清阳之气不会令人头疼头晕,令人头疼头晕的多数是痰瘀浊阴之邪,此药可以引清阳之气上行,从而消散浊阴之邪,所以高血压,脑血栓病人因痰浊湿瘀阻于脑窍的大可放心而用,唯独肝火上炎者慎之罢了,此药可以改善脑血液循环,降低血压,而且安全无毒,治疗此病我几乎每方必用。

脑血栓为常见病,也是极其复杂的疾病,区区几条用药根本不能把所有内容都概括在内,比如几年前治疗一个肝火挟痰瘀上扰的病人,发病症状主要是血压高,不能走路,在医院住院7天,无效出院,我以益母草90g为君,在用药第4天开始见效,7天可以走路,半月后生活自理不成问题,益母草可以清肝,活血,祛风,降压;再比如有一个嗜酒病人,脉证为阳明腑实证,一侧肢体不灵活,我以大黄为君,将其彻底治愈,毫无后遗症,有认为动脉硬化因巨细胞病毒引起的,加解毒药治疗,等等。

关于名老中医用药心得总结(精选8篇)

关于名老中医用药心得总结(精选8篇)

关于名老中医用药心得总结(精选8篇)关于名老中医用药心得总结篇1慢性肾炎(脾肾阳虚,湿毒内留)方药:黄芪80白术20茯苓25甘草15淫羊藿25杜仲20肉桂15何首乌20连翘20蝉蜕15地龙20土鳖虫20益母草60五味子20牛膝203剂后症状大减,7剂后所有症状消失,化验尿蛋白(—),此病人脾肾阳虚,复感外邪,外邪久留不去,深伏于肾,致使正虚邪恋。

邪毒伤肾,化瘀化热,肾络受损,导致肾之固摄失职,精微遗漏,故见蛋白尿,脾肾阳虚,运化水湿蒸腾气化功能失职故水湿内停,水湿上冒,故血压偏高,所以治疗当攻补兼施,方中连翘,蝉蜕,甘草祛风清热解毒,地龙,土鳖虫,益母草通络祛瘀,祛旧生新,血不利,则为水,故用大剂量益母草活血利水,使上冒水湿下行,降血压,黄芪甘温补气,又主升,气升则水降,与白术,茯苓健脾以渗湿,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主运化水湿,所以补脾为治肿之要,淫羊藿,杜仲,肉桂补肾阳,因肾阳不足,不能蒸腾气化水湿,而水肿,所以补肾阳也是治肿之要,何首乌补精,五味子敛精,避免肾中精微流失,牛膝引药入肾,众药合用,故效果显著。

二一,慢性肾盂肾炎1,土茯苓,湿热温毒寝及于肾,此为首要病因,又因正气不足,导致正虚邪恋,祛邪我首选土茯苓,此药擅长化湿毒,对淋症疗效较好,又可利尿,由于肾盂生理结构,导致病菌容易潜伏,利尿可以冲洗局部,有利于痊愈。

2,琥珀,湿热蕴结于肾,气机不畅,气滞水停血瘀,又因正气不足,运血无力,从而加重瘀血形成,瘀血又可以加重病情,导致病情反复不愈,肾盂局部充血,变形,肾实质纤维化,都应属于瘀血范畴,琥珀善于活血通淋,与丹参,土鳖虫为伍,可以化瘀,改善肾血流量,促进炎症吸收,软化瘢痕组织,修复变形的肾盂。

3,黄芪,湿热毒瘀胶结于肾,与正气不足关系很密切,黄芪可以托毒外出,与蜂房,皂角刺相伍,对深伏之邪仇有独钟(自创,呵呵),另外黄芪可以间接化湿祛瘀(多次提及),所以对此病的根治起着重要作用。

4,黄柏,清肾经湿热,乃黄柏之专职,另外,热邪易伤阴,利湿药亦能伤阴,黄柏可以坚阴,如果阴虚明显,需要加旱莲草,女贞子养阴,此亦为扶正之法。

我师傅的用药心得。

我师傅的用药心得。

我师傅的用药心得。

1:通关开窍醒神,石菖蒲重用30克;2:皂角刺散结软坚强,是骨髓炎的主药,脉管炎的必用药;3:用量重,化痰姜半夏,胆南星用至60克方良效,自然铜平时18,止痛24克;4:与神经系统有关的疾病,风湿痹症,马钱子必用,且应大剂量,推荐5克生用(我时常应用,连续30剂无不良反应)师傅用7克;5:骨质增生必用葛根60克;6;引经腹部茴香,以上姜黄续断,以下杜仲牛膝;7:骨刺四大主药威灵仙桑枝狗脊豨签草;8:补血男子熟地以崇阳,女子当归以柔阴;9:治中风的次序 1)温(凉)燥动之品强行开锁 2)行气活血之品调达经络 3)补肾易髓之品缓补收功。

刘湘南老人是我的第一位良师,没有任何学历,家传。

很有特色疗效卓著。

我多年前交谈中记录了一些老师心得,自己也用,特别是老师大剂量毒药运用得如火纯清。

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希望看到更多的人提供与分享经验。

徐晓峰 (2013-2-28 04:42:15)[i=s] 本帖最后由徐晓峰于 2013-2-28 05:20 编辑中医门派众多,各临床医生中,各有自己的临证心得,均有非凡的疗效。

谢谢唐师兄提供贵师用药经验,学习了,谢谢唐兄所提供的1 生马钱子的应用,想必是入煎剂用量,生马钱用7克,的确量大了点,未知唐兄临床用散剂吗?用量多少?2 化痰姜半夏,胆南星用至60克方良效。

唐兄临证可试用生半夏和生南星,更是量少效宏。

3 纵观洋洋中医伤科古藉,前贤验方。

外伤疼痛肿胀,多用生南星生半夏,但后世诸家,希见临证用之。

然余临证试之,果然止痛消肿效速,故惊叹先贤之经验丰富,用药之神。

古藉诚不欺我。

名老中医用药心得

 名老中医用药心得

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名老中医用药心得中药包括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三大类。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名老中医用药心得,供你参考!名老中医用药心得篇1肝病1、旱莲草----可以保肝解毒。

针对阴虚湿热病人。

既能养阴扶正,又能凉血解毒,且不助湿,成了我治疗湿热型肝炎的必用药。

2、白矾----用白矾5G加入方药中,起解毒降酶之用,效果的确很显著,但此药需要中病即止,不宜久服,待转氨酶降至正常即可停用,一般不会反弹,是见效速度最快的药。

3、黄芪----扶正以祛邪,用100到150G,4日内即可获效,如果剂量在60以下,时有不效者,且见效缓慢,对于没有气虚症状的也很有必要用。

4、鳖甲----有明显扶正效果,其含动物胶,角蛋白等,不仅能抑制或逆转纤维化,还能增加血浆蛋白水平,改善体质,缺点是仅适用于阴虚体质的病人。

5、蒲公英---其优点是安全无毒,其次还有桑寄生(抑制病毒效果显著,又能补肝肾),白花蛇舌草,甘草等,对湿热明显的病人,大剂量的蒲公英还可以致泻,使邪有出路,(暂用或加白术)。

6、蜂房----能助阳,化湿邪,攻毒外出,阳虚症状的多见于慢肝,毒邪深伏于肝,与湿胶结,加之正气不足,正虚邪恋而缠绵不愈,湿为阴邪,易伤阳气。

阳痿早泄1、红参----肥胖,体力差等证见气虚阳虚者,红参可以大补元气,对阳痿症状也有很明显的效果,我通常是在常规治疗效果不显时才加,起绝招之用,剂量在20到30.2、枸杞----一可以补肾填精以起痿,二可以与补阳药相伍,抵制补阳药之燥烈。

枸杞用量到50以上,效果会很明显。

3、淫羊藿,对性事淡漠的病人,此药为首选。

用于临床,效果的确明显,若符合肾阳不足,其剂量一般用20到50.此药是我治疗肾虚阳痿的最常用药。

4、阳起石----以此药为主,剂量达到70,佐以枸杞防其燥烈,病人于用药第2日获得成功房室。

取效后减量巩固治疗一些时日,2年来未复发。

中医之密在于量,在此处可见一斑。

通常情况,它的剂量只是15到30G,随病情调节药量。

老中医谈用药心得体会

老中医谈用药心得体会

老中医谈用药心得体会老中医是指年迈且经验丰富的中医医者,他们通常具有很高的诊断和治疗技能,并且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他们可以发现一些很难发现的病因,从而开出对症下药的方案。

在中医领域,老中医的意见和建议通常都受到高度重视。

本文将分享老中医的用药心得体会。

首先,老中医认为,用药的关键是“辨证施治”。

辨证施治是中医学术体系中的核心原则,即在治疗疾病时,必须针对患者病情的不同表现和体质特征,开出相应的药方进行治疗。

老中医会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年龄、地域等因素,综合考虑不同药材的性能和功效,制定出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相比之下,现代医学的用药通常是针对症状进行治疗,而不是直接针对疾病本质。

其次,老中医特别注重药物的药性和药效。

在选择药材时,他们会结合患者的病情和体质特征,仔细挑选合适的药物。

每一种药材都有其独特的药性和药效,老中医会熟记并充分利用这些知识。

例如,一些药物有温热的性质,适用于寒性病症;而另一些则具有寒凉的性质,适用于热性病症。

药物的药效也同样重要,不同的药物可以起到不同的调理效果,在不同的病情下可以有不同的治疗效果。

第三,老中医强调用药的“精、方、量、时”。

这四个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

精是指药材的质量高低,只有精选优质的药材才能确保有效治疗;方指的是药方的设计,必须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出最合适的方案。

量指的是用药的剂量,必须根据不同的病情和药材的性质,适当调整药材的用量。

时则指的是药物的服用时间,在中医理论中,各个时间的药效是不同的,患者服药的时间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最后,老中医也十分注重对患者的体质调理。

在中医治疗中,不仅要消除患者病痛,还应该注意调理体质,以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老中医通常会开出一些中药调养方,通过中药的益气养血、温阳滋阴等功效,帮助患者恢复身体的平衡。

综上所述,老中医的用药心得体会非常丰富,对中医药学的规范和发展都给出了很好的指导。

相较于传统医学,中药治疗方式更注重整体调理,而不是单纯针对症状进行治疗。

2024年名老中医用药心得

2024年名老中医用药心得

2024年名老中医用药心得作为一名中医药的老中医,我有幸见证了中医药的发展与繁荣,也经历了中医药的荣辱起伏。

在这个现代化的时代中,中医药的传统智慧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和接受。

我深知,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医学领域也在进步,我们的工作也需要与时俱进。

下面我将向大家分享一些我在2024年使用的名老中医用药心得。

1. 个体化治疗:在传统中医药理论的指引下,我更加注意到每个患者的个体差异。

不同体质、不同疾病需要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和用药方案。

因此,在用药上,我更加注重对患者的详细了解和全面观察,以便给予个性化的药物组方和治疗方案。

2. 综合运用中西医疗法:我早已认识到中西医疗法的互补性和优势。

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我综合运用中医药和西医药的理论和方法,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例如,在药物治疗中,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我结合中医药的个体化特点选择合适的中成药,并结合西药的快速有效,使患者能够早日康复。

3. 注重预防为主:我一直倡导“治未病”的理念,即通过健康管理、调养身体,提高身体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2024年,我进一步推广并应用了中医药的辨证施治方法,通过早期发现患者体质的不平衡和隐性疾病,提前进行干预和调理,降低疾病发生的概率。

4.强调中药配合针灸推拿的疗效:中医药的特点之一就是“药食同源”,即通过食物和草药的调理来治疗疾病。

在2024年,我在临床实践中更加注重中药与针灸、推拿、艾灸等手段的结合应用。

这种综合疗法能更好地促进患者的自愈能力和康复过程。

5.研究并运用新型中药:传统中药植物的研究和应用一直是我关注的焦点。

在2024年,我积极参与新型中药的研发和应用。

这些新型中药往往有着独特的药理作用和疗效,在某些领域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

例如,在癌症治疗中,我尝试使用某些具有抗癌作用的中药提取物,并与传统治疗方法相结合,取得了一些令人鼓舞的效果。

总结起来,作为一名中医药的老中医,我在2024年不断发扬中医药的优秀传统,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注重个体化治疗,综合运用中西医疗法,推广预防为主的理念,进一步发展和运用中医药,在实践中积累并传承中医药的宝贵经验,努力为患者们提供更优质、更有效的医疗服务。

老中医揭秘临床多年用药心得 20组

老中医揭秘临床多年用药心得 20组

一、概述随着中医药的发展,老中医们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用药经验。

他们在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深化对药物使用的认识,形成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心得。

本文将就老中医们在临床多年用药方面的心得进行探讨。

二、药物的分类和作用1. 中药的分类中药主要分为草本药、动物药、矿物药等。

草本药又可分为上药、中药和下药等不同性质的药材。

2. 药物的作用中药在临床上有多种药性,如发散、收敛、温热、清热、祛风、祛湿等不同的作用。

三、老中医用药心得1. 辨证施药老中医在用药时首先要进行辨证,即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等因素进行辨证施药,确保选用的药物能够对症治疗。

2. 注重搭配老中医们注重药物的搭配,通常会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搭配药物,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3. 积极的治疗态度老中医们在临床用药时,总是积极向上,对待患者的态度非常端正。

他们认为良好的医患关系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因此总是尽量去关心患者的身心健康。

4. 避免药物的过量使用老中医们在用药时会避免过量使用药物,因为过量使用容易导致副作用的发生,加重患者的病情。

5. 配伍合理老中医们注重中药的配伍合理性,擅长发挥中药的互相增效、相互协同的功效。

6. 注重调理老中医在用药时,不仅注重治疗疾病,更注重调理患者的身体,帮助患者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

7. 个体化用药老中医们注重个体化用药,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药物和治疗方法。

8. 以草本药为主老中医们通常以草本药为主,因为草本药是中医药物的主要成分,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四、总结老中医们凭借多年的临床经验,对中医用药有着独到的见解和心得。

他们辨证施药、搭配合理、积极治疗,注重个体化用药,这些都是我们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希望今后有更多的年轻中医医师能够沿着老中医的足迹,不断学习、积累经验,为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名中医心得体会(精选13篇)

名中医心得体会(精选13篇)

名中医心得体会(精选1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公文写作、党团资料、总结报告、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心得体会、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 party and youth information,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letter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名中医心得体会(精选13篇)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将所学所悟与他人交流,互相促进成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xx用药心得名xx用药心得中药包括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三大类。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名老中医用药心得,供你参考!名xx用药心得篇1肝病1、旱莲草----可以保肝解毒。

针对阴虚湿热病人。

既能养阴扶正,又能凉血解毒,且不助湿,成了我治疗湿热型肝炎的必用药。

2、白矾----用白矾5G加入方药中,起解毒降酶之用,效果的确很显著,但此药需要中病即止,不宜久服,待转氨酶降至正常即可停用,一般不会反弹,是见效速度最快的药。

3、黄芪----扶正以祛邪,用100到150G,4日内即可获效,如果剂量在60以下,时有不效者,且见效缓慢,对于没有气虚症状的也很有必要用。

4、鳖甲----有明显扶正效果,其含动物胶,角蛋白等,不仅能抑制或逆转纤维化,还能增加血浆蛋白水平,改善体质,缺点是仅适用于阴虚体质的病人。

5、蒲公英---其优点是安全无毒,其次还有桑寄生(抑制病毒效果显著,又能补肝肾),白花蛇舌草,甘草等,对湿热明显的病人,大剂量的蒲公英还可以致泻,使邪有出路,(暂用或加白术)。

6、蜂房----能助阳,化湿邪,攻毒外出,阳虚症状的多见于慢肝,毒邪深伏于肝,与湿胶结,加之正气不足,正虚邪恋而缠绵不愈,湿为阴邪,易伤阳气。

阳痿早泄1、红参----肥胖,体力差等证见气虚阳虚者,红参可以大补元气,对阳痿症状也有很明显的效果,我通常是在常规治疗效果不显时才加,起绝招之用,剂量在20到30.2、枸杞----一可以补肾填精以起痿,二可以与补阳药相伍,抵制补阳药之燥烈。

枸杞用量到50以上,效果会很明显。

3、淫羊藿,对性事淡漠的病人,此药为首选。

用于临床,效果的确明显,若符合肾阳不足,其剂量一般用20到50.此药是我治疗肾虚阳痿的最常用药。

4、阳起石----以此药为主,剂量达到70,佐以枸杞防其燥烈,病人于用药第2日获得成功房室。

取效后减量巩固治疗一些时日,2年来未复发。

中医之密在于量,在此处可见一斑。

通常情况,它的剂量只是15到30G,随病情调节药量。

此药过量会引起咽干等,但未发现其他不适。

5、蜈蚣----一,精神忧郁引起的,它可以疏通肝络以起痿,二,脉络瘀阻(动脉硬化)引起,它可以化瘀通脉以起痿,三,蜈蚣本身也有强壮之功。

6、滑石----早泄遗精用,可能有的朋友感觉很奇怪,是这样,早泄和遗精都属于尿窍闭,精窍开,不兼用利水以开尿窍而仅以涩精之品固精门,很容易越涩越不利,所以在用五味子,桑螵蛸,金樱子等涩药的基础上加一味滑石,取其用涩于利之中,用补于遗之内,此为用药之密。

此法还可以有效防止有轻微湿热的病人闭门留寇。

胃病1、枳实,胃痛或胁痛属气滞者,单独此一味就可以获效。

2、三七,胃痛属瘀血,痛处固定,夜重,脉涩,我首选为三七,个人感觉三七效果优于五灵脂蒲黄,其化瘀定痛之功在瘀血胃痛里也能很明显的显示出来,另外对消化性溃疡引起的出血证属瘀血的更为适宜,既能止血又能活血。

3,蒲公英,此药擅长治疗痈疡,能清胃消瘀,对于糜烂性胃炎,胃溃疡伴感染,证属瘀热而胃痛的效果极佳,如能用其根更妙。

辩证准确有药到病除之效。

4,穿山甲,西医检查为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者,可能与癌前病变有关,中药可以使其吸收,而此功非草木所能胜任,所以我用穿山甲,配伍五灵脂,蒲黄活血化瘀,去旧生新,同时加白花蛇舌草解毒防癌。

此型胃炎一般胃液分泌不足,加乌梅酸甘化阴,促进胃液分泌。

胃病的中医分型很复杂,也与肝胆脾密切相关,所以需要辩证准确方可下药,对寒热错杂的胃痛,可用甘草泻心汤,针对寒与热的偏盛,调节姜,连的剂量,对慢性溃疡,辩证基础上加补中之黄芪,生肌之白芨可愈。

贫血1、黄芪,----根据气与血的关系,治疗由失血,胃病等原因引起的贫血,黄芪可以补气以生血,同时,气虚气不摄血引起的出血,黄芪还能补气摄血,脾虚,气血生化乏源,黄芪可以补脾以生血。

2、鹿角胶,----用于再障性贫血,此病病位在骨髓,肾主骨生髓,髓生精,精化血,故用鹿角胶补肾精以化血,此为精血同源原理,治疗此病必须从此处下手,我曾治疗2例,配伍龟板胶,蚕沙等取得良好效果。

3、蚕沙----还是针对再障,龟鹿二仙胶是治疗再障的首选药,但很滋腻,不利于久服,而蚕沙可以补脾化湿,巧妙的解决了问题,用它的另一原因是蚕沙提取物经证实,对造血干细胞,粒单细胞,红系祖细胞,骨髓有核细胞的恢复,增值有很明显的促进作用,也能调节骨基质的修复,从而促进了骨髓造血功能的恢复。

4、磁石(代赭石)----缺铁性贫血言外之意就是体内缺铁,所以我们在治疗此病时,可以适当加点原料,比从食物获取要快多了,不妨试试。

5、何首乌,----经治疗观察,在补血药中,它的效果要比当归好的多,几乎与阿胶不差上下,我在临床经常用到50G,它所含的卵磷脂是血细胞膜的主要原料,并且又能促进造血。

6、绿矾,----钩虫病贫血的要药,治疗贫血不能只是补血那么简单的事,必须查明贫血的病因,针对病因治疗,就像钩虫病引起的贫血,单纯补血岂能行。

钩虫感染导致脾虚,脾虚血失其统反生湿热,加上钩虫繁殖排泄浊气而导致萎黄,治疗需要补脾虚,泻湿热,杀虫。

有一个方剂对贫血的症状效果很好,是人参养营汤,另外对于简单的贫血用食疗的方法也不错,比如猪肝,红枣等名xx用药心得篇2复发性口疮1、胡黄连——口疮属心脾积热,见多处溃烂,灼热而痛,口臭便干,此药为我的首选,起泻火化浊之用,临证也可以用泻心汤加减,也可以加蒲公英清热解毒。

2、细辛——疮家圣药,起收湿疗疮之用,又能止痛,但不适合虚火引起的口疮。

3、肉桂——用于阴虚火旺,虚火上炎引起的口疮,可引火归元,此型口疮此愈彼起,反复发作,有阴虚体征,治疗时在养阴解毒基础上加肉桂收浮游之火是很必要的,一般我用5G,4、蜈蚣——曾治疗一例顽固口腔溃疡,局部溃烂严重,用清热敛疮等常规疗法效果不明显,后来我按毒瘀论治,在原方基础上加蜈蚣,皂角刺破瘀攻毒,很快的取得了效果,此药我也用来治疗臁疮,褥疮等。

5、黄芪——疮口久不愈合,遇劳加重,,伴脾虚之象,此类为黄芪特长,黄芪擅长托毒生肌,对虚弱而疮口不愈合的很适合,只是在剂量上要用重剂方可显效乳腺增生1,生麦芽——乳腺增生初期可能因情志所伤,引起肝气郁结而发病,久病也多因此加重或复发,生麦芽可以疏肝解郁,治疗肝气郁结,也可以抑制催乳素释放,从而达到治疗效果,肝郁较重加柴胡,生麦芽我一般用100G。

小了无效。

2,白芥子——肝郁日久,化热生痰凝淤,形成结节,又皮里膜外,非白芥子莫能达,此结节恰恰就在皮里膜外,而白芥子又擅长消痰散结,岂能舍而不用。

3,穿山甲——此病结节多属痰淤互结,祛瘀药里,功居首位的当属此药,通乳大家都知道,更何况破瘀节,因劳动用力过度牵拉而引起乳痛发作的,可按外伤加土鳖虫祛瘀疗伤。

4,白僵蚕——久病结节难消,应软坚散结,白僵蚕能化顽痰,散结节,通经络,与浙贝,海藻合用,对此病乳腺结块有消散作用。

5,鳖甲——鳖甲可以治疗肝纤维化,对此病也该有效,研细末吞服2月,复查,完全治愈。

6,二至配淫菟——这是4味药,旱莲草,女贞子,淫羊藿,菟丝子,前2药养阴,后2药助阳,合用调冲任,据病人的阴阳偏盛偏衰,调整双方剂量,阴虚重用养阴,阳虚重用助阳。

共2页,当前第1页12名xx用药心得篇3尿路结石1,三金——(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是众所周知的化石排石。

2,土鳖虫——结石发作时绞痛难忍,证属瘀血,土鳖虫擅长治疗瘀血腰痛,活血是排石的动力之一,我还经常用三棱,莪术,王不留行,川牛膝联用,有条件者加穿山甲更好。

3,乌药——针对下焦气滞,冷痛,我喜欢用乌药行气散寒止痛,剂量比较大,要30以上方可。

剂量大乌药可以扩张尿管,有利于排石。

4,附子——在这里用于补阳,阳主动,阳气充足才有力推动结石外出。

5,滑石——利尿通淋药中,此药我必用,中医说过它可以滑利尿管,对结石的排出有利。

6,琥珀——古方治疗石淋的,用琥珀的占一大部分,它有利尿通淋和活血化瘀的双重功效,又可以治疗尿血,为我治疗尿路结石的必用药。

7,杏仁——对于石淋有小便不利症状的,或者无尿的,需考虑到肺的宣降功能,肺主通调水道,小便不利及无尿在治疗时添加杏仁桔梗宣肺以利水,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思路,恰恰就是提壶揭盖的治疗方法。

此法我也用于前列腺增生引起的小便不利等。

尿路结石治疗如果在一周后仍未痊愈,需添加生地,防利水伤阴,发作频繁而疼痛难忍的,加全蝎粉4吞服或加重剂白芍甘草可缓解,尿血的用血余炭,小蓟利尿止血,身体壮实的加服威灵仙增排石之力,虚弱的加黄芪或补肾药增排石之力。

此病引经药为牛膝,山楂。

结石大于1.5,久治不愈,而又肾积水明显的,手术吧。

下肢静脉曲张1,黄芪——气能行血,病人久立,因气虚不能推血上行,故淤于下肢,形成瘀血,阻于脉络,脉络受损,变得曲张迂回,黄芪即可以补气让行血有力,又可以升提助血上行,故气充足推血上行全赖黄芪也。

2,枸杞——先天肝血不足或后天郁怒伤肝而血燥,使筋脉失其濡养而薄弱,加之瘀血阻于其中,伤上加伤,故而变形扭曲。

枸杞养肝血,肝血充足自可濡养受损之筋脉3,海藻——软坚散结,海藻为我最常用之品。

4,白僵蚕,地龙——久病多痰淤,脉络受阻日久必有痰淤互结,而痰淤互结又可以加重脉络受阻,此2药既能化痰淤,又能通脉络,且又为强悍之品(久病之痰淤为顽痰顽瘀,非草木所能胜任)5,附子——久病病人下肢大多冷痛,不论是寒湿引起还是阳虚引起,附子皆适宜,况且附子走而不守,通行12经,对淤滞之处更是毫不留情,与行气活血并用,此病的阳虚瘀血症可用阳和汤,气虚瘀血症可用补阳还五汤,如果病人疼痛频繁,加蜈蚣全蝎,双腿无力,加淫羊藿,牛膝,等等等等。

紫癜(此病属虚者,一般补虚即可,如阴虚,气虚,脾肾虚等,此病属实者,一般多用清热凉血解毒或化瘀,但有时常规治疗乏效者,我多以肝论治,皮下出血属血管破裂所致,脉管为肝所主,肝又藏血,当肝弱不藏血时,脉络失和则血管破裂,血溢脉外,1,水牛角——急性的紫癜多属于血热妄行引起,犀角地黄汤是最适合的方剂,一般都知道用水牛角代替,我经过多例验证,水牛角30到50G,对于过敏性紫癜,效果十分明显。

2,桑叶——桑叶善清皮下之热,润肝络止血,常规用到30,不论是实热还是虚热都适合,再加枸杞,白芍等养肝柔肝之品,就可以解决常规治疗无效的紫癜了。

3,仙鹤草——我的恩师是中医教授,擅长治疗血液病,我见他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从不离此药,而且剂量很大,比如一个7岁儿童,用到60G,他告诉我,仙鹤草既能止血,又能补虚,此病多与虚有关,又是血症,所以它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良药。

对于脾虚失统的病人,就用归脾汤加上此药多可获效。

4,生地——紫癜时发时止,迁延不愈,伴阴虚体征,生地是我的必用药,滋阴凉血众所周知,我用它的另一原因是,它有激素样作用,过敏性紫癜是变态反应,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与自身免疫有关,所以紫癜的治疗在西医里,主要就是靠激素控制,但激素的副作用有时也让病人得不偿失,生地的优势就是减少了那些副作用,表现的是它的治疗作用,更不违背中医的辨证论治,就效果而言,更是令人满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