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的汉英外交口译策略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汉英交替传译中外交语言的口译策略研究》范文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汉英交替传译中外交语言的口译策略研究》篇一一、引言在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翻译作为一种语言之间的桥梁,其在国际交流中的作用愈加重要。
在各种翻译活动中,汉英交替传译作为一种常见的翻译形式,其在中国外交活动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尤其是外交语言的口译,更需要遵循特定的策略与方法。
本文旨在以功能对等理论为视角,探讨汉英交替传译中外交语言的口译策略。
二、功能对等理论功能对等理论是由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提出的,它强调翻译中的“功能对等”原则,即译文在接受语言文化中应产生与原文本在源语言文化中基本相同的反应。
这种反应基于接受者理解和解释的过程,而不应仅仅是表面形式的相似性。
在外交语言翻译中,功能对等理论更突显其重要价值。
三、汉英交替传译与外交语言的特点汉英交替传译在外交场合的进行中起着关键作用。
外交语言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正式、精确、隐含政治色彩等方面。
这些特点使得口译过程中既需要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又需要确保翻译的得体性。
四、功能对等理论下的口译策略1. 精准理解原语:在外交语言的口译过程中,准确理解是基础。
需要把握话语背后的政治、文化、历史等多方面背景信息,才能做到对原文的准确理解。
2. 灵活运用语言:在翻译过程中,应灵活运用语言技巧,如增译、减译、改译等,使译文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更符合英语表达习惯。
3. 确保信息完整:在外交场合中,信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应确保信息的完整性,既要考虑言语信息,也要考虑非言语信息。
4. 语境与文化的融合:在保证信息准确性的同时,还需要考虑文化与语境的差异。
通过结合具体语境和目标语文化习惯,使翻译更加自然流畅。
五、案例分析以某次国际会议中的汉英交替传译为例,分析在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如何进行外交语言的口译。
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展示如何精准理解原语、灵活运用语言、确保信息完整以及融合语境与文化。
六、结论通过对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汉英交替传译中外交语言的口译策略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精准理解原语是基础;其次,灵活运用语言技巧是关键;再次,确保信息完整至关重要;最后,结合语境与文化进行翻译才能使译文更加自然流畅。
《目的论视角下外交口译汉英交传策略研究》范文
《目的论视角下外交口译汉英交传策略研究》篇一一、引言目的论视角下的翻译研究已经成为翻译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
在外交口译中,汉英交传作为一项重要的翻译活动,其准确性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国际交流的顺利进行。
因此,本文旨在从目的论的视角出发,探讨外交口译中汉英交传的策略,以期为提高外交口译的质量和效率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目的论视角下的翻译概述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一种具有明确目的的交际行为。
在外交口译中,汉英交传的目的在于实现两国间的有效沟通,传递准确的信息。
因此,翻译策略的选择应紧紧围绕这一目的进行。
本文将从目的论的三个主要原则,即目的原则、连贯性原则和忠实性原则,对外交口译中的汉英交传策略进行研究。
三、汉英交传的特点及挑战汉英交传在外交口译中具有即时性、准确性和文化敏感性的特点。
首先,即时性要求翻译者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理解并传达信息;其次,准确性要求翻译者准确无误地传达原文的含义;最后,文化敏感性则要求翻译者充分考虑两国间的文化差异,避免因文化误解导致的沟通障碍。
这些特点使得汉英交传面临诸多挑战,如语言障碍、文化差异、信息处理等。
四、目的论视角下的汉英交传策略(一)预处理策略预处理策略是指在外交口译前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翻译者应了解两国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背景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原文的含义。
其次,翻译者应提高自身的语言能力,包括汉语和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相关领域的专业词汇。
此外,模拟演练也是预处理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模拟实际场景进行练习,可以提高翻译者的应变能力和准确性。
(二)即时处理策略在汉英交传过程中,即时处理策略是保证翻译质量和效率的关键。
首先,翻译者应采用意合法和形合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翻译,即在保证语义准确的基础上,注意句子的结构和表达方式,使译文既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又保留原文的含义。
其次,翻译者应善于运用增译、省译、转译等技巧,以解决因文化差异导致的理解障碍。
此外,在处理长句时,翻译者应采用分译法,将长句拆分成短句进行翻译,以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效率。
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英语翻译技巧
河 南警察 学脘
示 ,值 得戏剧 翻译者学 习借鉴 。译者在 翻译过程 中必须
认 识到 舞台效果 在戏剧 翻译 中的重要性 ,采用恰 当的 翻 译 策略保 证译本 的可表 演性 。实 现剧本 的表演性 功能是 【摘 要】在现代 语言 学以及逻辑 学 的基础上 ,围绕著 名
戏 剧翻译 的首要 目的,也应 当是译 者选择 翻译策 略的根 翻译 家严 复所提 出的 “信 、达 、雅 ”标准 ,功 能翻译理
解放军外围语学院学报 ,2016(1):1-8. [11]马会娟.熊式一与中国京剧 《王宝川》的文化翻译【JJ.外语学 [12]刊马会,2娟017(2):85—91
. 论 英若 诚译 《茶馆 》 的 动 态表 演 性 原则 I J Jl解 放军 外
国语学院学报 ,2004(5):46.50.
在 功能 翻译理论 的视 角下 ,特别是 对 翻译 家严 复提 ffl的 “信 、达 、雅 ”标 准 的运 用 ,可以让我们 对功 能酐 译理 论 的重 要性有 更深刻 的认识 和理解 ,以此来继 续探 索和研究功能 翻译理论视角下 的英语 翻译 技巧。
[8]李(哲基学亚社,会冯科伟学年版.)论戏剧翻译的原则和途径lJJ.西北大学学报 . 2004(4):161-165.
现代 语言学 要求 翻译者 首先要对 原文
的内容进 行充分地 了解 ,这也 是对原 文 的一 种尊重 ,并
把 原文 中所 蕴含 的精神 和语气 带人 到译 文 当中 ;而逻辑
译,2002(5):36—39. [f219O]】熊熊式式一著.王宝川 中英文对照[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translation/Pergamon Press,2001:1 1 7-1 17. [2] 安 上德 海烈:上·海勒外菲语弗教尔育著出翻版译社、,2改00写4 以及 对 文学 名 声 的制 控 [M].
《目的论视角下外交口译汉英交替传译策略研究》范文
《目的论视角下外交口译汉英交替传译策略研究》篇一一、引言目的论视角下的翻译研究强调翻译行为的目的性和跨文化交流的效果。
在外交口译中,汉英交替传译作为关键的一环,其效果直接影响着国际交流的顺利进行。
因此,从目的论的视角出发,对外交口译汉英交替传译策略进行研究,对于提高翻译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的论视角下的翻译特点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其核心在于翻译的目的和功能。
在外交口译中,汉英交替传译的目的在于准确、快速地传达双方的信息和意图,确保交流的顺利进行。
因此,翻译策略应围绕这一目的展开,注重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三、汉英交替传译的策略研究1. 预判与准备策略预判与准备是汉英交替传译的基础。
译员应提前了解外交场合、双方背景、议题内容等相关信息,以便在传译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
此外,译员还应加强语言基本功和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2. 信息筛选与重组策略在外交口译中,信息量大、语速快是常见特点。
译员需在有限的时间内筛选出关键信息,并进行重组,以便更准确地传达双方意图。
在传译过程中,应注重信息的逻辑性和连贯性,避免漏译或误译。
3. 灵活运用翻译技巧为了更好地实现翻译目的,译员需灵活运用翻译技巧。
例如,在遇到文化差异较大的内容时,可采用解释性翻译,帮助听者理解;在遇到长句或复杂句时,可采用分译法,化繁为简,提高翻译的可懂性。
此外,译员还应注意语音、语调的把握,以使传译更加自然、流畅。
四、实例分析以某次外交会议为例,译员在传译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准确理解并传达双方的立场和意图;其次,要灵活运用翻译技巧,如解释性翻译、分译法等;最后,要注意语音、语调的把握,以使传译更加自然、流畅。
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目的论视角下的汉英交替传译策略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五、结论目的论视角下的外交口译汉英交替传译策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预判与准备、信息筛选与重组以及灵活运用翻译技巧等策略,可以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时效性,确保国际交流的顺利进行。
《从关联翻译理论角度论述外事口译中英汉交传策略》范文
《从关联翻译理论角度论述外事口译中英汉交传策略》篇一一、引言外事口译,作为连接不同文化背景人员的重要桥梁,对于保证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如何从关联翻译理论的角度出发,制定有效的英汉交传策略,以适应外事口译的特殊需求。
二、关联翻译理论概述关联翻译理论,以人类交际的认知观为基础,强调翻译过程中信息传递的关联性和逻辑性。
该理论认为,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语境和信息的传递。
在口译中,关联翻译理论要求译者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原文与译文之间的关联性,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
三、外事口译的特点与挑战外事口译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和敏感性。
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信息量大、语境复杂、时效性强等方面。
对于译者而言,外事口译的挑战主要来自于语言差异、文化背景差异以及快速理解与表达等方面。
四、英汉交传策略的制定基于关联翻译理论,制定有效的英汉交传策略是外事口译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策略:1. 准确理解原文:在口译过程中,译者应准确理解原文的含义,把握原文与译文之间的逻辑关系。
这需要译者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和广泛的知识储备。
2. 关注信息关联性:在翻译过程中,应注重信息之间的关联性,确保译文在逻辑上与原文保持一致。
这需要译者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对信息进行整合和梳理。
3. 灵活运用翻译技巧:在英汉交传过程中,应灵活运用翻译技巧,如增译、省译、转换等,以使译文更加符合汉语表达习惯。
4. 文化敏感性:外事口译涉及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员,因此,译者应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共性,以避免因文化误解而导致的沟通障碍。
5. 快速反应与表达:外事口译具有时效性强的特点,要求译者具备快速理解和快速表达的能力。
因此,平时应加强口语训练和听力训练,提高自己的反应速度和表达能力。
五、实践应用与案例分析以一次国际会议的外事口译为例,译者需在短时间内准确理解并传达各方意见。
《2024年释意理论视角下的汉英外交口译研究》范文
《释意理论视角下的汉英外交口译研究》篇一一、引言释意理论,作为翻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口译研究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在汉英外交口译中,这一理论的应用具有深远的实际意义。
本文将从释意理论视角出发,深入探讨汉英外交口译的特殊性、难点及其对策。
二、释意理论概述释意理论强调的是翻译过程中的“释义”环节,即译员在理解和解释原语信息的基础上,将信息重新表达出来。
这一过程涉及到对原语的理解、信息的分析和重新表达等多个环节。
在汉英外交口译中,释意理论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三、汉英外交口译的特殊性汉英外交口译具有其独特的性质和要求。
首先,政治色彩浓厚,涉及国家主权、利益和形象等问题,因此要求口译员具备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正确的政治立场。
其次,专业性较强,涉及经济、法律、军事、文化等多个领域,要求口译员具备广泛的知识储备和深厚的专业素养。
此外,口译过程中往往存在时限性和即时性的特点,要求口译员具备快速反应和准确表达的能力。
四、释意理论在汉英外交口译中的应用释意理论在汉英外交口译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理解阶段:译员需要准确理解原语信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这要求译员具备广泛的知识储备和深厚的专业素养。
2. 分析阶段:在理解原语信息的基础上,译员需要对信息进行分析和解读,把握信息的核心内容和意图。
这需要译员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
3. 表达阶段:译员需要将分析后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进行重新表达。
在汉英外交口译中,这要求译员具备流利的英语表达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五、汉英外交口译的难点与对策汉英外交口译的难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政治敏感性强、专业知识要求高、时限性和即时性的特点等。
针对这些难点,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政治敏感性和正确性。
2. 拓宽知识面,提高专业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3. 加强实践训练,提高快速反应和准确表达能力。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汉英交替传译中外交语言的口译策略研究》范文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汉英交替传译中外交语言的口译策略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外交语言在国际交流与沟通中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而翻译作为文化与语言之间桥梁的重要载体,尤其是在交替传译的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其中,汉英交替传译以其独特的语言特点与文化内涵,在对外交流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文旨在从功能对等理论的视角出发,探讨汉英交替传译中外交语言的口译策略。
二、功能对等理论概述功能对等理论是翻译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翻译过程中应追求源语与目标语在功能上的对等。
这一理论要求翻译者不仅要关注语言层面的转换,还要考虑到语境、文化背景、语义等方面,力求在翻译过程中达到信息的准确传递与接受者的理解。
三、汉英交替传译中的外交语言特点外交语言在汉英交替传译中具有独特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语言规范、正式程度高、委婉礼貌的用词、富含象征意义等方面。
这些特点要求翻译者具备较高的语言素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快速反应的能力。
四、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口译策略(一)词汇层面的口译策略在词汇层面,翻译者应注重准确理解与表达外交语言中的专业术语、政治概念等。
同时,还需注意词汇的语义、情感色彩以及文化内涵的传递。
在翻译过程中,应灵活运用同义替换、词义引申等策略,以实现功能对等。
(二)句法层面的口译策略在句法层面,翻译者需根据外交语言的表达习惯,灵活调整句子的结构,以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
同时,应注意句子的逻辑关系与语义连贯性,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
(三)文化层面的口译策略在文化层面,翻译者需深入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在语言中的体现。
在翻译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语境与文化背景的差异,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翻译,以实现功能对等。
此外,还需注意政治文化的敏感性,避免误解或误导。
五、案例分析本部分将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在汉英交替传译中外交语言的口译策略。
通过具体案例的剖析,展示如何在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准确理解与表达外交语言,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口译策略》范文
《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口译策略》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口译在跨国交流和商务活动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众多的口译理论中,功能对等理论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功能对等理论强调的是在翻译过程中实现源语与目标语之间的信息对等和功能对等,即译文不仅要传达原文的字面意义,更要传达其背后的深层含义和功能。
本文旨在探讨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口译策略,以期为口译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
二、功能对等理论概述功能对等理论是由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翻译应追求的是两种语言间的功能对等,即源语和目标语在信息传递、表达方式、文化背景等方面达到一种近似或等效的状态。
在口译中,功能对等理论要求译员在翻译过程中准确理解原文信息,同时将信息以目标语言文化中最为贴切、自然的方式进行表达,以实现信息传递的功能对等。
三、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口译策略1. 预译策略预译策略是口译中常用的策略之一。
在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预译策略要求译员在听清原文后,迅速理解其含义,并尝试用目标语言进行预翻译。
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译员的记忆负担,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预译过程中,译员需关注原文的信息点、逻辑关系及文化背景,以确保预译内容与原文保持一致。
2. 简化策略由于口译的即时性和现场性特点,译员需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翻译任务。
因此,在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简化策略成为一种有效的口译策略。
简化策略要求译员在保证信息准确传递的前提下,适当简化语言,以降低翻译难度,提高翻译效率。
例如,对于一些复杂的从句结构,译员可以将其简化为并列结构或主谓结构,使译文更加清晰明了。
3. 增补策略增补策略是口译中常用于弥补信息缺失或模糊的重要策略。
在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增补策略要求译员根据上下文和背景知识,适时地补充原文中未明确表达的信息,以确保译文完整地传达原文的意图和功能。
例如,在翻译一些具有文化背景的词汇或短语时,译员可以适当地增补解释性信息,以帮助听众更好地理解。
《目的论视角下外交口译汉英交替传译策略研究》范文
《目的论视角下外交口译汉英交替传译策略研究》篇一一、引言目的论视角下的口译研究,旨在探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目的、翻译的目的以及翻译策略的选用。
在外交口译领域,汉英交替传译作为一种重要的翻译方式,具有极高的准确性和即时性要求。
本文以目的论为理论基础,结合外交口译的特点和实际需求,深入探讨和分析交替传译的翻译策略。
二、目的论视角下的口译理论框架目的论(Skopos Theory)是翻译理论中的重要流派,强调翻译的目的和功能。
在外交口译中,译者的主要目的是准确、快速地传达发言人的意图和信息,同时考虑到文化、政治和语言的差异。
因此,在目的论的指导下,译者需要灵活运用各种翻译策略,以实现最佳的翻译效果。
三、外交口译的特点及挑战外交口译具有政治性、实时性、准确性等特点,要求译者具备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语言能力。
在汉英交替传译过程中,译者面临着信息量大、语言差异、文化背景差异等多重挑战。
因此,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至关重要。
四、汉英交替传译的翻译策略1. 语义翻译与文化翻译相结合在外交口译中,语义翻译是基础,但仅靠语义翻译往往无法完全传达原文的内涵。
因此,译者需要结合文化翻译,关注原文的文化背景和语境,以准确传达发言人的意图。
例如,在翻译涉及中国传统文化和习俗的词汇时,译者需要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含义,以便更好地传达给目标语听众。
2. 简洁明了的表达方式外交口译要求译者在短时间内快速捕捉信息并传达给听众。
因此,简洁明了的表达方式尤为重要。
在汉英交替传译中,译者应尽量避免冗长的句子和复杂的结构,采用简洁明了的表达方式,使听众更容易理解。
3. 灵活运用增译和减译策略增译和减译是外交口译中常用的策略。
增译用于补充原文中未明确表达的信息或文化背景等,以帮助听众更好地理解;减译则用于省略原文中冗余或次要的信息,以突出重点。
在实际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这两种策略。
五、实证分析本部分通过具体案例分析目的论视角下汉英交替传译的翻译策略应用。
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的汉英外交口译策略
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的汉英外交口译策略作者:马丹来源:《文教资料》2018年第02期摘要:本文以杨洁篪外长答记者会的现场口译为例,从阐述德国功能翻译的理论依据出发,以“目的论”为翻译指导,结合对外交口译文本进行翻译目的和翻译要求的功能分析,剖析译员在口译活动中应重点考虑目的语的预期功能,发挥译者的主体性,使用符合目的语的习惯表达,使得目的语在其所属语境内实现预期功能。
关键词:功能翻译理论汉英外交口译翻译策略以杨洁篪外长答记者会的现场口译为例,从阐述德国功能翻译的理论依据出发,以目的论为指导,以目的语为导向,强调以实现译文预期功能为目的,根据语境因素选择最佳的翻译方法,结合对外交口译文本进行翻译目的和翻译要求的功能分析,剖析译员在口译活动中不必拘泥于原语的内容和形式,而应重点考虑目的语的预期功能,发挥译者主体性,使用符合目的语的习惯表达,使得目的语在其所属语境内实现预期功能。
一、汉英外交口译的翻译理论基础本文所遵循的主要理论来自于德国功能学派的倡导者赖斯(Reiss)的“文本类型学”及弗米尔(Vermeer)的“目的论”(Skopos theory)。
赖斯的“文本类型学”是以德国心理学家布勒(Buhler)有关语言功能的观点,即“语言功能‘工具论’模式”为基础的。
赖斯从译者的角度将源语文本分为“信息型(informative)文本”、“表达型(expressive)文本”、“呼唤型(operative)文本”,建议根据文本类型采用特定的翻译方法。
信息型文本用于传递事实,即传递原文的全部指称内容或概念内容。
翻译时首要目的是保证信息准确。
表达型文本主要指“发话者对世界物质和现象的态度”[1],采用原文作者的视角,反映原作者的态度和情感,传递原文的美学和艺术形式;呼唤型文本主要体现诉求功能,呼吁或说服文本接受者采取某种行动,译文应在目标语接受者产生的预期反应[2],努力在译文读者中达到同等效果。
汉斯·弗米尔认为:“翻译是一种人类行为”,人类行为则是“在一定情境中发生的有意图的目的性行为”[3]。
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的汉英外交口译策略——以现场口译语料分析为例
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的汉英外交口译策略——以现场口译语
料分析为例
马丹
【期刊名称】《文教资料》
【年(卷),期】2018(000)002
【摘要】本文以杨洁篪外长答记者会的现场口译为例,从阐述德国功能翻译的理论依据出发,以"目的论"为翻译指导,结合对外交口译文本进行翻译目的和翻译要求的功能分析,剖析译员在口译活动中应重点考虑目的语的预期功能,发挥译者的主体性,使用符合目的语的习惯表达,使得目的语在其所属语境内实现预期功能.
【总页数】3页(P18-20)
【作者】马丹
【作者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英语语言文化学院,广东广州 510545【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释意论下汉英平行语料库中汉语文化负载词口译策略探究——以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演讲为例 [J], 杜梦笑;沈国荣
2.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的汉法导游口译策略研究 [J], 杨青
3.释意论指导下外交汉英口译策略研究——以2020年两会外交部记者招待会为例[J], 张雨露
4.基于顺应理论的文化负载词汉英会议口译策略分析——以2016—2018年两会新闻发布会口译为例 [J], 易涵露
5.目的论连贯原则在汉英外交口译中的体现——基于现场口译的语料分析 [J], 谢一铭;王斌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目的论视角下外交口译汉英交传策略研究》范文
《目的论视角下外交口译汉英交传策略研究》篇一一、引言在当今全球化时代,外交口译作为一种特殊的翻译形式,对于国家间的沟通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特别是在汉英交传中,如何有效传递信息、确保交流顺畅,是口译员面临的重要挑战。
本文从目的论的视角出发,探讨外交口译汉英交传的策略,旨在为口译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目的论视角下的外交口译特点目的论认为,翻译的核心目的是在特定语境下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
在外交口译中,这一特点尤为突出。
外交口译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要求口译员准确理解原文含义,同时在短时间内将信息准确无误地传达给听众。
此外,外交口译还具有即时性、高度准确性、严谨性等特点。
三、汉英交传策略分析1. 预处理与信息预判在外交口译中,预处理与信息预判是关键策略之一。
口译员在接收到翻译任务后,应提前了解相关背景信息、政治经济形势等,以便为即将到来的翻译任务做好充分准备。
此外,通过预判发言人的意图和即将提及的内容,口译员可以提前做好语言和心理准备,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2. 语言转换策略在汉英交传过程中,语言转换策略至关重要。
口译员需要熟练掌握汉语和英语,了解两种语言的表达习惯和语法结构。
在翻译时,口译员应注重语言的简洁明了、地道自然,避免出现生硬翻译或过度解释的情况。
同时,要根据语境和发言人的语气,灵活运用不同的翻译技巧,如直译、意译、增译等。
3. 文化背景与语境理解文化背景与语境理解是外交口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同一信息在不同国家可能具有不同的含义。
因此,口译员需要具备丰富的跨文化知识和敏锐的语境意识,以便准确理解原文含义并将其准确传达给听众。
此外,还要注意在翻译过程中保持中立、客观的态度,避免主观臆断或误导听众。
四、实践应用与案例分析以某次国际会议为例,口译员在执行汉英交传任务时,首先通过预处理与信息预判了解了会议背景和议题。
在翻译过程中,口译员灵活运用语言转换策略和文化背景知识,确保了信息的准确传递。
《2024年目的论视角下外交口译汉英交传策略研究》范文
《目的论视角下外交口译汉英交传策略研究》篇一一、引言在当今全球化时代,外交口译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尤其是汉英交传在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从目的论的视角出发,本文旨在研究外交口译中的汉英交传策略,分析其重要性及实际运用中的策略。
通过目的论的框架,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口译的最终目的,进而指导我们在实践中如何选择和运用合适的翻译策略。
二、目的论视角下的翻译目的论,又称为功能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是一项具有明确目的的活动,其目标是根据文本的目的和接受者来确定的。
在外交口译中,汉英交传的目的主要是准确、快速地传达信息,促进双方的交流和理解。
因此,口译的策略选择应以实现这一目的为首要任务。
三、外交口译的特点及挑战外交口译具有政治性、准确性、时效性和文化性等特点。
在汉英交传过程中,译者需面对语言差异、文化背景差异、政治敏感度等挑战。
因此,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四、汉英交传策略研究1. 语言层面的策略:在语言层面,译者应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首先,要准确理解源语信息,避免误解或遗漏。
其次,要运用合适的翻译技巧,如增译、减译、改译等,使译文更加符合目标语的表达习惯。
此外,还要注意语言的流畅性,避免生硬的直译。
2. 文化层面的策略:文化差异是汉英交传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译者应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了解两国间的文化差异和价值观。
在翻译过程中,要关注文化信息的传递,避免因文化误解而导致的沟通障碍。
同时,要灵活运用归化、异化等翻译策略,使译文既符合目标语的文化背景,又能保留源语的特色。
3. 交际策略:在外交场合,交际策略对于口译的成功至关重要。
译者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能够在紧张的场合下保持冷静,快速反应。
同时,要善于观察和倾听,捕捉关键信息,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
此外,还要注重与发言人和听众的互动,使口译更加生动、自然。
五、实例分析以某次国际会议的外交口译为例,分析在具体情境下如何运用上述策略。
《2024年目的论视角下外交口译汉英交传策略研究》范文
《目的论视角下外交口译汉英交传策略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外交口译作为国际交流的重要桥梁,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目的论的视角下,外交口译的汉英交传不仅是一种语言转换活动,更是一种跨文化、跨语际的交际行为。
本文旨在从目的论的视角出发,深入探讨外交口译汉英交传的策略,以期为提高口译质量和效果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目的论视角下的外交口译目的论认为,翻译活动的核心是翻译目的。
在外交口译中,翻译目的往往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紧密相关。
因此,口译员需要从目的论的视角出发,准确理解原文信息,把握翻译目的,以实现有效的汉英交传。
三、汉英交传策略研究1. 信息筛选与重组策略在外交口译中,信息量大、语言复杂是常态。
口译员需要快速筛选出关键信息,进行逻辑重组,以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
在汉英交传过程中,口译员应注重信息的层次性和逻辑性,避免冗余和模糊的表达。
2. 语言转换策略语言转换是外交口译的核心任务。
口译员应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以便准确理解和表达原文含义。
在汉英交传中,口译员需注意语言风格的适应性和得体性,避免直译和生硬的翻译。
3. 语境分析与跨文化交际策略语境分析对于准确理解原文和把握翻译目的至关重要。
口译员需关注外交场合的语境、双方国家的文化背景及政治经济关系等因素。
跨文化交际策略要求口译员具备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以应对不同的交际场合和交际对象。
四、实践应用与案例分析以某次国际会议为例,口译员在汉英交传过程中需关注以下几点:首先,快速筛选并重组关键信息,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其次,运用语言转换策略,将中文表达转换为英文表达,同时注意语言风格的得体性;最后,进行语境分析和跨文化交际策略的运用,以适应不同的交际场合和交际对象。
通过实践应用与案例分析,可以发现这些策略在外交口译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五、结论本文从目的论的视角出发,探讨了外交口译汉英交传的策略。
研究发现,信息筛选与重组策略、语言转换策略以及语境分析与跨文化交际策略在外交口译中具有重要作用。
从功能翻译理论谈口译
原文 : 假 如 人 民 币贬 值 了 , 将 对 东 南 亚 国家 经 济 进 一 步 冲 击, 那 他 们 可 能 货 币 进 一 步 贬值 , 于 是 就 造 成一 种 恶 性 循 环 , 人 民币贬值 . 他 们就进一步贬 值 , 他们进一 步贬值 , 人 民 币 该 不 该 第 二 轮 再 贬 值 呢 ? 如 果 我 们 进 一 步 贬值 , 它又再贬值 , 那 这样下去 . 双方 全 都 是 受 损 失 的 呀 。 译文 : T h e d e v a l u a t i o n o f R MB w i l l f u r t h e r h i t t h e e c o n o mi e s
考试 周 刊2 o 1 5 # - g 5 o  ̄
从
功
能
翻
译
杜
理
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论
谈
口
译
( 四川 i 机 电职 业 技 术 学 院 管理 工程 系 , 四川 i 攀 枝 花 6 1 7 0 0 0 ) 摘 要 :口译 与 笔 译 不 同 . 译 员通 常 需要 马 上 进 入 双 语语 码切 换 状 态 。 进 行 现 时现 场 的 口译 操 作 。 由于 英 汉 语 言 和 文 化存 在 巨大 差 异 , 口译 策 略 的 选择 非 常 重要 , 本 文 主要 从 功 能翻 译 理 论 视 角讨 论 口译 实际 操作 。 ‘ 关键词 : 功 能翻 译 理 论 英 汉 口译 语 言 文化 要求很高 . 而 译 员 作 为信 息 传 递 过 程 的 介入 者 , 承 担 的 责任 自 然非常重大。 他 们 除 了 需 要 具 备 扎 实 的语 言功 底 外 , 还 要 了 解 政治、 经济 、 历史、 地理 、 文化 、 社会状 况 、 风 俗 习 惯 等 背 景 知 识 。在 口译 过 程 中 , 译 员 一 般 是 独 立操 作 , 没 有 机 会 查 询 工 具 书或有关参考资料 . 要 对 整个 信 息 传递 过 程 负 责 , 不能仅 凭 自 己的 推 测 随 便 翻译 . 必 须 准确 地 把 原 文 中 最 基 本 的 、 最 实质 性 的 内 容译 出 . 尤 其是说话者 的主要观点 、 中心 意 思 , 而 不 是 逐 字 翻译 .以 期 在 这 种 高 压 工 作 环 境 中进 行 高 效 翻译 操 作 。 另 外, 译 员还 要 注 意 译 语 是 否顺 畅 。 译 员 作 为 一 个 信 息 中转 人 , 如果译语不顺 . 交 谈 双方 或 一 方 听 不懂 . 就 会 影 响 信 息 交 流 的 效果。 这一点与笔译不同 , 笔 译 中句 子 即 使 很 长 、 语言不顺 。 读 者也可 以反复推敲 . 了解句子 内容 . 而 口译 是 即 时 操 作 , 译 语 通顺与否尤为重要。在这里 , 口译 人 员 应 掌 握 一 定 的 灵 活 度 , 当然 . 灵 活 必 须 以忠 实 于说 话 者 的 中 心 思 想 为 原 则 , 不 可任 意 删减或添加。 这 就 要 求 译 员 不 但 语 言 基 本功 要 扎 实 , 汉 语 和 英 语表达能 力强 . 还要学会灵活运 用释 义 、 意译 , 尽 可 能 地 忠 实 原文地 、 以译 语 接 收 者 文 化 背 景 为 标 准 地传 递信 息 。 三、 功 能翻 译 理 论 对 口译 的 启 示
《目的论视角下外交口译汉英交传策略研究》范文
《目的论视角下外交口译汉英交传策略研究》篇一一、引言目的论视角下的口译,强调了翻译活动的目的性和交际性。
在外交场合,汉英交传口译作为信息传递的桥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旨在探讨目的论视角下外交口译汉英交传的策略,分析其特点、挑战和应对策略,以提高外交口译的准确性和效率。
二、目的论视角下的口译特点目的论视角下的口译,强调翻译活动的目的性和语境的特殊性。
在外交场合,口译的目的在于准确、迅速地传递信息,促进双方交流与理解。
因此,外交口译具有以下特点:1. 高度准确性:要求口译员准确理解并传达原语信息,避免歧义和误解。
2. 实时性:要求口译员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翻译任务,保证交流的连续性和流畅性。
3. 文化敏感性:要求口译员充分考虑文化背景和交际语境,以恰当的方式传达信息。
三、外交口译汉英交传的挑战在外交场合,汉英交传口译面临诸多挑战,如语言障碍、文化差异、信息密度大等。
具体表现为:1. 语言障碍:中外语言差异大,要求口译员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和良好的语感。
2. 文化差异:中西方文化差异大,要求口译员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文化敏感性。
3. 信息密度大:外交场合信息量大,要求口译员快速捕捉关键信息并准确传达。
四、外交口译汉英交传策略针对上述提到的挑战,本文提出以下外交口译汉英交传策略:四、外交口译汉英交传策略针对上述挑战,口译员可采取以下策略:1. 提升语言能力:加强语言基础训练,提高语言敏感度和表达能力。
2. 增强文化意识: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3. 快速捕捉关键信息:通过预判和总结,快速捕捉并理解关键信息。
4. 灵活运用翻译技巧:根据语境和目的,灵活运用直译、意译、增译、减译等翻译技巧。
5. 注重实时互动:与发言人保持良好沟通,确保信息准确传递。
五、结论目的论视角下的外交口译汉英交传,要求口译员具备高度的准确性、实时性和文化敏感性。
通过提升语言能力、增强文化意识、快速捕捉关键信息、灵活运用翻译技巧和注重实时互动等策略,可以提高外交口译的准确性和效率,为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发挥重要作用。
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英汉口译中隐喻的处理——以2013年奥巴马就职演讲为例
第51卷第1期 2018年1月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Vol.51 No.1Jan.2018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英汉口译中隐喻的处理—以2013年奥巴马就职演讲为例王玲(江西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江西南昌330〇22)摘要:功能翻译理论包括目的论,语际连贯和语内连贯法则。
它从行为论的视角来解释翻译行为。
基于 功能翻译理论,将2013年奥巴马就职演讲的两个口译版本作为研究对象,阐述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隐喻在口译实践中的运用,在隐喻的处理上多采用隐喻保留、隐喻替代、隐喻去除和变译策略。
关键词:功能翻译;目的论;隐喻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79(2018)01 -0139-06Handling Metaphors in the English - Chinese Interpretation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 Translation Theory------Taking Present Obama,s Inaugural Address of 2013 as an ExampleWANG Ling(School of Inter - cultural Studies, Jiangxi Normgil University ,Nginchang, Jiangxi 330022,China)Abstract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include skopos theory, intertextual coherence and intratextual coherence. They explain translation activ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ehavioral theory. Based on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targeting at two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 versions of 2013 Obama inauguraladdress,this paper proves the feasibility of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to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practice, and examines the strategies of handling metaphors in the interpreting processes, includingmetaphor retention, metaphor substitution, metaphor removal and partial interpretation.Key words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skopos theory ;metaphor卡德将口译定义为:“口译是翻译的一种类型,它是在源语一次性表达的基础上向其他语言所作的一次性翻译。
功能目的论视角下分析外交辞令汉语特色词句英译策略——以我国近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o u ma l o f Ta i y u a n Ur b a n Vo c a t i o n a l Co U e g
总第 1 8 2 -  ̄ 1 帅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期
[ 语 言与 文学研 究】
功能 目的论视角下分析外交辞令汉语特色词句英译策略
、
改革开放 以来 , 随着经济 的快速发展与 国际地位 的 提高 , 中国与世界各 国的外交 活动 E t 益频繁 。从加入 世 贸到 中国南海 问题 , 外交 工作在 国际事件 中既必要也 关 键, 也是他 国了解 我国文化与特色 的重要窗 口。外交翻 译 是严谨 的 , 外交辞令 是否 翻译 到位 , 直接关 系着他 国 对 我国政治立 场与观点 的认知 , 因此 , 如何在 外交活 动 中进一步实 现跨文化 交际 , 既准确传 达原文 内容 , 又符 合 目标语使用 人群的语 言表达习惯 , 值得 翻译 界考究 与 思考 。当下 以英语 为主导的语 言环境 , 要想将 中国的理 念 和文化 向外传播 , 面临着语言和文化价值 观差异的双 重窘 境 。 笔者 曾关注我 国国家领导人 海 内外演讲 或发 言, 他们不 时引用 富有 中国特色 的汉语词 句 , 这对译 员 而言是考验更是挑 战。 为此 , 本文以德国学者汉斯 ・ 费米 尔提 出的功能 目的论为依据 , 结合 国家 主席习近平近年 来 海外颇具代表性 的演讲素材 , 分析 中国外交汉语特色 词句英译 策略 , 并探 讨 当中可采取 的 翻译 手法 , 旨在为 外交辞令 翻译 提供理论依据 , 进一步确保翻译质量 。
[ 关键词】 功能派翻译; 目的论; 外交; 汉语特 色
[ 中图分类号】 H 0 5 9
试论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英语翻译技巧
试论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英语翻译技巧作者:吴晓颖来源:《读书文摘(下半月)》2018年第06期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与外国之间的经济交流日益频繁,并且成为英语国家的重要经济交流伙伴,英语翻译日益重要。
基于此,本文以功能翻译理论为视角,对英语翻译的技巧加以讨论,旨在有效提高英语翻译质量。
关键词:功能翻译理论;英语翻译;综合翻译一、前言翻译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的相互转化与相互交流,基于语言的功能性本质,语言的翻译也具有一定的目的性,为此可以借鉴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基于原文,在减少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的情况下,结合英语翻译双方的实际需求进行翻译。
二、功能翻译理论的概念功能翻译理论是基于语言的功能性,强调脱离语言原本含义的刻板束缚,基于译者的实际需要开展的翻译活动,一切以达到英语翻译的目的为前提。
同时,功能翻译理论下还强调对源语言及目标语言的翻译要求加以考量,以满足翻译双方的需要。
功能翻译理论的应用应当秉承着目的性、忠诚性、连贯性原则。
目的性原则要求,保证英语交流的双方都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比如商务活动双方有效交流,或者读者真实感受到作者的理念与想法等;忠诚性原则要求基于两种差异性文化背景下,需要译者充分了解汉语文化与英语文化背景,了解两种文化的语言表达环境及表达方法,灵活转化英语与汉语,并在翻译中有效表达原文的真实含义;连贯性原则,要求英语翻译中要保持词汇衔接与语法应用的连贯性与逻辑性,降低读者或交流双方的理解难度。
三、功能翻译理论下的英语翻译技巧(一)口译技巧英语翻译中,口译是其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需要译者依据实际语境及文化背景等因素,对英语语言的内在及含义加以揣摩与推断,而非逐字逐句地对对方的语句进行分析与精准翻译。
口译实际上就是一种意译,强调对于对方语言内涵的揣摩,除了语言本身之外,还可以结合对方的衣着打扮、肢体动作与面部表情等因素来共同组合,对对方所想要传达出来的目的与思想进行揣摩,因此不仅需要口译人员具备良好的英语反应能力,还需要口译人员善于观察对方的表现,并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的汉英外交口译策略作者:马丹来源:《文教资料》2018年第02期摘要:本文以杨洁篪外长答记者会的现场口译为例,从阐述德国功能翻译的理论依据出发,以“目的论”为翻译指导,结合对外交口译文本进行翻译目的和翻译要求的功能分析,剖析译员在口译活动中应重点考虑目的语的预期功能,发挥译者的主体性,使用符合目的语的习惯表达,使得目的语在其所属语境内实现预期功能。
关键词:功能翻译理论汉英外交口译翻译策略以杨洁篪外长答记者会的现场口译为例,从阐述德国功能翻译的理论依据出发,以目的论为指导,以目的语为导向,强调以实现译文预期功能为目的,根据语境因素选择最佳的翻译方法,结合对外交口译文本进行翻译目的和翻译要求的功能分析,剖析译员在口译活动中不必拘泥于原语的内容和形式,而应重点考虑目的语的预期功能,发挥译者主体性,使用符合目的语的习惯表达,使得目的语在其所属语境内实现预期功能。
一、汉英外交口译的翻译理论基础本文所遵循的主要理论来自于德国功能学派的倡导者赖斯(Reiss)的“文本类型学”及弗米尔(Vermeer)的“目的论”(Skopos theory)。
赖斯的“文本类型学”是以德国心理学家布勒(Buhler)有关语言功能的观点,即“语言功能‘工具论’模式”为基础的。
赖斯从译者的角度将源语文本分为“信息型(informative)文本”、“表达型(expressive)文本”、“呼唤型(operative)文本”,建议根据文本类型采用特定的翻译方法。
信息型文本用于传递事实,即传递原文的全部指称内容或概念内容。
翻译时首要目的是保证信息准确。
表达型文本主要指“发话者对世界物质和现象的态度”[1],采用原文作者的视角,反映原作者的态度和情感,传递原文的美学和艺术形式;呼唤型文本主要体现诉求功能,呼吁或说服文本接受者采取某种行动,译文应在目标语接受者产生的预期反应[2],努力在译文读者中达到同等效果。
汉斯·弗米尔认为:“翻译是一种人类行为”,人类行为则是“在一定情境中发生的有意图的目的性行为”[3]。
目的原则是“目的论”的首要法则,是指翻译应能在译文情境和文化中,按译文接受者期待的方式发生作用,所要表达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目的决定手段”。
译者在翻译中完全可以根据译文预期的交际功能,结合译文读者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对译文的“期待”、“感应力”或“社会知识”及“交际需要”,决定处于特定目的语语境中文本的具体翻译策略和方法,不必拘泥于与原文“对等”而影响译文在译语文化环境中的交际功能[3]11-12。
第二,连贯原则,是指译文必须符合译文读者的文化背景及表达习惯,能被译文读者理解或接受[3]32。
第三,忠实原则,指译文与原文之间应该有连贯性,即译文必须符合译文读者的文化背景及表达习惯,能被译文读者理解或接受[3]32。
这里的忠实并不要求译文与原文一一对应,而是指原文和译文存在某种对应关系,这种忠实取决于译者对翻译目的和原文的理解,但并不是说译者可以随意篡改原文[3]32。
文本类型学及目的论的这三条法则为译者在现场外交口译的操作提供了文本分析和选择翻译策略的理论依据。
外交口译(记者招待会)的目的是产生一个对于英语文本接受者有交际作用的文本,主要向对方传达自己国家和政府的政治观点、政治立场、方针政策等。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口译工作者应根据委托人的要求拥有一份详尽的翻译要求。
首先,准确获取现场口译预期的文本功能。
汉英外交口译的文本功能主要是指信息功能和表达功能。
信息功能指准确如实地传递国家和政府的政治观点、政治立场、方针政策等。
记者招待会属时政体裁,主要包括国家大政方针的政策文件及党政领导人的重要讲话,涉及政治影响和国家形象,也反映出作者/说话人的政治态度和语言风格,属于典型的“表达型”文本,具有表达功能。
其次,充分了解现场预期的译文接受者。
主要指来自世界各地的新闻记者和媒体工作者,以及以英语为目的语并和中国建立正常外交关系的国家、政府及其国家的民众。
通过系统分析外交口译(记者招待会)的文本功能,译者应考虑到译文接受者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交际需要及由此产生的期待心理,适度地补充出相关背景性知识或删减对目标读者来说属于冗余的信息。
译文应在接受者身上产生预期的反应。
在功能翻译理论的指导下,译员在口译活动中不必拘泥于原语的内容和形式,而应重点考虑目的语的预期功能,使用符合目的语的习惯表达,使得译文在其所属语境内实现其预期的功能或目的。
译者在翻译实践中应充分考虑翻译目的、文本功能、句法结构和用词特点,做到原文与译文的信息对等。
在这种有目的的交际行为中,功能翻译理论和目的论能够从宏观角度指导译者进行外交口译活动。
二、目的论原则指导下汉英外交口译策略在功能翻译理论尤其是目的论原则的指导下,以外交部部长杨洁篪答记者会的现场口译为例,分析探讨外交口译实施的翻译方法和策略。
根据翻译目的和翻译要求,外交口译应产生对于文本接受者有交际作用的目标文本,实现译文的信息与表达功能。
译者依据翻译目的和翻译纲要,根据接受者的背景知识、期待和交际需要,对原文进行调整、删减、增译或改写,从而实现文本的信息和表达功能,达到外交口译的目的。
(一)目的原则举例及相应策略例1:日本朝日电视台记者:日本消费者对中国食品的疑虑也没消除,解决这件事情困难的原因在哪里?译:And the Japanese consumers are still concerned about the quality of made-in-China food,what is the biggest obstacle in resolving this case?日方记者向中方发言人质疑了面对“毒饺子事件”中方的应对措施,以致日本消费者对中国食品安全心存疑虑。
译者将此句做了必要的改写,将否定语气改写为肯定语气且时态上保持了一般进行时,着重强调日本消费者对中国食品安全持紧密关注态度,一刻没有懈怠。
在外交口译上,尤其面对国外媒体和记者,准确精练地选词用句是译者扎实基本功的最好体现,也较好地维护了中国在国际上的良好形象。
例2:日本朝日电视台记者:关于东海油气田中日双方达成了共识,但是为什么不能开始缔结协议的磋商?另外,中方是否认为“天外天”不属于协议的对象?译:The other question is about the East China Sea, the two countries reached an agreement or a common understanding on the issue of the East Chain Sea, but why have the two countries not started their relevant negotiations on this issue? Does China think that this common understanding is not applicable to the “天外天” oil and gas field?日方记者所提出的“天外天”是句中没有明确所指,这点对于两国外的民众可能是陌生或是空缺的,为使译文能让目的语(英语)的受众能了解此点,译者将“天外天”进行了增补,自然达到了目的原则,遵循了目的决定策略这一原则。
(二)连贯原则举例及相应策略例3:杨洁篪:最后我想强调,我本人对中法关系的长远发展是抱有信心的,因为这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也是两国人民的呼声。
译:Finally, I want to emphasis that I have confidence for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China-France relations,because that serves the common interests of both countries and i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spiration of the both peoples.杨外长在展望中法关系时,对中法关系的长远发展持乐观态度,这种趋势是顺应历史和潮流的,也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愿望。
译者正是深刻理解杨外长的肺腑之言,将此句改写成“i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spiration of the both peoples.”这一改写不仅顺应了说话人的心理期待,而且贴切英语受众的表达习惯,“在保证源语意义精确传递和目标语准确表达的前提下,词序和句型等的改变是允许的”[4]。
使译文从目的语文本角度来说也是可圈可点,通顺达意。
例4:杨洁篪: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外交所受到的挑战之多、冲击之大、程度之严重是多年罕见的,我们闯过一道道难关,实属不易。
译:...the challenges that confronted our country and China’s diplomacy last year have been rarely seen for many years in terms of scale, severity and impact.杨外长在呈现中2009年中国外交时,用到了多处四字格,这是符合中国汉语的语言习惯,汉语是意合型语言,常引经据典,并用对仗、反复、排比等修辞手段增强效果;英语是形合型语言,文体平实,用语具体,客观理性,重在提供信息。
“由于口译对于时效性有较高的要求,译文一般要尽量做到高效简洁,以便于迅速传达源语发出者交际目的”[5]。
因此,译者在译文中就贴合了英语语言表达习惯,产出的译文信息简洁明了、语言干净利落,实现了四字格在目的语的交际功能。
(三)忠实原则举例及相应策略例5:杨洁篪:去年这一年对中国的外交来讲,可以讲是闯关之年、开拓之年、丰收之年。
译:Last year was a year of enormous challenges; yet, we met these challenges head-on and reaped a good harvest.从原句上看,句式是个简单句,且是主谓宾的排列。
译者在此处的句式调整很大,因为汉语中的“闯关之年”、“开拓之年”、“丰收之年”是自然和贴合中国人表达习惯的词语,这样的叠加词重复出现能达到加强语气的效果。
但如要将“闯关”、“开拓”这样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直译成英文不简单,尤其是身心高度紧张且亲临会议现场,能准确、快速、达意地完成这样的转化实在不易。
译者巧妙地将原句转化成并列句,前面的简单句总括大意,强调“闯关之年”是去年外交的主旋律,后面用“yet”转换语意,用转折语气呈现中国外交在不断地迎难而上,开拓进取,从而是外交丰收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