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概念,提高对数的认识和理解,培养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
2. 使学生能够识别和描述生活中的基本图形,培养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3. 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加减乘除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4.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应用于生活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加减法运算中的进位与退位,乘除法运算中的口算和笔算。
2. 教学重点:数的认识,图形的识别,加减乘除的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学课件,挂图,计数器,钟表模型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尺子,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数学实例,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激发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知识点,讲解典型例题,分析解题思路和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
3. 随堂练习: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即时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用大号字体书写课题名称,突出教学重点。
2. 内容:分板块列出教学内容,包括知识点、公式、典型例题等,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完成教材课后练习题,巩固加减乘除运算。
(2)应用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3)思考题:拓展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布置课后探究性作业,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提高数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4. 小组讨论的组织和引导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拓展性6. 课后反思的内容和改进措施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1)在确定教学难点与重点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基础和个体差异。
2024年【新版】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新版】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三位数及其加减法识别三位数,掌握三位数的读写方法。
学习三位数的加减法运算,理解进位与退位。
2. 乘法及应用掌握乘法的基本概念,理解乘法表。
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 长度、质量和货币的认识学习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质量单位千克、克,货币单位元、角、分。
能够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三位数的读写和加减法运算,能够熟练进行计算。
2. 学会乘法的基本概念,掌握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3. 能够认识长度、质量和货币单位,并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三位数的进位与退位,乘法口诀的记忆,单位换算。
2. 教学重点:三位数的加减法运算,乘法的基本应用,长度、质量和货币的认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计数器、乘法表、尺子、天平、货币模型。
2. 学具:练习册、练习纸、画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约5分钟)利用挂图或实物展示,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情景,提出问题,引入三位数的概念。
2. 例题讲解(约15分钟)通过例题详细讲解三位数的读写,加减法运算,乘法基本概念和口诀。
以互动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进位与退位,乘法运算步骤。
3. 随堂练习(约10分钟)分组进行三位数的读写和加减法练习。
个体练习乘法运算,并展示解题过程。
4. 单位认识及应用(约15分钟)展示和讲解长度、质量和货币单位,进行单位换算练习。
创设实际情景,让学生应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三位数的读写和加减法运算示例。
乘法口诀表。
长度、质量和货币单位换算公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练习册P3235页。
三位数加减法计算题。
乘法应用题。
长度、质量和货币单位换算题。
2. 答案答案附在练习册后,教师批改后给予反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关注学生是否理解三位数的进退位和乘法运算,以及单位换算的掌握程度。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家中寻找三位数,进行实际情景的加减法运算。
2024年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1章:加与减(一)1.1 两位数的加法与减法1.2 三位数的加法与减法1.3 加减法的估算2. 第2章:乘法与除法2.1 乘法口诀与表内乘法2.2 两位数的乘法2.3 除法初步认识3. 第3章:图形与几何3.1 平面图形的认识3.2 长度单位换算3.3 角的概念与分类4. 第4章:时间与测量4.1 认识时间4.2 时间单位换算4.3 长度、面积、体积的测量二、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进行运算。
2. 理解并掌握图形与几何的基本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图形识别和计算。
3. 学会时间与测量单位的基本换算,提高生活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加减法运算中的借位、进位;乘法口诀的记忆与运用;除法运算的理解与计算。
2. 教学重点:图形的认识与计算;时间与测量单位的换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计算器、图形模型、尺子、钟表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直尺、计算器、图形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和示范。
3. 随堂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2024年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2. 内容:按照教学章节,分模块展示知识点、计算法则、图形示例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课后练习1:完成第1章的练习题。
课后练习2:完成第2章的练习题。
课后练习3:完成第3章的练习题。
课后练习4:完成第4章的练习题。
2. 答案:见教材课后练习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分析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2. 拓展延伸:布置具有挑战性的拓展题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思维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加减法运算中的借位、进位;乘法口诀的记忆与运用;除法运算的理解与计算。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选15篇)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选15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52页内容。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在认识年月日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24时计时法,并用24时计时法来表示时刻,在能力上要求学生能够对知识进行迁移,培养善于思考、发现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并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熟悉场景,认识24时计时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意识到时间的宝贵,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
教学重点:24时计时法的意义教学难点: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互化。
教学突破: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大课堂的容量,将抽象知识形象化,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加深学生对24时计时法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准备:钟面模型、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入新课。
1.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位老朋友,(课件出示图片)2.话说一天猪八戒收到了一张请柬,打开一看,(课件演示)兹定于6月10日7时在瑶池举行蟠桃宴,请天篷大元帅届时光临!王母娘娘6月9日3.原来是王母娘娘要请他赴宴。
这下可把他乐坏了,第二天天还不亮,他就一个骨碌爬了起来,匆匆赶往瑶池去赴宴,可是他从早上一直等到晚上7时,瑶池的大门才姗姗打开。
4.这是怎么回事呢?5.请柬上的时间该怎么修改呢?(课件演示:晚上7时)6.一天中原来有两个7时,那一天中还有两个几时呢?(学生回答)7.下面咱们把同学们说的这些时间按先后顺序排一排。
首先要先弄清楚一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谁知道?(学生回答)大家都见过这个场面吗?(课件出示春晚倒计时场面)这是年三十的晚上春晚倒计时的场面,当时针和分针同时指向12的时候,旧的一天结束了,新的一天开始了。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教案: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内容:一、教学内容1. 数的认识:千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数的认识、多位数的认识2. 数的运算:加减法运算、乘除法运算、混合运算3. 几何图形:平面几何图形、立体几何图形4. 计量单位:长度、面积、体积、质量、时间5. 数据分析:统计图表、概率6. 数学应用:生活情境、逻辑推理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千以内数、万以内数的认识方法,理解多位数的组成和意义。
2. 学生能够熟练进行加减乘除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 学生能够认识并理解平面几何图形、立体几何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4.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计量单位进行实际测量和计算。
5. 学生能够通过统计图表和概率分析,获取和处理信息。
6. 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应用数学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计量单位、数据分析、数学应用难点:多位数的认识、乘除法运算、几何图形的性质、数据分析的方法、数学应用的策略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课件、练习本、学具盒学具:练习本、学具盒、画图工具、测量工具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和内容。
2. 数的认识:通过数数、数位、数值的教学,让学生掌握数的组成和意义。
3. 数的运算:通过加减乘除的实际操作,让学生熟练掌握运算方法,并能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 几何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画图,让学生认识并理解平面几何图形、立体几何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5. 计量单位:通过实际测量和计算,让学生熟练运用计量单位进行问题解决。
6. 数据分析:通过统计图表和概率分析,让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7. 数学应用:通过生活情境和逻辑推理,让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简洁明了的板书,突出重点,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第1章:生活中的数详细内容:数的认识、数的组成、数的大小比较、数的顺序等。
2. 第2章:认识图形详细内容:平面图形的认识、分类、图形的拼组、观察物体等。
3. 第3章:计算器详细内容:计算器的使用、计算器的基本操作、计算器的简单应用等。
4. 第4章:数据收集与整理详细内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统计图表的认识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的概念,理解数的组成,熟练进行数的大小比较和排序。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空间想象力。
3. 使学生能够熟练使用计算器,并运用计算器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数的概念、图形的认识、计算器的使用、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2. 教学重点:数的运算、图形的分类与拼组、计算器的操作、统计图表的绘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学课件、计算器、图形模型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计算器、画图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新课内容,结合教材实例进行讲解。
3. 例题讲解:详细讲解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4. 随堂练习: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2. 板书内容:按照教学过程,列出重点知识点、公式、图表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数的认识: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
(2)图形的认识:画图题、选择题、判断题。
(3)计算器的使用:操作题、应用题。
(4)数据收集与整理:填空题、绘图题、分析题。
2. 答案:详细给出每个题目的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评价,找出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
2. 拓展延伸: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设计富有挑战性的拓展题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5.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6. 板书设计的逻辑性和清晰性7.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拓展性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一、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教学内容应紧密围绕教材的章节和详细内容,确保每个知识点都能被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1章:加与减(一)详细内容: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 第2章:乘与除(一)详细内容:表内乘法、除法的计算及应用。
3. 第3章:图形与几何详细内容:平面图形的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4. 第4章:加与减(二)详细内容: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加、减、乘、除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图形知识和计量单位,提高空间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1)三位数的加减法计算。
(2)表内乘除法的计算及应用。
(3)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2. 教学重点:(1)掌握加减乘除的计算方法。
(2)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三角板、直尺、圆规、计算器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直尺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讲述生活实例,引出加、减、乘、除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讲解教材中的例题,分析解题思路,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3.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4. 知识拓展:介绍图形的知识,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操作,培养空间观念。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反馈教学效果,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六、板书设计1.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2. 内容:(1)加与减(一)、(二)(2)乘与除(一)(3)图形与几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完成课后练习题。
(2)应用题: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实际问题。
(3)图形题:绘制和计算给定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2. 答案:(1)计算题答案:课后练习题答案。
(2)应用题答案:根据教材内容,给出实际问题的解答。
(3)图形题答案:根据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计算出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2)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1章:生活中的数数的概念与数位认识100以内的数整十数与整百数的加减法2. 第2章:图形与几何认识平面图形观察与描述图形简单的图形变换3. 第3章:时间的认识认识时分秒时间加减法时间的应用4. 第4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数据的收集数据的整理统计图表的认识二、教学目标1. 理解数的概念,掌握100以内的数及整十数、整百数的加减法。
2. 认识基本的平面图形,学会观察与描述图形,了解简单的图形变换。
3. 学会认识时分秒,掌握时间加减法,并能应用于生活实际。
4. 学会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认识统计图表,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整十数与整百数的加减法,时间加减法,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2. 教学重点:数的概念,图形的认识与描述,时间认识,数据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学PPT,挂图,模型,计算器,时钟等。
2. 学具:练习本,画图工具,时钟模型,统计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 例题讲解:详细讲解每个知识点的例题,引导学生思考。
3.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板书设计1. 用大号字体写出章节名称。
2. 知识点:用不同颜色粉笔标出重点、难点。
3. 例题:用清晰的字体书写例题,展示解题过程。
4. 练习题:列出随堂练习题,方便学生查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题。
描述生活中的图形,并画出对应的图形。
计算时间加减法,应用于实际问题。
收集数据,制作统计表。
2. 答案:详细写出每道题的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布置拓展性练习题,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5.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6. 板书设计的清晰性7. 作业设计的合理性与答案的详细性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教学内容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数学知识融入日常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
2024年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1章:加与减(一)1.1 两位数加两位数1.2 三位数加三位数1.3 减法的应用2. 第2章:乘法与除法2.1 乘法口诀的应用2.2 除法口诀的应用2.3 乘除法的应用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计算法则,能熟练进行计算。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和创新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混合运算、实际应用问题的解决。
2. 教学重点: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基本计算法则、口诀的熟练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计算器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尺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情景引入,如购物、分水果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讲解讲解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计算法则,配合例题进行讲解。
3. 随堂练习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巩固所学知识。
及时解答学生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查漏补缺。
4. 课堂小结鼓励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5.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2024年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2. 内容:加与减(一)、乘法与除法计算法则、口诀例题、随堂练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加法题目:45+32、123+456减法题目:9856、450230乘法题目:7×8、9×9除法题目:36÷4、81÷9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设计更具挑战性的题目,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发现更多的数学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认识整百数、整千数2.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3. 认识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4. 认识平面图形5. 乘法口诀与乘法计算6. 时间单位时、分、秒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整百数、整千数的读写和加减运算。
2. 使学生熟练运用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换算。
3. 培养学生对平面图形的认知,能够分辨和计算平面图形的面积。
4. 让学生熟练掌握乘法口诀,提高乘法计算速度。
5. 使学生了解时间单位时、分、秒,并能进行时间计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运算,乘法口诀的运用,时间单位的换算。
2. 教学重点:整百数、整千数的读写,长度单位的认识,平面图形的识别。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计数器、尺子、钟表模型、图形卡片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尺子、图形剪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测量、认时间等,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章节的内容,精选典型例题进行讲解,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3. 随堂练习: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4.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评互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板书设计1. 教学内容:用清晰的字体书写章节名称和关键知识点。
2. 例题: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标注题目和答案,突出重点。
3. 练习题:在黑板上展示典型练习题,方便学生查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3)长度单位换算:将1米换算为分米、厘米;将1分米换算为厘米。
(4)平面图形识别:画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图形。
(5)乘法口诀:默写29的乘法口诀。
(6)时间单位换算:将1小时换算为分钟,1分钟换算为秒。
2. 答案:见附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布置一些拓展性的练习题,如:编写数学故事、设计数学游戏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2024年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方法和技巧。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第一单元:认识千以内的数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千以内的数,并能熟练地读写。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数的组成和数位顺序。
教学过程:第1课时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数,如个位、十位、百位等。
2.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认识千位,理解千位的含义。
3.引导学生读写千以内的数,如123、456、789等。
4.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第2课时1.复习千以内的数的读写。
2.引导学生探讨千以内的数的组成,如123可以拆分为1个百、2个十、3个一。
3.通过游戏、竞赛等形式,让学生熟练地读写千以内的数。
2.第二单元:表的读写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读写表,理解表中的信息。
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表格的读写方法,能根据表格信息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第1课时1.引导学生观察表格,了解表格的结构。
2.教师示范读写表格,让学生模仿。
3.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第2课时1.复习表格的读写。
2.引导学生根据表格信息解决问题,如计算表格中的数据。
3.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表格的读写方法。
3.第三单元:加减法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教学过程:第1课时1.复习加减法的基本概念。
2.引导学生探讨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3.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第2课时1.复习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2.引导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游戏、竞赛等形式,让学生熟练掌握加减法。
第3课时1.复习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和技巧。
2.引导学生进行混合运算。
3.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第4课时2.布置课后作业。
4.第四单元:乘法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乘法的运算方法和技巧。
2024年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全册
2024年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生活中的数学:认识货币、时间、长度单位,进行简单的数据收集与整理。
2. 数的认识:理解万以内的数,掌握数的组成、数序、数位、计数单位,进行数的大小比较。
3. 加减法: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解决实际问题,进行加减法的估算。
4. 几何图形: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进行图形的拼组、分类和简单测量。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认识,加减法的计算法则,以及几何图形的特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观察分析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数的认识、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几何图形的特征。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实物模型、图片、尺子、圆规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剪刀、彩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详细讲解例题,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点。
3. 随堂练习:布置适量的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2024年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2. 知识点: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列出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
3. 例题:展示例题,突出重点和难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完成课后练习题1、2、3。
(2)用万以内的数进行加减法计算,并估算结果。
(3)画出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圆,并进行简单测量。
2. 答案:课后练习题答案见教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布置一些拓展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取得进步。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精品教案全册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精品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第十一章:整数的认识11.1 数一数,认识数位11.2 认识计数单位11.3 整数的读写方法2. 第十二章:加减法12.1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2.2 加减法的速算方法12.3 解决实际问题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整数的认识,理解数位、计数单位的概念。
2. 培养学生熟练进行100以内加减法计算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数学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整数的读写方法,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
2. 教学重点:数位、计数单位的概念,加减法速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计数器、PPT课件。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数字卡片,让学生数数,引出数位、计数单位的概念。
2. 例题讲解介绍整数的读写方法,通过PPT课件展示例题。
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讲解速算方法。
3. 随堂练习让学生进行数一数、读写整数的练习。
进行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练习。
4. 知识拓展讲解加减法的实际应用,如购物找零、计算距离等。
六、板书设计1. 数位、计数单位的概念。
2. 整数的读写方法。
3. 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步骤和速算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计算:56+34、7218、89+0。
解决实际问题:小明有20元,买书花去10元,他还剩多少钱?答案:123:一百二十三;456:四百五十六;789:七百八十九。
56+34=90;7218=54;89+0=89。
小明剩下10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如家庭预算、购物比价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5. 例题讲解的深度与广度6. 板书设计的信息量与逻辑性7.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答案的准确性8.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学内容应紧密结合教材章节,确保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精品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1章:加与减(一)两位数加两位数两位数减两位数两位数加或减一位数2. 第2章:乘法表内乘法乘加、乘减两位数乘一位数3. 第3章:图形与几何平面图形的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观察物体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加、减、乘的基本运算方法,并能熟练进行混合运算。
2. 培养学生对图形与几何的基本认识,能够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图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重点:加、减、乘运算的熟练运用,图形的认识及周长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教鞭、挂图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尺子、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如购物、游戏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本章重点内容,如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运算方法等。
3.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步骤,强调运算顺序和运算方法。
4.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2. 内容:以章节为单位,列出重点知识点、典型例题及解题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题(20题)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题(20题)表内乘法的计算题(20题)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题(10题)2. 答案:附在作业方便学生自我检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布置一些拓展性的题目,如探究图形的面积、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等,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5. 例题讲解的详细步骤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答案的反馈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施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教学内容应紧密结合教材,按照章节顺序进行,确保覆盖所有知识点。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优质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数概念,提高对数认识。
2.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能够识别和描述常见图形。
3. 使学生熟练掌握加减法和乘法运算,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4. 培养学生时间观念和长度观念,解时间与测量基本知识。
5.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数据能力,学会用数据说话。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加减法运算中进位与退位,乘法口诀熟练运用,数据收集与整理。
2. 教学重点:数认识,图形识别,加减法和乘法运算,时间与测量,数据收集与整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学PPT,挂图,计算器,时间与测量工具。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画图工具,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中实例,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章节重点内容,设计典型例题,详细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3. 随堂练习:针对例题,设计相应练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练习题,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各章节重点知识,典型例题,解题步骤,注意事项。
2. 板书形式:采用提纲式、图表式、对比式等形式,清晰明,便于学生理解。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第一章:填空题、选择题、解答题。
(2)第二章:填空题、画图题、解答题。
(3)第三章: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
(4)第四章:填空题、选择题、解答题。
(5)第五章: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
(6)第六章:填空题、选择题、解答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针对教学过程中不足,进行自我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针对学有余力学生,设计拓展题,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选择与安排我深知教学内容选择与安排是教学设计基石。
在上述教案中,我特别关注每个章节核心知识点提取和教学进度合理安排。
例如,在“生活中数”章节中,我计划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数学概念,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整数认识与计算1.1 100以内数的认识1.2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1.3 100以内数的乘法2. 第2章:图形的认识与计算2.1 比较长短、高矮2.2 认识平面图形2.3 认识立体图形2.4 图形的周长与面积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认识,熟练进行加减法和乘法计算。
2. 培养学生对比长短、高矮以及认识平面和立体图形的能力。
3. 使学生了解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概念,并能应用于实际计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和乘法计算,图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2. 教学重点:数的认识,图形的特征及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挂图、模型、计算器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剪刀、彩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实践情景引入,如购物、排队等,让学生感知数的概念。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物品,认识各种图形。
2. 新课内容(1)整数认识与计算通过数数、摆小棒等方法,让学生认识100以内的数。
通过例题讲解、随堂练习,让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和乘法计算。
(2)图形的认识与计算比较长短、高矮,让学生认识平面和立体图形。
通过观察、操作,让学生了解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3. 巩固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解答他们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
选取几名学生展示他们的作业,进行点评和反馈。
六、板书设计1. 数的认识与计算:10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加减法100以内数的乘法2. 图形的认识与计算:长短、高矮的比较平面和立体图形的认识图形的周长与面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完成练习册第13页。
(2)用纸片拼出不同的平面图形,并测量它们的周长和面积。
2. 答案:(1)练习册答案见附录。
(2)拼图答案见附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对教学方法进行反思,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第1章:生活中的数数的概念与计数加减法运算及应用2. 第2章:测量与图形长度、质量、容积的测量基本图形的认识与分类3. 第3章:时间的认识时、分、秒的概念与换算时间的计算与应用二、教学目标1. 掌握数的概念,能熟练进行加减法运算。
2. 学会长度、质量、容积的测量方法,认识基本图形,并能进行分类。
3. 理解时间单位时、分、秒的概念,掌握时间计算方法,能应用于实际生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加减法运算,时间计算,图形的认识与分类。
2. 教学重点:数的概念,测量方法,时间单位换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教学挂图。
2. 学具:计算器,直尺,量杯,钟表模型。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发现数的概念,激发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1)讲解加减法运算方法,进行示例演练。
(2)介绍长度、质量、容积的测量方法,进行实际操作。
(3)认识基本图形,进行分类练习。
(4)学习时、分、秒的概念,进行时间计算练习。
3. 随堂练习:(1)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加减法运算。
(2)测量实际物体,填写测量数据。
(3)识别周围环境中的图形,进行分类。
(4)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时间计算。
六、板书设计1. 数的概念与计数2. 加减法运算3. 测量方法4. 基本图形5. 时间的认识6. 课后作业与答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完成练习册第15页。
(2)测量家中物品,记录数据,进行简单计算。
(3)观察周围环境,找出基本图形,并描述其特点。
(4)记录一天的时间安排,计算各段时间总和。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应及时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开展数的游戏,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进行测量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组织时间管理讲座,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时、分、秒的认识2. 认识人民币3. 加与减(二)4. 乘法口诀(一)5.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6. 位置与方向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时、分、秒的概念,认识人民币,熟练运用加减法和乘法口诀,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理解位置和方向。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发展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时间的换算,加减法中的进位和退位,乘法口诀的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 教学重点:加减法和乘法运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位置与方向。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时钟模型,人民币样币,加减法卡片,乘法口诀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教具。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实际情景引入,如作息时间表、购物场景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新课:(1)时、分、秒的认识:讲解时钟的构造,引导学生认识时、分、秒,并进行时间换算的练习。
(2)认识人民币:讲解人民币的面值,进行人民币的换算和计算。
(3)加与减(二):通过例题讲解,引导学生熟练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4)乘法口诀(一):教授乘法口诀,并进行随堂练习。
(5)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通过观察、比较,引导学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6)位置与方向:讲解位置和方向的概念,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3. 随堂练习:针对新课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时、分、秒的认识:1时 = 60分,1分 = 60秒2. 人民币的认识:1元 = 10角,1角 = 10分3. 加减法运算:进位:本位 + 1;退位:本位 14. 乘法口诀:二二得四,三三得九,四四十六,五五二十五……5.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为直角;正方形:四边相等,四个角为直角6. 位置与方向:上、下、左、右、前、后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时、分、秒换算练习;(2)人民币的换算和应用题;(3)加减法和乘法运算题;(4)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填空题;(5)位置与方向的实际应用题。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第1章:加与减(一)1.1 两位数的加法与减法1.2 两位数与一位数的加法与减法1.3 两位数的加减混合运算2. 第2章:乘法与除法(一)2.1 乘法口诀的应用2.2 乘法与除法的运算规则2.3 乘法与除法的应用题3. 第3章:图形与几何3.1 平面图形的认识3.2 长度、高度和宽度的测量3.3 图形的拼组与分割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两位数的加减法运算,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2. 学会乘法口诀,掌握乘法与除法的运算规则,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
3. 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学会测量长度、高度和宽度,培养空间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两位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乘法与除法的运算规则图形的测量与空间观念的培养2.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两位数的加减法运算熟练运用乘法口诀,进行乘法与除法运算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学课件图形模型计算器2. 学具:练习题册彩色笔尺子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教学课件展示实践情景,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两位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通过例题进行讲解。
引导学生运用乘法口诀,学习乘法与除法运算。
介绍平面图形,进行测量练习。
3.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练习题册上的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课堂小结: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2. 内容:知识点清单例题及解答过程课堂练习题目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两位数的加减法计算题(10道)乘法与除法计算题(10道)图形的测量题(5道)2. 答案:作业答案将在课后公布,学生自行核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分析课堂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辅导。
2. 拓展延伸:布置探究性作业,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举办数学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教学与实践活动内容: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与实践活动内容是:认识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千克、吨,并能够正确使用。
教材分析:本单元是本学期的第一个单元,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常用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的基础上,来学习常用的质量单位。
由于克、千克、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本单元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让学生亲身体会,感受三者的不同。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与实践活动内容是:认识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千克、吨,并能够正确使用。
本单元设有一个信息窗,信息窗呈现的是四个小朋友正在翻阅百科全书,了解动物知识的情境。
通过阅读,他们了解了―世界上最小的鸟是蜂鸟,孵出来时还不到1克呢‖,―世界上最小狗大约重1千克‖―1912年在大西洋捕到的一条蓝鲸重15吨,它的肾重1吨‖等知识,从而引出问题:1克有多重?1千克有多重?1吨有多重?让学生先来估计一下,进而通过各种实践活动称一称,比一比,了解克、千克和吨之间的关系,从而加深对克、千克、吨的认识。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与学生的日常知识,了解三种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千克、吨,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将三者形成对比,加深对质量单位的认识。
2、感受自然界中的数学,进一步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关系。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了解动物的有关知识。
同时在学习活动中注意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实践活动设想:联系实际生活,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联系生活实际,感受三种常用质量单位以及他们的关系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吨的认识是本单元的难点。
课时安排:4课时第一课时教学与实践活动的内容:青岛版的三年级数学上册第2——4页教学目标:1、认识克、千克2、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具、学具准备:天平、砝码、教学挂图以及一些带包装的常见物品教学与实践活动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挂图)你们看,四个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正在看《动物趣闻》呢!让我们和他们一切去了解一下动物的知识吧!二、讲授新课(一)观察:1、?他们从书中了解了哪些关于动物的知识?2、?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二)新授:出示问题:1克有多重?1、?你知道1克有多重吗?联系你平时见过的东西,估计一下。
(与你的同位互相交流一下)2、?全班交流:多重是1克。
(估计:一片口香糖大约是1克;一粒花生米大约1克;一枚2分硬币大约重1克......)3、?用天平演示操作,认识1克。
(出示小博士的话:平时我们常说的物品有多重,实际是指物品的质量是多少。
表示较轻物品的质量,常用克作单位,克用―g‖表示。
)你还知道哪些物品的质量常用克作单位?(扩展学生思维,联系生活实际。
)4、?拿出自己准备的较轻的物品,自己掂一掂,估计一下它有多重,同位可以互相交流一下。
最后,再称一称,验证一下。
5、如果物品比较重,我们还用克作单位吗?出示问题:1千克有多重?6、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先在小组内估计一下。
(估计:1暖瓶水约重1千克;两袋盐重1千克 (7)认识1千克:(出示小博士的话:表示较重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作单位。
1千克又叫1公斤。
千克用―kg‖表示。
)8、克与千克是什么关系呢?1千克=1000克9、哪些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作单位?(全班交流)10、你知道自己的体重是多少吗?(小组内交流)互相背一背,感受一下三、巩固与应用:1、看图说说这些物品有多重?(自主练习1)(引导学生学会看秤和物品包装袋上的质量标记。
)2、实践活动:掂一掂,称一称(自主练习3)(注意让学生先通过掂一掂估计一下,再动手称一称。
小组合作进行活动。
)四、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两个表示物品质量的单位——克和千克,回家后找一找,掂一掂,看看我们的生活中常用物品有多重?都有哪些物品分别用它们作单位?下节课我们一起交流。
板书设计:认识克与千克克??????? g千克????? kg1千克=1000克教学反思:学生对克、千克这两个质量单位并不太了解,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有了一定的初步认识,但这还远远不够,需要在日常的生活中进一步加强练习与巩固,才能让学生真正了解这两个单位的使用。
教后记:第二课时教学与实践活动内容:青岛版的三年级数学上册第5页。
教学目标:1、认识吨2、知道吨与克、千克之间的关系3、初步感受1吨有多重教具、学具准备:袋装大米教学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一、复习: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两个常用的质量单位,谁记得是什么?2、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3、小练习,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3千克=(?????? )克????? 5000克=(??? )千克(??? )千克=8000克???? (??????? )克=4千克4、下面的物品可能有多重?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
(自主练习2)二、新授:1、出示:1912年在大西洋捕到的一条蓝鲸重15吨,它的肾重1吨。
你知道1吨有多重吗?(可以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关于吨的知识。
)2、出示小博士的话:1000千克就是1吨。
计量很重的物品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作单位。
吨用―t‖表示。
1吨=1000千克3、感受1吨4、请几位学生抬一袋大米,感受一下,这袋大米重25千克,那么40袋大米大约重1吨。
5、什么物品一般用吨作单位?三、、巩固练习1、自主练习4先看图,弄清图意再回答。
2、自主练习5学生自己完成练习同位互相你问我答。
补充类似练习,适当扩展延伸。
3、自主练习6指名说说图意自己完成:这艘船能一次将货物运完吗?全班交流4、自主练习7出示图画:认识它们吗?自己试着填一填说说为什么填写这样的单位说说你对这些动物的了解。
作业:课外小调查:调查常见物品的质量板书设计:认识吨(t)1吨=1000千克教学反思:??? 吨作为一个质量单位对学生而言非常的陌生,他们没有感性的认识,只知道表示很重很重的物品时可以用吨来表示。
教学时借助一袋大米来学生来搬一搬,亲身感受25千克有多重,以此帮助学生感知一吨的重量。
教后记:第三课时教学与实践活动的内容:青岛版的三年级数学上册第8—9页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加深对三个常用质量单位的认识。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具、学具准备:教学挂图教学与实践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我们学过的质量单位。
二、巩固练习1、自主练习8出示挂图:认识这几种球吗?说说它们分别是多重?哪种球最重?哪种球最轻?排球比篮球轻多少克?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2、自主练习9小组竞赛,开火车要求:书写端正,速度快,正确率高3、自主练习10自己完成,同位互相检查,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全班交流:错误出现的主要原因4、自主练习11出示挂图:一个超市的粮食专柜今天有什么粮食?价格分别是多少?(注意特价大米,理解―限买‖)买4千克绿豆需要多少钱?买5千克大米,你想怎么买?需要多少钱?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5、自主练习1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课外调查情况每组派代表,全班交流6、自主练习13师生、生生做游戏:猜体重7、你知道吗?出示小知识,自己读一读。
说说你了解到了什么?8、小常识:认识各种各样的秤学生交流:你见过这样的秤吗?在哪儿见过的?一般用它称什么物品?……三、小结教学反思:??? 通过练习,学生对三个质量单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但这还不能够达到熟练运用的目的。
必须加强学生的平日运用,只有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才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它们。
第四课时教学与实践活动内容:青岛版的三年级数学上册第10页。
我学会了吗?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克、千克、吨三个质量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教具、学具准备:各种小食品及蔬菜、水果,秤教学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一、导入:看,今天我们准备了这么多东西,我们把它们整理一下,开个小超市,怎么样?师生动手整理聘请超市小营业员二、我学会了吗?1、小超市开业了!先请我们的营业员来介绍一下里面的商品吧!(重点放在物品的质量)2、估一估,多少个香蕉大约重1千克?(估计后,可以称一下进行验证。
)3、你喜欢的食品重多少克?4、一个西瓜大约重5千克。
10个、20个……200个呢?5、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三、丰收园1、谈谈你学习这一单元的收获2、评价一下你的小伙伴教学反思:??? 学生在活动中运用了学到的知识,在游戏中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知识,并加强了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效果较好。
?单元教材分? 析第二单元:教学与实践活动内容:富饶的大海——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教材分析:本单元以富饶的大海为主要情境,分5个信息窗,从出海归来——养殖海产品——加工海产品——销售海产品——海产工艺品,包含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进位和进位乘法;乘法的竖式计算;末尾和中间含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混合运算。
这是初次接触乘法的竖式计算,是以后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
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和不进位乘法的竖式计算,理解算理并能运用简便写法熟练计算。
学习连乘和代小括号乘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运算。
2.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通过操作学具加深对算式算理的理解,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对问题做出正确分析,对同一类题目做出总结和概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操作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学习感受大海的富饶,热爱大海,增强保护大海的意识。
实践活动设想:联系实际生活,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熟练掌握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和不进位乘法的竖式计算,理解算理并能运用简便写法熟练计算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学习连乘和代小括号乘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本单元的难点。
课时安排:12课时信息窗1:出海归来教学与实践活动的内容: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的竖式计算,运用学具操作理解算理并能运用简便写法熟练计算。
2.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对问题做出正确分析,对同一类题目做出总结和概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操作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学习感受大海的富饶,热爱大海,增强保护大海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熟练掌握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的竖式计算,运用学具操作理解算理并能运用简便写法熟练计算。
难点: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对问题做出正确分析,对同一类题目做出总结和概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教学挂图教学与实践活动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同学们,青岛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你们喜欢大海吗?为什么?(引出大海的美丽富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