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课件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课件

答案:A
知识网络
Z S 核H重核O心N点G心D观IA难观N点N点点ANDIAN
试试U随题IT题A堂N回回G练放LI放A习NXI
学业水平测试 普通高考试题
话题归纳
3.(2015广东学业水平测试)“文化大革命”使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主
政治建设遭到严重破坏。它开始于( )
A.1956年 B.1966年
C.1976年 D.1978年
知识网络
Z S 核H重核O心N点G心D观IA难观N点N点点ANDIAN
试试U随题IT题A堂N回回G练放LI放A习NXI


二、“一国两制”方针
1.提出背景: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世界局势逐渐趋向缓和,和平与
发展成为世界的主流;中国改革开放也需要稳定和平的国际国内环
境。
2.提出: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单元整合
知识网络
Z S 核H重核O心N点G心D观IA难观N点N点点ANDIAN
试试U随题IT题A堂N回回G练放LI放A习NXI


知识网络
Z S 核H重核O心N点G心D观IA难观N点N点点ANDIAN
试试U随题IT题A堂N回回G练放LI放A习NXI
一、现代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 1.过渡时期(1949~1956年) (1)法制建设起步:①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 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其为新中国成立之初 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提供了法律保障。②1954年,《中华人民 共和国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它为三大改造 的顺利进行,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开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知识网络
Z S 核H重核O心N点G心D观IA难观N点N点点ANDIAN

高中历史 第六讲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35张)课件 新人教必修1

高中历史 第六讲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35张)课件 新人教必修1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时间:1949年10月1日。 2.经过:(1)中央人民政府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国家 领导人宣布就职;(2)____________被任命为中央人民政府 “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3)开国大典。 3.历史意义:(1)国内的意义: ①推翻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统治,结束了几千年封建专制统治的历史; ②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开启了中 华民族发展的____________; ③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已经结束,进入由新民主 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___港澳台问题辨析 (1)台湾问题不同于港澳问题,前者是内战遗留问题,属 于中国内政,而后者是殖民主义遗留问题。 (2)东西德、韩国和朝鲜问题的产生,则是二战后根据国 际协议形成的,属于二战的遗留问题。 (3)“一国两制”并不是说两制都是主体。“一国两制” 的前提和基础是一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种制度并存, 国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 (4)“一国两制”构想,最初是为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的。 但首先得到成功运用于解决香港问题。 (5)特别行政区和民族区域自治区的共同点:都享有自治 权,都是中央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区域,不具有任何独立 主权实体的性质。
温馨提示1:易错辨析: (1)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 束,而不是社会主义革命的结束。它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开 始,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 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而不是中国人民政治协 商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这一制度的重要机构。 (3)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是政体,人民代表是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必修一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必修一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基层民主 选举进一步发展
逐步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 民告官有了法律依据 依法治国 构想形成
一国两制
成功实践于港澳
推动两岸 关系发展
1949—1956:过渡时期 1956—1966: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 1966—1976:文革十年 1976—1978:两年徘徊 1978后:改革开放新时期
针) ①背景: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初步确立 1956年“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八字方 3.发展到新阶段:
②目的: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团结各民主党派共同建设社会主义。
③意义:形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政建之政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通过《共同纲领》(临时宪法)
的基本方针和政策
内容
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确立首都、国旗、国歌和纪年法
政建之政党制度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一、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A.形成和发展
1.初步确立: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代行全国人大职能
2.正式确立: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政协性质、职能转变) 性质: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 职能: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一、新中国的成立 ——根本前提 1、准备:七届二中全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2、成立:开国大典 3、意义:为国家的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石
政建之政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A.形成和发展
1.初步建立:194国被提上 背景: 议事日程 规定了国家的性质 时间、地点: 1949年 北平 规定了国家各个方面 与会代表: 社会各阶层 ---具有广泛性

高中历史 第6单元 第1课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课件 人民版必修1

高中历史 第6单元 第1课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课件 人民版必修1

一、如何评价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如何评价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 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形成。 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形成。 1.特点:(1)我国的多党合作是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前提的, 我国的多党合作是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前提的, .特点: 我国的多党合作是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前提的 接受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的历史选择。 接受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的历史选择。各民主党派 1949年参加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工作起 年参加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工作起, 自1949年参加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工作起,就正式宣布接受中国共产党 的领导,以后又写入他们各自的历次党章, 的领导,以后又写入他们各自的历次党章,成为他们共同的政治准则 。这同资本主义国家各政党之间为争夺领导权和执政地位而相互倾轧 是根本不同的。 我国的多党合作是以服务社会主义事业为共同目标 是根本不同的。(2)我国的多党合作是以服务社会主义事业为共同目标 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政治纲领中, 的。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政治纲领中,都有致力于社会主义事 为实现国家的总任务、总目标而共同奋斗的内容。 我国各民主 业,为实现国家的总任务、总目标而共同奋斗的内容。(3)我国各民主 党派和共产党一起参加国家政权,参加政府工作, 党派和共产党一起参加国家政权,参加政府工作,不存在轮流执政的 问题。 我国各民主党派都得到宪法的承认和保护 我国各民主党派都得到宪法的承认和保护, 问题。(4)我国各民主党派都得到宪法的承认和保护,享有宪法范围内 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 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

高中历史 第6单元 第2课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课件 人民版必修1

高中历史 第6单元 第2课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课件 人民版必修1

根据中国国情,党和政府在某些地区先后设立了民族自治区、 根据中国国情,党和政府在某些地区先后设立了民族自治区、 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三者的共同之处是 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三者的共同之处是( A.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 . B.都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 . C.都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 . D.都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主权 . [试解 ________ 试解] 试解 [解析 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都属于一个中国,都 解析] 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都属于一个中国, 解析 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 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特别行政区可以实行资本主义 制度;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 制度;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民族自治区实行的民族区域自 治政策。 治政策。 [答案 A 答案] 答案 )
一、选择题 1.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其中的“两制”是指 ) .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其中的“两制”是指( A.两种管理制度 B.两种社会制度 . . C.两种军事制度 D.两种法律制度 . . 解析: 一国两制”的含义是指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 解析:“一国两制”的含义是指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 部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 部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社会制 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答案: 答案:B 2.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 . 年 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 “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 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 这一规定说明了“ 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这一规定说明了“一国 两制” ) 两制”( A.构想正式提出 B.是改革开放的指导方针 . . C.有了法律依据 D.构想得到了成功实践 . .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将“一国两制 写入宪法,说明“一国两制”有了法律依据。 ”写入宪法,说明“一国两制”有了法律依据。 答案: 答案:C

高中历史第6单元第20课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课件27

高中历史第6单元第20课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课件27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历史抉择:
①从历史上看:西方民主共和制在中国行不通(辛亥革命的教训)
②从国家性质看:人民民主专政决定了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③从代表阶级利益看: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④从经济基础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与公有制经济基础相适应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本质区别:
【疑点1】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原因?
指点迷津: ①历史原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在中国人民长 期革命斗争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政体,是由我国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决定的。 ③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具有许多优越性:便于人民 参与国家管理;便于集中统一地行使国家权力;既 能保证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又有利于地方主动性 和积极性的发挥。
根据材料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的性质和所代表的民主广泛性有何根本不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四条: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
治权 第十八条:参议员每行省、内蒙古、外蒙古、西藏各选派五人,青海
选派一人;其选派方法,由各地方自定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探究活动】 (1)
人民代表大会制和西方资产阶级议会制之间 有何区别?
经济基础 阶级本质 组织原则 政党活动
人民代表大会制
社会主义公有制 人民民主专政 民主集中制 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
资产阶级代议制
资本主义私有制 资产阶级专政 分权制衡
两党或多党轮流执政
【疑点1】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原因?
——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原因?

高中历史第6单元第20课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课件14

高中历史第6单元第20课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课件14

③体现了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
④改变了“共同纲领”关于国家性质的定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④
D 11.新中国成立时,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是(
)
A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B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2.我国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为根本政治制度是在
C ( ) A.1949年
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
1、背景:
2、形成——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 开
(1)召开
(2)内容:
为什么“共同纲领”具有临时 宪法的性质?
① 通过《共同纲领》(临时宪法)
②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③决定了首都、国歌、国旗、纪年法
3、性质:
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中 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职权,但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 织继续存在 。
(2)体现了什么原则? (3)该宪法确定的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4)这部宪法的性质是什么?
比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民国 临时约法》
性质
享受民主广泛 程度
《中华人民共 和国宪法》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1、原因:
2、建立: (1)共同纲领明确规定 。 (2)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 。 3、含义: 4、表现: 五个省级自治区的建立和一百多个自治县(旗)的成立 5、意义:
宁夏回族 自治区195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955
我国的五个 省级自治区
广西壮族 自治区 1958
基本的民族制度
1、下列有关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复习课件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复习课件

3.实践:
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
香港回归 1997年7月1日 统一大业道路上迈出了 重要一步,为国际社会 澳门回归 1999年12月20日 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 题提供了成功范例 两岸交流日益扩大,已成为两党和平合作和祖
两岸关系缓和
国未来统一的强大动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新中国成 立初期 ①“文化 大革命” 改革开 放以来 ④“ 一国 两制” 香港、 澳门 的回 归 海峡 两岸 关系 的发 展 祖国统一大业
②中国 共产党 领导的 多党合 作和政 治协商 制度
人民 代表 大会 制度
③民 民主、 民主 族区 法制 制度 域自 遭践 的逐 步完 踏 治制 善 度
法律 制度 的逐 步健 全
理 论 初创 曲折 完善
实 践
一、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国家制度 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 中国共产 党领导的 多党合作 和政治协 商制度 民族 制度 自治制度 制度 政党 性质 国家 政体 发 展 演 变 意义
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从而捍卫国家的统一和各
民族的共同利益。
(2)地区不同 ①经济特区是指我国的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岛 等地区。 ②特别行政区是指“一国两制”下的香港、澳门以及将来 大陆统一的台湾等特定地区。 ③民族自治区是指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自治的行政
区域,目前我国民族自治区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
二、新时期的民主政治建设 1.平反冤假错案。
2.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改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
制度。 3.加强基层民主建设:中国基层民主选举制度在全国得到 进一步普及。 4.加强法制化建设:颁布1982年宪法;1999年把“依法治
国”写入宪法。

2020高中历史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单元整合拓展课件岳麓版必修1

2020高中历史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单元整合拓展课件岳麓版必修1
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 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单元整合拓展
一、正确认识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 1.本质: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当家作主,真正享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以 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发展起来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 治协商制度作为符合国情的政党制度;实行民主选举制度;加强 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并将此作为保障中国公民直接充分行使自己 的民主政治权利的重要途径;实行民主监督制度;实行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实现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3)推动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方式、步骤具有鲜明的特色。由 于中国的社会主义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文化落后, 马上实行全国的普选,时机和条件均不成熟。因此扩大基层民主 是完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趋势和重要基础, 有了这样牢固的基础,再一步步地从地方各级逐步发展,达到覆 盖全国的范围。
二、对祖国统一的认识 1.统一是中华民族发展的主流,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 统一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实现国家的统 一和富强是我们面临的两大任务。 2.用“一国两制”的方式和平解决香港、澳门、台湾问题, 在香港、澳门、台湾设立特别行政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 权,这既符合中国和世界的历史和现实,也符合包括香港、澳门、 台湾人民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3.特别行政区是在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是中华 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没有任何主权实体的性质。
4.我们坚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这与“一国两制、和平统 一”是不矛盾的,而且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一国两制、和平统 一”,这不是针对台湾人民的,而是针对台湾岛内分裂势力和国 际敌对势力的。
3.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 (1)指导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全局的战略思想具有鲜明的特色。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一定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 经验,珍惜自己的实践成果,同时借鉴其他国家政治文明的有益 经验和成果,但绝不能照搬别国的政治制度模式。 (2)引领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核心力量具有鲜明的特色。中国 的民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民主政 治建设的核心力量。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的统一PPT课件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的统一PPT课件

(2)维护和促进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如民族区域自治立足 于解决国内民族问题,实现各民族平等联合,团结统一,
有效地解决了中央与少数民族地方的关系。
(3)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政治保证。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坚 持把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 点和落脚点,促进了党和人民群众以及执政党和参政党、 中央与地方、各民族之间关系的和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提供了政治制度方面的保障。
不断完善。
(3)以始终保持先进性的共产党为领导力量。党的领导是人民 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 确立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也是推进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的现实要求。
(4)适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巩固和发展既适应于我国基本国情和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又因与中华民族的历史、民族特点和文化传统相承接而具 有强大的生命力,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 商制度在战争年代就体现了合作是中国革命实践的产物。
1.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毛泽东说“我们这 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
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材料
中的“里程碑”主要是指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 C.新的国家领导人的选举 ( )
D.共产党核心地位的确定
解析:选项A、D与题意时间不符。1954年宪法是新中国第 -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巩固了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 成果,反映了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根本要求,反映了广大人 民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共同愿望,极大提高了人民建设社
(
)
C.台湾以独立身份加入了国际奥委会
D.台湾方面已接受了“一国两制”构想 解析:“中华台北”的名称说明台湾是以中国一个地区的名 义参加的奥运会,B、C、D表述错误。 答案:A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岳麓版]复习课件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岳麓版]复习课件

成 立 时 间 地 点 1925.10 旧金山 上海 1930.8 1941.10 重庆 1945.12 重庆 1945.12 上海 重庆 1946.5 1947.11 香港 香港 1948.1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实行原因: 我国的国情决定:历史上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存在;民 族分布上“大杂居、小聚居”;民主革命过程中形成 的休戚与共的亲密关系。 基本内容: 见140页 确立实施过程: 1949 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 1952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详细说明 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更明确规定 198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进入新发展阶段 意义影响: 见141页
五、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4(4)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 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 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五、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1 、 “一国两制”的理论
最初提出:针对台湾问题

提出过程
酿:九条方针 成: 80 年代,邓小平全面阐述

宪法保证:1982年全国人大五届会议 成为国策:1984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
西藏自治区简称藏,地处祖国的西南边陲,首府 拉萨市。自治区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面积122.84万 平方千米。人口247.9万人。1965年9月成立自治区。
四、新中国的民主法制
4(2)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 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 性。
4(3)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 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 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大 会 议 主 席 台 毛泽东在 开幕式上
全体代 表通过第一 部宪法
2、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学习课件PPT(1)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学习课件PPT(1)

名师一题
2. ( 2009 年汕头二模) 20 世纪 80 年代,中国邮政总局针对 台湾问题发行了一套纪念封(如右图)。结合时代背景及图 片涵义,请为其拟定一个贴切的标题( A. B.和平统一, C. D.葬我于高山之巅兮, )
解析: 在20世纪80年代,两岸三通的限制放宽。 从图来看,
是一副望远镜,一只鸽子,鸽子的口中有一个信封,显然, 是海峡两岸盼通邮。
统一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实现国家
的富强和统一是我们面临的两大任务。 2.用“一国两制”的方式和平解决香港、澳门、台湾问题,
在香港、澳门、台湾设立特别行政区,并让特别行政区享有
高度自治权。这既符合中国和世界历史的现实,也符合包括 香港、澳门、台湾人民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3.任何特别行政区,都是在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
学以致用
1.(2010年厦门考试) 厦“一国两制”表述错误的是( )
A.20世纪80
B. C.
D.
解析: 港澳问题与台湾问题不同。港澳问题属于中国主权问题, 台湾问题属于中国内政问题。因此台湾地区可以拥有自己的军队。 答案:C
二、对祖国统一的认识 1.统一是中华民族发展的主流,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
答案:A
高分跨栏
一、“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主要内涵和重大意义 1.“ 一国两制”,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这是中国 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解决台湾问题和香港、澳门回归问题, 以和平的方式实现祖国的统一而制定的一项重要战略方针。 2.“一国两制”构想的特定含义主要指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 实行“一国两制”是指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 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高中历史第6单元第20课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课件26

高中历史第6单元第20课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课件26
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六单元
第二十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情境导入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的时候,国内外的局势仍然很紧张,很多代 表都是冒着生命危险来参加会议的。冯玉祥 将军为了参加这个会,从美国千里迢迢奔向 解放区,却在途经黑海时,因所乘轮船失火 而遇难;新疆的五位代表坐着苏联的E-2飞 机,遭遇空难;李济深在反动派的监视下化 装成商人才抵达北平参加会议。这些都说明 了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 议的艰难。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 体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宣告 了新中国的成立,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高考演练
• 1.(2013·江苏,3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前,周恩来等中共领导 人要求接送在港民主人士,进入解放区,参 加筹备新政协。据统计,从1948年8月到 1949年8月,共安排秘密北上的民主人士20 批,其中有119人参加了政协会议。中共的这 一举动主要是为了( )
•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2.(2014·烟台高一期末)1945年4月毛泽东 在《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提出:“在广泛 的民主基础之上,召开国民代表大会,成立 包括更广大范围的各党各派和无党无派代表 人物在内的同样是联合性质的民主的正式的 政府,领导解放后的全国人民,将中国建设 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 新国家。”这一主张的实现是通过( )
• 【探究素材】
• 中共中央提出《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国务院据此 制定《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在广泛听 取了政协委员意见后,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 会议审议批准,颁布实施。
• 【探究思路】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议”, 成为国家制定政策的依据,说明结论(1),政 协委员提出意见,起了“参政议政”“民主 监督”的作用,说明结论(2)。全国人大具有 审批权,说明结论(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难点突破 2、区别:“根本制度”、“根本政治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 概念。 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 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确立 1954年一届人大《宪法》确立。 2、内容:
①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③我国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何意义?
有利于调动民主人士的参政议政的积极性,群策群力, 共同建设国家。
体验高考 4、1982年宪法序言中指出:“中国人民政治协 商会议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 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今后……将进 一步发挥它的重要作用。”序言中“过去发 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是指 ( ) A.它曾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B.它曾代替国家宪法的职能 C.它曾是两次国共合作的重要组织形式 D.它曾为国家统一做出重要贡献
创立——曲折发展——完善
复习策略
1.紧扣一条主线索,即1949年以来中国的政治 建设,祖国统一亦是其中一部分。 2.学习本单元知识,应注意与现实生活现象相 结合,深化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3.复习时抓住两个重点:一是新中国的民主政 治建设;二是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 4.注意与西方的民主制度进行比较,认识中国 民主政治的特色。
2、(07.广东)《共同纲领》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 地位,因为它 工人阶级领导的、 • A.确定了国家性质 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 • B确定了依法治国的方针 民民主国家 • C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 D规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总目标
3、(08全国)194பைடு நூலகம்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当时一些报刊评论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 的含义之一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完成 B.国民党在大陆的势力被彻底清除 C.人民掌握了国家权力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重难点突破
1、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认识其 历史意义?
新政协会议: 1949年9月,制定《共同纲领》 开国大典:
1949年10月1日 开创了—— 标志着—— 进入了——
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体验高考
1、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是: ( ) • ①推翻了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 • ②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的新纪元 • ③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 ④是继俄国十月革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之后世界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 •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 ②③④
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
考纲 新中国的成立,民主政治的建设
单元分析
本单元所涉及的两大主题:现代中国的 政治建设、祖国统一,是高考重要的考试范 围之一,也是新课标地区高考命题非常关注 的内容。从形式上,以选择题为主,也有非 选择题,内容多以新中国三大基本政治制度、 两岸关系为主要考查内容。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经历了:
复习提问 概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是什么? 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的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 治协商制度、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民族区 域自治制度。构成了新中国政治制度的基 本框架。
人民当家作主
1、1949年—1956年: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 义过渡时期 2、1956年—1966年:十年探索社会主义建 设时期 3、1966年—1976年:“文化大革命”的十 年动乱时期 4、1978年—至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 时期
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 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
根本的政治制度 民主集中制原则
基本的政 党制度
基本的民族制度 少数民族当家作主
合作探究3
我国的政治制度如何体现我国特色的?
人民代表大会制 中共领导的多党 合作和政协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 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民族众多 大杂居 小聚居
结论:我国的政治制度,都是根据我国的国情 确立的,都体现着我国的国家性质,具有中国 特色。
社会主义公有制 全国人民 民主集中制
资产阶级代议制
资本主义私有制 资产阶级 分权与制衡
活动原则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什么性质的组织?
1954年以前它的职权是什么? 统一战线性质;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
②中共提出的对民主党派的方针是什么?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知识拓展:改革开放时期,又增加了“肝胆相照、 荣辱与共”的内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含义(基本内容) : 2、为确立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先 后 在哪些法律文件中作了相关规定?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3、我国对少数民族实行什么原则?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各民族共同繁荣。
合作探究1 如何区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
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合作探究2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资产
阶级代议制的本质区别?
不同点
经济基础 权力主体
人民代表大会制
②建立了新一届的国家机构
3 意义:
(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基本形成了人民 代表大会制度。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民主 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全 国 人 民 代 表 大 会
全 国常 人务 民委 代员 表会 大 会
国 家 主 席
国务院 国家军事委员会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查院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宁夏回族 自治区195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955
我国的五个 省级自治区
广西壮族 自治区 1958
体验高考
5、(08江苏)某学校组织了一次主题为“和睦大 家庭”的民族关系图片展,展览内容按20世纪 的不同年代分为若干板块,在60年代板块中可 能展出的图片是 ( ) A.《共同纲领》封面 B.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片断 C.西藏自治区成立大会 D.内蒙古自治区成立30周年庆典
答案:C
6、(07山东)右图是1956年版人民币10元券正面图案, 图案的设计理念体现了 ( )
①民族团结原则 ②民族平等原则 ③民族共同发展原则 ④党和政府尊重少数民族文化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C
本课总结
新中国成立(开国大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