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专题复习6实验探究题提升训练(A)

合集下载

中考物理总复习《简单机械(滑轮)》专题提升训练-附含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简单机械(滑轮)》专题提升训练-附含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简单机械(滑轮)》专题提升训练-附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沿三种不同的方向拉绳使物体上升,所用的力分别是F1、F2、F3,则()A.F1最大B.F2最大C.F3最大D.一样大2.现存史籍中最早讨论滑轮的是我国的《墨经》,书中将滑轮称为“绳制”。

如图所示,现分别用甲、乙两种滑轮提升同一重物,不计绳重及摩擦,若将重物提升相同的高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甲滑轮更加省力B.使用乙滑轮更加省距离C.甲滑轮的机械效率更高D.拉力F1和F2做的功一样多3.如图,用60N的拉力将80N的重物匀速提升2m,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6m B.有用功是80JC.拉力做的总功是180J D.动滑轮的重力是40N4.如图所示,用相同的滑轮不同的绕法提起相同的重物,不计绳重和摩擦,在物体匀速上升的过程中拉力F1、F2,两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η2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F1<F2,η1=η2B.F1>F2,η1<η2C.F1<F2,η1>η2D.F1>F2,η1=η25.如图是一种利用滚轴和绳子组装的特殊机械,借助这种机械可以将较重的物体搬运到高处,某人借助该机械吊起一辆摩托车。

不计绳和机械自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A部分可等效为定滑轮B.该机械既可省力,也能改变力的方向C.图中B部分可等效为动滑轮D.若绳子被拉下6m时,摩托车上升1m6.如图所示,重为100N的物体A 在水平拉力F 的作用下,沿水平面以0.4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不计滑轮、绳子、弹簧测力计的重力,忽略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A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为5NB.拉力F的功率为2WC.若物体A匀速运动2s,拉力F做功为8JD.物体A受到的支持力和物体A对水平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7.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用50N的拉力F将重为80N的物体竖直匀速提起,绳子自由端在10s内移动了5m (不计绳重和摩擦)。

中考物理_专题实验探究题(力学)(原卷版)-【迎战中考】2021年物理二轮之试卷题型解密

中考物理_专题实验探究题(力学)(原卷版)-【迎战中考】2021年物理二轮之试卷题型解密

专题4.2 实验探究题(力学)(原卷版)【迎战中考】2021年物理二轮之试卷题型解密(通用版)1.实验探究题是中考物理试卷中必考内容。

实验探究题考查学生对认识自然、探索规律和培养科学严谨的态度的考试题型。

实验探究题在中考试卷中占有较大比例,认真做好实验探究题的备考复习,同样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2.各地的中考命题针对实验探究问题有着不同程度的偏重,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地进行考查,这也就给命题带来了多个角度的可能性。

比如同是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但由于考查的环节或是角度不同,考查的方式也就明显不同,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尽可能的引导学生对每个知识点、每个环节要做到理解和掌握。

新课程改革以来,各地中考命题中涉及不同版本教材外的物理探究实验逐年在出新。

但纵观其考查内容,大都来源于学生生活实际,并且所考核的方法和能力都是学生应了解和掌握的。

所以学生进行应考时对此不要产生心理上的障碍,只要抓住方法、应用得当,一般都能轻松解决。

3.纵观历年实验探究题,其规律是力学一道题、电学一道题,光学或热学一道题,有的还涉及到机械运动、声现象或电磁现象等内容。

力学部分实验探究主要有物质密度测量、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影响浮力大小因素实验、运动和力的关系实验、影响动能大小因素实验、杠杆平衡条件实验、测定机械效率实验等。

考查热点有:物质密度测量、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影响浮力大小因素实验、运动和力的关系实验、影响动能大小因素实验、杠杆平衡条件实验等。

一、物质密度测量1.实验内容(1)测量工具:密度测量的常用工具是量筒(量杯)、天平。

用量筒测量固体和液体的体积;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

(2)天平的使用: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天平的使用及注意事项:测量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先将游码拨回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归零),再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刻度(或左右摆动幅度相等),表示横梁平衡;将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用镊子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被测物体的质量=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指示值。

2024中考物理压轴大题专练-专题07压轴之实验探究题(含解析)

2024中考物理压轴大题专练-专题07压轴之实验探究题(含解析)

【中考二轮专题训练系列】2024中考物理压轴题型训练专题07实验探究题专练训练题01【2023·江苏连云港·校考】知识点(声现象探究)某实验小组用一把钢尺、示波器、话筒等仪器研究声音的有关问题。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具体步骤如下:a.将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

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记录它发出声音的波形。

b.不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增加拨动钢尺的力度,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记录它发出声音的波形。

c.使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变短,使用步骤b中的力度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记录它发出声音的波形。

请完成下列问题:(1)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钢尺的振动快慢会改变,示波器显示的波形也会改变。

可见,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是一个很重要的物理量,它决定着的高低。

如果示波器上波形显示声音的频率为60Hz,则此时钢尺在1分钟内振动次。

(2)三个步骤中实验小组记录的波形如图甲、乙、丙所示,按照步骤从先到后的顺序排列是下列四个选项中的。

A.甲乙丙B.乙甲丙C.甲丙乙D.丙甲乙训练题02【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知识点(光的反射探究)小明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1)如图1所示,实验时,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白色纸板ENF(右侧可绕ON翻折)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应于镜面。

使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角度射到O点,光在纸板上发生(选填“镜面”或“漫”)反射,呈现径迹。

光经平面镜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

(2)改变光束入射的角度,多做几次,换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每次光的径迹。

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量ON两侧的∠i和∠r,是为了;根据实验结论可知:当入射光EO与平面镜夹角为50°时,反射角为。

(3)让光沿图1中FO方向照射到镜面,它会沿着OE方向射出。

这表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的。

(4)如图2所示,把纸板ENF右侧绕ON向前折或向后折,在右侧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

2020年中考物理复习卷(六)(有详细解析)

2020年中考物理复习卷(六)(有详细解析)

2020年中考物理复习卷(六)《功和机械能、简单机械》综合考试范围:功和机械能、简单机械;考试时间:60分钟;命题人:芮明标姓名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足球在草坪上沿水平方向向前滚动,重力对足球做了功B.石块从高处下落,重力对石块做了功C.举重运动员把杠铃在空中停留3s,人对杠铃做了功D.推出去的铅球在空中运动过程中,推力对铅球做了功2、在甲、乙两图中,甲图地面粗糙、乙图地面光滑。

质量分别为m, 2m的两个物体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在力的方向上前进了相同的距离,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甲图中F做的功小于乙图中F做的功B.甲图中F做的功等于乙图中F做的功C.甲图中F做的功大于乙图中F做的功D.甲图中F做功的功率一定大于乙图中F做功的功率大3、如图所示,用汽车打捞水下重物从水底拉到井口的过程中,汽车以恒定速度向右运动.忽略水的阻力和滑轮的摩擦,四位同学画出了汽车功率P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4、某运动员做蹦极运动,如图甲所示,从高处O点开始下落,A点是弹性绳的自由长度,在B点运动员所受弹力恰好等于重力,C点是第一次下落到达的最低点。

运动员所受弹性绳弹力F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蹦极过程视为在竖直方向的运动)。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从A点到B点过程中运动员加速下落B.从B点到C点过程中运动员重力势能增大C.t0时刻运动员动能最大 D.运动员重力大小等于F0第4题图第5题图5、如图所示为某种吊车的工作示意图.利用伸缩撑杆可使吊臂绕O点转动;伸缩撑杆为圆弧状,伸缩时对吊臂的支持力始终与吊臂垂直.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吊臂是一个省力杠杆B.使用这种吊车,好处是可以少做功C.匀速顶起吊臂的过程中,伸缩撑杆的支持力大小保持不变D.匀速顶起吊臂的过程中,伸缩撑杆的支持力渐渐变小6、如下图所示,三个滑轮拉同一物体在水平面作匀速直线运动,所用拉力分别为F1、F2、F3,不计滑轮重和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那么有()A. F1 > F2> F3B. F1< F2< F3C. F3< F1< F2D. F3> F1> F27、用如图的甲、乙两滑轮组分别把相同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两装置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甲、η乙,拉力做的功分别为W甲、W乙,若滑轮规格相同,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W甲<W乙η甲<η乙B.W甲>W乙η甲>η乙C.W甲=W乙η甲=η乙D.W甲<W乙η甲>η乙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3分)8、如图所示的单摆,让小球从A点静止释放,小球从A点向B点摆动的过程中,小球受到的重对小球功,细绳对小球的拉力功(均选填“做”或“不做”).第8题图第9题图第10题图9、跳绳是一种简便易行的锻炼方式。

【中考物理】2023届北京市第二轮复习分类专题—光学实验探究(提升篇)含解析

【中考物理】2023届北京市第二轮复习分类专题—光学实验探究(提升篇)含解析

【中考物理】2023届北京市第二轮复习分类专题—光学实验探究(提升篇)题型精练1.(2022海淀一模)如图所示为某实验小组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

平面镜M放在水平桌面上,E、F是两块粘接起来竖直放置的长方形硬纸板,其中E板固定不动,F板可绕两板连接的竖直线ON转动。

甲乙(1)如图甲所示,将纸板E、F调整到同一竖直平面内,让一束入射光贴着纸板E由A射向镜面的O点,则在纸板F上可以看到反射光OB。

①此时反射光OB与ON的夹角应 (选填“等于”或“不等于”)入射光AO与ON 的夹角。

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纸板F绕ON向后折,此时在纸板F上看不到反射光,如图乙所示。

再多次改变入射光AO与ON的夹角,在纸板F上均看不到反射光。

此实验现象说明:光在发生反射时, 。

(2)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中,若将一束光沿BO方向贴着纸板F射向镜面的O点,则反射光将沿OA射出,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

2.(2021朝阳二模)小阳在生活中发现:不同的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不同;物体距离平面镜越远所看到的像越小。

由此他提出如下问题:问题1:平面镜所成像的高度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吗?问题2:平面镜所成像的高度与物体的高度有关吗?小阳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透明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刻度尺和如图乙所示的两根外形完全相同且长度可调的伸缩杆A、B进行实验。

甲乙(1)为了探究问题1,他进行了如下实验:①调节伸缩杆A的高度为25 cm,放在平面镜前适当位置,测量A到镜面的距离u,将伸缩杆B 放到平面镜的另一侧,调节B的位置和高度,直至从不同角度观察B与A的像完全重合,测量B 的高度h,将u、h的数据记录到表中。

②改变A到平面镜的距离,仿照步骤①再进行一次实验。

u/cm1025h/cm2525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2)小阳接下来继续探究问题2。

小阳认为:实验中必须保持伸缩杆A到平面镜的距离不变;小红认为:改变A到平面镜的距离,仍然可以探究问题2。

中考指要物理专题训练A

中考指要物理专题训练A

专题训练一声现象考点指津本专题为声现象,知识掌握基本要求:知道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知道不同介质的传声性能与传声速度不同及传播特点;了解声音的三要素及其影响因素;知道人耳听不见的声音;了解噪声的危害与控制方法.中考命题热点:声音的产生及传播;回声测距;实际问题中声音三要素的识别;练习测试一、填空题1.下列与声有关的语句中,所表达的物理含义是:(1)节日里的锣、鼓声“震耳欲聋”,说明锣.鼓声的大.(2)歌唱家的歌声“悦耳动听”,说明歌唱家的歌声的好.(3)小女孩的讲话“脆如银铃”,说明小女孩说话声的高.2.东林书院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表明声音可以在中传播;用小提琴和二胡演奏“二泉映月”乐曲时,我们可以根据声音的不同来加以辨别.3.声音在介质中以___ 的形成向远处传播.声音传播过程中能引起别的物体发生_____ ,超声波还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具有___________.4.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3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的深度为m (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531 m/s),这种方法能不能用来测量月亮到地球的距离?为什么?5.在百米赛跑中,甲、乙两个记时员,分别从看到发令枪冒烟和听到枪声开始记时同一运动员的成绩,则记录的成绩较准确;若甲记录的成绩为11.3s,则乙记录的成绩约为s.6.某汽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驶向一座陡峭的高山,司机按了一下嗽叭,经4s钟听到回声.听到回声时,车与前面高山的距离是m.7.频率为Hz以下的声音为次声波;频率为Hz以上的声音为超声波.8.噪声强度如果在dB以上,会影响人的正常学习和休息,如果在dB以上,长时间会造成对人的听力的伤害.9.2005年春节晚会上,聋哑人表演的“千手观音”震撼了所有观众。

她们是怎样训练的呢?听不见声音,她们将身体紧贴在音箱上,感受音乐的节奏,因为声音是由产生的。

2020年中考物理专题训练:电动机与发电机

2020年中考物理专题训练:电动机与发电机

2020年中考物理专题训练:电动机与发电机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闭合开关,铜棒向右运动,为使开关闭合后铜棒向左运动,下列操作可行的是()A.换用更细的铜棒B.将电源的正、负极对调C.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D.将电源正、负极和磁体N、S同时对调2.如图为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图,分析正确的是()A.改变磁场方向可以改变线圈转动的方向B.电动机通电后不转,一定是电路断路C.电动机工作过程中,消耗的电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D.线圈连续转动是靠电磁继电器来实现的3.我国未来的航母将采用自行研制的电磁弹射器。

电磁弹射器的弹射车与飞机前轮连接,并处于强磁场中,当弹射车内的导体通以强电流时,弹射车受到强大的推力带动舰载机快速起飞。

下列四幅实验装置图中反映电磁弹射器工作原理的是()A.B.C.D.4.如图所示是探究产生感应电流条件的实验情景(图中箭头表示导体的运动方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比较图甲和图丙,说明感应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无关B.比较图乙和图丙,说明感应电流方向与导体运动方向有关C.由图丁可得出结论:感应电流有无与导体是否运动无关D.若导体ab用超导材料制成则实验中不会产生感应电流5.关于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实验可以研究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B.甲实验可以研究电磁感应现象C.乙实验可以研究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情况D.乙实验的过程中,电能转化为机械能6.KTV丰富了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唱歌时用的麦克风(动圈式话筒)如图所示,它的工作原理是:对着话筒说话时,话筒将声音转变为随声音变化的电流,然后经扬声器(喇叭)还原为声音。

麦克风工作原理与下列装置的工作原理相同的是()A.B.C.D.7.如图所示,分别为动圈式话筒、扬声器、发电机的原理示意图,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动圈式话筒的原理与电动机原理相同B.电动机的原理与发电机原理相同C.扬声器的原理与电动机的原理相同D.扬声器的原理与动圈式话筒的原理相同8.如图所示的四个装置中,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装置原理可用来制作发电机B.图乙装置可用来演示磁场对电流的作用C.图丙装置可用来演示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D.图丁装置在工作过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二.填空题(共4小题)9.如图所示,闭合开关,静止的导体棒ab在轨道上向右运动,说明了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的作用,若只将电源的正、负极对调,则导体棒ab将向运动(选填“”左”或“右”)若只将蹄形磁铁的N、S极对调,则导体棒ab将向运动(选填“左”或“右”)。

中考物理知识与专题训练6 质量与密度(含答案)

中考物理知识与专题训练6 质量与密度(含答案)

储备2020年中考物理知识库专题训练 6 质量与密度知识点1:质量1.定义:物体所含__物质的多少__叫质量,通常用字母__m __表示。

2.单位:基本单位是千克,符号是kg ,常用单位有t 、g 、mg ;换算关系: 1 t =__103__kg =__106__g =__109__mg 。

3.测量工具:生活常用案秤、台秤、杆秤等;实验室常用天平。

知识点2:质量的测量——天平的使用1.使用:看、放、移、调、称、读。

2.注意事项:①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不能超出天平的称量;也不能小于天平的分度值;②砝码要用__镊子__夹取,轻拿轻放;③调节好的天平不要随意更换位置或交换托盘,否则要重新调节。

3.特殊测量:①测量轻小物体的质量时,可测出多个同样物体的质量,再求出这个物体的质量,这种方法叫“__累积法__”;②测量粉末状物体的质量时,可以在天平两盘各垫一张大小适中的相同纸片,再进行称量;③液体和潮湿的物体不能直接倒入天平盘中称量,应将它们装入容器中,再进行称量。

知识点3:密度1.定义:在物理学中,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2.单位:(1)基本单位:千克每立方米,符号是kg/m 3(2)常用单位:g/cm 3 (3)换算关系:1 g/cm 3=__103__kg/m 33.密度与温度:温度能够改变物质的密度,常见物质受温度影响的一般规律是_热胀冷缩,一般__气体__受温度影响最大,__固体__受温度影响最小4.密度的应用:①鉴别物质;②判断实心、空心【提示】运用公式ρ=m V及其变形式进行计算应注意:(1)公式中物理量应针对同一物体。

(2)统一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

(3)当题中涉及几种物质时,每个物理量应采用“角标”的方式加以区分。

知识点4:体积与密度的测量1.体积的测量:2.密度的测量:(1)实验原理__ρ=m V__(2)测量工具天平、量筒【提示】(1)测量固体的密度时,必须先测量固体的质量,然后再测量固体的体积,这样就不会因为物体表面有液体残留,造成所测质量偏大,所测密度偏大。

哈尔滨市2021年中考物理复习 实验专题(6)电流 电压 电阻

哈尔滨市2021年中考物理复习  实验专题(6)电流 电压 电阻

实验专题训练(六)电流电压电阻1. 小明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根据如图1所示电路连接好实物,用电流表分别测出I1、I2、I的电流,改变电源电压,重复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2)小明同学刚接好最后一根导线,电流表的指针就发生了偏转,由此可知在连接电路时,他忘了在连接电路过程中要.(3)第1次实验中有一个数据明显错误,造成错误的原因可能是:.这个数据正确的记录应该是 A.(4)小明同学根据实验得出结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为支路电流的2倍,各支路电流相等.得出错误的实验结论,主要原因是.请你提出改进的建议: . (5)通过探究,最终可得到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是. (6)分析数据,结合你用一个电流表做实验时的体会,第三次实验中应注意,并提出一条对本实验的改进意见: . (7)实验中测量三次的目的是.(8)把电流表接入电路时,有时要试触,其目的是.A. 检查电流表是否完好B. 检查电流表的连接方式是否正确C. 检查整个电路连接是否正确D. 选择最合适于被测量电流的量程(9)小明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闭合开关时电流表指针迅速偏转较大角度,紧接着指针再偏回一定角度后,示数才稳定下来;同组的小东同学同时发现,闭合开关瞬间灯泡亮度较大,紧接着变暗一点后,亮度才稳定下来.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10)小明把电流表接入A点合上开关后,灯均亮,电流表指针不发生偏转,那么原因可能是.A.电流表内部开路B.开关处接触不良C.电流表被短路D.电源供电不足(11)小明选用两个不同型号的小灯泡进行实验,观察到灯泡L1比灯泡L2暗.根据这一现象,小明作出以下分析:根据P=I2R,P与R成正比.L1比L2暗是因为L1电阻远小于L2.问:小明的分析是否正确?;说明理由:.(12)某同学连接了如图2所示的电路:①该同学连好电路后闭合开关,观察到灯泡不发光,其原因是.②随后该同学在原电路上只改动了一根导线便完成了实验.请你在图中改动的一根导线上画“×”,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出正确的电路,使两只电流表分别测干路和支路的电流.(13)小明用上面的实验器材完成“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特点”的实验,选用两只规格相同的灯泡连接的电路如图3甲所示.①闭合开关S后,发现灯L1发光,L2不发光.同学们有以下几种猜想,这些猜想中正确的是(填序号).A. L2灯丝断了B. L2短路C. 灯L2也工作,但L2中电流比L1中电流小D. 小灯泡L2靠近负极②为了寻找“串联电路的电流关系”,分别把图中A、B、C各点断开,然后把接入,闭合开关前,发现其中一个电表指针如图乙所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③下表是小明的实验数据记录表.分析实验数据得到的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是. 你认为这个实验的设计中的问题是.2. 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实验中:(1)按右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小明刚连接好最后一根导线,两灯立即发光,这说明他在连接电路时没有将.(2)实验中最好选择规格(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小灯泡.(3)下面是实验中出现的故障,请你找出故障原因:①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示数为零,L1不发光,L2发光,则故障可能是: .②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有示数,L1不发光,L2不发光,则故障可能是: .③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示数为零,L1和L2都发光,则故障可能是: .④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示数为零,L1和L2都不发光,则故障可能是: .⑤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有示数,L1发光,L2不发光,则故障可能是: . (4)如果甲、乙两组的同学分别发现电压表出现了如下图所示的现象,请你分析他们在实验时出现问题的原因:甲组: ;乙组: .(5)在测L2两端的电压时,小明为了节省时间,采用以下方法:电压表所接的B接点不动,只断开A接点,并改接到C接点上.小明用上面的方法能否测出L2两端的电压U2? ,因为:.(6)要用电压表测灯L2两端的电压,连接电路如图丙所示.图中只有一根导线连错了,请你在连错的导线上划“✕”,并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将电路连接正确.(7)改正电路后,闭合开关.如图丁所示,电压表的示数为V;若电源电压为3 V,则灯L1两端的电压是V.(8)要使实验结论更具普遍性,同学们讨论了以下三种方案:方案甲:反复断开,闭合开关,测出各电压值;方案乙:更换不同规格的灯泡,测出各电压值;方案丙:增加电池节数,测出各电压值.以上三种方案,你认为不可行的是.(9)小明更换不同规格的灯泡后并多次实验,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上表中,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初步结论:.(10)在物理实验中,经常要进行多次测量,其目的有两个:一是为了减小误差;二是为了寻找规律.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规律”的实验中,多次实验的目的是.(11)小明将某次实验的数据记录如右表:①小明根据这次的实验数据断定“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相等”,这一结论是(选填“正确”或“错误”)的,他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因为.②你对小明接下来的实验操作有什么建议? .3. 在探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时,研究小组中甲、乙、丙三位同学作出如下猜想:甲: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有关.乙: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有关.丙: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实验室备有几种电阻丝,参数如右表.(1)若要验证乙同学的猜想,要保证两导体的相同,则应该选用(选填编号)两根电阻丝进行对比实验.通过实验探究,可得出实验结论: .(2)选用A和B两根电阻丝进行对比实验,是为了验证甲同学的猜想.通过实验探究,可得实验结论:.(3)选用A和C两根电阻丝进行对比实验,是为了验证丙同学的猜想.通过实验探究,可得实验结论:.(4)如图所示,是为完成探究而连接的实验电路.实验中应通过比较,来比较电阻丝电阻的大小,达到验证猜想的目的.(5)小明、小聪和小东对图中的电路设计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小明认为:电流表是多余的,观察灯泡的亮度就可以判断导体电阻的大小.小聪认为:灯泡是多余的,根据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就可以判断导体电阻的大小.小东认为:灯泡和电流表同时使用更好,因为灯泡可以保护电路,从而防止烧坏电流表.你赞同(选填“小明”、“小聪”或“小东”)的观点.(6)在研究物理问题时经常用到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下列4个实验中用到控制变量法的是(选填字母,下同),用到转换法的是.A.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B.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C.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D. 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7)小明在做实验时的电流表的连接和示数如图所示,通过观察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过小,这样会导致实验误差,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是.实验专题训练(六)电流电压电阻1. 小明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根据如图1所示电路连接好实物,用电流表分别测出I1、I2、I的电流,改变电源电压,重复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2)小明同学刚接好最后一根导线,电流表的指针就发生了偏转,由此可知在连接电路时,他忘了在连接电路过程中要断开开关.(3)第1次实验中有一个数据明显错误,造成错误的原因可能是: 用了较小的量程,而读数时却误用了较大的量程读数.这个数据正确的记录应该是0.2 A.(4)小明同学根据实验得出结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为支路电流的2倍,各支路电流相等.得出错误的实验结论,主要原因是选用了两只规格相同的灯泡.请你提出改进的建议: 更换不同规格的灯泡重复实验. (5)通过探究,最终可得到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是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6)分析数据,结合你用一个电流表做实验时的体会,第三次实验中应注意更换电流表的量程,并提出一条对本实验的改进意见:使用三个电流表同时接入到电路中的A、B、C处,测出它们的电流.(7)实验中测量三次的目的是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可靠性.(8)把电流表接入电路时,有时要试触,其目的是 D .A. 检查电流表是否完好B. 检查电流表的连接方式是否正确C. 检查整个电路连接是否正确D. 选择最合适于被测量电流的量程(9)小明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闭合开关时电流表指针迅速偏转较大角度,紧接着指针再偏回一定角度后,示数才稳定下来;同组的小东同学同时发现,闭合开关瞬间灯泡亮度较大,紧接着变暗一点后,亮度才稳定下来.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灯丝的电阻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刚闭合开关时,灯丝的温度较低,电阻较小,电流较大;当灯泡发光后灯丝温度升高,电阻增大,电流减小.(10)小明把电流表接入A点合上开关后,灯均亮,电流表指针不发生偏转,那么原因可能是 C .A.电流表内部开路B.开关处接触不良C.电流表被短路D.电源供电不足(11)小明选用两个不同型号的小灯泡进行实验,观察到灯泡L1比灯泡L2暗.根据这一现象,小明作出以下分析:根据P=I2R,P与R成正比.L1比L2暗是因为L1电阻远小于L2.问:小明的分析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不正确;没有控制电流相同.(12)某同学连接了如图2所示的电路:①该同学连好电路后闭合开关,观察到灯泡L1 不发光,其原因是L1被短路.②随后该同学在原电路上只改动了一根导线便完成了实验.请你在图中改动的一根导线上画“×”,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出正确的电路,使两只电流表分别测干路和支路的电流.(13)小明用上面的实验器材完成“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特点”的实验,选用两只规格相同的灯泡连接的电路如图3甲所示.①闭合开关S后,发现灯L1发光,L2不发光.同学们有以下几种猜想,这些猜想中正确的是B (填序号).A. L2灯丝断了B. L2短路C. 灯L2也工作,但L2中电流比L1中电流小D. 小灯泡L2靠近负极②为了寻找“串联电路的电流关系”,分别把图中A、B、C各点断开,然后把电流表接入,闭合开关前,发现其中一个电表指针如图乙所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电流表指针没有调零.③下表是小明的实验数据记录表.分析实验数据得到的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是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你认为这个实验的设计中的问题是只有一组实验数据,实验结论具有片面性.2. 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实验中:(1)按右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小明刚连接好最后一根导线,两灯立即发光,这说明他在连接电路时没有将开关断开.(2)实验中最好选择规格不相同(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小灯泡.(3)下面是实验中出现的故障,请你找出故障原因:①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示数为零,L1不发光,L2发光,则故障可能是: 电压表短路(或灯泡L1短路).②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有示数,L1不发光,L2不发光,则故障可能是: 灯泡L1所在支路断路.③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示数为零,L1和L2都发光,则故障可能是: 电压表所在支路断路.④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示数为零,L1和L2都不发光,则故障可能是: 灯泡L2断路.⑤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有示数,L1发光,L2不发光,则故障可能是: 灯泡L2短路.(4)如果甲、乙两组的同学分别发现电压表出现了如下图所示的现象,请你分析他们在实验时出现问题的原因:甲组: 电压表所选的量程太大;乙组: 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5)在测L2两端的电压时,小明为了节省时间,采用以下方法:电压表所接的B接点不动,只断开A接点,并改接到C接点上.小明用上面的方法能否测出L2两端的电压U2? 不能,因为: 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6)要用电压表测灯L2两端的电压,连接电路如图丙所示.图中只有一根导线连错了,请你在连错的导线上划“✕”,并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将电路连接正确.(7)改正电路后,闭合开关.如图丁所示,电压表的示数为 1.2 V;若电源电压为3 V,则灯L1两端的电压是1.8 V.(8)要使实验结论更具普遍性,同学们讨论了以下三种方案:方案甲:反复断开,闭合开关,测出各电压值;方案乙:更换不同规格的灯泡,测出各电压值;方案丙:增加电池节数,测出各电压值.以上三种方案,你认为不可行的是方案甲.(9)小明更换不同规格的灯泡后并多次实验,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初步结论: 在串联电路中,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10)在物理实验中,经常要进行多次测量,其目的有两个:一是为了减小误差;二是为了寻找规律.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规律”的实验中,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寻找规律.(11)小明将某次实验的数据记录如下表:①小明根据这次的实验数据断定“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相等”,这一结论是错误(选填“正确”或“错误”)的,他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因为实验所用的灯泡规格相同.②你对小明接下来的实验操作有什么建议?更换不同规格的小灯泡进行多次实验.3. 在探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时,研究小组中甲、乙、丙三位同学作出如下猜想:甲: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有关.乙: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有关.丙: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实验室备有几种电阻丝,参数如右表.(1)若要验证乙同学的猜想,要保证两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则应该选用A和D(选填编号)两根电阻丝进行对比实验,这种实验方法叫控制变量法.通过实验探究,可得出实验结论: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有关.(2)选用A和B两根电阻丝进行对比实验,是为了验证甲同学的猜想.通过实验探究,可得实验结论:当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越长电阻越大.(3)选用A和C两根电阻丝进行对比实验,是为了验证丙同学的猜想.通过实验探究,可得实验结论:当材料和长度相同时,导体横截面积越小,导体电阻越大.(4)如图所示,是为完成探究而连接的实验电路.实验中应通过比较电流表示数的大小(或“灯泡的亮度”),来比较电阻丝电阻的大小,达到验证猜想的目的.(5)小明、小聪和小东对图中的电路设计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小明认为:电流表是多余的,观察灯泡的亮度就可以判断导体电阻的大小.小聪认为:灯泡是多余的,根据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就可以判断导体电阻的大小.小东认为:灯泡和电流表同时使用更好,因为灯泡可以保护电路,从而防止烧坏电流表.你赞同小东(选填“小明”、“小聪”或“小东”)的观点.(6)在研究物理问题时经常用到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下列4个实验中用到控制变量法的是ABD (选填字母,下同),用到转换法的是BD .A.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B.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C.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D. 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7)小明在做实验时的电流表的连接和示数如图所示,通过观察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过小,这样会导致实验误差较大,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是电流表改用小量程.。

中考物理能力提升训练:浮力探究实验(答案)

中考物理能力提升训练:浮力探究实验(答案)

中考物理能力提升训练:浮力探究实验及答案1.如图所示,“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步骤如下: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所受的重力G(如图甲所示);②将物体浸没在水面恰好与溢口相平的溢水杯中,用空的小桶接从溢水杯里被物体排开的水,读出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如图乙所示);③测出接水后小桶与水所受的总重力G1(如图丙所示);④将小桶中的水倒出,测出小桶所受的重力G2(如图丁所示);⑤分别计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和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并比较它们的大小是否相同回答下列问题(1)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水的浮力F浮= ,被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G排 = (均用上述测得量的符号表示)(2)指出本实验产生误差的原因:(写出两点)AB(3)若物体没有完全浸没在水中,(选填“能”或“不能”)用实验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答(1)G-F G1-G2(2)a.测量时弹簧测力计未保持静止等b.小桶中的水未倒净,排开的水未全部流入小桶等(3)能2.春辉同学做“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实验,如下图所示,A、B为同种材料的金属块(体积V A<V B),液体密度ρ浓盐水>ρ海水,均在物体静止时对弹簧测力计进行读数(其中F1、F2分别为乙、丙两图中测力计示数)。

(1)如图甲所示,春辉测量金属块A所受重力为 N;(2)他将金属块A分别浸没在浓盐水和清水中,如图乙、丙所示,初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物体所受浮力越(3)春辉又将金属块B浸没在清水中(如图丁所示),测得其受到的浮力为1.2N。

春辉分析图甲、图丙和图丁得出了“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而玉丽同学思考:对比图甲,图乙和图丁,同时结合(2)的实验结论,是否也能分析出“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呢?请针对玉丽的思考写出你的分析答 4 排开液体体积大不能没有控制液体密度相同3.小虹利用弹簧测力计、实心圆柱体物块、烧杯等器材,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2020年中考物理实验复习必刷题06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含解析)

2020年中考物理实验复习必刷题06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含解析)

06 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原理一、实验探究题(共10题)1.小华在课外探究弹簧的长度跟外力的变化关系时,记录了如下实验数据.(1)没有挂钩码时,弹簧的长度L0=________ cm;(2)请将表格中第3行的数据补充完整;(3)分析实验数据,你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4)这项研究在实际中的应用是________ .(5)这种性质的弹簧能够用来测量力的范围是________ .(6)小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如下三个图象,其中正确的是A. B.C.2.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A、B两根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测力计,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钩码(图甲所示),记录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和橡皮筋伸长量△x,根据多组测量数据做出的图线如图乙所示。

(1)当在两根橡皮筋上悬挂重力为8N的物体时,橡皮筋A的伸长量为________cm,橡皮筋B的伸长量为________cm。

(2)分别用这两根橡皮筋制成的测力计代替弹簧秤,则用橡皮筋________制成的测力计量程大,用橡皮筋________制成的测力测量的精确程度高(均选填“A”或“B”)。

(3)将本实验中相同的两根橡皮筋并联起来代替弹簧秤,能够测量力的最大值为________N。

3.在“制作一个橡皮筋测力计”的小组活动中,小军提出了一个问题:“在一定的弹性范围内,橡皮筋伸长的长度跟它受到的拉力可能存在什么关系?”小明和小丽经过思考并猜想后,他们决定一起通过实验来验证。

小明和小丽的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1)没有挂钩码时,橡皮筋的长度L0=________cm。

(2)请在方格纸中作出关于F与△L的关系图象。

(3)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实验能得到的结论是(用文字叙述):________。

(4)把小明和小丽实验时所用的橡皮筋做成测力计,根据实验数据,则它的量程为________。

(5)用两根上述的那种橡皮筋A和B,用细线C(C的长度和质量不计)紧靠地串在一起,如下方甲图所示,小明在B的末端用了一大小为1.8N的水平拉力F,使其沿水平方向伸长,如下方乙图所示,则此时A 和B串在一起的总长度为________cm。

2020中考物理人教版专题复习: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练习试题

2020中考物理人教版专题复习: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练习试题

2020中考物理人教版专题复习: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用同一个滑轮组来测挂不同钩码时的机械效率,下述结论正确的是()A.钩码较重的一次机械效率较高B.钩码较轻的一次机械效率较高C.两次的机械效率是一样的D.机械效率与钩码提升高度有关2.一个滑轮组经改进后提高了机械效率,用它把同一物体匀速提升同样的高度,改进后与改进前相比()A.有用功减小,总功减小B.有用功增加,总功增加C.有用功不变,总功不变D.有用功不变,总功减小3.同学们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因素”时提出了下列假设(1)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动滑轮重有关(2)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被提升的物重有关(3)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物体提升高度有关(4)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承重绳子的段数有关然后一位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两个滑轮组,进行对比实验来验证提出的假设,则该实验验证的假设是()A.(1)B.(2)C.(3)D.(4)4.下面提出的方法中,可以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做法是()(A. 多做有用功B. 增加提升的重物质量C. 改变绳的绕法D. 减少提升的时间5. 下列关于滑轮组的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机械效率越高,做功越多B. 机械的效率越高,功率越大C. 功率越大,做功越快D. 使用机械效率高的机械可以省功二、实验探究题6. 如图所示,在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1)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

(2)直接测得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应选用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测量时,必须____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

(5)如果使钩码升高的高度增加为原来的2倍,机械效率将___________。

选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7. 小红同学在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做“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 计匀速竖直拉起重8N 的物体,物体升高了0.2m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N ,在实验过程 中对物体所做的有用功是______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__。

2020中考复习 物理经典考题训练——专题六:光和眼睛

2020中考复习 物理经典考题训练——专题六:光和眼睛

2020中考复习物理经典考题训练——专题六:光和眼睛考点一:光的直线传播1.大约两千四百年前,我国的学者墨翟和它的学生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解释了小孔成像的原理。

小光同学将两个长度均为50cm,直径为5cm的直筒套在一起,做成如图的仪器(M筒的直径稍大,可以套在N筒上并能前后移动)(1)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________像。

可以用光的________-解释。

所成的像与小孔的形状________。

(2)若直筒M,N位置不动,让物体远离N筒,像距________,像的大小________(以上两空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十五的夜晚,将小孔对准明月,测得月亮最大像的直径是9.1mm,已知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380000km。

月球的直径约为________km。

考点二: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1.关于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B. 平静的水面能映出岸上景物的倒影,是因为光在水面发生了漫反射C. 我们能从不同的地区看见天上的月亮,是因为月球对太阳光发生了镜面反射D. 人们能从不同方向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这些物体表面发生了漫反射2.如图所示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A. 在岸上看到水中的腿变“短”了B. 在平静湖面上群山的倒影C. 透过玻璃砖看到钢笔“错位”了D. 手影3.下列图片中的物理现象与所对应的物理知识相符的是()A. 手影游戏﹣﹣光的色散B. 小孔成像﹣﹣光的折射C. 照镜子﹣﹣光的反射D. 鱼在哪里﹣﹣光沿直线传播4.某人的身高为1.70m,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1.5m处,他在镜中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________m,他以0.5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时,他在镜中的像会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为使实验的效果更好,实验室内光线应________一些(选填“强”或“弱”);实验中某同学将玻璃板及点燃的蜡烛放置好后,在玻璃板另一侧移动未点燃的蜡烛,观察到未点燃的蜡烛与点燃蜡烛的像重合时,记录下了物、像、镜的位置,接下来的操作应是________(选填“整理实验器材”或“改变蜡烛位置多次实验”),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发现像与物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_.6.身高1.75m的小明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5m处,他在镜中的像距他 ________ m.如果平面镜向他移动0.5m,他的像高 ________1.75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现在的像相对于原来的像移动了 ________ m.7.学习了光学知识后,小明对有关实验进行了思考和创新:(1)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的反射规律,其中有一个可沿虚线折转的光屏.①光屏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 ;.________②实验时,光屏应如何放置?________(2)如图乙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实验中,①小明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来完成探究活动,虽然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这是为了能确定像的________ .②当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20cm的A处时,玻璃板后B处的蜡烛好像也被点燃了;移去B处的蜡烛,取一光屏放在B处,发现光屏上并没有出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 像.③小明将玻璃板移去,在玻璃板位置放一凸透镜,B处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倒立、等大的烛焰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 cm.8.小明同学自备器材,主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其情形如图所示,他先把一块平板玻璃垂直立在水平桌面上,再准备A、B两支大小、外形完全一样的蜡烛,然后把点燃的蜡烛A立在玻璃板前,又把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蜡烛B的位置,使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1)用平面镜代替玻璃板,上述实验________ (填“能”或“不能”)进行,因为________ (2)实验时,取两根相同的蜡烛,是为了验证物与像________ 关系;某同学发现看到蜡烛A的像不清晰,于是他将蜡烛B也点燃,用来增加像的亮度.他这样做________ (填“能”或“不能”)使看到的像更清晰.(3)如果把蜡烛A向镜面移动一段距离,又移动蜡烛B去与蜡烛A的像比较,会发现蜡烛A像的大小________ (选项“变大”、“变小”或“不变”).(4)如果在蜡烛A像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光屏上________ 承接到像(选项“会”或“不会”),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 像.(选填“虚”或“实”)考点三:光的折射1.若岸边的人能看到水中的鱼,它看到的鱼其实是()A. 鱼下方的虚像B. 鱼上方的的虚像C. 鱼下方的的实像D. 鱼上方的的实像2.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3.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之间发生折射的光路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空气在界面的________侧(选填“左”或“右”),此过程中还有部分光发生了反射,反射角的大小是________ .4.如图所示,MN是两种均匀介质的分界面,已知两种介质其中一种是空气.一束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则入射角大小等于 ________ 度,折射角大小等于 ________ 度,其中界面MN的 ________(填“左”或“右”)侧是空气.5.如图,OA、OB和OC是射到空气和玻璃界面上的入射线、反射线和折射线三条光线,则________是法线,反射角为________度,折射角为________度.6.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向一块玻璃砖.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和离开玻璃后的径迹。

最新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训练题(共29页 附答案)

最新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训练题(共29页 附答案)

最新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训练题(共29页附答案)1.在旅游景区,导游常使用扩音器进行讲解。

正确的说法是扩音器可以增大声音的响度。

2.关于声现象,正确的说法是医生用“B超”观察胎儿的发育情况是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

3.针对以下四幅图,正确的说法是:图乙中,敲锣时用力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4.如图所示是XXX在课余时间制作的一个竹笛。

吹奏竹笛时,振动发声的物体是空气柱。

当布团分别位于a、b、c三个位置时,竹笛发声音调最高的位置是a,音调最低的位置是c。

1.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快速增长,水污染日益加剧,因此污水净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XXX设计的太阳能净水器中,污水净化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先汽化,后液化。

2.对甲、乙两种物质同时持续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正确的说法是甲物质在4~6 min内一定持续吸收热量。

3.将冰块放入易拉罐中,加入适量盐并用筷子搅拌约半分钟。

使用温度计测量混合物的温度,可以发现温度低于0℃。

在此过程中,易拉罐底部和下部会出现白霜,这是水蒸气在凝华放出热量的过程中形成的。

4.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应该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安装实验器材。

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根据图像可以得知,水的沸点为97℃,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这一结果可能是由于该处大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导致的。

质量与密度1.在研究了密度知识后,XXX同学对一个鸡蛋的体积进行了估算。

最接近实际的估算值应为50 cm³。

2.根据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图像,可以得出乙物质的密度比水大,体积为50 cm³的乙物质的质量为35 g。

质量为25 g的甲物质的体积为30 cm³。

当甲和乙两物质的质量相同时,乙物质的体积较大。

3.在测量金属块密度的实验中,XXX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中考物理设计实验专题练习题带解析

中考物理设计实验专题练习题带解析

中考物理设计实验专题专题1:实验台上有组装好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0~5N。

另外还有质量均为 100g 的钩码六个(图中未画出)。

要求利用上述实验装置和钩码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用动滑轮提升重物时,如果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不变,则有用功跟总功成正比。

请写出主要实验步骤。

专题2:小阳在户外滑雪时发现,不同的人从滑道的顶端滑到底端所用的时间不同。

对此他猜想:“物体从同一斜面的相同高度由静止向下滑动时,物体从静止开始滑到底端的平均速度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请你利用刻度尺、停表、质量已知的钩码以及如图所示的斜面和质量已知且带有凹槽的滑块,设计一个实验验证其猜想是否正确。

请你写出实验步骤,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专题3:如图所示,实验桌上备有:已调好的微小压强计1个,侧壁标有刻度的圆柱形容器1个、适量的水。

请你利用上述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同种液体,深度越大,液体内部产生的压强就越大”。

实验中用U形管左右液面的高度差Δh表示液体的压强的大小。

要求:(1)写出实验步骤;(2)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专题4:实验桌上有如下器材:量程符合实验要求的弹簧测力计一个、符合实验要求盛有适量水的量筒一个、体积相同的钩码六个。

请你利用上述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它排开液体的体积成正比”。

写出主要的实验步骤和画出数据记录表。

专题5:有人猜想:“浸没在液体中的固体所受的浮力大小可能跟固体的形状有关”,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猜想是否正确。

写出实验所需的器材和实验步骤;并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专题6:小芳同学在研究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之前,想利用手边的器材验证“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这一关系。

实验桌上有如下器材:电源一个(电源电压不作为已知)、电阻箱一个、电压表一只、电流表两只、开关一个、各种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和导线若干。

请根据上述要求帮助小芳画出实验电路图,并写出实验步骤。

中考物理实验复习

中考物理实验复习

中考物理实验复习篇一:中考物理实验题专题复习及训练中考物理实验题专题复习及针对训练【考点聚焦】这部分知识涉及到的考点有: 1.平面镜成像。

2.凸透镜成像规律。

3.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物体密度。

4.阿基米德原理。

5.伏安法测电阻。

6.动能、重力势能的有关因素。

7.滑轮组机械效率。

8.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9.焦耳定律实验。

一、实验探究内容及考查点1.课本实验探究2.课本外实验探究基本都与所学的物理知识有所关联,需要读懂实验探究的目的和实验操作的意图,这种题型综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但难度不大。

二、实验探究题的解答技巧1.阅读题目,弄清题目探究的内容; 2.思考实验所需的器材、研究方法和结论;3.思考特殊器材的使用方法和作用(一般指测量型器材);4.电学实验探究题中的故障问题(开路:可能只有电压表有示数;短路:部分器材有示数)。

【呈现形式】以上考点常以实验题的形式出现,针对实验中出现的一些实验基本操作和注意点会详细考察,要求学生熟悉实验的操作步骤和实验的原理,实验的数据的分析和实验结论的得出。

初中物理实验的七种思想:1、控制变量法在实验中或实际问题中,常有多个因素在变化,造成规律不易表现出来,这时可以先控制一些物理量不变,依次研究某一个因素的影响和利用。

如气体的性质,压强、体积和温度通常是同时变化的,我们可以分别控制一个状态参量不变,寻找另外两个参量的关系,最后再进行统一。

欧姆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等都是用这种方法研究的。

2、等效替代法某些物理量不直观或不易测量,可以用较直观、较易测量而且又有等效效果的量代替,从而简化问题。

如大气压强由于大气层面不确定、大气密度是变化的,不易直接测量,可用水银产生的压强与大气压强相等来研究;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实验也利用了等效思想。

3、累积法把某些难以用常规仪器直接准确测量的物理量用累积的方法,将小量变大量,不仅可以便于测量,而且还可以提高测量的准确程度,减小误差。

如测量均匀细金属丝直径时,可以采用密绕多匝的方法。

2020-2021中考物理提高题专题复习功和机械能问题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2020-2021中考物理提高题专题复习功和机械能问题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初中物理功和机械能问题1.如图所示,在伽利略理想实验中,小球每次均从斜面a点自由滚下,分别经过图中b,c,d各位置,关于小球的动能、重力势能、机械能描述正确的是()A.小球的重力势能一直在减小B.在d点的重力势能小于在c点的重力势能C.从b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D.从a到b小球速度越来越大,机械能越来越大【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小球从a到b的过程中,高度变小,重力势能减小,从b到c或d的过程,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加,所以不同的过程重力势能的变化不同,故A错误;B.c、d两点在同一高度,所以小球在这两点的重力势能相等,故B错误;C.小球从b点到c点的过程中,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是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故C 正确;D.在伽利略理想实验中,机械能是守恒的,所以从a点到b点,小球的机械能不变,故D 错误。

故选C。

2.如图所示,木块以一定的速度滑过A、B点,到C点滑出下落至D点,A和B、C和D 之间的垂直距离均为h。

若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则对木块在运动过程中能量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A.D点与A点相比,动能增大,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B.A点到C点减少的重力势能大于C点到D点减少的重力势能C.B点的动能可能等于A点的动能,但可能大于C点的动能D.B点的动能可能等于D点的动能,但一定大于A点的动能【答案】C【解析】【详解】A.D点与A点相比,动能增大,势能减少,因为存在摩擦,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机械能减小,故A错误;B.A和C、C和D之间的垂直距离均为h,则A点到C点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C点到D 点减少的重力势能,故B错误;C.斜面粗糙,则AB段有可能匀速,但因摩擦力的存在B的速度一定大于C的速度,所以,B点的动能可能等于A点的动能,一定大于C点的动能,故C正确;D.木块从B到C,因为有摩擦,则C处的动能小于B处的动能,从C到D,由于忽略空气阻力,木块的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故D点动能大于C点动能,B点的动能可能等于D点的动能,但与A点的动能大小不确定,故D错误。

上海市2020年中考物理一模复习知识手册与必刷题专题6.3 液体内部的压强(探究实验题)(解析版)

上海市2020年中考物理一模复习知识手册与必刷题专题6.3 液体内部的压强(探究实验题)(解析版)

专题6.3 液体内部的压强05 探究实验题1. 观察图1(A )中现象,底部扎有橡皮膜装有水的管子,发现橡皮膜向下凸出,观察图(B )中现象,侧面开着几个小孔且装有水的管子,水从小孔中喷射出来。

①图1(A )表明: 。

②图1(B )表明: 。

【答案】① 液体内部存在压强;②水的深度越大,水内部的压强越大。

【解析】橡皮膜发生形变,表明水产生了压强;水从小孔喷射时,发现深度越大,喷的越远,说明水的压强越大。

2.如图2所示,将一端扎有橡皮薄膜的玻璃管浸入水中,橡皮膜向上凹进,说明水内部有_______的压强(选填“向上”或“向下”)。

若增大玻璃管浸入水中的深度,橡皮膜向上凹进的程度将_______(“变小”、“不变”或“变大”)。

若在管内注入煤油至A 位置处(ρ煤油<ρ水),最终橡皮薄膜_______;若在管内注入盐水至B 位置处(ρ盐>ρ水),最终橡皮薄膜_______。

(后两空选填“向上凹进”、“保持平整”或“向下凸出”)。

【答案】向上;变大;向上凹进;向下凸出。

【解析】(1)将一端扎有橡皮薄膜的玻璃管浸入水中,橡皮膜向上凹进,说明水内部有向上的压强; (2)若增大玻璃管浸入水中的深度,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强变大,因此向上凹进的程度将变大; (3)在管内注入煤油至A 位置处,因为密度ρ煤油<ρ水,且煤油的深度小于水的深度h 煤油<h 水,玻璃管内水图2部煤油的压强小于外部水的压强,因此最终橡皮薄膜向上凹进;(4)若在管内注入盐水至B 位置处,因为h 盐水=h 水,ρ盐>ρ水,玻璃管内部盐水的压强大于外部水的压强,因此最终橡皮薄膜向下凸出。

(1)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液体内部存在各个方向的压强,压强的大小和深度有关,深度越大; (2)橡皮膜受到液体的压强通过橡皮膜凹凸程度来体现的,橡皮膜凹凸程度越大,说明橡皮膜受到液体的压强越大;(3)橡皮膜是向内凹进,还是向外凸出,取决于玻璃管内外的压强大小。

3.为“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敏做了如下实验。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探究题
1.在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相同的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接着在材料不同的平面上继续运动,分别停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1)实验中为什么每次都要使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这个实验可以推理得出:运动的小车在完全平滑的平面上将做__________运动。

(3)这一实验很好地说明了物体运动__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力的维持。

2.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利用小桌、砝码、泡沫塑料等器材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

在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泡沫塑料的________________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图中__________两个实验是用来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是否有关的;甲、乙两个实验是用来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是否有关的。

3.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

(1)在称量矿石质量之前,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并将游码置零后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红线左侧,下一步的操作应该是_________,
待指针指向分度盘中央红线上即可称量。

(2)下图为小明做实验时的情景,由此可计算出矿石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3)从A 到B 的操作引起的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2015山东济南)学习了奥斯特实验后,小军和小民认为:通电的螺线管周围也存在磁场。

可是,通电螺线周围的磁场是什么样的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