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计量装置的计量技术探讨

合集下载

电力系统中的电能计量与监测技术

电力系统中的电能计量与监测技术

电力系统中的电能计量与监测技术电力系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石,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能计量与监测技术在电力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电力系统中的电能计量与监测技术的应用、发展以及未来趋势。

一、电能计量技术的概述电能计量是指对电力系统中的电能进行精确测量和统计的过程。

电能计量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从机械式仪表到电子式仪表的转变。

传统的机械式仪表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等优点,但精度较低、计量范围有限等缺点限制了其应用。

而电子式仪表由于具备高精度、宽计量范围、多功能、可编程等特点,已成为目前电能计量的主流技术。

二、电能计量技术的应用电能计量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电能计量仪表:电能计量仪表是电能计量技术的核心设备,用于实现对电能的准确计量。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电力系统的发展,电能计量仪表不断更新迭代,从传统的电子式仪表发展到现在的电子智能表,具备了更高的计量精度、更广泛的计量范围以及更多的计量功能。

2. 远程抄表技术:远程抄表技术是电能计量技术的重要应用之一。

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实现对电能计量仪表数据的远程采集和抄表,可以减少人工巡查、节约人力资源,并提高计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远程抄表技术也为电力系统的管理和运维提供了更加便捷和高效的手段。

3. 负荷监测与管理:电能计量技术还可以用于电力系统中的负荷监测与管理。

通过对电能计量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可以实时监测用户的用电行为和用电负荷,为电力调度和供需平衡提供依据,优化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管理。

在能源消耗管理和节能减排方面,负荷监测与管理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电能监测技术的发展电能监测技术属于电能计量技术的延伸和拓展,其目的是实时、准确地监测电能的使用、传输和损耗情况,为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电能监测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1. 数据采集与处理:随着传感器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不断降低,电能监测技术的数据采集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电能计量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电能计量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电能计量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电能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电能计量技术作为保障电能供应的核心技术,对电能的使用、节约、监督和管理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电能计量技术的意义、技术现状、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电能计量技术的意义电能计量是指对电能进行测量、计量、校验和计费的一系列技术活动。

随着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电能计量技术的意义愈加重要。

首先,电能计量技术是发展电力市场的基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电力行业必须建立起公正、公平的电力交易机制,而这就离不开电能计量技术支持。

其次,电能计量技术可以实现对电能的有效管理。

电力系统对电能的具体管理需要得到精确的数据支持,而这一点可以通过电能计量技术来实现。

此外,电能计量技术还可以促进能源的合理利用,降低能源损耗和浪费。

二、电能计量技术的现状目前,我国的电能计量技术已经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随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深入推进,电能计量计量技术已经有了较大的提升。

具体来说,下面就分别从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数字化方面,我国的电能计量技术在数字化方面的应用远远落后于国外。

和国外的技术水平相比,我国的电能计量设备数字化率还比较低,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网络化方面,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计量技术也朝着网络化方式处理的方向发展。

当前,我国某些地区已经实现对电能进行网络计量,实现了对远程数据的实时监测、自动化采集、传输处理等功能。

智能化方面,我国的电能计量技术在智能化方面的应用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随着物联网技术在电能计量中的大量应用,智能计量设备可以自动监测电能的流量、电压、功率等信息并自动进行计算。

三、电能计量技术的未来发展未来,电能计量技术将会继续发展。

首先,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电能计量技术将进一步数字化,更多的数字化设备将得到广泛应用。

与此同时,网络化技术也将得到进一步发展,计量数据也将进一步互联互通。

还有一点,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发展,计量设备将会进一步智能化。

电能计量装置的技术管理

电能计量装置的技术管理
电能计量装置的技术管理
李 滨兴
( 国网哈 尔滨供 电公 司客 户服务 中心哈 西分 中心 ,哈 尔滨 1 5 0 0 8 6 )
摘 要 :电力计量装置是用电管理 中的核心部分。 目前国家大力发展 电力计量一体化技术,因此加 强电能计量装置 的技术管理势在必行。技术管理是 电量计量的技术保 障,可以尽可能的减 少供 电过程 中的电量损 失以及 防止窃电等不法 行 为的发生 ,切 实地提 高企业的经济利益。本文对如何加强电量计量装置的技术管理进行 关键词 :电能装置 ;技 术管理 ;电能计量


的创新性 ,通 过和 国外 的先 进产品 的对 比,不断完善 自身计 量装置 的不足 。在此基础上 总结经验和技术 要点,研究 出能 够适应各种突 发情况且 能够在特 定的环境下 可以正常工作 的 计量装置 ,不 断加快 自我创 新的步伐,为实现我 国 电力计量 装置的功能性 多样化提供一 定基础 。 三、应对 电量计量装置的技术管理问题的方法 ( 一 )技术人 员素质 的提升 。计 量工作人员 的整 体素质 对计量工作有着至关重要 的影响。在 电力计量技术管理中,管 理人员应各尽其能,维护 电量计量正常运行。同时需要加强计 量运行的监 督管理、技术指导 以及对技术人员的培训。通过对 技术人员加 强技能培训和技术指导,能够提高计量人员和营销 人员业务水平 。随着 电力系统计量技术的不断进步 ,原有机械 表逐渐被智 能电子仪表代替, 自动抄表系统 日益得到广泛应用, 通过及时而必要 的培训考核, 使计量人 员对相关技 能熟悉掌握。 通过加强监督管理,可 以减少技术人员消极怠工的情况 ,督促 他们注意计量过程中出现 的问题 ,尽可能的减少计量误差 ,从 而防微杜渐从根本上遏制计量故障 的出现。 ( 二) 保证 电量计量 装置正常运作。电量计量 装置正常的 运作是 保证计量工作进行 的前提。因此要要严格 把握好 电能计 量装置选型和验收, 从根本上保证产品运行和计量的可靠安全, 杜绝假 冒伪劣产 品的流入。 同时要注意计量装置的安装, 应将互 感器安装在避雷针 的下方, 使其尽量免受雷电的干扰。 计量装置 的表箱应具有 良好 的通风性、 散热性, 防雨防腐蚀, 从而减少计 量装置的维护工作, 改善 电能表的运行环境条件。 企业应更换年 老失修 以及淘汰的电能表, 逐步实现远程抄表和计量数字化。 ( 三 )电量计量装置功 能的提升 。电力计 量中的设备逐 步 向 自动化 、智能化、信息化迈 进,这就要求 电量计量装置 具有更多的功能。新功能和新工艺 的应用和推广仍需要提高, 如 电量装置通 过实现产 品的 自动 智能化能够对所采 集的数据 进行快速 、准确 的分析和判 断,并可根据不 同的工作环境 的 要求进行最优 化调整 。此外 ,计 量管理 中亟需解 决防窃 电工 作,其中封 印管理是最为有效 的方式之一 。封 印技术不断取 得新 的进展如采用 新的 防伪封 印,而防伪封 印也有 了新材料 和新工艺的突破 ,如 二维码封 印和数码封 印等 。 四 、 结 束 语 加强 电量计 量技术管理是 电力企业激烈 的市场 经济下保 有 竞争力重要 措施。这不仅 能够 为企业节约供 电成本、降低 电能损耗 、 提 高供 电能力和稳定性, 还能够实时掌握经济指标。 技术管理工作 设计 到 电量计量 的各个方面 ,既要抓好 整体工 作,又要做好重点工作 ,正真实现科学有效的计量 管理方式 。 参考文献: 『 1 1 卢 志海 , 厉 吉文 , 周剑 . 电气化 铁路 对 电力 系统 的影 响 叩. 继电器 , 2 0 1 3 ( 1 1 ) : 3 3 — 3 6 . 『 2 1 黄伟 亮 . 电能计量技 术在 用 电稽查 工作 中的综合应用 卟 专题研究 , 2 0 1 2 . ( 0 9 ) : 9 8

浅谈电能计量装置常见的技术问题及解决措施

浅谈电能计量装置常见的技术问题及解决措施


46 —
1 电能计量装置常见技术问题 际运行中 , 若用户的负荷 电流变化幅度较大或 之间的二次 回路电流至少用 4 / mm导线 ,电压 我 国 白 革开放 以来 , 改 经济发展 和社会 进 实际使用电流经常小于电流互感器额定一次 电 至少用 2 r m导线 , A B C各相导线应 分 .r 5d 且 、、 步都取得 了举世瞩 目的成就 。 随着经济的发展 , 流 的 3%, 0 长期 运行于 较低载 负荷 点 , 造成 别采 用黄、 红色线 , 会 绿、 非极性端 至试验接线盒 对 电的需求量不断扩大 ,电力销售市场 的扩大 计量误 差, 应采用宽负载 电能表 。另外 , 用三相 之间的二次 回路 A B C各相 导线应分 别采用 、、 进 一步刺 激了整个 电力 系统的 生产与 经营 发 三线 电能表测量 三相 四线 电能将引 起 附加误 黄黑 、 绿黑 、 红黑双色线 , 接地线应采 用黄绿双 展 。 是随着经济 的发展和用电量的增大 , 但 尤其 差。 由于三相负载不平衡 , 中性点普遍有 电流存 色线 。 其余二次回路 A B C各相导线可分别采 、、 伴 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 ,由窃电问题 引出 在 , I=n I-c所以 , 而 b I—a I 缺少 电流 I 消耗 的 用黄 、 红色线 , b所 绿、 零线应采用黑 色线 。 引起附加误差 。 24 .积极运用数据综合通信系统 的计量装置的管理变得越来越 突出 ,国家为此 功率, 蒙受 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其根本原因在 于电能 1 . 4电压互感器二次导线压降引起的误差 电能远程 自动抄表系统 由电子式载波 电表 计量装置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难以得到彻底 的解 电能计量 装置中的电压互感器的负载电流 和加装了光电转换载波前端采集系统的机电脉 决, 不但影响到电力企业的发展 , 而且严重制约 通 过二次连接导线及 串接点的接触电阻时会产 冲式电能表组成系统 电能采集最前端。用户电 了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 的稳 定。 生电压降 ,这样加在 电能表上的电压不等于电 能数 据将以光 电脉 冲的形式 传递给 载波集 中 1 . 1错误接线 压互感器二次线圈电压 , 因此会产生计量误差。 器 ,载波集 中器在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通道传 接线错 误是 电能计量 管理 中常见 的技 术 根 据《 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 》 规定 , 于 输到电力运营商远程集 中控制 中心 ,进行电能 对 问题 ,在电力企业 日常的系统管理与维护工作 I Ⅱ 、 类计费电能计量装置 , 电压互感 器的二次 数据的分析统计。通信子系统按照通信媒介 的 中, 经常会发 生的情 况有两 种 : 电压逆相 序 , 压 降不 大于额定二次电压的 0 %, 大于额 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光纤通信 , a . . 其他 2 卫星无线通信 , 市 这种情况往往在三相三线、三相 四线多功能表 定 电压 的 0 %。 . 5 话网通信和电力载波线路通信 四种模 式。 2电能计量装置的强化技术 管理措施 的应 中经常发生 , 造成 的后果往往是表计计量 2 推行电能计量装置的封印管理制度 . 5 不 准。 在感性负载中往往少 计量 , 给企业带来巨 在 我国 电力 系统 的 日常 管理 与维 护工 作 管好用好电能计量装置的封印是 防窃电的 大 的损失 .. b电流极性反 , 这种 情况往 往在接线 中, 加强电能计量装置的管理水平 , 管理 制 重要措施之一 , 落实 但是 , 的作用 常常被忽视 , 它 因 中经常发 生 , 我们知道 , 电流互感器 P 应 和电 度 , 1 需要切实执行各种规章制度。在此 , 笔者借 此就留下防窃电隐患 。有的电能表端钮 盖缺少 源方向致 , 那么一次线在通过 电流互感器时的 鉴电力计量部 门提出的各种措 施,并 紧密结合 封印或者用 电士钳 子卡一 个印 就算是有 了封 方 向应为 P 一 2 二次 电流方向应为 K 一 2 1P , 1 K 形 自身研究实际,提出如下管理 电能计量装置技 印, 因此 , 个别人可能很顺利地在端钮接 线上做 成一个 回路 ,但在工作 中操作人员往往在 P 、 术 管 理 措 施 。 1 手脚窃 电: 的计费用 电流互感 器的接线端子 有 P 之 间搞错 , 2 造成 的后果 往往 是表计 不计量 或 2 加强电能计量装置 的计量准 确度的评 不加封印 ,于是个别人就私 自更换 电流互感器 . 1 少计量 , 这种情况极 易发生也危害较大。 估 ( 比改换大的) 变 , , 窃电; 大量 封印管理不善 , 导致 12电流互感器选用不 当引起的误差 . 对 电能计量装置在运行中的计量性能或计 封 印流出 , 有些 电力用户可以轻而易举搞到封 由于一 次电流通 过 电流互感 器一次绕组 量准确度进行评估是电能计量装置管理 的重要 印, 造成防窃电漏洞 。 时 ,要使 二次绕组产生感应电动势 ,必须消耗 环节 ,正确的评估首先可 以确定 电能计量装置 结束语 磁, 使铁芯产生磁通 。 电流互感器 的误差是由铁 在实际运行 中的计量性 能是否在设计和规程规 对 电能计量装置 的最基本要求是 准确 , 是 芯所消耗 的励磁安 匝引起 的。电流互感 器误差 定的范 围内,正确的评估可 以使 电能计量装置 否准确是用综合误差来评价的。通过分析电能 取决于互感器 的比差 、 角差 。 而比差、 角差又与 在正常 的情况下使用 时间尽可能地长 ,以降低 计量装 置产生 的技术问题 , 并积极寻求有效地 外接负载阻抗 Z 、 b 铁芯抗 角 d, 芯损耗 电量 企 业 的经 营成 本 。 铁 解决措施 , 不仅可 以提高电能计量 的准确度 , 还 角 有关 。由互感器 电流特性曲线、 负荷特性 22强化 电能计量装置 的图纸管理 和审核 可大大减少计量设备的投资。因此必须认真做 - 曲线和 误差特二次 负荷要控 制在 2 % ~10 5 0 % 制度 好 电能计量装置工作 ,提高电能计量装置的准 之问, 一次 电流为其 额定值 6 %左 右 , 0 至少不 电力部门对电能计量装置用 的表板 、表箱 确性 , 真正做到 电能计量公平 合理 , 为发供用电 得低 于 3% , 0 才能使 最优状 态 , 而降 低电流 和计量柜都有相应的标 准图纸要求 ,并设专业 各方提供可靠依据。 从 互感器误差 。接人 电流互感器的二次 负荷包括 人 员管理审核图纸,因此新装和改装的电能计 参考文献 电能表阻抗 、接触 电阻。现在电子表 的大量使 量装置一般都能达 到标准要求 ,为准确计量电 fI I刘松 宇, 张强. 电能计量装置错误接线分析 及 用, 其二次 负荷远低于机械表 , 多数不到 I A 能创造 了有利条件。供 电部 门在审核图纸时根 电量核算 . V , 江西电力. 0 ,6 . 2 6( ) 0 互感器实 际二次负荷小于额定二次负荷 的 1 , 据 电能表 、电流互感器和 电压互感器的误差大 【1 / 4 2赵华.加 强电能计量装置管理与提 高电力企 这样就 会发生 运行 中的 电流互感 器超差 的情 小 , 优化组合它们, 使它们 的误差互相抵消到最 业经济效益探析『 . J 湖北能源. 0 , 1 ) ] 2 7 ( 1. 0 况。 小 限度 ,收到计量 电能更准确和电能丢失减少 f1 3金宏伟.浅析供 电 系统 电能计量误差『. J重庆 ] 1 综合误差 . 3 的效 果 。 大学学报 ( 自然科 学版) 0 7 ( 4 . . 0 ,1 ) 2 为了保证 电能计 量装置准确地测量电能 , 23采用计量专用互感器配置方式 _ 『l- 4Y 宝新 , 刘明. 浅谈 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 必须按照 《 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 》的要 互感器的二次回路接线应直接至试验接线 程与应用管理m. 淮南职业技 术学院学报. 0 , 2 9 0 求, 合理选 择电能表 的型式 、 电压等级、 基本 电 盒 ,中间不得有任何辅助接点 、接头或连接端 ( ) 4. 流、 最大额定 电流以及准确度等级。 对于月平均 子 , 经试验接线盒后再 接至 电能表。 高压计量柜 『 魏至诚. 5 1 自动抄表技术在 电能计量领域 中的 用 电量在 10 k h以上 的 Ⅱ 高压计费用 电流二次 同路应采用 二相 四线或三相六线的接 应 用Ⅲ 0 万 W. 类 东北电力大学学报.o 8 ( ) 2 o ,2 . 户 ,应采用 02级的电压 、.S级电流互感器 , 线方式 ,低压计量柜 电流二次 回路应采用三相 . 02 05级的有功电能表及 20级无功电能表。在实 六线 的接线方式。互感器极性端至试验接线盒 . . 责任 编 辑 : 卫 国 孙科 科ຫໍສະໝຸດ 论坛 fI f 李 荣 辉

电能计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研究

电能计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研究

电能计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研究一、引言随着能源消费需求的不断增长,电能计量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电能计量是指对电能消耗进行监测、计量、统计和分析的过程,是实现用电安全、经济、高效的重要保障。

当前电能计量管理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计量设备不准确、数据传输不畅、管理方式滞后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电能计量管理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对电能计量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电能计量管理工作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二、电能计量管理存在的问题1. 计量设备问题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电能计量设备的准确性是保障电能计量管理有效性的重要前提。

目前一些地方存在着计量设备不准确的情况,主要表现为设备老化、维护不及时、环境影响等原因导致的设备误差增加。

这不仅会影响到用电企业的利益,还会对电能计量管理的准确性造成影响。

2. 数据传输不畅电能计量管理需要对数据进行及时、准确的采集和传输,目前存在着数据传输不畅的情况。

一方面是由于传统的数据采集方式依靠人工操作,效率低下,容易出现数据遗漏和错误;另一方面是由于数据传输系统存在着安全性、容量不足、稳定性不高等问题,导致数据无法稳定、及时地传输。

3. 管理方式滞后现有的电能计量管理方式大多仍停留在传统的手工管理阶段,管理方式滞后。

这种管理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还存在着数据分析不足、管理手段单一等问题,难以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

4. 安全隐患电能计量管理中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问题,主要表现为计量设备的安全性能不高、数据传输系统存在着被攻击、泄露等安全风险。

这些安全隐患问题一旦发生,将对电能计量管理工作带来严重的影响。

5. 设备维护困难目前一些地方存在着电能计量设备维护困难的情况,主要表现为设备过于分散、维护成本高等问题。

这些问题对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三、解决措施研究为了提高计量设备的准确性,应加强对计量设备的管理维护工作。

可以通过制定严格的设备管理标准、加强设备的定期检测和维护、采用先进的计量设备等措施,提高计量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电力行业的电力系统电能计量与结算

电力行业的电力系统电能计量与结算

电力行业的电力系统电能计量与结算一、引言电力系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电能计量与结算是电力行业运营的核心环节。

本文将从电力系统的电能计量需求、计量技术与装置、电能结算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电能计量需求电能计量是指对电能进行准确测量和记录的过程,用于统计和核算电力的使用情况。

在电力系统中,电能计量具有以下主要需求:1. 用户计量需求:各类用电用户需要对其电能消耗进行计量。

这包括工业企业、商业建筑、居民住宅等各类用户,通过准确计量电能的使用情况,可以进行电量管控和用电成本分析。

2. 发电计量需求:发电厂需要对自身发电量进行计量,以监控发电效率和电力质量。

同时,发电计量数据也用于与电网进行结算,确保发电企业的合法权益。

3. 输电、配电计量需求:电力系统中的输电线路和配电设备也需要进行电能计量,以监测电网运行状态和计量电能流向。

这也是保障电网安全运行和电能交易的重要环节。

三、电能计量技术与装置为满足电力行业的电能计量需求,各种电能计量技术和装置被广泛应用。

常见的电能计量技术包括:1. 电磁式电能表:电磁式电能表通过电流和电压的作用,利用电磁感应原理进行电能计量。

该技术成熟、可靠,是目前最常用的电能计量装置。

2. 电子式电能表:电子式电能表采用微处理器、电子元器件等技术实现电能计量。

相较于电磁式电能表,电子式电能表具有更高的计量精度和更强的数据处理能力。

3. 智能电能表:智能电能表集成了电子式电能表的功能,并具备了远程抄表、数据传输和自动化管理等功能。

智能电能表的广泛应用促进了电能计量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

四、电能结算电力系统的电能结算是指根据电能计量数据进行电力交易和费用核算的过程。

电能结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发电结算:电力发电企业根据电能计量数据进行售电收入的核算。

根据合同约定,通过结算与购电方进行费用结算,确保发电企业的收益。

2. 输配电结算:输配电企业根据电能计量数据对输电线路和配电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结算。

10kV高压线路电能计量方法技术探讨

10kV高压线路电能计量方法技术探讨

10kV高压线路电能计量方法技术探讨介绍10kV高压线路传统电能计量方法的原理,详细描述10kV线路高压电能表计量的原理,并探讨两种不同计量方法的优缺点。

标签:10kV线路;电能计量;计量装置;高压电能表1 传统10kV计量装置1.1 传统计量装置概述我国配电网主要采用中性点绝缘10kV线路,计量点统一于10kV高压侧。

计量采用“高压电压互感器+高压电流互感器+多功能电能表”组成的电能计量装置构成,装置的整体计量误差与电流、电压互感器的准确度、接线方式(TV二次压降)及电能表的准确度有关。

1.2 传统电能计量装置存在的主要问题1.2.1 高低压之间绝缘要求带来的问题由于低压电能表与高压系统通过电压、电流互感器实现隔离,所以必须使用有效的绝缘方法和材料实现一、二次之间的电气绝缘。

由此带来了如下几点问题:(1)互感器体积大和绝缘材料的大量消耗。

高压电压、电流互感器,为保证绝缘要求而采用大窗口铁芯,导致互感器体积大;绝缘介质采用绝缘纸、漆、胶带或者绝缘油,体积大需要使用较多的绝缘介质和绕组需要大量的铜导线。

(2)绝缘技术自身带来的安全问题。

传统高压电压、电流互感器采用电磁测量技术,往往存在铁磁谐振隐患,也将会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3)高压电流互感器无法在线检定。

高压下对电流互感器在线检测的成本太高,电力系统不得不在离线或者停电状态下对电流互感器进行校验来替代,这样就与实际带负荷运行时存在计量误差。

1.2.2 无法标定装置整体准确度等级传统计量装置的综合误差包括三大部分:電压、电流互感器的合成误差、PT 二次压降和电能表的误差。

传统方法只能对上述各环节单独进行测试,无法标定整个计量装置的准确度等级,电压、电流互感器单独进行误差测试时一般不考虑实际负载,在实验室检定过程中只施加其设计负荷进行测试,运行过程中实际二次负荷变化大,是影响电压、电流互感器误差的最主要因素。

1.2.3 计量系统可靠性问题传统计量装置由多个环节构成,其工作可靠性容易受到较多因素的影响。

电力系统中的电能计量与监测技术研究

电力系统中的电能计量与监测技术研究

电力系统中的电能计量与监测技术研究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而电能计量与监测技术作为电力系统运行和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对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围绕电力系统中的电能计量与监测技术展开研究,探讨其原理、应用以及发展趋势。

一、电能计量技术1. 电能计量技术的重要性电能计量是指对电能进行准确测量和计算的技术,它是电力系统中能源交易、电能供应和用能管理的基础。

准确的电能计量有助于优化电力系统的运营,提高电能利用率,确保公平合理的能源交易,有效节约能源资源。

2. 电能计量技术的原理与方法电能计量技术的原理主要基于电能的量化测量和数值计算。

电能计量仪表通常采用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等传感器进行信号采集,通过电能计量装置将电能信号转化为相应的电能计量参数,如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等。

常用的电能计量方法包括全电能计量法、部分电能计量法、功率因数分段计量法等。

3. 电能计量技术的应用电能计量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各个环节,主要包括电力发电、输电、配电和用电等。

在电力发电方面,电能计量技术可以对电站发电量进行准确计量,为电力系统的可靠供电提供数据支持。

在电力输电和配电方面,电能计量技术可用于监测电能流向、负载情况以及电网损耗等,为电网运行和设备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在用电方面,电能计量技术能够精确测量用户的用电量,为能源管理和用电成本核算提供依据。

二、电能监测技术1. 电能监测技术的重要性电能监测是指对电能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的技术,它能够帮助电力系统及时掌握电能使用情况、发现异常状况,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和优化。

电能监测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

2. 电能监测技术的原理与方法电能监测技术的原理主要基于电能参数的实时采集和数据处理。

通过传感器对电能参数进行连续、高精度的采集,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监测系统中进行实时分析和处理。

常用的电能监测方法包括远程数据采集、无线传输、云计算等,以实现对电能的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

电能计量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研究

电能计量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研究

电能计量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研究一、概述电能计量技术是现代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提供了关键的营销、安全和监管功能。

随着电力需求和供应的增长,计量技术不断发展,以更好地满足行业的需求。

本文将探讨电能计量技术在过去几十年中的发展历程和最新应用研究。

二、技术发展1. 机械式电能计量器早期的电能计量器是机械式的,利用电动机驱动一个计时电表,通过记录计时器的数字来测量电量。

这种技术的局限性在于精度不够高,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2. 静电式电能计量器20世纪30年代,静电式电能计量器开始问世。

这种计量器利用电场感应原理,将电能转变为机械运动,并转换为电压信号来输出电能的测量结果。

相对于机械式计量器,静电式计量器具有更高的精度和稳定性。

3. 电子式电能计量器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电子式电能计量器开始流行。

这种计量器使用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和嵌入式系统等技术,可以精确测量电量,并在显示和记录方面提供更多的功能。

电子式电能计量器也具有更高的抗干扰性和更长的使用寿命。

4. 智能电能计量器智能电能计量器是电子式电能计量器的升级版,它可以远程监测电量,自动进行数据传输和处理,同时在设计上充分考虑了安全需求。

智能电能计量器还可以集成其他功能模块,比如自动抄表、功控开关和电力网络监视等。

三、应用研究1. 负载侧电能计量技术负载侧电能计量技术是近年来新发展的技术,它可以在电力系统负载侧进行电能计量,从而更好地监测电能消耗情况。

负载侧电能计量技术可以更精确地计算能源效率和质量,优化用电管理,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2. 双向电能计量技术随着分布式能源发电技术的普及,双向电能计量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双向电能计量技术可以实现对分布式能源发电和电网供电的准确计量,使得分布式能源发电的接入更为便捷和安全。

3. 无线电能计量技术无线电能计量技术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它可以利用无线传感器技术进行电能计量,无需铺设布线,具有独立性和可远程监测的特点。

电力系统中的电能计量技术

电力系统中的电能计量技术

电力系统中的电能计量技术电能计量技术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技术,它用于测量和记录电能的消耗,为电力系统的管理和运营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变革,电能计量技术也在不断演进和改进,以适应新的需求和挑战。

一、电能计量技术的基础原理电能计量技术的基础原理是通过测量电流和电压来确定电能的消耗量。

在交流电力系统中,电能的计量通常采用电能表或智能电能计量装置进行。

电能表是一种机械式的装置,通过电流和电压的测量来显示电能的消耗量。

而智能电能计量装置则通过微电子技术实现对电能的测量和记录。

智能电能计量装置具有更高的精度和可靠性,并且可以实现远程抄表和数据传输等功能。

二、电能计量技术的应用电能计量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的各个环节。

首先,在发电厂和变电站中,电能计量技术用于测量和记录电能的生产和传输量,为电力系统的调度和运维提供实时数据支持。

其次,在配电网中,电能计量技术用于测量用户的用电量,为电力公司的结算和计费提供依据。

第三,在工业生产和商业领域,电能计量技术也用于监测和控制电能的使用情况,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节能减排。

三、电能计量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和数字化发展,电能计量技术也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首先,智能电能计量装置的应用将逐渐普及,取代传统的电能表。

智能电能计量装置具有更高的精度和可靠性,同时还可以实现远程抄表和数据传输等功能,方便电力公司的管理和运营。

其次,数据采集和处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将为电能计量技术带来更大的创新和突破。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电能计量技术可以与其他领域的技术进行深度融合,实现更多的应用场景和功能拓展。

最后,电能计量技术也将更加注重能源管理和节能减排方面的需求。

随着对能源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电能计量技术也将朝着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四、电能计量技术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电能计量技术在发展和应用过程中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电能的计量精度对于电力系统的管理和运维非常关键。

电力系统中的高精度电能计量技术研究

电力系统中的高精度电能计量技术研究

电力系统中的高精度电能计量技术研究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电力需求的增长,高精度电能计量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准确测量电能是保障电力系统运行安全和电力市场公平交易的基础。

本文将重点探讨电力系统中的高精度电能计量技术,包括其研究背景、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研究背景电能计量是指对电能进行准确测量的过程。

在电力系统中,准确计量电能对于实现电力市场的公平交易,保护用户权益,优化电力系统运行和能源管理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电能的特点以及电力系统的复杂性,传统的电能计量技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测量误差较大、实时性不高等。

因此,发展高精度电能计量技术成为电力系统领域中的热门研究方向。

二、现状分析目前,电力系统中的高精度电能计量技术主要以智能电能表和电能质量监测仪为代表。

智能电能表通过引入微处理器、通信模块等先进技术,实现了对电能的高精度计量和数据采集,具有测量误差小、实时性高、远程监测等优点。

电能质量监测仪主要用于对供电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估,能够提供准确的电能计量数据,帮助发现和解决供电质量问题。

此外,高精度电能计量技术在数据处理和分析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对电能计量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可以揭示电力系统中的潜在问题,为运营商提供决策支持,进一步优化电力系统运行。

三、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电力系统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高精度电能计量技术将取得更大的发展。

以下是未来发展的几个趋势:1. 智能化和自动化:未来的高精度电能计量技术将更加注重智能化和自动化。

智能电能表将进一步融入智能电网,与其他设备进行无缝连接和互动,实现对电能的自动化测量和管理。

2.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等特点,将有助于解决电能计量数据的可信问题。

未来,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电能计量系统将得到广泛应用,确保计量数据的真实、准确和可追溯。

3. 网络安全保障:随着电力系统的数字化和网络化程度的提高,网络安全将成为高精度电能计量技术发展的重要问题。

电力设备的电力系统的电能计量与监测

电力设备的电力系统的电能计量与监测

电力设备的电力系统的电能计量与监测电力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能源之一,而电力系统的电能计量与监测是确保电力供应可靠性和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探讨电力设备的电力系统的电能计量与监测的相关内容,并介绍一些常用的计量与监测技术。

一、电力设备的电能计量电能计量是指对电力设备中的电能进行准确测量的过程。

它不仅能够提供对电能的准确度量,还可以用于电能的计费、用能效率的评估以及电力系统的运行管理等方面。

1.1 电能计量的原理与方法电能计量常用的原理有电磁式、静电式和电子式。

其中,电磁式电能计量器是最常见且应用广泛的一种。

它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在电流和电压作用下,通过电磁力矩的作用来实现电能的计量。

电能计量的方法主要有直接法和间接法。

直接法是通过直接测量电能进行计量,如电能表的使用;间接法则是通过测量电能表和其他参数的组合来计算电能,如使用组合式电能表等。

1.2 电能计量器的选型与安装在电能计量器的选型和安装中,需考虑到电压等级、电流负载、测量误差等因素。

电能计量器应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稳定性,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电能计量器的安装位置应符合相关规范和要求,如安装在主电源进线处,保证该点电能的准确计量。

此外,还需做好防护措施,防止计量器受到外界干扰或损坏。

二、电力系统的电能监测电能监测是对电力系统中各种指标、参数进行实时监测的过程。

它可以提供电力负荷的实时信息,帮助电力系统的运维人员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2.1 电能监测的指标与参数电能监测的指标主要包括电压、电流、功率因数、频率等,这些指标可以反映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和负荷情况,供运维人员进行分析和判断。

此外,还可以监测电能的质量指标,如电压的波形畸变、谐波含量等。

这些指标反映了电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2.2 电能监测装置的种类与应用电能监测装置的种类繁多,其中包括电能监测仪、继电保护装置、自动化监控系统等。

探讨电能计量系统技术发展及建议

探讨电能计量系统技术发展及建议

中 图分 类 号 :M9 3 文 献标 志码 : 文 章 编 号 :17 — 3 0 2 1 0 — 0 80 T 3. 4 A 6 1 8 8 (0 2)2 0 5 — 4
电能计 量是 通过 互感 器及 其二 次 回路联 合 电能 表 按 照规定 的接 线方 式进 行组 合构 成在 线 电能计 量 系 统来 实现 的 。电能 计量 系统 由硬件 和 软件 两部 分 组 成 。硬件 是指 电能 计量装 置 , C ro t n ann 30 3 hn) G a gi o e r opr i ,N n ig5 0 2 ,C ia d ao
摘要 : 基于 电能计量 系统 的软硬件组成 , 介绍 了电能计量装置的发展历程及几种新型互感器 、 智能电能表 的技 术发展 , 阐述
Dic so o he Te h l g v l p e f Elc rc Ene g s us i n n t c no o y De eo m nt o e t i ry
刘 宪 明
L U a - i g I Xi n m n ( 广西 电 网公 司 ,南 宁 50 2) 3 0 3
58
广 西 电 力
GUANGXI EI CTRI 正 C P0W ER
21 0 2年 4月
Vol N 0. 35 2

探电计系技发及议 讨 能 量 统 术 展 建
M e s e e y t m n ug e to s a ur m nt S se a d S g s i n
Absr t tac :The d v lp e tc u s fee t c e ry me s r m e qupme nd t e tc oo v lpme fs v rln w y e eo m n o re o l cr ne g a u e nte i i nta h e hn lg de eo y nto e ea e tpe

DL448-2000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学习探讨

DL448-2000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学习探讨

DL/T448-2000《电能计量装置技术 管理规程》学习探讨


C相在三线三相计量中占主要地位,所以要 杜绝三线接线形式,而不是规程所说的 “宜”。三线接法在计量箱等计量回路中 仍普遍存在,要求尽快纠正。 可考虑用不同颜色的电线电缆来规范计量 箱接线。
DL/T448-2000《电能计量装置技术 管理规程》学习探讨

技术资料、验收试验、验收报告和以后运 行管理而发生的关口计量试验、故障及处 理情况、计量器具更换情况等资料共同形 成关口技术档案。(Ⅰ、Ⅱ类)(SG186)
DL/T448-2000《电能计量装置技术 管理规程》学习探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9 现场校验 电能表现场校验 现场校验仪比被检高出两个等级,其他指 示仪表至少为0.5级,量限配置合理,每三 个月要在实验室比对一次。 Ⅰ、Ⅱ、Ⅲ类电能表可延长校验周期 历次一年以上的电能表现场校验结果的误 差小于允许误差的1/2,应经省公司批准。 不允许现场调表(现场环境条件、现场负荷 点、工作责任、管理流程、试验设备等不 确定因素)
DL/T448-2000《电能计量装置技术 管理规程》学习探讨



两次抽样可合理降低抽样风险。 当批量在500只以下,n1;A1,R1=20;0,2 n2;A2,R2=20;1,2 统计合格率时应采用加权平均误差。 按照我局现在的运行情况,可能达不到上 述要求。(亦可能是其他原因)
DL/T448-2000《电能计量装置技术 管理规程》学习探讨

7 设计审查 一定要重视,防患于未然。 设计审查内容包括计量点、计量方式(电 能表与互感器的接线方式、电能表类别、 装设套数)的确定,计量器具的型号规格 等级制造厂家互感器二次回路及附件等的 选择,电能计量箱(柜)的选用、安装条 件的审查等。

电能计量装置的技术改造探析

电能计量装置的技术改造探析

线、电能表 、试验接 线端子盒等 )实行全封闭 ,防止
动用 计 量 设 施 窃 电 。
7 、对低供低计带TA的用户的计量装置可采取在计 量装 置前一次进行全封 闭防止窃 电,对整个计量装置 用计量箱或柜进行封 闭,防止偷电。 8 、对 直 通 用 户 可 采 取 在 表 计 前 对 线路 等 进 行 全 封 闭处理 防止窃 电;将计 量表 计装入箱 、柜 并对箱柜封 闭防止窃电。 二 、提高计量准确性 计 量 装 置 的准 确 性 主 要 与TA 差 、TV 差 、 电能 误 误 表的误差 、TV的二次压降以及计量二次 回路的负荷大 小 、功率 因数 、计量 的方式 、环境条件等 因素有关 , 所以我们在对 计量装置进行 改造 时就必须依据 有关技 术规程进 行规 范配置 ,以提 高计量装置的准确性 ,具 体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结合改造加以实施 : 1 、提高TA、TV、电能表的精度等级 ,提 升计量 装置的计量准确性 ,特别是对于 负荷 变动大的用 户, 改造中选用s 级TA、s 级电能表 ,更能有效提升计量装 置计量的准确性 。 2 、换 大TV二 次 回路导 线截 面 ,缩 短 二 次导 线长 度 以减少二次压降引入误差对计量准确性的影响。 3 、合理选用TA变比 ,确保用户正 常负荷时TA一 次 电流 应 达 TA一 次 额 定 电 流 的 1 3 以 上 运 行 ,提 高 /及 计量的准确性 ( 此措施、对机械表特别有效 )。 4 、TA变比选择 复式变 比,同时对未使用的较大变
电能计量装置是 计量供 电部门销售电能也即计量用 户使 用电能多少的设备 ,是 供用 电双方 电贸易结算 的 秤杆 子 ,其计量结果是 否可靠、准确 、真 实,直接 关 系到 双 方 贸 易 结 算 是 否 公平 、 公 正 、 合 理 ,关 系到 双 方的 经济 利益 ,特别是在市场 经济条件下 ,由下计量 装 置 安 装 、 管 理 不 规 范 导 致 不法 用 户 大 量 偷 用 电能 , 严 重 损 害 了供 电企 业 利益 。 强 化 防窃 电技 术 在实施计量装置改造过程中 ,将 电能计量装置的改 造工作与整个防 窃电改造结合在 一起 ,避免重复改造 造成不必要的浪 费 ,想 尽一切办法和措施 杜绝用户偷 电的可能 ,对确不 能杜 绝其偷 电可能 的 ,要设法最大 限 度 的 增 大 其 窃 电 的 麻 烦 、 困难 和 危 险 ,使 之 望 难 止 窃。同时 ,防窃 电改造过 程 中可视改造资 金情 况 ,推 广 选 用 专 业防 窃 电产 品 ,如 防 窃 电铅 封 、 印 钳 ,电 磁 密码锁 ,防窃电电能表 ,防窃电计量箱 、柜等。 l 、对于局属变 电站 侧计费计量装置无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用 屏柜的 专线用 户 ( 一般为3 k 5 V及以上电压等级用 户)改造中 可 采 取 对 二 次 计 量 回路 、计 量 表 计 实 行 全 封 闭 ,以 防 止 潜入变 电站的非法外 来人 员或内部职工通过 改动二 次 回路或动用计量表计窃 电。具体做法是 : ( )将户 1 外 互感器的二次端钮盒 ,端 子箱用电磁密码锁进行 封 闭,防止其通过此处窃 电 ; ( )对电能表屏上的试验 2 端 子 排 改 造 为试 验 端 子 盒 并 对 其 双 铅封 ; ( )对 电能 3 表大表 盖 ,端钮盒盖实行双铅封 ,并选用防盗表盖 或 采取措施 对电能表 电流进 出线 的裸露部分进行处理 , 使之绝缘封 闭,防止窃电。 2 、对于在变 电站有专用 出线 间隔和计量互感器装 在室内的变电站侧计量的用户可对其室内TA一次进 出 线 全 封 闭 ;TA、 TVZ. 回路 全 封 闭 ; 电能 表 全 封 闭 次 的改造措施防止窃电。若TV 共用则还需在电能表处加 装 失 压 计 时 仪 或 改 造 中 选 用 具 有 失 压 计 时 功 能 的 多 功 能 电能表 ,防止断开T Z 回路窃电。 V_ 次 3 、对于变 电站计量的专柜专线用 户,可采用对整 个计量设施全封 闭,即封 闭TA一次进出线 ( 含进 出线 接线柱 );封闭TA、TV二次引接线 ;封闭表计 ;封 闭试验端子 盒 ;对共用TV而TV二次 回路 无法 实行封 闭的用户的计量装置 ,改 造中也采用在 电能表处加 装 失 压计 时 仪 或 选 用 具 有 失 压计 时 功 能 的 多 功 能 电能 表 防止窃 电和方便查处窃电。 4 对 于专 线 专 柜 而 计 量 点 原 设 在 用 户 处 的 电能 计 、 量装置 ,改造时 应坚决依法将计量 点从用户处改移至 变 电站 处,同时实施变电侧计量的防窃电措施 。

电能计量装置管理技术措施分析

电能计量装置管理技术措施分析

电能计量装置管理技术措施分析【摘要】电能计量装置管理是供电企业保证计量装置安全运行准确计量的首要任务,是电力营销工作中的关键环节,也是防止窃电行为的重要手段。

文章对加强电能计量装置的技术管理及正确配置等方面做一下分析。

【关键词】电能计量装置;管理;窃电一、电能计量装置管理的内容(一)电能计量装置所在计量点的性质。

电能计量装置所在计量点的性质有很多,我们主要关心的一是客户类别,包括电厂上网关口、电网经营企业关口、供电企业关口等;二是计量方式,包括接线方式、单双向计量方式等;三是计量点的实际经常的负荷工况。

(二)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主要针对于电能计量装置中的电能表设备,电能表的附加误差主要是由于环境温度、电磁场干扰、辅助电源的质量等因素引起,因此对环境信息的收集与评价有助于对现场运行的电能表计量准确度的评估。

(三)电能计量装置的信息。

电能计量装置的计量性能决定于电能计量装置中各项计量器具的计量性能,应尽可能地选择适应计量点性质和环境条件的计量器具。

电能计量装置中电能表、电力互感器的结构、型号、测量范围和基本误差或等级等信息的监督和管理,是对运行中的电能计量装置的计量准确度进行评估的基础,同时全面掌握和管理好这些信息,对于评估运行中的电能计量装置的使用寿命和是否需要设备改造均有帮助。

(四)电能计量装置的计量准确度的评估。

对电能计量装置在运行中的计量性能或计量准确度进行评估是电能计量装置管理的重要环节,正确的评估首先可以确定电能计量装置在实际运行中的计量性能是否在设计和规程规定的范围内,正确的评估可以使电能计量装置在正常的情况下使用时间尽可能地长,以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

二、电能计量装置配置要求根据规程规定,电能计量装置的配置要求包含类型、规格、准确度、技术要求4个方面。

计量装置的准确性主要与pt误差、ct 误差、电能表的误差、pt的二次回路压降以及计量二次回路的负荷、功率因数、计量方式、环境条件等因素有关,所以对计量装置进行改造时必须依据规程的要求进行规范配置。

电力系统电度计量

电力系统电度计量

电力系统电度计量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和电能需求的增加,电度计量成为保障电力计量准确性和公平性的重要手段。

本文旨在探讨电力系统电度计量的相关内容,包括电度计量的概念、计量装置的选择和校验、计量数据的传输和管理等方面。

1. 电度计量概述电度计量是指对电能的测量和统计,用以确定用户的电能消费量并进行计费。

它是电力系统中的一个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到电费的结算和用电信息的准确性。

电度计量通常包括电能计量和电量计量两个方面。

2. 计量装置的选择和校验(1)电能计量装置选择电能计量装置用于对电能的测量和计量,不同类型的用户需要选择适合的计量装置。

一般来说,低压用户使用单相或三相静止式电能表,高压用户则使用电能表和电流互感器组成的电能计量装置。

(2)电量计量装置校验为确保电度计量的准确性,计量装置需要定期进行校验。

常见的校验方法包括比较法、标准表法和电能表抄表校验法等。

校验后,需要出具校验报告,并及时修复或更换故障的计量装置。

3. 计量数据的传输和管理(1)计量数据传输方式计量数据的传输方式包括手动抄表、远程抄表和无线抄表等。

手动抄表需要工作人员上门读数,存在人为差错和延迟等问题;远程抄表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实现,提高了抄表效率和数据的准确性。

(2)计量数据的管理计量数据的管理主要包括数据存储、处理和分析。

合理的数据管理可以帮助电力公司掌握用户用电习惯,制定合理的用电策略,并提供数据支持用于计费和能源管理等工作。

4. 电度计量的研究与发展随着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和信息化进程,电度计量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目前,一些新型的电度计量装置如智能电能表和分布式电度计量装置逐渐应用于电力系统中,提高了电度计量的准确性和智能化水平。

5. 电度计量的关键问题与挑战电度计量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着一些关键问题与挑战。

比如,用户违规用电、异常用电等问题可能导致计量数据的不准确。

此外,如何确保计量装置的安全可靠性,防止电能盗窃等行为,也是电力系统电度计量面临的挑战。

电能计量装置的检定与校准技术研究

电能计量装置的检定与校准技术研究

电能计量装置的检定与校准技术研究1.引言电能计量装置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设备,用于测量和记录电能消耗情况。

准确的电能计量不仅涉及到电力企业的经济利益,还关系到用户的权益。

因此,对电能计量装置的检定与校准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2.电能计量装置的检定技术2.1 什么是检定检定是指通过比较待测电能计量装置与标准器的测量结果,判断其测量误差是否在规定范围内的过程。

检定主要通过实验室检定和现场检定两种形式进行。

2.2 实验室检定实验室检定是将待测电能计量装置送到专门的检定实验室进行检定。

实验室检定具有设备齐全、环境稳定等优势,可以精确测量电能计量装置的误差。

但由于检定设备的高价格和专业技能要求较高,实验室检定往往只适用于大型电力企业和权威机构。

2.3 现场检定现场检定是指专业检定人员将标准器带到电能计量装置所在的现场进行检定。

现场检定具有及时、直接的优势,可以确保检定结果与实际使用环境一致。

但是由于现场条件的不稳定,现场检定的结果可能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3.电能计量装置的校准技术3.1 什么是校准校准是指通过仪器仪表检验和调整的过程,使电能计量装置达到预定的测量精度要求。

校准一般采用标准器校准和数学校准两种方式。

3.2 标准器校准标准器校准是指使用已经检定合格的标准器对电能计量装置进行校准。

标准器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可以确保校准结果的准确性。

但是标准器的价格较高,一般只适用于大型电力企业和权威机构。

3.3 数学校准数学校准是指通过数学方法对电能计量装置进行校准。

数学校准可以减少校准设备的投资费用,但需要对电能计量装置的数学模型进行建立和优化,且对校准结果的准确性有一定的要求。

4.电能计量装置的检定与校准技术研究进展4.1 传统技术的局限性传统的电能计量装置检定与校准技术存在一些局限性。

例如,传统的实验室检定需要将待测电能计量装置送到实验室进行,不仅浪费时间和人力资源,而且还有可能对电能计量装置造成损坏或破坏。

电能计量装置综合误差分析及安装技术问题

电能计量装置综合误差分析及安装技术问题

电能计量装置综合误差分析及安装技术问题摘要:电能计量装置是电力企业经营的主要测量工具,计量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论文详细探讨了电能计量装置的综合误差原因和安装技术问题,从具体的安装技术,及安装前后需要注意的技术问题等角度,多方面论述了电能计量装置安装应注意的技术问题,对于进一步提高电能计量装置的安全应用水平具有较好的指导借鉴意义。

关键词:电能计量安装工程技术分析1 电能计量装置发生计量偏差的原因分析电能计量装置的安装质量和配置的准确性与否,直接影响到电量的p(1)电能表精度选用不当,如采用宽负荷电能表计量长期低负荷运行的电流互感器,则会导致电能计量发生误差。

(2)电能表接线不当,如采用三相三线电能表去测量三相四线电能,也会发生计量误差。

1.2 互感器的合成误差在实际的电网测量中,电压和电流不可能一直是恒定不变的,必然会发生压变和流变,而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都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在电磁感应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磁滞效应,由此导致铁损、铜损等,使得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在实现电气隔离和电压、电流的放大缩小的同时产生误差,这就是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的合成误差,之所以称作是合成误差,是因为其误差由多种因素叠加而成,如互感器的比差、角差等等。

1.3 二次回路的压降误差电能的计量,主要依赖于二次回路连接线的测定,当电压供给不稳定的时候,一次回路高压侧会发生电压波动和电流脉动的现象,甚至会发生尖峰电压扰动击穿保护电路或者保护元件的现象,因此一旦一次电路发生扰动,二次回路就会发生压降波动,压降波动作用到电流互感器以及相关的电能计量元件上,体现出来的就是由于二次压降所引发的电能计量偏差。

2 电能计量装置安装的技术问题探讨(1)安装技术分析。

①安装条件。

对于电能计量装置的安装,首先要确定安装的周围环境清洁,没有灰尘,环境中没有明显的热源,若有,则电能计量装置应距离热源至少1m,这是出于对电能计量装置安全防护需求而考虑的;同时环境中不应含有腐蚀性气体,空气不能过于潮湿;其次,电能表的安装应该距离地面一定高度,尤其是居民用电电能表,一般不应低于 1.8m,且电能表安装必须垂直安装;最后,为了实现后期的维护维修、周期检定,电能表与电流互感器之间的连接线应该设置接线盒,以方便后期带负荷操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能计量装置的计量技术探讨
发表时间:2018-09-12T16:36:14.21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4期作者:张毅1 张达2 [导读] 摘要:加强电力计量装置的计量技术是当前电力企业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是加强电力计量工作准确性的必要手段。

1.陕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西安 710018;
2.陕西晨光建筑设计研究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018 摘要:加强电力计量装置的计量技术是当前电力企业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是加强电力计量工作准确性的必要手段。

企业要提高经济效益,要延伸电力企业中计量部门的工作职能,保证计量装置安全运行和准确计量。

本文从电力企业电能计量技术的重要性入手,对电力计量技术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可解决的措施。

关键词:电能计量;计量技术;计量标准前言:电能计量装置是整个用电计量全过程中的关键,加强电能计量的准确性,那么就必须要做好电能计量装置的工作。

制订计量管理的设备和技术,使得计量工作可以做好规范化和程序化,从而可以有效的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电能计量技术的重要性一是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

现代电能计量装置中的远程观测系统就在计量出现一样时,根据实际数据立即掌握具体信息,保证问题在第一时间得以解决,这样不仅可以有效避免因时间施延造成的损失,而且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

与此同时,现代电能计量装置的使用,可有效避免传统工作中的发现问题不及时、监测速度慢、准确率低、解决时间长等不足,有效解决要人到现场造成的各种麻烦。

有效地提高了工作人员的速度和效率,节省成本,提高效率、提升服务水平。

二是有利于维护企业利益。

窃电一直以来都给供电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困扰,严重威胁到了供电企业的经济利益。

所以供电企业势必要采取措施对之加以解决,防窃电装置的安装就是防止窃电的有效途径、防窃电装置能有效扼杀窃电现象、现代防窃电装置主要有:电磁密码锁、防窃电铅封、印钳、防窃电计量箱、柜、防窃电电能表等,通过这系列设备促使窃电现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在维护供电企业利益的同时也有效保护了用户的利益。

尽管每次窃电者所窃取的电额数量并不是很多,但是量变引起质变,长此以往就会产生一个巨大的数据使供电企业蒙受损失。

因此,唯有对电能计量设备进行不断的改进与完善,对防窃电技术加以更为深入的研究,才能将窃电行为进行严厉的遏制,使企业的利益与效益都能得以充分保障。

二、目前电能计量技术存在的问题一是电能计量准确性偏低。

电能计量准确性是计量工作的灵魂,长期以来,我国电能计量管理存在着计量准确性偏低等问题。

造成准确性偏低的原因在于查表工作人员安全责任意识偏低,忽视了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导致电能计量结果与实际差别过大。

另外,线路老化和故障也会使电能计量准确性偏低,从而影响电力企业的健康运行。

二是计量存在误差。

在电力计量中,有功电能的计量出现误差。

电力计量中的有功电能是三相四线系统,由三相三线二元件电度表来对电力进行计量。

三相中的每一相都能够与零线相连,成为一个单相回路。

如果负荷不平衡而导致了零序电压的产生,零序电流流过零线,三相电流之和出现异常。

而三相三线二元件电度表没有对被零序电流消耗的功率进行计算,在电力计量时就会少计电量。

电阻过大造成计量误差。

在三相四线三元件电度表中,存在较大的中性线电阻,这就会造成电力计量的误差。

有些计量点虽然已经开始使用三相四线三元件电度表,但电阻过大的情况依然会出现。

这主要是由于施工失误或者其他原因,中性线被断开。

这就造成接触电阻和中性线电阻都过大,严重影响了电力计量的准确性。

三是线损统计不准确。

抄表日期和定额都是严格规定的,抄表工作人员也是按照规定认真执行,不可随便变更,正如平日每月看到抄表工作人员定时来抄表的情况一样。

然而这样的情况就会导致购售电量和抄表的工作无法同一时间完成,而且李节变换和抄表的不同导致线损情况波动较大,从而导致线损统计不够准确,出现虚增虚降的现象。

三、加强电能计量技术管理建议一是加强对技术和设备的更新。

成功应用智能技术在电能计量的领域发展里产生了促进的作用,可以有效的促进电能计量领域的设备与技术的更新,推动新技术不断的完善,从根本上解决以及改善存在的一些技术问题以及产品的缺陷另外,智能技术还改变了传统于动抄写的方式,有效的防止了施工操作上不稳定的因素这样不仅改善了计量的准确性以及可靠性,还实现了远程自动抄写,对实际运行的状况实现了实时监测,工作的效率有了极大的提高,电能计量领域的安全有了保障。

二是完善电力计量标准。

研发并推广先进的电力计量技术,能够极大的改善电力计量不准确的情况。

电力计量装置要对电能表、互感器和二次回路进行科学的选择,电能表的稳定性和精确度都必须达标,对于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电能表要及时淘汰,并予以禁用。

要引进先进的电力计量管理经验和先进技术,提高电力计量的技术水平,并建立符合实际的电力计量检测体系。

电力企业要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不断学习和引进新技术和新产品,不断对现有的电力计量工作进行改进,特别是要及时淘汰一表乘三和无表估算等落后的计量方法。

在运行管理中强化轮换和周检。

要对电压电流互感器的合成误差进行管理,在二次负荷范围内可以对其进行准确度的控制。

可以用误差补偿器和误差互补的办法来补偿计量综合误差,提高电力计量的准确性。

三是严格检查电力计量装置。

电力计量装置是供电部门和用电部门之间进行交易的设备,一方面可以向用电设备提供用电数据的记录,另外一个方面是供电部门监控的工具。

电能计量装置的安装需根据国家技术监督部门和电力部门的要求,严格遵循要求安装。

除了要重视计费电能计量装置的精确度,还要提高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的准确度。

除此之外,尽管配置的电能计量用电流互感器的准确度等级达到要求,但现场首次检定及周期检定工作不容忽视,对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的准确度要进行现场检测,改进技术,保证精确度。

电能计量装备的精确度也要不断提高,抗干扰能力和适应性也要提高。

四是加强对电能计量的管理。

资产管理如新购、库存、校验的待用、运行、拆毁、报废等动态管理;质量分析监督。

如修校运行中各类各厂电能表的故障分析、质量监督采购管理如招标、定标、验收(交接试验)、抽样、统计、分析;用户高压计量的电能计量装置中电压不大于其额定电压的,电压回路二次压降误差是综合误差的一部分,因此应严格遵守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做好PT二次回路压降误差的测试工作,在PT侧的取样电压应在电压二次回路熔丝靠PT侧抽取,防止忽略了熔断器铜片弹普夹头氧化,造成接触电阻增大。

发现压降误差超差的应及时查明原因,并提出整改的意见和方案。

负控装置的安装,可以及时发现失压现象,是减少此类电量差错的有效手段。

结束语:
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对于电力计量装备的技术和发展速度的要求也在不断的增加。

要求跟踪和分析技术的发展,必须要不断的了解行业的动态,研究相关的技术,不断的提高专业的技术水平。

加强对电能计量装置的计量技术的分析,掌握现代电力发展现状,从而促进技术的提高和创新,推动电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志宏.电能计量装置的计量技术分析[J].低碳世界,2015,17:103-104.
[2]刘稔,佟锐,郑继明,郭新江,王雪.电能计量装置现场检验技术研究与应用[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3:245-247+259.
[3]张维.电能计量装置的综合误差分析及改善措施[J].电气应用,2015,08:70-7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