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相反应(1)

合集下载

化学物质的固相反应

化学物质的固相反应

化学物质的固相反应化学反应是物质转化的重要过程之一,固相反应是其中一种类型。

固相反应是指在固体状态下发生的化学反应。

本文将介绍固相反应的概念、特点和应用。

一、固相反应的概念固相反应是指在固体状态下,由于固体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化学反应。

在固相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均是固态,无需溶剂参与。

二、固相反应的特点1. 速率较慢:固相反应的速率通常较慢,因为固体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大,反应物分子难以有效地碰撞。

2. 反应受温度影响较大:温度是影响固相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增高温度能够提高反应速率。

3. 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较小:在固相反应中,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相对较小,因为反应物在固体中的浓度基本保持稳定。

4. 反应伴随体积变化:固相反应通常伴随着体积的变化,形成产物的体积可能与反应物不同。

三、固相反应的应用固相反应在众多工业和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1. 冶金领域:金属的提取和熔炼过程中常涉及固相反应,如还原反应、焙烧反应等。

2. 陶瓷制造:陶瓷材料的制备过程中常使用固相反应,如瓷砖的制造。

3. 材料合成:通过固相反应可合成出一些特殊材料,如多孔材料、阻燃材料等。

4. 催化剂制备:固相反应在催化剂的制备过程中广泛应用,常用于制备高效、可再生的催化剂。

5. 药物合成:一些药物的合成过程中也需要固相反应的参与,如化学合成药物。

四、固相反应的实验方法1. 固体混合反应:将不同固体反应物混合均匀后进行加热,观察体系的颜色、状态变化等来判断反应的进行与否。

2. 固体与液体反应:将固体与液体反应物混合,并通过加热或搅拌等手段促进反应。

3. 固体与气体反应:将固体和气体反应物(气体通常为氧气)置于合适的设备中进行反应,如固体燃烧反应。

综上所述,固相反应是固体状态下发生的化学反应。

固相反应的特点包括速率较慢、温度影响较大、反应物浓度影响较小以及反应伴随体积变化。

固相反应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在冶金、陶瓷制造、材料合成、催化剂制备和药物合成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3.1固相反应

3.1固相反应

高温条件下,MgO与Al2O3反应生成尖晶石型MgA12O4 第二阶段:实现在晶核上的晶体生长 实现这步也有相当的困难。因为对 原料中的Mg2+和Al3+来讲,需要横跨两
个界面的扩散才有可能在核上发生晶体
生长反应,并使原料界面间的产物层加 厚。因此很明显地可以看到,决定此反
应的控制步骤应该是晶格中Mg2+和Al3+
从结构角度看,反应物中质点间的作用键愈
大,则可动性和反应能力愈小,反之亦然。
其次,在同一反应系统中,固相反应速度还
与各反应物间的比例有关。如果颗粒相同的 A
和 B 反应生成物 AB ,若改变 A 与 B 比例会
改变产物层温度、反应物表面积和扩散截面积
的大小,从而影响反应速度。
当反应混合物中加入少量矿化剂(也可能


以碳元素组成的四种骨架结构为例来说明固体结 构与反应性的关系:
金刚石:三维晶体
它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几乎对所有试剂都是稳定的;
石墨: 层状结构,在室温到 450 ℃温度范围内很容
易与其它物质发生嵌入反应,生成层状嵌入化台物, 当然这种反应是可逆的

聚乙炔:一维固体,
电性,例如:
很容易被掺杂(类似于嵌入反应)而具有良好的导
根据海德华定律,即物质在转变温度附近
质点可动性显著增大、晶格松懈和活化的原理,
工艺上可以利用多晶转变伴随的晶格重排来活
化晶格;或是利用热分解反应和脱水反应形式
具有较大比表面和晶格缺陷的初生态或无定形
物质等措施提高反应活性。
五、低热固相化学反应

低热固相化学反应的特有规律
低热固相反应与液相反应的差别
扩散控制过程;

9-第九章固相反应讲解

9-第九章固相反应讲解

4、固相反应的驱动力
• 化学反应驱动力:自由能降低
范特荷浦规则:放热反应才能进行
• 扩散传质过程驱动力:化学位的局部变化 • 晶核的形成驱动力:体积自由能的减小
和界面自由能增加
本章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固相反应机理 固相反应动力学 固相反应影响因素
第二节
固相反应动力学
1、扩散控制过程
2、相界面反应控制过程
2/3
杨德速度常数
对反应BaCO3 + SiO2→ BaSiO3+CO2的实测结果。随着反 应温度的升高,很好地符合杨德方程。
0.016 [1-(1-G)1/3]2
0.012 870℃ 0.008 0.004 830℃
890℃
0
10
20
30 40 时间(分)
50
60
70
80
不同温度下BaCO3与SiO2的反应情况
杨德方程的适用范围——反应初期、G较小时
在计算产物厚度时考虑了接触界面的变化。
代入抛物线方程时保留了扩散面积恒定的假设。
3)金斯特林格方程
采用杨德球状模形,但放弃扩散截面不变的假设
A 金斯特林格假设:
a)假设反应A是扩散相, B是平均半径为R的球形颗 粒,反应沿B整个球表面 同时进行,A和B首先形成 产物AB,厚度为x,x随反 应进行而增厚
3、晶形成和增长控制过程
4、其他控制步骤及过渡控制区
5、各种模型反应速率方程式的归纳
1、扩散控制过程 1)抛物线型速率方程
• 扩散速度很慢,
起控制作用, 为整个固相反 应中速度最慢 的一步。 在多数情况下, 扩散速度往往 起控制作用。
2)杨德方程
3)金斯特林格方程

固相反应

固相反应
第七章 固相反应
固相反应-主要是固相参加甚至液相也可参与作用的反应, 水、玻、陶系统的固相反应。
一、固相反应概述
固相反应——固体参与直接化学反应,发生化学变化,同 时至少在固体内部或外部的一个过程,控制作用的化学反应 还包括扩散和传热过程。 包括液气相参与 金属氧化:石炭酸盐、硝酸盐分解,矿物脱水,泰曼对金 属所化物的研究: 生成化合物——其厚度X同反应时间T的关系
T时间后
T时间产物体积
验证: ④金斯特林格方程 杨德系方程———经典动力系方程,但有局限性,金斯特林格 应用球形三维扩散方程,对球形颗粒扩散动力系进行分析 推导得:
实践中金斯特林格较为准确。
(四)影响团相反应的因素 一、反应物化学组成与结构的影响
反应物结构状态质点间的化学键性质、各种缺陷的 多少都会影响反应速率。 实际:利用多晶转变、热分解、脱水反应等过程引 起晶格效应来提高生产效率。 如:Al2O3+CoOCoAl2O4 常用轻烧Al2O3而不用较高温度死烧Al2O3作原料, 原因为轻烧Al2O3中有-Al2O3 - Al2O3转变,提 高了Al2O3的反应活性。
胶水反应=碳酸盐的分解机理 粘土分解,化学反应在整个体积内部同时进速度很快。 H2O扩散过程速度较慢,则控制——整个分解过程 高参石——主要粘土分解 2、无机化合物的加成反应
单质或化合物
氧化物之间的加成反应为最基本的 如: 镁铝类晶石 以上总反应式其中有晶分成几个阶段连续进行或有几个中间台 物生成。
A在a、b两点浓度为100%、0%,D为扩散少数。 令K=2KD则X=KT
(4)式为抛物线,动力系方程,即力度X与时间的成正比。 (2)杨德系方程。 球体模型——导出扩散控制的动力系方程——杨德系方程。 杨德系假设: ①反应物为半径R0的球颗粒。 ②反应物B是扩散相,即B总是向A扩散, ③B在产物层中的浓度梯度是线位的故反应开始

化学固相反应

化学固相反应

化学固相反应化学反应是物质发生变化的过程,其实质是原子或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被转化为产物,其中包括溶液、气体或固体。

固相反应是指在固态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其中反应物和产物都是固体物质。

固相反应在化学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影响着许多方面,包括材料科学、能源储存和生命科学等。

本文将对化学固相反应进行全面的探讨,包括反应机制、影响因素和应用领域。

一、反应机制在固相反应中,反应物初始时通常是不稳定的,需要经历一系列的步骤才能转化为稳定的产物。

这些步骤包括传质、反应、结晶和相变等。

传质是指反应物分子或离子在固体中的扩散过程。

由于固体反应物一般密度较大,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小,因此传质过程相对较慢。

这导致固相反应通常具有较低的反应速率。

在反应发生之后,反应物分子或离子会在晶体中扩散和重新分布,从而形成新的晶体结构。

这种结晶是固相反应中一个重要的步骤,它决定了反应物与产物之间的关系,以及反应过程的进程。

相变是指反应过程中晶体形态的改变。

在固相反应中,相变会影响反应速率、热力学平衡和产物纯度等因素。

要理解固相反应的机制,必须对相变的类型和特性有所了解。

二、影响因素化学固相反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压力、反应物配比和固相结构等。

温度是影响固相反应速率的重要因素。

通常情况下,升高反应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因为温度的升高会提高反应物分子的运动速度,增加碰撞概率,从而促进反应的进行。

压力对固相反应的速率和平衡有着重要的影响。

增加压力可以使反应物分子更加紧密地接触,提高反应速率。

此外,压力的改变还可以引起固相反应的位移,从而改变平衡常数和产物的组成。

反应物配比是引起固相反应方向和速率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反应物的配比决定了反应物分子或离子在固相中的扩散速度和浓度分布,从而影响反应的进行和产物的生成。

固相结构对固相反应的速率和位移也有重要影响。

固体的晶体结构决定了反应物分子或离子在固相中的排列方式和传质路径,从而影响反应物的扩散和相互作用。

材料化学第四章固相反应

材料化学第四章固相反应

界I,氧气通过气相传质,于是在相界I上
发生反应:
M 2 g A 3 O l6 e 3 /2 O 2 M 2 O 4 gAl
I
II
MgO MgAl2O4 Al2O3
3/2O2
b
2Al3+
6e
2021/4/30
17
c 表示了3种可能性:
其一为Al3+通过产物而迁移
I
II
到相界I,Mg2+则通过产物 而迁移到相界II,于是在相
2021/4/30
29
然而对于非均相的固相反应,式 (4-9)不能直接用于描述化学反应动 力学关系。因为对于大多数固相反应, 浓度的概念对反应整体已失去了意义。
为了描述非均相的固相反应,人们引 入了转化率G的概念 来取代均相反应中 浓度的概念.
2021/4/30
30
所谓转化率: 参与反应的一种反应物,在反应
MgO与Al2O3要进一步发生反应必须扩散通过反应 产物层。这类反应的进程有多种的可能性,如图4-2 所示。
2021/4/30
13
I
II
MgO MgAl2O4 Al2O3
a
1/2O2
Mg2+
2e
MgO MgAl2O4 Al2O3
3/2O2
b
2Al3+
6e
I
II
MgO MgAl2O4 Al2O3
3Mg2+
氧气在产物层中的扩散系数vd也就是氧气提供的速度41422012112223当整个反应过程达到稳定时氧气提供的速度和氧气消耗的速度相等dxdcdckc由此可见由扩散和化学反应构成的固相反应历程其整体反应速度的倒数为扩散最大速率倒数和化学反应最大速率倒数之为外界氧气浓度43442012112224化学反应速度时化学反应由速度控制表明

第八章-固相反应(1)

第八章-固相反应(1)

C0 V KC K (1 K / D)
1 1 1 V KC 0 DC0 /
(8-19)
12
讨论:
1 1 1 V KC0 DC0 /
(1)D>>K时,扩散快,相界面反应慢,δ/DC0很小, V= KC0=KC= VR (C≈C0)
属于界面反应控制范围(即化学反应动力学范围)。
(2)一级反应(n=1):
VR=dG/dt = KF(1-G)
对于球形颗粒
F= N4πR02(1-G)2/3
dG/dt= KN4πR02(1-G)2/3(1-G) =K1(1-G)5/3 (微分式 8-25)
积分式:

3K1 (1 G)5 / 3 dR0
dG

dt
当t=0时,G=0时,
得F(G)=
b)反应物分解AB(s)→A(g) +B(g)
例:ZnO(s)→ZnO(g) ;
ZnO(g) + Al2O3→ZnO·Al2O3
3
(2)按反应的性质分(有五种类型,如表7-3)。
(3)按反应机理分有: 扩散控制过程;化学反应控制过程;晶体长大控制过程; 升华速度控制过程等。
4
二.固相反应的基本特征 1.固相反应属于非均相反应,参与反应的固相相互接 触是反应物间发生化学反应和物质输送的前提; 2.固相反应一般需在较高温度下进行,但反应开始的 温度远低于反应物的熔点或系统低共熔点温度。这一温 度与系统内部出现明显扩散的温度一致,称为泰曼温度 或烧结开始温度。 泰曼(Tamman)温度——系统内部出现明显扩散的温度 ( 为固相反应开始温度)。 泰曼温度与熔点(TM)之间的关系: 一般金属: 0.3~0.4 TM ; 盐类:0.57 TM ; 硅酸盐:0.8~0.9 TM ; 海德华定律——反应物之一的多晶转变温度标志着固相 反应开始的温度。

固相反应 固相反应机理.ppt

固相反应 固相反应机理.ppt
J∝1/x ∝dx/dt 对此式积分便得到抛物线增长定律。
2020-6-17
谢谢阅读
13
三 中间产物和连续反应
在固态反应中,有时反应不是一步完成,而是经 由不同的中间产物才最终完成,这通常称为连续反应。
例如:CaO和SiO2的反应,尽管配料的摩尔比为1:1, 但反应首先形成C2S,C3S等中间产物,最终才转变为
(6)反应产物晶格校正期:约>750℃。
2020-6-17
谢谢阅读
9
当然,对不同反应系统,并不一定都划分成上述 六个阶段。但都包括以下三个过程: (1)反应物之间的混合接触并产生表面效应; (2)化学反应和新相形成; (3)晶体成长和结构缺陷的校正。
2020-6-17
谢谢阅读
10
二 相界面上反应和离子扩散的关系
产物层排列主要取决于反应物的扩散组元、产物与 反应物的固溶性等。对于三组分以上的多元系统,则 产物层的排列就更复杂。
2020-6-17
2020-6-17
谢谢阅读
17
ZnO
Zni或e Zn
O2
2020-6-17
图4 Zn氧化的ZnO层内Zn2+及e浓度分布
谢谢阅读
3. 置换反应
置换反应是另一类重要的固态反应,其反应通式为: A+BC→AC+B;AB+CD→AD+BC; ABX+CB→CBX+AB 这时反应物必须在两种产物层中扩散才能使反应继续 进行。并将形成种种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排列情况。
活1性.对5色.x-剂2射02的线0-吸6图-1附谱7 性上2Z.对nF2eC2OO4+的O强2度2CO2反应的催谢化谢活阅性读3.物系的吸湿性4.对2N2O2N2+O2反应8的催化

固相反应

固相反应
--欧俊 --欧俊
固相反应指所有包含固相物质参加的化学反应, 包括固-固相反应、固-气相反应和固-液相反应等。 人们把固-固相反应称为纯固相反应。固相反应是 人类最早使用的化学反应之一,固相反应研究固体 之间反应的机理及动力学规律,对传统和新型无机 非金属材料的生产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的目的: 掌握TG法的原理,熟悉TG法研究固相反应的方 法。
在正常情况下,TG曲 线水平部分为恒定重量的 特征。TG曲线的形状和重 复性取决于实验条件的稳 定性。误差来源于温度测 量的不准确性、空气浮力、 程序温度、炉子气氛及被 研究对象的反应热。
热重分析仪:WRT-3P;
样品:五水硫酸铜
开机预热: 1.打开各控制单元的电源开关(数据站接口单元,差热 放大单元,温控单元)。 2.在打开温控单元电源开关时,用手指按住面板上的朝 上键“∧”,使SV显示器显示为“stop”后,松开此键。 3.开启冷却水。 4.启动计算机,此时预热半小时。
采样: 完成实验后,点击“采样”,点击停止采样。点击 温控程序窗口上的“stop”键,停止加热。然后关 闭电炉电源,再点击“文件”,点击保存采样取样 曲线。
从TG曲线图上确 定样品开始发生变化 的温度和变化的性质。 从样品的失重的化学 计量关系,确定产物 是什么。
1.试样必须干燥,潮解会影响实验结果。试样在坩 埚内要均匀摊平,以便反应正常进行。 2.注意坩埚在加热电炉内的位置,不能碰到炉壁而 影响实验结果。
固相反应过程一般为放热过程。晶体材料有序 度较高,晶态相之间熵的差异较小,只有在放热时, Gibbs自由能才会减小,但多数固相反应是在恒温 条件下进行的,因为固相反应速率一般较低,反应 所放出的热量有足够的时间从固体材料中散发掉或 放热量远小于外界所提供的热量。

化学反应中的固相反应机理

化学反应中的固相反应机理

化学反应中的固相反应机理化学反应是物质发生变化的过程,它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发生,包括气相反应、液相反应和固相反应。

在本文中,我们将关注固相反应,并探讨其中的机理。

一、固相反应的定义和特点固相反应是指反应物和生成物都处于固态的反应过程。

与气相反应和液相反应相比,固相反应具有以下特点:1.反应速度较慢:固态物质的分子运动能力较弱,导致反应速度较慢。

2.扩散速率限制:固相反应中,反应物之间的反应仅限于颗粒表面接触处,扩散速率成为限制反应速度的主要因素。

3.活性物质较少:固态物质中的活性中心相对较少,降低了反应的可能性。

二、固相反应的机理固相反应的机理可以分为直接反应和间接反应两种情况。

1.直接反应直接反应通常发生在固态反应物之间。

在反应开始时,反应物颗粒之间的活化能必须通过热运动克服,才能达到足够的能量来克服相互作用力,从而实现反应。

然后,在反应进行的过程中,固态物质的表面扩散和扩散层的破花使反应物进一步结合并转化为产物。

2.间接反应间接反应是指固体反应物与一种气态或液态物质之间发生反应。

这种情况下,固态物质的表面活性中心与气体或液体中的反应物接触,从而发生反应。

间接反应的过程中,固态物质的表面积越大,反应速度越快。

三、机械活化在固相反应中的作用机械活化是一种常用的方法,用于提高固相反应的速度。

机械活化通过提供机械能来震动固体反应物颗粒,改变其结构和形态,从而增加固态物质的表面积和活性中心数量。

这种机械活化的方法包括球磨、振荡研磨和超声波处理等。

机械活化可以实现以下效果:1.细化颗粒:通过机械活化可以使颗粒变得更小,增加固态物质的表面积,进而提高反应速率。

2.改变晶体结构:机械能的输入可以改变固态物质的晶体结构,从而改变反应机理和速率。

3.增加活性中心数量:固态反应中,活性中心的数量对反应速率有很大影响。

机械活化可以增加活性中心的数量,促进反应进行。

四、固相反应的应用和意义固相反应在许多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和意义,包括材料科学、催化剂设计和能源存储等。

Chapter 7-2 固相反应(1)

Chapter 7-2 固相反应(1)

第五节:低温(热)固相反应固相化学反应分为三类, 即反应温度低于100℃的低温固相反应、反应温度介于100~600℃之间的中温固相反应以及反应温度高于600℃的高温固相反应。

低温固相反应的反应物常常是分子固体(如含结晶水的盐)或低维结构化合物。

实例一: 固体4-甲基苯胺与固体CoCl 2·6H 2O 按2∶1 摩尔比在室温(20℃) 下混合, 一旦接触, 界面即刻变蓝, 稍加研磨反应完全, 该反应甚至在0℃同样瞬间变色。

但在CoCl 2的水溶液中加入4-甲基苯胺(同上摩尔比) , 无论是加热煮沸或研磨、搅拌都不能使白色的4-甲基苯胺表面变蓝, 即使在饱和的CoCl 2水溶液中也是如此。

CH 3C 6H 4NH 2, m.p.=44.5℃,b.p.=200.4℃80ºC(1)中和反应。

(2) 氧化还原反应。

(3) 配位反应。

(4) 分解反应。

(5) 离子交换反应。

(6) 成簇反应。

(7) 嵌入反应。

(8) 催化反应。

(9) 取代反应。

(10) 加成反应。

(11) 异构化反应。

(12) 有机重排反应。

(13) 偶联反应。

(14) 缩合或聚合反应。

(15) 主客体包合反应。

(1)潜伏期。

固体反应物间的扩散及产物成核过程便构成了固相反应特有的潜伏期。

这两种过程均受温度的显著影响, 温度越高, 扩散越快, 产物成核越快, 反应的潜伏期就越短; 反之, 则潜伏期就越长。

当低于成核温度Tn时, 固相反应就不能发生。

(2)无化学平衡。

当反应中有气态物质参与时, 如果这些气体组分作为产物的话,随着气体的逸出, 这些气体组分的分压较小, 因而反应一旦开始, 便可一直维持到所有反应物全部消耗, 亦即反应进行到底。

(3) 拓扑化学控制原理。

只有合适取向的晶面上的分子足够地靠近, 才能提供合适的反应中心, 使固相反应得以进行。

(4) 分步反应。

可以通过精确控制反应物的配比等条件, 实现分步反应,得到所需的目标化合物。

固相-烧结

固相-烧结

小晶粒生长为大晶粒.使界面面积减小,界面 自由能降低,晶粒尺寸由 1μm 变化到 lcm ,相 应的能量变化为0.1-5Cal/g。
自由焓
△G

△G 位置 (a) (b)
图12 晶界结构及原子位能图
50 3 4
10 6
图13 烧结后期晶粒长大示意图
晶粒正常长大时,如果晶界受到第二相杂质的 阻碍,其移动可能出现三种情况:
烧结中期
烧结后期
传质继续进行,粒子长大, 气孔变成孤立闭气孔,密 度达到95%以上,制品强 度提高。
二、烧结推动力
粉体颗料尺寸很小,比表面积大,具有较高的表面能, 即使在加压成型体中,颗料间接面积也很小,总表面积 很大而处于较高能量状态。根据最低能量原理,它将自 发地向最低能量状态变化,使系统的表面能减少。
不同物质泰曼温度与熔点Tm之间的关系:
金属:0.3~0.4Tm 盐类:0.57Tm
硅酸盐:0. 8~0.9Tm
2、广义固相反应的共同特点
(1)固态物质间的反应活性较低、反应速度较慢; (2)固相反应总是发生在两种组分界面上的非均相反应; 固相反应包括两个过程:
相界面上的化学反应
反应物通过产物扩散(物质迁移)
烧结是一个自发的不可逆过程,系统表面 能降低是推动烧结进行的基本动力。
图9 不同烧结机理的传质途径
表面张力能使凹、凸表面处的蒸气压P1分别低于和 高于平面表面处的蒸气压Po,并可以用开尔文本公 式表达:
对于球形表面
P 2M 1 ln P0 dRTr
(1)
对于非球形表面
P M 1 1 1 ln ( ( ) 2) P0 dRT x
可见,作为烧结动力的表面张力可以通 过流动、扩散和液相或气相传递等方式 推动物质的迁移。

实验报告1—固相反应

实验报告1—固相反应

实验一:固相反应动力学一、实验目的1. 掌握TG法的原理,采用TG法研究固相反应的方法。

2. 通过CaCO3-SiO2系统的反应验证固相反应的动力学规律—金斯特林格方程。

3. 通过作图计算出反应的速度常数和反应的表观活化能。

二、实验原理固体材料在高温下加热时,因其中的某些组分分解逸出或固体与周围介质中的某些物质作用使固体物系的重量发生变化,如盐类的分解、含水矿物的脱水、有机质的燃烧等会使物系重量减轻,高温氧化、反应烧结等则会使物系重量增加。

现代热重分析仪常与微分装置联用,可同时得到TG-DTG曲线。

通过测量物系质量随温度或时间的变化来揭示或间接揭示固体物系反应的机理或反应动力学规律。

固体物质中的质点,在高于绝对零度的温度下总是在其平衡位置附近作谐振动。

温度升高时,振幅增大。

当温度足够高时,晶格中的质点就会脱离晶格平衡位置,与周围其它质点产生换位作用,在单元系统中表现为烧结,在二元或多元系统则可能有新的化合物出现。

这种没有液相或气相参与,由固体物质之间直接作用所发生的反应称为纯固相反应。

实际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固相反应,往往有液相或气相参与,这就是所谓的广义固相反应,即由固体反应物出发,在高温下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而生成固体产物的过程。

固相反应属于非均相反应,描述其动力学规律的方程,通常采用转化率G(已反应的反应物量与反应物原始重量的比值)与反应时间t之间的积分或微分关系来表示。

测量固相反应速率,可以通过TG法(适应于反应中有重量变化的系统)、量气法(适应于有气体产物逸出的系统)等方法来实现。

本实验通过失重法来考察CaCO3-SiO2系统的固相反应,并对其动力学规律进行验证。

CaCO3-SiO2系统固相反应按下式进行:CaCO3+SiO2—→CaSiO3+CO2↑恒温下通过测量不同时间t时失去的CO2的重量,可计算出CaCO3的反应量,进而计算出其对应的转化率G,来验证金斯特林格方程:[1-(2G/3)-(1-G)2/3]=K k t的正确性。

固相反应

固相反应

固相反应实验一、实验目的固相化学反应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化学反应之一,固相化学反应研究固体物质的制备、结构、性质及应用。

固相反应不使用溶剂,具有高选择性、高产率、工艺过程简单等优点,已成为人们制备新型固体材料的主要手段之一。

固态物质之间可以直接进行反应,当温度高到一定程度,晶格中的原子或离子脱离平衡的晶格位置而扩散迁移,如果两种物质彼此接触,则在界面上就会发生物质的交换和相互反应。

这种反应可完全不在液相或气相条件下进行。

对大多数硅酸盐而言,该温度大约为0.6~0.9Tm(Tm为物质熔点),人们把无液相、气相参与的直接反应称为纯固相反应。

固相化学反应能否进行,取决于固体反应的结构和热力学函数。

所有固相化学反应和溶液中的化学反应一样,必须遵守热力学的限制,即整个反应的吉布斯函数改变小于零。

在满足热力学条件下,反应物的结构成了反应速率的决定性因素。

本实验的目的:掌握TG法的原理,熟悉TG法研究固相反应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固相反应过程一般为放热过程(晶体材料有序度较高,晶态相之间熵的差异较小,只有在放热时,Gibbs 自由能才会减小,但多数固相反应是在恒温条件下进行的,因为固相反应速率一般较低,反应所放出的热量有足够的时间从固体材料中散发掉或放热量远小于外界所提供的热量)。

TG法研究固相反应的原理:在程序温度控制下,把样品重量的变化对时间进行连续记录,测量物质的质量(或重量)随温度变化的一种技术叫做TG(热重)法。

通常以纵坐标表示重量变化,横坐标表示温度,重量对温度的关系曲线,称为TG(热重)曲线。

在正常情况下,TG曲线水平部分为恒定重量的特征。

TG曲线的形状和重复性取决于实验条件的稳定性。

误差来源于温度测量的不准确性、空气浮力、程序温度、炉子气氛及被研究对象的反应热。

TG法可以研究物质的热分解、物质在各种气氛中的行为、反应动力学、矿物鉴定、化合物分离条件。

本实验通过失重法来考察CuSO4·5H2O固相反应。

固相反应

固相反应
设反应产物AB密度为,分子量为,则 ;又考虑扩散属稳定扩散,因此有:
且 (7-12)
积分上式并考虑边界条件t=0;x=0得:
(7-13)
式(7-13)说明,反应物以平行板模式接触时,反应产物层厚度与时间的平方根成正比。由于式(7-13)存在二次方关系,故常称之为抛物线速度方程式。
考虑实际情况中,固相反应通常以粉状物料为原料,为此杨德尔假设:(1)反应物是半径为R0的等径球粒;(2)反应物A是扩散相,即A成分总是包围着B的颗粒,而且A、B与产物是完全接触,反应自球面向中心进行如图7-3(B)所示。于是由(7-7)式得:
将上式代入(7-13)式得杨德尔方程积分式:
(7-14a)
或 (7-14b)
对上式微分得杨德尔方程微分式:
(7-15)
杨德尔方程较长时间以来一直作为一个较经典的固相反应动力学方程而被广泛地接受。但仔细分析杨德尔方程推导过程,容易发现:将圆球模型的转化率公式(7-7)代入平板模型的抛物线速度方程的积分式(7-13)中就限制了杨德尔方程只能用于反应初期,反应转化率较小(或 比值很小)的情况,因为此时反应截面F可近似地看成不变。
7.1.2化学反应动力学范围
化学反应是固相反应过程的基本环节。由物理化学知识,对于均相二元反应系统,若化学反应依反应式 进行,则化学反应速率的一般表达式为:
(7-6)
式中CA、CB、CC分别代表反应物A、B和C的浓度;K为反应速率常数。它与温度间存在阿累尼乌斯关系:
此处K0为常数, 为反应活化能。
然而,对于非均相的固相反应,式(7-6)不能直接用于描述化学反应动力学关系。首先对于大多数固相反应,浓度的概念对反应整体已失去了意义。其次多数固相反应以固相反应物间的机械接触为基本条件。因此取代式(7-6)中的浓度,在固相反应中将引入转化率G的概念,同时考虑反应过程中反应物间接触面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3.固相反应首先在相界面上进行, 如图。当反应颗粒间形
成的产物层达到一定厚度时,进一步反应取决于反应物通过产物 层的扩散,质点的传输可通过晶格内部、表面、晶界、位错或晶 体裂缝进行。当有气相或液相存在时,可作为固相反应传质的介 质。 所以,固相反应一般包括相界面上的化学反应和相内物质迁移二 个过程。
2
有液相参加的固相反应:
液相来源 : a)某种反应物熔化A(s)→A(L);
b)二种反应物之间形成低共熔物
A(s) +B(s) →(A+B)(L)
如:金属银(Ag)与固体硫(S)之间的反应。首先硫熔化成液体,然后 与固体银反应。S(s) →S(L);Ag(s) + S(L) →AgS(s)
有气相参加的固相反应: 气相来源: a)反应物升华A(s)→A(g)
9
§8-3 固相反应动力学方程 一.一般动力学关系 固相反应涉及化学反应、扩散、 结晶、熔融、升华等过程,由 最慢的一步为控制步,对整体 反应速度起决定性影响。 1/V = 1/V1 +1/V2 +1/V3+ …… 以金属氧化为例:如图所示。 反应方程式为:
图8-5金属氧化反应过程示意图
M(s) + 1/2O2(g) →MO(s)

3 4 / 3R0 4 / 3( R0 x) 3 3 4 / 3R0

3 R0 ( R0 x) 3 3 R0
(8-22)
R0-x= R0(1-G)1/3 x = R0[1-(1-G)1/3]
16 图8-7 固相反应的Jander方程
设:单位质量的反应物中球形颗粒的数目为N,
VR = KFCAmCBn
F——反应接触面积。
①F与颗粒形状有关,颗粒为球形,立方体,圆柱 形,板状时,F=1; ②F与反应进行的程度(转化率)有关,F=f(G) G——转化率,反应进行到某一瞬间,反应物被反应 了的体积分数。
15
以球形颗粒为例(不考虑反应物与产物的密度差异), 颗粒半径R0,反应时间t,反应物颗粒外层已被反应的厚 度为x,则转化率G为: 产物量 总体积 残留体积 G 反应物总量 总体积
VR=dG/dt= K0(1-G)2/3
N
3 3 1 R0 d 4
积分式:
得:
(1 G)
dG
2/3


3K dt dR0
a——积分常数
-3(1-G)1/3=3K/dR0t +a
1 (1 G )1/ 3 K t dR0
19
当t=0时,G=0,则a=-3 代入上式,得:
化学动力学范围球形颗粒零级反应的动力学积分式。
23
由菲克第一定律得: dm dc 0 1 1 DS DS DS dt dx x x
取一薄层dx,A物质的密度为ρ, 则在dx中A的含量为: dm =ρS·dx
D——A的扩 散系数;
ρS·dx/dt = DS· 1/x
两边积分: xdx
2D x t
2

D
dt ,得:
(1-G)-2/3 –1 = K1t
(积分式 8-26)
20
实验验证: 一级反应——NaCO3与SiO2在740℃下进行固相反应; 当颗粒很细,R0=0.036mm,NaCl作助熔剂,创造条件使 扩散阻力降低(D大,K小)。
反应动力学过程符合式(1-G)-2/3 –1 = K1t, 以[(1-G)-2/3 –1]~ t作图,为直线,斜率为K1。 如图8-6所示。
式中:K——化学反应速度常数; C0——MO-O2界面的氧浓度; C——MO-M界面的氧浓度。 D——扩散系数
11
反应过程达到平衡时,V=VR=VD
V——反应达到稳定时的整体反应速度。
D(C0 C) KC
KC C0 C D
C0 由此式可得界面氧浓度C: C (1 K / D )
C0 V KC K (1 K / D)
1 1 1 V KC 0 DC0 /
(8-19)
12
讨论:
1 1 1 V KC0 DC0 /
(1)D>>K时,扩散快,相界面反应慢,δ/DC0很小, V= KC0=KC= VR (C≈C0)
属于界面反应控制范围(即化学反应动力学范围)。
b)反应物分解AB(s)→A(g) +B(g)
例:ZnO(s)→ZnO(g) ;
ZnO(g) + Al2O3→ZnO·Al2O3
3
(2)按反应的性质分(有五种类型,如表7-3)。
(3)按反应机理分有: 扩散控制过程;化学反应控制过程;晶体长大控制过程; 升华速度控制过程等。
4
二.固相反应的基本特征 1.固相反应属于非均相反应,参与反应的固相相互接 触是反应物间发生化学反应和物质输送的前提; 2.固相反应一般需在较高温度下进行,但反应开始的 温度远低于反应物的熔点或系统低共熔点温度。这一温 度与系统内部出现明显扩散的温度一致,称为泰曼温度 或烧结开始温度。 泰曼(Tamman)温度——系统内部出现明显扩散的温度( 为固相反应开始温度)。 泰曼温度与熔点(TM)之间的关系: 一般金属: 0.3~0.4 TM ; 盐类:0.57 TM ; 硅酸盐:0.8~0.9 TM ; 海德华定律——反应物之一的多晶转变温度标志着固相 反应开始的温度。
第八章 固态化学反应
§8-1 凝聚态体系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 一.固相反应的概念与分类 二.固相反应的特点 §8-2固相反应热力学 §8-3固相反应动力学 一.一般动力学关系 二.化学反应动力学范围 三.扩散动力学范围 1.抛物线型动力学方程(使用平板模型) 2.杨德尔(Jander)方程 3.金斯特林格方程 §8-4影响固相反应的因素
1
§8-1 固相反应的基本特征 一.固相反应的概念与分类 1.概念 广义:凡是有固相参与的反应都叫固相反应(固-固,固液,固-气)。 狭义:固相反应常指固体与固体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生 成新的固体产物的过程(纯固相反应)。
2.分类 (1)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状态分: 固-固反应:A(s) +B(s) = AB(s) 纯固相反应;
1 4 3= 总体积V = N πR0 ; 3 d 3 3 1 N R0 d 4
N个颗粒的反应接触面积:
d——密度;
F=N4π(R0-x)2 = N4πR02(1-G)2/3 F=
3 4πR0-3d-1(R0-x)2 4
3
3 dR0 2 R0 (1 G)2 / 3
之间的关系。)
25
2.杨德尔(Jander)方程
(在抛物线方程基础上的球体模型) 假设: ①反应颗粒为球形,原始半径R0;(图8-7) ②反应物A(或B)是扩散相(A成分包围着B颗粒), A、B都与产物层充分接触,反应由表面向中心进行; ③产物层厚度为x; ④A在产物层中的分布是线性的; ⑤A的扩散是一维稳定扩散, 且扩散截面积不变; ⑥反应接触面积近似不变 (实际上随时间变化)。
在硅酸盐系统中,二级以上 的反应少见。
图8-6
21
三.扩散动力学范围 特点:
扩散速度慢,D小; 化学反应速度快,K大。 整个反应由扩散控制(大多数固相反应属此类情况)。
影响扩散的因素: 缺陷、界面、裂缝、颗粒大小,颗粒形状等。
22
1.抛物线型动力学方程(使用平板模型)
假设: ①平板模型,反应颗粒间的接触面积不随时间变 化,接触面积为S; ②只有一种反应物分子扩散,设A为扩散相; ③A迁移到AB-B界面上发生反应使产物层增厚,产物 层的厚度为x; ④A在产物层中的浓度分布 是线性的,其浓度梯度 -dc/dx=1/x; ⑤在时间dt内,从A向AB-B 界面扩散的量为dm; ⑥扩散形式为一维稳定扩散。
化学反应的判据: ⊿GT,P ≤ 0
⊿GT,P =0,过 程达到平衡 ⊿GT,P <0, 过程自发进行
恒温,恒压只做膨胀功的 开放系统,反应沿自由能 减少的方向进行。
G 0 ] 反应平衡常数: K 0 exp[ RT
对于固相反应,探讨反应的方向性更具实际意义。只要系统的 ⊿GT,P <0,并有充分的动力学条件,反应就可进行到底。对于有 液相或气相参与的反应,需考虑有关物质的活度。
4.浓度不是影响反应速度的主要
因素(固相反应是非均相反应),而 晶体结构、表面结构、缺陷成为 影响反应的主要因素。 总之,使扩散有利于进行的因
素,都能提高反应速度。
6
5.固相反应包括基本过程
根据产物的吸附、催化、X射线衍射强度等特点,可将固相反应分 为6个阶段。如图8-1。
7
例: ZnO(g) + Fe2O3→ZnO·Fe2O3 。 (1)隐蔽期 ~300 ℃,离子活动能力增强,但物相基本无变化; (2)第一活化期 (3)第一脱活期 (4)第二活化期 能力提高; 300~450 ℃,形成“吸附型”化合物; ~500 ℃,形成化学计量化合物,无晶格结构; 550~620 ℃,形成晶核并长大,混合物的催化
F= N4πR02(1-G)2/3
(球形颗粒,反应接触面积F与转化率G
17
固相反应中的动力学一般方程式为:
dG n VR KF (1 G) dt
与均相反应速率 表达式类比
(n——反应级数) (8-23) 在均相反应表达式(7-54)中,浓度C既表示了反应物的 多少,又反映了反应物之间的接触或碰撞几率; 在固相反应表达式(7-56)中,则用反应接触面积F和剩 余转化率(1-G)表征化学反应进行的情况。
令:K=2D/ρ
边界条件: t=0,x=0
则: F(G) =x2
(8-28) 抛物线型——表明产物层厚度x与时间t之间符合抛物线关系。
24
=Kt
抛物线方程主要适应于金属的氧化反应(当 G小于0.3时较准确)。 使用简单,但受到假设条件的限制,只适应 于接触面积不变,扩散截面积不变的平板模型, 对于球形颗粒,在反应刚开始时,接触面积较大 ,也可以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