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课题 文学

合集下载

中国现代文学社团和作家群体文化生态研究

中国现代文学社团和作家群体文化生态研究
(二)现代教育体制的出现建立了文学社群现代性知识谱系的生态平衡,是决定现代作家聚散心理又一不可忽视的因素。新文化运动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即现代教育体制的建设。“五四”时期各种类型的学校、大学形成的现代教育文化,与新型的现代文学构成了互动的平台。现代文学从中获得了丰厚的文化资源。现代作家的知识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传统的旧式四书五经的私塾家教,在近代科举废除后,新学堂转向现代国文、西学教育为主。现代知识分子群体一方面自觉接受了西学课程的格致、天文、物理等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更为开阔的视阈走出国门,“寻求别样的人们”。这使得现代作家个体的发展和群体的联系方式都因此而有了巨大的变化。“公共空间”和现代教育开放民主的氛围互为一体,形成了文学社群生存的知识生态。同时,也在这一思想的自由之地,个体的独立自主的思想启蒙和群体变革的民主思想意识的文化心理获得了最大程度的释放。
2.本课题的主要内容:在文化生态整合理论视野下,通过文学研究会、创造社、“左联”、“京派”、海派、东北作家群等文学群体的解剖,找寻中国现代文学社团和作家群体群体与地域、现代教育、政治经济,及其文学等文化场域的关系,深入探讨其精神信仰、组织结构、群体行为、文学主张等问题,揭示过去文学社团研究中未能清理的一些复杂纠缠,总结现代中国文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课题论证》活页
课题名称:中国现代文学社团和作家群体文化生态研究
1.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2.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和方法、重点难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限4000字以内。
1.本课题研究的意义:中国现代文学有着丰富的社团和作家群体,他们在文学史中占有着重要的位置,系统地探讨其群体的发展规律,对于中国文学史的整体认识是有积极意义。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派研究已有成果,各种单个社团流派的研究和其资料汇编等工作基本初具规模,甚至某些局部和整体社团考察也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准。但是,中国现代文学社团和作家群体的整体性考察,其20世纪特定历史语境下中国文学群体聚散规律,尤其文学群体的整体生态与作家心态的关系尚显不够。中国现代文学群体演变不仅仅是一个纵向历史的进程,在文学史中文学研究会、创造社、新月社、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以下简称“左联”)、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以下简称“文协”)等社团,也不只是纯文学团体,或文人的政治集团、或纳入文学思潮、创作现象的组织机构等。中国现代文学社团和作家群体生成具有着十分复杂多重的文化因素,在文学与文化场中整体考察文学社团和作家去群体的自身规律,探讨他们的文化生态完全必要。

科研成果量化考核标准

科研成果量化考核标准

科研成果量化考核标准本量化标准所涉及的科研成果包括以下三类:(1)论文;(2)课题;(3)著作、专利及成果转化与获奖。

应聘者根据三类科研成果提交原件或证明材料原件,经审核无误后给予对应分值。

应聘者的其他类型科研成果仅作为参考不列入考核计分。

科研成果量化考核满分为100分,其中“论文”类科研成果累计最高得分为60分,累计得分60分以上的记60分;“课题”类科研成果累计最高得分为20分,累计得分20分以上的记20分;“著作、专利及成果转化与获奖”类科研成果累计最高得分为20分,累计得分20分以上的记20分。

一、论文类科研成果评分标准(一)计分标准1.核心期刊(包括CSSCI、CSCD、北大核心及以上级别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每篇计20分;2.省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每篇计 10分。

(注:涉及到多人合作的著作、项目或成果均参照此表)二、课题类科研成果评分标准(一)项目界定1.国家级课题:包括国家科技部各类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国家教育科学规划办、国家艺术科学规划办,国家其它部委立项课题。

2.省级课题:包括各省科技厅各类课题、各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各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各省社科联、各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各省政府其它厅局立项课题。

3.市、校级课题:包括各市科技局各类课题、各市社科联、各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各市政府其它委办局立项课题;全国各高等学校列入计划的课题。

(二)计分标准1.国家级课题每项计20分;2.省级课题每项计15分;3.市、校级课题每项计10分;4.合作课题按作者人数与排名次序分解计分(参见合作论文计分表)三、著作、专利及成果转化与获奖类科研成果评分标准(一)著作1.项目界定(1)著作依据其内容,分专著、编著、译著、教材、文学著作、科普著作等类别,确定类别有争议的提请校学术委员会裁定。

公开出版的论文集,视同学术期刊,其编委会成员均不计分。

(2)教材分部编教材(国家教育部指定的规划教材)、省编教材(省教育厅指定的规划教材)、自编合编教材(个人或集体编写的非规划教材)。

近5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课题指南:中国文学研究.doc

近5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课题指南:中国文学研究.doc

中国文学(2009)1.科学发展观与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2•文化消费主义与半代文学的发展3•基础文学理论研究4•跨学科研究与文学理论的新发展5•文学批评及其倾向研究6•承接和弘扬现实主义文学的优良传统研究7•半代重要文学现象和文学思潮研究&“三农”题材文学创作研究9 •面对图像吋代的文学发展趋向研究10.唯物史观与文学史观的关系研究11 •历代重要作家作品研究12.历代重要文学流派与文学运动研究13.世界华文文学新动态研究14.女性文学新动态研究15.儿童文学与培育社会主义新人研究16•民间民族文学作家作品研究中国文学(2010)1・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及其屮国化问题研究2•半代文学创作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3•文学价值观研究4•文学创新研究5•屮国古代文论及其现代转化问题研究6.现半代西方文论及其本土化问题研究7•历代社会转型与文学变革研究8•历代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学流派研究9•半代传媒与文学关系研究10.幻想文学研究11・网络文学研究12.屮国地域文化和文学关系研究13.新疆多民族文学关系研究14.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跨学科研究15.儿童文学与青少年文学的理论与创作研究16.新时期文学经验研究17.新吋期比较文学研究18.国外各地区华文文学创作研究中国文学(2011)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文学评价研究2•屮国文学的跨学科交叉研究3•文学理论基本问题创新研究4.屮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不同模式比较研究5•文学史编写的得失及其科学模式研究6•古今地域作家群研究7•历代著名作家作品研究8.20世纪屮外文学与文论的影响研究9•海外华文文学之诗学研究10•海外小国文学研究新动向研究11•少数民族文学跨民族、跨地域研究12.民间文学与当代社会关系研究13.地域、民俗、文化习尚与中国历代文学关系研究14.儿童文学幻想题材(包括玄幻、科幻)创作研究15•重要文学资料整理和笺注研究16.文学叙事与性别文化研究中国文学(2012)1•屮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体系研究2•科学发展观与文学研究3.文学与文化建设的关系研究4•文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研究5•新吋期文艺理论建设与文艺批评研究6•文学发展• I •的主旋律与多样化研究7•文学基本理论与文艺批评学的创新研究8.现代文学评估价值体系建构研究9•世界文学格局屮的屮国文学研究10.文学的本质、功能与发展规律研究11•历代重要作家作站及其流派研究12•历代重要文学文献资料整理和研究13•新世纪世界华文文学研究14.网络文学研究15 •民间民族文学研究16•儿童文学屮的科幻作品研究17•肖代大陆与台港澳长篇小说比较研究18•新吋期我国女性文学演变问题研究19地域、民俗、文化习尚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20.屮国古代文学的交叉性专题与跨学科研究21 •中国古代文学学术史研究22.现代文学评估价值体系建构研究23 •左翼文学研究24.现代文学语言与文体研究25 •文学史编写及其科学模式研究26.地域文学史和作家群研究27 •少数民族古典文学研究28.各民族文学学术史研究11.屮国历代重要作家作甜研究12 •屮国历代文学制度研究13.屮国文学古籍的整理与诠释研究14.我国少数民族文学典籍研究15.屮国各民族神话谱系研究16.屮国民间口传史诗和口传文学研究17.屮国文学史学术冋顾与文学史学理论研究18.屮国城市文学与乡村文学发展研究19.屮国儿童文学(包括科幻作品)与社会主义新人培养研究20 •海外各大洲华人新移民文学研究21.屮国古今文学的世界影响研究22.莫言等新时期作家成长与创作研究23 •现代科技与文学传播研究24.屮国网络文学研究25•社会性别意识与21世纪女性写作的转型研究中国文学(2013)1•坚持“双百方针”与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研究2•坚持以人民为屮心的创作导向研究3•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研究4.文学基础理论问题研究5•半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屮国化研究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文学评价体系研究7•为代文艺批评研究8•屮国文学与东亚文化圈研究9•屮国考古新发掘的文学价值研究10.中国文学与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关系研究。

全国人文社科课题级别

全国人文社科课题级别

全国人文社科课题级别
全国人文社科课题级别一般分为国家级、省级、市厅级。

国家级项目主要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等,这是目前我国社科类级别最高的项目。

此外,国家级项目还有国家社科基金(包括重点、年度、西部、青年、单列学科、后期、外译、文库等项目)、国家软科学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

省级项目主要包括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专项项目、后期资助项目、发展报告、软科学项目、科普读物等)、其他各部委项目、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年度项目、后期资助项目、专项项目)、陕西省软科学项目等。

市厅级项目包括陕西省文化厅项目、陕西省知识产权局项目、陕西省妇联课题、陕西省体育局研究课题、陕西省/西安市法学会项目等相关学科领域的
厅局级课题。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查阅中国社会科学网获取更多人文社科课题级别的相关信息。

【课题申报】文学作品解读与文学理论

【课题申报】文学作品解读与文学理论

文学作品解读与文学理论《文学作品解读与文学理论》课题申报一、申报单位背景我单位是一家高校文学院,致力于文学研究和教育。

我们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与分析能力,同时加强对文学理论的研究和探索。

《文学作品解读与文学理论》课题旨在为学生提供一种系统的学习和思考文学作品的方法,并引导他们对文学理论进行深入研究与讨论。

二、课题背景及意义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文学通过文字表达情感、思想和意识。

同时,文学作品也是一种反映社会、历史和文化的文化产品。

然而,文学的解读和理论仍然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问题。

如何准确理解和解读文学作品,并运用各种文学理论观点分析与解释作品,是每个文学学科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文学作品解读与文学理论》课题旨在提供给学生一种系统、全面的理论框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解读文学作品。

通过学习和掌握不同的文学理论,学生可以深入挖掘作品背后的意义和价值,并能够运用理论分析工具来进行文学批评和解读。

这对于学生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批判思维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研究内容与目标1. 文学作品解读方法论首先,我们将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文学批评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如形式主义、结构主义、新批评等。

通过对这些方法的介绍和讨论,学生将对文学作品的构建和表达方式进行更深入的理解。

2. 文学理论研究与探索其次,我们将先容和探讨现代性、后现代性、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后结构主义等重要的文学理论观点。

学生将了解到这些理论对文学解读和理解的影响,从而拓宽视野,增强维度。

3. 文学作品解读案例分析最后,我们将对具体文学作品进行解读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对作品进行深入探究。

这将对学生培养批判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本课题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准确解读能力和文学理论的运用能力。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从不同的理论视角出发,深入挖掘文学作品的内涵,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并能够运用理论工具进行批判性分析。

【课题申报】文学作品阅读与创意写作

【课题申报】文学作品阅读与创意写作

文学作品阅读与创意写作课题名称:文学作品阅读与创意写作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在当今社会,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创作不仅是一种享受,更是培养个人素养、拓宽视野和提升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

然而,当前学生在文学作品阅读和创意写作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足够的激情与兴趣、缺乏深度的文学认知、缺乏创造力和表达能力等。

因此,开展《文学作品阅读与创意写作》的课程研究,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写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题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文学素养的提升:通过精选优秀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分析和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与艺术风格,提高学生对文学的欣赏能力和鉴赏能力。

2. 培养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通过创新鲜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写作激情,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思维和良好的表达能力。

3. 培养文学情操与审美情趣: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创作,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和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精神,使其具备独立、全面的审美意识。

4. 提高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通过文学创意写作的实践,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语言表达情感、思想和主题,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二、研究目标本课题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创意写作能力,具体研究目标如下:1. 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能力:通过选取适合学生阅读的经典文学作品,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和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2. 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创作能力:通过创新的教学设计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文学创造性写作,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思维: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深入分析和研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思维品质。

4.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文学创意写作的实践,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准确、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1) 优秀文学作品的选取与阅读:精选适合不同年级学生阅读的优秀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分析和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与艺术风格。

【课题申报】文学经典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文学教材

【课题申报】文学经典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文学教材

文学经典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文学教材课题申报一、研究背景与意义语文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文精神的重要作用。

而文学是语文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阅读文学经典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思想品质以及批判思维等能力。

因此,在高中语文教育中合理选择和使用适合学生年龄和成长阶段的文学经典作为教材,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目前,我国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学内容呈现多种形式,作者、作品的选择较为广泛,但是很少专门选取文学经典作为重点教学内容。

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大多是近现代文学作品,这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古代文学作品的重要性和独特价值。

因此,本课题旨在探讨以《文学经典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文学教材》为题,研究如何将文学经典引入高中语文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质。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1. 研究内容(1)文学经典的定义与特点研究:通过对文学经典的界定和特点进行深入研究,明确什么样的作品可以被称为文学经典,以及为什么这些作品具有经典之作的地位。

(2)高中语文教材中文学经典的选取与整合研究:通过对高中语文教材中已有的文学作品进行调研与分析,筛选出适合作为文学经典的作品,同时对这些作品进行整合和编排,形成系统的文学经典教材。

(3)文学经典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教学设计研究:研究如何将文学经典作为教材进行教学设计,制定详细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兴趣。

2. 研究方法(1)文献调研法: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关于文学经典在教育中的研究成果,为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2)实证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了解高中语文教师和学生对于文学经典作为教材的认知和看法,探讨其教学和学习效果。

(3)实践探索法:通过实际的教学实践,观察和记录学生在学习文学经典过程中的反应和表现,总结经验和教训,改进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

三、预期目标与创新点1. 预期目标(1)建立起文学经典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适用模式,形成一套较为系统的文学经典教材。

【课题申报】文学作品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跨学科应用

【课题申报】文学作品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跨学科应用

文学作品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跨学科应用课题申报课题名称:《文学作品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跨学科应用》一、选题背景和意义近年来,高中语文教育发生了许多变化,不再仅仅以语文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为目标,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跨学科的能力。

在这一背景下,如何通过文学作品的教学,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促进学科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成为当代语文教育的重要课题。

本课题旨在探索文学作品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跨学科应用,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学科之间的协同发展。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1.目标: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跨学科应用研究,探索提高学生阅读、写作、思辨等能力的有效教学策略;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使学生能够在学科整合中建立知识框架,形成系统化的思维方式和学科素养。

2.内容:(1)分析文学作品的多学科内涵:通过研读经典文学作品,提取其中的哲学、历史、艺术等多学科内涵,挖掘作品背后的学科思辨和知识积累。

(2)设计跨学科教学方案:根据文学作品的多学科内涵,设计具有学科整合性的教学方案,融入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并进行实践教学。

(3)评估跨学科教学效果:通过评估学生的阅读、写作、思维和学科表现等方面的变化,评估跨学科教学的有效性,并对教学策略进行调整和优化。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1.研究方法:本课题将采用文献研究、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分析文学作品的多学科内涵,设计跨学科教学方案,并进行实践教学和评估,验证跨学科教学的效果。

2.研究步骤:(1)文献研究: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了解当前文学作品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跨学科应用情况,明确研究动态和关键问题。

(2)选择文学作品和学科:选择具有代表性和内涵丰富的文学作品,分析其多学科内涵,选择与之相关的学科进行整合。

(3)设计跨学科教学方案:根据文学作品和相关学科的特点,设计具有学科整合性的教学方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法。

(4)实施实验教学:运用设计的教学方案进行实验教学,比较跨学科教学和传统教学的差异和效果。

高中学生研究性课题范例 文学类

高中学生研究性课题范例 文学类

高中学生研究性课题范例文学类一、引言在高中阶段,研究性课题一直被认为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个文学类的研究性课题范例,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研究性学习。

二、选题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学作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

通过对文学作品的研究,可以了解到作家的思想、社会风貌和创作技巧等方面内容。

因此,选择文学类的研究性课题可以激发学生对文学艺术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三、研究内容1. 选题范例:尼采哲学在《荒原》中的体现2. 研究目的:•通过分析文学作品《荒原》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探究尼采哲学在其中的体现;•研究尼采哲学对作品主题和意义的影响;•探讨《荒原》对当代社会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3. 研究方法:•文本分析法:深入解读《荒原》中关于自我认识、人性、道德等方面的内容;•对比分析法:比较尼采哲学和《荒原》中的人物形象、主题等,找出异同之处;•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当代读者对作品中哲学内容的理解和看法。

四、研究意义通过对尼采哲学在《荒原》中的体现进行研究,不仅可以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价值,还能帮助学生掌握文学研究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批判思维能力。

同时,这一研究也有助于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培养他们的人文情怀和文化修养。

五、结论高中学生开展文学类研究性课题,不仅可以增强他们的学术兴趣和研究能力,还可以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通过深入研究文学作品,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人文精神和文化传统,为未来的学术研究和人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本文提供的文学类研究性课题范例能够激发学生对文学研究的兴趣,促进他们在研究学习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愿青年学子在智慧与激情的指引下,书写属于自己的文学之路。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文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文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文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项目简报(2012年)一、项目进展情况研究计划总体执行情况优良,在申报书的计划目标下,本课题组有条不紊地展开各项研究。

各子课题分工明确,进展顺利,达到预期效果。

以首席专家为例,课题组于2012年-2013年重点集中在对中国文化大、小传统问题,以及中国文化大传统与玉石文化的研究,以期拓展和超越既有文明历史框架,为华夏文明的起源找到意识形态的动力与整合方式。

除基础理论研究外,还多次分赴西北、华北、西南等地的考古遗址进行田野考察,收集到了大量第一手资料。

具体而言,上述两大问题的进展如下:第一、对中国文化大、小传统的反思1956年,美国人类学家罗伯特·雷德菲尔德在《乡民社会与文化:一位人类学家对文明之研究》一书中,首次提出大、小传统的概念,前者指代表国家与权力、由城镇知识阶级所掌控的书写文化传统;后者则指代表乡村与民间、由民众通过口传等方式传承的大众文化传统。

雷德菲尔德的这一区分很快被学界所接受,成为一种流行的文化分析工具。

不过,由于其研究主要立足于西方传统之上,因而将这对概念移植到中国时,其有效性便会大打折扣。

鉴于此,项目负责人叶舒宪教授从中国本土传统出发,针对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和多层叠加、复杂多变的复杂情况,从相反的方向对上述概念进行了及时改造:将由汉字编码的文化传统作为小传统,把前文字时代以来的神话时代视为文化大传统。

目前,课题组成员已在这一研究领域取得了系列成果,如叶舒宪《探寻中国文化的大传统》、《老子与口传文化大传统》、《中国文化的大传统与小传统》、《重新划分文化大小传统的学术伦理》、唐启翠《“旂铃”与“圣人振铎”神话——从文化大传统探寻“工史”如何“书世”》等。

第二、中国文化大传统与玉石文化与西方文明相比,玉石在中国文明中不仅有着悠久的起源,且长期承担着宗教、政治、审美等多重功能,因而博物学界历来有“西方重金,华夏重玉”之说。

从现有资料来看,早在公元前八千年前,华夏大地上已出现玉石崇拜的萌芽。

人文社科 课题题目

人文社科 课题题目

人文社科课题题目
1. 当代社会中的文化冲突与融合研究
2. 全球化背景下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3. 社交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4. 城市化与乡村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
5.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与现代社会的适应性研究
6. 移民文化融入与社会和谐发展研究
7. 教育公平与社会阶层流动的关系研究
8. 大众传媒对社会舆论的影响与引导研究
9. 跨文化交流中的误解与解决策略研究
10. 当代女性社会地位与角色变迁研究
11. 互联网对传统文化传播的影响研究
12. 社会信任危机与治理策略研究
13. 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文学发展研究。

浅谈文学 研究性课题

浅谈文学   研究性课题

浅谈文学13公管2班戴俊磊一提到文学,大家肯定会想到鲁迅、史铁生、钱钟书、徐志摩之类的文学大家,或是王安石、李白、杜甫之类的文学家。

其实文学并不遥远,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它是一门艺术,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更是历史发展的载体。

文学的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就决定了它存在的价值。

自改革开放后期的飞速发展,到如今文化活动越来越多(电影电视、ktv、电脑游戏等),我们阅读文学作品的时间越来越少。

文学面临着严峻挑战。

人们开始思考文学的前途是怎样?新兴的网络文学,涌现一大笔网络写手。

文学载体多种多样,写作形式各不相同,其中不乏滥竽充数,优秀经典作品能否夹缝中求生?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家,让中国近代文学得到世界的认可,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莫言热”的背后推动我国文学创作和阅读,把中国文学推到一个新的起点。

素书,灯下,一杯茶,一个人,足矣。

一、文学的定义与形式文学是通过作家的思想活动,把经过选择的生活体验在一定的语言结构基础中,以表达人对生存方式的某种发现和体验,是一种艺术创造,而非机械的复制现实的艺术。

(摘自《辞海》)以语言为工具,形象化的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叫做文学。

(摘自《现代汉语词典》)无论怎么定义,文学是用精美的语言,形象化的反映现实世界,表达人类情感意识形态的一门艺术。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古代把一切用文字写的书籍文献统称为文学,包括《史记》《左传》之类。

现代用语言塑造形象,来表达现实社会,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

四大文学体裁:诗歌、小说、散文和戏剧。

一般的人认为四大体裁是近现代时候划分的,针对的是现代文学。

其实不然,在古代,就有相对成熟的文学体裁,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就把文学划分为韵文和散文两大类。

比如《古文观止》类散文,《聊斋志异》类小说,《牡丹亭》《西厢记》类戏剧,《诗经》类诗歌,而这些知识换了种写作手段,把白话文写成文言文,这样更有艺术欣赏性。

现代文学注重的白话文,讲究雅俗共赏,不论你是居庙堂的官员,还是出江湖的普通民众,都能够读懂文学,能够真正像“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也是近现代文学的终极意义。

国家社科项目研究方向

国家社科项目研究方向

国家社科项目研究方向
国家社科项目涵盖了广泛的研究方向,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领域和主题:
1. 社会学:研究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行为、社会问题等。

2. 经济学:研究经济现象、经济政策、经济增长、市场机制等。

3. 政治学:研究政治制度、政治行为、政治决策、国际关系等。

4. 法学:研究法律制度、法律理论、法律实践、司法改革等。

5. 教育学:研究教育政策、教育管理、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等。

6. 历史学:研究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文化、历史变迁等。

7. 文学:研究文学作品、文学批评、文学史、文学与社会等。

8. 哲学:研究哲学问题、哲学思潮、哲学方法、伦理道德等。

9. 人类学:研究人类文化、人类社会、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等。

10. 传播学:研究传播现象、传播媒介、传播效果、舆论与宣传等。

11. 心理学: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心理发展、心理健康、社会心理等。

12. 艺术学:研究艺术作品、艺术史、艺术批评、艺术教育等。

2023年人文社科课题选题指南

2023年人文社科课题选题指南

2023年人文社科课题选题指南
一、文化传承与创新
1、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
2、地域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
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
4、文化创意产业研究
5、文化交流与国际传播研究
二、社会结构与治理
1、中国社会结构变化与治理研究
2、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研究
3、社会治理创新研究
4、社会组织与社会公益研究
5、社会风险管理研究
三、经济发展与政策
1、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与政策研究
2、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
3、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研究
4、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5、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四、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1、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研究
2、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研究
3、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4、低碳经济与绿色发展研究
5、气候变化应对策略研究
五、哲学思想与人文精神
1、中国哲学思想史研究
2、西方哲学思想史研究
3、现代哲学思潮研究
4、人文精神与价值研究
5、哲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研究
六、语言文学与艺术研究
1、语言学理论研究
2、文学创作与批评研究
3、艺术理论与创作实践研究
4、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
5、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6、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课题申报】中国古代的文学与文化传统

【课题申报】中国古代的文学与文化传统

中国古代的文学与文化传统课题申报书一、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近年来,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传统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文学不仅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思想宝藏,同时也对今天的文学创作和文化传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深入学习和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传统,对于增强国人的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本课题以《中国古代的文学与文化传统》为主题,旨在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化的研究,全面梳理和总结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和文化的内在理念,揭示古代文学与文化的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以期为后人深入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1. 研究内容本课题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1) 古代文学的类型和特点:对古代文学的分类和特点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包括诗、词、曲、戏剧、小说等各种文学形式的特点和发展规律。

(2) 文学理论与批评:研究古代文学理论和批评的发展历程,探讨各个时期的文学理论观点和批评方法对古代文学创作和发展的影响。

(3) 文学与社会文化:分析古代文学与社会文化的关系,探讨古代文学如何反映社会风貌、道德观念、人生哲理等方面的内容,以及古代文学作品对社会的影响。

(4) 文学与宗教信仰:研究古代文学作品与宗教信仰之间的关系,探讨古代文学中蕴含的宗教哲学和精神内涵。

(5) 文学与传统抒情:分析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抒情题材和才情表达,探讨古代文学作品在传统抒情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

2. 研究方法本课题将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考察和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

通过对经典文献的深入阅读和分析,结合实地考察和采访,了解古代文学与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域的发展和影响,加深对古代文学与文化传统的理解。

三、预期目标与研究成果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系统梳理和总结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和文化的内在理念,探讨古代文学与文化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预期研究成果包括:1. 系统梳理和总结古代文学的类型和特点,揭示古代文学的发展规律和创作思想。

创新学分评定细则

创新学分评定细则

创新学分评定细则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学术论文类创新与技能学分评定细则一、学术论文类创新与技能实践成果包括学术论文、调查报告、文学作品、读书心得、书评等学术性成果和非学术性作品。

二、学术论文类成果是指公开发表的成果,以公开发表的刊物或学术会议出版的论文集原件为认定依据。

三、学生在公开出版的学术性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按以下标准认定学分:1.权威期刊发表论文:独立作者得8学分;合作第一作者5学分、第二作者3学分、第三作者2学分。

2.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独立作者6学分;合作第一作者4学分、第二作者2学分、第三作者1学分。

3.一般期刊发表论文:独立作者4学分;合作第一作者2学分、第二作者1学分、第三作者学分。

4.学术会议论文集发表论文:独立作者3学分;合作第一作者2学分、第二作者1学分、第三作者学分。

四、学生在市级以上公开出版的报纸、非学术性期刊发表非专业学术性文章或作品,按以下标准认定学分:1.国家级报纸、杂志发表作品:独立作者6学分;合作第一作者4学分、第二作者2学分、第三作者得1学分。

2.省级报纸、杂志发表作品:独立作者4学分;合作第一作者2学分、第二作者1学分、第三作者学分。

3.市级报纸、杂志发表作品:独立作者2学分;合作第一作者1学分、第二作者学分;第三作者0学分。

五、在非公开出版的期刊与报纸、非学术会议论文集以及被列入非法期刊名单的期刊与报纸上发表论文或作品等,不作为学术论文类创新与技能学分的认定范围。

发明创造类创新与技能学分评定细则一、发明创造类创新与实践成果包括科技发明与发现、产品发明创造、实用新型设计、外观设计、商标设计、专利技术、科技奖励等内容。

二、发明创造类技术成果按以下标准予以认定:1.技术成果以校(市)级以上部门或单位组织专家鉴定会形成的科技成果鉴定文件为依据。

2.技术转让以双方签订的技术成果转让合同为依据。

【课题申报】文学经典与文学史研究

【课题申报】文学经典与文学史研究

文学经典与文学史研究文学经典与文学史研究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文学经典与文学史研究》是一个关于文学经典作品和文学史发展的重要课题。

文学经典作品是指那些具有历史渊源、深刻内涵、跨时代影响的文学作品。

而文学史则是对文学发展的整体梳理和归纳。

通过研究文学经典作品与文学史的关系,可以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影响,同时也有助于揭示文学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本课题拟以综合研究的方式探讨文学经典与文学史之间的联系和关联,探寻文学经典作品对文学史走向的影响,并有助于理解文学作品的分类、流派、风格、主题等方面的变迁和演化。

研究文学经典与文学史的关系对文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通过对文学经典作品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艺术特点、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内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作品。

另一方面,通过研究文学史的发展,可以看到不同时期文学作品的变迁和演化,了解不同时代的文化背景、社会环境对文学创作的影响,为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解读提供重要依据。

因此,深入研究文学经典与文学史的关系,对于丰富文学研究的内容、拓宽文学研究的视野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二、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拓宽对文学经典与文学史关系的认识,揭示其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

通过对文学经典作品的研究,分析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进一步认识文学作品的价值和意义。

同时,通过对文学史的梳理和归纳,总结文学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研究文学经典作品的内涵和特点。

通过对经典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创作背景、艺术特色等方面的分析,深入理解其内在丰富性和文化意义。

二是探讨文学经典作品对文学史发展的影响。

通过对经典作品的影响范围、跨时代传承等方面的考察,揭示其对文学史走向和演化的贡献。

三是梳理和归纳文学史的发展脉络和主要流派。

通过对文学史各个时期及其代表作品的梳理和总结,揭示不同时期文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为文学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研究性课题题目

研究性课题题目

•7、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在现实生 7 古希腊神话、 活中的意义(古希腊神话、古罗马文化等对
中国的影响:说话风格、思维模式、文学作品等) 中国的影响:说话风格、思维模式、文学作品等)
研究性课题
•8、网络语言存在的问题及 8 规范化研究 •9、广告语言艺术浅探 9 •10、街头语言文学的缺陷和 10、 10 弊端
•3、毛泽东诗词研究(历史意义、 3 历史意义、
思想成就、书法等) 思想成就、书法等)
•4、鲁迅短篇小说研究(人物 4
形象、思想、影响等) 形象、思想、影响等)
研究性课题
• 5、莎士比亚剧作欣赏(人物形象、时代 人物形象、
特征、语言风格等) 特征、语言风格等)
• 6、“豪放派”和“婉约派”对现 豪放派” 婉约派” 当代文学的影响
研究性课题
•11、中华文化对于金庸创作 11、 11 的影响 •12、琼瑶小说研究(语言特色、 12、 语言特色、 12
思想风格、民俗民风、电影电视) 思想风格、民俗民风、电影电视)
•13、中国古代诗词对流行歌 13、 13 词的积极作用
Hale Waihona Puke •我给你杠杆,地 球就在你的脚下!
———— 凌 军
领略文字魅力 尽展语言时尚 驰骋思维天地 创造逻辑空间
——凌军 张忠东 凌军 you! welcome you!
研究性课题 •1、为要拯救失丧的人 1
——从《复活》看批判现实主义的意义 引申为《巴黎圣母院》《战争与和平》 《雾都孤儿》《飘》等文学作品,题目随 作品的不同可以更换。
研究性课题 •2、李贺诗风形成原因初探 2

魏了翁文学研究

魏了翁文学研究

魏了翁文学研究
魏了翁文学研究是其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进行博士后研究的出站报告,同时也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两宋士大夫研究》子课题之一。

书稿主要是对南宋中后期理学家魏了翁的文学活动进行个案研究,对其生平、交游、著述、学术思想、文学创作及相关问题做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魏了翁是南宋中后期理学的重要人物,其理学思想兼容并蓄,既有朱、陆之学的影响,又有张栻湖湘学派的影响,还有叶适事功派的影响。

他对于融合理学各家学说做出了特殊贡献。

魏了翁存诗八百余首,词一百八十余阕,另有题跋、书奏类文若干。

在宋代理学家群体中,其诗歌数量仅次于朱熹和邵雍,词作数量则为理学家之冠。

因此,魏了翁是研究宋代理学与文学最为典型的个案标本之一。

书稿运用传统的文献学研究方法,对魏了翁的《鹤山集》做版本考述和文字校勘,并以此为基础,采用原典细读的基本方法,同时又应用统计法,对魏了翁的诗词文作数量统计和分类研究,比较客观全面地展现其文学活动面貌。

此外,全稿也贯穿着比较分析法,将魏了翁同其理学前辈的文学观念、文学创作活动进行比较、魏了翁与其他理学家文学活动的比较研究、理学家与文学家之比较研究等,从比较中凸显魏了翁的文学活动特色。

文学研究可行性分析

文学研究可行性分析

文学研究可行性分析文学研究可行性分析是指对一个文学研究课题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和评估,以确定该课题是否值得研究以及研究是否有可能取得有意义的结果。

以下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思考和分析。

首先,一个文学研究课题的可行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1. 文学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首先需要明确该研究课题的目的和意义,即为什么要开展这样一个研究,它有可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新的认识或者有何实际应用价值。

例如,如果一个课题能够深入挖掘某个作家的作品风格或者创作思想,丰富和丰富文学研究领域的理论体系,则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2. 研究资料和资源的可获得性:一个文学研究课题是否可行还取决于研究所需的文献资料和其他相关资源的可获得性。

如果该课题所需的研究对象的作品、文献或其他重要资料难以获取,则可能会给研究带来困难,降低可行性。

相反,如果相关的研究资源丰富,容易获取,那么研究的可行性就会增加。

3. 研究方法的可操作性:一个文学研究课题的可行性还与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的可操作性紧密相关。

如果一个课题要求使用特殊的研究方法或需要大量的主观判断,那么研究的可行性就会降低;相反,如果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简明易懂,易于操作,那么研究的可行性就会增加。

4. 研究期限和资源投入的可行性:在进行文学研究时,研究期限和资源投入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如果一个研究课题需要长时间的研究周期或大量的研究资源,但研究者的时间或资源有限,那么研究的可行性就会降低。

因此,在评估可行性时,还需要考虑到研究者的时间和资源限制。

综上所述,文学研究的可行性是一个多方面综合考量的问题,需要考虑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资源的可获得性、研究方法的可操作性以及研究期限和资源投入的可行性等方面。

只有在这些因素都被充分考虑的情况下,一个文学研究课题才能被认为是可行的,并有可能取得有意义的研究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2013年外国文学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项 目 名 称 负责人 张杰 张文初 秦明利 王丽亚 王松林 耿幼壮 阎嘉 赵晓珊 陶家俊 韩小梅 王立群 谭琼琳 赵文静 胡安江 张龙妹 王琢 郭勇 李军 牛林杰 权宇 甘丽娟 侯传文 余玉萍 侯玮红 林精华 工作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宁波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四川大学 兰州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青海民族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湖南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 四川外语学院 北京外国语大学 暨南大学 宁波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山东大学 延边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 青岛大学 对外经贸大学 中国社科院 首都师范大学 20世纪俄苏文学批评理论史研究 20世纪前期西方“经验诗学”研究 作为哲学范式的文学:伽达默尔文论研究 里德与文化多元主义研究 卡莱尔文化批评思想及其影响研究 伊格尔顿“非文学理论”著述中的文学思想 戴维·哈维“时空压缩”理论与新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 麦茨的电影符号学与精神分析电影理论 跨文化的文学场:20世纪中英现代主义的对话与认同研究 英国文学中的西藏书写研究 墨海书馆西学书籍的翻译、传播与中日社会近代化研究 美国现代绘画诗中的中国物化文化改写审美研究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翻译特征研究 多元文化语境下的中国文学“走出去”研究 东亚视阈中的日本古代女性散文体叙事文学研究 日本近代文艺批评的文化研究 中岛敦研究 日本原爆文学研究 韩国战后文学研究 中韩日诗话流布与交流研究 纪伯伦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研究 中印佛教文学比较研究 阿拉伯当代文学的转型与嬗变研究 当代俄罗斯现实主义小说的新趋势研究 俄国城市化进程与俄罗斯大众文学研究
拉什迪的童话诗学和文本政治研究 帕特· 巴克战争小说的创伤叙事研究 托· 艾略特戏剧创作研究 斯· 弥尔顿在中国的跨文化之旅研究 澳大利亚现代文学批评史 拜伦叙事诗影响研究 菲利普· 拉金研究 意象派、客体派、黑山派诗学谱系研究 法国文学汉译经典研究 罗兰· 巴尔特“法兰西学院课程”研究 自由主义与法国后现代文学 中古英语亚瑟王浪漫传奇研究 历史书写元小说文体分析与批评实践 欧美百年文学杰作的电影经验研究 现代性批判视野下的反乌托邦小说研究 当代西语裔美国文学研究 现代化进程中当代美国犹太文学与美国民族认同的建构研究 战后英国移民文学研究 当代非裔美国文学中的男性气概研究 后殖民视域下的美国黑人女性作品译介研究 鲍· 艾亨鲍姆文艺思想研究 景观社会的思想者:苏珊· 桑塔格视觉艺术文论研究 苏珊· 桑塔格与美国六十年代文化激进主义研究 美国伦理批评的历时发展及其演变研究 朱迪斯· 巴特勒的后结构女性主义文论研究 比较视域中的世界性与本土性——论具有留学背景的中国现代作 家及其新保守主义立场 中禅西渐与美国诗歌现代转型(1912—1963) “文学中国”的域外生成——德国的中国文学研究史论 二十世纪中国西班牙语文学汉译史 革命伦理与文学翻译——中国20世纪外国文学翻译研究(1898— 1978) 宇文所安的中国文学史观研究 中日双重文化视域中的日本汉文小说整理与研究 中国戏剧电影对谷崎润一郎文学的接受研究 文化殖民与都市空间——侵华战争时期日本文化人的“北京体验” 18—19世纪越南古典文学名著研究 朴趾源文学与中国文学之关联研究 现当代东南亚英语离散文学中的文化身份建构研究 后苏联小说的苏维埃历史叙事研究 莱蒙托夫诗学研究 空间批评视野下的亨利· 詹姆斯小说研究 美国边疆传统视域下的薇拉· 凯瑟小说研究 当代英美小说中的改写现象研究 18世纪英国小说与文学公共领域的建构研究 缪里尔· 斯帕克小说研究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法国小说建构与绘画美学交汇史 德国文学中的中国女性形象研究 美国少数族裔文学中的生态思想研究 美国印第安作家路易斯·厄得瑞克作品研究 20世纪美国少数族裔小说的空间历史记忆与重构研究 非裔美国戏剧宣传/艺术传统的变迁研究 殖民时代与后殖民时代英国小说中的非洲形象研究 翻译理论的中庸方法论研究 莱辛反启蒙的启蒙文艺思想研究 莫里斯美学符号学思想研究 图像叙事研究——以美国现代文学为例 新历史主义理论家斯蒂芬· 格林布拉特研究 19世纪中期以来的西方城市文学研究 比较文学实证方法与审美批评关系研究 比较文学主题学研究 当代藏族作家接受欧美文学影响研究 福克纳家族叙述与新时期中国家族小说比较研究 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与20世纪初新儒学运动研究 英语世界的《易经》研究 自我告白意识与藤村文学嬗变研究 《青鞜》的文学空间研究 《铜锣》同人草野心平、黄瀛、宫泽贤治研究 横光利一与日本近代文学中的上海表象谱系研究 日本上代文学文体与汉文佛经的比较研究 日本私小说批评史研究 伪蒙疆时期日本文学中的侵华主题研究(1937—1945)——以期刊 《蒙疆文学》为中心 日本战后派战争小说研究 朝鲜古代“燕行”诗笺注与研究 朝鲜半岛汉文小说中的中国文化因素研究 巴别尔短篇小说研究 冈察洛夫研究:奥勃洛摩夫性格的文化阐释 诗学视域中的帕斯捷尔纳克小说研究 亨利· 詹姆斯的隐喻思维与小说诗学研究 麦卡勒斯与美国南方的现代性写作研究 托马斯· 品钦小说研究 当代美国自然书写研究 英国小说中的文化扩张意识研究 冷战终结前后的美国文学转型研究 美国文学与美利坚民族文化意识研究 维多利亚小说中的绅士形象研究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张晓红 刘建梅 陆建德 郝田虎 彭青龙 杨莉 陈晞 王卓 宋学智 黄晞耘 杨令飞 肖明翰 车凤成 严前海 黎新华 李保杰 张军 孙妮 隋红升 章汝雯 李冬梅 柯英 陈文钢 杨革新 都岚岚 娄晓凯 武新玉 范劲 滕威 王大智 王敏 孙虎堂 张冲 王升远 刘志强 陈冰冰 赵建苹 李新梅 黄晓敏 傅淑琴 许燕 穆杨 胡振明 戴鸿斌
杨丽娟 赵文书 邹惠玲 巍啸飞 王玉括 李永彩 姚佩芝 朱涛 张欣 韩振江 尚婷 胡丽娜 岳巍 金勇 司俊琴 李志强 周敏 马惠琴 王桃花 徐蕾 徐凯 刘晋 叶冬 苏忱 段慧敏 梁庆标
大连大学 南京大学 徐州师范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南京邮电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太原师范学院 浙江师范大学 济南大学 北京大学 兰州大学 四川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对外经贸大学 湖南科技大学 南京大学 上海对外贸易学 院 上海师范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浙江大学 苏州大学 江西师范大学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古希腊神话中的生态意识研究 当代美国少数族裔文学的文化属性研究 当代美国印第安文学研究 马拉默德的伦理指向研究 20世纪非裔美国文学批评研究 尼日利亚文学史 美国黑人小说中的城市书写研究 扬·穆卡若夫斯基文学与美学理论研究 英国基督教浪漫主义的文学理论与实践:从柯尔律治到托尔金 齐泽克与马克思主义思潮研究 美国后现代诗歌与中国第三代诗歌比较研究 西方儿童文学的中国化与中国现代儿童文学 阿列克谢耶夫汉学学派研究 《三国演义》在泰国的传播模式研究 中亚华裔东干文学与俄罗斯文化 索洛古勃小说研究 德里罗的小说与当代美国媒介文化 爱丽斯·默多克叙事伦理研究 英国作家玛格丽特·德拉布尔研究 “身体”视角下的拜厄特小说研究 帕特里克·怀特创作研究 王尔德与风俗喜剧研究 现当代美国科幻文学研究 当代英国小说中创伤历史的书写研究 塞利纳小说研究 当代西方自传理论与批评研究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梅耶荷德戏剧思想研究 库普林小说诗学研究 菲利普·罗斯新现实主义小说艺术研究 E.L.多克托罗后现代派历史小说研究 加拿大文学的民族性构建研究 爱丽丝·门罗研究 历史政治文化语境中的中美越战小说研究 康拉德东南亚背景小说研究 弗吉尼亚·伍尔夫小说与视觉艺术关系研究 乔治·奥威尔研究 约翰·福尔斯小说研究 美国语言派诗歌研究 多恩研究批判史 新中国外国戏剧研究史 莎士比亚戏剧在中国戏曲中的变形 贝克特文学叙事多元艺术媒介研究 莎士比亚作品的媒体重构与传播研究 后世俗美国小说研究 美国文学的精神创伤学研究 西方成长小说流变考 现当代美国少年小说类型研究 神话与英美现代主义文学研究 当代英国小说中的都市文化困境研究 勒克莱齐奥小说研究 德意志精神语境中的《浮士德》研究 从《旧约》向《新约》的文学嬗变研究
徐琪 高建华 罗小云 胡选恩 丁林棚 傅利 甘文平 祝远德 杨莉馨 王卫东 于建华 周昕 晏奎 何辉斌 李小林 张士民 杨林贵 刘建华 薛玉凤 孙胜忠 张颖 何江胜 刘春芳 高方 吴建广 杨建
厦门大学 哈尔滨师范大学 四川外语学院 陕西师范大学 北京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广西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南通大学 扬州大学 江汉大学 西南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河北大学 东华大学 北京大学 河南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 学 山东工商学院 南京大学 同济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