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0中考化学章节强化训练——专题四:燃料及其利用

合集下载

【化学】中考化学初中化学《燃料及其利用》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中考化学初中化学《燃料及其利用》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中考化学初中化学《燃料及其利用》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蒸馏B.升华C.爆炸D.燃烧【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吸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B、升华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C、爆炸过程中不一定有新物质生成,例如锅炉爆炸就属于物理变化,错误;D、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正确。

故选D。

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与事实不符合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镁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放出热量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有黑色固体生成D.电解水时,与正极、负极相连的电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答案】C【解析】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实验现象描述与事实符合,故A正确;B、镁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放出大量热,实验现象描述与事实符合,故B正确;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有黑色固体生成”,实验现象描述不与事实符合,应为“有无色气体生成”,故C错误;D、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盖,瓶口出现白雾,说法正确,实验现象描述与事实符合,故D正确.故选C.3.下列关于CO和CO2说法正确的是A.CO2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中毒B.CO可以作燃料C.用闻气味的方法能够区别CO2和CO D.CO能用于人工降雨【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是CO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中毒;B.CO具有可燃性;C. CO2和CO均是无色无味的气体D.经过压缩的固体CO2能升华吸热,使环境温度降低,可用于人工降雨。

考点: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4.航天科学技术测得,三氧化二碳(C2O3)是金星大气层的成分之一,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下列有关三氧化二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C2O3分子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3B.C2O3是氧化物C.C2O3充分燃烧的产物是CO2D.C2O3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答案】D【解析】【详解】A、1个C2O3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的,则C2O3分子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3,故选项A正确。

2020中考化学章节强化训练——燃料及其利用含答案

2020中考化学章节强化训练——燃料及其利用含答案

备战2020中考化学章节强化训练——燃料及其利用考点一:燃烧和灭火1.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x、y、z,它们分别是甲烷、氢气、一氧化碳中的一种,分别点燃三种气体,用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只有y和z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水滴出现,燃烧后分别向烧杯中注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只有x和y的烧杯内石灰水变浑浊.则x、y、z分别是()A. COB. COC. COD. CO2下列物质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的是()A. 氢气、二氧化碳B. 氢气、二氧化碳、空气C. 天然气、氢气D. 氧气、二氧化碳3.红嘴鸥是昆明的一道靓丽风景。

《昆明市经营燃放烟花爆竹安全管理规定》中规定:在红嘴鸥的觅食、栖息地等地点和区域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如图表示“禁止燃放鞭炮”标志的是()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汽油着火时用水冲灭B. 酒精灯不慎翻倒失火时用水浇灭C. 图书档案失火时选用泡沫灭火器灭火D. 山林发生火灾时砍掉或清理掉大火前面的树枝等可燃物5.遇到下列情况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A. 炒菜时,不慎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B. 电器因短路起火时,用水浇灭C. 到小煤窖里挖煤用火把照明D. 发现家里液化气泄漏,立即打开抽油烟机6.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 在天然气燃气灶下方安装报警器B. 在点燃氢气前先检验其纯度C. 实验桌上少量酒精着火,迅速用湿布盖灭D. 用灯火检验地窖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否超标7.冬天在较密闭的房间用煤炉取暖,若烟囱排气不良,就会发生煤气中毒事件,危及人的生命安全。

一但发现此类事故,下列措施可采取的是()A. 首先在室内泼撒大量石灰水,然后转移、救护伤员B. 首先开窗通风,然后转移、救护伤员C. 首先用水泼灭炉火,然后迅速就地抢救伤员D. 首先在室内撒下大量木炭,然后迅速就地抢救伤员8.如图所示,加热烧瓶中的水使之沸腾,水蒸气从铜管喷出,把火柴靠近管口P处,火柴被加热但不能燃烧,迅速移开火柴,火柴开始燃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该实验现象证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B. P处火柴不能燃烧是因为水蒸气隔绝了氧气C. 火柴移离水蒸气,与氧气充分接触,从而燃烧D. 加热铜管的目的是产生高温水蒸气9.据报导,某地发生火灾,有三名小孩生还.这三名小孩采取的措施是:一边用湿毛巾捂住嘴,一边低姿势前行.他们在逃生时主要利用了()A. 湿毛巾可以供给水分B. 湿毛巾能吸收二氧化碳C. 低姿势前行是因为地面附近气压低D. 热空气密度小会上升,地面附近有毒气体相对较少10.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

初中化学中考总复习:燃料及其利用(基础) 知识讲解含答案

初中化学中考总复习:燃料及其利用(基础) 知识讲解含答案

中考总复习:燃料及其利用(基础)【考纲要求】1.掌握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知道一些防火等安全知识和灭火方法。

2.了解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知道开发各种新能源和使用清洁燃料的重要性。

【知识网络】煤:混合物(主要含碳元素)化石燃料石油:混合物(主要含碳、氢等元素)天然气:混合物(主要成分是CH4)CH4+2O2点燃CO2+2H2O充分燃烧,节约使用合理使用燃料减少对空气的污染燃料化石燃料综合利用氢能源—最理想的燃料开发新能源可燃冰太阳能、风能、核能、潮汐能等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酸雨、温室效应等有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与氧气(或空气)接触达到燃烧所需的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1足够的氧气燃烧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2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质隔离灭火原理隔绝氧气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考点梳理】考点一、燃烧和灭火1.物质燃烧需要三个条件:(1)物质具有可燃性;(2)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接触;(3)可燃物达到它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即它的着火点)。

2.灭火的原理:(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2)使可燃物隔绝氧气(或助燃性的物质);(3)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3.可燃性气体泄漏时的注意事项:当室内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煤气泄漏后,室内充满可燃性气体,在此环境中不能进行人工呼吸、打电话或打开换气扇,应先关闭总闸,开窗通风,并在杜绝一切明火的同时查找泄漏的原因。

4.火灾自救策略:(1)迅速找到安全通道;(2)发生火灾时上层空气中氧气少,毒气浓度大,所以要匍匐前进;(3)房间发生火灾时不能随便开门开窗,开门开窗会增加氧气量,使火势更加凶猛;(4)火灾时会产生大量烟尘,使人窒息而死,因此最好用湿布捂住口鼻;(5)若在山林中遇到火灾时,应逆风而跑,因为顺着风更易被烧伤和发生危险。

【要点诠释】1.着火点是物质本身的固有属性,一般不随外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因此不能说用降低着火点的方法来灭火,而只能是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2020中考化学章节强化训练——燃料及其利用含答案

2020中考化学章节强化训练——燃料及其利用含答案

备战2020中考化学章节强化训练——燃料及其利用考点一:燃烧和灭火1.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x、y、z,它们分别是甲烷、氢气、一氧化碳中的一种,分别点燃三种气体,用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只有y和z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水滴出现,燃烧后分别向烧杯中注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只有x和y的烧杯内石灰水变浑浊.则x、y、z分别是()A. COB. COC. COD. CO2下列物质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的是()A. 氢气、二氧化碳B. 氢气、二氧化碳、空气C. 天然气、氢气D. 氧气、二氧化碳3.红嘴鸥是昆明的一道靓丽风景。

《昆明市经营燃放烟花爆竹安全管理规定》中规定:在红嘴鸥的觅食、栖息地等地点和区域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如图表示“禁止燃放鞭炮”标志的是()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汽油着火时用水冲灭B. 酒精灯不慎翻倒失火时用水浇灭C. 图书档案失火时选用泡沫灭火器灭火D. 山林发生火灾时砍掉或清理掉大火前面的树枝等可燃物5.遇到下列情况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A. 炒菜时,不慎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B. 电器因短路起火时,用水浇灭C. 到小煤窖里挖煤用火把照明D. 发现家里液化气泄漏,立即打开抽油烟机6.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 在天然气燃气灶下方安装报警器B. 在点燃氢气前先检验其纯度C. 实验桌上少量酒精着火,迅速用湿布盖灭D. 用灯火检验地窖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否超标7.冬天在较密闭的房间用煤炉取暖,若烟囱排气不良,就会发生煤气中毒事件,危及人的生命安全。

一但发现此类事故,下列措施可采取的是()A. 首先在室内泼撒大量石灰水,然后转移、救护伤员B. 首先开窗通风,然后转移、救护伤员C. 首先用水泼灭炉火,然后迅速就地抢救伤员D. 首先在室内撒下大量木炭,然后迅速就地抢救伤员8.如图所示,加热烧瓶中的水使之沸腾,水蒸气从铜管喷出,把火柴靠近管口P处,火柴被加热但不能燃烧,迅速移开火柴,火柴开始燃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该实验现象证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B. P处火柴不能燃烧是因为水蒸气隔绝了氧气C. 火柴移离水蒸气,与氧气充分接触,从而燃烧D. 加热铜管的目的是产生高温水蒸气9.据报导,某地发生火灾,有三名小孩生还.这三名小孩采取的措施是:一边用湿毛巾捂住嘴,一边低姿势前行.他们在逃生时主要利用了()A. 湿毛巾可以供给水分B. 湿毛巾能吸收二氧化碳C. 低姿势前行是因为地面附近气压低D. 热空气密度小会上升,地面附近有毒气体相对较少10.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

2020年中考化学人教版专题复习:燃料及其利用 4

2020年中考化学人教版专题复习:燃料及其利用 4

2020年中考化学人教版专题复习:燃料及其利用知识梳理燃烧与灭火1.燃烧(1)含义通常情况下,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需满足的条件①可燃物②与氧气(或空气)接触③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三者缺一不可(3)燃烧条件的探究:通过对比法和控制变量法,用白磷和红磷做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来探究燃烧的条件。

2.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破坏燃烧的条件灭火①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其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3.常用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及使用范围易燃物与易爆物的安全知识1.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2.燃烧、爆炸、缓慢氧化的比较3.一些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及生活中的安全常识家里天然气泄漏需立即关闭阀门并轻轻打开门窗通化石燃料1.化石燃料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气等,是不可再生(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其中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能源。

(1)煤被称为“工业的粮食”,主要含碳元素,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煤的综合利用是将煤加强热分解成焦炭、煤焦油、煤气(主要成分为氢气、一氧化碳等)等,此过程属于化学变化(填“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

(2)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主要含碳、氢两种元素,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将石油加热炼制,利用石油中各成分沸点的不同将它们分离得到汽油、柴油等,此过程属于物理变化(填“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

(3)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化学式:CH4)①甲烷的物理性质: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小,难溶于水。

②甲烷的化学性质能在空气中燃烧,具有可燃性,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 CO2+2H2O(现象:放出大量的热,发出淡蓝色火焰)。

2.使用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高频考点)(1)化石燃料不充分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炭粒、烟尘等空气污染物。

2020届九年级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燃料及利用

2020届九年级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燃料及利用

燃料及其利用考点一:燃烧与灭火1.聪聪同学查阅资料获得有关物质燃烧的新信息:(1)2Mg +CO 2=====点燃2MgO +C(2)H 2+Cl 2=====点燃2HCl 由此形成以下几点认识:①反应(1)属于置换反应,②使用二氧化碳灭火也应有所选择,③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其中正确的是( )A .只有①②B .只有①③C .只有②③D .①②③2.合理运用燃烧与灭火的化学原理对保障生命财产安全非常重要。

冬日里的一天,某学校五楼学生寝室中一名同学违规使用电褥子,因短路引发棉被着火燃烧。

就此事件请你回答:(1)从物质燃烧的条件上看,棉被是(2)该同学慌忙打开房门大声呼救,导致火势迅速扩大。

请解释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3)同寝室的同学从睡梦中惊醒,此时他们自救逃生的措施正确的是(选填以下序号) 。

①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②低下身子沿墙壁跑出火灾区③立即跳楼逃生 ④藏在衣柜里或桌子底下等待救援 ⑤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4)消防队员赶到现场,用高压水枪喷水将大火扑灭。

水能灭火的原因是3.依据下图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

实验过程:①通入2N ,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a 、b 中均无明显现象;②熄灭酒精灯,立即改通2O ,a 中无明显现象,b 中红磷燃烧。

(1)实验过程②中,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过程②中,对比a 、b 中的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3)实验过程中,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对照实验是 。

4.某学校化学学习小组设计出如图所示装置,并进行白磷燃烧实验。

(1)当烧杯内的水受热,温度计显示30℃时,打开活塞,在盛有水的试管中有气泡均匀逸出,白磷未燃烧,关闭活塞。

锥形瓶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 。

白磷未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

(2)随着水温升高,温度计显示45℃时,再次打开活塞,白磷在水里燃烧。

常言道,水火不相容。

而本实验中白磷在水里还能够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

2020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燃料及其利用训练

2020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燃料及其利用训练

二、填空题
16.现有干冰、甲烷、金刚石和二氧化硫四种物质,请用化学式按要求填空: (1)可用作钻头的是________ (2)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__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4)能引起酸雨的气体是 ________ 17. (1)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车用乙醇汽油),可适量________,并在一 定程度上________。 (2)乙醇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18.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常用作酒精 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汽化后燃烧生成水和 二氧化碳。 (1)根据以上叙述,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 (2)化学性质是________; (3)实验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措施是________。 19.下图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操作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A. 油锅中的油着火用锅盖盖灭
B. 砍掉树木成隔离带
C. 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
D. 用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灭火
15.中学生应有一定的安全常识。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室内起火时,立即大开门窗通风
B. 炒菜时,油锅内意外着火,立即加入青菜灭火
C. 液化气、煤气泄漏起火时,首先关闭气体阀门
D. 被围困在火灾区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下身子逃生
B. 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属于合成
材料
C. 煤、石油、天然气是取之不尽用之竭的能源 D. 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使用可以明显
提高肥效
5.下列对有关实验异常现象的分析中,不合理的是( )
A. 点燃氢气时发生爆炸一一点燃前没有检验纯度

2020年中考化学复习专题训练考化学第07讲 燃料及其利用(名师精讲)(解析版)

2020年中考化学复习专题训练考化学第07讲 燃料及其利用(名师精讲)(解析版)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知识网络】 可燃物空气 / O 2温度达到着火点清除可燃物隔绝空气 / O 2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煤(主要含C 元素)石油(主要含C 、H 元素) 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CH 4)]CH 4 + 2O 2 ===== CO 2 + 2H 2O 2、作用:提供能量 ①造成酸雨(1)化石燃料燃烧对空气的污染②燃烧不充分产生CO③产生固体污染物(2)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 4、防治措施(1)乙醇(俗名:酒精,C 2H 5OH )(“绿色燃料”)C 2H 5OH + 3O 2 ===== 2CO 2 + 3H 2O同时满足,缺一不可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只需破坏燃烧的其中一个条件燃烧和灭火点燃1、化石燃料3、燃烧对环境的影响燃料点燃新的燃料(2)H 2:(最清洁的能源)优点:①没污染;②放热多;③制取来源丰富。

缺点:①贮存困难;②成本高;③使用不当易发生爆炸。

物性: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可燃性:2H 2 + O 2 ==== 2H 2O还原性:(还原CuO 、Fe 2O 3等)H 2 + CuO ==== Cu + H 2O3H 2 + Fe 2O 3 ==== 2Fe + 3H 2O制取(药品、化学方程式、发生装置、收集装置)Zn + H 2SO 4 === ZnSO 4 + H 2↑新的能源: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深度解读】1.本节考查内容主要为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主要形式为实验探究题,也有选择题和填空题;燃烧条件的探究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往往与灭火的原理、反应的现象与本质的联系综合出题,但在中考题中主要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

灭火的原理一般以选择题形式出现。

中考中将会出现利用燃烧条件、灭火的原理、安全常识、自救方法来设计灭火方案,或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题目,这样既考查了知识,又联系生活实际,符合当今的教学理念及思想。

2. 反应的放吸热问题主要记清课本中碳和二氧化碳的反应为吸热反应,燃烧反应及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化石燃料中天然气为清洁能源。

【化学】初三化学《燃料及其利用》解题技巧(超强)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化学】初三化学《燃料及其利用》解题技巧(超强)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化学】初三化学《燃料及其利用》解题技巧(超强)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一、选择题1.2017年4月15日万州某中学对全校师生开展了“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系列宣传活动。

生活中的下列措施不安全的是()A.家内电器着火,未切断电源,迅速用水扑灭B.禁止乘客将汽油、鞭炮等带上高铁C.突遇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D.面粉加工厂严禁烟火【答案】A【解析】A、家内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迅速用水扑灭,以防触电事故发生,故A错误;B、汽油、鞭炮属于易燃易爆物品,为安全起见,禁止乘客将汽油、鞭炮等带上高铁,故B正确;C、突遇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烟尘进入呼吸道使人窒息,故C正确;D、面粉加工厂严禁烟火,面粉的粉尘属于易燃易爆物品,为安全起见,严禁烟火,故D正确。

点睛∶电器着火,必须先切断电源,再迅速用水扑灭。

易燃易爆物品,禁止带上高铁,火车,公共汽车。

2.化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活性炭可以吸收装修材料释放出的甲醛B.用水灭火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C.在碱性土壤中不能施用铵态氮肥D.金刚石可刻划玻璃、切割大理石【答案】B【解析】A、活性炭可以吸收装修材料释放出的甲醛,正确;B、对于一定条件下,物质的着火点是固定的,不能降低,错误;C、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产生氨气而降低肥效,故在碱性土壤中不能施用铵态氮肥,正确;D、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硬度最大的物质,故金刚石可刻划玻璃、切割大理石,正确。

故选B。

3.下列图标与燃烧和爆炸无关的是()A.B.C.D.【答案】D【解析】【详解】A、图中标志是易燃物,与燃烧有关,故A错。

B、图中标志是禁止携带火种,与燃烧有关,故B错。

C、图中标志是易燃氧化物,与燃烧有关,故C错。

D、图中标志是节约用水,与燃烧无关,故D正确。

故选D。

4.通常所说的“瘦肉精”(化学式为C12H18Cl2N2O)曾经作为药物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后由于其副作用太大而遭禁用.“瘦肉精”属于()A.混合物B.单质C.氧化物D.有机物【答案】D【解析】A、根据题意,通常所说的“瘦肉精”的化学式为C12H18Cl2N2O,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B、由瘦肉精的化学式为C12H18Cl2N2O,可知该物质是由C、H、Cl、N、O五种元素组成的,属于化合物;故选项错误.C、氧化物有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由瘦肉精化学式可知该物质是由C、H、Cl、N、O五种元素组成的,故不是氧化物;故选项错误.D、由瘦肉精的化学式为C12H18Cl2N2O可知,该物质是由C、H、Cl、N、O五种元素组成的,是含C元素的化合物,故属于有机物;故选项正确.5.如图为某一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3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4+O2CO2+H2OC.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数目都改变D.点燃X前,要先检验其纯度,以防止爆炸【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X是甲烷,Y是氧气,Z是二氧化碳,W是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H4+2O2点燃CO2+2H2O。

【化学】初三化学《燃料及其利用》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初三化学《燃料及其利用》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初三化学《燃料及其利用》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甲烷和水反应可制备水煤气(混合气体),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B.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C.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 1:1D.反应中氢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答案】C【解析】由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甲烷和水,生成物是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H2O CO+3H2。

A、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正确;B、由上述分析可知,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正确;C、由上述分析可知,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 1:3,错误;D、反应前的氢元素存于在水和甲烷中,是以化合态存在,反应后的氢元素存在于氢气中,是以游离态存在,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反应中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明确每个模型表示的含义,这是解决这类题目的关键。

2.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合理的是A.任何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都叫燃烧B.物质燃烧一定要点燃C.将煤块粉碎后再燃烧,是为了使其燃烧更充分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灭火的一条途径【答案】C【解析】A、任何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如灯泡通电后发光、发热,错误;B、物质燃烧不一定要点燃,如有些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自然,错误;C、将煤块粉碎,增大了煤粉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燃烧更充分,正确;D、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无法改变,错误。

故选C。

3.下列关于CO和CO2说法正确的是A.CO2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中毒B.CO可以作燃料C.用闻气味的方法能够区别CO2和CO D.CO能用于人工降雨【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是CO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中毒;B.CO具有可燃性;C. CO2和CO均是无色无味的气体D.经过压缩的固体CO2能升华吸热,使环境温度降低,可用于人工降雨。

考点: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4.在汽油中添加一定比例的乙醇(C2H5OH)制成的车用乙醇汽油已经在我国部分地区使用,它将逐步取代现有的92号汽油。

2020年中考化学复习《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含答案)

2020年中考化学复习《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含答案)

2020年中考化学复习《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含答案)《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日常生活中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废旧电池集中回收处理B.用聚乙烯塑料袋盛装食品C.用加热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软化D.家里发生火灾时立即躲在衣柜里等待救援2.现在冬天大气污染较为严重,供暖是原因之一。

从环境角度考虑,下列燃料最理想是( )A.煤B.氢气C.汽油D.天然气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导纤维传导光信号进行通信,Si是制造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B.燃烧、爆炸或颜色发生了改变的变化过程一定发生化学反应C.C60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一种新型的碳的化合物,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720 D.目前提出的“低碳经济”,目标是减少CO2的排放,有利于控制温室效应4.下列安全措施正确的是( )A.厨房煤气泄漏,马上打开抽风机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C.实验桌上少量酒精着火,迅往上面浇水扑灭D.冬天关闭门窗用煤炉取5.单宁酸又称鞣酸,是一种多酚化合物,存在于柿子、茶叶、咖啡、石榴等植物组织中,单宁酸的化学式为C76H52O46。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单宁酸为有机化合物B.单宁酸是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的C.单宁酸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7:46D.单宁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6.在我国的许多城市里,空气质量监测的指标主要包括( )①悬浮颗粒(如PM2.5);②氧气;③二氧化碳;④一氧化碳;⑤氮气;⑥二氧化硫;⑦稀有气体;⑧二氧化氮.A.①③④⑥⑧B.②④⑦⑧C.①③④⑥D.①④⑥⑧7.下列气体的排放可能会造成酸雨的是( )A.CO B.CH4C.SO2D.CO28.在一次化学小 Party 上,几位外国留学生的讨论中,不正确的说法是()1/ 9A.詹姆斯: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B.霍华德:酒精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是因为所有化学反应都放出热量C.哈登:在生煤火炉时,可点燃木柴来引燃煤,是为了使温度达到煤的着火点D.保罗: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气体是导致酸雨的主要原因9.下列突发事故的处理措施不正确的是( )A.实验桌上酒精着火,可用湿布盖灭B.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C.扑灭森林火灾时,迅速开辟出一条隔离带D.厨房燃气泄漏时,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10.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B.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时,黑色的固体变成红棕色C.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棕色固体11.近日我州某地成功处置了一辆满载三氯化磷( PCl3)的车辆泄漏事故.三氯化磷是一种重要的无机盐工业产品,无色液体、密度1.574g/cm3(21℃),熔点﹣112℃,沸点75.5℃,易燃.遇水反应生成亚磷酸(H3PO3)和氯化氢,与有机物接触会着火.下列对三氯化磷的说法错误的是()A.三氯化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3B.运输过程中如果发生燃烧时,可以用水浇灭C.运输途中应防雨淋和防高温D.三氯化磷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PCl3+3H2O═H3PO3+3HCl↑12.阻燃剂氢氧化铝受热分解时吸收热量,同时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铝和水蒸气,起到防火作用。

【化学】初三化学《燃料及其利用》解题技巧(超强)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化学】初三化学《燃料及其利用》解题技巧(超强)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化学】初三化学《燃料及其利用》解题技巧(超强)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蒸馏B.升华C.爆炸D.燃烧【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吸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B、升华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C、爆炸过程中不一定有新物质生成,例如锅炉爆炸就属于物理变化,错误;D、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正确。

故选D。

2.化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活性炭可以吸收装修材料释放出的甲醛B.用水灭火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C.在碱性土壤中不能施用铵态氮肥D.金刚石可刻划玻璃、切割大理石【答案】B【解析】A、活性炭可以吸收装修材料释放出的甲醛,正确;B、对于一定条件下,物质的着火点是固定的,不能降低,错误;C、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产生氨气而降低肥效,故在碱性土壤中不能施用铵态氮肥,正确;D、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硬度最大的物质,故金刚石可刻划玻璃、切割大理石,正确。

故选B。

3.下列关于CO和CO2说法正确的是A.CO2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中毒B.CO可以作燃料C.用闻气味的方法能够区别CO2和CO D.CO能用于人工降雨【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是CO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中毒;B.CO具有可燃性;C. CO2和CO均是无色无味的气体D.经过压缩的固体CO2能升华吸热,使环境温度降低,可用于人工降雨。

考点: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4.航天科学技术测得,三氧化二碳(C2O3)是金星大气层的成分之一,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下列有关三氧化二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C2O3分子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3B.C2O3是氧化物C.C2O3充分燃烧的产物是CO2D.C2O3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答案】D【解析】【详解】A、1个C2O3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的,则C2O3分子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3,故选项A正确。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战2020中考化学章节强化训练——专题四:燃料
及其利用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 下列物质与空气充分混合后,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A.P
2O
5
B.面粉C.镁粉D.CH
4
2. 燃烧前常将汽油(含C
8H
18
等)喷成雾状,可以
A.减少O
2
消耗量B.增大汽油与空气的接触面
C.减少CO
2生成量D.使C
8
H
18
等分子变得更小
3. 法国当地时间2019年4月15日,巴黎圣母院塔楼发生火灾,中空结构的木质塔尖剧烈燃烧而坍塌。

下列关于该事件说法错误的是()
A.木材是可燃物
B.用水灭火前要先切断电源
C.水能灭火是因为水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塔尖剧烈燃烧的原因之一是木材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大
4. 某同学用一系列实验探究物质的燃烧,得到下列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A.镁条在氧气和二氧化碳中均能燃烧,说明二氧化碳分子中有氧气
B.玻璃棒不能燃烧而火柴棒可以燃烧,说明燃烧与物质本身性质有关
C.蜡烛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说明燃烧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D.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需考虑两方面因素:反应物(内因)和反应条件(外因) 5. 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②对比说明物质燃烧需要与空气接触
B.①中使温度达到白磷着火点是利用了铜的导热性
C.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D.①③对比说明红磷着火点高于白磷
二、实验题
6. 用如图所示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

(1)设计B、D的目的是________;对比_______中的现象可以得出可燃物燃烧的另一个条件。

(2)为了防止失火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害,加油站等场所常贴有图2图标,其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3)近期发生的火灾和爆炸事件给人们敲响了安全警钟,下列说法或做法不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对发生的火灾,首先要尝试用水扑灭,同时考虑其它办法
B只要控制好燃烧和爆炸的条件,就能使之为我所用,造福人类
C加油站、加气站内拨打电话可能引发燃烧或爆炸
D明火附近避免喷洒空气清新剂或杀虫剂,以免引发火灾
三、填空题
7. 燃烧是人类最早有意识利用的化学反应,火的使用标志着人类文明的伟大进步。

(1)原始人使用木柴燃烧释放的______能烘烤食物,告别了茹毛饮血的野蛮时代,现在,人们仍然利用燃料燃烧蒸煮食物,家用液化气的成分之一丙烯
(C
3H
6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从微观角度分析丙烯液化与丙烯燃烧两
个过程的主要区别________。

(2)燃烧产生的高温可用于冶炼金属。

木炭在高温条件下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在大棚中燃烧沼气可以提高作物产量,沼气的主要成分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

A 参加反应的与的质量比为16∶32
B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
C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D点燃沼气前,需要检验纯度防止发生爆炸
E 生成的可做气肥
(4)结合上述事例,谈谈燃烧的价值_________。

四、科学探究题
8. 某校同学开展以“燃烧的条件”为主题的探究实验活动,请你作为成员一起来完成下列过程。

(说明:进行小组实验时,每组用到的仪器自行选择)。

(实验准备)烧杯、镊子、坩埚钳、酒精灯、三脚架、水槽等


实验用品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A 相同大小
的棉花
团、酒精
用棉花团分别蘸酒
精和水,放到酒精
灯火焰上
1.加热片
刻,
_______________
Ⅰ__________
2.加热较长时间
后,蘸水的棉花团
燃烧起来
Ⅱ___________
B 相同大小
的滤纸和
乒乓球的
碎片、薄
铜片
把滤纸和乒乓球碎
片分开放在薄铜片
的两侧,放在三脚
架上加热铜片的中

一侧的碎片先燃
烧,一段时间后另
一侧的碎片也燃烧
起来
与A组中结论
______相同(填
“Ⅰ”“Ⅱ”)
C 蜡烛_________________ 一支熄灭,一支继
续燃烧
燃烧需要有氧气
(或空气)
(交流讨论)同学们通过讨论,正确解释了得出A组结论Ⅰ的原因____________。

(反思提升)从安全角度考虑应注意避免因操作不当引起的烫伤、烧伤等危险;从知识角度考虑有利于灭火原理的学习。

五、单选题
9. 燃放鞭炮给人身和环境带来危害。

禁止燃放鞭炮的标志是
A.B.C.D.
10. 下列熄灭蜡烛的方法,其对应原理错误的是()
A.扇灭-隔绝氧气B.剪掉灯芯-隔离可燃物
C.湿抹布盖灭-隔绝氧气D.水浇灭-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11. 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油锅着火,用菜扑灭B.燃气泄漏,点火检查
C.室内起火,开窗通风D.电器着火,用水浇灭
12. 下列有关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隔绝氧气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B.清除可燃物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D.图书失火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13. 燃料和能源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是一种清洁能源,也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B.炒菜时油锅着火,应立即用水浇灭
C.“钻木取火”的原理是通过摩擦生热提高木材的着火点
D.燃气灶火焰出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时,可增大灶具进风口
14. 2019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1个“防灾减灾日”,了解防灾减灾的相关知识,有利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下列关于火灾、灭火与逃生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坐火车
B.遭遇火灾,如果火势较大,立即拨打119电话报警
C.生活中常用水来灭火,其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着火点
D.从火场中逃生时,应有序撤离着火区域
六、填空题
15. 化学使人类能够物尽其用,如图是石油综合利用的示意图。

(1)将石油加热炼制,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_______不同,将它们分离可得到不同产品,该过程属于_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城镇家庭经常用罐装液化石油气做燃料,烹调食物时观察到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需要将灶具的进风口调大,目的是_________。

烹调结束,关闭燃气灶阀门利用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

(3)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可适当节省石油资源,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写出乙醇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七、单选题
16. 属于新能源的是
A.煤B.石油C.天然气D.氢气
17. 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化石燃料,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一种化工产品
B.将石油分馏可得到多种产品
C.隔绝空气加热可制得焦炭
D.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
18. 打赢蓝天保卫战,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以下做法不合理的是()
A.关停重污染企业B.限制燃放烟花爆竹
C.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D.露天焚烧作物秸秆
19.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氢气的主要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A.甲:检查气密性B.乙:加入锌粒
C.丙:产生氢气D.丁:收集氢气
项目空气污指数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
可吸入颗粒物65
II 良
二氧化硫 6
二氧化氮20
A.露天焚饶垃圾B.用煤做燃料
C.用氢气做燃料D.货车运输建筑垃圾沿途撒漏
八、填空题
21. 化石燃料在当今社会能源中担当“主角”。

(1)化石燃料包括煤、______和天然气。

(2)天然气是生活中常用的燃料,其主要成分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

(3)分别充分燃烧1000 g天然气、煤所产生的CO
2和SO
2
气体的质量如下图所
示,根据图示分析,则________燃烧产生的气体更易导致酸雨。

(4)洁净的空气对人类非常重要。

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大气的是________(填
序号)
A燃煤取暖改为天然气供暖 B积极植树造林
C工业废气净化后排放 D焚烧落叶和垃圾(5)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也可将煤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转化为两种常见的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6)化石燃料的广泛使用不仅造成酸雨,还能导致______,致使全球变暖,极端天气多发。

为减缓全球变暖,应大力开发下列哪些能源______。

A石油 B地热能 C 太阳能 D氢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