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庸引诗用诗考——《大学》与《中庸》血脉关系的新探讨

合集下载

《大学》《中庸》不同论.doc

《大学》《中庸》不同论.doc

此并不相同: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郑玄此处“慎独”的解释,我们前面已经说过其是用《大学》的“慎独”来解释《中庸》。

朱熹亦是如此,其说:“独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也。

言幽暗之中,细微之事,迹虽未形而几则已动,人虽不知而己独知之,则是天下之事无有著见明显而过于此者。

”(《中庸章句》)可以看出,除了为了照顾《中庸》原文外,朱熹对于“慎独”的解释完全同于《大学》。

不过从上下文来看,《中庸》此处讲的“慎独”与《大学》并不相同。

《中庸》此段主要讲“性”,因此“慎独”的含义应该与“性”有关。

“天命之谓性”,意思是说“性”是从天而来的。

“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我们前面说过,并不能仅仅从字面意思上理解顺从性的发展就是道,按照道进行修饰就是教,而是两种完善性的方式。

否则性发出来的过与不及也可称作道了,这显然不符合《中庸》原意。

因此,下面讲的“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实际上也是讲“性”的。

这样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以及“莫见乎隐,莫显乎微”讲的都是“性”了。

因此,“慎独”也就是对“性”而言了。

也就是说,这种“慎独”仅仅包含内在的方面。

与《中庸》这种内在“慎独”相似的思想,还见于《五行》篇。

《五行》有经有说。

在经中,其说:“能为一,然后能为君子。

君子慎其独也。

”这里仅仅指出“慎独”是能够为“一”。

对于“一”是什么,其并没有指出。

从其前后文来看,应该指的是能够把仁、义、礼、智、圣五行协调为一。

而五行都是“形于内”的“德之行”。

因此,这里指的是“心”。

说则对经的“慎独”作了解释,其说:“‘能为一,然后能为君子’。

能为一者,言能以多为一;以多为一也者,言能以夫五为一也……‘君子慎其独’。

慎其独也者,言舍夫五而慎其心之谓口……‘是之谓独’。

独也者,舍体也。

”这里明确把“慎独”解释为“慎心”。

贯穿了易学思想的《大学》与《中庸》(一)

贯穿了易学思想的《大学》与《中庸》(一)

贯穿了易学思想的《大学》与《中庸》(一)《大学》与《中庸》虽只是《礼记》中的两篇,却是儒家的重要经典,南宋朱熹将它们与《论语》、《孟子》合成《四书》之后,其地位更加突出,既是儒家诸经的普及读物,也是诸经的代表作。

《大学》相传是孔子弟子曾参所作,《中庸》相传为子思所作,其实它们都是秦汉之际的作品,是儒家大量吸收易学思想的产物。

一、关于《大学》《大学》即大人之学,讲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通篇引《诗》、《书》立论,终篇不见《易经》、《易传》一字,但它的思想脉络却来自《易经》与《易传》,是纳易学入儒学、用易学思想充实儒家思想并使之融为一体的典范。

《大学》开篇写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这是《大学》全文的提要,也是全文的纲领。

《大学》是讲什么的呢?三项任务,或谓之三大纲领:明明德,亲(新)民,达到社会的至善。

如何完成,要有先有后,而且举出了人们在思考过程中不能先后相混的几个层次。

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方法,全文围绕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展开,层层推进,次第分明,结构严密。

“明德”一词出自《周书·康诰》。

成王平管叔、蔡叔之乱,封其弟康叔于卫,作《康诰》以示警策。

诰文开篇说:“王若曰:孟侯,朕其弟,小子封。

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不敢侮鳏寡。

”封是康叔的名字,诰文以成王的口气称封为小子,并告诫他说:“你的祖父文王,最能明德慎罚,不敢欺侮鳏寡弱民。

”这里的德是王者的德性,也就是美德,也是在《尚书》中多次出现的“俊德”。

“克明德”即能够彰明美德,也就是能够发扬好的德行。

“明德”不是一个词,而是一个动宾式短语。

在《大学》的思想范畴里,在“明明德”的特定语言环境里,“明德”的性质就完全不一样了,它已经不再是动宾式名词词组,成了动宾式的名词,不是一般性的名词,而是赋予了特殊内容的哲学范畴,指的是天生的美德,也就是后世所说的天性、良知。

《大学》与《中庸》

《大学》与《中庸》

《大学》与《中庸》《大学》与《中庸》虽只是《礼记》中的两篇,却是儒家的重要经典,南宋朱熹将它们与《论语》、《孟子》合成《四书》之后,其地位更加突出,既是儒家诸经的普及读物,也是诸经的代表作。

《大学》相传是孔子弟子曾参所作,《中庸》相传为子思所作,其实它们都是秦汉之际的作品,是儒家大量吸收易学思想的产物。

一、关于《大学》《大学》即大人之学,讲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通篇引《诗》、《书》立论,终篇不见《易经》、《易传》一字,但它的思想脉络却来自《易经》与《易传》,是纳易学入儒学、用易学思想充实儒家思想并使之融为一体的典范。

《大学》开篇写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 这是《大学》全文的提要,也是全文的纲领。

《大学》是讲什么的呢?三项任务,或谓之三大纲领:明明德,亲(新)民,达到社会的至善。

如何完成,要有先有后,而且举出了人们在思考过程中不能先后相混的几个层次。

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方法,全文围绕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展开,层层推进,次第分明,结构严密。

二、关于《中庸》《中庸》是儒家又一重要经典,从方法论的角度看,它的价值远远超过《大学》。

程颐说:“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

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

”子思(公元前483~前402年),孔子之孙,他是战国初人,相传《中庸》为子思所作。

但就其内容考察,此书不可能成于《易传》之前,至少是同时代的作品。

而且“孔门心法”的说法也不确切,因为孔子当时还没有这样深刻系统的思想。

为了弥缝其中的矛盾,朱熹作《中庸章句序》时将其加以虚化,不提孔子,并将这种“心法”的由来上推至尧舜。

朱熹说:“《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也。

盖自上古圣人,继天立极,而道统之传有自来矣。

论学庸的引诗用诗——《大学》与《中庸》血脉关系的新探讨

论学庸的引诗用诗——《大学》与《中庸》血脉关系的新探讨
惯 用 “ 云 ” “ 曰” 引语 样 式 , 到 了孟 、 则 改 用“ 子 日” 通 常 写 法 , 字 习 惯 的 演 变 轨 迹 , 证 学 庸 有 诗 或 子 的 而 荀 孔 的 文 可
血 脉 关 系 。 另 外 二 书 引诗 论 诗 的在 文本 内 涵 上 有 固 定 化 的趋 向; 气 与 风 格 类 似 ; 运 思 方 法 上 , 有 极 强 的 语 在 也 脉络性 ; 特别 是 学 庸 引 诗 论 诗 均 注 意 挖 掘 “ ” 本 背后 潜 藏 的象 征 因 素 与 抽象 含 义 , 重 发 挥 “ ” 诗 文 注 诗 中所 蕴 有 的 “ 性” 分 , 与 后世 笃 守 古 义 的 训 诂 考 证 之 学 迥 然 不 同 , 有 重 要 的 思 想 史 意 义 。 心 成 这 具 关 键 词 :大 学 》《 《 ; 中庸 》 引诗 ; 诗 ; ; 用 先秦 儒 家 ; 脉 关 联 血 中 图 分 类 号 : 0 K2 4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1 5 4 2 1 ) 1 0 7 6 1 7 ~2 4 【0 0 0 —0 7 —0
赵 新 梁 卫 华 ,
(. 京 师 范 大 学 文 学 院 , 京 10 7 ;. 京 师 范 大 学 社 会 发 展 与公 共 政 策 学 院 , 京 10 7 ) 1北 北 0 8 52 北 北 0 8 5
摘 要 : 于 学 庸 研 究方 面 的某 些基 本 问题 至今 聚讼 纷 纭 。 采取 “ 重 证 据 法” 关 二 的研 究 方 法 , 即通 过 详 细 地 辑 录 二 书 文 本 引诗 用 诗 的“ 文本 材 料 ” 并 与郭 店 楚 简和 上博 简 文 等 新 出土 的“ 下材 料” 互 释 证 , 实 二 者 均 , 地 相 证

《大学》与《中庸》

《大学》与《中庸》

大学与中庸引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大学”和“中庸”都是非常重要的经典著作,它们对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和社会伦理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大学》和《中庸》这两部经典著作进行探讨,并比较它们的共同点和差异。

通过深入理解这两本书的思想内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一、《大学》的概述《大学》是《四书五经》之一,被视为是中国儒家学派的核心经典之一。

它是中国古代社会进行教育和选拔人才的指南,也是儒家学派的重要理论基础。

《大学》强调培养人的全面发展,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融合了伦理道德、社会责任和政治智慧。

《大学》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首先,个人修身是培养人的核心,通过修身可以达到完善自我的目标。

其次,齐家治国是个人修身的延伸,一个人只有在家庭和社会的角色中表现出色,才能真正起到作用。

最后,治国平天下是一个人修身齐家的归宿,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繁荣的根本目标。

另外,《大学》还提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方法。

它主张“学而时习之”,强调学习要坚持不懈,要不断实践和反思,从而使知识变为自己的能力。

同时,《大学》还讲述了准则、政治伦理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原则和方法,为后人提供了道德伦理的指导。

二、《中庸》的概述《中庸》是儒家经典著作,被尊为“周易”之后儒家经典的最高层次。

《中庸》重点强调了“中”的思想,即取得道德和伦理中的平衡和中庸之道。

它以中庸为核心,强调道德之中庸、治国之中正,提倡实事求是、克己奉公。

《中庸》讲述了一个人在修身、齐家、治国和平天下的过程中,如何保持心境的平衡和中庸之道。

它告诫人们要顺应自然,遵循道德规范,避免过分的偏激和极端。

在个人修身方面,《中庸》提倡克己奉公,自我约束,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和品德塑造。

在治国平天下方面,《中庸》强调实事求是,以中正之道来执政,使社会达到和谐稳定的状态。

三、《大学》与《中庸》的共同点虽然《大学》和《中庸》是两本不同的书,但它们都是中国儒家经典,因此有很多共同点。

《大学》《中庸》不同论

《大学》《中庸》不同论

《大学》《中庸》不同论2017-06-29作者:任蜜林哲学研究 2015年06期[中图分类号]B244《大学》、《中庸》分别为《礼记》中的两篇。

自韩愈、李翱表彰以后,二者的地位逐渐升高。

至宋以后,它们渐渐由《礼记》中的两篇,成为与《论语》、《孟子》并称的“四书”,从而成为与“五经”同等重要的儒家经典。

非但如此,宋儒为了突出“道统”的传承,还编排了一个孔子、曾子、子思、孟子一线单传的儒家“道统”传承谱系。

《中庸》为子思所作,自司马迁以来皆有此说,还算文献有征,但《大学》则没有记载明确的作者。

程颢不过只说其为“孔氏之遗书”(《大学章句》),而朱熹则断定《大学》与曾子有密切关系:“而此篇者,则因小学之成功,以著大学之明法……三千之徒,盖莫不闻其说。

而曾氏之传独得其宗,于是作为传义,以发其意。

”(《大学章句序》)朱熹认为《大学》有经、传之分,并进而认为经乃曾子所述,传乃曾子门人所记。

在《中庸章句序》中,朱熹明确提出了其“道统”谱系,并说:“见而知之者,惟颜氏、曾氏之传得其宗。

及曾氏之再传,而复得夫子之孙子思,则去圣远而异端起矣。

”虽然朱熹所说并无史料根据,但由于其在当时的权威地位,他的看法不但没有遭到反对,反而得到比较普遍的认同。

这样,孔、曾、思、孟的“道统”谱系就确定了。

毫无疑问,这一谱系只是出于理学家的理想建构,并非历史的事实。

下面我们从《大学》、《中庸》思想的不同方面,来说明二者并非出于一脉相承的思想谱系。

一、心与性《大学》与《中庸》二者最大的不同就是,《大学》言心而不及性,《中庸》则言性而不及心。

这一点前人早已指出,如刘宗周《学言》说:“《大学》言心不言性,心外无性也。

《中庸》言性不言心,性即心之所以为心也。

”(《刘宗周全集》第二册,第457页)韩国李�晁担骸啊洞笱А费孕亩�不言性,《中庸》言性而不言心……盖心、性一理也。

自其禀于天而言,谓之性;自其存诸人而言,谓之心。

《大学》虽不言性,而‘明德’、‘明命’何莫非禀于天之性乎?”(《四书总论》)虽然二者立论目的是为了说明《大学》、《中庸》的“心”、“性”是可以互相涵盖的。

《大学》与《中庸》思想之间的内在关联

《大学》与《中庸》思想之间的内在关联
讲到中庸,许多人会联想到“中庸之道”;联想到“中庸之道”,则会进一步联想到“和事佬”。 似乎儒家的中庸之道,是一个不分是非的“滑头哲学”。但在《中庸》开篇第一段中,文章明确指 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这里的“中”,显然不是“和稀泥”,而是没有 任何私心杂念参与其间的中正、无偏的状态;“和”则是无偏、无私的心具体应用到各种人类事务 过程中符合社会各种规范的和谐状态。郑玄说:“名日《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 也。”对此,朱熹是同意的:“中者,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之名。庸,平常也。”但朱熹接下来又 引证说:“子程子日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上述两 种代表性的解释尽管文字不同,但义理是相通的。至诚至公、无偏无私的天道,应用到人间就是 人道,相应地,人道就应该秉持像天道那样不可更改的“大中至正’’的原则。上天日月相代、四 时更替中表现出来的“天行健”精神,君子就应该仿效,所以要“自强不息”;大地承载万物、化
论文寡
绝对化,从而产生了类似于上帝的至上神灵的观念。以《中庸》为代表的儒家文明则是本之于天 人合一的圆融思维,将外在的天道人间化、相对化,在天人之间架构了一座彼此相通的桥梁,从 而强有力地压缩了外在神灵的存在空间,不仅较为彻底地贯彻了早期儒家形成的人文主义精神, 而且也使得儒家的道德理想主义更为丰富和完善。《中庸》所架构的这座天人相通的桥梁,是一 个简简单单的“诚”。 {:中庸》中的这个“诚”字,不仅具有“天道自然”的本体意味,而且也 具有“天道无私”的道德诉求。但是,生之为人,难免有私心杂念,难以达到“天道无私”的高 度,所以“修身”也就变得异常重要。《中庸》中所谓“诚者,天道也;诚之者,人道也”,反 复强调的就是这个意思。但“修身”并不是“出世”不作为,而是要在百姓日用之中成就这个伟 大的道德事业,所谓“道不可离”,也是“中庸”的应有之义。这种思想集中体现在《中庸》开 篇三句话“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

儒学经典《大学》《中庸》研读

儒学经典《大学》《中庸》研读

儒学经典《大学》《中庸》研读一、介绍《大学》《大学》原本是《礼记》中一篇,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

传为孔子弟子曾参(前505—前434)作。

自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大学》(与《中庸》),至北宋二程百般褒奖宣扬,甚至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再到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便把《大学》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中庸》并列,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

按朱熹和宋代另一位著名学者程颐的看法,《大学》是孔子及其门徒留下来的遗书,是儒学的人门读物。

所以,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首。

《大学》《大学》的版本主要有两个体系:一是经朱熹编排整理,划分为经、传的《大学章句》本;一是按原有次序排列的古本,即《礼记》中的《大学》原文。

以朱熹《大学章句》本,流传最广、影响最大。

“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讲“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而是讲治国安邦的“大学”。

“大学”是大人之学。

《大学》为“初学入德之门也”。

《大学》提出了“三纲领”和“八条目”。

经一章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

八个条目是实现三条纲领的途径。

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大学》“三纲领”与“八条目”应为一个整体,这是理解《大学》的关键。

“三纲领”中的“明明德”主要是指“修身”而言,而“止于至善”则是指“明明德于天下”,即天下人皆能修其身。

朱熹改“亲民”为“新民”并非无据,这可以由郭店竹简及《大学》的思想得到证明。

“八条目”以修身为界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正心、诚意、格物、致知”四项乃是修身的工夫,它与后者是一种交叉的关系,而不是并列的关系,“八条目”严格说来应为“四条目”。

《大学》的思想具有二元的倾向,对以后的孟子、荀子均有所影响,但其主要还应属于思孟一系。

《大学》与《中庸》(一)

《大学》与《中庸》(一)

《大学》与《中庸》(一)《大学》《中庸》一、“率性之谓道” 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大学》开篇三句话,开门见山,点出三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中庸》开篇也是三句话:“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明明德为“修己以敬”,亲民为“修己以安人”,虽然分一个内与外,忠与恕,但修己(明明德)是一贯功夫。

《大学》三纲领先分疏,后统合,最后以“止于至善”收尾。

率性之谓道,“性”即大本之“中”,“道”即“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中庸》以“率性”来界定“道”,此道贯通内外,不分人我,相当于《大学》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过渡到“明明德于天下”(原始反终)。

“天”是性之原,“性”为天命所赋,当然也是不分内外人我的,如《中庸》25章曰:“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

横渠先生指出:“性者,万物之一源,非有我之得私也。

惟大人为能尽其道,是故立必俱立,知必周知,爱必兼爱,成不独成”。

《大学》《中庸》二、“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与“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如果不理清《中庸》首章义理脉络,这句话不太好解读。

前文说“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以“率性”来界定“道”,相对“率性”而言“修道”,相对“性”而言“身”。

“性”不分内外人我,如王艮在招摇车上所书:“天下一个,万物一体”。

所谓“修道”,乃“修身以道”或“以道修身”,决不能把“道”作为“修”的宾语看待。

修道功夫落在“身”上,有内外人我之别,如孟子说“反身而诚”,对于“身”可以言“反之”,对于“性”就不能说“反之”。

再如,孟子说:“尧舜,性之也;汤武,身之也”。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跳过了“修道之谓教”而承接“率性之谓道”。

既然“率性”为“道”,又说“可离非道也”,可以判断出,“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只是对“率性”的展开。

换言之,“率性之谓道”为原命题,“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逆否命题。

《大学》与《中庸》的关系

《大学》与《中庸》的关系

《大学》与《中庸》的关系在《传习录》里,陆澄向阳明先生请教《大学》与《中庸》两本书有何异同,阳明先生说:“子思括《大学》一书之义为《中庸》首章。

”意思是说:孔伋(孔伋,字子思,孔子的孙子,曾参的学生,被儒家后世尊称为“述圣”)总结概括了《大学》一书的要义,作为《中庸》的第一章。

阳明先生认为,《大学》是对《中庸》的概括和总结。

广州市的街道一角如果用哲学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大学》是儒家的世界观,《中庸》是儒家的方法论。

《大学》《中庸》是“四书”其中的两篇,都是出自于中国古代儒家经典名篇之一,同出于典籍《礼记》。

在儒家典籍中,《中庸》是高层次的儒家理论著作,读通、读懂实在不太容易。

朱熹认为读“四书”应最后读《中庸》,突出了《中庸》的高度性和理论性。

《大学》《中庸》都各自开宗明义弟在第一章中阐述了儒家的政治主张、最高道德标准,或者说宣扬儒家道统的宗旨。

所谓“大学”,实际上就是大学问,是人世间最重要的学问,是人生立命之根本广州市东山湖公园一、《大学》里的“三纲八条目”,《大学》开篇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宋大儒家朱熹说:“《大学》是外有以极其规模之大,而内有以尽其节目之详者也。

”“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就是朱熹称之为“三纲领”。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朱熹称之为“八条目”《大学》的特点是有纲领有条目,有规模有节次,清晰明了,纲领引领全文,条目细化具体内容。

换发整个社会注重弘扬光明正大的德行,使人们去恶从善,向仁、义、礼、智、信方向修行,人人达到完美的境界。

所以,人人从自己开始做起,格物穷理,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最后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广州市珠江两岸二、“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富有哲理核心精髓《中庸》首章开篇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大学》引《诗》探微

《大学》引《诗》探微

《大学》引《诗》探微【内容摘要】:《大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古今学者对其所作的研究多集中在义理阐释方面,而对其文学特质的考察尚显不足,本文就其用《诗》方面的特点,谈谈自己的浅薄看法。

笔者认为:“抓住一字,强作附会”是《大学》用《诗》方面的最大特点,亦是作者最擅长用的手法。

【关键词】:《大学》;引《诗》;探微《大学》原本是儒家经典著作《礼记》中的一篇,后由南宋朱熹将其抽出,并把它同《中庸》、《论语》、《孟子》合在一起称为“四书”。

随着《四书》经典地位的确立,作为“初学入德之门”的《大学》,其地位亦随之提高。

由于被尊为儒家经典,古今学者对其所作的研究多偏重于义理阐释方面,而对其文学特质的探讨,尚显不足。

本文就其用《诗》方面的特点,谈谈自己的浅薄看法。

笔者认为:“抓住一字,强作附会”是《大学》用《诗》方面的最大特点,亦是作者最擅长用的手法。

文中至少有七处引《诗》属于此种情况。

所谓“抓住一字”是说作者习惯于抓住自己学说中的关键字,然后到《诗》中寻诗觅证;说其“强作附会”是指作者在诗的原有语义基础上,附加上自己的猜度,以说明自己的观点并非闭门造车,而是古已有之,从而显出自己观点的可信度及其说服力,兹条例如下:(1)释止.于至善(传之三章)此章共有五处用《诗》,“风”、“雅”、“颂”均有涉及。

属于“抓住一字,强作附会”者有三处:A,“邦畿千里,惟民所止.。

”(诗出《诗经·商颂·玄鸟》)程俊英在其《诗经译注》(后文简称程译,程注)中译此两句为:“领土辽阔上千里,人民定居这地方。

”;B,“绵蛮黄鸟,止.于丘隅。

”(诗出《诗经·小雅·绵蛮》),程译:“黄雀喳喳叫得急,山坡角落把脚息”。

;C,“穆穆文王,於辑熙敬止.。

”(诗出《诗经·大雅·文王》),程译:“端庄恭敬周文王,谨慎光明又善良。

”,三首诗均因含有“止”字而被《大学》选入例证之中。

现在我们来分析三个“止”字。

从《大学》、《中庸》谈大学生的学与做[范文大全]

从《大学》、《中庸》谈大学生的学与做[范文大全]

从《大学》、《中庸》谈大学生的学与做[范文大全]第一篇:从《大学》、《中庸》谈大学生的学与做正文:《大学》和《中庸》是“四书五经”中“四书”的其中两书,“四书五经”一直是古时科举考试的考试内容,可见《大学》、《中庸》这两本书的重要性。

而我今天却要一次性给这两本名著写论文,似乎很不自量力。

其实这并非我愿,因为老师给的资料中把这两本书放在了同一个文档里,于是我只能这样写了。

但是我实在无法两本书都写,如果我能把一本书明明白白的写好就很不错了,所以这次我主要写《大学》,而《中庸》略写,这样也显得有主有次,否则反而适得其反。

以前对此二书接触甚少,不过我却很喜欢《大学》中的“三纲八条目”,谓之:“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是“三纲”,“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总结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乃“八条目”。

其实在《大学》的开头就已经总结出要如何从自我修身到安定天下,要安定天下就要做到治理好国家,要治理好国家就要做到管好家庭,要管好家庭就要做到修身养性,要修身养性就要做到端正心念,要端正心念就要做到不自欺,要不自欺就要做到获取知识,要获取知识就要做到寻求知识,探究原理。

所以说到底,为人处事的根本就是要对事物进行考察研究,从而从中获取所需的知识。

就我个人而言,我作为大学生当然要把从《大学》中学到的运用于实践中。

现在的学生只知道一位的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从来不知道自己思考,也就不会自己独立观察事物,探究其发生的原理,而只会一碰到问题就找老师,找家长。

当然这一点也不能完全怪学生,许多家长对孩子的宠溺也使得孩子无法独立生存,那么“格物”的精神也就无法做到了。

做不到“格物”,哪来致知呢,你也许会说,获取知识有什么难,不懂问老师,问家长,再不就百度一下,没有解决不了的事。

“内圣而外王”——《大学》《中庸》合论

“内圣而外王”——《大学》《中庸》合论

“内圣而外王”——《大学》《中庸》合论胡健【摘要】《大学》与《中庸》原本都是《礼记》中的篇章,宋儒朱熹编《四书集注》中,《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一起被合为“四书”.《大学》是一种“外显”的学问,显示出“外王”的特征;《中庸》则是一种“内隐”的学问,显示出“内圣”的特征.它们都具有一种人心即天心、人道即天道的心性哲学的特点,因而它们在儒学史上具有着重要地位.【期刊名称】《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年(卷),期】2015(032)002【总页数】4页(P21-24)【关键词】儒学;《大学》;《中庸》【作者】胡健【作者单位】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江苏淮安223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6.2;B244《中庸》与《大学》原本都收在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篡的《礼记》(小戴礼记)中,后来宋儒朱熹把它们与《论语》《孟子》合在一起,称之为“四书”[1]1。

“四书”与汉代定名的“五经”(《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一起成为中国儒学最基本的经典,可见它们对中国文化影响之大。

《大学》与“外王”《大学》相传是孔子弟子曾参的作品,宋代朱熹编《四书集注》,把它放在“四书”之首,可见其在儒学中地位之高。

《大学》与《中庸》不同,它主要谈的是一种“外王”的学问。

一古代的“大学”与“小学”是相对应的。

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入大学,学习“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伦理、政治和哲学。

因而,“大学”可以说就是“大人之学”,或者说就是“大道理”“大学问”。

《大学》开宗明义便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之道”的“道”,原本是指道路,路有死路与活路,好的路能让人走得通、走得远。

“道”后来被引申为“宗旨”“原则”或“规律”,而“大学之道”也就是“大学”的“宗旨”“原则”或“规律”。

在儒家看来,“人之初,性本善”。

但是,为什么后来人却变得千差万别了呢?儒家认为这与社会教育与社会环境有着极大关系。

文化遗产知识:儒学文化的精华之一——《大学》与《中庸》,了解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源流和传承

文化遗产知识:儒学文化的精华之一——《大学》与《中庸》,了解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源流和传承

文化遗产知识:儒学文化的精华之一——《大学》与《中庸》,了解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源流和传承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被誉为汉字文化的精华。

作为儒学经典中的两部重要著作,《大学》与《中庸》是儒学文化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被视为中国文化的精髓和代表性作品。

本文将从儒学的概念出发,归纳总结《大学》与《中庸》所代表的思想特点,展现中国古代思想文化源流与传承。

一、儒学的概念儒学是一种以儒家经典及其注释为内容的中国传统思想。

它强调人的自我修养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崇尚中庸之道,主张君子以礼治国,用德安民。

儒家思想的根本特征是以人为本,注重道德修养,以“仁、义、礼、智、信”五常为基本的道德规范。

儒学认为,只有通过学习儒家经典和尊重古人的智慧,才能获得人生的真正幸福和成功。

二、《大学》与《中庸》的思想特点1.《大学》《大学》共20篇,是《礼记》的别篇之一,成书时间较晚,应该是先秦或汉代的作品。

其重要性在于它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经典之一,它将儒学思想与人的生活、教育和社会实践联系在一起,系统阐述了儒家修身治学的方法和实践。

《大学》强调“格物致知”和“修身齐家”,它告诉人们必须先了解自然界和社会规律,才能掌握正确的社会生存和自我发展方式。

只有经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境界。

《大学》的另一个重要理念是“求是”,它要求人们不断地探索真理,并以真理为准则行动。

这一理念强调知行合一,即要有正确的认识,又要付诸实践。

2.《中庸》《中庸》原名《中和》,意思是中间平和的意思。

《中庸》是儒学经典《礼记》的一部分,共20章,讲述了中庸、道德、人性、仁德等概念。

《中庸》的核心思想是中庸之道,即追求一种平衡、和谐的生活方式。

在儒家文化中,“中庸”被视为道德、思想、生活方式的最高境界。

《中庸》认为,只有在正确的道德基础上,才能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

同时,中庸之道还强调以德治国,即以德行为标准来制定政策和管理社会。

《中庸》引用《诗经》情况比较研究

《中庸》引用《诗经》情况比较研究

《中庸》引用《诗经》情况比较研究内容摘要:《四书》中存在着大量的引用《诗经》情况,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对所引诗句进行了解释,但是所作解释与《诗经》诗句的本意有出入。

这篇论文就根据《四书章句集注》中的《中庸》引用《诗经》的情况,与《十三经注疏》中的《毛诗正义》的解释来进行比较。

意在说明《四书章句集注》中《中庸》引用《诗经》的几种情况。

关键词:《四书章句集注》;《中庸》;《十三经注疏》;引《诗》情况一.《中庸》引用《诗经》情况统计:1.右第十二章:“鸢飞戾天,鱼跃于渊。

”(出自《诗经·大雅·旱麓》)见《十三经注疏》中《毛诗正义》,卷十六之三,第516页2.右第十三章:“伐柯伐柯,其则不远。

”(出自《诗经·豳风·伐柯》)见《十三经注疏》中《毛诗正义》,卷八之三,第399页3.右第十五章:“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帑。

”(出自《诗经·小雅·常棣》)见《十三经注疏》中《毛诗正义》,卷九之二,第409页4.右第十六章:“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出自《诗经·大雅·抑》)见《十三经注疏》中《毛诗正义》,卷十八之一,第555页5.右第十七章:“嘉乐君子,宪宪令德,宜民宜人。

受禄于天。

保佑命之,自天申之。

”(出自《诗经·大雅·假乐》)见《十三经注疏》中《毛诗正义》,卷十七之三,第540页6.右第二十六章:“维天之命,於穆不已。

”(出自诗经·周颂·维天之命》)见《十三经注疏》中《毛诗正义》,卷十九之一,第583页7.右第二十六章:“於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

”(出自《诗经·周颂·维天之命》)见《十三经注疏》中《毛诗正义》,卷十九之一,第584页8.右第二十七章: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出自《诗经·大雅·烝民》)见《十三经注疏》中《毛诗正义》,卷十八之三,第568页9.右第二十九章:“在彼无恶,在此无射;庶几夙夜,以永终誉。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论文范文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论文范文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论文范文人文科学原指同人类利益有关的学问,有别于在中世纪教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神学。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论文范文,希望你们喜欢。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论文范文篇一人文社会科学的前沿阵地1、先秦哲学研究首先,通过出土文献的研究,对先秦思想史上的许多观念进行了新的诠释探讨。

“性与天道”的问题。

此问题属儒家的“形而上”思想,传世的先秦儒家文献虽有之,但为孔子所“罕言”,一般认为至宋明理学才把这一问题突出出来。

但郭店楚简中的《五行》、《性自命出》等篇,集中论述的就是“性与天道”。

因此,学界对此问题在先秦儒家思想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有了新的认识。

“性与情”的关系。

郭店楚简中的“性与天道”思想重视“情”,《上博简(一)》将《性自命出》改名为《性情论》。

对“情”以及对“乐”之作用的重视,反映了先秦儒家思想与社会生活和人的情感的密切关系,这与宋明理学的重“性”贬“情”有着不同的思想倾向。

因此,“理性与情感”遂成为先秦儒学以及宋明理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儒学与经学的关系。

儒家的“六经”体系以前一般认为至汉代才形成,但郭店楚简中的《六德》和《语丛一》已将《诗》、《书》、《礼》、《乐》、《易》、《春秋》并列。

郭店简文中频繁地引《诗》、《书》,有的是引所谓“《古文尚书》”的内容,几篇文献与《礼记》(包括《大学》与《中庸》)有密切关系,《上博简(一)》中有前所未见的《孔子诗论》,这些都使学界更为重视对先秦儒学与经学关系的重新认识。

儒学与治道的问题。

郭店简《唐虞之道》篇集中论述“禅而不传”的思想,认为君位的继承若不是“禅让”而是“传子”,则不能“化民”。

《上博简(二)》中的《子羔》和《容成氏》也是主张“禅而不传”,大意是说“至于禹而德衰”,这与孟子所说禅让与传子“其义一也”以及荀子否认“禅让”说有明显的不同。

因此,对于儒学的民本主义与君主制“家天下”的关系问题,学界已有新的认识。

另外,郭店儒家文献强调君主自身要率先做到“忠信”,君对臣应该“忠敬”,父子关系高于君臣关系,这对于重新认识儒家的“以德治国”思想和君臣关系理论也提供了新的认识视角。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到孟子 以“ 善 ” 性 的心性 之 学 全 盘托 出“ ” 精 义 仁 之 的脉络 , 加清 晰地 展示 出孟 子之 学 刚 直方 大 的规 愈 模 与一往 直 前 的气 概 。从 学 理 逻 辑 的 内 部 发展 来
《 大学》、 中庸 》自宋 列 入 四书 以来 , 未 间 断 《 从 过对它 们 的理解 与 争论 。例如 对 学 、 文本 作 者 的 庸 确 认 , 中庸 文 本 的 内容 结 构 以及 对 “ 纲 领 ” 对 三 及 “ 条 目” 八 的真实 内涵 的探 讨 等等 , 些 问题 都是 儒 这
国得 民心 。《 学》 内圣外 王” 道 , 大 的“ 之 主要 体现 在
它著 名 的 “ 纲 八 日” 中 。徐 复 观 先 生 认 为 “ 』 之 格
体“ 内圣 化 ”的精 神 走 向 , 利 于 观 照 和 确 证 《 有 大 学》 《 、 中庸 》 文本 之 问 的血 脉 关 联 。把 这 些 文 本 共 同置人先 秦儒家 整 体 的学 术 精神 走 向中 , 特别 是 子
利 于我们 高屋建瓴 地讨论 问题 。
收稿 日期 :0 9—1 0 20 0— 9
作者简介 : 赵新 (9 8一) 男 , 17 , 河南潢川人 , 博士 , 主要从 事 中国古代文论 和先秦思想 史研究 。
第 5期
赵新 : 、 学 庸引诗用诗考
3 1
子 以至 于庶人 , 是 皆 以修身 为本 ” 《 学 》 第一 壹 (大 经 章 ) 又 反复 阐讲 先须 “ , 求诸 己” 以“ 、 絮矩 之 道 ” 之道
诗 云 : 予怀 明德 , “ 不大 声 以 色。 子 日 : 声 色之 ” “
于 以化 民 , 也 。 诗 日 : 德 辅 如 毛 ”, 犹 有 伦 。 末 ” “ 毛 “ 上天之 载 , 声无 臭”, 无 至矣 ! ] [(
行 而后 能 “ 国平 天 下 ” 理 。换 言 之 , 大 学 》的 治 之 《
— —
《 大学》 中庸》 与《 血脉关 系的新探讨


( 京 师 范 大 学 文 学 院 , 京 10 7 ) 北 北 08 5
摘 要:大 学》 《 《 、 中庸 》自宋列入 四 书 以来 , 未 间 断过 对 它 们 的理 解 与 争论 。郭 店 楚 简 出土 从 之前, 学者们通 常把 宋代 “ 性 ” 学的 架构 追 溯到 孟 子。从 学理逻 辑 的 内部 发展 来说 , 心 之 宋儒赋 予
说 , 儒赋 予早 期儒 家 “ 子~ 曾子一 子思 一孟 子 ” 宋 孔 的学术 谱系 基 本是 可信 的 j ; 是 惜 其 为 时空 ¨ 但
所 限 , 陆九 渊之 大 儒 也对 子 思诸 儒 语 焉不 详 。 随 如 着 郭店简 、 上博简 文作 为 “ 孔一 孟 ” 间产 物 的看 法 之
开辟 出考证 《 学》 中庸 》 大 与《 的血脉 关联 ( 包括 历 史 时序 问题 ) 的新 途 径 。 学、 引诗 与用诗 的材 庸
料也极 具 文化 意 义。
关键词: 学庸 ; 心性论 ; 文化 史意 义
中图分类号 :2 2 1 B 2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7 3 0 ( 0 0 0 0 3 1 2— 6 0 2 1 )5— 0 0—0 6 6
得 到 了学界 愈多 的共 识 , 类 文本 所 揭示 的思 想性 两
衣》 之立说 ,缁衣 》 《 大举 “ 国者 ” 有 的种种政 治智 慧 ,
但从 根本处 还 是 强 调 必 须先 立 “ 子 ” 行 才 能 治 君 之
格 也为我 们更好地 解 决 学 、 诸谜 提 供 了 一扇 崭新 庸 的视 窗 。明晰 了先 秦 儒 家 , 特别 是 思孟 之 儒 学 术整
学思想 史研 究 的争讼之 》 《 的作 者 问题 是无 从 解 决的 I 吼 。 当代 学 者 依 据 《 学 》 想 的 主导 性 ( H 大 思
格 将其 归属 为思孟 学派 的一脉 还是极 为妥 帖和谨慎 的说法 】 ( "。按 《 学 》 旨颇 似 郭 店 简 《 大 文 缁
思 之儒 的文化语 境之 中 , 从求 同存异 的视角 出发 , 有
物、 致知、 诚意 、 正心 足修 身的工夫” 。按此 “ 内
圣” 工犬 的条 ¨, 大学 》 《 …内 而外展 开 了一条 由“ 修
身 ” “ 天下 ” 内外 贯通 历程 , 且 明 白指 出“ 到 平 的 并 修
身” 是衔 接贯通 此一 历 程 的关键 。所 谓 “ 家 、 正 齐 治 国 、 天下 ” 谓外 之 道 的 “ 目” 但 明 言 “ 平 可 条 , 自天
郭店楚 简 出土之前 , 者们 通 常把 宋 代 “ 学 心性 ”


学与庸 的研究 困局
之学 的架 构 追 溯 到 孟 子 。陆 象 山 有 句名 言 : 夫 子 “ 以仁 发 明斯 道 , 言浑 无罅 缝 , 子 十字 打 开 , 其 孟 更无 隐遁 。 [‘ ’ ” 此语精 辟地 勾 勒 了孔 子 以“ ” 教 , ] 仁 立
早 期儒 家“ 子一 曾子一 子 思一 孟 子” 孔 的学术 谱 系基 本 是 可信 的 ; 是 惜 其 为 时 空所 限 , 陆九 渊 但 如
之 大儒也 对子 思诸儒语 焉不 详 。随着郭店 简 、 博 简文作 为“ 上 孔一 孟 ” 间产 物 的看 法得 到 了学界 之
愈 多的共识 , 两类文本所揭 示的思想性格也为我们更好地解决学、 庸诸谜提供 了一扇崭新的视 窗,
第2 6卷 第 5期 21 年 5 月 00
商 丘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 U N LO H N Q U T A H R O L G O R A FS A G I E C E SC L E E
V0 . 6 No 5 12 .
Jn . 2 1 ue 00
学 、 引诗用 诗 考 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