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卒中中心制度
卒中中心创建详解
一、什么是卒中中心?是组织化管理卒中患者的医疗模式,把传统治疗脑卒中的各种独立方法,如药物治疗,肢体康复、语言训练、心理康复、健康教育等组合成一种综合的治疗系统。
实现对卒中特别是急性期卒中进行高效、规范救治的相对独立的诊疗单元。
目的是提供给卒中患者最佳医疗服务,包括高质量、标准化、有效的和“成本-效果”合适的措施。
二、建立卒中中心的意义:1、更好的临床疗效 2、提高病人及家属的满意度 3、有利于继续教育和临床研究三、关于我院卒中管理现状及建设卒中中心必要性:(一)目前我院卒中病人管理现状:1、我院以治疗脑血管病为主,长期以各科室分而治之,诊疗方案八仙过海,随心所欲,尤其发病4.5小时卒中病人缺乏组织化、整体化诊疗,特别是针对规范的诊治流程及各种指南各位临床医生理解程度不同,导致有些卒中病人就诊后未能及时尽早溶栓,最大获益;2、我院卒中病人目前治疗计划均由临床医生一人制定,认为需要哪个相关科室配合治疗后发出会诊单方能得到相关诊治,更多病人由于未能第一时间接受康复治疗、语言和心理治疗,导致致残机率增加,并发症处理无标准化,病死率无下降;3、未能将卒中诊疗的各个方面看成一个整体过程,缺乏院前及院后处理与院中处理的有效连接,从而未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降低复发、致残及病死率。
4、“自娱自乐”阶段:卒中病人管理缺乏定期评价及管理质量持续改进讨论过程,跟着感觉走,知识不能及时更新,未能及时整理总结相关数据,阻碍临床、教学和科研三方面的发展。
5、整个团队观念陈腐,喜欢走老路,缺乏创新精神。
(二)建立卒中中心必要性:借助我院在脑血管病救治方面的地方有利条件,目前在辽阳地区仍有一定影响力,进一步规范诊疗,提升自身在百姓心中的形象,为了杜绝目前我院卒中病人管理中存在的上述情况,及时并有效将卒中病人管理目标落到实处,结合国家脑防委就关于卒中诊疗防治相关规定,建立并完善卒中中心势在必行。
尽快促使我院通过初级中国卒中中心资质认证。
卒中中心建设制度汇编
卒中中心建设制度汇编卒中中心建设相关制度汇编一、卒中中心多学科会诊制度二、医院卒中中心各类人员职责三、医院卒中中心奖惩制度四、医院卒中中心救治流程管理制度五、医院卒中中心联合例会制度六、卒中中心出院指导及随访制度七、医院卒中中心多学科联合查房制度八、医院卒中中心培训制度九、卒中中心数据库管理制度十、医院卒中中心双向转诊制度十一、疑难、危重病例联合讨论制度十二、医院卒中中心管理工作会议制度XXX医院卒中中心多学科会诊制度一、凡遇脑卒中疑难病例、入院三天内未明确诊断、治疗效果不佳、病情严重等均应组织多学科会诊讨论,尽早明确诊断,提出治疗方案。
二、会诊由病人所在科室科主任或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持,召集神经内科、急诊科、及相关影像检验科室人员参加。
必要时报医务科组织会诊讨论。
三、主管医师须事先做好准备,将有关材料整理完善,写出病历摘要,做好发言准备,简明介绍病史、病情及诊疗经过;主治医师应详细分析病情,提出开展本次讨论的目的、意义及关键问题;与会医师可各抒己见,积极提供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或有关资料和信息;最后由主持讨论者总结概括,综合分析,明确结果,确定诊疗方案。
四、主管医师应作好书面记录,讨论内容包括诊断、鉴别诊断、诊疗变更的原因、需进一步完成的检查等。
记录内容包括:讨论日期、地点、主持人及参加人员的职称、病情报告及讨论目的、参加人员的具体发言内容、讨论意见及主持人汇总的小结意见等,并将讨论结果记录于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中,小结意见于当日记录于病程记录中。
五、脑卒中疑难病例多学科会诊每月至少举行两次。
XXX医院卒中中心各类人员职责溶栓团队职责分工检验科职责对标有脑卒中“绿色通道” 标识的申请单及标本快速反应,优先满足绿色通道患者的需要,并严格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具体时限规定如下:血常规、血糖在接到标本10分钟内出报告,血型、电解质、肾功能、凝血功能、心肌酶等检查在接到血标本35分钟内出报告;其他项目酌情尽快完成。
卒中中心时钟统一方案.
【编者按】在目前医院内还不能够提供一个统一的、标准时间的时间同步系统之前,如何保障卒中中心各学科卒中单元时钟系统的统一协调意义重大。
本方案也可作为胸痛中心、等级医院评审规范全院时钟统一等提供参考。
卒中中心时钟同步管理方案为评估卒中中心救治效率,持续整改提高救治水平,急性卒中患者应用时间量表管理,所有卒中病例进行数据库管理,每个季度回顾性分析,汇总每例病例的《脑卒中患者时间管理表》,分析医生、护士的时间控制合格率,并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对流程的改进方案。
在目前医院内还不能够提供一个统一的、标准时间的时间同步系统之前,如何保障卒中中心各学科卒中单元时钟系统的统一协调意义重大。
为尽可能保障卒中单元主要应用在大厅、候诊区、值班室、导管室、手术室、护士站、会议室等空间的时钟、计算机系统、医疗检查设备的时间统一性,经相关部门协商,制定本方案。
一、时钟同步(一)急诊绿色通道的时钟同步对于进入脑卒中急诊绿色通道管理的患者,采用中心统一配发并统一调校的怀表连同《脑卒中患者时间管理表》,全程跟随患者绿色通道,所有环节时间统一为所配备怀表时间。
由急诊科导诊台责任护士每周对所配置怀表进行统一调校,确保时间同步。
(二)、卒中单元时钟同步1、计算机系统时钟同步由信息与网络工程科负责各卒中单元计算机系统时钟同步。
设立时钟同步主服务器,系统内连网计算机安装时钟同步软件,自动定期抓取主服务器时间实现同步。
每周安排专人查验,保障全院各卒中单元电子病历相关计算机时钟同步。
2、医疗设备时钟、挂钟同步由医学工程科负责各卒中单元医疗设备时钟、各卒中单元悬挂在大厅、候诊区、值班室、导管室、手术室、护士站、会议室等空间挂钟的时钟同步,采取专人定期核对调校实现时钟同步,一般每月一次。
(三)、时间源的同步为保障各部门负责的时钟、计算机系统、医疗检查设备的时间统一性,每月第一个星期三下午急诊科绿色通道、计算机系统、医疗设备、挂钟的时钟同步负责人约定统一调校各自时间源时钟,并以此为标准校对,从而实现全系统统一的时间标准。
卒中中心建设的通知
XX县人民医院关于成立卒中中心的通知(草稿)各科室:为了规范卒中病人的诊治流程,提高早期诊断和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lS)、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等咼发病率、咼致残率、咼死亡率疾病的能力。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医院卒中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试行)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6〕1235号)及省市卫计委相关文件精神,经院委会讨论决定在我院成立“XX县人民医院卒中中心”,现将相关内容通知如下,请各相关科室认真组织学习并严格执行.具体如下:一、成立卒中中心的意义及目的医院通过卒中中心建设优化资源配置,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等以急性卒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危重症患者提供快速诊疗通道。
采用快速、标准化的诊断方案对卒中患者提供更快和更准确的评估和诊疗,显著降低卒中确诊时间、降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再灌注治疗时间、缩短住院时间、再次就诊次数和再住院次数,减少不必要检查费用,改善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和就诊满意度。
二、成立卒中中心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XX (详见附件1)副主任委员:XXX委员:XXX医疗总监:XX (详见附件2)行政总监:XX秘书:XX协调员:XX (详见附件3)三、主任委员职责主持卒中中心委员会的建设和重大决策,协调医院所有资源保证卒中中心正常有效运行。
四、卒中中心委员会职责1、协调卒中中心相关科室和人员,建立协同联动机制。
2、组织制定脑卒中救治预案和工作协调机制。
3、建立例会制度,每季度组织召开工作例会。
4、组织进行质量控制考核。
五、行政总监职责(一)全面负责卒中中心的日常行政管理,直接对卒中中心委员会负责。
(二)主持脑卒中发展战略和计划的制定,参与培训计划的制定和组织实施。
(三) 参与制定并组织实施卒中中心的计划、目标和工作流程.(四)负责联合例会的组织工作,对会议讨论的重大问题组织调研并提出报告.(五) 根据工作计划和目标责任指标, 定期组织检查落实情况,及时向委员会和相关科室反馈信息。
医院卒中管理制度
医院卒中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医院对卒中患者的管理工作,提高患者的治疗质量和生存率,保障医疗安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管理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对卒中患者的诊断、治疗、护理等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管理。
三、工作原则1、以患者为中心,尊重患者的人格尊严和隐私权,进行全方位的关心和照顾。
2、坚持科学诊治,规范医疗行为,避免不规范诊治造成的不良后果。
3、优质服务,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4、制度透明,对医务人员和患者公开,加强监督和管理。
四、岗位职责1、院长:负责全院卒中患者管理工作的全面领导和协调。
2、卒中中心主任:负责卒中中心的日常管理工作,协调各岗位人员,监督医疗质量。
3、医生:负责卒中患者的诊断、治疗和医嘱管理。
4、护士:负责患者的护理、输液、观察等工作。
5、药剂师:负责患者用药的调配和监督。
6、管理人员:负责统筹协调各个环节,监督工作进展情况。
五、工作流程1、入院接诊:患者入院后,卒中中心主任安排医生进行初步诊断,并安排相应的检查。
2、诊断治疗:根据检查结果,医生制定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3、护理服务:护士根据医嘱,进行护理服务,包括床边护理、排泄护理、营养护理等。
4、康复训练:康复师制定康复训练计划,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提高生活质量。
5、出院管理: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制定合适的出院计划,并进行随访管理。
六、质量评估1、定期召开卒中患者管理工作评估会议,对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进行评估。
2、根据评估结果,对医务人员进行绩效考核,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3、不断优化管理流程,提高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七、附则1、本制度经医院领导审批后生效。
2、本制度解释权归医院卒中管理委员会。
以上就是医院卒中管理制度的内容,希望能对医院管理工作有所帮助。
卒中中心建设应知应会
卒中中心建设应知应会1、对疑似脑卒中患者进行快速诊断,尽可能在到达急诊室后60min内完成CT等基本评估并开始治疗,有条件应尽量缩短DNT。
2、对疑似脑卒中患者应进行头颅平扫CT/MRI(T1/T2/DWI)检查。
3、准备溶栓及桥接血管内取栓者,血压应控制在收缩压<180 mmHg、舒张压<100 mmHg。
4、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糖超过10 mmol/L时可给予胰岛素治疗?应加强血糖监测,血糖值可控制在7.8 ~ 10 mmol/L(原为7.7)。
血糖低于3.3mmol/L,可给予10%-20%葡萄糖口服或静脉注射治疗。
5、对于缺血性卒中症状发作3小时内的患者,推荐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
6、对于发病3h-4.5h内能够接受治疗的患者,推荐静脉rt-PA治疗。
7、对于轻型非致残性卒中、症状迅速改善、发病3-4.5h内NIHSS>25、痴呆、孕产妇、既往疾病遗留较重神经功能残疾、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惊厥发作(与此次卒中发生相关)、颅外段颈部动脉夹层、未破裂且未经治疗的颅内小动脉瘤(<10mm)、少量脑内微出血(1-10个)、近3个月内接受过大手术、使用违禁药物的患者,可在充分评估、沟通的前提下考虑静脉溶栓治疗。
8、阿替普酶用法用量:rt-PA 0.9mg/kg(最大剂量90mg)静脉滴注,其中10%在最初1min 内静脉推注,剩下90%在1h内静脉持续滴注完。
用药期间及用药24小时内应严密监护患者。
9、发病在6h内,可根据适应证和禁忌证标准严格选择患者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使用方法:尿激酶100-150万IU,溶于生理盐水100-200ml,持续静脉滴注30min,用药期间应严密监护患者。
10、患者在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后尚需抗血小板或抗凝治疗,应推迟到溶栓24h后开始。
11、发病6 h内,符合以下标准时,强烈推荐机械取栓治疗:卒中前mRS 0~1分;缺血性卒中由颈内动脉或MCA M1段闭塞引起;年龄≥18岁;NIHSS评分≥6分;ASPECTS评分≥6分。
医院卒中中心健康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提高医院卒中中心诊疗水平,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及《卒中中心建设与管理规范》等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架构1. 成立医院卒中中心管理小组,负责制定、修订、监督执行本制度,协调解决卒中中心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2. 卒中中心管理小组下设卒中中心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三、职责分工1. 卒中中心管理小组:(1)负责制定卒中中心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
(2)协调各相关科室,确保卒中中心各项诊疗流程的顺畅。
(3)监督、检查卒中中心各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
(4)组织卒中中心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2. 卒中中心办公室:(1)负责收集、整理卒中中心相关资料,建立病历档案。
(2)组织卒中中心工作人员开展日常诊疗工作。
(3)协调各相关科室,确保卒中中心各项诊疗流程的顺畅。
(4)负责卒中中心患者随访工作。
3. 相关科室:(1)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急诊科等科室负责卒中中心的诊疗工作。
(2)影像科、检验科等科室负责卒中中心患者的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3)康复科、护理部等科室负责卒中中心患者的康复护理工作。
四、诊疗流程1. 接诊:卒中中心接诊患者后,立即评估病情,按照卒中中心诊疗流程进行救治。
2. 诊断: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神经系统检查,结合影像学、实验室等检查结果,明确诊断。
3. 治疗:根据诊断结果,制定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等。
4. 随访: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五、质量控制1. 卒中中心定期组织专家对诊疗流程、医疗质量、患者满意度等进行评估。
2. 对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提高诊疗水平。
3. 定期开展业务培训,提高卒中中心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
六、患者教育1. 卒中中心开展患者教育,提高患者及家属对卒中的认识。
2. 教育内容包括:卒中症状、预防措施、治疗原则等。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未尽事宜,由医院卒中中心管理小组负责解释。
申请创建我院“卒中中心”方案(讨论稿)
申请创建我院“卒中(防治)中心”报告(讨论稿)一、背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脑血管病发病率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且每年正在以8。
7%的速度快速增长,位居居民死因的首位。
为建立科学的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区域协同医疗救治体系,最大限度地缩短早期救治时间,提高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救治成功率,降低病死率、致残率,有效降低疾病负担,于2015年03月17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发出《关于提升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医疗救治能力的通知》要求地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网络医院要加强心血管内科、心脏大血管外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介入放射学专业等临床专科建设,提升心脑血管疾病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救治能力。
网络医院要建立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绿色通道,按照心脑血管疾病诊疗指南规范开展早期再灌注治疗,须进行心血管、脑血管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在规定时间内尽快转运至具备相应诊疗资质的医院。
网络医院要逐步完善并形成胸痛中心、卒中中心诊疗模式,缩短再灌注治疗时间,进一步提高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医疗救治水平。
卒中病人今后将有定点专业救治医院。
自2012年起,国家卫生计生委脑防委会同各省区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共同组织和指导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积极开展我国卒中中心建设的试点及标准起草工作,并于2015年5月正式启动中国卒中中心建设工作,截至目前,已有100家单位通过了专家组的审核,成为“高级卒中中心”(含建设单位)。
中国卒中中心建设将作为国家卫生计生委脑防委下一步工作重点。
我们将联合各省区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建成包括十家以上“国家示范卒中中心",百家以上“高级卒中中心",千家以上“卒中中心”的三级卒中中心网络,到2020年,基本完成覆盖全国的卒中中心体系构建。
二、概述卒中单元(SU):于20世纪50年代起源于欧洲,很快传入美国,并且风靡全球。
2001年5月,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于国内率先开展卒中单元来治疗脑卒中。
此后,卒中单元迅速扩展至全国.这一医疗模式的产生和发展对于传统的脑卒中治疗概念是一个巨大冲击,它意味着治疗脑卒中最有效的方法将不再只是一种药物和一种手法,而是全新的病房管理模式。
医院高级卒中中心规章制度合辑
目录1.医院高级卒中中心多学科协作与会诊制度2.医院高级卒中中心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方案3.医院脑卒中患者出院指导规范4.医院高级卒中中心卒中健康和随访管理制度5.医院高级卒中中心卒中联合例会制度6.医院高级卒中中心时间管理方案7.医院高级卒中中心及地区卒中地图培训制度8.医院高级卒中中心卒中健康宣教制度9.医院高级卒中中心数据库管理制度与细则10.医院高级卒中中心管理工作会议制度11.紧急救援中心卒中院前急救制度12.医院高级卒中中心建设管理规范及服务要求13.医院卒中质量控制考核方案14.医院各卒中相关科室卒中筛查制度与职责15.医院高级卒中中心脑卒中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医院高级卒中中心多学科协作与会诊制度脑卒中多学科协作综合诊疗与会诊制度是提高卒中诊疗质量和水平的重要医疗活动,我院依据院有关文件组成卒中多学科专家组,采取联席模式,针对某一个或几个患者,通过召开MDT会议,专家共同参与病例讨论,共同查看病人和相关临床资料,共同提出诊疗意见,制定最佳治疗方案。
为进一步完善我院院内多学科协作综合诊疗和会诊制度,今制定本制度。
一、工作制度1、MDT以病例报告会形式进行;2、MDT申请应在主管医生完成各项常规及针对性检查之后,如患有其他疾病,申请前必须及时请相关科室交叉会诊;3、脑卒中院内多学科协作诊疗与会诊时,申请会诊科室必须提前一天向医务科递交《XX市XX医院院内会诊申请表》(紧急会诊除外)并明确会诊主持人(主持人须科主任(副主任)或副高职以上医师),医务部根据申请确定会诊专家后,将会诊专家名单反馈给申请科室。
4、组织多学科协作诊疗与会诊的科室须提前做好会诊准备;受邀会诊专家需按时到达会诊地点,认真负责完成会诊工作。
会诊后,应及时书写院内多学科协作诊疗与会诊记录,并登记。
主管医师将会诊意见以及执行情况在病程记录中详细记录。
医务科做全程记录。
5、下列情况必须向医务部申请组织院内多学科协作与会诊:①新发现的卒中合并传染病病例;②临床确诊困难或疗效不满意的卒中相关疑难、危重患者;③拟邀请院外专家会诊或院内多科室会诊(超过2个专业)的病例;④出现严重并发症的卒中相关病例;⑤已发生医疗纠纷、医疗投诉或可能出现纠纷的卒中相关病例。
辽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卒中中心制度
辽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卒中中心制度一、卒中中心工作制度:1、建立健全脑卒中登记各项管理制度和监测系统;2、掌握脑卒中发病动态和流行趋势;了解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在不同人群和地区的分布;实施脑卒中(包括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未定型卒中)监测报告工作。
3、及时、准确、完整地填写《绿色通道时间节点控制表》,指定部门和专人负责报告卡的收集、核实、建册和审核等工作,并按程序上报。
4、评价脑卒中预防控制效果,为防控政策的制度和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对辖区内脑卒中调查和随访调查,负责掌握本单位门诊、住院病人就诊和确诊情况,脑卒中(包括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未定型卒中)新发病例信息的收集并及时核实及上报。
5、组织院内工作人员的培训、漏报自查和内部考核评估。
6、参加卒中中心召开的例会和培训,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二、绿色通道管理制度:(一)“绿色通道”指医院抢救急危重症伤病中,为挽救其生命而设置的畅通的诊疗过程,该通道的所有工作人员,应对进入“绿色通道”的伤病员提供快速、有序、安全、有效的诊疗服务。
(二)下列情况(不仅限于)列入“绿色通道”管理:1、各种原因的休克、昏迷、循环呼吸骤停、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脑卒中、严重哮喘持续状态、消化道大出血、急性呼吸衰竭、急性重要脏器功能衰竭及其他可能危及生命的疾病等。
2、各类外伤、创伤引起的体表开裂出血、开放性骨折、内脏破裂出血、颅脑损伤、高压性气胸及其他可能危及生命的疾病等。
3、气道异物或梗阻、急性中毒、电击伤、溺水等。
4、宫外孕大出血、产科大出血等。
5、无法确定原因但生命体征严重异常或生命垂危的患者。
6、“三无”人员。
指无姓名(不知姓名)、无家属、无治疗经费。
7、其他应当享受绿色通道的情况。
(三)由接诊医师决定患者是否享受绿色通道的服务并上报医务科(非上班时间报总值班);(四)急诊科实行二十四小时连续应诊制及首诊负责制,有关科室值班人员接到急诊会诊请求后应于5分钟内到达会诊地点。
卒中中心建设的通知
xx县人民医院关于成立卒中中心的通知(草稿)各科室:为了规范卒中病人的诊治流程,提高早期诊断和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疾病的能力。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医院卒中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试行)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6〕1235号)及省市卫计委相关文件精神,经院委会讨论决定在我院成立“xx县人民医院卒中中心”,现将相关内容通知如下,请各相关科室认真组织学习并严格执行。
具体如下:一、成立卒中中心的意义及目的医院通过卒中中心建设优化资源配置,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等以急性卒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危重症患者提供快速诊疗通道。
采用快速、标准化的诊断方案对卒中患者提供更快和更准确的评估和诊疗,显著降低卒中确诊时间、降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再灌注治疗时间、缩短住院时间、再次就诊次数和再住院次数,减少不必要检查费用,改善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和就诊满意度。
二、成立卒中中心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xx(详见附件1)副主任委员:xxx委员:xxx医疗总监:xx(详见附件2)行政总监:xx秘书:xx协调员:xx(详见附件3)三、主任委员职责主持卒中中心委员会的建设和重大决策,协调医院所有资源保证卒中中心正常有效运行。
四、卒中中心委员会职责1、协调卒中中心相关科室和人员,建立协同联动机制。
2、组织制定脑卒中救治预案和工作协调机制。
3、建立例会制度,每季度组织召开工作例会。
4、组织进行质量控制考核。
五、行政总监职责(一)全面负责卒中中心的日常行政管理,直接对卒中中心委员会负责。
(二)主持脑卒中发展战略和计划的制定,参与培训计划的制定和组织实施。
(三)参与制定并组织实施卒中中心的计划、目标和工作流程。
(四)负责联合例会的组织工作,对会议讨论的重大问题组织调研并提出报告。
(五)根据工作计划和目标责任指标,定期组织检查落实情况,及时向委员会和相关科室反馈信息。
医院卒中中心建设的发展趋势
医院卒中中心建设的发展趋势一、引言卒中,又称中风,是我国乃至全球范围内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约有1300万人每年发生卒中,其中750万人死亡,给社会及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我国卒中防治形势尤为严峻,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200万人发生卒中,致残率高达60%以上。
为了降低卒中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医院卒中中心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医院卒中中心建设的发展背景1. 国家政策支持:近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卒中防治的政策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大卒中防治工作力度,完善卒中防治体系,提高卒中诊疗水平。
2. 社会需求增加: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慢性病已成为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首要问题。
卒中作为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其防治需求日益增长。
3. 科技进步推动: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卒中诊断、治疗和康复的技术手段不断提高,为医院卒中中心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
三、医院卒中中心建设的发展趋势1. 规范化建设:医院卒中中心建设将更加注重规范化、标准化,遵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门的有关规定,完善组织架构、诊疗流程、技术规范等。
2. 一体化管理:医院卒中中心将实现院内外卒中防治资源的整合,实现医疗、康复、护理等多学科一体化管理,提高卒中综合防治能力。
3. 全程化服务:从卒中预防、急性期救治、恢复期康复到患者居家管理,医院卒中中心将提供全程化、无缝隙的服务,降低患者致残率和死亡率。
4. 信息化支撑: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提高医院卒中中心的运营效率和诊疗水平,实现卒中防治信息的互联互通。
5. 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卒中中心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医护人员专业技能,培养一批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卒中防治专家。
6. 社会宣传教育:加大卒中防治宣传教育力度,提高人民群众对卒中的认识和预防意识,降低卒中发病率。
四、结语医院卒中中心建设的发展趋势反映了我国卒中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和实际需求。
卒中患者健康宣教制度
甘谷县人民医院
卒中患者健康宣教制度
为有效发挥健康教育在脑卒中疾病治疗和康复中的作用,为病人及其家属提供脑卒中防治相关信息的教育,以提高病人、家属自我护理能力,改善健康状况,特制定本制度,请卒中中心相关科室遵照执行。
一、住院患者
1、住院患者健康教育按病情评估病人及家属实际需求进行,由医务人员、病人、家属共同确定完成。
2、卒中中心各相关科室每月定期对住院患者及家属进行卒中防治健康宣教,并制定宜教计划,可以与医院卒中宣教计划相结合,留好图片、课件、记录等资料。
3、各卒中中心相关科室病区应为病人免费提供健康教育资料,走廊应设有摆放卒中健康教育处方、手册的专栏。
4、医务人员应评估卒中病人出院的健康教育需求,并给予提供规范、合理、个性化的心理、行为、营养、运动、康复、药物、随诊等方面内容。
5、每月更换各卒中中心相关科室宣传栏内容一次。
二、院外患者
1、由医院卒中中心办公室负责制定定期针对基层医疗机构、社区居民的脑卒中防治宣教计划并落实。
2、医院卒中中心办公室负责组织与资料的收集整理工
作
3、授课专家为中级以上人员。
4.要求授课专家必须认真准备课件,内容浅显、通俗易懂。
甘谷县人民医院卒中中心办公室
2019年1月4日
Welcome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中国卒中中心建设指南(讲课)版
➢ 卒中急性期 治疗
➢护理技术
➢二级预防
➢康复治疗
卒中中心监测和随访、教学科研
监测和随访技术
教学科研
1. 床旁24小时生命体征监测;
2. 神经功能评分,推荐NIHSS ,入院、出院时完成评估;
3. 依据国家卒中二级预防指南, 制定出院及随访计划
1. 每年参加医学继续教育项目 ,完成规定的学分要求;
证的初级标准。
两个等级
综合卒中中心
(Comprehensive Stroke Center, CSC)
具备更多人员、设备及 技术资源的中心在行使 PSC功能的同时,可申 请CSC的资质认证。
目标人群:
•所有类型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应当进入卒中中心进行诊治。
•对于大面积脑卒中、不明病因、需要特殊检查和治疗、以及需要多学科救治,推 荐直接进入或转入CSC接受救治。
住院 时间4,5
致残1,2
出院 回家2,3
成本6
并发症3
生活 自理2
1.Stroke Unit Trialists' Collaboration.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3 Sep 11;9:CD000197.
2.Seenan P, et al. Stroke. 2007;38:1886-1892. 3.Tamm A, et al. Stroke. 2014;45:211-216. 4. Schouten LM, et al. Stroke. 2008;39:2515-2521. 5. Lannon R, et al. Ir J Med Sci. 2011;180:37–40. 6. Krueger H, et al. Stroke. 2012;43:2198-220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卒中中心制度
一、卒中中心工作制度:
1、建立健全脑卒中登记各项管理制度和监测系统;
2、掌握脑卒中发病动态和流行趋势;了解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在不同人群和地区的分布;实施脑卒中(包括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未定型卒中)监测报告工作。
3、及时、准确、完整地填写《绿色通道时间节点控制表》,指定部门和专人负责报告卡的收集、核实、建册和审核等工作,并按程序上报。
4、评价脑卒中预防控制效果,为防控政策的制度和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对辖区内脑卒中调查和随访调查,负责掌握本单位门诊、住院病人就诊和确诊情况,脑卒中(包括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未定型卒中)新发病例信息的收集并及时核实及上报。
5、组织院内工作人员的培训、漏报自查和内部考核评估。
6、参加卒中中心召开的例会和培训,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二、绿色通道管理制度:
(一)“绿色通道”指医院抢救急危重症伤病中,为挽救其生命而设置的畅通的诊疗过程,该通道的所有工作人员,应对进入“绿色通道”的伤病员提供快速、有序、安全、有效的诊疗服务。
(二)下列情况(不仅限于)列入“绿色通道”管理:
1、各种原因的休克、昏迷、循环呼吸骤停、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脑卒中、严重哮喘持续状态、消化道大
出血、急性呼吸衰竭、急性重要脏器功能衰竭及其他可能危及生命的疾病等。
2、各类外伤、创伤引起的体表开裂出血、开放性骨折、内脏破裂出血、颅脑损伤、高压性气胸及其他可能危及生命的疾病等。
3、气道异物或梗阻、急性中毒、电击伤、溺水等。
4、宫外孕大出血、产科大出血等。
5、无法确定原因但生命体征严重异常或生命垂危的患者。
6、“三无”人员。
指无姓名(不知姓名)、无家属、无治疗经费。
7、其他应当享受绿色通道的情况。
(三)由接诊医师决定患者是否享受绿色通道的服务并上报医务科(非上班时间报总值班);
(四)急诊科实行二十四小时连续应诊制及首诊负责制,有关科室值班人员接到急诊会诊请求后应于5分钟内到达会诊地点。
(五)伤病员一旦进入绿色通道,即应实行“三先一后”(即先救治、先治疗、先检查,后办手续),各有关临床、医技科室(如检验科、放射科、CT室、药房等)及后勤部门(如电梯、住院收费处等)必须优先为患者提供快捷的服务。
急诊科建立“绿色通道”记录本,做好详细记录,由急诊护士填写,对重危病员的基本情况、联系电话、事发地点、病情摘要、初步诊断、诊疗措施及去向作详细记录以便核查。
(六)全院医务人员均有义务积极参加“绿色通道”的抢救工作,不得推诿病人,或对“绿色通道”的呼叫不应答。
对干扰“绿色通道”的个人和科室,需追究责任。
(七)凡遇涉及多科的伤病员,原则上由对病人生命威胁最大的疾病的主管科室收治,必要时会同医务科或总值班协商解决。
(八)接诊科室遇到重大急救,病员较多时,应立即通知医务科或总值班并同时报告分管院长,以便组织全院力量进行抢救。
(九)突发事件(交通事故、中毒及其它重特大突发事件)在分管院长的领导下,由医院医务科及总值班进行全面统一指挥,协调安排,各科室必须服从指挥和安排。
(十)必要时启动应急预案。
三、人员培训制度:
1、医务科每年对本院医护人员就脑卒中防治的相关知识进行培训两次。
2、医务科为了提高脑卒中治疗水平,把脑卒中防治的相关知识融入“三基”考试中,使之能更好掌握如何治疗及防治脑卒中的理论及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