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体育基本理论教程--重点-自己理的

合集下载

体育基本理论教程--重点

体育基本理论教程--重点

体育基本理论教程总论体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完善自我身心与开发自身潜能的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

体育是社会发展与人类文明的标志,体育事业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

一、体育基本理论的学科性质和特点体育基本理论:是指体育宏观性,全局性的知识体系,关于体育整体性综合性的基础理论。

二、体育基本理论的研究对象和领域体育基本理论其研究对象只能是体育的整体实践,更确切地说是体育整体实践层面。

研究领域包括:体育基本概念、体育基本观念、体育的基本规律、体育的基本方法。

体育的基本规律是指体育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包括:1、体育内在要素之间的本质的必然联系。

2、体育及其内在要素与外在的各种社会要素或系统之间的本质必然联系。

3、体育与体育相关运作要素之间的本质的必然联系。

4、现代国际体育内在系统或要素之间的本质的必然联系。

学习和研究体育基本理论的意义:1、有助于人们从宏观上把握现代体育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规律2、有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崇高的体育理念和体育精神3、有助于人们了解中国体育体制、体育运作和体育改革等4、也有助于体育工作者进一步学习和掌握体育科学的各种知识理论体系第一篇体育概念论第一章体育概念的历史回顾第一节古代体育概念古代达的希腊是近代欧洲体育之源。

第二节近代体育概念“体操”一词是在洋务运动后期传人中国并开始使用的。

第二章现代体育概念问题第一节“体育”概念之争及其根源1916年在柏林召开的第一次国际体育工作会议上,确立了使用体育运动术语的四条原则:第一,符合体育运动本质第二、语言表达要准确第三,能为一般人所理解第四、语言要简洁“体育”概念混乱的根源:1、国际上的根源2、翻译上的根源3、认识上的根源体育概念之争的认识根源,说到底是对体育的属性、本质、功能等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认识。

第二节体育总概念及其相似概念体育: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

体育理论教案范文

体育理论教案范文

体育理论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体育理论的基本知识,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体育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示范、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发展学生的体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二、教学内容:1. 体育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体育锻炼的方法和技巧3. 运动生理学基础知识4. 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5. 体育竞赛的组织和规则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体育理论的基本知识,体育锻炼的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运动生理学知识,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体育理论的基本知识和原理,运动生理学基础知识。

2. 示范法:示范体育锻炼的方法和技巧,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3. 实践法: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体育锻炼的方法和技巧。

4.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为新课程的学习做好铺垫。

2. 知识讲解:讲解体育理论的基本知识和原理,运动生理学基础知识。

3. 示范与练习:示范体育锻炼的方法和技巧,学生跟随示范进行实际操作。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5. 布置作业:布置课后练习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表现。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如体育锻炼的方法和技巧的运用。

六、教学内容:1. 运动营养学基础知识2. 运动训练的方法和原则3. 运动心理学的应用4. 体育与健康的关系5. 终身体育的理念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运动营养学基础知识,运动训练的方法和原则。

2. 教学难点:运动心理学的应用,终身体育的理念。

八、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运动营养学的基本知识和运动训练的方法和原则。

最新《体育基本理论教程》复习范围名师资料汇编

最新《体育基本理论教程》复习范围名师资料汇编

《体育基本理论教程》复习范围名词解释1、人文体育观其核心就是要主动表现体育对人类生存意义及价值的终极关切,回到以人为本的体育世界。

P622、科学体育观,就是对于体育的科学精神、科学认识、科学思维和科学态度的总称P73健康: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

P783、体育的本质:第一,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看,体育不过是人们为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需要而自觉改造自我身心的行为;第二,从主体与客体、动机与效果的关系来看,体育的主体与客体(对象)、动机与效果都统一于人的自身;第三,从内容和形式来看,体育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形式都统一于称作身体练习的人的自身运动。

P34体育是人类为适应自然和社会,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而自觉的改善自我身心和开发自身潜能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本质的特点就是以身体练为手段,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发展服务:它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受一定的政治、经济制约,并为一定的政治、经济服务。

4、体育活动,举凡各种体育的实践形式、实施方式,以及体育过程中的各种相关活动,均可统称为体育活动。

P365、体育事业是指一个国家或一定地域内各种体育实践、体育工作和体育资源的总和P366、体育文化:大而言之它可指体育运动本身所蕴涵的,围绕体育运动所形成的一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小而言之它又可指体育运动某一方面的文明因素。

P377、体育理念是在体育价值观的基础上,对体育理论化系统化综合化的认识或观念P548、体育精神是体育的整体面貌、水平、特色及凝聚力、感染力和号召力的反映,是体育的理念、信念、情操及体育知识、体育道德、体育审美水平的标志,是体育的支柱和灵魂。

P569、体育教育即狭义的体育,俗称“小体育”它是教育的组成部分,是通过身体活动和其他一些辅助性手段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过程。

P8610、学校体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全面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传授体育知识、技能,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过程.11、体育教学是按一定计划和大纲进行的有目的和有组织的教育过程。

体育基本理论教程应考最全归纳记忆

体育基本理论教程应考最全归纳记忆

一、目的任务:1、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P91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意志品质,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所需人才。

体格和良好的姿势;全面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增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②使学生掌握体育和卫生保健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锻炼和卫生习惯,学会科学地锻炼身体方法,以适应终身体育的需要。

③发展学生的竞技能力,特别是对体育基础较好且有一定运动才能的学生,应进行科学的训练,提高其运动技术水平,为国家培养和输送竞技体育人才。

④通过学校体育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意志品质、现代意识和美育教育。

学校体育不仅要育体,而且要育心。

2、竞技体育的目的任务P98目的:不断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在竞赛中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挖掘和表现人类身体、精神的巨大潜力,为国家和民族争取荣誉。

任务:①全面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②完善训练体制和竞赛体制;③开展科学研究,促进竞技体育科学化;④完善竞技体育场馆、设施、器材等物质条件,改善体育的人文与自然环境,为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环境保障。

3、我国体育的目的和任务P118a 增强人民体质,提高民族素质;b 提高竞技水平,攀登世界高峰;c 丰富文化生活,促进精神文明;d 参与市场运作,创造社会财富;4444、体育体制改革的根本任务:P283⑴构建新时期体育组织机构;⑵构建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⑶构建利于“奥运争光”的竞技体育体系;⑷构建规范发展的体育产业体系———————————————————————————————————————二、地位和意义、地位和作用、意义⑴地位和意义:A1P89答:⑴学校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重要内容。

体育和教育都是人类社会的文化现象,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同时,它以越来越复杂的形式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体育基本理论教程》复习提纲

《体育基本理论教程》复习提纲

《体育基本理论教程》复习提纲体育基本理论的学科特点:1研究对象的整体性(离不开体育的整体实践);2研究视角的宏观性(体育实践在时空两个维度的宏观现象);3研究容的时代性(在时间空间跨度极大);4研究方法(有哲学的逻辑学社会学历史学预测学等)。

(了解)体育基本理论发展阶段:1萌芽时期(16C-19C)体育的行业化教育化学科化是基本特征,德国J.C.F古茨穆斯《青年的体操》、德“学校体育之父”施皮斯《体操论》、瑞典P.H.的一般原理》。

凝结了可贵的近现代体育思想和综合性的体育理论知识,包括体育基本理论的萌芽。

2初步形成(20C初-70S)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影响下促进学校体育制度化,为新鲜活泼自然的体育活动方式,逐步成为学校体育的主要手段和容。

以户外运动游戏为主的“自然体育”在学校兴盛。

中国的体育基本理论研究始于20C初的新文化运动。

1917毛以“二十八画生”的笔名发表《新青年》的《体育之研究》。

60S我国通用《体育原理》教材,虽初步形成,书籍多但大多偏重于较为成熟的体育教育方面。

3改革阶段(20C70S后期来)高度综合又急剧分化的趋势,体育新兴学科边缘学科陆续产生,一些国开始进行体育理论方面改革尝试。

体育基论研究对象和领域:体育的基本概念(术语);体育的基本观念;体育的基本规律;体育的基本方法。

体育的基本概念:概念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体育基本理论概念的准确与规程序直接反映体育基本理论成熟程度发展水准。

体育基本概念分:一是体育的本体概念二是体育的相关概念。

在此领域中,中外历来都存在许多争议。

体育的基本观念:1观”本质上是一致的。

2体需要的某中效应或属性”,所以可理解为体育满足或符合人的需要的效应和属性是由客体方面体育的功能与主体方面自身的价值观决定的。

在我国体育价值观的主流是:国家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对体育运动日益增长的需要;在满足这种需要的过程中又不断提高人的身心素质从而使人的自身价值得到提高并能在社会生活中更好实现。

体育运动的基本理论和训练方法

体育运动的基本理论和训练方法

体育运动的基本理论和训练方法体育运动既是一项古老而又现代化的活动,它对于个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体育运动的基本理论和训练方法,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参与体育运动。

一、体育运动的基本理论1.1 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在运动过程中的生理变化的科学。

它包括运动的能量代谢、肌肉的运动机制以及运动对心血管、呼吸、内分泌等系统的影响等内容。

了解运动生理学的基本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训练和调整身体状态。

1.2 运动心理学运动心理学研究人们在运动中的心理状态和行为。

它关注运动对个体心理素质的影响,包括自信心、动机、注意力等方面。

了解运动心理学的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情绪、提高专注力和克服困难。

1.3 运动训练学运动训练学是研究运动训练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学科。

它包括训练的计划、方法、强度和周期等内容。

了解运动训练学的理论,可以帮助我们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提高运动成绩和避免运动损伤。

二、体育运动的训练方法2.1 有氧运动训练有氧运动是指能够持续一段时间、大肌群参与的运动,如跑步、游泳、骑自行车等。

有氧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耐力和燃烧脂肪。

训练方法包括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合理安排休息和饮食等。

2.2 肌肉力量训练肌肉力量训练是指通过负重训练来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的训练方法。

它可以提高爆发力、增加肌肉质量和预防骨质疏松等。

训练方法包括选择适当的负荷、进行正确的动作和控制训练的频率和次数等。

2.3 灵敏度训练灵敏度训练是指通过各种反应速度和协调性训练来提高运动员的灵敏度和敏捷性。

它可以提高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应变能力和反应速度。

训练方法包括进行各种灵敏度训练项目、提高感知能力和加强协调性等。

2.4 柔韧性训练柔韧性训练是指通过各种伸展运动来增加肌肉和关节的活动范围和柔软度。

它可以预防运动损伤、改善姿势和提高运动表现。

训练方法包括进行各种伸展动作、持续时间逐渐增加和避免过度伸展等。

《体育基本理论教程》理论教学大纲(供四年制本科社会体育与管理专业使用)

《体育基本理论教程》理论教学大纲(供四年制本科社会体育与管理专业使用)

《体育基本理论教程》理论教学大纲(供四年制本科社会体育与管理专业使用)Ⅰ前言《体育基本理论教程》是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基础理论课程之一。

是对体育的一些基本问题,尤其是当代体育实践中的某些宏观性、全局性的理论问题,进行了新视角的探索和较为全面、系统的阐述。

本大纲适用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参考使用。

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有不同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课堂讲解专注重点要点,一般内容用提问、讨论的形式进行学习,同时,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相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与自学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部分了解内容可留给学生自学。

三教学总时数30学时,理论课30学时。

四教材:《体育基本理论教程》,人民体育出版社,周西宽主编,2004年10月出版。

Ⅱ正文总论一教学目的学习体育基本理论教程的研究对象、内容及意义。

二教学要求(一)掌握体育的学科性质和特点。

(二)了解体育基本理论的研究对象及理论体系的重构。

(三)掌握体育基本理论、研究对象、领域以及其意义。

(四)熟悉体育基本理论的学科性质、特点。

三教学内容(一)掌握体育基本理论的学科性质和特点(二)熟悉体育基本理论的发展历程(三)熟悉体育基本理论的研究对象和领域(四)体育基本理论体系的重构(五)自学体育基本理论的重要意义第一篇体育概念论一教学目的学习体育的概念(古代、近代、现代)及历史回顾。

二教学要求(一)掌握古代(希腊、中国)体育概念以及近代(欧美、中国)体育概念。

(二)了解正确认识现代体育概念存在的问题。

三教学内容(一)了解体育概念的历史回顾(二)掌握古代体育概念和近代体育概念(三)认识现代体育概念(四)了解现代体育概念的存在问题第二篇体育观念论一教学目的学习体育的几种观念。

体育基础理论讲义

体育基础理论讲义

(二)整理活动
• 两种:一般准备活动和专项准备活动 两种: • 作用: 作用: (1)有助于人体机能尽快恢复常态; )有助于人体机能尽快恢复常态; (2)有助于肌肉的血液畅流,排出代谢产物,达到 )有助于肌肉的血液畅流,排出代谢产物, 减轻肌肉酸痛、消除疲劳的效果。 减轻肌肉酸痛、消除疲劳的效果。
4、保健、娱乐的功能 、保健、
(1)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体育锻炼,可以提高人的 健康水平,适应劳动工作的需要。合理的体育运动 和医疗体育,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和抵抗力, 增强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达到防病治病的 目的。 (2)体育运动可以丰富休闲生活,使在工作中的 紧张情绪得到放松,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交流, 愉悦心情。
——运动后半小时 运动后半小时 ——消化不良、腹痛、恶心、胃下垂 消化不良、腹痛、恶心、 消化不良
2、教育功能 、 (1)通过体育活动掌握体育知识、技能,丰 )通过体育活动掌握体育知识、技能, 富精神文化生活。 富精神文化生活。 (2)体育活动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 )体育活动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 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3)体育活动可以培养人的道德情操,发展 )体育活动可以培养人的道德情操, 勇敢、果断、自制和坚忍不拔等意志品质。 勇敢、果断、自制和坚忍不拔等意志品质。
运动卫生常识
一、重视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
体育运动过程是人体由静态——动态 动态——静态的变化过程。准 静态的变化过程。 体育运动过程是人体由静态 动态 静态的变化过程 备活动和整理活动就是实现这种变化的过度手段。 备活动和整理活动就是实现这种变化的过度手段。
(一)准备活动
• 作用: 作用: 能克服机体的生理惰性; (1)能克服机体的生理惰性; 能加速肌肉组织的新陈代谢,提高氧的利用率; (2)能加速肌肉组织的新陈代谢,提高氧的利用率; 能调节运动情绪; (3)能调节运动情绪; 能预防运动损伤。增强肌肉、肌腱、 (4)能预防运动损伤。增强肌肉、肌腱、韧带的弹性和伸 展性。 展性。

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要点

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要点

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要点第一章你的身体健康►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关节)和肌肉组成。

关节:球窝关节滑车关节微动关节肌肉:骨骼肌平滑肌心肌►骨骼、关节、肌肉和运动的关系:骨骼起着杠杆的作用,关节是运动的枢纽,肌肉收缩是运动的动力。

身体形态:身体形态就是身体的外部形状和特征。

身体形态一般是由长度、纬度、重量及其相互关系表现的。

克托莱指数=体重/身高×1000初中生身体发育特点:女生11-12岁男生13-14岁增长幅度最大►为什么体育锻炼能够促进身体形态的发展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使骺软骨的细胞正常增值,促进骨骼的生长速度加快,从而使身体长高。

体育锻炼还可以使肌肉发达。

体育活动加速了新陈代谢,使肌纤维增粗,体积增大,肌肉变得粗壮,结实,发达而有力。

►形体练习中应注意的事项:养成正确的站、行、跑、跳的姿势;不宜做过重的负重练习;要变换体位练习,以促进身体的均衡发展。

注意养成正确的身体姿势,注意全面发展。

身体机能:是指人的整体及其组成的各器官、系统所表现的生命活动。

安静心率肺活量血压►为什么体育锻炼能够发展我们的身体机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使呼吸肌的力量增强,胸廓运动的幅度加大,从而改善呼吸机能。

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心肌力量增强,血管壁弹性增大,从而改善心血管机能。

►发展身体机能应注意的事项:不要进行过多的力量性和静力性练习;注意正确的呼吸方法,即动作和呼吸正确配合,屈体动作应呼气,挺身动作应吸气,避免过多屏气;注意呼吸道卫生;注意选择良好的锻炼环境。

体能:是指足以胜任日常的生活和学习而又不易疲劳的身体适应能力;此外,还有余力去享受休闲和能够应付所遇到的压力。

与健康有关的体能:心肺耐力、柔韧性、身体成分、肌肉力量、肌肉耐力与运动有关的体能:力量、速度、灵敏、平衡、反应时、神经肌肉协调性►怎样发展体能?1.选择合适的项目,全身心的投入到快乐的运动中去;2.发展心肺耐力和灵敏。

►人体所需的营养素: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水►食物五大类:谷物类、蔬菜水果类、动物性食物类、奶制品和豆制品、油脂类体重指数:(千克/米2)=体重/身高2第二章积极自觉地参与身体锻炼►参加体育锻炼的好处:1、提高人体机能;2、促进正常生长发育;3、控制体重健美体形;4、展示能力增强自信;5、促进人与人的交流;6、预防各种疾病;7、愉悦身心调节疲劳;8、接触大自然►科学健身的重要性:如果不注意科学锻炼,不但不会取得良好的锻炼效果,还会损害健康,甚至发生伤害事故。

体育基本理论教程整理资料—第二篇体育观念论

体育基本理论教程整理资料—第二篇体育观念论

第二篇体育观念论一、体育整体观1、体育整体观提出的现实意义。

2、体育(在空间维度)的构成系统体育(时间维度)过程构成3、竞技体育:又称“精英体育”,是以获得优异运动成绩、争取比赛胜利为直接目的的体育形态。

群众体育:又称大众体育,是以强身健体、娱乐休闲为直接目的的体育形态。

4、大型赛事的组织管理:“矩阵组织方法”。

又称“规则—目标结构”或“规则—矩阵结构”。

二、体育价值观1、含义:体育价值观是体育的价值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或者说是关于体育价值的基本观点、基本看法,是指导人们对体育问题作价值判断、价值取向的基本原则。

2、影响体育价值观的因素3、体育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体育价值目标——指人在特定条件下所追求和期望实现的体育价值理想。

体育价值实现手段——指实现特定体育价值目标的方式、途径和方法。

其基本手段有3类:经济手段、政治手段、舆论手段。

体育价值评价标准——是对体育价值的质和量进行评价的依据和尺度。

在我国,体育的价值在于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对体育运动日益增长的需要(健身、娱乐、发展的需要),同时在满足这种需要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人的身心素质,并使人的自身价也得以提高,并能更好的实现。

4、体育价值观的主要特点评判性——指其在形成过程中对体育的价值进行评估和判定自调性——指其无论正确与否都具有内在的自我调节功能定向性——指其具有一定的向度驱动性——指其是支配人的体育行为的价值动力5、体育理念——是在体育价值观的基础上,对体育理论化、系统化、综合化的认识或观念。

6、体育理念在现代体育发展中起导向和规范作用(内在驱动力)的原因有eg:“以人为本”体育理念、“人文奥运”理念、终身体育理念、大众化体育理念、可持续发展体育理念、国际化体育理念、产业化体育理念、健康理念、体育素质教育理念、素质教育与体育教学改革理念等。

7、中华体育精神内容包括——为国争光精神、无私奉献精神、科学求实精神、遵纪守法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和顽强拼搏精神。

大一体育基本理论知识点

大一体育基本理论知识点

大一体育基本理论知识点体育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广泛的理论知识,为了帮助大一新生了解和掌握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本文将介绍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一、体育学的定义和特点体育学是研究人们在体育活动中所表现出的身体运动特点和规律的学科。

它是一门应用科学,旨在通过研究和实践,促进人类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发展。

体育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体育运动、体育教育、体育训练等方面。

二、运动生理学知识点1. 身体机能和适应性:了解人体的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肌肉系统等主要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以及运动对这些系统的影响和适应性。

2. 营养与运动:介绍运动对身体的能量需求和营养摄入的关系,以及合理膳食在运动中的作用。

3. 运动与心理健康:探讨运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包括运动对心理压力的缓解、情绪的调节和自尊心的增强等方面的作用。

三、运动训练学知识点1. 运动训练的基本原理:介绍训练的目标、原则和方法,包括负荷的选择和控制、训练周期的安排等。

2. 运动技术的要素和训练方法:了解运动技术的基本要素,如姿势、力量、速度、灵活性等,并了解运动技术的训练方法和步骤。

3. 运动能力的评估与开发:介绍常用的运动能力评估方法,如身体素质测试、运动技能测试等,以及通过训练来提高运动能力的策略。

四、体育管理学知识点1. 体育组织与管理:介绍体育组织的类型和层级,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以及体育赛事的组织和管理等。

2. 体育经济与市场:讲解体育产业的发展和特点,了解体育市场的规模和形式,以及体育赞助和商业合作的重要性。

3. 体育法律和伦理:了解体育领域的法律法规和道德准则,以及维护体育公平和道德的重要性。

五、体育教育学知识点1. 体育教育的目标和任务:介绍体育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包括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和运动技能等。

2. 体育教学方法与评价:探讨体育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包括交互式教学、个别指导等,并介绍体育教学评价的方法。

3. 体育教育的课程设置:了解体育教育的课程设置,包括不同年龄段学生的体育教学内容和安排。

《体育基本理论教程》教学大纲

《体育基本理论教程》教学大纲

《体育基本理论教程》教学大纲一、说明(一)本课程的目的、要求通过本的学习,培养学生对体育的整体认识,掌握体育的基础理论与国家体育的宏观政策、方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的学习打好基础,增强从事体育工作的事业心和自觉性。

(二)内容选取和实施中注意的问题1.体育基本理论教程是一门高度概括的学科,教学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

2.该课程教学涉及内容广泛,应突出重点章节教学。

3.教学中应在大纲的基础上,不断补充新理论、新知识。

(三)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讨论和作业等形式。

(四)考核方式教学结束时进行考查,以平时考勤、作业、讨论发言情况计算考核成绩。

具体考核比例如下:总成绩=考勤×30%+讨论×20%+作业×50%(五)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二、大纲内容总论1.体育基本理论的学科性质和特点2.体育基本理论的研究对象和领域说明与要求:了解体育基本理论的学科性质、特点、研究对象重点与难点:体育基本理论的学科特点和研究对象第一篇体育概念论第一章体育概念的历史回顾1.古代体育概念2.近代体育概念第二章现代体育概念问题1.“体育”概念之争及其根源2.体育总概念及其相似概念说明与要求:1.了解有关古代体育与现代体育的概论及其联系;2.掌握各流派“体育”概论的主要观点;3.掌握体育总概念及其相似概念的联系与区别重点与难点:体育总概念及其相似概念的联系与区别;“体育”概念之争及其根源第二篇体育观念论第一章体育整体观1.体育整体观的提出和意义2.体育整体观的应用第二章体育价值观1. 体育价值观概述2.体育价值观与体育理念3.体育价值观与体育精神第三章人文体育观1.人文体育观的确立2.现代体育的人文价值取向第四章科学体育观1.科学体育观的形成和认同2.科学体育观的多视角分析说明与要求:1.了解体育整体观的意义和应用;了解体育价值观和体育理念、体育精神的联系与区别;2.掌握体育价值观的含义、基本内容、特点和决定因素3.掌握现代体育人文价值观取向4.了解科学体育观形成与认同、决定因素,了解科学体育观的多视角分析重点:体育价值观的含义、基本内容、特点和决定因素难点:现代体育人文价值观取向第三篇体育主体实施论(1)体育的基本形态1.学校体育2.体育专业教育3.竞技体育4.群众体育第二章体育的基本功能1.体育功能概述2.体育的基本功能第三章体育的目的和任务1.体育目的任务的确定依据2.我国体育的目的和任务第四章体育实施途径1.体育教学2.运动训练3.运动竞赛4.体育锻炼5.体育娱乐第五章体育的基本手段1.体育手段概述2.传统体育手段3.时尚体育手段-极限运动4.体育手段的构成说明与要求:1.了解体育的基本形态、基本功能、基本手段和体育的目的、任务;2.掌握学校体育、体育专业教育、竞技体育、群众体育等形态的功能;3.掌握体育教学、运动训练、运动竞赛、体育锻炼、体育娱乐等体育实施途径的基本特点和价值。

《体育基本理论教程》复习提纲

《体育基本理论教程》复习提纲

《体育基本理论教程》复习提纲体育基本理论的学科特点:1研究对象的整体性(离不开体育的整体实践);2研究视角的宏观性(体育实践在时空两个维度的宏观现象);3研究内容的时代性(在时间空间跨度极大);4研究方法(有哲学的逻辑学社会学历史学预测学等)。

(了解)体育基本理论发展阶段:1萌芽时期(16C-19C)体育的行业化教育化学科化是基本特征,德国J.C.F古茨穆斯《青年的体操》、德“学校体育之父”施皮斯《体操论》、瑞典P.H.的一般原理》。

凝结了可贵的近现代体育思想和综合性的体育理论知识,包括体育基本理论的萌芽。

2初步形成(20C初-70S)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影响下促进学校体育制度化,为新鲜活泼自然的体育活动方式,逐步成为学校体育的主要手段和内容。

以户外运动游戏为主的“自然体育”在学校兴盛。

中国的体育基本理论研究始于20C初的新文化运动。

1917毛以“二十八画生”的笔名发表《新青年》的《体育之研究》。

60S我国通用《体育原理》教材,虽初步形成,书籍多但大多偏重于较为成熟的体育教育方面。

3改革阶段(20C70S后期来)高度综合又急剧分化的趋势,体育新兴学科边缘学科陆续产生,一些国开始进行体育理论方面改革尝试。

体育基论研究对象和领域:体育的基本概念(术语);体育的基本观念;体育的基本规律;体育的基本方法。

体育的基本概念:概念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体育基本理论概念的准确与规范程序直接反映体育基本理论成熟程度发展水准。

体育基本概念分:一是体育的本体概念二是体育的相关概念。

在此领域中,中外历来都存在许多争议。

体育的基本观念:1观”本质上是一致的。

2主体需要的某中效应或属性”,所以可理解为体育满足或符合人的需要的效应和属性是由客体方面体育的功能与主体方面自身的价值观决定的。

在我国体育价值观的主流是:国家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对体育运动日益增长的需要;在满足这种需要的过程中又不断提高人的身心素质从而使人的自身价值得到提高并能在社会生活中更好实现。

体育课教案(体育理论)

体育课教案(体育理论)

体育课教案(体育理论)第一章:体育理论概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体育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2. 让学生理解体育理论在体育实践中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对体育理论的兴趣和认识。

二、教学内容1. 体育理论的基本概念2. 体育理论的主要内容3. 体育理论在体育实践中的应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体育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体育实践中的具体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体育理论的应用。

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体育理论的基本概念,引发学生对体育理论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体育理论的主要内容,让学生掌握体育理论的基本知识。

3. 案例分析:分析体育实践中的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体育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

4.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体育理论在体育实践中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体育理论知识。

2. 结合实例,思考体育理论在体育实践中的应用。

第二章:运动生理学基础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运动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2. 让学生掌握运动生理学的基本原理。

3. 培养学生对运动生理学的兴趣和认识。

二、教学内容1. 运动生理学的基本概念2. 运动生理学的基本原理3. 运动生理学在体育实践中的应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运动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2. 实验法:进行运动生理学的实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运动生理学的原理。

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运动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引发学生对运动生理学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运动生理学的基本原理,让学生掌握运动生理学的基本知识。

3. 实验:进行运动生理学的实验,让学生了解运动生理学在实际中的应用。

4.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运动生理学在体育实践中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运动生理学知识。

2. 结合实例,思考运动生理学在体育实践中的应用。

第三章:运动生物力学基础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运动生物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体育基本理论整理资料

体育基本理论整理资料

第二篇体育主体实施论一、体育的基本形态1、体育形态是指体育实践的相对稳定形势或状态,又称体育形式。

2、现代体育实践划分为3种形式:体育的教育形态——体育教育,体育的文化形态——竞技体育,体育的文化、教育及产业的综合形态一一群众体育(社会体育)。

3、体育教育:即狭义的“体育”,它是教育的组成部分,是通过身体活动和其他一些辅助性手段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过程。

图3-1怵育教育体系示意图相对于其他体育形态而言,体育教育的基本特征是其突出的教育性和教学性。

4、体育教育中最普遍、规模最大的活动是学校体育和体育专业教育。

5、学校体育一一学校体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全面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传授体育知识、技能,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活动过程。

由5个部分(要素)构成: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运动代表队训练和各种形式的体育比赛、早操和课间操、科学的作息和保健措施。

学校体育的特点(3个):普及性一一其对象主要是儿童和青少年,无论何时何处,他们都是各年龄阶段人口中最大的群体;基础性--- 其对象主要是儿童和青少年,其体育实施情况往往影响人的一生,包括对身心素质的影响,对形成锻炼习惯的影响,对掌握终身受用的的一定体育技能与健身方法的影响;学科性一一欧洲工业革命以后,学校体育就逐渐步入学科化进程。

到上个世纪中叶以前,世界各国几乎所有公立学校都把体育列入了必修科目。

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历经10余年之久,体育作为一门学科,其教学时间之长,是任何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

且在不同阶段又有不同的特点。

6、学校体育的地位和意义。

I.学校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组咸部分,是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重要内容c 休育和教育都是人类社会的文化现象,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间时,巨以越来越复杂的形式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r体育和教育从来就有紧密联系。

体育作为培养人和教育人的必要手段.历来都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育理论知识点总结

体育理论知识点总结

体育理论知识点总结体育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部分,也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种方式。

体育不仅仅是一种运动,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生活方式。

在体育领域,有很多理论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是我们理解和认识体育的基础,也是我们在运动中获得成功的关键。

在本文中,我将对体育理论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启发和帮助。

一、体育运动的起源和发展体育运动是人类社会的产物,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

人类最早的体育运动是因为生存需要而产生的,如追赶捕猎、搏斗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体育运动的理解和认识也不断加深,体育活动逐渐成为一种娱乐和文化活动。

在古代,体育运动主要是在战争中产生的。

战争需要身体的协调和力量,因此也需要体育训练。

随着军事技术的发展,战争的规模不断扩大,对士兵的体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于是,许多古代文明国家开始建立体育训练系统,以保证士兵的体能和战斗力。

随着农业的发展和城市的兴起,体育运动也逐渐与农业、游牧等生产劳动融合在一起。

人们开始认识到,体育运动不仅可以提高士兵的战斗力,还可以增强人们的体魄和身体素质,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于是,许多文明国家开始在城市和农村建立竞技场、体育场等设施,举办各种体育比赛和运动会。

在现代,体育运动已经成为一种综合性的活动。

它不仅包括体育竞赛,还包括体育训练、体育健身等内容。

体育运动也不再局限于军事和生产,它已经成为一种全民健身活动,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和参与。

与此同时,体育运动也与科学、文化、经济等领域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体育产业。

二、体育运动的基本原理1. 运动原理体育运动是由人体的运动器官(骨骼肌肉)和运动器官的运动方式(步法、跑法等)组成的。

人体的运动器官是运动的根本,没有它们,就不可能进行任何形式的运动。

而运动器官的运动方式,则是决定运动方式和效果的重要因素。

2. 运动训练原理运动训练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引导人体进行有计划的、系统的、持续的运动,以提高身体素质和提高运动技能的过程。

体育概论重点

体育概论重点

体育概论重点1.体育构建的原则:历史性原则;普遍性原则;实践性原则;逻辑性原则。

2.体育的定义:体育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人的心身发展的文化活动。

体育的基本表现形式是人的有规则的身体运动,体育的基本任务是对人自身的改造,体育的作用对象是参与者的“自身自然”,任何体育实践都是社会实践活动。

3.体育产生的动因:余力论,巫术论,劳动论,游戏论,模仿论,需要论(内因:军事论)4.原始体育发展的一般过程:身体活动萌芽时期、身体练习形成时期、竞技赛会产生时期。

5.体育产生的内部原因:人的生存需要,人的健康需要,人的精神需要,人的休闲娱乐需要。

6.体育形成的基本条件:人类需要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人类必须具备较为复杂的生产手段,人类必须具备相对稳定的社会结构。

7.体育运动项目产生的方式演变、模仿、借用、设计。

8.体育运动项目产生的特点:体育运动项目的地域特点、体育运动项目的时代特点。

9.相对稳定的社会结构和简单的社会分工是体育产生的社会基础。

10.体育运行:主要指在一定资源约束下,通过体育参与群体的组织分配而实现一定目标,任务的过程或活动,即体育的现实存在和作用社会的过程。

11.体育运行结构:主要指各个体育活动参与者“地位-角色”之间的稳定的制度化关系,主要包括体育运行的主体结构,体育运行的客体结构和体育运行的过程结构。

12.体育运行的基本要素:体育运行的目标要素,体育运行的资源要素,体育运行的规范要素。

13.体育运行机制:动力机制,实现机制和调节机制。

14.体育运行的条件:自然环境条件(影响运动项目的运行,影响体育文化的运行,影响体育景观的形成),经济条件(影响体育运行的规模,速度;规格,方向;性质,状态),政治条件(影响体育运行的性质;功能;结构),文化心理条件,国际生存条件。

15.体育功能:即体育在人类社会发展或人的发展中所能产生的作用。

16.体育功能的特点:体育功能的特殊性;客观性;主观性;流变性;工具性。

成体《体育基本理论教程》复习提纲

成体《体育基本理论教程》复习提纲

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基本理论教程》复习提纲体育基本理论,体育分支学科理论和体育专项技术理论构成现代体育科学的基石。

是整个体育事业的基本理论。

属于体育学科的一门基础学科是人文社会学科的分支学科。

体育基本理论的学科特点:研究对象的整体性(离不开体育的整体实践);研究视角的宏观性(体育实践在时空两个维度的宏观现象);研究内容的时代性(在时间空间跨度极大);研究方法(有哲学的逻辑学社会学历史学预测学等)。

(了解)体育基本理论发展阶段:1萌芽时期(16C-19C)体育的行业化教育化学科化是基本特征,德国J.C.F古茨穆斯《青年的体操》、德“学校体育之父”施皮斯《体操论》、瑞典P.H.的一般原理》。

凝结了可贵的近现代体育思想和综合性的体育理论知识,包括体育基本理论的萌芽。

2初步形成(20C初-70S)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影响下促进学校体育制度化,为新鲜活泼自然的体育活动方式,逐步成为学校体育的主要手段和内容。

以户外运动游戏为主的“自然体育”在学校兴盛。

中国的体育基本理论研究始于20C初的新文化运动。

1917毛以“二十八画生”的笔名发表《新青年》的《体育之研究》。

60S我国通用《体育原理》教材,虽初步形成,书籍多但大多偏重于较为成熟的体育教育方面。

3改革阶段(20C70S 后期来)高度综合又急剧分化的趋势,体育新兴学科边缘学科陆续产生,一些国开始进行体育理论方面改革尝试。

体育基论研究对象和领域:体育的基本概念(术语);体育的基本观念;体育的基本规律;体育的基本方法。

体育的基本概念:概念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体育基本理论概念的准确与规范程序直接反映体育基本理论成熟程度发展水准。

体育基本概念分:一是体育的本体概念二是体育的相关概念。

在此领域中,中外历来都存在许多争议。

素制约和影响,形形色色。

体育基本观念的内容很多比较重要的有体育整体观体育价值观人文体育观和科学体育观。

1体育整体观与“大体育观”本质上是一致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基本理论教程总论体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完善自我身心与开发自身潜能的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

体育是社会发展与人类文明的标志,体育事业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

一、体育基本理论的学科性质和特点体育基本理论:是指体育宏观性,全局性的知识体系,关于体育整体性综合性的基础理论。

二、体育基本理论的研究对象和领域体育基本理论其研究对象只能是体育的整体实践,更确切地说是体育整体实践层面。

研究领域包括:体育基本概念、体育基本观念、体育的基本规律、体育的基本方法。

体育的基本规律是指体育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包括:1、体育内在要素之间的本质的必然联系。

2、体育及其内在要素与外在的各种社会要素或系统之间的本质必然联系。

3、体育与体育相关运作要素之间的本质的必然联系。

4、现代国际体育内在系统或要素之间的本质的必然联系。

学习和研究体育基本理论的意义:1、有助于人们从宏观上把握现代体育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规律2、有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崇高的体育理念和体育精神3、有助于人们了解中国体育体制、体育运作和体育改革等4、也有助于体育工作者进一步学习和掌握体育科学的各种知识理论体系第一篇体育概念论第一章体育概念的历史回顾第一节古代体育概念古代达的希腊是近代欧洲体育之源。

第二节近代体育概念“体操”一词是在洋务运动后期传人中国并开始使用的。

第二章现代体育概念问题第一节“体育”概念之争及其根源1916年在柏林召开的第一次国际体育工作会议上,确立了使用体育运动术语的四条原则:第一,符合体育运动本质第二、语言表达要准确第三,能为一般人所理解第四、语言要简洁“体育”概念混乱的根源:1、国际上的根源2、翻译上的根源3、认识上的根源体育概念之争的认识根源,说到底是对体育的属性、本质、功能等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认识。

第二节体育总概念及其相似概念体育: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

简而言之:体育是人类以自身运动为主要手段改造自我身心的行为或过程。

体育,无论以何种形式存在,都有共同特征:1、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看,体育不过是人们为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需要而自觉改造自我身心的行为。

2、从主体与客体,动机与效果的关系看,体育的主体与客体,动机与效果都统一于人的自身。

3、从内容和形式来看,体育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形式都统一于称作身体练习的人的自身运动。

生产劳动与体育运动有着某些相似之处:1、它们的主体都是人2、它们都是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社会行为3、它们都是人的实践活动4、它们都会使人的身心发生变化体育总概念的相似概念:体育活动、体育事业、体育文化体育活动:各种体育的实践形式、。

实施方式、以及体育过程中的各种相关活动。

体育事业:指一个国家或一定地域内各种体育实践,体育工作和体育资源的总和;体育事业的发展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

体育文化:体育运动本身所蕴含的,围绕体育运动所形成的一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

第二篇体育观念论第一章体育整体观第一节体育整体观的提出和意义体育整体观的提出和应用有着特殊现实意义:首先:体育整体观的应用有助于处理和解决好体育发展中的这类矛盾问题从而有利于我国体育整体功能的发挥。

其次:体育整体观的应用无意更有助于发挥我国体育体制的优势和作用。

再次:体育整体观的应用可促进体育基本理论的研究,深化我们对体育的进一步认识。

第二节体育整体观的应用二、体育构成的分析p46体育:体育教育、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从时间维度分析,体育是一个过程包括:体育观念、体育动机、体育目标、体育实施和体育效果等。

三、体育要素协调发展分析竞技体育又称“精英体育”是以获得优异运动成绩,争取比赛胜利为直接目的的体育形态。

群众体育又称大众体育是以强身健体、娱乐休闲为直接目的的体育形态。

四、大型赛事组织管理分析“矩阵组织”又称“规则-目标结构”或“规则-矩阵结构”:按照职能划分的垂直领导和按照任务划分的横向领导两个系统结合起来组成的一个纵横交叉的矩阵管理形式。

矩阵组织形式优点:灵活机动性强,不同专业的人组织在一起有利于激发人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第二章体育价值观第一节体育价值观概述一、体育价值观的含义与决定因素体育价值观:是体育价值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或者说是关于体育价值观的基本观点、基本看法,是指导人们对体育问题作价值判断,价值取向的基本原则。

二、体育价值观的基本内容1、体育价值目标:人在特定条件下所追求和期望实现的体育价值理想。

2、体育价值实现手段:指实现体育价值目标的方式、途径和方法,经济、政治、舆论手段。

3、体育价值评价标准:对体育价值的质和量进行评价的依据和尺度。

三、体育价值观的特点与建设体育价值观的必要性评判性、自调性、定向性、驱动性等是体育价值观最主要的特点。

第二节体育价值观与体育理念p54体育理念:是在体育价值观的基础上,对体育理论化、系统化、综合化的认识和观念。

第三节体育价值观与体育精神体育精神:是人类体育文化创造过程中整合,抽象出来的体育价值系统精华,它是体育内在品质的感性表现,又是一定历史条件下关于体育活动意义的理性认识。

第三章人文体育观第一节人文体育观的确立一、“人文”溯源释义《体育运动国际宪章》明确指出“参加体育运动是所有人的一项基本权利”。

二、体育呼唤人文精神人文体育观:其核心就是要主动表现体育对人类生存意义及价值的终极关切,回到从以人为本的体育世界,人文体育观强调在对体育的认识中倾注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体育,是人类进行自身积极维护和美化身体的教育过程;现代体育,就是人类追寻健康的最有效、最有益、最有趣的方式。

第三节现代体育的人文价值取向p651、竞争观念2、规则观念3、民主观念4、开放观念4、民族观念 6、协同观念 7、主体观念第三章科学体育观第一节科学体育观的形成和认同科学体育观:就是对于体育的科学精神、科学认识、科学思维和科学态度的总称。

科学体育观的两个决定因素:1、现代体育科学的巨大发展2、长期体育工作经验启示科学体育:人们对体育运动科学原理和规律性的认识,及其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就是体育科学。

1980年正式成立了全国性的体育学术团体-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第二节科学体育观的多视角分析一、科学体育观的基本原则――实事求是二、科学体育观的目标导向――体育科学化p76体育科学化主要包括体育管理科学化、运动训练科学化、全民健身科学化等。

运动训练科学化包括两个层面工作:1、采用时代可能提供的先进思想和先进的科学技术。

方法。

手段,按照运动训练的一般规律和专项运动的特殊规律进行的训练。

2、从实际出发,针对运动员个体差异和影响其运动成绩提高的各种因素,进行课题或科技攻关研究并将科研成果及时有效地应用到运动训练实践中去。

运动训练科学化主要内容包括:科学选材、科学诊断、理想的训练目标及目标模型、科学的训练计划、有效地组织与控制训练活动、科学的组织竞赛、良好的训练环境、高效率的训练环境等。

全名健身科学化是把全名健身活动纳入科学轨道的过程。

全民健身科学化具体要求:1、制定科学求实的全民健身计划2、重视科学健身知识和方法的宣传与推广普及3、采用科学、合理的健身方式、方法或手段,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4、加强全民健身的科技队伍建设和科学研究,不断提高全民健身科学化水平。

全民健身科学研究主要包括:全民健身战略与奥运战略相关系研究,科学健身基本理论与方法研究,国民体质监测与服务研究,全民健身器材的研制及场地管理研究等。

三、科学体育观的理论基础――体育科学体系科学体育观与体育科学体系的关系是主导和基础的关系体育运动的科学基础主要有三个:体育生物科学、体育人文科学、体育技术科学。

四、科学体育观与人文体育观的融通第三篇体育主体实施论第一章体育的基本形态体育形态是指体育实践的相对形式或状态,又称体育形式。

现代体育实践划分三种形态:体育的教育形态――体育教育体育的文化形态――竞技体育体育的文化、教育及产业综合形态――群众体育学校体育的地位和意义:1、学校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重要内容。

2、学校体育是国民体育的基础,对增强民族体质和提高竞技体育水平有重要战略意义。

3、学校体育不仅能够使学生的体质得到增强,而且可以促进智力的发展。

4、学校体育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和坚强的意志品质。

5、学校体育对于美育也有积极作用6、学校体育还是一项高尚的娱乐休闲活动总之,学校体育发展至今,其作用范围越来越广。

学校体育的目的: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意志,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所需人才。

学校体育的基本任务:1、全面锻炼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促进生长发育,全面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

2、使学生掌握体育和卫生保健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以适应终身体育的需要。

3、发展学生的竞技能力,对有运动才能的学生,应进行科学训练,提高其运动技术水平,为国家培养和输送竞技体育人才。

4、通过学校体育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意志品质、现代意识和美育教育。

三、体育专业教育体育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体育专门人才的一种特殊体育教育。

相对于一般学校教育而言,体育专业教育的基本特征:一是教育目标明确化二是教育科目综合化三是教学方法学科化从1982年起开始设定授予硕士、博士学位单位。

第三节竞技体育一、竞技体育的含义与构成竞技体育:指在全面发展身体,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人在体力、心理、智力等方面潜力的基础上以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创造优异运动成绩为主要目的的一种体育活动。

竞技体育主要由: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运动竞赛和竞技体育管理四个要素构成。

二、竞技体育的特征竞技体育不同于学校体育、群众体育具有以下特征:一是竞争性二是公平性三是规范性四是协同性五是公开性六是观赏性三、竞技体育的目的与任务竞技体育的目的:1、不断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在竞赛中创造出优异运动成绩。

2、挖掘和表现人类身体、精神的巨大潜力,为国家和民族争取荣誉。

竞技体育的任务:第一、全面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

第二、完善训练体制和竞赛体制,使之成为运动员创造优异运动成绩的组织保障。

第三、开展科学研究,促进竞技体育科学化。

第四、完善竞技体育场馆、设施、器材等物质条件,为竞技体育发展提供物质、环境保障。

第四节群众体育一、群众体育的基本特征群众体育又称大众体育或社会体育,它是指人们自愿参加的以强身、健体、娱乐、休闲、社交等为目的,小型多样的社会体育活动。

群众体育的基本特征:一是业余性二是自愿性三是多样性四是松散性二、群众体育的重要意义首先、开展群众体育活动是现代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急切需要。

其次、开展群众体育活动是实现我国体育宗旨,切实为人民利益的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