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的等效替代集体备课教案08.11
高中物理33《力的等效和替代》教案
高中物理33《力的等效和替代》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力的等效原理和替代原理的基本概念;2.能够利用力的等效和替代原理解决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力的等效和替代原理的概念和应用;2.能够应用力的等效和替代原理解决实际物理问题。
教学准备:1.教材:高中物理教材;2.课件:力的等效和替代的相关图示和例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简单介绍力的等效和替代的概念,并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力的等效和替代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讲解力的等效和替代的概念(15分钟)1.分别讲解力的等效和替代的概念,强调它们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2.通过图示和实际场景,帮助学生理解力的等效和替代的原理。
三、力的等效实验(15分钟)1.示范一个力的等效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2.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并得出力的等效原理。
四、力的等效问题解决(20分钟)1.分别给学生提供几个力的等效问题,让学生运用力的等效原理解决问题;2.鼓励学生互相合作,讨论解决方法,并展示解题过程。
五、力的替代原理(10分钟)1.讲解力的替代原理的概念和应用;2.通过图示和实际场景,帮助学生理解力的替代原理。
六、力的替代实验(15分钟)1.示范一个力的替代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2.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并得出力的替代原理。
七、力的替代问题解决(20分钟)1.分别给学生提供几个力的替代问题,让学生运用力的替代原理解决问题;2.鼓励学生互相合作,讨论解决方法,并展示解题过程。
八、总结与反思(10分钟)1.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与学生一起回顾重点和难点;2.让学生回答提出的问题,检查他们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3.学生随堂小结,反思本节课所学内容。
教学延伸:如果时间充裕,可以通过更多案例和实践,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力的等效和替代的理解。
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力的等效和替代的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
力的等效和替换-粤教版必修一教案
力的等效和替换-粤教版必修一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力的等效和力的替换的概念。
2.能够使用力的等效和力的替换来解决物理问题。
3.能够尝试使用不同的力的等效和替换方式来解决物理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清楚地了解力的等效和力的替换的概念。
2.能够根据所学知识正确地使用力的等效和力的替换法来解决问题。
三、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简单的问题导入,如:在斜坡上平放放一块300g重的货物,若摩擦系数为0.2,求静摩擦力的大小时,引入力的等效和替换的概念。
2. 讲解1.力的等效:将一组力的合力等效为一力。
(讲解时可用小球模型示意)2.力的分解:将一力分解为若干个力。
(讲解时可用绳子和直角三角形模型示意)3.力的替换:利用一组力等效于另一组力的原理,将一组力替换为另一组力。
4.力的合并:将多组力合并成一组等效力。
(讲解时可用力的图示和物理实验模型)3. 常用等效和替换1.平行四边形法则:将向量首尾相接,能量保持不变,同时将其平移的法则。
2.牛顿第三定律法则:一对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3.等效力法则:将一系列力等效为一个合力。
4. 实例讲解1.桌子上平放一块50kg重的箱子,求接触力的大小(讲解力的合并)。
2.有一个可以承载50kg重的台秤在不经过台秤自身重量的情况下,我们如何用50kg的重砝码称出物品的质量(讲解力的等效)。
3.有两个物体,A物体重100N,B物体重50N,I、问两个物体所受合力的大小、方向;II、求A物体所受力和B物体所受力的大小和方向(讲解力的替换)5. 练习进行力的分解、合并、等效和替换等实例练习。
6. 总结1.通过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让学生自主总结)2.介绍一些力学等效和替换的应用,引导学生探究相关问题。
(让学生总结思考并给出结论)四、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
2.通过生活中的问题应用课上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以Markdown文本形式输出。
(让学生动手探究并输出结论)五、教学反思1.在教学中可以引入更多有趣的实例,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互动性。
高中物理第三章第三节力的等效和替代教案3粤教版必修1
第3节力的等效与替代本节教材分析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力的图示法,区别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理解力的合成和分解的本质是从作用效果相同的角度进行力的相互替代。
掌握合力和分力的关系——构成平行四边形。
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清楚研究一个具体问题时所采用的科学方法和一般程序,同时明白如何去理解等效的概念。
注重实验探究方案设计的思考与改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领略跨学科知识结合的,同时领会科学探究中严谨、务实、友好合作的精神和态度。
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合力与分力的关系”的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教学难点(1)等效替代的科学研究思想(2)实验方案的设计(3)概念较抽象教学建议怎样在这一节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根据本节课的特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用板演引导(板书演示加以引导)、实验演示与发现法。
由于本节后面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从力的大小和方向两方面进行的,必须用力的图示处理实验结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对此加以引导,让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将力表示出来。
也就是说,通过板演使学生明确力的图示的规范性。
由于学生动手能力不是很强,有一定的依赖性,所以这一节设置为通过教师的实验演示来阐述等效的思想,并归纳出力的合成原则——平行四边形定则。
让学生通过这一节的学习,了解到物理规律与数学规律之间存在的和谐美。
新课导入设计举例引入——一辆小汽车陷入泥泞,用什么方法可以将其拉出?十几个人能将其拉出来,用另一辆汽车也能将其拉出来。
这辆汽车的牵引力和十几个人的作用力是否存在何种关系?怎样判断这种关系的存在——引出课题:力的等效和替代。
提问引入:1、力的三要素是什么?2、有哪些方法可以较准确地表示出一个力?3、这两种表示方法有何不同?(画图说明)画出下图中弹簧的受力情高考理综物理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高一物理力的等效和替代2.doc
《力的等效和替代》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矢量的运算法则是高中物理知识的一大难点,本节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验与探究活动,使学生在活动过程的体验中找寻物理规律,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过程的快乐,同时增强了对该知识点的理解。
教材通过对力的三要素、力的图示、力的示意图的复习,得出准确表示力的方法,为规律的得出提供依据。
接着通过生活实例给学生渗透合力与分力的等效与替代的思想,让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并激发学生寻找合力与分力的关系的兴趣,进行实验与探究,在实践中得出规律,为下一节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教学设计:。
力的等效和替代教案
清远市第一中学张烨
课型
课时安排
课题
第三节力的等效和替代
新授课
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合力、分力、力的合成、共点力的概念.
(2)理解力的合成本质上是从作用效果相同的角度进行力的相互替代.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合力和分力的概念,了解物理学常用的方法——等效替代法.
(2)通过实验探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培养实
在这些例子中,一个力与几个力产生了同样的效果,
可以用这一个力代替那几个力。主要特点是,效果相同。
在刚才问题中,两个力合起来的作用效果跟一个力的作用效果是一样的,这个力就可以替代那两个力。在物理学上,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另外几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相同,这个力和另外几个力就可以相互替代,这个力称为另外几个力的合力,另几个力则称为这个力的分力。
问:数据没问题,那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结果呢?在第一种情况下合力等于两个分力之和,第二种情况合力不等于两个分力之和,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力的方向问题,为下节课作准备。
总结:
1.力的等效和替代
2.合力和分力
3.力的合成与分解
三、练习:
1.讨论与交流:
讨论1.在保证力的作用效果相同的前提下,用一个力的作用代替几个力的作用.这是一种什么方法?
验探究的能力。
(3)学生在自主找规律的活动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善于交流的合作精神,在交流合作中发展能力,并形成良好的学习
习惯.
(2)通过力的等效替代,使学生领略跨学科知识结合的奇妙,同时领会科学探究中严谨、务实的精神和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高中物理第三章第三节力的等效和替代教案1粤教版必修1
第3节力的等效与替代教学程序五、板书设计2019-2020学年高考物理模拟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一个23892U 原子核静止在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当原子核发生衰变后,它放出一个α粒子(42He ),其速度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
关于α粒子与衰变后的新核在磁场中做的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运动半径之比是45:1B .运动周期之比是1:117C .动能总是大小相等D .动量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2.三根通电长直导线垂直纸面平行固定,其截面构成一正三角形,O 为三角形的重心,通过三根直导线的电流分别用I 1、I 2、I 3表示,方向如图。
现在O 点垂直纸面固定一根通有电流为I 0的直导线,当1230I I I I ===时,O 点处导线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F 。
已知通电长直导线在某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和电流成正比,则( )A .当102303I I I I I ===、时,O 点处导线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4FB .当102303I I I I I ===、时,O 点处导线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3FC .当201303I I I I I ===、时,O 点处导线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3FD .当301203I I I I I ===、时,O 点处导线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2F3.如图,在研究功与内能改变的关系时,将一小块易燃物放在厚玻璃筒底部,用力向下压活塞,可以将易燃物点燃。
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筒内气体,在被压缩的同时从外界迅速吸收热量,导致气体温度升高B .只要最终筒内气体压强足够大,筒内易燃物就会被点燃C .若实验中易燃物被点燃,是活塞与筒壁间摩擦生热导致的D .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向下压活塞的力要大,速度要快4.阴雨天里积雨云会产生电荷,云层底面产生负电荷,在地面感应出正电荷,电场强度达到一定值时大气将被击穿,发生闪电。
力的等效和替代教案
《力的等效和替代》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与等效替代的关系(2)知道合力与分力的几何关系是构成平行四边形2、过程与方法:(1)在探究过程中理解等效替代的科学研究思想(2)培养实验设计与探究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领略科学研究的综合性,在科学探究中形成严谨务实的态度。
(2)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协作、交流能力。
(3)联系日常生活现象,并能建构起简单的物理模型加以分析。
二、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粤教版独有的,在力的合成与分解前加上这节内容,让学生对等效替代思想先有一定的认识,再通过实验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这符合了粤教版物理教材尊重历史、尊重自然的特点。
教材通过对力的三要素、力的图示复习,得出准确表示力的方法,为规律的得出提供依据。
接着通过生活实例给学生渗透合力与分力的等效与替代的思想,让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并激发学生寻找合力与分力的关系的兴趣,进行实验与探究,在实践中得出规律,为掌握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学习做好铺垫。
矢量的运算法则是高中物理知识的一大难点,本节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验与探究活动,使学生在活动过程的体验中找寻物理规律,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过程的快乐,同时增强了对该知识点的理解。
三、学情分析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基本掌握了力的特征,但对力的图示还未牢固掌握,特别是标度的选择,因此要在实验探究前要加以复习。
而合力与分力的概念、等效与替代的思想都比较抽象,学生较难理解,应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
高中刚刚接触到矢量概念,在寻找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时可能有困难,应适当降低探究的难度,重在探究过程的体验,在体验过程中,给予他们适当的启发和帮助,以培养他们兴趣和热情。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基本概念和等效思想(2)让学生经历“合力与分力的关系”的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2、教学难点(1)探究合力与分力关系(平行四边形定则)并能理解应用(2)实验方案的设计以及从实验现象总结得出实验规律五、教具方木板、白纸、图钉、弹簧测力计(两个)、细绳、橡皮筋、刻度尺、三角板、水杯、自制教具六、教学过程设计这两种表示回、力的三画出两次人对水桶的作从生活现象中的等效替代联想到力的等效替代。
高中物理3.3《力的等效和替代》教案1(粤教版必修1)
《力的等效和替代》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矢量的运算法则是高中物理知识的一大难点,本节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验与探究活动,使学生在活动过程的体验中找寻物理规律,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过程的快乐,同时增强了对该知识点的理解。
教材通过对力的三要素、力的图示、力的示意图的复习,得出准确表示力的方法,为规律的得出提供依据。
接着通过生活实例给学生渗透合力与分力的等效与替代的思想,让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并激发学生寻找合力与分力的关系的兴趣,进行实验与探究,在实践中得出规律,为下一节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教学设计:。
力的等效和替代教案
教 学 重 点 、 难 点
教 学 方 法
探究、讲授、讨论、练习
教 学 手 段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分组实验器材: 木板、白纸、 图钉(若干)、 橡皮筋、 细绳套(两 根)、弹簧秤(两只)、三角板、铅笔.
第 1 页 共 4 页
教 学 活 动
一、提问引入: 1、通过学生上课叫“老师好”的情况,表扬学生说学生精神状态好,一个班的音量等同于其 它几个班,让学生自己鼓励自己。 2、生活中有哪些等效替代的例子,请学生举例? 例如:十几个人把车从泥潭中拉出来,也可以用汽车替代。用一张二十块钱买东西,也可 以用两张十块钱替代。等等。 3、同学们有没有听过曹冲称象的故事,请一个学生讲一讲曹冲称象的故事?引导学生归纳, 一头大象的总质量与很多石头的共同作用效果相同。 4、初中物理学过的一个 4 欧和一个 2 欧电阻串联,可用一个 6 欧的电阻等效替代。 前面提到了生活和学习中碰到的很多等效与替代的问题,我们上两节刚学了力,那力可不可 以等效呢?我们这节课来弄清楚力的等效和替代问题。 二、新课教学 那力可不可以等效和替换呢? [演示实验]让学生用力拉开吸盘挂钩 让两个男生拉着一边不动,两个女生用两个力把吸盘拉开。换一个力气大的男生,用一个力 把吸盘拉开。在拉吸盘这个事件上,这一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和两个力的作用效果是相同的. 一个力与多个力能不能效果相同呢? 在物理学史上有一个非常有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 ,请一个学生复述马德堡半球实验,用课 件展示实验。 在马德堡半球实验中,一头大象的拉力与八匹马的拉力作用效果是一样的。生活中又有哪 些力等效替代的例子,请学生举例?(举身边的例子)狗拉雪橇在雪地上运动,打夯,抬重物和起 重机相比较等等。 在这些例子中,一个力与几个力产生了同样的效果, 可以用这一个力代替那几个力。主要特点是,效果相同。 在刚才问题中,两个力合起来的作用效果跟一个力的作用效果是一样的,这个力就可以替代那 两个力。在物理学上,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另外几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相同,这个力和另外几 个力就可以相互替代,这个力称为另外几个力的合力,另几个力则称为这个力的分力。 F 引导学生寻找合力和分力,图中 F 是合力,F1、F2 是分力。 F2 F1 用动画演示力的合成与分解过程。 力的合成与分解: 在保证力的作用效果相同的前提下,我们用某一个力来替代几个力的过程称为力的合成,用 某几个力来替代一个力的过程称为力的分解。
第三节 力的等效和替代课件
第三节 力的等效和替代
一、力的示意图与力的图示:
标度
力的示意图
能准确的表述力的方向 和作用点,但只能大体 表述力的大小。
力的图示
能准确的表述力的大小 方向和作用点。
实战练习:(1分钟)
如何画力的图示(四步法):
用一个大小为60N,方向与 水平面夹角为30度的力拉小 车,请用图示法画出这个力。
思考两个问题:
× 1、两个分力的合力是把两个分力 的大小相加吗?
2、分力和合力之间存在什么样的 关系呢?
实验探究:
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探究所得结论:
F1 F合
F2
合力与分力在几何上成平行四边型关系。 分力为平行四边型的两边,合力则为该 两边所夹的平行四边型的对角线。
两个分力在同一条直线上:源自F合F合2019/5/28
F1
F2
F2
F1
F同向 = F1 + F2
F反向 = F1 - F2 方向与较大的那个力的方向相同。
课后思考:
1、合力大小一定大于分力的 大小吗?
2、三个分力同在一条直线上, 他们的合力情况怎样?
2019SUCCESS
POWERPOINT
2019/5/28
2019SUCCESS
THANK YOU
1、定作用点。 2、定方向。 3、定标度。 4、定大小。
二、力的等效:
等效:作用效果相同。
三、力的替代:
1、合力与分力: 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另外几个力的共同 作用效果相同,这个力和另外几个力就 可以相互替代,这个力称为另外几个力 的合力。另几个力则称为这个力的分力。
2、力的合成与分解: 在保证力的作用效果相等的前提下,我们 用某一个力来替代几个力的过程称为力的 合成,用某几个力来替代一个力的过程称 为力的分解。
《力的等效和替代》教案1
课题力的等效和替代从容说课先从科学的角度让学生理解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的区别,让学生从科学的表示法表示一个力。
进而从生活的等效的概念以及历史史实让学生理解等效与替代的概念;继而让学生自主探究得出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关系,为下一节明确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打好基础.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力的图示法,区别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2)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本质上是从作用效果相等的角度进行力的相互替代.过程与方法(1)在实验过程中学会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2)在制作示力的合成与分解示教仪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是不同的,本节书中后面要用力的图示处理实验结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对此加以引导,让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将力表示出来。
对于力的示意图和力的图示,学生并不一定引起重视,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表述一个力。
这为后面的实验探究打好基础。
力的等效主要是要让学生清楚研究一个具体的问题时所采用科学的方法,同时明白如何去等效的概念。
力的替代与力的等效合为一体,共同构成等效替代的思想。
进一步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同时为力的合成和分解作准备。
教学中教师要做好实验,如有可能应该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说明结果,学生的结果不一样说明可以有不同的替代,为下一节力的分解作好铺垫。
学生可以在自主找规律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实验结果在误差范围内是准确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力的等效替代,使学生领略跨学科知识结合的奇妙,同时领会科学探究中严谨、务实的精神和态度.教学重点: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教学难点: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教学用具:弹簧秤、刻度尺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师:通常物体都会受到多个力的作用,许多情况下这些力的作用可以与某个力作用产生同样的效果。
例如,一辆小汽车陷进了泥坑,需要十几个人连推带拉才能把它从泥坑中拉出来,如果用另一辆汽车用绳子牵一下,就可以把它从泥坑中拉出来,这时一辆汽车的牵引和十几个人的作用力是怎能样的关系呢?生:是等效的。
力的等效与替代教案
一、 课堂导入如图甲,一个人用力F 可以把一桶水慢慢地提起,图乙是两个人分别用F 1、F 2两个力把同样的一桶水慢慢地提起。
那么力F 的作用效果与F 1、F 2的共同作用的效果如何? 效果是一样的。
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产生的效果相同,在实际问题中就可以用这个力来代替那几个力,这就是力的等效代替。
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
求几个已知力的合力的过程叫做力的合成。
几个力如果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者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于一点,这几个力叫做共点力。
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两个共点力的合成。
二、新课传授(一)探讨实验方案先用两个力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上,使它们产生一定的作用效果,如把橡皮筋一端固定,拉加一端到某一点O ,再用一个力作用于同一物体的同一点上,让它产生与第一次的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即也把橡皮筋拉到点O ,记下各个力的大小、方向、画出力的图示,就能研究力之间的关系了。
等效代替是物理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二)演示实验:互成角度的二力的合成。
(1)把放木板固定在黑板上,用图钉把白纸固定在木块上。
(2)用图钉把橡皮条一端固定在A 点,结点自然状态在O 点,结点上系着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
(3)用两弹簧秤分别勾住绳索,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结点到达O′点。
让学生记下O′的位置,用铅笔和刻度尺在白纸上从O′点沿两条细纸的方向画线,并分别记下两只弹簧的读数F 1和F 2。
(4)放开弹簧秤,使结点重新回到O点,再用一只弹簧秤,通过细绳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O′,读出弹簧秤的示数F,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F1、F2和F的力的图示。
(5)用三角板以F1、F2为邻边利用刻度尺和三角尺作平行四边形,过O点画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做出合力F的图示。
(6)改变F1和F2的夹角和大小,再做两次。
从实验中得出什么结论:合力F不能简单地用F1和F2的代数合表示。
证明:利用三角板以力F1和F2为邻边做平行四边形,作出其对角线F’,看力F和F’是否重合。
力的等效替代集体备课教案
从力F的作用点O向右水平画一线段四倍于标度(4cm),然后画上箭头(图1):
例2 (学生做):作出下列力的图示:(可同时出三个题,全班分三组,每组做一个题,并分别选一个学生在黑板上做。)
①物体受250N的重力。
②用细线拴一个物体,并用400N的力竖直上提物体。
③水平向左踢足球,用力大小为1000图示线段的长短可不同;
②标度的选取要有利于作图示。
2.力的等效与替代,
1.什么是力的等效?
2.什么是力的替代?
3.什么条件下,合力大于分力?什么条件下,合力小于分力?
如果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另外几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相同,那么这个力与另外几个力可以相互替代,这个力称为另外几个力的合力,另外几个力称为这个力的分力,在物理学中,通常从作用效果相同这一观点出发,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力的替代,称为力的合成与分解。
二、新课教学
1.力的图示。为了形象地表达一个力,可以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有向线段)来表示:
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
箭头指向表示力的方向;
箭尾(或箭头)常画在力的作用点上(在有些问题中为了方便,常把物体用一个点代表)。
例1 (教师做):卡车对拖车的牵引力F的大小是2000N,方向水平向右,作出力F的图示。
清新县第一中学集体备课教案专用纸
(物理学科必修一第3.3单元(章节)力的等效与替代)
上课时间:2008年10月30日第11周星期四第二节教案主备人刘志明
课题
研究摩擦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力的等效与力的替代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学会将抽象问题具体化形象化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用科学的思维看待事实
《力的等效和替代》教学案例及反思.doc
《力的等效和替代》教学案例及反思丰顺中学朱永良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力的图示法。
(2)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本质上是从作用效果相等的角度进行力的相互替代。
过程与方法:(1)在实验过程中学会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2)在制作示力的合成与分解示教仪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善于交流的合作精神,在交流合作中发展能力,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2.通过力的等效替代,使学生领略跨学科知识结合的奇妙,同时领会科学探究中严谨、务实的精神和态度。
二、教学内容剖析1、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在承接“力”的基础知识上,从力的三要素切入,在复习过程中力的图示,让学生用科学的方法表示一个力,为本节的探究提供方法性依据。
然后从生活的等效概念引出力的等效和替代,本节是学习力的合成与分解所必需的预备知识。
2、本节课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等效和替代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
3、本节课教学难点:寻找等效力探究实验的探究。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分组实验器材:弹簧秤、橡皮筋、细绳、钩码若干,印有间隔相等的同心圆的纸足量、三角板、铅笔.四、课堂教学设计〈一〉、新课引入:师:初中时我们已经初步学习过有关力的知识。
力是怎么样定义的?什么是力?生: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板书:1、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师:初中时我们还学习过不同的力,其作用效果是不同的。
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生:1、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使物体形变。
师:那么力的三要素是什么?生: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板书:2、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二〉、新课讲授:(一)、(电脑多媒体展示)力的图示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力的作用和三要素都有关系。
一根带有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叫力的图示。
为了形象地表达一个力,可以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有向线段)来表示: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箭头指向表示力的方向;箭尾(或箭头)常画在力的作用点上(在有些问题中为了方便,常把物体用一个点代表)。
力的等效于替代实验教案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教育实习教案专业班级:10物理学(师范)实习生姓名:林奕墩实习学校班级:高一级()班授课时间:指导教师:原任教师:实习科目高中物理课题名称力的等效与代替课型实验课教学方法演示法,讲授法,实验法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理解合力与分力的概念。
(2)通过实验验证得出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3)知道合力大小与分力大小、夹角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验证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在亲自实验过程中培养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实验现象的能力,归纳总结的研究问题的方法的能力,知道实验结果在误差允许范围内是准确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严谨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科学素养。
(3)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与团结协作的。
教学重点1、通过实验验证“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遵循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教学难点1、实验探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教具准备方木板一块、白纸(若干)、弹簧测力计(两只)、图钉(若干)、橡皮筋、细绳、三角板、刻度尺、细芯铅笔。
教学过程时间顺序教师行为预设学生行为教学技能要素复习巩固,导入新课(0--5min) 一、展示课件,温故知新。
1、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异同点):2、共点力:几个力作用在物体同一点上或者几个力的作用线相交于同一点3、力的等效:作用效果相同4、力的替代:在作用效果相同的情况下,一个力的作用可以用几个力来替代,而几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可以用一个力来替代。
5、合力与分力:F称为F1、F2的合力F1、F2称为F的分力6、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力的分解——求一个力的分力的过程7、合力与分力之间的关系:以这两个分力为邻边做平行四边形,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复习完毕后,随即说明一个物理规律的成立是需要用实验的手段去探究与验证的,那么,我们接下来就进入我们本节课的内容——验证合力与分力之间关系。
《第三节 力的等效和替换》教学设计(广东省县级优课)
力的等效与替代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力的图示法,区别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2、理解力的等效与替代的关系。
3、掌握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方案的设计实施,在探究过程中理解等效替代的科学研究思想.(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培养学生善于交流的合作精神,在交流合作中发展能力,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2、学生在自主寻找规律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在科学探究中形成严谨、务实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1、力的等效与替代的关系2、平行四边形定则三、教学难点实验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四、教学方法五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第 1 页共4 页第 2 页 共 4 页情景引入:视频讲述“曹冲称象”故事问题1:为什么可以用石头的重代替大象的重?问题2:如何判断它们是等效的呢? 学生回答:石头替代大象生活链接:小车陷入泥土,怎么办? 问题1:拉的方式有?问题2:效果一样,可以相互替代?学生回答:可以总结:作用效果相同,可以相互替代。
【讲授新课】(一)、力与共点力: 问题1:什么是力?力是物体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问题2:如何准确描述力?用力的图示法表示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课堂练习:一个人用大小为60N 、方向与水平面夹角为30°的斜向上的力拉小车,请在图中用力 图示法画出这个力.大小:方向: 作用点:问题3:共点力的概念 (二)、活动、情景体验: 1、活动体验:寻找等效力(1)一学生提凳子和两学生提凳子,凳子处于什么状态?两个场景作用效果关系? (2)一个力与两个力间什么关系? 2、情景:马德堡半球实验求处于什么状态、两对力间什么关系? 图中的力能否进行等效替代?学生思考并回答。
课堂练习:判断题中是否存在共点力? 3、活动体验:寻找不共线的等效力 (三)、实验与探究:1、实验与探究1:方向相同两个力的等效与替代 实验设计:学生汇报实验设计方案,如何找到方向相同两个力的等效力。
《力的等效与替代》教案 (2)(1)
力的等效和替代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术:1.明白得合力、分力、力的合成、分解的概念.2.明白得力的合本钱质上是从作用成效相等的角度进行力的彼此替代.进程与方式:1.通过学习合力和分力的概念,了解物理学经常使用的方式——等效替代法.2.通过实验探讨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初步熟悉科学探讨的意义和大体进程,并进行初步的探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育学生擅长交流的合作精神,在交流合作中进展能力,并形成良好的学习适应和学习方式.2.通过力的等效替代,使学生领略跨学科知识结合的奇异,同时领会科学探讨中严谨、务实的精神和态度二、教学内容剖析1、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在承接“力”的基础知识上,讲述力的等效和替代,是学习力的合成与分解所必需的预备知识。
2、节课教学重点:让学生明白等效和替代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思维方式。
3、本节课教学难点:实验探讨方案的设计与实施.三、教学思路与方式:本节课重点让学生探讨并明白得力的等效与替代,但关于刚入高中学习不久的高一学生从数形结合角度去探讨物理规律是有难度的,在教学中尽可能呈现学生有体验的情景,让学生爱好盎然地走完探讨之路,是本课要达到的目的之一。
先通过一个例子,让学生在理清一些大体概念以后,就让学生在实验基础上开始猜想两共点分力与合力的关系,再引导学生在实验中验证猜想探讨结论。
故本节课的设计本着使研究性学习方式渗透到学科课堂教学中的信念,让学生充分体验知识取得的进程,感悟其中的方式,在许多实验中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技术及培育学生协作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探讨、教学、讨论、练习是本节所用的方式。
四、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分组实验器材:木板、白纸、图钉(假设干)、橡皮筋、细绳套(两根)、弹簧秤(两只)、三角板、铅笔.五、课堂教学设计六、视野拓展科学的思维方式——等效替代法等效替代确实是彼此替代的成效相同.利用等效法,不仅能够使非理想模型变成理想模型,使复杂问题变成简单问题,而且能够使感性熟悉上升到理性熟悉,使一样理性熟悉升华到更深层次.用“等效法”来研究问题,如咱们初中学过的阿基米德原理,阿基米德巧妙的用溢流杯把溢出的水搜集起来再倒入阿基米德金属桶,取得物体所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这确实是实验中经常使用的一种“等效替代法”.在中学物理中,合力与分力、合运动与分运动、平均速度、重心、热功当量、交流电的平均值和有效值;几何光学中的三条特殊光线、虚物等,都是依照等效思想引入的.若是在物理概念的明白得、解答物理习题进程中运用等效法,使学生明确在分析和解答物理问题时,一样需要将生活语言转化为物理语言,精炼成数学语言,需要将复杂的问题通过等效法,提炼、简化,找出问题的本质,使学生在学习顶用等效法开辟性地解决问题.咱们在中学时期即将学习的重力场(引力场)、电场和磁场,若是空间同时存在多个场,为研究方便咱们常把几个场合成,用一个场等效替代.例如为了形象描述电场,老是画出假想的电场线,若是空间有多个电荷,咱们老是用一个合电场等效代替这些电荷的电场,所画的电场线确实是那个合电场的电场线.由于重力场和匀强电场性质很相似,因此有时空间同时存在一个匀强电场和一个重力场,咱们也可用一个场来等效代替,但那个场的性质就无法讲了,不妨暂且称它为“等效重力场”吧!固然由于放入电荷的电性、电荷量不同,等效重力场强度也不同.例如一单摆摆长为l,摆球质量为m,带正电且电荷量为q,放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中,场强为E,求此单摆做简谐运动时的周期.那个地址同时存在两个场,摆球在摆动进程中受到两个竖直向下的力:重力和电场力,它们的沿切线方向的合力都提供答复力,相当于重力增大了,因此咱们用一个等效重力场代替.再如交流电的有效值,确实是用交流电与直流电在热效应里产生的“等效作用”来确信的.物理实验中经常使用的“替代法”也是一种“等效法”,很多学生把握了这种实验方式,就能够克服实验仪器的不精准或实验原理的不完善带来的系统误差.如有的学生“用一架不等臂天平秤物体质量”除通经常使用“复称法”测量外,还自己设计一种“替代法”测量,他的方式是:把要称的物体放在天平的一只盘上,在另一盘加沙粒,直到天平平稳为止,然后把物体拿下,代之以砝码,使天平再次平稳(另一盘砂粒不能变更),这时盘上砝码质量确实是等于物体的质量.总之,等效替代法是物理学中研究问题的一种重要方式,同窗们要通过一些实例,开动脑筋,认真领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力的等效与替代
难点:作用等效相同是力的等效与替代的原因;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的区别
教学分析
教法: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学法:听、议、讲、练相结合
教学手段
实验验证
课时安排
1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不同的力,其作用效果不同。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的有: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物理学中称之为力的三要素。
③水平向左踢足球,用力大小为1000N。
答案:
说明:①选不同标度(单位),力的图示线段的长短可不同;
②标度的选取要有利于作图示。
2.力的等效与替代,
1.什么是力的等效?
2.什么是力的替代?
3.什么条件下,合力大于分力?什么条件下,合力小于分力?
如果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另外几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相同,那么这个力与另外几个力可以相互替代,这个力称为另外几个力的合力,另外几个力称为这个力的分力,在物理学中,通常从作用效果相同这一观点出发,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力的替代,称为力的合成与分解。
清新县第一中学集体备课教案专用纸
(物理学科必修一第3.3单元(章节)力的等效与替代)
上课时间:2008年10月30日第11周星期四第二节教案主备人刘志明
课题
研究摩擦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力的等效与力的替代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学会将抽象问题具体化形象化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用科学的思维看待事实
步骤:选一标度(依题而定其大小):如用1cm长的线段表示500N的力。
从力F的作用点O向右水平画一线段四倍于标度(4cm),然后画上箭头(图1):
例2 (学生做):作出下列力的图示:(可同时出三个题,全班分三组,每组做一个题,并分别选一个学生在黑板上做。)
①物体受250N的重力。
②用细线拴一个物体,并用400N的力竖直上提物体。
二、新课教学
1.力的图示。为了形象地表达一个力,可以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有向线段)来表示:
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
箭头指向表示力的方向;
箭尾(或箭头)常画在力的作用点上(在有些问题中为了方便,常把物体用一个点代表)。
例1 (教师做):卡车对拖车的牵引力F的大小是2000N,方向水平向右,作出力F的图示。
Hale Waihona Puke 三.小结力的图示,力的等效与替代。全力与分力的大小关系。
四.作业,课本57页1。2。3。三题。
个性化设计内容
力的等效替代实验
板书设计
1、力的等效
2、力的替代
3、力的合成与分解
4、 合力与分力
作业布置
P59
1,2,3,
教学反思
注意帮助学生理解当力之间可进行等效替代时才可合成与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