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岛祸根

合集下载

钓鱼岛屿事件分析

钓鱼岛屿事件分析

钓鱼岛屿事件分析钓鱼岛屿事件是中日两国之间的一个长期争议。

作为一片资源丰富的岛屿群落,位于东中国海上,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因为拥有潜在的石油、天然气等资源而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争议焦点以及当前形势等角度对钓鱼岛屿事件进行分析。

钓鱼岛的争议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和20世纪初期。

在这段时间里,日本开始对该地区进行勘探,并于1895年正式将其纳入自己的领土范围。

然而,这引发了中国以及台湾的反强烈抗议声音,他们均声称拥有该岛屿。

随着时间的推移,该争议进一步加剧。

争议的焦点主要在于钓鱼岛的主权属于哪个国家。

中国提出了历史性的证据,表明他们在明清时期就已经对该岛屿进行过有效的管辖。

然而,日本则声称在19世纪末已将这些岛屿纳入他们的领土版图中,因此拥有合法的主权。

同时,日本还指出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对钓鱼岛的管控放弃,从而推翻中国的声索。

除了主权争议外,钓鱼岛的海域权益也是争议焦点之一。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一个国家可以拥有以200海里为半径的专属经济区。

因此,拥有钓鱼岛主权的国家也将享有其附属海域的权益。

各方利益的碰撞导致了更加复杂和敏感的问题。

在当前形势下,中日双方在解决钓鱼岛争议上存在一定的分歧和挑战。

中国坚信历史证据和所谓的合法权益,主张通过外交手段解决争议。

此外,中国还在岛屿附近加强海上巡逻和资源开发。

与此相反,日本坚持认为已经在该地区进行了有效的管辖,并计划加强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防御能力。

这种对抗性立场的存在增加了两国之间的紧张氛围。

有些观察家认为,尽管双方能够通过对话和协商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但双方对于对方的立场往往持怀疑态度。

这导致了争议的持续存在和激化。

另外,一些国际因素也对争议产生了影响。

例如,美国和其他一些国家在一些场合上表示会支持日本,这进一步提高了该地区紧张局势。

总的来说,钓鱼岛屿事件是中日两国之间一个复杂且敏感的问题。

历史、主权和海域权益的纷争使得该争议变得更加棘手。

中日的钓鱼岛问题由来已久

中日的钓鱼岛问题由来已久

钓鱼岛主权争端问题形成的历史根源、根本症结与现实困境中日的钓鱼岛问题由来已久,至今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随着世界资源的日渐萎缩,钓鱼岛问题就日渐紧张,其中有历史遗留问题也有日本对钓鱼岛资源的窥视,强行占领钓鱼岛就是最好的证明。

最近由于钓鱼岛的争端问题国内各地都有游行示威抗议的人,让这个问题又回到了众人的眼前,这是2005年后又一次保钓运动的高潮。

这次的起因是由于钓鱼岛撞船事件,然而船长回来了,接下来的事情,却让人看不明白了——中国爱国者自费出海保钓,被警察劝回;外交部发表了日本必须道歉的声明,然后没了下文;接着就是10月份的国庆,在一片欢歌笑语气氛和沸沸扬扬的房价调控新闻之后,大家都忘了有这回事,然后,日本青年又来华看世博会了。

仿佛又什么也没发生。

我估计大多数中国人都和我一样,对于钓鱼岛,认识是相当陌生的。

很多人支持保钓,很可能就是因为事情牵涉到“日本”两字而已,对于他们要保护的东西,可能并不是了解太多。

1.位置、归属与管辖钓鱼岛的位置,是很微妙的。

一言以蔽之,它属于广义上的中国,但是,并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目前的管辖范围,因为它隶属于XX省宜兰县头城镇大溪里管辖。

以下为来自Wiki百科的资料:“钓鱼岛又称钓鱼台、钓鱼台群岛、钓鱼台列岛(日本称其为“尖阁列岛”),位于中国东海大陆架的东部边缘,在地质结构上是附属于中国XX的大陆性岛屿。

钓鱼列岛周围海域面积约为17万平方公里,相当于5个XX本岛面积。

钓鱼岛列岛(Diaoyu Islands)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和3块小岛礁即大北小岛、大南小岛、飞濑岛等8个无人岛礁组成,分散于北纬25°40′~26°、东经123°~124°34′之间,总面积约6.344平方公里。

这些岛屿在地质上和花瓶屿、棉花屿、彭佳屿一起,都是XX北部近海的观音山、大屯山等海岸山脉延伸入海后的突出部分,为XX岛的附属岛屿。

浅论国际法中钓鱼岛的主权归属问题论文

浅论国际法中钓鱼岛的主权归属问题论文

浅论国际法中钓鱼岛的主权归属问题论文钓鱼岛自古以来是中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那么国际法中钓鱼岛的主权归属又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关于国际法中钓鱼岛的主权归属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国际法中钓鱼岛的主权归属论文篇1:《从国际法角度论钓鱼岛主权的归属》摘要:钓鱼岛主权归属问题一直是中日之间矛盾根源之一。

中国在15世纪最先发现钓鱼群岛,根据“先占”原则,其自然成为中国领土。

日本于1895年占领钓鱼群岛不符合“无主地先占”要件;中国政府和民间的抗议行为使日本欲以时效取得钓鱼群岛主权的企图无法实现。

虽然美日之间排除中国签订的条约与协定虽助长了日本的气焰,但是注定是非法且无效的。

关键词:钓鱼岛国际条约时效取得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位于我国台湾省基隆市东北约92海里处,距日本琉球群岛约73海里。

由于其地理位置优越,且其附近蕴藏有大量石油,因此日本一直对其虎视眈眈。

近年来,日本的侵占行为愈演愈烈,日本政府和学术界从国际法上提出了很多钓鱼岛归属日本的根据。

本文将从钓鱼岛的历史和相关国际法原则对日本政府提出的所谓的钓鱼岛属于日本的根据进行客观分析。

一、先占原则(一)日本的主张及根据根据1971年3月日本外务省发表的《关于尖阁列岛领土权问题的统一见解》及翌年外务省情报文化据“无主地先占”的国际法原则,“尖阁列岛”,即钓鱼群岛主权归属日本。

日本主张“尖阁列岛”是日本政府在明治十八年后,通过冲绳县当局等各种方式进行现场调查,确认该地是无人岛,且没有清朝统治所及的迹象后,于明治二十八年的内阁会议上决定于该地建设标桩,正式将其“编入”日本领土,且日本认为明治政府曾将“尖阁列岛”中的4个岛屿无偿借给公民开发经营30年,即日本通过民间对钓鱼岛实施了有效统治。

(二)中国的驳斥与根据国际法上的“先占”首先必须以“无主地”为客体。

所谓无主地,是指未经其他国家占领或其他国家放弃的土地。

因此,钓鱼群岛于1895年被日本占领之时是否是无主地,乃是日本上述立论的基础和前提所在。

钓鱼岛争端与中日关系的紧张

钓鱼岛争端与中日关系的紧张

钓鱼岛争端与中日关系的紧张近年来,钓鱼岛争端一直是中日两国关系的重要矛盾之一。

这一争端涉及领土主权、历史纠纷和海洋资源等多个方面,给中日两国关系带来了严重的紧张局势和不可忽视的挑战。

本文将就钓鱼岛争端对中日关系的影响展开探讨。

一、钓鱼岛争端的缘由钓鱼岛争端的根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

当时,中国渔民在该岛周边捕鱼,并进行了常住,显示出中国对钓鱼岛的主权。

后来,日本通过对该岛的非法占领和强制买卖,使得该岛成为日本的一部分,并进行了一系列侵占行为。

这一过程引发了中日两国对该岛主权归属的争议。

二、钓鱼岛争端对中日关系的影响1. 外交对抗加剧:钓鱼岛争端使中日两国外交关系进一步紧张。

在争端爆发的时期,两国政府之间的外交接触减少,代表团的互访受阻,并且常态化的对峙局面成为了常态化。

2. 经济合作受阻:中日两国在经济领域的合作也受到了钓鱼岛争端的影响。

争端的升级导致两国企业之间的贸易减少,投资合作减弱,旅游业受到冲击,形成了互利互补关系被削弱的局面。

3. 安全形势恶化:钓鱼岛争端加深了中日两国的安全矛盾。

两国军队在该地区的频繁巡航和军事演习,提高了冲突和战争爆发的风险,给两国的安全环境带来了威胁。

4. 民间情感受损:钓鱼岛争端不仅影响了政府间的合作关系,也对中日两国民间情感造成了负面影响。

民众对对方国家的怀疑和敌意增加,文化交流受阻,甚至出现了一些抵制和仇视的情况,使两国民众之间的友好合作受到了影响。

三、化解钓鱼岛争端的路径1. 对话与磋商:尽管钓鱼岛争端无法立即解决,但通过坚持对话和磋商,增进相互的了解和理解,以及寻求共同认知的方法,有助于化解争端。

2. 合作共赢:中日两国可以通过开展更多的经济、文化、人文等领域的合作,扩大利益的交集,增加相互间的互信与马尔他利益。

3. 国际调解:可以考虑引入第三方的中立调解机构或国际法律机构来参与争端解决,依法公正的处理争端问题,推动寻找矛盾的最终解决方案。

国际社会也应加强监督,敦促中日两国寻找争议处理的和平途径。

开罗宣言观后感

开罗宣言观后感

篇一:《开罗宣言观后感》开罗宣言观后感英教七班孟璐 2013012098台湾被割让是中华民族的耻辱,中国人民为洗刷这一耻辱进行了长达50年的艰苦卓绝的斗争。

从马关签约、台湾被割让的消息传到台湾的那一天起,台湾人民反对日军占领的斗争就从来没有停止过。

签约的消息传到台湾,台湾民众掀起了反割台的浪潮,表示' 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当条约被正式批准、割台已成为不可避免的事实时,台湾各界人士和广大民众自发组织起来,从日军登陆台湾的第一天起,就进行了顽强的抵抗。

由北到南,在5个多月占领台湾全岛的过程中,日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共有包括近卫师团长北白川宫能久亲王在内的 4800名日军官兵死亡、万人负伤。

其伤亡人数比在甲午战争中日军的伤亡人数还要多出近一倍。

台湾军民用自己的顽强抵抗显示了中国人民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的顽强意志。

1895年11月,日本首任台湾总督桦山资纪向日本政府报告' 今本岛全归平定'.然而,正是从这时起,台湾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争取回归祖国的斗争也拉开了序幕。

在1895年至1915年前后长达20年的武装抗日运动中,台湾各地的民众先后在林大北、陈秋菊、詹振、林李成、胡嘉猷、刘德杓、简义、柯铁、黄国镇、林少猫、林添福、简大狮、詹阿瑞、黄茂松、蔡清琳、刘乾、林朝、罗福星、余清芳等爱国志士的领导下,前仆后继,与日本军警展开了殊死战。

他们的斗争,许多都以恢复中国对台湾的主权为诉求。

其中,胡嘉猷的义军公开使用光绪年号,宣称'此次征倭,上报国家,下救生民';柯铁义军的旗帜上写着'奉清征倭'四个大字;罗福星领导的斗争以'驱逐日人'、'光复台湾'为号召;余清芳领导的噍吧起义也提出了'光复台湾'的>口号。

武装抗日斗争基本结束之后,非暴-力的民族抵抗运动又在台湾岛内逐步地发展起来。

钓鱼岛争端的由来

钓鱼岛争端的由来

卷第 期

兀 边 兜 校 学 报
油血口

仪拓 年
时 歇加

以拓
钓 鱼 岛争 端 的 由 来

,

延吉

延 边 大 学师 范 学院 吉林
〔 摘
,


共 】 鱼 岛是 沦 涤 一 《 但 它情 系 两 岸 三 地 宇 内海 外 钓
子 而 日 本 对 其资 源 势 在必 得
, 。
二 战 后 钓 鱼 岛 和 日 本 成 了美 国 远 东 战 略 的 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此 美 由 可见 旧金山和约 琉球 由中 共管或国际共 一 个扶持 日本军国主 义势力复 管变为美国独管 变成了 活的条约 同时还将反 法西 斯同盟国中国排除在外 实际 上成为 扶 日 共 条约 美国为实现 与苏抗衡的目的 阻 极力推行其反苏反共的亚太战略 设想以 日本为根据地 建立环太平洋的反共防卫 岛屿链 为此 美国完全根 据本国战略需要划分托管地 不顾 由 给中国所造成的 此 损害 而由 导 的 为严重的后果是 以旧金山和约为 此 致 更 开端 此后美国的各种 方文件 以此 为依据 使钓鱼岛 官 均 属于 日 的 错 决定 不断得到强化 甚至发展至今 形 误 本 成积重难返之势
,




海范围之内

钓鱼岛问题的来龙去脉

钓鱼岛问题的来龙去脉

钓鱼岛争端的来龙去脉近来,中国固有领土钓鱼岛海域又起波澜。

2012年8月12日,载有14人的香港保钓船“启丰二号”从香港出发前往钓鱼岛,8月15日16时20分左右成功抵达钓鱼岛,7名保钓人员登上钓鱼岛宣示主权,其后船上全部14人被日本冲绳警方以“非法入境”嫌疑非法抓扣。

多年来,日本一而再,再而三地侵犯我钓鱼岛主权,此次事件,不仅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严重侵犯,也是对中国公民人权的严重侵犯。

一、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一)钓鱼岛概况钓鱼岛,全称钓鱼岛列岛(Fishing Islands),位于中国东海,距温州市约356千米、福州市约385千米、基隆市约190千米,由钓鱼岛(主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和3块小岛礁,即大北小岛、大南小岛、飞濑岛等8个无人岛礁组成,总面积约6.344平方公里。

其中,钓鱼岛最大,面积4.3平方公里。

(二)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自古以来,中国对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中国早在明朝就有关于钓鱼岛的历史文献记载。

例如,在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的《顺风相送》一书中就有关于“钓鱼屿”的记载。

1562年,明朝浙江提督胡宗宪编纂的《筹海图编》一书中的“沿海山沙图”,标明了中国福建省罗源县、宁德县沿海各岛,其中就有“钓鱼屿”、“黄尾山”和“赤屿”等岛屿。

日本最早有钓鱼岛记载的书面材料是1785年林子平所著《三国通览图说》的附图“琉球三省并三十六岛之图”。

然而,他也是以中国清朝康熙册封使徐葆光的《中山传信录》为依据的,该图也是采用中国的“钓鱼台”为岛名,并将钓鱼岛和中国福建、浙江用同一淡红颜色标出。

1719年日本学者新井君美所著《南岛志》一书中提到琉球所辖36岛,其中并无钓鱼岛。

1875年出版的《府县改正大日本全图》中也无钓鱼岛。

日本最早“发现”钓鱼岛,是在日本吞并琉球(1871年),将琉球国改为“冲绳县”之后的1884年。

中国最早发现、开发钓鱼岛,通过先占取得主权。

钓鱼岛争端的来龙去脉

钓鱼岛争端的来龙去脉

钓鱼岛争端的来龙去脉中日钓鱼岛主权归属争端,源于19世纪末日本对外扩张,是历史遗留问题。

如何解决钓鱼岛争端,是两国政府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通常所说的钓鱼岛其实是一个群岛,位于中国福建正东、台湾东北的东海海域,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及几个岩礁组成,总面积约6.5平方公里。

其中,钓鱼岛面积最大,约4.3平方公里,该群岛即因钓鱼岛而得名。

钓鱼岛上无人长期居住。

钓鱼岛历史上就是中国固有领土,在行政上明朝年间隶属于福建省,清朝初年起隶属于台湾。

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完成的《顺风相送》一书中,首次提到钓鱼岛。

1534年,明朝第11次册封使陈侃所著《使琉球录》,完整地记录了明朝册封琉球的航海历程,再次留下了中国人首先发现钓鱼岛的证明。

早在1561年,明朝的中国地图便将钓鱼岛纳入中国福建的海防区域内。

1562年,明朝册封使郭儒霖所著《重编使琉球录》更清楚地证实,当时中国已将钓鱼列岛中最靠近琉球的赤屿,即现在的赤尾屿作为与琉球分界的标志。

到清朝,中国与琉球的界线在钓鱼岛南面海槽一带已成为中国航海家的常识。

1719年赴琉球的清朝康熙册封使徐葆光所著《中山传信录》更加清楚地指出了他赴琉球的海上航路:从福建出发,经花瓶、彭佳、钓鱼各岛北侧,自赤尾屿达姑米山(久米岛)。

书中还援引了琉球权威学者的观点:琉球的姑米山乃“琉球西南界上之镇山”,即镇守琉球边关之山。

上述历史记载充分证明,中国明清两朝政府一直视钓鱼岛为中国领土,并将其列入中国的海上防区之内。

钓鱼岛为中国固有领土,也可从日本历史文献中得以佐证。

1785年,日本经世家林子平所著《三国通览图说》的附图“琉球三省并三十六岛之图”。

该图是以《中山传信录》为依据,采用中国的“钓鱼台”为岛名,并将钓鱼岛和中国福建、浙江用同一淡红色标出,而久米岛则同琉球一样为黄褐色。

实际上,在1868年明治维新之前,日本找不到独立言及钓鱼岛的文献,日本地图和历史资料中的“钓鱼岛”或“鱼钓岛”名称,都是从中国相关文献借用过来的。

钓鱼岛屿问题的由来与起因 钓鱼岛争端历史回顾 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

钓鱼岛屿问题的由来与起因  钓鱼岛争端历史回顾 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

钓鱼岛地理位置一.钓鱼岛屿问题的由来和历史与钓鱼岛屿问题起因:中日钓鱼岛问题悬而未决已久,一直没有得到合理解决的主要原因是日本政府的蛮横无理,无视历史真相的存在,以及对我国钓鱼列岛资源特别是石油资源的觊觎。

本文对钓鱼岛问题的历史由来进行阐述。

一、钓鱼岛列岛的地理概况与战略地位1.地理概况。

钓鱼岛列岛,亦被称作钓鱼列岛、钓鱼台群岛,位于中国东海大陆架的东部边缘,由5个无人居住的小岛和3个小礁组成。

其位置距中国台湾岛北部基隆102海里,西距中国大陆福州和东距日本冲绳那霸各约200多海里,岛屿附近水深100至150米。

而与日本冲绳群岛之间隔有一条水深1000米至2000米的海沟———冲绳海沟。

整个群岛面积为6.1636平方公里,是中国台湾省附属岛屿,位于台湾岛东北方向,从东到西有赤尾屿、黄尾屿、北小岛、大北小岛、南小岛、大南小岛、和平岛、钓鱼岛等大小不同的8个岛屿。

2.战略地位。

其经济战略地位:钓鱼列岛周围是一个广大而丰富的渔场。

在钓鱼岛、黄尾屿、南小岛沿岸的礁石窟中盛产龙虾;在钓鱼岛西南部有一处温泉,足够200人饮用。

南小岛有“蛇岛”之称。

钓鱼岛与黄尾屿上产有一种人类非常需要的植物叫海菊花,也叫海芙蓉,是专治高血压和风湿病的极其珍贵的中药材。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1967年,美国海洋地质学家埃默利经调查后宣称,九州与台湾之间的海底拥有巨大的石油潜藏。

次年10月,“联合国亚洲经济开发委员会”调查研究台湾海峡以北的海底资源,其后的勘测报告称,钓鱼列岛周围海域蕴藏着丰富的石油[1]。

这一发现使钓鱼列岛从默默无闻的弹丸之地一下子成了引人注目的海岛。

受资源短缺困扰的日本对钓鱼岛一带的油气资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是日本占据钓鱼岛列岛拒不归还中国的真实原因。

其军事战略地位:从军事地理学角度看,钓鱼岛列岛具有重要的军事价值。

日本是一个地形狭长的岛国,战略纵深有限,战时极易受到来自各个方向空中和海上的打击。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日本就已吃过这种国土纵深有限之苦。

钓鱼岛问题的由来问题背后的美国因素

钓鱼岛问题的由来问题背后的美国因素

钓鱼岛问题的由来问题背后的美国因素中日钓鱼岛争端由来已久,但随着去年日本民主党政府实施购岛计划,以及安倍政权上台之后的政策更为咄咄逼人,钓鱼岛争端有激化的趋势。

作为钓鱼岛问题的始作俑者以及与中日都建立了密切关系的世界唯一霸主,美国的态度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这一问题今后的走向。

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没有任何直接利益,但由于日本是美国亚太安全同盟体系的核心,而中国则是美国在亚太最大的战略与经济合作伙伴和竞争对手,所以美国不得不仔细规划自身在中日争端中的定位和政策,美国因素也因之变得重要而微妙。

美国亚太框架下的钓鱼岛争端当前美国在东亚的战略重点并非管理中日关系,而是通过完成再平衡部署来确保维持其战略优势。

由于中国的快速崛起以及地区潜在威胁的多样化,美国需要通过修正布什政府时期对亚太地区的忽略来强化自身在这一生机勃勃又隐含危机地区的影响力。

为达成这一目的,美国不得不重视处理对中日的关系,并努力确保中日关系不会干扰美国的战略布局。

从对日的视角来看,美日两国因为基地调整问题而导致的关系紧张已经有好几年了,这种状态明显制约了美国在东亚的整体部署。

由于日本政府的行政能力低下,美国已经无法奢望其通过内部协调来尽快完成安全态势的调整,于是转而期待利用外部压力来迫使日本跟上美国的步伐,通过尽快结束对日关系的不正常状态来促使日本在处理对朝、对华、南海等诸多问题上发挥更为积极外向的作用。

从美中的视角来看,美国究竟如何认识中国的能力和意图,将是决定其在亚太战略的关键因素。

当前美国的对华认识仍充满不确定性,一方面希望通过保持对华接触来搭上中国崛起的快车,另一方面又相信必须对华保持一定的战略压力,避免其挑战美国的直接和潜在利益。

这种对冲战略已经沿袭了十多年,只是近来对中国的利用和防范意识都有所加强。

在这样一个宏观背景下来考察钓鱼岛问题,就比较容易看出美国的战略诉求。

首先,中日因为钓鱼岛争端而爆发严重的军事冲突完全不符合美国的利益,因为这不仅会迫使美国被动卷入一场于己无关的局部战争从而彻底恶化与中日一方的政治关系,而且还会严重损害美国与亚洲地区的经贸往来,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都得不偿失;其次,中日因为领土争端而维持适度的关系紧张符合美国的利益,一方面这会迫使中日两国都注重对美关系,无形中提高美国分而治之的能力;另一方面中日之间持续存在的内耗又可以帮助美国降低管理东亚的成本。

钓鱼岛争端的由来

钓鱼岛争端的由来

钓鱼岛争端的由来中日钓鱼岛主权归属争端,源于19世纪末日本对外扩张,是历史遗留问题。

如何解决钓鱼岛争端,是两国政府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通常所说的钓鱼岛其实是一个群岛,位于中国福建正东、台湾东北的东海海域,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及几个岩礁组成,总面积约6.5平方公里。

其中,钓鱼岛面积最大,约4.3平方公里,该群岛即因钓鱼岛而得名。

钓鱼岛上无人长期居住。

钓鱼岛历史上就是中国固有领土,在行政上明朝年间隶属于福建省,清朝初年起隶属于台湾。

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完成的《顺风相送》一书中,首次提到钓鱼岛。

1534年,明朝第11次册封使陈侃所著《使琉球录》,完整地记录了明朝册封琉球的航海历程,再次留下了中国人首先发现钓鱼岛的证明。

早在1561年,明朝的中国地图便将钓鱼岛纳入中国福建的海防区域内。

1562年,明朝册封使郭儒霖所著《重编使琉球录》更清楚地证实,当时中国已将钓鱼列岛中最靠近琉球的赤屿,即现在的赤尾屿作为与琉球分界的标志。

到清朝,中国与琉球的界线在钓鱼岛南面海槽一带已成为中国航海家的常识。

1719年赴琉球的清朝康熙册封使徐葆光所著《中山传信录》更加清楚地指出了他赴琉球的海上航路:从福建出发,经花瓶、彭佳、钓鱼各岛北侧,自赤尾屿达姑米山(久米岛)。

书中还援引了琉球权威学者的观点:琉球的姑米山乃“琉球西南界上之镇山”,即镇守琉球边关之山。

上述历史记载充分证明,中国明清两朝政府一直视钓鱼岛为中国领土,并将其列入中国的海上防区之内。

钓鱼岛为中国固有领土,也可从日本历史文献中得以佐证。

1785年,日本经世家林子平所著《三国通览图说》的附图“琉球三省并三十六岛之图”。

该图是以《中山传信录》为依据,采用中国的“钓鱼台”为岛名,并将钓鱼岛和中国福建、浙江用同一淡红色标出,而久米岛则同琉球一样为黄褐色。

实际上,在1868年明治维新之前,日本找不到独立言及钓鱼岛的文献,日本地图和历史资料中的“钓鱼岛”或“鱼钓岛”名称,都是从中国相关文献借用过来的。

论钓鱼岛问题中的几个因素

论钓鱼岛问题中的几个因素

钓鱼岛问题中不可忽视的两个重要因素王照钓鱼岛问题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和复杂的战略背景。

只有把钓鱼岛问题放在冷战格局的历史大背景中,放在美国重返亚太的国际大形势下,放在中国和平崛起的时代大潮流中来看,才能理清思路,把握本质。

一、美国因素(一)美国是钓鱼岛问题的始作俑者长期以来,自诩“世界警察”的美国以解决麻烦、维护秩序为名,世界范围内处处指手划脚,屡屡大打出手。

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美国正是世界麻烦的最大制造者。

从巴以冲突、印巴之争到台湾问题,究其根源,都少不了美国的影子。

在一些热点地区埋下伏笔,制造事端,再借机攫取利益,加强控制,谋求主导权,是美国屡试不爽的老伎俩。

在钓鱼岛问题上也不例外。

从历史上看,日本借甲午战争之机窃取了中国领土钓鱼岛。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按照《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钓鱼岛应当与台湾一道归还中国。

但是,1971年6月17日,美公然违反自己参与签订的《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未经中国的同意,擅自将钓鱼岛的行政管辖权交给了日本。

这就为中日之后的钓鱼岛之争埋下了隐患。

美国冒着天下之大不讳,在没有得到主权国允许的情况下,公然违反国际条约,把钓鱼岛私相授受,其动机不得不让人严重质疑。

(二)钓鱼岛问题的最大受益者是美国面对中国的迅猛崛起,美国感到其全球的霸权地位受到挑战,于是积极构建“C型包围圈”,提出重返亚太战略,对我进行战略围堵与遏制。

美国的算盘打得很聪明:采取一切手段,破坏中国的战略机遇期,拖住中国崛起的步伐。

而在钓鱼岛上挑起中日之间的争端,显然可以达到这样的目的。

特别是在中日钓鱼岛争端发生的前不久,中日之间发生了一个重要的事件。

而这个事件对美国的刺激和打击不亚于一场战争:那就是中日之间签订了两国货币直接结算的协议。

这意味着世界第二、第三大经济体在相互贸易时彻底将美元甩开。

这就相当于告诉美国说:“以后我们自己玩了,请你靠边站。

”这对于美国苦心经营的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金融秩序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1978年钓鱼岛事件真相

1978年钓鱼岛事件真相

1978年钓鱼岛事件真相作者:暂无来源:《读报参考》 2009年第33期1978年4月12日上午7点半左右,东海钓鱼岛附近海域出现了很多中国渔船。

日本第111管区海上保安本部的“八重山号”巡视船的雷达,发现了这些渔船,称“共有108艘”。

其中,16艘渔船进入钓鱼岛12海里领海内。

日本巡视船以中国渔船进入所谓的日本“领海十二海里内”为由,要求中国渔船退出该海域。

此时,中国渔船上的渔民用粉笔在木板上写出“这是中国的领土”、“我们有权在此作业”的大字,以示抗议。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晚上8点钟。

此后,中国渔船多次进出钓鱼岛海域。

日本方面提出:台湾方面曾有过这种行动,但中国大陆方面这还是第一次。

是否是因为追逐鱼群来到这里,还需要进行调查,如果继续侵犯日本领海的话,就要考虑向中国政府提出抗议。

钓鱼岛事件由此发生。

4月13日下午,日本外务省中国课课长田岛约见中国驻日本大使馆一秘宋文,要求中国渔船立即撤离钓鱼岛海域,遭到宋文的严词拒绝。

宋文义正词严地向日方指出:“钓鱼岛等岛屿是中国的领土。

”4月14日,日本外相园田直提出: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推进肯定会受到此事的影响……我觉得是中国方面错误地判断了事态,中方认为这样一来会再开和日本的谈判。

中方对日方怀有误解,这种误解是双方的不幸。

日本还有人提出,只要中国渔船“侵犯”领海事件得不到最终处理,就不能恢复中日和平友好条约谈判。

甚至有人扬言:这次事件是“叫醒了睡着的孩子”,日本“自卫队是干什么吃的?为什么不出动?”……要使用武力“立即拘捕来犯的渔船”。

I司一天,日本驻华公使堂胁光郎就“钓鱼岛事件”向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副司长王晓云表示“遗憾”。

王晓云回答:第一,钓鱼岛是中国领土;第二,将要对有关事实进行调查,4月15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耿飚在会见以田英夫为团长的日本社会民主联合访华团时,指出“这是一个偶然的事情”。

耿飚说:“这几天,你们日本的报纸、广播,再加上苏联的挑拨,说这是中国有计划的行动。

钓鱼岛问题 美国牵制中日坐收渔利

钓鱼岛问题 美国牵制中日坐收渔利

钓鱼岛问题美国牵制中日坐收渔利中新网1月30日电香港《文汇报》29日刊发评论称,美国利用钓鱼岛问题牵制中国,控制日本,是钓鱼岛问题的主要根源。

日本不惜破坏中日友好关系,付出巨大代价满足美国的要求,日本民众和日本企业为此尝尽苦果。

全文摘编如下:钓鱼岛问题之所以会朝恶性方向发展,美国在其中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

希拉里“尽管美国在钓鱼岛的主权归属问题上不持立场,但该岛在日本的…行政管辖‟之下,美方反对…任何单方面破坏日本管辖权的行为‟”的言论,完全暴露出白宫在钓鱼岛问题中充当“挑拨离间”、“唯恐天下不乱”的丑陋角色。

随着“钓鱼岛”愈来愈受到世界瞩目,也撕开美国掩盖其不光彩行为的面纱。

钓鱼岛距台湾仅92海里,自古就是中国领土;日本在1783年出版的地图也标明钓鱼岛归属中国。

1895年,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日本强占了台湾及钓鱼岛。

1943年,中美英三国首脑发表《开罗宣言》,责令日本将占领的中国领土予以归还。

1945年7月,中美英再发表《波茨坦公告》,规定日本主权限于本州岛、北海道、九州岛、四国本土以内。

二战结束后,美国无视当年签署的条约,擅自将钓鱼岛纳归自己,70年代更把钓鱼岛的“施政权”“赠送”日本,在中日间埋下了“争端祸根”。

“不持立场”实为牵制日本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不光彩行为,是钓鱼岛问题的主要根源。

多年来,美国围绕钓鱼岛问题总是遮遮掩掩,重复“在钓鱼岛的主权归属问题上不持立场”,充当“仲裁”角色。

所谓不持立场,实质上是留下牵制日本的伏笔。

白宫负责东亚事务的高级外交官虽然向日本政府发出“必须收敛刺激性言论、不要激怒北京”的警告,但希拉里下台前抛出的“反对任何单方面破坏日本管辖权的行为”,不仅给解决钓鱼岛问题增加难度,也显示出华盛顿习惯的“两头蛇”式丑恶嘴脸。

美国之所以违反《波茨坦公告》规定,言行不一,无视中国利益,将琉球群岛交给日本“托管”,目的是想将“琉球群岛问题”变成永远控制日本、牵制中国的借口和取之不尽的“摇钱树”。

钓鱼岛问题的由来03

钓鱼岛问题的由来03

钓鱼岛问题的由来03钓鱼岛领土争端的直接根源:冷战美日同盟对抗中苏同盟大国决定战后世界格局,这是“二战”后“大国治理”之根本。

未来的全球格局,当然首要的是领土问题。

理解领土问题比如钓鱼岛之争端,如果失去结构形成之初的观察,所有的讨论将无本亦无源。

所幸,中国成为当时的“大国”。

只是,这种大国地位,过于脆弱。

确定战后格局的关键,系雅尔塔会议。

而正是此次会议,中国的领土被侵害。

在雅尔塔会议期间,罗斯福与斯大林秘密签订:1。

维持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现状。

2。

恢复1904年日本背信弃义的进攻所破坏的原属俄国的各项权利。

即:(甲)将库页岛南部及其全部毗邻岛屿归还苏联;(乙)大连商港国际化,并保证苏联在这个港口的优惠权益,恢复租借旅顺港为苏联海军基地;(丙)建立中苏合营公司,对通往大连的中东铁路南满铁路进行共管,并保证苏联的优惠权益,而中国保持在满洲的全部主权。

3。

千岛群岛交还苏联。

这一密约,更改了先前开罗会议的声明,对中国领土主权多有损害——甚至是在没有中国人参与的情况下的私相授受。

大国的全球治理,为什么会以损害中国的利益为前提呢?理解它,只能回到真正大国美国的国家利益,而非中国的国家利益角度观察。

罗斯福的英国、中国加美国三对一(苏联)的设想,在保持美国主导未来世界的前提下,实则已包含意识形态之争的内在结构。

但是,这么明显的一种非均衡的大国治理结构安排,岂能容易。

1943年10月——开罗会议之前的莫斯科外长会议,斯大林就要美国国务卿赫尔转告罗斯福,苏联将在打败德国之后参加太平洋战争。

稍后,在德黑兰会议上,斯大林又亲自向罗斯福肯定了这个承诺。

当年美国驻苏联大使哈里曼在后来国会听证会上陈述:“实际上,我深信,希特勒一旦被打败,即使我们不要他参加远东对日作战,我们也是办不到的。

”更严重的是,站在美国的国家立场上,哈里曼说:“存在的巨大的危险是苏联可能袖手旁观,而等我们牺牲了大批美国人的生命,打败日本之后,红军长驱直入满洲和中国北部大片地区。

钓鱼岛的幕后真相

钓鱼岛的幕后真相

釣魚島的幕后真相
關於釣魚島的一片報道!
看看這篇文章吧,或許從中大家就可以理解我們國家為什麼遲遲按兵不動的緣故,我們不是懦弱,而是我們要考慮的更周全、更慎密。

看看釣魚島事件中美國的真實目的吧。

別讓憤怒沖昏了頭腦。

(轉載文章)
1、美國通過最脆弱的希臘攻擊了歐元,火燒連船使得歐盟搖搖欲墜,歐元地位大大動搖,資本快速流向美國,修復美國資產負債表;通過挑起中日釣魚島之爭,兩個外匯儲備最多的國家,
外匯在潛在戰爭影響下源源流向美國,並打擊日元和人民幣,能挑戰美元的歐元、日元、人民幣受到打擊,美國則從危機中快速恢復。

2、這個時候爆發的釣魚島之爭名為領土之爭,實為美國主導的經濟之戰,任何爭端的背后都是經濟利益在主導和驅使。

3、美國用愛國主義綁架中國政府,這就是香港某些一向反中親美人士突然反常去登釣魚島的原因;再慫恿日本的政客,激發日本長期被壓抑的領土欲望。

釣魚島關乎兩個國家政黨的面子,兩個民族的自尊,已經被挑起。

钓鱼岛背后的美国阴谋

钓鱼岛背后的美国阴谋

钓鱼岛背后的美国阴谋首先让我们来了解日本的军国主义的本质是什么,其实源于日本的地域环境,日本是一个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3900多个小岛组成。

总面积为:377,835平方公里,日本的人口超过1.2亿,是世界人口数量第10大国,人口密度非常高,同时属于地震多发地带。

由全球气候变暖、极地冰川融化、上层海水变热膨胀等原因引起的全球性海平面上升现象。

研究表明,近百年来全球海平面已上升了10~20厘米,并且未来还要加速上升。

那么作为一个一天比一天小的岛国子孙后代的未来在哪里呢?那么唯一的希望就是走向陆地,日本的这种骨子里的危机感导致了日本的向大陆扩张的野心,那么军事扩张是历史以来最有效的手段。

二次大战结束后,日本知道想要真正想大陆扩张靠武力是完全行不通的,所以以最快的速度发展经济、科技。

所以日本也很清楚今天的时期完全不是他们向大陆扩张的真正时期,至少一百年内都很难实现这个梦想,那明知不可为,我们试想一下,六十年前的鼎盛时期的日本,侵略中国这个在历史时期最衰落的中国,但最终他们没能在中国的领土得到一寸土地,为什么日本却在这个时期屡屡向大陆国家(包括中国、韩国)发起挑衅?其实很简单,一切不是为了那个“岛”,那这是一个撬动的“点”,一切都不只是日本的目的,而是美国为了保证自己在世界的领导地位所采取的摧毁战略。

目的是通过引起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的矛盾,牵制中国的经济的发展,拖垮中国经济。

这也是美国近几年来不断的通过贸易战、货币战等各种手段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下一步棋子。

钓鱼岛事件使中国又一次成了美国的棋子,很多的爱国中国人都不知不觉的成了裹挟国家的罪人,美国欲摧毁中国经济发展挑起中国与周边国家争端,同时挑起国内的游行活动,企图通过国人的爱国精神裹挟我们的国家为之付出行动。

无论中国向日本应战或不战,中国在这次的应对中皆输。

应战:美国在日本装备支撑赚取大量美金的同时利用日本试水中国军队,同时牵制中国的政治以及消耗中国的经济实力;不战:中国从此在东亚地位不保,美国就可采取各种经济策略控制中国经济发展,一举几得!为什么我们的国家迟迟按兵不动的缘故,并不是我们懦弱,而是我们要考虑的更周全、更慎密。

钓鱼岛主权争端问题形成的历史根源(合集5篇)

钓鱼岛主权争端问题形成的历史根源(合集5篇)

钓鱼岛主权争端问题形成的历史根源(合集5篇)第一篇:钓鱼岛主权争端问题形成的历史根源钓鱼岛主权争端问题形成的历史根源、根本症结与现实困境分别是什么?钓鱼岛及其附近海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是中国人民进行捕鱼、采药、避风、休息等活动的场所。

钓鱼岛在明代就已经被中国人民发现、利用和命名。

《更路簿》、《顺风相送》等中国古籍完整记载了中国渔民在此海域的航线。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日本一直承认钓鱼岛是中国的领土。

但是在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在战争尾声时,日本于1895年1月14日通过内阁会议决定,声称钓鱼岛为“无主地”,在钓鱼岛建立标国标,正式划入日本版图。

由于但是的清政府在与日本的战争中战败,并没就钓鱼岛进行正式的海域划界。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作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的《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明确规定了日本的领土范围,这两个公告明确确定的日本领土范围是明确的,其中根本不包括钓鱼岛。

二战后,出于冷战和国家利益的考虑,美国政府在制定对日政策的过程中单方面与日本签订的条约或协定在中日钓鱼岛问题上产生了负面影响,如日本图谋钓鱼岛主权时常常援引这些所谓“依据”。

冷战结束至今,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立场随着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调整发生了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日本攫取钓鱼岛的野心,来自中日钓鱼岛争端中的“美国因素”值得关注。

钓鱼岛问题是影响中日关系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1971年6月17日,日、美签署归还冲绳协议(《关于琉球诸岛及大东诸岛的日美协议》)。

其内容之一为,自条约生效之日起,美国将琉球群岛和大东群岛的一切权利移交给日本。

美国以日本拥有“施政权”为由,把联合国交付美国托管之琉球行政权交予日本管理。

在该条例中,美国错误的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归于日本拥有“施政权”范围。

1978年中日签署和平友好条约。

邓小平副总理表示,钓鱼岛问题可留日后慢慢解决。

中国政府明确宣布,搁置(钓鱼岛)主权争议,留待子孙后代解决。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钓鱼岛祸根:二战后中国没有接收“琉球”
蒋介石想借助开罗会议废除不平等条约
1943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开始进入反攻阶段,随着意大利的无条件投降,纳粹德国的覆灭已成为时间问题,对日作战开始成为同盟国的作战重心。

为此,美国总统罗斯福决定召开由美、英、中、苏四国首脑参加的开罗会议,以加强反法西斯联盟,协同对日作战。

由于蒋介石一向对苏联不友好,斯大林反对将中国列为四大强国,加上又瞧不起蒋介石,不愿与蒋会面,故对罗斯福的倡议迟迟未予答复。

斯大林的态度和想法,使罗斯福颇感意外。

考虑到斯大林与蒋介石的矛盾,罗斯福决定将四巨头会议分两次开,即先在埃及开罗开中、美、英首脑会议,然后再在伊朗德黑兰开美、英、苏首脑会议。

这一想法得到中、英两国的赞同。

1943年11月9日,罗斯福致电蒋介石,告知他在两三天内去北非,请蒋介石和英国首相丘吉尔与他在开罗会晤,希望蒋介石11月22日抵达开罗。

蒋介石接到电报后,认为这是一个废除不平等条约,恢复中国国家利益的好机会,于是要求手下官员拟订会谈方案。

其中涉及中国政治方面的方案包括:战后将东北、台湾及澎湖列岛交还中国,并无偿接收南满铁路与中东铁路等。

蒋介石对这个方案甚为满意。

11月18日上午,蒋介石、宋美龄夫妇以及国防最高委员会秘书长王宠惠、美国在华军事将领史迪威和陈纳德等20余人,从重庆白市驿军用机场分乘两架飞机飞往埃及。

建议中美共管,蒋介石一拒琉球
开罗会议于1943年11月22日—26日召开,其间蒋介石与罗斯福会谈了4次。

11月23日晚,蒋介石带王宠惠与罗斯福单独会谈,在谈到剥夺日本在太平洋侵占的岛屿时,罗
斯福想到了琉球群岛。

他对蒋介石说:“琉球系许多岛屿组成的弧形群岛,日本当年是用不正当手段抢夺该群岛的,也应予以剥夺。

我考虑琉球在地理位置上离贵国很近,历史上与贵国有很紧密的关系,贵国如想得到琉球群岛,可以交给贵国管理。


罗斯福突然提出将琉球群岛交给中国,大大出乎蒋介石的意料,不知该如何回答。

过了老半天,他才对罗斯福说:“我觉得此群岛应由中美两国占领,然后国际托管给中美共同管理为好。

”蒋介石这么一说,罗斯福觉得蒋介石不想要琉球群岛,故未再往下说。

琉球群岛位于中国台湾岛和日本九州岛之间,包括先岛诸岛、冲绳诸岛、奄美诸岛、土噶喇列岛、大隅诸岛等岛屿,面积约4600平方公里。

12世纪琉球群岛上出现了中山、山南、山北3个小王国,公元1372年开始向中国明朝进贡,国王分别受明朝册封,官民与明朝往来十分频繁。

此后,该群岛又形成了统一的琉球王国,但仍向中国封建统治者朝贡。

1609年,日本萨摩藩诸侯岛津氏用武力征服琉球。

此后,琉球王虽向明朝与萨摩藩同时进贡,但国王仍受中国册封,而且一直延续到清朝。

琉球国王一直受中国册封,在交往中又偏重中国,日本统治者对此极其不满,十分担心琉球归并于中国。

1872年,日本明治政府未与中国商量,强行废琉球王国为琉球藩。

1879年,日本又强行吞并琉球藩设置冲绳县。

日本对琉球的强行侵占,曾引起许多国家的不满,琉球人民也曾用各种方式进行过反抗,但都失败了。

琉球群岛系中国的东大门,历史上又与中国关系密切。

罗斯福想把日本用武力侵占的琉球群岛交给中国,自然有他的考虑,但由于蒋介石的犹豫态度,罗斯福第一次提出的这一建议没有成功。

惧怕日本,蒋介石二拒琉球
11月25日,蒋介石与罗斯福再次会谈时,又谈到了琉球群岛。

罗斯福说:“我反复考虑,琉球群岛在台湾的东北面,面向太平洋,是你们的东部屏障,战略地位极其重要。

你们得到了台湾,如不得到琉球,台湾也不安全。

更重要的是,此岛不能让侵略成性的日本长期
占领。

是不是与台湾及澎湖列岛一并交给你们管辖?”
蒋介石见罗斯福又提到这个问题,想到琉球被日本占领了多年,在国内草拟的谈判方案又不含琉球问题,变得十分犹豫。

罗斯福见蒋介石半天不作声,以为他没有听清楚,又补了一句:“贵国要不要琉球?如果想要,战争结束了,就将琉球群岛交给贵国。

”蒋介石犹豫再三,最后答复道:“琉球的问题比较复杂,我还是那个意见,中美共同管理为好。

”罗斯福心里明白了:蒋介石是真的不想要琉球群岛。

蒋介石对琉球的态度,让罗斯福感到不可思议。

自此以后,罗斯福及美方的其他人员在蒋介石面前再也不提琉球的事了。

蒋介石当时为何不要琉球群岛呢?据后来跟随蒋介石到开罗的国民党官吏们分析,他去开罗,主要是争东北、台湾及澎湖列岛,没有争琉球的方案,蒋介石认为能将东北、台湾及澎湖争回来就足够了。

另一个原因是日本是亚洲强国,蒋介石怕中国得到琉球后,日本日后找中国扯皮,中日两国再结新怨。

由于蒋介石坚持不要琉球群岛,故《开罗宣言》在写到日本应归还中国的领土时,只提到“日本所窃取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只字未提琉球群岛。

蒋介石严防消息泄露
开罗会议结束后,蒋介石才回过味来,开始后悔没有接收琉球群岛。

蒋介石觉得这件事说出去有损他的形象,于是叮嘱王宠惠说:“罗斯福要把琉球交给我们的问题,只有少数几个人知道,再不要往外说了。

如果有人问此事,就说我们没有条约、根据,提不出理由。

”尽管蒋介石对王宠惠千叮咛万嘱咐,但王宠惠回到重庆后,还是向极少数关系密切的国民党要员透露了罗斯福要将琉球群岛划入中国的事。

此事在国民党高层传开后,许多人跑去找王宠惠询问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王宠惠怕事情搞大了难以收场,再也不敢讲出实情。

此后,国
民党的文件、档案、杂志、图书一提到琉球问题时,都说因无根据,故中国在开罗会议上未提琉球群岛的问题。

1945年3月26日,美军发起冲绳战役,并在3个月后占领了琉球群岛。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和朝鲜战争的爆发,美国改变了对中日两国的态度,开始扶植日本为其亚洲战略服务,美国在琉球群岛问题上的立场也发生了重大改变。

1962年,美国总统肯尼迪公开承认日本对琉球群岛的完全主权。

1972年,美国将琉球诸岛交给日本。

随后,日本完全控制了琉球群岛。

1962年3月19日,台湾《联合报》记者司马桑敦得知美国政府马上要公开承认日本对琉球群岛的主权时,心中很不舒服,他发表了一篇文章,指责国民党政府在开罗会议上太马虎,不提琉球问题,以致本该归中国的琉球落入日本之手,使中国的东部海防被撕开一道大裂口。

司马桑敦和台湾群众当时还不知道,不是蒋介石马虎没提琉球的问题,而是蒋介石执意不要琉球,而且连拒了两次。

司马桑敦的文章引起了台湾当局的注意,为了使此事不至扩大,蒋介石亲自出面辩解。

他在一次国民党的高层会议上说:“实际上,琉球与台湾,在我国历史上地位不同。

我们当时(开罗会议)认为琉球是我东海的屏障,军事重要性较大。

我们同意,应由中美两国经过联合国之委托程序,实行共管,又以为此非当时紧急之事,故曾表示将来再说。

”罗斯福两送琉球群岛被他拒绝的事,他却一字未提。

蒋介石不要琉球群岛,日本深受其益,美国也获得了大利。

今天这一地区复杂的政治军事态势,以及各种资源的纠纷,都是在这次安排的大框架下产生的。

(本文参考资料:《中国国民党与台湾》,台湾“中央文物供应社”1985年2月印,作者陈三井;《雷震全集》,台湾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版,雷震著。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