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清文学简答论述题汇总
元明清文学简答论述题汇总

元明清文学简答论述题汇总简答1、元代杂剧繁荣的原因是什么?首先,元杂剧的发祥地山西、河北一带,本身就有着民间艺术的深厚传统和较为频繁的演出活动,特别是诸宫调和金院本的演出,对北杂剧的形成和发展曾起了重要的作用。
山西、河北的一些地方,在宋、金、元时期受战争破坏较少,便于经济的发展和演员的相对集中,这在客观上为元杂剧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特别是元代的首都大都,更是成为集中北方各地的伎艺与优秀演员的中心,这对于各种艺术的相互竞争、吸收,对元杂剧的进一步发展与提高都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在元代,科举考试制度被取消,大批知识分子为糊口、为发泄对元代统治者的不满而投身于杂剧的创作。
他们创作了许多作品,其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影响之大,对于提高元杂剧的整体艺术水平和思想内涵,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再次,元代统治者连年忙于征战厮杀,他们对汉文化了解不多,因而造成元代思想文化统治比较宽松,作家所受到的思想羁绊也就较少,创作比较自由。
这对元杂剧的繁荣十分必要。
蒙古统治者对元杂剧的喜爱也对它的兴盛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他们可以对儒学到底有什么用不大在意,但却很重视工匠、艺人的价值,他们中许多人的汉语文化修养不足以欣赏高雅的诗词,他们的民族性格也难以对这种纯粹的书面文艺发生兴趣,所以歌舞伎乐为他们所特别嗜好。
另外,元杂剧的繁荣,与它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样式,对广大观众有着比诸宫调、宋金杂剧更大的吸引力。
元朝统一南北之后,北杂剧也在向南发展,盛行于南北,构成了全国大繁荣的局面。
这显然与它得到广泛的喜爱与广泛的流传有密切的关系。
2、《三国演义》“拥刘反曹”的实质是什么?拥刘反曹表面上是个政治态度,但本质上却是对封建纲常的坚持。
在《三国演义》的作者看来,刘备虽然崛起草莽,但他是汉室皇族中山靖王之后,在血统上具备继承刘汉王室的资格,而曹操尽管“挟天子以令诸侯”,位为丞相,从血统和政治操作的角度却是汉贼。
因之拥刘反曹的实质,在作者那里是对君臣伦理的严明,对汉室正统的坚持。
元明清文学史试题

元明清文学史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元朝时期,被誉为“元曲四大家”的剧作家分别是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和__________。
2. 《红楼梦》是清代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其作者是__________。
3. 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因其桀骜不驯的性格和神通广大的能力,被尊称为“__________”。
4. 清代诗人袁枚的《随园诗话》是一部脍炙人口的诗话作品,其中提到了“诗言志”的观点,这一观点最早出自于《__________》。
5. 元朝的《西厢记》是一部具有重要文学价值的戏剧作品,其作者是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位作家不属于“元曲四大家”?A. 关汉卿B. 白朴C. 郑光祖D. 吴承恩2. 《水浒传》的作者一般被认为是谁?A. 施耐庵B. 罗贯中C. 吴承恩D. 曹雪芹3. 以下哪部作品是明代罗贯中的代表作?A. 《三国演义》B. 《水浒传》C. 《西游记》D. 《红楼梦》4. 《儒林外史》的作者是谁?A. 吴敬梓B. 曹雪芹C. 袁枚D. 李渔5. 下列哪个不是清代文学的特点?A. 诗歌的繁荣B. 小说的衰落C. 戏曲的发展D. 文学批评的兴盛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元曲的艺术特点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 论述《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3. 分析《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关系及其象征意义。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明代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创新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 评析清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特点。
五、综合题(20分)请结合元、明、清三代的文学作品,分析中国古典文学的传承与变革,并探讨其对现代文学的启示。
注意:答题时请务必书写清晰、条理分明,论述题和综合题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严密。
古代文学明清 简答论述汇总

1.明代文学的论争有何特点?(1)他们各有一套较为明确的文学主张,其结合不是停留在创作实践上的趣味相投,而是趋向理论观点上的人以群分,完成了从文学实践的流派向文学理论的流派的过渡;(2)他们不论高喊“复古”的口号,还是打着“反复古”的旗帜,主观上都有比较强烈的革新意识,希望能革除前弊,使文学创作符合各自心目中的规范。
(3)但晚明的时代风貌,使得多数文人缺乏学养和胸怀,在一些文学问题的论争上舍本逐末,拘泥于细枝末节;同时,为标新而故意立异,矫枉过正,陷入极端片面化的境地;在作风上党同伐异。
这使明代本来应该具有的一种学术自由争论的空气,被自以为是、相互攻击、抹煞一切的风气所污染。
2.“前七子”的文学复古有何主张?(1)复古论:因不满文坛萎弱卑冗的格局,提出“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借助复古的手段达到变革的目的。
(2)主情说:贬斥文学“主理”现象,提出文学应重视真情表现的主情论调;认为“真诗乃在民间”。
这些都在强调文学自身价值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学观念与创作体持怀疑,具有某种挑战性。
(3)过多的重视古人诗文法度格调,强调“高古者格,宛亮者调”的诗歌审美标准。
3.李东阳的茶陵派有何文学主张?(1)针对台阁体卑冗委琐的风气,李东阳提出诗学汉唐的复古主张,强调宗法杜甫,“轶宋窥唐”。
(2)在对待如何学古的问题上,李东阳强调较多的是对法度声律的掌握。
(3)这些主张从文学本身立场出发去探讨文学的艺术审美特征,当时无可厚非的。
4.什么叫“八股文”?它的体裁特征是什么?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如何?(1)八股文是明代官方规定的科举应试文体,“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
”(2)八股文的体材特征是对偶性。
(3)影响:八股文作为一种特殊文体而存在,是无可厚非的。
它的一些表现手法及理论曾对明清两代的散文、诗歌、乃至小说、戏曲的创作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元明清文学精彩试题及问题详解要点

元明清文学试题(一)一、填空1、元杂剧一般是一本_________折。
2、公安派提出的主要主是“_________,_________”。
3、晚清道、咸时期,与龚自珍齐名的作家是_________。
4、睢景臣《高祖还乡》:“一面旗白胡阑套住个迎霜兔”。
这是指仪仗队中的___________旗。
5、《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选自____________编的《警世通言》。
6、夏完淳《别云间》:“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南冠”意为__________。
7、《圆圆曲》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
8、《狱中杂记》的作者方苞是清代重要古文流派____________派的开创者。
二、选择1、在元散曲作家中,()是成就最高、最有影响的一家。
A.关汉卿B.白朴C.马致远D.可久2、反对前后七子拟古主义最有力的文学流派是( )。
A.唐宋派B.竟陵派C.公安派D.茶陵诗派3、渔的戏曲理论,见于所著( )。
A.《词综》B.《闲情偶寄》C.《剧说》D.《花部农谈》4、在清代词坛上,( )的词作,有部分作品兼有(少游)、柳(永)风调。
A.朱彝尊B.子龙C.纳兰性德D.维菘5.《西厢记诸宫调》的作者是( )A.关汉卿B.王实甫C.董解元D.马致远6.汤显祖的名作《牡丹亭》属于( )A.传奇B.南戏C.杂剧D.院本7.《登太白楼》的作者王世贞是( )A.宋代人B.元代人C.明代人D.清代人8.以骈体文著称的清代作家是( )A.袁枚B.岱C.子龙D.汪中9.《席方平》中主持正义的神是( )A.九王B.郡司C.城隍D.冥王10.《少年中国说》的作者是( )A.秋瑾B.龚自珍C.梁启超D.维屏三、名词解释。
1散曲2.前七子五、赏析1默写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并分析本曲的思想容及艺术特色2就关汉卿的《南吕·一枝花谈谈你对作者创作情况的了解和认识不伏老(南吕·一枝花)关汉卿[尾]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花,攀的是章台柳。
中国古代文学史元明清简答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元明清简答题中国古代文学史元明清简答题元代问答1.散曲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宋金之际,北方少数民族如契丹、女真蒙古相继入据中原,他们带来的胡曲番乐与汉族地区原有的音乐相结合,孕育出一种新的乐曲。
这样,逐渐和音乐脱离并且只能适应原有乐曲的词,在新的诗歌形式——散曲,便应运而生。
明代徐渭在《南词叙录》里曾对由乐曲的变化,导致词的衰落、“曲”的繁兴有过精辟的表述:“今之北曲,盖辽金北鄙杀伐之音,壮伟狠戾,武夫马上之歌,流入中原,遂为民间之日用。
宋词既不可被管弦,世人亦遂尚此,上下风靡。
"2.宋元话本的体制特征?①入话:稳定在场的人群,等待晚入场的观众,起到稳场的作用,依附性较强。
②头回:与正话内容相似或相反的故事,话本原著中称为“德胜头回”或“笑耍头回”,相比入话,头话已经能独立成篇。
②正话:话本的主体,核心内容所在,篇幅较长,故事结构完整。
语言上结合韵文与散文,口语和少量诗词文,并用一些固定的逃狱、习惯用语承接缝合,浑然一体。
③片尾:在话本的篇末,一般又以诗词点题作结,或劝诫听众,有的直接说散场的话,以示说话结束。
也称“下场诗”这种体制既在说书场地中产生,经历了反复考验和锤炼,能概括各部分特点和功能,又能兼顾话本的原有称谓,被人们认可。
3.元诗四大家都是谁?他们共同的艺术特色是什么?①元诗四大家:虞集、杨载、范梈、揭傒斯②他们在当时都颇有诗名,作品多题咏寄赠,内容较空泛,崇尚“雅正”,宗法唐诗。
明人胡应麟评此期诗风特征,"皆雄浑流丽,步骤中程。
然格调音响,人人如一,大概多模往局,少创新规。
视宋人藻绘有馀,古淡不足。
"4.元杂剧的体制特点?①元杂剧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基础上融合各种表演艺术而形成的一种完整成熟的戏剧形式,它把歌曲、宾白、舞蹈、表演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产生了散韵结合、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
②特点:有的剧本开头会有楔子,用以点明、补充正文。
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个别的有五六折,演出时一本四折都由正末或正旦一人独唱,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的一套曲子,每一折包括曲词(唱)、宾白(词)、科范(动作)三个部分。
元明文学论述题汇总

元明文学论述题汇总1、结合窦娥形象分析《窦娥冤》杂剧的悲剧主题。
《窦娥冤》在关汉卿杂剧作品中悲剧意味最浓,创作成就最高,最能代表关汉卿的精神风貌和为人气质。
王国维给其以高度评价:“其最有悲剧之性质者,则如关汉卿之《窦娥冤》、纪君祥之《赵氏孤儿》,剧中虽有恶人交构其间,而其赴汤蹈火者,仍出于其主人翁之意志,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
”此话一语中的,道出了《窦娥冤》杂剧的悲剧意味之所在。
(1)楔子窦娥三岁丧母。
被卖作童养媳它说明超经济的高利贷剥削是造成窦娥悲剧命运的重要根源之一。
(2)第一折:a、幼时多艰的命运,对“天”的敬畏,使窦娥确立起“我将这婆侍养,我将这服孝守,我言词须应口”的人生志向。
窦娥的可贵之处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没有破罐破摔,安于命运的摆布,而是力求救赎自己的灾难人生;二是能够对自己的悲剧命运进行理性的反思,唱到“莫不是八字儿该载着一世忧,谁似我无尽头!须知道人心不似水长流。
我从三岁母亲身亡后,到七岁与父分离久,嫁的个同住人,他可又拔着短筹;撇的俺婆媳们都把空房守,端的个有谁问,有谁瞅?”“莫不是前世烧香不到头,今也波生招祸尤?劝今人早将来世修。
我将这婆侍养,我将这服孝守,我言词须应口。
”窦娥其对自己悲剧命运原因的反思带有中国文化的鲜明特色,树立起要言行一致地为丈夫守节、给婆婆尽孝的伦理责任即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对妇女“三从四德”的价值界定。
b、市井无赖张驴儿父子强行要求入赘,导致了窦娥与张驴儿、窦娥与蔡婆之间的戏剧冲突。
窦娥不屈不挠,以捍卫自己的伦理责任。
在这一阶段中,对张驴儿父子强行入赘的要求和婆婆的暖昧态度,窦娥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她不仅对张驴儿冷面相向,多次劝说婆婆,并且从为“从小年纪指脚的夫妻”守节的伦理准则出发,对婆婆的暖昧行为给予强烈的指责。
(3)第二折为逼迫窦娥就范,张驴儿准备毒死蔡婆婆,以要挟窦娥,不想弄巧成拙,药死自己父亲。
他将此案枉加在窦娥身上,要挟窦娥以顺从作为“私休”的条件,窦娥坚决不从。
最新中国文学史元明清文学复习大全(填空、简答、分析论述)-2剖析资料

1.2.11.汤显祖的《南柯记》出自于唐人李公佐的小说《南柯太守传》。
徐渭著有《南词叙录》,是第一部研究南戏的著作。
13.《醒世姻缘传》又名《恶姻缘》,写的是冤冤相报的两世姻缘的故事。
14.“红学”是指研究《红楼梦》的一种专门学问,“五四”前的代表是(索隐派)。
15.(京剧)的诞生,标志着花部对雅部的胜利。
16.清前期推崇南宋姜夔、张炎词风的代表词人是(朱彝尊)。
17.王士禛诗歌理论的主要主张是(神韵说)。
18.代表清骈文最高成就的作家是(汪中)。
19.晚明思想和文学革新的旗手是(李贽)。
20.以创作水浒戏知名的元杂剧作家有(康进之、高文秀)。
21.下列小说属于四大“谴责小说”的是(《老残游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官场现形记》、《孽海花》)22.公安派提出的主要主张是“_独抒性灵,不拘格套_”。
23.夏完淳《别云间》:“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南冠”意为_囚犯___。
24.《狱中杂记》的作者方苞是清代重要古文流派__桐城__派的开创者。
25.反对前后七子拟古主义最有力的文学流派是(公安派)。
26.汤显祖的名作《牡丹亭》属于(传奇)27.《登太白楼》的作者王世贞是(明代人)28.《席方平》中主持正义的神是(九王)29.明代很多剧作取材于《水浒传》,如李开先创作的《宝剑记》演林冲被逼上粱山的故事.沈憬的《义侠记》演英雄武松的故事。
《杨家府演义》,《大宋中兴通俗演义》都深受《水浒传》的影响。
日本出版《忠义水浒传》,美国赛珍珠翻译《四海之内皆兄弟》。
30.明代剧作家王骥德的杂剧《男王后》反映了晚明文人的激情纵欲、追求世俗享乐的感情。
31.明代剧作家孟称舜的杂剧《桃源三访》,集中体现了他对戏曲婉丽风格的理论主张。
32.(科范),简称“科”,指的是元杂剧中的动作、表情的舞台提示,或指舞台效果。
33.现存最早的话本小说总集是《清平山堂话》。
34.标志我国古典小说现实主义艺术发展高峰和总结的清代小说是《红楼梦》。
古代文学元明清简答题论述题

古代文学元明清简答题论述题杜十娘人物形象杜十娘是美丽、聪慧、刚强、富有斗争性的风尘女子。
一、杜十娘是一个美丽聪慧、老练机智、对爱情有着执着追求的风尘女子。
如在赎身的过程中试探李甲的真情,与老鸨斗智。
二、她性格刚烈,为了维护她对爱情的理想和做人的尊严,表现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不屈性格。
如希望李甲回心转意,但不乞求,最终弃宝沉江而死。
三、杜十娘的悲剧,是一个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悲剧。
她为摆脱屈辱生活而进行的抗争实质是一场在市民意识推动下,争取做人权利的斗争。
作者写出了这个美丽形象的被毁灭,暴露了封建伦理道德和门第观念的罪恶,控诉了封建礼教对新生的个性解放思想的残害和虐杀。
《牡丹亭》的题材渊源学术界一般认为《牡丹亭》取材于明朝话本《杜丽娘慕色还魂》,因为两者间确实有“取材”和“被取材”的关系,特别是“惊梦”的情节甚而部分语句都相同。
但即使如此,证据仍嫌不足。
(1)可以确知早于《牡丹亭》的有文言小说《杜丽娘记》,见胡文焕序刻《稗家粹编》(嘉靖间《宝文堂书目》有《杜丽娘记》,当即此作品)。
《杜丽娘记》和《牡丹亭》有明显的“取材”和“被取材”,而且可以确知至少早出《牡丹亭》四年,应是《牡丹亭》直接取材的对象(当然“所取”的内容极为有限)。
(2)作者自叙说:“传杜太守事,仿佛晋武都守李仲文、广州守冯孝将儿女事。
予稍为更而演之。
至于杜守收考柳生,亦如汉睢阳王收考谈生也。
”如此说来,晋武都守李仲文故事(《法苑珠林》)、广州守冯孝将儿女故事(《幽冥录》、《搜神后记》)、汉睢阳王收考谈生(《搜神记》),虽然不是《牡丹亭》直接的取材对象,但至少也对其创作产生过影响。
《牡丹亭》的思想内容1、歌颂杜丽娘为追求理想爱情婚姻所进行的出生入死的斗争,体现了作者反对理学束缚,要求个性解放的思想倾向。
如杜丽娘之死所表现的是情和理的冲突,是情对理的抗争,也是理对情的扼杀。
2、作品中歌颂的情,被提到超越生死的高度,它既指男女爱情,也指人的自然本性、合理的生存需求。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2)》论述题、简答题汇编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2)》论述题、简答题汇编A论述题:一、元明戏曲部分1、试析关汉卿杂剧《窦娥冤》中的窦娥形象。
窦娥是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人物,她代表了社会上再普通不过的、顺从命运安排的寡妇们。
(1)悲剧形象:严守社会道德,却被社会以不道德的名义毁灭。
剧本开始时,尽管窦娥命运坎坷,心中有许多烦恼,但她还是接受了命运的安排,准备修来世。
可是社会并不允许她这样。
张驴儿介入她的生活,使她不得不反抗,最后为社会所毁灭。
(2)性格变化:由善良柔顺到对社会的极端仇视和强烈报复。
最初的窦娥是善良柔顺的,既照顾婆婆,又屈从命运。
但是,社会一步步的逼迫,先是张驴儿的逼婚,后是张父被毒死的事件和张驴儿的要挟,最后是窦娥寄予最大希望的官府的胡乱判案,使得窦娥对这个社会完全失去了希望。
这才导致她的怨天咒地和三桩誓愿。
(3)关汉卿以窦娥这个年轻的寡妇作为自己表现的对象,由窦娥的遭遇表现自己对当时社会的认识和评价,对现实的批判。
他为社会的黑白颠倒、官府的草菅人命所愤怒,不满让好人受难。
信守道德的窦娥却被以不道德的名义处以了极刑,这就是关汉卿对于这个充满倒错的社会的评价。
2、以剧本为例,试析关汉卿杂剧的文人色彩。
关汉卿虽自称“浪子班头”,但他的作品仍表露了鲜明的儒家思想和文人色彩。
他以杂剧为抒情写志的工具,借助杂剧来表现自己对社会的观察和思考。
他的《窦娥冤》透过窦娥这个弱者的命运,表达了自己对社会黑暗和不公的愤怒;《蝴蝶梦》通过公案的形式,表现了继母王氏的贤德,传达出他对这种道德境界的肯定;《单刀会》则通过关羽的形象表现了他的历史感慨,传达了正统史观。
所以,他以一个儒者的视野在观察社会、体味人生、审视历史,并从中深切地体会到了现实的丑陋,历史的变幻,人性的弱点,以及卑微生命与命运的抗争。
他评价历史、慨叹人生,并将这种种体会呈现到剧本中,使其剧作流露出儒者的悲思。
3、试述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
(1)善于在矛盾冲突中塑造人物形象。
元明清文学试题及答案

元明清文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元曲的代表人物是下列哪一位?A. 李白B. 杜甫C. 关汉卿D. 王安石答案:C2.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明代小说?A. 《水浒传》B. 《西游记》C. 《红楼梦》D. 《三国演义》答案:C3. 清代文学中,被誉为“小说之冠”的作品是:A. 《聊斋志异》B. 《儒林外史》C. 《红楼梦》D. 《金瓶梅》答案:C二、填空题1. 元代文学的两大支柱是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元曲、元杂剧2. 明代四大奇书指的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________。
答案:《金瓶梅》3. 清代文学中,________是小说创作的高峰。
答案:《红楼梦》三、简答题1. 简述元曲的特点。
答案:元曲是元代文学的一种形式,其特点包括:语言生动活泼,形式多样,内容广泛,既有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也有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2. 明代小说的发展有哪些特点?答案:明代小说的发展特点主要包括: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通俗易懂,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反映了社会现实,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3. 清代文学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答案:清代文学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小说创作达到高峰,如《红楼梦》等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诗歌、散文等文学形式也有新的发展;文学批评和理论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四、论述题1. 论述《红楼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答案:《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它以丰富的人物形象和深刻的社会内容,展现了封建社会的全貌。
作品通过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的故事,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人性的悲剧。
《红楼梦》不仅在艺术上达到了极高的成就,而且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2. 论述元明清时期文学的演变过程及其特点。
答案:元明清时期文学的演变过程体现了从元代的元曲、元杂剧的兴起,到明代小说的繁荣,再到清代小说创作的高峰。
中文系元明清文学常见考试题目题库

一、填空(每小题1分、共10分)1、元曲包括“杂剧”和“------”。
2、关汉卿杂剧按内容分为:公案剧、爱情风月剧和-----------------。
3、张生和莺莺的爱情故事源于唐中叶元稹的传奇小说<<___________>>.4、南戏是________________的简称..5、<<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是史书和_________的结合.6、<<水浒>>七十回本点评者是______________.7、明中期三大传奇是《宝刽记》、《浣纱记》和《__________》。
8、明中期戏曲两大派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 ”.9、“临川四梦”指《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和《________>>.10、李玉后期的代表作品是_《_______》。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三不从”2、“一人永占”3、“吴江派”4、《绿牡丹》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元代杂剧繁荣的原因是什么?2、《三国演义》“拥刘反曹”的实质是什么?3、简析《聊斋志异》的艺术特点。
四、论述题(任选两题,每小题20分)1、比较分析崔莺莺和杜丽娘形象。
2、《水浒传》在人物塑造上比《三国演义》有何发展?3、试析“‘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缘’正是封建礼教与反封建礼教的对立”的观点。
一、填空(每小题1分,共10分)1、元杂剧角色:旦、末、净、_____.2、《救风尘》的作者是_________。
2、高明的《琵琶记》是根据民间流传的南戏〈________〉改编而写的。
3、<<____________>>是我国第一部最优香的章回体历史小说。
4、<<水浒传>>(七十回本)系_______用百回繁本作底本的修改删节本。
5、冯梦龙的“三言”是和_《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和《______》.6、<<风筝误>>的作者是__________.7、朱权的戏曲理论著作是__________.8、“临川派”代表人物是___________.9、<<金瓶梅>>是我国第一部以_______________为素材的长篇小说。
元明清文学试题及答案

元明清文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元明清三个时期,文学风格的发展特点是()。
A.元代以史传为主,明代以白话小说为主,清代以文言小说为主B.元代以诗歌为主,明代以戏剧为主,清代以小说为主C.元代以词为主,明代以诗为主,清代以散文为主D.元代以诗、词为主,明代以戏曲、杂剧为主,清代以小说、散文为主2.以下哪位文学家是元代的代表性人物()。
A.白朴B.辛弃疾C.杨慎D.关汉卿3.明代文学史上最早出现的一部小说是()。
A.《红楼梦》B.《水浒传》C.《西游记》D.《金瓶梅》4.明代的四大戏剧是指()。
A.《元曲》、《南戏》、《杂剧》、《明朝小说》B.《元曲》、《明朝小说》、《京剧》、《南戏》C.《元曲》、《南戏》、《明朝小说》、《好汉歌》D.《南戏》、《郭沫若剧集》、《京剧》、《好汉歌》5.清代以辛酉解甲归田和白话文学兴起为标志的事件是()。
A.八股文的厌倦和诗人的崛起B.八股文的厌倦和小说家的崛起C.辛酉解甲归田和戏曲的发展D.白话文学兴起和农村诗人的出现二、简答题1.简述元代白话小说的特点及代表作品。
答:元代白话小说突破了古代小说以文言文为主的传统,采用了白话来叙述故事情节。
这使得小说更通俗易懂,贴近百姓生活。
元代白话小说的代表作品有《三国演义》、《水浒传》等。
2.明代文学的主要发展特点是什么?答:明代文学的主要发展特点是文言文与白话文并重,戏曲和小说形式的兴起。
在明代,文言文仍然是主要的写作形式,但随着白话文的兴起,白话小说逐渐流行起来。
另外,明代的戏曲和小说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成为当时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3.清代文学以何种形式代表着文学的发展?答:清代文学以小说为主要形式代表着文学的发展。
在清代,小说逐渐成为文人士子们表达思想和批判社会的重要方式。
清代的小说形式各异,既有以红楼梦为代表的长篇小说,也有以《聊斋志异》为代表的短篇小说,这些作品对后世影响深远。
三、论述题元明清三个时期的文学在风格和内容上存在很大的差异,请谈谈你的观点。
元明清文学试题及答案

元明清文学试题及答案# 元明清文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 元曲的代表作家是以下哪一位?A. 杜甫B. 李白C. 关汉卿D. 王安石答案:C2.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明代的四大奇书?A. 《三国演义》B. 《水浒传》C. 《西游记》D. 《红楼梦》答案:D3. 清代小说《儒林外史》的作者是谁?A. 吴敬梓B. 罗贯中C. 施耐庵D. 曹雪芹答案:A## 二、填空题1. 元代著名戏曲家______的《窦娥冤》是中国古典戏曲的代表作之一。
答案:关汉卿2. 明代小说《金瓶梅》的作者是______,该作品以______为背景,描写了封建社会的家庭生活。
答案:兰陵笑笑生;宋代3. 清代诗人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一句,表现了作者对______的强烈渴望。
答案:变革## 三、简答题1. 简述元曲的特点。
答案:元曲是元代戏曲的总称,其特点包括:- 语言生动活泼,贴近口语,具有鲜明的民间色彩。
- 形式多样,包括杂剧、南戏等。
- 内容广泛,既有历史题材,也有现实生活题材。
- 表现手法多样,善于运用夸张、讽刺等手法。
2. 明代四大奇书指的是哪四部作品,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答案:明代四大奇书指的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金瓶梅》。
- 《三国演义》: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通过战争和政治斗争,展现了人物的英雄气概。
- 《水浒传》:描绘了宋江领导的一百零八位好汉,反映了民间反抗封建压迫的斗争。
- 《西游记》:以唐僧取经为线索,通过神话故事,表达了对理想、信仰的追求。
- 《金瓶梅》:以西门庆的家庭生活为背景,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腐败和人性的复杂。
## 四、论述题1. 论述清代小说《红楼梦》的艺术成就。
答案:《红楼梦》是清代小说的巅峰之作,其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深刻的思想内涵:作品通过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的爱情悲剧,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人性的悲剧。
- 丰富的人物形象:书中人物性格鲜明,形象生动,具有深刻的社会代表性。
古代文学--元明清文学试题及答案

韩山师范学院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考试试题(A卷)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1.《水浒传》的全书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
2.明初杂剧作家40多人,以_________、________为代表3.首用魏良辅改进后的昆腔演唱的传奇是梁辰鱼的_______4.吴江派代表人物沈璟作有传奇17种,合称_________5.全面而系统地论述戏曲创作和表演的第一人是_________6.《窦娥冤》以东海孝妇为原型,东海孝妇的故事最早见于西汉刘向的_________卷五之_________《贵德》7.《桃花扇》的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_8.《红楼梦》的版本分为“脂本”与_________两大系统。
9.元杂剧的文学要素分为_________与_________两部分10.红楼梦的研究学派大致有小说批评派、____、____三派11《三国演义》所根据之史书是陈寿的《三国志》与___的12.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白话长篇小说是:____13.“小说”这一名称最早见于_________的_________篇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单选多选不定)1.《三国演义》具有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然而历史上对曹刘双方的倾向却常有变化。
下列哪些作品与《三国演义》同样具有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A.陈寿《三国志》B.习凿齿《汉晋春秋》C. 朱熹《通鉴纲目》D.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2.下列哪些作品属于关汉卿的公案剧:()A.《窦娥冤》 B《蝴蝶梦》 C. 《鲁斋郎》 D. 《哭存孝》3.下列哪些作品属于古南戏当中的负心戏:()A.《赵贞女》B.《王魁》C.《状元张叶传》D.《张协状元》4.《三国演义》版本众多,其中《三国志通俗演义》是:A.嘉靖壬午本B.万历至天启年间的诸本C.毛宗岗本D. 崇祯本5.下列哪些作品属于明末清初的白话短篇小说()A.《石点头》B《欢喜冤家》C《西湖二集》D.《六十家小说》6.小山乐府是()的作品A. 贯云石B. 张养浩C. 乔吉D. 张可久7.王士禛倡导()A. 神韵说B. 格调说C.性灵说D. 肌理说 8.《四声猿》最能代表徐渭的杂剧艺术成就,其中()当属四部之冠A《雌木兰》B.《狂鼓史》 C. 《玉禅师》 D. 《女状元》9.下列哪些作品属于河北作家群的创作()A《看钱奴 B.《柳毅传书》C.《张生煮海》 D.《老生儿》10.清初各类小说中,数量最多的是()A. 才子佳人小说B.历史演义小说C.英雄传奇小说D.世情小说三、名词解释(共10分)1.拟话本2.戏曲3.明传奇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简述元杂剧剧本的形式2.简述《牡丹亭》的戏剧冲突3.简述《三国演义》的战争艺术4.简述《西游记》幽默讽刺与诙谐有趣的风格五、论述题(共30)1.论崔莺莺2.试论《红楼梦》的悲剧意蕴韩山师范学院二00六学年度第二学期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A)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1.珠串式链式结构 2.朱权、朱有燉3.《浣纱记》4.《属玉堂传奇》5.李渔 6.《说苑》、《贵德》7.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8.程本9.唱词、宾白 10.索隐派、考据派11.裴松之、《三国志注》12.《金瓶梅》13.《庄子》《外物篇》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单选多选不定,多选题多选少选俱不给分)1. BC 2. ABC 3. ABCD 4. A 5.ABC 6.D 7.A 8.B 9.AB 10.A三、名词解释(共10分)1.(3分)拟话本:明代中叶以后,随着话本小说的流行,一些文人在润色、加工宋元明旧篇的同时,开始有意识地模仿“话本小说”的样式而独立创作一些新的小说。
元明清习题集

元明清习题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共10分)1. 清初论诗主张“神韵”得就是()。
A.王士禛B.朱彝尊C.施闰章D.宋琬2、清代诗坛上, 人称“随园先生”得就是()。
A.厉鹗B.翁方纲C.袁枚D.沈德潜3、清代讲唱文学主要得表现形式就是弹词, 其中最优秀得作品就是()。
A.《天雨花》B.《再生缘》C.《笔生花》D.《榴花梦》4、《三国志演义》得结构就是宏伟而严谨得, 贯穿全书得主线就是()。
A.蜀汉得兴衰 B、吴蜀得矛盾斗争C.蜀魏得矛盾斗争D.吴蜀魏得矛盾斗争5、按照作品内容得主要特点来分类, 《水浒传》属于()一类。
A.历史演义小说B.英雄传奇小说C.神魔小说D.侠义公案小说6、在戏曲史上较早、较完整地反映当时得政治事件, 竭力严嵩罪行得作品时()。
A.《宝剑记》 B、《浣纱记》 C、《鸣凤记》 D、《红梅记》7、猴行者得形象最早出现于()。
A.《大唐西域记》B.《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C.《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D、《罗摩衍那》8、主要运用双线并进、交错映照手法结构全剧得作品就是()。
A. 《梧桐雨》B. 《赵氏孤儿》C. 《陈州粜米》D. 《琵琶记》9、元代后期杂剧作家中创作成就最高得就是()。
A. 乔吉B. 郑光祖C. 钟嗣成D. 宫天挺10、《琵琶记》就是()。
A. 元杂剧B. 诸宫调C. 散曲D. 南戏11. 《陈抟高卧》作者就是()。
A.王实甫B.马致远C.乔吉D.郑光祖12、高明得《琵琶记》标志着南戏得成熟, 被称为()。
A.浪子班头B.南曲之祖C.元人第一D.南戏祖师13. 明代传奇第一次用昆腔曲调写作得就是()。
A.《鸣凤记》B.《宝剑记》C.《杀狗记》D.《浣纱记》14. “一人永占”就是指哪个作家创作得戏剧()。
A.李玉B.李渔C.吴伟业D.尤侗15. 《寒花葬志》就是明代散文家()得作品。
A.归有光B.王世贞 C 、李梦阳 D、宋濂16、《聊斋志异》得版本中, 一般通行本得底本就是()。
《元明清文学史》试题总汇

《元明清文学史》试题总汇一、填空题1.元杂剧只能由正末或正旦一人主唱,正末主唱的叫__________ 戏,正旦主唱的叫旦本戏。
2.被誉为元剧四大家的是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和_____ ,他又有“曲状元”之称。
3.元杂剧的剧本一般由四折一__________ 组成。
4.元末南戏得到迅速发展,并在明代前期逐渐形成了新的戏曲形式。
1.元曲有散曲和______________之分,其中散曲又有小令、套数、带过曲之别。
6.不相7.9.10.1112.13.14.16.1718》,18.192021222324.25.26.其27.现知最早的话本小说总集是嘉靖年间洪楩编刊的《清平山堂话本》,又称《 ___________ 》。
28.徐渭的戏曲创作以一组杂剧《》最为有名。
29.明中期,以徐渭的杂剧集《》为代表,用南曲写杂剧的风气大兴。
30.明中叶以后影响较大的戏曲流派有以沈璟为代表的__________派,又称格律派。
31.明中叶以后影响较大的戏曲流派有以________________为代表的吴江派,又称格律派。
32.元代平话《》有杨志卖刀、宋江杀惜等情节,是《水浒传》的雏形。
33.唐宋派的代表作家编选的《唐宋八大家文钞》影响很大。
34.《西游记》取材于唐代僧人前往天竺等国求取佛经的历史故事。
35.《西游记》在话本《》的基础上,塑造了唐僧师徒的形象。
36.《西游记》取材于唐代僧人前往天竺等国求取佛经的历史故。
37.《西游记》中的唐僧形象是以唐代僧人为原型塑造的。
38,赏心乐事谁家院。
39.首先把昆腔搬上戏曲舞台的是梁辰鱼创作的传奇戏《》。
40.《》写严嵩父子的倒行逆施,是中国戏曲史上第一部比较严格按照真人真事写作的时事戏。
41.毛宗岗称诸葛亮、曹操、三人为《三国演义》“三绝”。
、。
62.唐宋派的代表作家编选的《唐宋八大家文钞》影响很大。
63.,赏心乐事谁家院。
64.首先把昆腔搬上戏曲舞台的是创作的传奇戏《浣纱记》。
元明清文学复习大全(填空、简答、分析论述)

1.汤显祖的《南柯记》出自于唐人李公佐的小说《南柯太守传》。
2.徐渭著有《南词叙录》,是第一部研究南戏的著作。
3.《醒世姻缘传》又名《恶姻缘》,写的是冤冤相报的两世姻缘的故事。
4.“红学”是指研究《红楼梦》的一种专门学问,“五四”前的代表是(索隐派)。
5.(京剧)的诞生,标志着花部对雅部的胜利。
6.清前期推崇南宋姜夔、张炎词风的代表词人是(朱彝尊)。
7.王士禛诗歌理论的主要主张是(神韵说)。
8.代表清骈文最高成就的作家是(汪中)。
9.晚明思想和文学革新的旗手是(李贽)。
10.以创作水浒戏知名的元杂剧作家有(康进之、高文秀)。
11.下列小说属于四大“谴责小说”的是(《老残游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官场现形记》、《孽海花》)12.公安派提出的主要主张是“_独抒性灵,不拘格套_”。
13.夏完淳《别云间》:“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南冠”意为_囚犯___。
14.《狱中杂记》的作者方苞是清代重要古文流派__桐城__派的开创者。
15.在元散曲作家中,(马致远)是成就最高、最有影响的一家。
16.反对前后七子拟古主义最有力的文学流派是(公安派)。
17.汤显祖的名作《牡丹亭》属于(传奇)18.《登太白楼》的作者王世贞是(明代人)19.《席方平》中主持正义的神是(九王)20.元代剧作家纪君祥创作的《赵氏孤儿》是一部著名的历史悲剧,剧中表现了屠岸贾的残暴奸诈,突出了程婴等义士赴汤蹈火的牺牲精神。
21.明代很多剧作取材于《水浒传》,如李开先创作的《宝剑记》演林冲被逼上粱山的故事.沈憬的《义侠记》演英雄武松的故事。
22.四大南戏之—的《拜月亭》是根据元杂剧作家关汉卿的杂剧《闺怨佳人拜月亭》改编的。
23.明代剧作家王骥德的杂剧《男王后》反映了晚明文人的激情纵欲、追求世俗享乐的感情。
24.在元杂剧剧本中,剧中人物的言语称为宾白。
25.明代剧作家孟称舜的杂剧《桃源三访》,集中体现了他对戏曲婉丽风格的理论主张。
26.(科范),简称“科”,指的是元杂剧中的动作、表情的舞台提示,或指舞台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明清文学简答论述题汇总
简答
1、元代杂剧繁荣的原因是什么?
首先,元杂剧的发祥地山西、河北一带,本身就有着民间艺术的深厚传统和较为频繁的演出活动,特别是诸宫调和金院本的演出,对北杂剧的形成和发展曾起了重要的作用。
山西、河北的一些地方,在宋、金、元时期受战争破坏较少,便于经济的发展和演员的相对集中,这在客观上为元杂剧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特别是元代的首都大都,更是成为集中北方各地的伎艺与优秀演员的中心,这对于各种艺术的相互竞争、吸收,对元杂剧的进一步发展与提高都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在元代,科举考试制度被取消,大批知识分子为糊口、为发泄对元代统治者的不满而投身于杂剧的创作。
他们创作了许多作品,其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影响之大,对于提高元杂剧的整体艺术水平和思想内涵,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再次,元代统治者连年忙于征战厮杀,他们对汉文化了解不多,因而造成元代思想文化统治比较宽松,作家所受到的思想羁绊也就较少,创作比较自由。
这对元杂剧的繁荣十分必要。
蒙古统治者对元杂剧的喜爱也对它的兴盛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他们可以对儒学到底有什么用不大在意,但却很重视工匠、艺人的价值,他们中许多人的汉语文化修养不足以欣赏高雅的诗词,他们的民族性格也难以对这种纯粹的书面文艺发生兴趣,所以歌舞伎乐为他们所特别嗜好。
另外,元杂剧的繁荣,与它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样式,对广大观众有着比诸宫调、宋金杂剧更大的吸引力。
元朝统一南北之后,北杂剧也在向南发展,盛行于南北,构成了全国大繁荣的局面。
这显然与它得到广泛的喜爱与广泛的流传有密切的关系。
2、《三国演义》“拥刘反曹”的实质是什么?
拥刘反曹表面上是个政治态度,但本质上却是对封建纲常的坚持。
在《三国演义》的作者看来,刘备虽然崛起草莽,但他是汉室皇族中山靖王之后,在血统上具备继承刘汉王室的资格,而曹操尽管“挟天子以令诸侯”,位为丞相,从血统和政治操作的角度却是汉贼。
因之拥刘反曹的实质,在作者那里是对君臣伦理的严明,对汉室正统的坚持。
3、简析窦娥形象。
窦娥的性格基本上具有如下的特点:善良、有原则、多愁善感、坚韧、聪明有心计和勇于反抗封建势力。
首先,窦娥是一个善良的女子。
如窦娥在自己性命尚且不保的前提下,还想着不让自己的婆婆着急生气,这样的思想也体现了她的心里亲人比自己的性命还要重要的善良精神。
从《窦娥冤》这部作品中,还可以看出主人公窦娥的行事有原则的精神。
这一点可以从她无论如何也不嫁张驴儿的事情中看出。
同时,她批评婆婆不应该答应张驴儿父子到家中来也可以体现出她有原则的精神。
尽管窦娥办事有原则,但她并不是一个死板的女子,她也有多愁善感的一面,这点在第一折中窦娥出场时就有体现。
“满腹闲愁,数年禁受,天知否?天若是知我情由,怕不待和天瘦。
问那黄昏白昼,两般儿忘餐废寝几时休?大都来昨宵梦里,和着这今日心头。
地久天长难过遣,旧愁新怅几时休?则这业艰苦,双眉皱,越觉的情怀冗冗,心绪悠悠。
”“似这等忧愁,不知几时是了也呵!”当然,窦娥的多愁善感的性格特点和她的悲惨命运是分不开的,因为命运坎坷,窦娥才会有这样的对忧愁和烦恼的叹息。
坚韧也是窦娥的性格中重要的一部分,因为有坚韧的性格,窦娥才会断然拒绝张驴儿死缠烂打的追求,因为有坚韧的性格,窦娥才会面对严刑拷打宁死不屈,因为有坚韧的性格,窦娥
才会在临死前发下三桩誓言以证明自己的冤屈,因为有坚韧的性格,窦娥才会苦苦在楚州守侯多年等待沉冤昭雪。
从剧本中还可以看出,窦娥是一个聪明有心计的女子。
这点在她死后,她的父亲到楚州视察,她去申冤的时候可以体现。
就是她的父亲窦天章翻看案卷的时候,数次想翻过她的案件不看,她却在一旁弄灯,使窦天章不得不去剔灯,而她趁机把案卷又翻到自己的案件上来,如此几次,使父亲窦天章终于注意到自己,而上前申冤,终使沉冤昭雪。
窦娥性格的最突出的特点,也是作者关汉卿强调的特点,还应该是她勇于反抗封建势力的性格特点。
这点在剧本中有突出体现,最能反映这个特点的是她在刑场时的一系列道白和唱腔,尤其是三桩誓愿,突出地表现了窦娥感天动地的沉冤和她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既是被压迫者负屈含冤的痛苦呼喊,也是对黑暗社会的血泪控诉和抗议。
这些言语尤其是“滚绣球”的那一段唱腔,表面上指责天地,实际上表现了窦娥敢于控诉黑暗的封建势力的勇于反抗斗争的精神。
还有在窦天章审案的过程中,窦娥勇于当面对质,也表现了她敢于反抗的性格。
当然,正如每部封建社会的进步作品都有瑕疵一样,窦娥的性格中还是有和封建社会妥协的特点,那就是屈从于封建社会的三从四德。
除此之外,窦娥的三桩誓愿中的最后一个誓愿也体现了她的略为狭隘的一面,即为了个人恩怨就立誓让楚州地方三年大旱,没有为当地百姓考虑后果。
总体来讲,《窦娥冤》这部作品通过塑造窦娥这样一个善良、有原则、多愁善感、坚韧、聪明有心计和勇于反抗封建势力的女子形象,表现了作者对在封建制度下被压迫者的深切同情和对黑暗的封建社会的强烈的控诉与抗议,是中国文学史上永远璀璨夺目的瑰宝。
4、分析《桃花扇》的艺术特色。
①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
剧作重视情节的历史真实性,如剧前有《考据》,剧中人物、事件均具有很大程度的历史真实性等。
正因为此,剧作较为真实地展现了崇祯灭亡前夕发生在以南京为中心政治舞台上的各种政治的、军事的斗争;而且,全剧所写人物,共有29人在历史上实有其人。
另一方面,《桃花扇》又不拘泥于历史,也作了必要的艺术加工与提炼。
②塑造了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1李香君:尽管身为妓女,但却爱憎分明,在爱情上忠贞不二,为了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与爱情自由,敢于同窃据高位的权奸做坚决的斗争,因而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和高尚品德的青楼女子。
《却奁》一场中,当她得知妆奁乃阮大铖所送,目的是要拉拢侯方域时,他便毅然拔掉簪子,脱下裙衫,当着杨龙友的面将其扔之于地。
在《拒媒》《守楼》两场戏中,杨龙友要她嫁给马士英同伙田仰,她很坚决地说自己要等侯方域三年、十年甚而一百年,并且反问杨龙友:“阮、田同是魏党,阮家妆奁尚且不受,倒去跟着田仰么?”当杨龙友要强拉她下楼时,她竟以头撞地,宁死也决不受辱于权奸。
在《骂筵》一场中,她置生死于不顾,当着马、阮之面,痛骂他们的倒行逆施的罪行。
2侯方域:忠于爱情,具有正义感,但却较为软若,在政治斗争中摇摆不定,性格较为复杂的知识分子。
他一开始,就不是以嫖客对妓女的态度对待香君,两人定情后,他成了典型的多情公子,这在《逢舟》、《题画》中表现尤为突出。
但在对待权奸的态度上,尽管他有正义感,但却较为软若。
对于阮大铖之交纳,他竟然说“可怜”、“不可绝之太甚”;吴次尾要去“采掉”阮大铖的胡子,他劝说“不必为已甚之行”。
③严谨的戏剧结构:剧作以道具“桃花扇”为贯穿全剧的线索,以中间人物穿针引线,借男女主人公的“离合之情”写作者自己的“兴亡之感”。
作者抓住侯、李两人的定情之物“桃花扇”这一线索,将与之相关的人事贯穿起来,而对于国家的“兴亡之感”,也借侯、李的“离合之情”体现出来。
《桃花扇》剧从侯、李以桃花扇定情开始,由于阮大铖诬陷侯勾结左良玉,侯、李由此分离,线索一分为二。
通过侯这一线索,引出史可法等拥立福王等内容;
通过李这条线索,又引出福王、马士英、阮大铖等昏君与奸臣,写出他们对李的***及偷安宴游的内容。
其中,两线虽分,但又用香君面血溅扇,由杨文聪点染后“寄扇”,朝宗接扇后寻找香君的情节使两条线索不即不离,相互照应。
最后,由于南明朝廷的崩溃,侯李分别逃出,桃花扇之两主人重新相会栖霞山,两条线索又合而二为一。
但因张道士的启示,侯李双双入道,而桃花扇则被张道士撕碎于斋坛之上,侯李之爱情遂以悲剧结束。
就整个剧作看,线索经历了“合-离-合”三个阶段,而作者正是巧妙地通过侯李的“离合之情”,传达出了所谓的“兴亡之感”。
5、简谈《牡丹亭》的思想意蕴。
6、猪八戒形象分析。
猪八戒是《西游记》中最具有喜剧性的神话人物。
他力气大,肯干活,心地善良,有时耍点小手腕,但并不狡诈。
虽有时胆怯,但与妖魔战斗中表现得很勇敢,是孙悟空的一个得力助手。
他好色,见了美女很动心,但并不越礼举动。
他笨拙粗心,但有时也表现了他的指挥。
他也有不少缺点,如好为个人来个小打算,爱贪点小便宜,好吃喜睡,时常耍一点弄巧成拙的小聪明。
他说谎,但谎言却编得那么拙劣,往往骗不了人,反被人捉弄。
不管是他的优点还是缺点,都显示出他的天真憨直的性格。
正因为如此,所以他那些弄巧成拙、事与愿违的愚蠢行动,往往使读者既觉得可笑,又觉着可爱。
猪八戒这个形象,反映了那个社会中小私有者的特点。
作者对他的缺点作了善意的嘲讽,体现了人民的爱憎感情。
猪八戒的形象,使人们更深刻地看清楚了小私有者的缺点。
这对提高广大小私有者的认识,有着深远的意义。
7、简析《聊斋志异》的艺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