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合集下载

对安徽参与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的探析

对安徽参与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的探析

徽 省 每 年 在 沪 销 售 的 农 产 品 已超  ̄ 1 : 2 0 0多 亿 元 , 占上 海 农 产 品 年 消 费量 的六 分 之 一 ,安 徽每 年 7 0 %以 上 的 名 优 农 产 品 都 销 往 长 三 角 , 这 为 长 三 角 地 区 提 供 了 大 量 的 农 业 资 源 。 安 徽 以 低 成 本 生 产 农 产 品并 将 其 销往 长三 角 地 区 , 长三 角 地 区 利 用 先进 技 术 向安 徽输 入 农 产 品 加 工 产 品 和 其 他 产 品 , 根 据 比 较 优 势 理 论 , 可 降 低 两 地 区 的生产 成本 ,提 高生产 效 率 ,使双 方 经济 利益 最 大化 。 ( 五 )引人 入胜 的旅 游 资源 安徽 “ 物 华天 宝 、人杰 地灵 ”,拥有 丰 富的旅 游 资源 ,其 旅游 景 点数不 胜 数 ,名 山胜水 遍布 全 境 ,它是全 国旅游 资源 最 丰 富的省 份之 一 。黄 山为 道教 圣地 ,遗 址遗 迹众 多 ,是 中华 十大 名 山之 一 , 有 “ 天 下第 一奇 山 ”之美 誉 ;5 A 级 风 景 名 胜 九 华 山 是 中 国 佛 教 的 四 大名 山之 一 ,也 是著 名的 避暑 圣地 ;5 A 级 名 胜 景 区 天 堂 寨 , 自然 风 景旖 旎 ,其 中的 飞瀑 、怪石 、云海 、秀 水 、鲜花 、鸟鸣 让此 地成 为 三 角 地 区 的经 济 实 力 和 竞争 力 。通 过 主动 承 接 长 三 角产 业 转 移 , 完 美 的 度 假 乐 园 。 此 外 还 有 很 多 文 化 底 蕴 丰 厚 的 风 景 区 , 其 独 特 的 提 升 产 业 集 聚 度 , 促 进 本 省 并 带 动 中 西 部 地 区 经 济 发 展 , 积 极 响 皖 风 徽 韵 , 时 常 让 旅 客 流 连 忘 返 , 这 些 旅 客 大 多 数 来 自 长 三 角 地 应我 国中 部崛起 战 略 。 区 , 它 为 安 徽 旅 游 提 供 了 大 量 的 客 源 , 推 动 了安 徽 旅 游 业 的 发 展 。 安徽 参与 长三 角 区域 经济 合作 与 发展 的优 势 二 、安 徽参 与长 三 角区 域经 济合 作 与发 展面 临 的问题 安 徽 参 与 长 三 角 区域 经 济 合 作 与发 展 有 其 得天 独 厚 的 优 势 , 虽 然 参 与 长 三 角 区 域 经 济 合 作 与 发 展 对 提 升 安 徽 的 经 济 实 充 分 高效 地 利 用 这 些优 势 对 于承 接 长 三 角 产业 转 移 ,提 升 本 省经 力 是 一 个 机 遇 , 但 是 在 区 域 经 济 合 作 与 发 展 的 过 程 中 , 难 免 会 遇 济 实力 有 积 极 推 动作 用 。长 三角 地 区可 利 用 安徽 的优 势 , 降低 生 到 一 些棘 手 的 问题 和 挑 战 ,能 否 顺 利解 决 问题 ,从 容 面对 挑 战 , 产 成 本 ,扩 大 市场 ,增 强 产 业和 企业 的影 响力 ,进 一 步 提 升长 三 决 定 了安徽 未 来 经 济 发展 水 平 。首 先 , 安徽 是 一 个 贫 困省 份 ,在 角 地 区的 区 域 竞 争力 。因 此 , 安徽 参 与 长 三角 区域 经 济 合作 与 发 扩 大 生产 、发 展 经 济 方面 存 在 财 力 不足 现 象 ,只 能 以低 成 本 承 接 展 对 于增 强安 徽和 长 三角 地 区的经 济 实力 有重 要意 义 。 长 三 角地 区产 业 转 移 ,而 不 能 向长 三角 地 区提 供 足够 的财 力 和 技 ( 一 )充裕 的矿 产 资源 术支 持 ,这 就 会 导致 双 方 的利 益得 失不 平 衡 ,使 安徽 在 参 与 长 三 安徽 的矿 产 资 源 种 类繁 多 ,产 量 丰 富 。安 徽 是 个 产煤 大 省 , 角 经 济 合 作 与 发 展 时 处 于 被 动 地 位 , 安 徽 只 能 依 靠 长 三 角 在 短 期 蕴 藏着 丰 富 的煤 炭 资源 ,含煤 面积 达 1 7 9 5 0 平 方 公 里 , 约 占全 省 总 内 发 展 经 济 , 不 利 于 安 徽 与 长 三 角 地 区 经 济 合 作 的 可 持 续 性 以 及 面积 的l 2 . 9 %, 共 有 淮 北 、 淮 南 、 宣 泾 、 芜 湖 、 巢 湖 、 安 庆 、 贵 池 安 徽 经 济 的 长 期 发 展 。 其 次 , 安 徽 承 接 长 三 角 转 移 的 产 业 大 多 都 七 大煤 田 ,有 1 2 个 市4 4 个 县 蕴 藏 着 煤 炭 资 源 , 其 煤 炭 储 量 占 华 东 是 劳 动 密 集 型 和 高 损 耗 的 资 本 密 集 型 产 业 , 很 多 低 损 耗 的 资 本 密 地 区 的一 半 。安 徽 的铜 资源 也很 丰 富 ,2 0 l 2 年 铜 陵 市 铜 产 业 电解 集 型 产 业 不 会 进 入 安 徽 , 它 们 仍 然 保 留 在 长 三 角 地 区 以 促 进 当 地 铜产 量9 O . 4 万 吨 , 占全 国 电 解 铜 产 量 的 1 5 % 。 安 徽 的 钢 铁 等 其 他 矿 经 济 发 展 , 使 安 徽 经 济 不 能 像 长 三 角 地 区 那 样 有 质 的 飞 跃 。 …再 产 资 源 储 量 均 位 居 全 国 前 列 。 丰 富 的 矿 产 资 源 为 安 徽 和 长 三 角 地 次 ,安 徽 的产 业 层 次 低 ,产 业 结 构 重 复 ,有 点无 面 现 象 严重 ,产 区 的产 业 发 展 提供 了基 础 资 源保 障 ,为 泛长 三角 区域 经 济 的发 展 业 集 聚 度低 ,产 业 链 不完 整 且 规 模 较 小 ,省 内具 有 竞 争 力 的招 商 做 出了卓 越贡 献 。 引资 环 境 并 未 形 成 , 不 能 积 极 吸 引 来 自长 三 角 地 区大 规 模 的 投 ( 二 )丰 富而又 廉价 的劳动 力 资源 资。 正 是 由 于 以上 问题 的存 在 ,让 安 徽 成 为 最 重 要 的承 接 长 三 根据 2 O l 2 年 安 徽 省 国 民 经 济 和 社 会 发 展 统 计 公 报 显 示 ,2 O 1 2 角地 区 产业 转移 基 地还 有很 长 的路 要走 。 年 末 安 徽 省 户 籍 人 口6 9 0 2 万人 , 比上年 增  ̄ J I J 2 6 万 人 ,增 长 0 . 4 %, 三 、安徽 参与 长三 角 区域 经济 合作 与 发展 的建 议 常 住 人 口5 9 8 8 万人 , 比上 年 增加 2 O 万 人 ,增 长0 . 3 % 。_ 3 _ 安 徽 是 长 安 徽 有 丰 富 的 资 源 , 地 理 位 置 优 越 , 发 展 潜 力 巨 大 , 其 参 与 三 角 地 区 重 要 的 人 口输 出 地 , 近 八 成 外 流 人 口 涌 入 江 、 浙 、 沪 三 长 三 角 区 域 经 济 合 作 与 发 展 是 历 史 的 必 然 。 长 三 角 地 区 经 济 发 展 省 市 , 为 该 地 区 提 供 了 大 量 的 人 力 资 源 。 同 时 安 徽 整 体 经 济 不 发 迅 猛 , 是 全 国乃 至 全 球 经 济 最 活 跃 的 地 区 之 一 , 安 徽 加 入 泛 长 三 达 , 农 业 人 口 较 多 , 人 力 资 本 低 廉 , 安 徽 制 造 业 成 本 中 仅 工 资 成 角 对 其 经 济 发 展 是 个 良 好 的 机 遇 , 安 徽 能 否 利 用 自身 优 势 , 把 握 本一 项 就要 比上 海低 2 0 %以 上 。 充 裕 而 又 廉 价 的 人 力 资 本 不 仅 保 证 好 机 遇 , 如 何 积 极 承 接 长 三 角 产 业 转 移 , 怎 样 参 与 长 三 角 区 域 经 了安 徽 企 业 劳 动力 的供 给 , 而 且增 加 了长 三 角 的人 力 资 源 , 降低 济 合 作 与 发 展 , 这 是 值 得 深 思 的 问 题 。 其 生产 成 本 ,进 一步 保障 了该地 区经 济/ I L  ̄r J 发展 。 ( 一 )充分 利用 资源 优 势 ,提 高资源 品质 ,增加 合 作效 率 ( 三 )优越 的地 理位 置 安徽 的 资源 丰 富 ,若 不 加 以整 合 便 向长 三 角 地 区输 入 , 资源 安 徽 位 于 华 东 腹 地 , 是 我 国 东 部 襟 江 近 海 的 内 陆 省 份 , 东 的 品 质 就 不 会 高 , 对 长 三 角 地 区 的 贡 献 度 也 就 较 小 ,进 而 经 济 合 连 江 苏 、浙 江 ,南 邻 江 西 ,西 接 湖 北 、河 南 ,北 靠 山 东 ,坐 拥 长 作 效率 比较 低 下 。因 此 , 安徽 需 对 现 有 资源 予 以加 工 、整 合 ,提 江 、 淮河 、新 安 江 三 大流 域 。众 多 通往 发达 城 市 的 高速 公 路 、 铁 高 资源 的 品质 ,当 这 些 资源 输 入 长 三 角地 区时 能 够 立 即被 高 效 地 路 、 水 路 已 基 本 建 成 , 降 低 了 区 域 物 流 成 本 , 促 进 了 与 发 达 地 区 利 用 , 从 而 提 高 企 业 的 生 产 效 率 。 安 徽 的 人 力 资 源 充 裕 , 但 很 多 特别 是 长 三 角 地 区 的 经济 合 作 与 贸 易往 来 。安 徽 和长 三 角 地 区 可 劳 动 力 受 教 育 程 度 低 , 知 识 技 能 欠 缺 , 安 徽 可 先 对 这 些 劳 动 力 进 利 用 便 捷 的 交 通 , 互 通 有 无 , 增 强 资 源 在 区 域 内 的 流 动 性 , 共 同 行 培 训 , 让 其 掌 握 一 定 的 工 作 技 能 , 再 将 其 向 长 三 角 地 区 输 入 , 提 高 两地 区 的经 济效 率 。 ��

2003年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3年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3年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法规类别】经济统计社会统计【发布部门】安徽省统计局【发布日期】2004.02.18【实施日期】2004.02.18【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2003年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4年2月18日安徽省统计局)2003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人民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方针政策,一手抓抗击非典和抗洪救灾,一手抓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开拓奋进,扎实工作,保持了国民经济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创近年来最好水平,经济运行质量持续提高,城乡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科技、教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

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3973.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2%,增幅较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是1998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

其中,第一产业因受灾有所下降,全年实现增加值749.1亿元,下降3%;第二产业增加值1780.6亿元,增长14%;第三产业增加值1443.5亿元,增长10.2%。

三次产业比例为18.9∶44.8∶36.3。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为6457元,比上年增加640元。

全社会劳动生产率11278元/人,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7.8%。

物价总水平小幅上涨。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7%,其中城市上涨1.8%、农村上涨1.7%。

分类别看,食品类价格上涨6.0%,其中鲜菜及油脂分别上涨28.7%和16.8%;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居住类价格微升;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医疗保健用品、交通和通讯等类价格仍为下降趋势。

原材料购进价格上涨6.7%,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3.5%,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3.5%。

就业规模继续扩大。

年末全省从业人员3544.9万人,比上年增加44.4万人。

其中,第一产业1875.2万人,减少71.1万人;第二产业680.4万人,增加59.2万人;第三产业989.3万人,增加56.3万人。

对安徽省城镇体育人口与经济发展特征探析

对安徽省城镇体育人口与经济发展特征探析
第2 9卷
第 4期
吉 林 化 工 学 院 学 报
J U N FJ I N TT T FC MIA E H L G O R ALO I N I S IU E O HE C LT C NO O Y L
Vo _ 9 N0 4 l2 .
Ap . 2 1 r 01
c 生 产总值
. 比上年 增长 _
图1 ‘ ‘ 十一五’ 省生产 总值及增长 ’ 全
2 0 0r 兀 J 0 0 L l 4 7- 【 J 10 % 2
二、 研究结果 与分析
安徽省 是我 国的人 口大 省 , 口数 在 全 国排 人
:嚣 : [ .

文 献标 志码 : A 中 图分 类 号 : 0 5 G8 - 0
体育 人 口是经济 和社会 发 展到一 定历 史 阶段 的人 口现 象和 体育 现 象 , 一 项 重要 的社 会 体 育 是 指标 … , 它反 映 了人们 对 体 育 的参 加 程 度 及 亲 和 程度 , 体育 人 口既 是经 济 和 社 会 发展 文 明程 度 的 标志 , 也是 制定 社会 发 展 规 划 和 战 略研 究 的一个 重要 依据 , 因此 , 对安 徽省 城镇体 育人 口进 行研究 分析 , 能为 推动 安徽 省 社 会 体 育 事业 和经 济 的全 面发 展提供 科学 依据 和参 考作 用 。
分, 本研 究通 过抽 样 测 算 出 了安 徽 省 城 镇 社会 体
全 国平 均水 平 ( 2 1 4 00年 国 民经 济 和社 会 发 展 统
计公报》 指出, 1 年 , 2 0 安徽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 0
配收入 为 1 8 . 7元 , 57 8 1 同比增 长 1 . % , 于全 21 高 国 0 8 百分 点 , .个 安徽 省城 镇居 民人均 可 支配

2002年合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2年合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2年合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2年,我市各级政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加快发展”为主题,紧紧围绕“富民强市”、建设“四大基地”的发展战略,全面落实促进经济增长的各项政策措施,全市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各项改革继续深化,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城乡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科技、教育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为“GDP千亿规划”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综合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

初步测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412.4亿元,按可比格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1%。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9.8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206.7亿元,增长14.9%;第三产业增加值165.9亿元,增长13.0%。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9265元,比上年增加1008元。

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不断改善。

农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品种、品质和布局的优化,内部结构日趋合理。

工业结构加速调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取得成效,汽车、电子、机械、家电、化工、橡胶等行业主导作用日益增强,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开始形成。

第三产业中新兴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

国内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10.5:49.3:40.2调整为9.7:50.1:40.2。

改革开放深入推进。

出台并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快我市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全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成立工业投资控股公司,对46户工业企业进行授权经营。

全面推行林权制度改革,启动农村水利产权制度改革,乡镇工业企业改制面达到80%。

公用事业单位改制取得新突破;商贸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全面启动市级公共支出改革;企业上市融资工作有新进展,科大创新成功上市,国风股份配股和国通管业上市方案获审通过。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城市新型管理体制初步形成;城镇户籍制度改革和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取得重要突破,教育、投融资、事业单位等各项改革正在深入推进。

2002年中国统计年鉴

2002年中国统计年鉴

Sheet Name Table NameA0101c1-1 全国行政区划(2001年底)A0102c1-2 自然状况A0103c1-3 自然资源A0104c1-4 土地状况A0105c1-5 主要山脉基本情况A0106c1-6 主要河流基本情况A0107c1-7 河流流域面积A0108c1-8 全国内陆水面面积A0109c1-9 海区海域及渔场面积A0110c1-10 浅海滩涂海湾可养殖面积A0111c1-11 主要城市平均气温(2001年)A0112c1-12 主要城市平均相对湿度 (2001年)A0113c1-13 主要城市降水量(2001年)A0114c1-14 主要城市日照时数(2001年)B0201c2-1 各部门机构数B0202c2-2 平均每天主要社会经济活动B0203c2-3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量与速度指标B0204c2-4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结构指标B0205c2-5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比例和效益指标B0206c2-6 人均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B0207c2-7 西部12省、自治区、直辖市国民经济和B0208c2-8 民族自治地方自然资源B0209c2-9 民族自治地方行政区划和人口 (2001年)B0210c2-10 民族自治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B0211c2-11 少数民族分布的主要地区C0301c3-1 国内生产总值C0302c3-2 国内生产总值构成C0303c3-3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C0304c3-4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C0305c3-5 第三产业增加值C0306c3-6 第三产业增加值构成C0307c3-7 第三产业增加值指数C0308c3-8 各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和指数C0309c3-9 各地区国内生产总值 (2001年)C0310c3-10 各地区国内生产总值项目结构(2001年)C0311c3-11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C0312c3-12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结构C0313c3-13 各地区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 (2001年)C0314c3-14 各地区资本形成总额及构成(2001年)C0315c3-15 各地区最终消费及构成(2001年)C0316c3-16 居民消费水平c0317c3-17 1997年投入产出基本流量表(中间使用部分)c0318c3-18 1997年投入产出基本流量表(最终使用部分)c0319c3-19 投入产出直接消耗系数表 (1997年)c0320c3-20 投入产出完全消耗系数表 (1997年)C0321c3-21 资金流量表(实物交易,1999年)C0322c3-22 资金流量表(金融交易,1999年)C0323c3-23 国际收支平衡表(2001年)D0401c4-1 人口数及构成D0402c4-2 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D0403c4-3 各地区总人口和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2001年)D0404c4-4 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基本情况D0405c4-5 全国分年龄、性别的人口D0406c4-6 全国分性别的民族人口D0407c4-7 各地区的户数、人口数和性别比D0408c4-8 各地区分性别、户口登记状况的人口D0409c4-9 全国按现住地、户口登记地分的人口D0410c4-10 各地区按家庭户类别分的户数D0411c4-11 全国分年龄、性别的死亡人口状况(1999.11.1-2000.10.31) D0412c4-12 各地区分性别、受教育程度的6岁及6岁以上人口D0413c4-13 各地区分性别的15岁及15岁以上文盲人口D0414c4-14 各地区家庭户的住房间数和面积E0501c5-1 就业基本情况E0502c5-2 按三次产业分的年底就业人员数E0503c5-3 各地区按三次产业分的年底就业人员数 (2001)E0504c5-4 按城乡分的年底就业人员数E0505c5-5 分行业年底就业人员数E0506c5-6 分行业年底职工人数E0507c5-7 分登记注册类型和细行业年底职工人数 (2001年)E0508c5-8 国有单位分行业年底职工人数E0509c5-9 城镇集体单位分行业年底职工人数E0510c5-10 其他单位分行业年底职工人数E0511c5-11 分行业城镇单位年底女性就业人员E0512c5-12 分登记注册类型和细行业女性年底就业人员 (2001年)E0513c5-13 分登记注册类型和细行业年底女性就业人员E0514c5-14 分地区分行业专业技术人员年末人数(2001年)E0515c5-15 分地区分行业私营企业和个体就业人数E0516c5-16 分地区分行业城镇私营企业和个体就业人数E0517c5-17 各地区私营企业年底就业人员数(2001年)E0518c5-18 各地区个体年底就业人员数(2001年)E0519c5-19 职工工资总额和指数E0520c5-20 职工平均工资及指数E0521c5-21 分行业职工工资总额E0522c5-22 分行业职工平均工资E0523c5-23 分细行业职工平均工资(2001年)E0524c5-24 国有单位分行业职工平均工资E0525c5-25 城镇集体单位分行业职工平均工资E0526c5-26 其他单位分行业职工平均工资E0527c5-27 其他单位分登记注册类型职工平均工资E0528c5-28 分地区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年底就业人员数和劳动报酬(2001年)E0529c5-29 按受教育程度分的城镇就业人员行业构成(2001年)E0530c5-30 按受教育程度分的城镇失业人员行业构成(2001年)E0531c5-31 按受教育程度分的城镇就业人员就业身份构成(2001年)E0532c5-32 按受教育程度分的城镇就业人员职业构成(2001年)E0533c5-33 按受教育程度分的城镇失业人员失业原因构成(2001年)E0534c5-34 按失业原因分的城镇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2001年)E0535c5-35 分地区职业介绍工作情况(2001年底)F0601c6-1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F0602c6-2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按经济类型分)F0603c6-3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按资金来源和构成分)F0604c6-4 按经济类型分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2001年)F0605c6-5 国有经济按各种分组的固定资产投资F0606c6-6 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投资F0607c6-7 按资金来源和隶属关系分的基本建设投资F0608c6-8 按构成和建设性质分的基本建设投资F0609c6-9 国民经济各行业按建设性质分的基本建设投资 (2001年)F0610c6-10 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的基本建设投资F0611c6-11 按项目规模分的基本建设投资及项目个数F0612c6-12 基本建设房屋建筑面积F0613c6-13 国民经济各行业基本建设新增固定资产F0614c6-14 各地区基本建设施工、投产项目个数和新增固定资产F0615c6-15 国民经济各行业基本建设施工、投产项目个数 (2001年)F0616c6-16 国民经济各行业基本建设投资和新增固定资产 (2001年)F0617c6-17 基本建设新增主要产品生产能力F0618c6-18 按资金来源和隶属关系分的更新改造投资F0619c6-19 按构成和建设性质分的更新改造投资F0620c6-20 国民经济各行业按建设性质分的更新改造投资 (2001年)F0621c6-21 各地区更新改造施工、投产项目个数和新增固定资产F0622c6-22 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的更新改造投资(2001)F0623c6-23 国民经济各行业更新改造施工、投产项目个数 (2001年)F0624c6-24 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的更新改造新增固定资产F0625c6-25 国民经济各行业更新改造投资和新增固定资产 (2001年)F0626c6-26 各地区限额以上更新改造项目个数、投资和新增固定资产 (2001年) F0627c6-27 国民经济各行业更新改造限额以上施工、投产项目个数(2001年)F0628c6-28 更新改造新增主要产品生产能力F0629c6-29 按用途分的更新改造投资和房屋建筑面积F0630c6-30 城镇集体单位各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和新增固定资产 (2001年)F0631c6-31 各地区城镇集体单位按构成分的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屋建筑面积F0632c6-32 各地区城镇集体单位按国民经济行业分F0633c6-33 城镇和工矿区个人建房F0634c6-34 农村个人固定资产投资和建房F0635c6-35 在建大型项目基本情况F0636c6-36 房地产开发主要指标F0637c6-37 房地产开发企业(单位)个数F0638c6-38 房地产开发企业(单位)从业人数F0639c6-39 房地产开发企业(单位)的土地开发及其购置F0640c6-40 房地产开发建设投资总规模及完成投资F0641c6-41 按用途分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单位)投资完成额F0642c6-42 房地产开发企业(单位)的资金来源F0643c6-43 房地产开发建设房屋建筑面积和造价F0644c6-44 按用途分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单位)新开工房屋面积F0645c6-45 商品房屋销售情况F0646c6-46 按用途分的商品房屋实际销售面积F0647c6-47 按用途分的商品房屋平均销售价格F0648c6-48 房地产开发企业(单位)的资产负债F0649c6-49 房地产开发经营情况G0701c7-1 能源生产总量及构成G0702c7-2 能源消费总量及构成G0703c7-3 综合能源平衡表G0704c7-4 石油平衡表G0705c7-5 煤炭平衡表G0706c7-6 电力平衡表G0707c7-7 能源生产弹性系数G0708c7-8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G0709c7-9 分行业能源消费总量和主要能源品种消费量 (2000年) G0710c7-10 能源加工转换效率G0711c7-11 平均每天各种能源消费量G0712c7-12 分品种生活能源年消费总量G0713c7-13 每人年平均生活用能源G0714c7-14 分地区电力消费量H0801c8-1 国家财政收支总额及增长速度H0802c8-2 国家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H0803c8-3 国家财政分项目收入H0804c8-4 各项税收收入H0805c8-5 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和消费税收入H0806c8-6 国家财政债务发行情况H0807c8-7 国家财政主要支出项目H0808c8-8 国家财政按功能性质分类的支出H0809c8-9 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H0810c8-10 国家财政用于科学研究的支出H0811c8-11 国家财政用于抚恤和社会福利的支出H0812c8-12 国家财政债务还本付息支出H0813c8-13 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及比重H0814c8-14 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及比重H0815c8-15 预算外资金分项目收入H0816c8-16 预算外资金分项目支出H0817c8-17 政策性补贴支出H0818c8-18 中央和地方预算外资金收支及比重H0819c8-19 分地区财政收入(2001年)H0820c8-20 分地区财政支出(2001年)H0821c.XLS8-21 外债余额H0822c.XLS8-22 外债风险指标I0901c9-1 全国各种价格指数I0902c9-2 全国各种价格定基指数I0903c9-3 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 (2001年)I0904c9-4 全国商品零售价格分类指数 (2001年)I0905c9-5 各地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I0906c9-6 各地区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2001年)I0907c9-7 各地区商品零售价格分类指数I0908c9-8 各地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分类指数I0909c9-9 分行业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I0910c9-10 工业品出厂价格分类指数I0911c9-11 各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I0912c9-12 房地产价格指数J1001c10-1 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情况J1002c.XLS10-2 全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底余额和年增加额J1003c10-3 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及恩格尔系数J1004c10-4 城镇居民家庭基本情况J1005c10-5 西部12省(区、市)城镇居民家庭基本情况J1006cJ1007c10-7 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2001年)J1008c10-8 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构成(2001年)J1009c10-9 西部 12 省 (区、市) 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购买的主要商品数量J1010c10-10 西部12省(区、市)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年底耐用消费品拥有量J1011c10-11 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购买的主要商品数量J1012c10-12 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年底耐用消费品拥有量J1013c10-13 按收入等级分的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购买商品数量 (2001年) J1014c10-14 按收入等级分的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J1015c10-15 各地区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全年家庭收入来源(2001年)J1016c10-16 各地区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2001年)J1017c10-17 各地区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年底耐用消费品拥有量(2001年)J1018c10-18 农村居民家庭基本情况J1019c10-19 农村居民按纯收入分组的户数占调查户比重J1020c10-20 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纯收入J1021c10-21 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纯收入J1022c10-22 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按来源分的纯收入(2001年)J1023c10-23 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构成J1024c10-24 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 (2001年)J1025c10-25 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消费现金支出 (2001年)J1026c10-26 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主要食品消费量 (2001年)J1027c10-27 全国和西部12省(区、市)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主要消费品消费量J1028c10-28 全国和西部12省(区、市)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年底耐用消费品拥有量J1029c10-29 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2001年底)J1030c10-30 城乡新建住宅面积和居民住房情况J1031c10-31 农村居民家庭住房情况J1032c10-32 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年末住房情况 (2001年)K1101c11-1 全国城市数 (2001年)K1102c11-2 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城市社会经济指标 (2001年)K1103c11-3 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主要经济指标 (2001年)K1104c11-4 城市公用事业基本情况K1105c11-5 各地区城市房屋建筑及住房情况 (2001年)K1106c11-6 各地区城市自来水情况 (2001年)K1107c11-7 各地区城市煤气、液化石油气、天然气情况 (2001年)K1108c11-8 各地区城市集中供热情况 (2001年)K1109c11-9 各地区城市市政工程情况 (2001年)K1110c11-10 各地区城市公共汽(电)车、出租汽车情况 (2001年)K1111c11-11 各地区城市园林绿化情况 (2001年)K1112c11-12 各地区城市公共卫生情况 (2001年)K1113c11-13 各地区城市设施水平 (2001年)L1201c12-1 农村基层组织和农业基本情况L1202c12-2 主要农牧渔业生产情况L1203c12-3 农村基层组织情况L1204c12-4 乡村劳动力 (年底数)L1205c12-5 全国耕地面积L1206c12-6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及指数L1207c12-7 主要农业机械和农产品加工机械年底拥有量L1208c12-8 有效灌溉面积、农用化肥施用量、农村水电及用电情况L1209c12-9 灌溉、水库和除涝、治水、治碱情况L1210c12-10 各地区水利设施和除涝、治碱面积 (2001年)L1211c12-11 农村居民家庭年末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L1212c12-12 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年底拥有主要生产性固定资产数量L1213c12-13 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土地经营情况 (2001年)L1214c12-14 农作物总播种面积L1215c12-15 主要农作物种植结构L1216c12-16 主要农产品单位面积产量L1217c12-17 主要农产品产量L1218c12-18 主要林产品产量L1219c12-19 牲畜饲养情况L1220c12-20 畜产品产量L1221c12-21 水产品产量L1222c12-22 主要农产品人均占有量L1223c12-23 每个农业劳动力生产量L1224c12-24 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出售主要农产品L1225c12-25 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出售主要牧业产品及水产品L1226c12-26 主要农产品产量与解放前最高年产量比较L1227c12-27 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L1228c12-28 国营农场基本情况M1301c13-1 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单位数和总产值M1302c13-2 工业分行业职工人数M1303c13-3 各地区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M1304c13-4 各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占全国比重(1999-2001年)M1305c13-5 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主要指标 (2001年)M1306c13-6 按行业分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M1307c13-7 各地区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主要指标 (2001年)M1308c13-8 各地区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2001年) M1309c13-9 按行业分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主要指标 (2001年)M1310c13-10 按行业分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M1311c13-11 各地区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主要指标 (2001年)M1312c13-12 各地区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 (2001年)M1313c13-13 按行业分“三资”工业企业主要指标(2001年)M1314c13-14 按行业分“三资”工业企业M1315c13-15 各地区“三资”工业企业主要指标(2001年)M1316c13-16 各地区“三资”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2001年)M1317c13-17 按行业分大中型工业企业主要指标(2001年)M1318c13-18 按行业分大中型工业企业M1319c13-19 各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主要指标(2001年)M1320c13-20 各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2001年)M1321c13-21 按主要注册登记类型分的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指标M1322c13-22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M1323c13-23 工业产品产量M1324c13-24 重点工业企业主要工业产品生产能力(2000年)N1401c14-1 建筑业企业概况N1402c14-2 建筑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2001年)N1403c14-3 各地区历年建筑业总产值N1404c14-4 各地区历年建筑业增加值N1405c14-5 各地区历年建筑业企业利税总额N1406c14-6 各地区历年建筑业企业利润总额N1407c14-7 各地区历年建筑业劳动生产率(按增加值计算)N1408c14-8 各地区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的建筑业企业单位数(2001年)N1409c14-9 各地区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的建筑业企业从业人员(2001年)N1410c14-10 各地区建筑业企业技术装备情况N1411c14-11 各地区国有建筑业企业技术装备情况N1412c14-12 各地区建筑业总产值 (2001年)N1413c14-13 各地区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的建筑业总产值(2001年)N1414c14-14 各地区按行业分的建筑业总产值(2001年)N1415c14-15 各地区建筑业增加值(2001年)N1416c14-16 各地区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的建筑业增加值(2001年)N1417c14-17 各地区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的建筑业企业实收资本(2001年)N1418c14-18 各地区建筑业企业资产(2001年)N1419c14-19 各地区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的建筑业企业资产(2001年)N1420c14-20 各地区建筑业企业负债及所有者权益(2001年)N1421c14-21 各地区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的建筑业企业所有者权益(2001年)N1422c14-22 各地区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的建筑业企业负债(2001年)N1423c14-23 各地区建筑业企业总收入(2001年)N1424c14-24 各地区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的建筑业企业总收入(2001年)N1425c14-25 各地区建筑业企业利税总额(2001年)N1426c14-26 各地区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的建筑业企业税金总额 (2001年)N1427c14-27 各地区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的建筑业企业利润总额(2001年)N1428c14-28 各地区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的建筑业企业工程结算利润(2001年)N1429c14-29 各地区建筑业劳动生产率(2001年)N1430c14-30 各地区建筑业企业工程质量N1431c14-31 各地区国有建筑业企业工程质量N1432c14-32 各地区房屋建筑面积N1433c14-33 各地区建筑业企业主要建筑材料消耗 (2001年)N1434c14-34 勘察设计机构和人员数(2001年)O1501c15-1 各地区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职工人数(2001年底)O1502c15-2 交通运输业基本情况O1503c15-3 各地区运输线路长度(2001年底)O1504c15-4 运输线路长度O1505c15-5 运输线路质量O1506c15-6 客运量O1507c15-7 旅客周转量O1508c15-8 货运量O1509c15-9 货物周转量O1510c15-10 旅客运输平均运距O1511c15-11 货物运输平均运距O1512c15-12 各地区全社会客运量(2001年)O1513c15-13 各地区全社会旅客周转量(2001年)O1514c15-14 各地区全社会货运量(2001年)O1515c15-15 各地区全社会货物周转量 (2001年)O1516c15-16 国家营业铁路基本情况O1517c15-17 铁路机车年末数O1518c15-18 国家铁路客、货车拥有量O1519c15-19 国家铁路运输固定资产情况O1520c15-20 国家铁路货物运输量(按货类分)O1521c15-21 国家铁路平均每日装车数O1522c15-22 国家铁路货车平均静载重O1523c15-23 铁路主要干线客货运输量 (2001年)O1524c15-24 铁路主要车站旅客发送量O1525c15-25 铁路主要车站货物发送量O1526c15-26 国家铁路运输主要财务指标O1527c15-27 国家铁路运输技术经济主要指标O1528c15-28 民用车辆拥有量O1529c15-29 私人汽车拥有量O1530c15-30 全国公路运输汽车拥有量O1531c15-31 各地区民用运输船舶拥有量O1532c15-32 各地区私人运输船舶拥有量O1533c15-33 沿海主要港口分货类吞吐量O1534c15-34 沿海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O1535c15-35 沿海主要港口码头泊位数 (2001年底)O1536c15-36 内河主要港口码头泊位数 (2001年底)O1537c15-37 民用航空航线及飞机架数O1538c15-38 民用航空运输量及通用飞行时间O1539c15-39 输油(气)管道长度和运输量 (2001年底)O1540c15-40 邮电业务基本情况O1541c15-41 邮电业务量O1542cO1543c15-43 电信主要通信能力 (年底数)O1544c15-44 邮电通信水平P1601c16-1 国内贸易基本情况P1602c16-2 全国消费品市场交易情况P1603c16-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P1604c16-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按行业分)P1605c16-5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基本情况(2001年) P1606c16-6 各地区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法人企业数 (2001年)P1607c16-7 各地区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产业活动单位数 (2001年)P1608c16-8 各地区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从业人数 (2001年)P1609c16-9 分行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购、销、存总额(2001年)P1610c16-10 各地区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购、销、存总额(2001年)P1611c16-11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主要商品分类销售额P1612c16-12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数量P1613c16-13 餐饮业营业收入P1614c16-14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资产P1615c16-15 分行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资产及负债情况 (2001年)P1616c16-16 各地区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资产及负债情况 (2001年)P1617c16-17 各地区限额以上批发贸易企业资产及负债情况 (2001年)P1618c16-18 各地区限额以上零售贸易企业资产及负债情况 (2001年)P1619c16-19 限额以上餐饮企业资产及负债情况P1620c16-20 各地区限额以上餐饮企业资产及负债情况 (2001年)P1621c16-21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主要财务指标情况P1622c16-22 分行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主要财务指标情况 (2001年)P1623c16-23 各地区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主要财务指标情况(2001年)P1624c16-24 各地区限额以上批发贸易企业主要财务指标情况 (2001年)P1625c16-25 各地区限额以上零售贸易企业主要财务指标情况 (2001年)P1626c16-26 限额以上餐饮企业主要财务指标情况P1627c16-27 各地区限额以上餐饮企业主要财务指标情况 (2001年) Q1701c17-1 对外经济贸易基本情况Q1702c17-2 人民币对主要外币年平均汇价(中间价)Q1703c17-3 进出口贸易总额Q1704c17-4 海关历年出口商品分类金额Q1705c17-5 海关历年进口商品分类金额Q1706c17-6 海关进出口商品分类金额Q1707c17-7 我国同各国(地区)海关进出口总额Q1708c17-8 海关出口主要商品数量和金额Q1709c17-9 海关进口主要商品数量和金额Q1710c17-10 各地区进出口商品总值(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Q1711c17-11 各地区进出口商品总值(按境内目的地、货源地分)Q1712c17-12 各地区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商品总值Q1713c17-13 利用外资概况Q1714c17-14 利用外资额(按方式分)Q1715c17-15 实际利用外商直接和其他投资额 (按国别、地区分)Q1716c17-16 实际利用外商直接和其他投资额 (按地区分)Q1717c17-17 按行业分外商直接投资合同外资额Q1718c17-18 按行业分外商实际直接投资额Q1719c17-19 年末登记外商投资企业行业分布情况Q1720c17-20 各地区外商投资企业年末登记情况Q1721c17-21 对外经济合作Q1722c17-22 对外经济合作完成营业额 (按国别、地区分)R1801c18-1 旅游事业发展情况R1802c18-2 各地区旅行社数和职工人数 (2001年底)R1803c18-3 各地区按经济类型分的星级饭店数 (2001年底)R1804c18-4 各地区按规模分的星级饭店数 (2001年底)R1805c18-5 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及构成R1806c18-6 接待外国旅游人数 (按性别、年龄和事由分)R1807c18-7 接待外国旅游人数 (按国别分)R1808c18-8 各地区国际旅游外汇收入R1809c18-9 各地区接待国际旅游人数R1810c18-10 各地区国际旅行社主要经济指标(2001年)R1811c18-11 国内旅游情况S1901c19-1 银行系统机构、人员数 (2001年底)S1902c19-2 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平衡表(资金来源)S1903c19-3 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平衡表(资金运用)S1904c19-4 货币供应量(年底数)S1905c19-5 金融机构现金收入S1906c19-6 金融机构现金支出S1907c19-7 金融机构现金投放回笼差额S1908c19-8 黄金和外汇储备S1909c19-9 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利率S1910c19-10 金融机构法定贷款利率表S1911c19-11 国内有价证券分类发行情况 (2001年)S1912c19-12 上市公司数量一览表S1913c19-13 股票发行筹资情况S1914c19-14 股票交易统计表S1915c19-15 保险公司业务经济技术指标(2001年)S1916c19-16 保险系统机构、人员数(2001年底)T2001c20-1 教育事业基本情况T2002c 20-2 各级各类学校数T2003c 20-3 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工数T2004c 20-4 各级各类学校教师数T2005c 20-5 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生数T2006c 20-6 各级各类学校招生数T2007c 20-7 各级各类学校毕业生数T2008c20-8 研究生和留学生数T2009c20-9 高等学校分科在校学生数T2010c20-10 高等学校分科招生数T2011c20-11 高等学校分科毕业生数T2012c20-12 高等学校分科专任教师数 (2001年)T2013c20-13 中等专业学校分科学生数(2001年)T2014c20-14 中等专业学校分类别专任教师数 (2001年)T2015c20-15 技工学校数和学生数T2016c20-16 各类技工学校情况(2001年)T2017c20-17 初中毕业生和小学毕业生升学率及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T2018c20-18 平均每万人口在校学生数和大中小学学生构成T2019c20-19 各级学校教师负担学生数T2020c20-20 各级学校女学生和女教师数T2021c20-21 各级各类成人学校基本情况 (2001年)T2022c20-22 各地区高等学校分类别学校数 (2001年)T2023c20-23 各地区高等学校教职工数 (2001年)T2024c20-24 各地区中等专业学校数 (2001年)T2025c20-25 各地区中等专业学校教职工数 (2001年)T2026c20-26 各地区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学生数 (2001年)T2027c20-27 各地区普通中学分城乡学校和在校学生数 (2001年)T2028c20-28 各地区普通中学分城乡招生数和毕业生数 (2001年)T2029c20-29 各地区普通中学按城乡和主办部门分的教职工数 (2001年) T2030c20-30 各地区职业中学基本情况 (2001年)T2031c20-31 各地区小学分城乡学校数和在校学生数 (2001年)T2032c20-32 各地区小学按城乡和主办部门分的教职工数 (2001年)T2033c20-33 各地区特殊教育情况 (2001年)T2034c20-34 各地区幼儿园基本情况 (2001年)T2035c20-35 各地区教育经费情况T2036c20-36 各类学校教育经费情况 (2000年)T2037c20-37 全国科技活动基本情况T2038c20-38 科学研究与开发机构基本情况T2039c20-39 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基本情况T2040c20-40 高等学校科技活动情况T2041c20-41 中国科协系统科技活动情况 (2001年)T2042c20-42 国有企事业单位年底专业技术人员数T2043c20-43 全国技术市场成交额T2044c20-44 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2001年)T2045c20-45 测绘部门生产完成情况 (2001年)T2046c20-46 各地区测绘资料提供情况 (2001年)T2047c20-47 气象台站数和卫星云图接收、使用情况 (2001年)T2048c20-48 农业气象业务站点数 (2001年)T2049c20-49 地震监测情况 (2001年)T2050c20-50 国家监督抽查产品质量情况T2051c20-51 各地区产品质量情况 (2001年)T2052c20-52 全国产品、商品质量监督检查情况 (2001年)T2053c20-53 三种专利申请受理量T2054c20-54 三种专利申请授权量T2055c20-55 各地区三种专利申请受理和授权量 (2001年)T2056c20-56 按国别(地区)分的三种专利申请受理量及授权量 (2001年)T2057c20-57 按国际专利标准分类的发明、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T2058c20-58 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内部支出情况(2000年)T2059c20-59 各地区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内部支出情况(2000年)T2060c20-60 各地区科研机构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情况(2000年)T2061c20-61 各地区高等院校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情况(2000年)T2062c20-62 各地区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情况(2000年)T2063c20-63 各地区其他事业单位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情况T2064c20-64 各地区农林牧渔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情况(2000年)T2065c20-65 各地区采掘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情况(2000年)T2066c20-66 各地区制造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情况(2000年)T2067c20-67 各地区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T2068c20-68 各地区建筑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情况(2000年)T2069c20-69 各地区地质勘察、水利管理业T2070c20-70 各地区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讯业T2071c20-71 各地区社会服务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情况(2000年)T2072c20-72 各地区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T2073c20-73 各地区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T2074c20-74 各地区科学研究及综合技术服务业T2075c 20-75 高技术行业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投入情况(2001)T2076c 20-76 高技术行业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产出情况(2001)U2101c21-1 文化艺术和文物事业机构、人员情况 (2001年)U2102c21-2 各地区文化艺术、文物事业单位数U2103c21-3 艺术表演团体演出情况(2001年)U2104c21-4 艺术表演团体收支情况 (2001年)U2105c21-5 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站业务活动及经费情况 (2001年)。

2002年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2年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2年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武汉市统计局•【公布日期】•【字号】•【施行日期】•【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统计正文2002年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武汉市统计局2003年)2002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应对加入WTO后面临的新形势,实现了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一、综合国民经济稳定增长,产业结构继续调整。

初步统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493.0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8%。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9.53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660.49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743.07亿元,增长12.5%。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9611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7%。

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构成比例由上年的6.3:44.1:49.6变化为6.0:44.2:49.8。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

全年完成财政收入196.54亿元,比上年同口径增长15.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5.83亿元,增长27%。

市场物价低位平稳运行。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1.4%。

除烟酒上涨2.7%、居住上涨1.3%外,食品下降1.0%、衣着下降0.5%、家庭设备下降5.7%、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下降9.0%、交通和通讯下降0.1%、娱乐教育文化价格下降1.4%。

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3.7%。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下降1.6%。

劳动就业工作有新进展。

年末全市从业人员407.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万人,增长0.3%。

全年下岗失业职工实现再就业7.1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4.98%。

各项改革稳步推进。

国有企业改革加速,向各区下放了226户市属国有企业;国有资产营运机构整合力度加大,一批国有控股公司重组壮大;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简了一批市级审批项目;改善经济发展软环境,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不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取得初步成效,全市农民人平负担比上年减少31.29元,下降31.6%。

2002年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2年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2 年浙江省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浙江省统计局 (!""( 年 ( 月 &* 日)!""! 年,浙江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全面落实省 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各项任务以及省委省政府的一系列 重大战略部署,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积 极推进各项改革,市场竞争优势得到发挥,国民经济持续快 速健康发展,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城乡人民生 活继续提高,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 合!""! 年,全省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初步测算,全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 增长 &!’()。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 亿元,增长 (’();第二产业增加值 (+!, 亿元,增长 &(’();第三产业增加值 ("%, 亿元,增长 &(’-)。

第一、二、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上 年 的 +’*.,&’*.(*’- 变 为 *’*.,&’!.-"’" , 第 三 产 业 增 加 值 占/ 0 1 的比重首次达到 -")。

国内生产总值构成中,公有制经 济增加值为 (%", 亿元,占 / 0 1 的比重为 -$),比上年下降 &’% 个百分点;非公有制增加值为 -"%, 亿元,占 / 0 1 的比重 为 ,(),比上年上升 &’% 个百分点,其中个私经济增加值为 (-," 亿元,占 / 0 1 的比重为 -,),比上年上升 &’% 个百分 点。

全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 &%,$" 元,比上年增长 &&’$)。

!""! 年,全省各地继续以效益农业为中心,积极发展特色优势农产品,进一步巩固和深化粮食购销市场,农业生 产在结构调整中平稳发展。

2007年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7年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7年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安徽省统计局2007年,全省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六大战略”,着力提升“861”行动计划,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努力克服洪涝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国民经济呈现增长加快、质量提高、活力增强、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和谐安徽建设加快推进。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GDP)7345.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9%。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14.7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3282.6亿元,增长19.3%;第三产业增加值2848.4亿元,增长12.3%。

三次产业结构为16.5∶44.7∶38.8。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12015元(折合1580美元),比上年增加1960元。

全社会劳动生产率19436元/人,比上年增加2842元。

2007年生产总值单位:亿元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5.3%,涨幅高于上年4.1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2.5%。

在食品类价格中,粮食上涨5.8%,油脂上涨27.3%,肉禽及制品上涨33.4%。

商品零售价格上涨4.5%。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5.1%,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3.6%,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5.4%,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14.1%。

2007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年末全省从业人员3818万人,比上年增加77万人。

其中,第一产业1639.7万人,减少101.3万人;第二产业904.9万人,增加69.2万人;第三产业1273.4万人,增加109.1万人。

在岗职工321.8万人,增加0.9万人;城乡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和个体劳动者485.3万人。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50.3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5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6%。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是: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农村经济仍较薄弱等。

2002年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2年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2年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黑龙江省统计局•【公布日期】•【字号】•【施行日期】•【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统计正文2002年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黑龙江省统计局2003年)2002年,全省各地、各部门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发展作为执政兴省第一要务,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工作部署,深入实施“二次创业、富民强省”战略,积极应对加入WTO后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宏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主要指标好于预期,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

一、综合宏观经济增长加快,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2002年,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初步统计,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902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增幅比上年提升1个百分点。

经济发展的稳定性有所增强。

各季度末累计分别增长9.9%、9.7%、10.1%和10.3%,基本实现了均衡发展,改变了前几年经济增幅“前高后低”的惯性。

三次产业发展协调;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447亿元、2189亿元和126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1%、10.7%和10.2%,三次产业比例为11.5:56.1:32.4。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万元大关,达10235元,比上年增长10.2%。

就业规模扩大。

年末全省从业人员1642.1万人,比上年末增长3.1%。

其中,城镇从业人员752.9万人,增长5.5%。

年末在岗职工497.3万人,下降2.7%。

据劳动部门统计,全年有38.2万名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

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9%,比上年上升0.2个百分点。

“两个根本性转变”正在发生着质态变化。

从与全国相比较和我省发展轨迹看,绿色、特色、旅游、外贸、市场拉力逐步增强,生态资源得到保护,更多地依靠结构调整、科技进步和环境改善,整合经济增长格局;投资方式多元化,能源消费总量下降,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配比关系趋于合理,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两只大手”配合默契,原有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正在发生着深刻而扎实的变化。

2004年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4年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4年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4年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安徽省统计局(2005年2月3日)2004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大力实施“861”行动计划,同心同德,开拓奋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新成就。

全省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创近年来最好水平,经济运行质量持续提高,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

一、综合国民经济快速增长。

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GDP)4812.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 2.5%,增幅较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为1998年以来首次跃上两位数的增长平台。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32.4亿元,增长8.5%;第二产业增加值2169.8亿元,增长13.8%;第三产业增加值1710.5亿元,增长13%。

三次产业比例为19.4∶45.1∶35.5。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7768元,比上年增加1313元。

全社会劳动生产率13462元/人,比上年增加2184元。

就业规模继续扩大。

年末全省从业人员3605.2万人,比上年增加60.3万人。

其中,第一产业1833. 1万人,减少42.1万人;第二产业734.1万人,增加53.7万人;第三产业1038万人,增加48.7万人。

年末在岗职工332万人,比上年减少10万人;城乡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和个体劳动者397.6万人,减少7. 5万人。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2万人。

年末城镇人口登记失业率为4.2%。

企业景气指数高位运行。

据对全省1000多家企业景气调查,四季度企业景气指数为136.1,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30.3。

从全年走势看,各季度景气指数均运行在较好景气区间,表明我省微观主体对宏观经济运行和自身发展趋势持续看好。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农业基础薄弱状况没有明显改变,农民增收渠道不宽,城乡差距仍然较大;煤电油运供应紧张状况没有根本缓解,资源约束继续趋紧;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增长方式仍较粗放,开放度依然偏低;就业和再就业压力较大,社会保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等。

02-11年中国各省GDP排名

02-11年中国各省GDP排名

2002年各省GDP排名(不含港澳台)总GDP排名 GDP值(亿) 人均排名人口(万) 人均GDP值(万)1 广东 11000 6 8642 1.27292 山东 10500 8 9079 1.15653 江苏 10000 5 7438 1.34444 浙江 7400 4 4677 1.58225 河南 6000 16 9256 0.64826 河北 5500 12 6744 0.81557 上海 5400 1 1674 3.22588 湖北 5000 11 6028 0.82959 四川 4800 23 8329 0.576310 辽宁 4600 9 4238 1.085411 湖南 4200 15 6440 0.652212 福建 4100 7 3471 1.181213 安徽 3500 20 5986 0.584714 北京 3130 2 1382 2.264815 云南 2300 26 4288 0.536416 黑龙江 2200 18 3689 0.596417 江西 2200 27 4140 0.531418 广西 2200 28 4489 0.490119 吉林 2100 13 2728 0.769820 山西 2000 17 3297 0.606620 陕西 2000 25 3605 0.554822 天津 1900 3 1001 1.898123 重庆180****0900.582524 新疆 1600 10 1925 0.829925 甘肃 1100 29 2562 0.429426 贵州 1100 31 3525 0.312127 内蒙古 950 30 2376 0.399828 海南 600 14 787 0.762429 宁夏 330 19 562 0.587230 青海 300 22 518 0.579231 西藏 150 24 262 0.57252003年GDP数据1、广东——13449.93——13.6% 7954.22万人1624.39亿美圆2、江苏——12451.80——13.5% 7405.8万人1503.84亿美圆3、山东——12430.00——13.7% 9125.0万人1501.21亿美圆4、浙江——9200.00——14.0% 4679.6万人5、河北——7095.40——11.6% 6769.4万人856.93亿美圆6、河南——7025.93——10.5% 9667万人848.54亿美圆7、上海——6250.81——11.8% 1341.8万人754.93亿美圆8、辽宁——6002.50——11.5% 4210万人724.94亿美圆9、四川——5456.30——11.8% 8700.4万人658.97亿美圆10、湖北——5395.91——9.3% 6001.7万人651.68亿美圆11、福建——5241.73——11.5% 3488万人633.06亿美圆12、湖南——4633.73——9.6% 6662.8万人559.63亿美圆13、黑龙江——4433.00——10.3% 3815万人535.39亿美圆14、安徽——3973.20——9.2% 6410万人479.86亿美圆15、北京——3611.90——10.5% 1456.4万人16、江西——283017、广西——2733.21——10.2% 4857万人330.10亿美圆18、吉林——2521.80——10.2% 2703.7万人304.57亿美圆19、云南——2458.80——8.6% 4375.6万人296.96亿美圆20、山西——2445.60——13.2% 3314.29万人295.36亿美圆21、陕西——2398.58——10.9% 3689.5万人289.68亿美圆22、天津——2386.94——14.5% 1011.30万人288.78亿美圆23、重庆——2250.11——11.4% 3130万人271.75亿美圆24、内蒙古——2092.86——16.3% 2379.61万人252.76亿美圆25、新疆——1875.00——10.8% 1933.95万人226.45亿美圆26、贵州——1344.31——10.1% 3869.66万人162.36亿美圆27、甘肃——1301.06——10.1% 2603.34万人157.13亿美圆28、海南——698.30——10.5% 810.52万人84.34亿美圆29、青海——390.16——12.1% 533.8万人47.12亿美圆30、宁夏——385——12.2% 580.3万人46.5亿美圆31、西藏——184.59——12.1% 270.17万人人均GDP达6874元2004中國各省(31個)GDP排名2004年中國各省市自治區GDP總量排名(香港澳門台灣除外)名次名稱 GDP總量(RMB)比上年增長1 廣東 16040億元 14.2%2 山東 15490.7億元 15.3%3 江蘇超過15000億元 14%以上4 浙江 11243億元 14.3%5 河北 8836.9億元 12.9%6 河南 8815.09億元 13.7%7 上海 7450.27億元 13.6%8 遼寧 6872.65億元 12.8%9 四川 6556億元 12.7%10 湖北 6320億元 11.5%11 福建 6053億元 12.1%12 湖南 5612.26億元 12.0%13 黑龍江 5303億元 11.7%14 安徽 4812.7億元 12.5%15 北京 4283.3億元 13.2%16 江西 3500億元 13.2%17 廣西 3320.10億元 11.8%18 山西 3042.4億元 14.1%19 雲南 2959.48億元 11.5%20 吉林 2958.21億元 12.2%21 天津 2931.88億元 15.7%22 陝西 2883.5億元 12.9%23 內蒙古 2700億元 20.0%24 重慶 2650億元 12.0%25 新疆 2203億元 11.4%26 貴州 1591.9億元 11.4%27 甘肅 1540億元 11%28 海南 790.12億元 10.4%29 青海 465.73億元 12.3%30 寧夏 460.3億元 11.%31 西藏 200億元 2003年為150億元2005年中国各省GDP排名包括台湾香港澳门单位(亿元人民币)01.台湾28544左右02.广东21701.2803.山东18468.304.江苏18272.1205.香港14000-15000(2004年为12820亿港元,2005年增长率8%左右)06.浙江1336507.河南10535.208.河北10116.609.上海912510.辽宁792011.四川7385.112.北京6814.513.福建648714.湖南623715.湖北600016.黑龙江 551017.安徽 5375.818.江西 407019.广西 4063.320.山西4000(超过)21.内蒙3822.722.陕西 3674.7523.天津3663.8624.吉林 3614.9225.云南3400(预计)26.重庆3069.127.新疆2680(预计)28.贵州1910(预计)29.甘肃1894(预计)30.澳门900-1000(2004年为827澳门元,2005增长率为8-9%)31.海南903.632.青海 543.233.宁夏525(预计)34.西藏 250.4最新2006年各省GDP对比排名2006年各省GDP对比!名次省份 GDP(亿)增长率01 广东省 25969 14.1%02 山东省 21700 15.0%03 江苏省 21548 15.0%04 浙江省 15649 13.9%05 河南省 12464.09 14.0%06 河北省 11631.7 13.2%07 上海市 10297.17 12.2%08 辽宁省 9257 13.0%09 四川省 8367.82 12.3%10 北京市 7720.31 12.1%11 福建省 7501.64 13.4%12 湖北省 7497.17 12.1%13 湖南省 7493.17 12.0%14 黑龙江 6216.84 12.0%15 安徽省 6141.88 12.9%16 广西 4801.99 13.5%17 山西省 4746.52 11.7%18 江西省 4609.85 12.3%19 内蒙古 4790.11 18.6%20 陕西省 4382.83 12.5%21 天津市 4337.74 14.4%22 吉林省 4249.22 13.0%23 云南省 4001.86 11.9%24 重庆市 3840.84 12.3%25 新疆 3063.15 11.2%26 贵州省 2259.67 10.1%27 甘肃省 2246.00 10.6%28 海南省 1052.43 12.5%29 宁夏 706.98 12.4%30 青海省 641.05 12.2%31 西藏 290.05 13.4%2007年中国各省GDP排名(最新)含港澳台省市年GDP(亿人民币)增长率% 人均GDP(人民币/美元)1 广东 30673 14.5 32475 /42732 台湾 26611 4.46 /160003 山东 25887.7 14.3 27723 /36484 江苏 25560.1 14.8 33652 /44285 浙江 18638.4 14.5 37110 /48836 河南 15220 14.4 15000 /20037 香港 14350.6 6.3 /298008 河北 13863.5 12.9 20033 /26359 上海 12001 13.3 65000 /855210 辽宁 11021.73 14.5 24645 /324211 四川 10505.3 14.2 11613 /152812 福建 9160.14 15.1 25424 /334513 湖北 9150 14.5 15000 /197314 湖南 9145 14.4 14405 /189515 北京 9006.2 12.3 56044 /737016 黑龙江 7077.2 12.1 19000 /250017 安徽 7345.7 13 12005 /158018 内蒙 6018.81 19 25352 /3335.719 广西 5885.88 14.9 12300 /161820 山西 5696.2 13.6 1458521 江西 5469 13 1201022 陕西 5369.85 14.3 1338523 吉林 5226.1 16 1915724 天津 5018.28 15.1 45767 /602225 云南 4721.77 12 955026 重庆 4111.8 15.6 15200 /200027 新疆 3494.42 12 16425 /216228 贵州 2710.28 13.7 735929 甘肃 2699.2 11.5 991730 海南 1229.64 14.5 1482431 澳门 991.7 27.3 /3600032 宁夏 834.16 12.5 1336833 青海 760.96 12.5 1329134 西藏 342.19 12 12000 /15792008年中国各省GDP排名(最新)含港澳台:1 广东 35696亿元2 山东 31072.1亿元3 江苏 31000 亿元台湾 3932亿美元4 浙江 21486.9亿元5 河南 18200亿元6 河北 16188.6亿元香港 2238 亿美元7 上海 13698.15亿元8 辽宁 13461.6亿元9 四川 12506.3亿元10 湖北 11330.38亿元11 湖南 11156.64亿元12 福建 10863亿元13 北京 10488亿元14 安徽 8874.2亿元15 黑龙江 785616 内蒙古 7600万亿17 广西 7171.58亿元18 山西 700019 山西 6851.32亿元20 吉林 6424亿元21 江西 6480亿元22 天津 6354.38亿元23 云南 5700.1亿元24 重庆 5098亿元25 新疆 4203.41亿元26 贵州 335027 甘肃 310028 海南 1466亿元澳门 192亿美元29 宁夏 1070亿元30 青海 960亿元31 西藏 3922009年GDP数据名次 GDP(亿元)增长(%)常驻人口(万人)人均GDP(元)1 广东 37775.49 5.83% 9449 399782 山东 33621.32 8.20% 9367 358933 江苏 33478.76 10.45% 7625 439074 浙江 22716.98 5.73% 5060 448955 河南 19724.73 7.16% 9360 210736 河北 17067.99 5.44% 6943 245837 辽宁 14696.23 9.18% 4298 341938 上海 14344.73 4.72% 1858 772059 四川 14050.78 12.35% 8127 1728910 湖北 12566.05 10.91% 5699 2205011 湖南 12299.85 10.25% 6355 1935512 福建 11855.08 9.14% 3581 3310613 北京 11469.28 9.36% 1633 7023414 安徽 10191.48 14.85% 6118 1665615 内蒙古 8967.52 15.55% 2405 3728716 黑龙江 8257.24 -0.63% 3824 2159317 广西 7903.47 10.21% 4768 1657618 陕西 7752.20 13.8% 3748 2049719 吉林 7072.25 10.09% 2730 2590620 天津 7068.56 9.52% 1115 6339521 山西 7050.38 1.62% 3393 2077922 江西 6954.12 7.32% 4368 1592123 云南 6178.25 8.39% 4514 1368724 重庆 5693.58 11.73% 2816 2021925 新疆 4005.41 -4.70% 2095 1911926 贵州 3662.43 9.88% 3975 921427 甘肃 3373.78 6.23% 2619 1288228 海南 1585.19 8.65% 845 1876029 宁夏 1198.15 11.98% 610 1964230 青海 1012.69 5.38% 552 1834631 西藏 434.34 10.80% 284 152942010年GDP数据1、广东45472.83亿元同比增长12.2%2010年,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5472.83亿元,同比增长12.2%,人均GDP折合接近7000美元,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南昌市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南昌市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南昌市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法规类别】经济统计【发布部门】南昌市统计局【发布日期】2003.04.08【实施日期】2003.04.08【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南昌市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3年04月08日南昌市统计局)2002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紧紧围绕“富民强市”奋斗目标,解放思想,抢抓机遇,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发展步伐明显加快,运行质量显著提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改善,全市综合经济实力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一、综合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52.3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8%。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0.57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270.26亿元,增长17.6%;第三产业增加值231.54亿元,增长11.5%。

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一、二、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上年的9.9%、47.6%和42.5%调整为9.2%、48.9%和41.9%。

物价指数小幅上升。

受2001年政策性调价影响,2002年1-9月物价同期比指数呈现上升趋势,9月份后政策性调价的滞后影响基本消失,指数有所回落,全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期比总指数为100.6。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

全市财政总收入60.8亿元,比上年增长16.0%。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不含上交中央库的两税收入)27.5亿元,增长22.1%。

财政支出34.73亿元,增长22.6%。

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就业和再就业压力依然较大,农民和城市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缓慢,微观经济运行中还存在一些潜在的矛盾和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发展中逐步解决。

二、农业农业生产稳定增长。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7.29亿元,比上年增长5.1%。

其中:农业29.76亿元,下降1.9%;林业1.08亿元,增长1.3%;牧业27.93亿元,增长4.8%;渔业18.52亿元,增长14.9%。

2001年合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1年合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1年合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公布日期】2002.03.12•【字号】•【施行日期】2002.03.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统计正文2001年合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合肥市统计局2002年3月12日)2001年是“十五”计划的第一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积极贯彻落实国家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加快发展、富民强市”这一主题,努力克服农业因灾减产及世界经济增速减缓带来的不利影响,国民经济整体运行基本平稳,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各项改革继续深化,人民生活进一步提高,社会事业全面发展,顺利实现了全年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为“十五”计划开好头、起好步。

一、综合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运行质量继续提高。

预计2001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63.4亿元,同比增长11.3%。

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8.09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76.36亿元,增长12.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48.95亿元,增长12.5%。

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比例为10.5:48.5:41,一产比重下降0.9个百分点,三产比重上升1个百分点。

在第一产业内部,农产品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

主要农作物面积继续调整,粮食面积调减,油料、棉花等经济作物面积增加。

与此同时,农产品品质结构也得到优化,优质水稻、油菜的推广面积大幅度增加。

养殖业和一些特色农产品初具规模。

丰乐、丰大、牛奶公司等10家企业12项产品荣获中国首届农产品国际博览会知名品牌称号。

工业内部国有控股企业比重下降,新产品产值大幅度增长;第三产业中房地产、旅游业、邮电通信业和社区服务业的兴起,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的发展,全年第三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为44%。

各项改革全面推进。

农村税费改革进一步完善;小型水利产权制度改革和乡镇企业改制工作积极推进;国企改革重组获得重要进展,完成了开元与佳通、神鹿与北京双鹤药业、华润与合肥啤酒、华源与合肥印染等企业资产重组工作;东南化机与安徽六方等签定资产重组合同;合肥轻骑等企业依法进入破产程序。

安徽省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安徽省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安徽省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安徽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2014年2月19日2013年,全省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攻坚克难,开拓奋进,保持了经济社会稳定健康较快发展,圆满完成年初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GDP)[2] 19038.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4%。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348.1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10404亿元,增长12.4%;第三产业增加值6286.8亿元,增长9.5%。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2.7:54.6:32.7调整为12.3:54.6:33.1,其中第三产业比重提高0.4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上年的46.6%提高到46.9%。

全社会劳动生产率44889元/人,比上年增加3553元/人。

人均GDP31684元(折合5116美元),比上年增加2892元。

全年民营经济[3]增加值10843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占GDP比重由上年的56%提高到57%。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4%,其中食品价格上涨4.7%。

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3%。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8%,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3.1%。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0.2%,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0.9%。

年末全省从业人员4275.9万人,比上年增加69.1万人。

其中,第一产业1469.7万人,减少61.5万人;第二产业1169.2万人,增加61.9万人;第三产业1637万人,增加68.7万人;城乡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和个体劳动者705.1万人,增加56.8万人。

全年城镇实名制新增就业67.5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5.9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1%,比上年下降0.27个百分点。

全省农民工总量为1783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288万人。

2006年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6年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6年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法规类别】经济统计社会统计
【发布部门】安徽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
【发布日期】2007.02.14
【实施日期】2007.02.14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2006年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安徽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 2007年2月14日)
2006年,全省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和省第八次党代会精神,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

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经济运行质量较好,城乡居民增收较多,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和谐安徽建设加快,体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要求,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GDP)6141.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9%。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27.2亿元,增长6.3%;第二产业增加值2656亿元,增长17.9%;第三产业增加值2458.7亿元,增长10.7%。

三次产业结构为16.7∶43.3∶40。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10044元,比上年增加1374元,首次突破万元大关。

全社会劳动生产率16576元/人,比上年增加1799元。

2006年全省生产总值
单位:亿元。

2001年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1年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1年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正文:---------------------------------------------------------------------------------------------------------------------------------------------------- 2001年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安徽省统计局2002年2月20日)2001年,全省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加快发展、富民强省”为主题,深入贯彻中央关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积极深化改革,加快结构调整,努力增加投资、扩大消费,国民经济总体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经济效益进一步改善,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

初步测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290.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6%。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54.2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1415.2亿元,增长10.4%;第三产业增加值1120.7亿元,增长10.1%。

国内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24.1∶42.7∶33.2调整为22.9∶43.0∶34.1。

全社会劳动生产率为9518元/人,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6%。

市场物价基本稳定。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0.5%。

分类别看,服务项目上升4.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上升4.1%,居住项目上升2.7%;食品、衣着、家庭设备及用品、医疗保健用品、交通和通讯等价格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能源原材料购进价格比上年上涨0.2%,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1.4%。

改革步伐进一步加快。

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的公司制改革继续推进,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骨干企业增加到183户。

企业内部机制创新力度加大,经营者年薪制试点进一步扩大。

国有中小企业多种形式的改制取得积极进展。

2002年青海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2年青海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2年青海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3-2-1 8:20:002002年,我省各族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改革开放、建设小康的方针政策,坚持与时俱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奋力拼搏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圆满完成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新成就,城乡各地的面貌发生了新变化。

一、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国民经济持续在高平台上增长。

2002年全省完成国内生产总值341.0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4%,超过了年初预定的GDP增长10 %的目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424元,比上年增长11.2%,总体上接近小康水平。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较大进展。

全省具有资源优势的产业不断壮大,特色经济的份额继续增加;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各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所有制结构进一步向多样化转变。

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三次产业的构成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4.8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52.58 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43.5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5 %、16.4 %、10.8 %。

一、二、三产业占GDP 的比重,分别由1997年的20.1%、39.0%、40.9%和2001年的14.2 %、43.9%、41.9%转变为13.2 %、44.7%、42.1%;对经济增长率的拉动力,第一产业减弱,第二、三产业增大,标志着全省工业化进程加快,现代化水平提高。

地区经济结构向突出各自特色优化升级,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继续增强。

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占GDP的比重已超过20%,个体私营和外商投资经济发展活力旺盛。

二、农牧业2002年,全省紧紧围绕农牧业增产增效和农牧民增收的目标,继续扩大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覆盖面,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订单和设施农牧业,积极落实退耕还林还草任务,农牧业潜在优势不断显现,成为近年来整体生产水平提高快、农牧民受益好的年景。

种植业结构调整见成效。

基于区位熵方法的旅游产业集聚度分析——以安徽省为例

基于区位熵方法的旅游产业集聚度分析——以安徽省为例

舒敏(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湖南长沙410081)基于区位熵方法的旅游产业集聚度分析一、引言旅游产业集聚是旅游产业发展必经的过程,是提升地区旅游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关于产业集聚的研究始于19世纪韦伯的著作《工业区位论》。

国外学者率先将产业集聚理论运用到旅游研究领域,S Nordin 等(2003)研究了旅游产业集聚的形成因素,认为旅游产业的竞争力与旅游产业集聚紧密相关[1]。

Kalnins 等(2001)通过研究发现旅游产业集聚有利于企业提高绩效[2]。

国内关于旅游产业集聚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文献数量相对较少,从研究内容看,国内学者主要关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旅游产业集聚概念、特点及形成机制研究。

冯卫红(2008)提出旅游产业集聚的形成原因是内外驱动力共同作用[3]。

赵华和于静(2016)基于研究数据测算分析了山西省旅游产业集聚度和经济效应[4]。

第二,旅游产业集聚测量、评价及分析。

学者多使用定量方法测算某区域旅游产业集聚度,结合定性分析评价其集聚水平和发展现状。

如史文斌等(2007)使用AHP 法建立了旅游产业集群相关指标模型和评价体系[5]。

邓宏兵等(2007)使用赫希曼-赫佛因德指数法探讨了中国旅游产业的空间集聚问题[6]。

曲景慧(2016)、谢露露等(2018)、邴振华等(2010)、晋秀龙等(2017)分别运用耦合协调模型、空间杜宾模型、产业基尼系数、钻石模型、区位熵方法进行产业集聚效应相关研究[7][8][9][10]。

目前已有许多关于区域合作对长三角四省市旅游产业发展推动效应的研究,但较少关注区域内部旅游产业集聚度时空差异。

因此,本文以安徽省为研究对象,运用区位熵方法,测量安徽省旅游产业集聚度,同时对比分析长三角区域四省市旅游产业集聚差异,对安徽省内16个地市旅游产业集聚现状进行动态研究,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二、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1.区域概况安徽省位于我国东部地区,濒江近海,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丰富的自然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2年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时间:2003-2-10 被阅览数:7475 次文字【大中小】安徽省统计局2003年02月10日2002年,全省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方针政策,深化各项改革,加快结构调整,扩大对外开放,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国民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经济运行质量持续提高,城乡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科技、教育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

初步测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569亿元,按可比格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9%。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73.1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1552.2亿元,增长10.8%;第三产业增加值1243.7亿元,增长9.8%。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5623元,比上年增加402元。

全社会劳动生产率10251元/人,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8.1%。

市场价格稳中略降。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下降1%。

其中,服务项目价格下降0.2%,消费品价格下降1.3%。

分类别看,食品、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均下降0.1%,烟酒及用品、医疗保健用品、交通和通信、居住等分别下降1.1%、1.4%、1.8%和1.7%,衣着、家庭设备及用品分别下降2.7%和2.3%。

能源原材料购进价格比上年下降1.8%,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0.2%。

就业规模继续扩大。

年末全省就业人员3500.5万人,比上年增加37.5 万人。

其中,第一产业1946.3万人,减少45.7万人;第二产业621.2 万人,增加23.1万人;第三产业933 万人,增加60.1万人。

年末全省在岗职工359.2万人,比上年减少12.8万人。

城乡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和个体劳动者422.8万人,增加4.7万人。

全省城镇新增就业岗位34万个。

年末城镇人口登记失业率为4%。

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不断改善。

农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品种、品质和布局的优化,内部结构日趋合理。

工业结构加速调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取得成效,汽车、电子、机械、家电、能源原材料等行业主导作用日益增强,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开始形成。

三产中新兴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

国内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22.8:43.0:34.2调整为21.7:43.5:34.8。

全年全部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11.6,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实现销售收入2127.4亿元,增长17.5%;实现利润84.4亿元,增长69.2%,为近年来最好水平。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业结构层次仍然不高,工业化水平低、城市化水平低、经济外向度低这“三低”问题仍较突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就业和再就业压力不断增大;民间投资启动不快,农村市场销售不旺,经济增长的基础尚不稳固。

二、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趋向市场化。

粮食、油料、麻类、药材等种植面积有不同程度增加,棉花、糖料、烟叶播种面积有所减少;蔬菜生产在精细品种增加的基础上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年种植面积600.2千公顷,比上年扩大6.4%;主要农作物品种良种覆盖率达90%以上。

粮食产量大幅增长。

全年粮食产量2765万吨,比上年增产265万吨,增长10.6%。

其中夏粮产量757.5万吨,减产5.8%;早稻产量130万吨,减产11.7%;秋粮产量1877.5万吨,增长21.2%。

经济作物产量有增有减。

全年棉花产量35.3万吨,比上年减产4.6%;油料产量282.3万吨,减产5.5%;糖料产量31.4万吨,增长7%;烤烟产量3.1万吨,减产7.1%;茶叶产量4.8万吨,增长2.8%;水果产量819.3万吨,增长8.3%。

林业发展迅猛,畜牧业、渔业生产稳定。

全年共完成造林面积160.2千公顷,比上年增长112.7%,新封山育林面积83.7千公顷,幼林抚育作业面积826.7千公顷次。

全年肉类总产量341万吨,比上年增长4.9%;禽蛋产量115.3万吨,增长2.3%;水产品产量162万吨,增长1.3%。

农业现代化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继续加强。

2002年末,全省农业机械总动力3372.1万千瓦,比上年增长6.5%;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260.8万吨,下降0.6%;农村用电量51.8亿千瓦小时,增长6.9%;全省有效灌溉面积达3264千公顷,新增35.3千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工业生产增长较快。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290.5亿元,比上年增长10.3%。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656.1亿元,增长15.3%,增幅较上年提高3.7个百分点,为1998年以来最高增幅。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389.7亿元,增长13.8%;集体企业55.3亿元,增长10.6%;股份制企业308.8亿元,增长18.5%;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102.9亿元,增长22.5%;其他经济类型企业19.3亿元,增长21.8%。

重工业增加值415.4亿元,增长20.4%;轻工业增加值240.7亿元,增长9.1%。

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8.4%,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新产品产值278.6亿元,比上年增长17.3%,新产品产值率为13.3%。

以汽车工业为主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明显,增速达39.3%;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21.9%;橡胶制品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普通机械制造业分别增长39.7%、31%和16.5%。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能源原材料类增长较快,原煤、钢、钢材、十种有色金属分别增长14.6%、15.4%、22.4%和15.2%;日用电器类产品除空调下降8.7%外,电冰箱、洗衣机和彩电等产量均比上年增长。

建筑业快速增长。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完成增加值261.7亿元,比上年增长13.9%。

全省四级及以上建筑企业实现利税总额20亿元;施工工程个数4.5万个,其中投标承包工程2.57万个;房屋建筑施工面积6690.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698.5万平方米,其中投标承包的房屋施工面积4659万平方米,增加670.7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3939.3万平方米,增加333.7万平方米。

地质找矿取得重大进展。

全年开展地质勘查、科研项目89项,其中安排省级地质勘查专项费项目41项,引进外省投资勘查项目12项。

完成钻探工作量10.95万米,完成1:5万区域地质调查245平方公里,1:25万地质大调查15000平方公里,提交大中型矿产地15处,新发现和有新进展的矿产地8处,新增探明储量矿种18个,完成货币工作量3.4亿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加快。

2002年,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33.3亿元,比上年增长17.6%。

其中,国有及其他单位投资826.1亿元,增长22.4%;城乡集体和居民个人投资307.2亿元,增长6.2%。

基本建设投资424.4亿元,增长20.9%;更新改造投资231.6亿元,增长25%;房地产开发投资146.5亿元,增长32%。

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

全年水利业投资45.5亿元,比上年增长35.6%;交通运输业及电力投资161.2亿元,增长40.6%。

重点项目建设成效显著。

全年共安排省重点建设项目56项,其中省重点基本建设项目45项,累计完成投资144.7亿元。

沪蓉高速公路合安段,连霍高速公路安徽段,皖北矿区祁东煤矿,铜陵海螺水泥二期工程,安徽国际会展中心,第二批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国家粮食储备库等项目顺利建成。

沿江高速公路芜湖—马鞍山段,合铜黄高速公路庐江—铜陵段,蚌宁高速公路,芜湖奇瑞轿车二期项目,江淮汽车商务车项目,合肥生物医药产业园,西气东输城市天然气利用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按期开工。

小城镇建设继续得到加强。

到2002年底,全省小城镇数量2969个,其中建制镇955个,农村集镇2014个。

当年全省小城镇建设总投入达90亿元,其中县城以下建制镇为57亿元,一般农村集镇为33亿元。

全省小城镇规划编制调整完善比率为95.25%。

省政府确定的200个中心镇规划编制调整完善比率达100%,镇区道路铺装率75%,总投入51亿元。

五、国内贸易消费品市场销售稳定增长。

2002年,全省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较好,城乡居民购买力水平进一步提高,消费升级加快,消费热点比较突出。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228.7亿元,比上年增长7.5%。

从城乡看,城市零售额599亿元,增长9.6%;县及县以下629.7亿元,增长5.6%。

从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807.4亿元,增长9.8%,餐饮业143.3亿元,增长9.2%,其他行业278亿元,增长0.7%。

从商品类别看,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吃、穿、用类商品零售额全面增长,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40.7%,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3.2%,用的商品也较快增长,其中汽车类增幅达57.8%。

全年城乡集市贸易商品成交额1011.9亿元,比上年下降2%。

大中型商业企业整体效益继续改善。

列入统计的40家重点零售商店全年销售收入净额67.2亿元,比上年增长27.2%;实现利润总额0.5亿元,增长16.6%;毛利率11%,下降0.2个百分点;费用率3.51%,下降0.7个百分点。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业进出口稳步增长。

2002年是我国加入WTO第一年,全省上下利用这一契机,大力调整出口商品结构,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保持了全年进出口稳步增长。

全年进出口总额达41.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7%。

其中,出口总额24.5亿美元,增长7.5%;进口总额17.3亿美元,增长29.6%。

分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出口20.6亿美元,增长11.3%,占全部出口总额的比重由上年的81%提高到83.9%;加工贸易出口3.9亿美元,下降9.4%。

分地区看,对大洋洲、北美洲的出口增长较快,分别增长22.8%和16.2%,对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的出口分别增长9%、8.5%和3.5%,对欧洲出口下降1.9%。

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额11.3亿美元,增长13.9%。

利用外资增长较快。

全年实际利用外资7.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3.3%,增幅为近六年来最高。

其中,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8亿美元,增长11.4%。

当年全省新批外商投资企业338家,比上年增加78家。

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平稳发展。

全年共签订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297份,比上年增长57.1%;新签合同金额2.1亿美元,下降9.6%;完成营业额1.1亿美元,下降15.2%。

旅游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全年旅游总收入216.2亿元,比上年增长16.1%。

其中,旅游外汇收入1.6亿美元,增长18%;国内旅游收入202.9亿元,增长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