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断句及翻译
文言文断句翻译练习
文言文断句翻译练习(1)
1臧与谷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策读书问谷奚事则博塞以游二人者事业不同其于亡羊均也
断句答案:臧与谷,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策读书;问谷奚事,则博塞以游。二人者,事业不同,其于亡羊均也。
翻译答案:臧和谷,两个人一起去放羊,都把羊全丢了。问臧干什么事情去了,说是拿着竹简在读书;问谷干什么事情去了,说是在和别人掷骰子游戏。他们两个人干的事情不相同,但在丢失羊这一点上却是相同的。
题旨:一个在用功读书,一个在聚众赌博,二者好坏不同,但是同样疏忽了放羊的根本职责,所以造成的后果也就相同。许多事情,尽管原因各异,但是带来的后果往往是一样的。
2昔者宋国有田夫常衣缊黂仅以过冬暨春东作自曝于日不知天下之有广厦隞室绵纩狐貉顾谓其妻曰负日之暄人莫知者以献吾君将有重赏
断句答案:昔者宋国有田夫,常衣缊黂,仅以过冬。暨春东作,自曝于日。不知天下之有广厦隞室,绵纩狐貉。顾谓其妻曰:“负日之暄,人莫知者。以献吾君,将有重赏!”
翻译答案:从前有个宋国的农夫,常常披着破麻烂絮,勉强熬过冬天。等到春天就走到村东去干活,独自晒太阳。从来没有想过世界上还有什么高楼大厦、丝絮毛皮。回头向他妻子说:“背晒太阳的温暖,没有人知道的。把它奉献给咱们的君王,将会得到重赏!”
题旨:我们在工作和学习中应该力戒这种主观片面的局限性。
3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先诳之曰与若茅朝三暮四足乎众狙皆起而怒俄而曰与若茅朝四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
文言文断句和翻译
文言文翻译及断句练习
1、将下面一段文字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邪?民亦无恙邪?王亦无恙邪?”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1)今不问王而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2)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邪?”
(1)今不问王而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言断句:给下面一段文言文断句
辞之不可以已也如是夫子产有辞诸侯赖之若之何其释辞也诗曰辞之辑矣民之协矣辞之怿矣民之莫矣
[注]“辞”,辞令、口才。“怿”,喜悦。“莫”,安定。
3、祥符中禁中火时丁晋公主营复宫室患取远土乃令凿通衢不日皆成巨堑。
4、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子非吾友也
5、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6、王祥事后母朱夫人甚谨家有一李树结子殊好母恒使守之时风雨忽至祥抱树而泣祥尝在别床眠母自往暗斫之值祥私起空斫得被既还知母憾之不已因跪前请死母于是感悟爱之如己子
7.王戎和峤同时遭大丧俱以孝称王鸡骨支床和哭泣备礼武帝谓刘仲雄曰卿数省王和不闻和哀苦过礼使人忧之仲雄曰和峤虽备礼神气不损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臣以和峤生孝王戎死孝陛下不应忧峤而应忧戎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断句和翻译+课件
不能有语病。
通顺
雅:规范,典雅,得体。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
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以及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
两 个 原 则
一、直译为主,字字落实
示例: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翻译: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
二、意义为辅,文通字顺
示例: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翻译:借助车马的人,不是善于行走(意译),却能到达千里之外的地方。 Ps:文言文中常会有如比喻、借代、互文等修辞手法,这些基本都要意译。
留
文言文中的专有名词(如帝号、国号、年号、 人名、物名、地名、官名、器具、度量衡等)以 及古今意义相同的词都可以照录保留,不必翻译。
如:1.“《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
下临深潭……” 2.“元封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3.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4.庆历四年春,藤子京谪守巴陵郡。” (《岳阳楼记》)
吴王寿梦有四子,长曰谒;次曰余祭;次曰爽昧;次曰季札,号 曰延陵季子,最贤,三兄皆知之。于是王寿梦薨,谒以位让季子,季 子终不肯当。谒乃为约曰:“季子贤使国及季子则吴可以兴及兄弟相 继。”饮食必祝曰:“使吾早死,令国及季子。”
2.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 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季A子B贤C使D国E及F季G子H则I吴J可K以L兴M及N兄O弟P相Q继
中考文言文断句100练(含答案和翻译最方便完整版)
中考文言文断句专题复习
考查题型:
大致命题形式:主观点断,一般只要求在句中关键处断开。
解题策略:
断句时,要注意文章的体裁、语言风格、句意的完整与否。高考断句主要考查句末,句内可断可不断的地方一般忽略不计;并且不要求用明确的标点符号标明,只需要用“/”断开即可。
1、借助古代文化常识断句,如天文、历法、地理、历史、官职、科举、姓名等方面的知识。如“汉六年正月封功
臣良未尝有战斗功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烛之武退秦师》)这段文字中,涉及古代文化常识的有历法、地理、历史、官职、姓名等。根据这些内容,点断就很方便。
2、找出名词、代词等关键实词断句。跟现代汉语一样,文言中的名词、代词一般也用来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
找出这些关键词语,据此断句也很方便。
3、根据文言虚词断句。明辨句读,虚词是重要标志。尤其是语气词和一些连词的前后,往往是断句的地方。如
夫、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常常用在句首;也、矣、欤、焉、哉等语气词,常常用在句尾;
以、于、为、而、则等连词,常常用在句中。根据这些特点,区分虚词就有助于断句。
4、根据排比、对偶、顶真、反复等修辞手法断句。这些修辞手法是文言中常用的,利用它们也会给断句以帮助。
5、根据对话、引文等断句。文言中的对话、引文常用“曰”“云”为标志,遇到对话时,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
答者,明辨句读。
6、根据特殊句式断句。文言文中的一些句式,特别是固定句式,可以帮助断句。如“……者,……也”等判断句
断句翻译练习
3
(商鞅)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 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 能徙之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 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 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断句】 (商鞅)令既具/未布/恐 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 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之北门者/ 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 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 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翻译】商鞅制定新法完毕,尚未颁布。 他恐怕百姓们不信赖自己,于是在秦国 都城的南门口竖立了 一根三丈长的木杆, 召集百姓,告示说:“如果有人能将木 杆移至北门,赏赐十金。”众百姓听了 很奇怪,不知他是什么意思,都不敢贸 然去移。商鞅又说:“能移木杆的人, 赏 五十金。”这时,人群中走出一个人 来,将立木搬至北门,商鞅当众赏赐了 五十金,以表示 自己言而有信,不欺骗 百姓。事后,他便颁布了新法。
断句翻译练习: 1、金钩桂饵
பைடு நூலகம்
鲁人有好钓者以桂为饵 锻黄金之钩错以银碧垂翡 翠之纶其持竿处位则是然 其得鱼不几矣。
【断句】鲁人有好钓者/以桂为饵/锻黄金 之钩/错以银碧/垂翡翠之纶/其持竿处位 则是/然其得鱼不几矣。 【翻译】鲁国有个爱好钓鱼的人,用珍 贵的桂花香料制成的食品作鱼铒,又锻 制了黄金的鱼钩,在上面镶嵌着闪光的 银丝和翠绿的玉石,还用翡翠鸟的羽毛 编织成钓丝。(一天,他兴冲冲地抡着 这副罕见的鱼具钓起鱼来,)虽然他操 持鱼竿的姿势和位置都很准确,然而, 钓上的鱼却没有多少。
文言文翻译与断句
文言文翻译与断句
1. 断句并翻译文言文
一(4)断句: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
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
译文:张溥从小就热爱学习,他所读过的书一定亲手抄写,抄一遍再朗读一遍,读过之后就把它烧掉,再抄,这样持续了六七遍才停止。他右手握笔的地方,指掌上长了老茧。
冬天手指冻裂,每天要在热水里浸几次二(1)断句:士不以利移,不为患改,孝敬忠信之事立,虽死而不悔。智而用私,不如愚而用公,故曰巧伪不如拙诚。
学问不倦,所以治己也;教会不倦,所以治人也。所以贵虚无者,得以应变而合时也。
译文:士大夫的志向是不因为受到利益的诱惑而转移,不因为祸患灾难而改变初衷。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忠于职守、信义为先,这四种美好的品德建立起来,即使死了也不会感到后悔。
拥有大智慧而用来谋取私利,比不上那些勇于公共利益的愚钝,所以说虚假巧妙的伪装比不上守拙的诚心。不厌倦地求学和发问,是用来严格要求自己的原则;辛勤地教诲他人,是用来要求别人的原则。
因此认为虚静无为的人,能够应付复杂多边的形势而合乎时代的要求。
2. 断句并翻译文言文
一(4)
断句: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
译文:张溥从小就热爱学习,他所读过的书一定亲手抄写,抄一遍再朗读一遍,读过之后就把它烧掉,再抄,这样持续了六七遍才停止。他右手握笔的地方,指掌上长了老茧。冬天手指冻裂,每天要在热水里浸几次
二(1)
断句:士不以利移,不为患改,孝敬忠信之事立,虽死而不悔。智而用私,不如愚而用公,故曰巧伪不如拙诚。学问不倦,所以治己也;教会不倦,所以治人也。所以贵虚无者,得以应变而合时也。
2019高考文言文断句练习经典30题(附译文)
2019高考文言文断句练习经典30题(附译文)
1.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2.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3.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古人与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
4. 西番有二仙弈于山中树下一老猴于树上日窥其运子置思之法因得其玄秘国人闻而往观仙者遁去猴即下与人弈遍国中莫能胜国王以为奇进于中国诏举朝能弈者与较又求四方有高手名者敌之皆败。或言杨靖善弈;时靖以事系狱③,诏释出之。靖请以盘满贮桃实于前而弈,猴心牵于桃,遂连败。诏椎杀之。
5.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拾而掷去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管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6.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因而误书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国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说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近世学者多似此类
7.宋顾宪之元徽中为建康令时有盗牛者被主人所认盗者亦称己牛二家辞理等前后令莫能决宪之至覆其状谓二家曰无为多言吾得之矣乃令解牛任其所去牛径还本主宅盗者始伏其辜发奸擿(tī)伏多如此类时人号曰神明
《文言文断句》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文言文断句
断句步骤:
第一步:通读全文,弄懂大意。
第二步: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
第三步:借助“特征”,巧妙断句。
例1、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答案】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光映书而读之。(凿壁偷光)译文: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
规律一:找名词(或代词),定句读。
和现代汉语一样,名词或代词一般也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
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例2、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
【答案】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
译文:雕刻的技巧往往是,鼻子不如刻得大一点,眼睛不如刻的小一点。鼻子刻大了,可以削小;雕小了,就无法加大了。眼睛刻小了,可以修大;刻大了,就无法改小。办任何事情都是这样,要想到如果做不好,还可以弥补,这样做事就很少有失败的了。
例3、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何也
【答案】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何也?
文言文断句和翻译
衡量断句正确与否的方法
断句加标点后,还应该作些 检查。那么,如何衡量断句的正 确与否呢?下面两条方法可供参 考。
(1)断句后,意思是否讲得通。
例如《师说》中的几句话,有人这样标断: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 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吾从而师之。
这句的毛病在于把句中表提顿 的“也”误为现代汉语中得副词 “也”了。错断之后,“也固先乎 吾”如果还勉强说的过去的话, “也亦先乎吾”就根本讲不通了
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 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 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 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 干预。
断句的基础在于领会全篇的 文意,因此断句前先要读几遍原 文,力求对原文内容有个大致的 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 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 难断的句子。断句时还要注意文 章的体裁、语言风格等。语感对 断句有很大的帮助,除此之外, 还可以借助一定的条件。
归纳总结
一、根据常用词断句 1、发语词、句首语气词领句断句。 “盖、夫、 且夫、今夫、其、唯、盍、故、岂、微、凡” 等有领起句子的作用,可在其前断句。 2、时间词语领句断句。“是时、既而、俄而、 俄尔、未几、俄顷、昔者、今者、斯须、向” 等常用句首,也可帮助断句。 3、复音虚词领句断句。“岂独、然则、何以、 盍不、何不、胡不、得无、何为、未必、无 乃、难以、故夫、大抵”等
高考语文基础梳理文言文断句和翻译
⑤比好游者尚不能十(分之)一。(《游褒禅山记》)(补 出分数相应的部分)
⑥女子十七(岁)不嫁,其父母有罪。(《勾践灭 吴》)(补出量词)
(4)调——在翻译时,有些倒装句的词序需要调换,如
谓语前置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结构后置句、
互文见义句等。
①何由济乎?
②古之人不余欺也。
(《石钟山记》)
(《陈情表》)
③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师说》)
④便可白公姥。(《孔雀东南飞》) (3)补——文言文中的省略部分,翻译时必须补出,使 上下文衔接。 ①(河伯)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 端。(《秋水》)(补主语) ②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为乐)。(《鸿门宴》)(补 谓语) ③竖子不足与(之)谋。(《鸿门宴》)(补宾语) ④我持白璧一双,欲献(于)项王。(《鸿门宴》)(补介 词)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 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 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 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我们看加点的虚词,可置于句末的有:焉、也、焉、 也;句首的有:夫;分句句首的有:以、则、则、而、而、 故。这一段标点,如果顿号不计,共12处标点,有10处可 依据以上虚词断开。“游者众”后的分号,可根据文言句 式整齐的特点断开。“非常之观”是由于主语较长而作的 停顿。
文言文断句及翻译训练
高三文言文断句及翻译日日练
1.韩褒智逞豪强
(韩)褒乃取盗名簿藏之,因大榜州门曰:“自知行盗者可急来首即除其罪尽今月不首者显戮其身籍没妻子以赏前首者。”旬日之间,诸盗咸悉首尽。褒取名簿勘之,一无差异,并原其罪,许以自新,由是群盗屏息。
(林)兴祖至官,曰:“此害不除,何以牧民!”即张榜禁伪造者,且立赏募民首告。俄有告者至佯以不实斥去又有告获伪造二人并赃者乃鞠之款伏友文自至官为之营救兴祖命并执之。须臾,来诉友文者百余人,择其重罪一二事鞠之,狱立具。逮捕其党二百余人,悉置之法。
4.程敏政舞弊案
弘治乙未科会试程学士敏政主考仆辈假通关节以要赂举人唐寅辈因而夤缘喻窃高第为言官华昶等所发逮赴诏狱。孝皇亲御午门,会法司官鞠问,以东宫旧官从轻夺职。
5.汉武帝执法不私亲
久之,隆虑公主子昭平君尚帝女夷安公主,隆虑主病困,以金千斤钱千万为昭平君豫赎死罪,上许之。隆虑主卒,昭平君日骄,醉杀主傅,狱系内官。以公主子,廷尉上请请论,左右人人为言:“前又入赎,陛下许之。”上曰:“吾弟老有是一子,死以属我。”于是为之垂涕叹息良久曰法令者先帝所造也用弟故而诬先帝之法吾何面目入高庙乎又下负万民。乃可其奏,哀不能自止,左右尽悲。
6.尹赏捕盗
赏所置皆其魁宿或故吏善家子失计随轻黠愿自改者财数十百人皆贳其罪诡令立功以自赎。尽力有效者,因亲用之为爪牙,追捕甚精,甘耆奸恶,甚于凡吏。赏视事数月,盗贼止,郡国亡命散走,各归其处,不敢窥长安。江湖中多盗贼,以赏为江夏太守,捕格江贼及所诛吏民甚多,坐残贼免。
7.唐临纵囚
出为万泉丞。县有轻囚十数人,会春暮时雨,临白令请出之,令不许。临曰:“明公若有所疑,临请自当其罪。”令因请假临召囚悉令归家耕种与之约令归系所囚等皆感恩贷至时毕集诣狱临因是知名。
文言断句及翻译
2.文言断句、翻译训练: 刘肃,字才卿,威州洺水人,任新蔡令。先时, 县赋民以牛多寡为差,民匿不耕。肃至,命树畜 繁者不加赋,民遂殷富。濒淮民有窜入宋境,间 有归者,颇艰于衣食,时出怨言曰:“不如渡 淮。”告者以谋叛论肃曰淮限宋境一水耳果欲叛 不难往也口虽言而心无实准律当杖八十奏可。
告者以谋叛论/肃曰/淮限宋境/一水耳/果 欲叛/不难往也/口虽言而心无实/准律当杖 八十/奏可。
谚言人之相去/如九牛毛/宁有此理乎/谭对曰/昔许由/ 巢父让天子之贵/市道小人争半钱之利/此之相去/何 啻九牛毛也/闻者称善/
七。文言文断句、翻译训练。
王铎,字昭范。会昌初,擢进士第,累迁右补阙、集贤殿
直学士。咸通后,仕浸显,历中书舍人、礼部侍郎。所取多才
实士,为世称挹。十二年,繇礼部尚书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十余岁,谏曰我戎人本从事鞍马而以资邻国易不急之物亦非
策又从而斩之失众心矣德明从之。吾尝使人觇元昊,状貌异
常,他日必为边患。”鬷殊未以为然。比再入枢密,元昊反,
帝数问边事,鬷不能对。及西征失利,议刺乡兵未决。帝怒,
鬷与陈执中、张观同日罢,鬷出知河南府,始叹玮之明识。
鬷少时,馆礼部尚书王化基之门,枢密副使宋湜见而以女
至建武中/司徒掾班彪以为其言鄙俗/不足以踵前史/又 雄歆褒美伪新/误后惑众/不当垂之后代者也/于是采其 旧事/旁贯异闻/作《后传》六十五篇。
文言文断句训练含答案
文言文断句及翻译专项训练
1.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
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2.李元礼风格秀整高自标持欲与天下名教是非为己任后进之士有升其堂者皆以为登龙
门。
3.客有问陈季方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季方曰吾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
阿上有万仞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下为渊泉所润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
4.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左太冲绝丑亦复效
岳游遨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
5.曹公少时见乔玄玄谓之曰天下方乱群雄虎争拨而理之非君乎然君实是乱世之英雄治
世之奸臣恨吾老矣不见君富贵当以子孙相累。
6.曹公问裴潜曰卿昔日与刘备共在荆州卿以备才如何潜曰使居中国能乱人不能为治若
乘边守险足为一方之主。
7.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
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8.阮宣子伐社树有人止之宣子曰社而为树伐树则社亡树而为社伐树则社移矣。
9.刘公荣与人饮酒杂秽非类人或讥之答曰胜公荣者不可不与饮不如公荣者亦不可不与
饮是公荣辈者又不可不与饮故终日而醉。
10.魏文帝受禅陈群有戚容帝问曰朕应天受命卿何以不乐群曰臣与华歆服膺前朝今虽欣
逢圣化犹义形于色。
11.卞望之云郗公体中有三反方于事上好下佞己所一反治身清贞大修计较二反自好读书
憎人学问三反。
12.时人道阮思旷骨气不如右军简秀不如真长韶润不如仲祖思致不如渊源而兼有诸人之
美。
13.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
文言文断句与翻译
文言文断句与翻译
文言文断句与翻译
一、用“/”为下面文字断句。
(一)
杨德祖为魏武主簿时作相国门始构榱桷魏武自出看使人题门作活字便去杨见即令坏之既竟曰门中活阔字王正嫌门大也
【参考答案】
杨德祖为魏武主簿时/作相国门/始构榱桷/魏武自出看/使人题门作活字/便去/杨见/即令坏之/既竟/曰/门中活/阔字/王正嫌门大也(二)
魏武尝过曹娥碑下,杨脩从。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虀臼”八字。魏武谓修曰解不答曰解魏武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行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得令修别记所知修曰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虀臼受辛也于字为辞所谓绝妙好辞也魏武亦记之与修同乃叹曰我才不及卿乃较三十里
【参考答案】
魏武尝过曹娥碑下,杨脩从。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虀臼”八字。魏武谓修曰/解不/答曰/解/魏武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行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得/令修别记所知/修曰/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虀臼/受辛也/于字为辞/所谓绝妙好辞也/魏武亦记之/与修同/乃叹曰/我才不及卿/乃较三十里/
(三)
御孙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也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故曰侈恶之大也
【参考答案】
御孙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
/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也/侈则多欲/君
文言文常见句式以及断句方法
文言句式
1、判断句
判断句是谓语对主语加以判断的句子。文言文中,一般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而表示判断的。常见的形式主要有:(1)……者,……也。(“者”表示停顿,“也”表示判断)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2)……,……也。(主语后面不用“者”)
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今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知”。“是”意思是“这”,复指前面的主语。
②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
今译:病在肌肤里,是针炙能够治疗的。
③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桃花源记》)
今译:南阳的刘子骥是高尚的名士。
(3)用“乃”“则”“即”“为”“则”等帮助判断。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今译: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色。
②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今译:该立为皇帝的是公子扶苏。
(4)文言文中也有用“是”表示判断的,这是较为晚起的。
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西湖游
记二则》)
2、省略句
句子中省略某个词或某个成分的现象,在文言文中较为常见。主要有:
(1)省略主语
(病)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病)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病)在骨髓,司命之所属,(医)无奈何也。(《扁鹊见蔡桓公》)今译:病在肌肤,是针炙能够治疗的;病在肠胃,是火剂汤能够治疗的;病在骨髓里,是掌管生命的神所管辖的,当医生的就没有办法了。
(2)省略谓语或省略动词
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改之。(《十则》)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3)省略宾语
文言文断句与翻译
文言文断句与翻译
一、用“/”为下面文字断句。
(一)
杨德祖为魏武主簿时作相国门始构榱桷魏武自出看使人题门作活字便去杨见即令坏之既竟曰门中活阔字王正嫌门大也
【参考答案】
杨德祖为魏武主簿时/作相国门/始构榱桷/魏武自出看/使人题门作活字/便去/杨见/即令坏之/既竟/曰/门中活/阔字/王正嫌门大也
(二)
魏武尝过曹娥碑下,杨脩从。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虀臼”八字。魏武谓修曰解不答曰解魏武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行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得令修别记所知修曰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虀臼受辛也于字为辞所谓绝妙好辞也魏武亦记之与修同乃叹曰我才不及卿乃较三十里
【参考答案】
魏武尝过曹娥碑下,杨脩从。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虀臼”八字。魏武谓修曰/解不/答曰/解/魏武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行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得/令修别记所知/修曰/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虀臼/受辛也/于字为辞/所谓绝妙好辞也/魏武亦记之/与修同/乃叹曰/我才不及卿/乃较三十里/
(三)
御孙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也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故曰侈恶之大也
【参考答案】
御孙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也/侈则多欲/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以今义当古义
A.是女子不好……得更求好女。 译成:这个女子品质不好……应 该再找个品质好的女子。 B.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
译成:使者听了很高兴,按照常 惠说的来辞让单于。
C. (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译成:老虎咬断驴子的喉咙,吃 完驴子的肉,才到树林中去。
• D.先帝不以臣卑鄙
译成:先帝(刘备)不认为我卑 鄙无耻。
--节选自《汉书·苏武传》
分析: 廪 lǐn 食:国家派发的粮食 掘—挖 实—籽 弆 jǔ —收藏 杖:词的活用,名活用动,拄、持 尽落:都脱落了 节:符节 武:指苏武
答案 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 掘野鼠弆草实而食之。 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 节旄尽落。
二、根据文言文的语法点断
1、找名词(或代词),定句读。
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吾从而师之。
(2)断句后,内容是否合理。
《师说》最后一段说:“李氏子蟠,年十 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如果断为 “……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意思也 能通,但仔细推敲,就不够合理了。因为韩柳 的古文运动,提倡的是先秦两汉的散文,“六 艺经传”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如果仅仅好六艺 经传,是不值得韩愈这样褒奖的。更何况只有 “六艺经传”才分科,才能称为“通习”,这 里说的李蟠“通习”的是六经的经文和传文, 这些在当时是必读书目,所以才要“通习”之。
六、要熟悉一些古代文化常识:
职官、地理、称谓、历法、科举、天文
职官:比如封建中央六部: 吏、户、礼、兵、刑、工
地理:比如山南、水北都指阳。
称谓:比如臣,中国古代男子的谦称; 妾,中国古代女子的谦称; 舅,相当于现在的公公; 姑,相当于现在的婆婆。
历法:比如每月初一,朔;每月十五,望; 一月份最后一天,晦。
• ★一定要直译,以意译为辅,要字字落实, 忠实于原文。
• 信、达、雅(严复)----忠实、通顺、美(林语 堂)
• 1、先将句子中的每个字都落实为现代汉语 的解释。(“信”)
谢 感谢/ 辞谢/ 谢罪/
疾疾病/ 疾恨/ 快疾/
君有疾在腠里,不治将恐深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 辞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
排比、对偶、对称是文言文常见的修
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
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又为我们断句提供
了方便。
•
例如《庖丁解牛》中“手之所触,肩
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上食埃土,
下饮黄泉”“奉之弥繁,侵之愈急”等。再
如:“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
3.该译的词没有译出来
•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译成:以蔺相如的功劳大,拜他 为上卿。
4.词语翻译得不恰当
•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译成:不爱惜珍珠宝器肥田沃土。
5.该删除的词语仍然保留
•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译成:从师学习的风尚也已经很久 不存在了。
6.省略成分没有译出。
• 权以( )示群下,莫不响 震失色。
排比;“内“”外“是对照。根据
这样的语言特点,确定句读也就容
易多了。
3、析比喻,定句读
例题:
歌者不期于利声而贵在中节论者不期于丽辞 而务在事实善声而不知转未可为能歌也善言而不 知变未可谓能说也持规而非矩执准而非绳通一孔 晓一理而不知权衡以所不睹不信人若蝉之不知雪 坚据古文以应当世犹辰参之错胶柱而调瑟固而难 合矣。
例题: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 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 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忒则天不有祸
忒 tè,差错
答案: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 循道而不忒/则天不有祸/
说明: 大自然有它的规律,我们要按大自然的规
孔子所以不用于世,而孟轲见。
分析: 这段文字用了一系列的比喻
说明: 一个人有才干,要想发挥才干, 就必须和当时的君主要求相和, 如你的才干和当时君主的要求 不相和,也可能要受到冷遇。
答案:
歌者不期于利声,而贵在中节;论者不期于 丽辞,而务在事实。善声而不知转,未可为能歌也 ;善言而不知变,未可谓能说也。持规而非矩,执 准而非绳,通一孔,晓一理,而不知权衡,以所不 睹不信人,若蝉之不知雪,坚据古文以应当世,犹 辰参之错,胶柱而调瑟,固而难合矣。
答案 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kuí)一足,信乎?” 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 而独通于声。尧曰:‘夔一而足矣。’使为乐正。 故君子曰,夔有一,足。非一足也。”
《韩非子》
例题: 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衣缁衣而反
分析: 衣素 yì 衣缁 yìzī 缁是黑色 衣缁衣而反(返)
答案: 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 天雨,衣缁衣而反。
而、何、乎、乃、其、 且、然、若、所、为、 焉、也、以、矣、因、 于、与、则、者、之
判断句
文 被动句
言 省略句
宾语提前
句
两前
式 倒装句
谓语提前 定语后置
两后
状语后置
文言文复习(一) 文言文句读
一、什么是句读 句读实际上就是点断 标点古文是检查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好坏
例题: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节选自《论语·乡党》
例题: 夫王者有过异见于国不改灾见草木 不改灾见于五谷不改灾至身
分析: 见 ----- xiàn 现 这段文字是二重复句
答案:夫王者有过,异见于国; 不改,灾见草木;不改,灾见于五谷; 不改,灾至身。
怎样正确断句,读懂文言文?
一、通读全文,整体把握 例题:
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弆草实而食之 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2006年考点复习
之 文言文断句及翻译
高考文言文阅读要求 一、理解
1、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3、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二、分析综合
1、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考试题型
1、选出加点字的解释正确(错误)的一项(选出 加点字的解释与现代汉语相同或不相 同的一项)
2、选出加点的虚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不相
同)的一项
3、下列句子中已补出的省略的成分符合(不符合) 原文的一项
4、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正确(不正确)——翻 译
5、把下面的句子编成四组,全都用来说明(不 能说明)XXXX(品质、才能)的一组是 6、下列叙述和分析符合(不符合)原文的是 (包括原文的意思、这样写的作用、作者的看法)
哀(悲哀\哀痛\哀叹\哀怜\哀悼------
杜鹃啼血猿哀鸣 子言未发而哀乐具乎前 哀南夷之莫吾知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 君将哀而生之乎
负 辜负\背负\肩负\担负\(胜)负----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吾上恐负朝廷 则予此行所负之责任 宁许以负秦曲 故不战强弱胜负已判矣
1、找顶真,定句读
•
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
子前后相承,前一句作宾语的词,在
后一句中又作了主语。例如:“具告
沛公,沛公大惊。”“秦王坐章台见
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在文中找出
紧密相连的相同的词语,按顶真句式
来考虑句读。
2、据排偶,定句读
材料
汉朝--明朝 清官、廉臣的传记
1 . 文言实词解释 2.文言虚词解释 3.省略或句子间的关系 4.句子翻译 5.哪些句子表现了人物的某某品质 (分析是否符合原文)
文言实词
1、一字多义
2、古今异义
(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 3、词类活用 4、通假字 5、双音字(同义复词、偏义复词)
文言虚词
•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 乐乎?”
译成:孔子说:“学习后要复习, 不也是很高兴的事吗?”
10.译句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
• A.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 判断正误: 寻找人可以出使回报秦国的, 没有找到。
•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 判断正误: 蚯蚓没有爪子和牙齿的锋利, 筋骨的强壮。
古文翻译技巧
孔子所以不用于世,而孟轲见。
4、察反复,定句读
反复,特别是间隔反复,在文言 文中是相当常见的修辞方法。如《邹 忌讽齐王纳谏》中“我孰与城北徐公 美”反复多次,《庄暴见孟子》也有 大段反复。抓住这一特点,自然有助 于断句。以上这几种断句方法是分别 说的,在具体断句时,常常要把这些 方法综合运用。
四、根据逻辑关系定句读
文言文中,也往往有总分、分总 的形式,我们自然可以据此进行断 句。 例如: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 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 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 胜。
再如:
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 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 孤此四者天下之穷而无告者 也。
五、对话、引文定句读
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 “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 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 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 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 以确定使用的标点。
律行事。
文言文复习(二) 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翻译的要求
•翻译文言文要做到“信、达、雅”三个
字。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 在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 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 的原则。
文言文翻译的10种失误形式:
• 1.不需翻译的强行翻译
•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译成:晋国侯王和秦国霸主包围郑 国,因为郑国对晋国无礼。
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
不舍,金石可镂。”
再如:
•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
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
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
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横
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
这一段文字之中,“据崤函
之固,拥雍州之地”是对偶;“席
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是
• 和现代汉语一样,名词或代词一般 也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 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以确 定停顿的位置。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 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 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例如《赤 壁之战》中,“初,鲁肃闻刘表卒”, 先用全称,以下“肃径迎之”“肃宣权 旨”就不再提姓了。
科举:比如科举兴起隋朝,清朝末年光绪年间废除。 天文:比如古代人考上状元,人们叫它文曲星。
衡量断句正确与否的方法
断句加标点后,还应该作些 检查。那么,如何衡量断句的正 确与否呢?下面两条方法可供参 考。
(1)断句后,意思是否讲得通。
例如《师说》中的几句话,有人这样标断: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
分析: 厩焚jiù fén 孔子强调是仁政 “伤人乎”:是疑问句 不问马:是陈述句
答案: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例题: 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kuí)一足信乎
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
声尧曰夔一而足矣使为乐正故君子曰夔
有一足非一足也
《韩非子》
分析: 其:表推测的意思 使为乐正:省略句式,使之为乐正 君子曰:表示范指,用逗号
例如:
•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
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
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
事寡败矣。
2、找虚词,定句读。
• 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他们明辨 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尤其是一些 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刘勰在《文心雕龙·章句》中说过:“夫惟盖 故者,发端之首唱,……乎哉矣也者,亦送 末之常科。”确实如此。文言文中,“夫、 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 副词,经常出现在句首;而“乎、哉、也、 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出现在句尾;而 “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出现在 句中。根据这些特点,有助于断句。
来自百度文库
例题: 夫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也时 乎时不再来愿足下详察之
分析 愿:希望 时:时机 足下:韩信
答案 夫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也。 时乎时,不再来!愿足下详察之。
三、要了解修辞和章法上的提示作用
中国古代很多文章都是追求尽善尽美, 中国几千年文化历史在语言上都是仔 细考虑,没有轻率之作。所以追求语言的 表述、音韵美、遣词造句的确切。
译成:孙权给群臣看,没有谁不吓 得改变了脸色的。
7. 该增添的内容没有增添
• 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 .
译成:现在刘表刚刚死亡,两儿子 不团结。
8.无中生有地增添内容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成:很多人在一起走,肯定有品 行高洁,学有专长,乐于助人并且 可以当我老师的人在里面。
9.应当译出的意思却遗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