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纳米物质安全教学内容纳入化学课程
融入课程思政的高中化学课程设计案例——通过“盐类水解反应的利用”学习纳米材料(胶体)的制备
融入课程思政的高中化学课程设计案例——通过“盐类水解反应的利用”学习纳米材料(胶体)的制备发布时间:2021-11-10T09:02:41.622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6月17期作者:孙文武[导读] 本文通过“盐类水解反应的利用”学习纳米材料(胶体)的制备,探索思政教育与化学教学的结合点,总结出本课时中思政教育内涵的体现。
孙文武(哈密市第二中学新疆哈密 839000)摘要:课程思政的提出已有5年,中学全面实施课程思政教育也已第三年,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和理解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如何将课程思政有效的融入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全面育人、全方位育人,一直是教师教育教学探索的目标。
本文通过“盐类水解反应的利用”学习纳米材料(胶体)的制备,探索思政教育与化学教学的结合点,总结出本课时中思政教育内涵的体现。
关键词:课程思政盐类水解纳米材料(胶体)制备一、案例背景:2016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2019 年 4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以办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题的座谈会上再次强调:“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围绕“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课程目标,中小学课堂更应强化显性思政,细化隐性思政,构建全课程育人格局。
中学化学课程学习的知识与我们的生产、生活、科技发展息息相关。
将思政元素融入化学课堂,全面培养学生,发展学生学科素养是每一位化学教师的根本任务和终极目标。
纳米材料在工农业、医疗、生活等方面都有极为重要的应用,高考也常有考查。
纳米材料的制备出自教材:人教版《化学反应与原理》(选修4),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三节“盐类的水解”P57-58(见图1)。
图1二、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下,为了更好的落实“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的要求,全面培养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学科素养、关键能力,促使学生掌握必备化学知识,体悟学习的真谛,设计本案例。
2024年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审定】
2024年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审定】1. 简介本文件详细介绍了2024年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旨在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目标、内容和要求。
新课程标准充分体现了我国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 课程目标2.1 知识与技能学生应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元素、化合物、化学反应等基础知识,学会使用化学实验仪器和实验技能,提高观察、实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过程与方法学生应通过观察实验、调查探究、数据分析等方法,培养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学会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应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认识化学在生活、生产、科技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关注化学与环境、健康、安全等问题,培养社会责任感。
3. 课程内容3.1 必修部分包括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元素周期表、常见化合物、化学反应、实验技能等内容。
3.2 选修部分包括有机化学、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生产、化学与科技、化学实验等模块。
学生可根据兴趣和需求选择修习。
4. 教学要求4.1 教学目标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4.2 教学方法教师应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4.3 教学评价教师应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态度。
5. 教学资源教师可利用教材、实验药品和仪器、多媒体资源等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6. 教学建议6.1 建议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6.2 建议教师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6.3 建议教师开展跨学科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7. 审定说明本课程标准经专家审定,符合我国教育改革要求,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应认真贯彻执行,确保教学质量。
---以上就是2024年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的详细内容,希望能对您的教学和学习提供有益的指导。
完整版初中化学课程标准
完整版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初中化学课程标准旨在制定一整套合理、科学、适应性强的教学体系,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具备正确使用和探究化学知识的能力,为高中化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完整版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包括其内容、目标和实施方法。
一、课程标准内容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必修部分内容如下:1. 化学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化学元素、化合物、离子、原子量、分子量、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基础概念,以及有关物质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化学反应等方面的知识。
2. 化学实验技能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能够正确使用常见的实验器材,进行基本的物质性质、物质变化、物质组成等方面的实验研究。
3. 化学实际问题解决能力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化学材料使用、生命科学等方面的应用。
选修部分内容根据学校和学生的不同情况而不同,以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
选修内容主要包括新材料、纳米技术、绿色化学等热门话题的介绍以及高级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的学习。
二、课程标准目标初中化学课程标准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力,能够准确描述和解释化学现象。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化学语言表达信息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到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化学相关的活动中去。
3.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方面的问题。
4.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化学实验技能,进行实验研究和科学探究的能力,从而拓宽视野,丰富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5. 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能力,使学生喜欢学习化学,激发学生对化学研究的兴趣和热情,为高中化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标准实施方法为确保初中化学课程标准的有效实施,教育部门应采取以下措施:1. 优化教材,确保教材内容与标准的契合度。
2.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化学知识与实验技能的水平,使教师能够精准地掌握课程标准内容和要求。
化学学科与全球化发展的联系
化学学科与全球化发展的联系化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其对全球化发展的影响是多维度且深远的。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化学不仅促进了国家间知识的交流与科研合作,还为各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本篇文章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化学学科与全球化发展的联系。
1. 化学知识传播与教育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化学知识传播和教育也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
国际间的学术交流、科研合作以及化学教育资源的共享,为各国化学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在线教育平台和远程实验技术的兴起,使得化学教育资源得以跨越地域限制,让更多偏远地区的学生接触到高质量的化学教育。
2. 化学与新能源技术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化学在新能源技术的研发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例如,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锂电池等新能源技术的原理和制备过程都离不开化学知识。
全球各国在新能源领域的竞争与合作,推动了化学科技的快速发展,也为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3. 化学与环境保护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球共识,化学在环境保护和治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化学技术可以用于大气、水和土壤污染的治理,以及有害废弃物的处理。
同时,绿色化学的兴起,促使化学工业向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全球范围内的环境问题,如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都需要化学科技的贡献。
4. 化学与生物医学化学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从药物设计到疾病诊断,再到生物材料的研究,化学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全球化促进了生物医学领域国际合作的加强,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在药物研发和医疗技术方面的合作,加速了新技术的诞生和普及,提高了全球公共健康水平。
5. 化学与材料科学材料科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化学材料的发展推动了多个行业的革新。
从信息科技到航空航天,从新能源到生物工程,材料的创新都离不开化学的理论支持和实验验证。
全球化为材料科学的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合作平台,国际间的人才流动和资源共享极大地加速了化学材料的发展进程。
环境化学教学大纲(最新完整版)
环境化学教学大纲(最新完整版)环境化学教学大纲《环境化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环境化学课程时长:32学时面向专业: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生态学等相关专业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环境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环境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掌握常见环境污染物及其环境效应,为后续环境科学相关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打下基础。
授课内容:主题1:环境化学基础知识内容1:环境化学概述、化学平衡与反应速率、物质的状态与分类、水溶液中的化学平衡、氧化还原反应等基础知识。
主题2:大气环境化学内容2:大气组成与结构、大气污染物的形成机制、光化学烟雾等大气环境化学基础知识。
主题3:水环境化学内容3:水体组成与分类、水体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水体富营养化等水环境化学基础知识。
主题4:土壤环境化学内容4:土壤组成与分类、土壤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土壤重金属污染等土壤环境化学基础知识。
主题5:环境污染控制技术内容5: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水污染控制技术、土壤污染控制技术等环境污染控制技术基础知识。
主题6:环境化学应用案例分析内容6:大气污染控制案例分析、水污染控制案例分析、土壤污染控制案例分析等环境化学应用案例分析。
主题7:环境化学前沿进展与应用内容7:环境化学前沿进展与应用、环境化学在环保领域的应用等。
高分子化学教学大纲高分子化学教学大纲应该由相关专业教育机构或高分子化学教师制定。
以下内容是可能包含的项目:1.课程基本信息:包括课程名称、授课人、学时、学分以及开课学期等基本信息。
2.课程目标:明确本课程希望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包括高分子化学的基础理论、高分子合成方法、高分子的结构和性能以及相关的高分子材料制备和应用等。
3.教学内容:具体阐述每章节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等。
比如第一章为绪论,介绍高分子化学学科的概况和特点,讲述高分子的定义、分类以及高分子的结构与组成。
第二章为合成高分子键合键和聚合物溶液,介绍聚合反应的分类、高分子键合键的结构和高分子溶液的流变性能。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2022版标准考试题库及答案
2022年版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考试题库及答案1. 下列哪项不是本次修订课程标准的意义( )。
[单选题]*A.细化学校课程实施方案,建立高质量育人体系B.做好学段衔接,为完整的人的培养创造更加通畅的成长环境C.探索跨学科主题学习,提升不同课程对核心素养发展的贡献度D.完善知识体系,构建更加庞大的化学知识网络(正确答案)正确答案:D2. 大概念可以反映学科的本质,下列不属于大概念的性质的是( )[单选题]*A.高度概括性B.创新性(正确答案)C.迁移性D.统摄性正确答案:B3. 以下不属于学生必做实验及实践活动的是( )[单选题]*A.氢氧化钠的变质探究(正确答案)B.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C.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D.常见的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正确答案:A4. 下列不属于物质的性质和应用学习主题的是( )[单选题]*A.物质的多样性B.常见的物质C.认识物质性质的思路和方法D.物质的组成(正确答案)正确答案:D5. 聚焦中国学生发展( ),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引导学生明确人生发展方向,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单选题]*A.学习能力B.阶梯化能力教育C.素质D.核心素养(正确答案)正确答案:D6. ( )学习是学习者以获得一定的科学经验为核心目的与基本内容的学习活动和过程。
[单选题]*A.科学(正确答案)B.自主C.合作D.探究正确答案:A7. 体现正确的学业质量观,明确核心素养发展水平与具体表现,注重对价值体验与践行.知识综合运用.( )等表现的考查,建立有序进阶.可测可评的学业质量标准。
[单选题]*A.问题解决(正确答案)B.知识运用C.拓展D.实践正确答案:A8.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规定,各学科用不少于本学科总课时的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 )。
[单选题]*A.10%(正确答案)B.20%C.30%D.40%正确答案:A9. 建构主义教学策略强调真实情景下学生的自主学习,强调对知识的自我建构。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解读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2024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解读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2024初中化学课程标准解读——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2024)前言本解读旨在深入剖析我国2024年版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帮助广大师生、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管理者理解和把握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与实践要求,以便更好地指导教学与学习活动。
一、课程标准修订的背景与意义1. 背景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以及全球化的趋势,现行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已难以完全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要求。
为此,有必要对课程标准进行修订,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国家整体教育水平。
2. 意义新课程标准的修订有助于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推动教育理念的更新,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
同时,新课程标准将更好地引导初中化学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社会责任感,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
二、新课程标准的主要变化与特点1. 主要变化新课程标准在内容结构、教学目标、实施建议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更新,具体变化如下:- 内容结构:对原有课程内容进行了增删改动,更加注重基础性和时代性,融入了新的科技发展成果。
- 教学目标:细化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目标。
- 实施建议:提出了更加具体的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强调以学生为本,提倡探究式学习。
2. 特点新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如下:- 时代性:关注化学科学的新进展,反映时代要求。
- 基础性:强调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学习。
- 综合性:内容设计注重学科交叉,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 实践性:重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 适应性: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实际需要,给予教师和学生更大的教学自主权。
三、教学实施建议1. 教学设计教师应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重新设计教学计划和教学活动,注重学生的参与和探究,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
2. 教学方法提倡采用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等现代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2023年化学新课程标准详解
2023年化学新课程标准详解化学是一门探究物质组成、性质和变化的科学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2023年化学新课程标准在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做出了一些调整和更新。
本文将对这些调整进行详细解析,以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新课程标准。
一、知识体系调整新课程标准对化学知识体系进行了重新调整,强调了基础知识和综合应用的结合。
具体来说,以下是知识体系的主要调整:1. 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压缩:在新课程标准中,对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进行了压缩和简化,以减少学生的记忆负担。
2. 增加前沿知识内容:新课程标准将前沿知识内容纳入了教学范围,包括纳米材料、功能材料等,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和创新能力。
3. 实践应用能力的强化:新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要求学生通过实验和实际问题解决,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和科学研究中。
二、教学方法变革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一些变革性的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以下是教学方法的主要变革:1. 探究式学习: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2. 项目驱动学习:新课程标准鼓励学生参与化学相关的项目活动,通过实践来学习和应用化学知识。
3. 多媒体技术支持:新课程标准提倡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如动画、模拟实验等,以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理解能力。
三、评价方式改变新课程标准对评价方式也进行了改变,注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以下是评价方式的主要改变:1. 实践实验评价: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参与实践实验,并通过实验报告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2. 问题解决评价:新课程标准注重评价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开放性问题和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评价。
四、教材教辅资源更新为了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和教辅资源也进行了更新。
教材内容更加贴近生活和实际应用,教辅资源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案例和习题,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化学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初中化学课程是学生接触化学知识的起点,也是培养化学素养的重要阶段。
本文将根据初中化学课程标准,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以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为核心,强调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这与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三维目标”相一致,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要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首先要明确化学素养的内涵。
化学素养是指学生通过化学课程的学习,获得的与化学相关的知识、技能、方法、能力、品质和观念等方面的素养。
这些素养包括: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具备实验操作技能,了解化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为了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初中化学课程设置了一系列的教学内容和要求。
这些内容和要求按照“模块—主题—内容”的结构组织,包括以下几个模块:1、基础化学知识模块:该模块主要介绍化学基础知识,如元素周期表、化学式、化学反应等,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实验技能模块:该模块主要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包括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分析和实验总结等方面。
3、化学与生活模块:该模块主要介绍化学与生活的联系,如食品化学、环境化学、材料化学等,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和应用。
4、拓展延伸模块:该模块主要介绍一些化学领域的热点问题或前沿知识,如绿色化学、纳米技术等,旨在拓展学生的化学视野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
2、加强实验操作和实践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和应用。
4、注重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化学领域的前沿知识和热点问题。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是培养学生化学素养的重要指导文件。
《纳米材料科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纳米材料科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ABCL0409课程中文名称:纳米材料科学导论课程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nanomaterials science课程性质:选修课程学分数:1.5课程学时数:24授课对象:材料化学专业本课程的前导课程:大学物理、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等一、课程简介纳米材料学科是近年来兴起并受到普遍关注的一个新的科学领域,它涉及到凝聚态物理、化学、材料、生物等多种学科的知识,对凝聚态物理和材料学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纳米材料科学导论以化学、化工、材料化学、高分子、应用化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等专业对纳米材料感兴趣的高年级本科生为讲授对象,介绍纳米材料科学的基本知识体系。
二、教学基本内容和要求本课程主要讲授纳米材料的基本概念与性质、制备纳米粒子的物理和化学方法、纳米薄膜材料、纳米固体材料、纳米复合材料等,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各种纳米材料的性能和制备工艺,为正确选择各种纳米材料的制备工艺提供依据,同时也为研究新材料、新性能、新工艺打下理论基础。
第零章绪论课程教学内容:纳米科技、纳米材料的概念与发展历史。
课程的重点、难点:纳米材料的概念是重点,难点是纳米材料的发展及纳米功能器件的制备。
课程教学要求:了解纳米科技的兴起、纳米材料的研究历史、纳米材料的主要研究内容、本课程的特点和学习方法。
第一章纳米材料的基本概念与性质课程教学内容:纳米材料的基本概念,纳米微粒的基本性质,电子能级的不连续性,量子尺寸效应,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
纳米微粒的基本性质,纳米微粒的物理特性,纳米微粒的结构与形貌,纳米微粒的热学性质,纳米微粒的磁学性质,纳米微粒的光学性质。
课程的重点、难点:重点:物质层次可以分为微观、介观和宏观三个层次。
纳米科技的诞生是以扫描隧道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为先导的。
微观粒子具有二象性,既具有粒子性,又具有波动性。
量子效应:原子和分子中的电子等粒子的能量量子化是电子受到原子核和其它电子所产生的力场的束缚而产生的,这些粒子可以存在多种运动状态,粒子分布呈现波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大学化学
第 30 卷摇
食品和食品加工中使用的所有新型材料,在将其用于食品之前必须对纳米材料潜在的健康和环境危险 加以评估。 必须充分认识到纳米技术的好处与危险,并在工业、监管者和消费者等所有利益攸关者之间 进行公开讨论。 这篇文告的特点在于其对于纳米物质对食品安全影响问题的客观性阐述。 我们食用的 很多物质就是纳米物质( 如多糖和某些蛋白质) ,某些纳米物质对于健康是有益的,因此不应该对于纳 米物质有恐惧心理。 但是,对于即将使用的纳米材料应该有标准化的健康和环境评估程序。 摇 摇 2008 年 9 月,政府间化学品安全论坛第 6 届会议在塞内加尔的达喀尔举行,会议通过了“ 关于人造 纳米材料的达喀尔宣言冶 ,会议确认必须开展研究,制定研究战略,以支持对人类 健 康和环境 的潜 在风 险进行更好的分析。 为尽可能降低人造纳米材料的风险,各国接受或拒绝人造纳米材料的权利得到认 可。 通过材料安全数据表( MSDS) 或其他方法,向整个供应链中的下游用户知会人造纳米材料的健康 和安全风险以及其新颖特征。 工业界在他们负责的工作计划中,继续或发起关于人造纳米材料在环境 和健康及职业安全方面的沟通和教育工作,包括工作场所监测和在工业界与其他利益相关者中发起进 一步合作。 政府和利益相关者推广和分享有关人造纳米材料的安全信息。 摇 摇 在全球纳米物质安全防护的研究和教育方面,美国堪称典范。 首先是在纳米物质毒理和职业健康 方面的科学研究非常全面;有国家科研机构、州及大学的科学研究。 比如,美国国家疾病控制与预防中 心( CDC) 所属国立职业安全与健康研究所( NIOSH) 主持的纳米材料实验室安全的研究项目提出通过 风险认证、职业暴露评估与控制等方法实现纳米材料职业暴露风险的全面管理[4] 。 还有些州一级的纳 米物质安全的研究项目,如加利福尼亚州就有加州毒物控制机构与加州多所大学合作的科研项目[5] 。 在教育方面,由于预计纳米科技产业将在 2020 年达到万亿美元的规模,并出现庞大的就业人群( 预计 2015 年将需要二百万纳米科学家和研究人员) ,故有关纳米科学的课程早已进入美国的中学和大学课 堂[6] 。 纳米科学教育包括纳米物质安全的教育,美国大学实验室中普遍都有纳米物质安全控制和管理 措施,比如斯坦福大学[7] 的实验室使用纳米材料标准操作流程模板(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tem鄄 plate for the laboratory use of nanomaterials) ,流程模板要求填写总体的实验流程( process or experiment overview) 、危险评估( risk assessment) 和控制( control) 方法,控制方法中包括工程控制( engineering con鄄 trol) 、人员防护设备 ( personnel protective equipment) 、最邻近的安全设备所在位置 ( location of nearest emergency safety equipment) 、操作流程、 清洗 ( decontamination) 、 出现纳米物质溢出 ( spill and accident procedures) 时所采取的步骤( 包括危及健康的紧急事件,如燃烧爆炸、严重伤害和其他直接危险,人员出 现纳米物质暴露时的紧急处置;以及不会危及健康的紧急事件,如少量纳米物质溢出) 、纳米废物处置、 安全训练的要求等。 美国化学会( ACS) 提出要建立安全文化( safety culture) ,把实验室和产业过程的安 全作为资源,并且强调强大的安全文化可能成为大学吸引学生的一种竞争优势[8] 。 摇 摇 欧盟国家对于纳米物质安全的研究和教育方面也做出了很多贡献。 在欧盟的两个科研框架协议 FP6 和 FP7 中,曾有 50 个纳米物质安全方面的合作研究项目。 欧盟注意到纳米物质安全问题在纳米产 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要性,因此,欧盟在纳米工程化材料( ENM) 的暴露、潜在危险的机理、危险评估 和管理 4 个方面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工作。 欧盟提出,目前我们正在面临着第一代纳米功能化产品 ( nano鄄enabled product) ,或者叫做被动的纳米结构( passive nanostructures) 产品,很快将面临第二代含有 活跃的纳米结构( active nanostructures) 的产品, 将来还会出现第三代整合的纳米系统( integrated nano鄄 systems) ,到 2020 年,杂化的纳米分子系统( heterogeneous nano鄄molecular systems) ,即通过设计制造出的 纳米分子设备将会商业化。 因此,纳米物质对人类的安全和对于环境影响的研究要与时俱进。 相应地, 纳米物质安全教育也必须与时俱进。 另外,在欧盟国家之间以及欧盟与美国在标准化和教育方面也有 很多非常成功的国际合作[9] 。
摇
第 30 卷 第 1 期 2015 年 2 月
摇 摇 大学化学
UNIVERSITY CHEMISTRY
Vol. Feb.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0 No. 2015
1摇
将纳米物质安全教学内容纳入化学课程*
赵明
( 北京大学药学院化学生物学系摇 北京 100191)
摇 摇 摘要摇 指出将纳米物质安全教学内容纳入化学课程的重要性。 讨论通过理论和实验课实施纳米物质安 全教学的方法,包括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建立纳米物质防护理念和学习防护方法。 摇 摇 关键词摇 纳米物质摇 安全教育摇 化学课程摇 防护理念摇 防护方法 摇 摇 中图分类号摇 O6;G64
* 基金资助:北京大学药学院教学改革项目
摇 第1期
赵明:将纳米物质安全教学内容纳入化学课程
17
研究院物理学会年会上发表的题为“ There忆s Plenty of Room at the Bottom冶 的经典演讲,他在演讲中首次 提出纳米科学要解决“ 在小尺度操纵和控制物体冶 的问题[2] 。 1974 年,日本东京大学的 Norio Taniguchi 教授在其论文“ 纳米技术的基本概念冶 中首次给出纳米技术的概念:纳米技术主要包含通过单个原子及 分子处理材料的分离、合成和变形[3] 。 现在人们普遍将纳米科学定义为颗粒尺度在 1 至 100 纳米物质 的物理学、化学及生物学性质、制备、结构和功能的科学。 摇 摇 纳米科学深刻地影响了化学科学,导致了化学科学的重新整合。 以往根据物质的尺度大小将物质 简单地分类为小分子物质和大分子物质,两者的尺度界限并不清晰。 纳米科学的出现,可以将物质分子 依据其尺度分为:小分子(0 ~ 1nm) 、纳米分子(1 ~ 100nm,有些分类为 1 ~ 200nm) 、大分子(100nm 以 上)。 除了仅由离子键和共价键形成的分子以外,纳米物质还包括以配位键形成的配合物或者复合物 超分子、多个分子靠分子间相互作用形成的聚集体( aggregate 或 cluster) 、纳米尺度的微晶体或者无定形 的固态物质以及液体中靠氢键缔合的分子链或网络……。 摇 摇 纳米物质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除了小尺度、宏观量子效应、高比表面积等性质以外,纳米物质 具有特殊的热力学和化学反应性质,因此,化学家将纳米尺度的物质作为研究对象发展出了纳米化学这 样一个化学学科分支。 摇 摇 纳米化学的发展也导致了科技产业的革命,出现了纳米催化剂、纳米染料、纳米涂料、纳米光伏材 料、纳米印刷颜料、纳米生物传感器等等,如果你翻阅一本药典,你会发现其中几乎全部原料药物和药剂 辅料都是纳米物质,纳米科技产业不再像半个世纪前那样仅仅是一种设想,已成为普遍存在的现实。 伴 随着这个庞大产业的发展,纳米物质的毒性和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 我们目前面对的雾霾———PM2. 5 的问题,在空气中颗粒度小于 2. 5 微米的颗粒中,有相当多的是纳米颗粒,其中有些颗粒可能导致呼吸 系统疾病,有些具有皮肤刺激性。 有毒纳米物质排入水系可能造成动物、植物基因变异和毒物残留,最 后影响人类的食物链。 因此,纳米物质的职业暴露与公众健康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摇 摇 当面对如此多的纳米产业导致的问题时,目前在一些大学的课程中,却没有关于纳米物质安全教育 的内容,一些研究生在完成他们的学位论文时虽然使用了大量的纳米技术和纳米材料,却几乎没有任何 纳米物质安全的防护措施。 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我们并没有通过教育在全社会建立起纳米物质安全的 意识,更没有普及纳米物质防护知识。
3摇 各国及各国际组织在纳米物质安全方面所做的工作
摇 摇 由于纳米科技产业的迅速发展,中国政府和科学界对于纳米物质安全问题给予了充分的关注。 2007 年 1 月,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院以及中国化学会和中国毒理学会召开了专 题为“纳米安全性:纳米材料的生物效应与生物医学应用冶 的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纳米科技系列会议,会 议的主旨是围绕纳米生物效应(纳米毒理学、纳米医学、纳米生物学) 以及纳米环境效应,从分子、细胞、 器官到整体生物水平上,系统地探讨纳米材料与生命过程相互作用、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的共性规律; 探讨纳米医学、纳米生物学应用的基础;讨论当前工业生产、医学使用的纳米材料、纳米药物等可能引起 的生物环境健康问题,探索将来前沿学科领域的发展方向;讨论如何发展纳米生物效应预测模型,探索 纳米安全性问题解决方案,提高纳米科技的国际竞争力。 以纳米生物效应为核心,开展生物学、医学、化 学、毒理学、环境科学、物理学与纳米科学的交叉研究。 会议强调对于纳米物质安全问题的国家层面的 研究,成立“ 纳米生物环境安全性学术委员会冶 ,国家纳米中心对于纳米材料的评价检测和标 准 制 定 所 起的重要作用,以及对于公众的宣传教育,使公众充分了解纳米技术的益处和可能的危害。 摇 摇 2007 年 6 月,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食品安全当局 ( INFOSAN) 就纳米物质对于食品安全的问题发布 文告。 文告指出:目前正在将纳米技术用于从农庄到餐桌的食品工业,并已用于食品包装领域。 对于在
1摇 从 2003 年的 SARS 病毒防护事件谈起
摇 摇 2003 年,全球爆发了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英文缩写为 SARS(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drome) , 中国称之为非典型肺炎。 2003 年春天,SARS 在中国传播。 SARS 的传播源于一种新的冠状病毒 SARS鄄 CoV[1] ,该病毒最先由世界卫生组织的意大利医生 Carlo Urbani 发现,由于病毒颗粒的大小约为 100nm, 远小于口罩纱布孔径( 约为 0. 1mm,105 nm) ,故纱布口罩不能够阻挡住病人咳嗽所产生的雾沫或者气溶 胶携带 SARS 病毒穿过口罩,导致在控制治疗 SARS 的初期,出现了医护人员被病毒感染的情况,甚至有 医护人员不幸殉职。 面对病毒防护的问题,有人建议使用双层纱布口罩,其实这是无济于事的。 当时 3M 公司及时提供了一种特殊的口罩,该口罩使用了一种特殊材料,其孔径小于病毒颗粒的直径,使病毒 颗粒无法透过;而氧气、氮气及水蒸气等小分子则可以穿过口罩,从而实现了医护人员与病毒的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