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生物信息学实验报告-W10
生物信息学实训报告范文
一、实训背景随着生物科学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生物信息学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已成为生物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提高学生对生物信息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力,我们学院特开设了生物信息学实训课程。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深入了解生物信息学的基本原理、常用工具和数据分析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研思维。
二、实训目标1. 理解生物信息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和应用领域。
2. 掌握生物信息学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如BLAST、Clustal Omega、MEGA等。
3. 学会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基因序列分析、蛋白质结构预测和功能注释。
4. 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和科研思维能力。
三、实训内容本次实训共分为三个部分:理论学习、实验操作和项目实践。
(一)理论学习1. 生物信息学基础:介绍生物信息学的定义、发展历程、研究内容和方法。
2. 生物序列分析:讲解基因序列、蛋白质序列的基本概念,以及序列比对、序列聚类等分析方法。
3. 蛋白质结构预测:介绍蛋白质结构预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如同源建模、折叠识别等。
4. 功能注释:讲解基因和蛋白质的功能注释方法,如基于序列的注释、基于结构的注释等。
(二)实验操作1. 序列比对:使用BLAST工具进行序列比对,分析序列的同源性。
2. 序列聚类:使用Clustal Omega工具进行序列聚类,分析序列的进化关系。
3. 蛋白质结构预测:使用MEGA工具进行蛋白质结构预测,分析蛋白质的三维结构。
4. 功能注释:使用Gene Ontology(GO)数据库进行基因和蛋白质的功能注释。
(三)项目实践1. 基因组注释:以某物种基因组为研究对象,进行基因预测和功能注释。
2.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构建:以某物种蛋白质组为研究对象,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分析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四、实训过程1. 准备阶段:学生通过查阅资料、阅读文献,了解实训内容,并提前学习相关软件的使用方法。
2. 实验阶段: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完成实训任务。
生物信息实训报告总结
摘要:随着生物科学的快速发展,生物信息学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为了提高自身在生物信息学领域的实践能力,我参加了为期两周的生物信息实训。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生物信息学基本原理和方法的了解,提高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以下是对本次实训的总结。
一、实训目的1. 熟悉生物信息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生物信息学常用工具和软件的使用;3. 提高生物信息数据分析能力;4.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二、实训内容1. 生物信息学基础知识学习: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学习生物信息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工具和软件学习:学习并熟练使用生物信息学常用工具和软件,如BLAST、Clustal Omega、MEGA等。
3. 数据处理和分析:对实际生物信息学数据进行分析,如基因序列比对、进化树构建、基因表达分析等。
4. 项目实践:分组进行生物信息学项目实践,完成一个完整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流程。
三、实训过程1. 第一周:学习生物信息学基础知识,了解生物信息学的研究领域和发展趋势。
2. 第二周:学习生物信息学常用工具和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3. 第三周:分组进行项目实践,完成一个完整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流程。
4. 第四周:撰写实训报告,总结实训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四、实训收获1. 理论知识方面:通过实训,我对生物信息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从事生物信息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2. 工具和软件方面:熟练掌握了BLAST、Clustal Omega、MEGA等生物信息学常用工具和软件,提高了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3. 实践能力方面:通过项目实践,我学会了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4. 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方面:在实训过程中,与团队成员共同完成项目,提高了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五、不足与改进1. 实训过程中,对部分生物信息学工具和软件的使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加强学习和实践。
生物信息学分析实验报告
1、分别写出2010年以来,国际上与Ovarian cancer、Breast cancer、Leukemia相关的文献有多少篇?写出3篇研究性论文标题和摘要,写出5篇综述性论文标题和摘要;数据库: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与Ovarian cancer相关的文献有11,303篇与Breast cancer相关的文献有56,209篇与Leukemia相关的文献有32,912篇综述性论文标题和摘要1.Hemochromatosis and ovarian cancer摘要:Evaluation of: Gannon PO, Medelci S, Le Page C et al. Impact of hemochromatosis gene (HFE) mutations on 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 risk and prognosis. Int. J. Cancer 128(10), 2326-2334 (2011). The frequency of two mutations (C282Y and D62H) of the hemochromatosis gene were investigated in women with ovarian cancer. A single allele mutation of the C282Y but not the H63D gene product was detected in 8-9% of women with benign ovarian tumors (n = 124) and ovarian cancers (n = 360) compared with 2.5% for controls (n = 80) representing a 4.9-fold increase in risk.With high-grade serous ovarian cancers (n = 179), the survival rate of women with a single allele C282Y mutation was reduced from 39 to 19 months. These results implicate mutations of the hemochromatosis gene in the generation and severity of ovarian cancers, which may have prognostic value.2.Differences between women who pursued genetic testing for hereditary breastand ovarian cancer and their at-risk relatives who did not.摘要: Purpose/Objectives: To (a) examine differences in appraisals of hereditary breast and ovarian cancer (HBOC), psychological distress, family environment, and decisional conflict between women who pursued genetic testing and their at-risk relatives who did not, and (b) examine correlations among appraisals of HBOC, psychological distress, family environment, and decisional conflict regarding genetic testing in these two cohorts of women.Design: Descriptive, cross-sectional cohort study.Setting: Two clinics affiliated with a major research university in the midwestern United States.Sample: 372 women aged 18 years and older. 200 pursued genetic testing for BRCA1 and BRCA2 mutations (probands) and 172 of their female relatives who had a greater than 10% prior probability of being a mutation carrier but had not pursued testing.Methods: After providing informed consent, probands and relatives were mailed self-administered questionnaires.Main Research Variables: Perceived risk, knowledge of HBOC risk factors and modes of gene inheritance, perceived severity, perceived controllability, psychological distress, family relationships, family communication, and decisional conflict about genetic testing.Findings: T tests revealed that probands perceived higher risk and had more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ssociated with breast cancer.Probands had more knowledge regarding risk factors and gene inheritance, and greater decisional conflict regarding genetic testing. Relatives reported higher perceived severity and controllability.No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in family relationships and family communication between probandsand relatives. Pearson correlations revealed different patterns in knowledge, perceived controllability, family relationships, and decisional conflict between probands and relatives.Conclusion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exist between women who pursue genetic testing and those who do not. The family environment influences adjustment to HBOC and decisions about genetic testing.Implications for Nursing: Enhancing the family communication process about HBOC can provide informational and emotional support to high-risk women and promote decision making about genetic testing.3.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 by family history of anycancer摘要: Practically all data on familial risk in ovarian and other cancers are based on incident cancer, whereas familiality in cancer mortality is largely unknown. If fatal forms of cancer are a highly familial subtype, then familial risk for mortality may exceed that of incidence, which is relevant for clinical decision making and counseling. Ovarian cancer patients in the nationwide Swedish Family Cancer Database were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fatal and nonfatal (incident) family history. Familial risks for incident and fatal ovarian cancer were calculated for offspring based on their parental or sibling family history of any cancer using standardized incidence ratios (SIRs) for incidence and standardized mortality ratios (SMRs) for mortality. Offspring without family history were referents. The database included 24,757 mothers and 8138 daughters with ovarian cancer. When a mother had ovarian cancer, the SIR for incident ovarian cancer in daughters was 2.69, and when a sister had ovarian cancer it was 3.49. The SMRs for fatal cancer by fatal cancer in probands were 3.39 and 5.80, respectively. For fatal serous cancers among siblings, the SMR was 6.16, compared with 10.01 for the endometrioid type. Ovarian cancer was associated with maternal (SIR, 1.22; SMR, 1.56) and sororal breast cancer (SIR, 1.27). Another discordant association was between ovarian and paternal prostate cancer (SIR, 1.12; SMR, 1.66). Fatal familial risks were higher for concordant ovarian, ovarian-breast, and ovarian-prostate cancers than the corresponding incident risks. This may suggest that highly fatal subtypes exist for these cancers, calling for genetic dissection. Cancer 2011. 2011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Copyright 2011 American Cancer Society.4.Knock-down of amphiregulin inhibits cellular invasion in inflammatory breastcancer.摘要: We have previously shown that SUM-149 human breast cancer cells require an amphiregulin (AREG) autocrine loop for cell proliferation. We also demonstrated that AREG can increase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 stability and promote EGFR localization to the plasma membrane. In the present studies we successfully knocked-down AREG expression in SUM-149 cells by lentiviral infection of AREG shRNA. In the absence of AREG expression, SUM-149 cell growth was slowed, but not completely inhibited. Furthermore, cells infected with AREG shRNA constructs showed an increase in EGFR protein expression by Western blot. Immunofluorescence and confocal microscopy showed that following AREG knock-down, EGFR continued to localize to the cell surface. Soft agar assays demonstrated that AREG knock-down cells retain anchorage-independent growth capacity. Additionally mammosphere forming assays and Adefluor staining analysis showed that knock-down of AREG expression did not affect the expression of stem cell phenotypes. However, following AREG knock-down, SUM-149 cells demonstrated a dramatic decrease in their ability to invade a Matrigel matrix. Consistent with this observation,microarray analysis comparing cells infected with a non-silencing vector to the AREG knock-down cells, identified genes associated with the invasive phenotype such as RHOB and DKK1, and networks associated with cell motility such as integrin-linked kinase signaling, and focal adhesion kinase signaling. AREG was also found to modulate WNT and Notch signaling in these cells. Thus, AREG functions in regulating the invasive phenotype, and we propose that this regulation may be through altered signaling that occurs when AREG activates plasma membrane localized EGFR. J.Cell. Physiol. 226: 2691-2701, 2011. 2011 Wiley-Liss, Inc. Copyright 2011 Wiley-Liss, Inc.5.Prognostic impact of c-KIT mutations in core binding factor acute myeloidleukemia.摘要: This study sought to define the prognostic impact of c-KIT mutations in core binding factor acute myeloid leukemia (CBF AML) patients. A total of 116 patients diagnosed as CBF AML in Asan Medical Center from January 1999 to May 2010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We applied melting curve analyses and direct sequencing methods to confirm c-KIT mutations in exon 17 (mutKIT17) and exon 8 (mutKIT8). Of the total 116 patients, mutKIT17 were found in 36 (31%) and mutKIT8 were found in 7 (6%). In patients with t(8;21), prognosis was significantly poorer in those with mutKIT17 compared to those without the mutation. This difference was limited to adults. In patients with inv(16), there was no prognostic impact of c-KIT mutations. Therefore, an analysis of mutKIT17 in adult CBF AML patients with t(8;21) is recommended as a means to predict prognosis. Copyright 2011 Elsevier Ltd. All rights reserved.研究性论文标题和摘要1. Prolactin increases survival and migration of ovarian cancer cells: Importance ofprolactin receptor type and therapeutic potential of S179D and G129R receptor antagonists.摘要: Variably-spliced prolactin receptors (PRLRs) and PRL are expressed by the ovarian cancer cell lines, TOV-112D, OV-90 and TOV-21G. Incubation in the PRLR antagonists, G129R- or S179D-PRL, or anti-PRL reduced cell number, indicating a functional autocrine PRL growth loop. Added PRL promoted, and the antagonists decreased, cell migration. When cells were stressed, added PRL decreased apoptosis and increased survival, and the antagonists had the opposite effect. Cells expressing higher long:short PRLR ratios had increased growth, survival and migration in response to PRL. Results suggest that PRLR antagonists may be therapeutically beneficial in ovarian cancer. Copyright 2011 Elsevier Ireland Ltd. All rights reserved2. (R)-FTY720 methyl ether is a specific sphingosine kinase 2 inhibitor: Effect onsphingosine kinase 2 expression in HEK 293 cells and actin rearrangement and survival of MCF-7 breast cancer cells摘要:Sphingosine kinase 2 (SK2) catalyses the conversion of sphingosine to the bioactive lipid sphingosine 1-phosphate (Si P). We report here, the stereospecific synthesis of an analogue of FTY720 called (R)-FTY720-OMe, which we show is a competitive inhibitor of SK2. (R)-FTY720-OMe failed to inhibit sphingosine kinase 1 activity, thereby demonstrating specificity for SK2. Prolonged treatment of HEK 293 cells with (R)-FTY720-OMe also induced a reduction in SK2 expression. In addition. (R)-FTY720-OMe inhibited DNA synthesis and prevented S1P-stimulated rearrangement of actin in MCF-7 breast cancer cells. These findings demonstrate that SK2 functions as a pro-survival protein and is involved in promoting actin rearrangement into membrane ruffles/lamellipodia inresponse to SIP in MCF-7 breast cancer cells. (C) 2011 Elsevier Inc. All rights reserved3.The BH3-only protein Noxa is stimulated during apoptosis of chronic lymphocyticleukemia cells triggered by M2YN, a new plant-derived extract.摘要:Deficiency of apoptosis is a hallmark of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CLL) cells. M2Yn is a natural extract from plants of central Asia, identified for its antiangiogenic properties and its ability to block the migration of malignant cells. Here, we report that in vitro treatment of cells derived from CLL patients with M2Yn results in internucleosomal DNA fragmentation, phosphatidylserine externalization, mitochondrial membrane depolarization, caspase-3 activation and cleavage of the caspase substrate PARP-1. The extents of these effects depend on the patients and are mostly comparable to those of flavopiridol or hyperforin, two known plant-derived apoptosis inducers of CLL cells. M2Yn does not modulate Mcl-1 expression, while downregulation of this antiapoptotic protein is involved in the action of flavopiridol. By contrast, M2Yn, like hyperforin, upregulates the Noxa protein, possibly by inhibiting proteasomal activity. This BH3-only protein is known to trigger the activation of the pro-apoptotic protein Bak through displacement of the Mcl-1/Bak complex at the mitochondrial membrane, as actually observed here in M2Yn-treated cells. Our data, therefore, show that M2Yn can induce the caspase-dependent mitochondrial pathway of apoptosis in CLL cells via a mechanism resembling that of hyperforin. Our data also confirm that the BH3-only protein Noxa is a relevant target for CLL therapy.2、请以”P53”、”BRCA1”、”BRCA2”、”RAD51D”、”MSH6”、”MLH1”为关键词,在NCBI的网站上搜索人的序列,要求列出下列信息:物种的拉丁文、序列的ACCNUM和碱基序列,并找出这些基因在酵母、果蝇和小鼠中的同源基因,列出物种的拉丁文,序列的ACCNUM;(Saccharomyces cerevisiae,Drosophila melanogaster,Mus Musculus)P53:Homo sapiensNC_000017.10Chromosome: 17; NC_000017.10 (7571720..7590863, complement)与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同源基因为BK006938.2与Drosophila melanogaster同源基因为BT021431.1与Mus Musculus同源基因为AK156276.1BRCA1:Homo sapiensNC_000017.10Chromosome: 17; NC_000017.10 (41196312..41277500, complement)与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同源基因为BK006949.2与Drosophila melanogaster同源基因为AE014134.5与Mus Musculus同源基因为AL590996.12BRCA2:Homo sapiensNC_000013.10Chromosome: 13; NC_000013.10 (32889617..32973809)与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同源基因为BK006939与Drosophila melanogaster同源基因为AE014134与Mus Musculus同源基因为AC154885RAD51D:Homo sapiensNC_000017.10Chromosome: 17; NC_000017.10 (33426811..33446888, complement)与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同源基因为S66120与Drosophila melanogaster同源基因为AE014298与Mus Musculus同源基因为AK011387MSH6:Homo sapiensNC_000002.11Chromosome: 2; NC_000002.11 (48010221..48034092)与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同源基因为BK006942与Drosophila melanogaster同源基因为BT050543与Mus Musculus同源基因为AC087233MLH1:Homo sapiensNC_000003.11Chromosome: 3; NC_000003.11 (37034841..37092337)与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同源基因为BK006940与Drosophila melanogaster同源基因为AE013599与Mus Musculus同源基因为AK1710523、请分别用核酸-核酸、核酸-蛋白质的blast方法,分析以下这个序列可能是一个什么样的序列,要求列出:blast程序、比对的数据库、相似性最高的序列的ACCNUM、相似性最高序列所在的物种和相似性最高的序列的功能描述;核酸-核酸blast程序: BLASTN 2.2.25比对的数据库: nr/nt相似性最高的序列的ACCNUM: U01876.1 GI:3478631相似性最高序列所在的物种: Deinococcus radiodurans R1相似性最高的序列的功能描述:RecA is a bacterial enzyme which has roles in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DNA repair, and the induction of the SOS response. RecA couples ATP hydrolysis to DNA strand exchange;核酸-蛋白质blast程序: BLASTX 2.2.25比对的数据库: nr相似性最高的序列的ACCNUM: NP_296061.1 GI:15807331相似性最高序列所在的物种: Deinococcus radiodurans R1相似性最高的序列的功能描述: RecA is a bacterial enzyme which has roles in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DNA repair, and the induction of the SOS response. RecA couples ATP hydrolysis to DNA strand exchange;4、请分别在人类基因组数据库中找出以下基因”P53”、” BRCA1”、”BRCA2”、”RAD51D”、”MSH6”、”MLH1”的cDNA的序列,要求列出:外显子序列的起始边界,外显子基本的功能描述;P53外显子序列的起始边界(1,10927,11143,11274,12310,12575,13256,13709,13938,16831,17856)外显子基本的功能描述tumor protein p53, transcript variant 2BRCA1外显子序列的起始边界(1,1369,9705,18951,20528,21223,25604,28195,29562,30624,34452,42909,48870,50963,54246,5 7789,61533,62111,68349,74367,76290,77781,79682)外显子基本的功能描述breast cancer 1, early onset, transcript variant1BRCA2外显子序列的起始边界(1,943,3598,9597,10622,10763,11020,13964,15440,16793,20786,29079,31348,39382,40949,4226 3,47044,47700,54923,55477,61191, 63838,64271,64528,79210, 81419,82683)外显子基本的功能描述breast cancer 2, early onsetRAD51D外显子序列的起始边界(1,698,13389,16326, 16546,18505,18834)外显子基本的功能描述RAD51 homolog D (S. cerevisiae), transcript variant 4MSH6外显子序列的起始边界(1,7846,12813,15530,20339,21829,22537,23123,23371,23698)外显子基本的功能描述mutS homolog 6 (E. coli)MLH1外显子序列的起始边界(1,3270,7606,11052,13642,15465,18471,18662,21083,24157,26961,32288,35435,46837,48919,54 170, 55168,55555,57137)外显子基本的功能描述mutL homolog 1, colon cancer, nonpolyposis type 2 (E. coli), transcript variant 15、请分别获取以下人类基因”P53”、”BRCA1”、”BRCA2”、”RAD51D”、”MSH6”、”MLH1”的蛋白质序列,要求列出:氨基酸序列、蛋白质的序列号。
生物信息学实验报告
生物信息学实验报告:__ 王思____ __ _学号:___ 031040103_ ___指导老师:__ 宋晓峰 _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4月实验一生物信息数据库的检索一.实验目的:1.了解生物信息学的各大门户以及其中的主要资源。
2.了解主要数据库的容及结构,理解各数据库注释的含义。
3.以PubMed为例,学会文献数据库的基本查询检索方法。
二.实验容:(1)国际与国的生物信息中心国际NCBI、EBI、ExPASy,EMBL、SIB、TIGR以及国CBI、BioSino的熟悉及容的了解。
核酸序列数据库:genbank/EMBL-bank/DDBJNCBI网址:/EBI网址:/EMBL网址:/embl蛋白质序列数据库:Swiss Prot 、ExPASy网址:/Uniprot网址:/蛋白质结构数据库:PDB网址:/pdb/(2)数据库容、结构与注释的浏览分别读取The spike protein of SARS-Corona Virus在NCBI中的核酸序列、SWISS-PROT蛋白质序列以及PDB蛋白质结构序列,熟悉数据库记录的结构,学会看懂其中的注释。
核酸序列:SWISS-PROT蛋白质序列:PDB蛋白质结构序列:其PDB文件见附件SARS-Corona Virus.PDB文件分别读取Heamagglutinin Genes of H9N2 Subtype Influenza A Viruses(禽流感H9N2亚型HA基因)在NCBI中的核酸序列、SWISS-PROT蛋白质序列以及PDB蛋白质结构序列,熟悉数据库记录的结构,学会看懂其中的注释。
核酸序列:SWISS-PROT蛋白质序列PDB蛋白质结构序列其PDB文件见附件H9N2.PDB文件(3)文献信息的查找与管理有效地使用NCBI PubMed提供的各种主要功能,查询并下载相关课题或研究方向的论文文摘与文献全文。
查询Influenza A Viruses分子进化研究方向的文章。
生物信息学实训报告总结
一、实训背景随着生命科学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生物信息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为了提高我们对生物信息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学校组织了为期两周的生物信息学实训课程。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践操作,使我们掌握生物信息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工具,提高我们的科研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实训内容本次实训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生物信息学基础理论实训期间,我们学习了生物信息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
通过讲解和讨论,我们对生物信息学有了更为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2. 生物信息学工具使用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多种生物信息学工具的使用,如BLAST、Clustal Omega、MAFFT、MEGA等。
这些工具在生物序列比对、基因预测、蛋白质结构分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3. 生物信息学数据库查询实训中,我们学会了如何使用NCBI、GenBank、UniProt等生物信息学数据库进行查询。
通过查询,我们可以获取大量的生物学数据,为后续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4. 生物信息学项目实践实训期间,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了两个生物信息学项目。
项目一:利用BLAST进行基因序列比对,分析基因的功能和进化关系;项目二:利用MEGA进行系统发育分析,探讨物种间的进化历程。
三、实训收获1. 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本次实训,我们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重要性。
在实训过程中,我们不仅学习了生物信息学的基本理论,还掌握了多种实用工具和方法,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
2. 提高科研素养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查阅文献、设计实验、分析数据,提高了自己的科研素养。
同时,我们还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培养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拓宽知识面实训期间,我们接触到了许多生物信息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
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生物信息学的发展趋势,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提供方向。
4. 增强动手能力实训过程中,我们亲自操作生物信息学工具,分析生物学数据,增强了动手能力。
最新生物信息学专业实习报告
★优秀汇编★生物信息学专业实习生物信息学专业实习报告学院:专业:生物信息学学生姓名:杜青道学号: 14880121指导教师:杜晓峰职称:教授完成时间:2016年5月10日本范文适合所有生物信息学专业实习报告,首页不显示页码,正文部分的标题更改之后,在目录上右键->更新域,就会自动更新目录。
正文内容根据自己需要修改目录一、实习目的 (2)二、实习时间 (2)三、实习地点 (2)四、实习单位 (3)五、实习主要内容 (3)六、实习总结 (4)(1)实习体会 (5)(2)实习反思 (6)(3)实习心得 (7)七、致谢 (8)一、实习目的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用人单位对生物信息学专业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即将毕业的生物信息学专业在校生而言,为了能更好的适应生物信息学专业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后能够尽快的融入到社会,同时能够为自己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参加生物信息学专业毕业实习是必不可少的阶段。
通过生物信息学专业毕业实习,能够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生物信息学专业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提高调查研究、文献检索和搜集资料的能力,提高生物信息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提高协同合作及组织工作的能力,同时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
只有把从书本上学到的生物信息学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才能真正掌握这门知识。
二、实习时间201×年02月01日~201×年03月15日(修改成自己生物信息学专业实习时间)三、实习地点杭州市滨江经济开发区江南大道(修改成自己生物信息学专业实习地点)四、实习单位杭州市振石教育集团(修改成自己生物信息学专业实习单位)此处可以继续添加具体你生物信息学专业实习单位的详细介绍五、实习主要内容我很荣幸进入杭州市振石教育集团(修改成自己生物信息学专业实习单位)开展毕业实习。
为了更好地适应从学生到一个具备完善职业技能的工作人员,实习单位主管领导首先给我们分发生物信息学专业相关岗位从业相关知识材料进行一些基础知识的自主学习,并安排专门的老同事对岗位所涉及的相关知识进行专项培训。
生物信息学实训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生物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快速发展,生物信息学应运而生。
生物信息学是一门融合了生物学、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和数学等多个学科的新兴交叉学科,旨在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生物学问题。
为了深入了解生物信息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我们开展了为期两周的生物信息学实训。
二、实习目的1. 掌握生物信息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熟悉生物信息学常用软件和工具的使用。
3. 培养分析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4. 提高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三、实习内容本次实训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生物信息学基础知识首先,我们学习了生物信息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基因、蛋白质、基因组、转录组、代谢组等基本生物学概念,以及序列比对、基因注释、功能预测、生物网络分析等生物信息学基本方法。
2. 生物信息学常用软件和工具接下来,我们学习了生物信息学常用软件和工具的使用,包括BLAST、Clustal Omega、MAFFT、BioPerl、Bioconductor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这些工具在序列比对、多重序列比对、系统发育树构建、基因注释、功能预测等方面的应用。
3. 实际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生物信息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我们选取了几个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例如,我们分析了某微生物基因组数据,通过序列比对、系统发育树构建等方法,确定了该微生物的分类地位;我们还分析了某植物转录组数据,通过基因注释、功能预测等方法,揭示了该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关键基因。
4. 小组合作项目为了提高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我们进行了小组合作项目。
每个小组选取一个感兴趣的生物学问题,通过查阅文献、分析数据、撰写报告等方式,完成一个生物信息学项目。
在项目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分工合作、如何解决问题、如何撰写报告等。
四、实习收获1. 理论知识方面通过本次实训,我们系统地学习了生物信息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为今后从事生物信息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2. 实践能力方面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生物信息学常用软件和工具的使用,提高了分析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生物信息学中的生物数据分析与基因组研究实验总结
生物信息学中的生物数据分析与基因组研究实验总结近年来,随着生物信息学的快速发展,生物数据分析与基因组研究成为了生物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本文将对生物数据分析和基因组研究的实验方法与结果进行总结,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一、生物数据分析生物数据分析是生物信息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通过对大量生物学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揭示生物体内基因与蛋白质的功能、调控机制以及相关的疾病发生机理等信息。
常用的生物数据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序列分析、结构分析、功能分析和表达分析等。
序列分析是生物数据分析的基础,它主要研究DNA、RNA和蛋白质序列之间的相关性和功能。
通过比对序列相似性,可以推断物种间的进化关系以及基因与蛋白质之间的功能差异。
在序列分析中,常用的工具有BLAST、ClustalW和T-Coffee等。
结构分析主要关注蛋白质的三维结构,通过模拟和预测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可以研究蛋白质的功能和结构之间的关系。
在结构分析中,常用的工具有SWISS-MODEL、Phyre2和I-TASSER等。
功能分析旨在研究基因和蛋白质的功能和调控机制。
通过基因组注释和GO(Gene Ontology)富集分析等方法,可以获取基因和蛋白质的功能信息,并预测其在生物过程中的作用。
表达分析则是研究基因和蛋白质在不同条件下的表达水平和调控机制。
通过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方法,可以高通量地检测和分析基因和蛋白质的表达情况,从而揭示基因调控网络和信号传导途径等重要信息。
综上所述,生物数据分析通过多种方法和工具,能够揭示生物体内复杂的分子机制和生物学过程,为基因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验基础。
二、基因组研究实验基因组研究是生物信息学的另一重要应用领域,它通过分析和解读生物体内基因组的结构、功能和调控机制等信息,能够深入理解生物体内各种生物学过程的本质。
常用的基因组研究实验主要包括基因测序、转录组测序和蛋白质组测序等。
基因测序是指对生物体内的DNA序列进行测定和分析。
生物信息学实验报告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实验(实习)报告专业班级:生物技术专业2009级班组别: 1 学号:课程名称:《生物信息学》设计性实习指导教师:成绩:姓名(E-mail):1 目的意义通过本实习,旨在学会利用国际国内科学文献资源库数据和生物信息资源数据库,查询文献资源、基因和蛋白质资源,并利用相关数据工具进行生物信息分析,最后对结果进行正确的分析,得出结论,探讨其生物学意义。
2 实验方法2.1 胰岛素mRNA序列的查询打开NCBI主页,选择Nucleotide,得到如下图所示的界面;在搜索框内输入insulin(胰岛素),点击Search进行搜索,得到胰岛素mRNA序列:ORIGIN1 gggaagaggg gcagacagaa cctggagcct gggaaggaag caccatgcca gcggggacag61 cagctagagc ctgggtgctg gttcttgctc tatggggtga gacactccca gccccaactc121 tccccctcag cagccctgct cccaccccac ccccagtacc tccctgcccc ctagaaatcc181 ccctgaacct gggcaccact ttccaaagac cctcacccac cctgtcctac acacgcacac241 cccagcccca cctctcccct tccaccctcc cacaatgatg ctatcaccca ggagctgtag301 ctggtggtca gaacatcaca gcccggattg gagagccact tgtgctaagc tgtaaggggg361 cccctaagaa gccgccccag cagctagaat ggaaactgcc actggaattg tcgatgaggg421 gactttccgg tgtcgggcaa ctaacaggcg agggaaggag gtcaagtcca actaccgagt481 ccgagtctac cagattcctg ggaagccaga aattgtggat cctgcctctg aactcacagc541 cagtgtccct aataaggtgg ggacatgtgt gtctgaggga agctaccctg cagggaccct601 tagctggcac ttagatggga aacttctgat tcccgatggc aaagaaacac tcgtgaagga661 agagaccagg agacaccctg agacgggact ctttacactg cggtcagagc tgacagtgat721 ccccacccaa ggaggaaccc atcctacctt ctcctgcagt ttcagcctgg gccttccccg781 gcgcagaccc ctgaacacag cccccatcca actccgagtc agggagcctg ggcctccaga841 gggcattcag ctgttggttg agcctgaagg tggaatagtc gctcctggtg ggactgtgac901 cttgacctgt gccatctctg cccagccccc tcctcaggtc cactggataa aggatggtgc961 acccttgccc ctggctccca gccctgtgct gctcctccct gaggtggggc acgaggatga1021 gggcacctat agctgcgtgg ccacccaccc tagccacgga cctcaggaaa gccctcctgt1081 cagcatcagg gtcacaggct ctgtgggtga gtctgggctg ggtacgctag ccctggcctt1141 ggggatcctg ggaggcctgg gagtagtagc cctgctcgtc ggggctatcc tgtggcgaaa1201 acgacaaccc aggcgtgagg agaggaaggc cccggaaagc caggaggatg aggaggaacg 1261 tgcagagctg aatcagtcag aggaagcgga gatgccagag aatggtgccg ggggaccgta 1321 agagcaccca gatcgagcct gtgtgatggc cctagagcag ctcccccaca ttccatccca1381 attcctcctt gaggcacttc cttctccaac cagagcccac atgatccatg ctgagtaaac1441 atttgacacg gtgtg//2.2 胰岛素mRNA序列的比对分析打开NCBI主页,选择BLAST,进入后选择nucleotide blast打开如下图所示的界面,在输入框内输入进行比对的序列:点击BLAST进行序列比对,得到结果。
生物信息学专业毕业实习报告范文
生物信息学专业毕业实习报*名:***学号:**********专业:生物信息学班级:生物信息学01班指导教师:***实习时间:XXXX-X-X—XXXX-X-X 20XX年1月9日目录目录 (2)前言 (3)一、实习目的及任务 (3)1.1实习目的 (3)1.2实习任务要求 (4)二、实习单位及岗位简介 (4)2.1实习单位简介 (4)2.2实习岗位简介(概况) (5)三、实习内容(过程) (5)3.1举行计算科学与技术专业岗位上岗培训。
(5)3.2适应生物信息学专业岗位工作。
(5)3.3学习岗位所需的知识。
(6)四、实习心得体会 (6)4.1人生角色的转变 (6)4.2虚心请教,不断学习。
(7)4.3摆着心态,快乐工作 (7)五、实习总结 (8)5.1打好基础是关键 (8)5.2实习中积累经验 (8)5.3专业知识掌握的不够全面。
(8)5.4专业实践阅历远不够丰富。
(8)本文共计5000字,是一篇各专业通用的毕业实习报告范文,属于作者原创,绝非简单复制粘贴。
欢迎同学们下载,助你毕业一臂之力。
前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即将毕业的生物信息学专业在校生而言,为了能更好的适应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后能够尽快的融入到社会,同时能够为自己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毕业实习是必不可少的阶段。
毕业实习能够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生物信息学专业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受益匪浅,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使我认识到将所学的知识具体应用到工作中去,为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在实习期间尽快调整好自己的学习方式,适应社会,才能被这个社会所接纳,进而生存发展。
刚进入实习单位的时候我有些担心,在大学学习生物信息学专业知识与实习岗位所需的知识有些脱节,但在经历了几天的适应过程之后,我慢慢调整观念,正确认识了实习单位和个人的岗位以及发展方向。
我相信只要我们立足于现实,改变和调整看问题的角度,锐意进取,在成才的道路上不断攀登,有朝一日,那些成才的机遇就会纷至沓来,促使我们成为生物信息学专业公认的人才。
生物信息学实验报告
生物信息学实验报告班级::学号:日期:实验一核酸和蛋白质序列数据的使用实验目的了解常用的序列数据库,掌握基本的序列数据信息的查询方法。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和熟悉NCBI 核酸和蛋白质序列数据库,可以使用BLAST进行序列搜索,解读BLAST 搜索结果,可以利用PHI-BLAST 等工具进行蛋白质序列的结构域搜索,解读蛋白质序列信息,可以在蛋白质三维数据库中查询相关结构信息并进行显示。
实验容提要在序列数据库中查找某条基因序列(BRCA1),通过相关一系列数据库的搜索、比对与结果解释,回答以下问题:1. 该基因的基本功能?2. 编码的蛋白质序列是怎样的?3. 该蛋白质有没有保守的功能结构域 (NCBI CD-search)?4. 该蛋白质的功能是怎样的?5. 该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是什么?如果没有的话,和它最相似的同源物的结构是什么样子的?给出示意图。
实验结果及结论1. 该基因的基本功能?This gene encodes a nuclear phosphoprotein that plays a role in maintaining genomic stability, and it also acts as a tumor suppressor. The encoded protein combines with other tumor suppressors, DNA damagesensors, and signal transducers to form a large multi-subunit protein complex known as the BRCA1-associated genome surveillance complex (BASC). This gene product associates with RNA polymerase II, and through the C-terminal domain, also interacts with histone deacetylase complexes. This protein thus plays a role in transcription, DNA repair of double-stranded breaks, and recombination. Mutations in this gene are responsible for approximately 40% of inherited breast cancers and more than 80% of inherited breast and ovarian cancers. Alternative splicing plays a role in modulating the subcellular localization and physiological function of this gene. Many alternatively spliced transcript variants, some of which are disease-associated mutations, have been described for this gene, but the full-length natures of only some of these variants has been described. A related pseudogene, which is also located on chromosome 17, has been identified. [provided by RefSeq, May 2009]2. 编码的蛋白质序列是怎样的?[Homo sapiens]1 mdlsalrvee vqnvinamqk ilecpiclel ikepvstkcd hifckfcmlk llnqkkgpsq61 cplcknditk rslqestrfs qlveellkii cafqldtgle yansynfakk ennspehlkd121 evsiiqsmgy rnrakrllqs epenpslqet slsvqlsnlg tvrtlrtkqr iqpqktsvyi181 elgsdssedt vnkatycsvg dqellqitpq gtrdeislds akkaacefse tdvtntehhq241 psnndlntte kraaerhpek yqgssvsnlh vepcgtntha sslqhenssl lltkdrmnve301 kaefcnkskq pglarsqhnr wagsketcnd rrtpstekkv dlnadplcer kewnkqklpc361 senprdtedv pwitlnssiq kvnewfsrsd ellgsddshd gesesnakva dvldvlnevd421 eysgssekid llasdpheal ickservhsk svesniedki fgktyrkkas lpnlshvten481 liigafvtep qiiqerpltn klkrkrrpts glhpedfikk adlavqktpe minqgtnqte541 qngqvmnitn sghenktkgd siqneknpnp ieslekesaf ktkaepisss isnmelelni601 hnskapkknr lrrksstrhi halelvvsrn lsppnctelq idscssseei kkkkynqmpv661 rhsrnlqlme gkepatgakk snkpneqtsk rhdsdtfpel kltnapgsft kcsntselke721 fvnpslpree keekletvkv snnaedpkdl mlsgervlqt ersvesssis lvpgtdygtq781 esisllevst lgkaktepnk cvsqcaafen pkglihgcsk dnrndtegfk yplghevnhs 841 retsiemees eldaqylqnt fkvskrqsfa pfsnpgnaee ecatfsahsg slkkqspkvt 901 feceqkeenq gknesnikpv qtvnitagfp vvgqkdkpvd nakcsikggs rfclssqfrg 961 netglitpnk hgllqnpyri pplfpiksfv ktkckknlle enfeehsmsp eremgnenip 1021 stvstisrnn irenvfkeas ssninevgss tnevgssine igssdeniqa elgrnrgpkl 1081 namlrlgvlq pevykqslpg snckhpeikk qeyeevvqtv ntdfspylis dnleqpmgss 1141 hasqvcsetp ddllddgeik edtsfaendi kessavfsks vqkgelsrsp spfththlaq 1201 gyrrgakkle sseenlssed eelpcfqhll fgkvnnipsq strhstvate clsknteenl 1261 lslknslndc snqvilakas qehhlseetk csaslfssqc seledltant ntqdpfligs 1321 skqmrhqses qgvglsdkel vsddeergtg leennqeeqs mdsnlgeaas gcesetsvse 1381 dcsglssqsd ilttqqrdtm qhnliklqqe maeleavleq hgsqpsnsyp siisdssale 1441 dlrnpeqsts ekavltsqks seypisqnpe glsadkfevs adsstsknke pgversspsk 1501 cpslddrwym hscsgslqnr nypsqeelik vvdveeqqle esgphdltet sylprqdleg 1561 tpylesgisl fsddpesdps edrapesarv gnipsstsal kvpqlkvaes aqspaaahtt 1621 dtagynamee svsrekpelt astervnkrm smvvsgltpe efmlvykfar khhitltnli 1681 teetthvvmk tdaefvcert lkyflgiagg kwvvsyfwvt qsikerkmln ehdfevrgdv 1741 vngrnhqgpk raresqdrki frgleiccyg pftnmptdql ewmvqlcgas vvkelssftl 1801 gtgvhpivvv qpdawtedng fhaigqmcea pvvtrewvld svalyqcqel dtylipqiph 1861 shy3. 该蛋白质有没有保守的功能结构域 (NCBI CD-search)?有保守的供能结构域。
生物信息实践的实习报告
生物信息实践的实习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让我们学习和掌握生物信息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并通过实际操作培养我们分析生物数据、解决生物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步骤1. 学习基本的生物信息学理论知识。
我们首先学习了生物信息学的基本概念和数据处理方法,包括序列比对、序列注释、基因表达分析等内容。
2. 获取实验所需的生物数据。
我们在实验中使用了一组转录组测序数据,通过学习使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对这组数据进行分析。
3. 数据预处理。
由于原始数据存在噪音和杂质,我们进行了数据清洗和质量控制,以确保后续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序列比对。
我们使用Bowtie2工具将清洗后的转录组测序数据与参考基因组序列进行比对,以找到相应的基因位点。
5. 差异表达分析。
根据比对结果,我们使用DESeq2等工具对不同样本之间的基因表达差异进行分析,并统计差异表达基因的数量和分布情况。
6. 功能注释和富集分析。
根据差异表达基因的基因符号和基因功能,我们使用生物信息学数据库对这些基因进行功能注释和富集分析,以了解其生物学功能和相关的生物过程和通路。
7. 结果可视化。
最后,我们使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对分析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并生成直观清晰的图表和图像。
三、实验结果经过上述实验步骤,我们成功地完成了对转录组测序数据的分析。
通过比对和差异表达分析,我们发现了一些在不同样本中表达差异显著的基因,并通过功能注释和富集分析揭示了这些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和相关通路。
实验结果还包括分析报告和可视化图表。
我们撰写了一份详细的实验报告,介绍了整个实验的目的、步骤和结果,并对分析结果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和解释。
同时,我们还根据分析结果生成了各种图表和图像,如差异表达基因的散点图、聚类热图等,以便更直观地展示实验结果。
四、实习收获通过本次生物信息实践的实习,我对生物信息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际操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我学会了使用生物信息学工具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如Bowtie2、DESeq2等,同时也熟悉了常用的生物信息学数据库和分析软件。
生物信息学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与目的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生物信息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在生物学研究、疾病诊断和治疗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我选择了生物信息学作为实习方向。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参与实际项目,了解生物信息学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掌握相关生物信息学软件和工具的使用,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单位及时间实习单位:XX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实习时间:2023年7月1日至2023年8月31日三、实习内容与过程1. 生物信息学基础培训实习初期,我接受了生物信息学基础知识的培训,包括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转录组学等基本概念,以及相关的生物信息学数据库和软件介绍。
2. 参与项目实践在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多个生物信息学项目,包括:- 基因组组装与注释:学习使用FastAssemble、NCBI等工具进行基因组组装,利用GeneMark、Augustus等软件进行基因注释。
- 转录组数据分析:使用RNA-seq数据进行转录本定量,分析基因表达水平差异,并进行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注释和通路富集分析。
- 蛋白质组学数据分析:学习使用 Mascot、SEQUEST等软件进行蛋白质鉴定,利用Proteome Discoverer进行蛋白质组学数据定量和差异分析。
3. 学习生物信息学工具与软件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习了多种生物信息学工具和软件,包括:- 基因组组装与注释:FastAssemble、NCBI、GeneMark、Augustus等。
- 转录组数据分析:HTSeq、DESeq2、edgeR、GSEA等。
- 蛋白质组学数据分析:Mascot、SEQUEST、Proteome Discoverer等。
4. 撰写实习报告实习期间,我撰写了实习报告,总结实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四、实习收获与体会1. 提高了生物信息学理论知识水平:通过实习,我对生物信息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湖南大学生物信息学实验报告-W9
实验3 核酸序列分析1基本信息:姓名:程瑶学号:201378020205班级:医学1301 实验日期:2016-04-262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已知或未知序列接受号的核酸序列检索的基本步骤;2)掌握如何获取某个基因的序列,结构和功能信息;3)掌握使用BioEdit软件进行核酸序列的基本分析3实验仪器、设备与材料:计算机(联网)4实验原理: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其结构包括调控区域与编码区。
前者又包括转录调控和翻译调控,后者包括外显子与内含子。
5实验步骤:1 进入NCBI官方网站/,在Search处选择Gene数据库,在输入框输入”homo sapiens leptin”,查找人leptin的基因(提示:ID:3952),点击进入该基因;2 了解该页面包括哪些方面的信息;特别关注以下信息:基因名字,物种,功能描述,在基因组的位置,基因结构等A:3 在“Genomic regions, transcripts, and products"部分,点击GenBank进入对于该基因的编码结构的描述,查看其以下信息:1)该基因编码的mRNA有多少?各个mRNA之间是否有差异?A:2个。
a : 1-105 ; 10790-10961 ; 13206-16427 ;product="leptin, transcript variant X1"(瘦素,转录变异体X1)b:77-105 ; 10790-10961 ; 13203-16428 ;product="leptin"(瘦素)2)该基因的CDS有多少?CDS之间是否有差异?A:2个。
a: 10818-10961 ; 13203-13562 ;product="leptin precursor"(瘦素前体);c: 10818-10961 ; 13206-13562 ;product="leptin isoform X1"(瘦素蛋白 X1)3)下载所有的mRNA与CDS的FASTA格式的序列A:略4)下载该基因的FASTA格式的序列A:略4 分别比较leptin的mRNA序列与其外显子序列,mRNA序列与基因序列,以及外显子与基因序列。
生物信息学的实验研究
生物信息学的实验研究生物信息学是一门将计算机科学和生物学相结合的学科,通过应用计算机技术和算法来分析和解释生物学相关的大规模数据。
生物信息学的研究旨在揭示生物学中的模式和规律,推动生物学、医学和农业等领域的研究进展。
以下是生物信息学实验研究的一些例子。
1.基因组学研究:生物信息学可以被用来研究不同生物体的基因组,从而推测基因功能和演化历史。
例如,通过对各种物种的基因组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保守基因和快速进化基因,从而对物种的进化过程和适应性做出解释。
2.基因表达谱研究:生物信息学技术可以帮助研究人们了解在不同条件下生物体内基因的表达变化。
通过分析大规模基因表达数据,可以鉴定不同组织和细胞类型中的基因表达模式,并推测特定基因在生理和病理状态下的功能。
3.蛋白质组学研究:生物信息学可用于分析和解释蛋白质组中的复杂网络和调控机制。
例如,通过结构预测算法和分子对接模拟,可以预测蛋白质和小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而通过大规模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构建和分析,可以发现蛋白质在细胞中的功能模块和信号传递途径。
5.药物设计与筛选研究:生物信息学技术可用于药物设计和筛选的研究。
通过分析蛋白质结构和药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预测药物的生物活性和选择性,并为新药发现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6.生物信息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可用于疾病的诊断、预测和治疗等方面的研究。
例如,通过对基因组和蛋白质组数据的分析,可以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风险预测提供依据;而通过分析大规模临床试验数据,可以评估和优化特定治疗方案的疗效和副作用。
总之,生物信息学的实验研究涉及多个领域,包括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药物设计和临床医学等。
通过应用生物信息学的技术和算法,可以获得大规模生物学数据的分析和解释,从而推动生物学和医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
生物信息学实验报告1(一)生物信息学数据库
(一)生物信息学数据库实验目的:了解生物信息学的各大门户网站,了解数据库的内容及结构,理解各数据库注释的含义。
1、分别读取人CDK4的核酸序列及蛋白质序列,保存FASTA格式序列,熟悉数据库记录的flatfile格式,看懂其中的注释。
在NCBI数据库中读取人CDK4的核酸序列,步骤入下:(1)选择核酸(Nucleotide)将CDK4输入搜索栏中,点击Search。
(2)在Top Organisms中选择人(Homo sapients)(3)在数据库出现的数据中选择合适的核酸序列,选择FASTA可以使序列以FASTA 的格式显示出来。
GenBank形式则显示该序列的详细信息。
(4)保存的FASTA格式序列如下>gi|345525417|ref|NM_000075.3| Homo sapiens cyclin-dependent kinase 4 (CDK4), mRNACACCTCCTGTCCGCCCCTCAGCGCATGGGTGGCGGTCACGTGCCCAGAACGTCCGGCGTTCGCCCCG CCCTCCCAGTTTCCGCGCGCCTCTTTGGCAGCTGGTCACATGGTGAGGGTGGGGGTGAGGGGGCCTCTCTAG CTTGCGGCCTGTGTCTATGGTCGGGCCCTCTGCGTCCAGCTGCTCCGGACCGAGCTCGGGTGTATGGG(5) 在NCBI数据库中读取人CDK4的蛋白质序列,步骤入下:选择蛋白质(Protein)将CDK4输入搜索栏中,点击Search。
选择CDK4[Homo sapiens]的FASTA格式2、2BXI练习使用Jmol浏览蛋白质的三维结构。
()先进入PDB,再查看。
无法访问此网站3、练习使用Pubmed文献数据库(1)Pubmed检索运算符逻辑与:AND;逻辑或:OR;逻辑非:NOT。
注:当当一个检索表达式中同时含有三个运算符时,运算顺序从左至右,括号可以改变运算顺序。
湖南大学生物信息学实验报告-W7
实验1 文献检索和浏览各大生物分子数据库一、基本信息:姓名:程瑶学号:201378020205班级:医学1301实验日期:2016-04-12二、实验内容和要求:1、学习文献检索方法2、了解生物信息学常用数据库的结构三、实验仪器、设备与材料:计算机(联网)四、实验原理:建立生物分子数据库的动因是由于生物分子数据的高速增长,而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满足分子生物学及相关领域研究人员迅速获得最新实验数据的要求。
生物分子信息分析已经成为分子生物学研究必备的一种方法。
数据库及其相关的分析软件是生物信息学研究和应用的重要基础,也是分子生物学研究必备的工具。
五、实验步骤:1,使用中文期刊网和Entrez信息查询系统检索与禽流感相关的文献,并阅读感兴趣文献的摘要或全文。
2,浏览各大数据库网站。
六、实验原始记录:略。
(PS:内容太多了~就省略了吧~)七、实验结果及分析:1、Q:写出你查询到的与禽流感相关的中英文文献(作者.文献名.期刊名[J],年,卷(号):起始页-终止页).A:1,宋建领, 张文东, 王金萍,等. 禽流感病毒型及亚型特异性免疫荧光技术的研究[J].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S3):364-367.2,卢受昇, 余业东, 廖明,等. H5亚型禽流感病毒间接免疫荧光快速诊断方法的建立[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06, 28(1):76-80.3,秦爱建, 邵红霞, 钱琨,等. 抗禽流感病毒H5和H9亚型血凝素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应用[J].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03, 25(3):161-163.2、Q:列出NCBI上2种数据类型(如DNA,protein, structure等等),并且简单介绍它们的产生方法,以及估计它们的数据量。
A:1,DNA&RNA:主要产生方法是进行碱基测序分析,例如sanger测序法。
Nucleotide Database -- The Nucleotide database is a collection of sequences from several sources, including GenBank, RefSeq, TPA and PDB. Genome, gene and transcript sequence data provide the foundation for biomedical research and discovery.核苷酸数据库是来自多个资源的序列的一个集合,包括GenBank,RefSeq,TPA,PDB等数据库中的序列。
生物信息学课程设计实验报告—典型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小编推荐]
生物信息学课程设计实验报告—典型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小编推荐]第一篇:生物信息学课程设计实验报告—典型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小编推荐]搜索感兴趣的基因找出自己想要的基因片段找出FASTA格式的基因序列,复制下来,保存在文本文档中水稻瘤矮病发生与危害水稻瘤矮病于1976年在广东湛江地区发现,局部县市危害严重,近年在两广陆续有此病危害的报告,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我国广东茂名地区曾大面积发生危害,近年在福建福州以南的一些县零星发生。
症状识别水稻瘤矮病是由电光叶蝉、黑尾叶蝉和二点黑尾叶蝉传播的一种病毒病。
病苗明显矮缩,叶色深绿,叶背和叶鞘长有淡黄绿色近球形小瘤状突起,有时沿叶脉连成长条,叶尖卷转,个别新叶的一边叶缘灰白坏死,形成2-3个缺刻。
病株根细弱,抽穗迟、细小、空粒多。
水稻瘤矮病感病植株病原及发病条件为水稻瘤矮病毒 [Rice gall dwarf Virus(RGDV)]。
病毒粒体球状,直径65nm,由单一粒体组分和十二个片段的双链RNA组成。
此病可由电光叶蝉、二条黑尾叶蝉;二点黑尾叶蝉、黑尾叶蝉和马来亚黑尾叶蝉以持久性方式传播,也能通过二条黑尾叶蝉的卵传给下一代。
国内以电光叶蝉和二点黑尾叶蝉为有效介体。
二点黑尾叶蝉亦可经卵传播。
防治方法:1)治虫防病,力争将传毒媒介昆虫电光叶蝉、二条黑尾叶蝉;二点黑尾叶蝉、黑尾叶蝉和马来亚黑尾叶蝉消灭在传毒前。
杀虫药剂可用25%喹硫磷或40%乐果1000-1500倍稀释液,或菊酯类农药5000倍稀释液喷雾。
2)及早毁除病株,或踩入泥土,或集中烧毁,以防止蔓延。
3)如插后不久发病,还可立即补苗。
4)稻株大胎期用“九二0”纯品50000倍稀释液喷雾,使病株提早抽穗,可减轻为害。
5)每亩用10%叶蝉散可湿性粉剂200克;或每亩用25%速灭威可湿性粉剂150克;每亩用50%杀螟松乳油 + 40%稻温净乳油各50毫升均加水50千克喷雾搜索对应的蛋白质序列Proparam软件分析蛋白质理化性质从分析结果可知:RGDV p8 各个氨基酸所占的比重,如上图。
生物信息学分析仿真实训总结
生物信息学分析仿真实训总结在当今生命科学领域,生物信息学作为一门融合了生物学、计算机科学和统计学的交叉学科,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这一前沿领域的知识与技能,我参加了生物信息学分析仿真实训。
通过这次实训,我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理论知识,还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让我对生物信息学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
一、实训背景与目的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迅速发展,生物数据呈现爆炸式增长。
如何从海量的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成为了生命科学研究的关键问题。
生物信息学应运而生,它利用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对生物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为生物医学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
本次仿真实训的目的在于让我们熟悉生物信息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常用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和软件,培养我们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模拟真实的科研项目和数据分析场景,我们能够亲身体验生物信息学研究的全过程,为今后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训内容与过程(一)数据库与数据检索在实训的开始阶段,我们学习了如何访问和利用各种生物信息学数据库,如 NCBI、UniProt、ENSEMBL 等。
这些数据库包含了海量的生物数据,包括基因序列、蛋白质结构、转录组数据等。
我们学会了使用关键字检索、序列比对等方法,从数据库中快速准确地获取所需的数据。
例如,在查找某个特定基因的序列信息时,我们首先确定了基因的名称或标识符,然后在相应的数据库中进行检索。
通过对比不同数据库中的数据,我们能够获取更全面、准确的信息。
(二)序列分析序列分析是生物信息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我们学习了如何对 DNA 序列和蛋白质序列进行分析,包括序列比对、同源性搜索、保守区域预测等。
使用 BLAST 工具进行序列比对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通过将未知序列与已知序列进行比对,我们可以确定其相似性和同源性,从而推测其功能和进化关系。
在实践中,我们对不同物种的同源基因进行了比对分析,观察了序列的差异和保守性区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4 多重序列比对及系统发生树的构建
1基本信息:
姓名:程瑶学号:201378020205
班级:医学1301 实验日期:2016-05-03
2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使用Clustalx进行序列多重比对的操作方法;
2)熟悉构建分子系统发生树的基本过程,掌握使用MEGA软件构建系统发生树的操作方法;
3)进一步熟练BLAST的使用
3实验仪器、设备与材料:
计算机(联网)
4实验原理:
在现代分子进化研究中,根据现有生物基因或物种多样性来重建生物的进化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一个可靠的系统发生的推断,将揭示出有关生物进化过程的顺序,有助于我们了解生物进化的历史和进化机制。
对于一个完整的进化树分析需要以下几个步骤:
⑴要对所分析的多条目标序列进行比对;
⑵要构建一个进化树(phyligenetic tree);
⑶对进化树进行评估。
在实际应用中,多序列比对常用的软件包括ClustalW/X, MUSCLE, MAFFT等,三者的准确性相当,但计算时间依次减少;进化树构建常用的软件包括PHYLIP(软件包,包括多种建树方法),MEGA,MrBayes,Phyml等等。
从用户友好性和功能上来说,MEGA是目前用得最多的进化树构建和分析软件。
本课程将学习如何使用ClustalX和MEGA分别做多序列比对和进化树构建。
5实验步骤:
1)使用CLUSTALX软件对已知八条DNA序列(如下)进行多重序列比对;
M._mulatta AGCTTTCT GGCGCAACCA TCCTATGAT TGCTCACGGA CTCACCTCTT
M._fascicu AAGCTTCTCC GGCGCAACCA CCTATAAT CGCCCGGG CTCACCTCTT
M._sylvanu AAGCTTCTCC GGTGCAACTA TCCTAGT TGCCATGGA CTCACCTCTT
Homo_sapie AATTCACC GGCGCAGTCA TTCATAAT CGCCCACGGG CTTACATCCT
Gorilla AATTCACC GGCGCAGTTG TTCTTATAAT TGCCCACGGA CTTACATCAT
Pongo AATCACC GGCGCAACCA CCCTCATGAT TGCCATGGA CTCACATCCT
Saimiri_sc AAGCTTCC GGCGCAATGA TCCTAATAAT CGCTCACGGG TTTACTTCGT
Lemur_catt AAGCTTTA GGAGCAACCA TTCTAATAAT CGCACATGGC CTTACATCAT
2)使用MEGA软件构建上述DNA分子系统发生树。
3)从BLAST上获取跟人类基因P53同源的其他物种的5个基因,使用MEGA得到它们的分子系统发生树。
6实验方法:
1)用CLUSTALX软件对已知DNA序列做多序列比对;
2)用MEGA软件推导进化树;
3)用BLAST与MEGA软件推导人基因P53与其他物种中该基因的进化树。
7作业与思考题:
1)采用以上例子给出的DNA序列进行系统发育树的构建结果。
(包括序列比对结果及最终生成的树)
A:
1)先把DNA序列做成fasta格式的文件待用:
2)用clustal打开DNA序列,并进行多重对比:
Beforealignment
After alignment
3)使用MEGA软件构建上述DNA分子系统发生树:
Original tree
Bootstrap consensus tree
2)以上面提供的DNA序列为例,比较Neighbor-joining方法与Maximum-likelihood方法构建进化树的异同,包括涉及的参数,速度与结果等方面;
A:
①算法思路:
Neighbor-joining:最邻近法,是一种利用距离作分子系统分析的方法。
先将序列构建一颗星状树,算出总数枝的长度;再将两序列作为聚合群与其他序列分离开来,再算总枝长,合并两个序列使算出的总枝长在各种合并方式中是最短的;将合并的序列作为一个序列再重复上述过程;全部序列合并完后,画出进化树。
Maximum-likelihood:最大似然法,是在所有可能的树及所有可能字符替换数方式中,选择可能性最大的一种作为结果。
Neighbor-joining ; Maximum-likelihood 参数大多还是相同的,主要的不同是phylogeny test和substitution model.然后就是NJ比ML多了tree inference options 和 system resource usage,ML比NJ多了substitutions to include 和 pattern among lineages.
③速度:
根据算法思路,我们知道了用最大似然法(Maximum-likelihood)构建进化树的计算量比最邻近法(Neighbor-joining)要大得多,所以邻近法的速度比最大似然法的速度快。
④结果:
Neighbor-joining ; Maximum-likelihood 这两者的结果是相同的,这说明在这两种算法的计算下,这种结果是都是最有可能的,可信度较高。
即这种结果,它的总枝长在各种合并方式中是最短的,它也是在所有可能的树及所有可能字符替换数方式中,选择可能性最大的一种结果。
3)在P53相关的实验内容中,对应的蛋白序列改成mRNA序列,然后再做多序列比对与进化树构建,看得到的进化树的异同。
A:
①我先通过已有的P53蛋白质序列,在BioEdit中转换成mRNA序列;
②将所得到的mRNA序列在Clustal中进行多序列比对;
③将在Clustal中所得到的FASTA文件在MEGA中打开,并用Neighbor-joining方法构建进化树,
与用蛋白质序列做出的进化树相对比:
发现差距很小,基本上都一样,只有一个数据减少了1%。
4)MEGA是目前进化分析领域用的最多的软件之一,请查看其Tutorial,总结其功能,同时思考它能用于哪些方面的研究。
A:MEGA的功能还是挺丰富的。
例如多序列比对、估计的进化距离、用序列数据去构建进化树、测试所得进化树的可靠性、定义和编辑基因和域、选择测试、定义和编辑分类的组、使用序列数据资源管理器进行计算和统计、从距离数据中构建进化树、构建似然进化树、用最大似然法构建时间进化树等。
MEGAhi用来进化分析软件,因此我们应该可以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来验证进化假说等。
另外,
MEGA还内嵌了一个Web浏览器,因此我们应该可以通过网络(NCBI)进行序列的比对和数据的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