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与眩晕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诊断标准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诊断标准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指椎动脉和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导致的一组症状。
其诊断主要基于以下标准:
1. 症状:患者出现以下症状之一或多个:持续或间歇性头痛、颈痛、眩晕、视物模糊或双重、耳鸣、眼花、四肢无力或麻木、站立或行走困难等。
2. 体征:患者可能出现以下体征之一或多个:颈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一侧或双侧瞳孔变化、颜面、上肢或下肢感觉异常或运动障碍等。
3. 临床特点:患者发作性症状与颈部活动或头部姿势相关,比如头转动、颈伸展等能诱发或加重症状。
4. 影像学检查: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或CT血管成像(CTA)
可以显示椎动脉或基底动脉的供血不足,如动脉狭窄、闭塞、血栓形成等。
5. 额外检查:如超声多普勒检查、血管造影、脑电图(EEG)、
眼底检查等可用于进一步确认诊断。
以上是常用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标准,具体诊断还需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史及相关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估。
若怀疑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请及时就医并咨询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和诊断。
医学-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影像诊断
眼球震颤及阳性病理反射等; (4)存在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颈椎
病等。 (5)除外急性脑梗死或耳疾,符合1~5条者入选。
VBI vs PCI(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 VBI有两层含义:1、临床上指后循环的短暂性缺血发
4、基底动脉分叉达到甚至高于第三脑室时影响脑脊液 出入第三脑室的循环通路从而导致颅内高压和脑积水。此症 状的发生率为31%。
椎基底动脉变异: 椎动脉两侧对称约占5-7.5%,一侧为主占37.5%。基 底动脉左右弯曲占24%,左侧椎动脉增粗则基底动脉下 段左偏,增粗则容易堵塞。
CT灌注成像方法最早于1991年由Miles等提出,所谓CT 灌注成像是指在静脉注射对比剂的同时对选定的层面进行连 续多次同层扫描,以获得该层面内每一象素的时间-密度曲 线(time-densitycurve,TDC),该曲线横坐标为时间,纵 坐标为注药后增加的CT值(一般认为1mg/ml的碘浓度相当 于25Hu,即1mg碘可使1ml组织的CT值增加25Hu),其曲 线反映的是对比剂在该器官中浓度的变化,间接反映了组织 器官灌注量的变化。
20世纪80年代,smoker等以高分辨CT扫描检查为基础制 定了VBD诊断标准。采用无间隔增强扫描,BA??的高度 (H)积分标准为BA分叉(大脑后动脉分歧部)低于或平鞍背水 平计为0,平鞍上池或以下计为1,鞍上池及第三脑室底间计 为2,达第三脑室及以上为3; 位置( P)积分标准为:位于鞍背或斜坡的正中为0,位于其旁正 中之间为1,位于其旁正中至边缘间为2,位于边缘以外或桥
为著 (5)椎动脉起始处或颅内段闭塞(狭窄程度≥90%)
温针灸联合穴位贴敷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效果
温针灸联合穴位贴敷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效果前言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以下简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是一种由于椎-基底动脉血流不足所致的病症,其症状为头晕、耳鸣、视力模糊、恶心、呕吐等。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探寻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究温针灸联合穴位贴敷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评估其安全性和可行性。
材料与方法研究对象本研究纳入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本医院就诊的符合下列条件的患者:1. 符合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诊断标准;2. 年龄在18-75岁之间;3. 未接受其他治疗或停止治疗时间少于1个月。
排除标准:1.颅内占位性病变、脑血管畸形、脑积水等严重且无法改善的神经系统疾病;2.严重心、肝、肾等器官功能不全;3. 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或误吸;4. 妊娠期或哺乳期。
研究设计本研究采用随机分组、双盲、安慰剂对照的方式,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接受温针灸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接受安慰剂治疗。
治疗期为4周,每周进行2次治疗。
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2周、治疗4周和治疗8周后,分别评估患者的眩晕症状、日常生活能力、焦虑和抑郁水平、生活质量等。
治疗方案治疗组:在穴位针灸前,用温水擦拭针头,以达到温热刺激穴位的作用。
温针灸时采用“超声波温针灸仪”,针头温度维持在42℃左右,治疗时长为20分钟。
同时,将贴敷S06、GB02、LR03、ST36穴,每个穴位贴敷1个小时。
两种治疗方法每周各进行2次,治疗期为4周。
对照组:同样在穴位旁贴敷1小时灸贴,每周各进行2次,治疗期为4周。
临床评价指标1.眩晕症状评分表(Dizziness Symptom Inventory,DSI):将“头晕、眼花、晕厥感、不适感”四个项目纳入评分,采用10分制评估方法,分值越高代表症状越严重。
2.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估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估患者基本日常生活能力,包括洗漱、穿衣、饮食、如厕等。
医学-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影像诊断
VBI 病因: 先天发育不良 颈性眩晕 椎动脉硬化
VBI 的CT、MRI常无异常表现,给临床 诊断带来困难。CT 血管造影(CTA)、 CT 灌注成像(CTPI)、 MRA并与经颅超 声多普勒等相结合,对其早期诊断,积极 治疗,减少死亡率有着重要意义。
MRA作为诊断颅外脑供血动脉病变(颈内动脉)比较可靠: MRA诊断闭塞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是98%和100%, 发现狭窄程度70~90%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是95%和90%。
MRA在诊断颅内血管的狭窄和闭塞方面: SuzieBashetal研究表明 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70%和87%, TomanekAletal报导 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84.2%和84.6%。 SONIA试验的结果 灵敏度62一88%,特异度86一97%。
根据该曲线利用不同的数学模型计算出脑血流量 (cerebral blood flow,CBF)、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CBV)、对比剂的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对比剂峰值时间(time to peak,TTP)、毛 细血管通透性(capillary permeability)等参数,对以上参 数进行图像重建和伪彩染色处理得到血流灌注图、血容积图、 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图、对比剂峰值时间图、通透性PS图 等,以此来评价组织器官的灌注状态。
为著 (5)椎动脉起始处或颅内段闭塞(狭窄程度≥90%)
DSA和CTA对椎动脉狭窄评价
本组资料中 CTA 显示 428 处椎动脉斑块形成,而 DSA 检出斑块 324 条,二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说明: CTA 对斑块的检出能力明显优于DSA。 在本组 DSA 诊断正常的 582 条椎动脉中,CTA 发现其中 14 条椎动脉起始 段有确切斑块和轻度狭窄, 从而修正了DSA 的诊断。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治疗进展
Progress in the Treatment of 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 Vertigo
LIU Kai-mo1,TAN Wen-lan 2*, XU Zai-ning 1, LIANG Yan-qi1
(1.Master's degree 2016, Gu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anning Guangxi ; 2. Ruika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Gu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anning Guangxi)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如何治疗
智汇大家诊疗Family life guide -199-罗琴永 (眉山市彭山区观音镇卫生院)现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在这种情况下,提高了椎-基底动脉供血疾病的发生概率,与此同时还是引起后循环脑梗死疾病的主要因素,但是其可以通过有效手段加以防控。
在临床上多个方面的因素都会引发该疾病,常见于糖尿病、高血压、颈椎病等。
一直以来,患病人员经常出现恶心、眩晕、呕吐等症状前来就诊。
椎基底动脉作为脑部最主要的动脉,其能够为脑组织提供血液,确保大脑功能的正常使用。
若患病人员显现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情况,则就会导致大脑缺氧,让患病人员的脑干、枕叶、丘脑等位置受到不良影响,因此需要人们尽早展开治疗。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症状人们患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疾病之后,经常会伴有发作性眩晕、呕吐、听力减退、恶心等临床表现。
眩晕大部分在头颈部迅速转动或者是改变体位时出现,以浮动性、旋转性或者是摇摆性的方式显现,双下肢发软,不能平稳站立,同时还会感觉地面移动或者是出现倾斜,通常会保持几分钟、几小时或者是几天。
通常情况下,大约有40%的患病人员会出现视力障碍,临床特征是视力减退、幻视、模糊或者是黑蒙等。
如果脑干或者是小脑受到损坏时,患病人员就会出现吞咽困难、共济失调、眼球震颤、交叉性瘫及构音障碍等临床特征。
少部分患病人员会突然摔倒,往往发生在快速转头时因双下肢无力倒地,但是意识清晰,可以自己站立,等待几秒钟或者是几分钟之后方可恢复,主要是因为脑干网状结构缺血降低身体肌张力而出现这种情况。
另外,部分患病人员还会出现偏头痛,精神异常、记忆力减退等临床特征。
椎动脉周边具有很多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所以椎动脉型颈椎病引发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经常会导致患者出现神经功能紊乱,伴有呼吸、胃肠和心血管系统症状,病变呈阳性。
有些患病人员还会出现后枕部疼痛、颈项酸痛等表现。
大部分患者不会出现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可出现水平性眼球震颤、轻度锥体束征、指鼻试验不精准、肢体感觉退减、Romberg 征阳性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致眩晕的临床观察
中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致眩晕的原理
调理脏腑功能
中药治疗眩晕注重调理肝、脾、肾三脏的功能,通过补益肝肾、健脾化痰等方法,改善身体的代谢和 循环,从而缓解眩晕症状。
祛风化痰、活血化瘀
中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致眩晕常采用祛风化痰、活血化瘀的药物,如天麻、钩藤、葛根等,以 扩张血管、改善脑部供血,达到治疗目的。
恢复快
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患者能够更 快地恢复到正常生活和工作状态。
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致眩晕的展望
深入研究
优化方案
进一步深入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 脉供血不足致眩晕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范 围。
针对不同患者情况,制定个体化的中西医结 合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联合治疗
研究目的与方法
研究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VBI的疗效,探讨其临床应用 价值。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症状评分、血液流变学检查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等,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 况。
研究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VB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 中药汤剂治疗,疗程为4周。
参考文献2
张某, 刘某.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 足性眩晕的中医证候学研究. 中 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 18(6): 936-939.
参考文献3
陈某, 马某.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 足性眩晕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 41(4): 567-570.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数据分析
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卡方检验。
眩晕、头晕与椎基动脉供血不足共46页PPT资料
关键要弄清眩晕与VBI关系
眩晕是症状诊断,除眩晕外无其他临床症状 体征。
VBI或后循环TIA、梗死都是病因、病理诊断, 除头晕/眩晕外,一定伴颅神经及长束的运动 或感觉障碍或小脑共济失调的症状、体征。
后循环脑卒中者CT或MR可证实脑干、小脑 有相应梗死或出血灶。(即可从定位、定性 概括和 TIA+脑卒中 TIA≠脑卒中
TIA与缺血性脑卒中有共同的病理基础和相似的临床表现, 但有完全不同的治疗处理方法和预后。TIA与脑梗死虽然都 是缺血引起的脑神经事件,但前者只是一过性的功能障碍, 后者则是持久性的结构损伤。 后循环缺血:后循环TIA (<1小时) 后循环脑卒中(>1小时) 1小时内临床不能确定是TIA或脑梗死有人暂称为后循环缺血。 但能确定是后循环TIA或脑梗死后,决不用后循环缺血或VBI 来代替后循环TIA或脑梗死。 正确的概念:后循环缺血=VBI =后循环TIA
辅助检查
不需要高级、复杂的诊断仪器、设备。 检查眼震电图( electronystagnography
ENG) 。 TCD和颈椎照片不是诊断眩晕的必要证据。 头颅CT或MR有助排除或确定小脑、脑干和
大脑的病变。
中枢性与周围性眩晕临床特征
周围性
中枢性
眩晕 运动幻觉 严重,短时间歇 较轻,长时持续
眩晕与头晕
头晕与眩晕发病率
头晕和眩晕是病人就诊的最常见原因(比背 痛和头痛更常见)。
头晕(dizziness),眩晕(vertigo)和不 平衡( imbalance)的总发病率是 5-10%, 40岁以上达到40% 。
Marc FD,Mohamed H. Dizziness, Vertigo, and Imbalance. Last Updated: February 21, 2019, emedicine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护理常规
1、 有头晕或眩晕症状发生时,嘱病人卧床休息。
保持病室安静,避免大声喧哗,操嘱病人避免突然改变体位;改变体位将病人经常使用的物品放在病人容易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护理常规 、概念: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指由于椎基底动脉供血系统障碍,导致内耳、小脑、脑干 等组织的功能缺损, 所引起的眩晕、 复视、头痛为主要症状, 呈一过性发作或间歇性 复发的临床综合症。
、护理评估: 1、了解病人眩晕发作的时间跟程度。
2、了解病人诱发眩晕的原因,是否被外力撞击。
3、是否出现耳鸣或者复视的现象。
4、生活自理的能力。
三、常见护理问题与相关因素 :① 有外伤的危险;与眩晕、四肢麻木、乏力有关。
② 舒适的改变:头晕;与脑动脉硬化有关。
③ 舒适的改变:恶心、呕吐;与脑部供血不足有关。
④ 焦虑;对疾病的预后担扰。
与住院造成家庭经济负担加重。
环境改变有关 ⑤ 睡眠型态紊乱:入睡困难、易醒、多梦。
与住院造成环境改变。
生活习惯改变有关。
四、护理措施作轻柔,尽量减少不良刺激,以免诱发和加重眩晕。
时,动作宜迟缓,尤其转动头部时,更应缓慢进行。
拿取的地方。
将信号灯置于床头,听到铃响立即予以答复。
保持周围环境中没有障碍物, 注意地面要防滑,以防跌倒。
教会病人使用辅助设施,如扶手、护栏等。
病人入厕、沐浴 或外出时有人陪伴。
加强巡视,必要时给予帮助。
2、卧床休息,加强基础护理,协助病人满足其生活需要。
保持病室安静,提供充足 的休息时间,便于病人心情放松、舒适入睡。
病人主诉头晕时应立即给予反应,如承认病 人的感受,关心和安慰病人。
指导病人采取放松技术,如想象和回忆自己最开心的事情, 做深呼吸、听轻音乐等,达到缓解头晕的目的。
遵医嘱用扩张血管药,改善循环,达到治 疗目的。
密切观察病人头晕发作持续的时间及次数。
观察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
3、安慰关心病人,使其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镇静药。
病人呕吐时, 用手托住病人头部, 使其增加舒适感。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一、疾病有关知识1、定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指由于椎基底动脉系统血供障碍,导致内耳、脑干、小脑等组织的功能缺损,所引起的以眩晕、复视、头痛为主要症状,呈一过性发作或间歇性复发的临床综合征。
本病多见于中年以上,青壮年也可罹患,男性多于女性。
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管腔狭窄,供血减少,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微栓子随血流栓塞颅内小血管,血流中断2、临床表现临床病征多种多样,相当复杂,主要表现是内耳、脑干、小脑、间脑、枕叶、颞叶等组织的功能缺损。
常见的临床表现有以下几种:眩晕、视物障碍、头痛、运动障碍、感觉障碍、意识障碍、精神障碍、倾倒发作二、、辅助检查与治疗1、辅助检查: 头颅和(或)颈椎CT 或MRI 检查、颈椎拍片、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TCD)、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 、前庭功能检查、眼震电图、其他如血脂、血糖、血黏稠度、眼底、心电图等检查对判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亦有帮助。
2、治疗与常用药物(1)防止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粘滞性: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斯匹林75~150mg/日,或抵可力得250mg/日。
(2)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急性发作期,选用血塞通O.4g 5%葡萄糖或0.9%生理盐水250ml 静滴1次/日;也可选用维脑路通、葛根素、灯盏花素等静滴。
西比灵5mg 1次/日口服;乐脉颗粒口服治疗等。
(3、)改善脑细胞代谢:脑复康8g 5%葡萄糖250ml 静滴,1/日10次一疗程。
(4)、眩晕明显可加用——培他啶:能增加脑血流量,改善内耳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对眩晕有较好疗效。
4-8毫克,1日3次口服;眩晕停:能增加椎基动脉血流量,调节前庭系统,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眩晕;25毫克1日3次。
手术治疗可行血管介入治疗,椎动脉再造术或成形术,以改善其血流。
三、一般宣教1、休息:有头晕或眩晕症状发生时,嘱病人卧床休息。
保持病室安静,避免大声喧哗,操作轻柔,尽量减少不良刺激,以免诱发和加重眩晕。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诊断标准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诊断标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指椎基底动脉血流减少或中断,导致大脑和小脑供血不足的病理状态。
这种病症常见于中老年人,严重时可引起头晕、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准确诊断和及时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至关重要。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症状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典型症状包括头晕、眩晕、恶心、呕吐等。
头晕是最常见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昏、眼花、站立不稳等。
眩晕则是指感觉周围事物旋转或自身旋转的错觉。
二、体征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体征主要表现为眼球震颤、眼球运动异常、共济失调等。
眼球震颤是指眼球在注视固定物体时出现不自主的颤动,这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重要体征之一。
三、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颈椎X线片、CT扫描、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等。
这些检查可以显示椎基底动脉的狭窄、闭塞情况,有助于明确诊断。
四、血流动力学检查血流动力学检查可以评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程度。
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颈椎血流超声、颈动脉血流速度谱检查等。
这些检查可以测量血流速度、血流量等指标,从而评估供血不足的程度。
五、血液检查血液检查可以了解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相关指标。
常规血液检查可以评估血红蛋白、血小板、凝血功能等指标,有助于判断供血不足的病因。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主要依靠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血流动力学检查和血液检查等综合评估。
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以确保准确诊断,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可以有效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对于怀疑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及早就医,进行全面的诊断是非常重要的。
以上是关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诊断标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广南县中医医院陈国凯概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指由于椎基底动脉系统血供障碍,导致内耳、脑干、小脑等组织的功能缺损,所引起的以眩晕、复视、头痛为主要症状,呈一过性发作或间歇性复发的临床综合征。
本病多见于中年以上,青壮年也可罹患,男性多于女性。
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管腔狭窄,供血减少,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微栓子随血流栓塞颅内小血管,血流中断。
诊断1临床表现临床病征多种多样,相当复杂,主要表现是内耳、脑干、小脑、间脑、枕叶、颞叶等组织的功能缺损。
常见的临床表现有以下几种。
1.1眩晕:是最常见的症状,据统计,约45.5~81.6病例有之。
眩晕的性质可为旋转性、浮动性、摇摆性、或下肢发软、站立不稳、地面移动或倾斜等感觉。
如病人转换体位,头颈过度伸屈或侧转时更易诱发眩晕,或使之增剧。
有时眩晕成为本病早期的唯一症状,但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常夹杂其他症状和体征。
1.2 视觉障碍:较为常见。
病人突然弱视或失明,持续数分钟渐恢复。
这是由于双侧大脑后动脉缺血所致。
复视、闪光、暗点、视野缺损、甚至幻视等也不少见,这是由于脑干内第3、4、6颅神经核缺血或内侧纵束缺血引起。
1.3 头痛:大约1/3~1/2病例有头痛,头痛主要位于枕部或顶枕部,或局限于颈部,也可放射至两颞侧的深部,其性质多为跳痛、胀痛。
常伴有恶心、呕吐、出汗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
这是由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时,侧支循环血管扩张所致。
1.4 运动障碍:又可分为①延髓麻痹征:如讲话含糊不清、吞咽困难、喝水反呛、软腭麻痹等。
②面神经瘫:多表现为面神经的核下性轻瘫,核上性瘫痪较少见。
③肢体瘫痪:可发生单瘫、偏瘫或四肢瘫,其程度多为轻瘫,完全性瘫痪较少见。
④平衡障碍和共济失调:表现为躯体位置及步态的平衡失调、倾跌等,这是由于小脑或及小脑有联系的结构发生功能障碍所致。
1.5 感觉障碍:如面部感觉异常,有针刺感或麻木感,口周或舌部麻木感;单肢、双肢或四肢可有麻木或感觉减退,疼痛则少见。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中医辨证护理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中医辨证护理目的通过中医辩证护理,减轻患者眩晕症状,缩短病程,预防复发。
方法将88例眩晕患者运用中医整体辩证综合护理,观察此方法的临床效应及可行性。
结合现代医学检查诊断和中医辨证施治,通过评估、诊断,制定整体辩证护理措施。
结果88例患者中,治愈19例,好转67例,有效率97%。
结论眩晕患者通过现代中医辩证护理,明显提高疗效,促进康复,且能明显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实为一项有效的护理措施。
Abstract:Objective Through the Chinese medicine dialectical nursing,reduce the symptoms of patients with vertigo,shorten the course of disease,prevention of recurrence. Methods 88 cases of vertigo patients us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the whole dialectical nursing,clinical effect and feasibility of this method. Combined with modern medical diagnosis and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hrough the assessment,diagnosis,making the whole dialectical nursing measures. Results 88 cases,19 cases were cured,67 cases improved,the efficiency of 97%. Conclusion Patients with vertigo by modern Chinese medicine dialectical nursing,improve curative effect,promote the rehabilitation,and can obviously improve the compliance behavior of patients,and is an effective nursing measures.Key words:Vertigo;Treatment;Dialectical nursing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多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管狭窄,斑块物质造成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异常而引起大脑缺血,导致脑干、小脑或枕叶皮层短暂性缺血所引起眩晕发作的眩晕综合征[1]。
眩晕(椎动脉供血不足)中医诊疗方案
眩晕(椎动脉供血不足)中医诊疗方案一、概述:眩即眼前发花或发黑,晕即感觉自身或外物旋转,站立不稳,二者总称眩晕。
是以眼花或眼前发黑,视物旋转动摇不定,或自觉头身动摇为主要临床特征,同时或兼见耳鸣、耳聋、恶心、呕吐、怠懈、肢体震颤等症状。
多见于后循环椎一基底动脉系统血管病、内耳性眩晕、颈椎病及高血压病、低血糖,贫血,脑动脉硬化等。
眩晕由风阳上扰,痰瘀内阻等导致脑窍失养,脑髓不充,临床上以头晕、眼花为主症的一类病证。
二、诊断(-)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一中医病证部分》(2008年),及《实用中医内科》(王永炎、严世芸主编,第二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
(1)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侧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舟船,甚至仆倒。
(2)可伴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等。
(3)起病较急,常反复发作,或渐进加重。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眩晕》(栗秀初,黄如训主编,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第二版,2008年)。
诊断要点:(1)眩晕为发作性视物或自身旋转感、晃动感,不稳感,多因头位或(和)体位变动而诱发。
(2)眩晕同时或伴有其他脑干等一过性缺血的症状,如眼症(黑蒙、闪光、视物变形、复视等)、内耳疼痛、肢体麻木或无力,猝倒、晕阙等。
(3)有轻微脑干损害体征,如角膜和(或)咽部反射减退或消失,调节和(或)辐揍障碍,自发性或转颈压迫一侧椎动脉后诱发的眼震以及阳性的病理反射等。
(4)测血压,查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及心电图、电侧听、脑干诱发电位、颈椎X线摄片、经颅多普勒超声有助明确诊断。
有条件做CT∖MRI或MRA检查。
(5)肿瘤、脑外伤、血液病、脑梗死、脑出血等引起的眩晕患者除外。
眩晕程度分级标准:O级:无眩晕发作或发作已停止。
1级:眩晕发作中和过后的日常生活均不受影响。
∏级:发作中的日常生活被迫停止,过后很快完全恢复。
In级:发作过后大部分日常生活能自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姚存珊写在课前的话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与眩晕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本病起病隐匿、变化快、病情重、并发症多、给患者造成很大的心理负担,也是让临床医生头疼的难治疾病。
近年来本病的发病率不断增高,社会危害也是逐年上升,但是在临床上并没有得到合理规范的诊治。
本课件就该方面进行详细阐述,旨在促进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与眩晕在临床工作中得到更加合理而有效的诊治。
一、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概述椎动脉左右各一支,起源于锁骨下动脉,向上穿行于上六个颈椎的横突孔,再经枕骨打孔入颅。
椎动脉在颈部走行,并无分支。
椎动脉与各颈椎的位置关系极为密切。
因此,其血流量容易受到颈椎活动的影响。
入路以后,两条椎动脉沿着延髓腹侧面向前、向内在脑桥下缘汇合成为一条基地动脉。
椎动脉和基底动脉都发出一些分支入脑,统称为椎-基底动脉系统。
该系统的血液,主要供应延髓、脑桥、中脑、内耳、间脑、枕叶以及颞叶底面前庭系统全部均有椎-基底动脉系统的分支供应。
因此,椎-基底动脉系统的缺血性病变必然要导致眩晕。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常见症状不包括()A. 耳鸣B. 眩晕C. 视力障碍D. 共济失调正确答案:A解析:临床主要表现是其供血区域的功能缺损,临床上常见的症状是眩晕、视力障碍、共济失调、头痛、意识障碍及脑干定位症。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概述包括哪些内容?二、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表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大多发生于中年以上的患者,多有动脉粥样硬化或颈椎病的病史。
临床上主要表现是其供血区域的功能缺损,常见的症状有眩晕、视力障碍、共济失调、头痛、意识障碍以及脑干定位症。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眩晕:常常是首发症状,其性质可为旋转性、移动性;或双下肢发软,站立不稳。
视力障碍:表现为一过性黑蒙或视野缺损,主要是影响了大脑后动脉的血液供给所致。
如枕叶缺血不太严重,视力仍可保存,但常伴有彩视、眼前闪金花,和偏头痛发作时很相似。
共济失调:表现为躯体位置及步态的平衡失调。
倾倒,Romberg氏征阳性,这是由于前庭和小脑功能障碍所致。
头痛:大约30%-50% 以上的病例有头痛发作。
头痛主要位于后枕部和顶枕部,其性质为跳痛、胀痛。
并伴有恶心呕吐、出冷汗等植物功能紊乱症状。
意识障碍:由于脑干缺血累及网状结构的上行激活系统时会发生晕厥甚至昏迷。
脑干定位征:缺血影响了脑神经核团及在脑干中穿行的感觉、运动传导束就会产生脑干定位体征。
主要表现为:球麻痹、交叉性瘫痪或四肢瘫,面部和肢体的麻木或感觉减退。
当影响多个眼肌运动核团时,还会出现眼肌力弱、复视。
当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栓形成时,则上述症状更为严重及难以恢复,定位症状更为显著。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或血栓形成,主要的病因是动脉硬化,它不仅可以是血管变窄,血流量减少,还可造成附壁血栓形成,如果硬化斑块或栓子脱落还能造成栓塞。
其次,颈椎外伤,颈椎的骨折或者是脱位,还有颈椎病,颈椎融合,扁平颅底,以及枕骨大孔疝等可能影响或压迫椎动脉,引起椎动脉的缺血。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表现包括哪些内容?三、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性特殊综合征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性特殊综合征包括如下内容:首先是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锁骨下动脉近端由于动脉硬化、感染、先天的异常、外伤等原因而发生狭窄或闭塞。
当该侧上肢用力时或活动时,健侧椎动脉的血液可以倒流入患侧椎动脉,再流入患侧锁骨下动脉的远侧端。
这是血液循环的代偿机理,以补偿患侧上肢的血液供应。
但供血是仍然不足的,会造成两组症状。
一组是由于椎-基底动脉系统的血液反流入锁骨下动脉,而造成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症状。
另一组是由于患侧上肢供血不足的症状,患者出现上肢的麻木、无力。
运动时,症状明显加重。
检查时,可发现患肢脑动脉波动减弱或者消失。
两侧血压不等,收缩压可相差20个毫米汞柱以上。
在锁骨下窝可听到血管性杂音。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症状及眩晕,以及视力障碍为最常见,其次为晕厥。
这些症状大多数是一过性的。
其次是延髓背外侧综合征。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的临床主要表现是:第一,由于前庭神经核的损害,患者出现眩晕、恶心、呕吐及眼球震颤。
第二,由于疑核及舌咽迷走神经的损害,临床表现为病灶侧软腭咽喉肌瘫痪,表现为吞咽困难、构音障碍、同侧软腭低垂及咽反射消失。
第三,由于绳状体以及脊髓小脑束、部分小脑半球受损。
临床表现为病灶侧共济失调。
第四,由于病灶损害交感神经下行纤维,因此临床上出现Horner综合征。
第五,三叉神经脊束核损害,出现交叉性感觉障碍,即同侧面部痛温觉缺失,对侧偏身痛温觉减退或丧失。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常见于小脑后下动脉、椎-基底动脉或外侧延髓动脉缺血性损害。
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性特殊综合征还包括内听动脉痉挛:内听动脉发自基底动脉,与基底动脉垂直,水平走向颞骨岩部与位听神经一起进入内耳门。
内听动脉管径很细,发出分支供应位听神经,以及内耳前庭器官。
该动脉的痉挛,患侧出现急性进行性耳鸣和耳聋,后者很快转为听力丧失,突然发作性剧烈眩晕。
持续数小时后听力逐渐改善,眩晕也随之好转。
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性特殊综合征包括哪些具体内容?四、椎-基底动脉系统 TIA(一)、椎-基底动脉系统 TIA 的临床表现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最常见表现是眩晕、平衡障碍、眼球运动异常和复视。
可有单侧或双侧面部、口周麻木,单独出现或伴有对侧肢体偏瘫、感觉障碍,呈现典型或不典型的脑干缺血综合征。
也可以表现以下几种特殊表现的临床综合征:跌倒发作:表现为患者转头或仰头时,下肢突然失去张力而跌倒、无意识丧失,常可很快自行站立,系下部脑干网状结构缺血所致。
短暂性全面遗忘症:发作时出现短暂时间记忆丧失,患者对此有自知力,持续数分钟、数十分钟,个别患者症状持续可达数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发作时对时间、地点定向障碍,但谈话、书写和计算能力正常,是大脑后动脉颞支缺血累及边缘系统的颞叶海马、海马旁回和穹隆所致。
双眼视力障碍发作:双侧大脑后动脉距状支缺血导致枕叶视皮层受累,引起暂时性皮质盲。
(二)、椎-基底动脉系统 TIA 的辅助检查与诊断椎-基底动脉系统TIA的辅助检查与诊断:CT或MRI检查大多正常,部分病例(发作时间大于1小时的)于弥散加权MRI可见片状缺血灶。
CTA、MRA及DSA检查可见血管狭窄、动脉粥样硬化斑。
TCD检查可发现颅内动脉狭窄。
诊断:大多数TIA就诊时临床症状已消失,故诊断主要依靠病史。
中老年患者突然出现局灶性脑功能损害症状,符合椎-基底动脉系统及其分支缺血表现,并在短时间内症状完全恢复,应高度怀疑TIA。
(三)、椎-基底动脉系统 TIA 的鉴别诊断癫痫的部分性发作,特别是单纯部分性发作,常表现为持续数秒至数分钟的肢体抽搐或麻木针刺感,从躯体的一处开始,并向周围扩展,可有脑电图异常。
CT/MRI检查可能发现脑内局灶性病变。
美尼尔病:发作性眩晕、恶心、呕吐与椎-基底动脉TIA相似,但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往往超过24小时,伴有耳鸣、耳阻塞感,反复发作后听力减退等症状,除眼球震颤外无其它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发病年龄多在50岁以下。
心脏疾病:阿-斯综合征严重心率失常如室上性心动过速、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室速或室颤、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可因阵发性全脑供血不足出现头晕、晕倒和意识丧失,但常无神经系统局灶性症状和体征,动态心电图监测、超声心电图检查常有异常发现。
其他:颅内肿瘤、脓肿、慢性硬膜下血肿、脑内寄生虫等也可出现类似TIA发作症状。
原发性或继发性自主功能不全也可因血压或心率的急剧变化出现短暂性全脑供血不足,出现发作性意识障碍。
基底动脉型偏头痛,常有后循环缺血发作,应注意排除。
(四)、椎-基底动脉系统 TIA 的治疗TIA发作的治疗目的是消除病因、减少以及预防复发、保护脑功能。
第一、要进行病因治疗。
对有明确病因的患者应尽可能针对病因治疗。
如高血压患者应该控制高血压。
有糖尿病的患者,应该控制高血糖。
血脂异常的患者,要控制血脂。
吸烟的患者,要进行戒烟。
正确的生活方式等,对于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的患者,要正确引导,戒烟戒酒。
第二、预防性药物治疗包括:首先要抗血小板药物。
抗血小板药物可以减少微栓子的发生,减少TIA复发。
临床上常用的有阿司匹林,其剂量是75-150毫克每天,餐后服用。
但是,临床上常常是晚餐后服用。
因为患者在夜间,血压是偏低的,血流偏慢,在这种情况下最容易出现血栓和TIA发作。
因此,抗血小板药物要建议晚上服用。
阿司匹林主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
也可选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每天是25毫克。
与双密达莫每次200毫克联合应用。
双密达莫是每次200毫克,一日2次。
阿司匹林25毫克,一日一次。
氯吡格雷也是抗血小板药物,剂量通常用每天75毫克。
不良反应较阿司匹林明显减少,建议高危人群,或对阿司匹林不能耐受的患者可以选用。
也可以选用奥扎格雷。
奥扎格雷是静脉抗血小板药物,目前仍缺乏大规模的临床观察,疗效尚未确定。
目前,还没有临床试验证据来支持抗凝治疗作为TIA的常规治疗。
但临床伴有房颤频繁发作的TIA患者,可以考虑应用。
主要包括肝素,低分子肝素和华法令。
心源性栓塞性TIA 伴发房颤和冠心病的患者,推荐口服抗凝剂治疗。
治疗的目标,为国际标准化比值达到2-3,或凝血酶原时间为正常值的1.5倍。
当临床遇到频繁发作的TIA,或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患者,对抗血小板聚集剂治疗无效的病例,可考虑抗凝治疗。
对瓣膜置换术以后,以服用足量口服抗凝剂治疗的TIA患者,也可加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或双密达莫联合治疗。
在口服抗凝剂华法令、新双香豆素等期间,应动态监测凝血功能,根据凝血功能的结果来调整用药的剂量。
这是抗血小板的治疗和抗凝治疗。
对有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的TIA患者,可选用降纤酶治疗。
对老年TIA,并有抗血小板聚集剂禁忌证,或抵抗性者,可选用活血化瘀性中药治疗。
第三,TIA的外科治疗。
对有颈动脉或椎-基底动脉严重狭窄,狭窄率要大于70%的TIA 患者。
经过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和抗凝治疗效果不佳的,或病情有恶化趋势的,可酌情选择血管内介入治疗,动脉内膜切除或动脉搭桥术治疗。
预后,未经治疗或治疗无效的病例,部分发展为脑梗死,部分继续发作,还有部分TIA 患者可自行缓解。
椎-基底动脉系统TIA的预防性药物治疗包括()A. 抗血小板药物B. 抗凝药物C. 降纤酶治疗D. 以上皆正确正确答案:D解析:椎-基底动脉系统TIA的治疗预防性药物治疗: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
对有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的TIA患者,可选用降纤酶治疗,其他活血化瘀的中药治疗。
本节课首先介绍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概述,重点介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表现和诊断依据。
然后着重介绍了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性特殊综合征。
最后介绍椎-基底动脉系统TIA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