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培训材料

合集下载

手足口病健康教育知识宣传

手足口病健康教育知识宣传

手足口病健康教育知识

一、手口足病是由什么引起的?

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其中以EV71及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最为常见。

二、多发人群及季节

多发于5岁以下婴幼儿,以2岁以内患儿多见,该病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

三、传播途径有哪些?

是肠道病毒唯一宿主,主要以粪便、口或呼吸道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泡疹渗出液传播,即儿童大便、唾液、牙杯、毛巾、玩具、奶具、内衣及床上用品等。

四、发病的症状是什么?

1、轻型

急性发病为:发热、手、足、口腔及肛门可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皮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疼痛明显,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疼痛等症状。

2、重型

可出现肌肉痉挛、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

五、预防措施

目前尚无特殊的预防方法,以下几点可降低被感染的可能。

1、家长教育孩子饭前便后要洗手,勤洗澡,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室内勤通风,勤晾衣被,注意家庭卫生。

2、家长接触婴幼儿尿布、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家畜、家禽要圈养,避免与人混住一处。

4、婴幼儿使用奶瓶、奶嘴使用前应充分清洗。

5、儿童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6、其病应早发现,早治疗,即可全愈。

六、84消毒液的使用方法

1、不易过多使用。垃圾、粪便使用1:10比例浸泡1小时,衣服、被单1:100浸泡30分钟晒干,厕所、地面、墙1:50喷洒,用量每平方米四两。

2、食具、饮具、奶具1:25比例浸泡30分钟,生活用具、书籍、玩具、交通工具等1:50比例擦试30分钟,每天一次,连续一周。

手足口病防控知识培训讲义

手足口病防控知识培训讲义

十、如何预防儿童手足口病?
预防关键的十五字诀: 洗净手 喝开水 吃熟食 勤通风 晒衣被
(一)个人预防措施
要讲究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 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饭前便后洗手,保持室
内空气流通。 尽量不要带婴幼儿去人群密集的场所。 哺乳的母亲要勤洗澡、勤换衣服,喂奶前要清洗奶
易感性
人对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显性感染和隐性感 染后均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持续时间尚不明 确。病毒的各型间无交叉免疫。各年龄组均可 感染发病,但以≤3岁年龄组发百度文库率最高。
(四)临床表现
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
普通病例表现: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 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 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 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 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多 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部分病例皮疹表 现不典型,如:单一部位或仅表现为斑丘疹。
一、手足口病的流行概况
20世纪70年代中期,保加利亚、匈牙利相继暴发以中 枢神经系统为主要临床特征的EV71流行,1975年 保加利亚报告病例750例,其中149人致瘫,44人死 亡。1994年英国发生一起由Cox A16引起的手足口 病暴发,患者大多为1-4岁婴幼儿,大部分病人症状 较轻。英国1963年以来的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手足 口病流行的间隔期为2-3年。20世纪90年代后期, EV71开始东亚地区流行。1997年马来西亚发生了 主要由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流行,4-8月共有2628 人发病,4-6月有29例病人死亡。

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讲座稿

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讲座稿

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讲座稿为有效预防与控制手足口病在学生间的发生和流行,确保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广大师生要关注并了解该病的一般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步增强和提高自我防病意识。

一、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婴幼儿常见传染病

以5岁以下的婴幼儿多见。临床上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

皮疹、溃疡等表现为主

膜脑炎等致命性并发症。

二、手足口病是怎样发生和传播的

人是肠道病毒唯一宿主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

肠道病毒主要经粪-口和/或呼吸道飞沫传播

粘膜泡疹液而感染。是否可经水或食物传播尚不明确。发病前数天

感染者咽部与粪便就可检出病毒

病人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床上用品、内衣以及医疗器具等均可造成本病传播。

三、哪类人群容易感染手足口病

人群对手足口病病毒普遍易感染和隐性感染后均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的各型间无交叉免疫。实践中发现3岁及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四、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

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染的关键。

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

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2、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

5、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以减少交叉感染。

1、本病流行季节

2、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3、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

手套。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

4、每日对门把手、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手足口病预防知识

手足口病预防知识

手足口病预防知识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该病主要影响婴幼儿和幼儿园儿童,尤其在夏秋季节高发。为了预防手足口病的传播,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和知识:

1.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 经常洗手: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特别是在接触口腔、鼻腔分泌物、粪便或接触患者后。

- 避免接触患者的分泌物:尽量避免接触患者的口水、鼻涕和粪便。

- 使用纸巾或肘部遮住口鼻:当咳嗽或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或用肘部遮住口鼻,以防止病毒传播。

2. 维持清洁的环境:

- 定期清洁和消毒:经常清洁和消毒儿童常接触的表面,如玩具、桌子、椅子等。

- 保持通风良好:保持室内通风,减少病毒在空气中的存活时间。

3. 饮食卫生:

- 食用熟食:确保食物完全煮熟,尤其是肉类和蛋类。

- 喝热水:饮用热水可以杀灭可能存在的病毒。

4. 避免人群拥挤:

- 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尤其是手足口病高发季节。

- 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尽量避免与已经感染手足口病的人密切接触。

5. 健康教育和宣传:

- 加强儿童和家长的健康教育:提高儿童和家长对手足口病预防的认识,教

导他们正确的预防措施。

- 宣传手足口病的症状和传播途径:通过媒体、学校和社区宣传,提高公众

对手足口病的认识。

6. 及时就医和隔离:

- 如果出现手足口病的症状,及时就医并接受治疗。

- 隔离患者:将患者隔离,避免病毒传播给其他人。

手足口病的预防非常重要,特别是对于婴幼儿和幼儿园儿童。通过遵循上述预

防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手足口病的传播风险。同时,健康教育和宣传也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提高公众对该病的认识和了解,有助于减少病例的发生和传播。记住,预防胜于治疗,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环境卫生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基础。

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知识培训

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知识培训

附表1
● 晨检完成后,以班级为 单位填写附表1,交学校
(幼儿园)汇总后,填 写附表2。然后将晨检结 果报告相关部门
附表2
(二)把好卫生习惯关
● 利用主题活动,上好手足口病预防课,让儿童背诵手足口病防治知识,使幼儿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 开展幼儿洗手比赛活动 ● 防止“病从口入”
● 饭前便后要洗手 ● 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 ● 不混用口杯和毛巾等个人用品
十七、对缺课儿童,立即追查原因。晨检结果报告相关部门。

十八、校门口和班级门口张贴手足口病宣传画和宣传单,黑板报宣传手足口病防治知识。

十九、托幼机构一个班出现一例手足口病患儿,本班儿童消毒洗手后停课2~3周。并对本班所有物品及环境进行彻底消毒。

二十、托幼机构一周内出现两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病例分布于2个班以上)或出现一例重症、危重或死亡病例,幼托机构采取停课2-3周措施。
(三)把好消毒关
● 幼儿园坚持每天对儿童的玩具、餐具、毛巾等用84消毒 液进行浸泡消毒
● 餐具一餐一消毒
● 玩具、个人卫生用具每日一消毒
● 常晾晒被褥(每周不少于一次)
● 每天早晚对门把手、桌椅、楼梯扶手等用84消毒液进行 擦拭消毒两次
● 在每班门口放置84消毒液浸泡的消毒垫

每天下午放 行空气消毒
数周
● 注意:不会在人和动物(或宠物)间传播

手足口病诊疗知识培训

手足口病诊疗知识培训

第4期:心肺衰竭期
• 标准: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并出现任 一以下表现 – 低血压/休克 – 肺水肿/出血 – 心脏衰竭
第4期:心肺衰竭
– 在第3期治疗基础上,及早应用呼吸机, 进行正压通气或高频通气。
– 肺水肿和肺出血病例,应适当增加呼气 末正压(PEEP);不宜频繁吸痰。
第3期:心肺衰竭前期
• 静脉注射丙种免疫球蛋白,总量2g/kg,分2 天给予。
• 可考虑使用:参考剂量:甲基强地松龙1~ 2mg/(kg·d);氢化可的松3~5mg/ (kg·d);地塞米松0.2~0.5mg/(kg·d), 分1~2次。病情稳定后,尽早减量或停用。
• 心脏超声显示心脏收缩力开始下降,或心率逐 渐增快(心率≥150次/分)、毛细血管再充盈时 间延长>3秒,则可给予米力农,负荷量: 25~75μg/kg,之后 0.25~0.5μg/kg.min 持续静脉滴注。
第3期:心肺衰竭前期
• 选用磷酸肌酸钠或果糖二磷酸钠,营养和保 护心脏及大脑。
• 抑制胃酸分泌:可应用H2受体拮抗剂(西 咪替丁10~20mg/kg.d)、质子泵抑制剂 (奥美拉唑0.6~0.8mg/kg.d)等。
第3期:心肺衰竭前期
• 退热治疗; • 监测血糖变化,必要时可皮下或静脉注射
胰岛素; • 烦躁时给予镇静药物如10%水合氯醛等; • 不建议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 保护脏器功能。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讲座培训ppt课件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讲座培训ppt课件
学员B
讲师的讲解非常生动有趣,让我对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有了更直观 的了解,对今后的预防工作很有帮助。
学员C
这次讲座让我意识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对手足口病的防范意识还不 够强,今后一定要加强这方面的学习。
致谢辞
感谢讲师的精彩讲解和无私奉献,让我们受益匪浅。
感谢组织者的精心安排和周到服务,为我们提供了良好 的学习环境。 感谢各位学员的积极参与和互动交流,共同营造了浓厚 的学习氛围。
空气流通;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03
开展健康教育
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不要让孩子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不要与他人共用毛巾或其他个人物品;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
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03
手足口病治疗方法与护理要点
Chapter
西医治疗方法介绍
对症治疗
发病原因
手足口病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其中最常见的是柯 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这些病毒可通过患者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 道分泌物等传播。
流行病学特点
传染源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 ,发病前数天至发病后数周均具
有传染性。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 通过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 等传播。此外,接触患者皮肤、 粘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物品

手足口病防控培训资料

手足口病防控培训资料

手足口病防控培训资料

一、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为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染病,多由柯萨奇A组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引起。全年均有发生,5-7月高发。手足口病的典型症状是发热,并伴有手掌、脚掌斑丘疹或疱疹,口腔粘膜疱疹或溃疡。少数病例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重症表现。

二、传染源

1.患者:感染了能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并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2.隐性感染者:感染了能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但临床上没有任何症状和体征。

三、传播途径

以下三种途径可以传播手足口病。

1、消化道:经消化道(及粪口途径)传播。

2、呼吸道: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

3.密切接触:通过接触患儿皮肤、粘膜疱疹液传播。被患儿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污染的手、毛巾、手绢、水杯、玩具、碗筷、奶瓶、奶嘴、床上用品、内衣、医疗器具等都可以造成病毒的传播。

四、易感人群:学龄前儿童,特别是3岁以下婴幼儿。

五、病原学特征:

温度在56℃以上、紫外线以及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漂白粉)等化学物质可降低EV71病毒和CoxA16病毒等肠道病毒的活性,但是酒精对其无效。用酒精消毒对预防手足口病无效六、临床表现

1.普通病例的表现

(1)手足口病的潜伏期为2~10天,平均3~5天。

(2)典型的临床表现

1)起病急,先出现发热,体温一般不超过38.5℃,伴有食欲不振、流涕、咳嗽、咽痛、全身不适等上呼吸道感染

症状。

2)发热1~2天后在患儿口腔、手、脚和臀部出现散在的、米粒或绿豆大小的斑丘疹或疱疹。

手足口病培训内容

手足口病培训内容

手足口病培训内容

1.什么是肠道病毒71型感染性疾病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性疾病是由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导致的一组感染性疾病,它包括:手足口病、疱疹性咽颊炎、无菌性脑膜炎、脑炎、迟缓性麻痹、肺水肿和病毒性心肌炎等多种疾病;

2.这种病什么季节容易发生

全年都可发生,以4——9月多见;

3.那些人容易感染手足口病

5岁以下儿童多见,尤其是婴幼儿;

4.手足口病严重吗

通常不严重,多数病例经对症处理后,可在7——10天内康复;只有个别病例可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脑干脑炎、心脏衰竭、肺水肿、肺出血等,甚至死亡;

5.手足口病会传染吗

会传染,在儿童当中传染性强;

6.手足口病通过什么途径传染

⑴一般通过患儿接触过的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床上用品、内衣

等传播;

⑵患儿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

⑶门诊交叉感染;

⑷通过被病毒污染的水源、食物等也可造成传播;

7.手足口病感染后有哪些症状

多以发热起病,一般在38度左右,部分患儿在手、足、口腔粘膜、臀部、肛周等处出现皮疹,有的患儿会出现咳嗽、呕吐、咽痛、咽部充血等,还有的出现精神差、烦躁、肢体无力及抽搐等神经系统表现;个别患儿可伴有严重的并发症,如脑干脑炎、心脏衰竭、肺水肿、肺出血等,以2岁以下患儿多见,大多持续高热,病情发展迅速,重症病例多在发病后7天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严重并发症,并可引起死亡;

8.手足口病有特异的治疗方法吗

目前还没有特异的治疗药物,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

9.怎样预防手足口病等EV71型病毒感染性疾病

⑴饭前便后勤洗手,预防并从口入;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讲座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讲座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婴幼儿常见传染病。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主要是柯萨奇病毒A组4、5、7、9、10、16型和B组2、5、13型,肠道病毒71型。人群对手足口病普遍易感,主要以学龄前儿童为主。

手足口病怎样传播

手足口病隐性感染率高,患者、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该病主要通过被患者的粪便、唾液、咽部分泌物污染的食物而传播,直接接触患者穿破的水泡亦会传播病毒,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患者的粪便在数周內仍具传染性。

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

手足口病潜伏期一般为3~7天,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多数病人突然起病。约半数病人于发病前1~2天或发病的同时有发热,多在38℃左右,并出现丘疹或疱疹,好发于手、足、口、

臀四个部位,有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的“四不像”特征,临床上更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点。初期可有轻度上感症状。由于口腔溃疡疼痛,患儿流涎拒食。口腔粘膜丘疹出现比较早,起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周围有红晕,主要位于舌及两颊部,唇齿侧也常发生。手、足等远端部位出现或平或凸的班丘疹或疱疹。

手足口病的危害

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咽痛,在口腔、手、足等部位出现丘疹或疱疹,可自愈,不留痂。一般仅需对症治疗,预后良好。少数病例可有脑炎、心肌炎、肺水肿等并发症,个别危重病人可因多种原因导致死亡

怎样护理手足口病患儿

对手足口病患儿要加强护理,注意加强营养、休息,做好口腔卫生,食物以流质及半流质等为宜,避免日光曝晒时间过长,防止过度疲劳引发机体抵抗力降低,出现心肌炎、脑炎和肺水肿等并发症时应及时到医疗机构进行诊治。

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治疗知识

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治疗知识

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治疗知识

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治疗知识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该病

主要发生在幼儿园和儿童之间,但成人和婴儿也有可能感染。为了避

免手足口病的传播和减少其对我们的健康造成的威胁,我们有必要了

解一些预防和治疗手足口病的知识。

预防手足口病

1.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特别是在接触婴儿和幼儿之前、饭前、饭后以及上完厕所后。使用肥皂和流动水进行充分的洗手,至少

要洗手20秒钟。还要教育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 避免接触已感染患者的分泌物:手足口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

传播,所以要尽量避免与感染患者共用餐具、毛巾等日常用品,并避

免接触其口水、唾液等分泌物。

3. 保持室内通风:手足口病病毒在湿度较高的环境中更容易存活和传播,所以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的空气流通,减少病毒感染的机会。

4. 减少人群拥挤和接触:手足口病易在人群密集处传播,尤其是幼儿园、学校等场所。要避免人多拥挤的地方,并减少与患者的直接接触。

5. 注意饮食卫生:选择清洁、煮熟食品,避免生吃、切生果蔬和食用

不洁的食品,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6. 清洁环境:保持室内、室外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常接触的物

品表面,如桌子、门把手、玩具等。

治疗手足口病

1. 休息和饮水:患者需要充足的休息和饮水,以帮助身体恢复。可以

选择温水、苏打水、淡盐水等来补充水分。

2. 控制体温:手足口病常伴有发热,可以使用退热药物、温水擦浴等

方法控制体温。在给儿童使用退热药物之前,请先咨询医生或药师的

建议。

3. 缓解疼痛:手足口病患者可能会出现口腔疼痛和溃疡,可以使用漱

手足口病培训内容(全)

手足口病培训内容(全)

手足口病防治培训内容

手足口病防治培训内容

一、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临床表现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

二、手足口病的病原有哪些?

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主要有肠道病毒中的柯萨奇病毒a组16、4、5、7、9、10型,b组2、5、13型;埃可病毒和肠道病毒71型(ev71),其中以肠道病毒71型(ev71)及柯萨奇病毒a组l6型最为常见。

三、什么是肠道病毒ev71感染性疾病?

肠道病毒ev71是人肠道病毒中的一种,简称为ev71,人感染了该病毒后能引起手足口病、病毒性咽峡炎,重症患儿可出现为肺水肿、脑炎等,统称为肠道病毒ev71感染疾病,其中手足口病是最常见的一种感染性疾病。

四、手足口病临床表现有哪些?

当人感染了肠道病毒(含ev71),经过最短12-24小时、最长6天、一般2天的潜伏期后,急性起病,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可达38度以上,口腔粘膜、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同时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

五、手足口病的预后如何?

绝大部分尤其轻型的手足口病患者一般预后良好,无后遗症;绝少数患者得病后会迅速发展为重症或并发脑炎、脑脊髓炎、脑膜炎、肺水肿、循环衰竭,如不及时就诊、抢救治疗会危及生命,以至死亡。

六、诊断手足口病的依据是什么?

诊断手足口病依据有下列几条:

1、以发热、手、足、口、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为主要表现,可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手足口病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内容

手足口病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内容

手足口病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内容

一、手足口病的定义和病因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常见的病原体有肠道病毒A组(主要是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16型)、肠道病毒B组和肠道病毒C组。手足口病多发生在儿童中,尤其是5岁以下的婴幼儿。

二、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

1.初期症状:发热、喉咙痛、食欲不振等。

2.皮疹:手掌、足底、口腔黏膜等部位出现红斑、水疱、溃疡等。

3.其他症状:可能出现咳嗽、呕吐、腹泻等。

三、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

1.飞沫传播:咳嗽、打喷嚏时,将病原体排出,其他人吸入后感染。

2.直接接触传播:与患者接触后,通过口腔、眼部、鼻腔等粘膜感染。

3.间接接触传播:接触患者使用过的带有病毒的物品,如玩具、餐具等。

四、预防手足口病的措施

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晒被褥、保持家居环境清洁卫生。

2.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尤其是对病情较重的患者,要保持距离,

避免接触其分泌物。

3.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生冷食物、不洁食物,尽量吃熟食,多喝水,增加免疫力。

4.加强个人免疫力:适当参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五、治疗手足口病的方法

1.对症治疗:如发热可用退热药物,口腔溃疡可用漱口液,腹泻可用止泻药物。

2.休息和饮食调理:患者需要充分休息,适当饮食,多喝水,补充体力。

3.预防并发症:手足口病容易引发并发症,如肺炎、脑炎等,需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六、手足口病的注意事项

1.及时就医:如果出现持续高热、口腔溃疡严重、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2.居家隔离:患者在发病期及恢复期需居家隔离,避免传染给他人。

手足口病培训

手足口病培训
实验室诊断是手足口病的重要手段,包括病毒分 离、病毒培养和抗原检测等。
病毒培养是手足口病诊断的金标准,但需要时间 较长,一般用于临床研究。
病毒分离是将感染者的咽拭子、粪便等标本接种 到敏感细胞中,培养病毒并进行鉴定。
抗原检测适用于早期诊断,可采用ELISA等方法检 测病毒抗原。
结果解读
01
RT-PCR和基因芯片检测结果阳性即可确诊手足口病,但需要 注意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
治疗流程
01
常规治疗
一般治疗措施包括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勤洗手、剪短指甲等,口腔溃
疡可用生理盐水漱口。
02
对症治疗
针对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进行对症治疗。
03
抗病毒治疗
手足口病由病毒感染引起,可选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注意事项
1 2
预防交叉感染
手足口病患者在发病期间应避免与他人密切接 触,以免交叉感染。
易感人群
儿童
手足口病主要侵犯5岁以下的儿童,其中3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
成人
虽然成人也可以感染手足口病,但症状通常较轻,甚至无症状。
02
手足口病诊断和治疗
诊断标准
发热、出疹和口腔溃疡
手足口病患者通常出现发热、口腔溃疡和皮肤黏膜疹,疹子通常出现在手、足和 臀部。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增多,血清学检查可检测出肠道病毒抗体。

手足口防治知识培训内容

手足口防治知识培训内容

手足口防治知识培训内容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培训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手足口病的基本知识:

- 介绍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和发病特点;

- 解释手足口病的症状、严重程度和并发症;

- 强调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易感人群以及传播的主要环境。

2. 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

- 强调个人卫生习惯的重要性,如勤洗手、保持手指短、勿用污染物品等;

- 讲解正确的咳嗽和打喷嚏礼仪,如用纸巾或肘部遮掩口鼻;

- 推广环境卫生的重要性,如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经常清洁、消毒等。

3. 患者和疑似患者的处理:

- 介绍患者和疑似患者的识别方法,如典型症状、接触史等;

- 强调患者和疑似患者的隔离措施,如居家隔离、避免与他人近距离接触等;

- 解释患者和疑似患者的就医流程,如及时就医、遵循医生建议等。

4. 公共场所的防控措施:

- 根据手足口病传播途径,讲解公共场所的消毒和卫生管理措施;

- 强调公共场所管理者的责任,如监测传染病信息、加强清洁消毒等;

- 推广公共场所人群密集时的预防措施,如佩戴口罩、勿分享个人用品等。

5. 家庭和社区的防控措施:

- 强调家庭成员的防护意识和措施,如避免接触疑似病例、保持室内通风等;

- 推广家庭的环境卫生管理方法,如儿童玩具的清洁、家庭物品的消毒等;

- 强调社区居民的互助与合作,如及时报告病例、共同维护公共卫生等。

培训内容可以通过讲座、宣传海报、小组讨论等形式进行,同时配合实际案例和图表以增加学习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培训

材料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小41988) 手足口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手足口病(hand food and mouth disease, HFMD)是由肠道病毒

(主要由柯萨奇A组16型(COXAl6)、肠道病毒71型(EV71 ))引起的

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2007年至2010年,手足口病在中国大陆大范围流行。除西藏外,全国各地均有病例报告,多个地区有大规模流行暴发,患病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并不断有死亡病例出现。全国发病人数:07年为85844例;08年为 488955例;09年为1155525例,2010年为09年的2倍以上。

病原学

手足口病的病原体包括数十种肠道病毒,包括柯萨奇病毒(COX) , A2、

A4> A5> A7、A9、A10、A16型等,以及肠道病毒71型(EV71),其中以COXAI6、EV71最常见。但近年来报告由EV71引起的症状较重,还可伴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及瘫痪。

流行病学

传染源病人及隐性感染者,传染期一般为1 — 2周至3-5周之间,有

时更长,病毒可经粪便排出,也可经疱疹破溃时的液体流出。

传播途径主要经口传播,粪口传播,密切接触,另有报导公共游

泳池、医院门诊口腔检诊器消毒不严格也可传播本病,其次接触传播,

飞沬也可传播。

人群易感性婴幼儿对手足口病的各型病毒普遍易感,易感性随年龄增长而降低。发病后的免疫力不我巩固,可再次感染。病毒之间无明显交叉免疫。隐性感染病例较多,1983年天津发生本病的流行,总发病率为

2.O2%o,幼托机构发病率2

3. O3%0o

1975年在保加利亚流行由EV71引起的700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21%有瘫痪,44例(6. 29%)死亡。我国自1981年在上海发现本病,以后北京、河北、天津、福建、吉林、山东、湖北、广东等十儿个省(市)均有报导。手足口病在我国各地以夏季最高。我市气候温和,一年四季均有散发。以4 —7月为多。

临床表现

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多以中等度发热起病,也可不发热,出现咽痛,小婴儿表现为流涎、拒食。口腔内可见疱疹、溃疡,出现流涎、拒食、哭闹、烦燥。手足心可见散在的斑丘疹及疱疹,疱疹呈圆形、椭圆形、扁平状,周围绕以红晕,无明显瘙痒。有的患儿肛门周围、臀部、膝部、也可以出现类似皮疹。

皮疹的特点

四不像不像蚊虫蛟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

临床“四不”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

普通病例

急性起病,发热(少部分可不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手、足及部分病例臀部、膝部出现斑丘、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多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部分病例皮疹表现不典型,如:单一部位仅表现为斑丘疹,无疱疹。

重症病例表现

少数病例(尤其是<3岁者)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 — 5天内并发脑炎、

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有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死亡原因主要原因为神经源性肺水肿肺出血、脑干脑炎。

1、神经系统表现,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年长儿)、呕吐、请妄

甚至昏迷;肢体抖动、眼球震颤、瘫痪、抽风。查体:颈抵抗、膝反反射亢进,极少数下肢瘫痪病例膝反射消失或减弱。

2、呼吸系统呼吸浅促、呼吸困难或节律改变。口唇紫组,咳嗽,咳白

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沬样痰液;肺部可闻及湿啰音或痰呜音。

3、循环系统面色苍灰、皮肤花纹、四肢发凉,指(趾)发组;出冷汗;

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心率增快或减慢。脉搏浅速或减弱菽至消失;

血压升高或下降。

4、神经源性肺水肿(NPE)无心、肺、肾等疾病的情况下,由于中枢神经

系统损伤导致的急性肺水肿,又称“中枢性肺水肿”或“脑源性肺水肿”。其在临床上以急性呼吸困难和进行性低氧血症为特征,早期仅表现为心率增快,血压升髙,呼呼吸急促等非特异性表现,胸片改变不典待出现皮肤苍白湿冷和濒死感、双肺湿啰音、粉红色泡沬

痰、严重低氧血症或胸片检查为双肺大片浸润影时虽诊断己明确,但病情己进入晚期,抢救成功率很低,病死率可高达90.0%。脑干脑炎一侧或双侧颅神经受累。球麻痹共济失调、震颤、肌阵挛、肢体运动或感觉障碍、严重者迅速出现肺水肿和心肺衰竭,或MRI证实脑干病变。EV71感染造成威胁患儿生命的损害是脑干脑炎、神经源性肺水肿

上述病变使儿茶酚胺类分泌骤然增加,多认为儿茶酚胺过多造成的神经源性肺水肿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病理解剖发现,死亡患儿脑干、脊髓均明显水肿,神经元严重受损,表现为颗粒变性,嗜神经细胞和

卫星现象等。

血常规普通病例白细胞计数正常,部分可升高。重症病例白细胞计数可明显升高。CRP —般不升高。

实验室检査

血生化病例可有轻度ALT、AST> CK-MB升高。

病情危重者可有肌钙蛋白、血糖升高。

血气分析呼吸系统受累时可有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血氧饱和度下降,二氧化碳分压升高,酸中毒。

脑脊液检查临床诊断重症病例的重要依据,糖、氯化物正常,细胞数、蛋白可轻度增高或正常。

粪便RT-PCR核酸检测并测序检测EV71> COXAI6等肠道病毒。检出阳性率最高。是实验室确诊的最好依据。

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中和抗体4倍以上的升高

分离出肠道病病毒。

胸片可表现为双肺纹理增多,网格状、斑片状阴影,部分病例以单侧为着。重症病例可出现肺水肿、肺出血征象。

磁共振神经系统受累者可有异常改变,以脑干、脊髓灰质损害为主,一般不易做到。

头颅CT部分重症病例可有不同程度的脑沟回增宽、加深。

心电图无特异性改变。可有窦性心动过速或过缓,Q-T间期延长,ST-T 改变。

脑电图重症病例(并脑炎)可表现为弥漫性慢波,少数可出现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