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五年级数意义和性质说课稿

合集下载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说课稿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说课稿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性质,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小数。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小数,理解小数的性质,并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小数的概念和性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接触过小数,对小数有一定的认识,但还不够深入。

他们在学习小数时,可能会对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产生疑惑,需要通过实例和实践活动,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

此外,学生对于小数的运算也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于小数的灵活运用还存在困难。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小数。

2.让学生掌握小数的性质,能够运用小数的性质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理解和运用。

2.小数的运算和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实例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小数,理解小数的性质。

2.采用实践活动法,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巩固小数的概念和性质。

3.采用分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小数,引发学生对小数的兴趣。

2.新课导入:讲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概念。

3.实例讲解: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性质,并能够运用小数的性质解决问题。

4.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进一步巩固小数的概念和性质。

5.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掌握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7.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的内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清晰地展示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可以设计成如下形式: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小数的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小数,通过实例理解小数的概念。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4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4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4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的第四章内容,本章主要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掌握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以及能对分数进行简单的运算和比较。

这一章节的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分数运算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简单的分数运算,对于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以及分数的运算和比较,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掌握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能对分数进行简单的运算和比较。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分数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分数的简单运算和比较。

2.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如何运用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板书、教具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探究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解题过程和心得,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疑问和困难,进行讲解和辅导,确保学生掌握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

5.巩固练习:设计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巩固所学内容。

6.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加深对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理解。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4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第6课时最大公因数》说课稿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4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第6课时最大公因数》说课稿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4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第6课时最大公因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4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第6课时,主要讲述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求法。

这一课时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加减乘除、分数的基本性质和约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通过实例和练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学会用辗转相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并能够应用最大公因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分数的概念和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最大公因数这一概念,学生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操作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辗转相除法这一求解方法感到困惑,需要教师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引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掌握用辗转相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讨论和思考,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意识和克服困难的意志。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学会用辗转相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2.教学难点:学生对于辗转相除法的理解和运用,以及最大公因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和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纸牌等教学辅助工具,直观展示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最大公因数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最大公因数的定义和意义,引导学生理解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3.教学展开:讲解辗转相除法的原理和步骤,并通过具体的例子进行演示和练习。

4.学生练习:学生分组合作,运用辗转相除法求解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教师进行指导和反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说课稿(共1)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说课稿(共1)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说课稿(共1)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是本套教材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这一单元中,学生将学习分数的概念、分数的比较、分数的加减法等知识。

这些知识对于学生理解数学的本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分数的概念:学生将通过实际操作,学习分数的定义,理解分数表示的是整体的一部分,分子表示部分的数量,分母表示整体被分成了几份。

2.分数的比较:学生将学习如何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理解同分母分数、异分母分数的比较方法,以及分数大小的传递性质。

3.分数的加减法:学生将学习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掌握同分母分数、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以及如何进行运算过程中的约分和通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整数的概念和运算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

然而,分数的概念对学生来说较为抽象,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学生对分数概念的理解,通过大量的实际操作和练习,帮助学生建立起分数的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比较方法,学会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数的概念,分数的比较,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2.教学难点:分数的概念,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分数的概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具体的情境,引出分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讲解分数的概念,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分数的定义。

数学五年级下《分数意义》说课稿

数学五年级下《分数意义》说课稿

数学五年级下《分数意义》说课稿标题:引导学生认识分数意义的《分数意义》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分数的定义和意义,能够正确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数意义理解能力和计算分数的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情境引导,培养学生对于分数的兴趣和主动学习的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情境引导学生认识所学内容的现实意义。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比较大小的分数意义。

三、教学准备1. 教学工具:计算器、白板、多媒体教学课件。

2. 教材准备:学生教材《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分数意义》相关课文。

3. 情境准备:一盒饼干和杯子。

四、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5分钟)(在课堂上放置一盒饼干和杯子)教师:同学们,你们看到这盒饼干了吗?你们谁想吃饼干呢?请你们伸手一下,摸一摸饼干。

摸上去是硬或是软的?谁能告诉我这陶瓷杯是从哪里来的?2. 导入分数的定义(10分钟)教师:同学们,你们摸到的饼干和杯子有什么共同点呢?学生:都是个体。

教师:没错!这个饼干和这个杯子都是个体。

那么,如果我向班里每个人都发一块饼干,你们认为我需要多少块饼干呢?学生:需要全班学生的数量。

教师:那么全班有多少学生?学生:我们班有50个学生。

教师:非常好!假设我需要将这盒饼干平均分给50个学生,那么每个人能分到几块饼干?学生:1/50。

教师:对,每个同学能分到1/50的饼干。

那么这个1/50又是什么意思呢?请你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如果你拿到1/50块饼干,你能感受到饱足吗?3. 通过情境理解分数意义(15分钟)教师:让我们再来想象一下,如果我将这杯子分成两半,你们觉得杯子变成了什么?学生:变成两个半杯子。

教师:很好!那么如果我再将半杯子分成两半,你们觉得杯子又变成了什么?学生:变成四个1/4的杯子。

教师:嗯,对!同学们,我给你们每人都发一张纸条,请你们将纸条分成1/2、1/4、1/8等等几份。

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3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整理与练习-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3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整理与练习-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3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整理与练习-苏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为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小数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数的表示方法,比如说我们会用小数表示时间:半个小时为0.5小时,又比如说表示钱数:10元零5毛为10.5元。

在数学领域中,小数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的形式。

二、教学目标1.了解小数的定义和意义;2.掌握小数的读法和写法;3.了解小数的性质;4.能够进行小数的加减运算;5.能够运用小数进行实际问题的求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小数的定义和意义;2.掌握小数的读法和写法;3.小数的性质。

难点1.进行小数的加减运算;2.运用小数进行实际问题的求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问题导入新课:小数是什么?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小数?2. 讲授新知1.小学数学教材第七章“小数”的定义和概念;2.小数的读法和写法;3.小数的性质;4.如何进行小数的加减运算。

3. 练习和巩固1.课本P57练习一,要求学生填写数字答案和汉字答案;2.课本P57练习二,要求学生回答问题,并进行思考和讨论;3.班级小测验,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小数加减运算和实际问题求解。

4. 课堂扩展1.教师介绍小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2.邀请学生分享使用小数的生活场景;3.让学生练习小数加减运算,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基本掌握了小数的概念和性质,同时也学会了小数的加减运算和应用实际问题求解。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注重贴近生活,通过问题导入、练习和课堂扩展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但同时也发现一些问题:部分学生对小数的理解和掌握还不够透彻,需要在随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巩固和练习。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4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应用)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4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应用)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4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应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章的内容,本章主要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运算方法,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分数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学生在四年级时已经初步接触过分数,但本章内容更为深入,需要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能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但在实际应用中,部分学生可能对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理解不深,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加深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分数的概念,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能够进行分数的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和练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数的概念,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的运算方法。

2.难点:分数在实际应用中的灵活运用,对分数意义的深入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练习题。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分数的兴趣,导入新课。

2.新课讲解:讲解分数的概念,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的运算方法。

3.实例分析:分析几个实例,让学生加深对分数意义和运用的理解。

4.练习与讨论: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讨论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5.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对分数的思考。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分数的概念2.分数与除法的关系3.分数的运算方法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

过程评价主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结果评价主要关注学生对分数概念、运算方法和实际应用的掌握程度。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您们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课时《分数的基本性质》。

下面我将从“教学理念、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设计、作业设计”六个方面来说课。

一、说教学理念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同时关注学生学习动机、兴趣等情感态度。

2、一定要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知识经验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3、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过程,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二、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这部分内容,在分数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它既以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大小比较为基础,又与整数除法及商不变的性质有着内在的联系,更是分数的约分、通分的依据,也是进一步学习分数加减法计算、比的基本性质的基础。

因此,分数的基本性质是该单元的教学重点之一。

2、教学目标依据新课标,为了更好地体现数学学习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要求,根据本节课的具体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亲身经历“分数基本性质”抽象概括的过程,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初步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在观察、猜想、验证等探索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探索--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合情推理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问题意识及合作意识。

(3)情感与态度:使学生在分数基本性质的探究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感受到数学的严谨性,及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归纳分数基本性质的过程及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性质》说课稿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性质》说课稿

《小数的性质》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三单元认识小数第三课时,“小数的性质”(课本第37-38页,例4-例6).2.教材所处地位:本节是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为后面学习小数四则计算做了必要的准备,起铺垫作用。

3.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现实的情景中通过猜想、验证以及比较、归纳等活动,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会应用小数的性质化简或改写小数。

(2)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

4.教学重点:掌握小数的性质。

5.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性质。

二、说教法通过直观、推理让学生充分感知,然后经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小数的性质,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三、说学法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学会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理解掌握新知识,学会有顺序地观察问题、对比分析问题、概括知识及联想的方法。

四、教学程序(一)情景导入激趣揭题(课件出示)唐僧师徒一起去西天取经,有一天,他们口渴了,唐僧要把三根甘蔗分给三个徒弟吃,事先他把甘蔗分别装进三个袋子里,上面标注着长度:0. l00米、0.10米、0.1米,馋嘴的八戒抢先一步说:“我的肚子大,我吃长的。

”说着拿了注有“0.100米”的袋子。

沙和尚好不服气,上前对师傅说:“八戒好吃懒做,长的应该让给大师兄悟空吃。

”悟空笑了笑说:“两位徒弟别吵了,无论哪个袋子都一样呀!”唐僧听了悟空的话,微笑着点了点头。

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师傅对悟空的话点头微笑呢?这是因为大师兄悟空掌握了小数很重要的性质,学习了这节课,我们就知道其中的奥秘了”。

(板书:小数的性质)这样的设汁,旨在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贯穿在小学生喜闻乐道的故事中,引发起学主的学习兴趣,点燃他们求知欲望的火花,从而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为主动探究新知识聚集动力。

(二)讲授新课1、教学例4,初步感知(1)出示例五情景图,两位同学购买学习用品后在交流购物情况,你从图中能获取哪些信息?(小明:“我买1枝铅笔用了0.3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说课稿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说课稿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说课稿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着丰富而广泛的应用。

小数不仅仅是一种表示方式,更是我们对实际问题进行量化和计算的工具。

它可以用来表示尺寸、比例、概率、百分比等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并通过实例来说明其用途和重要性。

一、小数的意义小数是我们熟悉的一种数值表达方式,它由数字和小数点组成。

小数点将整数和分数的部分分隔开来,使我们能够用更精确的方式表示分数之间的差异。

小数的含义是通过小数点的位置来决定的,小数点左侧的数字表示整数部分,右侧的数字表示分数部分。

小数点的位置决定了小数的大小和精度。

小数的意义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解释。

首先,小数可以表示和记录精确的计量结果。

例如,当我们称量一些东西的重量时,可能得到的结果是一些非整数的小数,这时候小数就能准确地记录下重量的细微差别。

其次,小数还可以表示和描述几何图形中的比例和尺寸。

例如,当我们需要绘制一幅缩放比为1:2的图形时,可以通过小数来精确地表示比例,从而准确地绘制出所需图形。

此外,小数还能够表示和分析概率、百分比等。

二、小数的性质小数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性质: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循环小数和不循环小数、小数的大小比较和小数的加减乘除。

1. 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有限小数指的是小数部分有限位数的小数,例如0.25。

无限小数指的是小数部分有无限位数的小数,例如0.33333...。

无限小数可以进一步分为循环小数和不循环小数。

2. 循环小数和不循环小数循环小数指的是小数部分出现重复的情况,例如0.33333...就是一个循环小数。

不循环小数指的是小数部分没有重复的情况,例如根号2的近似值1.414。

3. 小数的大小比较当两个小数进行大小比较时,可以将小数转换为分数进行比较。

具体方法是将小数化为最简分数再进行比较。

例如,将0.25化为1/4,0.5化为1/2,可以发现1/4 < 1/2,所以0.25 < 0.5。

五年级数学下《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够进行分数的简单计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使他们感受到数学的实用和美妙之处。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以及如何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分数的性
质。

三、教具准备:
1.数字卡
2.图形纸片(如圆形、正方形等)
3.分数卡片
4.多媒体教学设备
四、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故事导入,讲述一个小朋友分饼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分数的兴趣。

2.探索新知: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自己探索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例如,让学生
将圆形纸片分成若干等分,再涂上不同的颜色,从而直观地理解分数。

通过观察、比较、归纳,引导学生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

3.巩固练习:通过一系列的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分数知识。

例如,
让学生用分数表示图形的部分,或者进行分数的加减法计算等。

4.归纳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重要性。

同时,
引导学生思考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运用分数。

五、作业布置:
1.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

2.让学生在家中找一些物品,如水果、书本等,自己尝试用分数来表示它们的关
系,例如半个苹果、三分之一的书本等。

3.阅读课本中的数学小故事,了解更多关于分数的故事和背景知识。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说课稿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说课稿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说课稿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说课稿根据《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和对教材内容理解、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1、让学生在现实的情景中通过猜想、验证以及比较、归纳等活动,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会应用小数的性质化简或改写小数。

2、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3、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并能应用小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性质归纳的过程教具、学具准备:直尺、正方形纸片,多媒体课件课程标准告诉我们,数学学习过程应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应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因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教法与学法。

2、体现规律形成的`全过程。

教学中,教师不是简单的奉送结论,而是在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猜测、操作、验证,发现、分析、归纳和巩固运用。

3、坚持面向全体,以学生发展为本。

教学中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尽最大的努力体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并在空间、时间上为学生提供发展的充分条件。

基于以上对教材教法的分析,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一、创设情景,引发兴趣二、猜想验证,探究性质本环节我设计以下几个层次:这样设计把问题放到小组中,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参与活动,以合作者的身份与学生平等相处,提出自己的看法,尊重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大胆动手量一量、涂一涂进行验证,培养学生敢于表达见解的精神,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举例验证,总结性质初步验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质疑“我们的猜想是不是对所有的小数都适用?”,组织学生进行举例,然后小组合作验证,全班交流,最后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数据,你有什么发现?”,通过交流,总结板书: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

五年级数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说课稿

五年级数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说课稿

五年级数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说课稿1. 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位于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是学生学习分数知识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掌握了分数的读写和基本运算。

本节课将进一步深入探讨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为后续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分数应用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重点在于理解分数的意义,即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如等价的分数表示。

难点在于将抽象的分数概念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以及运用分数性质进行等价变换。

2. 学情学生分析五年级学生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的过渡时期,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正在发展,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注意力易分散。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有了一定的分数基础,但对分数深层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还有待提高。

预计学生在理解分数作为“比率”和“部分与整体关系”的双重含义时可能会遇到困难,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动手操作来加深理解。

3.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能力目标:能够识别和应用等价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合作学习的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分数,运用分数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在探究过程中体验数学的乐趣,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4. 教学重难点-重点: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基本性质。

-难点:将分数的意义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灵活运用分数性质。

解决策略: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利用直观教具和多媒体辅助教学,设计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理解,在讨论中深化。

5. 教法与学法-教法选择: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法,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学法指导:鼓励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合作交流,学会从具体到抽象的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6.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分蛋糕的生活情境,引出分数,激发学生兴趣,提问:“如何用分数表示蛋糕的一半?”引出课题。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三篇】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三篇】

⼩学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怎么写?⽆忧考⼩编整理了⼩学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数乘整数本节是⼩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单元第⼀节的知识,使学⽣理解⼩数乘⼩数的算理,掌握⼩数乘整数的计算⽅法会⽐较熟练的进⾏笔算。

⼩数的乘法在实际⽣活和数学学习中都有着⼴泛的应⽤是⼩学⽣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刚才我说了第⼀单元知识在教材中地位。

⼀、说教学⽬标通过学习教科书第⼆页和第三页例1和例2 及做⼀做、练习⼀中1~3题达到以下三个教学⽬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理解⼩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2、过程与⽅法:应⽤积的变化规律进⾏⼩数乘整数的计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认真仔细的好习惯,感受⼩数乘法在⽣活中的应⽤。

⼆、说教学重点正确的进⾏⼩数乘整数的笔算,通过利⽤圆⾓分之间的关系将⼩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来计算,还可以运⽤积的变化规律进⾏⼩数乘整数的计算。

三、说教学难点1、理解⼀个⼩数乘整数的意义。

2、积的⼩数位数和因数中⼩数的位数关系,掌握⼩数乘整数的计算⽅法。

3、在理解⼩数乘法的算理和算法的基础上,掌握确定⼩数乘法中积的⼩数点位置。

四、学情分析1.在学习今天的内容之前,学⽣已经掌握了整数的乘法和计算⽅法,但因班额⼤,教师未能及时辅导学困⽣,学⽣学过的知识掌握不够,因此将本节课时,设计了复习整数乘法这⼀环节。

2.五年级的学⽣求知的欲望和能⼒,好奇⼼都有所增强,对新鲜事物开始思考、追求、探索。

但是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需要动⼿操作,理解知识需要具体的实物作⽀持。

五、说教法、学法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的思维特点,以及新课程理念学⽣是学习的主体,我准备采⽤以下⼏种教法和学法:1.教学中,我将通过卖风筝的⽣活情境的创设,引发学⽣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动机,引导学⽣主动地探索。

2.动⼿实践、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是学⽣学习数学的重要⽅式。

通过动⼿操作,讨论了⼩数乘整数与整数的乘法有什么不同?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教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认识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3)掌握分数的比较大小和运算方法。

(4)能够应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引入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通过观察、实验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3)通过合作探究、问题解决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创新能力。

(4)通过游戏等形式,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积极参与和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分数的兴趣与好奇心,促使他们将所学分数概念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2)培养学生的自学和合作学习能力,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他们通过实践掌握知识和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1.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理解2.分数的比较大小和运算方法的掌握3.分数应用问题的解决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知识(5分钟)教师出示物的图片,请学生描述一下图片上的物品,并问学生这个物品可以平均分给几个人?2.引入新课(10分钟)通过上一个问题,教师告诉学生可以通过分数来表示平均分给几个人。

如一块蛋糕平分给4个人,就可以用分数1/4来表示。

3.分组合作探究(15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发给每个小组一块巧克力,让学生探究巧克力分给不同人数时所得的分数,让学生观察、探究和体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4.游戏巩固(15分钟)通过游戏的形式,巩固学生对分数的理解和掌握。

如教师出示几个卡片上面写有不同的分数,学生根据所拿到的卡片进行比较大小。

5.分组展示(10分钟)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进行展示,分享他们的发现和理解。

其它小组可以进行提问和评论。

6.拓展延伸(1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的分数知识进行解决。

如:小明有一块糖,分给小红和小花,其中小红得到的糖的份额是小花的1/3,问小红收到了糖的几分之几?7.反思总结(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思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分数的应用。

《等式的意义和性质》说课稿(三篇)

《等式的意义和性质》说课稿(三篇)

《等式的意义和性质》说课稿(一)一、教材分析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西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方程》的第二节内容《等式的意义和性质》。

《方程》是小学生学习代数知识的重要内容,也是他们联系学习代数初步知识的开始。

方程的核心思想就是构建等量关系的数学模型,因此学习和理解等式的意义和性质就显得尤为重要。

2、教学内容:本节内容主要讲解等式的有关概念和等式的性质,在掌握等式的性质后进行具体化练习,加深认识。

本节分两课时完成,其中第一节课讲授等量和等式的意义,建立等量和等式的概念;第二节课探索等式的性质,并对等式的构建和等式的性质进行具体化练习。

3、教学目标:原教案教学目标的制定中是以“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作为标准对学习目标进行分解的,根据认知领域发展的不同层次将整体目标分解成“认知——学会——掌握”,要求学生认识等式,说出等式的意义;知道等量,会从实际情景中找出等量关系,并能在具体的活动中体验等量的变化关系和等式的性质。

由于仅仅着眼于认知的角度,单纯以知识技能的掌握为标准来分解目标,因而由此而形成的学习目标是缺乏“整体、系统发展”的意义。

新教案对学习目标的分解是以“学生的全域发展”作为标准进行的,更注重了学生的主体性和目标的可操作性。

学习目标首先被分解为“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不仅解决了“学到什么”和“怎样学习”的问题,尤其解决了“喜欢学”和“主动学”的问题。

二、关于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必有法而教无定法”,只有方法得当,才会有效。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思维活动的特点,我采用了情景教学法和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

三、关于学法的指导首先教师创造良好的环境,引导学生从喜欢的、已知的、熟悉的生活内容入手,让学生自己在特定的环境下不知不觉中建立一些等式,花大力气让学生收集信息、合作交流、自主探索,通过同一种量的两种表现形式寻找合理的等量关系,进而理解等量和等式的意义。

再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活动使学生体验到等量的变化关系和等式的性质,并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全面总结出来,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挖掘问题能力、交流能力和总结的能力。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分数的意义与性质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分数的意义与性质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分数的意义与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分数的基本概念和意义•能够准确地读写和比较分数•掌握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理解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二、教学重点•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三、教学内容1.分数的基本概念–什么是分数–分数的意义2.分数的读写与比较–分数的读法–分数的比较方法3.分数的加减运算–分数的加法规则–分数的减法规则4.分数的乘除运算–分数的乘法规则–分数的除法规则5.分数的应用–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四、教学过程1.分数的基本概念–学生通过实际例子理解分数的概念和意义–引导学生讨论分数的含义和用途2.分数的读写与比较–给出几组分数让学生练习读写和比较–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方法和策略3.分数的加减运算–讲解分数的加减法规则,带领学生进行练习–拓展练习,巩固加减法运算技巧4.分数的乘除运算–讨论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规则,进行示范演练–让学生自主练习,发现规律,总结方法5.分数的应用–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分数知识解决–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分享解题过程并展示解决方案五、教学评估•日常练习,包括课堂练习和作业•课堂讨论及互动表现•案例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展开,通过实际例子和练习让学生逐步掌握分数的基本知识和运算方法。

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注重巩固知识点和弥补不足,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掌握分数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以上就是本次教学计划,希望能够为学生带来有效的学习体验和提高数学能力。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4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第2课时分数与除法》说课稿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4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第2课时分数与除法》说课稿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4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第2课时分数与除法》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4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第2课时《分数与除法》的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

这一部分内容是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掌握分数运算的基础。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数基础,他们可以通过直观的操作和具体的例子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但是,对于分数的基本性质,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际的操作和思考来理解和掌握。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知道分数可以表示除法的结果。

2.让学生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够运用这些性质进行分数的运算。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数的运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这一节课中,我将采用讲授法和实践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讲授法的基础上,我会引导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通过实践来理解和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例如,我们可以用8个苹果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4个苹果,那么每个小朋友分得的苹果数就是8除以2,也就是4。

这样,学生就可以理解分数是除法的结果。

2.新课导入:通过实际的操作,让学生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我们可以让学生把一张纸分成两份,然后把其中一份再分成两份,这样学生就可以直观地看到分数的基本性质。

3.实践环节: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数的运算。

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4.总结环节:通过学生的总结和教师的讲解,让学生深刻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

苏州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说课稿(8课时)

苏州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说课稿(8课时)

苏州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说课稿(8课时)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主要包括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小数的计数单位以及小数的运算等内容。

这一单元的内容是对整数概念的扩展和深化,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构成、意义和性质,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小数运算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对数学学习有了一定的兴趣和基础。

但是,学生对小数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对于小数的计数单位、小数的性质等概念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讲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性质和计数单位,能正确运用小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小数的意义、性质和计数单位。

2.教学难点:小数的性质和计数单位的理解,小数运算方法的掌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情景教学、小组合作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学习卡片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小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3.学习小数的计数单位: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换算方法。

4.小数运算:引导学生运用小数进行计算,掌握小数运算的方法和技巧。

5.巩固练习: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6.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加深学生对小数的认识和理解。

说课稿模板集合4篇

说课稿模板集合4篇

说课稿模板集合4篇说课稿篇1这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新课程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里面的最大公因数。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以及最大公因数的概念;2、能够灵活运用列举法求两个数的公因数以及最大公因数,学会用多于一种的列举法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3、培养有序思考的思维习惯,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4、培养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严谨细心的学习态度。

教学的重点是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以及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学会用列举法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教学的难点是灵活运用多于一种的列举法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这节课的设计我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分别是引入、理解新知和理解运用。

在引入的教学部分,我设计了解密码锁的环节,分别让学生找出18与20的所有因数,再找出它们共同的因数。

这样除了可以复习找出一个数因数的方法以外,还进行了对新知识两个数的公因数的铺垫,为后面的概念教学起到启发的作用。

在理解概念的教学部分,我最主要的设计是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感受两个数的公因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让他们根据已知的条件,把边长4厘米与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分别铺在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上面,要选择出合适的正方形。

通过这些操作进行比较分析,从具体形象方面去感受理解什么是两个数的公因数这个概念。

接着再通过相关的提问与沟通,把两个数的公因数这个概念的内涵和本质梳理清晰,使学生从概念的定义上明确什么是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促进了概念从形象到抽象的过程。

其中,学生们还通过与别人的合作、交流,逐渐学会用合适的语言把概念表达清楚。

在理解运用的教学部分,我把重点放在让学生用不同的列举法求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上,引导学生应用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这个概念,运用多于一种的方分析学情确立重难点:因为我们学生这一阶段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培养形成之中,《荷塘月色》是学生进入技校第一次接触现代文的学习,因此把抓住景物特点多层次多角度形象生动地进行描绘确立为教学重点;《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由于时代久远,作者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独特感受,不易被学生理解,曲折地表现作者矛盾苦闷的心情是__教学难点。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五年级数意义和性质说课稿数学五年级数意义和性质说课稿
一、说教材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及教学设计,制定本课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探究分数意义的过程,掌握分数的意义,并理解单位“1”的含义。

2、使学生知道分子、分母、分数单位表示的意义。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材和课标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重点是分数意义的归纳与单位“1”的理解。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思维规律,五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于理解单位“1”存在困难,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把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

四、说教学设想
1、教给学生探索知识的方法。

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材料,让学生用这些学具将他们通过分一分、画一画、折一折等方法表示出分数,领悟出单位“1”不仅仅可以是一个物体、还可以是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

达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2、引导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对事物本质进行归纳总结的方法。

让学生在在动手操作、比较之后归纳出单位“1”可以是一
个物体,也可以是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

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基于本节课的内容,我主要采用活动探究法和集体讨论法进行教学。

五、说学法
这节课在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用的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分析归纳等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各项活动的安排中,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一)复习引入
由学生说分数,分子、分母及写这个分数引出新知识,使学生能够知道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二)讲授新课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以动手操作、归纳总结活动为主,选择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学中,我还注重了题目的引申,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拓展、积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三)巩固练习
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我设计了四道习题,通过多样化的习题,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分子、分母、分数单位的含义。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一4、5题
(六)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的目的就是展现本节课的重难点,使学生直观的理解并掌握所学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