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高考(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练习题: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合集下载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7)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含解析)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7)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含解析)

(7)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推动了俄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

材料在19世纪中叶,越来越多的俄国人已经发现,农奴制度需要进行彻底的改革。

一些俄国人认为农奴制度野蛮而不文明,尤其是那些访问过西欧的人,从人道主义的角度赞同解放农奴。

军队的新兵都征自农奴,他们在战场上表现糟糕。

当时的俄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通过1861年农奴制改革,农民能够获得自由,但仍然要同之前一样付钱给原主人。

大部分地方的农民虽然不满意,还是平静地接受了他们的新地位。

一些贵族和具有进取心的农民开始尝试现代化农业,俄国的农业生产率有了可观的提高。

更多农民发现来到迅速发展的工业化城市,谋生会更为容易。

农奴解放使得俄国向资本主义经济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摘编自[美]弗兰克·萨克雷主编《世界大历史1799-1900》(1)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推动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因素。

(2)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民获得的"自由",说明农奴解放对国家的积极影响。

2、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对于绝大多数政府高官和贵族而言,俄国之所以没有像西欧国家那样屡遭动荡,就是因为维护了传统的农奴制法律和习俗,反对思想自由和各种“蛊惑性”的学说。

……但是随着俄国受教育阶层的西方化和启蒙思想在贵族中间的传播,他们开始承认农奴制已经成为俄国的道德污点。

许多受西方观念影响的贵族都面临着日常生活方式与文化价值观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农奴制让他们在物质利益上获得特权,但另一方面他们接受的教育和思想让他们无法否认农奴制的不公平性。

——摘编自张广翔、李振文《再论亚历山大二世与俄国1861年改革》材料二改革后全俄每个农民(成年男性)平均分到份地(3)4俄亩,而农民家庭维持最低生活需要的份地数量为8~9.5俄亩。

此外“国家从地主手中赎买的土地平均价格为每俄亩38卢布,将土地转手出售给农民时每俄亩价格高达63卢布”。

2020届高考人民版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检测试题及答案

2020届高考人民版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检测试题及答案

2020届高考人民版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检测试题及答案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唐朝的礼乐制度主要体现在开元礼中,其基本内容包括吉、宾、军、嘉、凶等五礼,计150卷。

其中吉礼的主要内容是祭祀,宾礼的主要内容是接待周边国家的君主和使节,军礼的主要内容是军事活动中的仪式,嘉礼主要包括成人、婚嫁、朝议、养老等嘉庆仪式,凶礼主要内容则是有关丧、葬及凶年赈抚、劳问疾苦等。

在这些礼文中,规定了与之相适应的程序、议节、方式,人的身份及担任的相应角色,礼器及乐舞的规格等。

唐代的礼乐制度包含天人关系、君臣关系、官员关系、民族关系、唐朝与周边国家的关系等,涉及各色人等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社会地位乃至于衣食住行、岁时节庆、文体娱乐等方方面面。

唐代时家礼开始出现,早期“礼不下庶人”的局面改变。

在礼乐制度从中原到边疆的传播过程中,国内各种文化因素之间,在各地区、各民族之间,以礼乐制度为核心达成了一致。

同时,唐的礼乐制度在周边国家得到广泛传播。

——摘编自赵轶峰《中国古代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礼乐制度的特点。

(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朝礼乐制度的影响。

(9分)【参考答案】(1)背景:内容全面;制度完备;从官方逐步渗透的民间;广泛传播。

(6分,任取三点。

)(2)影响:通过规范各种关系,促进了礼乐制度的普及和完善;促进了各民族和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利于东亚文化圈的形成与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通过加强对人民的控制,维护了唐朝的统治秩序等。

(每点3分)2.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咸丰三年(1853年),军旅数起,粮饷紧缺。

太平军攻占南京后,形势危急,三月十八日,咸丰帝下旨准奏铸当十、当五十大钱。

从咸丰三年末起,钱局开始铸行当百、当五百、当千大钱。

此时,当十大钱减重为四钱四分,当五十大钱减重为一两,当百大钱铸重为一两四钱,当五百大钱铸重为一两六钱,当千大钱铸重为二两。

(新课标)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限时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

(新课标)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限时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考纲要求] 1.商鞅变法 2.北魏孝文帝改革 3.王安石变法 4.俄国农奴制改革 5.明治维新 6.戊戌变法[考纲要求] 本讲主要讲述中外历史上典型的六大改革。

从时间上可分为:古代改革(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和王安石变法)和近代改革(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从性质上可分为:封建性质的改革(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和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

[要点突破]1.改革的类型(1)从改革的程度看,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型①在不触动社会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统治政策的调整、富国强兵的改革,如王安石变法。

②促进新旧社会制度转变的改革,如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明治维新等。

(2)从改革的内容看,多数改革都涉及政治、经济内容,甚至还包含了军事、文化、生活习俗等内容。

学习中要多作横向归纳和比较,如涉及土地问题的改革有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还可以就这些土地制度改革的目的、措施、影响进行分析和比较。

(3)从改革的性质看,改革可划分为①封建制的改革: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

②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俄国的农奴制改革、日本的明治维新、中国的戊戌变法。

2.改革成败的影响因素(1)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

因时改革,是改革能否成功的根本原因。

(2)看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3)改革必然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必然会遇到阻力,不会一帆风顺。

这就要求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4)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是否行之有效。

(5)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实行。

3.在工业文明冲击下向近代化转型时期中外改革特点(1)经济上:市场化、工业化①俄国改革:颁布废奴法令,农民赎买份地,使近代工业发展获得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资金和较大的国内市场;颁布政策扶植工业发展。

2020版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含答案解析

2020版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含答案解析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1讲 古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一)变法背景1.时代背景: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变革时期。

(1)经济上:铁犁牛耕出现并逐步推广,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

(2)政治上:新兴地主阶级形成且力量壮大,要求掌握政权,发展封建经济,纷纷进行改革变法。

(3)军事上:春秋争霸,战国兼并,诸侯割据混战。

(4)思想文化上:文化繁荣,“百家争鸣”,其中法家学说最合乎当时社会发展的需求,成为改革变法的思想武器。

2.具体原因(1)各国纷纷变法,以实现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2)秦国落后于其他国家,要求通过变法以增强国力。

(3)秦孝公决心发愤图强,实现富国强兵。

(4)商鞅的变法宣传和改革精神。

(二)变法内容(三)变法评价 1.积极作用(1)政治上: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健全了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开始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2)经济上:废井田,开阡陌,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激发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为秦国农业生产带来了生机。

(3)军事上:奖励军功,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为秦国统一六国创造了有利条件。

2.历史局限(1)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刑法严苛。

(2)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

(3)未与旧的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

(四)变法成功的原因1.改革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根本原因) 2.改革符合秦国的实际情况。

3.法律一经制定就坚决实施。

4.秦孝公的鼎力支持。

(重要因素)(一)改革背景 1.有利条件(1)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初步结束了北方长期分裂割据局面。

(2)北魏统治者接受汉族文化,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2.社会矛盾(1)宗主督护制的实行和吏治混乱导致阶级矛盾尖锐。

(2)鲜卑贵族实行民族歧视政策,激化了民族矛盾。

(3)北魏社会动荡不安,人民起义,北魏统治面临危机。

3.个人因素:冯太后和孝文帝深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

2020版高考历史人教版《导与练》一轮总复习:选考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师用书Word版含解析

2020版高考历史人教版《导与练》一轮总复习:选考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师用书Word版含解析

选考内容选考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一、商鞅变法1.时代背景: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社会转型)(1)经济①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并推广,推进了农业以及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②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井田制的逐渐瓦解和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2)政治:周王室衰微,新兴地主阶级形成且力量壮大,要求掌握政权,发展封建经济,纷纷进行建立和强化封建专制统治的改革和变法。

(3)军事:在春秋争霸和战国兼并战争的形势下,富国强兵成为各国改革的内在动力。

(4)思想文化:出现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法家学说成为各诸侯国变法改革的理论依据。

2.具体原因(1)各国纷纷变法,以实现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2)秦国的经济、政治、文化落后于中原各国,秦孝公决心发愤图强,实现富国强兵。

(3)商鞅的变法宣传和改革精神。

3.商鞅变法的历史任务:富国强兵,确立新兴地主阶级统治地位,发展封建经济。

4.变法针对措施5.特点(1)以法家思想为理论基础,以法律推动、巩固改革。

(2)以富国强兵为目的,措施全面,核心是“农战”和“法治”。

(3)实质是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建立新兴地主阶级统治。

6.历史影响(1)积极作用①政治上: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健全了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开始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②经济上:从根本上改变了旧有的生产关系,确立了土地私有制,促进了秦国的农业生产。

③军事上:奖励军功,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为秦国下一步的战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历史局限①轻视教化,刑法严苛,鼓吹轻罪重罚。

②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

③未与旧的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

④重农抑商,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经济结构单一。

7.变法成功的原因(1)改革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根本原因)(2)改革符合秦国的实际情况。

(3)法律一经制定就坚决实施。

(4)秦孝公的鼎力支持。

(重要因素)二、北魏孝文帝改革1.历史背景(1)有利条件①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初步结束了北方长期分裂割据局面。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练: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2)商鞅变法(附答案解析)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练: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2)商鞅变法(附答案解析)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练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2)商鞅变法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从春秋到战国,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变动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商鞅带着李悝的《法经》到秦国见秦孝公,建议孝公顺应当时形势,变法图强。

以甘龙、杜挚为代表的一些守旧派竭力反对改革。

他们说“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治”,顽固地主张“法古”和“循礼”。

商鞅根据历史事实加以驳斥,指出三代以来礼、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可见历史是进化的,“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只有顺应历史潮流,“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才能使国家富强,成就霸主大业。

秦孝公对商鞅的意见很欣赏,任命他为左庶长,开始推行变法。

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商鞅连续出兵魏,夺取大片土地。

——摘编自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第二册(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商鞅变法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商鞅变法的社会效果。

(不得照抄材料)2、【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商鞅史称“战国铁相”,他在秦国推行的变法影响深远。

材料一商鞅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怎样估计也不会过高。

秦国率先推行县制,按地区划分国民,加强了中央集权,使国家公共权力直接控制到基层社会的每一个人。

秦统一后将秦国的制度推向了全国,建立了统一的、具有东方特色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

简言之,商鞅变法使国家形态走向成熟,对统一国家和中华民族具有长远影响。

————摘编自任世江《通过商鞅变法让学生接触思辨》材料二从商鞅变法开始,秦人就彻底抛弃了“王德”,凡事只要能获利就算冒天下之大不韪也要去做。

所有人都只为利益而奔波,都以奴役他人作为自己的幸福观。

战争又使秦国劳动力丧失,粮价上涨,当时的粮价已经高出魏国几乎六十倍。

————摘编自陈雨露、杨忠恕《中国是部金融史》(1)据材料一,指出作者从哪一方面肯定了商鞅变法?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变法中“使国家形态走向成熟”的具体措施。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选修检测(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含解析)人民版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选修检测(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含解析)人民版

选修检测(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错误!1.(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宋中期的财政状况材料二神宗下令从皇宫内库中拨出五百万贯钱和三百万石米作为周转经费,并使“周知六路财赋之有无而移用之”.还规定要尽量了解京师的库存及所需物资情况,并遵循“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

并可通过“变易蓄买”的办法,使“利权归之公上”。

——叶坦《大变法》材料三一人立标,万人射之,强者嫌其近,弱者恶其远。

岂标有远近哉,亦射者之力不同耳。

安石敢为异议而不顾,其才力气勇,必有大过人者,特急于见功,知有己而不知有人,知有利而不知有害,故其为法也,即无不善,以刚狠暴戾之心行之,宁有不为害者乎,况乎其未能尽善也.--(清)张彦士《读史矕疑》(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北宋中期的财政状况。

由此王安石提出了怎样的理财观?(3分)(2)材料二反映的变法措施是什么?有何益处?(3分)(3)材料三肯定了变法中的王安石有哪些长处?在作者看来,哪些因素制约了王安石变法的实际效果?(4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北宋中期年财政收入是6 300~6 800万缗,但是其支出却高达7 000多万缗,由此可知北宋财政状况是入不敷出;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可知,王安石提出的理财观是“民不加赋而国用饶”。

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信息“周知六路财赋之有无而移用之”“徙贵就贱,用近易远”可知,反映了变法的措施是均输法;第二小问,可以从对市场、对国家财政两方面分析。

第(3)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三“安石敢为异议而不顾,其才力气勇,必有大过人者"分析总结;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三“特急于见功"“知有利而不知有害”“以刚狠暴戾之心行之"归纳。

答案:(1)状况:入不敷出.理财观:“民不加赋而国用饶”。

(2)措施:均输法。

益处:打击不法商人,利于调整供求关系,稳定物价;节省政府开支,增加财政收入。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3)北魏孝文帝改革(含解析)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3)北魏孝文帝改革(含解析)

(3)北魏孝文帝改革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魏书·李冲传》日:“旧无三长,惟立宗主督护,所以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

”官吏们畏于权势,多与地主勾结,“纵富督贫,避强侵弱”。

材料二北魏统治者热衷于发动战争。

对各族人民的统治,除租税繁多、徭役沉重外,他们还强迫其他族人民充当步兵,在打仗时冲锋在前,稍有迟缓,就会被后面督阵的鲜卑族的骑兵践踏致死。

太武帝在一次攻城时,曾写信给守城主将。

信中大意是说:我今所遣战士,尽非鲜卑人。

你杀了他们等于替我清除内部隐患,对我们有利无害。

——《魏书·高祖纪》材料三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

……民族根柢,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

孝文以仰慕中国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

其于制度,亦多所厘定。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材料四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评论,学术界有不同的声音。

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说,“盖帝优于文学,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

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

”而当代著名史学家黄仁字却认为:孝文帝改革“不期然地做了中国再统一的工具”。

(1)依据材料一、二,说明北魏统一北方以后,哪些问题导致了北魏统治的深刻危机,并分析指出这些危机的实质。

(2)据材料三,归纳孝文帝“迁都”对改革的作用。

从材料看,孝文帝“改革之心”坚定的原因是什么?(3)请从材料四中任选一位史学家的观点加以评述。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於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富强者并兼山泽,贫弱者望绝一廛,致令地有遭利,民无余财。

或争亩畔以亡身,或因饥馑以弃业,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 今遣使者循行天下,与牧守均给天下之田。

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作业专题14第43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课型Ⅰ知识体系讲解

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作业专题14第43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课型Ⅰ知识体系讲解

1.(2020·四川眉山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西魏立国于关陇一隅之地,地理环境、人力、物力和文化等方面的条件,都不能与东魏和南朝萧梁抗衡。

苏绰是西魏改革的谋主,他制定的“六条诏书”成为西魏北周的治国纲领和施政方针。

令诸州郡县长官,“每至岁首,必戒敕部民能操持农器者,皆令就田,垦发以时”,对那些游手怠惰、不勤农事者,则加以惩罚。

认为古今帝王“置臣得贤则治,失贤则乱”,提出今之选举者,当不限资荫,唯在得人罢黜冗官及扰乱细民之污吏,实行官吏考察制度,对各级官吏“任而试之,考而察之。

起于居家,至于乡党,访其所以,观其所由”。

要求地方官在征收赋役时,应“斟酌贫富,差次先后”,差发徭役应防止“贫弱者或重徭而远戍,富者或轻使而近防”的弊端。

在“六条诏书”的指导下,西魏北周政治呈现出一派新的气象,因而转弱为强,最终灭掉北齐。

——据孔毅《西魏北周改革述评》(1)根据材料,概括“六条诏书”对地方官员的要求。

(2)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简析西魏改革的影响。

解析:第(1)题,据材料“每至岁首,必戒敕部民能操持农器者,皆令就田,垦发以时”得到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据材料“认为古今帝王……扰乱细民之污吏”得到德才兼备,真才实学;据材料“实行官吏考察制度……访其所以,观其所由”得到奉公守法,接受监督;据材料“要求地方官在征收赋役时……富者或轻使而近防的弊端”得到公平施政,灵活务实。

第(2)题,可以从改革目的和改革措施归纳为政治方面:吏治清明;社会秩序:有利于社会安定;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方面:促进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改革内政扩大了疆域;内政巩固,国家转弱为强;继承与发展: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继续,为隋唐的强盛奠定了基础。

答案:(1)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德才兼备,真才实学;奉公守法,接受监督;公平施政,灵活务实。

(2)吏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内政巩固,国家转弱为强;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继续,为隋唐的强盛奠定了基础。

山东省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质检十五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新人教版

山东省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质检十五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新人教版

单元质检十五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一、选择题1.班固在《汉书·食货志》记载“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这表明商鞅变法( )A.没得到作者认可B.未建立正常秩序C.提升了秦国国力D.引发了诸侯争霸,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可知商鞅变法得到作者认可,故A项错误;未建立正常秩序不是材料主旨,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倾邻国而雄诸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提升了秦国国力,故C项正确;诸侯争霸是商鞅变法的原因,而不是结果,故D项错误。

2.北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回击对新法的质疑:“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下列属于他针对时弊并采取的相应“理财”措施是( )A.私田出现——均田制B.商贾囤积——市易法C.边防危机——将兵法D.土地兼并——免役法,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北宋王安石变法时实行市易法,调节物价,防止商人囤积居奇,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故B项正确;将兵法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与“理财”无关,故C项错误;实行免役法主要是减轻百姓的劳役负担,不是因为土地兼并,故D项错误。

3.新教伦理所表现的现世禁欲精神,合理安排的伦理生活却无意中促进了经济活动的开展,新教伦理赋予了经商逐利行为以合理的世俗目的;印度教、佛教、儒教、道教、伊斯兰教、犹太教等没有经过宗教改革的各大宗教,其古老宗教伦理精神对于这些民族的资本主义发展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

上述材料体现了( )A.新教伦理精神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精神动力B.只有奉行现世禁欲精神才能发展资本主义C.没有经历宗教改革的地区经济不可能发展D.经商逐利的世俗目的能推动资本主义发展,新教伦理赋予了经商逐利行为以合理的世俗目的”可得出这种伦理对资本主义发展是有帮助的,故A项正确;“现世禁欲精神”对发展资本主义有一定的帮助作用,但不能由此得出只有信仰才能发展资本主义,从本质上说,资本主义发展要求摆脱宗教的束缚,故B项错误;宗教改革仅限于欧洲天主教地区,其他地方的发展与宗教改革无关,故C项错误;“经商逐利的世俗目的”不是宗教改革的核心意思,而是宗教改革后承认了这种观点的合理性,故D项错误。

2020版高中历史(课标人民)3年高考2年模拟一轮复习选考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2020版高中历史(课标人民)3年高考2年模拟一轮复习选考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主干整合
4.变法评价 (1)性质: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具有进步意义。 (2)政治上: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具有爱国性。 (3)思想上: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具有启蒙性。 (4)社会生活:促进了社会观念和社会风俗的变化。
栏目索引
考向探究 栏目索引
考向探究
考向一 汉武帝纪年方法改革 典例1 (2018课标Ⅰ,45,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汉武帝的诸多统一政策中,包含年号的制定。此前的纪年方法 是,将新君即位后的第二年作为元年,以在位年序纪年。皇帝在位时没 有特定的名号,如汉景帝在位的第三年即称为“二年”,与其他皇帝的 “二年”难以区分。此外,诸王国各以诸侯王之年纪事,更易产生混 乱。汉武帝首次“封禅”泰山时,创制了“元封”年号,将当年称为
考向探究 栏目索引
生考试招生制度,制定了新的留学政策。1978年11月,中央正式发出 《关于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几点意见》,要求把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落到 实处。1981年12月,国务院科技领导小组成立,从宏观、战略方面统领 全国科技工作,统筹安排全国科技规划,组织管理全国科技队伍,协调各 部门工作。此后,各地、各部门的科研机构和科技管理机构也纷纷恢复 和创设。
请变法;创办报刊,传播维新;成立团体,组织力量;展开论战,挑战顽固派。
2.变法内容 (1)政治:允许官民参政,打击旧官僚。 (2)经济:采取措施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3)军事:增强军事力量。 (4)文化教育:促进西学传播,废除八股取士。
主干整合 栏目索引
主干整合 栏目索引
3.变法失败 (1)矛盾激化:旧势力强烈反对;慈禧太后控制大权并逐步着手镇压。 (2)戊戌政变:标志着变法失败。
重难归纳 栏目索引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4)王安石变法(含解析)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4)王安石变法(含解析)

(4)王安石变法1、材料一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在桑弘羊的主持下普遍推行均输法,郡国设均输官掌其事, 受大农(即管钱财、粮食的长官)节制。

均输官负责将各郡国应缴贡物统一折价征收当地土特产品,一部分运往京师,一部分运至价贵地区出售,有时还在出售地将所得继续收购特产,易地辗转贩卖……同时又实施平准法,在京师设平准官,集中管理各地运至均输货物和大农所掌握其余物资,根据市场价格涨落卖出或买进,达到调剂供需、平抑物价的目的。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材料二在20世纪末叶提及王安石,我们只更感到惊异:在我们之前900年,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方法操纵国事,其范围与深度不曾在当日世界里任何其他地方提出,当王安石对神宗赵项说:“不加税而国用足”,他无疑的已知道可以信用贷款的方法刺激经济之成长。

——摘编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1)根据材料一,分析桑弘羊实施均输法和平准法的作用。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王安石对桑弘羊的理财措施有哪些借鉴与发展?(2)根据材料二,概述王安石在理财方面的特点。

有人认为王安石变法未完全做到“不加税而国用足”,请谈谈你的认识。

2、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王安石变法为什么会失败?传统的观点认为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因此在失去皇帝的支持后,新法被保守派废除。

事实果真如此吗?材料一依照当时情况,王安石的新政,一面既忽略了基本的人的问题,一面又抱有急功速效的心理。

在国内新政全无头绪的当日,却同时引起边衅,对外便开疆用武。

……而忽略了为国家的百年长计。

——钱穆《国史大纲》材料二王安石奉“富民”为变法宗旨,但在神宗“富国强兵”愿望的压迫下其抱负难以充分施展。

至元丰年间神宗利用新法中固有的“富国”因子大肆聚敛扩大国家专利, 使变法轨迹发生逆转。

——葛金芳《近二十年来王安石变法研究述评》材料三王安石变法的蜕变与北宋中期地主阶级的固有发展趋势有密切联系。

北宋是地主私有经济确立、官僚政治制度空前发展的朝代,地主阶级内部的竞争趋势和腐化趋势都十分突出。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选修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模拟演练 人民版-人民版高三选修历史试题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选修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模拟演练 人民版-人民版高三选修历史试题

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2020·揭阳三中月考)材料一汉武帝即位十余年间,外事四夷,内兴功利,庞大的军政费用把西汉前期积累的巨额财富消耗殆尽,地方豪强和富商大贾的势力迅速发展,富商大贾“冶铸煮盐,财成累万金”“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

土地兼并日趋严重,农民破产流亡,“背本趋末者甚众”,为此,汉武帝调整了经济政策,包括统一货币、盐铁官营(由政府组织生产、销售、严禁私自铸铁、煮盐)、均输(国家统一征收、转销、调运货物)、平准(国家平抑物价)、算缗(对商人、工商业兼营者和高利贷者加征财产税)告缗(对匿财不报或报而不实者,没收全部财产)等。

——摘编自冷鹏飞《中国秦汉经济史》材料二宋代的盐、茶、铜、酒等商品,由政府专卖,成为禁榷,与前代禁榷商品的生产、运输、销售全由官方经营不同,宋代把一些不适合官府经营的环节,转让给民间工商业者或普通百姓经营,即所谓“官商分利”……宋高宗要求户部向他报告市舶贸易的收支情况。

宋代政府还经常根据实际收入调整各地商税定额和税率,调整税卡布局,惩治那些刁难商人、苛征商税的官吏。

——摘编自汪圣铎《两宋货币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经济政策调整的目的和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宋代经济政策发生的变化及其影响。

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庞大的军政费用把西汉前期积累的巨额财富消耗殆尽”得出解决财政困难;根据材料一“地方豪强和富商大贾的势力迅速发展”得出打击豪强富商,加强中央集权;根据材料一“土地兼并日趋严重,农民破产流亡”得出缓解土地兼并,稳定农业生产。

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包括统一货币、盐铁官营(由政府组织生产、销售、严禁私自铸铁、煮盐)、均输(国家统一征收、转销、调运货物)、平准(国家平抑物价)”分析即可。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宋代把一些不适合官府经营的环节,转让给民间工商业者或普通百姓经营,即所谓‘官商分利’”得出官商分利;根据材料二“宋高宗要求户部向他报告市舶贸易的收支情况”“宋代政府还经常根据实际收入调整各地商税定额和税率,调整税卡布局”得出重视商业发展,注意商税的合理征收。

2020年历史(人民版)高考复习 选修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2020年历史(人民版)高考复习  选修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4)中国掀起了戊戌变法运动,这不但是一场政治改革运动,而且是一 场爱国救亡运动,同时也是一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力图摆脱封建束缚的思想 解放运动。
知识结构 巧点妙拨
规律总结 备考方略
真题回顾 学以致用
课后作业
真题回顾 学以致用
1.(2018·全国卷Ⅰ)[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汉武帝的诸多统一政策中,包含年号的制定。此前的纪年方法 是,将新君即位后的第二年作为元年,以在位年序纪年。皇帝在位时没有特 定的名号,如汉景帝在位的第三年即称为“二年”,与其他皇帝的“二年” 难以区分。此外,诸王国各以诸侯王之年纪事,更易产生混乱。汉武帝首次 “封禅”泰山时,创制了“元封”年号,将当年称为“元封元年”,朝廷所 定的年号通用于全国所有地方,后世根据年号也能明白是哪一年。此后,直 到清朝末年,年号制都被沿用,且影响到朝鲜、日本、越南等国。
——据(日)宫崎市定《中国史》等
知识结构 巧点妙拨
规律总结 备考方略
真题回顾 学以致用
课后作业
(1)根据材料,说明汉武帝改革前后纪年方法的区别。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武帝年号制改革的历史意义。
知识结构 巧点妙拨
规律总结 备考方略
真题回顾 学以致用
课后作业
(3)从内容上看,只有中国的戊戌变法没有触及封建土地制度,日本的 明治维新最为彻底,推动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近代化进程。
(4)从结果与影响上看,改革后俄国、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中国的戊戌变法未能成功,但客观上刺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近代化 的发展。
(3)内容相对集中。从考查内容看,绝大多数试题集中在中国古代,多 选取对古代中国影响较大,或特色比较明显的改革进行考查。仅有个别年份 考查近代的戊戌变法。从材料出处看,以原始性文字材料为主。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8日本的明治维新及答案(重点资料).doc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8日本的明治维新及答案(重点资料).doc

(8)日本的明治维新1、[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日本明治政府成立后,推行“四民平等”,中下级武士被列为士族,并在士族中占绝大多数。

给士族支出的俸禄占政府财政收入的25%以上,政府负担沉重,多次采取措施进行改革,最终以30年期公债的形式,一次性解决。

许多士族将所得公债债券投入到经济领域,但多因不善经营而失败,急剧没落,生活艰难,对政府极度不满。

1877年,明治维新的功臣西乡隆盛在多数士族的拥戴下,发动了大规模武装叛乱,对政府构成严重威胁。

政府派兵镇压,史称“西南战争”。

战争历时8个月,以政府的胜利而结束。

武士阶级逐渐消亡。

——摘编自(日)坂本太郎《日本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中下级武士在明治维新前期和后期的作用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治政府在“西南战争”中取胜的意义。

2、材料一日本人地理观、世界观的转变求模仿荷兰制度实行社会改革,使得日本能够冷静的按照当时的国际秩序和惯例处理外事问题。

吉田松阴等“志士们”,具有近代西方强国的视野和使日本成为世界强国的抱负,更重要的是他们掌握了以近代西方先进武器和体制建立起来的武装力量。

再加上当时外部有利的国际环境,使明治维新的成功被誉为“世界奇迹”。

材料二倘若我们把“明治”理解为“明智”,便会发现,明治天皇和他的臣僚们在当时复杂的内外形势下,是多么“明智”的选择了自己的发展道路。

这条道路既给日本带来了无尽的好处,也给邻邦带来了无尽的灾难。

(1)据材料一,概括明治维新取得成功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从哪些方面“明智”的选择了自己的发展道路,并说明这条道路如何“既给日本带来了无尽的好处,也给邻邦带来了无尽的灾难。

”3、【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1872年,新政府宣布停止使用以月亮运行为基础的历法(太阴历),而同西洋各国一样,明确实行以太阳的运行为基础的太阳历。

而且确定一天为24小时,一周为7天,将此作为全国的共同时间。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单元检测(含解析)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单元检测(含解析)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单元检测(含解析)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单元检测1.(2019·咸宁重点高中联考)(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秦灭六国,“六合为一”,货币的混乱状态,给国家统一向各地征收赋税及各地区之间的商品经济交流都造成极大不便,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统一政权的巩固。

……直到公元前210年才最终统一了全国货币。

秦兼天下统一币制后,货币分为二等,以黄金为上币,以锰为单位;圆形方孔钱为下币,以半两为单位。

秦朝在统一币制的过程中不仅对货币的形、质、量有明确规定,而且严禁私人铸钱。

……它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币制,意义至为重大。

尽管秦行暴政短促而亡,但其统一货币之功,则是应当充分肯定的。

——摘编自《秦汉币制改革略论》(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币制改革的原因。

(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朝币制改革的意义。

(8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货币的混乱状态,给国家统一向各地征收赋税及各地区之间的商品经济交流都造成极大不便”可得出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各行币制,货币混乱,根据材料“秦灭六国,‘六合为一’”可得出秦朝完成国家统一,根据材料“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统一政权的巩固”可得出经济发展和赋税征收的需要和巩固政权的需要等。

第(2)问,根据材料“国家统一向各地征收赋税及各地区之间的商品经济交流都造成极大不便,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统一政权的巩固”并联系所学可得出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政权巩固,便利了地区之间商品交换,促进商品经济发展和赋税征收等作用。

答案:(1)原因: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各行币制,货币混乱;秦朝完成国家统一;经济发展和赋税征收的需要;巩固政权的需要。

(2)意义:便利了地区之间商品交换,促进商品经济发展;便利了经济管理和赋税征收;密切地区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政权巩固。

2.(2019·河南中原名校质检)(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练: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全册汇总)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练: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全册汇总)

(1)梭伦改革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故治国者欲民之农也。

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也,则众力不足也……事商贾,为技艺,皆以避农战;民以此为教,则粟焉得无少,而兵焉得无弱也……苟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多),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

——摘自《商君书》材料二我已将适当的权力给予民众,绝不会故意剥削或纵情泛滥,就是那些富有和高贵的人士,提出的忠告在于知耻和守分,执着盾牌我屹立在两派之间,双方的权利不可以相互侵犯。

——梭伦材料三在梭伦改革后的80年间,雅典社会就逐渐采取了一个它在以后数百年中都遵循着的发展方向。

在梭伦以前的时代盛行的农村高利贷,以及地产的无限制的集中,都受到了节制。

商业以及靠奴隶劳动日益大规模发展起来的手工业和工艺,都成了流行的职业……由货币、奴隶以及商船构成的财富日益增加,但是,这些财富已经不是仅仅用来购置地产,它已经变成了人们所追求的目的本身了。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据材料一,概括"事商贾"带来的危害,并指出商鞅变法中经济政策的主要指导思想。

(2)材料二的诗句体现了梭伦怎样的改革理念?结合梭伦改革内容,举一例说明。

指出梭伦的这一改革理念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理解"在梭伦改革后的80年间,雅典社会就逐渐采取了一个它在以后数百年中都遵循着的发展方向"?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故治国者欲民之农也。

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也,则众力不足也……事商贾,为技艺,皆以避农战;民以此为教,则粟焉得无少,而兵焉得无弱也……苟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多),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

——摘自《商君书》材料二在梭伦改革后的80年间,雅典社会就逐渐采取了一个它在以后数百年中都遵循着的发展方向。

在梭伦以前的时代盛行的农村高利贷,以及地产的无限制的集中,都受到了节制。

商业以及靠奴隶劳动日益大规模发展起来的手工业和工艺,都成了流行的职业……由货币、奴隶以及商船构成的财富日益增加,但是,这些财富已经不是仅仅用来购置地产,它已经变成了人们所追求的目的本身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2018·葫芦岛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汉昭帝始元六年,召开盐铁会议,以贤良文学为一方,以史大夫桑弘羊为另一方围绕盐铁专营、酒类专卖和平准均输等经济政策,展开激烈辩论。

桑弘羊认为富裕在工商,而不在农业;获利在交通,而不在耕种……朝廷储备粮食,掌握货币,限制富人,救济穷人,禁止拥有过多的财富,堵塞获得利益的途径,这样,家家户户都不愁吃穿了……不控制货币发行,就会使真假同时流通。

豪强富足,就会互相倾轧。

国家统一铸钱,百姓就不会三心二意;钱币由国家统一发行,百姓就不会生疑……国家应控制资源,管理市场,平衡物价,待机守时,依轻重缓急之策管理百姓。

——据桓宽《盐铁论》等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桑弘羊经济改革政策的措施和特点。

(2)说明桑弘羊经济思想的历史作用。

答案(1)措施:主张发展工商业和交通业;掌握国家的经济命脉,如粮食储备、统一铸币等;对市场进行管理和控制,通过平衡物价和抑制贫富,维护社会稳定。

特点:强调依靠流通环节集聚财富;主张藏富于国,中央政府控制国家经济的命脉。

(2)作用:桑弘羊经济思想的实施为汉昭帝“有为”治国提供强大的财政支持,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

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桑弘羊认为富裕在工商,而不在农业;获利在交通,而不在耕种”得出主张发展工商业和交通业;根据材料“朝廷储备粮食,掌握货币……钱币由国家统一发行,百姓就不会生疑……”得出掌握国家的经济命脉,如粮食储备、统一铸币等;根据材料“国家应控制资源,管理市场,平衡物价,待机守时,依轻重缓急之策管理百姓”得出对市场进行管理和控制,通过平衡物价和抑制贫富,维护社会稳定。

第二小问,主要根据桑弘羊经济政策的措施进行归纳,可以从国家干预经济的角度进行分析。

(2)作用从经济和政治两个角度分析即可。

2.(2018·济宁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天会十三年(1135年)正月,金熙宗即帝位。

天眷(金熙宗年号)中设仪卫将军,始有内廷之禁,亲王以下不能佩刀入宫。

天眷二年三月,命百官详定仪制。

以后百官朝参,用汉式朝服。

皇统五年(1145年)又颁行《皇统新律》,“大抵皆依仿大宋,其间亦有创立者”,这是金代的第一部成文法典。

金熙宗改进女真字,笔画较为简省,天眷元年正式颁行。

九月,诏百官诰命,女真、契丹、汉人各用本字,渤海同汉人。

此外,金熙宗对各族文化兼收并蓄,尤其重视儒学,以儒家思想作为治国指导思想。

——据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金熙宗改革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金熙宗改革的意义。

答案(1)措施:仿照汉制制定礼仪制度;颁行成文法典;改进女真文字;学习各族文化;以儒家思想治国。

(2)意义:有利于巩固金对黄河流域的统治;推动了女真政权的封建化;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丰富了中华文明)。

3.(2018·安徽淮南、淮北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奏折是官文书制度,是清代皇权政治发展的产物。

它始出现于康熙年间,但在奏者范围、传递方法、疏奏内容及朱批等方面,都还没有制度化。

关于奏折的撰写人,雍正明确规定中央部院侍郎以上和翰林科道各官,地方督抚提镇及藩臬学政,中央派出的盐政、关差、织造等可直接上奏,有的道员、知府、同知、副将等中级官员,由帝特许,亦可撰写。

这样既明确了奏报人的职责,又扩大了它的范围。

为了保证奏折的内容不致泄漏,雍正帝定立了一套保密制度。

撰写人须亲自书写,一般不许他人代笔,写就不得外传,否则治罪。

由宫中制作皮匣,配备锁钥,发给具奏官员,专门用作储藏和传递奏折。

督抚以上大员的折子,派专人送到大内乾清门,交内奏事处,直达御前,而不像题本交通政司转呈。

一般官员的折子,亦差专人送到雍正帝指定的亲信大臣处,由他们代呈,代交人当然无权知道折子的内容。

雍正帝阅毕,作了朱批,折子由原渠道发回。

奏折被用来讨论政事、决定政策,就使它有了新的生命力。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雍正帝奏折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奏折制度改革的历史影响。

答案(1)内容:奏折制度化;扩大奏折人范围,明确其职责。

(2)影响:发展官文书制度,提高了行政效率;官员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加强了专制皇权;奏折议事和决策,减少决策失误;告密之风盛行,官员人人自危。

(3点即可)
解析第(1)问据“雍正明确规定……亦可撰写”;“既明确了奏报人的职责,又扩大了它的范围”;“为了保证奏折的内容不致泄漏,雍正帝定立了一套保密制度”进行概括。

第(2)问结合“直达御前”“折子由原渠道发回”“奏折被用来讨论政事、决定政策,就使它有了新的生命力”“代交人当然无权知道折子的内容”进行分析。

4.(2018·湖北四地七校联盟高三2月联考,4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887年,基督教传教士傅兰雅、狄考文等经过十多年的努力,至1890年共编出教科书98种。

1897年,师范生陈懋治等人合编《蒙学读本》,“是为我国人自编教材之始”。

1898年吴稚晖等人在无锡亦自编教材,凡分七编。

“前三编,就眼前浅近之物,引起儿童之兴趣。

四编专重德育。

五编专重智育,采辑子部喻言。

六编注重作文修辞。

七编选史汉诸子及唐宋名家论说。

”庚子以后,随着大批日文西书的译介,特别是成套教科书的引进,经过许多有识之士的努力,中国新式教科书的体系才真正建立起来。

其间,商务印书馆和文明书局做出了重大贡献。

1906年,学部公布审定通行的教科书名单,蒙学教科书主要为文明书局所出。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蒙学教科书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蒙学教科书发展的意义。

答案(1)特点:深受西方影响;教科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符合儿童心理特征;体现中国近代化特征;仍注重传统文化的教育。

(2)意义: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带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有利于新式人才的培养。

5.(2018·湖北八校高三二模,4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时任欧共体委员会主席德洛尔为落实《单一欧洲文件》规定的在1992年年底前建成欧洲统一大市场的规定,
并改革欧共体的财政预算制度,于1987年提出了《单一欧洲文件:欧洲的新边界》报告(又称《德洛尔报告》),德洛尔计划提出分三阶段创建货币联盟:第一阶段加强欧共体各国货币和经济政策的协调与合作,完全实现资本自由流通;第二阶段建立欧洲货币局(即欧洲中央银行的前身);第三阶段建立和实施经济和货币联盟,以单一货币取代成员国货币。

1989年6月,欧共体12国在马德里召开首脑会议,通过了德洛尔提交的《关于实现欧洲经济和货币联盟的报告》(即“德洛尔报告”)。

1990年7月1日,欧共体开始实施经货联盟第一阶段计划,法、德、英、意、比、荷、卢、丹八国率先实行资本自由流通。

1994年1月1日,经货联盟按期进入第二阶段,成立了欧洲货币局,选定法兰克福为欧洲货币局所在地。

1999年1月1日,欧洲经货联盟开始实施其第三阶段目标——创立单一货币“欧元”……2002年1月1日,欧元纸币和铸币正式流通……
——摘编自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教参《德洛尔报告》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元问世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欧元问世的影响。

答案(1)背景:西欧经济的发展和联系加强,欧洲国家走向联合;经济区域化趋势发展;美苏冷战的威胁;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变动。

(2)影响:强化了成员国之间的关系和对外竞争力,有利于欧元区国家和欧盟的经济发展;增强了欧洲国家的文化认同;促进欧洲国家走向联合,有利于加深欧洲经济一体化和推动欧洲政治一体化;增强了欧洲的经济、政治影响力,提升了欧洲的国际地位;有助于打破美元一统天下的局面,形成国际货币的多元化格局;有利于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