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课标教材一年级上册中儿歌的教学处理问题
人教版一年级上学期音乐教学工作计划
人教版一年级上学期艺术·音乐教学工作计划一、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对音乐充满好奇和兴趣。
他们活泼好动,喜欢唱歌、跳舞和参与各种音乐活动。
但这个阶段的学生对音乐的认知还比较初步,节奏感和音准感需要逐步培养。
大部分学生在唱歌时可能会出现喊唱的情况,对音乐符号和乐理知识的理解也有限。
同时,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二、教材分析人教版一年级上学期艺术·音乐教材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基本音乐素养为主要目标。
教材内容丰富多样,包括唱歌、欣赏、音乐活动等。
1.唱歌部分:选取了一些简单易学、旋律优美的儿童歌曲,如《上学歌》《其多列》等。
这些歌曲节奏明快,歌词简单易懂,适合一年级学生演唱。
通过唱歌教学,培养学生的节奏感、音准感和表现力。
2.欣赏部分:安排了一些经典的音乐作品,如《快乐的小熊猫》《玩具兵进行曲》等。
通过欣赏教学,让学生感受不同音乐的风格和情感,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审美能力。
3.音乐活动部分:设计了一些有趣的音乐游戏和活动,如节奏模仿、身体律动等。
通过音乐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演唱一定数量的儿童歌曲,掌握正确的唱歌姿势和呼吸方法。
认识简单的音乐符号,如音符、节拍等,能够跟随音乐节奏进行简单的节奏模仿。
能够欣赏一些经典的音乐作品,感受不同音乐的风格和情感。
参与音乐活动,培养节奏感、音准感和表现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唱歌、欣赏、音乐活动等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
采用示范、模仿、游戏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知识和技能。
引导学生自主参与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四、教学设想与措施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利用多媒体资源、故事引入、游戏活动等方式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本学期开始,我们将为学生提供实践性的音乐教学,以激发他们的研究积极性,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和演唱技巧,以及表现出情感和表情的演唱能力。
以下是本学期的教学任务、要求和重点。
一、教学任务:1.研究自然呼吸,不耸肩,注意咬字、吐字,清晰准确地演唱歌曲,并表现出情感和表情。
2.在不同的音乐情绪、节奏和节拍变化下,能够有表情地进行唱游和律动,并模仿动作和即兴表演。
3.聆听欣赏优秀的儿童歌曲,初步感受不同歌曲和乐器的活泼、雄壮、优美和抒情等特点。
4.研究读谱知识,认识1、2、3、5、6等几个音,以及连线、延长记号等符号的作用。
二、教学要求:1.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将德育教育与音乐教育相结合。
2.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3.帮助学生掌握浅显的音乐知识和简单的音乐技能,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4.让学生了解中外优秀的音乐作品,培养他们初步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研究唱歌曲和聆听音乐。
四、教研课题与教学措施:教研课题:如何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教学措施:1.通过音乐的美感来陶冶学生,感染学生。
如XXX所说:“音乐教育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是首先是人的教育”。
在音乐课中适当地渗透思想教育,充分利用音乐教育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音乐形象的感染和熏陶,寓教于情感、趣味和娱乐之中,使学生情趣上受到陶冶,在道德上受到影响,在心灵上受到启迪。
2.在教学中,利用插图、播放爱国主义影片、画国旗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通过欣赏优秀的民族音乐曲目,向学生介绍祖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进而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产生共鸣和浓厚的爱国情感。
3.向学生介绍音乐家或音乐作品时,可以将这些内容编成小故事,如“音乐神童XXX”、“XXX和《欢乐颂》”、“XXX和小毛头”、“高山流水”等许多小故事,让学生在全神贯注地听故事的过程中,被音乐家的崇高理想、顽强毅力和乐观精神吸引,在学生幼小的心灵埋下希望的种子。
新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计划
新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能够正确地唱准音符,掌握简单的乐理知识。
2. 学会基本的节奏和节拍,能够跟上音乐的节奏。
3. 熟悉并能够演唱一年级上册的歌曲。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听、唱、动、奏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和表现能力。
2. 利用小组合作、互动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音乐合作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提高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2. 引导学生理解音乐的美,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歌曲学习- 学习并演唱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的歌曲。
- 学会歌曲中的歌词和旋律,注意音准和节奏的准确性。
2. 乐理知识- 学习音符的时值,包括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等。
- 掌握基本的节奏和节拍,如2/4拍、3/4拍等。
3. 音乐欣赏- 欣赏各种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包括古典、流行等。
- 引导学生理解音乐的情感和表达,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三、教学安排1. 课时分配- 每学期共36课时,每周2课时。
2. 教学计划- 第1-4周:学习音符的时值和基本的节奏节拍。
- 第5-8周:学习并演唱第一单元的歌曲。
- 第9-12周:学习并演唱第二单元的歌曲。
- 第13-16周:学习并演唱第三单元的歌曲。
- 第17-20周:复习和总结,进行音乐欣赏和活动。
四、教学方法与评价教学方法1. 采用听、唱、动、奏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
2.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音乐CD、视频等,增加学生的音乐体验。
3. 鼓励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和互动交流,培养他们的合作和团队协作能力。
评价方法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表现。
2. 歌曲演唱:评估学生歌曲演唱的音准、节奏和表现力。
3. 乐理知识测试:定期进行乐理知识的测试,以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展。
五、教学资源- 教材:新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上册- 音响设备:CD播放器、音响等- 多媒体教学资源:音乐视频、图片等六、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为他们今后的音乐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上学歌》教学设计及反思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上学歌》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设计1. 教学背景分析《上学歌》是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首启蒙性诗歌,通过儿歌的形式,引导孩子们热爱学校、珍惜上学的机会。
这首歌曲旋律简单明快,易于学生接受,同时内容朴实真切,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适合用于一年级学生的语文启蒙教育。
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能正确朗读《上学歌》的歌词,理解歌曲的内容。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激发学生对学校生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向往。
•情感目标:通过歌曲的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珍惜上学的机会。
3.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生能准确的朗读歌曲内容,理解歌曲背后的意义。
•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歌曲中的抽象概念,如“知识”,“智慧”等词语。
4. 教学方法•观看歌曲MV:通过播放《上学歌》的MV,让学生对歌曲的内容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集体朗诵:老师带领学生进行集体朗诵,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分组朗读:学生分组进行《上学歌》的朗读训练,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5.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1.导入:播放《上学歌》MV,带领学生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情感氛围。
2.学习:教师逐句解读歌词,让学生理解歌曲的意义。
3.练习:全班师生一起朗读歌曲,熟悉歌曲的内容和节奏。
4.巩固:分组进行《上学歌》的朗读训练,指导学生准确把握音调和情感。
第二课时1.复习: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让学生自己朗诵《上学歌》。
2.拓展:让学生自由创编歌曲的内容,表达对学校生活的感受。
3.思考与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引导学生反思学校教育的意义。
二、反思《上学歌》教学设计中,老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听、说、读、写、唱等多种能力的培养。
通过歌曲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学校教育的价值,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歌曲背后的意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此外,老师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法,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儿歌的教学处理
音 乐常 识 告诉 我们 , 歌有 节 奏 能 唱
产生 音 乐美 感 。 同样 的道 理 , 歌 出 现 儿 有规 律 的某 些 节拍 , 也会 产 生悦 耳 动 听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三瓣 嘴 , 胡子 翘 ,
一
者. 发表 文章三十 多篇 . 获全 国小语
会 论 文评 选 一 等 奖 四 次 。
动一动 总 在笑 。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儿歌的教学处理
口 口 口
重庆 市九龙 坡 区教研 室
陈 昌发
小 学 第一 学 期 的语 文 教材 , 歌 的 歌 除 了押韵 外 , 有一 定 的节奏 。 儿 还
比例很 大 。以人 教版课 标实 验 教科 书一
节 奏本 是 音 乐方 面 的 概念 。 是 音 它
年级 上册 为 例 , 材 中就 编排 了大 量 的 乐 固定 的强弱 音 循 环重 复 的序 列 , 规 教 是 儿 歌 和押韵 的浅显古 诗 。其 中进入课 文 律 性 的强 弱交 替 的运 动 。 我们 去 读 儿 中的有 1 首 , 字课 中有4 , 音部 分 歌 , 会 发 现 , 多儿 歌都 有规 律 性 的 1 识 首 拼 就 许 , 有 1首 ,语 文 园地 ”含拼 音 复 习) 1 “ ( 中有9 “ 循环 重 复 ” 使 儿歌 呈 现 出律 动 的节 奏
现过 四次 , 生就 与 这 三个 字 认 读 过 四次 , 学 剩余 的字 房 , 青 的瓦 , 白的墙 , 宽 的 门 , 大 的 窗 ”我 们 青 白 宽 大 ,
依次变 换 为“ 、 、 、 四字 , 前 后 左 右” 也有 顺 序有 规律 , 因 就可让 儿 童 先听 先读 儿 歌 , 富 有音 乐 美感 的声音 信 让 而识字 就变得 很 轻松起 来 。
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口耳目》优质教案
四:学习生字“口”
1.指导认读
1.指导书写生字“口”:师范写,指导两名学生上黑板写,纠正写错笔画。
2.学生练习书写生字“口”:在田字格中自己写多个字。
四、总结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3.口耳目
耳耳朵
目目光
口张口
学习方法分享:
5个高效学习方法与技巧
1、养成预习好习惯
2、听课要跟上老师节奏:听课时一定要跟上老师的速度。
上课积极回答问题,本来被动的听课变成了一种积极、互动的活动,双向交流有利于知识的吸收。
上课时多问几个“为什么”,用主动的辩证思维去学习是很有用处的,下课后也要反思自己的问题。
3、有计划复习知识:“三遍复习法”:每天晚上做作业后复习当天的东西;周末复习这周学过的东西;考前安排较多时间复习自己比较差的科目。
“目录——内容——联想——目录”四部曲复习法。
4、善于总结归纳:归纳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课堂归纳,二是错题归纳。
归纳时可按章节和知识块进行,每一科都有专门用来归纳的笔记本。
5、学会灵活记忆方法:把记忆的时间定在晚上,并且要在独自不受干扰的情况下。
最好是睡前把背过的东西再回忆一遍,因为睡眠时没有新的信息输入大脑,刚刚记忆的东西就能不受干扰了。
新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简单地识别并演唱经典儿歌;2.通过动作、歌曲,感受节奏性与旋律性;3.观察表演音乐器材的形状颜色,用简单的语言描述音乐器材;4.用音乐形式表现小组合作的合奏乐曲。
教学重点1.练习音乐节奏;2.学习卡农合唱;3.了解简单的音乐器材。
教学难点结合动作感受音乐,完成音乐形态表演。
教学过程第一课:经典儿歌《小星星》教学目标1.识别并演唱经典儿歌;2.通过动作、歌曲感受音乐的节奏性和旋律性。
教学环节1.介绍儿歌:《小星星》2.引导学生动作:学生们用双手描画星星,伸展大腿和手臂,摆动身体,跟随歌曲的旋律。
3.将歌曲和动作联合起来,学生根据歌曲的节奏,跟随动作完成演唱。
教学评价通过学习,学生掌握了《小星星》儿歌的歌词和旋律,并通过动作感受到了歌曲节奏的规律。
第二课:卡农合唱教学目标1.合唱学生了解卡农合唱形式;2.能够在不同节奏中完成卡农合唱。
教学环节1.介绍卡农合唱的形式;2.合唱老师先唱,学生跟唱;3.分成两组,进行卡农合唱,先后唱出不同音调和节奏,最后完成完整的卡农合唱。
教学评价学生通过卡农合唱形式感受不同音调和节奏的变化,提高了对节奏和旋律的感知。
第三课:形象唱脸谱,了解简单的乐器教学目标1.用形象的方式表现脸谱唱曲;2.观察表演的音乐器材,简单了解乐器的形状、颜色、名称。
教学环节1.教师介绍脸谱唱曲的形象表现方法;2.介绍不同音乐器材,深入子女思想,让学生发现新事物。
教学评价学生通过形象唱脸谱,深化对乐器材料的感悟,理解音乐与物体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理解音乐的美。
第四课: 小组合作教学目标1.分组合奏乐曲;2.用音乐形式表现小组合作的成果。
教学环节1.教师指导学生分组,自由选择乐器材料;2.合作完成音乐小组合奏,演奏出一首小组哥哥游戏的配乐。
教学评价学生通过合作完成音乐小组合奏,尽情体现小组合作的成果,进一步培养自己的感悟,为以后的音乐事业打下了扎实基础。
2024年人教版小学一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计划
2024年人教版小学一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计划教学计划中可能包括以下方面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手段和评价方法等。
以下是一个参考的教学计划草稿,具体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基本认识和兴趣;2. 掌握一些简单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如节奏感、音高辨别和声音表达;3. 继续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单元一:听音乐的乐趣1. 音乐智力游戏:培养学生的听觉和观察力;2. 音乐的基本要素:音高、节奏、音色的简单介绍;3. 音乐家的故事:介绍一些著名音乐家和作品,并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欣赏。
单元二:唱歌,让心飞扬1. 唱游:通过唱歌游戏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和音乐语感;2. 学习简单歌曲:选择一些简单易唱的童谣和儿歌,逐步学习歌曲的节奏和歌词。
单元三:演奏乐器,表达情感1. 了解乐器:介绍一些常见的乐器和其音色特点;2. 乐器模仿:使用简单打击乐器和口哨等教具进行乐器模仿活动;3. 探索自己的音乐天赋:引导学生尝试演奏简单乐曲,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方法:1. 听觉训练:通过听音乐和听音乐游戏培养学生的听觉训练;2. 唱歌训练:通过唱歌游戏和学习简单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语感和声音表达能力;3. 乐器演奏:通过乐器模仿和简单乐曲演奏培养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4.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版小学一年级音乐上册;2.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音乐、观看音乐视频和展示乐器等;3. 教具:简单打击乐器、口哨等音乐教具。
教学手段:1. 教师讲解;2. 听音乐欣赏;3. 唱歌;4. 乐器演奏;5. 小组合作。
评价方法: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如听音乐的专注程度、唱歌的准确度等;2. 组织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并评价小组表现;3. 通过作业和测验等方式评价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程度。
以上仅为一个初步的参考,具体的教学计划还需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本学期的音乐教学将致力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基本的音乐素养,通过唱歌、听音乐、学习简单的乐理知识,以及参与音乐活动,促进学生情感的健康发展和审美情趣的培养。
二、学情分析本班共有学生xx名,学生们对音乐课程充满期待和好奇。
作为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对音乐的认识较为初步,需要从最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学起,逐步培养音乐感知能力和表现力。
三、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教材主要包括歌曲演唱、音乐欣赏、节奏练习和简单乐理知识等内容。
教材以孩子们熟悉的生活场景和感兴趣的话题为切入点,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内容1.歌曲教学:教唱本学期的歌曲,让学生逐渐掌握正确的歌唱姿势和方法。
2.音乐基础知识:学习音符、节奏、音阶等基础知识,为后续的音乐学习打下基础。
3.音乐欣赏:欣赏适合一年级学生的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
— 1 —4.音乐活动:开展各种音乐活动,如合唱、舞蹈、音乐游戏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音乐的乐趣。
五、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激发音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学习基本的音乐知识,如五线谱的初步认识、基本的节奏型等。
3.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提高音准和节奏感。
4.通过歌曲学习和演唱,增强学生的声乐表现力和合唱能力。
5.引导学生欣赏各种音乐作品,培养良好的音乐审美情趣。
六、教学方法1.示范法:通过教师的示范演唱、演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音乐的魅力。
2.体验法:让学生亲身参与音乐活动,如歌唱、舞蹈、演奏等,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3.欣赏法:引导学生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4.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5.情境教学法:创设各种音乐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和感受音乐。
七、重点难点— 2 —重点:歌曲的学习和演唱,以及基本音乐知识的掌握。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一年级音乐教学计划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一年级音乐教学计划小学一年级音乐课改教材,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和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兴趣贯穿始终。
本册教材的曲目选择,在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基础上,注重歌曲的可唱性与欣赏曲的可听性。
朗朗上口,易唱易记,让学生爱听。
还有自制打击乐器,创编小音乐剧、游戏、舞蹈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想象中去创造,促进思维,发展智力。
一年级第二学期音乐教学工作计划如下:一、指导思想:深入细致贯彻落实“课程改革”的精神和建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二要转型教师观念,秉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将课堂教学的过程转变为技术创新的过程。
根据二年级的实际情况,制定音乐学科的教学工作计划,以便圆满完成本学期的音乐教学工作。
二、一年级具体教学内容如下:1、唱歌:总计20首。
稳步自学稳固恰当的唱歌姿势、坐姿,培养较好的歌唱习惯;稳步自学自然地体温,努力做到不嗔怒;咬字清楚,口型恰当。
能存有表情地献唱歌曲,能随其教师的建议整齐地已经开始和完结。
18首歌曲能基本腰演唱。
2、唱游:能随音乐的不同情绪、节奏、节拍的变化,有表情地进行律动、模仿动作和即兴动作;继续学习音乐剧、集体舞、歌表演、音乐游戏等,注意音乐与动作的配合,乐感的培养。
3、器乐:稳步重新认识几种常用的打击乐器;特别注意与律动、音乐剧、音乐游戏、歌演出等相配合。
稳步自学口风琴的基本指法及弹奏方法,能弹奏教材内直观的歌曲,可以展开直观的乐曲演奏及演出;自学口琴的吹吸方法,可以弹奏、演出直观的乐曲及歌曲。
4、欣赏: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欣赏音乐的习惯,能够认真聆听音乐;欣赏中外优秀的儿童歌曲、民族和器乐曲;初步感受活泼、雄伟、优美、抒情等不同情绪的歌曲与乐曲。
5、音乐科学知识:自学的音乐科学知识:音的长短、音的多寡、音的高低;能精确的拍读二拍子、三拍子等节奏。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5课《对韵歌》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5课《对韵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朗读课文内容,掌握相应的语音语调。
2.能理解《对韵歌》所传达的主要内容。
3.能够以歌曲的形式朗读课文,增强学生的语感和节奏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对韵歌》讲述了一个童谣与孩子们一同玩耍的故事,内容生动有趣,旋律优美动人。
2. 教学重点1.调节声音,模仿歌曲的节奏。
2.理解并朗读课文的内容。
3. 教学难点1.歌曲的节奏感和语感。
2.正确理解和朗读课文内容。
三、教学准备1.课文《对韵歌》课本2.音响设备3.活动道具:像童谣中提到的小朋友、红脸的彩旗等。
四、教学过程1. 热身老师放一段童谣的音频,让学生跟着节奏走。
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2. 导入老师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解释《对韵歌》的故事内容,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3. 学习1.让学生跟着老师朗读课文,并模仿歌曲的节奏。
2.解释生字生词,确保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 练习让学生分组对唱《对韵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并加深对课文内容的认识。
5. 巩固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纠正发音错误并加强对内容的理解。
6. 总结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强调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多多朗读课文,提高语感。
五、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习题2.自主练习歌曲《对韵歌》3.画出《对韵歌》故事的图片。
六、教学反思今天的教学中,部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有一定困难,需要加强课文内容的引导和解释。
下次课要针对这一情况作出调整,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
以上是《对韵歌》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老师有效教授这一课程。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gkh》说课稿
《gkh》说课稿篇一:各位老师大家好,本次我执教的是部编教材,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教学的第5课,《g k h 》一课,下面我就从说教材分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流程、说反思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g k h 》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拼音教学的第5课声母教学的第二课时。
第5课共包括三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三个声母g k h,每个声母配一幅有和他的发音和形有关的图。
第二部分是声母g k h组成的两拼音节和三拼音节的拼音练习。
第三部分是音节认识5个生字,会读儿歌。
本节课主要完成的是第二个部分和第三部分的内容。
教学时也应注意,学生拼读的音节都应该有实际意义,都应该与儿童口语有对应关系,避免机械操练,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在语境中学习,在语境中运用,体现从知识的取向到运用取舍的转变。
新课程标准》对一年级拼音教学的要求是: 学会汉语拼音。
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
能准确的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所以本课的教学目标我拟定为:1、读准g、k、h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三拼音节,初步掌握三拼连读的拼音方法。
2、借助拼音,正确认读“画画、打鼓”2个词语,认识“画、打”2个生字。
3、正确朗读儿歌《说话》4、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积极向上、快乐愉悦的学习情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本课的重难点定为:g、k、h和韵母组成的两拼音节、三拼音的正确拼读。
是本课的重点。
难点是带声调三拼音的正确拼读。
二、说教法《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的“实施建议”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
”根据《新课标》、教材的本身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我运用了:“摘苹果”、“涂色”、“过河”、“分果子”游戏等多种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力求体现“为了学生发展”的新课程理念。
教学设计体现知识的整体性,系统性,也注意了孩子的年龄和学习特点,注意运用和挖掘课程资源,比如充分利用了课本中的情境图内容,适时适度的关注生活中的资源,把学习拼音与学习生活相结合,力争使枯燥的内容生动浅显化。
一年级语文教学论文:浅谈语文教材中儿歌的“韵”“节”“趣”
浅谈语文教材中儿歌的“韵”“节”“趣”──兼谈人教版课标教材一年级上册中儿歌的教学处理问题小学第一学期的语文教材,儿歌的比例很大。
以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为例,教材中编排了大量的儿歌和押韵的浅显古诗,其中进入课文中的有11首,识字课中有4首,拼音部分有11首,“语文园地”(含拼音复习)中有9首,合计35首,占全册语言材料的68%[全册共编排各类文51篇(段、首)]。
因此,如何正确把握儿歌的特点,如何恰当的处理儿歌的教学,成了一年级上册教学中不容回避的问题。
一、儿歌的特点儿歌是以低幼儿童为主要接受对象的具有民歌风味的简短诗歌。
儿歌既有民间流传的,也有作家诗人创作的。
儿歌一般具有下列主要特点:1.韵。
“韵”指押韵。
儿歌几乎都押韵,无韵不儿歌。
我们成人都有这样的经验,有韵的语言材料,往往听后一遍便记住了,甚至终身不忘。
比如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某地农村的一条标语“要致富,少生孩子多种树”能迅速风靡全国,除了短小经典,10个字能概括千言万语的原因外,很重要的原因还在于押韵。
标语第一个短语的末字“富”和第二个短语的末字“树”押相同的“u”韵,因此人们一听便牢记不忘,于是逐渐流传开去。
看来,有韵的语言材料更便于记忆,这几乎成了无须证明的公理。
历史朝代复杂难记,编个《朝代歌》便好记了,化学元素周期表难背,编个押韵的《元素周期顺口溜》便化难为易了。
大凡顺口溜、“╳╳诀”“╳╳歌”便于识记,其原因就在于“押韵”。
儿歌也如此,它的显著特点便是“押韵”,如拼音部分的9课《小白兔》:小白兔,穿棉袄,耳朵长,尾巴小,三瓣嘴,胡子翘,一动一动总在笑。
每句的末字“袄、小、翘、笑”就是押的“iao”的韵。
儿歌有韵,读来容易上口,既好听,又好记,所以才受到儿童的喜爱。
2.节。
“节”指儿歌有节奏。
一般来说,儿歌除了押韵外,还有一定的节奏。
节奏本是音乐方面的概念,它是音乐固定的强弱音循环重复的序列,是规律性的强弱交替的运动。
我们去读儿歌,就会发现,许多儿歌都有这样的“规律性的”“循环重复”,使儿歌呈现出律动的节奏美感。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案学习唱儿歌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案学习唱儿歌引言:音乐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
学习唱儿歌是培养孩子音乐潜能、感受节奏和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
本文将介绍一年级音乐课堂上如何进行唱儿歌的教学,以及相关的教案设计。
第一节:教学目标音乐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学目标可以訂为:1. 能正确地跟随节奏唱出儿歌的歌词;2. 能够感受和表达儿歌的情感;3. 开始培养简单的合作与协调能力。
第二节:教学准备为了有效开展唱儿歌的教学,教师需要做下列准备:1. 熟悉今天要学习的儿歌,准备好音频或视频资源;2. 准备简单易懂的歌词卡片,方便学生跟读;3. 准备一些鼓励性的奖励小礼物,以激励学生更积极参与。
第三节: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可以通过播放音频或视频,或者展示歌词图画引入课堂,向学生介绍将要学习的儿歌。
教师可以用简单的问题调动学生的思考:你们渴望学唱这首歌吗?你们认为这首歌有什么意思?2. 歌曲分解根据儿歌的节奏和歌词,教师可以将歌曲分解为不同的部分,然后逐一教学。
教师可以先教授歌词的准确发音和歌曲的基本节奏。
教师要适时使用肢体语言和节奏打击乐器,帮助学生理解节奏感。
3. 合作练习和分组活动学生已经掌握了歌曲的基本内容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成小组,让学生互相唱和合作。
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他们在小组中的角色,如领唱、合唱或伴奏。
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还可以增强他们对音乐的理解。
4. 个人表达和创造学生已经熟悉了儿歌的内容后,教师可以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表达和创造。
可以让他们尝试改变歌曲的节奏或调子,或者添加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四节:课堂延伸1. 反思与评估在课堂结束前,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进行反思和评估。
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你们今天学会了什么?”或者“你们之中最喜欢的部分是哪一部分?”。
人教版新教材音乐一年级上册教案二次备课及反思
人教版新教材音乐一年级上册教案二次备
课及反思
一、教学目标
1. 掌握简单歌曲的歌词和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学会用简单的乐器,如打击乐器和木琴,演奏歌曲。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研究歌曲和乐器演奏。
2. 教学难点:教学乐器演奏。
三、教学过程
1. 热身活动(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做简单的身体运动,放松身体,为后面的研究做好准备。
2. 歌曲研究(20分钟)
教师播放歌曲《小星星》,并教授歌曲的歌词和旋律。
学生可以跟唱歌曲。
3. 乐器演奏(25分钟)
教师分发打击乐器和木琴,并教授如何演奏歌曲《小星星》。
学生跟着教师演奏。
4. 歌曲欣赏(10分钟)
教师播放动画片《小猪佩奇》里的音乐片段,让学生欣赏音乐和了解音乐在电影中的应用。
5. 总结(5分钟)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研究内容,强化学生对歌曲和乐器演奏的记忆。
四、教学反思
这堂课我认为有成功的地方,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成功的地方在于学生参与度高,愉快地唱歌、演奏。
但需要改进的是乐器教学环节,时间安排较为紧张,应该加强练和巩固。
对于学生不太愿意参与的问题,我打算在后续的课堂上采取更加积极的方法,鼓励学生参与。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备课和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案与教学反思
一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计划杭信一中何逸冬一本班学生情况:一年级共有名学生。
学生对音乐知识了解甚少,但多数同学对音乐爱好有加,教师既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又要抓住学生的发展特点,让学生从根本上接受和感知音乐,为学生的素质教育全面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共有六单元,在每一单元中均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聆听、表演、编创与活动。
其中在这六单元中,演唱歌曲共有17首,分别是课本中表演部分规定的曲目,表演部分共有10课。
欣赏曲目共有8曲,通过以上曲目的欣赏,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的能力和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
这册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它与以往的教材有一定的区别,只有对教材了解了,才能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
本教材分为必学内容和选学内容,每部分曲目都跟有律动、读谱知识,而现行的实验教科书是没有单独列出,在课本中有机动联系在一起,欣赏没有单独列出,而是在每课的开头,命名曲欣赏改为聆听,这是一大不同之处。
三灵师不挂怀,冒涉道转延。
——韩愈《送灵师》◆教学目标要求:1 初步学习用轻快、明朗、富有弹性的声音唱好歌曲,了解时值,培养热爱音乐的兴趣。
2 初步了解音乐长短、强弱、高低,感受二分、四分、八分音符的不同时值。
3 学习木鱼、碰钟和铃鼓的演奏方法。
4 学习u o 的正确发音方法。
5 通过音乐游戏、表演动作,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
6 学习欣赏简单的乐曲,初步了解语言乐、语言使学生感知音乐的魅力,能使学生的音乐素质得到各方面的提高。
四本册教学重点、难点:1 重点内容:有趣的声音世界大雨和小雨国旗国旗真美丽布娃娃弹琴大鼓和小鼓彝家娃娃真幸福我爱家乡我爱祖国好朋友新年好各族小朋友在一起快乐小舞曲两只小象在动物圆里2难点:音的长短、低音、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五教具学具准备:1 投影仪投影片图片录音机磁带2 木鱼碰钟铃鼓双响筒3 动物头饰4 绳子大钟小铃六教学中采取的措施和方法:1 教学歌曲时,先向学生分析歌曲的情绪,应注意的地方,发音方法2 具体讲解木鱼、碰钟等的使用方法3 学唱新歌时,采用齐唱、轮唱、对唱、哼唱等种方式4 鼓励学生自编自演5 教学律动时,制作一些头饰,激发学生表演兴趣6 欣赏教学时,同时放投影或录像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7 多让学生动手演奏简单的乐器七教材内容课时及课时计划:共计30课时,另外再如有其它编创活动,时间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学期教材分析一、教材排本册教科书包孕“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语文园地”“白话交际”几个部分。
教材的开头是入学教育,用四幅图辅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了解学习常规。
然后是汉语拼音部分,共13课,在学习拼音的同时认识70个常用字。
而后是识字(一)、10篇课文。
两个识字单元各4课,每课识字12-14个。
20篇课文分作4个单元,大体按由浅入深的按次排,每个单元的课文在内容上有必然的联系。
在每个单元之后设语文园地,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
此外,全册设6个白话交际话题,放置在每个单元后面,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白话交际的训练。
识字的排,实行认写分隔隔离分散,多认少写。
全册要求认识400个常用字,写其中100个笔画简单的字。
二、教材的特点(一)、综合性教材采用多种方式体现语文学科的综合性,以便使初入学的儿童受到比力全面的语文启蒙教育,不仅在汉语拼音、识字写字、阅读、白话交际等方面打好基础,而且在兴趣、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方面做好奠基的工作。
学习内容的放置、学习能力的培养,从一开始就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
例如,在汉语拼音阶段,适当泛起了短语、句子和儿歌,学生在学习汉语拼音的同时认识部分汉字,把学拼音、识字、发展语言结合起来,不但增加了趣味性,及早获得成就感,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又如,在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中,设计了读读说说、读读画画、读读做做、读读演演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体现了语文能力的整体发展,以及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融合。
(二)科学性汉语拼音、识字、阅读、白话交际的排,都注意遵循儿童学习语文的规律。
以认字和写字为例,要求认的字,都是最常见的、泛起频率最高的;要求写的字,都是最常用的、最简单的。
儿童最先认识的字,是与他们的生活关系最密切的“爸、妈、我”。
全册要求认识400个字,都是泛起频率最高的常用字。
此外,识字的放置重视汉字本身的规律,采用象形字、会意字、看图识字、按事物归类识字等形式,使儿童在识字的同时了解汉字文化,认识身边的事物。
新课标人音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精品教案(全册)
第一课《好朋友》一、教学内容:1、聆听《玩具兵进行曲》2、聆听《口哨与小狗》3、表演《你的名字叫什么》4、表演《拉勾勾》二、教学总目标:1.学习以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往,喜欢并乐于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2.能够和大家一起整齐地演唱并背唱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拉勾勾》。
3.初步认识课本中的几种音乐学习标志,尝试以动作和语言表达活泼欢快的情绪。
三、教材分析:1.管弦乐《玩具兵进行曲》很多作曲家都写过以玩具兵为题材的儿童歌曲,例如皮埃尔的《玩具兵进行曲》,伊格鲁的《玩具兵阅兵式》,柴科夫斯基的舞剧《胡桃夹子》中的《玩具兵小进行曲》,波埃鲁涅的《玩具兵》等。
但是,德国作曲家莱昂•耶塞尔写的这首《玩具兵进行曲》是其中流行最广的一首。
莱昂•耶塞尔生于1871年。
《玩具兵进行曲》据说是作曲家回忆起小时候做的一个甜蜜的梦,用梦境里的故事写成。
内容是这样的:晚上,小主人睡觉了,玩具兵们一个个从玩具箱里偷偷爬了出来。
他们先排列成整齐的队伍游行,后来又打闹嬉耍。
正当天刚蒙亮的时候,小主人醒了,玩具兵们惊慌的逃回玩具箱子里。
小主人起床,打开箱子一看,玩具们东倒西歪地躺在里面。
呵!原来刚才是一场美丽的梦。
这支乐曲用复三部曲式写成。
C大调,2/4拍。
前面有个短小的引子,描写玩具兵正以小喇叭和大、小军鼓为前导开始游行。
里面加有木琴和木鱼声,那叮叮笃笃的音响更增加了儿童的乐趣。
第一部分情调明朗活泼,第二部分主题雄壮而有气势,反复时,加进了短笛、木琴、小钟琴,显得活泼风趣。
然后是第一部分的再现,接尾声。
在尾声里,作曲家用半音阶快速下行滑音,将玩具兵发现小主人醒了那惊慌失措而迅速地逃回箱子里的动作描绘得十分生动、逼真,乐曲最后用一个长音结束。
2.管弦乐《口哨与小狗》《口哨与小狗》,又译《吹口哨的少年和小狗》。
它是美国作曲家普莱亚(1870-1943)于1905年创作的一首通俗管弦乐小曲。
它描绘了小主人吹着口哨,和心爱的小狗在林荫道上散步的情景。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教案认识儿歌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教案认识儿歌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认识儿歌的概念,了解三字经、百家姓等经典儿歌,培养学生对儿歌的兴趣。
2. 能力目标:通过儿歌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音韵感知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儿歌的欣赏和学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对中华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了解儿歌的概念和分类,掌握经典儿歌《三字经》和《百家姓》。
2. 难点:培养学生对儿歌的音韵感知,掌握儿歌的韵律和节奏。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包括儿歌的相关图文材料和歌曲音频。
2. 用具:音响设备、书籍。
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10分钟)1. 导入新课前,播放一段儿歌音频,让学生猜测这是什么类型的音乐。
2. 提问:大家知道什么是儿歌吗?3. 引导学生回答,解释儿歌的含义。
Step 2:学习经典儿歌(20分钟)1. 引导学生念读《三字经》和《百家姓》,并对其中的字词进行解释。
2. 唱唱看: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唱一唱《三字经》和《百家姓》。
3. 分组合唱: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组学生轮流表演唱唱看。
Step 3:分析儿歌的特点(15分钟)1. 提问:大家觉得儿歌有什么特点?请用词语表达。
2. 引导学生分析儿歌的韵律、节奏和押韵特点,并用简单的语言解释。
Step 4:欣赏儿歌(20分钟)1. 播放一些经典儿歌的音频,让学生欣赏。
2.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儿歌的内容和感受。
Step 5:学唱儿歌(20分钟)1. 选择一首简单易学的儿歌,带领学生一起学唱。
2. 分组合唱: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儿歌合唱比赛。
Step 6:小结与巩固(10分钟)1. 教师总结儿歌的内容与特点,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
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选一首自己喜欢的儿歌,写一篇100字的心得体会。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儿歌的概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了解了经典儿歌《三字经》和《百家姓》的内容。
学生通过学唱儿歌,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和音韵感知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语文教材中儿歌的“韵”“节”“趣”
----兼谈人教版课标教材一年级上册中儿歌的教学处理问题小学第一学期的语文教材,儿歌的比例很大。
以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为例,教材中编排了大量的儿歌和押韵的浅显古诗,其中进入课文中的有11首,识字课中有4首,拼音部分有11首,“语文园地”(含拼音复习)中有9首,合计35首,占全册语言材料的68%[全册共编排各类文51篇(段、首)]。
因此,如何正确把握儿歌的特点,如何恰当的处理儿歌的教学,成了一年级上册教学中不容回避的问题。
一、儿歌的特点
儿歌是以低幼儿童为主要接受对象的具有民歌风味的简短诗歌。
儿歌既有民间流传的,也有作家诗人创作的。
儿歌一般具有下列主要特点:
1.韵。
“韵”指押韵。
儿歌几乎都押韵,无韵不儿歌。
我们成人都有这样的经验,有韵的语言材料,往往听后一遍便记住了,甚至终身不忘。
比如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某地农村的一条标语“要致富,少生孩子多种树”能迅速风靡全国,除了短小经典,10个字能概括千言万语的原因外,很重要的原因还在于押韵。
标语第一个短语的末字“富”和第二个短语的末字“树”押相同的“u”韵,因此人们一听便牢记不忘,于是逐渐流传开去。
看来,有韵的语言材料更便于记忆,这几乎成了无须证明的公理。
历史朝代复杂难记,编个《朝代歌》便好记了,化学元素周期表难背,编个押韵的《元素周期顺口溜》便化难为易了。
大凡顺口溜、“╳╳诀”“╳╳歌”便于识记,其原因就在于“押韵”。
儿歌也如此,它的显著特点便是“押韵”,如拼音部分的9课《小白兔》:
小白兔,穿棉袄,
耳朵长,尾巴小,
三瓣嘴,胡子翘,
一动一动总在笑。
每句的末字“袄、小、翘、笑”就是押的“iao”的韵。
儿歌有韵,读来容易上口,既好听,又好记,所以才受到儿童的喜爱。
2.节。
“节”指儿歌有节奏。
一般来说,儿歌除了押韵外,还有一定的节奏。
节奏本是音乐方面的概念,它是音乐固定的强弱音循环重复的序列,是规律性的强弱交替的运动。
我们去读儿歌,就会发现,许多儿歌都有这样的“规律性的”“循环重复”,使儿歌呈现出律动的节奏美感。
如,10课《比尾巴》:
第一小节: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第三小节:谁的尾巴弯?谁的尾巴扁?谁的尾巴最好看?
第二小节:猴子的尾巴长。
兔子的尾巴短。
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第四小节:公鸡的尾巴弯。
鸭子的尾巴扁。
孔雀的尾巴最好看。
在上面儿歌中,“谁的尾巴”“尾巴”作为重复的部分不断循环出现,构成了规律性的节拍,读起来像在唱歌一般,故有明快的节奏感。
音乐常识告诉我们,唱歌有节奏能产生音乐美感。
同样的道理,儿歌出现有规律的某些“节拍”,也会产生悦耳动听的节奏美感。
如9课:“影子在前”“影子在后”“影子在左”“影子在右”中不断重复出现“影子在”这个部分,每个句子字数又相同,所以读起来很有节奏感。
其实,这种有规律的回环呈现,不仅产生节奏美感,还对儿童识字大有好处。
它不断地重复出现某些字词,便于儿童在同一首儿歌里与那些字词多次见面,所以能为儿童提供了更多的识字机会,有利于他们识字和巩固。
比如,上面《影子》的四个短语共16个字,但是“影子在”这三个字就重复呈现过四次,学生就与这三个字认读过四次;剩余的字依次变换为“前、后、左、右”四字,也有顺序有规律,因而识字变得更轻松。
3.趣。
“趣”指童趣。
本来,儿歌有“韵”既包括“押韵”,也包括“情韵”。
这个“情韵”主要指儿歌在浅显文字中透露出的童真童趣。
如17课《雪地里的小画家》,动物的脚印就能踩出画,这对于孩子来说会是多么有趣呀;拼音部分的“复习三”中的《拼一拼》“三个圈圈,三条直线”,就能“拼出小鸭,嘴巴扁扁。
拼出小兔,尾巴短短”,对儿童也是蛮有情趣的事。
二、儿歌的教学处理
一年级上册安排这么多的儿歌,我们应该领会编者的意图,利用儿歌的特点,发挥儿歌的功能,为识字和阅读服务。
1.利用儿歌有韵有节的特点,捕捉住儿歌的节点和韵脚,或读或唱,让儿童初步感受阅读的乐趣。
例如,《影子》
影子在前,影子在左,
影子在后,影子在右,
影子常常跟着我,影子常常陪着我,
就像一条小黑狗。
它是我的小朋友。
这首儿歌的韵脚落在二、四句末的“后、狗、右、友”上,押的“ou”韵。
我们教学时,可以通过示范,将这个音读得稍重,重音落在“ou”韵上,形成有规律呈现的重音,从而产生韵律感。
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由于每个短语的前后两句字数相等,“影子在╳”“影子常常╳╳”的循环呈现,进一步强化了儿歌的节奏感,我们甚至可以依其构成划分出“节拍”来击掌吟唱,如《影子》可以划出下列“节拍”:
╳╳╳╳//╳╳╳╳//╳╳╳╳╳╳╳//╳╳╳╳╳╳╳//
一小节:影子在前,影子在后,影子常常跟着我,就像一条小黑狗。
二小节:影子在左,影子在右,影子常常陪着我,它是我的小朋友。
再如《四季》,也可以有“节拍”:
╳╳╳╳//╳╳╳╳╳//╳╳╳╳//
一小节:草芽尖尖,他对小鸟说:“我是春天。
”
二小节:荷叶圆圆,他对青蛙说:“我是夏天。
”
通过这种和着韵脚,和着“节拍”的朗读,学生会对读唱儿歌很感兴趣,因此能让儿童初步享受到阅读的乐趣。
2.利用整体识记的优势,帮助儿童识字和巩固。
由于儿歌有韵有节,学生读来朗朗上口,学生很容易整体记忆这些短小浅显的儿歌。
我们关注儿歌的实际识读情况也常常可以发现,儿童能背整首儿歌却不一定能全部认识儿歌中的汉字。
这是因为儿歌有韵有节,这种押韵的有节奏的声音信息先行进入儿童的记忆库,儿童一听即背,或一读即背,故出现能背全部儿歌却不能认全部汉字的情况。
根据儿童对儿歌整体识记儿歌的优势,我们可以让学生在整体背诵儿歌的基础上,再落实细化到个别字的识记中。
比如,4课《哪座房子最漂亮》的前几句是:
一座房,两座房,
青青的瓦,白白的墙,
宽宽的门,大大的窗。
我们可让儿童先听先读儿歌,让富有音乐美感的声音信息先行进入儿童大脑记忆库,待学生整体能背这些句子后再呈现要求会认的生字。
假如学生在识字过程中不会认“窗”,他们可以通过读、背这几句儿歌,依据位置推测出第三句的末字“窗”应读“chuāng”来。
同样的道理,如果学生学了儿歌,过了一段时间遗忘了其中某个生字,他同样可以采取读背这几句儿歌来回忆“回生”生字的位置,从而回
忆起读音来。
比如,如果学生遗忘了“座”字,他便可以读背儿歌,依据读音顺序回忆这个字在儿歌中读音。
可见,通过整体识记儿歌,能帮助学生识字和巩固。
3.充分发挥儿歌富有童趣的特点,让学生在朗朗上口的吟唱中,去想像、猜测、操作,从而感受到儿歌的童真童趣,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
例如,通过朗读中转换角色想像7课《小小的船》里的“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的情境美;通过朗读中推测,去猜拼音部分的5课《猜一猜》的“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
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说的是“手”;通过边读边动手,感受到拼音部分《复习三》“拼一拼”的乐趣……
总之,我们进行儿歌教学,不要盲目讲解,不要进行儿歌分析,不要把儿歌教学复杂化。
所有的儿歌教学,最重要的工作是:要根据儿歌特点,引导儿童多读,从中享受朗读的乐趣,要读得有韵有节,读得有滋有味。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不同地方出现的儿歌,教学时应该有所区别。
“语文园地”和拼音复习部分的儿歌,主要是朗读或背诵;拼音中出现的儿歌除了朗读,要注意运用儿歌来练习拼音,认识汉字;在课文中出现的儿歌,除了充分朗读外,还要适当引导学生识字写字,并在读中去想像,去猜测,去动手操作,从中感受儿童生活的趣味,享受读书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