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
《宏观经济学》期末总复习
《宏观经济学》期末总复习
在学习宏观经济学的过程中,我们逐渐揭开了经济运行的神秘面纱,了解了国家经济的整体表现和趋势。期末考试临近,让我们一起对这
门课程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总复习。
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整个经济的总体运行情况,包括经济增长、通
货膨胀、失业、国际贸易等重要方面。
首先,我们来谈谈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
指标,它反映了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商品和服务的增加量。
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劳动力、资本、技术进步等。在复
习时,要理解这些因素是如何相互作用来推动经济增长的,以及政府
可以采取哪些政策来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
通货膨胀是宏观经济学中的另一个关键概念。通货膨胀意味着一般
价格水平的持续上升。它会对经济产生多方面的影响,比如降低货币
的购买力,影响人们的储蓄和投资决策,甚至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
我们需要了解通货膨胀的成因,如需求拉动、成本推动等,以及政府
如何运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控制通货膨胀。
失业问题也是宏观经济学关注的重点。失业不仅给个人带来经济和
心理上的压力,也会对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行产生负面影响。要清楚不
同类型的失业,如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以及它们
产生的原因和解决办法。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在降低失业率方面起着
重要作用,这也是复习的要点之一。
接下来是宏观经济中的总需求和总供给。总需求包括消费、投资、
政府购买和净出口,它反映了在不同价格水平下经济中对商品和服务
的需求总量。总供给则表示在不同价格水平下企业愿意提供的商品和
服务的总量。理解总需求和总供给曲线的移动因素以及它们如何影响
宏观经济学(期末总复习)
《宏观经济学》总复习
•GDP: 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GNP:一国永久居民在一定时期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计算原则:GDP——国土原则;
•GNP——国民原则。
•例:一个在中国开公司的美国人取得的利润属于美国GNP的一部分,但不是美国GDP的一部分。
•生产法: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所有产出和服务的价值总和减去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中间产品的价值总和,用这种方法统计出来的价值总和反映的是一个国家在这一时期所有新创造的价值。
•例:一件衣服要经过种棉、纺纱、织布、制衣和销售五个环节,假设棉花价值15元(当年新增价值),纺成纱售价20元,再将纱织成布售价30元,制成成衣卖给售衣商价格45元,最后售衣商卖给消费者一件衣服为50元。试用增值法计算GDP?
•解:15+5+10+15+5=50元
•支出法—从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对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需求(即总支出)角度来测算GDP的数值。
•GDP=C+I+G+NX
=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净出口
消费支出:指的是本国居民对最终产品和服务的购买,消费支出包括:
•(1)对耐用消费品(彩电、冰箱、空调等)的支出;
•(2)对非耐用消费品(食物、衣服、染料等)的支出;
•(3)服务支出(医疗、教育、娱乐等)。
投资支出包括购买新资本品(即固定资产投资)的支出和企业存货增加的支出。
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商业固定资产投资和住宅投资。
存货投资=年末存货价值-年初存货价值
•政府支出中用于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但不包括政府支出中用于转移支付的部分。
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九章宏观经济运行与国民收入核算
要实现宏观经济的均衡,总需求必须等于总供给。
四部门经济均衡C+I+G+X=Y=C+S+T+M
S=I+(G-T)+(X-M),
私人储蓄的3个作用
1将储蓄借给企业部门
2将储蓄借给政府部门
3将储蓄借给外国部门
GDP: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名义GDP:按当年价格计算的最终产品的价值
实际GDP:按基期最终产品的不变价格计算出来的国内生产总值
名义GDP和实际GDP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最终产品的现期价格水平与基期价格水平的变动上。GDP=C+I+G+NX
GDP缩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 通货膨胀率=GDP缩减指数变化/上一年的GDP缩减指数
生产价格指数PPI,不同时期为购买一篮子样本商品所支付的成本的价格指数
消费价格指数CPI,生产过程中各个阶段生产者索取的价格
失业的四种类型1摩擦性失业2季节性失业3结构性失业4周期性失业
以GDP为核心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并不能真实的反映一个经济体的总产出。(自产自销产品不算人GDP)
第十章总需求分析,国民收入的决定
图像横轴Y ,纵轴AD ,画出Y=AD线
Y=AD=C+I+G+NX I+G=S+T
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净出口被称为在短期内拉动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
在一个经济体中,只要实际产出偏离均衡产出,存货变动机制的作用就会使实际产出向均衡产出趋近,并最终稳定在均衡产出的水平上。
消费函数:C=C0+cY c是边际消费倾向dC/dY 平均消费倾向C/Y
储蓄函数:S=-C0+(1-c)Y (1-c)是边际储蓄倾向dS/dY 平均储蓄倾向S/Y
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吐血整理
第一章
一、与定义与区别
国内生产总值:
按照国土原则,以地理上的国境为统计标准,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厂商和个人在国内或本国领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及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其人口包括居住在本国的本国公民,居住在本国的外国公民,不包括居住在外国的本国居民。
国民生产总值:
按照国民原则,以本国公民为统计标准。本国居民包括居住在本国的本国公民、暂居外国的本国公民,不包括居住在本国的外国公民。的一部分可以来自国外。
⏹=该国国民在国内所创造的最终产品的总价值+外国国民在本
国所创造的最终产品的总价值。
⏹+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二、的三种统计方法
1.增值法(部门法)
基本原则:依据提供产品与劳务的各部门产值来计算,从生产角度它反映了的来源。最终产品的价值()=最终产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价值增值。
具体做法:
(1)核算的范围:提供物质产品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提供劳务产
品的第三产业。
(2)核算的标的:各部门增加值,即总产值扣除中间产品价值后的余额。
2. 支出法
基本原则:从最终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支出加总,计算该年内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从最终产品的购买者角度:消费者C;厂商I;政府G;进出口部门
公式:()
3. 收入法
基本原则:从生产要素投入市场的角度加以统计。
任何产品和服务出售后获得的收入,并定会通过厂商分配到各种生产要素中去。
公式:
三、其他经济指标
1. :国内生产净值=-(固定资产)折旧
2. :国民收入=工资+利润+利息+租金+非公司企业收入-(固定资产)折旧-间接税
宏观经济学期末知识点总结
宏观经济学期末知识点总结
1. 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一
个国家经济活力的主要指标,它表示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所有最终产品和
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GDP可以通过净产出法、净收入法和净支出法来计算。
2.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商品和服务的平均价格持续上升的现象。
通货膨胀可以通过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或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来衡量。通货膨胀对经济有积极和消极的影响,适度的通货膨胀有助于促进经
济增长,但高通胀率可能导致经济不稳定。
3.失业率:失业率是指劳动力中失业人口的比例。失业率是衡量劳动
市场状况的重要指标,可以指示经济的景气程度。失业率的水平取决于劳
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
4.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总的生产能力的扩大。经
济增长可以通过增加生产要素(如劳动力和资本)或提高生产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对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减少贫困非常重要。
5.政府财政政策:政府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影响
经济活动的政策。在经济衰退时,政府可以增加支出来刺激经济增长,而
在通胀压力过大时,政府可以减少支出或提高税收来抑制经济活动。
6.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由中央银行制定和执行的,通过调整货币供
应量和利率来影响经济活动。货币政策的目标通常是保持物价稳定和促进
经济增长。
7.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指各国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买卖活动。国际贸易对于各国经济的发展和增长非常重要,并且有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扩大市场。
8.经济周期: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在一段时间内的波动。经济周期通常包含扩张期、顶点、衰退期和底点等不同阶段。经济周期的波动是由于市场供求关系、货币政策、技术创新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产生的。
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最强精简版
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最强精简版
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最强精简版~!顿时毫无压力~~~来源:杨宝通的日志
宏观经济学复习资料Part One
未完待续哈
两组概念
1、宏观经济学需要构建模型来解释问题
内生变量:模型中需要解释的变量
外生变量:模型接受为给定的变量
2、价格的伸缩性与黏性
长期我们认为价格呈现伸缩性,短期价格呈黏性
第一部分
一、国内生产总值(GDP)
一)相关概念
1、定义:国内生产要素所得的总收入
国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与服务的总支出
2、名义GDP:按现期价格衡量的产品与服务的价值
实际GDP:用一组不变价格衡量的产品与服务的价值(可理解为排除价格因素)
GDP平减指数=名义GDP / 实际GDP
二)GDP核算
1、支出法
支出的组成部分用Y代表GDP
国民收入核算式:Y = C + I + G + NX
强调:
λ炒房不属于投资,属于投机并没有为社会创造价值,只是社会财富的再分配
λ I为实际投资
λ I:企业固定投资&住房固定投资&存货投资
投资为新资本的创造
EX:1)史密斯为自己购买了一所百年历史的维多利亚式房子
2)琼斯为自己建造了一所全新的现代房子
解释:2)创造GDP 史密斯购买的房子只是已有住房的重新配置,史密斯购买住房属于投资,而卖主的存货投资减少,因此不增加GDP,该房子已经包括在建造当年的GDP当中,属于存货投资一项λ政府购买不等同于政府支出另外一部分为转移支付和公债利息
2、收入法
3、生产法:各部门增值的总和(增值:产出的价值减去投入的中间产品的价值)
三)国民收入的其他衡量指标
GNP衡量国民所赚取的总收入
(完整word版)《宏观经济学》期末总复习
《宏观经济学》总复习
1、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框架。
2、试述国民收入核算中五个总量指标:GDP、NDP、NI、PI、DPI之间的关系。
(1)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五个总量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国内生产净值(NDP):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新增加的产值,即在GDP中扣除了折旧后的产值。(总投资、净投资、重置投资的概念)
国民收入(NI):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由于生产的各种生产洋提供者所得到的全部收入,即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的货币价值之和。
个人收入(PI):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有个人得到的全部收入之和。
个人可支配收入(DPI):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最后归个人所有并能直接支配和使用的全部收入。
(2)国民收入核算中五个总量指标之间的关系
GDP-折旧(资本消耗)=NDP
NDP-企业间接税=NI
NI-(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公司未分配利润)+政府和企业给个人的转移支付+利息调整+红利=PI
PI-个人所得税=DPI
3、凯恩斯提出的基本心理规律有那些?
凯恩斯提出的基本心理规律有: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以及流动
性偏好。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是指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
加的多。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是指由于资本家普遍对未来存在信心不足,从而导致资本
的边际效率递减。流动偏好指出于交易动机、预防动机以及投机动机而使人们对货币的
流动性产生偏好。
4、凯恩斯理论的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在何时达到均衡?如何调整以实现均衡?
宏观期末试题及答案
宏观期末试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的是()。
A. 个体经济行为
B. 产业内部关系
C. 市场行为
D. 全球经济关系
答案:D
2. 下列哪种货币供应渠道不属于央行的操作渠道?
A. 存款准备金政策
B. 开放市场操作
C. 货币市场操作
D. 贴现贷款操作
答案:C
3. 当一个国家的货币供应量增加时,该国家的物价水平通常会()。
A. 上升
B. 下降
C. 保持不变
D. 波动
答案:A
4. 经济增长率的计算公式是()。
A. (GDPt - GDPt-1)/GDPt-1 × 100%
B. (GDPt-1 - GDPt)/GDPt-1 × 100%
C. (GDPt - GDPt-1)/GDPt × 100%
D. (GDPt-1 - GDPt)/GDPt × 100%
答案:A
5. 下列哪种货币政策工具可以用于调控通货膨胀?
A. 货币供应量
B. 货币利率
C. 外汇储备
D. 货币市场利率
答案:B
二、简答题
1. 请解释货币的三个职能。
货币的三个职能分别是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储藏手段。
首先,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可以衡量和比较各种商品和服务的价值。
其次,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可以在市场上作为交换媒介,方便商品
和服务的买卖交易。
最后,货币作为储藏手段,人们可以将其储存起来,以备将来使用。
2. 请解释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通货膨胀会降低货币的购买力,导致物价上涨,减少人们的
消费能力和生活水平。
其次,通货膨胀会扭曲资源配置,由于价格上涨,生产成本增加,
(完整word版)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解析
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解析
一、重点名词解释:
1.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在一个国家领土范围内,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2.均衡产出: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称为均衡产出或收入。
3.乘数: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量的最初注入量的比例。
4.投资乘数: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
5.产品市场均衡:是指产品市场上供给与总需求相等。
6.IS曲线:一条反映利率和收入间相互关系的曲线。这条曲线上任何一点都代表一定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样的组合下,投资和储蓄都是相等的,即i=s,从而产品市场是均衡的,因此这条曲线称为IS 曲线。
7. 凯恩斯流动性偏好陷阱:凯恩斯认为当利率极低时,人们为了防范证券市场中的风险,将所有的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同时不论获得多少货币收入,都愿意持有在手中,这就是流动性陷阱。
8.LM曲线:满足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下的收入y与利率r的关系的曲线称为LM曲线。
9.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10.货币政策:是指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P518
11. 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如某一数量的公共支出)而对私人消费和投资的抵减。
12. 自动稳定器:也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13.经济滞胀:又称萧条膨胀或膨胀衰退,即大量失业和严重通货膨胀同时存在的情况。
经济学(宏观)-期末复习资料
《经济学(宏观)》期末考试标准复习试卷及答案
教学单位专业年级
一、单选题(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所选答案的相应字母填在括号中)
1、在下列项目中,不属于政府购买的是………………………………( B )
A、地方政府办一所中学
B、政府给低收入者提供一笔政府补贴
C、政府订购一笔军火
D、政府给公务人员增加薪水
2、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条件是…………………………………………( A )
A、储蓄=投资
B、投资=消费
C、税收=政府支出
D、进口=出口
3、GDP与NDP的差额是………………………………………………( C )
A、直接税
B、间接税
C、折旧
D、政府的转移支付
4、根据凯恩斯消费函数,决定消费的因素是…………………………( A )
A、收入
B、价格
C、利率
D、偏好
5、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 A )
A、缓和了经济萧条但增加了政府债务,
B、缓和了经济萧条也减轻了政府债务,
C、缓和了通货膨胀但增加了政府债务,
D、加剧了通货膨胀但减轻了政府债务,
6、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会使银行准备金……………………………( A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能确定
7、如果中央银行采取扩张的货币政策,可以……………………………( C )
A、在公开市场买入债券,以减少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促使利率上升。
B、在公开市场卖出债券,以增加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促使利率下跌。
C、在公开市场买入债券,以增加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促使利率下跌。
D、在公开市场卖出债券,以减少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促使利率上升。
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个人整理)
货币的含义(包括广义与狭义)
5.2 货币需求(含义、函数)
满足货币的三种不同动机
流动偏好陷阱(概念、特点)
货币供给(名义和实际)
(利率是由货币曲线共同决定、m变动对利率的影响)
5.3 银行存款准备制度与银行存款的创造
法定准备金的定义
法定准备率的定义
银行存款创造乘数(会求货币创造乘数)
有效需求理论
总支出分析法
储蓄与投资分析法
4.3 国民收入的两个缺口(出现的原因及措施)
通货紧缩缺口
通货膨胀缺口
4.4乘数论(以笔记为主)
乘数的概念
掌握两部门和三部门乘数、四部门乘数的定义
(投资乘数、消费支出成熟、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政府转移性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对外贸易乘数的定义和公式)
5 货币的需求与供给
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有效需求不足
萨伊定律核心思想:供给决定需求
1.3 流量与存量分析
流量:指一定时期测算的量值 存量:指一个时间点测算的量值
关系:流量来自于存量,流量又归于存量之间
e.g:资本是存量
2 政府的经济作用与宏观收入再分配
2.1 公共产品
概念:与私有物品相对,一个人的消费不减少其他人的消费,由政府提供,又称公共财产。
消费(Consumption):居民支出占GDP一半以上,包括耐用品、劳务购买、消费品和劳务支出,不包括建造住宅。
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汇总题库
,.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一、单项选择题
1. 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
A.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在该国境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货币价值总和
B.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该国的国民(无论在哪里居住)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货币价值总和
C.等于C、In、S、Xn 的总和
D.在数值上总是低于GNP
2.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GNP)()
A.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在该国境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货币价值总和
B.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该国的国民(无论在哪里居住)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货币价值总和
C.等于C、S、G、和Xn 的总和
D.在数值上总是低于GDP
3.一国的GDP 和GNP 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GDP 包括()A.外国要素所有者在该国内获得的净要素报酬
B.固定资本消费C.转移支付D.政府购买支出
4.在哪种情况下,GDP 会等于GNP?()
A.转移支付为零时B.固定资本消费为零时
C.外国要素所有者在该国内获得的净要素报酬为时
D.个人税收为零时5.假定李强支付1000 元给王刚,则()
A.可以肯定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加了1000 元
B.可以肯定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加了,但无法确定增加的数量
C.可以肯定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了,但无法确定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是增加还是减少
D.据已知信息无法确定国内生产总值是否发生变化
6.进行国民收入核算时怎样避免重复计算?()
A.在计算时包括转移支付
B.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都计算在内
C.只计算最终产品和劳务
D.只计算中间产品
7.将一国经济中所有市场交易的货币价值进行加总()A.会得到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全部资源的市场价值
《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提纲
第十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凯恩斯的消费理论(消费与储蓄倾向的计算、关系、几何意义)(教材 P383-387)
消费与储蓄倾向的计算:
边际消费倾向(MPC) 定义:增加的消费与增加的收入之比率,也就是增加的 1 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部分的比率,称为边际消费 倾向(MPC)。(消费曲线上任一点的斜率)
3、根据下列统计资料,计算 GDP、NDP、NI、PI 及 DPI
净投资 净出口 储蓄 资本折旧 政府转移支付
300
政府购买
200
40
社会保险金
130
个人消费支出
500
50
公司未分配利润
100
120
公司所得税
50
第 3 页(共 21 页)
★诚毅国贸 1392 班宏观期末复习提纲★
【答案】 (1)国内生产总值=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500+(300+50)+200+40=1090(亿美元)
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宏观经济学》课程综合复习资料
一、判断题
1.政府的转移支付增加了,则本期的国内生产总值一定会增加。
答案:错
2.国内生产总值是指资本的形成,所以今年购买的二手车也应该计入当年的国内生产总值。
答案:错
3.总需求与总供给相等时的国民收入一定是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
答案:错
4.经济生活中的通货膨胀现象是由货币供给量增加引起的。
答案:错
5.政府公债利息增加了,则本期的国内生产总值一定会增加。
答案:错
6.经济生活中的通货膨胀现象是由总需求增加引起的。
答案:错
7.政府购买性支出减少了,则本期的国内生产总值也会减少。
答案:对
8.政府购买增加时,资本存量就一定增加。
答案:错
9.由于对外贸易的存在,四部门的平衡预算乘数一定大于三部门平衡预算乘数。
答案:错
10.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等于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加通货膨胀率。
答案:错
二、单选题
1.今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去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说明()。
A.今年物价水平一定比去年高了
B.今年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总量一定比去年增加了
C.今年的物价水平和实物产量水平一定都比去年提高了
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一定正确
答案:D
2.在一个有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的部门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GDP是()的总和。
A.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B.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C.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
D.工资、地租、利息、利润和折旧
答案:A
3.内在稳定器的功能是()。
A.减少经济活动的周期性波动
B.阻止经济衰退
C.实现充分就业
D.稳定收入,刺激价格波动
答案:A
4.当总供给曲线为正斜率,单位原材料的实际成本增加时,总供给曲线会移向()。
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题库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
课程的考核要求
本课程采取闭卷考试的方式;时间为2小时(120分钟)
总评成绩的计算依据:
(1)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其中期中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20%,课堂小测验(至少两次)占5%,作业等占5%。
(2)期终成绩:占总评成绩的70%,以期终考试成绩为依据。
如下表所示:
识记部分约占30%;理解部分约占40%;运用部分约占30%。
考试题型包括判断、选择、作图、计算、简答、分析论述等。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一、主要概念
国民生产总值 (GNP)、国内生产总值 (GDP)、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总投资和净投资、重置投资、存货投资、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净出口、间接税、国民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储蓄一投资恒等式。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中 ( )
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
B、政府发放给贫困家庭的救济金
C、经纪人从旧房买卖中收取的佣金
D、保险公司收到的家庭财产保险费
2、“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 ( )0
A、一定是对的
B、一定是不对的
C、可能对,也可能不对
D、以上三种说法全对
3、下列哪一项计入GDP 中? ( )
A、购买一辆用过的旧自行车
B、购买普通股票
C、汽车制造厂买进10吨钢板
D、银行向某企业收取一笔贷款利息
4、某国的资本品存量在年初为10000亿美元,本年度生产了2500亿美元的资本品,资本消耗折旧为2000亿美元,则该国在本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是 ( )
A、2500亿美元和500亿美元
宏观经济学复习资料
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
一、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1.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张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2.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3.消费支出,是指购买耐用消费品、非耐用消费品和劳务的支出。
4.投资,是指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的支出。
5.政府购买,是指各级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
6.名称GDP,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7.实际GDP,是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8.失业,是有劳动能力的人想工作而找不到工作的社会现象。
9.物价总水平,或者说一般物价水平,是指所有商品和劳务交易价格总额的加权平均数值。
10.消费价格指数(CPI),又称生活费用价格指数,是指通过计算城市居民日常消费的生活用品和劳务的价格水平变动而得到的指数。
11.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是指通过计算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所有阶段上所获得的产品的价格水平变动而得到的指数。
12.均衡产出,是指和总需求相一致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
13.消费函数,或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和收入之间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吐血整理
第一章 一、GDP 与GNP 定义与区别 国内生产总值GDP :
按照国土原则,以地理上的国境为统计标准,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厂商和个人在国内或本国领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及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其人口包括居住在本国的本国公民,居住在本国的外国公民,不包括居住在外国的本国居民。 国民生产总值GNP:
按照国民原则,以本国公民为统计标准。本国居民包括居住在本国的本国公民、暂居外国的本国公民,不包括居住在本国的外国公民。GNP 的一部分可以来自国外。
⏹ GDP =该国国民在国内所创造的最终产品的总价值+外国国民在本国所创造的最终
产品的总价值。
⏹ GNP +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GDP +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二、GDP 的三种统计方法 1.增值法(部门法)
基本原则:依据提供产品与劳务的各部门产值来计算GDP ,从生产角度它反映了GDP 的来源。最终产品的价值(GDP )=最终产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价值增值。 具体做法:
(1)核算的范围:提供物质产品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提供劳务产品的第三产业。 (2)核算的标的:各部门增加值,即总产值扣除中间产品价值后的余额。 2. 支出法
基本原则:从最终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支出加总,计算该年内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从最终产品的购买者角度:消费者C;厂商I;政府G;进出口部门X-M 公式:GDP=C+I+G+(X-M ) 3. 收入法
基本原则:从生产要素投入市场的角度加以统计。
任何产品和服务出售后获得的收入,并定会通过厂商分配到各种生产要素中去。 公式:GDP=C+S+T 三、其他经济指标
1. NDP :国内生产净值=GDP -(固定资产)折旧
2. NI :国民收入=工资+利润+利息+租金+非公司企业收入=GDP -(固定资产)折旧-间接税
3. PI :个人收入= NI — 转移支出+转移收入
转移支出: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公司未分配利润
转移收入:退伍军人津贴、失业救济金、养老金、职工困难补助等。
4.DI :个人可支配收入= PI -个人所得税=个人消费+个人储蓄+消费者所付利息 四、GDP 的价格矫正指数
名义GDP :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实际GDP :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G DP
G DP
实际名义价格矫正指数
GDP
也称GDP 折算指数,或GDP 平减指数。
第二章
一、消费与储蓄
(一)凯恩斯的消费理论(绝对收入理论)
1. 消费、储蓄和收入三者之间的关系
2. 平均消费倾向和平均储蓄倾向
⏹ 平均消费倾向:消费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 ⏹ 平均储蓄倾向:储蓄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
3. 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
⏹ 边际消费倾向:消费增量占可支配收入增量的比例。 ⏹ 边际储蓄倾向:储蓄增量占可支配收入增量的比例。
4. 消费曲线和储蓄曲线 ⑴消费曲线
⑵储蓄曲线
⑶消费曲线和储蓄曲线的对应关系
⏹ 互为补数两者之和=可支配收入,即Y d =C+S 。 ⏹ 两者只要有一个确定,另一个也确定。
-a
d
d cY a C Y f +==)(C 消费函数为引致消费
边际消费倾向必要的基本生活消费自发性消费
d bY c a MPC : :
Yd
A a
)
(d Y f =S C Y d +=:储蓄消费;可支配收入;S :C :d Y d C
Y APC =
平均消费倾向d
Y S
APS =平均储蓄倾向d
Y C
MPC ∆∆=
边际消费倾向d
Y S
MPS ∆∆=边际储蓄倾向1
Y S C Y S Y C MPS MPC =∆∆+∆=∆∆+∆∆=+d d d 借款消费
,当边际储蓄倾向储蓄函数a S Y b bY a S Y f d d
d -==+== 0MPS :-)(S
5. 长期消费曲线和短期消费曲线
现实数据与凯恩斯消费理论的两点区别:
⏹ 1.APC 角度:短期APC 递减,长期APC 不变。 ⏹ 2.MPC 角度:短期MPC<长期MPC 。 (二)其他消费函数理论 1. 相对收入消费假定
提出者:哈佛大学教授 杜森贝利 理论观点:消费不仅取决于现期的绝对收入,更主要取决于人们过去的消费习惯及周围群体的消费水平。
☐ “棘轮效应”:消费者的现期消费支出不因收入减少而减少,但会因收入增加而增加。 ☐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2. 永久收入假定
提出者:美国经济学家 米尔顿.弗里德曼
理论观点:现期消费支出是根据他的永久收入决定。
⏹ 永久收入:消费者可以预计到的长期收入。即根据一段时期可以测得收入为依据来
加权平均一个较长期的收入。
3. 生命周期假定
提出者:美国经济学家 弗朗科.莫迪利安 理论观点:人们不是根据现期的绝对收入进行消费的,而是根据他的一生可以获得的收入和财富来计划他的生活消费支出,以达到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消费最佳配置。
二、两个部门国民收入的决定 (一)两个部门国民收入的决定
国民收入决定的分析方法 总支出分析法(45°线模型)
C
Yd
A
d Y d Y Y ,Y S C I C =====+==+==两个部门分析时总供给
求计划的(意愿的)总需均衡产出总收入总供给总支出总需求S
D S D Y Y Y Y d
cY a C +=:短期消费函数d
cY =L C :长期消费曲线称“消费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