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问题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业务]资产证券化业务介绍及典型案例介绍

[业务]资产证券化业务介绍及典型案例介绍

资产证券化业务介绍及典型案例介绍“如果你有一个稳定的现金流,就将它证券化。

”这句华尔街的名言有望在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变成现实。

2013年2月26日,证监会最新发布了《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券商资产证券化业务新规”),该规定的部分修改内容不仅可能进一步推动券商资管业务升级发展,也有可能对包括信托公司在内的泛资产管理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本篇报告试图对券商资产证券化业务新规的重点条款进行解读,并就券商资产证券化业务的操作流程及典型案例予以展示,希望能够为我司今后相关业务开展提供借鉴指引。

第一篇券商资产证券化业务概况1.资产证券化业务定义资产证券化是将缺乏流动性但能够产生可预见的稳定现金流的各种资产,通过一定的结构安排,对资产中风险与收益要素进行分离与重组,进而转换成为在金融市场上可以出售的流通的证券的过程。

进行资产转化的机构称为资产证券化的发起人或原始权益人,发起人将持有的各种流动性较差的金融资产,如信贷资产、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基础设施收费权等,分类整理为一批资产组合(基础资产),出售或信托给特定的交易机构(SpecialPurposeVehicle,SPV),再由SPV根据购买下的基础资产进行证券化处理,发行资产支持证券,以收回购买基础资产支付的资金。

受托人(计划管理人)管理的基础资产所发生的现金流入用于支付投资者回报,而发起人则得到了用以进一步发展业务的资金。

因此,资产证券化不仅仅是金融机构进行基础资产流动性与风险管理的工具,也为广大非金融机构的企业进行融资提供了一条现实的可行路径。

目前,我国信托公司的资产证券化业务还主要集中于与银行合作的信贷资产证券化,而证券公司过去发行的“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则更多集中于对企业资产进行证券化。

不过,根据2013年2月26日证监会最新发布的券商资产证券化业务新规,券商开展此类业务的运行模式与资产范围均有了颠覆性的重大突破,对泛资产管理行业未来业务的开展可能产生巨大的影响。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管理办法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管理办法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管理办法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管理办法一、总则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之一,在经济运营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不良资产对于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和金融风险管理构成了严峻的挑战。

为了合理、科学地管理不良资产,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抵御能力,制定本办法。

二、不良资产的定义1. 逾期90天以上的贷款和利息;2. 逾期90天以上的信用卡透支和利息;3. 因投资不当或市场变化导致价值大幅下降的证券和债券投资;4. 经营不善导致的固定资产租赁合同的违约;5. 经营不善导致的企业资产出售所得未能偿还的银行债券;6. 其他不能按时清偿利息和本金的债务。

三、不良资产管理原则1. 全面管理:商业银行应全面考虑不良资产对经营风险的影响,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2. 分类管理:根据不同类型的不良资产特点,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3. 风险定价:对于不良资产,商业银行要根据其风险程度确定相应的风险定价,以提高其自身的风险防范能力;4. 多元化处置:商业银行应通过多种方式来处置不良资产,以实现最大程度的价值回收;5. 制度建设:商业银行应建立完善的不良资产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体系,确保管理和处置的合规性。

四、不良资产管理程序1. 不良资产申报:当商业银行发现有逾期90天以上的贷款或其他不良资产时,应立即向上级机构进行书面申报;2. 不良资产处置方案:上级机构接受不良资产申报后,商业银行需提交不良资产处置方案,包括处置方式、时间表和预期收益等;3. 不良资产处置执行:商业银行应按照上级机构批准的处置方案执行,确保及时、有效地处置不良资产;4. 不良资产盘点:商业银行应定期进行不良资产盘点,及时调整处置方案和预期收益;5. 不良资产风险评估:商业银行应定期对不良资产进行风险评估,以便调整风险定价和风险防控措施。

五、不良资产管理制度商业银行应建立不良资产管理制度,包括不良资产申报制度、不良资产处置方案制度、不良资产盘点制度和不良资产风险评估制度等。

2021年资产证券化市场研究报告

2021年资产证券化市场研究报告

2021年资产证券化市场研究报告2017年以来,资产证券化市场呈明显放量增长态势,在2020年存量突破4.50万亿后,2021年有望逼近6万亿。

近三年的资产支持证券(Asset-backed Securities,以下简称ABS)的年均净增规模亦均达到万亿级别,发行规模则逼近3万亿,可以说放量趋势非常明显。

特别是,对于商业银行而言,理论上真正主流的基础性投行业务实际上只有承销与流转(主要指ABS)两大类,而在地方性银行参与力度有所加大、市场放量较为明显的情况下,备受政策鼓励的资产证券化业务理应作为投行业务主力方向。

2020年的资产证券化市场放量态势有望在2021年延续,融资受限和额度紧张的市场主体对资产证券化有更多需求(如房地产以及融资租赁、保理等类金融),政策鼓励的领域(如供应链、不良贷款、消费贷、汽车贷等)也会有不错发展。

一、资产证券化市场全解:不断放量、空间较大,需高度重视有很多证据可以说明资产证券化市场正处于放量增长阶段,未来空间较大。

(一)美国ABS规模的市场份额长期在1/5以上,远超中国的4%ABS最早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且其资产证券化市场品种以MBS(住房抵押贷)为主,美联储总资产的25-30%由MBS构成,可见资产证券化市场在美国的地位之重。

截至2020年9月,美国抵押贷款相关债券存量高达10.91万亿美元(超过2万亿美元被美联储持有),占美国全部债券市场规模(超过50万亿美元)的21.75%,且从历史数据来看,美国抵押贷款相关债券的市场份额始终在1/5以上,其每年发行量市场份额亦达到1/4左右。

而反观中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存量刚刚突破4.50万亿人民币,仅占美国的6%,占我国全部债券市场的比例也仅4%,和美国相比有较大提升空间。

(二)中国ABS虽然仍为小众市场,但近年已在显著放量中国的ABS始于2005年,基本形成了“先银行间CLO (2005年)、后交易所ABS(2005年)、银行间ABN(2012年)、保交所资产支持计划(2013年)以及三大品种竞相角逐、银行间CLO由领先到差距不断被拉大”的发展局面。

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管理

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管理
监管不足
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力度不够,导致部分银行存在违规放 贷、掩盖不良资产等问题。
法律法规不完善
相关法律法规未能及时跟上金融市场的变化,对不良资产的处置 和追偿造成一定困难。
03
不良资产的管理策略
风险预警与预防
风险预警
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通过监测 各项风险指标,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 点,为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形成原因
不良资产的形成通常与借款人还 款能力下降、经济环境变化、商 业银行风险控制不力等因素有关 。
影响
不良资产的存在会对商业银行的 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产生负面影 响,增加银行的经营风险。
分类
按贷款五级分类
01
次级贷款、可疑贷款和损失贷款。
按投资品种
02
股权类投资、债权类投资和其他投资。
按抵债资产
总结词
通过内部管理和流程优化,提高不良资产识别和处置效率
详细描述
某银行通过完善内部风险管理制度,加强内部审计和风险预警系统建设,提高对不良资产的识别和分 类准确性。同时,优化处置流程,采取集中管理和专业化处置相结合的方式,缩短处置周期,提高处 置效果。
案例二:资产证券化在不良资产管理中
通过资产证券化将不良资产转化为可流通的证券,盘活银行资产,提高流动性 。
降低风险
通过资产证券化分散风险,降低银行的不良资产率,增强银行的风险抵御能力 。
04
不良资产的风险控制
风险识别与评估
风险识别
通过定期的风险评估和内部审查,识别潜在的不良资产,包括贷款、投资和其他 金融工具。
风险评估
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对不良资产的风险进行评估,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 险和操作风险等。
风险控制措施

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

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
监管机构应加强对商业银行的 全面监管,包括资本充足率、
流动性、风险管理等方面。
监管机构应建立有效的激励机 制和问责机制,对违规行为进 行严厉惩处,提高监管的有效 性和威慑力。
同时,监管机构还应加强国际 合作,共同应对跨国金融风险 ,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竞 争力。
05 案例分析
XX银行资产质量分析
优化资产结构
01
通过调整资产配置,降低贷款占比,增加流动性资产的配置,
提高资产组合的稳健性。
加强信贷风险管理
02
建立完善的信贷风险管理制度,加强贷前调查和贷后管理,降
低不良贷款率。
提高资本充足率
03
通过增资扩股、利润积累等方式,提高资本充足率,增强风险
抵御能力。
XX银行信贷风险控制分析
完善信贷政策
资产质量的重要性
资产质量是商业银行稳定经营的基础,是银行持 续发展的关键。
优质的资产能够为银行带来稳定的利息收入和手 续费收入,提高银行的盈利能力。
良好的资产质量可以降低银行的风险,避免因不 良贷款等问题引发的损失。
影响资产质量的因素
经济环境
经济周期、产业结构、政策法规等因素都会对银行的资产质量产生影 响。
优化信贷结构需要综合考虑国家经济 形势、产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等因 素,以实现资产多元化和风险分散化 。
通过合理配置各类信贷资产,降低信 贷风险,提高资产质量。
优化信贷结构还需要加强行业和地区 风险分析,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策略 ,以降低资产质量的必要措施。
综合评估
综合定量和定性分析结果,形 成对银行资产质量的综合评估 报告。
数据收集
收集银行的相关数据和信息, 包括财务报表、信贷业务数据 、监管报告等。

2024年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市场调查报告

2024年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市场调查报告

2024年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市场调查报告1. 引言本报告对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市场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不良资产是指商业银行贷款和债权中存在违约、风险较高无法按时兑付利息和本金的资产。

由于不良资产的积累会对银行的财务状况和资金流转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商业银行需要及时、有效地进行不良资产的处置。

本报告旨在了解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商业银行提供决策参考。

2. 调查方法本调查通过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对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市场进行调查和研究。

3. 不良资产处置市场概述不良资产处置市场是商业银行进行不良资产处置的交易市场。

该市场主要由不良资产处置机构、投资机构和法律机构等组成。

商业银行通过向不良资产处置机构和投资机构出售不良资产,实现资产的清理和处置。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市场的主要特点包括: - 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敏感性高。

- 处置方式多样化,包括债权转让、资产重组等。

- 法律环境复杂,合规风险较高。

4. 不良资产处置市场现状根据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市场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监管政策的逐步放松,不良资产处置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主要的不良资产处置方式包括: - 不良资产出售给处置机构或投资机构。

- 不良资产通过拍卖等方式进行处置。

5. 不良资产处置市场发展趋势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市场存在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 资产证券化趋势明显:商业银行倾向于将不良资产进行证券化发行,以分散风险和提高市场流动性。

- 多元化处置工具:商业银行逐渐采用多种处置工具,包括资产转让、股权重组等,以提高处置效率和盈利能力。

- 法律环境日益完善:随着法律环境的改善,商业银行在处置不良资产时面临的法律风险逐渐降低。

6. 结论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市场是一个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市场。

为了顺利处置不良资产,商业银行需要加强合规管理、引入专业机构和投资者,并不断完善处置方式和工具。

关于资产证券化会计的研究

关于资产证券化会计的研究

关于资产证券化会计的研究【摘要】资产证券化会计是一个重要的会计领域,不仅在金融领域中起着关键作用,也在会计理论和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资产证券化的概念、历史发展、基本原理、相关规定以及各国制度比较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通过对资产证券化会计的挑战与展望、对会计理论与实践的启示以及未来研究方向的探讨,揭示了资产证券化会计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本文旨在为会计理论和实践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促进资产证券化会计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会计、研究、概念、历史发展、基本原理、相关规定、国际比较、挑战、展望、理论与实践、未来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推进,资产证券化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之而来的是资产证券化会计理论与实践的挑战,包括如何准确反映资产证券化交易的特殊性质、如何规范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会计处理等问题尚待深入研究。

对资产证券化会计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目的具体来说,本研究旨在:1. 分析资产证券化的概念及其在金融市场中的作用,探讨资产证券化与传统金融活动之间的差异和联系;2. 调查资产证券化的历史发展过程,了解其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实践情况,探讨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发展趋势;3. 探讨资产证券化会计的基本原理和相关规定,分析会计处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挑战;4. 比较各国资产证券化会计制度的异同,总结经验和借鉴,为我国相关制度的完善提供参考和建议。

2. 正文2.1 资产证券化的概念资产证券化是指将特定的资产(如房地产、汽车贷款、信用卡债务等)通过发行证券的方式进行转让和融资的过程。

这种金融工具允许资产持有者将其资产转化为证券,从而获得现金流,同时也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投资选择。

资产证券化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当时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就是其中一个最典型的例子。

通过资产证券化,原本较为复杂和不易流动的资产得以标准化和分散化,使得更多的投资者参与从而降低了融资成本和风险。

资产证券化:影响及风险

资产证券化:影响及风险

2014年第4期 中国经济报告□余吉力 陈沛麒资产证券化:影响及风险目前信贷资产证券化70%以上还是在银行体系内互相持有,几乎没有流动性可言,资产证券化降低融资成本的关键优势并没有发挥出来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中国金融体系正在逐步从银行主导的阶段向市场化和证券化阶段推进,当前阶段中国的影子银行体系的转变就是最好的说明。

而资产证券化是规范化和阳光化治理“银行影子系统”的一种方式,并且能够对完善宏观货币政策机制,减少银行间接融资、完善社会信用基础、分散与化解宏观债务风险都有积极作用。

从“影子银行系统”说起以官方认可的“利率市场化进程的预演、利率市场化先导的一个试验、助推了中国金融脱媒进程”的银行理财产品为例,目前该类金融产品规模已超过10万亿元。

2010年至今,规模翻了5倍。

由于收益率较高,且风险较低,近几年每年都以2到3万亿元的规模在扩张。

进一步看看银行理财投资所青睐的信托收益权(即信托沦为银行理财资金的渠道),从信托资金投向构成来看,截至2013年年底,投向基础产业与房地产的资金占比为35.28%,金额达到3.64万亿元,较2012年同期增长55.53%。

投到工商企业的资金占比28.14%,此类工商企业类似于房地产信托资金,主要用于规避房地产信托融资的种种限制,也就是说,如果再考虑企业间的信托贷款、企业债券融资等渠道,投向房地产、基础产业的资金规模会更大,所对应的金融风险迅速向银行表外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优质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可在交易所上市交易,在加快银行资金周转的同时,为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

风险较大的资产不纳入试点范围,不搞再证券化,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

CFP 供图062扩张。

为规避信贷额度、75%存贷比上限、资本充足率监管,利率市场化大背景下人民币存贷款利率管制逐步放宽,影子银行活动急剧扩张,出现的上述大量“影子银行系统”业务,由于没有实现标准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具备的市场流动性、信用强化、降低成本、分散风险等重要功能,只能被称为“伪资产证券化”业务。

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研究报告

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研究报告
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是指银行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在银行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管理措施、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全面风险是一种以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为指导,以全球的风险管理体系、全面的风险管理范围、全程的风险管理过程、全新的风险管理方法、全员的风险管理文化为核心的新型管理模式。
(三)全面风险管理工具缺乏
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迅速,已成为商业银行规避风险、获取收益的重要工具,促进了金融市场稳定发展和金融创新的开展。然而,目前我国既缺乏成熟的金融衍生品市场为商业银行提供对冲利率风险、汇率风险、信用风险的平台,也没有成熟的资产证券化市场供商业银行通过贷款证券化、贷款出售转移风险。衍生金融产品的缺乏,极大限制了我国商业银行通过多样化资产组合来降低风险的可能性,明显制约了我国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现代化进程。由于市场经济环境的影响和金融管理模式不完善。在市场化的进程中,不够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逐渐暴露出一些缺陷,以“苏州”为例,不公平的市场竞争、缺乏有效的市场约束机制,账面投资回报率吸引了大量的社会资源涌入。在市场准入标准尚不健全的条件下,中国尚未形成统一的社会平均利润率,再有在宏观管理上,按市场规则公平竞争不够,缺乏相应制度;在微观管理上,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金融监管不严。从会计岗位设置来看,缺乏应有的相互制约,违规操作现象严重。如:任意开立账户、重要空白凭证及印押证保管不善、支付凭证审查不严、柜员之间混岗、操作口令混用、账户核对不及时或未执行换人勾对、不按规定流程处理会计业务等,这些均为银行会计风险的发生埋下了隐患。究其产生的内部原因,苏州建设银行内部稽核不力,还是存在拿了好处走过场,被查机构会预先接到通知,啥时有稽查现象。另一个内部原因就是教育的滞后,不注重人才的挽留,人员素质偏低。近年来,苏州建行在快速商业化的变革中,一味地下重指标抢占市场份额,实行外延式急速扩张的策略,真正精通银行会计业务的专门人才严重不足,一些新手未经岗位培训就上岗,人员流动性极大,对于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没有很好的掌握,缺乏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致使会计核算的随意性较大;另外,在会计队伍趋向年轻化的同时,也容易受社会上拜金主义思潮的影响,从而在会计业务操作中违规甚至违法。

2013年资产证券化行业分析报告

2013年资产证券化行业分析报告

2013年资产证券化行业分析报告2013年9月目录一、美国资产证券化市场:规模可与公司债市场匹敌 (6)二、资产证券化兴起的背景:利率市场化与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错配 (8)1、住房贷款资金不足,房地产刺激政策遭遇瓶颈 (8)2、利率市场化改革启动,储贷协会资产负债错配严重,面临流动性风险. 103、成立政府信用担保机构,发行住房抵押担保证券 (12)三、从现金流转付到资产池主动管理,资产证券化产品交易结构推陈出新 (14)1、1970年至1986年,早期资产证券化交易结构较为简单 (15)(1)住房抵押贷款转手证券MPT:产品期限极其不确定 (15)(2)抵押贷款担保债券CMO:首次引入分级思想 (16)2、1987年至今,多档分级结构成为资产证券化的基本特征 (18)(1)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基础现金流可再分配 (18)(2)债务抵押证券CDO:资产池内产品可进行主动管理 (20)四、从信贷资产到未来现金流,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范围不断拓展 241、RMBS的基础资产演变:从机构担保贷款到非机构担保贷款、次级贷款 (24)2、CMBS出现,基础资产从个人住房贷款拓展至商业房屋贷款 (27)3、CLO兴起,房屋贷款以外的其他信贷资产进入基础资产池 (28)4、跳出信贷资产,基础资产池拓展至有稳定现金流的各类资产 (31)五、信用增级是资产证券化产品不可或缺的设计安排 (32)1、内部增级 (32)2、债券保险 (33)3、母公司担保、备用信用证 (33)4、政府支持企业GSE 担保 (33)六、资产证券化为金融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33)资产证券化是20 世纪金融市场最重要的创新之一。

资产证券化的兴起与美国金融自由化的过程密切相关。

回望20 世纪60 年代末的美国金融体系,前期高速发展的住房市场在金融体系内积累了大量长期贷款,金融机构资产负债错配严重;面对经济滞涨,联储启动了利率市场化改革。

资产证券化市场统计报告

资产证券化市场统计报告

资产证券化市场统计报告一、概述资产证券化市场是指通过将一组可产生稳定现金流的资产转化为证券形式进行交易的市场。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深化,资产证券化市场逐渐成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报告将重点分析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

二、市场现状1.市场规模: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近年来发展迅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截至XXXX年XX月末,我国资产证券化发行总规模达到XX万亿元,同比增长XX%。

其中,企业ABS和RMBS是主要的发行品种,发行规模占比分别为XX%和XX%。

2.主要产品: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的主要产品包括企业ABS、RMBS、CLO 等。

其中,企业ABS和RMBS的发行规模较大,占比较高。

CLO作为一种新型的资产证券化产品,近年来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3.投资者结构: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的投资者结构较为多元化,包括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

其中,银行是主要的投资者,占比达到XX%。

三、市场特点1.政策支持:我国政府对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发展给予了政策支持,如放松监管、提供税收优惠等。

这些政策有利于推动市场的快速发展。

2.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包括交易平台、清算结算系统等。

这些设施的完善为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

3.风险控制: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在发展过程中,重视风险控制,通过信用评级、信息披露等手段降低风险。

四、发展趋势1.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深化,资产证券化市场的规模将继续扩大。

未来,更多的企业将通过资产证券化融资,以降低融资成本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产品创新将不断涌现: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将有更多的产品创新涌现。

例如,CLO、CDO等新型产品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以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求。

3.投资者结构将更加多元化:目前,银行是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的主要投资者。

未来,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将有更多的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参与其中,投资者结构将更加多元化。

2015年信贷资产证券化分析报告

2015年信贷资产证券化分析报告

2015年信贷资产证券化分析报告
2015年1月
目录
一、历史:信贷资产证券化经几起几伏,步入大力推广期 (4)
1、试点期 (4)
2、停滞期 (4)
3、重启期 (4)
4、推广期 (5)
二、美国经验:证券化资产规模超过银行信贷 (6)
1、发展初期主要是解决专业住房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问题 (6)
2、发展中期主要归因于金融机构的产品创新和规避监管动机 (7)
3、发展后期主要归因于金融自由化背景下的弱业务监管,以及金融机构的
逐利性动机 (7)
三、业务概览:2014年发行超2000亿,供需格局良好 (8)
1、信贷资产证券化的业务运作模式 (8)
2、资本管理办法的资本占用要求 (8)
(1)总体要求 (8)
(2)资产证券化风险暴露 (9)
(3)资本计量标准 (9)
(4)银监会的监管空间 (9)
3、发行规模自2014年开始呈现加速局面 (10)
4、信贷ABS业务的空间分析 (11)
(1)银行存在做大表内外资产规模的动机 (12)
(2)银行存在转移与自身风险收益不匹配的信贷资产(盘活存量资产)的动机12
(3)银行存在增加收入来源的动机 (12)
(4)ABS与理财业务并行不悖 (12)
四、信贷ABS对银行经营的影响:贡献规模及盈利来源,缓释资产质量风险 (13)。

资产证券化案例分析

资产证券化案例分析


由于国内目前真实出售 还很难实现,一方面, 国家应该加快推进这方 面的立法建设,另一方 面要SPV加强对原始权 益人的财务核查和监督, 避免回收过程中的资金 混同风险。

积极采用外部信用增级 目前所发行的汽车贷款 资产支持证券都是以内 部担保为主,缺乏外部 机构担保。应该积极引 进保险、外部专业担保 机构,实现风险的分散。
③信用增级
在发达国家一般是通过第三方作信用担保,国内一 般是通过内部担保,主要是通过超额抵押,设计证 券结构等方式实现自我担保。(卖西瓜)
④信用评级
通过第三方评级机构判断预发行的证券是否符合标 准,据此出具评级文件,是投资者购买证券的参考 来源,降低信心不对称的风险。
资产证券化
⑤证券发行
SPV根据证券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承销商进行证券的承 销,也有可能是承销团。
⑥上市交易
证券发行完毕后,一般会申请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 流通。
⑦支付对价
发行结束后,承销商将证券发行收入支付给SPV, 由SPV在扣除了中介机构的服务费后,再划付给原 始权益人
⑧现金回收
SPV要对基础资产产生的现金流进行管理,由某银 行进行资金保管,由中债登将本利划付给投资者。
案例介绍
PART 2
03
优化资本结构
资产支持证券,相较于债权融资和股 权融资,融资成本较低,可以快速实 现资金的回笼,降低资金成本。
战略需要
奔驰汽车金融公司为了在激 烈的市场竞争中扩宽经营业 务、扩大市场份额,需要更 多的资金推动自身发展。
证券介绍
速利银丰2019年第一期个人汽车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发行 金额为89.47亿元。该证券包括优先级证券和次级证券,优先 级证券公开面向投资者,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次级证 券由奔驰汽车金融公司自行持有。

2014年资产证券化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资产证券化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资产证券化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10月
目录
一、资产证券化跨入新阶段 (4)
1、为何监管层力推资产证券化 (4)
2、新旧政策对比:事后备案与负面清单是核心 (5)
3、资产证券化顺应国内金融发展需求 (6)
(1)优化银行资本结构 (6)
(2)分散金融行业风险 (7)
(3)丰富投资品种 (8)
二、他山之石:欧美市场特点分析 (9)
1、美国:全球最大的资产证券化市场 (9)
(1)美国经验:资产证券化是市场需求的产物 (10)
(2)多样化的交易系统提升交易活跃度 (11)
(3)做市商及多种交易服务满足差异化需求 (12)
2、欧洲SME证券化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14)
(1)德国的Promise项目旨在降低中小企业风险 (15)
(2)西班牙的FTPYME项目增厚中小企业融资总量 (16)
(3)欧洲投资基金(EIF)的运营模式 (17)
三、资产证券化打开券商资管新空间 (19)
1、国内资产证券化现状分析 (19)
(1)信贷资产证券化中银行和信托占主导 (19)
(2)MBS规模较小ABS占主流 (20)
(3)交易场所分离 (21)
2、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类别和规模预判 (23)
(1)信托资产短期以中小企业贷款为主长期可发展MBS (23)
3、企业资产证券化类别多样空间巨大 (25)
(1)BT项目债权是重要方向 (26)
(2)融资租赁受益权和信托受益权空间十分可观 (27)
(3)券商两融受益权具备证券化潜力 (28)
4、券商盈利贡献测算 (28)
四、投资策略和相关企业 (30)。

银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报告

银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报告

银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报告一、问题概述银行作为现代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储蓄、贷款、支付等多项金融服务。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变革,银行所面临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本报告将对目前银行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问题一:利润来源单一化1. 问题描述:当前很多银行仍然依赖传统的利差业务盈利模式,主要指通过吸收存款低息放贷来获取差额利润。

这种模式虽然在长时间内曾经有效,但现今已逐渐显露出诸多弊端。

2. 引起该问题原因分析:首先,随着金融市场竞争加剧和投资理念转变,高净值客户及大企业借款需求趋于多元化。

其次,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与科技进步带来了许多新型商业模式和金融工具,催生了更为复杂繁琐的资本运作需求。

3. 针对该问题的对策建议:(1)拓宽盈利渠道,推动资产证券化等创新金融业务的发展。

(2)加大对科技创新和金融科技企业的投入,提高自身技术水平。

(3)优化组织架构,打造多层次、多角度的产品和服务体系。

三、问题二:信用风险管理不足1. 问题描述:银行作为贷款机构,信用风险管理一直是其面临的重要挑战。

在金融危机中,信用风险因素被放大而导致许多银行遭受巨额损失。

2. 引起该问题原因分析:首先,传统的信用评估方法相对滞后,并无法准确量化借款人或企业的综合还款能力。

其次,在内外部环境变化较快的情况下,银行机构未能及时跟进与适应市场形势。

3. 针对该问题的对策建议:(1)引入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技术提升风险管理手段。

(2)完善监管措施,加强对借款人信息披露以及违约行为处罚力度。

(3)建立更为灵活高效的内部审查机制,及时发现和防控信用风险。

四、问题三:客户体验不佳1. 问题描述:一些银行在追求规模扩张的同时忽视了客户体验。

随着金融科技的崛起,用户对金融服务的便捷性和个性化要求日益增加,传统银行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2. 引起该问题原因分析:传统银行对新技术应用的磨合周期较长,在用户需求变化速度较快的情况下无法及时提供满足用户需求的创新服务方式。

资产证券化典型案例

资产证券化典型案例

资产证券化典型案例工行宁波分行资产证券化姜建清、李勇《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从货币市场走向资本》2004年4月8日,中国工商银行在北京分别与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诚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签署工行宁波市分行不良资产证券化项目相关协议。

此举标志着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取得了实质性突破。

在各方面积极推动资产证券化的背景下,宁波不良资产证券化项目自始至终受到监管部门和市场的高度关注。

7月底,销售工作全面完成,项目取得圆满成功。

1.宁波不良资产证券化项目交易结构(1)交易主体①委托人:中国工商银行宁波市分行,即贷款资产提供人。

中国工商银行宁波市分行将其从贷款资产中收取款项等权利信托转让给受托人,设立财产信托。

②受托人:中诚信托投资有限公司。

受托人按信托合同的约定收取受托人管理费,负责管理财产信托和相关帐户;选择并委托资产处置代理人代为处置信托财产中的债权资产,并对其处置行为进行监督并承担责任;与财产信托的其他参与方配合,计算并根据支付顺序在每一个受益权分配日向受益权持有人支付信托利益。

③受益人:在信托中享有信托受益权的人。

在信托设立时,委托人为惟一受益人。

信托设立后,为委托人,以及通过受让或其他合法方式取得信托受益权的其他人。

受益人享有信托受益权,根据信托合同的约定,受益人可以依法转让其享有的信托受益权。

④受益人代表: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受益人代表,代表受益人行使权利。

受益人代表权利包括:信托合同约定的受益人的权利;监督受托人对信托事务的管理,并可根据合同约定要求委托人更换受托人,并按约定选任新的受托人;监督资产处置代理人对信托财产中的债权资产的处置,并可根据约定要求受托人更换资产处置代理人,并按合同的约定选任新的资产处置代理人。

受益人代表义务包括:遵守信托合同的约定,采取有效措施维护受益人的合法权益,并于每个信托利益分配日后的15个工作日内向受益人出具书面的受益人代表事务报告;当知道任何可能会影响受益人重大利益的情形时,应及时通知受益人。

资产证券化研究报告

资产证券化研究报告

2023年中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创新产品频出,基础资产范围不断扩大、交易结构不断完善,证券化产品类型越来越丰富。

重要创新亮点涉及不良资产证券化的重启、资产支持证券发行中加入信用风险缓释工具(CRM)的尝试、车贷证券化循环购买结构的创新、首单信托型ABN的成功发行、REITs在交易所市场的推出等等。

白皮书以详实的数据和案例为依托,从不同角度对2023年度重磅创新进行了记录和分析。

以下是从中提炼的创新产品简要概览。

一、不良资产证券化重启在银行也不良连续“双升”,各机构具有寻求创新性不良资产处置渠道与方式的迫切需求的背景下,2023年上半年,人民银行牵头各部委,出台重要文献,部署不良资产证券化重启工作。

与2023-2023年重要以国有资产公司发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格局不同,本次拟定试点范围仅在大型商业银行中,总额度500亿元。

2023年4月,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不良贷款资产支持证券信息披露指引(试行)》及其配套的表格体系,为进一步推动不良资产证券化业务的高效、有序发展奠定了基础。

2023年重启不良资产化后,我国信贷ABS市场累计发行14单不良资产支持证券,发行金额156.10亿元,累计处置银行信贷不良资产510.22亿元;其中,成功发行7单对公类不良资产证券化项目,发行金额79.82亿元,累计处置银行对公类信贷不良资产301.53亿元;7单个贷类不良资产证券化项目,发行金额76.28亿元,累计处置银行个贷类信贷不良资产208.69亿元,占总不良资产证券化处置金额的40.90%。

重启初期,不良资产证券化创新不断。

自首单信用卡类不良产品和萃2023-1问世以来,小微类、房贷类、个人抵押类不良贷款资产证券化产品相继问世,具体涉及:信用卡类不良资产支持证券3单,分别为和萃2023-1、工元2023-2、建鑫2023-3;小微类不良资产支持证券2单,分别为和萃2023-2、和萃2023-4;住房抵押类不良资产支持证券1单,分别为建鑫2023-2;个人抵押类不良资产支持证券1单,工元2023-3。

商业银行案例分析

商业银行案例分析

重庆师范大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案例分析中国工商银行宁波分行不良资产证券化案例适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案例来源:《金融时报》年月日报道整理案例内容:年月日,中国工商银行在北京分部与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诚信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签署工行宁波分行不良资产证券化项目相关协议。

至此,中国工商银行宁波市分行不良资产证券化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全部完成,证券化产品的销售路演正式启动。

此举标志着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将取得实质性突破。

案例评析:中国工商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项目是国内商业银行首个证券化项目。

该项目设及工行宁波分行账面价值约亿元人民币的不良贷款,根据第三方尽职调查报告和资产管理与处置方案测算结果,确定预计可回收现金额,以此为基础,经评级,设立价值约为亿元的特殊目的信托。

此次资产证券化项目参与者众多。

在工行总行投资银行部牵头下,总分行联动,会同众多国内外一流投行、券商和中介机构在证券化产品结构设计、尽职调查、第三方评级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对证券化相关资产进行了逐笔尽职调查,做了半年多深入细致的前期准备工作。

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的参与保证了工行证券化产品信托结构符合中国现行法律法规。

作为国内一流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中信证券、中诚信积极参与产品结构设计和资产基础资料审核,最终确保产品能够符合市场需求。

为充分保护投资者利益,该证券化产品结构中设计了收益保证账户和部分回购条款,并由中诚信、大公两家评级机构分别出具独立评级报告。

一、不良资产证券化银行的不良资产主要是指不良贷款,俗称呆坏账,包括逾期贷款(贷款到期限未还的贷款)、呆滞贷款(逾期两年以上的贷款)和呆账贷款(需要核销的收不回的贷款)三种情况。

其他还包括房地产等不动产组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问题一、对资产证券化的认识Gardener认为[1],资产证券化是使储蓄者与借款者通过金融市场得以部分或全部地匹配的一个过程或工具。

在这种安排下,开放的市场信誉(通过金融市场)取代了由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提供的封闭市场信誉。

该定义强调资产证券化是一种以市场为基础的信用中介,而与机构中介不同。

在这里,“匹配”即指对原以机构中介信用为基础形成的资产进行可转让性的转换处置。

引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定义[2],资产证券化是指:“创立主要由一组不连续的应收款或其他资产组合产生的现金流支持的证券,它可以为固定的或循环的,并可根据条款在一定的时期变现,同时附加其他一些权利或资产来保证上述支持或按时向持券人分配收益。

”从经济学的角度,我们可以将其简单理解为:创立以收益性资产为担保的可转让性证券的过程。

彦、银旗认为[3],资产证券化是金融证券化的高级形式。

从广义上讲,资产证券化包括一级证券化和二级证券化。

在证券化发展的初级阶段,资金短缺者通过在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上发行证券来融资,以取代银行信贷等间接融资手段,所以又被称之为融资证券化。

目前资本市场上所称的资产证券化是指二级证券化,即把缺乏流动性但具有预期未来稳定现金流的资产(通常是贷款和应收帐款)汇集起来,形成一个资产库,通过结构性重组将其转变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和流通的证券,据以实现融资的过程。

何小锋、伟认为[4],资产证券化和一级证券化有着本质差别。

其中最主要的一点是两者具有不同的“发债基础”。

区别于以资产所有者的整体信用为担保的一级证券化,资产证券化以特定资产作为发债基础。

这种基础资产围上的区别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到偿债现金流的风险和收益,进而影响到证券化交易结构的架构以及破产隔离、信用增级和资产负债表处理等一系列重要问题。

廖乙凝等认为[5],作为一种具体金融创新的资产证券化与战后世界金融领域的证券化发展趋势不同,后者的含义更为广泛,前者是后者的具体表现之一。

资产证券化把原本不易流动的资产转换为证券,通过实施精巧的现金流分割与重组技术,原始资产的风险和收益亦相应地得以分割和重组,从而实现将风险分散给那些最能深刻理解也最适于吸收这些风险的市场参与者,而收益也分配给出价最高的市场参与者,金融市场的融资效率由此得以大大提高。

二、我国银行业资产证券化的背景吴晓求认为[6],经济金融化、金融证券化是21世纪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的必然趋势。

在这一背景下,新世纪全球经济将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征。

经济体系之间将更加开放、更富有流动性,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经济运行的轴心发生转移,实质经济与符号经济(虚拟经济)的关联度逐渐减弱,经济发展中金融杠杆的作用明显加强;社会财富的形态也在发生重要变化,财富的物质形态逐步淡出,资产或财富的虚拟化倾向日益明显。

21世纪的经济,已步入了金融经济的时代。

有观点认为[7],针对资产证券化这么一种融资安排,我国目前缺乏大量、持续、稳定的长期资金供给。

从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资产支持证券的最主要投资者是机构,包括养老基金、保险公司、商业银行、共同基金、外国投资者等。

但是在我国,机构投资者的现状却不令人乐观。

一方面,我国能够参与各种证券投资的机构投资者很少,类似于国外典型的机构投资者的数量更是十分有限;另一方面,机构投资者能够真正用于投资的资金规模都很有限。

无论是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还是商业保险公司,无论是商业银行,还是作为典型的机构投资者的投资基金,其成为资产支持证券的主要投资者都还有一个漫长的过程。

在这种背景下,一种可能的情况仍然是个人投资者来支撑资产证券市场。

然而,考虑到资产支撑证券的复杂性以及个人投资者的不稳定性,它不可能成为一个稳定的资产支撑证券市场。

即使是,也是暂时的。

何小锋、来有为认为[8],目前我国国尚不具备大规模推广资产证券化的条件。

在此情况下,通过开展离岸资产证券化业务借鉴与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并进而推动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培育与完善,不失为一种合理的选择。

理由如下:⑴﹑离岸资产证券化业务流程中的大部分是在国外(或海外)完成的。

它的一些关键环节,如信用评级﹑信用增级﹑发行证券等,都是利用国外的机构和人才去完成的。

⑵﹑由地处本国之外的机构充当离岸资产证券化的特殊目的载体。

这个机构既可以是本国为了完成离岸资产证券化而在国外专门设立的,也可以是国外已经存在的机构。

如果将特殊目的载体设在开曼群岛等离岸金融中心,还可以起到良好的避税作用。

⑶﹑由于离岸资产证券化是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筹集资金,因而它是一种吸引外资的新方式。

开展离岸资产证券化,有利于本国的经济发展。

王旺国认为[9],目前我国已基本具备了实施资产证券化的条件。

主要表现在:⑴、我国已经具备实施资产证券化的宏观和微观基础。

从宏观方面来说,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体制建设的总体目标,我国国民经济的市场化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具有政治基础。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和中国保监会已具备了较强的金融监管能力、较强的信用重建能力。

从微观方面来说,由于国有商业银行逐渐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

因此,它们对于消除不良贷款、盘活存量资产有着较强的欲望和动力;另外,国有企业已认识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性,并且正在逐渐地接受通过市场融资、接受市场竞争考验的观念。

这些都是有利于资产证券化发展的基础。

⑵、我国已经具备推行资产证券化的资金来源。

据估计,到2000年底,我国居民的金融资产总额已达80000亿元,这使得资产证券化能在庞大的金融资产中找到支持。

另一方面,我国机构投资者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如1999年底,我国已有22只证券投资基金,基金发行总规模超过500亿元,这也为资产证券化的实施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来源。

作为一种新型的投资工具,ABS只要设计合理,具备较高的收益性、流动性、安全性和信誉度,就会受到投资者的青睐。

⑶、我国已经有了实施资产证券化的成功经验。

早在1992年,省市开发建设总公司通过发行地产投资券融资开发丹州小区,就具备了资产证券化的某些基本特征。

1996年市的建设高速公路案例则是资产证券化在我国较为成功的尝试,这次融资的程序及操作与国外资产证券化已相差无几。

另外,1997年5月,市政府与亚洲担保豪升ABS(中国)签订的资产证券化合作协议,被认为是我国开展资产证券化的重大突破。

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我国已具备了实施资产证券化的经验。

笔者认为,关于我国资产证券化的运作环境,可以从两方面加以判断。

首先,从资产支持证券的需求方分析。

经过8年的发展,我国资本市场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已经成为企业融资和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场所。

但是在资本市场部,各种不同筹资方式的发展表现的极不平衡。

同相当活跃的股票、国债市场相比,我国一般意义上的债券市场(企业债券市场)异常冷清。

目前我国的企业债券信用差、品种单一,难以形成市场热点,这些缺陷直接造成了债券市场的严峻现状。

具体表现为:一方面由于缺乏投融资渠道,大量资金被迫流入容量有限的几个市场,造成国债、股票市场的异常火爆;(特别是股票市场,成了金融泡沫的发源地。

)另一方面,由于企业债券的信用较差,投资者对其深具戒心。

就这一点出发,资产支持证券恰能弥补企业债券的不足,因为,资产支持证券本身具有信用等级高、流动性强的特点。

其次,从资产支持证券的供给方分析。

资产证券化的核心容在于风险转移、信用创造、及流动性创造;资产支持证券的生命力在于其可比风险程度下的价格优势。

资产支持证券是对利率高敏感的金融产品。

反观我国目前的金融体制,目前我国金融市场的利率被行政性的限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金融市场在低利率和高准入壁垒中实现均衡。

结果是一方面大部分经济主体被排斥在金融市场之外,心有余而力不足;另一方面,银行等有限的金融机构成为市场的垄断者,具有相对充足的资金来源,丧失了利用资产证券化技术进行融资的动力。

三、我国银行资产证券化的模式设计资产证券化的一般流程如下:⑴、资产的产生与资产库的构造;⑵、特设机构(SPV)的组建;⑶、证券化资产的转让:真实出售;⑷、信用升级;⑸、信用评级;⑹、债券的设计与发行;⑺、维护与偿还。

(一)、证券化资产的产生与资产库的构造从欧美各国资产证券化的实践来看,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多种资产被成功地证券化。

这些资产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一是抵押、担保贷款;二是各种应收账款;三是各种有固定收入的贷款;四是各种商业贷款。

在我国,我们应该首先选择哪一类资产进行证券化操作呢?从目前人们的认识来看,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主流观点如峻岭认为[10],我国的资产证券化应该首先从住房抵押贷款起步。

因为,从世界围来看,住房抵押贷款是一种最为广泛地被证券化的资产。

从住房抵押贷款本身来看,许多方面的因素(如损失和拖欠风险相对较小而且相对容易估计,提前支付行为具有较高的可预测性,会计和法律环境更令人满意等)使得以这种贷款为基础或凭之提供所有者权益的证券在市场上比较容易被接受。

从现实意义来看,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有助于促进我国住房金融资金的良性循环,缓解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与资本充足率压力,填补公积金贷款的部分缺口;有助于深化金融市场、推动金融创新并完善“金融基础设施”;也符合国家对新经济增长点选择的战略部署。

也有人认为[11],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应以基础设施项目收费和企业出口应收款的证券化为切入点。

理由是,我国目前存在大量能够产生稳定收入流的基础设施项目和企业出口应收款,能够形成证券化资产的有效供给,而相较之下,我国的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尚处于形成阶段,汽车贷款和信用卡业务更是刚刚起步,而且,基础设施项目收费和企业出口应收款的证券化可成为我国开辟利用外资的新渠道。

锡营认为[12],直到目前,我国在经济环境、法律框架、信用基础、利益驱动(融资收益)等诸多因素上,都无法支持资产证券化近期在国大规模推进。

因此,应该通过参与跨国界资产证券化运作,在21世纪初把我国资产证券化实践带入崭新的发展阶段。

跨国资产证券化的适宜资产包括三类:一是离岸资产,即我国跨国经营企业在境外的子公司的金融资产;二是有外币现金流的资产,如对外贸易和服务企业的应收款;三是国际上容易接受的人民币现金流资产,如向公众收费的大型基础设施、高速公路、港口、电厂等。

另有人认为,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证券化既有必要,也有可能。

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无论是政府主管部门,还是有关实际工作部门,最迫切希望证券化的资产莫过于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

这一问题的解决不仅有利于摆脱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困境,而且有利于减轻国有企业的负担,可谓一举两得。

如云贤认为[13],不良资产是我国目前首选的证券化品种。

一方面,国金融机构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出现了巨额的呆、坏帐,直接影响到银行的生存能力,流动性危机使整个金融体系的信用基础遭到破坏;另一方面,投资者手中的巨额金融资产找不到投资渠道,大部分以储蓄的形式持有,加剧了银行的刚性负债与不良资产的矛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