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合集下载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课件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课件

指标和标准
经济指标
包括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可 支配收入等。
社会指标
包括教育、医疗、文化等社 会事业的发展。
人民生活指标
包括基本生活条件、幸福指 数等。
实现小康社会的任务和措施
1
经济发展
加强经济结构调整,推动创新发展,提升经济实力。
2
社会进步
加强社会事业建设,提升人民生活质量。
3
生态文明
保护环境,建设美丽中国,推动可持续发展。
收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配不均衡,贫富差 距有所扩大。
下一步的工作方向
绿色发展
推动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 建设美丽中国。
创新驱动
加强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提高竞争力。
改善民生
进一步加强社会事业建设,提 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课件
小康社会是指经济相对富裕、人民生活较为舒适、社会秩序良好、人与人之 间关系和谐稳定的社会状态。
概念和目标
小康社会的概念是指实现全面小康的社会,旨在让每个人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目标是在经济、社会、人民 生活多个方面实现全面发展、平衡稳定的状况。
重要性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国家和个人都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增强国家 综合实力。
取得的重要进展
科技创新
我国在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等领 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城市发展
许多城市实现了现代化建设,提 供更好的居住环境。
教育提升
教育水平普遍提高,为人才培养 提供更好的条件。
挑战和问题
1 经济不平衡
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差 距依然存在。
2 环境污染
快速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 需要进一步解决。
3 收入分配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ppt课件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ppt课件

全面建成 小康社会五位一体
23
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
经济建设
社会建设
生态文明 建设
经济建设
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 快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 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 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 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更加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 进入创新性国家行列。居民消费率稳步提 高,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 长格局。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和 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新农 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七.是居民家庭计 算机普及率20%。
九.是每千人医生 数2.8人。
7.
8.
9.
10.
八.是大学入学率 20%。
十.是城镇居民最 低生活保障率 95%以上。
全面建成 小康社会的目标内涵
8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内涵
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孜孜以求的理想社会,以“小 康”概念来确立当代中国的发展目标,既符合中国发展实际, 也深得人民群众的认同和支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四个 全面”战略布局中居于引领地位,十八届五中全会顺应我国 经济社会新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新期待,提出了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赋予了“全面小康”更高的标准、更 丰富的内涵,在“全面小康”冲刺阶段尤其需要深刻把握其 目标内涵
2.
全面协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本质要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不仅有总量和速度上的要求,还有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的要 求。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所覆盖的领域、人口、区域都要求全面,经济、政治、文 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建设以及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发展都要求协调,“全面小康”的核 心是“全面”,关键是“协调”。按照“五位一体”总布局,统筹推进各方面建设,保持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本质要求。在全面深化改革新的历史阶段, 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基础功能,为“全面小康”提供充满生机、富有活力的经济支持; 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保障功能,为“全面小康”提供法治昌明、公平正义的政治支持; 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引领功能,为“全面小康”提供凝聚人心、奋发向上的文化支持; 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促进功能,为“全面小康”提供安居乐业、稳定有序的社会条件; 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撑功能,为“全面小康”提供环境友好、永续发展的生态支持。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容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容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容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的目标,具体内容包括:
1. 经济建设:发展经济,提高国民经济整体水平,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

2. 收入分配:实现收入分配公平,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3. 教育事业:推进教育现代化,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教育公平,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4. 医疗卫生事业:建立健全全民医保制度,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

5. 基本公共服务:加强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建设,包括住房保障、养老保障、社会救助等,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6. 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7. 社会治理: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加强社会管理和维稳工作,创建安全、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8. 军队建设: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确保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

这些内容涵盖了经济、政治、社会、环境等方面,旨在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全面提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

第十七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案)

第十七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案)

中华书局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教学设计
出示图片:北京奥运会会徽鸟巢
北京奥运会主题: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
北京奥运是“一届真正的无与伦比的奥运会”
思考: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和残奥会有着怎样的意义?
答: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成就,弘扬了团结、友谊、和平的奥林匹克精神,促进了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赢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

知识拓展:知识串联,前后加强历史知识的完整性
课堂练习 1.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主办地是在
( C )
A、洛杉矶
B、雅典
C、北京
D、悉尼
2.中国运动员获得的第一枚奥运会金牌是在( A )
A.第23届奥运会上B.第27届奥运会上
C.第28届奥运会上D.第29届奥运会上
学生做题巩固新知课堂小结
板书一、举世瞩目的成就
1.经济形势
2.教育投入
3.航天领域。

中图新课标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 小康社会的全面推进》优质课教学设计_1

中图新课标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 小康社会的全面推进》优质课教学设计_1

.教学内容: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2.促动小康社会经济的发展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同学们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性及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具体目标,并树立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了解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经济目标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2 价值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和活动,使同学们感受到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并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积极投身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活动中去。

三.教学重点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2.科学发展观的含义四.教学难点对科学发展观涵义的全面理解以及在经济发展中如何真正贯彻科学发展观。

三、教学过程(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1、“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是实现国民生活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人均800美元)。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2、到20世纪末,人民生活基本上达到小康水平从微观上看,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升。

从宏观上看,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3、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实现全面小康需要长期的艰苦奋斗。

(二)经济建设的目标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的主要目标(1)在优化结构和提升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2)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

[来源:学科网](3)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升,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

(4)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2、小康社会和建设进程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部编新八年级历史下册人教版:第17课课件

部编新八年级历史下册人教版:第17课课件

米票(可以买大米)
面票(可以买白面粉)
油票(可以买食用油)
食 改革开放后
改革开放后
食物琳琅满目,讲究营养均衡、
粗细搭配、绿色食品,健康饮食。

材料一: 材料一20是世为纪了60生年存代不,得每不月吃只野有菜3,两作的为油粮和食肉, 当不时足一的些补机充关;工作者常成群结队到山区郊外 挖野生植物的茎,把它们磨成粉末,来弥补 粮食定量不足! 材料二: 材料二近是几因年,为吃生野活菜水成平为提时高髦,。开很始多重天视然营的养 野全菜面具和有均极衡高。的营养价值,不仅风味独特, 而且常有药用功效…… 材料一、二中的“吃野菜”有什么不同?
改革开放后
数量有限,凭布票供应,色彩样式单 衣着日益丰富多彩,服饰展示风度

调,只有中山装和解放装
和个性
食物匮乏、单调,凭粮票供应,营养 人们不但能吃饱,还能好吃,讲究

不足,许多人温饱问题不能解决
营养均衡、粗细搭配
居住面积大,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 住 居住条件差,多数是茅草房、土坯房
有了明显改善
行 步行、自行车
开摩托车、乘出租车、开私家车出 行,乘飞机旅游
旧四大件:缝纫机、自行车、手表、 新四大件:彩电、冰箱、洗衣机、

收音机是高档消费品
空调在家庭中日益普及
到2000年,我国已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 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进入21世纪, 我国的小康水 平还是低水平 的、不全面的、 发展很不平衡 的小康
第17课 小康社会的全面推进
学习目标
重点:1.改革开放后人们日常生活 的变化。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变迁阶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学习教案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学习教案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学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思想品德》第九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体内容包括:第一节“小康社会的提出”,第二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第三节“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小康社会的概念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历程,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义。

2.使学生掌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认识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的责任感,激发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的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及其实现路径。

教学重点:小康社会的发展历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义和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引发学生对国家发展的关注,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 讲解教学内容(1)小康社会的提出1) 概念解释:小康社会是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社会。

2) 发展历程:从“三步走”战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1) 经济建设: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2) 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健全。

3) 文化建设: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

4) 社会建设: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5) 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3)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1)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高质量发展。

2)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保障人民民主权利。

3)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4) 加强社会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

5)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色发展。

3.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取得的实际成果,让学生认识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可行性。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案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案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案一、教学内容1. 小康社会的提出及其意义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布局和战略任务详细内容主要涵盖:小康社会的概念、提出背景、历史意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布局、战略任务、发展目标;以及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小康社会的提出背景、历史意义,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布局和战略任务。

2. 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趋势。

3.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布局和战略任务。

教学重点:小康社会的概念、提出背景、历史意义;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思想政治》学习指导、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近年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就和挑战,引发学生思考,进而导入新课。

2. 讲解新课(1)讲解小康社会的提出背景、历史意义。

1)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2)意义: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讲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布局和战略任务。

1)总体布局:五位一体。

2)战略任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3.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各个领域的实践。

4.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和《思想政治》学习指导,讲解相关例题。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随堂练习。

六、板书设计1. 小康社会的提出背景、历史意义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布局、战略任务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就与挑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所学内容,谈谈你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认识。

中图版八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17课《小康社会的全面推进》

中图版八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17课《小康社会的全面推进》
第二步:从1991年至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
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
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4
自学引导(一)
• 阅读课本并回答: • 1.我国总体小康取得的成就? • 微观上: • 宏观上: • 2.我国总体小康水平存在的不足? • 3,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 4.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发展很不平衡
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
间、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小康
水平有很大差异,且这些差距
有扩大趋势
32
总体小康
全面小康
特 低水平 点 不全面
很不平衡
高水平 特 点内容
• 我国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 • 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在经济建
• 知识目标: • 通过学习,使同学们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性及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具
体目标,并树立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了解全面实 现小康社会经济目标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 能力目标: • 能正确合理分析我国的经济状况,能从各个片面的经济发展中看到经济发展的 一般规律。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通过本课的学习和活动,使同学们感受到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及社 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并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在科学 发展观的指导下,积极投身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活动中去。 • [教学重点、难点] •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2、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 3、对科学发展观涵义的全面理解以及在经济发展中如何真正贯彻科学发展观。 • [教学方法] • 引导、自主探究相结合,讲授法、课上讨论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 • [教学课时] • 2课时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学设计(精选3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学设计(精选3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学设计(精选3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篇1【课标要求】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知道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项重要要求。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区别,以及xx大、xx大对全面小康的阐述。

2.能力目标增强阅读理解能力,分析、讨论、探究问题的能力;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对时事政治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了解我国目前的小康社会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知道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阶段,要求学生保持高度的爱国热情和主人翁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我们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和发展不平衡的小康2.难点:理解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的差别;三、教学方法:活动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等。

四、活动准备:1、通过各种方式搜集我国社会变迁的证据材料,比如向自己的家人、前辈等询问。

最好有照片或视频材料。

2、调查现今社会中人民生活的幸福指数。

3、制作。

五、教学思路及过程:(一)导入新课:欣赏赵本山著名小品《昨天—今天—明天》片段,导入主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二)活动展示活动一:昨天——感悟过去1.通过学生搜集的材料,以小组为单位向全班展示过去的人民的生活状态。

大部分同学会通过和人民联系最密切的衣、食、住、用、行等方面来说明。

2、引导学生感受当今生活的来之不易,多媒体展示过去和现在的对比图片:①服装对比②买东西排队和当今的超市购物③村里面放电影和当今的电视、电脑小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发生了巨大变化。

活动二:今天——交流现在1、选择几幅你在学习生活中最引以自豪的照片,并向同学们展示你引以为豪的原因。

目的是让同学们来展示当今社会我们的生活情境和满意度。

2、在畅谈自豪的同时,请学生谈谈自己生活环境中还存在哪些问题?大多数学生反映的是民生、环境、资源、人口等方面的问题,极少数学生谈到了国际问题。

简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简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简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指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个方面实现小康社会,达到人民的普遍幸福和国家的全面发展。

具体来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经济建设目标: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实现农村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2. 民生建设目标:建设公平、公正、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全民共进步、共享发展的目标,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解决好教育、就业、医疗、住房、养老等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3. 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和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让人民群众生活在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中。

4. 政治建设目标: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深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保持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

5. 文化建设目标: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化创新和文化产业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和获得感,增加国家文化软实力。

总的来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领域实现全面发展和人民的幸福生活,推动国家实现现代化。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容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容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容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容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个方面。

经济建设方面,主要包括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等。

具体措施包括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加强科技创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

政治建设方面,主要包括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等。

具体措施包括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动依法治国、加强党的建设、增强党的领导力和执政能力等。

文化建设方面,主要包括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文化创新发展等。

具体措施包括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等。

社会建设方面,主要包括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

具体措施包括扩大就业、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改善民生福祉、加快城乡发展差距缩小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的重要目标,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阶段性目标。

实现全面小康,不仅是经济上的建设,更是全面发展,社会进步的目标。

只有在各个方面全面发展、协调发展,才能实现全面小康。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课件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课件
改革。
区域发展不平衡
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仍 然较大,需要加强扶贫 工作,促进区域协调发
展。
创新能力不足
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需 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
培养。
资源环境约束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面临 瓶颈,需要加强生态文 明建设,推动绿色发展

未来小康社会建设的目标与规划
经济发展目标
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 要引领和支撑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中国梦的重要基础。
0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性成果
经济发展
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 ,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居民收入持续增长,贫困人口大幅减少,人民生活水平 迈上新台阶。
民主政治建设
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人民依法行使 民主权利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小康社会建设的国内经验
东部地区经验
东部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在小康社会建设方面取得 了显著成就,其经验包括创新驱动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加 强环境保护等,这些经验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中西部地区经验
中西部地区在小康社会建设过程中,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探 索出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扶贫开 发、促进民族团结等,这些经验同样值得其他地区借鉴。
城市小康社会建设案例
总结词
城市地区的小康社会建设案例 展示了在城市规划、公共服务 、居民生活品质提升方面取得
的显著成果。
城市规划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加强城市 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综合 承载能力。
公共服务
完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提高 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的服 务质量和覆盖范围。

第17课新时代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二)

第17课新时代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二)

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区域发展均衡
03
实施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等区域发展战略,缩
小了地区发展差距,促进了共同富裕。
社会事业进步
01 教育普及与质量提升
新时代下,中国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全覆盖,高等教育入学率显著提高,教育质量不断优化。
02 医疗卫生体系完善
建立了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重大疾病防控能力增强,人民健康水平显著提升。
社会保障体系
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 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险,确保 民众基本生活需求。
生态环境保护
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实现资源节 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改善人 民生活环境。
新时代背景下的解读
新时代小康社会强调高质量发展, 注重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创新 驱动发展。
在新时代背景下,小康社会不仅追 求物质富裕,更注重社会公平正义, 缩小贫富差距。
新时代全面建成 小康社会
目录
01
小康社会的定义
02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03
实现路径与措施
04
取得的成就与经验
05
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06
未来展望与规划
01
小康社会的定义
概念起源与发展
01
古代小康社会思想
古代儒家思想中,小康社会指社 会秩序井然、人民生活安定的阶 段,如孔子所描述的“大同”社
会。
02
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建立更加全面的社会保障网络,提高养老、医 疗、失业等保险的覆盖面和保障水平。
谢谢
03 利用大数据优化服务
运用大数据分析,提高公共服务的精准度和效率,如通 过数据预测来优化交通管理和社会福利分配。

第17课 小康社会的全面推进

第17课   小康社会的全面推进

建国初期,城乡人民外出主要靠步行, 有少量的自行车。
改革开放后
客机
游轮
地铁
轻轨火车

家庭设备:高档一、社会生活的日新月异
1.温饱向小康的发展 2.社会生活方面的变化 3.总体小康实现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总体小康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总体小康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提出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5.2020-2050年的两阶段
中共19大报告指出,从19大到20大,既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又 要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总体小康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提出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4.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5.2020-2050年的两阶段
面票(可以买白面粉)
油票(可以买食用油)
改革开放后
“绿色年代”
从吃多吃好到吃少吃精 从以细粮为主到粗细搭配
营养健康
今天丰富多彩的饮食
各种饮料
琳琅满目的水果
水煮鱼片
烤鸭
重庆火锅

改革开放前的住房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
筒子楼 现代楼房 平房
公寓
社区住宅楼
别墅
农家乐
华西村农民住房

改革开放前
复习提问:
1.我国实施多项科技发展计划的原因 ?
2.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主要成就?
3.我国探月工程的主要成就 ?
4.我国在教育方面颁布的法律和时间 ? 5.我国文化建设的方向和方针 ?
70-80年代的天水市
现在的天水市
第17课
小康社会的全面推进
一、社会生活的日新月异
1.温饱向小康的发展 2.社会生活方面的变化 3.总体小康实现

中图版初中历史八年级第17课 小康社会的全面推进

中图版初中历史八年级第17课 小康社会的全面推进

第17课小康社会的全面推进【学习目标】(1)感受身边的小康生活,知道我国已经总体上达到小康,了解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理解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增强投身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浪潮的使命感;知道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了解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增强建设全面小康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有艰苦奋斗的意识和精神。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教学难点】:全面小康目标实现的艰巨性。

一、【课前预习、自主学习】1、从生活水平总体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它所指向的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全国人民的。

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3、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哪些?最关键的目标是什么?4、你认为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有何区别?这两个目标之间有何联系?5、根据我国当前的社会实际,谈谈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艰巨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6、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人有责,作为青少年,我们应当怎样做出自己的贡献?7、下图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请你补写出图中缺项的内容。

①②三、【学习测评】1、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最关键的目标是()A、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B、确保205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C、到2020年人民生活比较富裕,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D、力争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2、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着重强调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下列选项中能直接体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是()①2007年我国GDP将至少达到人民币23.428万亿。

②2007年6月26日,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全线贯通。

③2007年10月24日19时09分,嫦娥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 引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提出的战略目标。

自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来,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发展。

本文将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个方面探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义和具体实施路径。

2. 经济方面的建设2.1 制定发展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方面,首要任务是制定明确的发展目标。

我国已确定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建党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在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2 加大发展力度为实现经济方面的小康建设,必须加大发展力度。

这包括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加强创新驱动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动力等。

2.3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这就要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更加注重解决人民群众的低收入、教育、医疗、居住等方面的问题,确保人民群众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3. 政治方面的建设3.1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政治方面,要求推进全面依法治国。

这就意味着要加强法治建设,建立健全法律制度和法治体系,保障公民的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3.2 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提高党的领导水平。

这要求党要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不断提高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3.3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政治方面,还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这涉及到反腐败工作的深入推进,加强党内监督和社会监督,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构建清廉政治环境。

4. 文化方面的建设4.1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文化方面,需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就要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加强道德建设,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良好的社会风尚和公民道德。

4.2 提高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文化方面,要提高文化产业发展水平。

全面小康社会-PPT课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ppt

全面小康社会-PPT课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ppt

“小康社会”概念
• 在温饱的基础上, • 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 达到丰衣足食
“小康社会”概念
• 它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 • 和精神生活的充实; • 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 • 与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中国历史上的小康理想 “小康”一词, 在《诗·大雅·民劳》中曰:“民亦劳止,汔可 小康。”其意是讲,老百姓终日劳作不止,最 大的希望就是过上小康的生活。 在中国 历史上,“小康”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普通老 百姓的理想生活水平。是指一种介于温饱与 富裕之间的生活状态,即温饱有余而富裕不 足。《诗经》中讲的小康就是这个意思。
一、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及其历史进程
小康社会是我国在实现社会主 义 现代化过程中从温饱发展到 富裕的一个历史 阶段。进入小 康社会发展阶段与邓小平确立 的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著名的“三 步走”发展 战略是紧密联系在 一起的。邓小平在1987年4月 会见西班牙副首相格拉时,明 确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步
2、邓小平对小康社会的设计
新中国成后,党和国家第一代领导人为 尽快实现中国的富强,逐步提出了“四 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和“两步走”的战略 构想。 由于“文化大革命”的耽误,“四 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未能按期实现。 事实上,即使没有“文化大革命”的耽误,
也不可能按期实现。这主要是由中国生 产力发展水平太低和世界现代化发展基
骤:
三步走战略
, 第一步,翻一番。以1980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250美元
翻一番,达到500美元。 第二步,到二十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1000美元。实现这个目标意 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 第三步,用30年到50年时间 ,到二十一世纪中叶,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 人均4000美元。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实现了现 代化“三步走”发展战略中的前两步,就是进入了小康社会,小康社会只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 朝着民族复兴的 伟大目标前进
第17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了解改革开放以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的巨大成就; 知道中国举办的2008 Nhomakorabea奥运会。
阅读下列材料,共同讨论下面的问题。 材料一 据世界银行WDI数据库显示,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 国内生产总值)为59 305亿美元,日本为54 884亿美元,中国超 越日本排名全球第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1)2010年,中日两国的经济总量出现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 出现这种变化?
变化:中国经济总量超越了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 国超越日本排名全球第二。 原因:改革开放是最主要的原因;还可以从社会安定、党的 领导、重视科技教育等方面阐述。
(2)应当怎样理性看待中国经济位次在世界的变化?
尽管经济总量世界排名第二,但人均GDP排名靠后,仍属于 发展中国家。 要实现两个百年目标,从经济质量上真正赶 超发达国家依然任重而道远。
材料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4年) 排名 国家 世界平均 10 79 美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美元/人 10 876 54 597 7 589 9 84 排名 世界银行(2014年) 国家 世界平均 美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53 042 6 807 美元/人
26
18 19 20 60 27 143 57
日本
德国 英国 法国 巴西 意大利 印度 俄罗斯联邦
36 332
47 590 45 653 44 538 11 604 35 823 1 627 12 926
23
18 22 20 62 27 144 51
日本
德国 英国 法国 巴西 意大利 印度 俄罗斯联邦
38 634
46 251 41 781 42 560 11 208 35 686 1 498 14 6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