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必修1 第5章章末攻关
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5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1讲常见地貌类型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第5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1讲常见地貌类型、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地貌的观察一、选择题(2024·绍兴模拟)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①②③④为四条河谷。
据此完成1~2题。
1.四条河谷中最可能存在地下暗河补给的是( A )A.① B.②C.③D.④2.图中甲岩石最可能为( B )A.板岩 B.大理岩C.玄武岩 D.砂砾岩[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①处河谷中分布着石灰岩,透水性好,最有可能存在地下暗河,A正确;②处、③处河谷是页岩、④处是砂岩,透水性不好,不能形成地下暗河,B、C、D错误。
故选A。
第2题,读图可知,甲岩石位于花岗岩和石灰岩的接触地带,最可能是石灰岩变质形成的大理岩,B正确;板岩是页岩变质形成的,A错误;玄武岩是岩浆喷出冷却凝结形成的,C错误;砂砾岩是沉积岩,D错误。
故选B。
盐风化作用是指雨水或海水等含盐水分(溶液)渗透岩石并由内部从岩块下方渗出,盐分结晶膨胀而导致岩石露头表面矿物颗粒、碎片或部分盐晶脱落的物理风化作用。
一般岩石露头表面(主要是侧面)因物质脱落,易形成各种形态的风化凹穴,多见于沿海和内陆干旱地区的近地面岩石中。
风化时间越长,风化穴越大。
下图为甘肃酒泉某地红色砂岩露头的盐风化穴景观。
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有关盐风化形成必要条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可溶性盐类物质 B.含有孔隙的岩石C.坡度较陡的地势 D.干湿交替的环境4.我国东部沿海海潮平均高潮线与最大涨潮线之间的区域也存在盐风化现象。
与甘肃酒泉相比,该区域红色砂岩形成的风化穴( D )A.更大,排列更密集 B.更小,排列更稀疏C.更大,排列更稀疏 D.更小,排列更密集[解析]第3题,盐风化需要盐分结晶,需要可溶性盐类物质溶于水(主要是雨水或海水中所含的盐分),在岩石空隙中渗透,水分蒸发、盐分析出,在岩石表面结晶,因此需要可溶性盐类物质、含有孔隙的岩石和干湿交替的环境,A、B、D项说法正确;地势陡缓对盐风化无明显影响,C项说法不正确。
届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配套课件必修一第五章第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共张
地壳运动
水平运动
演示(yǎnshì)
第四页,共34页。
考点一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基础梳理
地壳运动
水平运动
演示(yǎnshì)
第五页,共34页。
考点一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基础梳理
地壳运动
垂直运动
演示(yǎnshì)
第六页,共34页。
考点一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基础梳理
地壳运动
垂直运动
演示(yǎnshì)
2.主要外力作用(wài lì zuò yònɡ)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风化作用 使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物残留(cánliú)在地表,形成风化壳
第十六页,共34页。
考点一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深化探究
主要(zhǔyào)外力作用
侵蚀作用 风力侵蚀
第十七页,共34页。
考点一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深化探究
层理构造、 常含有化石
片理构造 大理岩
变质岩
沉积岩
重 熔 再 变质作用 生 作 用
侵入岩:矿物结晶颗粒
较大
喷出岩:矿物结晶颗粒细
小,有的有流纹或气孔
岩浆岩
花岗岩
岩浆
第二十八页,共34页。
考点二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试题调研
(2009•江苏地理)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
(xúnhuán)示意图”,图中Ⅰ、Ⅱ、Ⅲ分别代
1.理清三大类岩石相互转化图上箭头 (jiàntóu)的
方向
(1)岩浆岩只能由岩浆转化而来,岩浆
指向外的箭头一定指向岩浆岩。
变质岩
(2)岩浆岩和变质岩能转化成沉积岩, 岩浆岩和沉积岩能转化成变质岩。
(3)沉积岩和变质岩均不能转化成岩浆 岩。
沉积岩
2022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一轮)人教版课件:必修一 第5章章末攻关
3. 在做好作答的准备工作后,要精心组织,按照题目的具体要求,分清层次,合
理安排,做好最终答案的组织工作。
⑤
以检测学生的思维过程和知识的灵活迁移 应用能力,所以成为地理高考和平时测验的常见考查模式。在命题形式上, 通常以区域图或者相关材料为信息载体,对某区域内的典型地理事物或者现 象进行综合设问,以非选择题形式,主要考查某种现象或者问题的成因。在 最近几年的高考中此题型皆有体现,在以后的高考中也将是必考点。请同学 们要多加注意。
在分析解答该类试题时,关键要把握好以下三点:
1.审:理顺题干的因果关系
要认真阅读题干材料,根据题目问题的要求,搞清楚重要地理要素的组成因子, 并理解“因子”与相关“地理要素”之间的“因”与“果”的联系。 思:明确分析的原因内容
2.在理解题目要求的前提下,准确分清需要回答的内容。一般而言,地理原因包
(2010·新课标)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下图示意某区域多年平均降雪量与 雪期(从当年初雪日到次年终雪日的天数)的空间分布。该区域内丘陵区每年因融 雪径流造成的土壤侵蚀较为严重。(25分)
(1)根据等雪期线的分布,分析沿MN一线的地形分布特点。(12分)
(2)比较甲、乙两地雪期与降雪量的差异,并解释原因。 (6分)
(3)分析位于丘陵区的丙地融雪侵蚀较乙地严重的原因。 (7分)
(1)等雪线在中部地区向北(东北)凸出,表明沿MN一线中部雪期短于东西 两侧地区(2分),即东西部气温持续低于0℃的时间较长(3分);中部气温 持续低于0℃的时间较短(2分),因此,中部地势较低(为平原)(3分),东西 地势较高(为山地)(东西高,中间低)(3分)。 (2) 甲地雪期比乙地雪期短(2分),原因是甲地纬度低于乙地(2分)。甲地 降雪量比乙地多(1分),因为甲地比乙地距海近,水汽更为充足(2分)。 (3) 丙地属于丘陵地形,地势低于乙地(2分),融雪径流量大于乙地(4分); 丙地比乙地更多受到人类的影响(如林地被毁,过度垦荒等)丙地更易被 侵蚀(4分)。
新高中地理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5章 第4讲 课时37 海岸地貌与冰川地貌
课时37海岸地貌与冰川地貌考点1海岸地貌1.概念:海岸在海浪等作用下形成的各种地貌。
2.分类(1)海蚀地貌:常见的类型有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穴、海蚀拱桥、海蚀柱等。
(2)海积地貌:常见的类型有海滩、沙坝等。
海滩按照沉积物颗粒大小分为砾滩、沙滩和泥滩。
有的海滩地势平坦,滩面广阔。
1.海岸地貌形成过程(1)海蚀地貌:由岩石构成的海岸,由于不断受到海浪的击打和侵蚀,导致岩石破碎,岩壁崩落,最终使海岸后退,形成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穴、海蚀拱桥。
(2)海积地貌:海浪挟带的泥沙、贝类等物质堆积在近岸的浅水带里,形成海滩、沙坝、贝壳堤等。
2.海岸地貌特点地貌类型地貌特点海蚀崖高出海面的陡崖海蚀平台微微向海倾斜的基岩平台,台面上基岩裸露或覆盖有很薄的沙砾和淤泥层海蚀穴海浪冲蚀海滨陆地形成的槽形凹穴,断续沿海岸线分布海蚀拱桥向海突出的陡立岩石,两侧的海蚀穴互相贯通,形似拱桥海滩由松散泥沙或砾石堆积而成的平缓地面。
海滩物质一般上部较粗,滩坡坡度较大;下部物质较细,滩坡平缓沙坝与海岸略成平行的长条状堆积体。
未露出水面的称“水下沙坝”;出露水面的称“岸外沙坝”;完全露出水面的称“海岸沙堤”(新课标全国文综Ⅰ)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
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
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
据此完成1~3题。
1.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A.向陆地方向推进B.向海洋方向推进C.位置稳定D.反复进退2.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
由此()A.形成新的贝壳堤B.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C.形成河口三角洲D.迫使河流改道3.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
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 A.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B.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C.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D.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历史上,黄河以“善淤、善决、善徙”著称,当黄河改道、河口迁徙到别处,随着入海泥沙量的减少,海水变得清澈。
2019版高中地理一轮总复习人教版必修一(讲解)课件:第5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3-5-1(76张PPT)
经济优势 ,促进经济发展。 (1)将资源优势转变为___________
(2)推动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
就业机会 ,拉动相关产业的发。 ___________
2.对东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消费结构 。 (1)缓解能源紧缺状况,优化能源 ___________
(2)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的发展,以及用户管
板块一 基础全面梳理 主干扫描 自主导学
一、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地理背景
二、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消费 1.能源资源生产和___________ 的地区差异大
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煤炭 (1)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___________ 为主, 大量使用煤
炭作为能源,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铁路 (2) 北煤南运还给我国的 ___________ 和公路运输造成
碎;经过众多山地河流 (或山河相间的地形 ),地势起伏大; 雨季多暴雨,容易引起滑坡和泥石流。 (2)可缩短运输距离和时间;增加油气运输量;不受天 气、气候影响等。 (3)可增加我国能源供给渠道的多样性,实现石油进口 渠道多元化;减小能源风险;保障能源安全;可增加中国和 缅甸的经济贸易联系;缓解我国能源紧张状况等。
经济发展 。 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___________
3.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的协调发展
资源优势 与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 将西部地区的___________
势合理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地区的 协调发展。 4.对环境的影响
煤炭 (1)东部地区,天然气部分替代 ___________ ,有利于改
材料二
中缅油气管道分布图。
(1)结合图文资料从地质、地形和气候角度分析中缅油 气管道缅甸段工程建设不利的自然条件。 (2)与传统的海上油气运输航线相比,铺设中缅油气管 道有哪些好处? (3)试述中缅油气管道的开通对我国能源安全与经济发 展的有利影响。
最新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必修1 第1章章末攻关课件ppt
读图,图上XOY为地轴,MN为赤道,EF、E′F′为回归线,ST、S′T′为极圈,据
此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下列各角中与目前黄赤交角相等的是(2分) ①XOF ②XOT A.①② B.③④ ③E′OY ④FON C.②④ D.①③ ( )。
(2)按地球上“五带”的划分,图上ST与EF之间和EF与E′F′之间分别为________ 带和________带。(2分)
在光照图中往往会出现一个或几个至关重要的点,它们分别是 直射点(A)、交点(B、D) 即晨昏线与赤道的两个交点、切点(E、F) 即晨昏线与纬线圈两个切点。如图,三个要点的位置关系如下: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
2005年11月7日7时33分
B.各地全年都昼夜平分 D.各地都无四季变化 F.自然地理环境无区域差异
(1)C(2分)
(2)北温 热(每空1分,共2分) (3)从南极点开始,出现极夜的地区逐渐扩大,太阳直射点至EF时南极圈及其以
பைடு நூலகம்
南地区全部为极夜,之后,出现极夜的地区逐渐缩小。(4分,只要答对极夜出
现的位置及变化趋势,即可得满分;否则酌情扣分。) (4)ABD(2分,全对得2分,答对两个得1分,其余不得分。)
①
光照图试题的解题方法与示例
日照图即光照图,是太阳光线照射在地球表面所形成的白昼和黑夜的分 布图形。由于观察的角度和位置不同,日照图的形式变化较多。大致可分为 公转位置图、侧视图、俯视图、平面图、坐标图、直观图和变式图。该类试 题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在历年高考试题中出现的 频率很大,对日照图的判读属于高考复习中不能回避和必须熟练掌握的主干 知识,归纳和总结这类试题的题型和解题技巧显得尤为重要。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总复习PPT
判断:这一天是二分、二至日 中的哪一天?太阳直射哪里? 这一天,哪些地区的太阳高度 (角)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哪些地区的太阳高度(角)达 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这一天,哪些地区出现极昼? 哪些地区出现极夜?哪些地区 昼夜等长? 这一天后,太阳直射点如何移动?
A B
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 C 0°
②
①
③
图9
⑤ ④
图10
北回归线 赤道 南回归线
第二章考试要点: 1、大气受热过程P29、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北半 球右偏)
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不同地区间存在温度差异
势力环流示意图
第二章
大气的水平运动
短波辐射 辐射
长波辐射
大 气
大气的削
吸收
的 弱作用
反射
受
散射
热 过
受热过程 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全球气候分布简图
极地高压带和东风带 极地气候
副极地低压带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温西带风海洋性气候
地副 风中热交海高替气压控候和制西
温性内带气陆大候?陆
热副热带带沙高压漠带气和信候风带
赤热低和带信草风交原替控气制候
温带季风环流 温带季风气候 亚亚热热带带季季风风气环候流 热带热季带风季气风候环流
赤道低压带热 带 雨 林 气 候
补给类型 补给季节 补给特点
主导因素
我国主要分 径流量的季节变
布地区
化
雨水补给
夏秋两 季为主
水量变化大, 不连续但集中
降雨量
普遍, 东部 季风区最 为典型
季节性积 雪融水补 给
春季 补 水给量有变时化量间小性,气温和积雪量 东北地区
永久性积 雪和冰川 融水补给
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5章 第3讲 课时29 河谷的演变
第3讲河流地貌的发育[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解释内力[体系架构]和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并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基本概念]溯源侵蚀、下蚀、侧蚀、“V”形谷、峡谷;河流堆积作用、冲积扇(洪积扇)、冲积平原、三角洲、河漫滩、凹岸、凸岸、曲流、牛轭湖。
[基本原理]河流侵蚀地貌和河流堆积地貌的形成原理。
课时29河谷的演变发育阶段外力作用特点河流地貌特点初期以向下和向源头侵蚀为主河谷深而窄,谷壁陡峭,横剖面呈“V”形中期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加强河道更为弯曲,河谷拓宽后期继续向河谷两岸侵蚀河谷展宽,横剖面呈宽而浅的槽形思考影响流水侵蚀强弱的因素有哪些?答案①径流量的大小。
②水流速度(落差、坡度的大小)。
③地面组成物质的抗侵蚀能力(如岩性较软或流经断层,易被侵蚀)。
④植被覆盖度(植被一方面可以减少径流,降低流速;另一方面植被具有固土的功能,提高了地表组成物质的抗侵蚀能力)。
⑤人类活动(如修建堤坝)。
1.不同河段侵蚀作用的差异溯源侵蚀下蚀侧蚀含义向河流源头侵蚀垂直于地面向下侵蚀向河岸两侧侵蚀影响使河谷不断向源头方向伸长使河床加深,河流向纵深方向发展使谷底展宽,谷坡后退,河流横向发展2.常见河流侵蚀地貌的形成地貌形成“V”形谷(峡谷) 地壳上升、流水下切侵蚀而成曲流(河曲) ①地形:地势平坦,地表软硬适度,河流以侧蚀作用为主;地形开阔,河床较浅,能较自由地迂回摆动。
②气候:降水较少,河流流量小,不易裁弯取直。
③植被:草原地表,有植物根系的固结,蛇曲易保持曲峡在早期的古平原上,地势平坦,河流流速缓慢,侧蚀作用强,形成曲流;后来地壳抬升,河流下切时保留了原来的曲流形态3.侵蚀基准面(1)概念①(终极)侵蚀基准面:入海的河流,其下蚀深度达到海平面时,由于河床坡度消失,流水运动停止,不再向下侵蚀,因此海平面高度是入海河流下蚀深度的最低基面,在这个面上侵蚀停止或侵蚀与堆积达到平衡。
海平面及由海平面向大陆方向引伸的平面,称为(终极)侵蚀基准面。
2021新版课件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全册各章复习总结课件(期末复习课件)
三、风向的判断 第一步:画水平气压梯度力。其具体方法是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
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并且与等压线垂直,但并 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
第二步:画风向。其具体方法是首先确定南、北半球,然后用左(南半球)右 (北半球)手,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左(南半球)偏转30°~45° 角(近地面风向可依此角度偏转,若为高空,则偏转90°,即与等压线平行),画出实线 箭头,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如下图所示(以北半球为例)。
灾 措施 ③疏浚河道,加快泄洪速度
防
④开辟分洪区,开挖分洪道,降低洪水水位
灾 措
非工
①严格控制乱砍滥伐,恢复地表植被,减少水土流失
施 程措 ②加强监测预报,建立健全减灾防灾管理体系
施 ③增强人们对洪涝灾害的认识,提高人们防灾减灾意识等
2.分析地震灾害危害程度的分析思路: (1)震级大小。震级越大,释放的能量就越大,造成的地震灾害就越严重。 (2)与震中距的远近。等震级的地震,距震中越近,地震灾害就越严重;距震中越远, 地震灾害就越轻。 (3)震源深浅。等震级的地震,震源越深,地震灾害就越轻;震源越浅,地震灾害就越 严重。 (4)地质条件。包括土质、地形、地下水位和是否有断裂带通过等。一般来说,土 质松软、覆盖土层厚、地下水位高、地形起伏大、有断裂带通过,可能使地震灾 害加重。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复习课件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P7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P13 第四章 地貌 P24 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P35 第六章 自然灾害 P49
体系构建 ·思维脑图
主题整合·素养提能
一、“四看”法分析行星存在生命的思路
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5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1讲常见地貌类型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3.下列地区最可能出现图示地质地貌发育过程的是( B )
A.青藏高原南部
B.内蒙古高原西部
C.德干高原东部
D.巴西高原北部
4.以下风沙沉积层形成最早的是( A)
A.S1 C.S3
B.S2 D.S4
5.风沙沉积层S5形成时( D ) ①风力较强 ②风力较弱 ③风向多变 ④风向稳定
A.①③
B.①④
2.该天坑峭壁多生长灌木的原因是( C )
A.气候干旱少雨
B.地下水源丰富
C.土层相对浅薄
D.太阳辐射较少
[解析] 第1题,读图中崩塌物可知,广西大石围天坑是地下溶洞坍 塌形成的,C正确;不是火山喷发、地堑、盆地陷落形成的,A、B、D 错误。故选C。第2题,灌木耐干旱、耐贫瘠,天坑峭壁土壤贫瘠、土层 薄、水分储存少,因而生长灌木,C正确;该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湿润,A错误;该地区多石灰岩,多地下暗河,地下水丰富,但峭 壁水分储存条件差,B错误;太阳辐射对灌木的生存影响较小,D错误。 故选C。
影响喀斯特作用的因素 大气降水多,流动性强 地面坡度大,流动性强 岩石裂隙大,流动性强
裂隙连通性好,流动性强
对喀斯特作用的影响
水的流动性越强,水 的溶蚀能力越强;反 之则越弱
(2)喀斯特地貌类型
喀斯特地貌可分为地表喀斯特地貌和地下喀斯特地貌。其代表性形
态及其成因如下表所示:
类型
形态
成因
石芽→石林,峰丛→峰林→孤峰→残丘 地表喀斯特
莲花盆便于同步地从洞底向上生 有利于其与二氧化碳充分接触从而形
长
成沉积
信息获取
知识调动
由材料可知,莲花盆为地下喀斯 (2)有平整的洞底,能形成浅水池,且有
特景观,所以其主要为沉积地貌。相对稳定的沉积环境,故平坦的河床可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必修2 第1章章末攻关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
读“1955~1960年美国本土老年人口向南方‘阳光地带’迁移示意图”,按要求 回答下列问题。(10分)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
(1)美国许多老年人在退休以后向南方“阳光地带”迁移,所谓南方“阳光地 带”指图中A________州和B________州。(2分) (2)图中迁出地区主要是美国的________工业区,迁出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分) (3)美国的这类人口迁移按地理范围划分属于____________迁移,引起人口迁 移的主要原因是受________________因素的影响 。(2分) (4)美国人口主要富集在东北部地区(东北部地区面积占全国的1/4,但人口占 全国近一半),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
1.了解图意,图文转换。读图名、图例、内容、功能等,从图中获取解题所
需的信息。
2.知识回顾,寻找依据。在读图基础上,结合题意,回顾与之相关的知能要
求。
3.紧扣题意,准确答题。问题具体,答案简明,紧扣题意,专业作答。
①根据区域内的特殊地理事物判断其所处的空间位置。 ②熟记特殊地理事物的轮廓,迅速定位。 ③对于地理现象的判断要了解地理现象分布的规律。 ④注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比较与迁移。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
(1)得克萨斯 佛罗里达(每空1分,出现错白字没分。) (2)东北部(1分) 这里纬度较高,气候寒冷;(1分)工业发达,环境污染严 重(1分) (3)国内人口(1分) 自然环境中的气候因素和社会环境中的环境污染(1分) (4)工业发达、大城市集中;(1分)有较多的工作机会;(1分)较好的工作条 件(1分)(只要回答合理即可得分)
2025届高考地理总复习一轮复习配套PPT课件(人教版)第1篇 自然地理 第5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
1.“薄饼岩”景观的形成过程最可能为( C ) A.固结成岩—流水溶蚀—内力抬升 B.岩浆侵入—内力抬升—流水溶蚀 C.固结成岩—内力抬升—海浪侵蚀 D.岩浆侵入—海浪侵蚀—内力抬升 2.据图推测新西兰所处的板块边界类型及两侧板块的移动方向( B ) A.生长边界 西北、东南 B.消亡边界 西北、东南 C.生长边界 东北、西南 D.消亡边界 东北、西南
2025
高考总复习一轮复习
GAO KAO ZONG FU XI YI LUN FU XI
第二讲 构造地貌的形成 课时2 板块运动与地貌、山地对交通的影响
目录索引
强基础必备知识
基础落实
一、板块运动与地貌
1.六大板块
名称:A亚欧板块、
B 太平洋板块
、
C印度洋板块、
D美洲板块、
E 非洲板块 、
F南极洲板块。
思维过程 从图中所示的区域入手,分析图中所在的板块边界类型,进而分析 板块边界形成的地貌
答案 (1)D (2)C
[变式训练] 图示区域阿留申群岛位于大洋板块还是大陆板块? 提示 大陆板块。
对点训练
新西兰位于板块的交界处,其南岛西部沿海有一处著名地质景观——“薄饼岩”。 硬石灰岩和软砂岩堆积形成数以百计的多层区域,沿着悬崖沟壑垂直形成,形似 层层薄饼,故而得名。图1为“薄饼岩”景观图,图2为新西兰等高线地形图。据此 完成1~2题。
实践应用 1.火山活动频繁的线状前沿地带——火山锋 火山锋是指板块交界处火山活动频繁的线状 前沿地带。马提尼克岛地处加勒比海向风群 岛北端,火山锋的移动、停滞在该地塑造出 三道壮观的火山带(如下图,箭头为板块运动 方向)。
(1)造成马提尼克岛火山锋分布的主导板块及运动形式是怎样的? 提示 大西洋板块,间歇性俯冲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必修1 第4章章末攻关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
④
材料解析型试题的解题方法与示例
材料解析型试题的题干由一段或数段材料构成,根据题目提供的材料不同,可 以分为文字材料型、图文结合型、表格型、图表结合型和图表文结合型。材料解析 型主要考查阅读、理解材料的能力和灵活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 类型的试题具有一定的难度,能很好地区分考生的水平。近年高考所出现的材料解 析题,大多侧重考查考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主要依据这些信息去分析 回答问题。目前,这类选择题在新课标考试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8分) 材料一 泉州市水系图(甲)、泉州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 (乙)和河谷形态图(丙)。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 材料二 晋江发源于戴云山东麓,干流上游俗称西溪,在南安双溪口汇入大 支流东溪后始称晋江,最后在丰泽注入东海,全长182千米。晋江是泉州市最 主要的河流,也是福建省的第三大河,它可以说是泉州市千百万人民的“母 亲河”。 (1)根据图中的信息可知晋江的流向是________,其河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是 ________。(2分) (2)图甲中晋江上游M处的河谷形态应是图丙中的________(填A或B),此处河 流的外力作用是以________为主。(2分) (3)从晋江上游到下游,沿岸城市(聚落)的疏密程度是越来越________(填密集 或稀疏),试从河流地貌对聚落发展的有利影响方面加以简要分析。(4分)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
解答材料解析型试题,首先,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对于文献类的 要善于抠字眼,对于数据类的要对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对于图表类的要注 意观察图、表材料,要充分把握图名、表名、材料中心内容。其次,要结 合设问再读材料,设问可以让考生进行图文观察时目的更明确,分析更有 针对性。其作用表现在:①确定信息分析方向,搁置无用信息;②确定与 相关知识的联系方向;③确定能力考查的方向。解答材料解析型选择题注 意要用数字说话。最后,认真组织答题内容。一般情况下,一个材料解析 题设有好几问,而设问大都是相互联系着的,答案要科学合理有序。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配套必修1 第5章
要素
相互作用
大气中的热量、水分主要来自地面,下垫面状况直接影响到大气的水热 气候
状况及运动特征;绿色植物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的作用
各种水体之间以及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之间存在水分的交 水文
换;水文是各地理环境影响下的综合表现
地貌 由内外力作用共同塑造,受河流、风、波浪、冰川、地下水等影响
2.高纬度和低纬度地区是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表现最为明显。这 是因为高纬度地区气温低,蒸发量小,相对湿度大,东西方向上的水分条件差 异小;低纬度地区则因为处于赤道低气压带,降水普遍较多,水分条件的东西 差异也很小。
核心研析
1.气候类型分布与陆地自然带的对应关系(以北半球为例)
世界气候类型
陆地自然带
〔针对训练1〕
(2017·新课标Ⅲ)一般情况下,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 呈正相关,但在不同的季节、海域,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主导因素不同。下 图示意长江口附近海域某年 8 月浮游植物密度的水平分布,据此完成(1)~(3)题。 导学号 12892091
(1)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 D )
知识梳理
考点二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地域差异的形成
2.地域分异规律
分异规律
形成基础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 ___热__量_____
域分异(纬度地带性)
影响因素 太阳辐射
典型地区 __低__纬__和__高__纬__ 地区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 _水__分__变__化___ 海陆分布 域分异(经度地带性)
___中__纬__度___
素综合作用
影响超过了热量条件,因此雪线高度南坡比北坡低
4.常见的非地带性现象及其成因 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出现了一些非地带 性地理景观和自然带现象。常见的非地带性现象及其成因,如下表:
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5章 第4讲 课时36 风沙地貌
课时36风沙地貌1.概念:在干旱地区,以风力为主形成的各种地貌的统称。
2.分布:我国的风沙地貌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3.类型(1)风蚀地貌类型成因形态特征风蚀蘑菇突起的孤立岩石,下部遭受较强烈的风沙侵蚀上部宽大、下部窄小的蘑菇状雅丹地貌盛行风对地表进行侵蚀沟槽和垄脊相间,走向与主风向一致(2)风积地貌①成因:沙漠中由风沙堆积形成的地貌。
②常见形态:新月形沙丘,状如新月,迎风坡缓、背风坡陡;很多个新月形沙丘连在一起形成沙丘链,其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大致垂直。
③分类类型形态特征对环境的影响固定沙丘沙丘上生长有植物植被能固定流沙流动沙丘没有植被随风移动,在沙漠边缘,会埋没房屋、道路,侵吞农田、牧场河岸、湖畔、海滨地区的主要沙源的形成过程(1)河流中上游地区,泥沙经过流水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堆积于河流、湖泊、沿海地区。
(2)枯水期,河流、湖泊、沿海地区泥沙裸露。
(3)再经过风力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在河岸、湖畔、海滨地区形成沙滩或沙丘。
一、根据沙丘形状和堆积物颗粒大小判断风向1.根据沙丘形状判断风向2.根据堆积物颗粒大小判断风向搬运物随风速的减弱而堆积,颗粒大的先堆积,颗粒小的后堆积,所以颗粒大的一侧为上风向。
二、风沙活动的条件1.物质条件——沙源(1)外地输沙:盛行风从上风地带将沙尘物质吹送至风沙活动地区堆积;河流从中上游地区搬运到风沙活动地区堆积。
(2)当地沙源:枯水期湖滩、河滩裸露,泥沙裸露;冬春季节地表缺少植被覆盖,表土裸露;耕地面积扩大、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破坏植被,地表裸露,增加沙源;沿海地区的沙滩或沙丘。
2.动力条件——大风(1)该地所处区域的大气环流(风带或季风)或距离冬季风源地远近。
(2)该区域的地形特征——常见会加强风力的地形①平坦的地形。
如广阔的平原,没有阻挡。
②山地中的峡谷或河谷(峡谷或河谷与风向一致,形成狭管效应)。
③面积广大的湖泊或海域。
(3)特殊天气、气候背景:气旋与冷空气活动频繁。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5章 第1讲 课时27 地质构造与地貌
< 地理实践6 >
地质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图的判读
地质剖面图的判读
1.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 (1)看沉积岩:一般情况下,沉积岩岩层年龄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年龄越新, 其位置越靠上,即越接近地表。如图1中Ⅲ岩层位置靠下,岩层较老;Ⅱ岩层位置 靠上,岩层较新。
地质剖面图的判读
1.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 (2)看断层:断层形成晚于被断裂切断的岩层。如图1中断层晚于图中所有岩层。 (3)看岩浆岩:岩浆岩(包括喷出岩和侵入岩)的形成晚于其切穿的岩层,如图1中 岩浆岩Ⅳ岩层形成晚于其切穿的Ⅱ岩层和Ⅲ岩层。
地质剖面图的判读
3.地壳运动性质的判断 (1)褶皱、断层的存在说明经历了地壳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如图1中的断层,岩层未发生弯曲,说明该地经历了垂直运动;图2中的褶皱和 断层,说明该地经历了水平挤压和垂直运动。
地质剖面图的判读
3.地壳运动性质的判断 (2)有沉积岩层或沉积物,说明经历了沉积作用且沉积时地势低洼,也可能伴随着 下降运动。如图1中左侧Ⅰ的存在;图2中的各岩层都说明经历了沉积作用。
褶皱
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力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波状弯曲
褶皱
褶皱的类型
① 背斜岩层一般向上拱起,形成山岭 ② 向斜岩层一般向下弯曲,形成谷地
岩层新老关系: 背斜:中间老两翼新
向斜:中间新两翼老
褶皱
地貌倒置 思考:背斜成山,向斜成谷的原因? 背斜顶部受张力产生裂隙,容易被侵蚀成谷地 向斜槽部由于受到挤压,岩石致密,不易被侵蚀,相对高耸形成山岭
概念辨析
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①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导致的岩层变形、变位,是地壳运动的“足迹”,如 褶皱、断层,与地表形态无关,关键是看地下岩层的弯曲状况、新老关系、是 否连续。 ②构造地貌:是在地质构造基础上形成的地表形态,如向斜谷、向斜山、背斜 谷、背斜山、断块山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
⑤
因果型试题的解题方法与示例
由于地理事物间的因果联系可以检测学生的思维过程和知识的灵活迁移
应用能力,所以成为地理高考和平时测验的常见考查模式。在命题形式上,
通常以区域图或者相关材料为信息载体,对某区域内的典型地理事物或者现 象进行综合设问,以非选择题形式,主要考查某种现象或者问题的成因。在
最近几年的高考中此题型皆有体现,在以后的高考中也将是必考点。请同学
们要多加注意。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
(2010· 新课标)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下图示意某区域多年平均降雪量与
雪期(从当年初雪日到次年终雪日的天数)的空间分布。该区域内丘陵区每年因融
雪径流造成的土壤侵蚀较为严重。(25分)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 在分析解答该类试题时,关键要把握好以下三点: 审:理顺题干的因果关系 1. 要认真阅读题干材料,根据题目问题的要求,搞清楚重要地理要素的组成因子, 并理解“因子”与相关“地理要素”之间的“因”与“果”的联系。 思:明确分析的原因内容
2.在理解题目要求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提下,准确分清需要回答的内容。一般而言,地理原因包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
(1)根据等雪期线的分布,分析沿MN一线的地形分布特点。(12分)
(2)比较甲、乙两地雪期与降雪量的差异,并解释原因。 (6分)
(3)分析位于丘陵区的丙地融雪侵蚀较乙地严重的原因。
(7分)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 (1)等雪线在中部地区向北(东北)凸出,表明沿MN一线中部雪期短于东西 两侧地区(2分),即东西部气温持续低于0℃的时间较长(3分);中部气温 持续低于0℃的时间较短(2分),因此,中部地势较低(为平原)(3分),东西 地势较高(为山地)(东西高,中间低)(3分)。 (2) 甲地雪期比乙地雪期短(2分),原因是甲地纬度低于乙地(2分)。甲地 降雪量比乙地多(1分),因为甲地比乙地距海近,水汽更为充足(2分)。 (3) 丙地属于丘陵地形,地势低于乙地(2分),融雪径流量大于乙地(4分); 丙地比乙地更多受到人类的影响(如林地被毁,过度垦荒等)丙地更易被 侵蚀(4分)。
括自然原因和人为(社会)原因两方面,要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全面思考,做 出针对性的回答。 答:做好答案的组织安排
3. 在做好作答的准备工作后,要精心组织,按照题目的具体要求,分清层次,合
理安排,做好最终答案的组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