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环境和建筑的融合
自然环境和建筑的融合
![自然环境和建筑的融合](https://img.taocdn.com/s3/m/f88140d758f5f61fb7366679.png)
自然环境和建筑的融合姓名:***学号: *********院系:航空宇航学院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班级: 0112301中文摘要:本文主要论述的是自然环境与建筑的融合,讲到了自然环境和建筑融合的定义以及目的。
并讨论了中国从古代时来建筑的研究。
进一步加上流水别墅,西塔里埃森,贝芬格建筑三个例子为我们展示了成功与自然环境融合的建筑并基于这些例子提出了如何将自然环境与建筑融合的方法论。
关键词:自然环境,建筑设计,绿化,环境观念。
一、什么是自然环境和建筑的融合?自然环境和建筑的融合指的是以当地的自然环境为基础,合理利用再生能源,根据仿生学,工程力学等学科。
通过组织和设计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质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内部有秩序地循环转换,从而获得一种高效,低损,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
同时,建筑独有的特色和当地的景观相融合,突出了当地景色,为人类的精神需求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平台。
二、为什么要将建筑环境和自然环境融合?(一)、建筑要体现文脉特色。
荷兰建筑大师基·考恩尼(1949- )说过:“建筑绝不只是单一存在的个体。
它与构成自然的许多秩序一样,也是庞大秩序中的一个”。
建筑设计,归根结底是设计环境,既创造适合人类生活工作并能激发心智的新环境。
因此,建筑环境不但要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还要与周围的环境相适应,体现一定的文脉特色,这对保持城市空间环境的整体与和谐尤为重要。
(二)、大自然的建筑是最伟大的。
大自然是最伟大的建筑师。
人类在建筑技术上所遇到的许多难题,其实在自然界中早已有了类似的解答。
因为生物在千万年进化的过程中,为了适应自然界的规律需要不断完善自身的性能和组织,它需要获得高效低耗、自觉应变、新陈代谢、肌体完整的保障系统,才能得以生存与繁衍。
只有这样,自然界才能成为一个整体,才能保持生物链的平衡与延续。
当然,人也是大自然中的一员,人类为了生存与发展不仅需要建筑,而建筑也同样需要适应自然界的规律,否则不仅会破坏自然环境,而且也会毁灭人类自身。
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https://img.taocdn.com/s3/m/1ac698d4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3f.png)
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近年来,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们不得不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
如何在城市建设中保护自然环境,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本文将探讨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探寻如何在建筑设计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一、建筑与自然环境的价值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是一种追求生态和谐的建筑理念。
自然环境提供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资源,而建筑作为人类生活和工作的场所,应该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不仅可以提高建筑的环境适应性,还可以降低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成本,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因此,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二、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设计原则在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中,有一些设计原则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建筑应该尊重自然环境,充分考虑自然地形、气候、风向等因素,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其次,建筑应该追求生态可持续发展,采用绿色建筑材料,实现能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
此外,建筑应该注重景观设计,打造与周围自然环境相协调的美丽景观,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三、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实践案例1. 绿色建筑的推广绿色建筑是建筑与自然环境融合的重要方向之一。
在许多城市中,绿色建筑的推广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些高楼大厦采用了环保的建筑材料和节能的设计方案,通过使用太阳能光伏板和雨水收集系统等技术手段,大大减少了能源的消耗和废物的产生。
这些绿色建筑不仅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压力,还提供了一个健康、宜居的生活环境。
2. 城市绿化的发展城市绿化是建筑与自然环境融合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在城市建设中,各地政府都加大了对城市绿化的投入。
通过种植树木和草坪,修建公园和花坛,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
同时,一些高楼大厦的屋顶和墙面也进行了绿化处理,通过植物的种植,净化空气,降低环境温度,提供人们一个清新、舒适的生活空间。
3. 建筑材料的创新应用建筑材料的创新应用是建筑与自然环境融合的重要手段之一。
建筑知识:建筑与自然环境的统一与协调
![建筑知识:建筑与自然环境的统一与协调](https://img.taocdn.com/s3/m/fc36235b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0c.png)
建筑知识:建筑与自然环境的统一与协调建筑与自然环境的统一与协调建筑作为人类文明的基石之一,不仅承载了人类的生产、生活和文化活动,更体现了人类对于空间、形式和美学的追求。
然而,在建筑的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如何将建筑与自然环境统一与协调,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建筑在自然环境中的设计和建造以及未来建筑的展望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实现建筑与自然环境的统一与协调。
一、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密不可分。
建筑在自然环境中,既受到了环境的限制和影响,又对环境产生了影响。
如果建筑违背了自然环境的规律和原则,既会影响生态环境,也会损害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因此,在建筑的设计和建造中,必须考虑自然环境的规律和特点,实现建筑与自然环境的统一与协调。
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1、地形与气候条件:不同的地形和气候条件会对建筑的设计和建造产生影响。
例如,在高海拔地区建造建筑时,必须考虑到气候的变化和山地环境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和建造方式。
同样,在水资源匮乏的地区,必须设计合理的水资源利用方案和建筑供水系统。
2、生态环境:建筑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建筑的建造过程会对土地、水资源和空气产生污染和破坏,而建筑的使用也会对周边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因此,在建筑的设计和建造中,必须考虑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
例如,在建筑的立面设计中,可以运用绿化、雨水收集以及自然通风等手段,实现建筑的绿色生态环境。
3、文化与人类活动:建筑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产物,必须考虑到文化和人类活动的需求。
建筑的设计和建造必须考虑到人们的使用和传统文化习惯,体现文化和价值观的多样性。
同时,建筑必须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社会活动需求,为人类活动提供舒适、安全和便利的空间。
二、建筑在自然环境中的设计和建造在建筑的设计和建造中,必须考虑自然环境的特点和限制,实现建筑与自然环境的统一与协调。
建筑与自然的完美融合
![建筑与自然的完美融合](https://img.taocdn.com/s3/m/58dc7c00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a0.png)
建筑与自然的完美融合自古以来,人类一直将建筑与自然视为相互独立的存在。
然而,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建筑设计师开始倡导将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以实现对环境的尊重和保护。
建筑与自然的完美融合既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美的追求,也是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具体实践。
一、自然材料的广泛运用许多现代建筑师开始倾向于使用自然材料,如木材、石材和竹材等,来打造建筑物。
这些材料不仅具有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感,也更加环保和可持续。
木材的运用使建筑更加亲近自然,赋予了建筑温暖的气息;而石材的运用则赋予了建筑坚固和稳定的特性;而竹材的运用则能够为建筑增添一种清新雅致的氛围。
这些材料的广泛运用,使建筑与自然的边界变得模糊,令人们更加亲近自然。
二、生态设计的应用生态设计成为了现代建筑师追求建筑与自然融合的重要方式之一。
生态设计强调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生,追求人类与自然的统一。
通过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建筑能够实现自给自足,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此外,生态设计还注重建筑的绿化,通过植物的种植和景观的设计,将建筑与自然景色相融合,创造一个和谐的生活环境。
三、开放式设计的推崇开放式设计成为了建筑与自然融合的重要手段。
传统的建筑往往在空间上与自然划开了界限,如封闭的空间、厚重的墙壁等。
而开放式设计则打破了这种界限,使建筑与自然能够交融在一起。
大面积的玻璃幕墙、开放式的露台和花园等设计手法,让建筑与自然之间形成了一种紧密的联系。
开放式设计不仅增强了建筑的通风与采光效果,也使人们能够更加近距离地感受到自然的美好。
四、仿生学的应用近年来,仿生学的概念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设计中。
仿生学是指通过模仿自然的结构和机理,将其运用于建筑设计中,以实现更好的性能和效果。
例如,建筑师可以从鸟类的羽毛结构中汲取灵感,应用于建筑的隔热设计中;又或者是从蜻蜓的翅膀结构中借鉴,应用于建筑的抗风设计中。
这种借鉴自然的设计手法,不仅能够实现建筑与自然的和谐融合,还能够提高建筑的性能和效率。
建筑与自然景观的融合与呼应
![建筑与自然景观的融合与呼应](https://img.taocdn.com/s3/m/4b6c3da9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bf.png)
建筑与自然景观的融合与呼应在建筑与自然景观之间,存在着一种独特而美妙的关系,即融合与呼应。
建筑与自然景观相互交融,不仅能创造出独特的艺术效果,也能为人们带来宜人的环境体验。
本文将探讨建筑与自然景观的融合与呼应,以及如何在设计与建造过程中实现这一理念。
一、融合:相互交融的美学建筑与自然景观相互融合,创造出一种独特的美学效果。
首先,建筑物的形态与环境相协调,使得建筑与周围的自然景观和谐统一。
比如在山水环境中,建筑可以采用曲线的外墙设计,与周围山势融为一体,形成一幅美妙的山水画卷。
其次,建筑的材料与自然景观相呼应,以营造出与周围自然环境一致的氛围。
比如在海滨地区,建筑可以选用与海浪、沙滩相近的颜色和材质,增强建筑与海洋之间的联系,使人们在建筑中也能感受到海的气息。
另外,建筑的功能与自然景观相互融合,共同为人们提供便利和享受。
比如在绿地公园中,建筑可以设计成一个开放的休息区域,提供户外座椅和遮阳设施,让人们在欣赏自然风景的同时,也能得到舒适的休憩体验。
二、呼应:相得益彰的空间体验建筑与自然景观之间的呼应,不仅在美学上相得益彰,还能为人们带来独特的空间体验。
首先,在建筑设计中,可以通过设置大面积的玻璃窗户或开放式的露台,使内部空间与自然景观进行无缝连接。
这样一来,人们在建筑内部也能尽情享受到美丽的自然景色。
其次,在景观设计中,可以通过合理布局景点和路径,引导人们在自然景观中流连忘返。
比如在花园或公园中,可以设置小径和座椅,引导游人穿行其中,欣赏不同角度的植物和风景,让人们在自然之中放松身心、畅情欢愉。
另外,建筑与自然景观的呼应还可以通过声、光、色等多种感官刺激来实现。
比如在水景设计中,可以设置喷泉和流水声,使人们在听觉上感受到自然的韵律;同时,通过科学的照明设计,可以在夜晚让建筑与自然景观产生奇妙的变化,为人们带来不同的视觉享受。
三、实现融合与呼应的设计与建造过程要实现建筑与自然景观的融合与呼应,需要在设计与建造过程中注重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建筑与自然环境融合
![建筑与自然环境融合](https://img.taocdn.com/s3/m/3468607a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38.png)
建筑与自然环境融合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是当今社会发展中一个重要的话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保护环境、建设可持续的生态系统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在建筑设计和规划中,如何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成为一个关键的考虑因素。
本文将探讨建筑与自然环境融合的现状、意义及实践方法。
一、建筑与自然环境融合的现状如今,建筑业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各种资源的消耗以及建筑垃圾的产生给自然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
而建筑与自然环境融合的理念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许多新型建筑物开始注重自然环境的保护与利用。
例如,绿色建筑的推广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的趋势。
绿色建筑通过运用可再生材料、节能设备和绿色能源等手段,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一些建筑设计师开始在设计中融入自然元素,通过绿化屋顶、景观花园等方式,将自然与建筑相融合,创造出更加宜人的生活环境。
二、建筑与自然环境融合的意义建筑与自然环境融合的意义不仅在于保护环境,也在于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首先,建筑与自然环境融合可以改善空气质量及气候,创造一个更加清新宜人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其次,自然元素的融入可以提供更多的绿色空间,增强人们的心理舒适感,缓解压力和焦虑。
此外,建筑与自然环境融合也有助于节约能源,降低建筑的运行成本,推动可持续发展。
三、实践方法实现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需要运用一系列的实践方法。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实践方法:1. 绿色屋顶:通过在建筑顶部增加绿化层,可以增强建筑的保温隔热效果,降低能源消耗。
同时,绿色屋顶还可以净化空气、吸收雨水,带来更好的生态效益。
2. 高效节能:运用节能技术和设备,如太阳能板、地源热泵等,实现建筑能源的可再生和高效利用,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3. 自然采光:合理的设计建筑的窗户和采光系统,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线,减少对人工照明的需求。
这不仅可以节约能源,还可以为居民提供更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
4. 水资源管理:在建筑设计中,运用雨水收集系统和灌溉设备,合理利用和管理水资源,减少对自然水源的损耗。
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https://img.taocdn.com/s3/m/04bd85d7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f9.png)
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人们越来越珍视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利用。
建筑作为人类活动的重要场所,也需要与自然环境进行融合,创造宜居的生态环境。
本文将探讨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重点探讨建筑的生态设计、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布局和景观设计。
1、生态设计生态设计是强调建筑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设计理念。
在建筑设计中,厂家需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
例如,减少热岛效应,通过合理的选址和地形处理,合理消除建筑在环境中的不良影响; 合理设计通风、透光、隔热和除尘等系统,减少建筑对环境的污染; 在室内设计方面,建筑中应用绿色环保材料、设计经济、实用、美观、适宜居住的空间,给人带来健康、舒适的生活体验。
2、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绿色建筑材料是指那些在采购、生产、使用、回收和不影响环境中使用的建筑材料,如:绿色木材、拼装式建筑、太阳能能源等等。
使用绿色建筑材料可以让建筑的最终呈现更加地自然、是城市的一种美丽的风景线。
设计上应充分考虑绿地、水系和建筑的出入口等部分的自然结合,打造一个优美的生态环境。
3、布局建筑的布局也需要与周围环境相互配合。
在建筑的设计上应该视野搜广;天空、山水、绿色植被等元素,尽可能的呈现给人类。
例如,居住区的房间设计要充分考虑采光、通风等要素,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采用环保材料等,既可以环保又可以节能。
在当代建筑设计中,大量运用弧形、不规则形,强调建筑物与周围造型的协调与融合,让建筑变得与自然环境更加融合。
4、景观设计除了建筑本身的设计外,建筑的周围环境也是至关重要的。
景观设计的关键在于如何让自然环境与建筑物相结合,创造生态氛围, 让空气变得更为清新,降低城市的噪音污染,从而形成人文素质、良好环境和艺术的综合效应。
景观设计的艺术特点在于不断借鉴和吸收国际先进经验。
景观设计应展现出自然的美、健康的生态、园林式绿化、自然与人文的完美融合等特点,加强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创造健康、舒适、有益于居住的环境。
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建筑与自然的融合
![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建筑与自然的融合](https://img.taocdn.com/s3/m/0380862c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59.png)
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建筑与自然的融合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建筑与自然的融合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已成为当今世界建筑发展的趋势,它所呈现出来的独特风貌不仅给人带来视觉的震撼,还体现出了建筑与自然相辅相成的理念。
建筑不仅是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和利用,更是为了与自然环境相融合,实现可持续发展而不断尝试的过程。
本文着重探讨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分享如何实现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不仅仅是建筑物本身的造型和规模,更是考虑周边环境、生态、城市规划等多方面的因素。
在建筑设计中,我们应尽量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以生态可持续为出发点,借助于自然环境的力量而不是在其破坏或改造中。
高山、海滩、森林、草原、沙漠、瀑布等自然景观成为了建筑设计的重要元素,建筑师们开始注重景观的统筹规划,自然的元素构成了其他环境元素的融合。
近年来,许多建筑物从形态结构,植被绿化,功能使用等方面实现与自然融合。
建筑与自然的融合在造型设计上追求的是能够植入与景观相结合的元素构成。
例如,一些建筑之所以能够与周围的环境相互融合,是因为其造型和材料都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吻合。
比如充分利用树木生长,使建筑与林下环境浑然一体。
还包括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可以选择包括竹子、木材、麦秸、茅草或是草木混合材等等。
无论是建筑外观的绿化,传统材料的选用,都具有更好地适应自然环境。
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需要考虑周边环境、生态、城市规划等多方面的因素。
建筑与自然的融合才能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优化城市空间布局,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在这个过程中,建筑行业是必不可少的参与者。
因此,建筑行业必须及时更新自己的技术,推进绿色高效的建筑和科技创新,以提高建筑的节能、环保效益。
在可持续城镇化的大背景下,建筑必须尽最大程度地协调和融合自然环境,切实实现生态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协调,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公众参与,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不仅使人们有更好地享受自然的机会,更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环境和文化保护作用。
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融合
![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融合](https://img.taocdn.com/s3/m/0e1bb8fe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28.png)
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融合现代社会发展迅猛,城市化进程加快,建筑作为城市的地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在建筑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中,我们也要思考一个问题:如何在建筑与自然环境之间实现和谐融合?首先,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融合体现在建筑设计的初衷上。
建筑的设计应尊重自然环境的特点,并充分考虑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例如,在热带地区,建筑可以利用天然遮阳、调整建筑朝向和窗户设计等措施,减少室内温度,降低冷气使用的频率,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此外,建筑设计还应尽可能地融入周围的自然环境,如利用景观设计与自然风光相呼应,使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
其次,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融合还体现在材料的选择上。
在建筑材料的选择时,应尽可能选择环保、可再生的材料,并避免使用对环境有害的材料。
例如,使用从可持续发展森林中获得的木材,可以有效减少对森林的破坏;选择可回收利用的建筑材料,可以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降低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此外,还可以探索新型材料的应用,如利用太阳能板作为建筑外墙的一个部分,实现对太阳能的利用,并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另外,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融合还表现在建筑与生态系统的相互促进上。
建筑可以为生态系统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同时生态系统也能为建筑提供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例如,在建筑设计中可以考虑为建筑环境增加生态池塘、绿化园林等功能,吸引鸟类、蝴蝶等动植物的栖息,增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而生态系统的存在也能为建筑提供新鲜空气、自然灭火等功能。
通过建立建筑与生态系统的良好互动关系,实现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融合。
最后,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融合还需要人们的共同努力。
无论是建筑师、设计师、业主还是市民,都应加强环保意识,从小事做起,为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融合贡献自己的力量。
例如,建筑师和设计师可以在设计过程中注重环保理念的宣导,提供绿色建筑方案;业主可以选择环保建材,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市民可以减少能源的浪费,形成低碳生活方式。
建筑景观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建筑景观与自然环境的融合](https://img.taocdn.com/s3/m/9e678190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17.png)
建筑景观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在当代社会中,人们对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意识日益增强。
建筑景观与自然环境的融合成为了一种趋势,这不仅能够美化城市风貌,也能够增加人们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探讨建筑景观与自然环境融合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实现这种融合。
一、建筑景观与自然环境融合的重要性1. 创造绿色和谐的城市环境建筑景观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可以创造绿色和谐的城市环境。
通过在建筑物周围种植绿化植物、建造花园和公园等方式,不仅可以增加城市的绿色面积,还可以为居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
这样的城市环境不仅美观,而且能够缓解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2. 保护生态系统建筑景观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可以保护生态系统。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保留原有的植被和水源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合理规划建筑物的位置、设置雨水收集系统等方式,可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保护城市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3. 增加自然元素的存在感建筑景观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可以增加自然元素的存在感。
在建筑物中融入自然材料、利用自然光线等方式,可以增强建筑的与环境的融合度,使建筑更加具有人文关怀的特质。
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展现建筑的美感,还能够让居民感受到自然的力量。
二、实现建筑景观与自然环境融合的方法1. 合理规划建筑布局首先,要实现建筑景观与自然环境的融合,需要从建筑布局的角度出发进行规划。
合理安排建筑物的位置和高度,保留原有的植被和自然地形,使建筑与周围的环境相互融合,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
2. 利用绿色植物装饰建筑其次,可以通过利用绿色植物来装饰建筑物,使建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可以在建筑物周围种植花草树木,设置花园或者绿化带,使建筑物更加生动和具有生机。
3. 设置自然环境元素另外,可以在建筑设计中增加自然环境元素,以增强与自然的融合感。
可以利用自然材料,如木质、石材等,来建造建筑物的外墙或者装饰。
同时,合理利用自然光线,增加建筑内部的自然光源,减少对人工照明的需求。
4. 倡导可持续建筑设计最后,要实现建筑景观与自然环境的融合,需要倡导可持续建筑设计的概念。
建筑与自然景观的完美融合
![建筑与自然景观的完美融合](https://img.taocdn.com/s3/m/a5646322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de.png)
建筑与自然景观的完美融合建筑是人类创造的艺术形式,而自然景观则是大自然的杰作。
当建筑与自然景观相互融合,互相映衬,便创造出一种完美的和谐。
本文将探讨建筑与自然景观融合的重要性,并介绍一些成功实例。
1. 自然景观的价值自然景观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资源之一。
它们包括雄伟的山脉、宁静的湖泊、壮丽的瀑布以及广袤的森林等。
自然景观提供了许多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如净化空气与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提供休闲与娱乐场所。
此外,自然景观也给人们带来内心的宁静与美感。
2. 建筑与自然景观的融合意义建筑与自然景观的融合可以创造出一种宜人的生活环境。
当建筑物与周围的自然景观相互融合时,不仅可以更好地融入景观环境,还能够改善空气质量、温度与湿度,并增强景观的美观度。
融合的建筑还可以提供人们与自然互动的机会,促进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
3. 成功实例以下是一些成功将建筑与自然景观融合的案例:(1)巴塞罗那市公园巴塞罗那市公园是建筑师安东尼·高迪的杰作,他将建筑物与自然景观相融合,创造出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公园。
公园内有高迪设计的建筑物、雕塑和花园,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得益彰。
(2)新加坡滨海湾花园新加坡滨海湾花园是新加坡的一个独特景点,其最显著的特点是太阳花状建筑物与广阔的花园相结合。
这个建筑与景观的融合创造了一个独特的空间,使人们可以在城市中享受自然的美丽。
(3)挪威冰雪酒店挪威冰雪酒店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冰雪建筑之一。
建筑师将酒店融入到挪威北极圈的自然环境中,利用冰雪建造酒店,并在内部创造令人惊叹的冰雪雕塑与装饰。
这种建筑与自然景观的完美融合使游客能够体验到北极圈的独特魅力。
4. 建筑与自然景观融合的策略实现建筑与自然景观的融合需要一定的策略与技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融合策略:(1)选择适当的建筑材料:选择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建筑材料,如使用天然石材、木材或者环保材料。
(2)采用绿色建筑设计:通过使用绿色建筑设计原则,如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雨水收集系统等,以减少建筑对环境的影响。
建筑与大自然如何融合建筑与自然环境
![建筑与大自然如何融合建筑与自然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420e8d69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94.png)
建筑与大自然如何融合建筑与自然环境建筑与大自然如何融合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以及对宜居环境的追求,建筑与大自然的融合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过去,建筑往往被视为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一种侵占或者破坏,然而,如今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和设计师开始探索如何让建筑与大自然和谐共存。
本文将探讨建筑与大自然之间的融合方式以及其带来的优势。
一、生态建筑的兴起生态建筑是建筑与大自然融合的一种重要方式。
其核心理念是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损害,同时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健康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生态建筑常采用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建筑设计,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
同时,生态建筑还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和使用可再生建材等方式,减少碳排放和资源浪费。
二、景观营造的重要作用除了生态建筑,景观营造也是建筑与大自然融合的重要方式。
通过在建筑周边种植适当的植被、布置自然景观等手段,打造一个绿意盎然、与周围自然环境相协调的空间。
景观营造不仅可以提供一个愉悦的视觉享受,而且还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调节气温、吸收噪音等。
此外,景观设计还可以营造一个和谐的人-自然关系,让人们更加接近大自然,激发人们保护自然的意识。
三、建筑材料的选择在建筑与大自然融合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优质的建筑材料不仅具有环保性,还能够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例如,采用天然材料如木材、石材等,不仅给人一种质朴自然的感觉,而且还能够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此外,一些新型材料的应用也为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例如,通过利用透明而坚固的玻璃材料,可以在视觉上将建筑与大自然有机地连接起来。
四、室内外流线的设计室内外流线的设计也是建筑与大自然融合的重要方面。
合理的流线设计可以将室内与自然环境相联系,让人们在室内也能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例如,通过合理设置窗户和门的位置,人们可以在室内拥有更多的自然光线和通风。
此外,将室内和室外的空间划分明确,如采用露天庭院、阳台等设计,也可以使人们更加贴近自然,享受户外的舒适。
建筑设计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建筑设计与自然环境的融合](https://img.taocdn.com/s3/m/2496f9c8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8d.png)
建筑设计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在建筑设计中,融合自然环境是一个关键的考量因素。
通过合理的设计手法,建筑物可以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互协调,创造出一个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空间。
本文将探讨建筑设计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并介绍一些常见的设计方法。
一、背景介绍建筑设计与自然环境的融合是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在过去,人们更多地将建筑物作为人类活动的场所,而忽视了环境对建筑的影响。
然而,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建筑设计开始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二、自然元素的应用自然元素是建筑与自然环境融合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建筑设计中,通过引入植物、水体和光线等自然元素,可以将建筑物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融合。
例如,在设计住宅区时,可以保留现有的树木,并在建筑物周围种植草坪和花园,营造出绿意盎然的居住环境。
三、可持续设计可持续设计是建筑设计与自然环境融合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通过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采用绿色建筑材料和节能技术,可以减少建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例如,在设计办公楼时,可以采用太阳能发电系统,实现建筑的自给自足。
此外,利用自然通风和遮阳装置,可以减少对空调系统的依赖,降低能源消耗。
四、景观规划在建筑设计中,景观规划是实现建筑与自然环境融合的重要手段。
通过精心设计的景观,可以打造出一个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空间。
例如,在设计公园时,可以合理布局景观元素,如人工湖、小桥流水和花坛等,营造出一个宜人的休闲环境。
五、案例分析以下是两个成功融合自然环境的建筑设计案例。
1. 新加坡滨海花园滨海花园是新加坡的一处融合了建筑和自然的文化景观。
这个设计利用了现有的滨海湿地,将其与建筑物相结合,形成一个集休闲、文化和自然为一体的城市公共空间。
在滨海花园中,人们可以欣赏到湿地植物和野生动物,同时也能够欣赏到现代化的建筑设计。
2. 丹麦瓦尔德玻璃美术馆丹麦瓦尔德玻璃美术馆是一座融合了建筑与自然的艺术空间。
设计师将美术馆建在一个湖边,利用玻璃幕墙和透明屋顶,将建筑与湖水、树木完美融合。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与自然环境融合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与自然环境融合](https://img.taocdn.com/s3/m/2dde8783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1c.png)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与自然环境融合在当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成为了建筑设计师们关注的焦点。
建筑作为人类的居住空间,不仅要满足人们的功能需求,还要与自然环境相融合,达到与谐共生的状态。
本文将从设计原则、材料选择和技术手段等方面探讨建筑设计中建筑与自然环境融合的重要性以及具体做法。
一、建筑与自然环境融合的重要性建筑与自然环境融合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保护环境、提高居住品质和可持续发展。
首先,建筑与自然环境融合可以保护环境。
传统建筑往往对环境造成破坏,如大量的水泥、钢铁等材料的使用产生大量的环境污染。
而建筑与自然环境融合的设计理念注重节能减排,提倡使用环保材料,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降低建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其次,建筑与自然环境融合可以提高居住品质。
自然环境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如绿色植物可以净化空气,调节气温,提供休闲和放松的场所等。
通过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可以使居住者在建筑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生活压力。
最后,建筑与自然环境融合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随着可再生能源和绿色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已成为建筑设计的潮流。
只有在与自然环境融合的基础上,建筑才能适应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为后代提供良好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二、建筑与自然环境融合的具体做法建筑与自然环境融合的具体做法可以从设计原则、材料选择和技术手段等方面入手。
首先,设计原则方面,建筑师可以充分考虑自然环境因素,如日照、风向、气候等,合理布局建筑的朝向和开窗位置,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和自然通风,减少对能源的依赖。
其次,材料选择方面,建筑师可以选择环保材料,如可再生材料、低碳材料等,降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还可以通过选择与景观相协调的外墙材料和屋顶绿化等方式,使建筑更好地融入自然环境。
最后,技术手段方面,建筑师可以运用节能技术和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建筑能源的高效利用。
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https://img.taocdn.com/s3/m/813e2c71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28.png)
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导语:如何在建筑中融入自然元素,成为当代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课题。
这种融合既可以在建筑外部体现,也可以在内部空间体验中呈现。
本文将从建筑外观、室内设计以及材料选择等方面探讨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建筑外观的自然元素在建筑外观设计中,如何融入自然元素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种常见的做法是利用建筑的形状和曲线来模拟大自然的景观,例如将建筑设计成起伏的山丘或蜿蜒的河流。
这种设计不仅可以与周边的自然环境相协调,还可以为建筑带来独特的艺术价值。
另一种融合自然的方式是通过运用自然材料来打造建筑外观。
例如使用木材、石材、竹子等材料,可以使建筑更加贴近自然,营造出温暖、舒适的氛围。
同时,这些天然材料还具有环保的特点,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室内设计的自然元素在室内设计中,如何融合自然元素,营造出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合理的采光设计是关键。
通过设计合适的窗户、天窗以及光线引导方式,让自然阳光充分进入室内,使室内明亮而温暖。
这不仅可以提供自然的照明效果,还有利于节约能源。
其次,室内空间应该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呼应。
可以通过选择自然色彩和材料,如绿色植物、天然石材等,来增加室内的自然氛围。
此外,设计师还可以利用景观窗或者落地窗的设计,将室内外景象融为一体,将自然景色引入室内,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愉悦体验。
材料选择的自然元素无论是建筑外观设计还是室内设计,材料的选择都是非常关键的。
选择环保、可再生的材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例如,使用再生纸板材料来制作家具,既可以降低碳排放,又可以减少资源消耗。
同时,还可以采用能源节约型的材料和技术,如太阳能板、高效隔热材料等,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此外,还可以运用可持续发展的材料来增加建筑的环保性能。
例如利用雨水收集系统来回收和利用雨水,减少对自来水的依赖;利用植被屋顶来减少热岛效应,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
结语: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是当代建筑设计不可忽视的方面。
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协调与融合
![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协调与融合](https://img.taocdn.com/s3/m/4c9d67b8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a3.png)
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协调与融合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协调与融合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它关系到建筑的可持续性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质量。
在人类的历史上,建筑一直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通过合理的设计与布局,使得建筑与自然环境可以和谐共存,相互促进。
一、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协调要求建筑物能够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融合,形成一个整体。
首先,建筑的外观应该与周围的景观相协调,不能突兀。
建筑的色彩、形态和材料应该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呼应,使得建筑物能够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
其次,建筑的布局要考虑到周围的自然条件,比如阳光、风向等。
合理的布局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提高建筑的舒适度,减少能源的消耗。
再者,建筑的功能性也应该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比如,在设计海边度假村时,应该充分考虑到海风、海浪等自然条件,使得建筑物既能够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又能够让人们享受自然的美景。
二、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是指建筑物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首先,建筑物可以通过绿化来实现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比如,将建筑物的屋顶设计成花园,可以增加绿化面积,提供更多的空气净化和生态功能。
其次,建筑物的设计也可以借鉴自然界的原理。
比如,仿生设计可以使得建筑物具备更好的自然风景与环境适应性。
再者,建筑物也可以通过开放式设计来促进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比如,开放的大门、窗户可以让自然光线、新鲜空气进入建筑内部,使得人们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自然的美好。
三、建筑与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协调与融合对于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可以提高建筑的舒适度和生态性能。
比如,合理的建筑布局可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能源的消耗;色彩和材料的选择也可以影响建筑的热传导和光照效果,提高建筑的舒适度。
其次,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建筑物可以给人们带来更好的视觉享受和心理满足。
再者,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协调与融合还可以提高建筑的可持续性发展水平。
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之美
![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之美](https://img.taocdn.com/s3/m/24c16840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4a.png)
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之美在现代社会中,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变得越来越重要。
如何在城市中将建筑物与自然环境相融合,既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又保护自然资源,成为了建筑设计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融合之美的实现以及实例展示等方面,探讨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之美。
一、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建筑与自然环境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建筑物依赖于自然环境提供的资源,同时也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
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必须考虑如何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环境,同时减少对其造成的负面影响。
合理的设计能够使建筑物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互协调,形成相得益彰的关系。
二、融合之美的实现1. 利用自然光线:合理利用自然光线是建筑与自然环境融合的重要方面。
通过设计合适的窗户、天窗等建筑元素,将自然光线引入建筑内部,同时减少对人工照明的需求。
这不仅能节约能源,还能为居民创造一个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
2. 自然通风系统:借助自然通风系统,可以使建筑内部保持空气流通,增强整体舒适度。
通过设计合适的门窗以及通风口,使自然风与建筑物内部形成良好的交流,实现通风换气的效果。
这不仅提高了居住环境的质量,还能节约空调的能源消耗。
3. 绿色屋顶设计:将建筑物的屋顶设计成绿色屋顶,可以增加建筑物的美感,同时提供一片绿色的空间。
绿色屋顶能够吸收雨水,减轻城市排水压力;同时还能起到隔热降温的作用,减少能源消耗。
这种设计既满足了人们对美的追求,又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4. 生物多样性保护:在建筑设计中融入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概念,可以创造一个生态友好的建筑环境。
通过设置花园、湿地等自然景观,吸引鸟类、昆虫等动植物栖息,维护生态平衡。
这样不仅能提供一个和谐的生态环境,还能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品质。
三、实例展示1. 新加坡滨海湾花园:这座世界闻名的花园与城市景观相融合,以其独特的设计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
在花园内,人们可以欣赏到各种各样的植物和花卉,感受到城市与自然的完美结合。
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融合
![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融合](https://img.taocdn.com/s3/m/c0218e27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00.png)
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融合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日益受到关注。
如何实现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融合,成为了许多城市规划者和建筑师们共同关心的话题。
本文将从建筑设计、绿色建筑、生态恢复等方面探讨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融合。
一、建筑设计中的生态理念建筑设计是实现建筑与自然环境和谐融合的第一步。
在设计过程中,应该将生态理念融入到每一个细节中。
首先,建筑应该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选择环保的建筑材料,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
其次,建筑的外观应与自然环境相协调,不突兀,不刺眼。
最后,建筑的布局和内部设计应充分利用自然光线和通风,减少能源的消耗,提高建筑的环保性。
二、绿色建筑的推广与应用绿色建筑是建筑与自然环境和谐融合的重要方式之一。
绿色建筑以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为原则,通过应用可再生能源、雨水收集系统、植物墙等措施,与自然环境相互融合。
绿色建筑不仅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降低了能源的浪费,同时还提高了建筑的室内环境质量,改善了人们的居住体验。
三、建筑景观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建筑景观是建筑与自然环境和谐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建筑景观设计中,应注重保护和恢复自然环境,遵循自然规律,保持生态平衡。
通过合理的景观规划和植被配置,使建筑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融合,创造出美丽而宜人的景观效果。
同时,建筑景观还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休闲放松的空间,增加居民的生活幸福感。
四、生态恢复与建筑发展的协调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融合不仅仅是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问题,也是建筑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问题。
在建筑发展的过程中,应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推动建筑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良性互动。
例如,在城市开发中,可以选择保留一部分自然景观,打造生态公园,为居民提供绿色休闲空间;同时,在建筑设计中加入生态恢复措施,如雨水收集系统、绿化屋顶等,减缓城市化过程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总之,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融合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融合
![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融合](https://img.taocdn.com/s3/m/faf0c340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65.png)
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融合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融合一直以来都是人们所关注的话题。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很多地区的自然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建筑与自然之间的冲突愈加明显。
然而,当代的建筑师和设计师逐渐认识到建筑与自然环境是息息相关的,应当寻求一种和谐的融合方式。
1. 自然材料的运用在建筑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自然材料的运用可以有效地将建筑融入自然环境。
使用木材、石材等自然材料可以带来自然质感和温暖的氛围。
例如,在建造住宅时,可以使用木制立面或墙壁,使建筑与周围的大自然相互融合,形成一种和谐的视觉效果。
2. 建筑的布局与景观相结合建筑的布局应当充分考虑周围的自然景观,以便更好地融入环境中。
例如,通过将建筑物的布局与周围的山脉、湖泊等自然景观相结合,可以使建筑与自然环境之间形成和谐的对比关系。
建筑师可以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规划,使建筑与自然景观之间形成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以实现和谐融合。
3. 可持续建筑的概念可持续建筑是一种注重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建筑理念。
这种建筑不仅要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还要尽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影响。
例如,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可以采用节能材料和技术,减少能源的消耗;同时,注重建筑的绿化和通风设计,以提高建筑的舒适度和环境适应性。
4. 建筑与自然环境的互动建筑与自然环境可以通过互动来实现和谐融合。
例如,在设计建筑时,可以考虑将建筑的外墙设计成垂直花园,以增加绿化覆盖面积,提供更多的氧气,并改善周围的空气质量。
同时,可以设计建筑的水景,如人工湖或喷泉等,与周围的自然湖泊或河流相连,增加建筑与自然环境的互动性。
5. 整体规划与保护除了单个建筑的设计和施工,整体的城市规划和保护也是建筑与自然环境和谐融合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的城市规划,可以保留和恢复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例如,在城市规划中,可以划定绿化带和生态保护区,保护珍稀植物和动物的栖息地,提供给市民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综上所述,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融合需要建筑师、设计师和城市规划师等多方面的努力。
建筑与自然的休戚关系
![建筑与自然的休戚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cd45d235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2d.png)
建筑与自然的休戚关系,是人类长期以来一直在探究的命题。
建筑是人类文明水平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产物,而自然则是生命的本源。
,体现在多个方面,如建筑与自然的融合、建筑利用自然资源的合理性、建筑对自然的影响等。
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建筑与自然的融合建筑与自然的融合,是建筑师追求的目标之一。
通过将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可以让建筑更加贴近自然,也可以让自然更加浸透在建筑中。
这种融合不仅可以提高建筑的审美价值,还可以为人们创造更加宜人的生活环境。
在建筑与自然的融合中,最常见的方式就是建筑与景观的融合。
例如,在热带地区,有些建筑会拥有大面积的花园和草坪,让建筑似乎成为了自然中的一部分。
而在海边、山区等地区,建筑则会采用与周边环境相似的建筑风格和材料,以在自然中“融化”开来。
此外,还有一些建筑会采用绿色生态建筑技术,通过引入天然光线、采用自然通风、绿色屋顶等方式,让建筑与环境之间的隔膜更加消失。
二、建筑利用自然资源的合理性自然资源是建筑不可或缺的部分。
建筑需要各种原材料来建造、维护,同时建筑也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
因此,建筑师和设计师需要在建筑的过程中,尽可能实现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例如,在建筑采购原材料时,可以尽可能选择可再生的材料,如竹子、稻草等。
在建筑设计中,也可以尽量避免使用对环境较为有害的建筑材料,如二氧化碳、甲醛等。
此外,由于建筑对能源的需求很大,建筑设计也可以尽可能地采用节水、节能技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三、建筑对自然的影响建筑对自然的影响,除了消耗自然资源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影响。
例如,建筑的建造会对周围的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的破坏。
而建筑与周围的生态系统之间也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
建筑的建造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这可能会破坏原有的生态系统。
同时,建筑材料的制造、运输和处理,还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和污染物,加剧了环境的污染和恶化。
在建筑的使用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噪声、废气、电磁辐射等污染物,影响周围环境的质量和生态平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环境和建筑的融合
姓名:陈裕豪
学号: 011230130
院系:航空宇航学院
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班级: 0112301
中文摘要:
本文主要论述的是自然环境与建筑的融合,讲到了自然环境和建筑融合的定义以及目的。
并讨论了中国从古代时来建筑的研究。
进一步加上流水别墅,西塔里埃森,贝芬格建筑三个例子为我们展示了成功与自然环境融合的建筑并基于这些例子提出了如何将自然环境与建筑融合的方法论。
关键词:自然环境,建筑设计,绿化,环境观念。
一、什么是自然环境和建筑的融合?
自然环境和建筑的融合指的是以当地的自然环境为基础,合理利用再生能源,根据仿生学,工程力学等学科。
通过组织和设计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质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内部有秩序地循环转换,从而获得一种高效,低损,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
同时,建筑独有的特色和当地的景观相融合,突出了当地景色,为人类的精神需求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平台。
二、为什么要将建筑环境和自然环境融合?
(一)、建筑要体现文脉特色。
荷兰建筑大师基·考恩尼(1949- )说过:“建筑绝不只是单一存在的个体。
它与构成自然的许多秩序一样,也是庞大秩序中的一个”。
建筑设计,归根结底是设计环境,既创造适合人类生活工作并能激发心智的新环境。
因此,建筑环境不但要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还要与周围的环境相适应,体现一定的文脉特色,这对保持城市空间环境的整体与和谐尤为重要。
(二)、大自然的建筑是最伟大的。
大自然是最伟大的建筑师。
人类在建筑技术上所遇到的许多难题,其实在自然界中早已有了类似的解答。
因为生物在千万年进化的过程中,为了适应自然界的规律需要不断完善自身的性能和组织,它需要获得高效低耗、自觉应变、新陈代谢、肌体完整的保障系统,才能得以生存与繁衍。
只有这样,自然界才能成为一个整体,才能保持生物链的平衡与延续。
当然,人也是大自然中的一员,人类为了生存与发展不仅需要建筑,而建筑也同样需要适应自然界的规律,否则不仅会破坏自然环境,而且也会毁灭人类自身。
(三)、人类在长期的工作对精神的需求。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工作压力也是与日俱增。
将自然环境和建筑结合,能够让人在疲惫的工作之余,精神上得到良好的放松。
建筑和自然的相互融合,能够最大化程度将人类融入到自然之中,当人类在自然之中就能够更好地放松心灵,有助于人们缓解压力以及身心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