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家长院外育儿体验的质性研究
极低出生体重儿家属心理状况调查

中国乡村医药极低出生体重儿家属心理状况调查陈丽君陆丹琼丁梦贞柳文霞王素萍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1500g)多为早产儿,免疫力较正常新生儿更低,需长时间住院治疗。
家属情绪的变化在患儿抢救、治疗、康复等方面起重要作用,加强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家属的心理干预,选取合适的疏导方法缓解其负性情绪,有助于配合医院的抢救治疗工作。
笔者选择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收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家属,调查其心理状况,以便选取合适的干预对策。
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与分组我院NICU 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76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家属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我院母婴同室的76例新生儿家属设为对照组。
本方案经我院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儿家属均签署研究同意书。
观察组男37人,女39人;年龄22~34岁,平均(27.8±2.1)岁;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22人(28.9%),大学42人(55.3%),研究生及以上12人(15.8%)。
对照组男40人,女36人;年龄22~35岁,平均(27.9±2.3)岁;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21人(27.6%),大学44人(57.9%),研究生及以上11人(14.5%)。
两组一般资料接近。
1.2调查方法两组心理状态评价:采用焦虑自评量表作者单位:316000 浙江舟山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通信作者:陈丽君,Email:546469338@ (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
①SAS共20个条目,评分制度为1~4级:1分为没有或偶尔,2分为有时,3分为经常,4分为总是如此。
<50分为正常,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69分为重度焦虑。
焦虑轻度、中度与重度合计为SAS异常。
②SDS共20个条目,评分制度为0~3级:0分为没有,1分为少有,2分为常有,3分为一直有。
≤15分为无抑郁,16~19分为可能存在抑郁症,≥20分为抑郁。
可能存在抑郁症与抑郁合计为SDS 异常。
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护理体会

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护理体会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指的是出生体重低于1000克,且出生时胎龄不足37周的婴儿,因其生理上的不成熟和易感染等特点,需要特殊的护理。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曾经与这些婴儿进行过护理,亲身体会到了护理这类患者的重要性。
针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护理,其重点在于保暖、呼吸支持、营养和感染控制等四个方面。
保暖是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护理的重要环节之一。
由于这类婴儿体表面积大,皮下组织薄,体内脂肪少,无法在体内保持恒温,需要采用保温措施。
通常通过双层胶袋、暖水瓶、温床等方式来协助其保暖。
呼吸支持也是针对这类婴儿的重要护理环节。
由于肺功能较差,易发生呼吸窘迫等情况,医生会使用呼吸机对患儿进行支持性呼吸治疗。
护士则需要监测患儿的呼吸状态和配合医生调节呼吸机参数,以确保患儿的呼吸功能得到有效支持。
营养也是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护理的关键环节之一。
这类婴儿需要持续且充分的营养摄取,以确保其正常生长和发育。
由于婴儿肠道功能不完善,通过乳汁喂养的方式往往不太适合,医生通常会通过其他途径如经脐静脉或经鼻胃管等方式来进行营养支持。
护士则需要对婴儿进行定期的营养评估和监测,配合医生制定恰当的给药计划。
感染控制是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护理的第四个方面。
由于这类婴儿的免疫系统不完善,易感染,因此需要进行预防和控制。
护士应对每位患儿进行严格的手消毒和穿戴隔离用品等操作,并定期监测患儿的体温和呼吸状态,一旦发现感染症状,及时向医生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通过护理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实践,我深刻领悟到护理这类患者的重要性。
这些婴儿需要我们护士给予充分的关注和呵护,才能够稳定地度过这个困难的阶段,茁壮成长。
在护理工作中,更需要我们引起思考的是如何降低婴儿的早产率,预防这类早产儿的出现,为婴儿带来更多的健康、温暖与爱。
家庭参与式护理(FIC)用于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VLBWPI)的效果观察

家庭参与式护理(FIC)用于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VLBWPI)的效果观察目的:研究家庭参与式护理(FIC)用于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VLBWPI)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VLBWPI 纳入研究,共计40例,将其按照就诊顺序区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20例。
参照组住院期间由护理人员负责所有的护理工作,只允许家长在规定的时间内探视患儿;研究组患儿在其病情稳定后,与家长一起入住家庭参与式病房,由患儿家长负责患儿的全部的非医学性护理工作。
对比两组患儿的体质量增长速度、母乳喂养率以及喂养不耐受率。
结果:数据显示,研究组所有数据均优于参照组,并且差异为P<0.05。
结论:对VLBWPI应用FIC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疗效,改善其生长发育结局,因而FIC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考虑广泛使用。
标签:家庭参与式护理(FIC);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VLBWPI);临床效果临床将出生时体重低于1500g的早产儿称为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VLBWPI),因该类早产儿的各项器官均未发育完善,并且其体重较低容易引发较多健康性问题,所以护理干预对于VLBWPI来说具有重要意义[1]。
本文对家庭参与式护理(FIC)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具体见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以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0例VLBWPI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按照就诊先后的顺序将所有患儿区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20例,对两组患儿的基础性资料进行对比,差异存在可比性。
纳入标准:出生体重<1.5kg,胎龄<34周,排除先天性发育畸形儿。
1.2 方法参照组患儿接受早产儿传统护理法进行护理,其住院期间的护理工作均由护理人员负责,只允许家长在规定的时间内探视,在患儿家长入院时为其普及有关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让其了解母乳喂养的益处、转运储存等知识,在患儿出院时,由护理人员对家长进行健康教育,让其了解新生儿护理的相关知识。
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家长延续性健康教育评价标准体系的初步研究

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家长延续性健康教育评价标准体系的初步研究以《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家长延续性健康教育评价标准体系的初步研究》为标题,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发展,胎儿疾病预防和健康教育得到了广泛重视。
而对于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家长而言,延续性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本文旨在探讨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家长延续性健康教育评价标准体系。
首先,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家长是一类特殊的家长,在临床治疗之外,家长的积极参与对于婴儿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它们不仅要求家长具有一定的社会素养,而且还需要积极参与早产儿健康教育,这是他们延续性健康教育评价标准体系的基础。
其次,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家长延续性健康教育评价标准体系的内容包括:(1)了解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掌握早产儿护理技术;(2)了解早产婴儿饮食营养,注重营养早期干预;(3)及时完成医学检查,按计划进行婴幼健康检查;(4)学习早产儿保健知识,掌握常见疾病预防;(5)提高自己的社会素质,增强对婴儿教育的认识;(6)及时给予婴儿正确的母乳喂养和补充营养;(7)有效预防早产儿感染,提升家庭环境的卫生水平。
此外,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家长延续性健康教育评价标准体系还要求:(1)家长要认真参与婴儿的医疗保健,对婴儿的健康发展负责;(2)要做好早产儿心理调适,给予安全的家庭环境;(3)积极参与医护人员开展的健康检查和护理活动;(4)关注婴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
最后,积极参与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家长延续性健康教育评价标准体系不仅对婴儿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能够帮助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家长充分了解并掌握婴儿的生长发育特点,及时及规范的参与医护人员开展的健康检查和护理活动,从而使婴儿得到最优质的护理和健康教育。
综上所述,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家长延续性健康教育评价标准体系是有效预防婴儿早产疾病的重要手段,评价标准的界定有助于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家长的健康教育,从而使得婴儿健康发展更加可靠、有效。
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院外延续性护理干预探讨

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院外延续性护理干预探讨目的分析極低出生体重早产儿院外延续性护理干预价值。
方法方便选择2015年8月—2016年8月该院收治的200例极低体重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每组100例。
对照组接受常规出院指导护理,以此为基础,观察组接受延续性护理,分析结果。
结果出院前,两组的护理技能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36,P>0.05),和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儿母亲的护理技能明显提升,就提升程度来看,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多(95.00% vs 85.00%,χ2=5.296,P<0.05)两组患儿智能发育情况为:和出院3个月时相比,出院6、12月的智能发育项目指标两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就改善程度来看,观察组的大运动、精细运动以及DQ情况发育更好(P<0.05)。
两组患儿和出院3个月时相比,体格发育存在明显差异。
[对照组,观察组干预12月后大运动、精细运动以及DQ分数为(75.89±9.63)、(79.52±11.28)、(69.58±8.52)以及(82.93±11.28)、(86.93±13.12)和(80.25±10.25)(t=10.23、11.27、12.09,P<0.05)]就改善程度来看,两组受试者的体格发育情况相差不大(P>0.05)[对照组以及观察组的干预12月后的身高以及体重值分别为(69.32±2.58)cm、(8.87±0.91)kg,(73.26±2.59)cm、(9.19±0.96)kg,(t=3.02、1.22)]。
结论对于极低体重新生儿,开展家庭式延续性护理,可全面促进患儿智力发育,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体格发育,但影响不存在显著意义。
开展此项护理,有助于降低患儿在住院率值得进一步推广。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value of continuous nursing intervention outside the hospital of very low birth weight premature infants. Methods 200 cases of very low birth weight premature infants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5 to August 2016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100 cases in each,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the routine discharge guidance nursing,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the continuous nursing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 Results Before discharge,there were no obvious differences in the nursing skill scores (χ2=1.236,P>0.05),and the nursing skill of mothers of children after treatment were obviously improved,and the improvement degre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more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95.00%vs85.00%,χ2=5.296,P<0.05),and the differences in the intelligence development item indexes in 6 and 12 months and in 3 months after discharge were obvious(P<0.05),and the improvement degrees of gross motor,refined motor and DQ development was better(P<0.05),and there was obvious difference in the physical development compared with that in 3 months after discharge,and the gross motor,refined motor and DQ score in 12 months after intervention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respectively (75.89±9.63),(79.52±11.28),(69.58±8.52),(82.93±11.28),(86.93±13.12),(80.25±10.25),(t=10.23,11.27,12.09),and the difference in the physical develop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not big(P>0.05),and the height and weight values in 12 months after intervention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respectively (69.32±2.58)cm,(8.87±0.91)kg,(73.26±2.59)cm,(9.19±0.96)kg(t=3.02,1.22). Conclusion The development of family continuous nursing in newborns with very low weight can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the intelligenc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and promote the physical development to a certain degree,but the effect is not of obvious significance,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ursing contributes to reducing the hospitalization rate of children,and it is worth further promotion.[Key words] Newborns with very low weight;Continuous nursing;Intelligence development;Physical development;Improvement of nursing technology所谓延续护理,主要指的是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系列性行为设计,保证其在相同或者不同的场所受到相同化水平照顾[1-2]。
浅谈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体会

浅谈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体会低出生体重儿多半是早产儿,此类患儿常因多个脏器发育尚未成熟、免疫系统功能的缺陷等,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如硬肿症、呼吸暂停、喂养不耐受、感染等,带来治疗及护理的难度。
因此,我院对早产的低出生体重儿,给予合理有效的治疗以及优质有效的护理,在预防合并症、提高存活率方面卓有成效。
标签: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儿;护理体会低出生体重儿是指出生一小时内体重小于2500g的新生儿,其中小于1500g 的称极低出生体重儿,小于1000g的称超低出生体重儿,低出生体重儿大部分是早产儿,其中少部分是足月或过期小样儿。
[1]笔者根据我新生儿科近两年收治的153例低出生体重儿护理体会,浅述如下:1保暖保暖护理不仅是新生儿,尤其对早产儿来说,都是首要的护理措施之一,原因如下:①体温调节中枢发育相对较不完善,易受环境温度的而影响;②新生儿体表面积较大,皮下脂肪少,毛细血管比较丰富,散热较多;③新生儿,尤其低出生体重儿,体积相对较小,热储备不足,对环境的变化,耐受小,极易出现低体温;④低出生体重儿,极易并发感染的疾病,导致能源物质消耗的而增加。
诸多因素均使造成低体温及并发硬肿症的几率增加,因此加强患儿保暖,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我科的实际情况,对所有患儿入院后,均先置于已经预热的远红外辐射台上保温,在辐射台上进行各种检查处理。
随后放入根据患儿的体重、出生日龄预先调节好暖箱温湿度保温箱内。
暖箱温度一般为32℃~34℃,相对湿度维持在55%~65%,以防止皮肤及呼吸的水分蒸发,使患儿的体温应保持在36℃~37℃,严密监测患儿体温是否在正常范围,随时注意暖箱的运行是否正常,并做好记录,依据患儿个体情况,对暖箱的温度及湿度,及时作出调整[2][3]。
2喂养护理对于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来讲,喂养问题也是一定要给予重视,因为对于该类患儿来讲,吸吮和吞咽功能较差,因此我们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喂养方式,以防止低血糖和促进胃肠功能的成熟。
临床医学论文 极低出生体重儿合理喂养护理的研究进展

临床医学论文极低出生体重儿合理喂养护理的研究进展[摘要] 随着我国对新生儿急救和护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的存活率明显提高。
VLBWI 主要是指出生儿体重[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7(a)-0192-03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VLBWI)指胎龄1 VLBWI的营养代谢和需求特点VLBWI能量贮备低,在无外源性能量供给的条件下,按照每个婴儿每天每千克体重需要消耗209.20~251.04 kJ 能量进行计算,可知体重为1 kg的早产儿其体内贮存的能量只能维持4 d存活,在呼吸窘迫、感染等条件下,体内储存能量所能维持的时间更短[1],因此VLBWI新生儿需要摄入更多的蛋白质和热量才能保证其正常生长,这对于神经系统的发育至关重要[2-3]。
VLBWI处于高代谢状态,表现为蛋白质合成转化率高,为了满足脑的代谢和能量需求以及脑神经系统和血管系统的正常发育,对糖和必需脂肪酸的需求增加。
如今,在病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对VLBWI给予适量的喂养,从而有效地刺激胃肠激素分泌和胃肠蠕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VLBWI吸吮能力差,吞咽反射弱,传统的母乳喂养方法可能效果不好,而鼻饲能保证VLBWI每天足够的热量,对于VLBWI的营养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但鼻饲一次性注入胃内的奶量过多,可导致呕吐、腹胀,同时,鼻饲使VLBWI通气减少,气道阻力增加,易引起周期性呼吸和呼吸暂停,使VLBWI出现腹胀、胃内残留等喂养不耐受症状[4]。
对于VLBWI患儿采用的传统治疗方法是部分或者全静脉注射营养物质,同时还要配合间断胃管喂养,这样做虽然可以解决患儿的吞咽和吮吸困难,但是仍然存在胃排空迟缓的现象,而且长期依靠营养供应所需要的费用也比较高,还会存在胆汁淤积、感染、栓塞等并发症,除此之外还会因为胃肠道长期缺乏刺激而导致VLBWI胃肠道萎缩,吞咽和吸吮功能逐渐减弱或消失[5]。
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院外延续性护理干预研究

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院外延续性护理干预研究目的:1、通过现象学研究,探索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家长院外育儿体验和心理历程。
2、建立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院外延续性护理干预模式,制定各阶段护理处方。
3、研制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家长延续性健康教育评价标准和早产儿家长延续性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作为延续性护理服务质量的测评工具。
4、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模式对患儿智能发育、体格发育、气质、再入院率及其母亲心理状态、亲职压力状态和延续性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影响。
探索母亲心理状态的影响因素,为社区和门诊护理人员制定心理干预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1、采用半结构式深度访谈和观察法,对家长进行质性访谈,借助Nvivo8软件,应用Colaizzi分析法和合众法对访谈内容进行整理与主题分析。
2、在对家长的质性访谈、对医护人员的焦点团体访谈和专家函询的基础上构建院外延续性护理干预模式,制定护理处方。
3、通过文献回顾法、质性研究法和德尔菲函询法,构建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家长延续性健康教育评价标准和早产儿家长延续性护理服务满意度指标体系,并进行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内在一致性信度和重测信度检验。
4、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04月就诊于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100例,按照区组随机分组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共89例患儿完成研究。
对照组接受常规门诊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院外延续性护理干预模式。
于患儿实际月龄2月龄、4月龄、6月龄、8月龄、10月龄和12月龄收集两组患儿神经心理发育检查得分、身高、体重、头围、EITQ得分、TTS得分、再入院率及其母亲SCL-90得分、PSI-SF得分、健康教育评价标准得分及护理服务满意度。
运用独立样本t(t’)检验、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χ2检验、Fisher 精确概率法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院外延续性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评价。
对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 H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Ab s t r a c t ] 0b j e c i f v e T o e x p l o r e t h e p a r e n t i n g e x p e i r e n c e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p r o c e s s a n d n u  ̄ i n g n e e d s o u t o f h o s p i t a l i n v e r y l o w
【 摘
要】 目的 通过 现象 学研究 , 探索极低 出生 体重早产儿 家长 院外 育儿体 验 、心理历 程和护 理需求 。方法
采 用半
结构式深度访谈和观察法 ,对 1 2名极低 出生体重早产儿家 长进 行质 性访 谈 ,借助 N v i v o 8软件 ,应用 C o l a i z z i 分析法和合众 法对 访谈 内容进行整理与 主题分析 。结果 家长承受着 巨大的心理压力 、社会 冲击 和经济 负担 ,对 院外 育儿 充满挫败 、无助和担 忧
Qu a l i t a t i v e s t u d y o n t h e p a r e n t i n g e x p e r i e n c e o u t o f h o s p i t a l i n v e r y l o w b i r t h
中 国妇 幼 保 健 2 0 1 5年 第 Nhomakorabea O卷
・
儿童保健 ・
极低 出生 体 重早 产 儿 家长 院外育 儿 体验 的质 性研 究①
钱 小芳② 刘桂华 欧萍 黄龙 生 葛品 徐 玉英 钱 沁芳 谢 燕钦 王艳 霞 杨 闽燕 王章 琼
余 秋 娟 福建省妇幼保健院 福建医科大学教学医院 ( 福建 福州) 3 5 0 0 0 1
w e r e a d o p t e d t o c o n d u c t q u a l i t a t i v e i n t e r v i e w w i t h 1 2 p a r e n t s o f v e r y l o w b i r t h w e i g h t p r e ma t u r e i n f a n t s . T h e c o n t e n t o f t h e i n t e vi r e w wa s s o r — t e d a n d a n a l y z e d b y C o l a i z z i a n a l y t i c a l me t h o d a n d T r i a n g u l a t i o n me t h o d u s i n g Nv i v o 8 s o f t wa r e . Re s u l t s P a r e n t s w e r e u n d e r h u g e p s y c h o —
we i g ht pr e ma t ur e i n f a n t s Q I A NX i a o f a n g, L I U G u i h u a , OU P i n g, e t a 1 .F u i f a n P r o v i n c i a l Ma t e r n a l a n d C h i l d H e a l t h C a r e H o s p i t a l ,T e a c h i n g H o s p i t a l o fF u j i a n Me d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F u z h o u 3 5 0 0 0 1 ,F u j i a n ,C h i n a
感 ,对极低 出生体重早产儿远期生活质量 的认识 出现偏差 ,对延续 性护理 的认 识不 足。结论
心 理 护 理 、社 会 支 持 干 预 和 育 儿 知 识 结 构 优 化 。
护理人 员应对 家长进行 个性化 的
【 关键词 】 婴儿 ;极低 出生体重 ;婴儿 ;早产 ;育儿 ;质性研究
中国图书分类号 R 1 7 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0 0 1 - 4 4 1 1 ( 2 0 1 5) 2 4 - 4 1 4 6 - 0 3; d o i : 1 0 . 7 6 2 0 / z g f y b j . J . i s s n  ̄ 1 0 0 1 — 4 4 1 1 . 2 0 1 5 . 2 4 . 2 1
l o g i c a l s t r e s s ,s o c i a l i mp a c t , a n d i f n a n c i l a b u r d e n . T h e y we r e f u l l o f f r u s t r a t i o n,h e l p l e s s n e s s ,a n d a n x i e t y w h e n f a c e d wi t h o u t — h o s p i t a l p a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