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胶制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塑胶制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塑胶制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版 本
B/0
文件名称:塑胶件半成品检验指导书
页 码
第3页共9页
生效日期
2016-08-01
采用GB2828标准,单次正常抽样,Critical致命Ac=0,Major严重AQL=2.5,Minor轻微AQL=4.0
序号
检查项目
参考标准
(文件)
检验规则
检验工具
试验环境
检验要求及其规格值
缺陷判定
记录方法
1
外观
封样
技术文件
GB2828
水平I
目测
检验区
1、在正常光线下,距肉眼50cm检查产品外表面,表面应干净整洁及颜色均匀,无色差、油污、擦花、划伤、黑点、白点及杂色现象;允许有轻微擦伤印痕、微小的收缩和凹陷及轻微刨边不平整现象;
2、产品边缘应光滑平整,无明显飞边和明显合模线;
MIN
OK

NG
产品表面不允许有气泡、破裂纹、缺胶、缩水及变形等不良现象;
页 码
第6页共9页
生效日期
2016-08-01
采用GB2828标准,单次正常抽样,Critical致命Ac=0,Major严重AQL=2.5,Minor轻微AQL=4.0
序号
检查项目
参考标准
(文件)
检验规则
检验工具
试验环境
检验要求及其规格值
缺陷判定
记录方法
包装板块
1
包装
生产单
GB2828
水平II
检验区
工艺文件及调配单
1、色粉添加重量及比例应符合配色清单要求;
2、要求配用的颜色应符合要求;
3、水口料配比应符要规定要求,且水口料无质色杂点;
MAJ

塑胶原料检查作业指导书

塑胶原料检查作业指导书

塑胶原料检查作业指导书一、引言塑胶原料是制作塑料制品的重要材料之一,其质量直接影响塑料制品的性能和品质。

为了确保塑胶原料的质量,需要进行严格的检查和测试。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指导检查人员正确进行塑胶原料检查工作,确保塑胶原料的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二、检查前准备1. 检查人员应具备相关的塑胶原料知识和检验技术,并了解所要检查的塑胶原料的相关标准和要求。

2. 检查人员应熟悉各种塑胶原料的外观特征、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

三、检查内容1. 外观检查a. 检查塑胶原料的外观是否具有一致的颜色和光泽。

b. 检查塑胶原料是否存在明显的色差、气泡、烧结物和杂质等缺陷。

2. 物理性质检测a. 密度检测:使用密度测定仪检测塑胶原料的密度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b. 流动性检测:通过熔流率测定仪测定塑胶原料的熔流速率,以评估其流动性能。

c. 硬度检测:使用硬度计检测塑胶原料的硬度值,以评估其硬度性能。

3. 化学成分检测a. 灰分检测:使用灰分测定仪检测塑胶原料的灰分含量,以评估其纯净程度。

b. 有机挥发物检测:通过加热塑胶原料,使用挥发性物质仪测定其有机挥发物含量,以评估其挥发性能。

c. 成分分析:使用化学分析仪器对塑胶原料进行定量分析,以确定其组成和含量。

四、检查步骤1. 外观检查a. 检查塑胶原料外包装是否完好,有无明显损坏。

b. 打开塑胶原料包装,检查其外观是否符合要求,无色差、气泡和杂质等。

2. 物理性质检测a. 密度检测i. 将一定重量的塑胶原料样品放入密度测定仪中,并记录测量结果。

ii. 重复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作为最终密度值。

b. 流动性检测i. 使用熔流率测定仪准备好的试样,按照标准程序进行测试,并记录测量结果。

ii. 重复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熔流率值。

c. 硬度检测i. 将塑胶原料样品放入硬度计中,按照标准程序进行测试,并记录测量结果。

ii. 重复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硬度值。

3. 化学成分检测a. 灰分检测i. 将一定重量的塑胶原料样品放入灰分测定仪中,并按照标准程序进行测试。

塑胶件检验作业指导书

塑胶件检验作业指导书
序号
缺陷名称
判定标准(mm)
检验级别
1.0/2.5
1.5/4.0
2.5/4.0
允收数
允收数
允收数
A面
B面
C面
A面
B面
C面
A面
B面
C面
1
毛边
W<0.2,S<0.3,DS>30
0
1
2
0
2
3
2
3
3
2
缩水
S<0.3,DS>30
0
1
2
1
2
3
3
3
3
3
夹水线
W<0.25,H<0.2,L<1.0,DS>30
0
0
1
1
5.4.13断裂:局部材料分离本体;
5.4.14开裂:产品本体可见的裂纹;
5.4.15色差:实际颜色与标准颜色的差异;
5.4.16修饰不良:修饰产品毛边、进胶口不良,过切或未修除干净;
5.5.检验常用单位代码对照表
项目名称
数目(个)
直径(mm)
深度(mm)
距离(mm)
长度(mm)
宽度(mm)
面积(mm)
5.4.7刮花、刮伤:出模后因防护不当造成的划痕;
5.4.8变形:产品出现弯曲、扭曲、拉伸现象;
5.4.9顶白:颜色泛白,常见于顶出位置;
5.4.10斑点:与周围颜色有差异的点状缺陷;
5.4.11油污:脱模机、顶针油、防锈剂造成的产品污染;
5.4.12烧焦:塑胶燃烧变质,通常颜色发黄,严重时碳化发黑;
3
8
烧焦
S<0.5
不允许
不允许
1
2
3
9

塑胶件检验作业指导书

塑胶件检验作业指导书

5.5 附着力:用美纹纸在表面用力压紧,然后沿与表面成 45 度角方向用力快速撕去美纹纸,
重复 5 次。
6
缺陷分类
序号 检验项目
缺陷内容
判定
颜色、材质与样品不一致
B
1
外观 有杂色、污迹、损伤、变形、毛边、毛刺、喷油不良
丝印不良、顶白、料花、缺胶、缩水、划伤、裂痕 熔接痕、阴阳纹、流纹
参见《塑胶件 IQC/QC/QA 收货检验 标准对照》作业指导
5
检验方法:
5.1 外观:目测法。
5.2 结构尺寸:试装或用游标卡尺、塞规测量。
5.3 装配:取相应塑料件试装。
5.4 耐磨性:用白棉布沾少量酒精(浓度为 99.5%)沿 45 度角单向轻轻擦 20 次。
拟制
审核
批准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版本号
标题
塑胶件检验作业指导书
生效日期


年月日 第 页共 页
作业指导书
XX 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版本号
标题
塑胶件检验作业指导书
生效日期


年月日 第 页共 页
1
确保生产所用塑胶件均能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
2
适用范围:电脑电玩厂所用塑胶件。
3
检验仪器及设备:游标卡尺、塞规、卷尺。
4
检验项目及技术要求:
4.1 外观:
4.1.1 颜色与样品一致。 Nhomakorabea4.1.2 表面无杂色、黑点、不可去除的污迹。
拟制
审核
批准
4.1.9 整体丝印均匀。
4.1.10 丝印、喷油、电镀、烫金不易刮落或擦去。
4.1.11 喷油符合要求,不应有脏污、泪滴、流痕、颗粒等不良现象。

塑料件外观检验规范作业指导书

塑料件外观检验规范作业指导书

塑料件外观检验规范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本作业指导书旨在规范塑料件外观检验的操作流程,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外观符合标准要求。

通过本指导书的准确执行,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有效减少不良品数量,并提升客户满意度。

本指导书适用于塑料件外观检验的各个阶段,包括检验前的准备工作、检验过程中的操作要点以及异常处理。

二、准备工作1. 安排合适的工作场地和设备,确保光线充足,环境整洁,以便于对塑料件的外观进行清晰的观察和判断。

2. 检查所有需要使用的工具和设备的完好性和准确性,如显微镜、卡尺、镜片、灯光等,确保其正常运行,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校准。

3. 对需要检验的塑料件进行分类整理,确保每个批次的塑料件的数量和种类清晰明确,并进行正确的标识和记录。

4. 确保检验人员具备足够的相关知识和经验,了解塑料件的各种外观缺陷以及相关的标准要求。

三、检验过程1. 进行目视检验:首先对每个批次的塑料件进行整体的外观观察,注意观察是否存在明显的划痕、凹陷、色差、气泡等等外观缺陷。

如发现明显缺陷,则直接判定为不合格品。

2. 进行放大检验:对外观没有明显缺陷的塑料件,使用显微镜等工具进行放大检验,观察是否存在微小的划痕、气泡、异物等,确保外观的完美无瑕。

3. 进行尺寸检验:除了外观的检验,还应对塑料件的尺寸进行检验,确保其尺寸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使用卡尺等工具进行准确测量,并与标准要求进行对比,如超出范围则判定为不合格品。

4. 进行颜色检验:对于带有特定颜色要求的塑料件,应进行颜色的检验,确保颜色的准确度和一致性。

可以使用颜色卡或者人眼对比等方法进行检验,如存在明显差异则判定为不合格品。

四、异常处理1. 发现不合格品后,应及时停止生产,并将不合格品与合格品进行分类存放,以免混淆和误用。

2. 针对不合格品,应进行原因分析,找出造成不合格的具体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以避免同类问题再次发生。

3. 及时通知相关责任人,并与供应商和客户进行沟通,商讨后续处理措施,并协商解决方案。

塑胶件外观检验作业指导书

塑胶件外观检验作业指导书

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1.塑胶件缺点类型认识1、刮伤——产品表面出现的各种凹线或痕迹。

2、毛边——分模线溢出的料(常为机台夹持力不足或模具因素)。

3、缩水——表面因材料热胀冷缩作用,造成凹陷的现象。

4、变形——不符合零件形状的区域。

表现为平面不平,曲面不合规定半径。

5、短射——灌料量不足,也叫缺料。

7、顶白——比背景颜色白,常出现于顶针背面。

8、结合线(合模线)——也叫溶化线,好是重新交接线,这种结合是不同灌料口入后的结合,或因为零件外形使塑胶分支流动后结合。

9、色差——产品实际颜色与标准的差异。

10、拉痕(拉模)——为射出时模具边拉拖造成,一般在零件边缘,也叫拉模。

11、烧焦——射出过程中高温高压,材料燃烧留下的焦黑或黑痕,也叫烧焦或黑线。

13、起疮——斑痕或银灰色条纹,射出料气泡造成,一般是因为潮湿空气被凝聚。

14、异色条纹——颜色变化,可以是条纹或点。

15、油污——指脱模用离形,顶针润滑油,与模具保养用油所造成的污染。

16、断裂——材料分离,可依缺料表面的外观检测决定,如表面显示有小颗粒或扭曲,可能是断裂,若表面显示是光滑则可能是短射。

17、气泡——产品内部产生的空洞。

2.产品检验(制程检验)一、外观检查检查产品表面有无缩水、气纹、刮伤、毛边、变形、顶白、色差、拉痕、烧焦、修饰不良、异色条纹、油污、断裂、气泡等缺陷。

频率:3小时/次二、寸法检查首件测量:机器刚开始生产、修模、转模及设定参数有重大改变时,都要进行首件测量,测量数据为图纸资料上注明的重要寸法,且每个模腔都必需测量,达到要求后,检查外观无缺陷或在限度内才可以生产。

过程检测:在机器开始生产后,每三小时要对产品寸法进行测量,保证寸法在规定公差、限度样板内可继续生产,否则不可生产。

频率:3小时/次作成:确认:承认:。

塑胶产品测量作业指导书

塑胶产品测量作业指导书

塑胶产品测量作业指导书一、引言塑胶制品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领域,其质量的保证对于产品的可靠性至关重要。

测量是塑胶产品创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正确的测量方法和操作能够确保产品尺寸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本文将为塑胶产品测量提供一份详细的作业指导书,旨在匡助操作人员正确进行测量工作。

二、测量工具1. 卷尺:用于测量直线尺寸,选择具有良好的刻度清晰度和抗弯曲性能的卷尺。

2. 游标卡尺:用于测量小尺寸和内外径尺寸,选择精度高、使用方便的游标卡尺。

3. 厚度规:用于测量塑胶制品的厚度,选择合适的测量范围和精度的厚度规。

4. 角度尺:用于测量角度,选择具有良好的刻度清晰度和稳定性的角度尺。

三、测量方法1. 直线尺寸测量:a. 将塑胶制品放置在平整的工作台上,确保其与水平面接触。

b. 使用卷尺测量直线尺寸时,将卷尺的刻度与制品的边缘对齐,轻轻压紧卷尺以确保准确测量。

c. 若测量的是塑胶管道等圆形制品的直径,可以使用游标卡尺,将其放置在制品的两个相对边缘上,轻轻压紧游标卡尺并读取测量结果。

2. 内外径尺寸测量:a. 使用游标卡尺时,将其打开到适当的宽度,将制品放置在游标卡尺的两个测量面之间,轻轻压紧游标卡尺并读取测量结果。

b. 测量内径时,确保游标卡尺的测量面与内径表面密切贴合。

c. 测量外径时,确保游标卡尺的测量面与外径表面密切贴合。

3. 厚度测量:a. 使用厚度规时,将其放置在塑胶制品的两个测量面之间,轻轻压紧厚度规并读取测量结果。

b. 确保厚度规的测量面与制品的测量面密切贴合。

4. 角度测量:a. 使用角度尺时,将其放置在制品的角度上,确保角度尺的刻度与制品的边缘对齐。

b. 可以使用一个直角尺或者其他辅助工具来匡助测量角度的准确性。

四、注意事项1. 在进行测量前,需要确保测量工具的准确性和完好性,如有损坏或者刻度不清晰的情况应及时更换。

2. 测量时要保持稳定的手势和适度的力度,避免因手抖或者过大的力量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塑胶零件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塑胶零件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1.目的—为了保证塑料制品的质量,在产品来料时严格把关,使其达到生产要求和满足客户的要求,本检验作业指导书规定了注塑零件的具体检验要求、项目和方法,以及来料抽样方案。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塑料件制成,外壳及有关塑料件以及二次加工件制品(喷涂、丝印、电镀)的检验与验收2.流程贵宝电器有限公司3.抽样标准—品质检验人员抽样计划依照抽样标准图,单次抽样。

如客户有特殊要求,以客户提供之抽样水准抽样。

品质检验允收水谁(AQL): Min:1.5 Maj:1.0 Cri:0.0 。

抽样计划采用“分批检查,分批验退”的方式4.术语:4.1缺陷等级分类:致命缺陷(Cri):指由经验和判断表明产品不符合产品功能的缺陷,在正常使用、维修和保管中会对人身造成安全危险的缺陷。

严重缺陷(Maj):指影响产品正常使用功能,降低产品可靠性或严重影响产品外观的缺陷。

轻微缺陷(Min):偏离限定标准,但不影响产品正常使用功能或外观缺陷不太明显的缺陷。

4.2表面分类:S 面:在正常的产品操作中可见的透明表面。

如透明水尺,显示屏A 面:在正常的产品操作中可见的表面。

如:产品的正面,手柄、旋律B 面:在正常的产品操作中不常可见的表面。

如:产品的后面C 面:在正常的产品操作中不可见的表面。

如:产品底面和非外露面|4.2注塑外观缺陷1)异色点:与本身颜色不同的杂点或混入树脂中的杂点暴露在表面上。

2)气丝(气纹):由于种种原因,气体在产品表面留下的痕迹与底面颜色不同并发亮,带有流动样。

3)塌坑(缩水):由于材料收缩,在产品胶位厚的地方或进胶口远端产品局部整体表面下陷。

4)熔接缝(夹水线):产品在成型过程中,二股以上的融熔料相汇合的接线,目视及手感都有感觉。

5)缺料(缺胶):产品某个部位不饱满。

6)白印(顶白):由于内应力,在产品表面产生与本色不同的白色痕迹。

7)滋边(毛刺):由于锁模不紧或边缘缺等原因,产品非结构部分产生多余的料。

8)圭寸堵(盲孔):应该通透的地方由于滋边造成不通。

塑胶模具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塑胶模具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塑胶模具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塑胶模具来料检验一、引言塑胶模具是塑料制品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最终产品的质量。

为了确保塑胶模具的质量,需要进行来料检验。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指导相关人员进行塑胶模具来料检验的操作流程和标准。

二、检验准备1. 检验设备准备:准备齐全的检验设备,包括显微镜、卡尺、量具、平板仪等。

2. 检验环境准备:确保检验环境干净整洁,无尘、无杂物。

三、检验流程1. 样品接收a. 接收来料,并核对来料数量与送检单是否一致。

b. 检查包装是否完好无损,避免因运输过程中造成的损坏。

2. 外观检验a. 检查模具外观是否完整,无明显划痕、裂纹、变形等缺陷。

b. 检查模具表面是否有气泡、凹陷、砂眼等不良现象。

c. 检查模具的颜色是否与样品要求一致。

3. 尺寸检验a. 使用卡尺、量具等工具,测量模具的尺寸,包括长度、宽度、高度等。

b. 检查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存在偏差。

4. 材料检验a. 根据模具的材质要求,进行材料检验。

b. 使用显微镜等工具,检查材料表面是否平整,无明显气泡、杂质等。

5. 功能性检验a. 根据模具的功能要求,进行相应的功能性检验,如模具的开合力、模具的使用寿命等。

b. 进行模具的装配测试,检查模具的配件是否完好,是否能正常使用。

6. 检验记录a. 将检验结果记录在检验记录表中,包括样品信息、检验项目、检验结果等。

b. 如发现不合格的模具,需记录不合格原因,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四、检验标准1. 外观检验标准:模具外观应完整无损,无明显划痕、裂纹、变形等缺陷。

2. 尺寸检验标准:模具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一定的尺寸偏差。

3. 材料检验标准:模具材料应符合相关标准,表面应平整无气泡、杂质等。

4. 功能性检验标准:模具的功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开合力、使用寿命等应满足相应标准。

五、安全注意事项1. 在进行检验操作时,应佩戴相关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等。

塑胶模具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塑胶模具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塑胶模具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一、引言塑胶模具是塑料制品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成型效果和质量稳定性。

为了确保塑胶模具的质量,来料检验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本文将针对塑胶模具来料检验的作业指导书进行详细论述。

二、检验项目1. 外观检验外观检验是塑胶模具来料检验的首要项目。

检查模具表面是否有明显的划痕、凹陷、气泡等缺陷,以及是否有颜色不均匀、变形等问题。

同时,还需要检查模具的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存在尺寸偏差过大的情况。

2. 材料检验材料检验是判断塑胶模具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要对模具的材料进行检验,包括原料的配方、成分、硬度等方面。

确保模具使用的材料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以保证模具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3. 组装检验塑胶模具通常由多个零部件组成,组装检验是为了确保各个零部件装配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在组装检验中,要检查模具的各个部件是否装配到位,是否存在松动或者错位的情况。

同时,还要检查模具的活动部件是否灵活,是否存在卡滞或者摩擦过大的问题。

4. 功能检验功能检验是模具来料检验的关键环节。

要检查模具的功能是否正常,包括开模和闭模的灵活性、模具的定位精度、模具的冷却效果等方面。

通过功能检验可以判断模具是否能够满足产品的成型要求,以及模具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三、检验方法1. 目视检查法目视检查法是最常用的检验方法之一,通过肉眼观察模具的外观、尺寸等特征来判断其质量。

在目视检查中,应该注意细节,如模具表面的光洁度、零部件的装配精度等。

同时,还可以借助放大镜等工具来进行细微缺陷的观察和判断。

2. 测量检查法测量检查法是用测量工具对模具的尺寸、角度等进行精确测量的方法。

常用的测量工具有卡尺、游标卡尺、角度尺等。

通过测量检查可以得到更准确的尺寸数据,判断模具的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3. 功能测试法功能测试法是通过模具的实际使用来检验其功能是否正常。

可以使用模具来进行试模,观察开模和闭模的灵活性、产品的成型效果等。

塑胶原料检查作业指导书

塑胶原料检查作业指导书

塑胶原料检查作业指导书一、引言塑胶制品作为现代工业中广泛应用的材料之一,其品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而塑胶原料作为塑胶制品的基础,其检查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作业指导书将详细介绍塑胶原料检查的流程和要点,以确保塑胶原料的品质符合规定的标准。

二、检查流程1. 原料接收塑胶原料一般由供应商直接交付至生产车间,接收环节是保证原料质量的第一步。

在接收原料时,应按以下步骤进行检查:- 确认交货数量与订单数量一致;- 检查外包装是否完好无损;- 核对包装标识与产品信息是否一致;- 根据不同类型的原料,采用不同的检查方法,例如检查颗粒状原料的颜色、形状和大小等。

2. 可视检查通过肉眼观察,对原料外观进行检查,包括以下要点:- 检查颜色是否均匀,无明显异色或杂质;- 观察表面是否光滑,无裂纹、破损或凹凸不平;- 检查是否存在气泡、水分或油污等。

3. 物理性能测试对原料进行物理性能测试,主要包括以下项目:- 密度测试:根据规定标准和方法测量原料的密度,以判断其杂质含量;- 熔流率测试:利用熔流率仪测量原料在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的熔融流动性,以评估其熔融性能;- 分子量测试:通过粘度测定法或其他方法测试原料的分子量,以确认材料的稳定性和加工性能。

4. 化学性能测试对原料进行化学性能测试,主要包括以下项目:- 可燃性测试:根据相关标准和方法测定原料的可燃性,以评估其安全性;- 化学成分测试:通过化学分析方法测定原料中的成分和含量,以确保其符合规定的要求;- 热稳定性测试:通过热失重法或其他方法测定原料在高温条件下的稳定性,以评估其耐高温性能。

5. 其他特殊要求根据具体产品和生产要求,还需要进行以下特殊检查:- 抗静电性测试:对需要具备抗静电性能的原料,进行相关测试以验证其抗静电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环保性能测试:对需要满足环保要求的原料,进行有关环保性能的检查。

三、记录和汇报在进行塑胶原料检查时,务必做好记录和汇报工作,以便于后续的跟踪和追溯。

塑胶产品作业指导书

塑胶产品作业指导书

篇一:塑胶部作业指导书深圳市凯鑫盛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成型作业指导书篇二:塑胶产品测量作业指导书1。

0 2。

0 3.0 4。

0目的:为使检测人员能正确的掌握测量方法,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及稳定性,统一报告制作格式,为项目、模具工程﹑制造﹑品保部门及客户提供正确规范的检测报告。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fai测量,制程控制、来料、出货需用工显测量之产品.定义:无权责: 4。

1 测量中心:按照测量原理及规定的测量方法进行标准化量测作业。

4.2 申请单位:送测量样品至测量室和详细填写申请单,并负责报告的签收。

作业内容:5.1 测量注意事项:5。

1。

1 测量室根据申请的内容核对是否正确,并确认产品外观及数量,根据工作量确认完成时间。

5。

1.2 根据受控的图纸,确认产品是否和图面相符。

5。

1.3 送检的产品应留一模,供测量室保存留样。

5。

2 测量工具的选择:5。

2。

1 如果客户有要求测量工具的,按客户报告格式中要求的测量工具测量,保证测量工具的一致性。

5.2.2 客户没有要求测量工具的按下面的要求:工显测量:孔心距的尺寸,扣位尺寸,不规则的内长宽,两测量点连线和基准面不平行的外形尺寸,来料的贴纸,背胶,钢片产品,印刷尺寸(如图四、五)。

卡尺测量:外形长宽尺寸;电池仓内长宽;显示屏内长宽;摄像头装配位置;音量键、usb装配位置;按键孔的长宽尺寸等(如图一、二、三、六)。

针规测量:听筒、usb的孔径尺寸,选用针规测量(如图五)。

5。

0塑胶产品测量作业指导书图一图二图三图四图五图六塑胶产品测量作业指导书5。

3 工显测量基准的设定5。

3.1 平面基准的设定:选一个大的平面做放置基准(如图七、八、九),避开凸出的位置,放在平台上或贴在测量治具上,基准平面要保持与工作台平行,变形的位置要校平后测量。

图七图八图九5.3.2 轴向基准的设定:选一个长的直边或在一条线上最远的两个圆孔做摆正基准,长边摆正短边归零。

三星客户产品的基准以两个o/p的顶针孔做基准轴摆正(如图十、十三),零点以图面上标有b/p的基准孔为零点测量,图面上有标注测量点的位置,应严格按照图面标注的位置测量(图十二).非三星客户的产品,当图面没有标注测量点时,外长、外宽取最大值;内长、内宽取最小值;圆弧则取最高点;图上有标示“l”表示测量最大值;标示“s"表示测量最小值;b/p 表示以此点为绝对零点;b/l表示为装配基准面(图十一)。

塑胶件检验作业指导书

塑胶件检验作业指导书

底壳 条纹(波纹):1mm<长度<2mm,0.1mm<宽度<0.5mm,条数长度<2mm,1≤数量≤2 条,有明显划手指感或见 底色
MI
在 30cm 处看较模糊,1mm≤条纹长度<3mm,0.1mm≤宽度≤0.3mm,条数
≤2 条
MI
划痕(刮伤):0.2mm<长度<3mm,≤2 条且无明显划手指感或见底色
在视距30cm处看模糊不清在视距50cm处看不到数量为3处ma锯齿状披锋且手感锋利ma披锋披锋手感不锋利高度015mmmi实际装配影响装配或装配后严重影响外观ma水口高度实际装配严重轻微影响外观mi丝印模糊不清重影字体残缺影响辨认或丝印错漏ma丝印不良丝印模糊但不影响辨认mi在30cm视距清晰可见而50cm视距不清晰但2处mi62外观变形及缺料在50cm视距清晰可见1处ma上海建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mnw057a333拟制审核批准检查项目检查内容缺陷等级色差较明显在50cm之处仍清晰可见ma62外观色差色差不明显但在30cm处仍可见mi外观备注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缺陷等级
包裝或标签有无规格型号、数量、合格标示、日期
MI
6.1 包装
未贴环保标识
MA
对比来料材质与样品是否一致
MA
6.2 外观 商标丝印不是该客户的
CR
来料是否有混料、错料
MA
螺钉孔是否有堵孔、披锋,影响装配
MA
文件编号 版本 页次 生效日期
MN-W-057 A3 2/3
上海建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MI
变形及 在 30cm 视距清晰可见,而 50cm 视距不清晰,但≤2 处
MI
缺料 在 50cm 视距清晰可见,≥1 处
MA
文件编号 版本 页次 生效日期

塑胶件作业指导书

塑胶件作业指导书
AQL标准
CR
MA
MI
IN

0.65
2.5
6.5
来料检验
刮伤,刮花,脏污,变形等不良现象
A
无手感,不影响装配,面积≤5mm²

B
无手感,不影响装配10mm²≥面积≥5mm²

C
有手感,不影响装配,面积≤5mm²

D
有手感,不影响装配,面积≤5mm²

外观检验
位置
对照样件及成品工单,偏差小于1mm

对照样件及成品工单,偏差大于1mm

用3M胶带紧贴丝印表面,瞬间垂直扯起3次,丝印字体脱落或掉色现象超过5%

75%酒精测试
用75%酒精来回擦拭丝印部位20秒,字体变细但无脱落

用75%酒精来回擦拭丝印部位20秒,字体有脱落现象

制订日期
制订
审核
批准
修订日期

色号或颜色
对照色卡,样机颜色,与色卡一致,与样机颜色轻微偏差

对照色卡,样机颜色,与色卡一致,与样机颜色严重偏差

字体
同一面区字体粗细不一或同批量有粗细不一现象

有毛边,重影,但字体清晰可见

有套印偏位现象,但无重叠

有缺字,断线,沙眼,气泡现象

附着力测试
(3M600)胶带
用3M胶带紧贴丝印表面,瞬间垂直扯起3次,丝印字体脱落或掉色现象不超过5%


长度≥25mm

制订日期
制订
审核
批准
修订日期
威斯达电器(中山)制造有限公司
塑胶制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塑料件检验作业指导书

塑料件检验作业指导书

塑料件检验作业指导书一、目的和范围本作业指导书的目的是为了有效指导和规范塑料件的检验工作,确保产品质量满足相关标准和客户要求。

本指导书适用于塑料件的检验工作,涵盖了从检验前的准备到检验方法和标准的选择、实施以及结果的处理等方面。

二、检验前的准备1. 确定检验项目:根据产品设计图纸、技术规范和客户要求,确定需要进行检验的项目和指标。

2. 准备检验设备和工具:根据检验项目的要求,准备好必要的检验设备和工具,如卡尺、显微镜、电子秤等。

3. 检验环境准备:确保检验环境符合相关要求,例如温度、湿度等条件。

4. 检验员培训:对参与检验的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其了解检验项目的要求、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三、检验方法和标准的选择1. 检验方法的选择:根据检验项目的特点和要求,选择适合的检验方法,例如目测检验、尺寸测量、物理性能测试等。

2. 检验标准的选择:根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客户要求,选择适用的检验标准,并确保检验人员熟悉并理解标准的内容和要求。

四、检验执行1. 样品准备:从产品批次中按要求随机抽取样品,并进行标识和记录。

2. 检验方法的执行:按照选择的检验方法进行检验工作,注意操作的准确性和操作规范的执行。

3. 数据记录:对检验结果进行准确的记录,包括检验项目、检验数值、时间、操作人员等信息。

4. 异常处理:当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停止检验工作,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和协调,并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处理。

五、结果处理和报告1. 结果评定:根据检验结果和相关标准,对样品进行合格或不合格的评定。

2. 不合格品处理:对于不合格的样品,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判定,确定不合格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例如返工、报废等。

3. 报告编制:根据检验结果和客户要求,编制检验报告,并确保其中包含必要的信息,如产品信息、检验项目、检验结果等。

4. 报告审核:对检验报告进行审核,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5. 报告存档:对审核通过的检验报告进行存档,并按照相关要求进行管理和保留。

塑胶件进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塑胶件进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2.5
检验条件及环境
a.距离:人眼与被测物表面的距离为150mm~ 250mm;b.时间:每片检查时间不超过10s;c.位置:检视面与桌面成 45°;上下左右转动15°;d.照明:100W冷白荧光灯,光源距被测物表面500~550mm ,(照度达500~550Lux)。
A
B
C
1、外包装,内盒,内托受潮,变形,破损,污渍,对产品品质无影响
结构 结构与样品/图纸一致,
3
尺寸 1.关键尺寸:依承认书及图纸要求,尺寸需符合外形图纸中重要尺寸公差
*
影响 影响
装影配响 外影观响
装配 外观
*
影响 影响
影响 装影配响 外观
强度 装配
* *
* * * * * * * *
*
卡尺,图纸
4
实配 试装:与相关组件试装完全吻合,无干涉或异常,不合格不允收
*
目视
2. 从IPAQ屏幕中点击“Start”,选择“Innov--X”.阅读射线安全并确认你是被认可的使用者点击“start
”。
3.在Innov-X的主菜单(Main Menu)下选择ROHS/WEEE模式,硬件初始化60秒左右后系统提示 “
Standardization Required .Please place a standardization chip over the window .Then tap here
检验规则
检验项目 一般检查项目
Level II
在交货方提供的合格产品中按 GB/T 2828.1-2003<逐批检查计数抽检程序及抽样表>中一次正常抽样方案进行抽样,合格质量水平(AQL)及检查水平(IL)规定
如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外箱上重量的标准值g、堆箱的层数N及每层箱子的个数n计算单个箱子承重的总重量G;
G={(N-1)*n*g}/n
将箱子包装成箱,将平板放置在承重面,放置对应的重量G,箱子边缘不得爆裂及垮塌;
MAJ
OK

NG
编制
日期
审批
日期
文件编号
版 本
B/0
文件名称:胶粒、色粉检验指导书
页 码
第2页共9页
生效日期
纸箱摇盖先向外135度后,再折回180度为一个循环,纸箱应能承受5个循环以上,面纸和底纸无破裂现象。
MAJ
OK

NG
6
条形码
准确性
技术文件
封样
生产单
S-2
条码仪
检验区
条形码应清晰可读,条形码读取内容应符合客户要求或与封样一致。
MAJ
OK

NG
7
纸箱承重强度
技术文件
封样
生产单
N=3
C=0
重物
平板
检验区
电子称
卡尺
生产单
3、在正常光线下,距肉眼50cm检查产品外表面,表面应干净整洁及颜色均匀,无色差、油污、擦花、划伤、黑点、白点及杂色现象;允许有轻微擦伤印痕、微小的收缩和凹陷及轻微刨边不平整现象;
MAJ
飞边或残胶不得有严重刮手现象(涉及人身伤害);
CRI
产品颜色应符合技术要求或与封样一致;无用错色或严重色差现象;
MAJ
2
构造尺寸
技术文件
封样
生产单
S-2
卷尺
卡尺
检验区
产品成形尺寸及公差范围应符合技术文件、图纸规格书要求;
MAJ



3
重量
技术文件
封样
生产单
S-2
电子称
检验区
电子称归零后,在电子称上称取单个产品重量,重量及公差应符合设计图纸或客户要求或与封样一致;
序号
工序
检查项目
频次及
抽检数量
检验工具
参考文件
检查内容及注意事项
缺陷判定
1
现场
现场及工艺
要求
1次/2h
工艺文件
1、作业员应依照作业指导书作业;
2、应有相关的品质记录;
3、生产仪器应有点检记录;
4、员工应对产品自检;
5、不合格品应及时标识区分;
6、产品应有相应的防护;
N/A
2
混色、
配料
调配比例
1次/2h
1
外观
封样
技术文件
GB2828
水平I
目测
检验区
1、在正常光线下,距肉眼50cm检查产品外表面,表面应干净整洁及颜色均匀,无色差、油污、擦花、划伤、黑点、白点及杂色现象;允许有轻微擦伤印痕、微小的收缩和凹陷及轻微刨边不平整现象;
2、产品边缘应光滑平整,无明显飞边和明显合模线;
MIN
OK

NG
产品表面不允许有气泡、破裂纹、缺胶、缩水及变形等不良现象;
工艺文件及调配单
1、色粉添加重量及比例应符合配色清单要求;
2、要求配用的颜色应符合要求;
3、水口料配比应符要规定要求,且水口料无质色杂点;
MAJ
3
烘料
烘料温度及时间
1次/2h
工艺文件
1、胶料(PP、ABS等)烘干的温度及时间长度应符合工艺规定要求;
MAJ
4
注塑
外观
10PCS/次/2h
工艺文件
技术文件
2、色粉颜色应与订单要求一致;
MAJ
OK

NG
4
重量
技术文件
S-2
磅称
检验区
原料每包重量应符合送货单要求的重量及外标识的标称值;
MAJ



5
小批量
பைடு நூலகம்试产
生产单
N=3
C=0
车间
注塑机
产品经试产后,成品外观、颜色(牌号)、构造尺寸、重量及性能应符合我司要求或与封样一致;
MAJ
OK

NG
编制
日期
审批
日期
文件编号
或NG
3
外观
SN/T0262
封样
生产单
GB2828
水平I
目测
检验区
1、箱面图案正确、文字清晰、颜色一致、位置准确;
MIN
OK

NG
2、不得有断线、重线、裂破等缺陷;箱上不得有多余的压痕;
MAJ
3、箱钉使用带有镀层的低碳钢扁丝,不应有锈斑、剥层、龟裂或其它使用上的缺陷,间距均匀、单钉距不大于55mm,双钉距不大于75mm;
版 本
B/0
文件名称:塑胶件半成品检验指导书
页 码
第3页共9页
生效日期
2016-08-01
采用GB2828标准,单次正常抽样,Critical致命Ac=0,Major严重AQL=2.5,Minor轻微AQL=4.0
序号
检查项目
参考标准
(文件)
检验规则
检验工具
试验环境
检验要求及其规格值
缺陷判定
记录方法
文件编号
版 本
B/0
文件名称:纸箱、彩盒检验指导书
页 码
第1页共9页
生效日期
2016-08-01
采用GB2828标准,单次正常抽样,Critical致命Ac=0,Major严重AQL=2.5,Minor轻微AQL=4.0
序号
检查项目
参考标准
(文件)
检验规则
检验工具
试验环境
检验要求及其规格值
缺陷判定
记录方法
1
相关资料
技术文件
N/A
目测
检验区
供应商应在“合格供应商名册”内;核对生产单内容;且产品需附出厂检验报告;
MAJ
OK

NG
2
包装
技术文件
生产单
GB2828
水平I
目测
检验区
包装应防护可靠,无散装、包装破损、混装、包装不整洁、不结实、肮脏等不良现象;外包装应有产品的型号、数量、生产日期等标识;
MIN
OK
MAJ
4、裱合: 箱面纸不许拼接、缺材、露楞、折皱(重);
MAJ
5、粘合剂应涂布均匀、充分、无溢出,粘合面剥离时面纸不脱离;
MIN
4
构造尺寸
技术文件
封样
生产单
S-2
卷尺
检验区
图案、坑形、厚度、纸箱成形内外形尺寸及公差范围应符合技术文件、图纸规格书要求;
MAJ



5
耐折度
技术文件
N=3
C=0
手工
检验区
MAJ
OK

NG
2
包装
技术文件
生产单
GB2828
水平I
目测
检验区
包装应防护可靠,无散装、包装破损、受潮、混装、包装不整洁、不结实、肮脏等不良现象;外包装应有产品的牌号、数量、生产日期等标识,无实物与标识不一致现象;
MIN
OK
或NG
3
外观
封样
生产单
GB2828
水平I
目测
检验区
1、胶粒及色粉原材料外观应干净整洁,无杂质、杂物、粉尘及颜色不均等不良现象;
MAJ



4
试装配
技术文件
封样
生产单
S-2
对应配件
检验区
要求对该产品所有半成品进行组装,组装后产品整体配合牢靠,无松动、变形及装配间隙大等不良现象;
MAJ
OK

NG
编制
日期
审批
日期
文件编号
版 本
B/1
文件名称:IPQC巡检作业指导书
页 码
第4页共9页
生效日期
2016-11-01
抽样频次及数量:10PCS/次/2h;接受标准: CRI:0; MAJ(Ac=2;lAr=3 ); Min(Ac=3;Ar=4 );
2016-08-01
采用GB2828标准,单次正常抽样,Critical致命Ac=0,Major严重AQL=2.5,Minor轻微AQL=4.0
序号
检查项目
参考标准
(文件)
检验规则
检验工具
试验环境
检验要求及其规格值
缺陷判定
记录方法
1
相关资料
技术文件
N/A
目测
检验区
供应商应在“合格供应商名册”内;核对生产单内容;且产品需附出厂检验报告及材质证明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