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日照市2013届高三12月阶段训练历史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山东省2013年12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山东省2013年12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机密★启用并使用完毕前山东省2013年12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

满分100分。

考试限定用时9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座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共40分)注意事项:1.第I卷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目要求的。

2.每题选出答案后,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必须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1.下图反映的是中国早期某政治制度的重要信息,空白处应为A.禅让制B.宗法制C.分封制D.郡县制2.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选官制度,创立于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3.明朝强化君主专制制度的重要举措是A.废除丞相B.设立军机处C.设枢密院D.实行行省制4.1895年的战败和雄心勃勃计划在1898年的彻底破产,第一次大大促进了革命变革。

“1895年的战败”是指中国在哪场战争中的失败A.中英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日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5.《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运动的纲领。

它的核心思想是A.扶清灭洋B.中体西用C.尊孔复古D.平均主义6.下列三幅图片展现了中国政治建设的相关史实,其反映的共同主题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徽西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会标A.民族团结的巩固B.民主政治的成就C.经济体制的改革D.统一战线的发展7.关于雅典民主政治的叙述,正确的是A.梭伦改革是其确立的标志B.外邦人享有雅典的公民权C.所有居民都参与民主政治D.为后世民主发展提供借鉴8.《权利法案》颁布的重大意义是A.建立了君主立宪制B.确立了共和政体C.完善了联邦制D.巩固了君主专制9.下列关于“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共产党宣言》使无产阶级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B.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C.二月革命是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D.“工农武装割据”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10.黄梅戏《天仙配》中有一句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

山东省日照市2013届高三12月阶段训练数学(文)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日照市2013届高三12月阶段训练数学(文)试题含答案

2012年高三阶段训练文科数学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 卷1至2页,第II 卷3至8页。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 卷(共60分)注意事项:1.答第I 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2.第I 卷共2页。

答题时,考生须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参考公式:柱体的体积公式:V Sh =,其中S 是柱体的底面积,h 是柱体的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sin ,M N y y x x R =-==∈,则集合M N ⋂等于 A.∅B.{}0C.{}1,0-D.{1,0,-2.命题“2,0x R x ∀∈>”的否定是 A.2,0x R x ∀∈≤ B.2,0x R x ∃∈>C.2,0x R x ∃∈<D.2,0x R x ∃∈≤3.已知3cos ,05ααπ=<<,则tan 4πα⎛⎫+= ⎪⎝⎭ A.15B.17C.1-D.7-4.“33log log a b >”是“1122ab⎛⎫⎛⎫< ⎪ ⎪⎝⎭⎝⎭”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5.“()50x x -<成立”是“14x -<成立”的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6.函数1g xy x=的图象大致是7.设,m n 是不同的直线,,αβ是不同的平面,有以下四个命题: ①若,m n αα⊥⊥,则//m n ②若,//m αβα⊥,则m β⊥; ③若,m m n α⊥⊥,则//n α④若,n n αβ⊥⊥,则//βα.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如右图,某几何体的主(正)视图与左(侧)视图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且体积为12,则该几何体的俯视图可以是9.已知0,0m n >>,向量()1,1a =,向量(),3b m n =-,且()a a b ⊥+,则14m n+的最小值为 A.18B.16C.9D.810.已知数列{}n a ,若点()()*,n n a n N ∈在经过点()8,4的定直线l 上,则数列{}n a 的前15项和15S 为 A.12B.32C.60D.12011. 若等边三角形ABC 的边长为该三角形所在平面内一点M 满足1263CM CB CA =+,则MA MB ⋅等于A.2-B.1-C.1D.212. 设函数()f x 的零点为1x ,函数()422xg x x =+-的零点为2x ,若1214x x ->,则()f x 可以是 A.()122f x x =- B.()110xf x =- C. ()214f x x x =-+- D.()()ln 82f x x =-第II 卷(共90分)注意事项:第II 卷共6页。

山东省日照市高三12月校际联合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山东省日照市高三12月校际联合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山东省日照市2015届高三12月校际联合检测历史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本卷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西周时期,诸侯国掌握的人口称作“公民”,卿大夫控制的人口称作“私人”。

春秋时期起,各诸侯国纷纷将居民纳入国家控制之下,消除“公民”与“私人”的分别。

到战国中期,诸侯国的民众陆续变为统一的编户民。

由此产生的影响有( )①加速了分封制的瓦解②提高了普通民众的地位③消灭了卿大夫阶层④强化了诸侯国君的权力A.①②③ B.②③C.②③④ D.①④【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意在考查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解析】从材料可知,春秋战国时,诸侯国对区域内民众的管理消除了公民和私人的分别,纳入国家统一管理之下,故改变了西周时期的分封制,故①正确;从材料可知,民众只是身份改变,地位没有提高,仍是被统治地位,故②错误;从材料中无法得出卿大夫阶层消失,故③错误;诸侯国的民众统一由诸侯管理,加强了诸侯对国家的掌控,故④正确,选择D 项符合题意。

2.传国玉玺是王朝宫廷珍宝,国之重器,由秦始皇下令镌造,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

自秦以后,玉玺在帝王中不断传承和争夺,五代时消失于战乱中,虽历代不懈搜寻,但最终还是下落不明。

在帝王眼中,玉玺的价值在于( )A.证明皇位正统合法B.体现专制独尊权力C.保证皇位世代永续D.震慑割据篡权企图【答案】A【命题立意】本题意在考查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皇帝制。

【解析】从材料可知,传国玉玺代表了皇帝权威是得到上天认可的,是皇帝身份合法的象征,故A项正确;玉玺是帝位的象征,不是权力的体现,故B项错误;皇位世代永续是王位世袭制产生的作用,不是玉玺的价值,故C项错误;震慑割据篡权企图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

3.古代中国的地方官职机构名称各有出处。

宋代以中央朝臣充任各府长官,称作“权知某府事”,即暂时代理该府政事,简称知府。

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山东省潍坊一中2013届高三12月月考测试试题

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山东省潍坊一中2013届高三12月月考测试试题

高三过程性训练(三)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1至4页,第II卷5至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50分)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A或B)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只上交答题卡。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古代史》中指出:在西周分封制度下,同姓集团授予封土,赐之以氏。

当时,姓、氏是统治阶级的特权,“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

到战国以后,姓氏的分野逐渐消失,平民逐渐获得姓氏。

下列各项与“平民得姓”关系最直接的是A.郡县制度的发展 B.小农经济产生C.儒家思想的发展 D.宗法制度的影响【答案】A【解析】考点:郡县制。

依材料可知:有无姓氏是西周重视血缘分封原则选拔人才时代的区分贵族和平民的标志之一,随着战国时期选才标准逐渐转向以军功爵、才能为主的郡县制,平民也可以此来提高自身的政治地位,姓氏也不再成为区分等级高低的标志了,所以战国时,平民也可以有姓氏,故和战国时平民逐渐可以获得姓氏这一历史现象关系最直接的应是受当时的选官,选才制度和标准变化的影响。

2.自18世纪开始。

英国历任首相须率其全体僚属向国会负责,若国会不支持政府决策,可能造成政府官员总辞职,届时国会需解散重选或改由反对党执政。

英国此种政治运作方式,开创了什么制度的先河A.君主立宪制 B.代议制 C.责任内阁制 D.政党制度【答案】C【解析】考点:责任内阁制。

18世纪,国王退出内阁,内阁一方面对议会负责,议会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另一个方面,内阁首相可以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3.“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

山东省日照市2013届高三12月阶段训练英语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日照市2013届高三12月阶段训练英语试题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2012年高三阶段训练英语2012.12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

第I卷1至10页,第II卷11至14页。

满分为15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共105分)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选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卷上。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该部分分为第一、第二两节。

注意:回答听力部分时,请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听力部分结束前,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你的答案转涂到客观题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ere is Mr Baker?A.At home.B.In a restaurant.C.In his office.2.What can we learn about the woman?A.She has been fired.B.She has resigned.C.She has been offered a new job.3.Why has the woman moved to a new house?A.She wants to live closer to her office.B.The old house is not big enough.C.She doesn't get along well with her neighbours.4.How much did the man's wife pay for her coat?A.$80.B.$240.C.$120.5.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A.In the office.B.At the station.C.In the hotel.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日照二模】山东省日照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文综历史含答案

【日照二模】山东省日照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文综历史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山东省日照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文科综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24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试卷、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地方。

第Ⅰ卷(必做,共100分)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题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2、第Ⅰ卷共25个题,每小题4分,共10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9、19世纪中期在中国任职的英国领事官员记载道:“(科举)考试十分公正,因此即使是国家中最贫穷的人也只能说,如果他命运不济也是‘天意如此’,他的同胞并未设置不公平的障碍来阻挠他提升自身的地位……”。

这说明科举制A、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B、保证了官场清正廉明C、符合启蒙运动的含义D、使士人迷信天人感应10.清人张英在《衡产琐言》中说:“草野之人有十金之积,则不能高枕而卧。

独有田产,不忧水火,不忧盗贼。

……独此一块土,张姓者仍属张,李姓者仍属李,勤俭垦辟,仍为殷实之家”。

这反映出当时A、私有财产缺乏保护B、农民生活温饱有余C、重农抑商意识浓厚D、农耕土地产权稳定11、在探讨中国古代传统主流思想影响的学习活动中,某同学制作了如下学习卡片。

其中内容比较恰当的是A、①③④⑤B、①②④⑤C、②③⑤⑥D、①②④⑥12、士大夫们把晚清同治帝在位时期(1862~1874年)称之为“同治中兴”。

对此西方学者评论:“只能算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较低层次的复兴,是一种浮于外表的现代化姿态。

”这是因为该时期的现代化A、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道路B、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C、没有冲破自然经济的束缚D、以自上而下的方式推行变革1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革命的中心经历了从①北京-②上海-③广州(武汉)-④赣南闽西根据地-⑤陕甘宁边区-⑥(西柏坡)北京的迁移过程。

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山东省师大附中2013届高三12月第三次模拟检测试题

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山东省师大附中2013届高三12月第三次模拟检测试题

山东师大附中2010级高三调研历史试题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古代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说法,特别强调华夏民族与夷狄、胡蛮的分别。

与这种思想观念相对应的中国古代制度是A.西周的宗法制B.秦汉的郡县制C.隋唐的科举制D.明清的内阁制【答案】A【解析】考点:宗法制。

从材料“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可以看出,作者意思是同一族的即血缘关系比较近的才能够同心同德,因此体现了宗法制的思想。

2.钱穆认为:“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

”若此观点成立,则与之相背离的朝代是A.秦、汉B.隋、唐C.宋、元D.明、清【答案】D【解析】考点:考点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

注意审题“与之相背离的朝代”,结合题意这个朝代没有了宰相,可选出明清时期。

3.右边是《先秦与古希腊:中西文化之源》一书中某章节的目录,请根据目录A.环境:大陆与海洋B.政体:帝制与共和C.传统:专制与民主D.基础:农业和商业【答案】C【解析】考点:先秦与古希腊的政治。

从图片文字信息可以看出,内容主要涉及到雅典和先秦的政治制度,二者有专制与民主的区别。

答案为C。

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

”对“理性”的正确理解是A.罗马法完全摒弃了习惯法B.罗马法形成了完备的法律体系C.罗马法崇尚自由平等D.罗马法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现实服务【答案】D【解析】考点:A项说法错误,在罗马法制定后,习惯法依然存在;B项说法正确,但是与材料无关;C项错误,罗马法是维护奴隶主利益的,无法做到人人平等自由。

山东省实验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12月模块训练历史试题_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实验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12月模块训练历史试题_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实验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12月模块训练历史试题(含答案详解)一.选择题1. 有学者指出:“一部中国近代史,便是一部中国文明转型史,而这个转型运动是有其明显的‘阶段性’的。

‘甲午战争’便是一极重要的阶段——它标志着一个阶段的结束和另一阶段的开始。

……那便是由‘四化’进入‘五化’。

没有‘五化’,则‘四化’往往是徒劳。

”这里多出的“一化”是指A. 工业化B. 科技现代化C. 政治民主化D. 国防现代化【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化。

甲午战争之前,我国已经掀起了洋务运动,这是中国工业化、科技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的开端。

故可排除A、B、D三项。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后,洋务运动破产,民族资产阶级开始了政治民主化的探索。

因此选C。

2.观察右图,你认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该漫画描绘的是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B.该漫画描绘的是清末“新政”C.该漫画描绘的是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D.该漫画描绘的是洋务派“中体西用”【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流派。

从漫画中提取有效信息:大树上在东方“嫁接”了西方的先进技术而大树的主杆和土壤都是原先的“封建制度”和“小农经济”。

说明是原先旧的制度体制为主,体现了洋务派“中体西用”的主张。

3.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孙中山和张謇的选择是当时中国社会迫切的需要B.康有为的选择是在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背景下提出的C.都对清政府感到失望D.都想改变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状况【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人的选择都是围绕着救亡图存提出的,都是在民族危机加深的背景下提出的。

A、B项表述不全面;C项错误,康有为当时对清政府还抱有希望。

正确答案为D。

4.19世纪末20世纪初,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立宪救国、革命救国等各种社会思潮不断兴起,这反映出①民族危机的加剧②救国思想的成熟③民族意识的觉醒④共和观念的普及(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C【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几种进步思潮的理解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山东省2013届高三高考模拟卷(一)历史试题(附答案)

山东省2013届高三高考模拟卷(一)历史试题(附答案)

山东省2013届高三高考模拟卷(一)文科综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24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0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9.春秋时期,鲁国的大夫穆叔出使晋国。

晋国国君招待他,酒席宴间,先演奏迎天子之曲—《肆夏》,穆叔没反应;再演奏迎国君之曲—《文王》,穆叔还是不答拜;最后演奏规格最低的《鹿鸣》,穆叔三拜表示答谢。

穆叔只对规格最低的音乐接受并拜谢的主要原因是()A.晋国君颠倒了宗法制的大小宗关系B.晋国君违背了分封制下鲁晋两国的等级C.演奏《鹿鸣》曲符合周礼乐制的等级规定D.体现了鲁大夫穆叔的傲慢心理10..“这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其弊端也是一目了然的:那就是主观性太强,一切唯选拔者马首是瞻——说你行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这一评价的制度()A.世袭制B.军功制C.察举制D.科举制11.汉代以后,“地券或地契是买卖双方私人之间所立的文契。

此外还有政府官方发给田地所有人的产权证明文件。

”这主要说明()A.土地买卖相当频繁B.土地所有权登记制度的出现C.体现了“耕者有其田”D.土地所有权完全由国家控制12.下图漫画中,木桶周圈的木条代表德意志各邦,箍桶的铁条代表德意志帝国颁布的各项法令。

此漫画的寓意是()A.以法律的形式巩固联邦统一B.君主专制维护联邦统一C.联邦议会权力高于帝国议会D.君主专制取代民主法制13. 人民大学李景治教授写道:“旧官吏把乘坐豪华马车视为莫大的荣耀,而公社委员却将豪华马车看作他们与人民群众之间的障碍。

当他们乘着马车奔驰在大街小巷,穿行于黎民百姓之间的时候,只觉得浑身不白在,甚至可以说是如坐针毡。

”材料反映巴黎公社A.财政困难,倡导勤俭节约B.委员们具有“公仆”意识C.坚决打碎旧的国家机器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尝试14.开辟新航路被称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十件大事之一,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山东省日照市2012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山东省日照市2012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日照市201l——2012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模块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1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1卷(选择题,共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地方。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

其中“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A.政权和族权互为表里B.专制王权披上神权外衣C.中央对地方直接控制D.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2.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实行避讳制度,即晚辈对长辈、臣下对皇帝不能直书、直呼其名,在行文时凡是涉及到本朝的皇帝、自己的长辈及尊崇的人名时,每每避而不用该字,而以改字、空格、缺笔等方法代替,否则可能犯大不敬之罪。

如为避清康熙帝玄烨讳,故宫玄武门改神武门。

此制度旨在A.维护皇权独尊B.倡导尊老爱幼c.强化尊卑等级D.凝聚血脉亲缘3.一位士人经历一场剧变后,指出这是因为当时国家集权太甚,“万里之远,皆朝廷所制。

”地方无力,导致“外寇凭陵时而莫御,雠(chóu同‘仇’)耻最甚而奠报”的结果,这位学者可能经历了以下哪一场事件?A.中唐安史之乱B.北宋亡于女真C.中日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4.一位著名的绘画史学者在其著作中写道:“若论佛道人物仕女牛马,则近不及古;若论山水林石花鸟禽鱼,则古不及近。

”他所说的“古”与“近”,应指何时?A.晋、唐B.唐、宋C.宋、元D.元、明5.某老师在一堂历史课上强调:宋人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四句话,就内容而言反映了宋代学者的远大抱负。

日照市2013届高三12月阶段训练历史试题

日照市2013届高三12月阶段训练历史试题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2012年高三阶段训练历史2012.12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地方。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公元前376年,晋国的赵、魏、韩三家大夫废晋静公,将晋公室的土地全部瓜分。

前403年,周王室正式承认韩、赵、魏三家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

这一事件,在政治上有划时代的意义,主要表现为A.社会基本统治秩序遭到破坏B.王室衰微失去对诸侯的控制C.土地国有为土地私有所代替D.诸侯国割据混战的局面加剧2.皇,古为上天,光明之意;帝,生物之主,兴益之宗。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自以“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将皇帝为自己的帝号,这就是皇帝称谓的由来。

其主观目的是A.炫耀文治武功B.树立专制权威C.制造暴政依据D.宣扬君权神授3.中国妇女史研究的奠基人陈东原指出:“宋代实在是妇女生活的转变时代”,“宋代尤其是(妇女社会地位)急转直下的时代”。

影响女性地位的关键原因是A.频繁的民族战争提高了男子的地位B.商品经济的发展转变了人们的观念C.主流思想发展演变影响了社会生活D.租佃关系的发展扩大了劳动力需求4.历代帝王对孔子的加封、尊崇的规格不断提高。

从西汉昭帝追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到东晋时皇帝亲自祭奠孔子,再到宋代下诏必须避讳孔子的名字,直到清康熙皇帝对孔子行三跪九拜之礼。

这一现象表明A.皇权独尊观念受到儒学思想的冲击B.孔子的思想对古代政治影响巨大C.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得到不断强化D.皇帝借尊崇孔子来提高个人声望5.明末徐光启仰慕西方自然科学,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合作翻译出版了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鉴于数学应用的广泛性,他还建议开展分科研究。

山东省高三高考模拟卷(三)文科综合能力历史部分考答案

山东省高三高考模拟卷(三)文科综合能力历史部分考答案

2013届山东省高三高考模拟卷(三)文科综合能力历史部分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9.C 10.B 11.D 12.B13.C 14.B 15.C 16.C二、非选择题:28.【答案】(1)宗法制观念的影响;封建专制主义下的政治压迫、剥削;小农经济的保守性、落后性;封建思想文化专制;儒家的大同思想和平均主义等。

(2)指导思想:暴力推翻满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实现中国强国梦。

理论与实践:以三民主义为主导发动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结束君主专制统治,成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法令,发展实业;进行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变革等。

原因: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帝国主义破坏和干涉中国革命;资产阶级软弱和妥协性;立宪派和旧官僚的破坏革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环境,辛亥革命的不彻底等。

(3)原因: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对客观现实和经济发展规律认识不足;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影响。

评价:违背客观经济规律,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表现为经济建设中的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等,采取了大规模群众运动的方式,不仅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而且严重破坏生态环境,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是“左”倾错误在经济领域的表现。

(4)论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坚持改革开放决策,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及世贸组织;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

启示:立足中国国情,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平等与世界各国交往等。

29.【答案】(1)材料一认为小农经济阻碍科技进一步发展和应用,也阻碍社会变革;材料认为中国的指南针加强了全世界的联系。

论证:指南针发明后西传到欧洲,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地理大发现);伴随着西欧殖民扩张和掠夺,世界市场逐渐形成;世界有分散、隔绝、孤立日益走向为统一的政体。

山东省2013届高三高考模拟卷二文综历史

山东省2013届高三高考模拟卷二文综历史

山东省2013届高三高考模拟卷(二)文科综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24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0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9.我国古代流传不少农业谚语,是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经验总结。

“立秋有雨,庄稼点头”、“生地葱,熟地蒜,肥田芋,压平埠(意为提高产量)”、“早田深水养,晚田一巴掌”、“换田不如换种”等,这些谚语整体反映了()A.精耕细作的农业经济特点B.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经济模式C.小农经济的脆弱性D. 铁犁牛耕为主要的耕作方式10. 古代某思想家曾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

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这段话渗透的主要理念是()A.因材施教B.格物致知C.知行合一 D.经世致用11.杨天宏在《口岸开放与社会变革:近代中国自开商埠研究》写道:条约口岸是一个具有双重作用的历史存在,作为强权政治的产物,它对中国的国家主权构成了侵害;作为一个社会窗口,它又展示了西方近代化事物。

材料看待近代通商口岸主要着眼点是()A.革命史观与近代化史观B.全球史观与近代化史观C.社会史观与生态史观D.现代化史观与文明史观12.(原创题)右图漫画是民国初出现的“亡清退位之现象”。

拍子上的文字是“袁”,下面的蜘蛛是“滚”,此幅漫画的寓意是()A.袁世凯上台促使了清王朝的灭亡B.袁世凯促使了民主共和的实现C.希望推翻袁世凯,实现真正民主共和D.希望清帝退位,实现民主共和13.《中国社会通史·民国卷》记载:在重庆,“民国光复,罐头之品,番餐之味,五方来会,烦费日增”。

这说明当时的中国( )A.人们已完全接受了西方的生活方式B.政府公开赞成西方生活方式的推广C.西方生活方式与传统习俗无法融合D.部分民众已经能认同西方生活方式14. 罗晓在《新航路开辟初期对中国的影响》一文中写道:“众所周知14世纪末到15世纪初新航路开辟对欧洲世界带来巨大影响,为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2013年5月日照一中高三阶段性测试(历史)

2013年5月日照一中高三阶段性测试(历史)

2013年5月日照一中高三阶段性测试历史训练题第I卷(共5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右图是陕西米脂出土的东汉牛耕画像石。

从图中我们能读出的正确的历史信息有①牛耕在当时得到了推广②中国传统步犁形状基本定型③东汉绘画技术高超④东汉精耕细作技术得到提高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③D.②③④2.古代罗马博物学家普林尼在《自然史》中写道:“中国或称赛里斯,在希腊古语里意思是丝。

”你从此材料中获得的信息不包括...A.中国在世界上曾被称为丝国B.古代中国盛产丝和丝织品-C.中国的丝和丝织品远销欧洲D.普林尼曾经来过中国3.刘邦即位之初曾下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其夫人吕后当政时强调:“市井之子孙不得为官仕吏”。

这说明西汉初年实行的是A.休养生息政策B.限制商人的政策C.禁止经商的D.反腐倡廉的政策4A.国力日益强盛,库存盈余增加B.商业贸易兴盛,贸易总额增加C.国家内忧外患,军费不断增加 D.对外贸易发达,关税收入增加5.明朝迁都北京之后,运河漕运发达,天津“粮艘商舶,鱼贯而进,迨无虚日”。

清朝一度解除海禁,有天津文人描绘说:“百宝都丛海舶来……怪怪奇奇洋货街。

”能够涵盖材料信息并反映天津历史发展的表述是A.明、清时期天津经济持续繁荣B.运河漕运使天津商贸不断发展C.海上运输业兴起促成了天津商贸持续繁荣D.水运通道便捷保证了天津商贸不断发展6.在中国古代,士农工商的排列反映了这“四民”的社会地位。

到了明清时期,晋商和山西票号崛起,雍正皇帝发现,山西人中最聪明能干的都去做商人,稍笨一点的去官府里当差。

商人地位的提高反映出当时A.商业的发展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C.人们观念的陈旧 D.具有反抗精神7.学习明、清史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下列主题作了演讲,你认为其中最能概括这段历史全过程的演讲题目是A.帝国的彷徨B.中华的荣耀C.东方的曙光D.王朝的振兴8.据清代史料记载,台湾“百货皆取资于内地”;乾隆五十年浙江杭、嘉、湖三府歉收,“招商贩运闽省台湾仓谷,以资粜济(粜指卖出粮食)”。

山东省2013年12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卷答案

山东省2013年12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卷答案

机密★启用并使用完毕前山东省2013年12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Ⅰ卷(每题2分,共40分)1.B2.B3.A4.C5.D6.B7.D8.A9.C 10.A11.B 12.D 13.C 14.C 15.A 16.D 17.C 18.A 19.B 20.D第Ⅱ卷(每题20分,共60分)21.(1)成立兴中会等革命团体;建立中国同盟会,颁布革命纲领(或十六字纲领、三民主义);发动武昌起义(或一系列武装起义);成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6分,答出其中3项即可)(2)最大限度实现了统一(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增强了民族意识(或民族认同感、民族凝聚力);提高了国民参加国家事务的积极性(或对国家发展的关心)。

(6分)(3)主要表现:参加亚太经合组织(或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成立上海合作组织;积极参加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

(4分,答出其中2项即可。

其他答案符合要求即可得分)启示:国家独立是民族复兴的前提;要大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等。

(4分,答出其中2项即可。

其他答案符合要求即可得分)22.(1)表现:单一公有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优先发展重工业。

(4分,答出其中2项即可)弊端: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4分,答出其中2项即可)(2)第一阶段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然后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

(6分,其他答案符合要求即可得分)(3)从国情出发,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经济体制;坚持改革开放;计划和市场有机结合等。

(6分,答出其中3项即可。

其他答案符合要求即可得分)23.(1)地位:标志着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或建立了完整的力学体系,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的第一次大飞跃)。

山东省日照市某校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题

山东省日照市某校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题

高三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2012.10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1.有学者把文字的发明作为文明出现的标志之一。

作为史料,下列所选取的一组甲骨文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的A.宗法制 B.分封制C.郡县制D.内外朝制2.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A.宗法制B.郡县制C.君主专制D.中央集权制3.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

“从封建转帝制,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三百年”。

以下各项不属于这一转型时期特征的是A.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B. 青铜文明向铁器文明转变C.神权政治向世俗政治转变D.分裂割据向统一王朝转变4.2010年第一期《中华文摘》载文指出,20世纪90年代“省管县”改革就在浙江开始试点,到现在已经在全国近20个省进行试点。

回顾历史,阅读下表秦朝至唐末地方行政建制简表上表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A.古代中国政治的诡秘多变,反复无常B.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的矛盾与困局C.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D.从秦朝到唐末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5.右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6.《孟子》一书记载黄河洪水多次泛滥殃及多个诸侯国。

从当时历史发展趋势分析,解决的根本之道在于A.委托东周政府专力治黄B.各诸侯国通力合作,统一治黄C.统一中原,由中央政府治理 D.诸侯国各自为政,加强治理7.有人称赞秦始皇说“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曾有,五帝所不及”。

山东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自主练习 高三历史含答案详解

山东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自主练习 高三历史含答案详解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自主练习高三化学高三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C2. B3. A4.B5. A6. C7. D8. C9. C 10.D 11.A 12.C 13. B 14.D 15. B 16. A 17.B 18. D 19. A 20. B 21.C 22. A 23. C 24. C 25. 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6分;第27题16分,第28题18分。

共50分。

26.(1)变化:由以官举士,权操于上到自由报考;由注重品德和学问的整体素质到更注重知识才能(或考试成绩)(2分)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士人从政,行政效率提高;促成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考试选官有利公平公正;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促进社会发展。

(4分)(2)特点:外来侵略加剧导致民族危机严重,资产阶级革命风起云涌,清政府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西方先进文明大量传入中国,中国逐渐走向近代化。

(4分)沿袭“中体西用”思想,不能从根本上变革封建专制制度。

(2分)(3)1905年科举制的废除,有利于推动新式教育制度的发展;有利于新思想的传播;沉重地打击了旧势力,在客观上为近代文明模式的建立创造了条件。

(4分)27. (1)经济上:资本主义发展;思想上:人文主义出现和发展(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思想)。

(3分)经济上:中国自然经济根深蒂固,实行闭关政策,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政治上:中国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思想上:文化专制,八股取士,思想保守。

(3分)(2)背景:西方国家对中国的侵略逐步加剧;同时西方先进技术也随之涌入中国;中国传统思想观念受到冲击,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太平天国起义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4分)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一定程度上抵御了西方的经济侵略;诱导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3分)(3)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综合国力不断提高,有能力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需要世界市场;世界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2012年高三阶段训练历史2012.12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地方。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公元前376年,晋国的赵、魏、韩三家大夫废晋静公,将晋公室的土地全部瓜分。

前403年,周王室正式承认韩、赵、魏三家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

这一事件,在政治上有划时代的意义,主要表现为A.社会基本统治秩序遭到破坏B.王室衰微失去对诸侯的控制C.土地国有为土地私有所代替D.诸侯国割据混战的局面加剧【答案】A【解析】考点:分封制。

三家分晋体现了西周时期确立的分封制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分封的自主权已经从天子的手中旁落。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局面出现。

2.皇,古为上天,光明之意;帝,生物之主,兴益之宗。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自以“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将皇帝为自己的帝号,这就是皇帝称谓的由来。

其主观目的是A.炫耀文治武功B.树立专制权威C.制造暴政依据D.宣扬君权神授【答案】B【解析】考点:皇帝制度。

皇帝一词体现的是权力的至高无上,超过了三皇五帝。

其主观目的是树立专制的权威。

3.中国妇女史研究的奠基人陈东原指出:“宋代实在是妇女生活的转变时代”,“宋代尤其是(妇女社会地位)急转直下的时代”。

影响女性地位的关键原因是A.频繁的民族战争提高了男子的地位B.商品经济的发展转变了人们的观念C.主流思想发展演变影响了社会生活D.租佃关系的发展扩大了劳动力需求【答案】C【解析】考点:宋明理学。

宋代儒学发展理学阶段。

宋明理学主张遵循儒家伦理道德,是对妇女的严重的束缚,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使妇女的社会地位急转直下。

4.历代帝王对孔子的加封、尊崇的规格不断提高。

从西汉昭帝追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到东晋时皇帝亲自祭奠孔子,再到宋代下诏必须避讳孔子的名字,直到清康熙皇帝对孔子行三跪九拜之礼。

这一现象表明A.皇权独尊观念受到儒学思想的冲击B.孔子的思想对古代政治影响巨大C.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得到不断强化D.皇帝借尊崇孔子来提高个人声望【答案】C【解析】考点:儒家思想。

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封建社会不断得到加强,体现的是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的不断地强化。

A项明显错误;B项错误,并未尊的孔子本人,而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D项明显错误,封建社会皇权至高无上,没有必要借孔子来提高个人声望。

5.明末徐光启仰慕西方自然科学,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合作翻译出版了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鉴于数学应用的广泛性,他还建议开展分科研究。

这主要反映了A.知识界出现西学东渐之风B.西方殖民势力已经侵入中国C.士人对科举制度提出挑战D.知识分子开始关注国家前途【答案】A【解析】考点:西学东渐。

中国古代科学注重实用经验,轻视理论研究,徐光启的思想反映了当时已经收到西方思想的影响,开始注重理论的研究。

6.明末思想家李贽是一个“离经叛道”的“异端”人物。

对其“离经叛道”理解准确的是A.彻底否定孔孟之道B.倡导君民共主思想C.大力批判道家学说D.挑战宋明理学权威【答案】D【解析】考点:明清进步思潮。

李贽的思想重点体现在对宋明理学的批判上,主张发展个性,反对以孔子是非为是非。

但是其思想实质上还是儒家思想,是儒家思想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7.关注时代特征,是把握历史的核心。

如果把15~16世纪西欧社会发生的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或现象加以归纳概括,其最基本的特征是A.在动荡中进入巾世纪B.在演变中走出中世纪C.在革命中实现民主化D.在变革中实践工业化【答案】B【解析】考点:近代西欧社会发展趋势。

15到16世纪的西欧处于封建社会的末期近代社会来临的时刻,突出表现在实现了人的发现和地理大发现。

人的发现指的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而地理大发现则是开辟了新航路。

8.翻开美国历史,共有九位总统在众议院遭到提案弹劾。

其中1974年7月,众议院司法委员会投票通过了弹劾总统尼克松的三条罪状,即阻碍司法工作、滥用总统职权和蔑视国会传调录音带的命令。

这表明A.总统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B.众议院具有普遍的民主性C.国会的权力高于总统的权力D.分权制衡有利于权力监督【答案】D【解析】考点:美国政治体制。

根据材料不难看出,美国实行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相互制约的体制,三权分立,相互牵制,保障民主反对专职的出现。

故选D。

其它各项并未体现相互制约的政治体制的这一特点来。

9.19世纪上半期,英国率先举起自由贸易的大旗;19世纪末,美国成为该政策最积极的倡导者。

两国倡导贸易自由化都是基于A.拥有广阔的海外殖民地B.工业革命使经济实力剧增C.资本丰义世界市场形成D.确立起代议制的政治体制【答案】B【解析】考点:工业革命的影响。

19世纪上半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实力的增强要求实现自由贸易,自己有竞争力的工业品能够进入到世界各国;19世纪末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经济实力发展的更快,也主张自由贸易。

10.鸦片战争后,西方殖民者开始在中国开设工厂和船坞。

以你的理解,这些最初的工厂大多从事A.冶金采矿业B.纺织服装业C.农产品加工D.机械制造业【答案】C【解析】考点:鸦片战争的影响。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开始在华设置一些小的工厂。

由于处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西方列强以商品输出、掠夺原料作为侵略的主要方式,在华就地加工原材料极大地提高掠夺的效率。

11.“西方用船坚炮利打开了古老帝国的大门,给他们带去了先进的思想和先进的生产力,瓦解了这些古老帝困的腐朽思想和落后的、个体的、小农式的生产方式……”这样的认识①夸大了殖民侵略的积极影响②体现了文明史观和近代化史观③是对西方殖民行为开脱的言论④告诉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重大历史事件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D【解析】考点:西方列强侵略的影响。

西方列强的侵略产生了两个方面的结果:一个是破坏性的,对中国带来了严重的灾难,但是在客观上也起到建设性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冲击了旧的经济结构,新的经济因素的产生等,材料中的观点也告诉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重大历史事件。

12.1901年清政府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以近代化的视角认识该事件,以下正确的是A.外交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提升B.体现了外交体制的近代化C.便于列强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D.表明清政府放弃闭关政策【答案】B【解析】考点:清政府外交的近代化。

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首,反映了清政府这一时期已经充分的把对外事务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单列为一个专门的机构,体现了外交体制的近代化。

13.《纽约时报》赴一家以报道重大事件为主、具有全球性影响的报纸。

该报在近代某一时段共5个月的时间内,对中国某一事件的报道文章达500余篇;以事件相关城市为标题检索,武汉三镇、北京、南京的报道数量分别为38、50和25篇。

判断该事件是A.第二二次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辛亥革命【答案】D【解析】考点:辛亥革命。

从材料“以事件相关城市为标题检索,武汉三镇、北京、南京的报道数量分别为38、50和25篇”可以看出,这三个城市在这次事件当中有着重要的关系,故选D。

14.近代中国,对外交、西方科技、人民地位的认识上分别经历了从“夷务”到“洋务”、从“淫巧”到“长技”、从“臣民”到“国民”的变化。

这类变化集中反映出A.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演变B.思想文化观念逐渐西化C.社会半殖民地化日益加强D.民主科学取代专制愚昧【答案】A【解析】考点:近代中国社会的变化。

材料从外交、科技等方面分析了近代以来的称谓变化,反映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国逐渐由传统社会到近代社会的转变。

15.在历史学习中,常会遇到“历史资料”与“历史观点”的区别。

下列属于历史观点的是A.西班牙、葡萄牙率先开辟新航路B.1875年法国议会通过第三共和国宪法C.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D.罗斯福就任总统后实施“新政”【答案】C【解析】考点:史料与史观。

史料是研究历史的资料,分为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是研究历史的依据;史观是在历史史料的基础上对历史的认识。

结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属于史观的是C项。

16.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沉重打击,但苏联的经济建设却取得巨大成就。

所以能够避免经济危机的冲击,根本上说是由于苏联A.实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B.实行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C.与西方国家处于敌对状态D.建立了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答案】B【解析】考点:斯大林体制。

20世纪3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是由于单纯的市场调节造成的,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

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国家指令性的经济计划能够避免经济危机的冲击。

17.1933年,国民革命军十九路军发动福建事变,与红军签订反蒋抗日军事协定;1935年12月,北平学生掀起一二九运动,呼吁停止内战,共赴国难;1936年8月中共向国民党呼吁停止内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7月蒋介石庐山演讲,誓言不惜一切牺牲,抗战到底。

上述信息反应的共同历史主题是A.民族危机促使民族意识觉醒B.国共两党由对峙走向合作抗日C.国民党内部的分化逐渐加剧D.国民政府的抗战态度日益坚决【答案】A【解析】考点:民族意识的觉醒。

20世纪30年代,面对着日军的侵略,民族危机空前加深,中国民族意识也空前觉醒,各个阶层都掀起了救亡运动,共同呼吁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BCD三项都是民族意识觉醒的体现。

18.民主革命时期,中共中央在一份指示中指出:“目前我党对东北的任务就是要迅速地坚决地争取东北,在东北发展我党强大的力量。

”这是基于怎样的形势作出的决策?A.国民革命运动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B.国民党右派发动政变使革命陷入低潮C.国共合作推动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D.抗战胜利后国共面临爆发内战的危险【答案】D【解析】考点:抗战胜利后的国家局势。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到处争夺革命胜利果实,积极的准备内战,中共根据这样的局势,做出了材料中的指示。

其它各项都是不在抗战胜利后这一历史阶段。

19.20世纪60~80年代,在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十月革命胜利纪念日,苏联每年都要在红场举行规模浩大的阅兵式。

图为1962年阅兵式上展示的新式弹道导弹。

专家指出,这一时期的阅兵式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

“特殊的意义”是指A.宣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B.表明捍卫社会主义革命成果的决心C.展示军事实力增强抗衡西方的资本D.震慑民族分裂势力以维护国家安全【答案】C【解析】考点:冷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