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亚文化成因的分析
【高校辅导员优秀论文范例】谈大学生“亚文化群”产生的根源
谈大学生“亚文化群”产生的根源【摘要】大学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宝贵人才资源,他们的健康成长关乎建设事业的成败。
然而,大学生正受到西方文化的不断渗透和非主流文化的影响,处于“心理断奶期”的大学生无法正确对待压力,于是他们中间悄然出现了“亚文化群”。
这个群体不一定抵触、对抗主流文化,但是与主流文化相背离。
如果不找到“亚文化群”产生的根源并加以正确引导,那么这个群体将不断蔓延,势必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本文就“亚文化群”的成因进行挖掘。
【关键词】大学生亚文化群根源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发[2004]16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见》中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
大学生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承担着重任,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对于我国的建设和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大学生“亚文化群”的概念界定何为健康呢?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下这样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即人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精神健康和社会适应功能良好三个方面。
然而当代大学生群体由于受到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同时自身也有一部分因素,在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下,逐渐衍生成了“亚文化群”。
所谓的“亚文化群”是一个社会学层面上的概念,是指在一个社会或一种文化内具有其独特性的一群人。
大学生“亚文化群”是指由于某种特殊的社会条件及自身的生理、心理因素而形成的,具有特殊心理、生活方式、精神需求、行为模式以及价值观念的大学生群体。
这个群体的大学生有其具体的表现形式,如使用粗口、不道德和不规范的网络语言、过度明星偶像崇拜等几种形式。
这个群体虽然不抵触和对抗主流文化,但是与主流文化相背离,如果不找出其存在的根源并加以引导,帮助学生走出“亚文化群体”,融入主流文化,那么他们将无法真正承担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角色,所以对于高校教育工作者来说任务迫在眉睫。
二、大学生“亚文化群”产生的根源第一,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导致大学生目标偏差和缺失是“亚文化群”产生的根本原因。
正确认识亚文化现象,合理引导亚文化建设
正确认识亚文化现象,合理引导亚文化建设摘要:大学生的“亚文化”活动在大学生活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对校风、学风、校园文化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从亚文化的内涵和校园亚文化现象入手,分析了校园亚文化的具体特征及产生的原因,并结合高校实际,提出了加强引导高校亚文化活动的几点措施。
关键词:高等学校校园文化亚文化对策一、亚文化及其内涵亚文化(sub-culture)是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是与主文化相对而言的。
亚文化通常具备以下几个特点:能够以其自身特征与主文化相区别;至少服从主文化的一部分规则;以与主文化的差异特征而拥有约束自己成员的行为规范;能够支持保持该文化的少数群体实现特定的目标而整体行动;其成员意识到自己与主文化的差异与距离。
二、高校校园亚文化现象目前,高校校园亚文化出现了多样化现象,主要包括短信文化、网络文化、课桌文化、广告文化等。
1.短信文化。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手机短信大量充斥着校园,其中包括各种爱情短信、幽默短信、友情短信、节日祝福短信等。
2.网络文化。
它是指以语言数字化为前提,以互联网络为基础,以电子化传输为依托,以创新和互动为核心,与现实文化密切联系的文化现象,其主要载体是博客、BBS、论坛、QQ等,主要内容是网络语言、网络歌曲、网络文学等。
3.课桌文化。
所谓课桌文化,就是涂鸦文化的一种。
涂鸦的内容复杂,主要包括对学校的一些不满或对一些现象的看法,亦或是一些打油诗,格调低下,粗俗不雅,文化格调不高。
4.广告文化。
学校好多地方都贴满了各式小广告,其中包括考研辅导班、假日兼职、出售二手笔记本、社团活动、自考等信息,内容可谓种类繁多。
三、高校校园亚文化特征高校校园亚文化是由校园特定群体发明、信奉和推行的一种特有的文化价值体系、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
概括讲,校园亚文化群体有以下几个特征:1.自发性。
以相同或相近的年龄、年级,甚至兴趣、爱好、信仰为标志性特征,构成形形色色的亚文化群体。
校园亚文化对德育的消极影响与对策探析(修正)
校园亚文化对德育的消极影响与对策探析校园亚文化是指游离于主流的校园文化之外并不为主流校园文化所接纳的校园文化形式。
校园亚文化存在于部分学生小团体之中,带有一定的消极影响,对校园文化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也对学校的德育工作形成了一定的影响与挑战。
因此,在当前学校的德育工作中,正视并处理好学校中存在的亚文化现象有助于学校德育工作的展开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校园亚文化的表现形式校园亚文化有着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并因时代的发展而不断的变化。
但其中也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比如所有的校园亚文化的表现形式都以展现青少年的个性为特征,充满了叛逆与颠覆,充满了对未知领域的强烈的好奇,充满了对享乐生活无限憧憬。
①课桌文化在中小学生的课桌上,形形色色的图画、文字往往充斥其中,年龄较小的学生往往把自己的“创作”得意得镌刻的课桌之上,并以此为荣,稍大些的学生则往往刻写自己喜欢或暗恋的异性名字,或者是自己崇拜的偶像的名字,也有不少学生会在课桌上刻写一些自我激励的语言。
多种形式的“小创作”让课桌疲惫不堪,也让老师头疼不已。
②厕所文化厕所文化多出现在厕所的墙壁上,充满各种性暗示,五花八门的图案以及各种脏话。
③服饰文化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学生个性化追求的倾向会越来越明显。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在衣着上追求新鲜与时尚,并以穿校服为丑。
因此,我们往往会发现学生拒绝穿校服上学,即使穿校服也会是以自己个性的方式穿在身上。
此外,所谓“非主流“小饰品、”“非主流”妆容也是学生追逐的方向。
④口头文化在校园亚文化群体中,学生的语言要么脏话连篇,要么暴力成性,要么就是似是而非的网络语言,要么是娇滴滴嗲声嗲气的蛮横公主腔……总之,怎么说话有个性怎么说,从来不会考虑语言的文明与健康。
各种庸俗无聊的新童谣也流行在很多学生的口中,如“一年级的小偷二年级的贼,三年级的帅哥排成队,四年级的女生真可爱,五年级的情书满天飞,六年级的鸳鸯成双对”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⑤非正式小团体文化学生中流行的各种各样的小团体,他们崇拜暴力、张扬个性、渲染色情,惟金钱至上、享乐至上,不思进取,厌学情绪严重。
大学校园亚文化剖析
4 )新 闻热评 类 。伊 拉 克 战 争 爆 发 , 作 “ 什 写 布
作者简介 :华洁芸 (9 6一) 女 , 16 , 江苏南京人 , 副教授 , 主要从事汉语 言文学 、 闻传播及现代文秘研究。 新
・
9 ・ 6
维普资讯
去 打萨 达姆 , 管他 如何 , 还 是我 。 防非 写 作 “ 是 我 ” 都
华 洁 芸
( 山职 业技 术 学 院 , 苏 南京 钟 江 204 ) 10 9
摘
要 :大学主 流文 化之 外还有 “ 文化 ” 主要 包括课 桌文化 、 园流行 文化 、 亚 , 校 网上 议论 等 , 这些 亚
文化反映 了大学生充满活力和意气风发的一面, 但更 多地流露 出消极颓废情绪 , 透露出一部分大学
2 )教 师 点 评 类 。 直 呼 其 名 : × × × , 很 可 “ 你
恶。 适度称呼 : ×老师讲课真不怎样。 “ ” “ ” ×老师 ,
你 酷 毙 了。 ”“× 老 师 , 是 我 的 呕 象 ( 吐 的 对 你 呕
象 ) 。个人好 恶 十 分 鲜 明 , 语 往 往 言 词 犀 利 , ” 用 不
‘ 典 ’ 的 祸 。 。 以无 关 痛 痒 的话 轻 描 淡 写 地 表 非 惹 ” 示 对 时事漠 不关 心 , 意 透 露 出心 底 对 外 界 的 热 切 刻
心 理 、 同思 维观 念 的 冲突 , 不 造成 了 自我意 识显著 增 强 , 想信念 不 同程度 地失 落 。表现在 文化 现象 上 , 理 既有 充满 活力 、 意气风 发 的一面 , 又有 消极 颓废 与 困 惑 的一 面 , 为 当今学 生 工作极 需关 注的方 面 。 成 在这里 , 者将这 种 另类文 化称 为校 园亚文 化 , 笔 即传 统 主流文 化之外 的文 化 。虽然 校园 亚文化 具有
高职校园亚文化成因探析
青年与社会
高职校 园亚文化成因探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付
【 摘
彬
常州 2 1 3 0 0 0 )
(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 学院,江苏
要 】当今的高职校 园文化呈现 出一种纷繁复杂的局面:一方面是主流文化的高扬 ,另一方面是非主流文化的滋
长。作为一种特 殊的 区域性 亚文化 ,大学校 园文化一 方面体现 了大学生的时代特征 ,另一方面又是特定地域 氛 围下都有 意无 意地 流露 出大学生的心 态,折射 着大学生的内心世界 。文章就 来研 究校 园的另类文化—— 即我们称之 为的校 园亚文化 。
会认可 的满足生理 和精 神需 要的方式 、方法等等 。 主流文化 ,是指特定社 会中文化 的主流 ,是在社会上 占 主体地位 的 ,被大多数社会成员 接受的文化 。主流文化对社 会上大多数成员 的价值 观 、行为方式 、思维方式影响极大 。 亚文化是指在某些方 面与社会主导性价值体 系不 同,体 现个性群体 、风格等 的文化形态 。它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 所接受 的或为某一社会 群体特有 的文化 。 高职校园亚文化是在 一定时期 内大学生所处 的心理特点 和校 园环境基 础上为整个 大学 生群体所共享 的价值观念 、道
带来 了一个 文化的创建 。在体制 的转换与重构 、利益 的分化 与重组 以及各 种社会思潮 的影 响与渗透 ,加之学业竞争 的压 力 。就业 压力 ,生存压力 ,回馈 家庭 与社会 的压力 ,渴求成 功 的压力 等使 高职校 园文化逐渐 呈现 出纷繁复杂 的局面 : 一
方面 是主 流文化 的高扬 ,另一 方面则 是非 主流文化 的滋长。 大学 校园文化 以人 才与知识 密集而有 别于一 般的世俗文 化 , 具有思想 活跃 、文化品味较 高等诸 多特点 ,呈现 出积极 、健 康 、清新 、高 雅的总体风貌 。在 肯定 校园文化 的主流时 ,我 们也不能忽视其非 主流的一面 , 我们称 之为亚文化。 ( 一 )社会 环境 的影 响 。社会 环境对 高职校 园亚 文化产
校园亚文化中不良倾向的成因与对策
校园亚文化中不良倾向的成因与对策[摘要]格调低下的新童谣、泛滥成灾的卡通漫画及日益弥漫的消极混世、金钱至上的思潮,这些另类校园文化,对学生价值观念、行为取向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校园亚文化中不良倾向的产生,缘于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大众文化的世俗化和学校德育教育的弊端。
创建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学校要加强德育网络建设,使校园文化建设走向社会化;要重构德育体系,健全学生人格,丰富文化生活;要创新德育教育方法和手段,增强教育实效。
[关键词]校园文化亚文化德育价值观校园文化作为潜在的隐性课程,在学校德育教育工作中具有渗透性、持久性的特点,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一些不良文化倾向以其“新奇”、“趣味”、“好玩”等独特“魅力”吸引学生的注意,成为另类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价值观念、判断标准和行为取向产生负面影响,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例如,一些格调低下,含有不健康成分,庸俗无聊的新童谣在校园内广为流行。
什么“读书苦,读书累,读书还要交学费,交了学费学不成,不如……”,什么“一年级的小偷二年级的贼,三年级的帅哥排成队,四年级的女生真可爱,五年级的情书满天飞,六年级的鸳鸯成双对。
”什么“小燕子飞,五阿哥追,尔康爱上了夏紫薇;摸你的头,真温柔,好想和你手拉手。
”什么“考试作弊,齐心合力,谁要告密,下课暴力。
”等等,不一而足。
又如,一些学校集卡热走入误区,内容不健康的卡通卡片在校园内“风起云涌”,对孩子有误导之嫌。
日本版的漫画类小人书泛滥成灾,渲染色情、暴力等的作品屡禁不绝,严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
同时,消极混世、金钱至上、享乐第一的腐化观念正逐渐蔓延,花钱买作业、大办生日宴、哥们义气、攀比争阔、偷盗违纪等不良现象比以前明显增多。
再加上港台“殖民地文化”对学生日积月累的熏染,使学生媚外心理严重,起洋名、穿洋装、过洋节渐成时髦。
种种现象表明,校园文化已失去了往日的清纯,不良倾向的影响愈加严重,这给学校德育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
高校校园亚文化成因的分析
高校校园亚文化成因的分析摘要: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校园亚文化对师生思想和行动具有重要的影响。
为更好地进行高校校园亚文化的整合,文章从经济差异、压力源、文化冲突、个人特质等四个方面对高校校园亚文化成因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高校;校园亚文化;成因按照构成元素的不同特点可以将高校校园文化进一步划分为高校校园主文化、高校校园反文化、高校校园亚文化。
相对于高校校园主文化和反文化,高校校园亚文化处于次属地位,多属少数人构成的群体文化,是动态的、不断发展的文化,具有边缘性,与反文化的区别主要在于政治色彩的浓淡。
高校校园亚文化从形态上可以分为物质态高校校园亚文化、观念态高校校园亚文化、行为态高校校园亚文化等三个层次,具有表达、凝聚和抵抗的功能。
在廓清高校校园亚文化的内涵基础上,对其生成的原因做进一步的分析。
一、经济差异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收入差距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这种情况在高校同样存在,随着高校改革力度的加大,经济成分、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高校内部存在的收入方面的差距导致特定群体的出现。
一是高校教师收入在社会上的情况。
社会上普遍认为,高校教师的工作好,轻松,收入也不错,与企业相比,虽然企业比较忙,但是企业的收入确实比学校教师收入高得多,而近几年“年薪十万聘教授”、“年薪百万聘院长”的新闻也比比皆是,但被忽视掉的是刚刚工作几年的年轻教师群体。
二是高校之间的差异。
不同高校之间,由于地理位置、办学层次的差异,收入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三是高校内部存在的差异。
一般情况下,课时费是分等级的,助教、副教授、教授每课时的收入是不同的,职称对于高校教师来说非常重要。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同一收入层次的群体由于趋同的经济问题、消费倾向、心理落差,从而拥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形成相类似的文化观念,这种文化往往对主文化既有补充作用,也有抵抗作用。
经济收入的差距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家庭背景的差异导致学生经济方面的差异。
浅析高校校园亚文化
浅析高校校园亚文化高校校园亚文化是指在高校校园中形成的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包括学生流行的特定音乐、服饰、言谈举止等,以及特定的娱乐活动和社交方式。
这种亚文化既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个性和特点的集中体现。
本文将从音乐、服饰、言谈举止以及娱乐活动和社交方式等方面来浅析高校校园亚文化。
首先,音乐是高校校园亚文化的一大特征。
在校园中,学生们会因为共同的兴趣爱好而聚集在一起,形成特定的音乐社群。
无论是摇滚、流行还是电子音乐,学生们通过分享音乐、制作混音或者组建乐队来表达自己的个性和情感。
他们参与各种校园歌唱比赛,举办迷你音乐会,推动着校园音乐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其次,服饰也是高校校园亚文化的重要方面。
学生的服装选择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穿着需求,更是一种对个人品味和审美的表达。
很多学生会对流行的服饰品牌、潮流元素保持关注,追求时尚和个性化的穿着。
例如,一些学生会喜欢穿着文化衫、破洞牛仔裤和运动鞋,彰显个性和青春活力。
言谈举止也是高校校园亚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学生们会形成一种特定的用语和交流方式,这些说法和表达方式通常只在校园内流行。
例如,“卷腾”、“挂科”、“男神女神”等词汇已经成为高校学生日常交流的常用词汇。
此外,学生们也会形成一些独特的行为举止,例如高举手机拍照留念、毕业季时裹上校服拍照等。
综上所述,高校校园亚文化是学生群体在校园中形成的一种特定文化现象,包括音乐、服饰、言谈举止以及娱乐活动和社交方式等。
这种亚文化不仅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们个性和特点的集中体现。
它通过音乐、服饰和行为举止来表达学生的思想、情感和审美追求,同时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友谊。
高校校园亚文化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文化现象,对于塑造学生个性、丰富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试析学生亚文化范文
试析学生亚文化范文学生亚文化是指在大学校园里形成的特殊文化群体,它是大学生们在共同的环境中所表现出的一种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集合。
学生亚文化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多样性、活力、创新和对社会现象的关注。
首先,学生亚文化具有多样性。
由于大学的群体比较庞大,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背景的学生汇聚于同一环境中,带来了文化的多样性。
例如,学生会组织、社团活动、文艺演出等都吸引了大量学生的参与,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兴趣和特长,这使得学生亚文化更加丰富多样。
其次,学生亚文化充满活力。
大学校园是学子们追求梦想、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学生们充满了朝气蓬勃、激情四溢的态度。
他们不断追求新的知识和技能,积极参与各种活动,锻炼自己的能力,展示自己的风采。
第三,学生亚文化具有创新性。
大学生们在求学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他们会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们经常会在校园里组织一些富有创意和个性化的活动,例如创业比赛、科技竞赛等,这不仅帮助学生拓宽视野,锻炼能力,还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最后,学生亚文化对社会现象的关注。
大学生一代是当代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对社会问题有着极高的敏感度,并且对社会不公平事件、环境保护、公益事业等表现出积极关注和参与。
许多学生组织了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例如支教、义卖等,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传递着正能量。
学生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学校的培养和引导。
学校作为学生亚文化的土壤,必须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鼓励学生们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提供创新的平台,例如科研项目、创业指导等,使其在学术研究和实践创新方面有更多的机会和空间。
在学生亚文化的建设中,学生们也需要主动承担一定的责任。
他们应该积极参与校园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支持和帮助其他人实现他们的梦想。
通过积极的互动和交流,学生们可以激发出更多的创新思路和活力,形成更为丰富和多元的学生亚文化。
校园亚文化浅析
校园亚文化浅析为了进一步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校园亚文化成为亟待研究的课题。
高校校园亚文化的研究范围、建设措施与广大师生的日常生活联系更为密切,对师生的思想和行动的影响更大,高校校园亚文化研究有利于我们将关注点转到关注“人”上来。
一、高校校园亚文化的特征相对于高校校园主文化和反文化,高校校园亚文化具有以下的特点:1、高校校园亚文化不是处于主流地位的文化。
有一种观点认为,高校校园亚文化是高校校园主文化(dominant culture)的一个分支,是主文化的组成部分,这种观点只看到了高校校园亚文化与主文化的一致性,没有看到高校校园亚文化还有与主文化区别的一面。
从属于主文化或与主文化一致的情况,是因为亚文化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从结构的角度,如把高校校园文化视为主文化,那么不同类型的高校有自己的特点,形成自己的亚文化;以某种类型的高校的校园文化为主文化,那么该高校内部不同的群体形成自己的亚文化,如青年的、老年的、男人的、女人的亚文化。
从主文化与亚文化的区别来说,在特定的条件下,主文化就是主文化,亚文化就是亚文化,决不能模糊两者的界限。
2、高校校园亚文化多属于少数人组成的群体的文化,不代表个人的行为或观念。
有一种观点认为主文化与亚文化的区别不能简单地以奉行人数多少来判断,某种文化在一定时期尽管被多数人奉行,也仍有可能属于亚文化,这种观点可能是不正确的。
苏茜·奥布赖恩、伊莫瑞·西泽曼在《大众文化》一书中明确指出:亚文化总是代表少数对抗多数。
高校校园亚文化是代表了高校内部小群体的一种亚文化意识。
少数人奉行的文化不一定是亚文化,但亚文化一定属于少数人。
3、高校校园亚文化是动态的文化。
高校校园亚文化既给校园文化带来了冲击力与活力,有时候,高校校园亚文化甚至会成为主文化的前奏,过去的亚文化成为今天的主文化,今天的亚文化与有可能成为未来的主文化。
二、高校校园亚文化的层次高校校园亚文化从形态上可以分为物质态高校校园亚文化、观念态高校校园亚文化、行为态高校校园亚文化等三个层次。
关于高校校园亚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
关于高校校园亚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摘要:高校校园亚文化是大学生群体特有的文化,它蕴涵着大学生丰富的道德观、价值观、审美倾向、行为模式和心理特征,反映着他们特殊的社会生存模式,能对大学生的发展产生积极与消极的双重影响。
为此,必须加强高校校园亚文化的建设,充分发挥校园亚文化的积极作用,以主流文化和大学精神为引领,为大学生的心智、品德和人格发展创设和谐与积极的文化空间。
关键词:高校校园;亚文化;建设策略一、高校校园亚文化的内涵、特征及表现形式1.高校校园亚文化的内涵“文化是人类劳动、智慧和感情创造的产品的总和。
它包括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社会制度、文学艺术、音乐美术、哲学、历史、宗教和科学技术等意识形态和劳动成果”[1]。
现实社会中的文化形态纷繁复杂,有占社会主导地位、为大多数社会成员所接受的社会主流文化,也有与之相对的处于辅助的、次要的和边缘化的社会支流文化,我们习惯将后者称之为亚文化。
高校校园亚文化是一种非主流的校园文化,它是在一定时期内为整个大学生群体所共有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行为模式和文化心态,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的“热点”或普遍性的行为倾向,它的形成是大学生对社会文化、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探索与思考[2]。
高校校园亚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完整性,能够自成特色,但又受校园主流文化的影响、制约、引导和辐射,是对校园主流文化的丰富和补充。
高校校园亚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当中包含了高校校园主流文化中许多励志奋进、健康向上的积极因素,但也存在一些格调低俗、低级趣味的不良方面,需要我们及时引导和抵制。
2.高校校园亚文化的特征(1)社会时代性高校校园亚文化的产生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是受社会大环境作用的结果与影射的。
作为社会中最敏感、最活跃而又富有知识文化的大学生,他们拥有强大的社会变革热情,最容易成为接受、复制乃至创造新文化的社会精英和时代先锋。
高校校园亚文化来源于当代大学生对社会发展、时代进步及人生价值等方方面面的理解与思索,充分展示了他们在当今变革时代的独特的思想信念、人生价值、生活方式、社会道德和精神追求。
浅析当代大学生活中的亚文化现象
浅析当代大学生活中的亚文化现象19图书档案与影视文体一、当代大学生活中的亚文化现象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同时,社会上也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
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学校园中出现的不良现象越来越多。
(一)盲目攀比现象严重。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在潜移默化中大学生间的攀比现象也越来越严重。
在进入大学以前,高考成绩出来后,学生便要求家长主动配备三件套(手机、平板和电脑),认为这是大学的标配,家长盲目购买这些物品,其实潜移默化中也影响了学生的价值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攀比之风。
在进入大学后,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令刚从压抑的高中中解放出来的孩子迷失了自我,失去了前进的方向。
(二)学生道德问题缺失。
在大学生活中,学生越来越多地采取“临阵磨枪”、“突击式”的考试复习方法。
在这种情况下,多数同学考试成绩并不理想,便促使了考试作弊的时常发生,考试期间传纸条、打小抄、带手机这些都是常见现象,导致目前有些学校考风十分差劲,于学生而言也是百害而无一利。
另外,在公共场合大学生“让座”现象也越来越少见,一上车就开始玩儿手机,完全不顾自己身边的“老、弱、病、残、孕”等人群,也导致人们心中大学生的影响大不如从前。
(三)学生组织官僚气息浓厚。
大学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便是加入各种各样的社团组织,从而提高自身的组织能力扩大交友范围。
适度的进入学生组织锻炼是好的,然而过分贪恋学生组织工作以及从中获得的好处,便容易导致“学生组织”朝着“官僚组织”的方向发展,产生各种各样腐败现象,前一段时间曝光的“各大高校学生会问题”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四)大学生犯罪率不断提高。
近些年来,我们总是能够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各大高校的杀人或者其他犯罪事件。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能够感受到大学生中的犯罪率似乎越来越高。
从案件来看,犯罪的原因基本有以下几种:校园欺凌报复、嫉妒心强、宿舍关系不和谐等。
高校校园亚文化建设论文
高校校园亚文化建设论文随着高校校园亚文化的活跃程度越来越高,其对于高校文化建设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因此高校需要积极推进校园亚文化的建设。
本文将从亚文化的概念入手,探讨高校校园亚文化建设的意义以及建设的途径方法。
一、亚文化的概念亚文化是指一些与主流文化不同的子文化,通常是由一群共同的兴趣、想法或价值观相似的人形成的社群。
亚文化会在其成员之间形成一种特殊的认同感,而且在行为模式、服饰、语言、音乐、电影、艺术等方面表现出不同于主流文化的特点。
如现在广义上的亚文化多是指网络文化,电子游戏文化,二次元文化等。
二、高校校园亚文化建设的意义1. 促进学生的情感交流:高校是一个集体,有各种各样的人。
在亚文化产生的环境中,每个人都能找到爱好相同的人,就能够友谊更深入、更丰富地交流。
这样一来,学生们的社交能力和交流能力就得到了锻炼,各方面的才华也会得到充分地发挥。
2. 塑造个性文化:由于亚文化是由一些不同于主流文化的子文化构成的,所以它们有着独特的特征。
在亚文化的环境中,每个人都能够更自然地表达自己,从而塑造出自己的独特个性文化。
亚文化的建设,能够促进个性文化的形成,使每位学生的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扬。
3. 丰富校园文化:高校文化建设中,亚文化应被视为文化的丰富元素之一。
它们能够与主流文化相互交融,使校园文化更加多元、富有活力。
每个学生都能够在亚文化的环境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从而使高校文化更加充实、鲜活。
三、高校校园亚文化建设的途径方法1.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园亚文化建设必须依靠学生本身的力量,学校应该鼓励并积极参与亚文化活动,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
同时,学生也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并尝试开展自己的项目,促进亚文化的发展。
2. 加强亚文化建设的宣传:高校应该加强对校园亚文化的宣传,引导学生参与各种亚文化活动。
可以通过宣传海报、宣传册等形式将信息传递给学生。
同时建立互联网宣传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参与到亚文化建设中来。
对高校校园亚文化的几点思考
级化 。这在一定程 度上污染 了宿舍 的精神 环境 , 响 了大 也影
学生 良好风貌 的形成 。健康 向上的宿 舍文 化对 于 培养 合格 人才 起着重要 的作 用。 4 .广告文化 。在 学校专设 的广告栏 、 宿舍 楼的黑板 以及 其他 人流量大 的地 方都成 了广 告文 化 的地 盘 。广 告名 目繁 多, 海报 、 通知 当属家 常便饭 , 是混 杂 着诸 多 非 主流广 告 , 更
健康、 清新和鲜活的血液, 而作为社会最为敏感、 最为活跃而
又富有文 化知识 的大学 生 , 拥有 一股 强大 的社 会变 革热 情 , 从而使 得他们容 易成 为接受 、 制乃 至创 造新文 化 的先锋 。 复
一
娱乐 与交际于 一体 的综合 性 多功 能场所 。学 生们 在这 个 自
由天 地里用 自己的言 行创 造 了具有 自身 特点 和时 代 特色 的 宿舍 文化 。然 而由于种种原因 , 宿舍文 化 中出现 了许多灰 色 的潜 流 : 装饰 渐趋世俗化 , 言渐趋庸俗化 , 卧谈 会 ” 语 “ 渐趋低
性 , 贬师友 , 或褒 或传递 信 息 , 或发 泄怨 怒 , 然说 在 一定 程 虽 度上 传达 出了部 分大学生的特殊 心态 , 但这些 行为 是 和大学
生 的行 为准则是 有所 违 背的 , 不仅 占用 了大量 的上 课 时 间 , 影响 了听课 效果 , 还对 新生 起到 了不 良的教 化作 用 , 传播 了
温 金英 陈联娇 赖檠 荣
3 10 ) 4 0 0 ( 赣南 医学院 ,江西 赣州
[ 摘
要] 大学校园主流文化之外还有 “ 亚文化 ” ,主要 包括教室文化 、课桌文化 、 垃圾文 化、寝室文化 等亚 文化
形态 ,这些亚文化流露 出了部分大学生消极颓废情绪 ,透露出了部分大学生的焦虑 ,但是更多地反映了大学 生充满活 力和意气风发的一面,对其锻造健康人格 、培养高尚的人文素质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只要学校能够正确引导 ,合理
浅析高校校园亚文化
表现 为 以下几个 方面 的特征 :
社 会 性 。 校 亚 文 化 是 社 会 文 化 中 的 一 个 亚 文 高 化 群 体 , 社 会 文 化 的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往 往 与 现 存 是 它
校 园 亚 文 化 中 不 良亚 文 化 出现 的 原 因 以 及 寻 求 应 对 高 校 不 良亚 文 化 的 对 策 。 以 下 是 通 过 对 高 校 校 园 亚 文 化 的 概 念 , 校 不 良亚 文 化 的分 类 、 点 及 其 研 究 高 特
大的影响了大学生全 面健康的发展。通过对高校亚文化 出现 的问题及其形成原因的分 析, 本文提 出加强校 园文化
建设, 富业余 文化生活, 丰 重构德育体系等应对措施 , 以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及其校 园文化的和谐发展。 关键阔 : 高校 ; 文化 ; 亚 大学生 文章编号 :7 - — 0 1- 0 — (o o o — 8 - 3 9 8 7 8 72 4 2 32 l )5 0 80
何群 体凡 在某 些 方面 与 社会 主 导性价 值 体系 不 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有 二 种 情 况 : 是 社 会 生 产 力 水 平 发 展 、 治 经 济 体 一 政 制 变 革 、 理 价 值 观 念 变 迁 导 致 : 是 高 校 自身 教 育 伦 二
体 制 的 变 迁 , 育 行 为 更 新 , 同 文 化 的 接 触 和 交 流 教 不
一
、
高 校 校 园亚 文 化 概念 的 界 定
随 着 社 会 时 代 的 变 迁 以 及 自身 的 发 展 变 化 , 它 主 要
要 深 入 了解 高 校 校 园 亚 文 化 中存 在 的 问 题 , 就
必 须 把 高 校 校 园亚 文 化 的概 念 搞 清 楚 , 只 有 对 高 校 校 园 亚 文 化 有 一 个 深 入 的 了解 ,才 能 充 分 明 白 高 校
学校发展中需要重视校园中的亚文化
学校发展中需要重视校园中的亚文化
在学校文化中,除了具于主导地位的主流的、主体的、整体呈现的文化之外,其内部还存在着一些亚文化,如教研组文化、教师非正式群体文化、学生社团文化、学生非正式群体文化等等。
这些亚文化与主流文化可能是一致的,也可能是有差异的,于是,正确处理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的关系也就成为学校发展、学校文化建设和文化管理的重要内容了。
学校文化中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保持基本上的一致是必要的,因为只有这样,学校才能建立起共同的文化,形成必要的凝聚力,树立起学校的统一的形象,这对学校的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但是,学校不能用一种整体文化来取代亚文化,完全没有不同声音的学校文化是“死”的文化,所以,学校文化建设中,要尊重亚文化的差异性和其发展的权利。
学校可以要求学校内部的各种团体在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学校形象等方面与学校主流文化保持高度的一致,以形成统一的价值理念和形象。
在这一前提下,可以而且也应该允许各团体发展自身的具有特色的亚文化。
因为,共性的主流文化的建立与形成,是学校生存、发展所必须的前提;而亚文化的个性越是丰富多彩,文化互动过程中的创造性就越强,亚文化的存在是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
当然也是学校文化发展创新的重要的动力。
浅析高校校园亚文化
浅析高校校园亚文化摘要:高校校园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其中高校校园文化包括商校主流文化和高校亚文化。
高校亚文化反映的是校园各不同群体内部成员所认同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各方面的特色文化。
目前,由于社会的变革。
大学生自身思想的不成熟等因素,校园文化中的高校亚文化有了渐趋平庸化、世俗化的趋势,这极大的影响了大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通过对高校亚文化出现的问题及其形成原因的分析。
本文提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丰富业余文化生活,重构德育体系等应对措施,以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及其校园文化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高校;亚文化;大学生一、高校校园亚文化概念的界定要深入了解高校校园亚文化中存在的问题,就必须把高校校园亚文化的概念搞清楚,只有对高校校园亚文化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才能充分明白高校校园亚文化中不良亚文化出现的原因以及寻求应对高校不良亚文化的对策。
以下是通过对高校校园亚文化的概念,高校不良亚文化的分类、特点及其研究高校校园亚文化的意义的表述,来充分界定高校校园亚文化。
(一)高校校园亚文化的涵义《教育大词典》对亚文化是这样界定的;亚文化是社会总体文化的一部分,是主导性文化的补充。
任何群体凡在某些方面与社会主导性价值体系不同,形成的具有自己特色的生活方式、语言、价值体系,体现鲜明的集团、群体个性、风格、凝聚力的文化形态。
亚文化群体与主流文化的价值体系存在差异是其产生的前提,而特有的生活方式、语言则是其外在表现,共同的价值观是维系该群体存在与发展的关键。
而高校校园亚文化是指青年大学生所特有的文化形态,是其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行为模式和其他方面所表现的特征总和和概括,它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生存状态,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心理压力等问题。
(二)高校校因亚文化的特征高校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时代的变迁以及自身的发展变化,它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社会性。
高校亚文化是社会文化中的一个亚文化群体,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往往与现存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政治经济体制、伦理价值观念等相适应,它呈现出时代特征。
大学生亚文化调查报告
大学生亚文化之宿舍文化调查报告大学生亚文化之宿舍文化调查报告前言一、调查背景及目的校园文化反映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发展。
大学生亚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
不同个性的大学生群体形成了大学丰富多彩的亚文化。
在大学生的多种亚文化当中,有对学生发展有益的亚文化,也有对学生发展无益的甚至阻碍的。
大学生宿舍文化是大学生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能折射出大学生亚文化的现状。
宿舍是大学生主要课余活动场所,学生对宿舍的态度及归属感直接影响学生对学校的态度及归属感。
我们希望以调查宿舍文化状况为窗口,了解我校大学生亚文化现状。
并能及时发现存在问题,为营造健康的学生发展环境建言献策。
二、调查形式、对象及概况本次调研我们主要是采取调查问卷的形式开展。
问卷的内容设置以宿舍文化的结构为线索。
宿舍文化结构分为表层、中层、深层。
表层宿舍文化是可见的显性文化,如卫生状况、内部设施、装饰等;中层宿舍文化主要是学生的学习习惯、娱乐方式、人际关系等各方面以及宿舍的管理。
深层宿舍文化主要是消费观,价值观,恋爱两性观等。
表层文化和中层文化都是植根于深层文化。
我们以本校大学城校区大一、大二、大三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共发放调查问卷130份,回收121份,回收率93.07%,其中有效问卷105份,有效问卷率86.77%。
调查的具体内容与结果分析一、表层宿舍文化情况及原因分析卫生得过且过,装饰趋于功利化整洁干净的宿舍,能让人保持平和的情绪,提高睡眠质量,让我们学习、工作效率也从而提高。
调查中,对宿舍卫生的评价,60%的同学认为一般,有9.52% 的同学认为是随便或无所谓,而4.76%认为是脏乱,仅有25.71%的同学认为整洁干净。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宿舍的卫生状况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生的自立自理能力。
同时,一个高素质、高修养的大学生,从来不是也绝对不是宿舍里的一个“垃圾虫”。
有9.52% 的同学认为是随便,甚至4.76%的同学认为是脏乱,出现这种结果是令人不满意,且让我们感到吃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 文化学者阿尔伯特 ・ 库思( A l b e r t C o h e n ) 认为亚
通知下午3 : 0 0 开反 腐倡 廉会议, 要求系部领导参加, 系 部 “ 势” 实际就是规律性, 社会在发展过 程中 会出现各种各样 题, 学校也有很多问题, 大家可以 指责, 背后可以 骂, 领导以 为此反腐倡廉会能在下午 4 : 0 0 结束, 结果会议从 的问 3 : 0 0 开到5 : o o , 系 部领导干部在会场不宜离开, 那边普通 但这些问题改变不了社会、 学校 向前发展的趋势, 谁要是 教师还在等待系部领导来开会, 结果等了一个小时, 大家 与 这种 趋势 作对, 就会碰得头破血流, 有些师生反感某件 背后大家骂, 消极心态在小群体内弥漫, 造成不好的影 怨声载道。 学校经常召开 类似的政治性会议, 开会无可厚 事,
置、 办学层次的差异 , 收人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三是 庭的冲突, 很多教师把工作与生活混在一起; 青年教师的
高校内 部存在的差异。 一般情况下, 课时费是分等级的, 压力极大, 尤其是评职称的压力, 教授平时的压力要小得 助教、 副 教授、 教授每课时的收 入是不同的, 职称对于高校 多, 青年教师要交各种材料, 还经常被督导听课, 对于成家 教师来说非常重要。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同一收入层 有孩子的年轻教师而言, 压力最大的 莫过于孩子生病, 大 次的群体由 于趋同的 经济问 题、 消费 倾向、 心理落差, 从而 家都说: 孩子生病, 大 人着急, 干啥都没劲。 拥有更多的共同 语言, 形成相类似的文化观念, 这种文化 2 . 学生的压力。当前 , 大学生承受的来自学习、 生活、 往往对主文化既有补充作用, 也有抵 抗作用。 情感、 就业、 家 庭关系 及人际 关系的压力越来越大, 学生面 经济收入的 差距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 家庭背景的差 临的困 难越 来越多, 一些特殊学生, 例如: 常旷 课、 外租房、 异导致学生经济方面的差异。改革开放推动了 社会经济 多门课程不及 格、 网瘾、 身 体疾病、 家庭困难学生的压力更 的 发展, 贫困 人口 大幅度减少, 加上国家的 贷款及资助政 大。
继 续教 育研 究
2 0 1 3年第 8 期
高校校园亚文化成因的分析
方元务 巫 新 建
1 0 1 6 0 1 ) ( 华 北科技 学院 建筑 工程 学院 , 北京
摘要 : 作为高校校 园文化的重要 组成部分 , 高校校 园亚文化对师生思想和行 动具有重要 的影响。为更好 地进行 高
校校 园亚文化 的整合 , 文章从经济差异、 压 力源、 文化冲突、 个人特质等四个方面对高校校 园亚 文化 成 因进行 分析和研
在廓清高校校园 亚文化的内涵基础上, 对其生成的 原因做
进一步的分析。
一
二、 压 力源
1 . 教师的 压力。 社会上以 为做教师轻松, 尤其羡慕教 师有两 个假期, 实际上不是那么回事, 上课实际就是个体 力活, 一天四 节课上下来, 什么都不想干, 什么都不想做,
、
经 济差异
改革开放以 来社会的收 入差距呈现不断扩大的 趋势, 大部分 教师每 周要上 l 5 — 2 0 节课, 平时还要批改大量作 这种情况在高校同样存在, 随着高校改革力度的加大, 经 业, 备课, 写教案, 出改试卷, 写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组织 济成分、 利益 关系和分配方式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高 学生参 加竞赛, 刚放假, 又得准备下一学期的 课, 不认真, 校内 部存在的收人方面的差距导致特定群体的出现。一 不花时间, 很难把 课讲好; 很多高校出现“ 量化管理” 模式 是高校教师收人在社会上的情况。社会上普遍认为, 高校 的泛化, 期初检查, 期中 检查, 期末试卷, 如承担班主任, 还 教师的工作好, 轻松 , 收人也不错, 与企业相 比, 虽然企业 要写班主任 记录, 与学生谈话的记录, 是党员的平时还要 比较忙, 但是企业的收人确实比学校教师收入高得多, 而 写学习体会和学习笔记, 这些低效、 重复性工作占 据教师 近几年“ 年薪十万聘教授” 、 “ 年薪百万聘院长” 的新闻也 大量时间, 减少了 教育教学的有效时间, 增加了教师的压 比比皆是, 但被忽视掉的是 刚刚工作几年的年轻教师群 力; 教师的 社会地位并不高, 当 前受尊重的 程度并不高; 人 体。二是高校之间的差异。不同高校之间, 由于地理位 际关系的压力, 与领导、 同事、 同学之间的关系; 工作与家
究。
关键词 : 高校 ; 校 园亚文化 ; 成因 中图分 类号 : G 7 1 7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9— 4 1 5 6 ( 2 0 1 3 ) 0 8—0 9 6— 0 2
按照构成元素的不同特点可以 将高校校园文化进一 策, 很多 学生都获得了上大学的机会。 但是家庭贫困, 上 步 划分为高校校园主文化、 高校校园反文化、 高校校园 亚 不起学的学生也不在少数 , 尤其是来 自于偏远地区的学 文化。相对于高校校园主文化和反文化, 高校校园亚文 化 生 , 家庭遇到较大变故 , 以及来 自遇到较大 自然灾害地区 处于次属地位, 多 属少数人构成的群体文化, 是动态的、 不 的学生。另外, 在收入差距扩大的背景下 , 家庭收人的差
断发展的文化, 具有边缘性 , 与反文化的区别主要在于政 异不断扩大, 生活在同一个校园、 班级、 宿舍 中, 言行举止、 治色彩的浓淡。高校校园亚文化从形态上可以分为物质 消费习惯方面的差异, 攀比的心态 , 都导致了不同群体的 态高校校园亚文化、 观念态高校校园亚文化、 行为态高校 形成。 校园亚文化等三个层 次, 具有表达 、 凝聚和抵抗 的功能。
三、 文化 冲 突
四、 个 人特质
1 . 非理性的思维方式。职业倦怠 , 一种工作时间干长 了, 往往会热情消退、 倦怠产生, 滋生一种得过且过的心 文化产生于文化与结构的冲突之处。 教师文化与学校的 管理结构之间的冲突与裂隙, 容易被部分教师及青年学生 态, 在主文化地位不牢固的情况下, 一方面会抵抗主文化 另一方面容易形成亚文化的群体; 不能顺势而为, 改造成为他们的群体亚文化。比如, 某高校周一下午4 : 0 0 的效用, 本来应是系部开例会的时间, 某周一上午突然接到通知, 社会有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