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科学教育方法研究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结题报告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结题报告吴岫蒲城县电力学校2015.7《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结题报告本课题属于渭南市基础教育科研课题,在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一年多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圆满地完成了研究任务。
使我校的教研教改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课堂效率大大提高,全面提高了教学成绩。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目前,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研究上,国内正处在方兴未艾的阶段,各地区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正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开始了研究,但对信息技术环境下采取何种具体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缺少理论指导和实践范例;国际上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已经取得一定成果,探索并总结出了如“支架式教学”、“探索式学习”、“项目研究式学习”等教学方法,但这些研究主要应用于课前及课后,而较少在课堂上去进行认真研究,纵观国际国内尤其是我省对本课题的研究现状,缺少有效的、可操作性的适合我省学生的教学理论和范例。
我们拟结合课程改革实验对此项研究作探索、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教学模式是教师进行教学的行动方式,体现教师的教学方法。
把信息技术应用于各学科教学中,进行教学再设计,必将更新教师教学办法。
如今,课件制作室、电子阅览室、数字投影教室、多媒体语音实验室、多媒体网络教室等教学设备的投入使用,使教学模式有了新的发展方向。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已成为当务之急。
信息化融入教学,一改传统教育抽象、枯燥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形象而生动的情景中获取知识。
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同时能真正实现高效课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革,使静止、封闭、模式化的东西变为“虚拟现实”、“开放的”、“参与式”、“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让学生有了“思维实验室”与“理想空间”。
信息技术在科学教学活动中的运用
信息技术在科学教学活动中的运用【摘要】信息技术在科学教学活动中的运用,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趋势。
在传统教学中,信息技术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资源和工具,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形式。
在实验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模拟实验环境,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在课堂互动中,通过在线平台和互动课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在学习资源和在线教育方面,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更广泛、更深入的学习资源和学习途径,提升了教学效率和质量。
信息技术丰富了科学教学的形式和内容,提升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未来信息技术将继续深化科学教学的改革,助力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科学教学、传统教学、实验教学、课堂互动、学习资源、在线教育、形式、内容、效率、质量、改革。
1. 引言1.1 信息技术在科学教学活动中的运用信息技术在科学教学活动中的运用,是指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结合科学教学的特点和需求,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和升级,以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体验。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它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教学资源和工具,丰富了教学内容,提升了教学质量。
信息技术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生动形象的教学课件,展示科学实验过程和结果;通过网络资源,获取最新科学研究成果和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知识;利用在线教学平台,进行课堂互动和作业布置,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将进一步推动科学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
信息技术在科学教学中的运用,必将成为未来教育领域的重要趋势和方向。
2. 正文2.1 信息技术在传统教学中的作用信息技术在传统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为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资源。
在传统教学中,老师通常是主导者,学生是被动接受者,信息技术的引入改变了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
通过利用多媒体教学平台,老师可以制作生动有趣的教学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一致性的探索与实践——数据与数据结构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一致性的探索与实践——数据与数据结构摘要:这些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高中信息课堂教学也越来越多的采用更有效的教学方式,对其课堂教学设计评价策略的研究迫在眉睫。
在高中信息课堂教学中应用新的教学评价方式,必须结合教学实际和学生学习情况,合理的进行评价。
本文将从现阶段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评价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教-学-评”一致性策略,希望对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设计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评”;策略引言:目前,我国高中教学对一些学科的教学评价采取笔试等方式,特别是信息技术学科采取笔试和机考相结合,而这种方式仅注重学生最后的考试结果,忽视了评价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最终会导致学生丧失学习的积极性。
新课标改革以来,强调教学需要培养学生探索知识,主动参与学习且处理问题的能力,而并非让学生接受教师机械化教学所讲授的知识。
教学评价作为学科教学衡量的主要标准之一,对学科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都会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必须完善现阶段教学过程评价的内容。
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评”教学过程现状(一)缺少对“教、学、评”的认识对于高中生来说,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虽然无关高考,但其也具有一定的教学意义。
这门课程不仅能促使学生养成探究知识的能力和兴趣,而且能让学生对信息技术有更加直观的认识,从而让学生在课余时间也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进行知识的学习和问题解决,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但在现阶段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缺乏对教学评价的认识,无法达到新课标提倡的学生通过实验所学后,利用获取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培养要求。
近几年来,在高中教学中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已经纳入必修课程,但因其不是高考必考科目,还是缺乏对这门课程的具体教学评价有足够多的认识,将其设置成一门可有可无的教学课程。
因此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因其未深入切实的了解“教—学—评”,最终导致教学成果不佳。
《信息技术环境下有效教学策略和方法的研究》开题报告
《信息技术环境下有效教学策略和⽅法的研究》开题报告《信息技术环境下有效教学策略和⽅法的研究》开题报告⼀、对课题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论证:以⽹络化、多媒体化和智能化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泛应⽤,给教育领域的变⾰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为指导⽅针的基础教育改⾰实践已经取得了⼀定成果,但伴随着信息化教育改⾰处于核⼼层次的理念或观念的转变却出现了⼀定程度的偏差。
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不能简单地认为是将信息技术引⼊课堂教学的过程,也不应该是机械地照搬照抄已有的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应该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通过运⽤教学理论与学习科学,重构教学从⽽促进学⽣理解的过程。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的教学科学化运动,伴随着不同时期的教育理论发展对它的内涵界定也不⼀致。
普遍意义上有效教学涉及诸多的因素,包括教师教学和学⽣学习等,⽽国外学者关于有效教学的研究主要是从教授主义的视⾓研究教师教学的有效性,即识别和归纳出有效教师的特征或品质并加以模仿。
国内关于这⼀问题的研究主要是从学习环境特征,学习任务和活动的效果以及相关的教育成果的⾓度来探讨有效教学的标准。
对⼤量先⾏研究分析后发现,国内外学者主要是从教育学和⼼理学的层⾯对“有效教学”的规律进⾏探讨,特别是主要集中在传统教学要素及其相互作⽤的研究上,⽽对信息技术引⼊课堂所引发的教学结构变化及其应⽤规律、以及各种因素之间相互作⽤的研究较少;其次,对有效教学的设计仍然停留在以时间顺序、因素孤⽴(线性)的“预置”教与学过程基础之上,⽽缺乏以复杂性的视⾓对教与学活动中的各种突发性变化进⾏“⽣成性”的框架设计。
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泛应⽤,给教育领域的变⾰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我校是⼀所全新的学校,信息化程度较⾼,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中积累了⼀些经验,也取得了⼀定的成果,但对信息技术在辅助教学中的深层次研究和理解⽅⾯还未能综合地考虑教学活动中的各种因素及其过程中的相互作⽤和变化,信息技术的使⽤只停留在对教学资源的整合,教学辅助⼯具(课件、积件、动画)的制作上,甚⾄有的只是⽤投影来呈现课堂教学内容、板书、知识归纳、投放习题资料等,远未能达到促进学⽣对知识本质理解的⽬标,在信息技术的应⽤上,“电灌”现象在青年教师中普遍存在,忽视学习环境的创设,对学习过程,特别是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感悟、反思、重建)很少留有时空,有的出现了教学的⽆效性,教学的有效性难以凸显。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科学教育方法研究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科学教育方法研究摘要:信息技术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为了适应21世纪的发展,在素质教育的大前提下,特别提出要关心学生的进步,培养学生掌握认识世界的科学方法。
作者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探讨信息技术科学教育方法。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科学教育方法有效教学现代社会在科学技术的影响下变化迅猛,科学教育应从原来的以知识为中心转向在重视知识教学的同时还关注科学方法教育,因为科学方法比科学知识的适用性更广、持久性更长,也更具有生命力。
科学方法与一般的科学知识不同,它所涉及的不是物质世界本身,而是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途径与方式,是高度抽象的。
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一方面应注意不要脱离科学知识的教育过程去另搞一套,而是要寓教育方法于知识教学之中,另一方面不能只顾传授知识,而应把方法视为和知识同等重要,把方法视为知识的内核与脉络。
要按照科学方法所展示的路子,去组织教材,安排教学过程。
结合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我认为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科学教育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明确课程宗旨,认清科学教育目的信息技术课程的宗旨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强调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使学生成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
把握好课程目标和课程教学特点,是明确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
科学课程要反映作为当代科学实践之特点的理性传统与文化传统。
科学的学习是一种能动的过程,学习科学是学生亲自动手而不是别人做给他们看的事情。
科学探究是学习科学的重要途径,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内容。
二、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用科学教育的理念来指导信息教学新的教育理念是对教育认识的突破,也是新形势下对教育的一种新认知。
教育理念对教育实践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因此,首先应该转变广大中学信息教师的思想观念,让他们淡化以往的学科观念,用现代科学教育的理念来指导信息教学。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中注重实施全面的科学教育——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效的策略研究
三 、 语 结
互 联 网 有 浓 厚 的 兴 趣 .但 同 时 渊 查 也 显 示 有 6 %的 学 生 不 喜 0 欢 老 师讲 授 信 息 技 术 课 。 是 一 组 令 人 震 惊 的 数 据 , 个 现 象 这 这 值 得 我 们 所 有 信 息 技 术 教 师 去 反 思 信 息 技 术 课 是 培 养 学 生 信 息 素 养 的重 要 途 径 , 果 学 生 如 连 信 息 技 术 课 都 不 喜 欢 上 . 还 如 何 谈 实 现 高 中信 息 技 术 课 那 程 总 目标 ?每 次 学 生 进 入 计 算 机 教 室 , 们 对 网 络 如 痴 如 醉 , 他 对 电 脑 ( 络 ) 戏 无 师 自通 . 教 师 一 讲 授 信 息 技 术 课 , 网 游 可 课 堂 就 会 马 上 变 得 僵 硬 起 来 . 至 有 一 部 分 学 生 总 盼 着 老 帅 快 甚 点 讲 完 , 课 内 容难 以 吸 引 学 生 。究 其 原 因 , 们 的 课 堂 『不 授 我 f I 是 纯 粹 的 任 务 布 置 , 是 机 械 式 的操 作 。在 教 学 的过 程 中 , 就 不 少 教 师 仍 以 “ 威 ” 式 进 行 教 学 , 搬 硬 套 地 按 照 过 时 的 知 权 方 生 识 讲 解 . 也 有 不 少 教 师 的 教 学 方 法 完 全 照 搬 其 它 学 科 的 模 式 。 在 教 师 还 津 津乐 道 于 课 本 上 的 “ N X ” , 生 已在 谈 wI P 时 学 论 “ i a WI ” 。 怪 学 生 会 说 : 们 喜 欢 计 算 机 , 欢 信 Vs 或 t N7 了 难 我 喜 息 技 术 , 不喜 欢 信 息 技 术课 。这说 明 了 什 么 ?是 我 们 的学 生 但
《信息技术环境下问题教学法的研究》课题方案
信息技术环境下问题教学法的研究》课题方案一、课题的提出(一)学校教育现状的分析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我们宁波滨海学校是一所民办学校,学校的性质决定了我们对教学质量应作更高的追求。
目前我校教育的现状则是:从2007 年开始,根据本校新课程实施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内名校经验,实践与研究了本土化的《“ 131”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研究》(省级教研重点课题)、《中学生“三自四练”法研究与实践》(省教科规划课题)和《中学自主学习背景下问题教学法的实践与研究》(省教科重点课题)。
这些课题以“先学后教”为先进教学理念,在宁波市教科所、象山县教科研中心的指导下,课题研究扎根于新课程理论,从“拉开帷幕”“、学科联动”、“同课异构”、“活动交流”、“制度建设”五个不同角度,在全校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物、化、生)、社政(政、历、地)等学科积极开展实践探索,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这些课题有的获宁波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优秀成果一等奖,有的获宁波市教科教育教学课题成果奖。
实践有力地验证了它们能实现新课标下的“自主、高效”和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目标。
(二)问题的思考课题实验后,我们分析课题实践情况:初中、高中学部在课题的研究与实践中,教师在导学案设计,课前预习时指导学生,备课教案中的问题预设,课堂教学时的创设情境、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同时在整体推进各学科的课题合力实践研究等方面已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是,这种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己发现问题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质疑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如何运用信息技术的支撑开展有效教学等方面存在较大的缺陷,离素质教育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对此,课题组成员经过认真的思考后认为:只有根据民办学校的的特点,整合学校的微格教室、数字化校园建设及互联网等优质办学资源开展课题研究,课题实践才有生命力与成效。
中学计算机科学教育的问题与措施
中学计算机科学教育的问题与措施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科学在当今社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而中学阶段是学生接触计算机科学的重要时期,因此中学计算机科学教育的问题与措施也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将从教育问题的现状入手,分析计算机科学教育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一、教育问题的现状中学计算机科学教育在我国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教育内容的创新不足。
许多学校仅停留在基础的编程知识教学上,忽略了计算机科学的理论基础和实际应用。
其次,师资力量不足。
相比于其他学科,计算机科学教师的数量和素质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再者,教学资源的滞后也是一个问题。
不少学校缺乏先进的计算机硬件设备和软件工具,无法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
最后,评价方式相对滞后。
目前的评价方式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主,忽略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二、计算机科学教育的挑战计算机科学教育面临着许多挑战。
首先是技术更新的速度。
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技术发展迅猛,新的编程语言和技术层出不穷,中学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才能够教授最新的内容。
其次是学科融合的需求。
计算机科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例如人工智能与数学、计算机图像处理与艺术等,需要教师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开展跨学科教学。
再者是创新思维的培养。
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知识的传授,而现代社会需要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是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分配。
一些发达地区的学校拥有更多的资源和机会,而一些贫困地区的学校却很难提供相应的教学条件。
三、解决问题的措施为了改善中学计算机科学教育的现状,采取相应的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教育部门应推动教材的改革。
新的教材需要更加注重计算机科学的理论学习和实际应用,同时提供更多的练习和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其次,加强师资培训和队伍建设。
可以通过组织教师培训班、推出奖励措施以及与高校合作等方式提高计算机科学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水平。
再者,增加教学资源投入。
政府可以加大对学校的资金支持,提供先进的计算机硬件设备和软件工具,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展。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实施方案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促使教育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促进了教育息化,从而促进了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乃至教育理论、教育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在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资料可以采用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媒体形式呈现,使得教学内容多元化。
息技术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准确的息、最灵活的方式和最佳的效果更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始终保持科学性、直观性、趣味性、系统性和综合性等特点。
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教学,辅导答疑,批改作业,学生则可以通过网络听课、搜集资料、请教问题等,打破了时空的界限限制,使教育形式更加开发化。
为学生的自主研究与教师的个性化教学提供了条件和保障。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决定研究的内容及顺序,学生成为研究的主人,学生的研究具有鲜明的自主性。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个人的习惯和技能,选择有个性化的教学方法。
如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利用网络进行教学等。
这些教学形式和手段能根据教学内容,从文字、图表、动画、声音等多个角度去刺激学生,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息技术的飞速开展为教育的厘革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
同时,对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衅。
各个国家都把开展息化教育作为国家开展的战略,比方美国启动了“国家教育技术工程”,欧盟发布了“息社会中的研究:欧洲教育创新行动规划”,新加坡推出了全国教育息化计划,马来西亚启动了多媒体走廊计划,我们国家启动了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校校通”工程、新根蒂根基教育课程改革工程等。
在《根蒂根基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强调了息技术了的重要性,明白指出:鼎力大举推进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研究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厘革,充分发挥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研究和开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情况和有力的研究工具。
信息技术在科学探究中的运用
教学篇•教育技术当前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由于信息互动,资源共享,不受时空限制等优势,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
现代教育由传统的知识技能传播,逐步向以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为目标的素质教育转变,逐步转变为参与式、启发式教学。
信息技术在科学教学中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创造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信息技术不是简单的表述科学知识,利用它可以揭示科学知识形成的来龙去脉,而且表述的方式更加灵活,可以以文字、图形、动画、图表等多种方式多窗口呈现,这些特别适合于表达科学。
信息技术能提供可交互的实验环境,学生可以利用它做科学、学科学。
利用信息技术我们可以创设远比传统教学更有启发性的教学情境,能设计让学生动手做科学的科学实验环境,能够使课堂教学中的学生更具有弹性,能灵活自如地进行“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方式。
因此,科学教育需要信息技术。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习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它在学生学习的活动中起着定向、调节、维持、强化的作用,从而使智力因素不断发展,成为学生掌握知识的原动力。
学生浓厚的兴趣,将促使学生的思想感情与教学内容产生共鸣,从而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这种情感实践是一种心灵的感受,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逐步形成知识技能。
在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可以把培养学生以“兴趣”为核心的非智力因素作为学习的前提,以推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1.自主操作,激发探究欲望网络上的信息之丰富,查找起来也十分快捷,这样一来课堂上有限的学习时间内有着无限的学习空间。
在布置学习预习时,先让学生设疑、上网、查询,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中完成知识的再创造。
如在教学关于“宇宙”这一部分的内容时,我将搜集到的相关知识制作成网页,让学生课前浏览。
这样在课前学生看到的美丽星系图,感受到神奇的宇宙世界,自然就激发了学生想急于了解更多关于宇宙知识的愿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2.共享互补,营造探究氛围现代网络最大的优势在于资源共享与信息交流。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开题报告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开题报告海口市灵山中学信息技术组课题一、课题研究背景教育部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中指出:“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要求广大教师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
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每一间教室,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中小学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教育能否经受和应对信息时代的冲击和挑战,正是我们这一代教育工作者要面对和回答的时代命题。
而运用信息技术教学具有“多信息、高密度、快节奏、大容量”的特点,其所提供的数字化学习环境,表征着一种非常有前途的个性化教育组织形式,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教学变得灵活、多变和有效。
而目前,我们农村中学教师对信息技术、网络教育尚不熟悉,利用网络实施教育教学尚有距离,尤其是建立“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新模式和新方法”还有待起步,基于此,我们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
处在教育第一线的我们,必须加强对现代化教育技术前沿问题的研究,努力探究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尤其是在课堂上将基于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多媒体、计算机网络与学科课程整合,创新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使课堂教学活动多样化、趣味化、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提高教学效率。
二、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一)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1、信息技术环境:信息技术环境是借助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技术所创设的人--机、人--人互动系统。
信息技术环境已成为整个校园与课堂环境中最具震撼力、最具魅力的一部分,甚至有人称之为" e教学"、"数字教学"。
信息技术正在构造一个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有机结合的教育环境,一座新的、无限开放的平台将在这个环境中架起,所有的教育资源将得到沟通,新的教育教学规律将要在这个平台上产生并得以运行。
中期报告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课题中期报告一、课题概况《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课题是我校2006年6月申请,该课题于同年12月被立项,为国家“十一五”教育技术研究重点子课题,课题立项编号:教电馆研06711187-178号。
(一)课题目标1、提高全体教师教育理论水平,加速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和技术,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
2、培育一批相关课题的研究型教师,他们有较高的教育信息化的理论水平和教育技术能力,有用新的教学模式和新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教育功能和教育质量,从而拉动学校跨越式发展,创建省信息技术实验学校。
3、开展课题研究的同时,全面开展课改实验,获得相关的研究成果,在省内外有影响的报刊发表相关的研究成果,出版课题相关论文及专着(二)课题研究内容1、主要研究如何让学生普遍养成网络环境下全新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以及让学生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等方面都有较大突破。
2、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方式的形成,并促进学习质量的提高并形成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
3、探究信息技术环境下各学科教师角色的转换,把学科教学和信息技术结合起来,摸索出先进的符合时代变化的教学模式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促使教师不断进修,更新观念,适应信息社会变化的需要二、课题研究主要进展(一)课题研究的前期准备工作高质量完成1、完善了软硬件设施我校于2002年建成校园网络,并逐年完善。
现有网络教室一个,网线均接入各班级。
学校电子图书室藏有课例、教辅等资料500余片。
2、组织了求实的教科研队伍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均为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具有较好的理论修养有较为的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日常教学中敢于实践新的教学方法。
同时课题组人员担任不同学科的教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3、建立有效的教科研机制学校领导对教科研工作一贯全力支持,在教科研的组织管理、资金投入、考核奖励等各个方面,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制度,为课题研究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了保障。
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信息技术与科学教育
信息技术与科学 教育的结合能够 促进学生的综合 素质发展,提高 学生的创新思维 和实践能力,为 未来的学习和工 作打下坚实的基
础。
在信息技术教学 中强调科学教育 的重要性,能够 更好地满足社会 对创新人才的需 求,为国家的科 技进步和社会发
展做出贡献。
促进科学教育的现代化和信息化
信息技术能够提供丰富的科学教育资源,促进科学知识的普及和传播。
评价激励: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和激励,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信息技术教学中科学教育的未 来发展
信息技术与科学教育的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与科学教育融合:将信息 技术融入科学教育,提高教学效果
培养科学思维:通过信息技术,培 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提高科学素养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创新教学方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 创新科学教育方法,提高学生兴趣
信息技术教学中科学教育的实 施策略
优化信息技术教学环境
更新教学设备: 使用先进的计算 机、投影仪等设 备
优化网络环境: 提高网络速度, 确保教学过程中 网络畅通
创设互动式学习 环境:鼓励学生 参与讨论、合作、 实践等学习活动
提供丰富的教学 资源:包括教材、 案例、视频、软 件等,满足学生 多样化学习需求
科学教育与信息技术教学的融 合方式
科学教育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 应用效果
科学教育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 评价标准
信息技术教学中科学教育的重 要性
提高科学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信息技术能够提 供丰富的科学教 育资源,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和 探究欲望。
信息技术可以模 拟实验环境,帮 助学生进行科学 实验,提高实验 效果和安全性。
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和信息处理能力
高中信息技术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高中信息技术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中信息技术实验教学是指通过设置具体的实验环节,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操作,探索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高中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也愈发受到重视。
背景介绍部分将探讨高中信息技术实验教学的发展历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中信息技术实验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实验内容与实际应用脱节、实验设备不足、实验教学方法单一等,这些问题制约了实验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高中信息技术实验教学的探索和实践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可以为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提供参考,促进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持续发展。
1.2 研究意义高中信息技术实验教学的研究意义在于拓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他们在信息化社会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验教学,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实验教学还可以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激发他们对科技创新的热情,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高中信息技术实验教学的研究也可以推动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符合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满足社会需求。
对高中信息技术实验教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教育教学改革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1.3 研究目的高中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一直是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其对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
本研究旨在探索和实践高中信息技术实验教学的有效方法,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具体目的包括:一是分析目前高中信息技术实验教学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二是设计符合学生学习特点和教学目标的实验内容,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三是探索适合高中信息技术实验教学的有效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四是评价实验教学的效果,并为教学改进提供依据;五是总结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明确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建议和措施,促进高中信息技术实验教学的不断创新和提高。
STEM教育理念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研究
STEM教育理念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高中信息技术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当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往往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缺乏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
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这样的背景下,STEM教育理念应运而生。
STEM教育强调跨学科融合,强调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通过实践探究和团队合作来培养综合能力。
将STEM教育理念引入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和职业的需求。
对于如何基于STEM教育理念来优化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探讨相关教学策略和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STEM教育理念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实际现状和问题,探讨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为推动信息技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在STEM教育理念下如何有效开展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供有效的教学策略。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为制定更有效的教学策略提供依据。
2. 深入研究STEM教育理念,探讨其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3. 探讨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的探讨,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兴趣。
4. 提出具体的实施策略和方法,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提供可操作性的指导。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1.3 研究意义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是当前教育领域中备受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而在当前STEM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也需要与时俱进,以适应社会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需求。
信息技术在科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信息技术在科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信息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
科学教学也不例外,信息技术的融入为科学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
它不仅丰富了教学资源,还创新了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和质量。
一、信息技术丰富了科学教学资源过去,科学教学主要依赖于教材、实验室设备和教师的讲解。
然而,这些资源往往有限,难以满足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渴望和需求。
信息技术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局限,为科学教学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资源。
互联网是一个巨大的知识宝库,通过搜索引擎,教师和学生可以轻松获取大量的科学信息、图片、视频、动画等。
例如,在讲解太阳系的组成时,教师可以在网上搜索到清晰逼真的太阳系图片和动态演示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各个行星的大小、形状、轨道等特征。
这些生动形象的资源比单纯的文字描述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此外,还有许多专门为科学教学开发的在线课程、教学软件和虚拟实验室。
在线课程可以让学生随时随地学习科学知识,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教学软件通常具有互动性和趣味性,能够通过游戏、测验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虚拟实验室则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安全、便捷的实验环境,让他们可以在虚拟世界中进行各种科学实验,探索科学的奥秘。
二、信息技术创新了科学教学方法传统的科学教学方法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这种单向的知识传授方式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信息技术的应用为科学教学带来了多种创新的教学方法,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有趣,学生的参与度更高。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常见的信息技术应用方式。
教师可以利用 PPT、电子白板等工具,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元素融合在一起,制作出生动精彩的教学课件。
在讲解复杂的科学概念和原理时,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的实例和动画,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讲解电流的形成和流动时,通过动画演示电子的运动过程,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电流的本质。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职业教育与培训144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张金超1,潘龙强2(1.河北省中捷职业技术学校,河北 沧州 061108;2.重庆市凤鸣山中学,重庆 400037)【摘要】由河北省中捷职业技术学校张金超同志主持,闫秀清、潘龙强、何素华共同参与研究的国家级重点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课题编号为SSKT1207。
该课题2018年7月9日立项,2019年10月10日顺利结题。
课题研究具有较强的实效性和一定的创新性,课题成果获国家科研成果一等奖。
【关键词】信息技术环境;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创新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5699(2020)01-0144-011 课题研究的意义信息技术教学具有“多信息、高密度、快节奏、大容量”的特点,能打造数字化的学习环境。
尤其是各实验校课堂教学上将基于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多媒体、计算机网络与学科课程整合,创新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课堂教学多样化、趣味化,创设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切实提高课题研究的效率。
2 研究的基本内容(1)探究信息技术环境下实验校教师角色的转换,把教学和信息技术环境结合起来;研究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探究方式;研究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的创新,不断更新观念,适应信息社会变化的需要。
(2)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学习方法的创新,以促使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并成为学生终身学习的法宝。
(3)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基本模式以及借助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过程的技能;研究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如何灵活运用各种教育规律、方法、手段;研究如何更好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创造性。
(4)加强实验校信息资源库的建设,科学管理教育教学资源,逐步形成特有的教学特色,创新实验研究的途径、模式,促进实验校教学改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2 3 9 0 0 )
师在 信 息 教 学 过 程 中 融 合 人 文涵 义 。 正 如 美 国信 息 教 育 家拉 比认 为 : “ 只 有 把 科 学 和 人 文 科学 融 为 一体 ,我 们 才 能期 望达 到与 我 们 时 代 和 我们 这 一 代 相 称 的 智 慧 的顶 点 。”
现 代 社 会 在 科 学 技 术 的 影 响 下 变 化 迅 猛 ,科 学 教 育 应 从 原 来 的 以知 识 为 中 心 转 向 在 重 视 知 识 教 学 的 同时 还 关 注 科 学 方法教育 . 因 为科 学 方 法 比科 学 知 识 的适 用性 更 广 、 持 久 性 更 长, 也更 具 有 生 命 力 。科 学 方 法 与一 般 的科 学 知识 不 同 , 它 所 涉 及 的 不 是 物 质 世 界 本 身 ,而 是 人 类 认 识 物 质 世 界 的 途 径 与 方式 , 是 高度 抽 象 的 。进 行 科 学 方 法 的 教 育 , 一 方 面应 注 意 不 要 脱 离 科 学 知 识 的 教 育 过 程 去 另 搞 一 套 .而 是 要 寓 教 育 方 法 于知识教学之中 . 另 一 方 面 不 能 只顾 传 授 知识 。 而 应 把 方 法 视 为 和知 识 同等 重 要 . 把 方 法 视 为 知 识 的 内 核 与脉 络 。 要 按 照 科 学方法所展示的路子 , 去组织教材 , 安排教学过程。 结 合 中学 信 息 技 术 教 学 现 状 .我 认 为在 高 中信 息 技 术 教 学 中 的科 学 教 育 方 法 主要 有 以下 几 个 方 面 : 明确 课程 宗 旨 。 认 清科 学教 育 目的 信 息 技 术 课 程 的宗 旨是 进 一 步 提 高 学 生 的 信 息 素 养 , 强 调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 , 让 学 生 在 信息 的 获 取 、 加工 、 管理 、 表 达与交流的过程 中 , 掌握 信息技术 , 感受 信息文化 , 增 强 信 息意识 , 内化 信息 伦 理 , 使 学 生 成 为 适 应 信 息 时代 要 求 的具 有 良好 信 息 素 养 的 公 民 。 把 握 好课 程 目标 和课 程 教 学 特 点 。 是明 确 实施 有 效 教 学 的关 键 。科 学 课 程 要 反 映作 为 当代 科 学 实 践 之 特 点 的理 性 传 统 与 文 化 传 统 。科 学 的学 习是 一 种 能 动 的过 程, 学 习 科学 是学 生 亲 自动 手 而 不 是 别 人 做 给 他 们 看 的 事情 。 科 学 探 究 是 学 习科 学 的 重 要途 径 。 也 是 学 习 科 学 的重 要 内容 。 二、 转 变 教师 的教 学观 念 。 用 科 学教 育 的理 念 来 指 导 信 息 教 学 新 的教 育理 念 是 对 教育 认 识 的 突 破 , 也 是新 形 势 下 对教 育 的一 种 新认 知 。 教 育 理念 对 教 育实 践有 重要 的实 践意 义 。 因此 , 首 先 应 该 转 变广 大 中学 信 息教 师 的 思 想 观 念 . 让 他 们 淡 化 以往 的学 科 观 念 , 用 现代 科 学 教 育 的理 念 来 指 导 信息 教 学 。以往 的 教 育 往 往 从 培 养人 才 的 角 度来 考 虑 。 把 教 育 看成 是 为 了 培 养 为 国家 机 器 服 务 的各 类 各样 的人 才 . 而不 是 从 人 自身 发 展 的 角度 来看待的 , 这 种 教 育思 想 导 致 教育 的功 利 性 太强 。面 向全体 学 生, 科学 教育 要 求 他们 不 能 像 以 往那 样 把 学 生 当做 接 受 知识 的 机器 。 而 要 把 学生 看 成有 自己 的思 想 和 想法 的 独立 的个体 信 息学 科 教 育 是 为 每 个 学 生 的 成长 而 服 务 的 ,是 为 了提 高 学生 的科 学 素 养 。不 是 着 眼 于培 养信 息学 家或 某 一 领 域 的 专业人才 , 关 键 的是 要 通 过 信息 学科 教 育 使 学 生 形 成 健 康 、 积 极、 向上 的 科 学 精 神 、 科 学 态 度 和人 生 价 值 观 。要 改变 中学 信 息 教师 以往 那 种 科 学 教 育 与 人 文 教 育 相 互 独 立 的看 法 .
高 中信 息 技 术 教 学 中 的 科 学 教 育 方 法 研 究
曹翠好
( 泗 洪 县 新 星 中学 , 江 苏 洒洪
摘 要: 信 息 技 术发 展 是衡 量 一 个 国家综合 国力 发展 水 平 的 重 要 标 志 。 为 了适 应2 1 -  ̄ - 纪 的 发展 , 在 素质 教 育 的 大前 提 下, 特 别提 出要 关心 学 生 的进 步 , 培 养 学生 掌握 认 识 世 界 的科 学方 法 。作 者从 学生 的 实际 出发 , 探 讨 信 息技 术 科 学教 育 方 法。 关键词 : 高 中信 息技 术 教 学 科 学教 育 方 法 有 效 教 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