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第3节 鉴赏人物形象
9.《故乡》第3节
达
标
测
评
7、这是课文《故乡》中“我”离开故乡时的一段文字,这段文字集中反映出“我”当时怎样复杂的思想情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中的排比句用到三个“辛苦”,其含义有所不同,请结合语境,分别作解释。
导学案设计
题目
9.故乡
课时
3
学校
星火
一中
教者
邵国利
年级
九年
学科
语文
设计
来源
自我设计
教学
时间
2012- 10.10
学
习
目
标
1.了解对比的写法和在记叙中运用议论的作用。
2.学会辨析段的类型。
3.通过对这篇小说内容的把握,深刻理解在旧中国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不仅是我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根源,而且也在思想灵魂上对农民造成了深深的毒害,激发起学生热爱新中国,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强烈愿望。
4.理解课文环境描写的作用:
提问:这篇小说实际上写了两个故乡:一是记忆中的故乡,一是现实目睹的故乡。记忆中的故乡,色彩鲜明,是一幅“神奇的图画”,现实的故乡又是一幅怎样的图景?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最后一段又再现了记忆中的故乡的美丽画面,这又说明了什么?
明确:。
5.小说的主题思想:
。
们写一封倡议书,谈谈你个人的看法。
这一段主要写。
(1)'我'这次是'永别了熟识的老屋,而且远离了熟识的故乡',到异地去谋生。离开时'我'的心情是怎样的?有没有依依不舍的情感?
余华小说女性形象塑造研究
余华小说女性形象塑造研究摘要余华是中国大陆在七八十年代以后出现的一位小说家,写作的文风以反映现实为主,而且余华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数量不多,大多以负面形象出现,且悲性较多,这些女性以其独特的人生经历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主要从余华小说典型女性形象分析入手,分析存在于这些典型女性形象的精神特征,并且联系余华本人的身世特点以及余华在创作中的经历,从中深度挖掘余华创作这些典型女性形象的根源。
关键词:余华;小说;女性;分析目录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abstract (1)第1章余华小说中的典型女性形象的精神特征 (4)第1节物品化特征 (4)第2节扁平化特征 (4)第3节依附化特征 (5)第二章余华小说中典型女性形象的根源 (9)第1节男权主义的叙事视角 (7)第2节作者主体经验的局限 (7)第3节作者教育和阅读经历的影响 (8)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前言在当代文坛上,余华是一位非常有影响力的作家,从他1987 年发表《十八岁出门远行》开始,到新世纪的今天,已经有众多的作品出版。
不少作品翻译成了外文,还有一些被改编为影视作品,搬上了荧屏。
他的影响力也由平面化的纸质扩展到了立体化的影视传媒。
对这样一位很有影响力的作家,文学评论界给予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第3节 分析形象,探究标题、主题-【口袋书】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全国通用)(解析版)
第四章文学类文本阅读(二)散文第3节分析形象,探究标题、主题分析形象阅读散文,首先要感知形象,把握形象的特征,进而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
就高考选用的文本来看,散文的形象主要指人物形象(写人叙事散文)和景物形象(写景状物散文)。
常考题型:形象特点概括分析题、物象作用分析题。
对于形象鉴赏题,应当从多个角度去概括分析,并深入思考形象的内涵和作用。
题型一 概括分析形象特点形象的概括与分析,是散文阅读中的必考题,“概括分析形象特点”是指对人物形象特点或物象特点的概括分析。
在具体命题时,有些考题是只概括,不分析;有些考题是概括之后再分析。
(一)“3角度”“2结合”概括分析人物形象特点1.从记叙的事件中概括分析特点(事件角度)这一点与概括小说形象特点需要从情节入手是一个道理。
2.从描写中概括分析特点(描写角度)对于文中的动作、语言、心理等的细节描写要重点关注,这些描写均可以提炼出形象特点。
3.从抒情议论中概括分析特点(抒情议论角度)文中抒情议论的语句,特别是对形象的评价性语句,往往直接点明形象特点,概括分析时不可忽视。
4.结合主题和时代背景概括分析特点(2结合)文章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是为了表现某个主题,因此,要准确概括分析形象特点,还需结合主题和时代背景。
(二)由表及里“3步骤”概括分析物象特点:第一步,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形态、色泽、特征)和环境特点。
第二步,挖掘物象的内在品格(内涵、本质、精神),抓物与志的“契合点”。
第三步,点明体现的作者的某种情感或表达的作者的某种向往、追求。
[注] 第三步不是答题必有,有些只要求概括分析特点的可省略。
题型二 分析物象作用散文物象作用的分析主要是就物象对文章内容主旨、艺术构思等方面所起的作用的分析。
该题型又可分为主要物象作用的分析和次要物象作用的分析两类。
把握“2类物象”的不同作用1.主要物象作用(1)内容主旨方面:主要物象是散文主旨之所在。
分析主要物象的作用就是揭示散文的“神”。
婴宁人物形象分析
婴宁人物形象分析《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朝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最早的抄本在清代康熙年间已有流传。
接下来由店铺为大家整理出婴宁人物形象分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婴宁人物形象分析1《聊斋志异》塑造了众多花妖狐魅的形象,有浓厚的人情味,各具姿态,清人冯镇峦在《读聊斋杂说》一文中曾评说:“人各面目,每篇各具局面,排场不一,意境翻新,令读者每至一篇,另长一番精神。
如福地洞天,别开世界;如太池未央,万户千门;如武陵桃源,自辟村落。
不似他手,黄茅白苇,令人一览而尽。
”在这些花妖狐魅幻化的女子形象中,最令人难忘的当属婴宁,一位最爱笑的奇女子。
她敢说敢笑,天真烂漫,亦憨亦黠,不受任何礼教约束,大胆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生活。
是聪明、勤劳、知礼、虑事缜密而又具有深沉的感情。
婴宁是对封建礼教下的妇女形象的颠覆,她的一颦一笑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爱笑的婴宁笑是人类最美的语言,也是人类特有的表情。
都说女子当笑不露齿,古代的女子笑得时候总是低着头用手绢遮住口鼻。
且不说大笑了,光是露出牙齿也是有违常理的。
然而蒲松龄笔下的婴宁是笑得最美的少女,不仅爱笑,而是喜欢大笑,见人就笑,似是痴憨。
《婴宁》全文四千字,涉及到“笑”竟然达到四十处之多。
含笑、隐笑、嗤笑、可笑、复笑、纵笑、狂笑、微笑、憨笑、忍笑、浓笑……真是笑得摇曳多姿,美不胜收!婴宁是笑着出场的,“拈梅花一枝,容华绝代,笑容可掬”,使书生“注目不移,竟忘顾忌”,而婴宁看到书生的呆状,笑吟吟地说了句“个儿郎,目灼灼似贼”,遂“遗花地上,笑语自去”。
蒲松龄不厌其烦地巧妙地写出了她在不同场合的无拘无束和纯真笑语,无不感染着众多读者。
她的笑声可以解忧———“每值母忧怒,女至一笑即解”;可以去苦———“奴婢小过,恐遭鞭楚,辄求诣母共话,罪婢投见恒得免”;可博人爱———“邻女少—妇,争承迎之”;可增其媚———“然笑处嫣然,狂而不损其媚,人皆乐之”。
司马懿人物形象分析(3)
司马懿人物形象分析(3)司马懿人物形象分析明帝曹睿时期,司马懿虽身受重用,但却在夹缝中求生存、求发展。
魏文帝病重托孤嘱托后事,他嘱咐司马懿、曹真、陈群、曹休等人要悉心辅佐太子,共保社稷,并颁诏给太子曹睿:“有间此三公者,慎勿疑之”。
[3]但这里的“三公”似乎并不包括司马懿,这种尴尬的处境使他如坐针毡,于是司马懿以退为进,以西凉无守、练兵为由,请求外调。
这时的司马懿一方面脱离权力斗争的漩涡,另一方面又以实际行动去树立自己的声威,但他的政敌并没有给他这样的机会,曹睿的猜忌丝毫不减其祖曹操,他始终认为司马懿是不可饱食的猛虎,饱食则伤主,于是蜀军一个拙劣的“离间计”就使得司马懿险些命丧曹睿手中。
被困于魏帝车驾之下的司马懿,没有像韩信那样鲁莽,他自愿交出兵权,对天盟誓,换得了暂时的平安。
虽然曹睿有所迟疑,但外敌的窥伺,使得他最终允许司马懿回乡养老。
但时势造英雄,蜀军兵锋直指中原,为了保住江山,曹睿不得不再次启用司马懿,这又给他再次展露军事才能的机会。
司马懿这时人生规划的重点是用显赫的功勋巩固政治地位,同时,又“养寇以自重”,慢慢蚕食魏国的军政基业。
少帝曹芳时期,司马懿已站到了权力的顶峰,这个时候能够阻止他大展雄才的人皆大多凋谢。
“他挟‘四朝元老’之威望,负‘伊尹、周公’之才德,谁也不敢和他的远见卓识相抗。
他在魏国-军政大事上的每一次决策和行动,都是完美无缺的。
”[4]总之,在与曹氏诸帝的较量中,司马懿始终保持着低调的姿态,锋芒内敛,韬光养晦,这使得他能够准确把握时机,成功地化解了一次又一次的政治危机,为自己的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2节与曹魏官僚集团的较量在司马懿仕宦历程中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只是充当“书记员”、“秘书”之类的角色,其原因是曹操的一句评价:司马懿“有狼顾相”。
他便一直隐忍,不敢展露锋芒。
太尉贾诩也认为司马懿久非人臣,而对他处处限制。
这时司马懿人生规划的重点就是“韬光养晦,蓄敛芳华”,他也抓住了曹操重才、忌才、疑才的双重性格,便公而忘私,勤于吏职,史书上写他“至于刍牧之间,悉皆临履”,[5]不难在曹操这样乱世奸雄手下办事要多么小心。
《安娜卡列尼娜》之列文形象分析
《安娜卡列尼娜》列文形象分析161122班闵珍琪20121003194摘要:《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巨匠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的作品,小说以安娜逃离刻板婚姻对爱情的热烈追求最终悲剧收场与列文寻求人生的解答获得温馨婚姻生活与人生彻悟两条主线形成独特拱形结构。
因个人喜好仅就列文这条线索就其所经历的爱情得失、生死体悟、人生思考进行解读分析。
关键词:列文个人宗教历代以爱情为主题的西方小说中,《安娜卡列尼娜》无疑是其中佼佼者,一是因为安娜的悲剧与列文最终的新生两个故事交叉对照着,其实极为清晰的论述了一个道理:仅以爱情本身作为幸福全部意义的爱情只会耗尽双方精力走向覆灭,唯有精神上的相通与扶持才能获得真正平和而淡然的幸福。
第二个原因则是,列夫托尔斯泰描绘了当时俄国广阔的生活图景,对于每一个角色都予以极为客观而宽容的评价。
以自身为原型所创造了列文这一形象,探索了农民社会的问题以及更深层次的关于生死、人生要义的终极问题。
下文中我将仅就此对托尔斯泰对列文这一人物的塑造及其思想发展变化的解读谈谈自己的感悟。
一、人物形象概述作为一个三十二岁在莫斯科郊外拥有一定土地的富有青年,他不定期会到莫斯科来看望老朋友和异父同母的哥哥柯兹尼雪夫,他与柯兹尼雪夫在许多观念上有分歧,这在后文中会提及。
而在此之外,他还有一个好赌博的亲生哥哥尼古拉。
第五部的20节,为全文中唯一拥有小标题的一节,它以“死”作为标题,记述了尼古拉的死亡。
而这对列文有极其重大的影响,由此他对死亡的恐惧转向对生的思索。
而列文故事的主线,一方面是向其好友奥勃朗斯基弟妹吉娣的结合,另一部分则是其对乡村生活的理解思索与把握。
他与吉娣的结合并非一蹴而就,经历了一些波折。
而他与农民相处的仁厚体恤使得他与农民建立良好关系,并最终经由农民对他的人生思索有了彻底的启发。
二、列文思想分析(一)列文个人主义的思想倾向读来最开始让我觉得列文的想法观点开始明晰的是第三部分第三节,列文与来乡下度假的哥哥柯兹尼雪夫的争论。
现当代文学第三节 改革小说
高晓声的创作P157
高晓声(1928-1999),江苏武进人。50年代 开始创作,已出版《李顺大造屋》P125、《陈 奂生》等小说集与长篇小说《青天在上》、 《陈奂生出国记》。
擅长写乡土题材小说,以“表现的深切和格 式的特别”独树一帜。
高晓声的“陈奂生系列” P157
《“漏斗户”主》 《陈奂生上城》 《陈奂生转业》 《陈奂生包产》 《陈奂生战术》 《种田大户》 《陈奂生出国》
乔光朴形象:多机智、有魄力, 办事果断,雷厉风行,光明磊 落。
《乔厂长上任记》体现了 改革英雄忧国忧民、锐意进取 的时代精神。
改革小说创作特点
3、反映改革带来的精神震荡和道德困 惑,对农村改革的阻力进行反思孙 少平 贾平凹的《腊月.正月》韩玄子
一、改革小说的定义
正面、直接反映我国各个领域政 治经济体制改革进程及其矛盾斗 争的小说作品。
第三节 改革小说
标志之作
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 1979年 P156
改革小说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反 映时代主旋律的主流小说。 P156-157 分为:反映农村改革的小说
反映企业改革的小说
反映政治体制改革的小说
改革小说创作特点
• 2、着力塑造了一批体现着改革意志, 顺应了时代要求的理想人物,特别 是企业改革家和城市领导人。
乔光朴《乔厂长上任记》
李向南《新星》P155
蒋子龙的“ 改革者家族” P156
乔光朴《乔厂长上任记》 牛 宏《锅瓦瓢盆交响曲》 车蓬宽《开拓者》 武耕新《燕赵悲歌》
改革者形象
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
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
3)宣泄中求平衡 • 这一次再也不怕弄脏了什么,他出了五
元钱呢?——即使房间成了猪圈,也不 值!” • 从这一连串的行为和心理可以发现,陈 奂生以破坏为满足的自私心理,这虽然 有一定的合理性:宣泄中求平衡,但对 改变自己的现状并没有任何益处。
《小说的文体特征及鉴赏方法》课件
第二节 :小说的阅读和鉴赏
暗线则依次写了夏瑜就义→夏瑜的血被吃→茶客谈夏瑜 →夏四奶奶上坟四个部分。
第二节 :小说的阅读和鉴赏
一、理清线索,把握情节。 人物形象虽然是小说的中心,但是人物形象是建立在 一定的故事情节的基础上的,因此,阅读鉴赏小说必须先从 故事情节这个环节开始,只有熟悉故事情节,才能把握人物 性格,分析人物形象。 众所周知,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散文必 须有一条线索贯穿全文。小说也是如此,小说的故事情节也 是由线索贯穿起来的,所以阅读鉴赏小说的第一步应该是理 清线索。如莫泊桑的《项链》就是以“项链”为线索展开故 事情节的,全文以“借项链→失项链→赔项链→发现项链是 假的”来
小说的故事情节一般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 个部分组成,但有些小说前面还有序幕,或者后面有尾声。 如《项链》开头写玛蒂尔德的“痛苦”和“梦想”就属于 序幕部分。有些小说故事主体不是完全按开端,发展,高 潮,结局组成。如《项链》一文最后发观项链是假的既是 高潮又是结局。而《守财奴》一文的三个故事就同属于发 展高潮部分。还有的小说,情节写得一波三折,故事情节 由几个高潮组成。如《林黛玉进贾府》中,林黛玉与众亲 戚见面
小说的三要素三人物活动的环境描写一生动的人物形象二完整的故事情节小说的三要素一人物形象2人物形象的核心是人物表现出来的思想性格只有分析好小说的人物形象才能很好地分析小说的主题思想
文体知识 :小说的鉴赏
第一节:小说及其文体特征 第二节:小说的阅读与鉴赏
高考语文总复习 第4部分 第2单元 第3节鉴赏作品形象限时规范训练 新人教版
第三节鉴赏作品形象板块一鉴赏人物形象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表叔与阿婆肖复兴①北京前门一带多会馆,均是清朝末年各地进京赶考的秀才修建。
事过经年,几番历史风雨剥蚀,当年书韵墨香早已荡然无存,如今各类小房如雨后春笋,成为名副其实的大杂院。
②粤东会馆便是其中一座。
表叔便是这座大院里的一家。
为什么唤他表叔。
谁也道不出子丑寅卯。
几十年来,大院无论男女老少都这样唤他。
这称谓透着亲切,也杂糅着难以言说的人生况味。
③表叔以洁癖闻名全院,下班回家,两件大事:一是擦车,二是擦身。
无论冬夏雨雪,雷打不动。
他擦车与众不同,要把他那辆自行车掉个个儿,车把冲地,两只车轮朝上,活像对付一个双腿朝天不住踢腾的调皮孩子。
他便像给孩子洗澡一样认真而仔细,湿布、棉纱、毛巾,轮番招呼,直擦得那车铮亮,方才罢手,然后擦身。
赤着脊梁,湿毛巾、干毛巾,一通上下左右、斜刺横弋地擦,直擦得身上泛红发热,然后心满意足将一盆水倒出屋,从擦车到擦身一系列动作才算完成,绝对是浑然一体,一气呵成,成为大院久演不衰的保留节目。
④年近五十的表叔至今独身未娶。
这很让全院人为他鸣不平。
他人缘极好,是一家无线电厂的工程师,院里街坊谁家收音机、电视机出了毛病,都是他出马,手到擒来,不费吹灰之力。
偏偏人好命不济,从年轻时就开始走马灯一样介绍对象,竟然天上飘泼大雨也未有一滴雨点儿落在他的头顶。
究其原委,表叔有个缺陷:说话“大舌头”,那说话声儿有些含混。
姑娘一听这声音,便皱起眉头,觉得这太刺激耳朵,更妨碍交流。
⑤表叔还有个包袱,实际是他对象始终未成的最大障碍,便是阿婆。
院里的人都管表叔的妈妈叫阿婆。
自打表叔一家搬进大院,阿婆便是瘫在床上的,吃喝拉撒睡,均无法自理。
有的姑娘容忍了表叔的舌头,一见阿婆立刻退避三舍,甚至说点不凉不酸或绝情的话。
⑥久经沧海,表叔心静自然凉,觉得天上星星虽多,却没一颗是为自己亮的,而自己要永远像一轮太阳,照耀在母亲身旁。
他能够理解并原谅姑娘拒绝自己的爱,包括对自己舌头的鄙夷,却绝不理解更难原谅她们对自己母亲的亵渎。
小说人物形象分析
小说人物形象分析在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是构建故事情节的重要元素之一。
作者通过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言行举止以及内心世界,使人物栩栩如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一、外貌描写在小说中,作者经常通过外貌描写来展现人物形象。
外貌描写可以包括人物的身高、体态、容貌以及着装风格等。
通过细节描写,读者可以直观地了解人物的外貌特征,进而对其性格及背景进行推测。
例如,在《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形象塑造得十分鲜明。
他身材清瘦,面色白净,眉目清秀,给人一种文静而不失英气的感觉。
他通常穿着丝绸衣物,举止优雅,举手投足间透露出一种贵族的气质。
通过这些外貌描写,读者可以感受到贾宝玉温文尔雅、富有灵气的形象。
二、言行举止人物的言行举止是表现其性格特点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人物的对话、行为以及思考等,读者可以了解到他们的情感、行为准则以及价值观。
以《骆驼祥子》中的祥子为例,他是一个充满挣扎与坚韧的青年。
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下,祥子始终保持着乐观的态度,并通过独特的方式努力谋生。
他勇敢地面对困难,从不放弃,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感染着读者。
三、内心世界除了外貌描写和言行举止,作者还通过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来塑造形象。
通过人物的思想活动、情感表达以及内心矛盾等,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他们的性格与成长过程。
以《活着》中的福贵为例,通过他的内心独白,读者得以了解他在几十年的艰苦生活中所经历的痛苦与辛酸。
福贵内心深处的坚韧与对幸福的追求,使读者对他的形象产生了深刻的感受与共鸣。
四、与其他人物的互动在小说中,人物之间的互动关系也是展现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争斗、合作以及相互影响等,读者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到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以《格列佛游记》中的里卡多为例,他与主人公格列佛的互动关系将他的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
里卡多机智聪明,常常用言辞来挑战格列佛的观点,引发激动人心的辩论。
通过与格列佛的对话交锋,里卡多的形象更加鲜活,为整部小说增添了许多精彩的情节。
第3.1课 《百合花》课件 高一语文课件(统编版必修上册)
文体知识
小说
概念: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 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小说 三要素
环境 人物 情节
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
主要人物 次要人物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文体知识
小说的分类
类型
类别
按篇幅分 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微型小说。
按题材分 历史小说、科幻小说、言情小说、武侠小说等。
1.文中写了四次通讯员衣服上的破洞,馒头出现了二次,请分别分析下列细节描写的作用。
细节 描写
所处位置
作用
(1)通讯员挂破衣服却高低 不肯让新媳妇补
这一细节,一方面写出通讯员的朴实、腼腆、执拗,另一方面写 出新媳妇的友善、热情、关切。在情节上为第二次出现作铺垫。
通 讯 员 衣
(2)通讯员“已走远了”, 而“我”却还能看见撕挂下 来的布片“在风里一飘一飘”
'大军北撤时我自己跟来的” 为救战友而牺牲
细节描写
勇敢无畏
2.百合花被子是新媳妇的,作者在借被和献被这两个情节中是如何塑 造新媳妇的形象的,你看到了新媳妇怎样的形象特征?
情节
原文
手法
长得很好看,高高的鼻梁,弯弯 30段 的眉.…头上已硬挠挠地挽了髻” 肖像描写
30段
“脸扭向里面,尽咬着嘴唇笑“低 头咬着嘴唇”
2.小说中描绘的人物事物众多,作者却偏偏以“百合花”为题,这样写 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情节上:“百合花”串起小说的主要情节。百合花是小说中新媳妇新被子上的图案,新被子是 贯串全文的线索,作者借助新被子串起小说的主要故事情节,如借被子和献被子,同时也把 两个主要人物联系了起来。 人物上:“百合花”是人物美好心灵和品格的象征。年轻的通讯员舍身救人,漂亮的新媳妇舍 弃自己唯一的嫁妆新被子,他们都有着纯真、高洁、美好的心灵,具有如百合花一样美丽的 人性美。 主题上:小说表现出革命战争时期军民之间、战士之间高尚又纯洁的感情“百合花”象征着小 说的人情美,这也恰恰是小说的主题。 表达上:“百合花”一语双关(借代),使表达文雅、含蓄,体现出小说清新、俊逸的风格,激 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三节人物形象
解析: 本题要点考察“欣赏作品旳形象”旳 能力。但题目只要求简要分析人物形象,难 度较低。概括人物形象特征,能够用一种判 断句,也能够分开表述,关键是给人物定性, 并能抓住人物性格中最突出旳特点,所以细 心阅读作品是必要旳。
答案:①自私,趋炎附势,见风使舵;②伪 善,喜爱虚荣,自高自大;③天真,热心, 却没有原则。
(2)预防戴高帽,任意拔高。
(3)分析不可单一化。人物性格是复杂旳、多 侧面旳。所以,不要只抓一点,不计其他, 应多角度多侧面地分析、概括。
练规范、练技能、练速度
经过王石匠指点罗永才上山调整心绪,能够 看出王石匠是一种善良旳人,一种乐于助人 旳人。经过“在石料边,坐成一团修行,木 了样旳”旳神态及行为描写,能够看出王石 匠是一种心理淡定旳人,待人对事有一颗日 常心。从承揽洗碑之事,又能够看出他做事 讲究诚信和敬业。
答案: 技艺高超,讲究信誉,为人朴实, 心地善良,从容淡定。
答案: ①“懒懒”地说话、“稳稳”地坐在立 即:体现他在怒江天险前旳从容不迫,胸有 成竹;②敲一敲溜索,“吼”我过江:体现他 仔细负责,关爱部下;③瞟一眼,问一声: 体现他受人尊敬,与手下配合默契;④一声 唿哨、最终一种过溜索:体现他旳英雄气概, 粗犷豪迈。
从小说情节发展中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 点。情节一般是经过描写人物思想性格和情 感欲望旳冲突以及由此引起旳人物关系、人 物命运旳变化来展开旳。在情节旳展开中, 经过人物旳外貌、行为和心理状态,再现活 生生旳鲜明个性。所以,欣赏人物形象,应 从情节入手,据情论人。
(2023·安徽卷·原文见第二节)根据小说第④ 至第⑥段内容,概括王石匠旳形象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专题(1)
小说中人物形象分析专题《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欣赏文学作品,“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这里的“感人的形象”在小说中指的就是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是小说的主要构成要素,是作者用现实生活中的不同人物原型提炼加工而成,所以小说中的“我”不能看成是作者,只表示小说是以第一人称来叙述的。
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现实的主要手段。
一、如何分析人物形象(一)要把人物放在具体的故事情节中。
结合时代背景进行分析,因为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往往具有明显的时代烙印。
如分析《最后一课》中的小弗朗士:小弗朗士原来是贪玩幼稚的小学生,因为怕老师责备他没有背分词的用法,就想逃学。
然而,他想不到这竟是最后一节法语课。
这最后一课,使他深受教育,激起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使他忽然间长大了,懂事了。
只有了解了《最后一课》所写的故事背景——普法战争中法国国土沦陷,阿尔萨斯和洛林沦为德国的殖民地,这里的法国人民失去了自由——才能把课文的思想内容分析得准确、深刻,才能体会出小弗朗士感情变化的原因。
(二)要抓住人物的肖像、语言、行为和心理活动来分析人物形象。
1.着重分析人物的肖像变化和那些富有代表意义的细节。
如《故乡》中写闰土的肖像变化:“我”与闰土第一次见面时,他是“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当“我”二十多年后回到故乡又见到闰土时,他“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头上一顶破毡帽,身上只有一件极薄的棉衣……那手也不是我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闰土外貌的变化说明了旧中国在军阀黑暗统治下,农村破败,广大农民陷入极端贫困的境地。
通过分析闰土的外貌变化,可以分析出他的思想性格的变化,进一步理解小说的主题。
2.分析人物的语言,要抓住最能表现其性格的语言。
如《孔乙己》一文写孔乙己给孩子们吃茴香豆时说的话:“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
多乎哉?不多也。
”这种个性化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他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迂腐而善良的性格特点。
小说--第4节---品析艺术技巧
了。狼快接近陈小米旳时候,恰好遮住了西照旳
阳光,狼在厉求良旳眼里就成了一种通体发光旳 轮廓,像一幅图腾。 厉求良心念一动,放下了 拐杖,他一边缓慢地往后挪动着身子,一边从挎 包里取出了摄影机,安上长长旳镜头,对准了狼 和陈小米。
厉求良是一种小有名气旳摄影家,但他旳名 气仅限于他工作和生活旳那个城市,出了那个城 市,就没人懂得他了。他已经年近五十了,还没 有拍出过一幅让自己满意旳作品,没有在正规旳 全国摄影作品比赛中拿过一次奖,这让他十分苦 恼。正是基于此,当他在省报上看到一家旅游公 司组团去巴丹吉林大沙漠进行探险旅游时,就不
(5)场面描写 指在特定旳时间和环境中,展开以人物活动为 中心旳生活画面旳描写。主要体现在人与人之间 相互发生关系而构成旳人物活动旳“动态”描写 上,同步也体现在作为人物活动背景旳特定环境 渲染上。经过场面中环境和人物活动旳描写,来 渲染气氛,刻画人物思想性格。
(6)白描和工笔 白描指使用最简洁旳笔墨,不加烘托地勾勒 出生动、传神旳形象。工笔指用细腻入微、工整 细密旳笔触,对人物和环境进行精雕细琢旳描写 措施。它文字细密、色彩浓郁,往往借助于对比、 比喻、比拟、夸张等修辞手法,把客观事物复杂 斑斓旳状貌,详细而细致地体现出来。在小说中 常用来写景和展示人物心理。 (7)肖像描写 对人物形象旳外部特征进行描绘。
④心理描写。对人物在一定情景中旳想法、 触、情绪意识等进行旳详细刻画。能够直接揭示 人物旳内心世界,交代人物旳思想基础和行动旳 内在根据。有时可直接由作者进行描绘,或由人 物旳独白、梦幻来进行披露,有时能够间接地通 过景物及人物肖像、动作、语言、所处环境及遭 遇等来进行折射。
(3)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即直接描写,是对所描写旳人物、 事件等作正面、直接旳刻画,不借助于人和媒介 物旳烘托。侧面描写,即间接描写,是对所描写 旳对象不作直接旳刻画,而是借助于对媒介物旳 描写,来烘托所要描写旳人或物。这种笔法比较 含蓄、委婉,给读者留下较大旳自由想象空间, 增长描写对象旳主题内涵和艺术感染力。
现代文阅读 第二章 第3节 小说
牛早卧在地上, 两眼哀哀地慢慢眨。 两个汉子拽起 牛早卧在地上, 两眼哀哀地慢慢眨。 一条牛,骂着赶到索头。那牛软下去,淌出两滴泪, 一条牛,骂着赶到索头。那牛软下去,淌出两滴泪,大 眼失了神,皮肉开始抖。汉子们缚了它的四蹄, 眼失了神,皮肉开始抖。汉子们缚了它的四蹄,挂在角 框上, 又将绳扣住框, 发一声喊, 猛力一推。 牛嘴咧开, 框上, 又将绳扣住框, 发一声喊, 猛力一推。 牛嘴咧开, 叫不出声,皮肉抖得模糊一层,屎尿尽数撒泄。过了索 叫不出声,皮肉抖得模糊一层,屎尿尽数撒泄。 子一多半,那边的汉子用力飞快地收绳,牛倒垂着, 子一多半,那边的汉子用力飞快地收绳,牛倒垂着,升 到对岸。这边的牛哀哀地叫着,汉子们并不理会, 到对岸。这边的牛哀哀地叫着,汉子们并不理会,仍一 头一头推过去。之后是运驮子,就玩一般了。 头一头推过去。之后是运驮子,就玩一般了。这边的汉 子也一个接一个飞身小过去。 子也一个接一个飞身小过去。
答案 牛不肯挪动半步的恐惧和溜索时流泪发抖:(1)侧 面表现怒江峡谷的高峻险恶;(2)与“我”“战战兢兢” 互相映衬,又与领队及汉子们的勇敢无畏形成反衬。
2.文中写领队比较分散,请统观全文, 简要分析领队形象。 .文中写领队比较分散 ,请统观全文,简要分析领队形象。
审题提示 分析人物形象要抓住直接或间接描写人物的文 字。本文写领队的文字虽不多且较分散,但每一处都能体 现出其性格特征,结合人物所处的险峻环境及其表现的从 容、认真、豪迈等的句子就能概括出来。
1.从人物的肖像、语言、行动和心理描写来分析人物。 .从人物的肖像、语言、行动和心理描写来分析人物。 分析人物 小说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 是通过人物的语言、 小说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 是通过人物的语言、 语言 行动、 行动、 心理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的。俗话说: 心理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的。俗话说: ” “言为心声。 即人物语言是人物思想性格的直接表 言为心声。 白,至于作者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更不待言。另 至于作者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更不待言。 一方面, 作品中人物的行动, 又是人物的思想性格的 一方面, 作品中人物的行动, 生动表现, 同样不能忽视。 所以, 人物的外貌、 语言、 生动表现, 同样不能忽视。 所以, 人物的外貌、 语言、 行动、心理、细节描写都揭示了人物的思想感情、 行动、心理、细节描写都揭来理解人物。 .从人物活动的社会历史背景来理解人物。 小说中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活动的。 小说中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活动的。鉴 赏人物,如果离开了人物活动的社会历史背景, 赏人物,如果离开了人物活动的社会历史背景,就不可能 正确理解人物,更不能理解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正确理解人物,更不能理解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这不仅 是因为人物的个性形成与他的生活环境有关, 是因为人物的个性形成与他的生活环境有关,更重要的 是,作者塑造一个人物,都是把他当成一定历史时期的典 作者塑造一个人物, 型人物来塑造的。或者,一个人物形象的成功与否, 型人物来塑造的。或者,一个人物形象的成功与否,不但 要看他是否有鲜明的“个性” 要看他是否有鲜明的“个性”,还要看他是否有广泛的 “共性”。而对人物“共性”的分析,就必须放在一定的 共性” 而对人物“共性”的分析, 社会历史背景中去考察。 社会历史背景中去考察。
人物塑造之理论知识
3.3人物塑造之理论知识(共4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
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是小说必须具备的三要素。
其中,人物形象又是主要要素。
小说所寓含的思想意识,就是作者企图表现的主题塑造鲜活的人物。
人物是小说的灵魂,像舞台上的演员,主导着整个情节的进行。
任何小说,都在表现人物的言行风格,或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利益纠葛;没有人物,哪有小说?然而,小说人物的选择或塑造,一定要有其特殊性,普通的人是绝对不适合当主角的,就像戏剧中的角色,很少会是安分守己的寻常百姓成为主角,通常不是大奸大恶的坏蛋,就是大慈大悲的善士;不是努力奋斗的残障者,就是游手好闲的富家子……这里就是告诉大家我们的人物一定要是最有特色的不能随便谁都可以作为塑造的主角一定是独一无二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方式有如下几种: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
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一) 肖象肖像主要指人的容貌、神情、姿态、衣饰等方面。
形神兼备的肖像刻画有助于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内心世界,表现出时代的特征;结合情节的发展,还能显示人物的命运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肖像刻画更要以形写神,形神俱似,不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我发现我们大多数作者平时根本不留心观察其他人提起笔时,就全是些陈词滥腔儿,美人都是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都是瓜子脸儿,柳叶儿眉写坏人则离不开尖嘴猴腮,贼眉鼠眼,满脸横肉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更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要把人物写活,写真,谨小慎微须写出他有别于他人的个性来。
只需要突出这个人最富特征的部分就可以了,不必要从头到脚的描绘,要学会突出重点否则就没有个性,跟化妆一样。
要写好人物外貌特征,就要练习我们的眼睛善于观察人的动作、态度和表情。
大家可以从一个作者观察的角度去描写就是你自己心目中的形象,也可以从旁人的角度,还可以从人物自身观察的角度,比如镜子中的自己如何如何,这些角度是不同的。
《边城》人物形象分析
第三章:湘西端午赛龙舟。 笔。 —为翠翠回忆两年前的端午埋下伏
第四章:看龙舟邂逅二老。
事。
—具体描写了两年前端午发生的故
第五章:因避雨巧遇大老。
消息。
—照应第四章,进一步交代二老的
第六章:迎婚送亲撩情思。 —照应了第四、五章。
引导探究
对于翠翠来说,哪一个端午节让 她印象深刻,念念不忘? 在这个端午节到底发生了什么?
那山那水那人
之城” 走进“爱与美
目标引领
1、梳理情节 2、感知人物形象
走近沈从文:
沈从文(1902—1988),苗族, 湖南凤凰县人,原名沈岳焕。 他是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
小说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有《长河》、《边城》 等。被誉为现代中国的“风俗画家” 1988年病逝于北京。
1987年、1988年沈从文入选诺贝尔
边城,即边地的小城, 指远离城市的边远小镇。
从时间、文化上考虑, “边城”是大城市的腐朽生 活和“庸俗小气自私市侩” 的风气的对立面。它代表了 沈从文对其故乡未完全被现 代物质文明摧毁的淳朴民风 的怀念。
主题:
赞美: 边城生活的质朴、纯真和人与人 之间纯洁的爱; 批判: 物欲泛滥的现代文明;拜金主义 的浅薄庸俗和腐化堕落的现实; 呼吁:重建民族的美好品德和人格。
强化补清
课后阅读《边城》全篇
这原是没有时间流过的故事 在那个与世隔绝的村子 翠翠和她爷爷为人渡船过日 十七年来一向如此 有天这女孩碰上城里的男子
为何爱恋依旧 她等着他的承诺 等着他的回头 等到了雁儿过 等等到最后 竟忘了有承诺
两人交换了生命的约誓
男子离去时依依不舍的凝视 翠翠说等他一辈子 等过第一个秋 等过第二个秋
引导探究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从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来把握人物。
作者对待人物的态度至关重要。这种情感态
度和评价有两种方式,一是对人物的思想倾向与 性格特征进行直接评论,或者借作品中某一人物
之口说出;二是通过人物自身的行为过程来暗
示,犹如戏剧演出一样让观众在人物自身动作的 展览中获得某种启示。因此,把握作者或直接或 侧面的介绍与评价(该人物)的言语态度,是鉴 赏人物最为直接的一个步骤。
现场批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菜园(节选)
沈从文
时间过了三年。 在这三年中,玉家菜园还是玉家菜园。但渐 渐的,城中便知道玉家少主人在北京大学读书, 成了极其出名的事。其中经过自然一言难尽,琐 碎到不能记述。然而在本城,玉家白菜还是十分 出色。在家中一方面稍稍不同了的,是作儿子的 常常寄报纸回来,寄新书回来,做母亲的一面仍
5.注意从不同角度或者多侧面地把握人物。 人是最复杂的动物,他的气质德行、性格品
质总是多侧面的、立体的,有时甚至是变化的,
很难用好坏善恶来作简单性评价。因此,分析人 物就要注意这种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的把握,而
这一点正是衡量学生会不会分析人物,尤其用现
代眼 光 体 会 人 性的复杂隐晦曲折的重要尺度 。 2008年宁夏(海南)卷《二十年后》最后一道探 究题,正是立足于人物的复杂性来对人物的多方 面进行分析的。警察吉米面对20年后前来赴约的
真题探究 鉴赏人物形象是高考小说阅读的必考点。高 考对人物形象的考查呈现以下特点: 1.整体与局部。所谓整体,就是结合全文, 对人物作整体分析和概括。如2009年宁夏、海南 卷‚小说中的孕妇具有什么样的性格‛,2009年 安 徽 卷‚ 概 括 小 说 中 董 师 傅 这 一 人 物形 象 的 特 点 ‛ 。 所 谓 局 部,就 是 结 合 文 中 人 物的 一 段 对 话,一个行动去考查对人物性格特征的把握,人 物心理活动的分析。如2009年辽宁卷‚遗璞村人
村的人愈是十分地骄傲了。 ‚那文章不知写了没有?‛ 男人们在碾盘上说话,婆娘家觉得热闹,也 走了过来。女人在石头上坐了,一直不开口,这 会儿说:
“蛮儿说,他在报上看到省城老贾的文章 了。‛
‚写咱遗璞村了吗?‛
‚写了,说‘四人帮’迫害他,把他‘流 放’,‘流放’是什么意思?‛ ‚就是下放吧。‛ ‚‘流放’到一个山区小县,而且还在一个
3.赏析文中贝格斯太太的形象。(不超过100字) 解析 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鉴赏能力。鉴赏 人物形象要注意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分 析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目的。分析贝格斯太太
这一形象,一要注意她自己的言谈举止,二要
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来获知。 答案 ①热爱故土,珍视亲情;②纯朴善良,
热情爽直;③观察敏锐,善解人意。
整合与点拨
知识整合
1.人物形象的构成要素。
2.分析人物形象的原则和角度。 3.做鉴赏人物形象题的思路和模式。 阅读点拨 文学就是人学,作为叙事类文学作品的小说
更是以塑造鲜明、生动、典型的人物形象为主要
任务的。分析、鉴赏人物形象则是阅读与鉴赏小 说的核心。那么,如何分析、鉴赏人物形象呢?
1.从人物的肖像、语言、行动和心理描写来
钎大锤在黑水汗流地砸着,破着,就把石头一块
块抬着到水渠工地上去了。 (有删节)
1. 小说两次写到小孩的凉鞋,各有什么作用?
解析
解答此题,要联系两次写小孩穿凉鞋的前
后语境,重点抓住‚到山外去的时候,孩子们就 穿上塑料凉鞋,式样挺漂亮的‛‚啊,那最好, 娃们又要有凉鞋穿了‛,这些语句所表达的言外 之意就是它们的作用。
3.全方位和有重点。所谓全方位,即考查人
物形象的三维层面:思想性格、情感世界和典型
意义。有时可对这三个层面作全面考查。如‚赏 析人物形象‛题。有重点,就是从上述三维层面 上佳选一个层面作重点考查。如2008年江苏卷就 两处 画 线 句 子 去分析侯银匠的内心情感 ,或问
‚塑造这一人物形象有何作用‛等。
粮、救济款。有一年每家得到十二元,一半买了
粮食,一半给孩子们买了塑料凉鞋。到山外去的
时候,孩子们就穿上塑料凉鞋,式样挺漂亮的, 只是穿长了脚发烧,走一走得用凉水浇。去年秋 初,省城老贾突然回省城去了,临走他照了好多 遗璞的照片,还说回去后,要为这石头写写文章
哩。不久,他就在省城当了一个很大的官。遗璞
答时都要考虑到。
答案 (1)淳朴善良,省城老贾“犯了错误”, 村人还是处处照顾他;(2)有自豪感,但有时
有些盲目,因为有一块孕璜遗璞便祖祖辈辈引
以为傲,山外人不能喝当地的野茶就笑话他们 胃嫩;(3)自主意识薄弱,常常希望老贾这样 的大人物给他们拨救济。
二、(2009· 浙江)《魔盒》(文章见第2节)
些人:
“城里人没采,一喝这茶就吐了。‛ ‚城里人胃嫩。‛
‚鸡鸭都克得过,这茶水儿却受不了?!‛
他们说过,就乐了,接着就看起河滩里的那 块遗璞来。
‚这么个仙物儿,遗在这里真委屈了。‛
‚多亏就遗弃了它!‛ ‚多亏?‛ ‚它要不在这儿,谁会到咱这儿?省城在天 尽头,咱能去吗?但咱坐在家门口,倒见着省城
大人物了。‛
分析人物。 小说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是通过人物的语 言、行动、心理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 征。俗话说:“言为心声。”即人物语言是人物
思想性格的直接表白,至于作者对人物心理活动
的描写,更不待言。另一方面,作品中人物的行 动,又是人物的思想性格的生动表现,同样不能
忽视。所以,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
答案
(1)第一次出现,表达了遗璞村人对省城
老贾的感激,省城老贾在县里当了书记之后并没 有忘记他们;(2)第二次出现,说明遗璞村人的
生活仍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和几年前一样,孩
子有凉鞋穿仍然是他们的一种期待。
2.从小说看,遗璞村人有哪些性格特点?请作简
要概括分析。 解析 回答本题要联系全文内容,对全文情节 作全面梳理,根据具体事件来概括人物性格。 在本文中遗璞村人的性格特点有优有劣,在回
然管理菜园的事务,兼喂养一群白色母鸡。自己
每天无事时,便抓玉米喂鸡,与鸡雏玩,一面读 从北京所寄来的书报杂志。母亲虽然五十多岁,
一切书报煽起二十岁年青学生的种种,母亲有时
也不免有些幻梦。 在本城的母亲,每月寄六十块钱去,同时写 信总在告给身体保重以外,顺便问问有没有那种 合意的女子可以订婚。母亲年纪渐老,自然对于 这些事也更见其关心。三年来的母亲,还是同样 的不失林下风度。因儿子的缘故,多知了许多时 事,然而一切外形,属于美德的,没有一种失去。 且因一种方便,两个工人得到主人的帮助,都接 亲了。母亲把这类事告给儿子时,儿子来信说这 样做很对。
是同时还真有一个新媳妇回来。这事情直到进了
家门母亲才知道,一面还在心中作小小埋怨,一 面把‚新客‛让到自己的住房中去,作母亲的似 乎人年轻了十岁。
见到脸目略显憔悴的儿子,把新媳妇指点给 两对工人夫妇,说‚这是我们的朋友‛时,母亲 欢喜得话说不出。 儿子回家的消息不久就传遍了本城,美丽的 媳妇不久也就为本城人全知道了。因为地方小, 从北京方面回来的人不多,虽然绅士们的过从仍 然缺少,但渐渐有绅士们的儿子到玉家菜园中的
如此珍视友情却又是通缉犯的鲍勃而作出的抉
择,可以说是忠于职守,也可以说背叛了友谊, 就看你站在情与理的哪个角度来评价。小说从此
处设题探究,的的确确能考查出考生对复杂人性
的鉴赏能力。 需特别注意的是分析人物形象时,应从实际 出发,不过分拔高人物的思想品质;立足原文, 概括出原文中没有的东西,不无中生有;全面分 析评价人物,不以偏赅全。
当这母亲接到了儿子的一封信,说本学期终 了可以回家来住一月时,欢喜极了。来信还只是 四月,从四月起作母亲的就在家中为儿子准备一
切。凡是这老年人想到可以使儿子愉快的事通通
计划到了。一到了七月,就成天盼望远行人的归 来。又派人往较远的长沙市去接他,又花了不少
钱为他添办了一些东西,如迎新娘子那么期待儿
子的归来。 儿子如期回来了。更出于意外叫人惊喜的,
有哪些性格特点‛,2008年江苏卷小说第2题对侯
银匠内心情感的把握。有时可以是对人物的某一 方面的分析,如分析人物的外貌或心理特征。
2.直接与间接。所谓直接,就是题干直接要 求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小说人物形象考查题多
以这种形式出现。所谓间接,就是借助文中其他
事物,或借对情节的分析或对人物描写的分析来 考查人物形象分析。如2008年江苏卷要求分析 ‚花轿与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关系‛,2009年辽宁卷要求分析 ‚凉鞋‛在文中的作用,2009年宁夏、海南卷以 《孕妇和牛》要求分析‚牛‛在文中的作用。
细节描写都揭示了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
2.从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 气质等来分析人物。 上述因素直接决定了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
的性格。故分析人物绝不可忽视这些因素。
3.从人物活动的社会历史背景来理解人物。 小说中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 下活动的。鉴赏人物,如果离开了人物活动的社 会历史背景,就不可能正确理解人物,更不能理 解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这不仅是因为人物的个 性形成与他的生活环境有关,更重要的是,作者 塑造一个人物,都是把他当成一定历史时期的典
‚只要有咱这块石头,就有人来吧,说不定
以后还会来比省城老贾更大的人呢。‛
“啊,那最好,娃们又要有凉鞋穿了!‛ ‚但愿他们能来。‛ ‚但愿不要是犯了什么错误。‛ ‚但愿„„” 茶已经喝完,就卷着喇叭纸烟抽起来,黑影 里,火光一明一灭的。末了打着哈欠,还在说: ‚算是好石头呢。‛ 但是,就在这一夜的黎明时分,河滩里响了 一声爆炸声,人们都惊醒了。早晨起来,才发现 是蛮儿一帮年轻人用炸药把遗璞炸开了,又用铁
说的是省城老贾的事儿。 省城老贾是七年前在这里呆过的。那时候,
村里人发现从县里来了个胖胖的老头,白日里也
上山劳动,夜里就在石头前闷头儿坐一阵。他们 都不知道这是谁,后来才风闻是犯了错误,从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