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5-1 三角形的特性》教案 (11)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5-1 三角形的特性》教案 (11)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三角形的特性,掌握三角形内角和的概念,能够正确计算三角形内角和。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示范、学生练习、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三角形内角和的计算方法。
2.难点:理解三角形内角和与直角、钝角、锐角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五单元第一节内容。
2.工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等。
3.教具:三角形模型、直尺、圆规等几何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老师用三角形模型向学生展示一个任意形状的三角形,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是多少度?2. 概念讲解1.介绍三角形的内角和的定义:任意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总和等于180度。
2.解释为什么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通过让学生在白板上作图,分析三角形内角和的计算原理,引导学生理解。
3. 练习与讨论1.让学生自行计算不同形状三角形内角和的数值,并在黑板上讨论答案。
2.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相互交流讨论,共同解决一些较难的三角形内角和问题。
4. 拓展延伸老师在黑板上设置一些挑战性问题,要求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如“如何证明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相等”等。
5. 总结老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三角形内角和与三角形的性质的关系,鼓励学生在课后多加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堂作业完成课堂练习题,进一步巩固对三角形内角和的理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六、板书设计三角形内角和=180度三角形内角和=180度七、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三角形内角和的概念和计算上,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还需在练习环节加强巩固,以确保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精品教案第一篇: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精品教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教案郑静玉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和具体操作活动,让学生感受并发现三角形的特征2、认识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及三角形的字母表示法,知道什么是三角形的底和高3、在观察、实验中发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教学重点1、建立三角形的概念,认识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知道三角形的底和高2、在观察、实验中发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教学难点会画出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教具准备三角板、多媒体课件、自制四边形(一根木棒)、小木凳学具准备数个塑料三角板、三角形、四边形、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师:孩子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朋友(自行车图片)。
请看大屏幕,这小小的自行车里有大秘密哦。
里面呀藏着数学知识呢.请孩子们用你们智慧的眼睛观察,聪明的脑袋思考一下,发现了什么?(生答,条件允许可以让学生上台指)师:唉?同学们你们观察到了吗?是什么?(三角形,师点击课件,出现三个三角形)师:这小小的自行车为什么要用到那么多的三角形呢?这其中肯定有什么奥秘,今天这节课我们将一起来探讨三角形的有关知识。
(板书课题:三角形的特性)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师:在生活中你还见到哪些地方用到了三角形?(生举例)师:(及时调控)由此可见,三角形虽然看起来简单,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有这么广泛的应用,那把你观察到的三角形画下来好吗?谁愿意上黑板来展示自己的绘画水平?(师让两生上黑板画,巡堂指导,画完后师一定要让学生做相应的展评。
)师:(学生展示图形)——(生逐一做出判断并说出原因,这一过程中师生共同把三角形的定义概括出来并完整板书三角形的概念,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
师引导生齐读定义)师:其实啊,对于三角形我们大家以前也接触过,它是平面图形中最基本也是最简单的图形,那回忆我们以前学习的有关三角形的知识,你能告诉老师一个三角形都由哪几部分组成吗?(生说,师在第一个学生画的三角形上标示出来“顶点,角,边”,有必要的话让学生上台指一指)师:非常好,对以前学过的知识掌握的很扎实,每个三角形都有三个角,三个顶点,三条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第一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课时《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 1那么三角形究竟有哪些特点,这一节课让我们共同研究(板书课题:三角形的特性)二.操作感知,理解概念1.画一画,探索三角形的定义(1)师:请你画一个三角形。
边画边想: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你能试着在你的三角形上标出来吗?在自己画的三角形里标出各部分的名称,(学生画三角形,幻灯片出示各部分名称)(2)交流汇报:三角形都具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这就是三角形的特征。
我们已经知道了三角形的特征,那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预设1:有三个角的图形是三角形。
预设2:有三条边,三个角的图形是三角形。
预设3:由三条线段、三个角组成的图形是三角形。
(3)师:同学们说了自己的想法,到底谁说的更准确呢?别着急,老师先请大家帮个忙,判断老师邀请来的图形朋友是不是三角形好吗?(幻灯片出示下面图形)(4)全班交流,说说这些图形哪些是三角形,为什么?学生汇报预设:图①不是,因为它有四条边。
图②不是,因为有一条边弯曲了,不是线段;图③不是,因为没有封闭起来;图④不是,有一条线段多出一部分了;图⑤是三角形;(5)师:同学们已经能正确判断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了,那么三角形的定义究竟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打开书80页,看看三角形的定义。
你认为定义中那些词最重要?组织学生讨论中理解“三条线段”、“围成”。
师:你是怎么理解围成的?围成就是每相邻的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
2.介绍三角形的字母表示法。
师:为了表达方便,我们习惯用连续的大写字母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这个三角形可以表示成三角形ABC。
让学生给自己画的三角形标上字母,起个名字。
3、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师:我们看到的那些图片中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三角形,设计师为什么要把它们做成三角形呢,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实验:同学们拿出学具:四边形和三角形,动- 3展示并演出作法: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放在三角形的底上,然后平移三角板把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移到底所对的顶点上,然后画虚线。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三角形的特性》是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
学生通过第一学段以及四年级上册对空间与图形的研究,对三角形已经有了直观的认识,能够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本节内容的设计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
教材的编写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创设丰富多彩的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情境和动手实验活动,以帮助学生理解三角形概念,构建数学知识。
二、设计理念三、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研究数学的兴趣。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寄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难点:三角形高的确定及画法。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练纸、硬纸条教学过程:一、摸一摸,初步感知三角形的特征1.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图形朋友(边说边出示一个三角形)师:我把它装在一个袋子里,袋子里除了三角形外还有其它图形,你能又快又准的把三角形摸出来吗?能说说你是怎样做到的吗?2.师:同砚们真伶俐,能够从这么多图形中准确的找到三角形,在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还见过三角形?看来你们对三角形其实不陌生,本日我们更深层的研讨一下三角形。
(板书:三角形的特性)【设计理念:通过“摸一摸”这个环节,让学生初步感知三角形的特性,为后续研究做铺垫,既激发了学生研究的乐趣,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说一说生活中的三角形”从而唤起学生的记忆,也给一部分知识比较丰富的同砚提供了展示本人的机会。
】二、动手操作,构建概念1.画一画,探索三角形的定义(1)师:你们会画三角形吗?现在就在练本上画一画吧。
《三角形的特性》优秀教学设计(通用8篇)
《三角形的特性》优秀教学设计《三角形的特性》优秀教学设计(通用8篇)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角形的特性》优秀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三角形的特性》优秀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P80、81页例1、例2,练习十四1、2、3题。
教材分析:《三角形的特性》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80--81页的内容。
学生通过第一学段以及四年级上册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对三角形已经有了直观的认识,能够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
本节内容的设计是在上述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的编写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创设丰富多彩的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情境和动手实验活动,以帮助学生理解三角形概念,构建数学知识。
学生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三角形,对三角形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几何初步知识无论是线、面、体的特征还是图形的特征、特性,对于小学生来说,都比较抽象。
要解决数学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特点之间的矛盾,就要充分运用其直观性进行教学。
设计理念: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识是通过操作、实践而获得的。
因此本节课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掌握三角形概念以及特性。
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三角形的含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特性。
难点:三角形高的确定及画法。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硬纸条制作的长方形和三角形,三角板,作业纸等。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优秀教学设计1)观察探究:课件出示三角形的图形,引导学生认识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
师:请看这个三角形,我们把它分成了三个部分,你们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指名学生回答。
(底边、高、斜边)师:好,那么底边和高的关系是什么呢?学生自主探究,回答底边是高的底部,高是底边的垂线。
师:非常好,那么斜边呢?学生自主探究,回答斜边是底边和高之间的线段。
2)操作练:让学生在练纸上画出三角形,并标出底边、高、斜边的位置。
三、抽象概括,特性总结1、三角形的高和底的含义。
1)观察实验:课件出示三角形的图形,让学生在图中画出高和底,并标出它们的长度。
师:请看这个三角形,我们要在里面画一条线段,使它与底边垂直相交,这条线段就是三角形的高。
请你们在纸上画出这个三角形,并标出它的高和底的长度。
2)总结概括:引导学生总结出三角形的高和底的定义和特点。
师:通过观察和实验,你们已经知道了三角形的高和底是什么了吗?请你们说一说。
学生回答:三角形的高是从底边垂直向上的线段,底是高的底部,斜边是底和高之间的线段。
2、三角形的特性。
1)观察实验:课件出示不同形状的三角形,让学生观察它们的高和底的关系。
师:请看这些三角形,它们的形状不一样,但是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学生自主探究,回答它们的底和高的关系是不变的,高的长度也是不变的。
2)总结概括:引导学生总结出三角形的特性。
师:通过观察和实验,你们已经知道了三角形的特性了吗?请你们说一说。
学生回答:三角形的底和高的关系是不变的,高的长度也是不变的。
本节课主要研究了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首先介绍了三角形的边、顶点和角的名称,并让学生自主探究。
然后研究了三角形的高和底的概念,并通过练纸和三角板操作画出了三角形的一条高。
接着讨论了三角形的特性,强调了其稳定性。
最后通过图形判断、判定题和练题巩固了所学知识。
老师问学生:“通过今天的课程,你们学到了哪些知识?”请指名回答。
《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优秀5篇
《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优秀5篇《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具、学具准备:学生准备:三角尺教师准备:多媒体投影、课件、三角板、礼物盒(内含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各一个)、作业单(每人2份)教学重点:1、理解三角形的特性。
2、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过程:一、联系旧知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了一份礼物(出示盒子,摇一下)咦!里面有东西!大家想不想知道里面有什么?生答。
师:那让我们来摸摸他里面的东西,好不好?生答。
师:老师需要一位小助手蒙眼睛,谁愿意帮帮老师?准备就绪,宣布活动规则:将你摸到的东西大声地说出来并告诉大家你是如何判断出来的。
活动结束后教师总结:长方形和正方形我们已经学习过了,所以大家能够根据他们的性质准确的认出他们,三角形大家也能够认出来,但是今天我们还需要更进一步地学习三角形,看看三角形有哪些特性?(板书课题)二、情境导入师:大家在生活中见过三角形吗?生答。
师:那现在老师给大家出示一组图片,看看大家能不能找出图中的三角形(课件出示图片)。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样三角形形状的东西一直陪伴着大家,你们知道吗?生答:红领巾。
师:没错,是红领巾(课件出示)今天老师就把同学们的红领巾画到黑板上,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看看它有哪些特点(黑板上画三角形)。
三、探究新知1、发现三角形的`特征师:同学们知道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吗?指名说一说。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画的三角形标出各部分的名称(课件展示)。
现在请同学们继续观察这个三角形,你能看到什么?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出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2、概括三角形的定义师:请同学们画出一个三角形。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
《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观察、操作活动中感受并发现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认识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及三角形的字母表示法,知道什么是三角形的底和高。
2、在观察、实验中发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建立三角形的概念,认识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知道三角形的底和高;在观察、实验中发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2、难点:找出各种类型的三角形的高。
教学准备: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教具,三角板,小棒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出示主题图:⑴、(出示课件)同学们请看,图上什么图形最多?(三角形)⑵、师:说一说你对三角形有哪些认识?⑶、引入课题:看来,三角形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三角形的世界,去更加深入地学习三角形的特性,好吗?(板书:三角形的特性)二、探究新知1、操作感知,理解概念。
(1)画一画:请你在纸上画一个自己喜欢的三角形,并和同桌边指边说一说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2)摆一摆: 每根小棒相当于一条线段,请同学们动手用三根小棒摆一个三角形。
找一位学生上投影前摆一摆,并说一说是怎么摆的?(3)看一看:老师这里也画了一些图形,它们是不是三角形呢?(课件出示,学生判断并说出理由。
)(4)讨论: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三角形的概念:由3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教师强调:围成是指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
2、认识三角形的高。
(1)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垂线。
组织学生再画一个三角形,并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
教师指出:顶点到垂足之间的线段叫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三角形的底。
(2)看书自学。
师:什么是三角形的高?怎样正确的画出三角形的高呢?请打开书60页。
(3)教师板演。
为了表达方便,我们把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用字母A、B、C表示,这个三角形可以称作三角形ABC。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2教学设计(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2教学设计(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2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在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的活动中,经历认识三角形的过程,概括三角形概念,知道三角形的特点,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在游戏活动中,感受三角形的唯一性,从而体会三角形的稳定性,理解三角形的基本特性。
3.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的定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三角形的稳定性。
教学难点:准确画出三角形的高。
教学流程:一、联系生活,引入。
1.多媒体出示主题图,初步感知三角形。
2.出示三角形这一单元的结构图,使学生了解本单元将要学习哪些内容,后指出本节课重点研究三角形的特性。
(板书课题)。
二、理解三角形的概念和特征。
1.研学活动:(1)中描出三角形。
(2)用直尺画出三角形。
(3)交流概括三角形概念。
2.展学----展学预设(1)一描:线段、首尾相连。
(2)一画: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3)概括:结合描和画三角形的过程,总结:由3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是三角形。
3.追问:说一说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和几个顶点。
4.举例: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3个顶点,这个三角形就叫做△ABC。
给三角形起名字。
三、掌握三角形高和底得概念,会画三角形高。
出示研学提示,借助研学提示进行自学。
1. 研学提示(1)读一读、圈一圈:打开书60页,抓关键词理解三角形高和底的概念。
(2)画一画、说一说:尝试给自己画出的三角形作一条高,和同桌说你的画法。
(3)想一想一个三角形可以画几条高?2.展学----展学预设(1)关键词:顶点对边垂线垂线段(2)注意画高是要用虚线,标清垂直符号相应的高和底。
(3)不同底边对应的高也不一样,三角形的底和高是相对的。
(4)当三角形中有一个直角时,以一条直角边为底,这条底边上的高恰好是另一条直角边。
四、三角形的稳定性1. 游戏研学(1)每组同学准备了一个学具袋,里面有若干长度相同的小棒,在单双两号组之间展开比赛。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三角形的特性》是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
学生通过第一学段以及四年级上册对空间与图形的研究,对三角形已经有了直观的认识,能够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本节内容的设计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
教材的编写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创设丰富多彩的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情境和动手实验活动,以帮助学生理解三角形概念,构建数学知识。
二、设计理念三、教学目标:1.经由过程动手操作和窥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培养学生窥察、操作的本领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研究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讲授重点: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讲授难点:三角形高的确定及画法。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练纸、直角三角板,教学设计: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谜语导入:据说---老师说咱们班的孩子上课特别爱思考、回答问题特别积极,本日老师带来了一个谜语考考大家,看准反应快?出示课件:师:没错,谜底就是咱们的老朋友――――三角形说道三角形,你想一想,在生活中那些中央见到过三角形?(真是一群擅长窥察的孩子们),是啊,三角形与咱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们离不开三角形,那么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探讨三角形的隐秘。
(出示课题,贴课题)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一)认识图形:1、画三角形师:孩子们,你们能尝试着在作业纸上画一个自己喜欢的三角形吗?老师还有一个要求,(学会倾听,也是研究的一种好方法)画完后认真观察并讨论,三角形有哪些部分组成?开始板书:(教师在黑板上画两个三角形)提问:3―――4名学生,说一说顶点,边,角(还有什么要补充的)(注意学生叙述的完整性:我们发现-----)2、认识三角形各部分名称1)、在学生的三角形上标出各部分的名称师:大家回答的真好,既然三角形有(老师手试3)三个顶点、三条边、三个角,这就是它各部分的名称,你能不能在自己的三角形上把他们标出来?2)、老师板书各部分的名称师:真是一群爱探索的孩子,大家就自己学会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那咱们一起在老师的三角形上把他们标出来!(教师板书)师:真棒,看来大家已经和三角形成为好朋友了,那老师带来了一些图形,你们帮老师判断一下是不是三角形?为什么?3、判断三角形的定义1、出示课件:师:原因?生:不直师:它是曲线,它应该是什么样的线?生:直师:手试让生说线段2、教师板书:贴:围成教师板书:贴:三条线段师:我们还可以说围成3、生:师:你看看你画的三角形两条线段都是几个端点相连贴: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师:大家说的这么多,根据你们刚才的判别,谁愿意来总结一下“甚么是三角形”4、出示定义:师:出示课件,让我们一起齐读一遍师:孩子们上到这儿,你是不是对三角形的感觉又进了一步呢?4、用字母表示1、师:为了更轻易研究它,咱们用字母ABC为这个三角形定名名,那老师的这个三角形可就叫做三角形ABC?(板书)(当然它还可以叫别的名字,只需你喜欢)2、认各部分的名称师:那这个顶点叫做:顶点A(师动作比画、这个顶点叫做--)师:这条边叫做:AC边5.认识顶点和对边的关系师:孩子们,请认真观察,顶点A的对边是BC边(找4—5)人说同桌相互说一说(只说顶点与对边的对应)(二)画三角形的高认识三角形的高1、了解高师:同学们这么聪明,老师想考考大家,老师的身高是160厘米,你们说说老师的身高高度是从哪里到哪里?出示圆锥:这个物体的高呢?直角三角板的高度是?总结:哦都是从顶点到底边的垂直线段对吗?这个三角形的高度是从哪里到哪里?师:谁能从数学的角度来说一说?师:那同学们说的对不对呢?请看大屏幕引出定义:三角形的高是从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的特性》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标实验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80至81页的内容。
2.教材所处地位及前后联系本节课的教材是在之前学习了“空间与图形”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之前对三角形已经有了一些直接的认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三角形的特性有利于我们以后学习三角形的其它知识,为以后深入研究空间与图形的知识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特别是四年级上册对“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学习,对三角形已经有了直观的认识,能够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
加上中年级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空间知识,他们对周围事物的感知和理解的能力有了提高,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可以比较抽象地认识图形,并进行探索。
学生的个体差异虽然存在,但由于这是一个独立的单元,而且是第1课时的内容,因此学生在学习这一章节的内容时,差异并不明显,而且作为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图形,学生学习起来兴趣也比较浓厚。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底和高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2)通过实验比较,使学生发现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3)让学生积累对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学习经验,培养动手操作的技能。
2.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用数学眼光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策略的多样性;(2)通过操作、观察,发现规律,培养学生探求知识,抽象概括,发现规律的能力;(3)能够尝试解决不同情境的生活问题,体验合作学习的过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锻炼动手操作能力,增强创新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建立三角形的概念,认识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知道三角形的底和高;(2)在观察、实验中发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2.教学难点:掌握在三角形内画高的方法。
人教版数学《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5篇)
人教版数学《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5篇)数学《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一)、内容:《三角形的特性》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80—81页内容,这局部内容包括三角形的定义,三角形各局部名称,三角形的稳定性等。
学生通过上册对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学习对三角形已有了直观熟悉,能够从平面图中分辩出三角形。
例题1:是有关三角形定义的教学,着重是让学生在“画三角形”的操作活动中进一步感知三角形的属性。
抽象出概念。
例题2:着重于三角形的重要特性是“稳定性”,在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
它可以让学对三角形有更为全面和深入的熟悉。
同时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实践力量。
(二)、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看比拟,使学生熟悉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通过试验,使用权学生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培育学生观看,操作力量和应用数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的特性。
(四)、教学难点:在三角形内画高。
二、说教法(一)、情境教学法。
在特定的情境中进展学习,能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
为了解决问题,学生会主动探究新方法,从而将问题的解决和方法融为一体,这样安排有利于亲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操作争论法。
在动手操作,争论沟通时学生各抒己见,这样即启迪学生思维,又能增加其合作意识。
学生动手、动脑,在探究发觉问题的过程中解决问题,真正表达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师在课堂上起到了组织者,引导者与合的作用。
三、说学法。
(一)、自主探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进展仿照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沟通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
因此在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亲身体验。
如:画一画、议一议、说一说等活动发觉新知、建构新知,从而把握新知,培育合作意识和探究品质,进展思维力量和解决问题的力量。
(二)、学以致用,在学完新知后,我准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学问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三角形的基本特性,包括三角形的稳定性、内角和为180度等。
2.培养学生运用三角形特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三角形的稳定性、内角和为180度。
2.教学难点:运用三角形特性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三角形物品,如自行车架、房屋等,引导学生关注三角形的特性。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三角形的认识。
(二)新课讲解1.讲解三角形的基本特性(1)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组成的图形。
(2)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不容易变形。
(3)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
2.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直观感受三角形的稳定性(1)利用三角形模型,让学生观察三角形在受到外力时是否容易变形。
(2)引导学生发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不容易变形。
3.讲解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的性质(1)利用三角形模型,让学生观察三角形内角和。
(2)引导学生发现,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
(三)案例分析1.展示一个实际问题,如“小明想用三根木棍搭一个三角形框架,请问他应该如何选择木棍的长度?”2.学生分组讨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四)巩固练习1.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选取部分学生作业进行讲解,纠正错误。
(五)课堂小结2.强调三角形特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课后作业1.请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设计一个三角形框架,并说明设计原理。
2.家长签字确认,监督孩子完成作业。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案例分析、巩固练习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三角形的特性。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三角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精神。
课后作业的布置,旨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仍需注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的特性》教案
信息化手段支持
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信息化手 段辅助教学。
通过动态演示、交互练习等方式,增强 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提供丰富的学习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资源和信息。
04 课堂活动设计
导入环节:激发兴趣,引出主题
通过展示生活中的三角形物品(如
路标、建筑物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三角形的特点。
针对三角形的分类问题,指导学生观察三角形 的边长和角度特点,掌握各类三角形的特征。
在解决三角形稳定性问题时,引导学生分析三 角形的结构特点,理解稳定性原理,并教授学 生如何运用相关知识解答实际问题。
家长参与辅导建议
1
建议家长与孩子一起回顾三角形的定义、特性和 分类,通过互相提问的方式巩固所学知识。
2
鼓励家长引导孩子观察生活中的三角形,讨论其 稳定性和应用,增强孩子的实践意识和应用能力。
3
家长可以协助孩子完成作业,了解孩子的掌握情 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下次课预习内容提示
预习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关系,了解三角形的基 本性质。
预习三角形的绘制方法,掌握基本作图技巧。
预习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三角形在解决 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到学习活动中。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互相学习、
互相帮助。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 勇气,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和创新。
教学重点与难点
01
教学重点
三角形的特性,包括三角形的定义、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以及三角形的稳
定性。
02
教学难点
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原理以及应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解
提出问题
“为什么这些物品都要设计成三角形呢?”引出三角形的稳定性和特性主题。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5-1 三角形的特性》教案 (10)
五年级数学教案:三角形的特性一、教学内容1. 知识点•认识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认识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学习如何判断三角形的特性•探究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2. 活动设计•通过观察图片,讨论三角形的定义和构成特性•利用实物或画图模型,查找不同类型的三角形•使用角度测量工具,探究三角形内角和是否固定的-过程•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总结规律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能够准确理解三角形的定义和特性•能够辨别和分类不同类型的三角形•能够正确计算三角形内角和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类、推理和总结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态度•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分享成果的精神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不同类型三角形的辨别与分类•三角形内角和的计算方法2. 教学难点•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推导过程•认识特殊类型三角形的特性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一张有关三角形的图片,请学生观察并回答:“什么是三角形?”2. 讲授•教师介绍三角形的定义:三条边之间的关系。
•学生通过观察不同类型三角形图片,学习三角形的分类和特性。
3. 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判断三角形的形状和特性,并做出总结汇报。
•学生使用角度测量工具验证三角形内角和是否等于180度。
4. 总结•教师带领学生回顾当天所学内容,总结三角形的特性和内角和性质。
•学生主动展示自己的思考和理解。
五、课后作业1.完成练习册上相关习题。
2.观察周围的环境,找出三角形的实例。
3.思考:如何证明一个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六、教学反思与改进•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辅导,帮助学生弄懂难点。
•教师可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案例,提高学生对三角形特性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每节课后及时总结教学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以上是本节课关于“三角形的特性”教学内容,希望学生能够认真学习,掌握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提高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五单元《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五单元《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三角形的特性》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三角形的基本特性,包括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内角和以及三角形的边长关系。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活动,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三角形的特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图形知识,他们对三角形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对于三角形的特性和性质,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适当的引导和启发,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特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推理,掌握三角形的基本特性,能够运用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基本特性。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三角形的性质,并能够运用这些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和情境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特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三角形实例,如自行车的三角架、房子的屋顶等,引导学生对三角形产生兴趣,并提问:“你们知道三角形有什么特性吗?”2.探究: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三角形的性质。
可以让学生用小棒或者纸张折出三角形,并观察和讨论三角形的特性。
3.讲解:根据学生的探究结果,总结并讲解三角形的特性,包括稳定性、内角和以及边长关系。
4.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三角形性质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三角形的特性。
四年级下学期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学期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四年级下学期的三角形特性,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特性,包括三角形的定义、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关系、三角形的稳定性等。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识别各种类型的三角形,并能运用三角形的特性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图形的认识,对图形的特性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三角形特性的学习中,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途径,发现和总结三角形的特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特性,能够识别各种类型的三角形。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三角形定义的理解和掌握。
2.三角形边长和角度关系的运用。
3.三角形稳定性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三角形的特性。
2.运用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图形,发现三角形的特性。
3.运用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三角形特性的理解。
4.运用讨论法,让学生通过交流讨论,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三角形的相关图片和实物,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操作。
2.准备三角形特性的相关问题,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交流。
3.准备三角形稳定性实验材料,用于让学生亲身体验和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它们都是什么图形?2.呈现(10分钟)呈现三角形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交流:三角形有什么特性?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三角形?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观察和测量,发现和总结三角形的特性。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运用三角形特性解决问题,如:用三角形的特性判断给定的图形是不是三角形,或者用三角形的特性计算图形的面积等。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举例说明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自行车的三角架、塔吊的三角支撑等。
《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优秀8篇】
《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优秀8篇】《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篇一教材分析《三角形的特性》是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四年级第五单元的内容,三角形是平面图形中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一切多边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并借助三角形来推导有关的性质。
因此,三角形的特性是学习平面图形知识的起点,也为学习平面几何、立体几何打下基础。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线段、角和直观认识了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这一内容的教学进一步丰富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和理解。
学情分析在此之前,学生已经直观的认识了三角形,并且认识了平行四边形、梯形的底和高,还有生活中积累的对三角形认识的丰富体验。
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高是从边上任意一点来画的,而三角形只能从顶点来画,所以正确画出已知底边上的高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还有学生对三角形稳定性的了解还停留在表面,还不能从数学的角度来理解。
因此我主要采用独立探索、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来亲身经历做数学的过程,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理解三角形的意义,知道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画三角形的高。
2、通过实验,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3、经历观察、比较、分析和操作的过程,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美。
教学流程一、理解三角形的意义和特征1、联系生活,情景导入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些漂亮的图片,想不想欣赏一下?神秘的金字塔,古代人们智慧的结晶。
你能找出图中的三角形吗?用手比划一下。
雄伟壮观的斜拉桥,现代高科技的产物。
你发现三角形了吗?在哪里?精美的赛车上有吗?师:从古至今,三角形广泛的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这是为什么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探索三角形的'奥秘。
设计意图:由学生熟悉的生活导入,在情境中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达到旧知迁移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合作等学习活动,从而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征。
2、在操作过程中体会高的概念,感受三角形底和高的含义,会画三角形的高。
3、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三角形有基本特征,会画三角形的高。
教学难点:
掌握三角形高的画法。
教学方法:
教法(引导发现法、直观演示法)
学法(观察法、动手操作、合作学习法等)
教学准备:三角板(PPT课件)、小棒、自制三角形和四边形等。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情境导入
请同学们看看这几幅图,找一找这几幅图中有什么共同点?(课件出示有关三角形的图片) 生:(这几幅图里都有三角形)
师:同学们说说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还能看到三角形?(生自由回答)
师:既然生活中这么多的地方都用到了三角形,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三角形的有关特性。
板书课题:三角形的特性。
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1、学习三角形的特征
(1)画一画:请同学们自己画一个三角形,画的时候想一想你画的这个三角形都有些什么特征?
(2)生出示自己画的三角形,并说说你们画的这些形状各异、大小不同的三角形,都有什么共同之处?
(3)课件出示三角形,学生说说老师画的三角形和你们的三角形都有哪些共同的地方?
(4)学生说出三角形的特征:(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5)出示三角形的特征
(6)现在你们能用一句话来说一说什么是三角形了吗?生小组合作完成。
生1: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的图形。
生2: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
生3: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课件出示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三角形。
师强调:围成
(7)出示一些不是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学生来判断是否是三角形。
(8)如果把你们画的三角形全部放在一起,怎样来区分它们呢?我们通常用字母来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请同学们用字母给自己画的三角形取一个名字。
师出示标有字母ABC的三角形。
2、学习三角形的高。
(1)出示两个高低不一的三角形,学生观察说一说这两个三角形谁高?什么是三角形的高?(学生讨论并回答)师作指导性提示:高是指从顶点到底边的垂线。
师:以前我们学过画垂线,是怎样画的?(三角板的两条直角边),以前我们学过画平行四边行的高,现在请同学们试着画一下三角形的高。
(2)学画三角形的高。
以小组为单位给三角形画高。
(教师指导)并指名学生板演,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怎样画的?
(3)学生总结三角形高的画法: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4)师屏幕展示高的画法,学生跟着画,共同总结如何画三角形的高。
(5)刚才我们画了三角形的高,三角形只有一条高吗?
生:三角形有三条高,为什么?因为一个三角形有三个顶点。
(6)课件展示
(7)生练习画不同三角形的高。
(师指导)
3、学习三角形的特性。
(1)生用3根小棒摆三角形,用4根小棒摆四边形,看看各能摆出几个?(小棒的长度都一样)
(2)学生反馈所摆三角形和四边形的情况。
(三角形只能摆一个,四边形能摆几个),启发生:为什么呢?
(3)教师出示准备好的木条钉成的三角形和四边形,学生拉一拉,看看你能发现什么?(三角形不变形,具有稳定性)
板书: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4)就因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所以三角形在生活中用处非常广泛,出示图片,看看哪些地方用到了三角形?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应用,回答课件出示的问题。
三、巩固新知
指导生完成第60页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1:什么是三角形?
生2:三角形的特征(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生3:什么三角形的高,怎样画高?(师强调:高是垂线、虚线、标上垂直符号、写上高)
生4: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及三角形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特性
1、三角形的特征:每个三角形都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2、三角形的高
3、三角形具有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