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学_Ch01 向量分析
电磁场矢量分析讲解共47页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知道。——苏联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罗伯斯 庇尔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第1章 矢量分析电磁场理论
电磁场与电磁波
北京邮电大学
28
标量的“梯度”
梯度是表示 标量最大空间增长率的 大小和方向的矢量。
等值面: •等温线 •等高线
b a
等值 面
d c
u
dl
u du
?“爬山” 同样的增量情况下 沿什么方向最“陡”?
o
l
l dl
——数学模型:标量函数u,沿某个方向的变化率情况
电磁场与电磁波
x
电磁场与电磁波
y
d
北京邮电大学
R sin d
24
微分面积
aR dR
a ( R d )
dS
a ( R sin d )
z
d
R sin
y
d S R a R ( R sin d ) ( Rd ) d S a ( R sin d ) dR d S a ( Rd ) dR
z
z平面
r柱面
x
电磁场与电磁波
平面
y
18
北京邮电大学
z
z平面
r , , z
顶视图
O
r柱面
x
y
y a ay
ax
x , y , z
x
北京邮电大学
ar
电磁场与电磁波
19
柱面坐标系中微分长度、面积、体积
微分面积 d S d S r a r ( r d ) dz d S a drdz d S z a z ( r d ) dr
(1)作图法
电磁场理论 第一章 矢量分析
●标量场的方向导数和梯度 ●矢量场的通量和散度 ●矢量场的环量和旋度 ●亥姆霍茨定理
1.场的概念 1.场的概念
1.1 矢性函数
模和方向都不变的矢量称为常矢, 如某物体所受到的重力。 而在实际问题中遇到的更多的是 模和方向或两者之一会发生变化的矢 量,这种矢量我们称为变矢,如沿着 某一曲线物体运动的速度v等。
直角坐标系中散度的计算公式 divA = ∇⋅ A = ∂Ax + ∂Ay + ∂Az ∂x ∂y ∂z
三、散度的物理意义 矢量的散度是一个标量,是空间坐标点的函数。 ◇ 矢量的散度是一个标量,是空间坐标点的函数。 散度代表矢量场的通量源的分布特性。 ◇ 散度代表矢量场的通量源的分布特性。
∇• A = 0 (无源) (无源 无源) ∇ A
∫
c
A ⋅ dl
∆S = n∆S
P
C
环量的计算
A
过点P 作一微小曲面∆S,它的边界曲线记为 它的边界曲线记为C,面的法线方与曲线绕向成右手 ◇ 过点 作一微小曲面 它的边界曲线记为 面的法线方与曲线绕向成右手 螺旋关系。 收缩至P 点附近时 螺旋关系。当∆S 收缩至 点附近时,存在极限 lim
∫
c
Α ⋅dl ∆S
∂u ∂n
可得
∂u = grad u ⋅ el ∂l
∂u ∂x = grad u ⋅ ex ∂u ⇒ = grad u ⋅ e y ∂y ∂u = grad u ⋅ ez ∂z
在直角坐标系中梯度的计算公式
∂u ∂u ∂u grad u = ex + ey + ez = ∇u ∂x ∂y ∂z
ch1矢量分析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by H.Y.LIU
标量与矢量相乘
ˆAkA e ˆx kAx e ˆ y kAy e ˆz kAz kA e
矢量点乘(点积、标量积)dot product
适用于电通量的计算
A B AB cos A B Ax Bx Ay By Az Bz 交换律: B B 分配律: (B C) A B C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by H.Y.LIU
Chapter 1 Vector Analysis
§1.1 矢量代数
矢量 vector
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质量(mass),温度(temperature),
压力(pressure),能量(energy)
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速度(velocity),动量(momentum), 力矩(torque),加速度(acceleration )
电磁场x
• 变矢:矢量的模和方向或者两者之一发生变化,例如物体沿曲 线运动的速度。 • 常矢:矢量的模和方向都保持不变,例如重力。 矢量可采用有向线段、文字、单位矢量、分量表示等多种方式来 描述。
z
分量(component)
A
Az
ˆA e
ˆ x Ay e ˆ y Az e ˆz Ax e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by H.Y.LIU
Example
例1:将A改為磁场B時,則环流源为穿过表面S的电流密度. 定理左 式代表环绕曲线C的磁场的净环流.
C
则公式变为 B d l 0 I enclosed Ampere’s Law
1-0_矢量分析(电磁学基础)
A B B A 若 A B ,则 A B AB
若 A // B ,则 A B 0
Bx
By
Bz
B
AB sin
矢量A 与B 的叉积
A
矢量分析
(5)矢量的混合运算 —— 分配律 ( A B) C A C B C ( A B) C A C B C —— 分配律 A ( B C ) B (C A) C ( A B) —— 标量三重积 A ( B C ) ( A C ) B ( A B)C —— 矢量三重积
面元矢量
dS e dl dl z e ddz dS e dl dl z e ddz dS z ez dl dl ez dd
体积元
dV dddz
矢量分析
3、球面坐标系 坐标变量
14
坐标单位矢量 er , e , e
u 取得最大值的方向 l
22
意义:描述标量场在某点的最大变化率及其变化最大的方向 表达式中 称为哈密顿算子
ex ey ez x y z
直角面坐标系中
矢量分析
23
不同坐标系中梯度的表达式:
u u u u e ey ez 直角面坐标系 x x y z
z z z0 (平面 )
12
x, y, z
o
ez
坐标单位矢量 ex , e y , ez
位置矢量 线元矢量
ex
P
ey
点 P(x0,y0,z0)
cha1[1]中山大学电磁学课件 (4)
第六章6.1相对论的基本原理和时空理论6.2 洛伦兹变换的四维形式 四维协变量6.3 相对论力学6.4 电动力学的相对论协变性6.5电磁场中带电粒子的拉格朗日量和哈密顿量6.1相对论的基本原理和时空理论认为时空和质量的测量有绝对意义,与观测者所处的参考系无关,这种绝对时空和绝对质量观念是经典力学的“公理”基础,其集中反映便是伽俐略变换.但从19世纪后期起,一些物理学家逐渐发现这种观念与电磁现象和高速运动的实验事实不符.迈克尔孙等人的光速测量实验,否定了电磁波传播问题上的“以太”媒质说,从而也就否定了特殊参考系的存在.爱恩因斯坦于1905年创立了狭义相对论.爱因斯坦假设相对性原理——物理定律在所有惯性系都有相同的形式;光速不变原理——真空中的光速在所有惯性系沿任何方向都是常数,与光源的运动 c 无关.间隔不变性 间隔不变性是相对性原理与光速不变原理的数学表述.设惯性系Σ中,任意两事件的时空坐标为和,定义两事件的间隔为),,,(1111t z y x ),,,(2222t z y x 21221221221222)()()()(z z y y x x t t c s −−−−−−−= (6.1)在另一惯性系Σ中,这两事件的时空坐标为′),,,(1111t z y x ′′′′,),,,(2222t z y x ′′′′,间隔为 21221221221222)()()()(z z y y x x t t c s ′−′−′−′−′−′−′−′=′ (6.2)惯性系概念要求时空坐标变换必须是线性变换,即,,而当两个惯性系的相对速度时,这两个惯性系将等同于一个惯性系.因而对任何两个惯性系,应当有22As s =′22s A s ′′=0→v 22s s =′ (6.3)洛伦兹变换 设惯性系Σ以速度沿惯性系Σ的′v x 轴正向运动,两参考系相应坐标轴平行,时刻两参考系的原点重合(一个事件),由(6.3)式,可导出任一事件的时空坐标从0=′=t tΣ系到Σ系的变换——洛伦兹变换′)(vt x x −=′γ, y y =′, z z =′, )(2x cv t t −=′γ (6.4) 其中 211/βγ−=, c v /=β (6.5)将(6.4)式中的v 换为v −,可得逆变换.当c v <<, (6.4)过渡到伽俐略变换.因果律与相互作用的最大传播速度 洛伦兹变换表明,时空的测量有相对意义,即测量结果与观测者所处的参考系有关,这是相对论时空观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是认为事物发展变化的因果关系有绝对意义,即因果关系不因参考系的变换而改变,从时间次序来说,就是在一个惯性系中,作为结果的事件必定发生在作为原因的事件之后,变换到任何其它惯性系,都必须保持这一时间次序.从这一要求出发,由间隔不变性或洛伦兹变换,可得出推论——真空中的光速c 是自然界一切相互作用传播速度的极限.间隔分类 在任何一个惯性系中,任何两事件的间隔只能属于如下三种分类之一: 类时间隔 ;类光间隔 ;类空间隔 .02>s 02=s 02<s 在一个惯性系中有因果关系的两事件,两者之间必定存在某种相互作用,其传播速度只能小于c 或等于,因而有因果关系的两事件之间隔必定类时或类光,变换到任何其它惯性系,绝对保持因果关系,相互作用的传播速度仍然小于或等于c ,即间隔仍然类时或类光.在一个惯性系中无因果关系的两事件(间隔可以是类空、类时,类光),变换到任何其它惯性系,绝对保持非因果关系.c c 同时相对性 在某个惯性系中,如果两事件于不同地点同时发生,即这两事件无因果关系,由洛伦兹变换可推知,在其它惯性系看来,这两事件的发生不同时.这意味着,在某个惯性系不同地点对准的时钟,在其它惯性系看来没有对准.运动时钟延缓效应(时间膨胀) 在物体静止的参考系Σ′中,测得任一过程进行的时间τΔ,称为这过程的“固有时”.由洛伦兹变换,在其它惯性系Σ中,测得这过程进行的时间变慢了:τΔγβτΔΔ=−=21t (6.6)这效应对于两个惯性系来说是相对的,即在Σ系上看Σ′系的时钟变慢,在Σ系上看Σ系的时钟也变慢.但是在有加速运动的情形,时间延缓效应是绝对效应.′运动尺度缩短效应(洛伦兹收缩) 当物体以速度v 相对于惯性系Σ运动,若在平行于运动方向上这物体的静止长度为,由洛伦兹变换,在Σ系中测得这长度缩短为0l γβ/0201l l −=l = (6.7)这效应对于两个惯性系来说,也是相对的.但在垂直于运动的方向上,这一效应不会发生.时钟延缓与尺度缩短效应,是在不同参考系中观察物质运动在时空关系上的客观反映,是统一时空的两个基本属性,而且两者是相关的,与运动的具体过程和物质的具体结构无关.速度变换 由洛伦兹变换(6.4),可导出物体速度从惯性系Σ到Σ′之间的变换21/c vu v u u x x x -−=′, )(12/c vu u u x y y -γ=′, )(12/c vu u u x z z -γ=′ (6.8) 将换为,可得逆变换.可以证明,若在一个参考系中物体的速度v v −c u <,变换到任何其它参考系仍有.仅当,(6.8)式才过渡到经典速度变换.c u <′c v <<6.2 洛伦兹变换的四维形式 四维协变量相对论认为时空是统一的.为此将三维空间与第四维虚数坐标ict x =4统一为四维复空间)()(4321x x x x ict x ,,,,==x μ (6.9)于是当Σ系以速度v 沿Σ系的轴正向运动时,洛伦兹变换(6.4)可表为′1x νμνμx a x =′ (1,2,3,4,=νμ) (6.10)重复指标(上式中右方的ν)意味着要对它从1至4求和.变换系数构成的矩阵为μνa ⎥⎥⎥⎥⎦⎤⎢⎢⎢⎢⎣⎡−=γβγβγγ000100001000i i a (6.11) 由于洛伦兹变换(6.10)满足间隔不变性(6.3),亦即==′′μμμμx x x x 不变量 (6.12)因此,洛伦兹变换是四维时空中的正交变换,即变换矩阵满足ντμτμνδ=a a (6.13)(6.10)的逆变换为ττμμx a x ′= (6.14)在洛伦兹变换下,按物理量的变换性质分类为:标量(零阶张量,不变量) s s =′ (6.15)四维矢量(一阶张量) νμνμV a V =′ (6.16) 四维二阶张量 λττνλμνμT a a T =′ (6.17) 例如,间隔和固有时就是洛伦兹不变量.可以证明,每一类四维协变量的平方都是洛伦兹变换下的不变量.利用这一普遍规律,可将物体的速度和光速,能量和动量,电荷密度和电流密度,标势和矢势,电场和磁场等物理量统一为四维协变量,由此可以清楚地显示出被统一起来的物理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将描写物理定律的方程式表示成相对性原理所要求的协变形式.6.3 相对论力学相对论力学方程 在低速运动情形下,经典力学方程dt d /p F =在伽利略变换下满足协变性.为使高速运动情况下力学方程也满足协变性,构造 四维速度 )(1,)(1(22u/c ic u/c d dx U −−==uτμμ (6.18) 四维动量 )(1,)(1(220200u/c c m c i u/c m U m P −−==u μμ (6.19) 四维力 ),())(1,)(1(22u K K u F F⋅=−⋅−=ci u/c c i u/c K μ (6.20) (四维加速度τμμd dU a /=),其中u 是三维速度,F 是三维力,u F ⋅是力的功率,K 是四维力的空间分量.由于固有时τd 和静止质量是洛伦兹不变量,因此、和都是按(6.16)方式变换的四维协变矢量,于是相对论力学方程0m μU μP μK τμμd dP K = (6.21) 在洛伦兹变换下满足协变性.由2)(1u/c dt d -=τ,这方程包含的两个方程为dtd u/c m dt d p u F =−=))(1(20 (6.22) dtdW u/c c m dt d =−=⋅))(1(220u F (6.23) 相对论质量、动量和能量 由方程(6.22)和(6.23)可知,高速运动情形下物体的质量、m动量p 和能量W 分别为020)(1m u/c m m γ=−= (6.24) u u u p 020)(1m m u/c m γ==−= (6.25)20220220)(1c m T mc c m u/c c m W +===−=γ (6.26)质速关系(6.24)表明,物体的质量m 随其运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加,即质量测量与时空测量一样,存在相对论效应.仅当u u c <<,才有0m m ≅,此时相对论动量(6.25)过渡到经典动量.质能关系(6.26)中,是运动物体或粒子的总能量,是其静止能量, 是其相对论动能.仅当物体或粒子的速度u p 0m =2mc 20c m 20)(c m m T -=c u <<,才有,即非相对论动能.220/v m T ≅质能关系的重要意义在于它表明,一定的质量来源于一定的相互作用能量.由可推知,静止质量20c m 00≠m 的粒子,必定有静止能量,因而应当存在某种深层次的内部结构,物体或粒子的静止质量,来源于其内部存在的相互作用能量.由多粒子组成的复合物之所以出现质量亏损,便是这复合物内部的粒子存在一定相互作用能(结合能)的反映.(6.19)式表示的四维动量,是将相对论动量p 和能量W 统一起来的协变矢量:)(c iW P /p ,=μ (6.27)在物体或粒子静止的参考系Σ中,其动量′0=′p ,能量,在任一惯性系Σ中,设其动量为,能量为W ,由的平方是洛伦兹变换下的不变量,可得物体或粒子在任何惯性系中能量、动量和质量的普遍关系式20c m W =′p μP 42022c m c p W += (6.28)由(6.26)和(6.28),可得粒子静止质量的一种表达式TcT c p m 22220−= (6.29) 即通过测量粒子的动量p 和动能T ,可计算其静止质量.0m光子的能量和动量 由质能关系(6.26)可推知,以速度c u =运动的粒子,例如光子,其静止质量应当为零,即这类粒子应当没有内部结构.由波粒二象性,光子能量为0m ωh =W ,其中ω为角频率,π2/h =h ,为普朗克常数.因光子h 00=m ,由(6.28)式,其动量为k k /p h h ==0)(c ω,0)(k /k c ω=为波矢量,表示光子运动方向的单位矢量.0k 6.4 电动力学的相对论协变性相对论电动力学方程 定义四维算符μμ∂=∂∂∇=∂∂1,(tic x (6.30) μμμμ∂∂=∂∂∇=∂∂∂∂22221tc x x - (6.31) μ∂是协变矢量算符,是标量算符.μμ∂∂电流是电荷的运动效应,而电荷电流是电磁势和电磁场的激发源.因此,有理由将电荷密度ρ与电流密度u J ρ=,标势ϕ与矢势A ,电场E 与磁场,统一为四维协变量.B 四维电流密度 ),(0ρρμμic U J J == (6.32)四维势 ),(c i A /A ϕμ= (6.33)其中,带电体静止时的电荷密度0ρ是洛伦兹标量,和均按(6.16)变换.由μJ μA A B ×∇=,t ∂∂−−∇=A/E ϕ构造电磁场张量μννμμνA A F ∂−∂= (6.34)它按(6.17)变换.这是一个反对称张量,其矩阵形式为⎥⎥⎥⎥⎦⎤⎢⎢⎢⎢⎣⎡−−−=0000321312213123/c iE /c E i /c iE /c iE B B /c iE B B /c iE B B F ---μν (6.35) 构造四维洛伦兹力密度),(0c i J F U F f J/E f ⋅===νμννμνμρ (6.36)它按(6.16)变换,其中是三维洛伦兹力密度,f J E ⋅是电场对电荷作的功率密度.于是,电动力学的基本方程电荷守恒定律 0=∂μμJ (6.37)洛伦兹规范 0=∂μμA (6.38)达朗贝尔方程 μμννμJ A 0−=∂∂ (6.39)麦克斯韦方程 μμννμJ F 0=∂0=∂+∂+∂λμννλμμνλF F F (6.40)能量动量守恒定律 μλλμT f ∂= (6.41)都满足相对论协变性.(6.41)式是将第一章的能量守恒方程(1.19)和动量守恒方程(1.20)统一起来的四维形式,其中是将电磁场的能量密度、能流密度μλT w S 、动量密度g 和动量流密度→→T 统一起来的协变张量——电磁场的能量动量张量:)41(10ντντμλνλμνμλδμF F F F T += (6.42) 其矩阵形式为⎥⎥⎥⎥⎦⎤⎢⎢⎢⎢⎣⎡−−−−−−−−−−−−−−−=w /c iS /c iS /c iS icg T T T icg T T T icg T T T T 321333323122322211131211μλ(6.43) 它是一个无迹对称张量,即,λμμλT T =0=μμT .势和场的相对论变换 在参考系变换下,电荷与电流存在相对性,电磁势和电磁场必然也存在相对性.当惯性系Σ以速度沿Σ系轴的正向运动时,电磁势按变换,即′v 1x νμνμA a A =′)(211ϕγcv A A −=′, 22A A =′, 33A A =′, )(1vA −=′ϕγϕ (6.44) 电磁场按变换,即 λττνλμνμF a a F =′////E E =′,////B B =′ ⊥⊥×+=′)(B v E E γ, ⊥⊥×−=′)(2E v B B c γ (6.45)其中下标∥表示与运动方向平行的分量,⊥表示垂直分量.将(6.44)式和(6.45)式中的改为,即得逆变换.v v -相位是反映电磁波客观状态的物理量.在参考系变换下,电磁波的相位t ωφ−⋅=x k 是不变量.构造四维波矢量),(c i k /k ωμ= (6.46)它与四维时空的乘积,应当反映出参考系变换下相位的不变性.因此,四维波矢量必定按变换.当光源沿Σ系轴的正向以速度运动时,便有 ),(ict x x =μνμνμk a k =′1x v )(211ωγcv k k −=′, 22k k =′, 33k k =′, )(1vk −=′ωγω (6.47) 由此可得相对论多普勒效应与光行差的表达式)cos (10θβγωω−=, )(cos sin tan βθγθθ+′′= (6.48) 其中,ωω′=0为光源静止参考系Σ′系中的辐射频率,θ′是波矢k ′即辐射方向与轴正向的夹角;1x ω是在Σ系中观测到的频率,θ是这参考系中辐射方向与光源运动方向的夹角.6.5电磁场中带电粒子的拉格朗日量和哈密顿量静止质量为,电荷为的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以速度0m e v 相对于Σ系运动时,粒子的相对论运动方程为)(B v E p ×+=e dtd (6.49) v v p 0m m γ==为粒子的动量.由A B ×∇=,t ∂∂−−∇=A/E ϕ,可导出粒子的拉氏量)(20A v /⋅−−−=ϕγe c m L (6.50)而L γ和作用量都是洛伦兹变换下的不变量:S μμγU eA c m L +−=20 (6.51)∫∫==τγLd Ldt S (6.52)由广义动量的定义,可得粒子的正则动量和哈密顿量i i qL P &∂∂=/P H : A p A v P e e m +=+=0γ (6.53)ϕe c m c e L H ++−=⋅=42022)(A P v P - (6.54)于是拉格朗日方程0)(=∂∂∂∂i i q L qL dt d -& (6.55) 和正则运动方程i i P H q ∂∂=&, ii q H P ∂∂−=& (6.56) 均与方程(6.49)等价.哈密顿量(6.54)第一项是粒子的相对论能量,故可构造四维正则动量),(c iH eA p P /P =+=μμμ (6.57)由此可得相对论正则运动方程μμP H q∂∂=&, μμq H P ∂∂−=& (6.58)。
电磁场 数学预备知识 向量分析
Δl 0
梯度是一个向量。 某点梯度的大小等于该点的最大方向导数,某点 梯度的方向为该点具有最大方向导数的方向。 在直角坐标系中,标量场 的梯度可表示为
grad e x ey ez x y z
式中grad 是英文字 gradient 的缩写。
若引入算符,在直角坐标系中该算符 可表 示为
旋度定理(斯托克斯定理)
S
(curlA) dS
l
A dl 或者
S
( A) dS A dl
l
从数学角度可以认为旋度定理建立了面积分和线 积分的关系。从物理角度可以理解为旋度定理建立了
区域 S中的场和包围区域 S 的边界 l 上的场之间的关
系。因此,如果已知区域 S 中的场,根据旋度定理即 可求出边界 l 上的场,反之亦然。
Q 满足下列等式
V
[( P ) ( Q ) P Q ]dV
S
P Q dS
式中S 为包围V 的闭合曲面,面元 dS 的方向为S 的外 法线方向,上式称为向量第一格林定理。
基于上式还可获得下式:
V
[Q ( P ) P ( Q Q P ] dS
此式称为向量第二格林定理。
格林定理建立了区域 V 中的场与边界 S 上的场
之间的关系。因此,利用格林定理可以将区域中场的
求解问题转变为边界上场的求解问题。 格林定理说明了两种标量场或向量场之间应该满 足的关系。因此,如果已知其中一种场的分布特性,
结论:温度沿P5方向变化最大,如图17。由此,我们将引出 梯度的概念。
1. 标量场的方向导数与梯度
电磁场与电磁波第1章矢量分析
例:已知一矢量场F=axxy-ayzx, 试求:
(1) 该矢量场的旋度;
(2) 该矢量沿半径为3的四分 之一圆盘的线积分, 如图所 示, 验证斯托克斯定理。
y B
r= 3
O
Ax
四分之一圆盘
第 7、8 学时 1.4 标量的方向导数和梯度
1.4.1标量的方向导数和梯度
一个标量场u可以用一个标量函数来表示。在直角坐标 系中, 可将u表示为
lim l A dl
SP S
称固定矢量R为矢量A的 旋度,记作
rotA=R
上式为旋度矢量在n方 向的投影,如图所示, 即
A dl
lim l
SP S
rotn A
ro tA
n
旋涡面
P l
旋度及其投影
矢量场的旋度仍为矢量。在直角坐标系中,旋度的表达式为
rotA
ax
Az y
Ay z
a
y
Ax z
Az x
z
l
式 中 , 当 Δl→0 时 δ→0 。 将 上 式 两 边 同 除 以 Δl 并 取 极限得到方向导数的计算公式:
u u cos u cos u cos
l x
y
z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其中,cosα, cosβ, cosγ为l方向的方向余弦。
1.4.4 标量场的梯度
1. 梯度的定义
方向导数为我们解决了函数u(P)在给定点处沿某个方向的 变化率问题。然而从场中的给定点P出发,标量场u在不 同方向上的变化率一般说来是不同的,那么,可以设想,
▽ ·(▽ ×A)≡0
即如果有一个矢量场B的散度等于零,则该矢量B就可 以用另一个矢量A的旋度来表示,即当 ▽ ·B=0 则有
《电磁场理论》第一章 矢量分析1
3)由于标量函数 u ( x , y , z ) 为单值的,因此标量场的等值面互不相交(如图 1.1.3 所
示)。 3.矢量场的矢量线
ur
在矢量场中,各点的场量是随空间位置变化的矢量。因此,一个矢量场 A 可以用一个
矢量函数来表示。在直角坐标系中可表示为
ur ur
ur r
A A(x, y, z) A(r )
rr
当右手四个手指从矢量 A 到 B 旋转 时大拇指的方
图 1.1.2 两矢量的叉积
向,如图 1.1.2 所示,即
r
r
r
ur ur ur ur
ex
ey
ez
r
A B | A || B | sin e n
A x
A y
A z
B
B
x
y
rr
B z xr
( A y B z A z B) xy e y ( e
r E
(
r r
)
)。
2.标量场的等值面 在标量场中,各点的场量是随空间位置变化的标量。因此,一个标量场 u 可以用一
个标量函数来表示。例如,在直角坐标系中,可表示为
r u u(x, y, z) u(r )
(1.18)
在标量场中,为了形象直观地描述物理量在空间的 分布状况,常常要考察场中物理量取得相同值的点,引
r e
x
,
r e
y
r ,e
z
分别表示三个坐标轴方向的单位矢量,如果矢量
ur A
在
x,
y,
z
三个坐标轴上的投
ur
影分别为 A , A , A ,则矢量 A 表 Nhomakorabea为x
第1章电磁学矢量分析
2.矢量:不仅有大小,而且有方向的物理量。
如:力 F 、速度 v 、电场 E 等
ˆ 矢量表示为: A | A | a
其中: | A | 为矢量的模,表示该矢量的大小。
ˆ 为单位矢量,表示矢量的方向,其大小为1。 a
所以:一个矢量就表示成矢量的模与单位矢量的乘积。
电磁场与电磁波
第1讲 矢量分析
ˆR Rd a ˆ R sin da ˆ dl dRa
面元:
ˆR dSR R2 sin d da
ˆ dS R sin dRda
ˆ dS RdRd a
体元:
dV R2 sin dRd d
电磁场与电磁波
第1讲 矢量分析
4. 正交曲线坐标系:
A B ˆn a A B
ˆx a
ˆy a
ˆz a
ˆ x 10a ˆ y 30 a ˆz A B 2 6 3 15a 4 3 1
| A B | 152 (10) 2 302 35
1 ˆn (3a ˆ x 2a ˆ y 6a ˆz ) a 7
在正交曲线坐标系中,其坐标变量 (u1 , u2 , u3 )不一定都是
长度,其线元必然有一个修正系数,这些修正系数称为拉梅
系数,若已知其拉梅系数 h1 , h2 , h3 ,就可正确写出其线元、 面元和体元。
ˆu1 h2du2a ˆu2 h3du3a ˆu3 •线元: dl h1du1a
电磁场与电磁波
第1讲 矢量分析
三、矢量微分元:线元、面元、体元
例: F dl , B dS , dV 其中:dl , dS 和 dV 称为微分元。
dS
dl
《电磁场与电磁波》第一章 矢量分析
y B
x
§1-4 标量场的方向导数与梯度
一、方向导数 标量场在某点的方向导数表示标量场在该点沿某一 方向的变化率。
l
例如标量场 在 P 点沿 l 方向上的 方向导数
l
P
Δl
P
P
定义为
lim (P) (P) l P Δl 0 Δl
例1 三维高度场的梯度
例2 电位场的梯度
三维高度场的梯度 高度场的梯度 • 与过该点的等高线垂直; • 数值等于该点位移的最大变化率; • 指向地势升高的方向。
电位场的梯度 电位场的梯度 • 与过该点的等位线垂直; • 数值等于该点的最大方向导数; • 指向电位增加的方向。
四、梯度运算的基本公式
c 0 c c f 、 、 为矢量A的方向余弦。
则: A A ea ex A cos e y A cos ez A cos 标积的几何意义
y
设 其中
A A ex
B Bx ex By ey
B
By B cos( ) B sin 2 所以 A B A B cos
结合律: ( A B) C A ( B C )
标量乘矢量:
A Ax e x Ay e y Az e z
§1-3 矢量的标积和矢积
一、矢量的标积
A Ax e x Ay e y Az e z
矢量A与矢量B的标积定义为:
B Bx ex By e y Bz ez
例
计算 1 及 1 。这里 R 为空间 P 点与 P 点之间的距离,
电磁场课件第一章_矢量分析7
(2 2 )dV ( ) dS
V
S
(2 2 )dV ( )dS
V
S n
n
上两式称为标量第二格林定理。
格林定理说明了区域 V 中的场与边界 S 上的场之间的关系。 因此,利用格林定理可以将区域中场的求解问题转变为边界上 场的求解问题。
此外,格林定理反映了两种标量场之间满足的关系。因此, 如果已知其中一种场的分布,即可利用格林定理求解另一种场 的分布。
导数,那么,可以证明该两个标量场 及 满足下列等式:
S
,
V
en
V (
2 )dV
S
n
dS
式中S 为包围V 的闭合曲面, 为标
量场 在 S 表面的外法线 en方n向上
的偏导数。
根据方向导数与梯度的关系,上式又可写成
V ( 2 )dV S ( ) dS
以上两式称为标量第一格林定理。
46
基于上式还可获得下列两式:
格林定理广泛地用于电磁理论。
1. 拉普拉斯运算
• 标量拉普拉斯运算2u
概念: (u) 2u
2 —— 拉普拉斯算符
计算公式: 直角坐标系
2u 2u 2u 2u x2 y2 z2
圆柱坐标系
2u
1
(
u
)
1
2
2u
2
2u z 2
球坐标系
2u
1 r2
r
(r2Leabharlann u ) rr21
sin
(sin
u )
r2
1
sin2
2u
2
44
• 矢量拉普拉斯运算 2F
概念: 2F ( F ) ( F )
直角坐标系中: 2 F
《电磁学》第0章 第0.2节 矢量分析(4学时)资料
写成行列式形式为
A B B A
B
——矢量的标积不符合交换律 若 A B ,则 A B AB 若 A / / B ,则 A B 0
2018/12/4 第8 页
AB sin
矢量A 与B 的叉积
A
《电磁学》
《电磁学》 第0章 矢量分析(4学时)
林志立
华侨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Email:zllin@
QQ群:200310752
《电磁学》第0章 矢量分析
第 1章
矢量分析
矢量分析是研究电磁场的空间分布及其变化规律 的数学工具。
本章主要内容:
矢量代数、常用正交坐标系、
标量场的梯度、矢量场的散度、矢量场的旋度、 拉普拉斯运算、亥姆霍兹定理。
(2)标量乘矢量 kA ex kAx ey kAy ez kAz (3)矢量的标积(点积)
B
Hale Waihona Puke A A B AB cos Ax Bx Ay By Az Bz A B B A ——矢量的标积符合交换律 A B AB A B 0 A / /B A B
矢量的加减符合交换律和结合律
交换律:
结合律:
A B B A A ( B C ) ( A B) C
2018/12/4 第6 页
B B
A B
矢量的减法
A
华侨大学《电磁学》课程教研组
7 0章 矢量分析 《电磁学》第
直角坐标 VS 圆柱坐标系
y e
ey
φ
e ez
CH1 电磁工程理论基础
d 2V ( z ) 2 V ( z) 0 2 dz
一、微波传输线理论
无耗传播参数:
(Zc , )
z V ( z ) V ( z ) V ( z ) V0 e j z V0 e j z
U z U z
U 0 U 0
0
传输波
截止波
Zc b Zw a
单模传输:
a c 20 c10 2a
cmn
2
(a 2b)
1.2 电磁工程等效电路方法
一、微波传输线理论
“均匀”:截面尺寸、形状和媒质沿传播方向不变,场分析。 “等效”:所有线等效为平行双线,“传输线理论”分析。 等效 TE/TM “化场为路” 有限长问题
2 E k E jJ J 2 2 E k E jJ j
2
k
v 1
Helmhotz方程
总结:电磁场求解“场”方法 1.有源问题: Maxwell 方程 : H J jE
场场关系:电磁波 时变场静态场 线性关系:叠加原理
2.时谐场:正弦或余弦 瞬态式: E r , t E0 (r )cos(t (r ))
E0 (r ) 实函数
j ( r ) jt jt E ( r ) e e Re E ( r ) e 复数式: E r , t Re 0
波节 波腹 波腹 波节(电压) 波节 波腹 波节 波节 波腹(电流) 波腹 行驻波状态:0 z 1 ,部分反射,负载吸收部分功率
PL P P 1 U0 2Z c
2
1 0
最新-《电磁场与电磁波》第1章矢量分析-PPT文档资料
电磁场与电磁波
第1章 矢量分析
在直角坐标系中,两矢量的叉积运算如下: z
A B ( A x a ˆ x A y a ˆ y A z a ˆ z ) ( B x a ˆ x B y a ˆ y B z a ˆ z )
o y
x
(A y B z A z B y )a ˆx (A z B x A x B z)a ˆy (A x B y A y B x )a ˆz
电磁场与电磁波
第1章 矢量分析
矢量: AAxa ˆxAya ˆyAza ˆz
z
模的计算: |A| Ax2Ay2Az2
Az
A
单位矢量:
a ˆ|A A||A A x|a ˆx|A A y|a ˆy|A A z|a ˆz
o
Ax
cosa ˆxcosa ˆycosa ˆz x
Ay
y
方向角与方向余弦: , ,
2.矢量:不仅有大小,而且有方向的物理量。
如:力 F 、速度 v 、电场 E 等
矢量表示为: A | A | aˆ
其中:|
A
|
为矢量的模,表示该矢量的大小。
aˆ 为单位矢量,表示矢量的方向,其大小为1。
所以:一个矢量就表示成矢量的模与单位矢量的乘积。
电磁场与电磁波
第1章 矢量分析
例1:在直角坐标系中, x 方向的大小为 6 的矢量如何表示?
定义: A B C |A ||B ||C |s inc o s hBC A
含义:
C
标量三重积结果为三矢量构成
的平行六面体的体积 。
B
电磁场与电磁波
第1章 矢量分析
V A ( B C ) C ( A B ) B ( C A ) hBC
电磁场课件第一章_矢量分析2
1. 直角坐标系
坐标变量 x, y, z
坐标单位矢量 ex , ey , ez
位置矢量 线元矢量
r ex x ey y ez z dl exdx eydy ezdz
面元矢量
dSx exdlydlz exdydz
z z0(平面)
P(0,0, z0)
0
(圆柱面)
0(半平面)
圆柱坐标系
圆柱坐标系中的线元、面元和体积元
3. 球坐标系
0(圆锥面)
坐标变量
r,,
坐标单位矢量 er , e , e
r r0
(球面)
位置矢量 线元矢量
r err
dl
er dr
e
rd
e
rsind
0(半平面)
球坐标系
y
x
直角坐标系的长度元、面积元、体积元
2. 圆柱坐标系
坐标变量
,, z
坐标单位矢量 位置矢量
e r
,ee, ez
ez
z
线元矢量
dl ed e d ezdz
面元矢量
dS dS dS z
e dl dlz e dl dlz ezdl dl
e
ddz
e
ddz
ez
dd
体积元
dV dddz
面元矢量
dSr dS dS
er dl dl
er
r
2sindd
e dlrdl
ez
rsindrd
e dlr dl
e
rdrd
P(r0,0,0)
体积元
dV r2sindrdd
电磁场课件第一章_矢量分析3
❑如果物理量是标量,称该场为标量场。
例如:温度场、电位场、高度场等。
❑如果物理量是矢量,称该场为矢量场。
例如:流速场、重力场、电场、磁场等。
❑如果场与时间无关,称为静态场,反之为时变场。
时变标量场和矢量场可分别表示为:、),,,(t z y x u )
,,,(t z y x F
确定空间区域上的每一点都有确定物理量与之对应,称在该区域上定义了一个场。
从数学上看,场是定义在空间区域上的函数:
标量场和矢量场
、),,(z y x u )
,,(z y x F
静态标量场和矢量场可分别表示为:
标量场的等值线(面)
•
标量场的梯度是矢量场,它在空间某点的方向表示该点场变化最大(增大)的方向,其数值表示变化最大方向上场的空间变化率。
•
标量场在某个方向上的方向导数,是
梯度在该方向上的投影。
梯度的性质:梯度运算的基本公式:⎪⎪⎪⎩⎪⎪⎪⎨⎧∇'=∇∇+∇=∇∇±∇=±∇∇=∇=∇u
u f u f u v v u uv v u v u u C Cu C )()()()()(0
•标量场的梯度垂直于通过该点的等值面(或切平面)。
电磁学 之矢量分析与场论基础
4. 平行平面场: 平行平面场:
①平行平面矢量场: 平行平面矢量场: a、场中所有的矢量都平行于某一平面π; 、场中所有的矢量都平行于某一平面π b、垂直于π的任一直线的所有点上,矢量的大小和方向都相同; 、垂直于π的任一直线的所有点上,矢量的大小和方向都相同; ②平行平面标量场: 平行平面标量场: 垂直于场中某一直线l 的所有平行平面上,标量场的分布情况都相 垂直于场中某一直线 的所有平行平面上, 同。
8. 拉格朗日恒等式
a c a (a × b ) • ( c × d ) = → • → → • d → b • c b •d
→
→
→
→
→
→
→
→
二、曲面与曲线
1. 曲面方程
①一般式: F ( x , y , z ) = 0 一般式: 曲面上任一点M 处法线矢量的直角坐标为: 曲面上任一点 0处法线矢量的直角坐标为: ( Fx , F y , Fz ) | M 0 x = ϕ ( u, v ) ②参数式: 参数式: y = ψ ( u, v ) z = ω (u, v )
③梯度是由标量场所产生的矢量场,通常又称为标量场所对应的 梯度是由标量场所产生的矢量场, 梯度场。 梯度场。 ④梯度的基本运算公式: 梯度的基本运算公式: grad (c ) = 0 (c 为常数) 为常数) grad (c u) = c grad ( u) grad ( u ± v ) = grad ( u) ± grad ( v ) grad ( u v ) = u grad ( v ) + v grad ( u) u v grad ( u) − u grad (v ) grad ( ) = v v2 grad [ f ( u)] = f (1) ( u) grad ( u) ∂f ∂f grad [ f ( u, v )] = grad ( u) + grad ( v ) ∂u ∂v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3 ∇ (r 2 ) = 2r 及 ∇ ( ) = − ○
r ˆ ,式中 r 為自源點 ( x ′, y ′, z ′) 至 場點 ( x, y, z ) r r 向量(separation vector) ,而 r 為其長度(參考圖 1–1) 。
§1-5:The Dirac Delta function(狄拉克 得耳他函數)
(1) 一 維 的 得耳他函數(one- dimensional δ- function) : (參考圖 1–2) ∞ ⎧0 x ≠ 0 定義: δ ( x) = ⎨ 且 ∫ δ ( x)dx = 1 −∞ ⎩∞ x = 0 性質:
ˆ = cos φx ˆ + sin φy ˆ s ˆ = − sin φx ˆ + cos φy ˆ ……(參考課文中問題 1.41) φ ˆ =z ˆ z ˆ ( s cos φ ) + y ˆ ( s sin φ ) + z ˆ ( z) 證明:因 r = x
-3-
東海大學物理系
∂r ˆ cos φ + y ˆ sin φ ………………(s 曲線的切線向量) =x ∂s ∂r ˆ ( s sin φ ) + y ˆ ( s cos φ ) ………( φ 曲線的切線向量) = −x ∂φ ∂r ˆ =z ∂z ∂r ∂s = x ˆ= ˆ cos φ + y ˆ sin φ 因此, s ∂r ∂s ∂r ∂φ ˆ= ˆ sin φ + y ˆ cos φ φ = −x ∂r ∂φ ∂r ∂z = z ˆ= ˆ z ∂r ∂z
1 ○
∫
∞
−∞
f ( x)δ( x)dx = f (0) ……(見課文(1.89)式)
證明:因除在 x = 0 外,在其他點的 f ( x)δ( x) 皆為 0 得 f ( x)δ( x) = f (0)δ( x) 所以得證
∫
∞
−∞
f ( x)δ( x)dx = f (0) ∫ δ( x)dx
∞
= f (0)
得
3 各向量導函數: ○ ∂T 1 ∂T ˆ ∂T ˆ+ ˆ ∇T = s φ+ z ∂s s ∂φ ∂z 1 ∂ 1 ∂vφ ∂v z ( svs ) + + ∇⋅v = s ∂s s ∂φ ∂z
∇ 2T =
1 ∂ ∂T 1 ∂ 2T ∂ 2T (s ) + 2 + s ∂s ∂s s ∂φ 2 ∂z 2 ˆ ˆ ˆ s z sφ 1 ∂ ∂ ∂ ∇× v = s ∂s ∂φ ∂z vs svφ v z
§1-4:Curvilinear Coordinates(曲線坐標)
(1) 球極坐標(Spherical Polar coordinates) : (r ,θ , φ ) 1 ○ 直角坐標 ( x, y, z ) 與球極坐標 (r ,θ , φ ) 間的關係式為 x = r sin θ cos φ , y = r sin θ sin φ , z = r cosθ
ˆ = − sin φx ˆ + cos φy ˆ φ ˆ (r sin θ cos φ ) + y ˆ (r sin θ sin φ ) + z ˆ (r cos θ ) 證明:因 r = x ∂ ˆ (sin θ cos φ ) + y ˆ (sin θ sin φ ) + z ˆ (cos θ ) ………….(r 曲線的切線向量) 得 r=x ∂r ∂ ˆ (r cos θ cos φ ) + y ˆ (r cos θ sin φ ) − z ˆ (r sin θ ) …….( θ 曲線的切線向量) r=x ∂θ ∂ ˆ (− r sin θ sin φ ) + y ˆ (r sin θ cos φ ) ………………..( φ 曲線的切線向量) r=x ∂φ 因此,得單位切線向量各為 ∂r ∂r ˆ= ˆ (sin θ cos φ ) + y ˆ (sin θ sin φ ) + z ˆ (cos θ ) r =x ∂r ∂r ∂r ∂θ = x ˆ ˆ (cos θ cos φ ) + y ˆ (cos θ sin φ ) − z ˆ (sin θ ) θ= ∂r ∂θ ˆ = ∂r ∂φ = − x ˆ (sin φ ) + y ˆ (cos φ ) φ ∂r ∂φ
r r=
(圖 1–1) ˆ + ( y − y′)y ˆ + ( z − z ′)z ˆ ≡ r − r ' = ( x − x′)x
ˆ y ∂ ∂y vy
ˆ z ∂v ∂v ∂v ∂v ∂ ∂v ∂v ˆ( z − y ) + y ˆ( x − z ) + z ˆ( y − x ) =x ∂z ∂y ∂z ∂z ∂x ∂x ∂y vz
8 ∇ × (∇T ) = 0 (即所有梯度皆為無轉度向量(all gradients are irrotational) ○ ) 9 ∇ ⋅ (∇ × v ) = 0 (即所有旋度皆為管式向量(all curls are solenoidal) ○ ) 2 、○ 4 、○ 6 及○ 7 式的證明分別如下: 證明:上式中的 ○
(2) 圓柱坐標(Cylindrical coordinates) : ( s, φ , z ) 1 ○ ( x, y, z ) 與 ( s, φ , z ) 間的關係式為 x = s cos φ , y = s sin φ , z = z ˆ,z 2 (x ˆ, φ ˆ, y ˆ, z ˆ ) 與 (s ˆ ) 間的關係式為 ○
2
的分隔
圖中
( x − x' ) 2 +( y − y′) 2 +( z − z ′) 2 ∂v y ∂v z ∂v + (2) 散度(Divergence) :∇ ⋅ v = x + ∂x ∂y ∂z
ˆ x ∂ (3) 旋度(curl) : ∇ × v= ∂x vx
1 問題:○ 2 ○ 3 ○ 4 ○ 5 ○ 6 ○
v s
<引理 2>: ∫ ∇T ⋅ dl = 0
theorem) ,或散度定理(divergence theorem) 。 (3) 旋度的積分定理: ∫ (∇ × v) ⋅ da = ∫ v ⋅ dl 被稱為史托克斯定理(Stokes’ theorem)或旋度定
s P
理(Curl theorem) 。 <引理 1>: ∫ (∇ × v ) ⋅ da 只有與境界線有關。 <引理 2>: ∫ (∇ × v ) ⋅ da = 0 ………(因為對一封閉面而言,其境界線(如汽球的開口) 可萎縮成一個點,導致線積分為零。)
−∞
(圖 1–2)
2 ○ ∫
∞
−∞
f ( x)δ( x − a )dx = f (a ) ………(見課文(1.92)式)
-4-
電磁學導讀 Chap.1 向量分析
⎧0 若 x ≠ a 證明:因 δ( x − a) = ⎨ 且 ⎩∞ 若 x = a 得 f ( x ) δ( x − a ) = f ( a )δ( x − a )
§1-3:Integral Calculus(積分學)
(1) 梯度的積分定理: ∫ ∇T ⋅ dl = T (b) − T (a) 為沿指定路徑自 a 至 b 時的 T 總變化量。
b a p
b
<引理 1>: ∫ ∇T ⋅ dl 與自 a 至 b 的路徑無關。
a
(2) 散度的積分定理 :∫ (∇ ⋅ v )dτ = ∫ v ⋅ da 被稱為高斯定理 (Gauss’s theorem) 、 格林定理 (Green’s
電磁學導讀 Chap.1 向量分析
Chap. 1
(1) 梯度(Gradient) : ∇T ≡
向 量 分 析
§1-2:Differential calculus(微分學)
∂T ∂T ∂T ˆ+ ˆ+ ˆ x y z ∂x ∂y ∂z ∂T ∂T ∂T 1 dT = ∇T ⋅ dl ( 因 dT = ( 問題:○ )dx + ( )dy + ( )dz ) ∂x ∂y ∂z
3 各向量導函數: ○ ∂T 1 ∂T ˆ 1 ∂T ˆ ˆ+ ∇T = r θ+ φ ∂r r ∂θ r sin θ ∂φ ∂ 1 ∂ν φ 1 ∂ 2 1 ∇⋅v = 2 (sin θν θ ) + ( r vr ) + r ∂r r sin θ ∂θ r sin θ ∂φ 1 ∂ 2 ∂T 1 ∂ ∂T 1 ∂ 2T ∇ 2T = 2 (r )+ 2 (sin θ )+ 2 2 r ∂r ∂r r sin θ ∂θ ∂θ r sin θ ∂φ 2 ˆ r sin θφ ˆ ˆ r rθ ∂ ∂ ∂ 1 ∇× v = 2 r sin θ ∂r ∂θ ∂φ vr rvθ r sin θvφ
∇( fg ) = f∇g + g∇f ∇( A ⋅ B) = A × (∇ × B) + B × (∇ × A) + ( A ⋅ ∇)B + (B ⋅ ∇) A ………(見下證) ∇ ⋅ ( fA) = f (∇ ⋅ A) + A ⋅ (∇f ) ∇ ⋅ ( A × B) = B ⋅ (∇ × A) − A ⋅ (∇ × B) ……………………………(見下證) ∇ × ( fA) = f (∇ × A) + ∇f × A ∇ × ( A × B) = (Β ⋅ ∇) A − ( A ⋅ ∇)B + A(∇ ⋅ B) − B(∇ ⋅ A) …………(見下證) 7 ∇ × (∇ × A ) = ∇(∇ ⋅ A ) − ∇ 2 A ……………………………………(見下證) ○ ˆ + (∇ 2 Ay )y ˆ + (∇ 2 Az )z ˆ ∇ 2 A = (∇ 2 A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