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事以及背后的中国梦
我的中国梦故事

我的中国梦故事提出“中国梦”概念后,在全社会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讲述我的中国梦故事也是很多的。
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我的中国梦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我的中国梦故事篇一中国,就像是一场梦,有着悠久的历史。
有宋朝,唐朝……有秦始皇、乾隆……一个一个的朝代,一代一代的皇帝,中国人虽被多少代皇帝带领过?有好的皇帝,是贫困的朝代走向富裕;也有自私的皇帝,使富裕的朝代走向灭亡,即使这个朝代并不富裕,原本是一个和和平平的国家,也慢慢地走向了自相残杀,国家灭亡。
在这样的国家里,也许人们只是想要开开心心。
这样的国家,就像是一场梦,有开心的,又伤心难过的。
大多…都是悲痛的。
也因,皇帝想要战争,想要更大,更多的领域,因为如此,产生了许多战场,而在这些战场上,又曾经死过多少无辜的战士。
有的英勇的战士并不想去战场,只是单纯的想和家人在一起团团圆圆。
但事实并不允许。
不想去的人都被抓去投兵役。
有的幸运的人,在战争后还可以回家和家人团聚,而已不幸的人也许都战死在沙场。
这些英勇的人就无辜的牺牲了。
他们牺牲的没有任何遗憾,因为他们尽力了。
中国梦,本部应该如此,应该是没货、幸福的,而不是像日本一样,只想着杀戮。
可是,杀戮换来了什么呢?换来了幸福吗?不,没有,换来的只是亲人分离的伤心,妻离子散的伤痛。
这,并不是美好的,中国,只希望能够和平,家人能够开开心心地团聚。
中国的梦,曾经是伤痛的梦,未来是幸福的梦。
因为有我们——少年,祖国未来的栋梁。
我们都不希望中国的梦拥有都是伤痛,我们只希望未来的梦可以开开心心,亲人不会分离,不会妻离子散。
这些,都是曾经的梦,未来的梦就是我们的梦。
我的中国梦故事篇二梦想,是前进的的动力,也是在困难中支撑自身的的信念。
雄鹰的理想是翱翔九天,继承祖先的血脉,即使再大的风雨也无法阻挡鹰对天空的向往。
蛟龙的理想是遨游海洋,探索海洋的奥秘,即使再大的困难也无法阻挡蛟龙对未知领域的探索。
海龟的理想是存活百年,追寻生命的真谛,即使再大的险阻也无法阻挡海龟对生命意义的追寻。
我的故事以及背后的中国梦

我的故事以及背后的“中国梦”首钢工学院商务121班张* *记事起,父亲教我唱的第一首歌便是《我爱北京天安门》,相对于我们中部平原的荒凉与落后,梦想中的北京是充满温暖与和善的地方,伟大领袖毛主席在那里指导世界人民闹革命。
这就是那个年代对于北京、对于这个国家的梦想。
接下来进入今天的主题,我要说三个年份和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1945年,那一年,我爷爷十岁。
那一年的世界,喜悦多余哀伤。
在美国,陪伴美国人民度过经济危机、挺过美日太平洋战争最艰难日子的罗斯福总统的突然逝世引发全世界的悼念;在苏联,有苏联红军解放德军奥斯维辛集中营,二战欧洲战场走上胜利;而犹太复国主义要求建立以色列国的呼声也日渐高涨。
在中国,那一年,著名历史学家王立群教授出生,当然我们更应该记住的是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宣布投降。
没有亲身经历八年抗战的人们不能完全领会当时中国人内心的狂喜。
我爷爷所在的县城(安徽省宿州市泗县)当时为日本侵略军占领,而占领军最高长官在27年后回访中国,并会见中国人民领袖——毛主席,那时他的身份是日本首相,他叫田中角荣。
当然,37年前的他作为一名侵华日军军官,还没有那么和善,27年前的中国人最大梦想就是将这一群东洋倭寇彻底赶出中国。
作为普普通通的中国农民,我爷爷那代人也许不知道何为“中国梦”,何为民族的伟大复兴,甚至于他们就不知道古代中国的强大与中华文明的辉煌。
可无论是平凡如他们这样的中国农民,抑或伟大如戴安澜这样民族英雄,他们心中只有一想法:只要这一群倭寇存在,自己就吃不饱、穿不暖、还要挨欺负。
毋庸置疑,那时的中国人已将自己的梦想融入整个国家的梦想,在经历了列强百年欺凌之后,这头拿破仑口中的睡狮已经完全醒来,而他们要做的只有一件事——反抗。
拿起武器与一切的侵略者斗争!第二个年份是1975年,那一年,我父亲十岁。
那是一个动乱与悲情并存的年代。
那一年,蒋介石于台北逝世,《人民日报》以简讯的形式向大陆民众传送这一消息。
我的故事和背后的中国梦

古人聪明,把很多的提醒早变成 文字,放在那儿等你,甚至怕你不 看,就更简单地把提醒放在汉字本 身,拆开“盲”这个字,就是“目” 和“亡”,是眼睛死了,所以看不 见,这样一想,拆开“忙”这个字, 莫非是心死了?可是,眼下的国 人都忙,为利,为名。所以,我已 不太敢说“忙”,因为,心一旦死 了,奔波又有何意义?
央视四大名嘴之一 的“白岩松”给人 不苟言笑的严肃感, 他的主持节目风格 深刻而不呆板,活 泼而不媚俗,告别 了简单播报与表演 形式,成为新一代 电视人的代表之一。
2009年,白岩松随中央电视台“岩松 看美国”摄制组前往美国取景拍摄,期 间,受邀到耶鲁大学进行演讲,课文记 录的就是白岩松这次演讲的内容,略有 删改。
3.我的故事 以及背后的中国梦
白岩松
作者简介
白岩松,蒙古族,中央电视台节目 主持人。1985年考入北京广播学院 新闻系,1989年毕业后分配到中央人 民广播电台《中国广播报》工作, 1993年起参与创办中央电视台“东方 时空”栏目,之后出任总主持人。从 1997年开始,他主持了香港回归、三 峡大坝截流、国庆五十周年庆典、澳 门回归、第27届奥运会等大型现场直播节目。他还 参与策划并主持了“焦点访谈”“中国之路”等节 目。2000年被授予“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我的故事以及背后的中国梦》教案

《我的故事以及背后的中国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作者的成长经历以及其背后的中国梦。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情感。
3. 引导学生从个人经历中汲取启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我的故事以及背后的中国梦》全文阅读与理解。
2. 作者成长背景介绍。
3. 中国梦的内涵及其与个人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理解作者的成长经历及其背后的中国梦。
2. 掌握中国梦的内涵及其与个人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阐述中国梦的内涵。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作者的成长经历,引导学生从中汲取启示。
3. 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表达自己对中国梦的理解。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作者及其成长背景。
2. 让学生阅读课文《我的故事以及背后的中国梦》,理解作者的成长经历。
3. 讲解中国梦的内涵,阐述其与个人的关系。
4. 分析作者的成长经历,引导学生从中汲取启示。
5. 组织分组讨论,让学生表达自己对中国梦的理解。
6.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作业。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拓展,分享自己身边人的中国梦故事,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梦的内涵。
2.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成功人士进行讲座,分享他们是如何实现自己的中国梦的,激发学生的奋斗动力。
七、课堂互动1. 设置互动环节,让学生就中国梦主题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2. 开展中国梦主题的写作活动,让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对中国梦的理解和追求。
八、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小测验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2. 关注学生在讨论和写作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中国梦的理解和认同程度。
九、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中国梦的内涵。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1.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写一篇关于自己中国梦的文章,思考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
中国梦故事有哪些呢

中国梦故事有哪些呢 “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苦苦追求的梦想,在追求的过程难免有很多精彩的故事。
下⾯就是店铺给⼤家整理的中国梦故事,希望⼤家喜欢。
中国梦故事篇⼀ 我的梦,中国梦。
每个⼈都有⾃⼰的梦想,有了动⼒才能实现梦想。
在世界⾥,不仅仅只有⼈类有梦想,⼩动物也有梦想哦。
在⼀个蚂蚁王国⾥,有⼀只平凡的蚂蚁,名叫柯尔德。
柯尔德从⼩就有⼀个梦想,就是当⼀个建筑师。
这时的蚂蚁王国是⼀个不豪华的普通城堡,他想把⾃⼰国家的城堡变得豪华起来,就把⾃⼰当成⼀个练习⽣,每天都在外⾯请教⼀些⼯⼈,怎样测绘、计算。
那时的柯尔德才16岁。
当柯尔德学会了最基本的⽤法,他决定试着盖⼀幢房⼦。
柯尔德每天都在测绘和计算,他不怕⿇烦,到森林⾥去看伐树⽊,⼀截⼀截地摆放好,⽤锯⼦把⽊头的多余部分给锯掉,再⽤钉⼦把它们钉起来。
按照每天这样做,柯尔德最后把彩漆涂上去,最后这幢房⼦终于⼤功告成了! 这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建筑师,也是在蚂蚁王国建筑最好的⼀幢房⼦。
许多蚂蚁都前来围观,个个都惊呆了,连忙赞:“好,好,做的太好了!要是蚂蚁王国能变成这样的话,我们都好骄傲啊!⼤伙⼉说是不是啊? 这消息传进了蚂蚁国王的⽿朵⾥,赶紧叫卫兵把柯尔德给带过来。
“国王陛下,柯尔德带来了。
”“快坐快坐”国王忙着说。
柯尔德来到城堡⾥,看了看四周,发现这座城堡太⽼旧了,急忙跟国王说。
正要说的时候,国王打住了柯尔德的话,说:“柯尔德,听说你建了⼀幢房⼦,是吗?”柯尔德回答说:“是的,国王陛下。
”“但能否跟你商量件事?”“国王陛下,你说吧。
”“那就是把这个城堡变得豪华起来,好吗?”柯尔德不⽤想就说:“可以是可以,但是靠我⼀个⼈不够。
”“没关系,我会派蚂蚁王国⾥的最好建筑师随同你去的。
”听了这话,柯尔德便答应了。
其实,柯尔德早早就想跟国王说这件事了,可是正要说的时候却被打住了话。
到那时候,柯尔德利⽤⾃⼰的经验去建⼀个豪华城堡。
他们每天都在测绘图纸、计算⼤⼩。
我的故事以及背后的中国梦

人 白岩松 以新 闻人 的 身份 , 美 国 在 耶 鲁 大 学 作 了持 续 约 4) 钟 的 演 (分
的 17 9 8年 , 不管是 中国这个 国家 ,
还 是 中阁 与 美 这 两 个 周 家 之 间 , 都 发 生 了 非 常 巨 大 的 变 化 , 是 一 那
讲 传说 中耶鲁 学生 向来 以个性和
有很多 的来 自中国的人 , 以及世界
各地 的人们 ,为这些 生命 流下眼
泪 。但是就像 4 0年前马丁 ・ 路德 ・
金先 生的倒下 , 却让 “ 我有一个 梦
想” 这句话站得更高 , 站得更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更 加有 价值一样 , 更多的中国人也 明 白了 , 梦想很重 要 , 但是生 命更重
知 道 未来 是 什 么 样 的 。
18 9 8年
17 9 8年 ,0年 之 后 。 l 岁 , l 我 0 我 依 然 生 活 在 我 出 生 的 那 个 只 有
2 0万 人 的非 常非 常小 的城 市 里 。
它 离北 京的距 离有 20 0 0公 里 , 如
16 9 8年 , 出生 了 。那 一 年 的 我
号是 4 3号 。 ”
个 梦想 , 因为 当时中 国人 , 每一 个
个 人很 难 说 拥 有 自己 的梦 想 。 国 中 美 罔 的距 离 非 常 遥 远 , 亚 于 月 不 亮 与地 球 之 间 的距 离 。 是 我 并 不 但
关 心这 一 切 , 只关 心 我 是 否 可 以 我
・
畦 ・示 ・几
一 白岩松
我的故 事
20 0 9年 3月 3 1日 , 视 主 持 央
但 是 “ 有 一 个 梦 想 ” 句 话 却 真 我 这 正 地 站 '起 来 , 不 仅 在 美 同 站 起 r 来 , 全世界也站 了 来。 在 起
我的故事以及背后的中国梦

1963年,马丁·路德·金晋见了肯尼 迪总统,要求通过新的民权法,给黑人 以平等的权利。1963年8月28日在林肯纪 念堂前发表《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说, 倡导非暴力与种族和解。1964年度诺贝 尔和平奖获得者。1968年4月,马丁·路 德·金前往孟菲斯市领导工人罢工被人谋 杀,年仅39岁。
一身正气决不哗众取宠,他的座右铭
是“人格是最高的学位”
白岩松经典语录节选
1.没有办法,缺乏信仰的人,在一个缺乏信仰的社会里, 便无所畏惧,便不会约束自己,就会忘记千百年来先人 的古训,就会为了利益,让自己成为他人的地狱。
2.生活中只有5%的比较精彩,也只有5%的比较痛苦, 另外的90%都是在平淡中度过。而人都是被这5%的精 彩勾引着,忍受着5%的痛苦,生活在这90%的平淡之 中。
开头说了中国和美国打交道,实际是 和耶鲁大学的毕业生在打交道。作用 是:提出耶鲁大学生较感兴趣的话题, 引起关注,拉近距离。
2.文章写1968年时,主要写了世界各地的骚 乱与动荡,作用是什么?
提示:这一段要突出的是马丁· 路德· 金先生 的“我有一个梦想”这句话影响了美国乃至 全世界,写世界各地的骚乱与动荡,正是这 句话诞生的大背景在一个极为混乱与动荡的 时代,一个伟大的黑人以生命为代价展现出 了他梦想的高贵。这样写说明正是在最恶劣 的环境中,梦想才显得更为重要、珍贵 。
二 集思广益,回答问题:
1. 课文的第一段,即演讲稿的开头说了什么 内容,作用是什么?(结合文体思考) 2.文章写1968年时,主要写了世界各地的骚 乱与动荡,作用是什么? 3.中国的梦想是什么,实现这一梦想的条件 是什么?
1. 课文的第一段,即演讲稿的开头说了什么 内容,作用是什么?(结合文体思考)
《我的故事以及背后的中国梦》

弗洛伊德曾经说过“梦是人的欲望在想象中的满足。
”然而,我们的“中国梦”却是一个“醒着的梦”,1968年马丁路德金先生遇刺,虽然那一年他倒下了,但是“我有一个梦想”的这句话却真正地站了起来,不仅在美国站起来,也在全世界站起来。
但是当时很遗憾,几乎很多的中国人并不知道这个梦想,因为当时中国人,每一个个人很难说拥有自己的梦想。
因为梦想变成了一个国家的梦想甚至是领袖的一个梦想。
四十年后也就是2008年。
很多年大家不再谈论“我有一个梦想”这句话,而这一年却是中国梦非常明显的一年。
它就像全世界所有的伟大的梦想都要注定要遭受很多的挫折一样,显现出来。
无论是期待了很久的北京奥运会,还是神舟七号中国人第一次在太空当中行走,那都是很多年前我们期待了很久的一个梦想。
但是,突如其来的四川大地震,让这一切都变得没有我们期待中的那么美好。
这个时候中国人对于生命的看待,我相信跟美国人和世界上一切善待生命的民族都是一样的。
八万个生命的离开,让整个2008年,中国人度日如年。
每一个网页、电视以及报纸的前面,也有很多的来自中国的人,以及世界各地的人们,为这些生命流下眼泪。
但是就像四十年前马丁路德金先生倒下,却让“我有一个梦想”这句话站得更高,站得更久,站得更加让人觉得极其有价值一样,更多的中国人,也明白了,梦想很重要,但是生命更重要。
2013年,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人,为实现“中国梦” 不断完善自我,不懈努力拼搏,在前进的道路上散发出阵阵清香。
就如林俊德院士。
他是一位固执的病人,即使在重病期间仍然坚持工作;他是一位顽强的军人,即使行将就木也珍惜分秒拼搏;他是一位忠贞的卫士,即使埋名50年依旧坚守大漠;他是一朵倔强的马兰,即使环境艰苦依然骄傲的绽放。
一个民族的强大,离不开此般强大的精神,离不开此般顽强的灵魂。
因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中国梦”的精神实质。
四十年前,当马丁路德金先生倒下的时候,他的那句话“我有一个梦想”传遍了全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不可思议·不堪设想
例如:①那一年中国开始尝试放开很多商品 的价格。这在你们觉得是非常不可思议 ________的事情, 但是在中国当时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因为过去的 价格都是由政府来决定的。
②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肯尼 斯·罗格夫就中国经济发出警告,称任何经济体 都无法避免经济危机的侵袭,中国若发生债务泡 沫,将会引发地区性衰退,中国债务泡沫一旦破 裂,后果________ 不堪设想。
改革开放,梦想萌芽 改革十年,向市场经 济过渡 克林顿访华,其实也是万千中国人的故事。 他的梦想实现的过程,其实也是我们这个 伟大的国家梦想实现的过程,是我们国家 由贫穷、落后、闭塞向着富裕、进步、开 放转变的过程。
• 作者将自己的个人经历与当时国家及世界 的风云变幻联系在一起,这样写有什么好 处? • 个人的经历是和国家的命运相关联的,一 个国家的发展是和世界的变化联系着的, 没有一个人梦想的实现能脱离国家梦想的 实现,世界的政治经济是融合的,一荣俱 荣,一损俱损。
展示交流
年份 我的故事 中国梦
1968
生于动乱年代
“我有一个梦想” 在全世界站立,但 中国人没有梦想
1978
1988 1998 2008
依然贫困,梦想依 然陌生
改革十年,向市场 经济过渡
意识到自己背后的 中国梦
明确能力任务
• 文章开头第一段似乎与题目关系不大,为 什么要从这里说起?
• 明确:因为这是白岩松的自述性演讲,从 耶鲁说起,一方面是说明中美两国在近二 十年来交往是很密切的;另一方面强调三 任总统都是耶鲁大学的毕业生,是对耶鲁 大学的赞颂,拉近了和听众之间的距离, 为下面谈自己的故事和梦想作了铺垫。
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并且表示
这个梦“一定能实现”。
• 中国梦的特色:中国梦的最大特点就是把国家、
民族和个人作为一个命运的共同体,把国家利益
、民族利益和每个人的具体利益都紧紧地联系在
一起
自主学习 1、文章开头第一段似乎与题目关系不 大,为什么要从这里说起?
我的故事以及背后的 中国梦
作者:白岩松
作者简介
白岩松,中央著名主持人
从1997年开始,白岩松主持了香 港回归、三峡大坝截流、国庆50周 年庆典、澳门回归等大型现场直播 节目。他的主持风格深刻而不呆板, 活泼而不媚俗,告别了简单播报与 表演形式,成为新一代电视人的代 表之一。
写作背景
2009年3月30日,白岩松和央视摄制组赴美 国拍摄专题片《岩松看美国》,3月31日白 岩松在耶鲁大学发表了题为《我的故事以 及背后的中国梦》的演讲。
解析:不可思议: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 解。 不堪设想:指事情会发展到很难想象的地 步。 区别: 主要在适用对象上: 不堪设想的适用对象是严重的不良 的后果, 不可思议的适用对象是奇妙的事物 或深奥的、不可理解的事情或道理。
学习目标
• 1、理清文章思路,了解演讲稿 的特点。 • 2、掌握演讲的基本技巧,学习 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 • 3、学会在时代背景下认识自己, 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感。
明确情感任务
• 本文写了哪些故事?这些故事的背后到底 有哪些中国梦?
图解
年份 1968 我的故事
生于动乱年代
中国梦
“我有一个梦想”在全 世界站立,但中国人 没有梦想
1978
1988 1998 2008
依然贫困,梦想依然 陌生
走进京城,靠近梦想 成为央视主持人,拥 有私车 意识到自己背后的中
中美建交,中国实行
耶鲁大学
• 乔治.布什(1924- ) 耶鲁大学 比尔.克林顿(1946- ) 耶鲁大学,后转牛津大学 乔治.沃克.布什(1946- ) 耶鲁大学,后至哈佛大 学商学院 贝拉克· 奥巴马:1988年,他进入哈佛大学法学院 深造。1991年在获得哈佛大学法学博士学位
• 中国梦,正式提出于2012年11月29日。习总书记
② 作者在谈到1988年的个人经历及国 际大事时,顺便说“当然我知道那一 年——1988年对于耶鲁大学来说格外 的重要,因为你们耶鲁的校友有一次 成为美国的总统。”起作用在于拉近 与听众的距离,引起听众的兴趣,增 强演讲的感染力。
②抚养;扶养;赡养 A、妻子患重病,丈夫不但不尽__义务, 反而起诉离婚。
B、广东省人大将“加强对孤寡老人的__” 作为重点提案督办,省民政厅也正上报具 体的解决方案。 C、据马来西亚《南洋上报》报道,大马华 裔妇女玛利亚欧玛61年前一出生就被送给 亚裔家庭__,现欲寻找失散多年的华裔 亲人。
3、阅读理解。 阅读课文第4-5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作者为什么说1978年“是一个我们在 座的所有人,今天都该记住的年份”? 请列举两条理由。 ②作者在自述人生经历时也注意与现场 听众的交流,请找出选段中作者与现 场听众交流的地方,体会他们在文章 中的作用。
例如:①1978年,10年之后。我10岁, 我依然生活在我________的,那个只有二十 万人的非常非常小的城市里。 ②2010年7月5日,________贫寒的科莫 罗夫斯基当选为波兰总统。
解析:出生:侧重指胎儿从母体中分 离出来。 出身:侧重指个人的经历或家庭经济 情况所决定的身份。
答案:①出生 ②出身
拓展练习
1、字音识记 单音字:骚()乱;抨()击;陌 ()生 多音字:角:主角 供:提供 角度 供奉
2、词语辨析 ①突如其来;从天而降 A、5月9日,广州又迎来新一轮强降雨,豆 大密集的雨点夹杂着电闪雷鸣_。 B、面对着这场__的灾难,广东电视台快速 反应及时行动,认真策划全线投入,发挥 了独有的优势,担当起主流媒体的责任, 打响了一场漂亮的救灾报道攻坚战。
自主预习
1.注字音 (1)耶 鲁 ______ . 抨 击______ 陌 生______ . . 中奖 (2)中 遗 中药
骚 乱 ______ . 遗憾 遗之千金
(1)yē (2)zhò nɡ
sāo pēnɡ mò zhōnɡ yí wè i
2.辨用法
(1)出生· 出身
2、本文写了哪些故事?这些故事的背 后到底有哪些中国梦?
3、作者将自己的个人经历与当时国家 及世界的风云变幻联系在一起,这样 写有什么好处?
小组讨论 1、文章开头第一段似乎与题目关系不 大,为什么要从这里说起?
2、本文写了哪些故事?这些故事的背 后到底有哪些中国梦?(填表)
3、作者将自己的个人经历与当时国家 及世界的风云变幻联系在一起,这样 写有什么好处?
答案展示
• 1、字音识记 • 明确:sāo\pēng\mò ;jué\jiǎo; gōng\gò ng • 2、词语辨析 • 明确:①A、从天而降;B、突如其来。 ②A、扶养;B、赡养;C、抚养。
3、阅读理解。 明确:①A、1978年,中国与美国这两个国 家之间,发生了非常巨大的变化,中国与 美国正式建交。 B、在中美建交两天之后,12月18 号,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了, 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开始。
演讲稿的特点介绍
针对性。演讲稿要针对具体的听众设置话题与 所讲内容,要考虑具体的场合。此文所面对的 对像是耶鲁大学全校师生,所讲内容与耶鲁大 学息息相关。 通俗性。演讲稿的语言一般通俗易懂,合乎口 语,具有说话的特点。本文以通俗的语言,用第 一人称“我”作为讲述者,拉近了与听众的距 离。 条理性。要使讲话易被听众听清、听懂,就要条 理清楚、层次分明。本文思路清晰,按时间顺序 组织文章,条理分明。